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课程网络教学范文

小学课程网络教学精选(九篇)

小学课程网络教学

第1篇:小学课程网络教学范文

关键词:网络微课程;信息技术;小学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已经比较常见,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了各个阶段的学校改善教学条件的重要方式。当前我国的学校已经基本实现了教育的信息化,多媒体教室也已经比较普遍。正是由于网络的重要性,教育中不仅要在教育方式上考虑到网络技术的运用,也要注重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培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小学阶段就要重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信息技术的培养就必须要从小学阶段开始,从小培养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才能做到更好地学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我国小学阶段已经得到重视,很多学校的微机室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设备也比较完善,但要真正意义上提升教学水平,光是从硬件上入手还不够,还需要老师能够改变教学技术,运用一些新兴的技术来进行教学。网络微课程的兴起,就给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网络微课程是当前比较热门的以网络和视频为载体的教学课程,网络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上也有很大的运用空间。

一、网络微课程的主要特点

(一)灵活性

教育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当前教育和以往的教育有所区别,因此都称为现代教育。现代教育就更应该要体现其时代特性,尤其是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当前教育环境中,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已经成为改善教学条件的重要手段,由此也可看出,⒔逃和时代特性结合是改善教学条件的必经之路。网络微课程融入课堂教学就是将教学结合时代特征的重要方法,网络微课程主要是指通过网络视频来对某项知识点进行讲解的教学视频,因此网络微课程和普通课程包括一般网络课程都有很大的不同,网络微课程更加灵活,尤其是网络微课程打破了教育的空间限制,只要有网络,在手机、平板、电脑上都可以进行网络微课程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便捷,是教学的一个新的形式,值得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借鉴。

(二)专业性

网络微课程由于其总量巨大,因此其分类也较细,基本上很多课程,尤其是部分重要的知识点,在网络上都可以搜到与之相关的微课程。这也就表明了网络微课程的专业性,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虽然涉及的知识点并不难,但信息技术课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专业性,教学也就必须要保证针对专业知识进行教学。就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它是一门既有理论知识又强调实践的学科,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也就应该要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做到二者的兼顾,而网络微课程就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网络微课程因其专业特性,老师可以直接搜索某一章节的理论知识的课程,也可搜索相关的实际操作的课程,学生通过网络微课程的学习可以直接了解到相关知识,并可以直接看着网络微课程的视频进行实际操作,以模拟的办法达到学习的目的。

(三)趣味性

教学形式的创新与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老师提升教学效率,而与之直接相关的就是网络微课程,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是 “00后”甚至是“10后”,对于他们而言,对于网络有着很高的热情,因此他们大多数都对信息技术课程有着极高的期待,但事实上,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是比较枯燥的,会让学生大失所望。网络微课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重新提起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教学的前提,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了浓厚的兴趣,老师的教学才能更好地开展。

二、网络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地运用

(一)本着认真、严格的态度选择网络微课程

凡事都有其两面性,尤其对于网络而言,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产生弊大于利的后果。网络微课程的引入,虽然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老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但如果网络微课程运用不当,其效果也不佳。其中较为重要的就是网络上的微课程种类繁多,每一个种类下面的教学视频也很多,虽然大多数的课程,都是以教学为首要目的,但其中仍然会有一些质量欠佳的网络课程。因此老师不能放任学生自己去寻找网络微课程,而是由老师负责选择。选择网络微课程时要本着认真、严格的原则,以认真的态度选择主要是针对网络微课程的内容,其内容要和教学进度相结合。以严格的态度选择网络微课程主要是对其课程讲解内容进行把关,尽可能选择优质的网络微课程。

(二)合理安排教学任务,注意对时间的把控

网络微课程有一个特点,即其时间比较短,基本上不能符合当前我国教学一节课40多分钟的时间,因此老师如果想将网络微课程完全融入小学信息教学中,还需要老师结合教学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微课程仅仅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完全代替老师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用一个网络微课程视频来进行教学,之后的时间拿来答疑或是对网络微课程的内容进行补充。网络微课程的运用给老师减轻了一定的压力,但老师要对教学保持着一颗认真严谨的心,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教学任务,灵活运用网络微课程,尤其是要注重对课堂时间的把控。

(三)监督学生学习,并进行课后评估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运用网络微课程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也能够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但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制力不足,难以进行良好的自我控制,而网络微课程教学过程中缺乏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老师就难以第一时间察觉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能够在课堂上监督学生学习,在学习之后,老师也要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教学评估,可以采取师生问答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2篇:小学课程网络教学范文

关键词 小学英语;网络微课;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1-0087-02

1 前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使很多小学的教学方式从传统的课堂上解放出来,转变成为一种新型网络授课的形式。小学英语属于一种语言类课程,需要更加注重对相关语言的还原教学,要让小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的发音以及相关的词汇、表达等知识。网络微课很大程度上补充了以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不足,由于可以反复播放,充分利用了学生在课余的学习时间,在教学效果上显得更为理想。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积极探究网络微课和小学英语课程的结合模式,让小学英语微课教学成为一种真正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 网络微课的基本特点

网络微课指的是网络视频教学,由于这种课程教学相较于日常教学里的大班授课形式规模小,因此也被称为微课。网络微课教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网络实时微课教学,也就是教师和学生实时在线,教师通过视频进行教学;另一种是网络录制微课教学,也就是教师和学生并不一定实时在线,教师预先将自己的教学视频录制下来,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时间进行观看。对于这两种类型的网络微课教学,实际上很多学校的教师已经积累了相对成熟的经验,不过网络微课教学和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结合,仍然需要全面分析网络微课的基本特点,才能够让网络微课和小学英语教学形成更加连贯的教学常态。从网络微课教学的实践情况看,其主要包括以下3个基本特点。

