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民经济统计报告范文

国民经济统计报告精选(九篇)

国民经济统计报告

第1篇:国民经济统计报告范文

【关键词】政府会计,改革,理论问题

0.引言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已经随着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的转变而不断完善,已经逐渐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但是我国政府会计仍使用传统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制度,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监督和核算政府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但是由于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传统的预算会计无法准确、全面地反映政府的财政状况,无法为社会公众和政府的内部管理提供有用信息,无法满足经济和政治日益发展的需要,政府会计体系的改革是新时期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

1.我国政府会计研究的现状

近年来,有关部门和普通民众对政府的财务信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社会对政府财务的透明度要求体现了民众深入了解政府财务信息的意愿。这些对政府会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政府会计的理论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广大学者的努力下,政府会计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很大一部分学者的理论研究仅停留在对国外政府会计体制的介绍和现行预算会计的弊端等方面,对我国特定环境下的政府会计体系、要素、目标等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缺乏深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各部门预算和支付改革措施的完善,使得现行的政府会计体系逐渐滞后。我国目前缺乏一套全面的政府会计体系,以系统的反映政府的收支活动全貌、财务状况及经济资源。2009年,财政部推出了高等学校和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的征求意见,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开启了我国公共部门会计领域改革的先河,为构建社会主义特色的政府会计体系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社会舆论基础。

2.我国政府会计改革中的几点问题

2.1目标定位。对政府会计改革模式的研究首先应明确政府会计的目标定位,公共部门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是研究政府会计目标的切入点。从目前的经济和政治形势上看,未来我国政府会计信息的关注群体将会更加庞大,除了行政机关、立法机关等政府职能部门,越来越多的捐赠人、纳税人、国有债券持有者、他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等在了解我国政府的财政信息的同时,也对未来国家的经济决策的出台做出合理的预测,以满足自身经济发展的需求。政府会计体系的作用也从传统的执行预算信息向公共绩效管理、财政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转变,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多样化和复杂化需求。我国政府会计的目标定位应在现有的政府预算管理的基础上进行财务管理,两个目标双管齐下。一方面,政府对现行的预算会计系统进行优化,全面实现全流程反映和控制政府的预算收支,确保预算收支信息准确、完整地传递至信息使用者,以利于对政府预算资金使用效果和效率及是否符合相关法规等进行评价,利于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现行的预算会计系统无法满足财务管理的需要,但是社会各界人士参政意识的提升和对政府财务状况关注度的增强,促使我国政府会计的改革中要加强财务信息的披露,并反映政府债务的偿还、可控资源的变化等情况,以利于政府会计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2.2主体界定。政府会计主体的界定是政府会计改革中的重要问题,界定政府会计主体就是确定由谁来进行核算和报告,以及确定报告的范围。核算主体主要是界定经济业务单独核算的范围并记录经济资源的变动;报告主体是能使用资源实现目标的某个信息使用者的机构或组织,主要解决的是报告和界定报告范围的问题。由于政府会计主体的特殊性,其核算和报告主体是可以分离的,政府会计的报告主体都是核算主体,而只有存在信息使用者的情况下,核算主体才有可能成为报告主体。由于制度的特殊性,选择政府会计的报告主体具有复杂性,应结合政府会计的目标,满足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2.3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系统。社会各界人士对政府财务报告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每年的两会中,现有的预、决算报告都是媒体和的焦点。但是,目前我国缺乏整体、系统的政府财务报告,两会代表们建议逐步细化政府部门的预算编制,强化政府预、决算报告的透明度、系统化和全面性,因此,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系统的完善也是政府会计系统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现有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系统只是单纯的从预算资金的用途、功能等方面进行披露,没有深层次的反映政府的运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对于财政赤字形成和财政预算的结余没有做出明确的分析,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系统最终的改革目标是能披露完整的政府层面的财务报告,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系统,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及广大民众和媒体的需求。

3.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步骤

结合我国目前的政府会计体系,有关学者研究出一条符合我国政府会计体系改革的步骤。第一,以高校和医院会计系统的改革为切入点,对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进行完善和修订,在政府会计改革中借鉴高校与医院会计系统改革的思想。第二,构建政府会计系统的概念框架,使其符合我国国情。第三,对我国现有的政府会计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并对其作出实验性的改变,分步实施、推行和完善政府会计系统的概念框架[4]。第四,对政府的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进行逐步的分离,预算会计的目标位反映预算的编制和实行,与现有的政府预算会计体系接轨,降低改革的成本。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反应政府的运营绩效和财务状况,并向民众披露政府的财务报告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第五,各理论研究者应结合我国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环境和政府会计系统的现状,为我国政府会计系统的改革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4.结语。政府会计改革是会计界乃至整个学术界近年来研究的热门,由于政治敏感性和涉及的利益面过于广泛,社会各界对政府会计改革的研究还只停留在表面。随着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变化,政府会计改革已经被提上政府工作的日程,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政府会计系统是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目标,这个宏伟目标需要每个公民、社会组织及各方面的努力。只有这样,政府会计改革才能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王金秀.论我国新一轮政府权责发生制会计改革[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5).

[2]郑雪莹.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的回顾与评价[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04).

第2篇:国民经济统计报告范文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审计报告; 审计价值; 价值理性

【中图分类号】 F239.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12-0119-05

党的十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国家的各种权力必须处于一种相互制衡状态,“治理”应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及切入点。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国家治理的模式决定了国家审计的制度形态[1]。国家审计的本质、定位决定了国家审计应紧紧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五大”发展理念,发挥国家治理的基石与保障作用。

一、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国家审计产生

学术界对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学说的研究基于其对国家理论的研究展开,马克思国家学说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认为,国家的职能“既包含一切社会的性质所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又包含由各种特殊的因政府与人民大众互相对立而起的职能”。国家的存在是通过创设、配置和运行国家权力,获取、配置和运用公共资源,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控制、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等活动来维系的,其实质在于通过协调不同利益人需求,推动公共利益实现[2]。然而“自古以来的经验表明,所有拥有权力的人,都倾向于滥用权力,而且不用到极致决不罢休”。同时,随着国家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国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将逐步扩大。各级政府的多层次授权产生了更为复杂的委托关系,行政组织理论认为行政M织是要通过层级或职位来管理的。在治理模式上,中国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实行的是以任务层层下达和指标逐级分解为特征的行政发包制[3]。

按照马克思的国家理论,为避免国家职能异化为牟取部分阶层利益的工具,防止国家权力被滥用,必须通过有效的国家治理。法国的孟德斯鸠、英国的阿克顿等思想家也将权力制衡的基本理论归结为: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4]。经济学的理论表明,委托的层级越多越容易产生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因此,无论是从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使国家的各种权力配置、运行处于一种相互制衡的状态,还是从减少成本的角度看,均需要规制权力、国家治理。世界银行1989年《撒哈拉以南:从危机到可持续发展》,“治理”迅速成为风行的词汇。然而,治理不仅仅是西方的理论,中国有其自身的特色理论话语体系,治理最核心的要义之一在于主体的多元性。国家治理主要通过对公共权力的配置和运用,实现提供公共产品、配置公共资源、管理公共事务等目标[5]。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制权力是现代民主与法治国家的基本价值之所在。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理论与方法结合中国特色的审计实践产生的一种经济监督制度的创新[6],国家审计可以通过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通过“通报或者公布审计结果权”,促进受托责任人向更好地履行公平性和公正性这一方向发展。审计成为反腐败的利剑,权力运行的“紧箍咒”。国家审计可以“独立、客观、权威”的第三方身份,通过监督与评价等职能的发挥,确立或解除政府间多级委托与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7],可以对各级政府官员的履职尽责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价,对各级官员可能存在的“败德”“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形成有效制约。治理理论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提供了需求理论,《审计法》赋予国家审计的职责权限使国家审计成为多元治理结构中的一员,使国家审计成为国家治理的基石与保障。

