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范文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精选(九篇)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第1篇: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积极品质

[中图分类号] G44;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137-03

一、积极心理学及积极品质概念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等人倡导的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培养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生活。积极心理学区别于传统心理学,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强调从正面而不是从负面来研究与界定心理健康,认为心理学的注意力应该放在人类积极的层面,研究和培养人类自身存在的诸多正向积极品质,而不是消极层面的心理疾病的矫正。

关于“积极品质”,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品质既不是归一的,也不是离散的变量,它是由一系列积极特征组成的,是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是人的长处、优点和美德。心理学家Seligman第一次采用“积极品质”(Positive character)一词,提出了24种积极品质(即六美德与二十四力量),即:智慧与知识、勇气、爱与人性、正义、节制、灵性与超越。他认为美德和力量是个体积极品质的核心,具有缓冲器作用,能成为战胜心理疾病的有力武器。[1]关于力量与美德等积极品质的研究已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最新领域和最新成果。

二、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调查方法基本情况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本问卷根据Seligman对积极品质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结合来共同对积极品质作出概述,采用语义分析法归纳了大学生主要的42个积极品质,并自编《当代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问卷调查表》,通过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后,测查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的现状,发现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的原因,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同时在纵向分析法和横向分析法的基础上,采用从交叉、立体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分析方法。分别以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为分组变量对样本进行分析。调查对象:以广东省十所重点著名高校的2000名大学生为对象,共回收有效问卷1908份,有效回收率95.4%。其中年级分布为:大一586人,大二784人,大三365人,大四100人,研究生73人。性别分布为:男生934人,女生971人。专业分布为:文科740人,理科568人,医科383人,工科97人,其他120人。生源地分布为:农村479人,中小城市948人,大城市478人。

(二)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总体现状及成因分析

1.大学生普遍认同积极品质的重要性

根据调研数据,我们发现积极品质重要性的平均得分约为4.19,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积极品质的重要性。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自身应具备的积极品质的重要意义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对自身积极品质的发展有较为明确的目标。

(1)大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前10位积极品质是:信用、心理承受能力、有责任感、情绪调节力、自制力、学习能力、判断力、自我认知能力、毅力、自信心。

(2)大学生认为最不重要的后10位积极品质是:善良、环境适应力、关爱生命、感恩、正义、自我保护能力、判断力、热情、爱的能力、关注未来。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总体来说积极向上,能用较为积极的心态认识自身及评价周围事物;但仍有部分积极品质的重要性没能引起大学生足够的思想重视,如善良和正义认同度不高,有待提高。

2.大学生普遍承认自身积极品质存在不足

与重要性评价相比,大学生对自身积极品质的评价平均分约为3.36,不如重要性评价分数。这说明大学生虽然重视积极品质,但在实际培养中,自身积极品质与预期还存在差距。

(1)大学生认为自身最好的前10位积极品质是:关爱生命、信用、善良、有责任感、自尊、正直、感恩、社会公德、自强、乐观。

(2)大学生认为自身最差的后10位积极品质是:忠诚、自制力、正义、欣赏美的能力、诚实、率真、情绪调节力、心理承受能力、谨慎、勤奋。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具有关爱生命、自强乐观等美德,但同时也看得出,大学生的自制力、诚实、勤奋等积极品质还存在不足。

3.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总体现状及成因分析

笔者认为,积极品质重要性评价与自身积极品质评价二者之间的差异有三方面因素影响:从社会层面上说,当今社会上充斥着多种不良观念,非主流价值观,影响大学生积极品质培养的环境。同时,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积极品质培养机会有限且多头多绪,未能形成体系,不利于大学生积极品质的长期培养。从学校层面上说,学校需进一步转变及提高培养大学生积极品质的观念和重视程度,结合大学生自身的学习或职业规划引导学生注重自身积极品质的培养。从个人层面上说,大部分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有待提高,自我教育管理有待加强,培养自身积极品质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深化。

(三)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六大维度的差异性成因分析

1.以性别为分组变量,各维度重要性得分为因变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认知维度和超越维度上男女存在明显差异。女生更看重认知维度,男生对超越维度的重视程度更高,而在其他维度上男女之间的差异较小。笔者认为,导致以上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男女在社会生存过程中性别化的结果。传统教育中,孩子从小就接受性别角色的指导。一般来说,男性更多强调乐观、勇敢、独立、理性、有雄心、有干劲、富于竞争等;对于女性则更看重安静、顺从、乐于照顾他人、情绪化,心思细腻等。同时,女性的触觉阈限低于男性,对声音和气味比男性更加敏感,表现在积极品质方面,认知维度重于理性思维。而男性的超越维度则重于感性思维。在情感、人际、公正、节制四个维度上,男女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笔者认为是因为这四个维度对每个人的要求相似,比如自尊自爱;且要求都较高,比如公平公正。故不管男性女性,从小接受素质教育和社会公德都是一样的,所以对这些积极品质重要性的认识也较为接近。

2.以生源地为分组变量,各维度重要性得分为因变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对人际维度的重视程度明显低于城市学生,而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对节制维度的重视程度最低。这说明环境对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在人际维度上,来自城市的学生更加注重人际交往,生活圈中接触的人与事都较多;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生活相对简单直接,社会关系没有城市那么复杂,故来自农村的学生对人际维度的关注度较低。而在节制维度上,来自城市的学生物质生活较优越,生活压力较小,独生子女比例高,从小习惯了长辈们的宠爱和照顾,所以对于宽容、谦虚、心理承受能力等的积极品质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与地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等息息相关。

3.以年级为分组变量,各维度自我评价得分为因变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大一、大二的学生在认知、情感、人际、公正、节制、超越这六个维度上的积极品质自评得分均低于大三、大四、研究生的自评得分最高。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大一、大二学生步入大学时间较短,人生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对于自身要培养怎样的积极品质并不明晰。而高年级大学生的自评得分较高,这与大学期间阅历不断丰富有关。大学校园通过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给学生提供了很多自我发展的平台,高年级的学生经过锻炼沉淀,获得较为丰富的情感体验,积累较多的经验感悟,从而培养更好的积极品质。

(四)大学生积极品质评价应然与实然的研究分析

1.调查中“不太重要但自我评价较高”的积极品质

数据结果显示,大学生认为不太重要但自我评价较高的积极品质有感受力、幽默、满足和好奇心。感受力是“做得最好但最不重要”的一项品质。大学生的感受力强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但其“最不重要”的认识可能导致大学生在未知领域的探索上遇到更多障碍。大部分学生具有“幽默”品质是很好的现象,但很多学生对幽默的理解出现偏差,不是真正意义上幽默。满足感是幸福感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有必要提高学生对满足的认可度。大部分学生拥有较强烈的好奇心,这体现了年轻人充满活力与朝气的特质;同时好奇心被认为是创造力的源泉,对好奇品质的重要性评价低体现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淡薄,有必要对其认可度的提高加强引导。

2.调查中“非常重要但自身符合程度较低”的积极品质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认为非常重要但自身符合程度较低的积极品质有环境适应力、自我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力。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环境适应力非常重要,但是只有21.28%的人认为自己拥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笔者认为原因一方面是如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人的细心呵护,对家人有较强的依耐性;另一方面是现代社会复杂的环境与相对简单的家庭、学校环境存在较大的不对等性和断层。故学生进入大学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也说明环境适应力有待进一步提高。56.13%的被调查者肯定了自我认知能力的重要性,但仅有不到20%的人认为此项品质与自身十分符合。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自我认知意识完善的重要时期,但从分析结果来看,很多大学生还无法真正进入这个自我教育的新阶段,不能摆脱以往灌输式教育的痕迹。这可能会导致学生有时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甚至不知从何种角度、以何种方式定位自己,容易出现自我认知偏差。因此无论是个人、学校还是社会,都应当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多数人认为学习能力非常重要,但近85%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强。笔者认为这可能与大学学习方式靠自觉有关。没有家长老师的监督与指导,许多学生开始放松自我。对此,大学生应及时调整状态,反思自我,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近50%的学生认为创造力非常重要,但只有13.7%的学生认为自身具有创造力。受传统“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只学会了听别人说,对于周围的事物没有自己的见解,更不容易被灵感激发,无从谈及思辨和创新。因此,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能力,积极引导培养独立思维,应是未来高校育人工作的重点。

