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颈椎反弓康复训练范文

颈椎反弓康复训练精选(九篇)

颈椎反弓康复训练

第1篇:颈椎反弓康复训练范文

摘 要:目的:探讨哈达瑜伽锻炼对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弧度的影响。方法:将颈椎生理弧度发生改变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4组,哈达瑜伽锻炼的为A组,推拿治疗的为B组,药物治疗的为C组,D组不进行有计划的锻炼和治疗。治疗实验6个月,且再跟踪6个月后分别对受试者进行颈椎生理弧度测定:生理弧度变化采用 t 检验,组间综合疗效比较采用(2检验。结果:A、B、C、D四组生理弧度在实验后的改变率分别为12.947%、9.919%、8.821%和-0.868%,A组降低明显,与B、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B组和C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05);停止实验6个月后,四组生理弧度增加率分别为0.637%、2.686%、2.909%和0.308%,各组自身停止实验前后进行比较,A组差异不显著( P >0.05),具有维持疗效的效应;B组、C组各自比较差异显著( P <0.05),无维持疗效效应;组间综合疗效比较,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05);B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哈达瑜伽锻炼、推拿治疗和药物治疗均能不同程度地帮助颈椎生理弧度的恢复,哈达瑜伽的作用优于推拿和药物治疗,在停训一段时间后哈达瑜伽能够维持疗效,效果优于推拿与药物治疗。

关键词:哈达瑜伽;颈椎病;大学生;生理弧度

中图分类号:G80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0-1372-03

Influence of Hada Yoga on College Students Cervical Vertebra Suffers' Physiological Radian

ZHOU Yong,ZHANG Yu-chao,CAO Rui-hua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Shanxi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Hada yoga exercise on cervical vertebra suffers' cervical vertebra physiological radian. Method: 64 patients a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The Hada yoga exercise is A group, the massage treatment is B group, the medicine treatment is C, and D group does not carry on any planned exercise and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tests lasts for 6 months, then after 6 months tracking, to test the cervical vertebra physiological radian respectively. The physiological radian change uses the t test, and synthesizes curative effects a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 by the (2. Result: the 4 groups A, B, C, D of physiological radians after the experimental change rate are respectively 12.947%, 9.919%, 8.821%, -0.868%. A group reduces obviously, and has al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 P 0.05)between B and C. After 6 months later of the test, 4 groups of physiological radian increment is respectively 0.637%, 2.686%, 2.909%, 0.308%. Itself of each group is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A group's differences isn't remarkable ( P >0.05), which has the maintaining curative effect, B and C groups are all remarkable ( P

Key words: Hada yoga; cervical vertebra sickness; college students; Physiological radian

颈椎病是一种中老年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1~2]。随着电脑的普及,该病越来越多,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30岁以下的青年患者约占总患者人数的11.1%左右,并呈增加的趋势[3]。哈达瑜伽是众多瑜伽流派中着重于人体脊柱健康的一支。练习时着眼于人的脊椎、韧带、关节,通过模仿动物的姿态,使人的脊柱保持正常的生理弯曲,让关节和韧带松弛,并使肌肉伸展、经络疏通、促进循环,达到全面改善身体状况的目的。目前,对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运用瑜伽来治疗颈椎病的相关报道还未见到,本研究探讨了哈达瑜伽运动对颈椎生理弧度的影响,旨在为颈椎病患者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经过体检筛选,选择生理弧度发生改变的大学生颈椎病患者64例,男36例,女28例。受试者年龄(21.4±3.37)岁,颈椎病(1.9±0.21)a。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 将64例受试者按颈椎病年限及男女相当随机分为4组(各16例):A组进行哈达瑜伽锻炼;B组进行推拿治疗;C组运用药物疗法;D组为对照组。

1.2.2 实验时间及计划 各组实验时间均为6个月。计划实施如下:

A组以哈达瑜伽为主要训练手段。本研究的运动处方主要选择哈达瑜伽的眼镜蛇式、骆驼式、弓式、鱼式、蝗虫式、狗伸展式、简化脊柱式及山式等动作技术。这些动作与脊柱,尤其与颈椎运动密切相关,有助于脊柱健康[4]。每次训练之前做些常规的热身活动。最初一个月学习哈达瑜伽的基本动作和技术,同时进行相应的活动,然后进行有计划地训练:开始进行训练时,不要求动作十分到位,尽力即可。随着练习时间的增长,逐步增加动作幅度,逐渐使动作趋于标准。训练难度及运动强度由小渐大,整个运动训练的量均以身体能适应为原则,以轻度疲劳为限。每次训练45~60 min,每周5~7次,基本为早晨训练;

B组以推拿为主要手段。首先用放松手法进行拿、揉、按、推,使病人痉挛解除,疼痛减少,再通过调整颈椎的位置,以达到纠正椎体旋转,恢复颈椎生理曲度,解除小关节的错位等,手法要轻要稳,忌旋转和过重牵拉。3次/周,2周为一疗程[5];

C组主要运用药物治疗。静脉滴注丹参16 mL+5%葡萄糖500 mg谷维素20 mL/次,3次/d,田七片3片/次,3次/d。静滴每日1次,12次为1疗程,平均用药2疗程[5];

D组不进行任何治疗。

1.2.3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设定。治愈:症状消失,无阳性体征,X线示颈椎生理弧度恢复正常,完全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显效:症状基本消失,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线明显改善(颈椎角度在训练6个月后变化率大于或等于6.0%,停止训练6个月后增加率小于或等于2.5%),基本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有效:症状减轻,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好转(不计停训后的增加率,凡在训练6个月变化率大于0小于6.0%),基本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但劳累、伏案过久或头前倾时间较长则症状加重,经治疗后可缓解;无效:主要症状及X线片均无好转(凡在训练6个月变化率小于或等于0)。

1.2.4 颈椎生理弧度测量 实验前在颈椎的X线侧位片上进行生理弧度测量,从第二颈椎后上沿到第四颈椎椎体下缘中点的连线和第七颈椎后下缘与颈椎椎体下缘中点的连线的夹角,得到“颈椎角度”[6]。

1.2.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生理弧度改变采用 t检验,组间综合疗效比较采用x2 检验。

2 治疗结果

2.1 颈椎生理弧度在6个月实验期前、后及停止治疗6个月后再跟踪测定的结果 经6个月的治疗实验,D(参照)组不参加有计划的锻炼和治疗,其生理弧度增加(增加率为0.868%),A、B、C三组颈椎角度均有降低(降低率分别为12.947%、9.919%、8.821%),其中A组与B组、A组与C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停止治疗6个月后,A两组停止治疗前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05),B、C组生理弧度增加较多(增加率分别为2.686、2.909%),与自身6个月治疗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表1 实验前后各组对象颈椎角度(度)的变化( x±s )

2.2 组间综合疗效比较 按疗效标准对组间疗效进行比较,A组和B、C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05)(表2)。结果表明,哈达瑜伽锻炼的效果相对推拿和药物治疗更明显。

表2 训练后各组患者疗效情况比较

3 讨 论

3.1 大学生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3.1.1 慢性劳损 目前,高校学生的颈椎病发病率在迅速增加,主要是有很多学生在教室里坐着时习惯于低头弯腰。加上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坐姿不正确,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向前屈的劳累状态,颈后肌处于强直状态,违背了颈椎前凸,胸椎后凸的生理曲线,从而导致颈部慢性劳损,使其关节囊、椎间韧带松弛及肌肉张力降低,功能失调,削弱了对颈椎的支撑和保护作用,随之颈椎的生理弧度也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颈椎病[7-9]。

3.1.2 外伤因素 大学生都喜欢参加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在此过程中,如不注意保护自己的颈椎,尤其是突然转颈,或者外界暴力,均会导致颈椎不稳、颈椎间盘突出、局部软组织损伤而产生不同程度的颈部疼痛和神经刺激症状,尤其是受伤后掉以轻心,继续进行剧烈活动或不协调的颈部运动,加剧病情的发展。

综上所述,承重状态下的不良姿势习惯是引起颈椎病的关键因素。对于承重状态下的不良姿势分析:长期坐姿、低头和右手操作鼠标,以及其他一些不正确的坐姿等,使腰、背及颈肩部两侧的肌肉、韧带的张力和骨性结构受力不均,产生脊柱生物力学失衡。脊柱及周围软组织是一个功能整体,颈部应力状态的失衡及骨性结构异常改变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能把颈椎病简单的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更应重视脊柱的整体应力状态。脊柱的应力状态常常是动态的,随着人的姿势、等行为而变化,在生理范围内的变化,不会给机体造成损伤(因体质差别,生理范围也是因人而异的)。只有在局部受力的大小、方向、时间达到一定程度时,软组织和骨性结构会出现本能地保护性应力代偿,如:软组织张力增加,骨性结构的受力不均,关节突关节移位,椎间盘的损伤,应力集中的部位会产生无菌性炎症、软组织纤维化、骨质增生等病理变化过程[10]。机体应力代偿的目的是维持脊柱的承重稳定性,本能的继续适应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慢长的、逐渐的应力代偿过程,机体不会出现明显不适,但会出现结构上的变化和功能相对的丧失及相应的临床症状,这是机体对异常应力整体代偿的一部分代价,大脑往往意识不到代偿后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有时仍然会按记忆中的本能动作,尽管是在生理范围的各种动作,此时会出现异常结构的应力失代偿,从而诱发病痛等症状的发生[11]。