二、审计报告是审计价值实现的基础

美国哲学家R・佩里在其《一般价值论》中,把价值定义为“任何有益的事物”。马克思把通过交换价值而体现着抽象人类劳动的商品称之为“价值”。从哲学的视角看,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一种特定的关系,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满足的关系。审计价值在于客观公正地围绕特定事项收集证据,以搞清楚特定事项的真实状况,并判断真实状况与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进而发表意见[8]。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2011―2016战略计划》指出,审计机关的核心价值在于帮助政府改善业绩、提高透明度、强化公共责任、保持可靠性和揭露腐败,并帮助接受和使用公共资源的机构或个人提高效率或效果。不同的审计主体(受托人)会因不同的审计委托人的不同目的而有不同的审计价值观。国家审计的价值也体现了审计受托者与审计委托者之间的需求关系,政府审计有其独特的社会价值,并在审计实践中不断地追求和创造自身价值。

约瑟夫・M.朱兰等[9]最早把帕累托原理引入质量管理:质量是一种实用性,即产品在使用期间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信息经济学理论一般认为:市场中介角色下的信息需求在扩大了审计角色范围的同时也形成了审计质量需求的有效市场激励。Copley et al.[10]指出政府审计质量可以分别从过程和结果两个角度来衡量。审计质量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是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关于审计职责、审计权限、审计程序和业务流程的规定;二是审计工作及其结果是否实现预定目的。可见,审计质量包括:审计行为的规范性要求和审计成果方面的要求,两方面相互联系,缺一不可,而且审计报告的质量要求是随着审计环境的不断变迁而不断提升的。

国家审计报告是以审计信息等载体反映的审计产品,是审计成果的集中体现。审计报告的质量首先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审计署令第8号)的要求,做到“内容完整、事实清楚、结论正确、恰当用词、格式规范”,也可以说这是审计报告最基础的质量要求。同时,根据Copley et al.的研究结果,还要关注国家审计“是否实现预定目的”,如:审计报告是否发挥了审计建设性作用和“免疫系统”功能。随着审计价值“预定目的”的与时俱进,按照国家治理理论,国家审计报告应从国家治理的高度及宏观层面提出有较强可行性的建议,推动公共利益、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这可谓当今国家审计的价值取向,或者说是审计报告较高层次的价值理性。国家审计报告质量与审计价值密切联系,其二者关系详见表1。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价值理论等为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及不断提升审计报告质量奠定了理论基础。国家治理需要国家审计,国家审计价值体现在服务于国家治理、实现“免疫系统”功能上,包括审计行为、审计产品在内的审计质量影响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审计价值的实现。在审计实践中,不同质量的审计报告其审计价值的实现程度不同,国家审计质量要不断满足国家治理的要求。其具体关系详见图1。当然,审计质量及审计价值提升还需要审计的独立性、客观公正性等一系列基础及制度保障,推进审计价值的提升及审计治理功能的发挥。

三、国家审计报告质量现状及其价值成效

《审计法》第一条明确指出了审计的价值目标:“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审计的职能由初期的查错纠弊发展至公共资金、国有资产的守护者,进而认识到国家审计是民主法治的产物和推进民主法治的工具,以及当下的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与保障,是国家治理大系统中的一个“免疫系统”。审计报告随着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审计环境变迁,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国家审计的职能及其价值。

(一)审计报告=揭露查处问题,国家审计查错纠弊的基础价值

隋唐时期的专职审计机构被称为“比部”,负责国家财政财务收支的审核。我国《宪法》赋予国家审计以经济监督权力,以发现问题、揭露问题、查处大案要案为工作重点。2011年以来,审计机关加强对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情况的审计,通过审计揭示问题、挽回及避免损失、核减政府投资规模等是审计机关实现审计价值的最直接体现(详见表2),2015年全国审计机关共有审计单位13万多个,为国家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8 500多亿元①。

(二)审计报告=揭示+绩效,国家审计监督基础上的增值价值

审计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控制行为,其本质目标是确保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的核心价值在于帮助政府改善业绩,我国《审计法》赋予的国家审计价值的终极目标是“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1995年以来,审计机关每年向政府提交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报告,向各级人大做审计工作报告,促进提高预算执行的规范性,推动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规范和高效使用。2008―2012年,审计署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绩效审计项目,显然,效益审计与价值创造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审计的评价和咨询功能为被审主体带来价值创造。审计的存在不仅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发挥作用,而且也为提高社会和市场诚信、降低交易费用发挥作用[12]。国家审计的视野延伸到公共资源管理的完整链条,即由“投入――过程――产出――成果――影响”诸要素构成的全过程。2010年审计署了第一份关于自身工作情况的《2010年审计署绩效报告》。该报告不仅有金额计量,也有非金额计量的审计成果。其主要指标详见表3。

(三)审计报告=查责+问责,国家审计反腐败的权力制衡价值

政治学研究发现,各级政府的多层次授权产生了更为复杂的委托关系,国家通过法律形式把公共资源、公共财产、公共资金等的配置、管理和使用的权力和责任,授权给某些公共权力机构及其具体执行人,而公共权力天然地有着自我膨胀的倾向。公共责任的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还不少,权力和权利的关系问题是国家治理的根本问题。审计作为权力运行的“紧箍咒”、反腐败的“利剑”、权力制衡的重要工具,其重要价值就是通过监督控制和反馈信息,维持国家系统的良好运行,从而满足国家治理的需求。30多年来,全国审计机关共审计领导干部近55万人次,有关部门参考审计结果和建议,对1.8万多人给予免职、降职或撤职等处分,有8 500多人被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2011年以来审计署及地方审计机关查责问责情况详见表4。2015年各地审计机关对2 138人进行了追责问责③。

(四)审计报告=揭露+预防,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预防价值

自2008年提出“免疫系统论”以来,审计报告不仅反映查出的问题,且对审计中发现的风险隐患给予揭示,政府审计正逐步从“揭露问题”向“揭露问题+揭示风险”转变。如2012年第11号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不H揭示了被审计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重大投资项目管理、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且指出“部分油气运输管道老化,存在安全隐患。其中20年以上的管道总长度为2 429.29公里,最长的达37年”。自2014年8月起,审计机关持续组织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按季度向国务院上报审计情况,并督促及时整改。

(五)审计报告=揭示+“免疫”+建议,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价值

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公众民主意识的增强,人们更多地需要国家审计在提出审计报告之后,能够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建议以解决问题,因此,建设性审计价值理念逐渐形成[13]。如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的落实情况审计,对“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对政府机构改革县级机构运转支出等情况的审计调查,对重大公共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审计等,均有力地保障了改革的顺利推进。2011年以来,审计报告促进健全法治和“倒逼制度的完善”情况详见表5。2015年1月至11月,全国审计近10万个单位,促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 000多项,审计建议成为国家审计建设发挥的重要路径。

四、国家治理目标下的审计报告价值实现

(一)保证审计结论的置信度,提升审计信息产出及质量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AA)关于审计工作的两个关键环节:一是搞清楚“真实状况”,二是判断“一致程度”,如果这两个关键环节出现偏差,则审计质量无法保证,审计价值也就无从发挥。由于审计结论的形成过程受到审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影响较大,是整个审计过程的终结阶段的最终产品,因此,一定要对审计结论的置信度有合理的保证。从审计报告的技术角度或基本要求上讲,应当符合国家审计准则,重点强调审计事实的准确性、审计结论的正确性、用词的恰当性、审计文书格式的规范性等。

马克思“价值”理论是主体与客体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满足的关系。在国家治理的需求下,要发挥国家审计在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审计报告需不断提升信息质量。例如:运用马克思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论,对审计报告中的某一审计事项深入研究,从具体的、微观的经济现象入手,总结提炼带有共性的、规律性、倾向性的问题,并对某类问题或困难进行全面、系统、辩证的思考与分析,对诸多零散问题背后的制度缺陷、系统性缺陷及时修正,这种深加工的产出在目前的审计质量体系下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而且远远超出审计查处个别问题之产出。由此,提高审计报告服务于国家治理的需求及经济社会大局的层次和水平,倒逼公共资源、公共权力、公共管理等各项制度的完善。

(二)拓展报告种类,使审计报告服务于不同使用者

马克思的国家学说及价值理论、经济学的“供需平衡”理论、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理论均表明,审计报告应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1978年科恩报告建议,审计报告应充分、灵活地反映报告使用者需要的信息,其应当包括对不同信息发表不同的担保程度的意见。美国审计总署(GAO)的一般公认政府审计准则GAGAS(2004)要求政府审计报告应及时分发给那些对审计结果感兴趣的官员,以便他们做出合理的决策。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2004)指出,国家审计报告应以恰当的形式陈述审计结果。美国的《统一审计法》(Single Audit Act)和《管理与预算署通告A-133》(OMB Circular A―133)对政府财务审计报告提出要求,既有CPA报告的基本特征,又有政府审计的特殊要求。

