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综合框架笔记范文

教育综合框架笔记精选(九篇)

教育综合框架笔记

第1篇:教育综合框架笔记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思维导图

在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的思维模式,是指采用图文并用的方式,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次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色彩等建立记忆链接,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巧妙的将思维导图引入物理教学中去,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系统的学习、记忆物理知识,大大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呢?

一、框架指引,提高预习质量

高质量的课堂预习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容易的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在预习时总是草草了事,有的学生甚至不预习。因此,教师改变学生的这种观念,引领学生正确高效的预习书本内容。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引领学生预习的:首先我将这一节中所涉及的知识点以框架的形式列在黑板上,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块: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我引导学生围绕这两个重点进行细节的预习,将其划分为更小的知识点,例如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速度以及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因素等,仔细阅读课本内容,对于书中出现的给概念要给予重视,最后将自己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标注。在检查学生们的预习情况时,我发现这种思维导图的方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学生们不再漫无目的的预习了,在我所给出的知识框架的指引下,许多学生能够准确的在教材中找到相关的内容,预习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下课之后有学生向我反馈说自己以前物理课上总是听不懂,但是经过这次预习之后上课好像慢慢能够跟上了。于是我便引导学生要重视课前预习,而且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学会构建知识框架,这样才能让预习既省时又高效。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许多学生之所以认为预习没用,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指引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使课前预习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二、高效笔记,构建记忆网络

笔记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许多学生不会做笔记,总是试图将老师所讲的内容全都记录到本子上,这样反而使听课效果大打折扣,尽管在记下了许多笔记,却不明白这些知识是什么意思,得不偿失。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在课堂上高效记笔记,提高自己的听课效率。

例如在光现象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在讲课的途中我发现一名学生一直在不停的写着一些东西,完全没有在听我讲课,于是我便提问了这名学生一个问题:“这位同学,你能回答除出光的反射条件是什么吗?”“额……老师我不知道。”这名学生低下了头。“那你能告诉我你在写什么吗?我发现你的笔一直在不停地动。”“老师我在记笔记。”我笑了笑,引导学生说:“笔记可不是这么做的,光顾着记笔记,到头来却忽略了我所讲的内容,这可不是一个明智的举动啊。上课的时候最重要的要学会听讲,在记笔记的时候要学会有条理有选择的记,建立属于自己的记忆网络,这样不仅能够节约时间,还不影响自己上课的听讲。可以先对知识点进行简要地记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完善。”在听了我的指导下,这位学生不再一味的记笔记了,慢慢地开始认真听课了。

三、合作创新,发展思维能力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将合作学习与思维导图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完《欧姆定律》这一章后,我将学生们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向其布置了一个任务:将这一章我所讲的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出现,看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好。我给出学生们一节课的时间用来完成任务。每个小组都可以自己进行分工合作,有的学生可以负责将组内成员的笔记结合到一起绘制草图,组内成员可以相互分析和讨论,对思维导图进行完善,绘制出最终的思维导图。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积极的融入到了学生中去,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在展示课的时候,我让每个小组的组长带着自己组的导图上台进行展示和讲解,我会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相应的点评,对于优秀的地方提出表扬,对于不足的地方给出意见。在每个小组都展示完之后,我让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进行点评,相互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组内每名学生在优秀成员的带领下,积极的投入到绘制导图中去,加深了印象,同时使自己更加清楚的认识了自己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学生及时查漏补缺。

总之,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思维导图的应用,引导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使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得以充分提升。

【参考文献】

[1] 姚晓峰. 我形我秀――初中物理复习课中思维导图应用例谈[J]. 中学物理,2012(1).

[2] 张允苓. 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6).

第2篇:教育综合框架笔记范文

关键词:教师资格证;统考;公共教育学;师资;课程改革

教育部明确规定,自2015年起教师资格证考试实现全国统考。2016年11月5日,我国进行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后的第一次统考。改革之后的教师资格证统考不考“两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两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考试科目和内容的变化,给高校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带来全新的挑战。本文指出教师资格证考试带来的新挑战,分析高校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现状,研究改革高校公共教育学课程的具体措施。

一、教师资格证考试带来的新挑战

首先,增加了考试科目。未改革前笔试科目有《心理学》和《教育学》,改革之后中学教师笔试科目包括《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小学教师笔试科目包括《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幼师笔试科目包括《保教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相关参考书与教材不再统一指定,且教师资格证考试加入面试环节,这样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重视。其次,增加了考核实践,对能力要求得到强化。统考对理论与实践所占的比重进行了调整,重视对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测试。结构化面试中增加有关教师价值观、教育理论素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强调实际运用能力。总体来说,增大了考试的整体难度,考试侧重于对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的考察。而在当前实际教学中,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离此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公共教育学是师范院校和开设教师教育专业的其他院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公共教育学课程一直以来存在以下问题:有些教师厌教,有些学生厌学,有些学生“上课只顾记笔记、课后抄笔记、考试前背笔记、考试后扔笔记”,因而教学效果不理想。研究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公共教育学教材内容比较陈旧、体系有待优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教材体现了当时最新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和科技不断发展,一些内容显得相对比较陈旧,同时教材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创新。第二,教学方法单一,以讲授为主。在教育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只是“纸上谈兵”,没有把学校实际教育情况与教育学相关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使得学生感觉课程内容乏味无趣。第三,教学评价偏向于掌握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闭卷考试这种传统的检测方式,使得学生只会对相关内容死记硬背,教师难以正确判断学生的教学技能掌握情况。

