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实用技术范文

农村实用技术精选(九篇)

农村实用技术

第1篇:农村实用技术范文

关键词:农村广播电视;通覆盖实用技术;优势发挥;思考探究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卫星直播技术的技术性也在不断的提升,使得我国的卫星信号覆盖面积和覆盖率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由于我国的地理覆盖面积较为广泛,农村地域地形也相对较为复杂,因此很多农村地域的信号覆盖仍然缺乏实用性和稳定性。开展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实用技术探究,加强对于农村广播电视的服务的进行的全面性,是当下我国进行信息建设、思想建设以及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实用技术应用优势探究

开展将广播电视村村覆盖实用技术应用于农村广播电视信号建设的工作中的优势研究,根据当下广播电视村村覆盖实用技术的应用特点,主要可以将探究内容总结归纳如下:1)直播卫星具有十分理想的转发功率。转发功率直接决定了用户的无线接收器对其所能接收到的电波的利用率,进而决定了用户所能接收到的电视信号的稳定性。应用广播电视村村覆盖实用技术,将卫星转播的优势充分发挥于用户的电波接收利用的过程中,可以使得我国的农村用户获得更加稳定的电视广播信号接收服务。2)有效降低了地面其他信号对于电视信号的干扰性。农村广播电视村村覆盖实用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卫星的系统应用优势,有效的保障农村用户所接收到的电视广播信号,不受其他信号的干扰,进而可以进一步提升农村广播电视的节目接收质量。3)增强了广播电视信号的覆盖面积。相对于传统的电视信号覆盖技术,农村广播电视村村覆盖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分的发挥卫星优势,进行信号的近乎全区域的覆盖,有效的避免了传统电视信号技术在偏远地域的信号覆盖障碍,使得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也能够良好的获得电视信号广播服务4)保障了广播电视信号的理想的传输能力。当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覆盖实用技术的应用,有效的发挥了数字压缩技术的应用优势,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能力的有效提升,可以增强农村用户所能接受到的电视节目种类和电视节目数量,进而有效的提升了农村用户接收外界信息的多样性和全面性。5)在有效提升了信号接收效率的同时降低了信号接收成本。当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覆盖实用技术的应用,只需用户应用小口径的卫星天线和数字卫星接收仪便可以实现信号的接收。卫星天线和数字卫星接收仪的制造及时以及应用技术的完善性,在有效的保障了农村用户的接收信号的稳定性以及信号的范围的广泛性的同时,也实现了广播电视信号在农村的覆盖成本的有效降低。6)后期维护工作的开展流程相对简单。由于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实用技术的技术应用的稳定性和实用性相对较强,因此其发生故障的概率相对较低,在这一情况下,农村广播电视信号接收系统的维护工作的开展的流程也就相对简单,同时所需要的后期维护成本也相对低廉,实现了对于农村用户的广播电视信号系统供应的良好服务。7)加强了对于农村广播电视信号接收系统的管理工作的秩序性。进行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实用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卫星信号管理人员对于农村广播电视信号接收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调整,进而确保农村广播电视信号的接收工作能够更加有条不紊的进行。8)提升了农村广播电视信号的接收的综合性。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实用技术应用,可以有效实现数据传送、图文传输、互联网接通以及的交互式业务在农村的顺利开展,无疑有效的提升了农村用户的信号接收的综合性,进一步实现了提升农村的信息化工作的全面开展。开展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实用技术应用优势探究可知,将村村通覆盖实用技术应用于农村广播电视信号接收工作的开展进程中,可以有效的提升直播卫星的转发功率,降低了地面其他信号对于电视信号的干扰性,使得广播电视信号的覆盖面积更加广阔,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能力更加具有理想性的同时,降低了农村广播电视信号的接收的综合性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因此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实用技术应用,具有其不可忽视的显著优势。

二、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实用技术应用现状探究

随着村村通工作的逐步开展,各地方根据自身地理特点,应用多种技术方式来解决偏远农村地区用户观看广播电视节目的问题,获得了良好的技术应用效果,11.7万个行政村和.86万个50户以上的自然村已建村村通工程,“十一五阶段期已经有效完成全部2户以上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这一工作,使得大约4200万人不再存在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并且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都能够收看到至少八套电视节目。因此通过开展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实用技术应用现状可知,村村通覆盖技术的应用的成功性不可忽视。如图所示。

三、结论

开展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实用技术初探,首先应当开展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实用技术应用优势探究,进而分析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实用技术应用现状。开展农村广播电视村村覆盖实用技术探究,在农村广播电视村中充分发挥卫星直播技术的优势,加强对于农村广播电视的服务的进行的全面性,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国农村居民的业余生活的同时,实现信息的更加广泛的传播,加强民族文化交流,实现民族整体素质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程轩.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的有效手段———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系统[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2016中国科协年会十一分场农村影视村村通覆盖技术文集[C].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2016:11.

[2]黄学华.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实用技术[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2016中国科协年会十一分场农村影视村村通覆盖技术文集[C].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2016:12.