受托责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委托受托关系,是“因受命或受托经营财政或财务收支,对命令或托付人所负的一种以最大善意充分体现其意志的责任”[7]。同时,随着民主制度的发展,委托人所关心的受托责任目标由合法性转向经济性、效果性,最终发展成为对社会福利性的关心[14]。委托人不断拓展,由个人扩展到社会公众。党的十报告也指出要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确立是以公民获得信息权利为基础,不仅打破了传统的监督及信息传递模式,而且,审计报告制度实际上是社会公众参与政府管理与政府监督的一个动态博弈过程及均衡结果的反映。审计公告使社会公众更能充分了解有关信息,有效地参与到审计结果的运用中,是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实现其价值的有效路径。从审计实践看,审计报告使用者主要有人大、政府、党委、审计客体、纪委、司法、社会公众等,而不同的审计报告使用者对审计报告的需求不尽相同(详见表6)。

现阶段,可根据不同审计报告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建立“治理需求导向”原则。结合公共财政审计、政策跟踪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不同的审计项目及查出的不同问题,选择不同的审计报告载体以充分传递信息(详见表7),拓宽审计产品利用渠道,进一步提升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价值。

(三)挖掘审计报告信息深度,强化审计对权力的制约

在审计资源耗用量不变甚至增加时,若能使审计产品的质量或数量超出审计资源耗用量的幅度,对审计报告内容进行深加工,同样也能达到将有限的审计资源用于“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的目的。

国家治理是有效防治腐败的制度设计,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必然要求。在国家治理的价值理性下,政府部门的预算执行审计报告,不仅要反映财政资金使用的问题,还要反映政府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及绩效问题,推进公共资源配置的科学性;财务收支审计报告不仅要反映资金的使用、管理、绩效方面存在的不足,还要反映资金使用与管理的决策失误、权力失控、权力失范等问题;绩效审计报告不仅要从“量―本―利”分析反映微观层面的经济利益,还要从宏观层面反映其公共绩效、社会绩效及“绿色”理念下的可持续发展绩效;专项审计调查报告不仅要反映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即要符合审计报告的要素和内容要求),还应当根据专项审计调查目标重点分析宏观性、普遍性、政策性或者体制、机制、制度层面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不仅要查出资金使用及议事规则中的问题、分清责任,还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有追责、问责的审计建议,发现权力运行监督和政府治理的盲区和死角,进而改进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审计蟾嬷掷嗉捌淠谌菁表8。对审计产品再加工,也可谓是审计“供给侧”的深度改革。

(四)提升审计报告层次,强化国家治理基石的价值取向

英国标准BS4778对质量提出一个动态的定义,认为质量是“一项产品或服务满足给定需要的全部特性所具有的能力”。约瑟夫・M.朱兰为了使“产品在使用期间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实施“质量三部曲”评估质量绩效。基于马克思的国家学说,国家通过制度安排与治理策略调整,增强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不同审计主体的国家审计报告应与审计客体及其政治经济环境相互作用,体现审计报告的价值,以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的要求,明确“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国家治理基石的价值取向。国家治理的需求是国家审计报告质量需求不断提升的基本驱动力。

国家治理基于国家的产生,国家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国家审计治理功能则基于动态的受托责任理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高政府监管效能,检查结果公开,强化社会监督等。社会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意识不断增强,公众对审计报告有着持续需求。因此,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一项制度安排,其审计标准要用更高的国家治理目标及价值取向去比对,作为国家治理基石和保障的国家审计也需深入挖掘审计成果。审计报告不仅要分析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问题及原因,还要为弥补、化解社会矛盾提出有价值的审计建议;不仅要反映经济效益、社会绩效,还应对国家治理的绩效进行评估,创新审计价值为“任何有益的事物”;不仅要对公共资金、公共资产,还要对公共资源、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等提供有效的信息供给,促进完善国家治理方式、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刘家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2]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 周黎安.行政发包制[J].社会,2014(6):1-38.

[4]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5] 陈英姿.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作用研究[J].审计研究,2012(7):16-25.

[6] 蔡春,田秋蓉,刘雷.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J].审计研究,2011(2):9-12.

[7] 杨时展.杨时展论文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

[8] CBAC(Committee on Basic Auditing Concepts).A Statement of Basic Auditing Concepts [M].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1973.

[9] 约瑟夫・M.朱兰,约瑟夫・A.德费欧.朱兰质量手册[M].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0] COPLEY P A,DOUCET M S.The Impact of Competition on the Quality Governmantal Audit[J].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1993,12(1):88-98.

[11] 李笑雪,郑石桥.政府审计独立性、审计体制和审计权能配置[J].会计之友,2015(20):118-128.

[12] 谢志华.审计与价值创造[J].审计研究,2014(4):8-13.

第3篇:国民经济统计报告范文

关键词:民众;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要求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15-02

十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笔者认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解应有两个维度,宏观层面上,它是国家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体现国家整体实力的进步;微观层面,它是民众对未来生活的期待目标,涉及民众生存条件的改善和主观感受。两个维度的重合度越高,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和支持度就越高,党执政的基础就越稳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越容易实现。那么,十报告提出的全面小康目标要求与民众对“全面小康”的期待是否一致呢?

一、民众对“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理解和期待

十召开期间,新华网组织了《网民畅想2020中国“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什么样?》专题活动,参与发帖的有数千人,具有一定的广泛度,应该可以部分代表民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解读。笔者对发帖内容进行了分析,发现大家的目标热点主要集中在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社会保障、推进公平正义上,与此同时,也有部分网民提出了对政治、文化和环境的期待。如qi2018:小康社会是个和谐健康的社会。有更健全的法律,人民享受免费的医疗、免费的教育,食品更加健康、交通更加便捷、房价更加合理,人们的道德素质有所提高,人与人之间建立诚信的关系,人们能够有钱花,更要花得起钱。但见新:小康社会不是锦衣玉食,而是夜不闭户。小康社会是能者多劳,多劳多得,那些物质上比较丰富的人不会瞧不起穷人,而穷人想变成富人唯一的途径也只能是多劳多得,老百姓心甘情愿纳税,公务员无私奉献地为人民服务。

网民认为全面小康社会应该是全体人民共享的、均衡化的,而不是“被小康”的。如柳暗花明――不会再有贫困点,任何地方都不应有需要支援的。会员1954272――在中国大地上不再出现有人一夜暴富,天天喝酒;有人整日劳苦,终生吃“糠”。蓝天李――没有腐败、垄断和特权。全国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在十倍以下,城市与农村基本没有收入和物价的差别。

我国民众对小康社会的期盼由来已久,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其内涵的理解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作为古代的社会理想,小康是一种宽裕、富足的生活,近代则将小康定义为“中等水平”生活,时至今日,人们对小康的理解已从经济状况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个方面,同时更加强调个人的幸福感。而这种发自内心的小康感受、幸福感觉似乎是最难衡量的――一个人是否感觉幸福,有其个人的评价标准,因此很难统一。但进一步研究会发现,多数人的幸福感与其拥有的政治自由、经济机会和社会保障的程度,文化价值观被认同和生存环境得到保护的程度相关。而这些要素能否在十报告中找到对应的目标呢?