三、改革公共教育学课程的具体措施

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对学生的教育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能力的要求有了提高,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表现。因此,公共教育学课程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教学内容要精心选择与调整。教学内容的选择本质上是对教材的使用和改造,很多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偏向于“教教材”,忽视不断变化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也在不断变化,公共教育学课程应该对不同的教育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各种教育实践活动进行科学指导。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必修课程之一,教育学的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来增、添、删、减,注重优化教学内容结构,改变学生头脑中的“公共教育学是纯理论学科”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构建教育学知识框架。一门课程所承载的知识内容,往往具有很强的逻辑结构。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所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形成大概的逻辑框架,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减少教学内容的片断化。同时,教学完每个章节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将所学的各种知识进行有机串联,搭建系统的知识框架,形成对课程的全局观和开阔的思路。(3)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比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课题研究教学法、指导教学法,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章节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组合。1)讲授和讨论相结合。公共教育学课程理论性较强,在讲解理论知识时,教师应该多用通俗且比较专业的话语进行讲解。比如教学“人•社会•教育”时,教师可以联系教育实际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分析。2)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在课前广泛搜集中小学教学案例,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体验与分析,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书本知识,理解教育学的实用性和潜在价值。3)体验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学生专业内容设置主题,提出要求,然后让学生课后充分准备,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模拟训练,最后大家提出相应的评价与改进意见,使学生通过实践理解教学内容,并锻炼学生的教学技能。例如,讲授完“教学理论与教学实施”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进行实际教育体验,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4)引导学生阅读教育学经典名著。对于教育的本质,学生如果只是在教材中找答案,其结果肯定是只找到几个现成的结论,学完后可能很快忘得干干净净。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重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教育学经典名著。借助阅读,不仅可以开阔知识视野,而且可以真切地感悟教育的多面性、教育的真实性以及教育价值的多元性,从而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教育价值理念。例如,有学生读过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后说道:“原来教育中的目标、原则、途径还可以描述得如此美丽又如此真实,带给我的是一种相当新鲜与特别的感受。”教师要仔细选择教育学名著并推荐给学生,同时,让学生认真做好读书笔记。要指导学生结合教学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深化对教育学相关理论的理解。(5)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合理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当前,最合理的评价方式是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者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指对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表现等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指学生接受阶段性学习后的评价,如期末考试、结业考试,一般以分数或等级来表示。(6)提高教育学专任教师的素质。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变化,对教育学专任教师的素质与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教师要及时转变对自身的定位。教师既是教的主导者,也是学的引导者,还应是学生的合作者。第二,教师要注重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专业化水平。作为教育学专任教师,要广泛涉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知识,时刻关注学科前沿,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第三,教师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积极改变传统的课堂秩序,变权威秩序为互动秩序,变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多元的教学组织形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资格证考试带来新的挑战,高校要结合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现状,研究改革高校公共教育学课程的具体措施。要精心选择与调整教学内容、构建教育学知识框架、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教育学经典名著、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以及提高教育学专任教师的素质,从而提高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质量,培养新时期高素质的师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的通知[Z].2013.

[2]王道俊,王坤庆.面向21世纪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1(07).

[3]张璇.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基于“活动教学模式”的视角[J].课程教育研究,2015(03).

[4]车雪琴.案例教学在《公共教育学》课程中的作用初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3).

[5]杨梅,郑枫.“国考”背景下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06).

第3篇:教育综合框架笔记范文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创新创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3-0026-03

Practice of Adding Innovation Education Reformation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Course//Wang Yunling1, Xi Jianguo1, Zhang Xiangmin2

Abstract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cours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pecial cour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eaching process, suggests that adding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reformation on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course from teaching outline, teaching materials, classroom instruction, practice, course examination.

Key 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nnovation; action orientation teaching model

Author’s address

1 Vehicle and Motive Power Engineering College,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China 471003

2 Law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China 47100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更多的院校更加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依托高校专业教学优势,将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融入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不失为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一个发展方向[1]。本文以交通运输专业智能交通系统课程为例,谈谈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高校创业教育。

1 智能交通系统课程的主要内容[2-3]

智能交通系统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简称ITS)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三大部分。

1)ITS框架体系。确定适合交通体系的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为国家进行智能交通系统规划、实施、管理、设计提供依据。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的组成部分主要有用户服务、逻辑体系结构、物理体系结构、通信体系结构、标准化工作、费用效益分析及评价、实施措施及策略等七点。

2)ITS关键技术。该课程主要介绍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检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库技术、车辆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IC卡技术等高新技术。这些技术都属于世界高端技术,研究深入,并且创造的社会价值很大。

3)ITS的应用。该课程主要介绍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公共交通服务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多式联运系统、都市集成枢纽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车辆系统、自动公路系统、紧急事故处理等应用,这些应用与国民息息相关,创造了高额的社会经济价值。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智能交通产品,占领市场份额。

2 智能交通系统的学科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智能交通系统课程是一门交叉学科课程,涉及车辆、交通、运输、道路、通信、控制等多学科。其基本理论框架从实践出发,经过抽象、概括、归类得出的科学实践的模型,反过来又结合各种技术措施用于指导交通运输实际问题。课程特点可概括为“概念多、理论多、内容多、理解不易深入”,而这也是学生在学这门课程中反映最多的问题。

智能交通系统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理论框架来源于实践,但不是推理得出,而是通过归纳总结、反复实践验证得出合理结果,有了框架理论才可介绍主要技术以及实际应用。因此在讲述时,虽然强调理论框架体系的基础地位,并要求详细讲解,但是学生仍显得似懂非懂。由此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认为该部分内容意义不大,也就是“学了没用”,从而严重影响后面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从学生的考试中也可看出一些问题,在回答主观性题目时,存在的问题较多。对于简答题和名词解释题的解答主要靠死记硬背,考试过后很快就忘了,无助于这门课的学习;反映学生理解水平的论述题,学生的回答要么空洞无物,要么就是死记硬背教材上的内容,灵活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较差。比如,论述题“谈谈你对智能交通系统(ITS)应用的理解”,学生一般将课本上智能交通系统概念、框架体系、车辆导航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等内容死记硬背下来答上,并无自己的理解看法,对智能交通系统真正的应用并无太多了解。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就要想学生所想。如今的大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多,心中所想主要是能够学一些有用的知识,有助于以后的就业。智能交通系统课程与实践联系较紧密,可以将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课程中去,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这门课程。这样,不仅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增强,还训练了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有利于创造互惠双赢的局面。

3 如何在ITS课程中融入创新教育

在大学本科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智能交通系统课程中呢?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调整教学思路和授课方式,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经验。

3.1 教学大纲

目前中国的本科教育基本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教学大纲一般2~3年修订一次,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在修订过程中,可在教学大纲中有意识地逐步添加创新创业内容。

1)在“课程基本要求”中,增加“了解当前智能交通系统相关经济技术产业”等内容。

2)在“课程内容”方面,在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和智能交通系统应用两大部分内容中,增加先进技术的案例。最好能以某一个项目为例,介绍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研究工具等内容。

3)“习题”部分,可以形式多样化,增加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

4)“成绩考核评定办法”可以适当灵活,应当增加创新创业的思想,引导学生发散式思维。单纯的普通试卷考核方式很难体现学生的全面学习成果,而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人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因此有必要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

3.2 教材

智能交通系统课程教材比较多,大多是系统性、综合性的普通教材,如《智能交通系统概论》《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原理与应用》等。笔者建议可以选取这类教材作为主教材,系统介绍智能交通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增加智能交通系统有关创业实例作为补充。教师在授课时将辅助教材融入主教材中。当然,也可以自编教材,侧重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想,以教材结合创新创业思想,将案例编入智能交通系统的理论知识中去。当然,因这类教材专业目的性强,可作为教师、学生的重要参考教材。