三、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一)树立培养大学生积极品质的教育理念,构建通识课程以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应重视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这是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围绕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的培养,学校可开设积极心理学等选修课程,如哈佛大学的幸福课等,通过开放的课堂、专题课程的展开,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积极品质,并依托丰富多彩的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将积极品质培养的受益范围扩展到每一位学生,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陶冶大学生情操,提高校园生活认可度,可培养大学生自身积极品质的主动性。因此,学校可建立健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志愿服务、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为同学提供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机会,创造更好的成长成才舞台。

(二)拓宽大学生积极品质培养渠道,着力激发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潜能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对于积极品质的理解不尽相同,所需要的引导和培养方式也不一样。所以,面对大学生这个具有较高的理解力、接受力和自我发展意识的群体,高校应以学生为主体,拓宽积极品质培养渠道,提高学生积极体验,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使其自我成才,自我提高。教师应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特质,对此加以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如通过阅读优秀书籍,认识积极品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提高领导力、团队配合力、顽强拼搏精神等。高校应尽可能多提供更多元、更人性的培养平台,以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多领域自我发展的需求。

第2篇: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 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指标,与个体心理健康息息相关。中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主观幸福感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关注,尤其是中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高低和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等问题是教育者和研究者们重点探究的问题。以往的研究证明了中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受很多因素影响,尤其是和他们的人格密切相关。积极心理品质作为人格品质中的积极部分,是影响中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有效因素吗?本文拟采用相关分析法探讨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主观幸福感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相关,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否能预测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并且还分析了研究结果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应用,详细介绍了培养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策略,为提高中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共有5289名中小学生参加本研究,其中女生2926人,男生2363人;高中生631人,初中生2401人,小学生2257人。

2.研究工具

(1)改编VIA-Youth问卷

本研究修订了Park和Peterson等人编制的积极人格特质问卷儿童版(VIA-Youth)来评定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本问卷适合使用的对象为10~17岁的青少年。问卷一共包含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正义、自制、超越自我等六个分量表,涵盖24个积极心理品质。全问卷共有198道题目,其中每个心理品质都设计有相对应的7~9道题目。测验结果使用5点计分法进行计分,“非常不像我、不像我、不确定、像我、非常像我”分别计为“1分、2分、3分、4分、5分”,其中有55个项目是反向计分。在本研究中,该量表内部一致性很高,α系数是0.97。

(2)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

本研究采用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来测查中小学生当前的幸福感体验。这个量表包括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两个部分。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包括8个项目,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个体情感的内涵;而生活满意度问卷只有一项。此量表总分=总体情感指数量表的平均分+1.1*生活满意度问卷的得分,总分范围是在2.1(最不幸福)到14.7(最幸福)之间。姚春生等人的研究表明本量表的重测一致性为0.849。

3.统计软件与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6.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表1表明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

表1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注:**指在.01水平上显著相关,*指在.05水平上显著相关。

2.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美德与主观幸福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下面对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六大美德和主观幸福感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表2对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主观幸福感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从回归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在逐步回归分析的过程中,积极心理品质的智慧与知识美德最先进入回归模型1,说明智慧与知识美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最密切,超越自我、仁慈等美德先后进入回归方程,其决定系数具有良好的统计学意义(P

表2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美德与主观幸福感的

多元回归分析

三、讨论

1.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

上述相关分析的研究结果证明了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越多,越有助于他们主观幸福感的提高。为什么积极心理品质会影响到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呢?可以用主观幸福感的人格理论特质来解释。人格理论特质认为个体幸福与否主要受其人格特质的影响,拥有更多积极人格特质的个体总是更积极地看待他所处的环境和所经历的生活事件,以更为积极的方式应对外界的各种变化,即人的性格倾向于以积极的方式体验生活,幸福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

2.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中的智慧与知识、超越自我、仁慈等美德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

本研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还发现智慧与知识、超越自我、仁慈等美德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如何解释这三种美德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首先,可以用目标理论和期望理论来解释智慧与知识美德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目标理论认为,当个体的目标达到或者需要得到满足,个体就会产生快乐的主观幸福感。拥有更多智慧和知识美德的个体能够有着开放的心态,容易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能够正确地认识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实现既定的目标,更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因而体会到更多的主观幸福感。另外期望理论认为期望值和实际成就之间的差异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期望值比实际成就高的个体不容易感受到主观幸福感。具有智慧和知识美德的个体对自我的认识比较清晰,对自己的期望比较符合现实,容易体验到满足而产生更多积极情绪,可以避免高期望值带来的失落,从而主观幸福感更高。其次,超越自我美德中的希望和幽默品质能够提高个体主观幸福感。许多研究也都证明了乐观和幽默等超越自我的美德可以提升主观幸福感。如安英红(2008)研究发现乐观和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Karou-ei(2009)结果显示,亲和型幽默和自强型幽默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再次,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仁慈美德中的社会支持品质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Kee-Leechou(1999)研究发现个体对其与家庭成员和朋友关系的满意程度可以用来预测主观幸福感及其所有维度;杜志丽(2011)发现主观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拥有仁慈美德的个体更容易获得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因为他们在社会中与人为善,常常为别人着想、理解别人,关心别人,经常主动帮助别人,从中得到快乐,同时自己也被别人接纳、喜欢、亲近、需要,容易和别人建立互相分享和关怀的亲密人际关系,在需要帮助时得到支持的可能性较大。

四、本研究结果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本研究结果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积极心理品质可以预测主观幸福感,学校可以通过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来提高中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1.培养掌握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品质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实施教育的教师队伍的素质以及人格发展密切联系。教师只有学习和掌握了积极心理学理念,才能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对学生进行各种积极的教育,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另外,教师只有学习和掌握了积极心理学理论,才会更加关注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情感的培养,形成健全人格,在日常的教学管理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行为,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榜样,优化学生整体心理素质,帮助学生体验幸福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外出培训学习、阅读相关书籍以及参加相关科研课题等途径学习和掌握积极心理学理念。

2.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首先,在学科教学内容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例如,语文老师在上《孔融让梨》时突出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内容,例如“孔融把大的梨分给别人,自己留下小的”,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帮助学生形成谦让的积极心理品质。其次,在学科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培养学生合作、接纳等积极心理品质。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无条件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子,和学生成为朋友,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创造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围,促进师生之间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帮助学生形成合作、接纳等积极心理品质。再次,在学科教学中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各学科任教老师可以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在活动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认识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内化为积极心理品质,塑造完美性格。

3.创设积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积极的环境能够促进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积极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首先,父母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应该有和睦的家庭氛围以及正确的父母教养方式。和睦的家庭环境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没有无谓的争吵,父母有权威,给孩子制定行为的准则,但同时孩子有一定的自利,能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其次,学校要为孩子建设积极的校园环境。安全、文明、洁净、优雅、舒适的积极校园环境能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感染学生,使学生更容易体验积极情绪,自觉地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不知不觉中拥有积极心理品质。例如,在校园里种上美丽的鲜花和碧绿的小草,在校园里建书画长廊,在教室后墙出精美的手抄报、板报等,让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无时无刻地、“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再次,学校要联合社会相关机构为孩子创造积极的社会环境。社会存在着许多消极的现象以及不良的意识和观念。青少年学生由于认知能力、是非分辨能力较低,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侵蚀和毒害,所以学校要联合社会相关机构,共同努力创造有利于孩子健康发展的积极的社会环境。例如,网络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经常通过网络搜集资料、进行人际交往,但网络上存在着很多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这需要学校和相关机构联合起来,为学生建设绿色网络,为学生创设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使学生远离不良诱因,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护航。

――――――――

参考文献

[1] NoremJ.K.,ChangE.C.The positive psychology of negative thinking.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2(9).