第2篇:农村实用技术范文

关键词:甘肃;实用技术;培训现状;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为了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更快实现农村产业化,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逐渐得以发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可以使农民掌握丰富的科学技术,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获得技术带来的效益。当前,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效果不理想,实用技术培训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技术的应用水平。因此,本文对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以供参考。

1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重要性

1.1 农村实用技术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分保证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业科技含量,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农业的发展。现今,传统的以人的劳动力作为第一要素的时代已经远去,当前农业的发展要依靠科技来提升生产力。因此,实用技术培训就可以充分保证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使农民收入逐步增加。

1.2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服务于农村的改革和发展

当前,随着农村的不断改革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逐步形成了以农、林、牧、副、渔以及建筑业和服务业多种产业结构并存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因此,要想使广大农民成功过渡到现代农村产业结构,就要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力度,从而使农民掌握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能力,培养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永不脱产的实用型科技人才,保证现代农业技术的健康发展,从而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2 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培训内容过于单一

当前,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培训内容单是其中较为显著的问题之一。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农业技术层面,适用性较差,难以适应农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当前,甘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除了农业方面技术需求之外,对第二、三产业技术培训覆盖面较窄,因此农民难以受益于实用技术培训,并且,由于缺乏对科学技术的认知,使得农民缺乏开拓产业的信心,阻碍了农村的现代化发展。除此之外,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过程中,培训过于理论化,农民大多文化程度水平较低,纯理论培训内容使农民难以充分掌握和接受,由此降低了培训的效用。

2.2 培训普及面有待拓宽

当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普及面较窄,培训仅仅针对一些有需求的农民,这就对农村实用技术的宣传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培训难以在所有的农民中开展,就使得大部分农民由于不能真正认识到技术的重要作用而止步于农业科技化,因此,就间接导致农民的收入损失。除此之外,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过于重视技术层面的培训,而对经营管理的培训涉及较少,而随着现代化步伐的推进,经营管理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农民逐步从生产者过渡到管理者,因此农民就需要更多的掌握经营管理的实用技术,保证经营的顺利进行。

2.3 培训缺乏组织体系的建立

在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过程中,培训过于松散,没有固定的培训地点,培训设施过于简陋,组织水平较低,培训缺乏系统体系的构建。因此,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农民很少能够自主参与培训的过程,降低了培训的有效性。除此之外,一些实用技术培训的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理论水平严重与人文素质相脱节,造成了培训教师与农民学员之间的沟通障碍,因此,农民难以充分理解理论化的培训内容,使培训技术难以充分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再者,一些培训组织效率低下,培训的教材更新缓慢,一些当下不适用的培训技术仍然出现在培训教材当中,培训过于形式化,导致农民对培训缺乏热情,难以充分满足农民对技术的需求。

2.4 培训方式缺乏多样化

除了理论培训以外,在特色产业生产过程中,缺乏专家型的技术人员在实际生产的关键环节,现场指导农民掌握新技术,带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帮助农民更快的掌握实用技术。

3 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发展的建议

3.1 扩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普及度

针对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的问题,就要扩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覆盖面。要在每个农村设立固定的培训基地,并且针对培训内容的特点进行分层培训。在培训的初期,可以不断给农民渗透常规农业技术,使农民逐步了解农业技术的精髓;再根据农民具体的技术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的推广,从而增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适用度。在培训班级的设计上,要争取在每个农村建立一个培训班级,从而使农民切实参与到培训的过程中,加大科技的推广力度,使培训逐步正规化和系统化。

3.2 建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体系

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过程中,要改革培训的教材,充分保证教材的质量,要提高培训人员的素质,从而使培训内容更贴近农民需求。针对培训教材,要根据当前农村产业结构的特点进行修改,要剔除已经过时的技术,引进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从而保证实用技术培训可以为农民提供指导作用。要优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教师,使教师在具备技术水平的情况下提高沟通能力,从而便于培训教师把理论化的科技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便于农民理解和接受,只有这样,才能加大农业实用技术的使用效果,切实为农民创造效益,真正使农民分享科技成果带来的收益,并且激发农民的学习积极性,使农民乐于参加到农业技术培训过程中,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为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

3.3 让当地的多余劳动力在生产现场学习

围绕特色主导产业,有计划的让当地的多余劳动力在苹果、反季节蔬菜、肉牛养殖等生产现场学习。例如:在苹果生产疏花、蔬果、套袋、修剪等关键技术环节,组织幼树果农到丰产果农的果园打工,既解决了果农劳力不足的困难,又使非果农掌握了苹果树生产的关键技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减少了他们远赴外地打工的路途幸苦。

4 结语

三农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社会的和谐,因此,解决三农问题至关重要。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使农民真正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服务于农业生产,使农民增加收入,有效解决农民收入过低问题。甘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现状就要求加大培训改革的力度,从而真正发挥实用技术培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力的提高,改善农民收入状况,解决三农问题,逐步建立城乡和谐的社会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守聪.探索具有我国特色农民教育培训途径[J].农民科技培训,2012(03).

[2] 杨亚琴.桃源新型农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民科技培训,2012(03).

[3] 刘广强.构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长效机制[J].农民科技培训,2012(03).

[4] 张也.新形势下创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思考[J].农民科技培训,2012(02).