3.3 课堂授课

课堂授课是在智能交通系统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环,授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思想的接受程度。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教学大纲和适当教材,选取有相关经验的教师进行授课。

笔者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已有4年的时间,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尝试研究,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进。

1)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授课时,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授课过程中采用案例分析法、模拟情景法、项目教学法、仿真教学法等一系列不同于传统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的学生不再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而是处在积极的、主动的地位,教师不是单纯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参与到创造性实践活动中来。学生需要动脑动手,亲手操作,进行观察、收集、分析资料等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培养综合性的能力和创业意识,使大学教育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

讲课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在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和智能交通系统应用两大部分内容中,引入创新创业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讲述一些世界前沿技术,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介绍智能交通系统相关技术及其应用时,教师可以引入当前国际或国内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产品,如智能车辆技术、车辆模拟驾驶技术、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智能交通控制、交通监控图像识别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不停车收费等技术产品。

2)授课顺序适当调整。通常的授课程序是先讲智能交通系统框架体系,再讲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最后一部分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学生普遍反映前面听着没意思,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进行顺序调整后,先讲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联系国内及国际上实际的应用成果,接下来介绍要实现这些应用需要哪些主要的技术,最后介绍实现实际的应用效果不仅要有技术支持,还要有框架体系支撑。这样一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学生角色的适当调整。对于授课内容中比较偏重于理论、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甚至让学生当老师,上讲台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讲述,而后让其他学生提出意见,再进行重复讲述,直到学生都理解了为止。另外,对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部分,可针对某一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自行查询资料,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并适当发表自己的看法。实践表明,这样做可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4 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是学生验证学习内容、增加直观认识并进一步吸引学生兴趣的重要教学环节。可通过现有的教学设备开展课程实验,切实接触其核心技术。做实验时,不拘泥于参观、演示等被动的方式,可进行拆解观察、编程修改等模式。也可通过布置实践类作业,完成学生自主的实践环节。

智能交通系统这门课共开设了车型自动分类系统和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两个实验,可将这两个实验设计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实验前只告诉学生实验目的和必备的实验设备,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步骤。通过实验,学生不但掌握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培养了实验技能、方法,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布置实践类作业,如布置调查社会性停车场的智能控制模式、调查车辆智能控制设施等实际调查类环节,并衡量其社会经济价值,进而刺激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创新创业的理想。

3.5 考核方式

课程结束的考核可以总结学生学习的效果,学生也可以通过考核结果看到自己的学习程度,一个合理的考核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考核方式较为死板,尤其是理工科课程,多以试卷考试为主,学生需要死记硬背,不能体现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

对于智能交通系统课程,在适当引入创新创业的内容后偏重于实际应用,概念等识记部分的比重相应降低,可采取布置论文、大作业、项目报告或者辩论口试等形式。考核形式亦可不局限于一人一题或一人一卷,可以分组协同,共同完成,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现自己的创业理想。具体选择何种考核方式可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当然采用非试卷的考核形式,应做好考核计划并制定合理的评分标准,以更好地考核每个学生的学习实践水平。

4 预想

通过融入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展学生的思维,为创业积累一些理论基础。但考虑到实际情况,有创业理想的学生可能终究只是一部分,为了更好地开展这门课并训练部分学生的创业能力,可在课程考核中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对于有创业理想的学生,可组建创业兴趣小组,学生之间进行分工合作,进行一定范围内的模拟创业。考核时,可要求学生交付企业计划书、可行性报告、企业年终总结等资料,分别予以考核。对于创业兴趣不大的学生,可按常规进行考核。

通过以上课程改革,可望实现智能交通系统课程与社会实际的紧密结合,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参考文献

[1]张项民.基于专业教学的创业教育范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68-69.

第4篇:教育综合框架笔记范文

关键词:名著;置境;入境;创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与此要求相适应的是“名著推荐与阅读”成为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考试的考查内容之一。但是,名著阅读考查题占分权重过小,主要检测对于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的熟悉度。笔者以《西游记》数字化学习为例,进行理性分析,设计框架,反思过程,以期给有志于改变名著阅读现状的老师以启示。

一、案例分析框架

笔者所在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学习基础差,但是省教育厅的“薄弱学校质量提升工程”为我们带来了发展机遇,创建了“数字化展评学习中心”,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力量,科学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数字化学习具体如何实施,笔者创建了一个“数字化学习与智慧教育”的案例分析框架。

发展目标:培养智慧型、创新型人才

核心技术:增强现实

学习资源:动态生成、持续进化、开放建设、微课、电子教材、可进化的内容库等

学习方式:无缝学习

教学方式:以学习者为中心,深度互动教学

数字化学习,教学组织灵活多样,学科教学专用软件丰富,高效的学科知识传授与学科能力培养,教师和学生积极关注教学活动本身,是智慧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和核心特征。

二、学习过程反思

1.设置情境

大多数学生在儿童时代通过电视、漫画等都接触过《西游记》,因此学生一般都不愿意再捧起砖头般厚的原著阅读。比如,闯关题、周周说、人气王、走势图等,以问题为任务驱动,形式是学生个性化的选择。同时数字平台将学生的名著阅读打通课内外,既满足应试的要求,又促进深度阅读,启发学生重新解读西游人物和情节,并在相互点评中不断提升理解能力、鉴赏评价能力。

多样的情境设置,尤其是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引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将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和表象,同化或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达到对新知识的建构。

2.入境学习

入境学习,是学习者深入真实情境或虚拟情境开展的一种“高保真”的学习方式。前50回看都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但后面就是已经陶醉在书里了,有时还会带着猜测去读,比如,唐僧被妖怪抓了后,我便会想:“孙悟空这次又会去请谁来降这个妖呢?”就是因为带着种种猜测与疑问,所以读书才有趣,才看得进书。(杨月)等等。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随着广泛的阅读、深入的对话,能够全身心投入,从而实现名著阅读的有效性。

3.成就创境

创境,即创设情境,是学习者开创自己独特的学习情境,用“我”的方式表达感受、体验的阶段,这也是名著阅读由教师引导转化为学生自主获取的标志,不仅让学生享受到自我创造的愉悦,还能帮助学生建立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如,学生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解读孙悟空、小组以多种形式汇报阅读历程等,在这个再创造的过程中,学生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实现发现、理解、创造和应用,真正在学习中学会了学习。

学生的名著阅读进入创境阶段,就能在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理解能力、学习鉴赏评价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尤其是从文学名著中汲取意义,联系现实生活,获得体验、启发和乐趣,都会有独特的思考和见解。

三、未来学习展望

一个月中,师生在课内外、网络上、书本里,开放而又灵活地进行了系列研读活动,学生是真正地走近名著,沉浸经典。课堂上,发挥了课堂的作用,给了学生充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完成了由一般性了解作品内容到品析作品的思想这一阅读能力的飞跃,并内化为自我的阅读经验。

但是,名著阅读课程规划框架的优化,技术支持下教学方式的进一步创新,语文内涵的提升,情境、入境和创境的自然层进等,需要在今后的名著阅读中不断思考、实践,学生也会更加个性化、高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强.名著阅读教学的调查与指导[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5).