3.2 哈达瑜伽的运动特点 本研究的运动处方主要选择哈达瑜伽的眼镜蛇式、骆驼式、弓式、鱼式、蝗虫式、狗伸展式、简化脊柱式及山式等与脊柱,尤其与颈椎运动密切相关的动作技术进行训练。这些动作大多以反弓形势锻炼脊柱,并且主要针对颈椎和胸椎的锻炼。同时结合颈椎前屈、扭转等运动。整个训练均由慢速而充分地拉伸。训练均在能适应的状态下,使其颈椎骨性结构及其软组织得到充分地刺激和锻炼。如眼镜蛇式的做法:1) 俯卧,双手贴在身旁,两腿并拢,一侧脸颊着地,全身完全放松;2) 转动头部,让前额靠在地面,用面部和颈部肌力慢慢将头部充分翘起;3) 发挥背部肌肉的作用,把双肩和躯干逐步抬高,同时慢慢吸气,两手置于双肩之下,两手手指相对。慢慢将上体推起,让背部继续相对充分地上升,感到舒适为度,肚脐尽可能贴紧地面,头向上方和后方拉,手臂推直;4) 保持伸展的姿势10~20 s,正常地呼吸;5) 慢慢呼气,逐渐把躯干放回地面。将头转向一边,全身放松,然后再做下一次。要求翘起头部、背部及抬起躯干时,应先从脊柱顶部第一节脊椎开始翘起,一节接一节地向上翘而升起,还原时,由下至上一节脊椎接一节脊椎地放下,直到胸部回到地面。同时要求在整个动作过程中均要结合意念,以意识带动动作,从而增强其运动效果。

3.3 哈达瑜伽对颈椎病的影响 哈达瑜伽通过法(身体的操作)、呼吸训练(身心调节)及意识冥想(心理的意念)的引导来达到一个良好状态,它对人体在心理、生理、精神、情感等方面都起到良好的作用。哈达瑜伽注重身心合一,具有减少压力与消除神经紧张、松弛肌肉,增加自主能力与纠正身体姿势以及增进身体机能的作用;能训练和控制人的身体和心情,锻炼人体里的腺体、器官和神经。在脊椎周围有32对神经,这些重要的神经都附着在重要的内脏上,整个中枢都控制着不同的感觉。因此人体的整条脊椎,从尾骨一直向上顺延至头部,都有能量流转,也称为能量中枢,要获得良好的健康状态,该中枢必须要能如水般自由流动。哈达瑜伽的法,通过模仿动物的姿态,所有的动作都围绕着脊椎进行练习,使脊椎周围神经里的淤血消除,从而保证人体经络通畅,使脊椎保持弹性和灵活性,并使脊柱保持正常的生理弯曲,让关节和韧带松弛、肌肉伸展、经络疏通,达到全面改善身体状况的目的。[12]

3.4 哈达瑜伽对颈椎生理弧度的康复作用 哈达瑜伽和其他多数体育练习的特征不同,它的祛病健身,多体现在通过抻筋拔骨和内在气息的调整,以促进血液的流通,增加肌肉力量及柔韧性,增强预防疾病的能力。它对颈部而言,有前屈、后伸及扭转等拉伸运动,在充分锻炼颈部肌群的同时,通过背部各肌群在各动作方向中的深度静力拉伸,起到牵拉颈椎的作用。即哈达瑜伽运动疗法对本病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颈部的肌肉锻炼,增强颈部肌肉力量以保持颈椎的稳定性。颈部肌肉锻炼可以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骨性结构、减轻疼痛、防止肌肉萎缩、恢复及增进颈椎的活动功能;防止颈椎关节僵硬,改善颈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退。

哈达瑜伽训练后肌力增强,因每一式法都包含有躯干训练,尤其是胸腹及背部肌群的锻炼。法在操作上不像一般肌肉的耐力训练,是用低负荷、高反复次数的操作形式帮助肌肉伸展,改善关节柔韧性有利于整体柔韧性的提高。总之,在同等的训练强度下,法对肌肉力量的增强和关节的柔韧性具有积极的效果。肌肉发展不协调及某特定肌群和关节的柔韧性缺乏会导致不良的身体姿势,而哈达瑜伽法对不良习惯姿势有矫正的效果[13]。哈达瑜伽能够调节和恢复已破坏的颈椎平衡,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拉开嵌顿的小关节滑囊;缓解因椎间隙和椎间孔变窄、椎间盘突出或小关节功能紊乱所造成的神经根、椎动脉和脊髓受压,促使迂曲的椎动脉变直,增加有效血流量;缓冲椎间盘组织周缘的压力,有利于突出物回纳复位等。从而增加颈椎的活动范围,提高颈部的柔韧性,使颈椎生理弧度达到正常的状态。另有学者认为,哈达瑜珈锻炼通过法使力可以达到每个椎体及椎间盘,从而减轻了椎体、椎间盘所承受的负荷重量,另一方面,持续的力使椎间隙增宽,椎间盘内压下降,有利于纤维组织复位,改变神经根受压,从而缓解症状。这一点和治疗颈椎病的传统方法颈椎牵引法在生物力学原理上极其相似,但瑜伽运动比牵引法更加省时、方便而且可以减轻经济压力,最重要的是瑜伽运动疗法维持疗效的效应更明显。

4 结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哈达瑜伽锻炼以及推拿、药物治疗对颈椎生理弧度的恢复均有积极作用,而哈达瑜伽疗效优于推拿和药物治疗,并且哈达瑜伽锻炼停训后一段时间内有维持生理弧度的效应,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克勤.颈椎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2] 顾根兴.复旦大学教职工颈椎病102例追踪观察[J].中国校医,1999,13(4):277-278.

[3] 裴仁和.青年人颈椎病病因及临床特点探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10(4):56-58.

[4] 张婷.为了生命枢纽的健康请练哈达瑜伽[J].中华养生保健,2003,(7):37.

[5] 李小明.颈椎病体疗及其它综合治疗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4):64.

[6] KATSUSHI TSKESHITA,MOTOAKI MURAKAMI AKIRA KORAYASHI,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ervical curvature index (Ishihara) and cervical spine angel (C2-7)[J].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cience, 2001(6):223-226.

[7] 朱枫华,孙栩.长期伏案工作人员颈椎病患者病率调查[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3,28(1):37-38.

[8] 李新忠,苑庆龄.青年颈椎病的发病及其诊治[J].中医正骨,1996,8(6):15-16.

[9] 毛丹凤.颈椎病发病与年龄、职业的关系[J].现代诊断治疗,2003,14(2):104.

[10]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军区出版社,1994:18-28.

[11] 王立东,王志义,禹向国.工业设计人员颈椎x射线表现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8):202-205.

第2篇:颈椎反弓康复训练范文

【关键词】 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护理

我院于2007年2月至2010年8月对65例患者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5例,其中男40例,女25例,年龄18~70岁;致伤原因:交通伤38例,高处坠落伤17例,跌伤10例;颈椎前脱位42例,颈椎后脱位23例;屈曲压缩性骨折25例,爆裂性骨折10例,椎板骨折压迫脊髓硬膜囊8例,单侧小关节脱位7例,双侧小关节脱位15例。脊髓功能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A:完全损害,无感觉运动功能;B:不完全损害,在损伤平面以下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C:不完全损害,在损伤平面以下存在感觉运动功能,但大部分关键肌肌力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这类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恐惧、焦虑、悲观等心理反应,患者入院后,若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应床边准备气切包、呼吸机、心电监护、微泵、超声波雾化吸入器等急救物品,做好大剂量甲强龙针冲击疗法的准备工作,注意预防褥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术前护士要多于患者交谈,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向患者介绍术后恢复效果好的病例,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使其配合治疗[1]。

2.2 术前颅骨牵引 为医生准备颅骨牵引弓、颅骨钻等颅骨牵引器材。术前颅骨牵引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牵引期间应密切观察牵引钉道周围有无分泌物,若有分泌物应及时更换钉道周围敷料,坚持钉道滴酒精,2次/d。

2.3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患者于仰卧位,枕头垫于肩下,头稍后仰,训练者站于患者右侧,用单手2~4指指端顺气管侧旁,将气管、食管向非手术侧推移,开始用力缓和,逐渐加强,尽量把气管和食管推移超过中线,以全过程不发生呛咳,患者血压、面色、心率无改变为宜,3~4次/d,持续10~15 min/次,逐渐增加至15~20 min,颈短体胖者延长至20~30 min,应告知患者此项训练的重要性,若训练不到位,术中牵拉气管、食管可引起不适,且损伤大、出血多,甚至影响手术进程。 2.4 术前常规准备 做好生化检查、心电图及影像学检查等,做青霉素和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术前做好手术部位的皮肤准备:术前应理发、洗头、洗澡,然后常规备皮;训练: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运动、扩胸运动、有效咳嗽,增加肺的通气量,同时训练患者在床上大小便,以适应术后的变化;术前晚给予镇静剂,术前禁食、禁水,术晨给予术前用药。