1)网络微课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对网络资源的结合性。因为网络微课是在网络上进行播放的,所以对网络资源有自己的要求,特别是网络的稳定性,网络如果不稳定,则无法顺利地将网络微课播放出来。对于实时播放的网络微课,则对于网络的速度有一定的要求,这也是在准备网络微课教学之前需要充分考虑的一个基本点。

2)网络微课的制作,需要教师对于基本的视频制作、拍摄技巧有一定的了解。因为网络微课是在网络上依靠视频进行讲学,所以教师要对视频录制的光线、视频拍摄角度等进行全面了解,避免视频效果出现问题。网络微课的教学也需要教师对于教学资源进行深入整合,特别是不能够全部以讲课解说为主,而是要适当引入一些动画、音乐或者是图片资源等,这样能够让网络微课教学更具备趣味性。

3)网络微课有时间弹性的特点,因此,网络微课的时间长度不能够过长,应该在网络微课中融入适量的知识点,提高网络微课教学的质量,避免微课内容过多,学生无法更加弹性地进行学习。教师在制作网络微课的时候,要特别注重时间长度和课程内容数量的控制,这是网络微课保证其效果的重要层面[1]。

3 网络微课和小学英语课程结合应用的思考

网络微课和小学英语互相之间的结合,除了把握上述网络微课的基本特点,还应该根据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小学英语微课程的制作。在制作小学英语网络微课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整体的教学效果和小学生对于网络微课的接受程度,这样才能够让网络微课发挥出更为理想的教学渗透特点。网络微课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反映,对教学内容和录制效果等随时进行调整,让网络微课能够更符合小学英语的教学实际,从而推动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发展。从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实际和网络微课教学的实践看,网络微课制作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小学英语网络微课制作要注重多种不同信息元素的结合。过去一些网络课程教学,之所以无法真正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因为小学生没有办法感受到课程本身的乐趣,很多教师教学网络微课以单一解说为主,无法让小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微课。要调动学生学习网络微课的兴趣,应该从网络微课的多种表现形式入手。比如在小学英语网络微课中,要适当引入视频、音频以及超链接等不同表现形式,以色彩丰富的图案、多种音乐等手段来引导小学生关注微课中的知识点。

小学生只有喜欢网络微课的方式,才能够让网络微课真正成为小学英语课程知识的有效载体。网络微课中的小学英语教学,要以教师单一说教的模式转变成为多种表现形式的网络课程,并且配合Flash等技术,将英语知识可视化,让教学更富有趣味性,只有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起来了,学习效果才会明显增强[2]。

其次,小学英语网络微课在应用过程中应该注重互动性,增强教学效果。传统的网络微课一般采用录制的方式进行播放,大多数英语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微课播放过程,很少参与小学英语网络微课的交流。现在的网络微课是基于网络播放平台进行教学的,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播放平台和学生进行在线交流。这种在线交流可以采用网络微课配合网络留言板的模式,也可以采用弹幕的形式,这些都可以根据网络微课的播放实际进行调整。对于小学生而言,更加灵活的播放形式和交流形式,可以让网络微课更具备吸引力,从而调动他们参与网j微课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小学英语网络微课教学应该从微课本身内容优化的角度入手,强化网络微课本身的教学弹性。因为微课的播放时间相对比较短,所以在网络微课播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调整微课的知识点结构。对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而言,小学英语网络微课应该充分调动有关视频、音频以及图画资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集中精神学习。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网络微课仍然需要以动画和色彩艳丽的图案为主,以此提高他们的关注程度。而且小学英语网络微课教学还需要抓住重要的知识点,避免内容过于拥挤,小学生无法全面掌握。网络微课内容的知识点和趣味性要充分融合,比如把词汇和相关的教学动画结合在一起,不能够只播放教学动画,而应该从教师的讲解分析入手,让网络微课真正把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揭示出来,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让他们更快地掌握相关的英语知识[3]。

4 结束语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采用网络微课的形式进行,是一种非常便捷的方式。对于小学英语教师而言,只有全面地分析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深入研究小学英语教学和网络微课的结合模式,并通过视频、音频以及图画等教学资源的多元呈现,加上网络微课的互动教学交流,才能让学生更加关注英语课程的学习,从而更好地增强网络微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掌握英语课程知识。

参考文献

[1]王雪.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校园英语,2015(10):126.

第3篇:小学课程网络教学范文

关键词 网络教育,计算机教育,Internet

1 问题的提出

我们这代大学生几乎都是80年的一代,在中小学很少有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但是根据教育部的文件,我们可以知道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在火热开展,大学的计算机教育也在酝酿新的改革方向。计算机教育是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通过两年研究生学习,我感到了发展网络教育的重要性。早就有专家说过,计算机已成为教育的工具,而不是教育的目标。那网络呢?网络也是教育不可缺少的工具,是我进行工作和学习的有利工具,尤其在现在的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因此网络教育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地位应该是非常高的,加强网络教育也是真个社会所必须的。

2 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和必要性

2.1 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2.1.1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可以追溯到80年代,1982年原教育部作出决定:就在清华、北大和北师大等5所大学的附中试点开设BASIC语言选修课,这就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和计算机教育的起源。[1]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发展至今,可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之为“计算机课程”(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这一阶段大致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计算机课程主要以学习程序设计语言为核心(主要内容是BASIC编程);到8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上的计算机教育专家逐渐认识到掌握计算机这种工具比掌握程序设计语言更为重要,尤其进入90年代以后,多媒体技术、校园网络和Internet日益普及于是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受到了很大影响而进入了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称之为“信息技术课程”,时间是从90年代中期至今,现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说是信息技术课开展的一种比较好的模式,教育界对它的研究也日渐深入了。