二、报告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回应了民众的关切

十报告将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概括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其中明确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进而从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四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内涵更加丰富。从民众视角分析,这一变化更好地顺应了民意,回应了民众关切。

(一)经济领域,回应了民众对脱贫致富、缩小收入差距的关切

报告提出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而此前的量化指标只有国内生产总值,强调的是经济总量,出现了有增长没发展的现象,衍生出了收入差距过大的弊端。因此,十报告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翻番与城乡人均收入的翻番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目的就在于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目标,并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让民众切切实实感受到自己生活的改善。其次,十报告提出的经济目标要求,重点不是经济发展速度和总体规模,而是要解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出发点是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落脚点依然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二)政治领域,回应了民众依法行使民利的关切

报告提出了“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说明党十分重视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力图通过民主制度的完善和法制的健全,保证人民群众能够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参与社会管理,而不是由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进行包办和垄断。

(三)文化领域,回应了民众对道德规范、社会关系和谐的关切

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这是从价值层面为民众指出了未来的精神归宿。“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正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对社会、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期盼,也是小康生活幸福感的深层次来源。

(四)社会领域,回应了民众对改善生活质量的关切

报告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社会和谐稳定”。当前民众最希望得到解决的就是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最希望改变的就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格局。可以说,上述目标要求最能直接回应民众关切。

(五)生态领域,回应了民众对环境质量的关切

报告提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是生态的破坏,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给民生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民众急切盼望政府提供不损害身体健康的环境。因此,“美丽中国”一经提出,便成了热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众对生态的关切在这个词语里得到了回应。

三、正确解读“全面小康社会”需注意的问题

(一)“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不能只看数据

2011年国家统计局了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中国2010年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已达80.1%,其中“经济发展”的实现程度达到76.1%,“社会和谐”的实现程度为82.5%,“生活质量”的实现程度为86.4%,“民主法制”的实现程度为93.6%,“文化教育”的实现程度为68%,“资源环境”的实现程度为78.2%。

如果仅从这些数据来看,“全面小康社会”距离我们已经很近了。但从民众的视角看,首先这些数据是否真实?做几次入户调查,填写几张问卷,在网络上设定一个投票系统,在办公室统计几组数据,就能真实反映小康实现程度吗?更有甚者,有的地方给民意调查拟定“标准答案”,让被调查民众统统回答“满意”。因此面对这些数据,网友明日的太阳发帖:国家统计局又在忽悠国人。这类言论可以说代表了很多网民的意见。其次,民众的真实感受与这些数据相差甚远。在高达86.4%的“生活质量”实现程度面前,很多人依然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在实现程度为82.5%的“社会和谐”面前,贫富差距依然在不断加大,利益分配失衡,民众的被剥夺感日益强烈。诸如此类,民众很难产生全面小康的幸福感。再次,尽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数据”经过多次修改,不断完善,但依然不可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民众的综合感受。

因此,判断民众生活是否小康,不能光看统计数据,不能被数据显示出的成绩所蒙蔽,而忽视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向全面小康社会冲刺的阶段,更要求真务实,时间已经不允许我们犯错误。在这一点上,给大家做了个表率。2012年底同志冒着严寒前往太行山深处的贫困村看望困难群众,感慨地说:“专程来这里看望大家,就是为了实地了解情况”。

(二)“全面小康社会”关键要看民众的满意度

十报告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的是内容全面、区域全面、群体全面的小康。因此,普通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满意度是衡量全面小康的重点。在某种程度上讲,补齐发展短板,让弱势群体感受小康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此其一。

其二,提高民众的满意度,需要在民众最关切的问题上着力。全面小康社会一定是在缩小收入差距、在提供城市公共设施的均等化服务、在消除户籍制度带来的福利歧视、在为广大人民的正常社会流动提供公平公正的制度、在建立健全与中等发达国家相一致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目标、在消除人们对老龄化社会的担忧、在真正解决看病难、养老难、上学难这些具体问题过程中才能实现的目标。也就是说,在评价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中,要更多地考察民众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第4篇:国民经济统计报告范文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财务管理 会计报告 报告体系

一、电力系统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百年来各国国民经济朝着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力系统所面临的市场风险越来越大。面对变化的经济环境电力系统财务报告难免从理论到实践都呈现出种种弊端与局限性,其主要表现如下方面。

(一)管理意识欠缺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致使电力系统尚未完全实现政企分离,而政府粗放型管理模式和电力系统精细化管理模式脱钩严重,同时电力系统风险意识薄弱,项目管理各项制度不完善,以致电力系统财务管理效率与执行力较低;另外,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使得我国电力系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项目成本过高、投入资金难以顺利收回等。从理论层面看,若社会投资电力系统参与电力系统财务管理,既能够从根本上打破国家在基础设施领域的绝对垄断状态,又能够进一步强化电力系统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对增强电力系统服务质量与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从实务层面看,尽管社会投资电力系统能够参与到电力系统财务管理,但其电力系统建设管理经验不足,相关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从业技能水平不高,致使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出现成本费用超概算、项目管理混乱等问题。总结而言,电力系统与社会投资电力系统在管理模式方面有所差异,使得双方所派管理人员难以融合,不利于提高电力系统财务管理效率与执行力。

(二)满足不了不同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电力系统处在经济复杂的环境下,其组织形式和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也在不断地变化。电力系统原来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原来的直接投资者债权人之上又增加了其他使用者,例如社会部门和政府部门。然而电力系统传统的财务报告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三)会计信息可靠性较差

电力系统对外提供的会计报告是供债权人和投资人使用的,电力系统的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都希望通过会计报告能更好地反映出电力系统的业绩,从而获取更多的投资机会。正是出于以上心里,财务人员在编制会计报告时,会带有很大的主观意识,会对会计报告进行粉饰,这就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四)不能获取及时的前沿信息

在市场经济风云变换,通货膨胀和物价不稳的环境下,原来以历史成本为计量模式的会计报告已经不能够反映最新的财务信息,也不能为电力系统管理者做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

二、完善电力系统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相关改进措施

(一)将网络技术融入电力系统财务会计报告

电力系统财务会计报告包括预算、决算、成本、出纳及其他各种会计业务。电力系统中报表的编制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务,会计报表的目的是向机关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会计信息要准确、全面、及时,然而当前的财务报表有很多的局限性。电力系统需要结合信息时代的要求实现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和网络化。

(二)采用交互式实时报告

电力系统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周期较长,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实效性。要保证会计信息的实效性,就必须要减少会计报告编制的时间。因此,电力系统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可以通过采用交互式的方式来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和决策者的决策对报告时间进行调节,这样就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实效性。

(三)剔除传统管理模式,汲取优秀的管理理念

随着各项经济体制变革不断深入,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电力系统发展需求。因此,需要依托培训、再教育等手段转变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模式、理念,强化财务管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均以服务电力系统建设为业务目标,切实为电力系统建设及其财务管理塑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另外,构建与社会投资电力系统友好型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与社会投资电力系统的沟通交流,促使彼此双方能够熟知各自的财务管理制度,同时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任务,要求彼此双方严格依照相关制度开展财务管理活动。

(四)完善我国电力系统的监督体制

利用审计机制应对监督漏洞的存在,丰富并完善我国部分电力系统的监督体制。鉴于我国部分电力系统目前的监督漏洞的存在,我国部分电力系统应当采取一些措施以防止经营风险和投资风险的产生。首先,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必需的,保证其独立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内部审计道德风险的产生,除了以上措施可以防止道德风险,我国部分电力系统还应当落实内部审计机构的办公经费以及人员编制和福利,使得内部审计机构可以独立公正的开展审计工作。其次,将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充分调动起来,明确审计的时间和形式,特别应当注重的是我国部分电力系统各部门责任人 在审计过程中发挥的监督职能。要避免内部审计仅仅流于形式和表面,一旦发现存在的问题就应当深挖深查,并及时将所获得的审计证据向管理层汇报,以便领导者可以及时制定出应对措施。最后,在我国部分电力系统内部引入外部审计,原因在于外部审计的专业性和独立性都高于内部审计,其获得的审计证据将更多,可以帮助我国部分电力系统进行内部整理和问题的发现。

三、结语

电力系统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电力系统财务管理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会计报告体系更加需要不断完善,要按照电力系统实际情况从根本上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电力系统才能够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六安市叶集供电公司财务资产部)

参考文献

[1] 赵婧.低碳经济背景下电力系统碳会计体系建设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7(01).