2.5 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去枕平卧,颈部予以颈托外固定制动,颈两侧置沙袋[2]。术后应避免过度伸屈等动作,翻身时头、颈、躯干呈一条直线,可有效防止颈部不适当的活动影响颈椎稳定性。术后2 d可适当抬高床头,以利于呼吸,减轻颈部水肿,逐渐过渡至半卧位,术后3~5 d可带颈托下床活动。

2.6 病情观察 术后常规送ICU重症监护,床边备呼吸机、器官切开包等急救物品。予以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情况的观察。患者苏醒后,观察患者有无脊髓、神经根及喉返神经损伤症状,如观察患者四肢感觉、运动及肌力恢复情况、有无声音嘶哑,并和术前做比较。术后3 d内,应密切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及引流量,若患者诉颈部有压迫紧缩感,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口唇紫绀,若监测的血氧饱和度下降,应考虑切口有活动性出血,必要时探查切口止血。

2.7 饮食护理 由于颈椎前路手术术中牵拉食管与气管,大多数患者术后出现咽痛、吞咽困难,影响了饮食及术后营养的补充。一般术后第1天根据情况,在鼓励患者进食的基础上,适当补液,有利于伤口愈合,术后第2天给流质饮食,可减少切口出血,必要时可给冷饮以减少咽部充血、水肿,进食少者,可静脉补充营养,促进切口愈合,增强切口抵抗力,并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普食。康复期患者尽量避免食用干燥、粘性较强的食物,以免发生意外。

2.8 功能锻炼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功能锻炼的必要性,鼓励患者在床上多活动,对于肢体活动者应做主动运动,以增强其肢体肌力,以不疲劳为度[3]。对于肢体不能活动者,应指导其家属做好肌肉按摩及各关节的被动活动,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4]。经康复锻炼3个月后,本组患者不完全性神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ASIA分级恢复Ⅰ级或Ⅰ级以上。

参 考 文 献

[1] 廖沙.颈椎前入路术的护理体会.湖南中医杂志,2002,18(6):51.

[2] 刘慧香.颈椎病的护理.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4):140141.

第3篇:颈椎反弓康复训练范文

夏季来临后,孙女士报名到某专业瑜伽馆练习瑜伽。可没想到,刚练了两次她就把腰扭伤了。经医生诊断,孙女士因为运动不当造成腰椎骨错位。孙女士经常伏案工作,颈椎和腰椎都不太好,听人说练习瑜伽可以治疗颈椎和腰椎病,她就去练了。可令她万万没料到的是,竟出了这样的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瑜伽大军的行列,尤其是都市女性白领。虽然练习瑜伽好处很多,但并非适合每一个人。

都市白领因为长时间对着电脑,不少人颈椎会感觉不舒服。瑜伽训练中有一个练习背弓的牵拉动作,就是努力反方向向后仰,有的瑜伽教练会说这是“正负抵消”,说坚持锻炼可以治疗颈椎病。

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人体的脊柱结构只适宜向前弯曲,并不适宜向后或向两侧弯曲。如果硬让脊椎弯曲,会造成脊椎磨损,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脊椎断裂,伤及神经,造成截瘫。瑜伽倡导的“反向”牵拉动作可能在当时挺舒服的,因为“反向”可以活动到平常不活动的僵硬的背部肌肉。但实际上,不大符合生理上的要求,比如腰椎,将关节拉松反而不够稳当,会令腰椎关节中的反应性增生加重。

有以下几种情况者练习瑜伽时应该慎重:患有脊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病、骨性关节炎等疾病。因为瑜伽中有一个将腰后仰双手撑地的“骆驼式”动作,这个动作如果训练过度会给以上患者造成严重伤害,引起环韧带往里面打折损伤颈椎。这在医学上叫过伸性损伤,甚至会引起瘫痪。因此,以上患者最好不练瑜伽。

脊柱的前曲、后仰、左右旋,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平时不锻炼,突然超出这个范围锻炼的话,就有可能损伤关节,造成肌肉拉伤。有的人在练习瑜伽时感到不适,没有意识到是练习不当导致了关节损伤,反而认为是锻炼过程必须经历的阶段,坚持下去就会好的,结果损伤越来越严重。其实,即使是经过长时间训练的专业人员,如体操运动员、杂技演员,过度、过量地弯曲脊柱也有风险。当然,练习造成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运动环境、练习方式、精神状态等都有关系,不能简单归咎于瑜伽本身;否则,这一传统的养生法也不会长久流传。任何体育运动都可能造成损伤,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和适度的锻炼,才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瑜伽的练习也是如此。

另外,还有一些人不适合练习瑜伽:血液凝固病患者要避免练习瑜伽,眼压过高、眼睛高度近视者也不要做头朝下脚朝上的倒立动作,身体状况不佳、大病初愈、骨折初期不要做瑜伽,孕妇和骨质疏松者练瑜伽也要千万小心。

每个人身体条件和需求不同,锻炼的内容和方式也要相应调整。不考虑自己身体条件盲目锻炼,会存在损伤隐患。尤其是骨质疏松、关节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患者,要谨慎选择锻炼方式。这些患者如果想练习瑜伽,最好经过专科医生评估。

肌肉酸痛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保护机制。对瑜伽练习者来说,如果出现酸痛的感觉还坚持练习,就可能离损伤不远了。如果初学者的确无法接受或忍受某一姿势的练习,应及时改换。

第4篇:颈椎反弓康复训练范文

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临床上常见合并高位脊髓损伤伴截瘫,伤情常较严重而复杂,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甚至终生残疾。手术是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常用的方法,由于颈椎手术危险性很大,因此,在围术期,如何配合医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一直是骨科护士共同关注的问题。我科2002年5月~2005年4月采用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15例,女4例;年龄18~72岁,平均43岁。车祸伤8例,高处摔伤10例,机械碰撞伤1例。其中颈椎爆裂型骨折9例,骨折伴脱位10例;全瘫5例,不全瘫8例。卧床时间最短10天,最长76天。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患者病情通常较危重,有的还合并复合伤。认为颈椎手术危险性大,容易发生死亡,从而产生恐惧、焦虑、悲观等心理反应,担心术后疗效,思想负担较重,应耐心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病情的发展,解除压迫,植骨融合达到固定融合,使患者愉快地接受手术治疗;由已行同类手术的患者现身说法,介绍手术期间无痛,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止痛方法,使患者有充分心理准备,配合治疗;并阐明情绪与疾病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状态会促进机体康复,否则相反。

2.1.2注重呼吸道的护理因颈椎骨折压迫颈脊髓导致呼吸肌麻痹,血液循环相对减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而易发生肺部感染。因此,需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对流、温湿度适宜,定期进行室内空气消毒,采用湿式打扫,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地咳嗽、咳痰,嘱患者深呼吸,在呼气末咳嗽,重复数次,对无力咳痰者,先用右手示指和中指按压主气管,以刺激气管引起咳嗽或用双手压迫患者的胸腹部,嘱患者用力咳嗽,以加强膈肌反弹的力量。每2h帮助患者按轴线翻身拍背1次,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应进行吸痰、湿化气道、清洁口腔等护理,定时更换消毒气管内套管,用双层湿纱布覆盖气管口,雾化吸入每日2次。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

2.1.3指导患者做食管气管的推移训练术中牵拉气管、食管时可引起患者不适,而影响手术进行,且此种操作易刺激气管引起反射性干咳等症状[1]。告知患者此种训练的必要性以取得其积极配合。训练时,保持患者舒适,一般患者仰卧,枕头垫于肩下,头后仰,使其颈部肌肉放松。操作者站在患者左侧,用拇指或2~4指在颈外皮下插入右侧胸锁乳突肌内侧缘的内脏鞘和血管神经鞘间,先左右摇摆气管,然后将气管食管持续向左侧牵拉推移或用另一手协助牵引,牵拉时用力缓和,需超过中线,并避免牵拉过程的中断[2]。持续5~10min,逐渐增至15~20min,3~4次/d。

2.1.4颅骨牵引的护理颈椎骨折有明显脱位、半脱位患者入院后,应用颅骨牵引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牵引重量根据需要而定,一般为5~10kg[3]。头部垫枕圈,保持牵引力线与颈椎轴线一致,抬高床头15cm,颅骨牵引弓针道保持清洁干燥,每天3次生理盐水冲洗。

2.2术后护理

2.2.1呼吸道护理术后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心率、血压及面色的变化,持续吸氧,根据血氧饱和度来调整氧流量。手术过程中咽喉、气管等部位的牵拉可造成喉头水肿而产生咽部不适、吞咽和呼吸困难。术后常规给予庆大霉素8万u和α-糜蛋白酶2000u加入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2次/d,可减轻水肿[4]。或沐舒坦15mg加入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2次/d。必要时定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床边备气管切开包,以便急需时使用。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