由此看出,计算机教育由单纯的语言学习转向工具学习确实是一大进步,但是,现在信息技术课程又包括什么内容呢,是不是能够满足我们的实际需要,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从中小学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来看,其中涉及到的计算机网络的内容很少,很少有专门开设有关internet网络应用与网络安全等章节。而在此时,我想到曾经盛行的“计算机文化”这一说法,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真的成为了一种文化,同时,internet网络也可以说成为了一种文化,而文化是具有广泛性的,既涉及全社会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又涉及全社会的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应用领域。教育是我们社会的一个重要领域,教育是计算机网络这种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我们在开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时候,我们应该重视网络教育的在其中的价值和地位,我们应该把网络文化潜藏在课程之中,而不是仅仅是为了达到某些教学目标。

2.1.2 大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大学的计算机教育同样有20多年的历史了,从微机原理,语言程序设计,到计算机文化课程。但是由于近些年受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多元化、专业化、低龄化的影响,大学的计算机课程也需要改革了。[2]以前在大学里基本上开两个层面的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应用信息系统。计算机文化基础包括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等,计算机应用信息系统(数据库Visual Foxpro等。显然计算机文化基础与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有所重复,但是技术含量却是不一样的。尤其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本身的快速发展及应用的不断深入普及,大学生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人数也在迅速上升,但是他们到底又不会合理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对网络的认识有多少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很多人员对大学生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大体一致,可以概括地说,[3]大学生上网基本上是根据自己需求利用网络资源,包括学习,工作,娱乐等,但是很少他们真正懂得网络知识的却不多,他们也只能在网络上提取现有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的真伪,以及提取方式的快捷和安全性知识比较缺乏。所以说他们还不能够合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缺乏对网络知识的系统掌握。

我自身也有此感受,自从上研以来我一直在关注网络知识学习,我发现我以前在大学时只是被动地利用网络资源,而很少思考为什么会是那样,对网络的深层知识毫无所知,更不会防范和改变网络,这也表明我在大学时所受的计算机网络教育的局限性。从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深感到了,计算机网络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的计算机课程也应该有所改革了。

2.2 计算机网络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计算机教育的不足之处太多了,在本文我只是想说一点就是网络教育程度不够。

从上述中小学和大学的计算机教育可知,计算机教育是个连续的过程,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并且从他们的课程设置来看,计算机网络教育在计算机教育中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比例很小。这样会引起几个问题:

1)中小学生陷入网络游戏之中,无所事事;

2)大学生掉在网络海洋中,无法识别和提取有用的资源。

3)无法对付网络的有害性攻击,遇到问题手足无措。

由此看出计算机网络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了适应网络社会,我们必须加强网络教育并不断完善和发展它。

并且,从上面的中小学和大学的教学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教育是个连续的过程,是个不断发展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但是我认为,大学和中学的计算机教育不能脱节,大学和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改革也是连在一起的,要改革必须同时改革,并且要合作改革,使计算机教育在人的教育过程中连贯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因此大家对网络的认识还不够,更不会使用利用网络这种工具。如果想把网络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我们必须掌握这些网络知识。

3 必须掌握的网络知识

进行网络教育就是为了掌握和应用网络知识,提高网络素养。知识是进行网络教育的基础,要想达到网络教育的目标就必须掌握网络知识。

1)中小学:在网络方面除了达到利用因特网有效获取信息,支持学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外,我们还应该增加网络安全和防护方面的学习目标。

[4]《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安排中写到:“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1)学会用浏览器收集资料(2)学会使用电子邮件。”初中的教学内容安排:“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其应用(1)网络的基本概念(2)因特网以及提供的信息服务(3)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及下载(4)电子邮件的使用(5)因特网上的其它应用(6)网页制作。”高中:“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其应用(1)网络通讯基础(2)因特网以及提供的信息服务(3)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及下载(4)电子邮件的使用(5)网页制作。”

由此可看出,中小学对网络的学习的目标主要集中在应用上,而在防范和安全上重视不够。而要对网络的防范和安全的掌握就必须深入学习网络的基本构架和原理。因此,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而这些在大学中尤其重要。

2)大学中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毕竟中小学学习的任务很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们开设的网络课程也不可能太难,所以在大学中就必须在中学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对计算机网络要有个系统性的认识,了解计算机的网络协议和体系结构,尤其网络协议模型中的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应该有一定的认识,此外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也没个电脑用者必须要掌握的知识。

我们现在基本上都用是windous操作系统,但是在使用网络的时候,一些DOS命令也是很重要的。[5]例如: ping,它是用来检查网络是否通畅或者网络连接速度的命令。作为一个生活在网络上的管理员或者黑客来说,ping命令是第一个必须掌握的DOS命令,它所利用的原理是这样的:网络上的机器都有唯一确定的IP地址,我们给目标IP地址发送一个数据包,对方就要返回一个同样大小的数据包,根据返回的数据包我们可以确定目标主机的存在,可以初步判断目标主机的操作系统等。

nbtstat ,该命令使用TCP/IP上的NetBIOS显示协议统计和当前TCP/IP连接,使用这个命令你可以得到远程主机的NETBIOS信息,比如用户名、所属的工作组、网卡的MAC地址等。

Tracert, 它是跟踪路由信息,使用此命令可以查出数据从本地机器传输到目标主机所经过的所有途径,这对我们了解网络布局和结构很有帮助。

除此之外还有Netstat net,at,telnet等等,都是很重要的命令,并且很容易掌握,对我们使用网络很有帮助。

当然,只有网络知识是不够的,也要结合实践,否则也是徒劳的。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具体的掌握网络知识,或者说进行网络教育的几种途径。