[2] ParkN,Peterson C.Moral competence and character strengths among adolescents: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Valuesin Action In ventory ofStrengths for Youth.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6(29).

[3] 姚春生.老年大学学员主观幸福感及有关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6).

[4] 许芳.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0.

[5] 安英红.初中生乐观、归因方式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08.

[6] 杜志丽,刘连龙.农民工社会支持及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国公共卫生,2011(10).

第3篇: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学科渗透; 积极心理品质; 教育方式; 残疾学生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兴起的以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为代表的一股心理学研究思潮,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心理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1]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应仅对损失、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而应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和美德进行研究。它提倡积极人性论,主张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生活幸福。[2]因此,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当代心理学研究价值的一种重新回归。

残疾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占比例较大也是学科教学,学科渗透是特殊教育学校培养残疾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一个主要渠道。因此,特殊学校教师要以各学科教学内容为载体,培养残疾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残疾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设定积极心理教育目标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设计,除了认知目标外,还应考虑情意目标和行为目标,在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认知、情意、行为目标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就要求特校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挖掘教材中蕴含着心理品质教育内容,对残疾学生进行了积极心理品质的教育。

不同学科教学有不同的特点,在不同层次涉及了心理品质教育的内容,教师只要对学科内容加以梳理,准确把握与心理品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就能将心理品质的教育目标融入到不同的学科中。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以课文中主人翁为榜样,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解数学题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在音乐、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音乐、美术那特有艺术美陶冶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想象力,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良好审美情趣;在体育教学中,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助精神、意志品质和竞争意识等。

根据学科内容设定积极心理教育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各科课堂教学中,首先完成学科本身的主目标(即知识、技能、能力等规定性目标),而积极心理品质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只是副目标。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教育,后者应服从于前者,不能主次不分,更不能本末倒置。二是根据残疾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不仅要从总体构建积极心理品质教育中渗透学科内容体系,同时,也要以学生残疾类型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的水平、特征及具体的教育培养目标为出发点,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交往和成长中普遍存在或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有侧重的培养和训练。三是目标设定还应具有客观针对性。各科教师在设定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目标时应该在符合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前提下,力求有针对地设定积极心理教育目标。

二、注意发挥学生个性优势

积极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学的培养目标,包括认知品质、情绪品质、意志品质和人格品质。[3]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广泛融人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在教《两小儿辩斗》(肢残三班用的普通教材第十一册)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分成三个学习小组,课前安排预习,然后再上课,预习时要互相配合完成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问题(问题:两小儿辩日中你认为哪个小孩说得对,为什么,为何“孔子不能决也”?请你查找资料,和本组同学共同探究,教室里都有电脑可以上网),问题的设计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感受、分析到底是上午太阳离人近还中午太阳离人近,学生在合作与竞争的氛围中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在讲授时,让每组的代表发人在班上发言,不完整的其他同学补充,学生说得不到位的教师再补充。这样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指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情感状态。课堂气氛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存状态”,而这种“生存状态”恰好是学生能愉快地接受教与学的重要心理基础,构成影响学生积极心理潜在的教育因素。[4]为些,特校教师不要因为残疾学生学习能力差或长相丑陋而心情不好,更应该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师生之间的互动要自然、和谐,学生才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动机、愉悦的学习情绪。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培养残疾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功能。那么,如何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心理气氛呢?

1.教师要有高昂的情绪,愉快的情感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他的情绪具有很大的感染力,教师本身的精神状态,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授课的开始,就要采用引人入胜导语,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有充沛的精神,饱满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情趣。

2.教学内容难易适度

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特校教师就特别注意要把握教学内容难易程度,我们所面对是残疾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是有限的。所教内容太浅,学生一听就懂,不用动脑、不必思考,势必使学生情绪松懈;而所授内容太深,学生听不懂,从而失去信心,产生困倦,注意力分散。怎样把握这个“度”?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首先是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教学内容。教师所教的内容和提的问题要稍高于学生实际水平,从学生的潜能出发,促进其大脑思维,从而掌握课堂知识,达到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效果。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优化课堂气氛的核心,是调动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首先,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因为,只有教师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重、接受、喜欢教师。只要学生喜欢教师,就会接纳教师的教育,就会带着良好的情感来正面理解教师的语言。其次,教师要以情感沟通为桥梁,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对学生满怀积极的期待。这样,平等、融洽师生关系就容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保证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便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主张使教育者自身实现改变,使教师在课堂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坚持在课堂中融入积极心理学思想,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和尊重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同时,会使教师得到积极的回馈,提升教师的教学兴趣和积极性,使教师在学生积极性的感染下更加用心教学,能够更加关注自身的积极情绪、潜力和美德,这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学生兴趣点,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的,让他们的在愉悦中掌握有关知识并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境的创设可以是生活情境,也可以是问题情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或有趣的故事作为课堂引入,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学媒体中的相关资源创设声像结合的情境,还可以在练习时用竞赛或实际操作的方式刺激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对学生作积极的评价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荣誉感和成就感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尊重的需要。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进行优劣高下之分。因此,教师既重视综合评价,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扬,针对学生实际,尊重学生个性,真诚地赞美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学生各种积极表现,激发学生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不爱学习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有意识安排比较容易的问题让这类学生回答,答对了教师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拓展延伸的问题,让这类学生发挥其思维活跃的优势,这也提高了他们自我约束力;对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从来不发表个人见解的学生,老师何以安排他们上台板演,写生字词等。这样,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得到了表现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就会浓厚,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这就是积极心理的一种体现。

五、实施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教学内容的承载,教学方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吸收。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好的教学方式务必遵循:情趣性、主体参与和灵活多样三个原则。

原则一“情趣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生动的语言、合适的语调、不同的身体语言,使讲课过程富有感染力、亲和力,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应该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和学识水平,采取不同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活动中,在良好的课堂氛围里掌握有关学习内容。

原则二“主体参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动手操作,获得亲身体验,才能成功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考虑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学生是否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学生是否得到发展和进步了,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精心设计,在教学活动中恰当指导。让学生都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如果条件有限,只能有一部分学生参与活动时,可让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寻找漏洞,总结规律等。

原则三“灵活多样”:“教无定法”,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渗透积极心理品质,并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方法。如:演讲法、故事法、视听材料穿插法、心理短剧表演法、角色扮演法、讨论辩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自我教育法、实际锻炼法等等,都可以交替利用。但是,所用的方法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和上课时间、地点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有所感悟,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健全学生的的心理品质。

总之,在学科教学中培养残疾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要潜移默化的,它不是外显的,是教师协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尽量发挥学生自己的潜力,使残疾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谐、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

[2] 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奠基幸福人生.中国特殊教育,2010,(11):3-8

[3] 彭美春.积极心理学中积极情绪及体验的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7)

第4篇: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教育;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活动课;“小五”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0004-03

积极心理学运动正在以一种温和改良的方式引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走向新的发展。积极心理学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动首先是理念上的引导,表现在关注人的积极力量和培养人的积极品质,其后,需要在积极心理教育实践模式上推进改良。心理教育活动课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导下,如何建构积极心理活动课的基本模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积极心理活动课的价值取向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信守人性积极向善的基本信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与此相一致,积极心理活动课应该把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作为价值取向。