2.2.2护理颈椎活动时,在椎体与植骨块之间产生界面间的剪切力,使植骨块移动、脱出,导致手术失败。因此术后要严格限制颈部活动,避免颈部的过伸活动、过早起床,头两侧置沙袋、翻身时保持头、颈、肩、躯干成一条直线,至少2人翻身,1人扶头、肩,另一人扶躯干、四肢,翻身同步进行,侧卧时身体与床成45°,并在肩、背、臀、双下肢垫枕,使患者舒适。

2.2.3注意观察伤口敷料及引流液的变化正常情况下,术后切口内常规留置负压引流管24~72h,认真观察引流液的量、色、质并做记录。术后24h内切口引流液量应少于100ml,若引流液过多,色鲜红,切口敷料渗血多,周围局部隆起,颈部增粗,患者自觉呼吸费力,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2.2.4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伤情常较严重而复杂,术后又要求绝对卧床,故要注意其并发症,如褥疮、坠积性肺炎、废用性肺萎缩、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等的发生。对于上述的并发症要有针对性预防措施。特别强调对褥疮的预防,睡气垫床,按时给予翻身,应做到五勤(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更换、勤整理)。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每日按摩骨突部位,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对于昏迷的患者要注意保暖,定时拍背排痰,清理呼吸道,预防坠积性肺炎。躁动患者谨慎使用镇静剂,应设专人看护,给予适当约束,防止坠床及意外发生。

2.2.5感觉及运动功能的观察详细观察肢体感觉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肢体有无抽搐及麻痹平面的变化;牵拉尿管检查膀胱感觉,尿管间断开放。每个班次都检查并行书面交班,对瘫痪患者,记录截瘫平面。

2.2.6功能锻炼康复护理为防止肌肉挛缩和关节僵硬,术后早期在生命体征稳定后立即给上、下肢肌肉按摩和关节的被动活动,肌肉按摩5~6次/d,20~30min/次,关节的被动运动只需少量即可,但每一单次被动活动范围应达到最大生理范围,但不可超越,以免拉伤肌肉和韧带[5]。上肢主要锻炼手的握与捏功能,恢复肌肉力量。下肢主要加强屈髋、屈膝及踝关节的肌肉锻炼,以保证下肢负重与行走的功能。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四肢置于功能位。对不全瘫、全瘫患者还应训练定期排便、排尿,以期尽早拔除导尿管控制排尿。

2.2.7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不仅增长患者对疾病的康复知识,而且增进了护患之间沟通,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全过程,使患者了解每项治疗、护理措施的目的、作用,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提高护理质量。对出院患者要做好出院指导:(1)3个月内带石膏颈围保护颈部,避免颈部屈伸和旋转活动。(2)若颈部出现剧烈疼痛或吞咽困难、有梗塞感,可能为植骨块移位或脱落,应即时回院复查。(3)术后3个月,经拍X线片示植骨椎间隙已完全融合后,可进行颈部功能锻炼,开始时做颈部屈伸、旋左、旋右活动,然后再做颈部旋转活动。注意颈部勿做剧烈活动,防止再损伤。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若出现颈部不适时应暂时停止。新晨:

[参考文献]

1林淑贤,姜连英.气管、食道推移法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体会.实用护理杂志,1998,14(7):352.

2宁宁.骨科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63.

3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57.

第5篇:颈椎反弓康复训练范文

编辑 王俊聪

新闻背景

2007年6月10日,在全国体操锦标赛预赛中,15岁的浙江选手王燕在做高低杠“后屈两周下”时头部朝下重重摔下。当时医生初步诊断为脊柱受伤,高位截瘫的可能性非常大。

万幸的是,经过4个月艰苦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后,浙江体操运动员王燕于2007年10月9日出院,由于恢复状态良好,王燕可以回家接受第二阶段的治疗。

王燕的事故让我们又一次想起几年前受伤的体操运动员桑兰。

1998年7月22日,我国体操运动员桑兰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失手,头部坠地后导致颈椎骨折脱位、脊髓完全性损伤,不得不离开她所热爱的体操运动。

然而,桑兰继续在轮椅上创造她此后的人生奇迹。

她通过科学、系统、正规、全面的康复治疗和训练,终于回归了社会,被破格录取为北京大学的学生,并最终成为了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北京奥运会形象大使。

人们也许会问,为何那瞬间的失手会变成千古的遗憾?那是怎样的一次短暂的坠落?我们请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杜良杰从人体脊柱的解剖知识入手,为您讲解脊椎损伤的一些相关知识。

颈椎:活动度大 病分六种

人的颈椎由7块椎骨组成,位于脊柱的上端,是人体脊柱活动度最大的部分。低头看路的动作由颈椎前屈完成;仰头望天的动作由颈椎后伸完成;左顾右盼的动作由颈椎的左右旋转完成;摇头晃脑的动作由颈椎的侧屈完成。将上述各个动作综合起来,颈椎还可以做环转运动。因此颈椎可以进行相当大的自由运动。

第一颈椎:寰椎

在七块颈椎骨之中,第一和第二颈椎为颈椎的旋转运动提供了结构基础。第一颈椎呈环状,在医学上被形象地称为寰椎。寰椎中空,呈圆形,前后有两个骨环叫做前后弓。在前弓的后面有关节面,可以与第二颈椎的齿状突形成关节,此关节如同户枢,可以进行旋转运动。第一颈椎的前后弓相互连接,在右右两侧形成了耳状突出,像是一个双耳炒菜锅。中间的圆形孔中容纳着极其重要的通向大脑的中枢神经,就是常说的脊髓。寰椎两侧的耳状突中有孔叫做椎动脉孔,供应大脑的主要动脉就是从此孔通往大脑,为大脑提供营养。一股情况下,如果将寰椎中央的椎孔分为三等分,第二颈椎的齿状突占据其前1/3的空间,脊髓占据中1/3的空间,其余1/3的空间是潜在的空间,没有重要的组织结构占据,称为缓冲间隙。当第一、第二颈椎之间发生骨折脱位或者其他占位性病变,使寰椎的缓冲间隙减小或者消失,就有发生瘫痪甚至死亡的危险。

第二颈椎:枢椎

第二颈椎向上突起一个牙齿状的骨凸,与寰椎前弓的后关节面形成关节,使头部能够围绕此关节进行旋转运动。因为第二颈椎的齿状骨凸能够与寰椎前弓的关节面形成关节,如同古代人家的门户之枢,故将第二颈椎称作枢椎。枢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向后突出一个长长的骨凸,叫做棘突。棘突是除了寰椎之外所有的椎骨都具有的结构,但枢椎的棘突较长。枢椎的齿状突是比较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被施绞刑的人就死于齿状突骨折以及所伴随的脊髓损伤。临床上有一种经常可见的儿童疾病是咽部感染,在炎症作用下,常发生寰枢关节韧带松弛、寰枢关节半脱位,导致颈椎疼痛、歪斜畸形。

第七颈椎:隆椎

颈椎椎骨前部的方形骨块叫做椎体。从第三至第七颈椎,椎体逐渐增大,棘突逐渐增长,其中,第七颈椎的棘突是最长的,低头时我们能够看到的颈椎最突出的部位就是第七颈椎棘突,因此第七颈椎被称为隆椎。

“夹心饼干”椎间盘

人在出生之后,随着爬行及抬头运动的建立,颈椎产生了向前的生理性弯曲。

正常人的颈椎除了第一和第二之间外,在椎体之间都有一个呈夹心饼干状的结构,叫做椎间盘。椎间盘连接上下两个相邻的椎体,使之形成关节,完成前后屈伸及左右侧屈运动。当然,颈椎的运动是由前方的椎间盘与后方的小关节之间的联合运动共同完成的。颈椎间盘突出就是由于椎间盘“夹心饼干”的夹心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所致的一种颈椎疾病。颈椎椎体、关节突等都是骨质增生的常见多发部位。

颈脊髓:高速公路线缆

从第一颈椎到第七颈椎的椎孔共同形成了颈椎椎管,容纳着颈脊髓。颈脊髓上承颅脑,与延髓和脑干相连,向下则与胸腰脊髓相连。如果将脊髓比喻成缆绳的话,我们可以想象,这根缆绳是由许许多多的更细的缆绳组成的。腰椎和骶椎的脊髓接纳来自下肢的“绳索”,胸椎脊髓接纳来自腰骶椎脊髓的“绳索”,颈椎脊髓则除了接受来自胸椎、腰椎、骶椎的缆绳之外,还接受来自上肢的绳索。这根绳索从下向上,随着越来越多的成分的加入,变得越来越粗大。其中,在颈椎和腰椎接受“绳索”较多的区域显得异常粗大,被称为颈膨大和腰膨大。

我们也可以将脊髓比喻成人体内的信息高速公路。运动神经纤维分布在脊髓的前部,来自大脑的运动指令经过此信启、高速公路向下传达,支配全身的运动。感觉神经纤维分布于脊髓的后部,来自全身的感觉信息经过此高速公路向上传达,到达大脑,传递全身各部的感觉信息。