4 开展网络教育的途径

1)在中小学实施信息技术课和课程整合,是教与学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学习不够。因此,信息技术课是基础,在信息技术课中多加入些网络知识课程,对课程整合的实施和学生网络素质的提高都有好处。

2)大学中更要开设网络教育应用。在大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都会开设类似于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网络应用的课程,但是一些文科专业却几乎没有该课程,我认为该课程应该作为一门公共课来开设。在大学中,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网络应用同样重要,都应该成为必修公共课,而计算机应用信息系统(数据库)类的就可以作为选修,有兴趣和必要的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即可。

3)大学中学生自学是种很好的方式,普及计算机,使每个学生都有台电脑,他就会遇到很多网络问题,这种在任务驱动的方法,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网络知识。

4)业余时间开展一些网络知识竞赛来激发学生对网络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6]比如2001年北京举行了学生网络应用挑战赛,本赛旨在通过比赛普及网络应用知识、建设校园网络文明,对推动网络普及、应用以及规范网络文明产生巨大作用。像这样的活动我们在中学和高校都可以适当地开展,这对网络教育的普及会有很大影响。

5)很多培训班开设也是不错的学习方法,使那些优秀或者对网络编程有兴趣的,更加深入的学习。或者在职工作者和成人学习者可以通过这种途径来学习网络知识。

5 结束语

总之,网络已不是专业人士的专有特长,而是一种社会文化,每个人都须具备的素养。在这个信息社会,没有网络,不懂网络,我们进行工作和学习都会遇到困难或者麻烦,会使我们的人生道路很艰辛。教育是培养人的素养的一种重要手段,网络教育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我们一定要把它做好,这样的教育才真正地对社会尽到了责任。

参考文献

[1] 何可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通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2] 北京外国语大学计算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计算中心

[3] 张森.论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今后发展.计算机教育,2005年第10期

[4]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第4篇:小学课程网络教学范文

[关键词]精品课程 网络教学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246-01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其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满足先进性、科学性和教育性等特点,能正确运用教育教学方法与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最后还要具有示范和推广的作用。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实验指导、习题及参考文献等能够上网开放,网络课件和授课录像等也要上网开放,这是精品课程教学建设的主要目标。精品课程建设的宗旨是将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共享,只有优化网络课程的建设,才能达到这些目的,所以,研究和探索网络课程开发及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的现状

精品课程网络建设是通过网络授课的方式呈现课程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活动,是一种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而组织起来的教学支撑模式。因此,网络课程的建设与一般的多媒体教学在内容、功能及使用环境等方面是不同的。

根据网上教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网络课程一般由内容、平台和活动三个方面组成。目前,网络课程建设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在现有资源库中教师的讲义及教学资料,教师使用的多,学生使用的少;封闭的多,可以交流的少,共享性较差。第二,各种网络教学平台较多,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平台的更新维护中,造成了较多的人力和物力浪费。第三,课程平台建设的实践性不强,不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网络环境下精品课程设计的特点

1.个性化特点:网络课程在建设时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必需工具软件,如计算器、在线字典等。

2.动态化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内容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设计要遵循动态化设计原则,随时变更和添加新的知识内容,保证学科内容的先进性。

3.交流性特点:网络教学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可以设计出如常见问题库、集中答疑等板块,实现真正的交流。

4.共享性特点:网络环境下精品课程建设最大的特点在于资源的共享,在设计网络课程时要体现共享性原则,提高网络课程结构的开放性,体现资源共享性。

三、网络课程开发设计的几点内容

1.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网络课程开发的大纲,决定了整个网络课程的好坏。依据设计的指导原则,要以一种基于教学目标、教学环境的方式来设计网络课程和优化教学环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程开发:网络课程包括信息资源和多媒体的采集,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构建。将各种媒体表现形式及环境变为现实中的学习环境、文本、视频、音频、动画,虚拟现实和多媒体的应用程序。

3.课程评价:在整个网络课程的建设中,应随时根据需要,运用有效的评价手段和反馈方法来修改和完善网络课程。

4.课程维护:维护是指网络课程的管理和升级提升,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总结和探索。

四、网络课程建设的不足

1.应注重反馈和评价:反馈和评价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许多网络课程在教学的评价方式上采取多种方式,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问卷调查等,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进行教学上的调整,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率。

2.应注重协作和交流:有些网络课程通过安排各种学习活动及兴趣小组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网上学习的条件和环境,如学习小组的形式可以加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班级归属感,极大地激发了师生间交流的积极性。

五、小结

网络教育为我国高校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带来了新机遇,更多的高校接受了这种教学模式参与其中。其中,网络环境下精品课程建设的开发促进了教学思想、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推动了网络教学环境及模式的改革。教育工作者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和措施加速网络环境下精品课程建设的优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让课程学习真正实现网络化。同时,我们也相信在现在这种网络信息环境影响下,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开发会迎来更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朱思玉.大学生网络资源利用与自身发展的关系研究[J].剑南文学,2013(3).

[2]肖美花.信息环境下传统高校的网络教育开展策略分析[J].剑南文学,2011(8).

[3]衣治安等.从精品课程到网络课程“一体五化”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13).