第3篇:农村实用技术范文

【关键词】教育技术 农村实用人才 教学方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承载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只有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才能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教育信息化、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的改进和终身教育的发展需求,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技术的应用。

一、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现状

农村实用人才是在农村生活、劳动,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或专业技能,在其所从事的行业内起示范带头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一定贡献的人员。《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和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 。随着新时期社会发展,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现状不容乐观,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内容:对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教学内容上缺乏必要的调研,不能根据当地区域经济的需求设置培训内容。教学方法:各地对农村人才培养普遍采用的是多年一贯制, “教”与“学”严重脱节。农民要想学技能就必须到技校来,培训方式、方法单一死板。教学模式: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一般都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教育培训方式,这种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新形势下农村的发展要求,不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二、教育技术应用于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的优势

21世纪的教育应注重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去接受,农村职业教育也要向这个方向努力。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

(1)教育技术为新型教育方式的形成提供了平台。远程教育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搭建了新的平台,教育的触角可以延伸到城市、农村的每一个角落,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接受技能培训。

(2)教育技术为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支持。信息时代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这就需要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实施信息化教学模式,如基于计算机的合作学习、网络探究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

(3)教育技术为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可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把优秀的、丰富的教学资源送到偏远、贫困地区,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三、教育技术视野下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模式的构建

(一)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内容的构建

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离不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需求。以终身教育为理念,借助教育技术构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平台,通过网络调研和实地考察,了解秦皇岛市农村实用人才需求和市场需要,从大樱桃种植、板栗种植、红薯种植、葡萄及红酒制作、家禽养殖等行业入手,结合秦皇岛旅游城市的特色,培养种植能手和养殖能手,并开拓相关周边产业的技术,利用技校和高校的传统学历培训,融合短期培训,构建适合于秦皇岛市新农村建设急需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内容,并开设远程辅导,搭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虚拟实验平台。

(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手段的多样化

传统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多集中在课堂,造成了信息更新的滞后及实用性减弱。随着各级政府对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重视,培训学员可以走入实习基地、养殖基地等场所观摩学习或进行实习。农村人才由于工作或时间的问题,有时无法去技校或实习基地完成技能的培训,就失去了提升技能的途径。教育技术以其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形式,用多媒体再现课堂或实训基地的现状,学生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利用远程的学习,借助零散的时间,使自己的技术不断提升,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实用人才的需求。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可以逼真地模拟现实世界的事物和环境,如再现蔬菜、水果种植及家禽养殖等领域的现实环境,使学员投入到虚拟的真实环境中,立即有“亲临其境”的感觉,自然地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

(三)农村实用人才远程培训平台的构建

农村电网的改

和村村通工程的落实,为农村实用人才远程培训平台的构建提供了硬件条件。农业部网上开通了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网,各省市也相继开通本地实用人才培训网,这些都为远程教育的实施奠定了基础。结合秦皇岛市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实际,融合高校的教育技术力量,联合农村实用人才的专家,构建农村实用人才远程教育培训系统,为秦皇岛市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拓了思路,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效率。调查显示,中国农村地区手机的普及率上升至90%,为开展移动学习提供了条件,通过手机报手机短信手机上网等各种方式,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知识,实现随时随地学习。

教育技术对于教育培训领域具有重大的作用和价值。只有真正认识和理解教育技术之后,才能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开阔教学视野,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才能有质的提高。正确认识与理解教育技术,并将其运用于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领域,实现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不断创新,为实现农村现代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玉霞.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与培养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8,(7).

[2]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第4篇:农村实用技术范文

>> 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效果的评估研究 如何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浅谈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特点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改进四措施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 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思考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实效性的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 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工具应用状况调查与分析 湖南省澧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集中培训回顾 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提高的策略 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能力的发展策略研究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攀枝花市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初探 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培训一体化的思考 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启动 北京市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4―12―11.

[2]徐恩芹,邱秀伟.农村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的转化:问题与对策[J].中国远程教育,2010(11):62-64.

[3]刘永权.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规划与设计[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5):45-51.

第5篇:农村实用技术范文

要 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农村小学得到普及与推广,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很大的变化。结合教学实践和农村小学的数学课堂实际,论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1-0044-02

迁安市赵店子镇三港湾中心完全小学处于偏远地区,在过去的几年来,这里的教育装备相对比较落后,课堂教具缺东少西。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学校最近装备了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给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令人振奋和鼓舞。这些装备为小学数学课程的设计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能够开发并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实现自主合作学习,主动融入数学探究活动中。

作为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主要渠道,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大大提高教学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农村小学生活泼好动,学习环境较经济发达的城区差,教学资源相对缺乏。而数学又是比较抽象的学科,如果教师不讲策略,学生的兴趣就会降低。如果为了感兴趣,全部都是多媒体,那么就会丧失学习数学的本质的东西——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课堂教学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可以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时间,优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解决教学难点等。

1.1 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大大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它可以向学生展示丰富的课本资源,也可以展示网络资源;课程资源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图片的,还可以是视频的或者动画的。形象生动的课程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灵感,使学生的学习更简单、更有效。

比如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一课,笔者把商场开业用Flash做一个简短的动画,人物能够说话,那些彩色的旗、样式各异的花篮、五彩缤纷的灯笼,用鼠标单击可以一闪一闪地引人注意,这样就减少了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观察和思考。笔者提问:同学们从图中能发现什么?学生:彩旗、花篮、灯笼、盆花。再问:这些彩旗、花篮、灯笼、盆花是不是乱摆放的?学生齐答:不是。然后笔者用鼠标一一单击,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1.2 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作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经验和知识技能,针对某些知识点,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讲解“加法交换律”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图文并茂的故事:“以前有个很小气的地主雇了一个长工,这个长工是个老实厚道的人。地主在一天中只允许长工吃两顿饭,为了能叫长工多干些活,地主在早上给长工4碗粥,但晚上休息时却给了3碗粥,长工很满意。时间不久,长工觉得待遇不公平,对地主说:‘不公平,给的粥怎能越来越少了?要给我增加。’于是,地主早上给长工3碗粥,晚上给4碗粥,并念念有词说:‘好好干,你的待遇提高了。’”