第5篇:教育综合框架笔记范文

期末复习将至,如果在有限的几周时间里达到复习效果的最大化,每一位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笔者也有自己的一些复习体会,笔者尝试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活用思维导图,梳理单元模块知识,达到复习的最大优化。

1.活用思维导图,归类词汇

在词汇复习时,我们以生为本,尝试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归类词汇,由词汇到句子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建构旧知脉络。生本教学理念是先学后教,因此我们非常注重前置性作业的布置,不同的主题我们设置相关的前置性作业。在前置性作业中,我们会根据上课内容布置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归类词汇,鼓励学生在归类词汇时,联系旧知,联想有关模块的主要短语句型等绘制思维导图,并在课前十分钟分享自己的思维导图。分享后将自己的思维导图整理到自己的思维导图文件夹,全班传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构建思维导图,简化语法知识

在语法复习的课堂中我们一般以听说领航,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游戏中,习得语言,交际语言。然而在考试时语法题目还是占有一定的比例,掌握语法知识成为我们教学活动中必须面对的问题。语法知识的讲解,正如大家所看到的语法书上的一样,整整一大篇幅的讲述。很多学生在听讲解时能听懂,能用,可是过后却往往混淆语法内容。如何简化语法知识,将语法知识刻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成为我们复习一直思考的问题。于是我们想到了运用思维导图,构建语法知识框架,简化语法知识,从而让学生将思维导图刻印在脑海中,解题时,信手拈来,则是较为理想的效果。思维导图所展示的一般现在时,两大分支,每分支中四小支,这样的导图,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起大篇幅的文字阐述,显得容易多了。以此同时,我们还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绘制语法思维导图,分享自己的创意思维,形成自己的语法思维导图本,这样需要时拾起,更能加深自己的记忆,使语法知识烙印在自己的脑海中。

3.略读建框架,精读答问题

在语篇阅读时,我们鼓励学生略读建框架,精读答问题。在略读时,理清语篇中的主要思想,主要内容,语篇结构以及语篇发生的时间、空间顺序,粗略构建思维导图。如在Unit 6 At the weekend这篇语篇中,引导学生首先找出语篇的中心思想The Chen family’s weekend,并以该主题理清语篇的时间顺序:in the morning,in the afternoon and in the evening,并在时间顺序中补充他们家庭成员的活动。这篇语篇的脉络一目了然,简单清晰。这样的脉络整理,对孩子的后续的写话,也起着很重要的铺垫作用。

在第二次精读时回答问题。我们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精读,看问题时,找出问题的重点词,以重点词为中心,阅读文章,在寻找到答案时,让学生将答案画出来,错误的地方可圈出来以示错误,这样给检查大大减低了难度和缩短了时间。

4.导图助写话

写话教学有助于词汇、语法、句型、课文等语言知识的学习,并能够促进听、说、读和思维能力的潜在性发展,同时,听、说、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写的能力的培养。写作教学对于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思维的方式,形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大有益处。

在写话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参考相关课文语篇,将相关语篇中的好词好句运用到写话中,以此为基础,建构自己的写话框架。在写话复习教学中,围绕写话主题,按照事情的时间或者空间顺序,建构语篇框架。围绕着这主题框架,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每个框架中的分支,鼓励学生多拓展句子,用各种不同的句式描述。然后根据思维导图,通过四人或六人小组合作写作来完成写话。在合作中写作,既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又可促进他们互相帮助与学习,集中小组知识力量,丰富写话内容。

生本教育的核心是以生为本,我们教学鼓励学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索,通过小组合作去建构思维导图,共同分享彼此的思维创造的火花,通过小组合作,集他人创造之思维火花于己用,最大限度激发思维,发挥想象力,让知识凝聚在每位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著), 张鼎昆、徐克茹(译),2005,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东尼・博赞(著),丁叶然(译), 2009a,快速阅读[M].北京:中信出版社.

[3]东尼・博赞(著),叶刚(译),2009b,超级记忆[M].北京:中信出版社.

第6篇:教育综合框架笔记范文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于2010年6月启动的为期10年(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该项目旨在全面提高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对于计算机专业则是要求其以新的教学改革尝试,培养具有高工程素质的卓越软件工程师。笔者以这一计划为大背景,围绕软件工程专业课教学,深入探讨该门课程的性质及课堂教学策略,以期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学好软件工程,成为一名卓越的软件工程师。

2 软件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The analysis for issues taking place in teaching software engineering)

软件工程是核心专业课[1,2]。该门课程能将先前学习的程序语言,面向对象思想,算法设计与分析,网络原理,数据库建模,开发工具等综合地融合到一起,在设计层面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工程方案,解决需求分析中的领域问题。作为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当通过学习软件工程这门课程,综合地领会各种基础课程在软件建模中的具体应用,并通过分析和设计案例,体会现实需求与抽象设计的转换之美,为将来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打好基础。然而受教学资源、课时以及学生自身条件等诸多因素限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倾向于较快地进入编程阶段,而对早期的分析设计阶段认识不足。由于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在长远规划上,应被培养成为软件设计人员或软件工程师,而不应是专职编码人员,因此对于教学期间出现的这种现象:易倾向编程而非重点优化设计,应当给予重视并在授课策略上作调整。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归结为:

(1)预修的课程较多强调编程,较少关注设计,导致一种惯性思维——跳过设计直接编程。如C++语言,授课时更多的是讲解如何编写一个类型、构造函数的编写规则,以及继承、重载、多态等编写规则和运行原理,而较少用标准制图的方式描述类型的设计以及类型间的逻辑关联。

(2)不是所有的预修课程学生都能透彻领会,依据“短板原理”,未领会的理论将使学生在设计阶段卡壳,想不出哪些理论方法可使设计进行下去,导致学生设计热情锐减。例如学生对网络原理理解不深,将影响数据传输协议的选用。