第5篇:小学课程网络教学范文

关键词: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网络利用

南顿小学位于壶镇镇南顿村。学校现有10个班级,学生408人,在职老师18人,是全县人均占地最少的一所小学了:学校占地仅1200平方米,校内只有一幢楼房,而这幢不算大的楼房就囊括了教室、办公室以及厨房,是学校的全部用房。由于占地面积小,南小几乎没有正儿八经的操场,每天的大课间、体育课只能借用南顿村的晒场。为了给孩子们腾出活动场地,几年下来,村民们也形成了一种默契:不管天气怎样,周一到周五晒场上是不晒东西的,就连车子都要停到晒场。

而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由于教学条件和学习时间的限制,完全在现实场景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不太现实的,而“互联网+”时代,以网络的便捷性、交互性和超越时空性等优势,为乡村孩子创造了一个新型、开放的学习环境。可以说网络拓展了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间与空间,因此在像南顿这样的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中,网络就有着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程序,一般有五个环节:选题设计、方案论证、方法指导、实践活动、成果展评。这五个环节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下面就这五个环节如何借力网络来开展具体的课程开发,谈一些想法。

一、选题设计环节中的网络利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合作性、体验性的学习方式,对乡村小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前所未有的。作为教师如何指导并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这种学习方式,需要有良好的智慧与极大的耐心。传统的班级授课方式是违反课程基本特色的,更无法达到开设这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同样,这对于传统课程教授模式下出来的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新鲜的体验。由于乡村教师只是视野的局限或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了解的浅层次,也容易使乡村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陷入封闭的、狭隘的境地,从而给学生留下刻板效应,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而网络的充分利用,比如信息查询,网络视野,可以在这一环节为学生提供准备性和认识性的信息:一是在选题时解决一些低层次、问题式的选题,不至于没开始研究就进入尴尬境界;二是可以开阔乡村小学生的视野,将自己身边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和事件,与广阔的网络信息进行比对和融合,使他们的认识更加广阔与深远。同样,引导学生的同时,也促使乡村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信息查询与利用的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至少可以帮助师生了解与认识这些信息: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文献。这些可以使教师捕捉最新动态,了解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程序、模式,也可以增进学生对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内容及方法的认识。

2.选题设计的指导。如: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利用资源?如何查找和运用资料?怎样做好记录?如何设计一个好的课题?

3.解决课程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比如怎么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衔接,实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在开展选题设计时,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

4.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网站的链接。通过网络应用,积累和链接一些专业性的课程以及信息查询网站,教师和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其他学校开展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情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他人的选题设计中得到启发,就可以拓展思路,提升这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同时,可通过网络,为进行跨校间的协作教学研究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和可能。

二、方案论证和方法指导环节中的网络利用

方案论证,是培养学生理清问题思路、明确研究方向、成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是一个凝聚、汇集、激活学生知识技能的触发点,也是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方法指导的好时机,是课题研究能否成功的基本依托。它依赖于学生对自身以往知识基础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悟、把握和理解,更可以看出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题方案设计时的水平与功底。而且,课题研究的方案,以及在设计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情境,不可能预设,只有让学生在答辩中,老师以及同学对其课题方案的多方位质询、探讨,才能把学生在这个环节活动中产生的困惑,形成问题,并在师生共同协作下,予以解决。

在这个环节,老师可以借助网络,创设各种具有逼真效果的虚拟情境。让相对封闭的乡村小学生,通过浏览网页上的信息,主动结合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社会经验,去学习知识、发现问题、修改方案。这样,学生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就会比较强了。不仅可以避免乡村教师个人创设情境的贫乏性和教学指导的单一化,同时也减轻了学校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组织、管理和安全工作的难度,而且避免了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而产生的学生方案论证效率低下的现象。

三、课内外实践活动环节中的网络利用

在完成方案设计、论证、修改以及方法学习后,学生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进入具体的知识消化、解疑、吸收、提升的过程。通过小组的各种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回顾、消化、使用已有知识,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这个阶段的学生活动,需要各种不同的具体信息,这些信息往往不可能预先准备,这就要求老师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尽快搜寻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而乡村小学以及孩子们的生活空间,在时空上相对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对于乡村小学来说,虽然图书资料已经达到规定数量,但是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说,那是大大不够的,根本无法满足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际需求。

网络可以在这个环节提供大量的研究资源和人力资源。学生如果能借助网络,围绕研究主题主动收集和利用信息,并且通过网络得到一些具体的指导,这不仅有助于课题的研究,而且还有助于学生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等信息素养的提高。

但是,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特别是针对某一特定问题的信息往往湮没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并不十分适合小学生使用。为此,一方面,老师要指导学生进一些适合他们学习用的网站,比如百度文库、新华网、腾讯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上导航和相关网站的链接;另一方面,学校最好能将网上的教育资源加以整合,鼓励学生向学校网站推荐资料,使学生不仅是网上信息的获取者,也是网上信息的提供者,同时还要重视提高学生上网查阅资料的效率。

四、成果展评环节中的网络利用

网络在这一环节,可以为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和成果的展示提供强有力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PPT、电子邮件、QQ聊天、网页等方式,就自己课题的内容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可以将自己在结题中遇到的问题上传到网络的相应栏目请求帮助,也可以对其他同学的问题进行解答,或者与其他同学合作,共同解决某个问题。学生还可以通过网页在网上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果,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与人分享的愿望,又可以对成果进行评价,并且评价是多渠道的,有指导教师的评价,也有学生自己的评价和学生相互的评价,在评价中可以在网上进行提问和回答。

老师则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其他有兴趣的教师也可以对这些同学进行帮助。这种评价方法,实现了评价活动中的合作与交流,体现了评价活动的开放性和过程性。

由此可见,网络在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每一环节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可是在世纪课程开设中,乡村小学的网络利用许多仅仅局限于资料的查找和成果的展示。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互联网被搁置、冷落以致浪费呢?这和许多学校在互联网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关:

1.许多乡村小学网络教育教学平台还没完全形成,无法为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交流、协作和项目活动管理的支撑平台。

2.乡村小学校园网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不够完善,其网络环境建设、网络畅通保障机制、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和网络应用都还处在基础阶段,校园网上有网无车、有车无货,更缺少熟练的驾驶员,造成人才和网络资源的浪费。