如果将脊髓横断的话可以在其横断面上看到中部呈灰色的形状像蝴蝶一样的区域,叫做脊髓灰质,是神经细胞存在的地方。在蝴蝶形的灰质的周围存在着呈白色的、传导运动和感觉信息的缆绳,叫做白质。

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在颈椎的椎管内容纳着可以传递运动和感觉信息的高速公路线缆,这根线缆的任何一部分遭受破坏都会引起信息高速公路的故障。其中前部运动线缆的故障会导致四肢运动功能障碍,后部感觉线缆的故障会导致四肢感觉功能的障碍。

脊髓损伤引起瘫痪

一般情况下,来自左右大脑半球的运动信息缆绳在延髓部位交叉到对侧后向下走行,形成锥体束,支配对侧肢体的运动;而来自下肢的感觉信息缆绳进入脊髓后上升一到两个脊髓节段后左右交叉,传递对侧下肢的感觉信息。因此,当发生了半侧脊髓损伤后,就会产生同侧肢体的运动功能障碍和对侧肢体的感觉障碍,这种类型的脊髓损伤叫做脊髓半切综合征。

当颈段脊髓损伤发生时,四肢的感觉和运动信息高速公路都发生了故障,四肢的感觉运动功能都发生了障碍,在临床上被叫做四肢瘫。

当发生了胸腰骶段脊髓损伤时,支配下肢的感觉和运动信息高速公路发生了故障,下肢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在临床上被叫做截瘫。

当发生脊髓损伤后,大脑对于下运动神经元的支配管理抑制作用减弱或消失,下运动神经元就形成了独立的“司令部”,并各自为政,无所制约,过度亢进,就导致肢体痉挛。

暴力冲击是脊髓损伤的外因

脊髓损伤的原因很多。内在原因有椎管狭窄、骨质增生、肿瘤、结核、脊髓感染、脊髓血管畸形等等;外在原因主要是创伤。脊髓受到暴力的冲击,同时颈椎的韧带、骨和关节发生破坏,变形、移位或脱位,对脊髓发生压迫,使脊髓失去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其信息高速公路 的信息传导障碍。

常见的颈椎疾病:颈椎病

颈椎病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第一种:颈型颈椎病

又叫做肌型颈椎病,是在长期颈椎不良姿势的作用下,颈椎发生了椎间盘的退变,同时伴有颈椎前后肌群肌力不平衡,项背肌劳损,以颈椎疼痛为主要症状。此型颈椎病病情较轻,如果注意治疗或保健,就可以预防颈椎病的发展。

治疗方法是徒手功能锻炼法,将双手十指交叉置于枕部,头向后伸,手向前拉,相互对抗,维持5~10秒后放松,每日锻炼50~100次,可循序渐进增加训练强度。也可以使用一种专用于颈椎功能锻炼的颈椎康复器,这种康复器尤其适合有肩周炎的颈椎病患者。

第二种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是在颈椎间盘退变、颈型颈椎病的基础上发生的,以颈椎神经根孔附近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为主,以上肢麻木为主要症状。

治疗方法是靠颈椎牵引缓解神经根的压迫,同时进行颈椎的功能锻炼。

第三种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

是在颈椎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发生的,颈椎不稳、骨质增生、椎动脉受到异常活动或增生骨刺的压迫刺激,发生痉挛,从而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产生眩晕等主要症状。

最重要的保守治疗方法是制动,然而,制动只能是短期的,并且必须在制动的同时进行颈椎功能锻炼,以增强颈椎的稳定,减少颈椎病的复发。不可长期应用颈围领等器具制动,以免发生颈椎周围肌肉的萎缩。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者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第四种颈椎病:交感性颈椎病

此种颈椎病在颈椎退变的基础上发生了颈椎椎间不稳定,在异常活动的刺激下,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椎动脉痉挛,产生眩晕、鼻塞、心慌等症状。治疗方法与椎动脉型颈椎病基本相同。

第五种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

此型颈椎病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韧带钙化、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并在慢性压迫之下,出现脊髓不全损伤的症状,如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肢体痉挛。

以手术治疗为主,在手术后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必须坚持颈椎功能锻炼。

最后一种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

是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颈椎疾病的混合类型,其治疗更加棘手。

胸椎:坚固稳定 五种常见病

胸椎具有向后的生理性弯曲,上承颈椎,下续腰椎,两侧同12对肋骨相连接,中空以容纳脊髓,起着保护内脏、支撑躯体、缓冲震荡、维护神经中枢等重要作用。

人体有12节胸椎,胸脊髓上通颈椎的脊髓,下连腰椎的脊髓,承上启下,构成了人体的神经中枢,传递着重要的感觉运动等信息。

纤维环和关节突加固胸椎 在颈椎和腰椎,椎间盘就像在椎体之间镶嵌的天然胶冻样“滚珠”。随着人体姿势的改变,“滚珠”可以自由地转动,就像您用两个手掌玩弄圆球一样。然而,胸椎却不需要太大的活动度,为了防止过度的活动,在胸椎间盘的,上帝用精湛的编织艺术编织了纵横交错的纤维环,还在后方的椎板上、下面捏造两对突起,分别叫做上、下关节突,再在关节突的周围用关节囊和韧带来进行加固。

肋骨保护心肺

大家知道,心肺是非常重要的器官,需要坚固稳定的东西来保护。恰好12对肋骨从后向前分别连接于胸椎和胸骨之间,形成了两个呈肾形的胸腔,容纳并保护心脏和肺脏。

棘突限制胸椎的活动

胸椎的棘突向下倾斜角度较大,如同叠瓦状排列,相互限制彼此的活动,如此也大大加强了胸椎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加固胸椎,在椎体的前、后方还编织了纵形的韧带分别叫做前、后纵韧带,在椎板、关节突、横突和棘突之间编织了坚固的韧带分别被称作黄韧带、横突间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等。经过如此编织加固之后,人体的胸椎就显得非常稳固了。

常见疾病一:韧带结构的增生与钙化

同颈椎和腰椎相比,胸椎不容易发生像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相反,容易发生韧带结构的增生和钙化。最容易发生增生和钙化的是后纵韧带和黄韧带。

常见疾病二:胸椎管狭窄

如果后纵韧带增生钙化,就会从正前方对脊髓造成压迫;如果黄韧带发生增生和钙化,就会从两侧或后方对脊髓产生压迫,从而逐渐出现一侧或两侧肢体的麻木、无力,甚至会影响到大小便功能,发生大小便无力或失禁。这就是临床上常见的胸椎管狭窄症。

如果发生了下肢麻木无力或大小便无力等症状,请您一定要警惕胸椎管狭窄症的发生,尽早到医院诊治。

常见疾病三:压缩性骨折

胸椎椎体内存在着大量的松质骨。如女性绝经后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之后,骨内压增大,会发生局部或周身的疼痛,常常痛无定所,负重时明显,立不如坐,坐不如躺,甚至行动能力受限;伴有身材变矮、圆背或驼背畸形;腿抽筋。轻微的外伤就可以引起椎体的压缩性骨折,骨折后局部疼痛加重,可有腹胀、大便秘结等症状。因此,患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一定要防止外伤,哪怕是轻微的外伤都有可能导致脊椎骨的塌陷。

常见疾病四:脊椎结核

胸椎是脊椎结核的好发部位之一,从肺脏等其他部位转移而来的结核杆菌最容易在胸椎松质骨的血管池内停留繁殖,破坏椎体结构。在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的同时,可发生病椎局部的疼痛、压痛。严重的患者,被破坏后的椎间盘组织向后压迫脊髓会导致截瘫。

常见疾病五:胸椎间盘突出

一旦发生了胸椎间盘突出,要比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复杂、治疗难度大,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治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为胸椎间盘突出后受压迫的是脊髓,而腰椎间盘突出后受压迫的则多是马尾神经或神经根。胸椎间盘突出大多发生于外伤之后,因此,在外伤之后如果发生了腰背疼痛、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应该警惕。

尾椎现在在人体内已经退化,一般被认为没有太重要的功能。

骶椎有5块,融合为一块骶骨,在5块骶骨之间的前方有四对出孔,叫骶前孔,后方也有四对出孔,叫骶后孔。骶前孔和骶后孔是重要的神经出入孔道。骶骨与双侧的髂骨构成关节,进一步与耻骨和坐骨组成骨盆环,容纳和保护盆腔内的重要脏器。

骶骨的退行性疾病较少见,有时可以发生外伤性疾病,骶骨是脊索瘤的好发部位,骶尾部疼痛的患者一定要尽早到医院就诊,以便排除肿瘤性疾病。

腰椎:负重最大 避免椎间盘病变

腰椎上承胸椎,下连骶椎,接受从胸椎传来的应力,并通过骶椎向下传导,因此其负重比颈椎和胸椎的大得多。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也较为普遍。

一般情况下,人体有5节腰椎,分别称之为第一至第五腰椎。同颈椎和胸椎一样,每节腰椎也都有椎体、椎弓根、椎板和上下关节突。同胸椎一样,腰椎诸椎节之间也是靠许许多多的韧带来加固的,其中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分别位于椎体的前后,黄韧带位于椎板之间和关节突之间,而棘间韧带和棘上韧 带分别位于棘突之间和棘突之上。