第5篇:国民经济统计报告范文

关键词:受托责任 公共财政 政府会计

会计本质上是对受托责任的完成过程及其结果予以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经济信息系统。会计信息,最根本的是为判明受托人是否已完成了受托责任、是否继续给受托人以信任提供信息。由此可见,受托方主要采用信息披露的形式解除自己对委托方所承担的受托责任,受托责任的存在是需要信息披露的根本原因,信息披露在受托责任的关系中是联系委托人与受托人的桥梁。

一、公共财政:公众赋予政府的财务受托责任

(一)公共财政的历史演进及其性质为满足人类社会的公共需要而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部门被称为公共经济部门。公共经济部门生产公共物品需要使用经济资源,而对公共部门所用经济资源进行筹集、分配以及管理、核算、监督的行为就是公共财政。严格地讲,为公共部门所用经济资源进行筹集、分配以及管理、核算、监督的行为还只能称之为公共财务,而不能称之为公共财政。只有在国家产生以后当有关公共经济的财务活动成为一种政治或行政行为的情况下,公共财务才名副其实地演变为公共财政。虽然公共财政的概念是由西方经济学者提出的,但是公共财政的事实却可以追溯到原始氏族社会。随着阶级分化和国家的产生,以前氏族、部落的公共事务便由国家凭借统治阶级夺取的公共权力来实施,财权也就相应地过度到国家手中。公共财政源于公共权力对剩余产品的分配,从受托责任的角度讲,是政府或公共权力部门承担的财务受托责任。公共财政为政府履行各种公共受托责任提供资源保障,政府在履行各种公共受托责任的同时也在履行相应的财务受托责任。资产阶级在17、18世纪先后在许多国家通过革命取得了政权。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发生以前,资产阶级作为民间经济的代表从保护自己的财产权利和扩大资本积累出发,通过议会民主程序极大限制公共权力对私人权利的侵害,把公共经济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按照资产阶级经济学亚当斯密的界定,公共经济的主体――国家只限于提供国防、司法、国民教育和便利社会商业的公共工程,与之相适应,公共财政支出被限定为国防开支、司法开支、公共工程及机构的开支,还有维持君主的尊严所需的开支。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逐步发展,需要国家出面调节的事务越来越多。政府必须在所有市场失灵的领域承担起满足社会需要的任务,主要体现在解决效率、平等、稳定方面:克服不完全竞争(垄断);消除外部效应;提供公共用品;征税;通过再分配控制收入差距;稳定通货,减少失业,促进经济增长。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公民普选权的实现,民众对公共经济决策权逐渐增加,相应地公共财政的公共性显著提高,但是即使这样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依然承认,资本对公共事务的支配性作用。萨缪尔森曾说:“因为金钱享有发言权,并且能够主宰听证会,所以,那些拥有经济实力的人们,肯定要在一个民主政治制度中发挥一种不成比例的影响。”美国人丹尼斯・c・缪勒和詹姆斯・M・布坎南先后对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制度下公共经济决策问题做了分析,得出了政府也存在失灵,而且有时政府失灵所造成的损失比市场失灵还要大的结论。可见西方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经济并非完美无缺。历史地看,从阶级产生以后到国家消亡之前,公共财政将始终具有不同程度的阶级性和公共性,但总体发展趋势是循着人类社会形态历史前进顺序,其阶级性逐渐减弱、淡化,而其公共性逐渐增强。同时无论是专制政体还是民主政体公共财政都在履行财务受托责任,只不过权利的天平在受托责任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有所侧重,委托与受托的链条连接方式亦有所区别。鉴于财政的要害问题是财权由谁掌握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因此在保障公平正义的原则下进行制度安排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我国预算管理体制与政府的财务受托责任 政府的受托责任是广泛的,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而财务受托责任是政府承担的广泛的受托责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责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实行分税制实质上就是在赋予各级政府财权的同时,通过财权与事权的结合,强化这种财务受托责任,并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将它确定下来。根据划分事权、财权的模式,中央政府将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及中央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和充实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及有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地方财政则主要负担本地区政权机构运转所需支出和本地区社会经济农业发展所需支出。相应地预算收入中也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公用的税种划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用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并充实地方税种,增加地方税收入。分税制与分级预算是密切结合的,分级预算就是每一级政府根据划分事权与财权匹配的原则,将所确定的本级财政收支规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规定编成预算,并由各级立法机关审定后作为法律执行。各级政府在这种体制和预算方式下,其财务受托责任就体现在:各级政府必须按照确定的收入合理安排预算支出,并保证利用好这些财力,努力完成各项政治经济任务;由于分级预算中的“预算”只反映本级财政收支规模,要求各级政府做到自收自支,自求平衡;各级财政预算都必须依据《预算法》及其实施细则来编制,而且预算必须经过各级立法机关审定后作为法律执行,从而强化了预算编制相执行的法律约束力,增加了各级政府的法律责任。因为《预算法》是国家执行预算分配活动的法律依据,是维护分配秩序和预算监督的强有力手段,各级权力机关、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和单位都要依法履行各自的职责,加强对预算编制、审批和执行的治理与监督,真正做到依法理财,依法治财。政府的职责是根据批准的预算努力组织预算收入,严格控制预算支出,一般不得超预算开支,年度预算收支情况必须在财政年度终了以后,经过认真细致的决算,编制出预算执行情况的年度财政报告,提交给立法机构审议。立法机构将财政年度开始之前的收支预算与预算执行的决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政府对预算收入组织和预算支出控制的受托责任,并按规定的程序批准通过后才能解除这种责任。由此可见,预算的审议批准实际上是对政府预算收支计划的事前控制,而决算的审议和批准则属于事后控制,这个严密的审批程序可以理解为对政府的一种财政监督,起到对政府财政收入组织和财政支出控制的一种法律约束的作用。

二、财务受托责任与政府会计

从会计学的角度看,政府的财务受托责任是指各项收入来源或债务发行取得的财务资源应按照其运用方面的限制来使用、依据预算、有效运用财务资源和资本资产的保全等方面的责任。无疑反映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使政府会计成为必要。从财务角度政府

会计应该从以下方面反映和监控政府受托责任的执行情况。

(一)定期报告财政收入与支出情况由于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是凭借国家的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向企业和居民以税收这种主要形式征集的国民收入,即财政预算“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收入者,在实现经济政策目标的过程中与经济单位和居民发生联系,从而影响经济和公民的收入”。公共财政资金“取之于民”,企业和公民就成为财政资金的提供者,由于是强制的、无偿的征集,必然关心政府征收各项税收的合理性及其使用情况。当然,税收征收的范围、税基、税率等都是以税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的,但企业和公民则有权对公共财政收支执行者――政府进行监督。这种监督的作用在于:一方面由于交纳税金影响了收益(收入),企业和公民希望减轻税务负担,或者做到税负公平。另一方面,作为财政资金的资源提供者,出于税收的社会性,总是希望在交纳税金的同时得到税金支出带来的更多受益,以体现“用之于民”的目标,所以必然要对公共财政资金的运用进行监督、至少对政府财政收支本能的关心。所以,政府就其公共财政收支情况提供会计报告,实际上就是向纳税人报告其财务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即报告“取之于民”的税收和其他收入是否恰当地“用之于民”。

(二)管理监控财政资金的使用政府通过税收等形式取得财政收入,主要用于维持社会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以及国家行政管理、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社会管理和机构正常运转的需要。这些政府单位和非物质生产部门通常称为政府及非盈利组织,这些部门或组织需要领受公共资金才能履行其职能,因此,公共财政资金运用不仅要受到纳税人的监督,而且政府自身也必须对领受财政资金的单位和机构,就其对所领受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及向公众提品或服务的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政府会计的必要性还体现在政府对各领受财政资金单位的管理和监控方面。

(三)严格注意财政资金的支出性质公共财政资金有以税收的形式筹集的,也有以国有资产收益的形式筹集的。以税收形式筹集的财政收入主要应用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方面,而以国有企业收益形式筹集的财政收入主要应用于政府参与经济建设方面,这样才能够体现财政的公平与效率,这就要求公共财政支出必须区分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按照传统的观念,经常性支出是消费性的,但财政资金中的很大部分则用于对社会的再投资,形成资本性资产,即使按照复式预算的要求把财政资金划分为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经常性资金也并不都是消费性的。资本性资金投资以及投资收益的权利应属于资金的所有者,经常性资金中形成的资本资产的权利也应归属于资金的所有者。公共财政资金主要来源于纳税人,但政府向其强制地、无偿地征集后,就改变了它仍属于纳税人所有的性质,已转化为社会所有或国家所有、全民所有。即公共财政资金支出所形成的资本资产产权和收益权属于国家所有,政府则受托管理和监督这些国有资产产权和收益权。所以,各国政府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其受托责任实际上还包含对国有资产产权和收益权的管理和监督,以保证国有资产不受侵蚀和流失。我国传统预算会计的主体仅限于财政机关和行政、事业单位,而核算的对象、范围则是这些主体的年度预算收支,并未包括对国有资产产权及收益权的核算,这显然是不全面的。因此,应将政府会计对国有财产权的核算与集团公司对其所属企业按照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或编制合并报表的范例相联系,把国有财产权的反映和监管纳入政府会计的视野。