故事展示完,笔者提问:“你们说长工这样要求,他的待遇提高了吗?”学生答:“地主是在偷换概念,长工的待遇并没提高:4+3=7,3+4=7。”笔者说:“通过这个小故事得出一个数学规律:加法交换律。”

1.3 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亲近学生

数学课堂需要和谐的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亲近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亲其道”,从而“信其师”。上课前的师生互动虽为短暂,但如果利用好,能调剂学生的状态,有助于活跃课堂,消除紧张感。小学生比较喜欢有趣味性的歌曲,如用多媒体播放《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啪啪!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啪啪!……”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沁人心脾,学生跟着幸福的节拍在跳动,一张张童真美丽的笑脸像花一样绽放,课堂气氛自然就活跃快乐,他们对教师的信任、亲近和依赖同样会感染教师,激发对教学的热情。

2 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探索数学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控制平台,是一种崭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为各个学科搭载信息技术提供了宽广的条件。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设备上,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机对学生机实施广播、监控、转播、语音教学,发放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

在农村教学的教师都知道,学生上数学课,少几节无所谓,可是如果是信息技术课他们会追着你,不上会意见颇大的。笔者利用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浓厚的兴趣,天生的乐意操作电脑,乐此不疲的劲头,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给学生上了一节信息技术和数学的整合课,课堂上气氛民主、活跃。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3页第6题,让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图(每个小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底边是3厘米的等腰三角形;两组对边的长度分别是8厘米和5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的平行四边形;上底为2厘米、下底为4厘米、高为3厘米的梯形。

这题是练习课当中的,所以留作了作业,可令人烦恼的是学生画的方格不规范,结果也错得五花八门。在黑板上示范画方格,讲解透彻也不是很容易,再加上学生对此题受挫,有了抵触情绪,很茫然。笔者得知该班的学生已经接触了一年的电脑,对上信息技术课兴趣很浓厚,于是考虑借助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教师的帮助下,用Flash做了一个简易画图程序,该程序只有一页。

教学设计:教师用教师机演示,学生通过学生机观察、思考(个个跃跃欲试);教师把程序发放到每台学生机,且放到监视学生机状态;学生打开教师机发放的简易画图程序,开始探究画图,如有问题可通过电子举手求助;教师监视学生机状态,如有个别问题,单独给予处理;最后,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总结评价。

3 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渗透数学转化思想,使学生领悟数学的奥妙,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转化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转化思想无处不在,生疏问题转化成熟悉问题,复杂化简单,抽象化具体,一般化成特殊问题,一个综合问题转化成几个基本问题,学生学会数学的转化,有利于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数学的能力和兴趣。信息技术直观便捷,“四两拨千斤”,可让学生领悟转化的思维方法。

如在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笔者引导学生分小组,把圆分成4等份、8等份的扇形。学生分组活动,把圆拼接转化成近似的平行四边行,这和最后的结论拼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距离较远。为了更为直观,笔者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把圆分成4、8、16、32份,学生对拼的过程和结果,短时间一目了然,自然而然得出结论: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拼接时越接近长方形。即:圆可转化成长方形。

总之,让信息技术来辅助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定能使农村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主动学习,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农村教育的辉煌添光溢彩。