(3)从需求分析中抽象必要的设计词汇,并将这些词汇通过绘图、编档以展现业务逻辑,是一种必要的设计能力。然而,这种能力对于工科学生而言较为薄弱。部分学生词汇贫乏,导致设计时的逻辑、时序关系不清晰,给接下来的设计带来不便,从而失去设计的乐趣。如从需求中抽取动宾短语绘制业务流程图,部分学生对词性把握不当或选词不妥,使得词汇在语义上有重叠,直接导致制图过程不顺畅,而这会为后续设计,如从动宾短语映射功能类型带来麻烦。

(4)案例规模较小,学生在头脑中简要构思即可编程实现。案例规模小,学生不能通过案例感受设计的重要性,往往是先编程后补文档。这直接导致一个后果,一旦需求变动,整个程序和文档几乎要重做:这不是软件工程的初衷。反之,一个规模较大、层次分明且兼具扩展性的设计对于开发软件的成败是决定性的,通过观摩此类软件设计,能使学生感受到设计给编程带来的便利。

(5)缺乏使用开发工具的经验,不能很好地在设计概念和编程概念之间进行映射。比如选用在.Net框架下开发软件,由于学生不具有一定的使用经验,想不出设计在转为具体编码时可能面临的问题,甚至对于设计能否编程为可用的软件都缺乏信心。尽管有观点认为做设计时不要陷入技术细节,笔者也同意这一说法,但对一个技术经验不足的学生片面强调设计只会使学生认为软件工程课程虚飘,落不到实处。相反的,一旦学生有开发工具的使用经验,那么设计和编程会在学生头脑里往复映射,使学生心理上有掌控感,因此即便设计上出现问题,学生也极有可能自行寻找办法修正。

3 软件工程教学策略探讨(The discussion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teaching)

基于前一部分的讨论,笔者认为软件工程在教学策略上要强调三个方面:

(1)设计与代码的转换方式。即在为软件建模时,挑选典型的图例为学生展示相应的代码转换,体现编程与设计是相辅相成的。

(2)选取规模适中的案例并结合软件工程的设计元素,强调建模时准确抽取词汇的重要性。软件工程涉及的编档和制图在本质上都是词汇,准确的抽取词汇能使得文档和图纸在整体上层次分明,归属明确,在各自的具体表达上也能逻辑合理,时序清晰。

(3)使用工具为软件模型映射实现框架。通过映射框架并作讲解,能使学生掌握软件的基本建制方法,还能刺激学生学习使用建模或编程工具的热情,使得进一步编码以完善软件成为可能。

为了在讲授软件工程时强调这三方面,笔者在实际教学期间形成以下策略:

(1)结合真实企业案例,主体讲解抽取词汇,制图和编档。重点讲解词汇的层次性,以及词汇与制图、文档的关联。

(2)选取代表性制图,实际演示如何转化为必要的函数并进行初步的类型封装。重点体现于函数名称和类型名称上,只要能体现制图逻辑即可,不需给出函数或类型的具体实现。

(3)参照较为完整的软件模型,演示如何配置主干对象以形成可运行框架。重点讲解相关设计元素与可运行框架的对应关系。

4 软件工程教学策略的实践效果(The practices of our software engineering teaching strategy)

为了实施前文提出的软件工程教学策略,笔者所在单位深入企业调研,与企业合作,主要目的有三个:其一,获取企业在用人方面的实际需求,如希望毕业生能重点学习哪些语言、平台;其二,邀请企业提供建议,定制专业课程,如与Oracle合作共建专业体系;其三,由企业提供真实案例供教学使用。这些目标都与2013年ICS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大会中给出的调研结果不谋而合[3,4]:一定程度上说明,软件工程的教学是离不开企业案例的。应用本文教学策略的结果是令人鼓舞的,主要表现为:

(1)学生通过观摩整个案例的设计文档,并参照关于编档和制图的讲解,能够理解案例的设计逻辑,对于制图时用到的标准图形元素能够自然的接受并记忆。再加上课堂上对个别典型制图如活动图、时序图做编码上的映射,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图纸与编码之间 的转换方式,增强了学生编制软件的信心。

(2)以练习题的形式要求学生重新手绘当堂指定的图纸,以加深记忆有关制图。只是观摩、参看,不足以掌握和消化必要的制图方法,往往是“提笔忘字”,知识点认识模糊。只有要求学生再现图纸,真正落实到纸面上,才能有助于细节的把握,也能促使学生重新审视整个图纸的逻辑关系,以此巩固加深记忆。实际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能自主地讨论并基本再现指定制图,同时,能够认识到良好、标准的制图对软件建模的作用,不再认为软件工程是空洞无物的理论。

(3)通过参考制图及演示图纸如何转变为可运行框架,不仅提高了学习软件工程的兴趣,同时也带动了学好工具软件的积极性。在学生基本理解和记忆了必要制图之后,我们实际演示并建立了软件的可运行框架,如以.NET为平台,使用Visual Studio工具建立配置文件并初始化必要的主干对象,使整个程序框架能够运行[5]。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感受到软件的基本制作步骤,并对学习必要的工具和完善其余的软件代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4)学生自组讨论软件设计文档并能提出编码时可能碰到的问题。基于可运行框架的演示,学生能主动地参照设计文档在头脑中构建软件模块,对于构建时可能有问题的地方,能主动地先行自组讨论,再与教师提问确认。有时尽管限于认识不足,教师的解答学生不能完全理解,但学生仍能清楚地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以及需要补充哪些知识点。

5 结语(Conclusion)

本文对软件工程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进行了探讨,继而给出了一种软件工程教学策略。该策略强调软件工程的课程重点是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建模理论,而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建立软件的所有方面。在软件工程的课堂上重点仍应是设计,而不是编程。笔者不否认编程经验对良好设计的支撑作用,但能理解标准的软件工程理论并能掌握运行框架的建立方式,对于软件工程的课程教学而言已足够。至于具体的完善工程的实践经验,则有待于在卓越工程师的职业生涯中继续实践、完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蒲保兴.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软件,2011(5):114-115.

[2] 荀启峰.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模式探讨[J].软件工程师,2014(2):42-43.

[3] Chris J. Pilgrim.Industry Involvement in ICT Curriculum:A Comparative Survey[C].2013 ICSE,Advanced Software Engineering Education,1148-1153.

[4] Andrew Meneely.Samuel Lucidi: Vulnerability of the day:concrete demonstration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s[C].2013 ICSE,Advanced Software Engineering Education,1154-1157.