(一)积极是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核心价值

积极体现了生命的本质。人的生命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她既有需要自我控制的内在冲突,又有指向自我完善的成长潜能。生命生长的基本动力,成长问题的妥善解决,来自于生命趋于完善的积极力量。积极从其本义上说既包括了外显的积极行为,也包括了内隐的积极品质,它有一种近似本能的性质。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就是“更真实地成了他自己,更完善地实现了他的潜能,更接近于他的存在核心,成了更完善的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有三大基础:性善论、潜能论和动机论。性善论说明人性是积极的、有建设性的、乐观的;潜能论说明人的价值是内在的、固有的、有倾向的;动机论说明人的活动是有追求的、有动因的并有内驱力的。很明显,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建立在积极人性的价值之上,以致于今天成为积极心理学的渊源之一。

积极成为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核心价值。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意在促进传统主流心理学回归平衡体系: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或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还要研究人的各种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重新担起心理学的神圣使命――追求人类生活的丰富意义。

(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根本所在

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心理学发展最有活力的领域。心理健康教育正是针对解决青少年成长的心理困惑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它也不免成为着重解决心理问题的应用心理学科。针对问题而着重解决问题,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初期必然经历的一个探索阶段,虽然它带有某种消防救火意味的消极应对特征。

着重解决心理问题并不意味着会成为一个健康的人,也并不意味着会形成一种积极的品质和行为。面对问题而着重积极成长,培育人拥有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心理品质,这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根本所在。心理品质决定了一个人的基本态度和行为方式。麦德沃杜瓦(Medvedova,1998)等研究表明,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景。桑德拉(Saudra,2001)等研究发现,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加人的心理资源,使人相信结果会更好。在面对压力时,常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人更不容易产生疾病。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如同给人增强了心理免疫力,更能抵御心理挫折和心理逆境,主动而积极地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

二、积极心理活动课的理论框架

(一)积极心理活动课的五因素框架

积极心理品质即指积极人格因素。积极心理活动课本质上是积极人格教育。于此,首先一个科学的认识是中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时期,处于积极人格培养的最佳阶段。虽然积极心理学对人格特质作了很多研究,但是还不够深入,其理论不如“大五”人格等理论的描述更经得起现实生活的检验。有人借鉴“大五”人格结构理论对儿童青少年人格的五因素进行探讨,得到了类似的“小五”人格结构。它们是:外向性,包含活跃、合群和积极情感;宜人性,包含利他、诚实和恃强;情绪性,包含紧张焦虑、自我体验和依赖性;谨慎性,包含谨慎、有序和努力;开放性,包括创新性、聪慧性、想象力和洞察力。每一个维度实际上都是对立的两极。人格心理学认为在人的内心深处存在积极与消极两种抗争的力量。这两种力量谁占上风,关键要看个体给哪一股力量注入能量。可以基于“小五”人格结构构建积极心理活动课的基本框架m。需要说明的是,这五个因素本身都是用来描写人面对外部事件时的表现特征,本来是不具有特定价值意义的中性词。而当把它们作为积极人格教育的框架时,将要赋予它们积极力量的价值取向。谨慎思考,其中有两点需要讨论。

作为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考虑,其中外向性是一个值得商榷的因素。外向者表现为精力充沛、乐观、友好、自信。内向者的这些表现则不突出。但这不是说他们就是自我中心的和缺乏精力的。有研究认为:“内向者含蓄而不是不友好,自主而不是追随他人,稳健而不是迟缓”(Costa & McCrae,1992)。即是说,不能认为内向者就是处于外向者的消极对立面。而且,关于外向一内向性的基因遗传率的研究表明,外向一内向性中的遗传成份占有很大的比例。外向一内向性作为人格特质理论公认的基本维度,不能作出优劣之分,不宜作出价值取向。不过,研究者还是发现,外向性的人更多地表现为积极心境和喜欢社交,比内向性的人幸福感程度更高(Brebner,Donaldson,Kirby & Ward,1995;Costa & McCrae,1980;Head-ey & Wearing,1989;Larsen & Kasimatis,1990)。基于积极人格教育的价值取向综合考虑,取其“积极性”作为价值内涵比较妥当。积极性反映了外向性的主动、乐观、有活力的因素,同时不反对内向性的安静、独处的成分。另一个需要讨论的因素是,谨慎性一词在常识表达上不够鲜明。谨慎性可描述为:做事仔细、有计划、生活有规律、工作和学习努力负责。可将其更名为责任性。上述这两点讨论主要是出于应用的考虑。

至此,积极心理活动课的五因素框架为:积极性,宜人性,情绪性,责任性,开放性。为形象地反映活动课的工作坊特点,将五因素框架表述为:积极坊,宜人坊,情绪坊,责任坊,开放坊。

(二)积极心理活动课的要素考虑

既然人格五因素得到普遍认同,那么有关积极人格的因素原则上可以放到五因素框架中。而且,既然积极心理教育是一种温和的改良,那么积极心理活动课与已有的内容应该有一个适度的衔接。积极心理活动课的内涵主线是培养积极人格,其实施要素要考虑积极人格的培养 途径,其活动情境要包含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基本内容。

彼德森和塞里格曼(Peterson&Seligman,2001)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24种主要积极人格特质。虽然这些内容的研究还相对不够深入,不一定都能够纳入人格五因素体系,但是仍可作为实践中的设计参考因素。24种主要积极人格特质如下:(1)对世界的好奇和兴趣;(2)爱学习;(3)创造性、创见性和创新性;(4)判断力、批判性思维和开放性思想;(5)个人、社会和情感性智力;(6)大局观;(7)英勇、勇敢;(8)坚持性、勤奋;(9)正直、诚恳、真实;(10)慈祥、慷慨;(11)爱和被爱的能力;(12)公民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忠诚、团队精神;(13)公正、平等;(14)领导的职责、权利和义务;(15)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16)审慎、小心、考虑周到;(17)适度和谦虚;(18)对优秀和美丽的敬畏和欣赏;(19)感激;(20)希望、乐观、为将来作好准备;(21)精神追求、信念和信仰;(22)宽恕、仁慈;(23)风趣、幽默;(24)热情、激情、热心和精力充沛。

积极人格理论强调人格形成中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人不是按照由基因图谱规定的固定路径来发展自己的,人格主要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内在因素、外部行为、社会文化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的。”(Caprara & Cervone,2003)积极人格理论认为人格首先是一种外在的社会活动,然后在一定的生理机制的作用下内化为个体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积极人格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三种:在社会活动中增进积极体验,在经历各种生活情境时学会积极赋义,在个体的发展中培养良好自尊。

积极赋义需要有积极信条作为基础。积极信条是指自己信奉的带有信念意味的积极准则。不管人的价值观如何,大部分人心里都有一个不断积累的信条集合。这些信条能够解释人的大部分行为,也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这些信条不一定都符合人的生活适应。积极心理教育希望人们强化更多的积极信条,以利于养成积极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下面是一些设计积极心理活动课可以利用的基本积极信条:(1)我好,你好,世界好;(2)我的看法是积极的,我的生活就是积极的;(3)我只需管理自己,努力做得更好;(4)我已具有了让自己成功快乐的源泉;(5)凡事必有至少三个解决的方法;(6)尝试新的做法就会得到新的结果;(7)有效比有道理更重要;(8)坚持追求目标就有成功的希望;(9)用行动兑现承诺;(10)选择对自己最有价值的行为。

积极心理活动课需要通过设计情境活动来展现。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五个基本方面:学习心理、人际关系、情绪管理、自我认识、社会责任。现在的心理活动课直接把这些方面作为主题和内容,积极心理活动课则在这些基本内容之中铺设了一条积极人格的主线。

三、积极心理活动课的模式设计

以初中阶段为例,小学阶段和高中阶段可以根据年龄特点相应调整活动主题。以下每一个主题是一节活动课的内容。这些活动主题仍然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就相近主题调换。名称可以进行形象化改动。在设计教案时,还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年龄特点等因素。