第6篇:农村实用技术范文

       封面故事

        (6)十五年品质打造专业温室设计和配套设备引领中国温室行业发展的潮流 无

        特别关注

        (11)2012中国设施农业装备行业大事top10 无

        行业视点

        (13)周博士考察拾零(二十三)走进多伦——多伦温室发展现状与条件分析 周长吉 丁小明 鲁少尉 穆钰

        (18)荷兰温室园艺生产技术现场参观记 丁小明 魏晓明 蔡峰 张日新

        (25)宁夏设施果树发展现状分析 张国顺 关耀华 关耀兵

        温室与设备

        (28)温室智能装备系列之四十五 花卉幼苗移栽末端执行器设计与仿真分析 冯青春 王秀

        (30)一种国内领先的科研温室简介 吕艳

        (36)甘南州设施蔬菜不良环境因素发生与防治对策 陈广泉

        (42)浅析温室使用中的常见问题与日常维护 姚宝根 沈清

        (44)见赏凤梨温室栽培种植指南 李春华 李天纯 李柯澄

        (52)通化地区日光温室草本花卉育苗技术 伍艳萍 张武义

        果蔬栽培

        (58)新型无土栽培模式系列谈(二)多功能(lg—d)无土栽培模式及配套设施 汪晓云

        (62)日光温室草莓-番茄套作高产栽培技术 王振学 王庆广

        (63)《温室园艺》杂志征订约稿启事 无

        (64)大棚里的盆栽韭菜走进家庭 苗全亮 王国梁

        (66)无公害杏日光温室生产技术 王秋萍

        (68)冬季异常天气设施栽培防灾减灾技术 吕丽英

        (69)寿光棚室蔬菜生产把握“五忌八注意”科学应对连续雾霾天 郎德山 亓延凤

        植物保护

        (72)李明远断病手迹(三十二)未定种名的茴香霜霉病 李明远

        (74)花卉害虫康氏粉蚧的综合防治 褚方钢

        (74)江西省投4亿元扶持“菜篮子” 无

        企业/人物

        (75)吉尼嘉的五层共挤技术 无

        (77)雾霾、农业 无

        (78)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 无

        (81)设施农业文摘 无

        (82)日先温室蓄能调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吕艳

        (83)2013年第一期priva经销商技术培训工作圆满结束 无

        (84)吉林榆树市棚膜产业科技含量高农民人均增收一千五百八十元 无

        (84)吉林白山市实施“菜篮子”工程让菜农钱包鼓起未 无

        (84)吉林通化市休闲农业有新突破 无

        (85)天津宁河“服务型政府”进大棚 无

        (86)天津市设施农业达60万亩带动40万

民就业 无

        (86)天津滨海新区汉沽设施蔬菜基地建成投产 无

        (86)海南省农业厅加强瓜菜产销对接 无

        (86)天津将实施七项举措 提速现代农业发展 无

        (87)陕西汉阴现代农业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无

        (87)陕西省农机购置补贴将实现“阳光操作” 无

        (87)2013年1月北京中荷园艺产业对接会召开 无

        (88)甘肃省供销社助推我省现代农业发展 无

        (88)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大棚里的别样年味儿 无

        (88)海峡两岸现代农业高峰论坛在厦举办 无

        (89)大力发展“棚室吊袋耳”推进东宁黑木耳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无

        (89)辽宁设施农业超常规发展面积突破1100万亩 无

        (90)“斗南亚洲花都”年底投入运营农博会将移师斗南 无

        (90)云南玫瑰大连“野蛮绽放” 无

        (91)广东万顷园艺世界拟打造成全国最大的园艺基地 无

        (92)广州供大于求大花蕙兰价格跌近三成 无

        (92)名贵花卉蝴蝶兰湖南安乡落地生根 无

        (92)宁夏百万株露地花卉为首府添彩 无

        (92)荷兰“国王文心兰”来了羊城 无

        (93)山东平邑评估低温雨雪对设施花卉影响 无

        (93)山东滕州市花卉产业效益日益显现 无

        (93)违规使用燃煤锅炉花卉大棚被令整改 无

        (93)国内首创“无菌空杯”技术 泉州花卉“轻松”出国门 无

        (94)泉州跻身福建省三大花卉重点产区 无

        (94)海南儋州花卉市场15万株兰花出口新加坡 无

        (94)河南郑州花卉种植面积逾七万亩 无

        (94)贵阳气象经助大棚花木安全越冬 无

        (95)北京顺义国际鲜花港引进生产线自产鲜切花 无

        (95)北京昌平蝴蝶兰有了国际“绿卡” 无

        (95)天津滨海农业生态园推出新品蝴蝶兰 无

        (95)本刊常用计量单位符号 无

        (96)2013“中国温室网”会员温情回馈活动 无

第7篇:农村实用技术范文

1我国农村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分析农村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发现虽然在国家的支持和推动下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农村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1.1新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善。现阶段,负责农村农业推广技术的部门对自身职责的定位不够明确,导致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偏低,农村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也受到影响,不利于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优化开展[1]。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在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忽视技术的创新,造成新技术的推广作用受到限制,甚至农村工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无法为农村农业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辅助。1.2技术推广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还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导致相关工作人员对技术推广工作的掌控力度不够具体,无法做到明确的人员分工,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自受到一定的限制,也会对技术推广工作的优化开展以及技术成果的转化产生限制性影响。1.3新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随着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普及性发展,新农技推广工作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都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要求相关部门技术推广工作中投入更大的经费支持,只有保证资金的充足,新技术推广工作才能更为全面和具体,产生更大的影响。但在当前开展推广工作的过程中,相关部门所提供的经费不足以支撑推广工作的全面开展,也极大地制约了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优化创新。

2提高农村农业技术推广水平的措施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各类型问题,要想改善现状,借助农村农业技术推广为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就应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全面优化开展,为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作用的发挥提供相应的保障。具体来说,相关部门可从以下方面入手探索提高村农业技术推广水平的措施。2.1提高农业生产人员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认识。在开展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群众,并且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为了确保新农业技术和新农业生产设备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得到相对广泛的应用,应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让农业生产人员能够认识到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优化开展,希望能为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奠定群众基础,促进整体推广效果的发挥,为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2]。在具体操作实践中,相关推广人员可以尝试带领农民群众到生产基地中参观学习,让农业生产者能够真正认识到新技术和新设备在辅助开展农业生产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开拓其眼界,让其对农业新技术和新设备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积极配合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优化开展。唯有如此,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才能获得群众基础,整体推广工作水平也能够得到显著提高,对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2.2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农业地区积极探索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资金投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只有认识到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并在相关部门资金投入的支持下对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有效完善,才能够循序渐进的提高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整体水平。所以在积极开展和创新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内容进行适当的完善,引入高素质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保证推广效果[3]。只有这样,才能在充足资金的支持下促进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全面优化开展。例62页)如,在对某地区推广新种子技术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就结合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需求,加大资金投入,为农民群众提供部分免费的优良种子进行试种植,并对农民群众的种植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农民群众能够亲身感受到先进技术对农业生产工作的重要作用,增强农民群众对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认同感,进而全面推进农业生产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2.3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对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所以新时期在积极探索提高农村农业技术推广效果的过程中,应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供相应的支持,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提高农业信息技术的普及速度[4]。同时,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也应有意识地提高自身信息技术专业素质,保证与信息时代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相适应,促进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推进,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辅助,有效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2.4全面推进农村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建设。在开展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过程中,要想实现对农民的正确引导,有效地创新技术推广工程,满足农民群众增产增收的实际需求[5]。相关工作人员应认识到新技术示范基地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建设示范基地,让农民在学习新生产技术的过程中也能切实感受到新技术应用效果,增强对新技术的认同度和信任感,进而积极参与到农村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实践中,保证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效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全面推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工作在新时期背景下能够取得新的发展成效。