3.乡村小学生网络操作技术的个别化和业余化,因为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着重于电脑的操作,而在网络方面的指导还只是个别的、业余的,学生不会运用网络或者运用不熟练,这直接影响到网络环境的创设和应用。

为此,就需要促进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网络化应用,注重网络环境的创设,改善网络教学环境,提升教学效率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尽快建设或完善乡村小学的校园信息化教育教学建设

就是建设完善的多媒体网络使用环境,提供分组讨论或者是个别化学习的网络使用环境。同时,利用阿里云、百度云或者移动4G或WiFi建立学校自己的虚拟服务器,也就是云空间,让学生能在家中或其他网络终端接入,从而开展学习活动。另外注重网络研究环境的软件建设。特别是微博、微信、QQ等通信软件,让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向网上导师、专家咨询求教,最直接地获得资源。

同时,校园网一方面要为教师实现网络教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备课和组织教学的环境,教师通过集成在系统中的交互社区进行非实时的学习讨论,通过这个平台来体现集体备课的教学内容;利用学习跟踪功能,进一步完善对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评价。另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加强师生交流和校际交流,内部交流和外部交流,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建立学校外部网接入服务器,建立“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苑”类型的学习型网站。

(二)努力建设和充实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资源库

校园资源库的建设应该从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服务出发,存储资料涉及面要广,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由专职教师或其他人员对资源库按一定规则进行分类管理,进行资料的电子化转换工作,定期地维护和更新;同时,从网上搜索和下载更新的信息资源。另外,资源库的建设不能仅仅停留于管理,更应注重不断地充实,这就离不开广大教师和信息技术人员参与构建和积累。这里,每个教师可以从自己的专业和爱好入手进行微观建设,而专业信息技术老师负责宏观建设,建立专题网站,为教师开放上传各自积件的权限和相应的位置,及时公布教师制作的新积件,同时优化积件的文件格式。这一网站既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又可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自主学习。

(三)探索建设乡村小学教师个人主题教育网站

要搞好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教师需要逐步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教学,需要具有驾驭网络资源的整合能力,需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网络信息技术,建设教师个人网站。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问题,非专业教师掌握起来比较困难。解决这个技术难题,我认为教师的工作可以更多的注重于教育资源的收集和组织以及教学资料的整合编写。对于纯技术性的问题,由信息技术老师来负责,包括读者论坛、聊天室、可视会议等的建设和维护,让教师在这样的平台上能够施展武艺和才华,当然也可以考虑外聘社会上的志愿者协助管理建设。

(四)努力培养乡村小学生网络资源的应用能力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要注重培养学生网上协同建构知识的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简单的分工合作,而且要培养学生互相协调学习、协同建构知识、加工处理信息的诸多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如鱼得水。

以互联网为依托,以信息资源库和教师网站为后盾,以信息技术课为载体,是开展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最佳方式之一,可以弥补乡村小学课程资源、人力资源的不足与短板。当然,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加上教师和学生对网络环境不熟悉,乡村学校的局域网功能不完备,特别是没有虚拟课室等,都影响着网络环境下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所以,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网络利用还需要广大师生在课程开设实践中去探索和开拓。

第6篇:小学课程网络教学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 英语教学 网络资源 整合应用

网络资源,实际上是一种信息资源。目前网络上的英语学习资源非常丰富,用于中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网站和视频课程还在不断增加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用户的低龄化,如何充分的应用网络信息资源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网络信息资源来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是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资源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网络信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是教育所需,更是时代所向。我国在中小学教育改革中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回应了时代的召唤。但是,在当前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网络资源的应用却完全偏离了教育改革者的目的和期望。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从教经验,将其问题分成两点分别详细阐述。

(一)网络资源被作为提升学习成绩的利器

网络资源的丰富,的确为教师和学生带来更多便利,学习资料和辅助教材都可以在网上查询下载。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涉及到的听力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和听力教学都能搜寻到相应的辅助资料。传统的听力教学所使用的是收音机,传统的口语教学所采取的方式是师生之间短短的问答交流,至于阅读和作文,教授方式基本以讲授法和演示法为主。虽然,目前很多中小学都将网络资源整合到英语教学中来,改善了教学方式,但是却忽略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真正的目的。

网络资源在中小学英语中的应用,的确有效地改善了英语教学环境,同时也提升了学生整体的英语成绩。源于传统教育模式和应试教育的限制,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在对网络资源的认知仅仅限于“能够丰富教学内容的网络信息”。他们强调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提升学生英语成绩的利器,却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炼。而这却恰恰是新课改的实质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支撑起的网络资源共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交流讨论,在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得到锻炼,在与同学、老师的交流过程中得到启发。这才是网络资源与英语教学整合的目的。

(二)网络中英语资源的现状分析

在目前的互联网环境下,学习英语的网站建立迅速,很快夺得了自己的市场。但是,网站中的资源较之于其类型的网站是相当匮乏的,笔者在我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中随机选取了28个英语学习网站,进入之后发现这些网站存在的普遍问题便是资源更新慢,分配不均,声音和视屏是较多的呈现形式。并且,大多数的网站里较少有相关网站的链接方式或者是根本没有。另外,局部网站服务器不稳定,登录速度较慢或是根本无法显示。

二、网络资源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建立学校自己的英语教学网站

课本教材毕竟是以纸质媒介为承载体的资源库,它内容有限且呈现形式单一。中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建立属于自己学校的网站,通过自己的收集或是亲自制作诸如文字、图片、音频、视屏等各类形势的学习资源,然后传输到学校网站上,实行资源共享制度。并且还可以在自己学校的网站内给予其它相关网站的链接网址,既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也能够很好地节约广大师生搜罗网站的时间。