(一)积极坊活动主题

1.乐观自信。活动目的:了解自信的表现,学习如何让自己更自信。

2.主动交朋友。活动目的:学习友善,学习与人交往和人际沟通技巧。

3.欣赏美丽和优秀(异往)。活动目的:学习欣赏异性,在欣赏中培养自尊。

4.坚持持久。活动目的: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学习坚持做好一件事情。

5.爱学习。活动目的:了解各种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习的乐趣。

6.有活力,展示长处。活动目的:了解自己的长处,让大家喜欢自己。

(二)宜人坊活动主题

1.正直,诚实守信。活动目的:培养诚实品格和信誉感,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2.善良,热情友善。活动目的:培养亲社会情感,学习友善待人,热心助人。

3.善于倾听。尊重他人。活动目的:了解倾听的重要性,学会在交流中尊重他人。

4.镜像自我。活动目的:通过同学对我的评价和希望了解自己,学会积极评价他人。

5.乐于合作。活动目的: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人合作共事。

6.感激感恩。活动目的:懂得感谢他人,感受生活中他人对自己的友好。

(三)情绪坊活动主题

1.了解青春期情绪。活动目的:了解青春期的情绪,了解管理情绪的基本方法。

2.学会积极赋义,树立积极理念。活动目的:建立积极认知,学会积极解释问题。

3.调节情绪。活动目的:了解不良情绪的影响,学会积极调节青春期情绪。

4.积极应对挫折。活动目的:平静面对挫折,学会积极应对。

5.考试焦虑。活动目的:了解考试焦虑,学会自我放松和调节。

6.积极情绪体验。活动目的:体验积极情绪,感受积极情绪对自己的影响。

(四)责任坊活动主题

1.计划性。活动目的:学习怎样管理自己的时间,养成按计划做事的习惯。

2.条理性。活动目的:了解生活有条理的好处,养成生活有条理的习惯。

3.自律。活动目的:学会控制自己,不随意放纵自己。

4.努力。活动目的:形成做事力求更好的意识,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

5.负责。活动目的:懂得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积极接受结果。

6.自强。活动目的:学会管理自己,培养自强品格。

(五)开放坊活动主题

1.好奇心。活动目的:喜欢新奇事物,乐于探索世界。

2.想象力。活动目的:丰富想象力,学习如何提高想象力。

3.开放。活动目的:乐于了解新信息,尝试挑战性活动。

4.改变。活动目的:学习主动改变,主动适应生活。

5.创造力。活动目的:培养创造力,养成创新意识。

6.积极应对。活动目的:热爱生活,积极人生。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340(5):41~45.

[2]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4(4):106~111.

[3]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31.

[4]Medvedova L.Personality dimensions:“Little Five”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coping strategies in early adolescence.Studio Psychological.1998,(4).

[5]Sandra S.In search of realistic optimism:Meaning,knowledge,and warm fuzziness[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3).

[6]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120~126.

[7]王鉴.学校积极心理辅导的核心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1):32~33.

[8][9][10]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32;205.

第5篇: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三级网络体系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与局限

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能够面临新世纪挑战的人才是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的重视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下,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不断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虽然各高职院校都在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及其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误区,并已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其主要局限有:第一,在教育对象上,难以做到关注更多学生的心理状况。教育对象的局限性必将影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第二,在教育内容上,更多的精力用于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筛查与咨询,而忽略了对广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第三,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及其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研究取向

积极心理学产生于二十世纪末期,是西方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1998 年,前美国心理学会会长赛里格曼通过长期以来对心理学发展的反思,撰文指出当前心理学发展的不足与误区,同时呼吁同行正视心理学的发展。2000年1月赛里格曼和米哈伊森特博士的《积极心理学导论》问世,此后心理学家们更多地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以研究个体积极心理品质、建立积极情绪和品格为重点。它关注三个主题:第一是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指出任何人生活的质量首先不在于对物质财富的占有量,而是在于积极的情绪体验量。其次是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具体研究了包括好奇、乐观等在内的24种积极人格特质,认为培养个体具有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一条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再次是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了怎样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系统,从而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这种研究取向有效克服了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

三、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工作重心与不足

高职院校普遍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在学校、分院、学生班级三个管理层面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和干预,防范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当前高职院校中,无论是在学校层面还是在分院系层面,工作重心是对心理异常学生的关注。从新生进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即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依据心理问卷筛选出有问题的学生。分院心理工作小组和班级心理委员在工作中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对问题学生的关注上,力求减轻或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人群中心理异常学生毕竟只是学生中的少数,这种工作模式这样就忽略了更多学生优良心理品质的塑造,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四、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

1.在教育对象上,点面结合,面向大众

消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局限是教育对象的局限,心理学的发展绝不应该仅仅研究心理的消极面和面向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更多的应该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潜能的激发,教育者应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与尊重,发现其优势和特长,及时予以肯定并做积极的评价。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正可以运用其健全的体系,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发挥每一级网络的教育力量,尤其是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潜能,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面,让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的心理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在教育内容上,注重高校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

彼得森和赛里格曼(2004)在《人格力量与美德分类手册》中以人格力量与美德为取向,分类列出了六种重要人格特质:智慧、勇气、仁爱、公正、节制和卓越。与之相联系,包含了24种人格力量,具体包括创造力、好奇心、心胸开阔、好学、洞察力、正直、勇敢、诚实、热情、善良、爱心、社交能力、公平、领导才能、团队协作、宽容、谦虚、谨慎、自我控制、对美和优秀的鉴赏力、感恩、希望、幽默、虔诚。这就为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准备了丰富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该以培养积极的心理特质为目标,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在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塑造上,才能保证把绝大多数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成员。

3.探索与运用多种教育模式,普及面向学生大众的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作为心理健康三级网络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肩负着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与实施,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团体活动、朋辈咨询、文艺作品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其次,分院心理健康小组应在分院范围内,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注重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教育内容的丰富性,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对于专业素质提高的促进作用。第三,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积极性,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心理活动。心理委员应该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培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构建积极乐观向上的班级心理氛围。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心理科学,其倡导的心理教育理念正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入手,发展和完善当前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积极正向的人生观和心理品质,这才是完善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况志华,任俊.积极心理学:人性的理性复归[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2]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3]任俊,叶浩生.积极心理治疗思想概要[J].心理科学,2004.27(3):746~749

第6篇: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路径;高职学生

1高职学生不良心理品质

1.1学习抗压能力不足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知识学习能力不足、学习内驱力不足的共性特征。这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在进入大学后依旧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在学习生活中出现困难情景时,比如所学专业不是自己所擅长喜爱的,容易出现厌学混日子,甚至出现弃学的行为和退学的想法。

1.2人际关系敏感

心理学家认为各种问题的出现,追根溯源是关系出现了问题。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的好坏,时时刻刻影响他们的情绪状态和主观幸福感。他们面对的主要人际关系有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及师生关系。在我国,大部分学生从小接受的是双管理模式,教师+家长双重引导约束下,自主性不足会导致到了大学以后,宽松的环境下会突然出现适应不适。同时,学生普遍都还处于青春期,这个年龄阶段更在意同伴之间的关系,渴望在大学时光里收获真正的友谊,需要归属感获得满足,同伴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时时刻刻影响着他们。但是,大学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文化背景的差异,地域的差异、教养方式的不同,自身性格的差异,会导致一些性格趋于内向的学生出现人际敏感,不知该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

1.3自我管控力不强

网路时代,各种积极的和消极的生活理念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这让还没有明确辨别能力的学生出现手足无措,甚至选择错误的生活态度。本身缺乏自控力、沉迷游戏的学生追捧“躺平”状态,无论外界有多大变化,内心都毫无波澜,不受外界影响,只专注于自己的虚拟世界,轻者厌学逃学,重者出现一些心理障碍。

1.4缺乏积极的情绪体验

在学习生活中,积极的情绪体验有着一股神奇的力量,这种体验如同沐浴温暖的阳光,让自己的心态舒舒服服,扫除消极体验所带来的阴霾;能让处于心理危机中的人,开启走出困境的开关。源于高职学生的学习经历,很多同学由于学习上的不够优秀,缺少了这种体验,所以更容易遇事就打退堂鼓,遇到困难就放弃。