3结语

在当前我国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一些问题的存在对推广效果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限制了农村经济建设水平的提高,无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辅助。所以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应全面分析农村农业技术推广优化措施,增强农村农业技术的推广效果,为农村经济在新时期背景下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和借鉴。

作者:蓝松年 单位:广西忻城县安东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孔继林,刘昌勇.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农技服务,2016,33(12):188.

[2]张子民.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5(4):203.

[3]王世艳.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新农村(黑龙江),2015(18):68.

第8篇:农村实用技术范文

一、大化县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现状

近年来,围绕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县委、县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开发项目,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状况有了较大改观,对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大化县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形势仍不容乐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1.农村人力资源质量差,底子薄,开发难度大

到2011年底,大化县农业劳动力资源平均受教育时间不足,其中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占有一定比例,初中文化程度占70%,高中文化程度以上占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例更是微乎其微。由于文化层次较低,接受新生事物的意识和能力较差,81%的农民表现出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消极“观望”心态,使农村地区形成了“人力资源质量差――科技进步的低贡献率――生产率低――人才开发重视不够――人力资源质量差”的怪圈。

2.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育不良

由于大化县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周期长,见效慢,在主观上,领导层仍把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放在相当次要的地位,将新农村建设政策上的倾斜和经费投入的绝大部分用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粮食企业的经营性补贴甚至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导致农村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比例严重失衡。直接影响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资源和平台匮乏,农民得到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不多。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在农村劳动力中掌握1~2项实用技术的人数仅占15%左右,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仅占25%左右,获得专业技术职称和岗位培训证书的仅占10%左右。

3.农村实用人才不足,落后的农村实用人才观念和缺乏活力的政策机制与全社会重视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大环境不相适应,由于一些领导对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的紧迫感不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观念落后,心态不够开放,开发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积极性不高,加之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市场服务跟不上,宣传不够,激励不足,管理滞后,机制不健全,致使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发展速度缓慢

1.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结构不合理加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和服务业等实用技术人才少

高层次人才稀缺,实用人才在产业、行业间分布不平衡,年轻的男女劳力都往广东、福建等地闯荡,留下老人、妇女和儿童,造成主要劳力和专业技术人才外流,农村实用型的乡土人才总量不足,能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人才比较少,缺乏技能型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和发展。

5.人才队伍不稳定,特别是师资队伍不稳定

大化县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的偏低与日益激烈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市场竞争形势不相适应,制约了人才的稳定,人才环境吸引力不足,导致人才“留不住“。人才从贫困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规律在大化县日益显现。大化县现代农业的建设发展起步较晚,培训基地的建设相对落后,由于从事农业培训教育的专业人员匮乏,农艺师,畜牧兽医师等专职师资力量薄弱,不够满足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的需要,对提高培训质量与数量造成极大的不便。

6.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发展后劲乏力

农村劳动力的低素质和教育培训的低水平与走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不相适应,大化县农民占总人口90%左右,农民工就业在城市化、工业化推进过程中遭遇了素质门槛,只能干重活、脏活、笨活、钱少的活。加之目前大化县教育力量不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自我培养能力有限,要使农村丰富的劳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仍然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二、大化县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的着力点

大化县农村实用人才开发要走出一片新天地,必须跳出就“农村”论“农村”、就“人才开发”论“人才开发”的传统框框,把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置于全县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中,在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战略中明确着力点。

1.提高对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

农民是建设大化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农民素质高低决定了大化县农村社会主义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要建设大化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在全县培育有文化、懂文化、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农民只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才能具有对新技术,新思想的接受能力,才能对新产品,新品种、环保意识、食品安全、标准化知识的接受能力,才能具有市场经济知识和技能以及经营能力和转岗能力。农民必须懂技术,具备一定的农业科学技术。农民只有懂技术,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才能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使更多的农民适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科学化的发要求。农民要学会经营,农民只有会经营,不断提高经营现代化农业的水平,全方位拓展增收渠道,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向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向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发展,才能实现致富目标。只有培育千千万万高素质的农民技术人才,把农村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优势,形成持续推动建设大化县的力量源泉,才能完成建设新农村的各项任务。

2.要把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和城市化结合起来

农村剩余劳动力仅靠就地消化是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向城市转移才是更可能、更现实的选择。基于此,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着眼点就不应仅仅局限于新型农民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应以有利于加快农民的市民化进程,培养新型市民。农村实用人才开发要和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从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技能素养等几个方面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非农转移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身份转变和空间永久转移创造能力素质条件。