[5] Donis Marshall.我们在微软怎样开发软件(第1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第7篇:教育综合框架笔记范文

关键词:英语写作;图式理论;支架理论

一、问题提出

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体现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输出性技能。写作能力训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因此,写作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然而,通过笔者多年的观察以及教学实践,发现写作并没有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初中英语的写作教学现状堪忧,笔者认为在学生和教师层面都存在问题:

(一)学生层面

1.语言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遣词造句错误较多

学生词汇方面的欠缺在写作中表现为单词拼写错误、词汇误用、词不达意,甚至还出现语言拼音代替英语单词等现象。语法方面则表现在用词不当、语序混乱、主谓不一致、时态乱用、句子成分缺失或重叠等。

2.篇章结构松散,缺乏有效衔接

学生所写文章逻辑性差,内容安排上主次不分明;上下文没有恰当的连接词或过渡词,文章内容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甚至还有要点遗漏的现象。

3.刻意追求“高级表达形式”

部分学生自以为英语功底扎实,刻意采用所谓的“高级表达形式”,将简单句复杂化,或者将两种句式混用,造成“重句”现象。

4.对写作存有恐惧心理

由于在写作方面缺乏成功体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写作望而生畏,对写作有明显的不耐烦和焦虑情绪。

(二)教层面

1.教师对写作教学不够重视,没有把“写”的要求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

很多老师对写作教学不重视,他们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写作能力的形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而在日常英语课堂教学中,多数英语教师只注重对英语词汇和英语知识的讲解,而忽略对句子结构、段落层次和语篇结构的分析。久而久之,学生对于句子构造和语篇整体结构没什么概念,导致写出的文章错误百出,毫无层次和逻辑可言。

2.教师对写作教学方法的要求过于简单、机械

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最后作品的准确性,而忽视了整个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他们认为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写作,让学生写作简直是浪费时间。因此,英语写作教学常常是“匆匆走过场”,甚至被“课后作业化”,学生也常常是敷衍了事。很少有老师把写作教学的时间和权力归于课堂、归于学生。学生缺少写作能力的渐进发展过程的有效指导,这也是导致学生面临写作时,常常提笔忘词、言之无物、漏洞百出。

修订后的人教版Go for it!教材为了强化写作训练,将原教材中要求学生一课时完成的阅读和仿写任务一分为二,改在两个课时完成,以保证阅读理解的充分性和仿写过程的完整性。笔者以教材修订为契机,努力探索英语写作的过程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以“图式理论”为依据,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介入点,不断为学生搭建“写作支架”,在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的水平和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理论依据

(一)“图式”理论

“图式”是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大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已有知识的呈现,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用来对新信息进行积极组织、及时反应的原有信息,是借助原有知识丰富和完善学习者知识库的过程。语言图式指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即关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形式图式指学生对文章体裁、篇章结构的熟悉程度。

(二)“支架”理论

“脚手架”(也称“支架”)理论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基础上的,它来源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它是指在教学中,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同伴的帮助下,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逐步建构起整体框架。这样,学习者在“支架”的帮助下能较快地迈向更高台阶,思维积极活跃,并且能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提升能力;在“支架”撤离后,学习者也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习者也因此而变得自信和独立。

由此可见,利用“图式”理论,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作为教师介入的区域,在写作教学中搭建写作“支架”是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也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

三、实践操作

(一)为写作搭建“情境支架”,模拟语言输出的真实语境

语言的学习和使用离不开情境。相对于真实的语言情境的设计,将写作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联,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在生动的类似生活情境中,积极思考,选用合适的单词,丰富话题词汇,提高英语语言的表达能力。总之,合适的情境支架能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写作情境,调动已有认知,激发表达欲望。

(二)为写作搭建“内容支架”,激活学生的“内容图式”

在学生进入写作情境且表达欲望被激发之后,教师就要帮助学生选择切合主题的写作内容。虽然写作教学是每个单元中的最后环节,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了有关服装的词汇、句型和阅读篇章,但是如果直接让学生去写,很多学生很难建立起一个概念框架。这时就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调出大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并进行整合和取舍,即教师需要搭建内容支架,帮助学生穿越这一层面的“最近发展区”。英语写作教学的顺序一般为词―句―篇,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为此,笔者需要设计各种活动为学生搭建“内容支架”,激活他们的“内容图示”,这样循序渐进的“内容支架”有效地帮助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并带领他们沿着框架不断攀升。它不仅帮助学生发展其写作中的选材能力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形成缜密的思维习惯并培养学习策略。

(三)为写作搭建“语言支架”,丰富学生的“语言图式”

“内容支架”帮助学生解决了“what to write”的问题,那么,这里说的“语言支架”就是要帮助学生解决“how to write”的问题, 即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得体、地道地使用语言的问题。语言的使用要简练,但要丰富,要帮助学生通过优美的文辞来展示语言的张力。如果没有经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学生是难以达到如此高的要求的。语言的内涵也很丰富,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全面提高,需要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指导。因此,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和需要,笔者设计了两个任务,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帮助学生搭建“语言支架”,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图式”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1.以高频词汇为抓手,通过熟练使用基本句型帮助学生形成“语言支架”

高频词汇是指在英语写作中经常用到的词汇,如动词be,have,like,do等。这些高频词汇的正确使用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写作文本质量的优劣。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尤其要关注这些高频词汇在六种基本句型中的使用,让学生在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就要有句型意识,并对句型有一定的敏感度。

2.以同义句转换为突破口,通过使用丰富的句式帮助学生搭建“语言支架”

同义句转换客观地反映了英语表达方式多样性的特点。通过同义句转换帮助学生理解并巩固所学句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英语各种句法结构的认识,而且丰富学生的作表达手段。

通过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学生知道了如何使自己的语言更丰富、更具特色。其实这样的训练只是向丰富优美的语言迈出的第一步,仅仅是一个支架的作用,因为学生一旦有了语言意识,他们就会尝试更多的表达方式,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言,使自己的表达水平不断提高。

3.以逻辑顺序为切入口,通过恰当使用关联词帮助学生升华“语言支架”

学生通过基本句型的操练和同义句的转换之后,对于写作不会难以落笔、无话可说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这是因为任何语篇都是写作人逻辑思维的外在体现。老师应该明确地告知学生,关联词运用正确得体,能使语言表达更清晰,语言思维更有层次感和逻辑感,关系到整个写作篇章的流畅性,是构成高分作文的关键。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出常见的关联词,并明确这些关联词的用法。为了学生能做到真正有创造性地自由表达,笔者让学生一起回忆所学的表示逻辑顺序的关联词。学生的思路再次打开,调动起记忆储存的内容,学生开始小组讨论,如何将句子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连成语篇。