2高职学生核心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

在明确高职学生存在的不良心理品质之后,进行高职学生核心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需要考虑其年龄、学情特征。高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一定的自立性,对新生事物抱有浓厚的兴趣,对客观事物有着特有的见解;喜爱创新特立独行,大胆尝试,有着一定的自我表现欲望。但是,在遇到困难时,又表现出抗挫折能力不足,悲观失望甚至放弃自己的努力。他们情绪表达愿望强烈,但是缺乏稳定性,易出现大喜大悲,情绪起伏不定。与此同时,一些学生由于高考发挥不佳而选择就高职,内心会存在着无奈、无助和自我挫败感,这种消极心理品质的存在会导致他们对专业的选择和学习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不愿意学甚至放弃学,消极度日。如何让学生拜托这种消极的心理品质,关键在于如何让其在不同的教学或活动环节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认识到自己是有潜力的,是可以通过自身积极因素的挖掘实现自我,一样可以靠这些积极心理品质追求美好的未来,拥有幸福人生。综述国内外对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有着多种维度和各种子项目,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应落实到挖掘其认知的力量、情感的力量、人际的力量以及意志的力量。使其能够摒弃自身存在的消极品质,培养积极向上心态,未来成为真正的具有阳光心态的大国工匠。

3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路径的研究

3.1构建四大载体平台

积极构建心理健康工作各种平台,现已建成了课堂平台、网络平台、制度平台、师资平台、咨询室平台、职教平台等六大心理育人载体,平台的构建是各种培养路径中的基础。3.1.1课程平台(1)“1+3+X”课程模式:“1”代表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3”代表大学生心理健康选修课,包括《幸福心理学》《大学生人际交往与生活适应团体》和《爱情婚姻心理学》;“X”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二课堂。具体包括大型知识讲座:如何识别心理危机;学会有效沟通等;团体心理辅导:人生交响曲———走进建筑工程学院;开设工作坊:“点亮自己———提升自信心工作坊”;“做最好的自己———提升快乐心理工作坊”;“积极心理,健康成长”———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工作坊等。(2)课程开发系统:利用学校自主研发的“课程开发系统”教学平台,开展现代化信息教学。教师通过课程开发系统,在课前上传课程资料(如电子教材、作业、微课等),课上可以实时发起签到、点名、分组教学。通过师生线上和线下的互动,拓展教学时空,促进师生在“互联网+”时代的教与学。3.1.2网络平台网络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完成每年度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完成心理咨询预约、更新实时动态新闻以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3.1.3师资平台严格按照22部委颁布文件的要求,从事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的专业教师与学生配比不少于1∶4000,目前,学校有在校生10666名,心理健康中心有专任教师6名,师生配比高于国家规定的心理健康教师师生配比值,且全部教师具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考试颁发的“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部分教师分别具有“绘画分析师”“沙盘指导师”等证书,所有教师均具备“双师型”教师资格。3.1.4咨询室平台心理咨询工作场所主要包括:心理接待室、个体咨询室、情绪宣泄室和团体活动室,有条件的可以筹建各个二级学院的心理辅导站。平台的构建,从制度上和硬件设施上保障了心理健康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是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前提条件。

3.2有效开展课程教学

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课程教学是所有培养路径中的主阵地。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是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最直观、准确、专业、有效的途径。(1)教学团队的建设:课程授课教师团队由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水平高、具有良好师德师风、教学技能和信息素养的老、中、青年教师组成,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分布合理。团队成员均为双师型教师,全部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实践经验丰富。授课团队的优化,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授课教师积极的心态也有利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2)课程模式创新:前文提到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采用1+3+X的课程模式,形式灵活多样,深受师生好评。此外,正在探索1+3+X+O(Order)的新的授课模式,即在原课程基础上根据二级学院各个专业的具体要求,结合各二级院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特色课程,满足师生需要,助力学生成长。比如,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生,他们都需要考取相应的注册证书,所以需要积极的学习心理和应试心理品质,更需要克服学习抗压能力不足的问题。所以在讲授学习模块的内容时,创新课程模式,采用订单式授课模式,有效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3)教学模式创新:为了能够在课上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我们采用“情境———任务式”的教学模式,实现“做中学”“做中教”“感悟中学”“学中感悟”。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立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在教学组织中,我们以“传统教学”为主体、进行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疫情期间,钉钉直播教学的方式的引入,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性,能够更好地及时的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高效的抓住每一次可以育人的机会;在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新事物时,也是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过程。(4)课堂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思政元素的融入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高度。一个心中有大爱的人,才能无惧艰难险阻,无畏挫折困难。课堂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引入能提升学生的责任心,一个有担当的人才能有积极健康的阳光心态;“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也都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资源;还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故事等。找到适合的教学环节,把这些资源引入,能从知识层面、情感层面唤起学生的觉察力,从而提升其积极心理体验。

3.3探索心理咨询新技术

依托四级心理危机干预网络,整合全校教职工及学生资源;依托学校心理咨询师成长联盟,整合全校心理咨询专业队伍资源;依托心理健康中心,心理健康教研室,整合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专业队伍资源。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咨询技术及咨询途径的创新。(1)首创心理咨询技术———模块整合疗法。总结多年心理咨询实践,首创模块整合疗法,并在全国推广,深受同行关注和专家肯定。该疗法把国内外主要心理疗法划分为若干可独立操作的模块,根据个案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模块,组合成独特的咨询方案。该疗法具有针对性强,咨程短,疗效快,易操作的鲜明特点。(2)探索出了对抑郁状态者心理辅导的独特技术路线。针对很多心理咨询师对抑郁症不敢碰,不会咨询的行业现实,肖教授将模块整合疗法用于抑郁状态来访者的咨询,总结自己上百例的成功案例,探索出“对抑郁状态者心理辅导的技术路线”,在中国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2018年度学会会议上做学术报告,与全国心理咨询师同行分享,广受好评。(3)开发了独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系列。针对高职大学生群体较多存在自卑心理的特点,心理健康中心连续开办10期“点亮自己———自信心提升工作坊”,利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咨询,参加学生的自信心都所有提升。为挖掘学生潜能和美德,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心理健康中心开设“做最好的自己———快乐心理提升工作坊”,旨在提高学生的幸福感指数;开设“积极心理,健康成长”———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工作坊,旨在提升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培育工匠型人才奠定基础,参与同学在工作坊中受益良多。心理咨询新技术的不断探索,有效地提高了个案咨询及团体辅导的效果,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3.4举办校园特色心理健康活动月

第7篇: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 渗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策略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小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小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一、利用教材的内容有目的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体育教材分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的教材内容都有鲜明的思想性。如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可以提高小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树立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锻炼好身体的思想,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为社会做贡献结合起来;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启发小学生敢于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坚持锻炼,提高身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小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因此,小学体育教材基本理论部分内容是教师有目的的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

小学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属于体育运动的技术。每个技术动作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寓于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学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小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如:教授各种器械体操、跳跃项目便于培养小学生勇敢精神;篮球、排球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维护集体利益,自觉遵纪守法和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练习中长跑可以培养小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

二、结合课堂常规有意识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利用各个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小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小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

上课的开始要对小学生进行动员,提出本次课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他们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反映速度、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值日生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 三、依据教学实际灵活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增进学生的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优秀道德品质的主题很多,有爱国、勇敢、团结等。我们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指定相关的内容以及游戏,让小学生在不经意之间学到这些优良的品质。

四、善用评价巧妙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心理学家认为“赞美有如孩子的营养剂”。一句由衷的赞美,便可使丧失信心,挫败的儿童悬崖勒马,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小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在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小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小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小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小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有一小学生的体育技能较好,但纪律观念差,在集体中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我赞扬他的长处之后,点出要当一名优秀小学生,还需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小学生听后,慢慢自然收敛。