3.要依托农业产业化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开发

从理论上说,人才开发可分为四个层面,即要素开发、资源开发、资本经营、产业开发,其中产业开发是人才开发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能够有效解决农民进入市场、扩大经营规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等问题,从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和农民的素质。依托农业产业化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不仅能够通过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实用人才的产业开发,反过来又能够通过农民能力素质的增强以及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的发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但目前大化县普遍实行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并非以农民为中心,在其产业链中,农民相对集中在经验较为丰富的“产”这个环节,更为重要的、对能力素质要求更高的“供、销”环节,农民则涉足不多。为此,要进行农业产业化模式创新,使农业产业化真正面向农村,面向农民,以更好地提升农民素质。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发大化县农村实用人才资源

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以“统筹兼顾”为根本办法的科学发展观,为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1.要明确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

大化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村发展、农民富裕为目的,以提高实用人才素质和技能为目标,以实用人才培养工程为载体,以搭建农村实用人才服务体系为支撑,在充分发挥实用人才作用上下功夫,按照“激活存量、扩大总量、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完善机制”的工作目标,努力建设一支有觉悟、懂科技、善创业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为全面推进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要加大政府的扶助和支持培养力度

县委、县人民政府应把培育新型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采取有效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区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需求,分阶段实施短、中、长期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和培训计划,突出抓好村级管理人才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村级班子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本领。以“农村党员大培训”,“八桂先锋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三进村”十万农民大培训“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绿证’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项目为依托,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以”科教兴县,科教兴农”为目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训新型农村职业实用人才。

3.要按照“转变、拓展、提升”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要强化农村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农村职业教育要以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作为发展背景,以培素质劳动者高技能专门人才作为基本出发点,坚持为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服务,培养具有时代特色和增值潜力的新型专业人才;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服务,使农民以较强的技术能力进入城市。要加大经费投入,鼓励社会各界和企业投资参与培养农村实用科技人才,把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要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丰富培训内容。结合大化县的实际,充分发挥大化县职业技术中专学校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的主渠道作用,县职业技术中专学校实训基地应向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开放,在抓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广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形成一支总量足,素质高,结构合理,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

4.积极发展农村成人教育

农村成人教育是促进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提高大化县农村人口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在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成人教育要与时俱进,整合劳、农、青、妇等各部门的教育资源,形成合力,继续坚持以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为核心,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优势,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加大农、科、教综合的力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项目为纽带,引导帮助广大农民掌握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全面提高农村各类从业人员的素质,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特别要做好对青壮年农民,在乡初高中毕业生的短期实用技术培训。

5.注意点面结合,示范引导,一方面做好面向广大农民的教育培训和科学普及工作

另一方面要重点实施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培育一批带领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的基层组织负责人,一批带头使用和传播先进农业技术员,一批率先发家致富,带动广大农民共同富裕的种养能手,一批兴办实体、繁荣农村市场的经营能人,一批活跃在农村发展建设领域的能功巧匠。

6.充分发挥现代农业远程教育培训的作用,大力推进农业远程教育发展,建立集教育培训、推广服务、科学普及的传播多功能一体化的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组织平台;建立既有教学能力又具有实践指导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平台,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基础支撑。

7.充分发挥专业培训机构,专业培训教师的优势,围绕大化主导产业,开展以农业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和专业人才培养,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提高农民的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提高农村农民的增收致富和自我发展能力,组织培训教师进村开展技术咨询和服务现场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农民急需技术、信息及时送到农家手中。

第9篇:农村实用技术范文

一、农村人才队伍的总体情况

据统计,到2005年底,桃源县现有农村各类人才25967人。其中乡镇党政领导人才307人,农村科技人才562人,农村中小学教师6091人,农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272人,乡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681人,农村实用人才17054人。全县农村各类人才队伍中,获得初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10735人,其中获得高级职称的354人,获得中级职称的4621人,获得初级职称的5760人。

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着眼于盘活存量、做大增量,狠抓了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一是建强组织机构引领农村人才开发。桃源县一直把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情系三农、服务三农、发展三农”的主要抓手,并成立了桃源县农村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二是依托活动载体促进农村人才开发。近几年来,为了加速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为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农村人才队伍的壮大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桃源县积极探索新的活动载体,先后创造性地开展了“党员联户带创奔小康”、“乡村夜话”和“农村实用技术大联赛”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壮大,成效显著。三是坚持办点示范带动农村人才开发。办点示范带动是桃源县盘活农村人才存量,做大农村人才增量的一条宝贵经验。在办点示范上,桃源县主要采取了三条措施。首先是树典型,发挥辐射作用。桃源县结合农村人才工程的实施,加大了农村人才典型的培育力度,先后共培育出种植、养殖、加工和流通等方面的典型示范户1247户,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其次是建基地,发挥示范作用。桃源县按照“区分类别、合理布局”的原则,挂牌建立了5个农村实用技术示范基地,并很好地发挥了基地的作用,发展壮大了农村人才队伍。三是办协会,发挥指导作用。目前,桃源县共有各类农村科技协会128个,农村科技协会主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结合区域实际,坚持“技术共享,资金互助,集中管理,规模发展,统一营销”的发展模式,带动和培育了一大批农村专业技术人才。