腰椎间盘的特殊功能

腰椎间盘的特殊功能有:(1)保持脊柱的高度,维持身高;(2)连结椎间盘上下两椎体,并使椎体间有一定活动度;(3)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力;(4)缓冲外力作用;(5)维持侧方关节突一定的距离和高度;(6)保持椎间孔的大小;(7)维持脊柱的曲度。

常见疾病一: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般在中年以后,腰椎间盘中间夹层中的髓核含水分开始减少,椎间盘的厚度开始减小,会引起其周围纤维环的松弛和后方关节突关节的松弛,导致该节段运动功能的紊乱,产生诸如腰痛、下肢疼痛等症状,叫做腰椎退行性病变。进一步发展,松弛的纤维环发生部分破裂,髓核从破裂间隙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组织,就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

常见疾病二:关节磨损和骨质增生

腰椎退行性病变还包括关节突关节的退变,如软骨关节面的磨损、关节周围骨质增生等,也会导致腰痛和下肢疼痛。

常见疾病三:椎管狭窄

长期的腰椎运动节段的异常应力作用会导致韧带肥厚、骨质增生、关节突内聚等病理改变,使容纳神经的中央椎管或者神经根管容积减小,使神经受压、缺血缺氧,活动后尤甚,产生腰痛,下肢疼痛,下肢沉重如同灌铅,休息后症状缓解,这种现象叫做间歇性跛行,是椎管狭窄症的主要症状。

加速腰椎退变的因素有哪些

能够加速腰椎退变的因素很多,其中,腰部急慢性扭伤、拉伤或轻微闪挫会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的破裂;腹内压增加,如咳嗽、喷嚏、便秘等会在纤维环破裂的基础上使椎间盘组织发生突出;体位改变,如腰部屈曲位变为直立位或坐位变为站位,会使椎间盘内压发生急剧的变化,加重椎间盘突出;长期过度负荷及静力性损伤,如体力劳动者长期从事弯腰,机动车驾驶员、电脑操作员长期坐位,保持一种姿势,易使肌肉疲劳,使躯体的大部分应力作用在椎间盘,可加快椎间盘的退变。

避免腰椎间盘病加重的日常保健

*游泳、散步、打太极拳对腰椎间盘有利

*养成良好的生活姿势

收腹挺胸,双肩撑开稍向后展,双手微微收拢,自然下垂;后腰收紧,骨盆上提,腿部肌肉绷紧,膝盖内侧夹紧,使脊柱保持正常生理曲线。

坐要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因为椅子的靠背可以部分承担躯干重力,减缓腰部肌肉的疲劳。

最好睡木板床加5cm左右的床垫,或者睡在较硬的席梦思床垫上,使背部能够完全休息。仰卧时,腰间可垫放毛巾卷,保持腰部弧度。起床时要先转身,将双脚放在床边,然后再用力支撑起身体。

提重物时动作一定要连贯、轻柔,避免突然发力。

*进行腰背肌和腹部肌肉功能锻炼

常用的腰背肌功能锻炼方法有五点支撑法、飞燕点水法等。

腹部肌肉功能锻炼法:取仰卧位,双下肢并拢、双膝关节伸直位,向上抬腿,抬至30~45度位置时停止并保持5~10秒钟,放松,然后再进行下一次锻炼。一般可以从每组10~20次,每天1~3组开始,逐渐增加锻炼强度。

链接

五点支撑法

仰卧屈膝位,双侧足掌、头部、双侧肘部用力支撑,使臀部离开床面,躯体如拱桥状,维持5~10秒钟后再进行下个动作。

第6篇:颈椎反弓康复训练范文

颈椎骨折脱位常采用前路减压,以解除骨折碎骨片、突出椎间盘、脱位的椎体对脊髓的压迫。减压后取自体髂骨嵌入椎体间进行植骨,植骨的稳定与其最后融合及预后有密切关系;植入骨因固定、护理不当而脱出压迫食管,往往需要再次手术。我院2000年9月~2004年12月行颈椎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颈椎前路带锁钛板系统(cervical spine locking plate,CSLP)固定20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16例,女4例;年龄16~61岁,平均41.5岁。其中颈椎爆裂型骨折11例,骨折伴脱位9例;C4 3例,C5 9例,C6 8例;融合节段为C4~C5 3例,C5~C6 8例,C4~C6 5例,C6~C7 3例,C5~C7 1例。其中7例伴有Ⅱ~Ⅲ度的脱位和前纵韧带断裂。全瘫6例,不全瘫9例,5例无截瘫;3例合并有骨折;4例合并脑外伤,1例合并胸腹联合伤。

1.2  手术方法  患者入院后积极治疗复合伤,颈托固定,颅骨牵引。生命体征稳定,争取72h内行手术。仰卧位,全麻、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于颈前右侧做5~6cm的斜切口,显露骨折颈椎及其上下各1个椎体,切除压迫脊髓的骨折块以及相邻的2个椎间盘,同时切除上位椎体的下1/3和下位椎体的上1/3,骨折椎体可行次全切除,达到减压和放置植骨块的目的即可。脊髓完全减压后,彻底止血,取自体髂骨修成相应形状的骨块,植入减压后的骨缺损处。选择适当长度的颈椎前路带锁钛板,把钛板置入颈椎前方。

1.3  结果  本组20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6例完全性截瘫者术后症状体征无改善3例,症状和体征有改善3例;不全瘫9例,4例神经系统症状完全消失,5例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截瘫患者症状和体征有改善。全组病例在术后3个月内均获得骨性愈合,无钛板断裂、螺钉松动、脱落等并发症。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颅骨牵引的护理  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入院后,颅骨牵引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本组有16例颅骨牵引。头部垫枕圈,保持牵引力线与颈椎轴线一致,抬高床头15cm,牵引重量为体重1/10,颅骨牵引弓针道保持清洁干燥、每天3次生理盐水冲洗。进手术室时应解除牵引,临床时颈托固定,才能搬动。

2.1.2  心理护理  患者病情通常较危重,有的还合并复合伤,本组8例为复合伤。认为颈椎手术危险性大,容易发生死亡,从而产生恐惧心理,担心术后疗效,思想负担过较重,应耐心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病情的发展,解除压迫,植骨融合达到固定融合,使患者愉快地接受手术的治疗;由已行同类手术的患者向其介绍手术、术后经过,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配合治疗;并阐明情绪与疾病的关系。

2.1.3  指导患者做食管气管的推移训练  术中牵拉气管、食管时可引起患者不适,而影响手术进行,且此种操作易刺激气管引起反射性干咳等症状[1]。告知患者此种训练的必要性以取得其积极配合。术后3~5天让患者用手示、中、环指将气管向左侧牵拉训练,必须超过中线,持续5~10min,逐渐增至15~20min,3~4次/天。本组病例通过训练,可使气管向左侧牵拉过中线1~2cm,为手术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

2.1.4  上呼吸道的护理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嘱患者深呼吸,在呼气末咳嗽,重复数次,对无力咳痰者,先用右手示指和中指按压总气管,以刺激气管引起咳嗽或用双手压迫患者的胸腹部,嘱患者用力咳嗽,以加强膈肌反弹的力量。

2.1.5  手术区域皮肤准备  骨组织抗感染能力较差,易引起细菌感染,皮肤准备宜彻底。备皮范围为头颈部至肋缘两侧过腋中线。取骨部位多采用同侧髂骨,均于手术前3天备皮,术前1天手术区皮肤消毒后用无菌巾包扎。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护理  CSLP的固定可以避免术后植骨块脱出并发症,但在骨性融合之前固定是不牢固的,仍然需要避免颈部的过伸活动、过早起床[2]。翻身时应保持头、颈、肩、躯干纵轴一致,轴位翻身。

2.2.2  呼吸道护理  术后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持续吸氧,根据血氧饱和度来调整氧流量。手术过程中咽喉、气管等部位的牵拉可造成喉头水肿而产生咽部不适、吞咽和呼吸困难。术后常规给予庆大霉素8万u和α-糜蛋白酶2000u加入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2次/天,可减轻水肿[3]。

2.2.3  切口观察及护理  术后切口内常规留置负压引流管24~72h,认真观察引流液的量、色、质并做记录。术后引流量一般约为100~300ml,少数病例可达500ml。随时检查引流管是否有凝血堵塞、扭曲、漏气。如果渗血过多或切口膨隆,局部肿胀,整个颈部增粗;患者自觉术区明显胀痛,颈部有严重紧缩感或呼吸困难加剧,口唇紫绀,应及时报告医生。本组有2例患者于术后24h出现此种情况,诊断为切口内血肿并立即去手术室剪开颈部缝线,清除血肿后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本组有2例患者术后72h引流量超过500ml,颜色为“洗肉水样”考虑脑积液漏,采用抬高床头10cm,切口沙袋压迫,补充电解质,引流量逐渐减少,1周后伤口Ⅰ期愈合。

2.2.4  感觉及运动功能的观察  触摸患者四肢末端,检查其感觉及运动功能是否存在;牵拉尿管检查膀胱感觉,尿管间断开放。每个班次都检查并行书面交班,对瘫痪患者,记录截瘫平面。

2.2.5  功能锻炼康复护理  为防止肌肉挛缩和关节僵硬,术后早期给上、下肢肌肉按摩和行关节的被动活动,肌肉应按摩5~6次/天,20~30min/次,关节的被动运动只需少量即可,但每一单次被动活动必须达到最大的幅度。上肢主要锻炼手的握与捏功能,恢复肌肉力量。下肢主要加强屈髋、屈膝及踝关节的肌肉锻炼,以保证下肢负重与行走的功能。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

2.2.6  出院指导  出院时嘱患者颈围佩带时间1个月,术后3个月内定期门诊复查。讲明出院后继续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注意颈部勿作剧烈活动,防止再损伤。

【参考文献】

1  林淑贤,姜连英.气管、食道推移法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体会.实用护理杂志,1998,14(7):352.