(二)英语教学网络资源的妥善管理

建立英语网站之后,为了长期地、实质性地为学生提供帮助,学校应当完善网站管理制度。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英语教学网络学习资源的妥善保存

教师将资料放置在网站上面,是为了丰富英语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参考学习资料。因此,英语教学网络学习资源的妥善保存是至关重要的。

2.英语教学网络资源的分类

笔者发现,在一些英语教学网站上,英语学习资料是依据更新时间来排列的,并没有明确的分门别类,虽然前缀会有注明文件形式的标识,但是这无疑加大了学生和教师针对性寻找文件的难度。因此,学校英语网站的管理者在对网站进行管理时,应当注意文件的编排和分类,将同性质的文件放置在一起,查找起来会相对方便。

3.英语教学网络资源的及时更新

英语教学网络资源的更新,应当与课程教学同步。资源形式可以是课后试题,也可以是课文音频文件,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资源巩固已学的知识,也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自我检验。

(三)营造和谐的互联网学习环境

英语教学网络资源是为了给师生们提供一个资源共享的学习平台,通过网络资源而不断进步,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是网站建立的宗旨。因此,在网络上学习,和谐的互联网环境是前提。在网站运营过程中,会有投诉箱和建议栏,或者是学生自由交流天地,而这些地方是最容易成为学生泄愤的场所和无关学习交流的聊天场所。这需要学校英语网站的管理者注重网站学习环境的管理,避免学习网站改变其性质,失去了本有的用途。

(四)相关注意事项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网络资源的整合应用还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整合过程中,很多中小学教师往往会失去辨别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完全依赖网络资源的教学。教师在了解网络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之后,开始依赖网络资源进行全程的课堂教学。他们忽视了教师才是课堂教学的掌控者这一本质。网络资源不同于教师,也取代不了教师,只有双方合作才能给学生呈现一个完整的实体情境课堂;第二,网络资源的浪费。中小学英语课堂,每堂课都有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教师在对网络资源的选择过程中应当考虑到教学大纲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尽量选择那些符合教学组织框架和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资料,以免造成网络资源浪费和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第三,英语教学与网络资源的整合应用,关键在于“整合应用”,因此作为中小学英语教师,不应忽视任何一方,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到良好的整合应用效果。

三、结束语

毋庸置疑,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网络资源的整合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是适应英语实用化教学的改革,也是在新课改前提下进行的基础教育体制改善。目前,中国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网络资源整合应用还存在诸多困难,这需要广大教师学者们共同地努力和探索,以寻找到更好的方案来完善这一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李昕,郝利钢.网络资源在高职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2,(20).

[2]曹威.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J].新课程,2010,(3).

[3]谢琼晖.网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1,(7).

第7篇:小学课程网络教学范文

【关键词】网络课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课程设置;评价体系

0 引言

网络课程作为网络平台的一种重要展现手段,是通过网络表现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1]。早在1969年的时候,英国成立了开放大学,直至1990年,BBC开始播放开放大学的课程内容。

1999年,由William&Flora Hewlett基金会、Andrew W. Mellon基金会和MIT共同发起实施开放式课程项目

相比较而言,我国于2003年启动国家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底国内大学开发精品课程达4000余门,该课程建设主要采用国家、省、校三级建设,建设原则是转型升级,协同创新,共建共享。教育者及受教育者可以通过“爱课程”网站、网易公开课等相关网络渠道收看。目前该课程内容涵盖了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1 网络平台在大学英语课改中的应用

网络平台教学在国内外高校中已经开始得到了广泛应用。2012年高校教务部门参与调查,主要针对高等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现状。在参与本次调查的451所高校中,有236所高校的教务部门填写了此次调查问卷,所占比例约为52%,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高校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发展的总体状况和应用水平。

并且,国内各大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上都采取了新的变革。课程设置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更加丰富,补充了来自国内外各个顶尖学校的大师级课程。教学模式也更加先进化,普遍采用网络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模式,更有一些学校已经开设网络自学课堂,设置学分使其作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课。

2013年起,我校外国语学院响应素质教育的新课程号召,在非英语专业实施课程改革,在此次课程改革中广泛应用网络平台,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便利。该课程通过:网上选课系统分班课程选择考核评价监控实施五个步骤实现对网络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辅助教学。实施两年之后,课改收到了好评,同时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在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构想[3]在我校也得到了大力的扶持。

1.1 网上选课

在本校网络平台上放置大学英语课程科目,提供科目详细信息如:教授教师,课时内容,教学大纲,教科书目以及考核方式等等。有助于学生能够更好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了解学习目标与学习要求,是在对自身学习情况充分认识下的最佳选择方案。

1.2 系统分班

打破了自然教学班的传统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寻找志同道合的学习伙伴,建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系统分班,省去了学校在选课问题上花费的人力物力以及精力,同时也能够打破了课堂对学生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1.3 课程选择

课程主要来源于网易公开课,分为语言技能,历史与文化,哲学与社会,语言学与文学,艺术及其他学科,经典影视,教改课程专区七个部分。每个部分由院系老师提供素材,作为管理员运行整个平台。

1.4 考核评价

主要将网络平台学习作为课后内容的补充手段。学生采用自学方式,提交论文由老师审核,然后根据不同的等级申请积分,作为传统课程学习的课外实践考核,占据10%的分数。这种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提高自身英语水平。

1.5 监控实施

我校大力引进批改网,能够有效的监督学生,防止学生在自主考核过程中产生抄袭现象。是目前条件下网络课程的有效监控手段。

2 南京工程学院网络课程在英语教改中的成功之处

借助网络平台的使用,使得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开展实施。不管是在教学前,教学过程中还是教学后,网络平台都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辅助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教学前:采用尔雅课程教学平台,提前告知学生课程相关的内容,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的学习,为接下来的传统课堂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及条件,是教学活动的基础。