(二)着眼于提升素质、增强技能,狠抓了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在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中,我们始终坚持以提升素质为本,把教育培训作为提升农村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一是借助基地定点培训。桃源县借助5个农村实用技术示范基地,定期组织农村实用人才到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培训。仅2005年,先后组织4000多名农村各类人才到示范基地进行现场观摩,并请相关专家现场进行技术辅导,有效地提高了农村人才的实用技能。二是组建讲师团流动培训。桃源县聘请了56名涉农的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流动讲师团”,分种养、加工和营销三个专业授课组,到农村进行流动授课。2005年,共开展各类实用技术讲座45期次,培训农民6000余人次。三是赠送技术资料自我培训。为了全面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科技素质和实用技能,2005年,桃源县免费向农村实用人才赠送《农村实用新技术》、《庭院经济手册》等乡土实用技术教材7000多册,赠送活页技术资料30000余份。

(三)着眼于稳定队伍、激发潜能,狠抓了农村人才保障机制建设。人才不在于所有,关键在于所用。为此,桃源县建立了一系列的人才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农村人才管理服务机制。主要是在县、乡、村三级建立农村人才信息库,对农村人才实行动态服务、跟踪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一些业绩较突出的农村人才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利于及时地提供帮助和服务。二是建立农村人才职称评审机制。自1995年开始,桃源县就着手开展了农民职称评审工作,致力于提升农村人才的层次水平,使他们成为一支留得住的永久型人才队伍。到目前为止,我县共为1680名农村人才评定了职称。三是建立农村优秀人才使用机制。自97年以来,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全县共公开选拔了100名优秀农村人才担任县委农村工作队队员,对其别优秀的选拔进乡村领导班子,有部分同志现在已经走上乡镇主要领导岗位。同时,先后启用了1200多名懂经营、善管理、精技术的农村人才在乡镇企业中担任管理和技术骨干,吸纳了200多名农村优秀年青人才加入党组织;优先启用1500多名高中以上学历的农村实用人才担任村组干部。

二、我县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总量不足,素质不强。从调查的数据分析,桃源县农村各类人才总量仅占农村人口总量的3.1%,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仍然偏少。在农村人才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仅占农村人才总量的7.1%,获得高级职称的人才仅占农村人才总量的1.4%。

2、年龄老化,结构不优。(1)年龄结构趋于老年化。从桃源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来看,30岁以下的仅占7.6%,31-40岁的占29.4%,41-50岁的占46.8%,51岁以上的占16.2%。绝大多数的农村实用人才由于年龄偏大,思想偏于保守,难以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观念。(2)专业结构不合理。由于受传统小农思想的影响,桃源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中,停留于种植、养殖等生产周期较长、获益较慢的行业上的占84.9%,而对于市场经济日益需求的农产品精深加工、营销、物流等方面的人才仅占15.1%。(3)人才资源配置不均衡。就全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和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源配置来看,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分布很不均衡。特别是随着不同地域的经济、文化发展形成差异,出现县内优秀人才由农村偏远地区向城镇集中的现象,使得边远山区的人才队伍建设状况明显落后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城镇和平区,导致了全县人才队伍的均衡发展。

3、流失严重,引进困难。由于桃源地处内陆,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特别是和那些大中型城市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比较,无论是工作环境、工资待遇,还是就业机会都有较大差距,因此,要想留住本地人才、引进优秀人才,难度很大。

4、技术保守,影响力小。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县很大部分的农村专业人才受“卖山、卖田,不卖手艺”、“教大徒弟饿死师傅”等本位思想的影响,在思想上存在小农经济的想法,技术上保守,缺乏规模发展的观念,从而影响农村人才整体作用的发挥,真正起带动作用的农村人才还只是占少数,导致了整个农村人才队伍作用的发挥缺乏普及性。

三、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1、建立健全农村人才管理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强化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在管理。各级党组织在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上,必须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党管人才”的观念,切实担负起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重任,真正把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到党组织的工作规划中来。要针对农村人才分散的特点,切实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管理体系。要形成县委集中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管理模式,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经常性指导,加强对农村人才的跟踪管理和服务,切实帮助农村人才解决一些生产与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2、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教育机制,提高整体素质。培养农村人才要抓住能力建设这个核心,促进农村人才队伍的整体效能提升。一是集中培训,依靠专业辅导提高素质。要充分发挥县委党校、职业学校、乡村农民学校以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定期组织农村各类人才集中培训,进行政策、实用科技知识的理论辅导,提高素养。二是开阔视野,依靠交流合作提高素质。一方面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一批优秀的、有发展潜力的农村人才走出家门,到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启迪思维,开阔视野,促使他们由运用一般简单技术向掌握高新技术过渡,加快知识更新步伐。另一方面,加强本区域农村人才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既介绍自己的先进经验,又学习其他人才的成功做法,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效果。三是基地示范,依靠典型引导提高素质。在管理好现有人才示范基地的前提下,还要积极鼓励、支持乡村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分流领办、创办各类科技示范基地,形成样板,做给农村人才看,带着农村人才干,从而增强农村人才的实际操作技能。

3、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扶持机制,优化发展环境。一是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对农村人才开发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科研生产项目,采取倾斜政策,重点扶持,为农村人才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二是要在技术上给予支持。要结合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各类专家上门服务,进行巡回辅导,传播新技术、新知识。同时,要充分发挥高级农业专家、科技人才的技术优势,组织全县专家和科技人才与农村人才开展“一帮一”活动,这样不仅能及时帮助农村人才解决在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又能为专家、科技人才提供实践场所,实现优势互补。三是要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对进行特色农业开发、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积极争取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的支持,使农业小额贷款向农村人才倾斜,给予资金扶持。同时,建议通过设立农村人才发展基金、成立农村人才互助会等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进行互帮互助,逐步形成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