五、注重榜样示范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向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运用体育先进事例进行榜样教育:通过介绍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所取得的新成绩,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为祖国争得荣誉,使我国在国际体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使小学生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8篇: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范文

心理学有关人格特质的研究范式主要在于依据人们的外部行为表现,列出人格特质表来描述个体,并解释特质的形成原因。该范式强调个体的人格由特质组成,特质决定个体的行为,人格特质的表现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和普遍性,跨时间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人格特质理论可分为经典人格特质理论与现代人格特质理论。经典人格特质理论主要有阿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以及晚近的“大五”等人格理论。现代特质理论主要是新兴的积极人格特质学说。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为当代人格研究开辟了一个新方向。积极心理学主要倡导在个体水平上对人格进行研究,主张人格研究不仅要研究问题人格特质和影响人格形成的消极因素,更要致力于研究人的良好人格特质以及影响人格形成的积极因素,特别是研究积极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在个体良好人格特质形成或发展中的作用。自1999年第一次积极心理学会议召开后,以塞里格曼为首的积极心理学家们开展对美德和力量等积极人格特质的分类工作。2000年7月,在迈尔森基金会的支持下研究小组创立了“行动价值”协会(TheValuesinActionInstitute,VIA),在塞里格曼、彼特森(Peterson,C.)等人的领导下,研究者拜读了大量名人著作,例如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奥古斯丁和富兰克林的著作以及《圣经》、《犹太法典》、《孔子》、《古兰经》等,并从这些书籍中提及了约二百多种人类美德。研究发现,有些特定的核心美德在“一些非常有影响力的宗教以及哲学传统(如孔夫子、道教、佛教、印度教、雅典哲学、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被广泛接受和推崇的”,“有一些几乎是全世界范围内均为认同和称颂的美德”。2004年在《人格力量与美德分类手册》一书中,他们归纳了几乎所有的传统著作都支持的六种美德,即智慧、勇气、人道、公正、节制、卓越,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二十四个积极人格特质的分类标准。这些研究成果形成了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人格理论,同时还促使积极心理学形成了“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的学科理论架构,即以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制度为支撑点。

二、积极人格特质的筛选与分类

1、积极人格特质的筛选标准六大美德和二十四项积极人格特质的分类是以塞里格曼为核心的“价值行动”(VIA)项目组查阅了有关优良性格的文献资料,如精神病学、青年发展、品格教育组织研究等和心理学,还考察了文化产品中的优势性格所开展的重要优势品质研究的结果(如表一)。该项目着力研究了哪些积极人格特质有利于人类最优化发展,这些人格特质的总体筛选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属于特质类,与实现幸福生活相联系,符合道德价值,不会损害他人利益;其次,具有社会支持性,在社会角色中有较高价值;再次,最为苛刻的标准是,积极特质的对立面不能用积极形式表达,即与积极特质的涵义相反的品质不应具有积极意义。而对于具体的积极人格特质还有更为详细的筛选指标,例如:普适的:在不同文化中被广泛认可;令人满足的:对于个人满足、满意度和一般意义上的幸福感有所贡献;不贬低他人:使得见证者受到鼓舞,产生钦佩而非嫉妒;类特质的:是一种个体差异,表现出了普适性和稳定性;可测量的:能够成功地被研究者作为个体差异来测量;有区别的:不与其他性格优势在概念上或经验上重复;有楷模:在一些个体身上令人惊叹地存在;有神童:在一些儿童和青年身上早慧地出现;可以选择性的缺失:在一些个体身上缺乏;有鼓励性的机制:存在一些社会实践或者仪式,将培养它作为目标。经过以上具体标准筛选,逐渐形成和确立了六类美德和二十四个积极特质,这些积极特质被历史上绝大多数文化所认可,并且在实践中为个体会带来更多的幸福。

2、美德与积极人格特质分类及具体解释如今人类美德与优势分类已经成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支柱”组成部分。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育与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Gardner)和霍布斯(Hobbs)教授认为“塞里格曼和彼得森致力于人类的优势和美德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是过去半个世纪心理学界的最重要创举之一。”人类六大美德和二十四项优势人格特质的具体解释如下:智慧和知识(wisdom&knowledge)。包括了服务于美好生活而获取和使用信息的积极特质。1)创造力:以新颖的和富有成效的方式来做事,包括艺术成就,但不仅限于此。2)好奇心:对经验保持兴趣,寻找有趣的主题和话题,并进行探索和研究。3)热爱学习:无论是以自学还是正式学习的方式,都是用来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热爱学习”超越“好奇心”,具有系统地拓展自己知识领域的倾向。4)开放性思维:从各个角度来思考事情;不会急于下结论;在证据面前能够改变自己原有的想法;能够公正地评判所有的观点。5)洞察力:能够给他人提供明智的参考意见;能够以看待世界的方式,认识自己和他人。勇气(courage)。面对内部或外部压力而努力达成目的的意志。6)正直:说出事实,展现真实的自己,诚实行事;不虚伪;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负责。7)勇敢:在威胁、挑战、困难或痛苦面前不退缩;即使面临反对意见,仍敢于为正义辩护;即使不被大多数人认可,仍坚定自己的信念。8)坚持(毅力):做事有始有终;即使遇到障碍也要坚持当下行动;自认为当下任务完成得足够好了(可能还有提高的空间),就该停止行动;对任务的完成感到愉悦。9)热情:面对生活充满激情和力量;做事不半途而废或三心二意;过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生活;感受到自己的活力和生气。人道(humanity)。涉及关心、照顾、与他人的关系的积极特质,主要用来处理人际间的一对一的关系。10)友善:为别人做好事;乐于帮助他人;乐于关心和照顾他人。11)爱:重视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尤其是彼此之间能够分享和关照;亲近他人。12)社交智慧:能够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愿望和情绪;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知道如何处事;懂得如何激发他人。公正(justice)。指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与个人、群体或社区之间的最佳互动有关,主要是一对多的关系。13)公平:依照公平、公正的观念,同等对待所有的人;对他人的看法不要因个人的意见而产生偏见;给予每个人一个公平的机会。14)领导力:激励整个团队去完成任务,同时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组织团队活动并做好监督工作。15)团队精神:要做好作为一名团队成员的工作;忠诚于团队;完成分配的任务。节制(temperance)。指那些可以防止我们过度的积极特质。16)宽容:原谅那些犯错的人;重新给他们一次机会;没有仇恨。17)谦虚:不吹嘘成绩,让成绩说话;不追求过分表现自己;不要认为自己比别人更特殊。它能保护我们防止骄傲。18)谨慎:小心地做出选择;不过分冒险;不做可能后悔的事、不说可能后悔的话。它能保护我们防止能够带来不良后果的短期愉悦。19)自我调节:调节个人的感受和所为;遵守纪律;控制个人情绪和欲望。它能保护我们防止各种极端情绪。卓越(transcendence)。是指让每个人与更广阔的世界形成联系,因而为人们带来人生的意义;它涉及一种信念和投入,致力于创造卓越的(非物质的或精神的)生活。20)审美:在生活的所有领域,从自然界到艺术领域,再到数学、科学以及日常生活的每一天,发现和欣赏美、优秀和娴熟的表现。21)感恩:意识到并对发生的美好事情心怀感谢;花时间去表达你的感激之情。22)希望:期望最美好的未来,并努力去达成这一愿望;相信美好的未来是能够实现的。23)幽默:喜欢畅怀大笑;给人带来微笑;寻求事物的阳光面;制造一些笑话(不一定要说笑话)。24)虔敬:对高层次目标与精神领域的价值有内在的信念;拥有对人生价值的信念,以此形成自己的行为,并感受到愉悦。