四、反思感悟

在反复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以“图式理论”为依据,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介入点,不断地为学生架构合适的写作“支架”,写作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思维积极,最后生成的文本也给笔者带来了惊喜。

有教育专家说,教师有怎样的教学理念,就会实施怎样的教学行为。的确,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汲取、借鉴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真正给学生减负,给自己减压。

词汇只有在语篇和话语中运用才能发挥交际功能,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千万不可将“内容支架”“语言支架”和“结构支架”孤立开来。这三者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其目的都是为了建构起学生自己的概念框架。

写作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学生写作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一个长期训练的结果。教师切不可为赶教学进度或者其他原因,而时断时续。

诚然,笔者的写作教学还有许多欠考虑和斟酌的地方,如:笔者似乎有一根主线贯穿课堂始终,但是有时这条主线也好像首尾呼应了一下,并未完全贯穿整个课堂;另外,学生的写作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心智发展和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还应该努力去挖掘话题的情感内涵,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总之,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写作过程的详细指导,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以此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适时搭建合适的“支架”,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概念框架,即“图式”,真正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水平和能力。另外,在课堂上应以学生的活动为主逐步展开教学,多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为发展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8篇:教育综合框架笔记范文

【关键词】教师培训;TPACK;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07/8-0035-04

信息时代我国教师专业知识更新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不断应用将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带入信息化社会,而在信息化社会中,我们也亲身体验并感受着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的各种革命性的变化。各个国家与组织也在研究与思考这个特殊的时代,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与推动时代的发展。美国的“21世纪技能合作项目”与欧洲研究小组曾经就21世纪所需要人才的技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在这个知识快速更新、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需要解决的问题越发复杂。这些问题往往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乃至多个国家[1]。这要求信息时代的学生能够快速学习、应对变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此外,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生、成长在信息化社会,成为典型的“数字土著”。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已经体现出了更多的信息化特征。信息时代将教师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富有挑战性的位置,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

TPACK:思考信息时代教师专业知识构成的新框架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开始注意到,原有的教师知识框架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下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的知识体系需要在原有的学科内容与教学法知识基础上进行扩充与更新,需要考虑融入信息技术的因素。有学者先后提出过ICT-related PCK、e-PCK、TPACK等教师知识框架。目前讨论较多、也较有影响力的是美国学者提出的TPACK。TPACK是密西根州立大学的Punya Mishra和Matthew J. Koehler教授于2005年首次提出的。即在原有教师专业知识构成框架的基础上,融入了“T”(技术)的因素[2]。目前,TPACK在国外的研究较为广泛与深入(详见介绍TPACK的相关文章)。国内对于TPACK的研究还很有限,仅能检索到十几篇文献,多数集中在对TPACK的介绍,少数的几篇论文对于TPACK框架指导下的具体学科教师知识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国内外学者对于TPACK的介绍与讨论为信息时代教师专业知识的新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框架,即信息时代教师专业知识构成中已经不可回避“信息技术”这一要素。TPACK的提出者也指出,TPACK知识框架不是P(教学法知识)、C(学科知识)、T(技术知识)三种要素的孤立组合,而是涉及三种要素之间的互动,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需要教师培训者与一线教师的探索。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理论框架必须要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课程,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才有切实的意义与价值。因此,我们需要将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化、实例化、课程化,即基于TPACK这样的理论框架,开启面向信息时代的教师培训课程开发工作。笔者认为,在面向信息时代的教师培训课程开发中,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对信息技术的系统认识与理解(信息技术是什么),二是将信息技术与其他两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化。

信息时代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的关键问题

(一)该如何理解“信息技术”

TPACK的提出者对于“技术”的理解包含了传统的技术(粉笔、黑板等)与现代信息技术。对于信息技术的阐述是通过举例的方式,没有给出系统而深入的分析。笔者认为,这种方式会导致对于技术的认识出现盲人摸象的片面性与局限性,不利于教师培训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开发。

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可以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次展开。以下将分别阐述三个层次上的理解。

1.宏观上的理解

“信息技术”代表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属于相对稳定的意识与理念层面。随着互联网与物联网的不断发展,人类与周遭事物都慢慢被数字化和网络化。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更加依赖于信息技术实体,使得人们的思维方式总会包含如下的关键词: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快速更新与变化、全球化等。著名学者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帝所著的《数字化生存》一书就是向人们传达出这样一种理念:在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意味着一种生存状态[3]。出版一本出版物时,会想着同时生成数字化版本(包含配套VCD或者在线网站等);为一个产品做宣传时,营销的形式不再局限于海报与电视广告,而是包含了网络视频广告、微博与微信的文字与图片整合营销;了解一个人或者事物时,会考虑到搜索引擎或者社交网络上搜集这个人的相关信息;当想要做一种举措与改变时,会希望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等等。正如尼葛洛庞帝在书中所提到的:“几乎全球各地,都在向个人电脑俯首称臣。我们看到计算机离开了装有空调的大机房,挪向了书房,放到了办公桌上,现在又跑到了我们的膝盖上和衣兜里。不过这还没完。”尼葛洛庞帝提到的“没完”的后续发展就是,信息技术会潜移默化地跑到我们的头脑里,成为一种思维、意识,参与并影响着我们的决策。

2.中观上的理解

“信息技术”代表着由各种硬件和软件等以实体存在的技术形式。自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诞生,到现在智能移动设备普及到各个领域。这期间不断涌现出各种技术形态: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射频识别标签(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等,还有运行在这些硬件上的各种软件。目前,提及信息技术,绝大多数人是从这个实体层面来理解的,这个层面上的信息技术具有不断更新、发展的特性。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几次大型工程,包括“农远工程”、“校校通”工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等,都是试图通过为学校配备硬件设施与软件资源,以及让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合理应用硬件设施与软件资源展开的。

3. 微观上的理解

“信息技术”代表着人们在应用软硬件基础上所形成的数据。随着人们对于各种硬件与软件的应用,已经形成了海量的数据,我们已经进入到了“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如何有效利用数据则成为一个关键命题。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布伦乔尔森比喻说,大数据的影响,就像是4个世纪前人类发明的显微镜一样。显微镜把人类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测量水平推进到了细胞级别,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历史性的进步和革命。大数据将成为我们新的观察人类自身社会行为的“显微镜”和“仪表盘”。在2010年,美国总统科学技术委员会给总统和国会的报告《规划数字化的未来》中指出,联邦政府的每个机构和部门,都需要制定一个应对“大数据”的战略。2011年《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来自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人们,每天、每周的心情都遵循着相似的模式。这项研究建立在两年多来对84个国家240万人的5.09亿条微博的数据分析基础上,这是以前完全无法做到的[4]。Udacity、Coursera和EDX等在线教育课程通过跟踪学生的在线学习轨迹来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学生看过的每个论坛帖子以及他们是否正确完成课外作业,来预测看过某个帖子之后的学生正确作答的概率,并由此来确定哪些论坛帖子最合适学生阅读。这些都是过去无法得知的,对于数据的应用彻底地改变了教学方式。