第7篇:颈椎反弓康复训练范文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外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常合并脊髓或马尾损伤导致截瘫,造成不同程度的残废,需早期行椎板切除椎管减压、脊柱内固定术,但患者常因创伤严重,合并截瘫等情况,增加了护理的难度。我科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共行66例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重视围手术期护理,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66例,其中男46例,女20例,年龄17~68岁,平均40岁,均为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完全性截瘫12例,不完全性截瘫5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72小时,脊柱骨折类型:压缩型骨折15例,爆裂型骨折37例,骨折脱位型14例;单节段骨折42例,多节段骨折18例,跳跃性骨折6例。

1.2 手术方法简介 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患者取俯卧位,以骨折部位为中心背部正中切口,显露至骨折部上、下各一节段,于其左右侧各打椎弓根螺钉,安装连接棒,适当撑开后固定,椎板切除减压,清理椎管内的碎骨块。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焦虑、恐惧、悲伤是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术前应积极同患者及家属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手术的必要性,从不同角度讲解手术方式和术中麻醉情况,以及术后的康复知识,使病人在心理上有充分准备,能够配合手术,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胸腰椎骨折病人往往合并有其它内脏器的损伤,术前应认真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评估有无腹痛,皮肤颜色及肢体温度改变,评估尿量、尿色,以掌握病情变化。需对神经损伤情况全面了解,鼓励患者做扩胸、深呼吸运动预防术后肺部感染,防止感冒。向患者作必要的术前指导,一般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型、感染四项,心电图、备血、备皮,术前通知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以及手术时间,取得患者配合。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观察:持续监测患者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的变化。负压引流液观察:严密观察负压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注意引流管有无堵塞,确保引流通畅,并防止逆行感染,引流液24小时少于50ml时,可拔除负压引流管。如果引流液多,24小时超过400-500ml,色淡,质稀薄,则可能有脑脊液渗漏的发生。本组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2小时和17小时,出现负压引流量>400ml,色淡、质稀薄等脑脊渗漏的情况,经拔除负压引流管,切口多层敷料加压包扎,取头低位等措施,3天后脑脊液渗漏停止,患者未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情况。其他病例术后48小时内,均顺利拔出引流管。

2.2.2 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观察 术后定期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及大小便的情况,与术前进行对比[1],并动态观察其变化。

2.2.3 留置尿管的护理 选择略细于患者尿道的硅胶导尿管,此类尿管生物相容性好,可减少对尿道黏膜损伤及刺激,且管壁薄,内径相对粗,尿流快,不易沉积[2],导尿时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尿道、会阴的清洁;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2500 ml~3000ml;生理盐水500ml、庆大霉素8万单位膀胱冲洗,每日2次;术后2-3天即行夹闭尿管训练,定时关闭尿管,训练膀胱的感觉及收缩功能,防止发生膀胱挛缩,一旦患者有较强便意时,即可拔除尿管。本组患者有56例在住院期间恢复自主排尿功能。10例患者带尿管出院,院外期间,继续指导患者进行膀胱括约肌功能训练,2-3月后均恢复规律排尿。

2.2.4 防治便秘 (1)合理饮食,注意食物品种搭配,适当食用粗纤维食品,如芹菜、韭菜等。(2)训练定时排便习惯,按摩患者腹部,方法是沿结肠走向,自上而下在腹壁上按摩,促进肠蠕动。(3)每日定时做肛门按摩,刺激肛门括约肌,反射性引起蠕动。通过上述方法使患者形成每日规律性排便1次,3天以上无大便,可遵医嘱给患者缓泻药物或灌肠。

2.2.5 体位护理 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患者,术中后路减压,脊柱的稳定性差,因此应严格卧床休息。

术后平卧硬板薄软垫床2小时,以压迫伤口减少出血[3]。2小时后定时为患者翻身,翻身时保持脊柱生理轴线,否则容易发生椎体高度丢失,脊柱力线改变,导致手术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翻身时保持颈、胸、腰椎体在同一轴线上,瞩患者不可强行自主翻身、头部和臀部不可同时放置高枕、厚垫,避免脊柱不正当用力或扭曲。卧床期间定期帮助患者翻身,局部按摩,预防褥疮发生。鼓励患者深呼吸,将痰咳出,防止肺部感染。

2.2.6 预防烫伤 截瘫患者因感觉减退,极易发生烫伤或冻伤,因此应教育患者陪人慎用热水袋,洗澡、洗脚时水温应低于正常人,局部热敷时,水温保持在50度为宜,如需要灌肠时,灌肠液温度为39度,防止发生烫伤。

2.2.7 康复锻炼 心理康复是功能康复的枢纽,积极调动心理因素,使其能主动的参与功能康复训练,树立其康复的信心,教会患者康复训练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康复训练的方法包括腰背肌训练、四肢关节肌肉锻炼等。病人术后应保持正确体位,观察双下肢功能及血运情况。正确卧位,利于减轻切口张力,促进愈合,减轻疼痛,便于肢体活动。患者术后应保持脊柱水平平卧于板床上,术后24小时严密观察双下肢神经功能、远端血运情况,如肢端颜色、温度、感觉、足背动脉搏动及背伸、跖屈运动。通过观察护理,及时发现肢体血运及神经功能障碍。 转贴于

3 结果

本组66例手术,切口均Ⅰ/甲愈合,住院时间7~14天,平均10天,期间除2例患者发生下肢皮肤褥疮,其余患者均无褥疮,无尿路感染及其他护理并发症,护理效果满意。

4 讨论

因胸腰椎骨折病人术后要求制动,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原因,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预防褥疮的发生是术后护理的关键。常规给病人睡气垫床,术后6小时开始更换卧位,做到勤观察、勤按摩、定时更换体位。神经受损者大小便训练是康复的一个重要项目,受伤后病人往往无法自解小便,应留置导尿管。对神经性膀胱痉挛者,让病人定时定量喝水,使膀胱蓄尿,定时松开导尿管夹引流膀胱内尿液。对神经性松弛膀胱的训练,教病人定期用力收缩未麻痹的腹肌及横膈,或用双手握拳顺着输尿管方向压迫下腹部以压出小便。术后因放置导尿管时间长,有泌尿系感染的危险者应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鼓励病人多饮水,病情稳定后可取半卧位,每日冲洗膀胱。同时尽早开始训练反射性膀胱收缩功能,入院后第2天即可开始,每2~4小时放尿1次,2~3周后拔除导尿管,鼓励病人感觉膀胱充盈的情况下,用手按压排尿。因术后卧床时间长,肠蠕动减弱,有便秘的危险。故应加强病人的饮食护理,关心病人排便情况。鼓励病人多进食蔬菜、新鲜水果及含纤维素类食物,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必要时可用番泻叶或开塞露通便[4,5]。对大便失禁的病人,给高纤维饮食与足够的水分,依病人习惯在某一餐前给轻泻剂,饭后当病人有便意时,教病人用腹压来引发排便,每天固定时间训练,避免病人超过3天不解大便。胸腰椎骨折并截瘫的病人肢体功能障碍,故应适时正确的功能锻炼,对保持关节的活动性、促进全身神经肌肉组织的功能恢复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病人从入院第1天起,即应指导四肢诸关节进行主动或被动功能活动。术后同样应早期进行运动,先鼓励做双下肢远端功能锻炼,促进血循环,病情稳定后,指导病人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促进复位后的脊柱稳定,增加腰背肌肌力,亦可避免或减少后遗症慢性腰痛[6]。

出院指导 全面评估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状态,确定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措施,强化出院后的自我康复锻炼,尤其注重心理康复,保持情绪稳定,注意生活安全,调节饮食结构,定期到医院复诊[7]。

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的发病率日趋上升,且发病年龄多在青壮年,常造成劳动能力的丧失,因此应注重心理疏导,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正确的康复指导,教会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另一重要因素。

参 考 文 献

[1] 陈玲.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术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11):31.

[2] 许宏,肖莉萍.留置导尿相关感染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7-8.

[3] 何敏娟,康丽.应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0):748.

[4] 沈宏生,平进忠,邱松.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10):856-857.