三、公共财政与政府会计改革构想

公共财政体制本质上要求以公共受托责任为起点建立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不但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有效地运行,而且要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应该成为我国财政预算改革的重点内容,与之相适应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系统亦应得到改进和提高。

(一)建立绩效导向的预算和应计制的政府会计系统 在传统的预算模式中,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评估和报告都以预算投入为基础,支出控制机构、支出使用单位和政府整体预算所关注的都是投入信息,而非绩效信息。由于投入预算的请求、考核、评估和报告都不与支出绩效(Expenditure performance)相联系,因此,每个支出使用者都尽可能争取预算资金的投入,同时由于财政资源分配和再分配并不存在绩效基准,国家的稀缺财政资源很大部分被低效益使用,而国家政策目标中那些需要优先安排的项目却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虽然对预算资源的投入受到严格管制,但支出使用者只须对投入负责而不必对产出和成果负责,支出控制者只需确保支出使用者服从与预算过程相关的规则,而不要求其实现所规定的绩效。可见,在投入预算模式下,财政绩效这一至关紧要的问题被忽视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OECD成员国家率先以绩效导向(Performance oriented)的预算模式取代原有的投入预算模式。绩效预算旨在直接将资金更多用于实际政策目标的完成和产出上,配以管理汇报制度,设定绩效指标。其优点在于将所使用的资源与规划目标和绩效联系起来,有利于发挥支出使用者在达到目标过程中的自和创新精神,并发展出一系列能提高绩效的激励手段。同时由于公务员需要对自己的行动及结果负责,促使其利用资源时更加关注成本效益原则。在以绩效导向(performance oriented)的预算模式下,为各项产出提供的预算不再是传统政府预算中的“支出”(Expenditure)概念,而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与成本相对应的“费用”(Expense)概念,而成本或费用只有在政府预算及其会计系统中引入应计制,才有可能在政府预算和财政报告中得到确认和计量。因此,为支持以绩效导向为基础的公共预算管理,引入应计制的政府会计系统是一个必然的要求。由于应计制的政府会计系统,能够将费用分摊到相应的产出和成果上,以及给予绩效信息与财务信息同样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可以将政策意图和预算转变为财政管理和控制的公共受托责任信息,从而可以对行政机构乃至整个政府的绩效进行计量,据此进行事后评估,而不仅仅是对传统预算中投入的事前规定。应计制信息能够进行更有意义的绩效比较,并且大大增强预算信息同实际财务信息与绩效信息间的可比性,所以,应计制能够帮助政府在公共支出决策中寻找提供服务最有效的方法,发现高成本/低绩效或低成本/高绩效的地方,据以分析支出部门间和项目间的成本差异,进而采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方法。随着新公共管理框架下政府预算和财政报告系统中对应计制的引入,费用和成本概念已经取代了传统预算管理模式中的“支出”概念而取得了主导地位,其背后的力量来源于对公共部门绩效的强烈追求,以及对现金制缺陷的反思和不满:现金制基础上的现金支出信息虽然在支出控制方面有其优势,但在许多情况下会导致对政府成本和绩效信息的歪曲和误导,因而无法支持以绩效导向的公共管理改革。我国政府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

体制。世界贸易组织要求我国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如何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要求,改革政府的管理模式,塑造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政府,成为我国政府的迫切任务。我国当前的预算管理改革,包括部门预算、政府收支分类和预算科目改革,以及建立定员定额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基本上仍停留在改进投入预算阶段。但从长远看,应该吸收和借鉴西方主要国家经验,逐步采用绩效导向的预算模式和应计制的政府会计系统是我国预算体制和政府会计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进一步明确预算系统与政府会计系统的界限 间从时间上看,预算先于会计并为会计提供检验财务业绩的政策依据和数据基准。政府会计系统除了核算和监督预算收支外,还有为外部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公正呈报政府财务状况和运作绩效的信息,因此,预算编制与政府财政报告应是两个密切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系统。预算系统的规范大多以财政法律、行政条例和规章制度等法令的形式进行,而政府会计的规范主要是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目前我国有关的正式文件中还没有出现过政府会计这一称谓,而是已经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预算会计”。我国目前的政府会计规范与预算规范之间的界限模糊,并且目前的“预算会计”规范以财政总预算会计规范为核心展开,这不利于政府会计规范与预算规范这两个属于不同范畴的规范各自的发展和完善。笔者认为,政府会计系统与预算系统分离会增强政府会计的独立性,有利于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和对外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提高,归根到底将有利于政府受托责任更加有效地履行。

(三)规范政府会计行为制定政府会计准则 为了保证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能够维护各利益集团的经济利益,也使外部信息使用者据此作出的经济及其他决策能够体现各自的利益,不仅要对会计的客观环境作出假设,而且还要对会计实务处理和财务报告行为进行规范,以便使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有序地进行,使报告提供的财务信息及其他经济信息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和结果。会计规范可以理解为调节社会经济活动与会计关系的法律、行政规章、条例、制度、原则、准则的总称。就我国政府会计规范建设而言,应尽快制定出结构科学、内容完整、概念统一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会计准则。政府会计目标及其准则框架应建立在公共受托责任的基础上,政府会计准则应力求使政府公正陈述和充分披露政府的财政状况与财政绩效,从而显示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四)改进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 间借鉴国外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的有益成果,结合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特殊性,我国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改革应该重点考虑以下方面的问题:首先,政府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从我国于1998年开始执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看,仅将各级领导机关、上级财政机关和事业行政单位领导作为唯一的会计报表的使用者。而没有包括一些重要的使用者:立法机关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代表、监督机关的各级国家审计机关、广大人民群众、政府及事业行政单位服务的接受者、纳税人及资源的捐赠者等。因此,应该对以下对象报告政府会计信息:立法机关和其他统治团体;原始委托人的社会公众;投资者和贷款人;其他政府、国际机构和其他资源的提供者;内部管理人员、政策制定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一般情况下,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制度应按照同时满足外部和内部使用者的需求而设计的。其次,政府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日益全球化发展,我国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主要有以下方面:(1)合法合规性信息。使用者需要有关的信息,以便评价政府是否是按照法定预算和其他法律或相关授权如法律和合同以及业务授权的规定使用资源,以及评价政府对资源的保护和维持等方面的管理情况。(2)财政状况的信息。主要包括:收入的来源和类型的信息(分析政府收取的税款和费用的合理性,以及是否有必要增加或降低)、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的信息(反映政府花费的性质、目的和金额,区分政府日常业务成本和资本成本,估计政府未来的财政需求)、收人补偿日常业务成本足够程度的信息(以评估财政资源从未来的收入和借款中取得以支付当期活动需要的程度,或者评估那些当期可利用的财政资源用于未来活动需要的程度)、预计现金流动的时间和金额以及预计未来现金和借款的需求的信息、政府偿付财务负债的能力的信息、政府整体财政状况的信息(以评价政府的财政生存能力、未来税收和收入需求以及政府维持或提高其服务水平或服务质量的能力)。(3)业绩的信息。使用者需要有关的信息,以便使用经济性和效率性标准来评价政府运行的业绩,同时以便评价政府目标的完成情况,如有关政府提供服务的努力程度、成本和成就的信息。(4)经济影响的信息。使用者需要有关的信息,以帮助他们充分理解政府财政活动的性质、范围和程度与整个经济的关系,如政府的总支出与经济产出的比例。再次,积极推进和完善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结果公告制政府与社会公众、立法机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借用企业经营管理当局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关系的术语,就是“内部”与“外部”的关系。由于“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利害关系,提供财务报告的立场与使用财务报告的立场往往不一致,这就有在如何保证政府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问题,即如何才能够保证政府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客观公允地反映政府的业绩和受托责任。审计可以说是协调这种利害关系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审计为政府财务报告提供鉴证,并取得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任,陈述政府管理的业绩,可以解脱其所承担的受托责任。所以,对政府财务报告的审计鉴证是必要的。从另一方面看,对政府财务报告进行审计鉴证也有利于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督促政府官员及政府行政管理当局廉政高效地工作,有效防止政府官员贪污腐化和,保证政府履行受托责任,并通过提高政绩来取得社会公众、立法机构和上级政府的信任。在西方国家,政府财务报告都必须由政府审计师鉴证后,才能向社会各方面的使用者提供和。也就是说,政府审计师的审计报告成为政府财务报告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做到这一点。我国政府审计机关也对政府所属的事业行政单位及财政机关,分别就其经费收支、财政收支情况及结果实施审计监督,也形成审计报告,但我国的政府审计报告与政府单位及财政机关的财务报告或财政报告往往是分离的,究竟政府单位和财政机关的财务或财政收支活动是否合理、合法、合规,财政资金使用是否节约并产生应有的效果,以及政府工作是否有效率等社会公众和立法机构尚难知晓。所以,有必要把审计监督和鉴证的结果公开化、制度化。