(二)该如何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以及教学法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前所述,TPACK为信息时代教师专业知识构成提供了新的框架,但这种框架需要具体化、实例化,最终形成课程,才对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切实的价值与意义。因此,根据上述对于信息技术三个层面的理解,笔者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以及教学法知识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通过上表具体阐述出来。

信息时代教师培训者以及培训课程的新发展

1.教师培训者要持续关注并深入研究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学科教学的融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具备信息技术意识与能力已经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或者培训者的工作范畴。而且已有大量研究证明,让教师单独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并不必然导致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合理恰当地使用。作为各个学科的教师培训者,除了关注学科知识以及教学法知识以外,更加需要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影响。举例来说,如上表所提到的“现在以及未来适合本学科知识的各种硬件与软件有哪些”、“其支持教学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基于数据的决策与分析方法”、“信息技术支持下各学科通用教学模式以及学科创新教学模式”等都需要各学科教师培训者的持续关注与深入研究。

2.教师培训课程的新发展:人人时时处处的小粒度微课程

人人的贡献: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步入Web2.0时代,每个人都成为内容的生产者,每位教师也将成为优质教师培训课程的贡献者。很多人曾诟病原有培训课程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存在的问题,教师作为培训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使得培训课程更具现场感,更加鲜活。

时时处处的记录分享: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对于问题、反思以及经验的记录、整合与分享也将更加便捷。每一位教师都可能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伴随反思与总结的过程生成简单的培训课程(如,通过社交应用Papa,拍下照片的同时,录下自己对于当前教学情境的困惑、反思与经验等)。这些课程也将成为后续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的原型。

小粒度的微课程: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发展,微课程在过去的两年内得到了国内外很多研究者与实践者的认可。目前已经形成了几种相对典型的微课程。如国外的common draft提供的视频、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 · 彭罗斯(David Penrose)所制作的一分钟课程,还有我国鄂尔多斯市李玉平老师制作的课程都是微课程的典型代表[5]。笔者认为3分钟左右的小粒度微课程更适合工作繁忙的教师队伍在各种空闲时间通过各种移动设备进行学习。

第9篇:教育综合框架笔记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考前复习;教学策略

虽然新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高中阶段的学生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高考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对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外,也要适应现阶段的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试解题能力,为学生顺利通过高考奠定良好的基础。复习是内容整体化、知识系统化的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复习课为学生建构整体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集中系统的讲解训练,学生通过复习课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查缺补漏,是学生应对考试的关键。高效的复习策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政治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

一、重视基础知识,构建知识框架

从教学内容来说,基础知识是其他延伸拓展知识的基石,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要对基础知识进行重点讲授,保证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其他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延伸。同时,就现阶段的升学考试来说,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及其应用,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制定考前复习策略时,要以基础知识为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延伸应用能力。这种有针对性、有层次的复习策略能够让学生在复习政治知识时有明确的目标,使得学生的时间与精力得到合理的分配。学生熟练掌握政治基础知识是复习最基本的目标,基础知识的应用还有很多变体,这些演变与拓展才是考试普遍存在的形式,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师要提升学生的正确读题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复杂的题目表象下发现其考查的重点,将题目与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找到答题的方向与思路。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考试形式,最终都离不开政治教材与政治的基本内容,因此,学生对政治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决定学生政治考试成绩的根本,需要学生在进行政治复习时给予充分的重视。

考前复习是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整体系统的学习,是学生一个查缺补漏的过程。不同于政治新课的分节学习、分章记忆,复习要求学生对所学的政治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对政治考试的考点有清晰明确的认识,这种整合能力是复习课程的重要环节,但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指导组织作用,在复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政治体系,使学生在脑海中能够对政治考点有清晰的认识。清晰的政治知识网不仅能帮助学生将零散单一的政治概念进行整理分类,在整体的政治框架的背景下,学生对于政治概念与原理有更加全面的理解,更能将相关、相似的政治内容集中起来,便于记忆与运用。政治考试题目往往是内容的整合杂糅,需要学生在分析题目时找到不同角度的知识对应点,并将教材中的知识与材料结合起来,这才是教师为学生构建政治知识框架的价值所在。

二、在政治复习中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

思维导图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讲授法相比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的优势,不仅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考前复习的关键方式。高中政治的教学内容中存在着大量抽象难懂的政治概念与原理,尤其是哲学方面,是学生复习政治内容的难点的所在,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考前复习时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帮助学生提高政治复习的效果。思维导图能够将抽象的政治概念以线条与图标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能清晰地表现政治概念,更能将其中的关系展现得清晰直观,帮助学生梳理复杂的概念与原理关系。例如在复习辩证唯物主义这一章时,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辩证唯物主义所包含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及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用树形图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直观生动的表现形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有整体的认识与把握,提高学生的政治知识记忆效率,更能帮助学生梳理复杂的政治概念关系,使学生在答题时不至于混淆概念或者范围,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

思维导图由于文字简练,需要教师在绘制思维导图时,抓住政治内容的关键字词,这种简练直观的笔记形式正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知识记忆形式。比起大段的笔记内容,这种清晰直观简练的形式更能激起学生的复习欲望,使学生在有限的复习时间中记住关键主要的政治知识,应对政治考试。这种简洁的笔记形式还能够减轻学生的政治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提高政治知识的记忆效率。

三、重视政治答题技巧的训练

高中政治考试的最终目标是落实在试卷中,反映在成绩上,无论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也只能在试题上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政治考前复习时,要重视学生政治答题技巧的训练。许多学生能够熟练记忆教材中的内容,但政治考试成绩却不甚理想,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缺乏正确的答题技巧,找不到政治的踩分点,无法将记忆的政治知识与题目结合起来,导致理论与答题实践相脱离,由此可见,好的成绩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技巧进行讲解和训练,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套适应于学生的应试技巧,这在学生应试时是非常关键的。考前复习不仅包括对教材知识的重新梳理与记忆,更重要的是对过去错题进行有效地反思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