3、积极人格理论对初中生积极人格培养的意义对于学校教育工作者、父母、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以及关注青春期积极发展的决策者来说,积极人格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或者转折期,这对于个体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抓住关键期或者转折期进行行为、技能和人格的培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初中阶段,根据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初中生积极人格的培养应当关注所有积极人格理论所倡导的六大美德和二十四中积极人格特质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应着重培养初中生的创造力、好奇心、友善、爱、社会智慧、团队精神、谦虚、宽容、感恩、希望等积极特质。同时,初中阶段也存在某些薄弱品质,如坚持、虔敬、领导力等,要预防由此引起的偏差和问题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积极人格培养策略与方法可以改变当前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它是以培养出健康幸福的个体为目标,关注个体能预防和减少特殊问题行为的积极特质,这些积极特质能帮助个体在他们的生活中克服困难,应对挑战,享受幸福充实的生活。所以培养孩子并非一味发现弱点和纠正错误,而是要测评他们的积极特质,像关注缺点一样关注优势特质,认同和培养其优势和力量。初中生可塑性极强,如果借助学校教育,各种青少年发展项目以及健康辅导机构,从小就对他们进行积极性格品质的培养,可改变他们理解生命、获得幸福以及看待问题的视角,从而实现积极的健康成长。

三、初中生积极人格培养的策略

1、重视学校课堂教学的全面渗透,让初中生学会积极认知和乐观态度的策略在学校教育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21世纪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育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学科渗透已成为进行积极人格培养的重要策略之一。课堂教学活动是初中生知识汲取、能力发展和人格塑造的重要环境。我们不仅要在数理化学科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品质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且在语文和艺术等学科中,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友善、宽容、正直,审美、希望、信念等人文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良好的意志品质等;更重要的是在现代社会的复杂生活中,要教会学生在容易遇到挫折与沮丧的情况下,时刻保持积极思考与乐观的态度,这是积极人格所必须具备的核心因素。正如凯瑟琳•马格温(KathleenMcGowan)认为的:人如果能够学会控制自己的思维,尤其是在面对一些负面情绪时,生活也相对会变得容易许多。因此,学校教育除了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外,必须重视学生积极思考方式和习惯养成,让他们学会了解自己的负面情绪以及掌握应对的方法,并使自己不被负面情绪所操控;帮助学生学会不将事件放大而失去信心,这样能使他们更容易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挫败与挑战,也更能拥有快乐的人生。乐观主义强调运用合理的方法解释生活事件,从而提高自我控制感,并提高适应性反应。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式是改变人们对生活事件的解释风格。积极心理学主张采取一种“弹性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事物而让自己受惠。这种态度能让我们分辨所有情况的正面效应,以及抉择所产生的负面后果,弹性乐观可以给我们更多的选择空间。因此学校课堂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让他们学会在压力情境下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和自我恢复,积极应对并在适当的时候寻求社会支持,这样他们会拥有更好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全面的心理健康。所以,要让初中生认识到彻底击败我们的不是生活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些事件的理解和信念。

2、开展丰富的团体活动,引导初中学生积极体验的策略积极人格源于学生的主体和环境的互动,是学生个体在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触动而形成的。初中生的情感丰富而热烈、复杂而深刻,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虽迅速发展,但非常需要有丰富而具体的直观经验来支持。因此对初中生积极人格的培养要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中激发心流(Flow),感悟和体验幸福。积极心理学认为心流是指个体在活动过程中的整体感觉,一种完全投入情境,会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并且过滤外在不必要感受的内在心理状态。当个体心流被激发时会增进在许多方面的成长,例如增加沟通能力、探索行为、增进学习、正向的情感等,这种心流经验有助于积极人格养成。同时,积极心理学家将幸福体验分为三种成分:愉悦感,包含三类积极情绪,即指向过去的积极情绪如满足、坦荡、自豪等,指向未来的积极情绪,如乐观、希望、信念等,指向现在的积极情绪,如此时此刻的快乐体验;参与感,是指对一切生活事件的高度投入以及因此萌生的内心充盈的积极情感;意义感,是指将自己与外在世界建立联结,精神自我得以延展升华的积极情感。总之,学校可以通过设置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对初中生进行积极人格培养,可以组织团体活动和其他活动,如团体心理训练和辅导、角色扮演、心理剧、游戏、小品、辩论等;也可以组织各种文体竞赛和表演,如球赛、朗诵比赛等,各种才艺表演,如歌唱、舞蹈等;学校可以通过班会和社团活动,如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这些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培养坚持、勇敢、自信、理智、不半途而废或怯场等积极人格。

第9篇: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2-0015-03

近二十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从无到有,方兴未艾,取得了很大成绩,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深层次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由于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伴随着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增多而逐渐开展和完善的,这也从一开始就赋予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功利。出于对心理疾病的危害性的认识,家长和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把注意的焦点集中到心理问题方面。尽管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有所改变,追求发展性教育原则的呼声日高,但由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观念根深蒂固,目前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课,还是学校心理辅导和咨询,都是针对教育对象中已存在或易发生的心理问题而进行的。这种消极心理学取向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和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而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存在形式化、片面化和医学化倾向,这两方面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对传统心理学进行补充”的积极心理学的出现给我们带来的新的认识和体验,从而为当前陷入困境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发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我们常说的许多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心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懂得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

积极心理学明确指出了自己研究的三个主题:一是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本性是偏爱积极的,特别强调积极情绪体验在人生活中的作用,认为看起来相对离散的积极情绪有利于增强在某一时刻的思想和行为能力。重视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将来。二是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倡导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塞里格曼用“解释风格”来对人格进行描述,他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另外,还具体研究了包括好奇、乐观等在内的24种积极人格特质,并认为培养个体具有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一条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三是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人的经验获得与成长是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体现的,因此应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系统,从而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大的幸福。

二、积极心理学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关于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组织系统的观点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这种从研究人的自身的积极因素入手,通过不断地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它们来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而获得良好生活的理论取向,为我们当前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启示。

1.树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理念

2002年,教育部下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由于我们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沿袭的是病理心理学或消极心理学的理念,关注的重点在于青少年的各类心理问题而非青少年本体,这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的积极因素,否定了潜能开发和积极品质的培养,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难以实现。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具有巨大的潜能,都有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正如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人生而偏向积极的,每个人都有整合自己的力量和克服困难的潜能,正在成长和发展的中小学生尤甚。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树立起积极的理念,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把每个学生都看作是健康发展的个体,通过美德的发掘、积极品质的培养等途径帮助他们获得或激发积极的力量从而克服现实中的诱惑和困难。即使是面对出现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的中小学生,也要以积极的态度和专业的辅导技术激发他们克服问题的信心,在补救和修复伤害的基础上发掘其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和力量。中小学生年龄尚少,身心发育迅速,其自身旺盛的生命力蕴涵着巨大的潜能和快速愈合的能力。在目前光怪陆离、充满形形色惑的社会里,补救不是办法,预防也让人防不胜防,惟有增强个体的内在力量才能真正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并且使之受益终生。

2.摒弃功利主义,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对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过分追逐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充斥着功利主义和短期效应,严重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开展。在功利主义影响下,许多列在课表之中的心理健康课被文化科目取代,导致某些学校只设立简单的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成为“花瓶”;目前已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也大多是以心理问题为专题,引导中小学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交往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甚至为了即将到来的考试,开设考前心理辅导讲座;学习的模式也往往是先列出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然后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讨论。这种以问题为主的教学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聚焦在处理心理问题上,一方面给学生以消极暗示,压抑其心理潜能;另一方面导致师生对心理健康产生误解,影响其学习和求助的态度。更重要也更为严重的负面效果是这决定了其预防效果的短期性。总之,忽视潜能开发和心理素质培养的教育内容最终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实效性,使实现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只能是一句空话。

只有摒弃功利主义和短期效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改善目前这种事后治疗,致力于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的疏导和防治的状况,把注意力转向学生积极的、优秀品质的培养。只有以人为本,对学生生命全程负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用积极的理念和思想优化心理素质,促进青少年的健全发展。

3.面向全体学生,培养中小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