作者简介:

第6篇:国民经济统计报告范文

关键词:审计本质; 国家有机体; 免疫系统论; 免疫功能

自2007年12月26日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现代国家审计是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并于2008年3月31日在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暨第二次理事论坛上进一步阐释“审计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的重要论断以来,审计本质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一般而言,本质是指事物的本性,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指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所构成的内部联系。审计本质是审计内部所固有的、由审计内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审计关系,是审计基本特点的根本性表征。本文在总结近30年我国审计发展道路和经验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审计本质问题,必将有助于厘清蕴涵中国经验、中国元素和中国特色的审计理念,有助于科学发展观在我国审计系统的贯彻和落实,最终有助于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研究审计本质必须回答“为什么要审计”、“审计是什么”以及“审计能干什么”三个基本审计理论问题。笔者就此谈点看法,以期与同仁商榷。

一、为什么要审计

审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和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改善的必然结果。如果没有以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为特征的经济关系的变革,没有以股份公司为主要形式的企业组织方式的改变,没有以资本市场为主要模式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没有以民主法治为基本内核的社会政治制度的改良,就不可能存在所谓的“受托责任”抑或“受托经济责任”,就谈不上所谓的“公共受托责任”,进一步的,就不存在所谓独立的、专业的和第三方的审计需求。着名审计学家戴维·弗林特(David Flint,1988)曾说过:“凡存在审计的地方,就一定存在一方关系人对另一方关系人或其他关系人负有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义务这样一种关系,……此种关系的存在是审计的重要前提,可能还是最重要的前提”。我国着名审计学家杨时展(1982)教授也有过类似的论断,即“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近代审计,是近代民主的产物,……今后,随着民主制度的更进一步发展,人民不但将关心政府支出的合法性、经济性、效果性,而且将更关心它的连带作用,即社会福利性。……没有现代民主,就没有因此而发生的充分体现人民意志的这个要求,……也就没有现代的国家审计”。

1949年新中国诞生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政府行政机关掌管国家的全部资源,直接领导和参与国家的经济活动,企业只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分支机构,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以计划指标的形式、以组织指挥和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安排生产、实现各种资源的配置。在这种体制下,不存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矛盾性,不需要复杂的经济监督和宏观调控,审计业务和审计工作内含于传统会计之中,还没有完全分离出来,形成专职的审计工作和相对独立的审计学科。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经济建设工作中心”以后,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计划经济”逐步转型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终定格在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的“社会主义完全市场经济”。一些诸如“亲兄弟,明算账”“先小人,后君子”和“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等蕴涵市场精髓、责任精神和风险意识的观念,逐渐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适价值观;一些诸如委托、受托责任等蕴涵责权利思想的利益关系,逐渐取代人情关系、上下级关系和行政隶属关系,成为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经济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一些诸如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和管理咨询等彰显审计思想和审计理念的监管手段,逐渐成为国家控制体系和企业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安排。为了解脱受托责任以及保证经济监督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迫切需要依靠甚至是倚重具有鲜明独立性、中立性、公证性和权威性的审计或审计工作。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审计关系和审计业务就是一种普遍存在,审计或审计工作就需要进一步强化。唯有如此,市场经济方可得以坚持,受托责任或受托经济责任方可得以保障,经济监督和国家控制方可有效,国强民富方可得以实现。

二、审计是什么

审计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审计,是揭示审计本质的永恒的命题。只要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的认知水平在逐步提高,关于审计本质的争鸣就不会停止,这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和审计发展规律的。关于审计是什么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第一,审计是查账。潘序伦先生(1935)曾讲过:“审计云者,对于他人所作成之会计记录,用有系统有组织的方法,为全部或一步之检查,以确定其会计记录是否适当,是否足以正确表示该企业的 财政状况和经营成绩,同时更指出其谬误,揭发其诈弊,并为出具报告书和证明书,以表示其意见之谓也”。美国《现代会计手册》(1977)中也曾提到:“审计就是依据一定的准则,对各公司或企业组织的财务报表及报表赖以编成的会计记录进行专职的审查,并对所检查的财务报表的表述是否合理,表明其独立的专职意见”。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基本认同审计本质的这种“查账论”。王文彬(1981)认为:“审计这个词,从字面上来解释,是详细查究计算的情况的意思,通俗地说,就是查账,是对会计的记录、核算和分析进行审查,也就是对通常所说的记账、算账、报账、用账的情况,进行审查的意思”。郭振乾(1995)也曾倡议:“审计是检查会计账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一种行为”。

第7篇:国民经济统计报告范文

总体而言,我国预算的透明度不高,公众对政府结构和职能的信息缺乏完整的了解;政府预算信息的公布内容分散,时效性不强;预算信息的公布比较粗略,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性较大;缺乏对预算信息真实性进行独立审计、检查的手段和渠道。也有一些西方媒体质疑中国预算信息。我国的预算经济信息的准确性确实应进一步提高,实际上各种预算信息是从众多乡镇上报的第一个级次的数据开始,经过数级官员的汇总加工,最后才形成国家预算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成为国家领导人制定国民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在这一过程中,是存在信息误差的。因此,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积极推进预算信息透明化是需要在预算工作中逐步实现的。

作为预算公开的前期条件,首先是要解决人民代表大会和行政部门的财政信息严重不对称的问题。我国政府向人民代表大会提供的报告有《政府工作报告》、《政府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报告》等,迄今为止,我国各级政府还没有编制过一份全面、完整的政府财务报告。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目前的政府财务报告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政府财务报告内容的分散性是我国现行政府财务报告的主要缺陷。没有一份能够集中、全面、完整、系统地反映政府财务受托责任的政府财务报告,人民代表大会等政府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就难以集中、全面、完整、系统地考核和评价政府财务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与此同时,政府也难以向人民代表大会等政府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全面解除财务受托责任。因此对于政府预算信息,人大和政府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人大代表很难对国家财政的重大问题决策以及有效地监督政府预算执行。

预算公开的第二个条件,为建立更加全面,与国际接轨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需要设计规范的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准则,并正确设定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现行的预算会计模式在体系上集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为一体,在核算内容上集中于预算收支活动,仍然保留有比较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难以正确反映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与市场各有分工条件下的政府财务状况。政府会计应以政府活动为核算范围,凡是政府活动引起的资金运动,就应该纳入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现行的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内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包括那些并不反映为预算收支的政府资金运动;相反,不在政府活动范围内的资金运动则不属于政府会计的范畴。如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一些与政府活动并无直接关系的事业单位资金运动就不应再包括在政府会计范围之内。

预算公开的第三个条件是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目标相适应的一套先进财政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国家经济运行和管理的核心,美国、法国、英国财政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运行了近20年。美国财政部的联邦政府国库支付系统以大型计算机网络为支撑,每年度除国防外的全部政府开支(包括社会保障基金和退税)都是由计算机系统通过单一账户支付的,其中70%是以电子方式支付的;美国财政部的非税收入也是依托计算机网络征收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直是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信息系统中最核心的系统。随便哪一年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非常详细的预算随时都可以在白宫等相关网站上查阅并随意下载,或者是在预算的当天就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预算光盘。你所需要了解的预算信息都能得到满足。

预算公开的第四个条件是预算法的完善。预算法的完善也是以上三条件的基础。没有一部完整科学的预算法,就很难明确各方的责任,造成执行不力,监督不到位的混乱状况。预算法对于预算的分配、编制、审查、执行和监督都应该有明确而且切实的规定,预算法应该充分的讨论和征集各方意见,不能再仓促出台,与实际预算活动毫不相干,基本是两张皮。预算已经立法机构审议通过,就是非常严肃的法律,应该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和更改。

第8篇:国民经济统计报告范文

关键词:统计工作;统计制度;单轨制;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C8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140-01