[5] 王伟.胸腰椎骨折的功能康复[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15(2):103-104.

第8篇:颈椎反弓康复训练范文

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临床上常见合并高位脊髓损伤伴截瘫,伤情常较严重而复杂,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甚至终生残疾。手术是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常用的方法,由于颈椎手术危险性很大,因此,在围术期,如何配合医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一直是骨科护士共同关注的问题。我科2002年5月~2005年4月采用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15例,女4例;年龄18~72岁,平均43岁。车祸伤8例,高处摔伤10例,机械碰撞伤1例。其中颈椎爆裂型骨折9例,骨折伴脱位10例;全瘫5例,不全瘫8例。卧床时间最短10天,最长76天。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患者病情通常较危重,有的还合并复合伤。认为颈椎手术危险性大,容易发生死亡,从而产生恐惧、焦虑、悲观等心理反应,担心术后疗效,思想负担较重,应耐心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病情的发展,解除压迫,植骨融合达到固定融合,使患者愉快地接受手术治疗;由已行同类手术的患者现身说法,介绍手术期间无痛,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止痛方法,使患者有充分心理准备,配合治疗;并阐明情绪与疾病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状态会促进机体康复,否则相反。

   

    2.1.2  注重呼吸道的护理  因颈椎骨折压迫颈脊髓导致呼吸肌麻痹,血液循环相对减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而易发生肺部感染。因此,需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对流、温湿度适宜,定期进行室内空气消毒,采用湿式打扫,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地咳嗽、咳痰,嘱患者深呼吸,在呼气末咳嗽,重复数次,对无力咳痰者,先用右手示指和中指按压主气管,以刺激气管引起咳嗽或用双手压迫患者的胸腹部,嘱患者用力咳嗽,以加强膈肌反弹的力量。每2 h帮助患者按轴线翻身拍背1次,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应进行吸痰、湿化气道、清洁口腔等护理,定时更换消毒气管内套管,用双层湿纱布覆盖气管口,雾化吸入每日2次。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

   

    2.1.3  指导患者做食管气管的推移训练  术中牵拉气管、食管时可引起患者不适,而影响手术进行,且此种操作易刺激气管引起反射性干咳等症状[1]。告知患者此种训练的必要性以取得其积极配合。训练时,保持患者体位舒适,一般患者仰卧,枕头垫于肩下,头后仰,使其颈部肌肉放松。操作者站在患者左侧,用拇指或2~4指在颈外皮下插入右侧胸锁乳突肌内侧缘的内脏鞘和血管神经鞘间,先左右摇摆气管,然后将气管食管持续向左侧牵拉推移或用另一手协助牵引,牵拉时用力缓和,需超过中线,并避免牵拉过程的中断[2]。持续5~10 min,逐渐增至15~20 min,3~4次/d。

   

    2.1.4  颅骨牵引的护理  颈椎骨折有明显脱位、半脱位患者入院后,应用颅骨牵引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牵引重量根据需要而定,一般为5~10 kg[3]。头部垫枕圈,保持牵引力线与颈椎轴线一致,抬高床头15 cm,颅骨牵引弓针道保持清洁干燥,每天3次生理盐水冲洗。

   

    2.2  术后护理

   

    2.2.1  呼吸道护理  术后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心率、血压及面色的变化,持续吸氧,根据血氧饱和度来调整氧流量。手术过程中咽喉、气管等部位的牵拉可造成喉头水肿而产生咽部不适、吞咽和呼吸困难。术后常规给予庆大霉素8万u和α-糜蛋白酶2000 u加入生理盐水20 ml雾化吸入,2次/d,可减轻水肿[4]。或沐舒坦15 mg加入生理盐水20 ml雾化吸入,2次/d。必要时定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床边备气管切开包,以便急需时使用。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

   

    2.2.2  体位护理  颈椎活动时,在椎体与植骨块之间产生界面间的剪切力,使植骨块移动、脱出,导致手术失败。因此术后要严格限制颈部活动,避免颈部的过伸活动、过早起床,头两侧置沙袋、翻身时保持头、颈、肩、躯干成一条直线,至少2人翻身,1人扶头、肩,另一人扶躯干、四肢,翻身同步进行,侧卧时身体与床成45°,并在肩、背、臀、双下肢垫枕,使患者舒适。

 2.2.3  注意观察伤口敷料及引流液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术后切口内常规留置负压引流管24~72 h,认真观察引流液的量、色、质并做记录。术后24 h内切口引流液量应少于100 ml,若引流液过多,色鲜红,切口敷料渗血多,周围局部隆起,颈部增粗,患者自觉呼吸费力,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2.2.4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伤情常较严重而复杂,术后又要求绝对卧床,故要注意其并发症,如褥疮、坠积性肺炎、废用性肺萎缩、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等的发生。对于上述的并发症要有针对性预防措施。特别强调对褥疮的预防,睡气垫床,按时给予翻身,应做到五勤(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更换、勤整理)。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每日按摩骨突部位,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对于昏迷的患者要注意保暖,定时拍背排痰,清理呼吸道,预防坠积性肺炎。躁动患者谨慎使用镇静剂,应设专人看护,给予适当约束,防止坠床及意外发生。

   

    2.2.5  感觉及运动功能的观察  详细观察肢体感觉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肢体有无抽搐及麻痹平面的变化;牵拉尿管检查膀胱感觉,尿管间断开放。每个班次都检查并行书面交班,对瘫痪患者,记录截瘫平面。

第9篇:颈椎反弓康复训练范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指导;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主要是下腰椎,尤其是L4~5、L5~S1椎间盘突出最多见[1]。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主要表现为腰腿痛,感觉下肢冰凉或麻木感,严重时呈跛行步态。经常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因此,要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养和预防。现对2013年在我科治疗的6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康复指导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男378例,女246例,年龄15~72岁,平均43岁,病程1个月~30年,患者都有腰腿痛,下肢麻木,有的伴有下肢放射痛等。所有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都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针对患者的病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配合医生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

2 康复护理指导

2.1 心里指导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使患者情绪低落,精神负担重,所以我们要普及做好康复宣传工作,让患者对此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从而使患者身心放松,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疾病。

2.2 用药指导 患者疼痛严重时给予消炎镇痛药,如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等,但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宜在饭后服用。有肌痉挛的患者可以加用肌肉松驰剂,如氯唑沙宗等。急性期有神经根水肿时应使用脱水剂,如利尿剂、甘露醇等。

2.3 日常生活指导 让患者使用正确的姿势:坐位时选用高矮适宜的凳子,使膝与髋保持同一水平,背微微向前弯,使腰部能靠在椅背上。站立时尽量使腰部平坦伸直,收腹提臀,行走时抬头、挺胸、收腹,使腹肌有助于支持腰部。睡觉时应选用硬板床,可采用平卧或侧卧,侧卧应屈膝,最好右侧卧位,使腰背和全身肌肉放松,脊柱不弯曲。不宜欠坐久站,需要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或重复同一动作时,要注意定时改变调整姿势和,或作简短的放松运动。尽量减少运动,放松休息,避免搬重物,如弯腰拾物应保持上身直立,以屈膝、屈髋、弯腰的顺序进行,减少腰部的活动范围,避免在腰椎侧弯或扭转时突然用力。搬运大件物品尽量采用推的方法以减少腰椎负荷。患者应选择软底平跟或低跟鞋,不易穿高跟鞋,以免影响下腰椎的稳定性。指导患者正确佩戴腰围,佩戴时间为3个月,大约佩戴13h/d,卧床时取下腰围。饮食上多吃新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忌辛辣香燥之品。年老患者需要加钙的摄入,如奶制品、豆类、鱼虾等。指导患者戒烟,因吸烟影响髓核的血液循环,延迟损伤的愈合。

2.4 运动指导 让患者采取俯卧位依次进行两替向背过伸,两腿同时向背过伸,两腿不动上身向背过伸,上身与两腿同时向背过伸呈反弓状,也可采用俯卧位全身放松,掌心朝上握拳,两肘屈曲在胸部两侧作为支撑,腰部背部颈部依次弓起做波浪式运动,每次做两分钟,然后放松稍作休息,而后重复运动,锻炼次数酌情而定[2]。教会患者做腰部肌肉锻炼的医疗体操、退着走等锻炼方法,1~2次/d,20min/次。还可以进行游泳、打太极拳、做广播操、健美操等各种体育活动。康复锻炼不要过量,稍微感到疲劳就休息,保持低强度的温和训练。

3 体会

通过对患者的康复指导,让患者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大降低了腰椎间盘的发病率和复发率。我们更应该做好患者的健康护理,让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燕铁斌.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8-267.

[2] 高桂平.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指导与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6):120

[3] Blondiaux E,Katorza E,Rosenblatt J,et al.Prenatal US evaluation of the spinal cord using high-frequency linear transducers[J].Pediat Radiol,2011;41(3):374-383.

[4] Lam T et al,Treadmill-based locomotor training with leg weights to enhance functional ambulation in people with chronic stroke:a pilot study[J].J Neurol Phys Ther,.2009,33(3):12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