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是发展统计生产力、改进统计生产方式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不断迈出大的新的步伐。如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行新的统计报表制度,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工业统计中应用抽样调查方法……等等。但是,制度方法改革滞后、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呼声也始终不绝于耳,且日渐强烈。究其原因,除客观因素外,主观方面很大程度在于统计部门及广大统计工作者没有就改革的目标模式形成共识,以致不改不是,改也不是,怎么改都难合适;不同领导有不同思路,改过来又改回去。

一、关于“单轨制”

即建立在街乡基础上的政府统计部门终极在地统计。当今发达国家的统计管理体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由政府统计部门负责如人口、资源等一些基本国情的统计,而经济发展情况特别是一些行业经营状况的统计往往由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如美国、日本等;二是主要国情国力、经济及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均由政府统计部门负责,其机构健全人员充足,其他部门基本不搞统计,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等。我国目前的状况是介于二者之间,但有些政府统计部门在做的事情,业务主管部门也在做。数据既不完整又交叉重复,基层负担沉重。

实行终极在地统计,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明确极少数业务上垂直领导、财务上统一核算且经营范围相对单一独立、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可实行部门统计,全国及地区性数字以部门统计为准;其次,对绝大多数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满足领导和各界需要的统计工作,要逐步从双轨制向单轨制过渡,主要依靠政府统计部门采集、加工、整理、提供统计资料,部门统计以满足自身管理需要为目的,且范围仅限于本系统内;第三,在政府统计系统,将统计对象按基本单位概念分解到街乡,由基层统计部门按地域进行统计,逐级上报,既避免重和漏,又能完整反映地域经济总况。那么,街乡统计机构能否承受最基础的工作任务呢?我以为有两个前提:一是坚持一套表的唯一性;二是按企业规模区别对待。

二、关于“一套表”

即反映各行业特点和宏观微观两个层次管理需要的基本单位一套表制度。目前的基层单位一套表仅限于政府综合统计部门执行,且还有部分对企业的调查如工业品出厂价格、施工价格、景气调查等没有纳入。因此,完善健全规范一套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完善政府统计部门的一套表。首先,要对现行的行业报表制度再进行细分,将服务业统计制度适当分解,并反映新兴行业、文化产业、知识经济的特点;其次,对不同行业的企业按规模区别对待,将一定规模以下企业的表式适当简化形成简表,有些行业甚至可设计一张表;第三,减少过时指标,不断增加反映企业发展变化如重组转制、多种经营、高新技术程度的指标;第四,将政府统计部门对基本单位进行的其他调查统统纳入一套表制度,必要时可增设新的指标群,限定部分企业填报。

三、关于“计算机网络化”

通过系统建设,使各级统计站点不仅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对统计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处理,还能使信息沿现代化网络系统快速传递,既可以及时满足上一级统计部门的工作需要,也可以向下一级统计部门反馈综合信息,并可以进行横向资料交换,还可以在网上公众需要的统计信息。要借助网络系统强化基本单位名录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统计工作在服务科学决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计算机网络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整个国经济健康运行的主要监测手段,是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主要信息渠道,统计数据反映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准确、全面、及时、系统的统计数据,是各级政府在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制定宏观调控措施,做出科学、合理、正确决策的必要依据。

四、加强基层统计分析工作

1.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反映了统计工作的水平

统计分析报告也是发挥统计整体功能,提高统计地位的重要手段。统计分析报告把数据、情况、问题、建议等融为一体,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比一般统计数据更集中、更系统、更鲜明地反映客观实际,又便于阅读、理解和利用,因而是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主要手段。与此同时,也可以提高统计工作的社会地位。

2.统计分析是衡量统计工作水平的综合标准

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与统计分析写作全部工作水平的综合。前面几个环节是统计的基础工作,统计分析才是出成果的阶段。一般来说,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报告,来自高质量的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统计分析写作。但是,如果仅有较好的写作水平,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都是低质量的,也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报告。因此,统计分析报告写不好,当然是统计工作水平不高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应该看到,还要具备方方面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统计专业知识。需要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需要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等等。所以,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如何,反映了统计工作水平如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综合标准。另外,统计分析的结果虽可以用多种形式表达(如表格式、图形式、文章式等),但只有文章式--统计分析报告为最好,也最为常用。因此,统计分析报告也是表现统计成果的好形式。

3.统计分析报告是传播统计信息的有效工具

现代社会是信息的时代,信息已成为重要资源。统计信息又是社会信息的主体,而且是最全面、最稳定、较准确的信息。统计信息要通过载体传播,而统计分析报告是主要载体之一,适合于报刊杂志上发表,传播条件比较简便,具有较大的信息覆盖面,是传播统计信息的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1]王艳明,杨海山.企业统计理论研究[Z].中国统计,2002,3.

第9篇:国民经济统计报告范文

1、会计具有统一性。一笔经济业务应如何登记和做账,在全国都基本上是统一的,甚至有些可以超越国界而达到全球统一。而活动不具有这种属性,也许有人会说篮球、足球是活动,同样具有统一性,但我认为,这种活动统一的是游戏规则,而并非活动本身,如果统一的是活动本身,就意味着所有参加的人应当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参加同一活动,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最起码的一点,这种活动其规则就限定了参与的人数。

2、会计具有确定性。也就是说,一笔经济业务应如何登记、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其基本原则、程序和方法都是确定的。例如我国《企业会计报告条例》第17条就规定:“企业不得违反本条例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随意改变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企业违反本条例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改变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而活动明显不具有这种属性,仍以足球为例,比赛开始后,只要不违反游戏规则,任何一方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意变更自己进攻或防守的程序和方法,任何人无权干涉。

3、会计具有强制性。即任何企业都必须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那怕设置会计人员的单位和企业也要委托专门的会计师事务所或专门的会计人员对其业务进行账务处理。例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条就规定:“本准则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中国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境外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财务报告。”而不进行账务处理是无法编制财务报告的。活动明显不具有这种属性,因为我至今还没有找到任何一项法律法规曾规定有哪项活动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参与的。

4、我们知道,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以及其他国家机关利用法律法规处理案件的活动,我们通常称为“执法”,但如果我们把这种执法活动与法律、法规本身混为一谈,那简直是非常可笑的。这一概念的错误之处在于——把利用会计技术、会计方法等进行经济管理的活动与会计本身混为一谈。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会计不是活动,也不可能是活动。那到底应该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一种制度,或者说是一种制度体系,是一系列制度的集合体。据此,我们可以把会计的概念表述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定期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系列制度、方法的总称。我认为会计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所谓狭义的会计,也可以称为纯粹的会计,就是指会计的核算、反映、监督这三项基本职能。广义的会计除了这些以外,还包括:账簿该如何设置、该采用什么样的记账方法、如何对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如何制作会计报表以及应当设置哪些会计人员和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等,具体来说,就是还应当包括《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会计师条例》、《现金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因为这些法律法规可以说已经融入并贯穿到所有的会计教科书当中,如果我们脱离了这些法律法规来学习会计,是根本不可能学好的,或者说即使学了也是没用的,至少在我国境内是这样。

既然会计是一种制度,那么这种制度的价值何在?制定这种制度的目的和宗旨何在?即通常所说的,为什么要制定这种制度?这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所谓的会计的精神。换言之,就是国家为什么要制定这些与会计有关的法律法规。我国《会计法》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和加强会计工作,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发挥会计工作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制定本法。”真的仅仅是这么简单吗?

其实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并且共产党也不反对这一理论。我国《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所谓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两方面的结合[2].所谓专政是指对极少数严重的犯罪分子实行专政[3].而所谓的人民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其中社会主义劳动者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这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基本依靠力量[4].可见,几乎所有中国公民都可以说自己是人民,哪怕是犯罪分子,在他犯罪之前和刑满释放后,也同样可以说自己是人民。于是我们可以说这种专政是事后的专政。而从法的原理上来说,犯罪分子是不受法律约束的(并不等于没有强制力),如果他受法律约束,他就不会犯罪,这就是所谓的“违法的人,其行为是不受法约束的”。可见法最终是约束了人民的行为,因为一旦人民的行为不受法的约束而超越了法的界限,就由人民变成了敌人。会计法等与会计有关的法律、法规是“法”,当然也不会例外,当然也就是国家用来约束公司、企业以及会计人员的工具。这就是会计法律、法规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