教学中:由于学校网络的全覆盖以及学生手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的普及,课堂提倡学生采用网络平台了解课上老师提出的重点与难点,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节省不必要的浪费,使得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充实。

教学后:对于课堂知识稍有欠缺的地方,或者老师上课可能不会提及的内容,都将会被收入至课改专区,放置网络教学平台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个补充。有效的解决了学生上课模糊知识点的不良习惯。有助于学生在课后也能积极思考。

3 我校网络平台的未来发展情景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我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形势,我们采访了南京工程学院大外网络课程负责人龚伶俐老师,根据这次访谈,了解到了我校网络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其发展情景值得我们肯定。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将不断推广并且深化其作用。

存在的一些问题:

(1)网络平台上的学习存在监控漏洞,无法有效的监督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可能导致网络平台的失效。同时网络课堂存在操作阻力,更加有地区性差异,这些会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的完成作业。

(2)现阶段,我校,尤其是外国语学院语音室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生无法正常使用学校设备,站在学校层面,这也是阻力之一。再加上英专学生数量小可以实施一些小型教学活动,而非英语专业与英语专业存在规模差异,对学生的要求和老师的要求都很高。

(3)最后,部分大外部本专业院系对网络平台学习的认可度不是很明确,对于我校的网络课程实施造成一定阻力。再加上我校的一些资源还不是很丰富,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4 结语

由于现在技术以及人力资源等问题,学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好,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网络平台在传统教学的应用的普及前景良好,在我国高等学校,尤其是我校指日可待。

网络平台网络课程开发前景:

(1)全国精品课程爱课程的开发具有良好的推广作用,能作为学生课外拓展的一部分。

(2)MOOC的开发具有挑战性,存在学校资源重复建设以及学生无法长期坚持的缺陷,所以重点还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及网络课程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更符合现在教学特点。

【参考文献】

[1]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8篇:小学课程网络教学范文

1 课程概述

1.1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集企业网络组建与企业网络维护于一体的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1.2 课程定位 开设本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组建与维护中小型企业网络的能力。前修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基础等,后续课程有网络安全与管理、项目实践等。

1.3 课程设计思路

1.3.1 基本理念。本课程在设计时注重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其综合素质,力求将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与课程框架设计、内容标准确定及课程实施有效地结合起来。

企业网络的组建和维护能力是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技能之一。根据企业网络组建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选择和安排工作任务,以行动为导向组织教学过程,实施工作场景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课程的设计具有弹性、延伸性。工作任务以递进方式开展,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重在培养学生组建与维护企业网络的能力,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地位,打破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灵活采取演示教学法、问题探究教学法、启发式教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从方法上保证“教、学、做、训、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教学中要尽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取观察、记录、讨论、完成任务、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法完成学习,使得学生完成每一项任务都有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使他们逐步建立自信心,有效发挥自我潜能,树立良好的学习作风。

1.3.2 课程的设计原则。①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a课程内容结合企业用人需求制定,侧重问题解决和故障排查,更加符合企业实际工作模型。b培养的学员技术方向不仅能维护企业网络系统,还能维护企业信息系统,更加符合企业发展趋势。②以突出实用,以解决实际岗位问题为核心的原则。a通过解决多个企业实际岗位问题,获取一定的企业网络工作经验。b课程每一章节前都明确提供网络问题列表,便于验证学习效果及总结。③符合网络行业工作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原则。a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沟通表达能力为职业素质核心。b训练主线:理论讲解、实验练习、解决问题、学习讨论、综合项目、实践活动。④构建科学完善的职业素质训练体系的原则。a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讨论课和活动课,用于提升学员的职业素质。b侧重于提升学员的学习能力、学习信心。c侧重于营造企业真实工作环境来训练职业素质,完成学员实际工作经验在学习中得到积累。

1.3.3 课程设置依据。根据网络系统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相关行业标准及企业用人需求制定课程标准。本专业培养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人才,为了培养学生组建与维护企业网络的能力,特开设本门课程并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

2 课程目标

2.1 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组建与维护中小型企业网络的能力。

2.2 具体目标

2.2.1 能力目标。能够进行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对企业的网络设备进行简单维护。能够进行VLAN、中继、VTP、STP的配置,实现不同VLAN的主机互通;能够进行三层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实现不同VLAN或网段的主机互通;能够进行RIP和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实现不同网段的主机互通;能够进行ACL的配置,实现网络中数据的流量控制;能够进行NAT的配置,实现网络中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网IP地址;能够进行企业网络的规划与设计,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能力。

2.2.2 知识目标。掌握交换机、路由器、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掌握虚拟局域网与中继的作用。掌握VTP、STP、RIP、OSPF协议的原理与适应的场合。掌握ACL与NAT的原理与适应的场合。

2.2.3 素质目标。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英语表达能力。团结协助的能力。文档编写与表达能力。中小型企业网络组建与维护方案的设计。

3 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3.1 课程主要内容说明

3.1.1 学时安排。总学时:80学时。理论课学时:24学时。实训课学时:56学时。

3.1.2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VLAN、中继、VTP、STP的工作原理与配置。RIP、OSPF协议的配置。ACL、NAT的配置。

难点:STP的工作原理。扩展ACL的配置。

3.1.3 学时分配考虑。本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组建与维护企业网络的能力,重点放在VLAN、VTP、STP、RIP、OSPF、ACL等网络协议的配置。

3.2 课程组织安排说明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式,将本课程选取的教学内容按企业网络组建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完成每个任务,即掌握相关的技能,知识和素质目标。

3.3 课程教学内容

4 实施建议

4.1 教学组织建议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根据企业网络组建与维护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内容。

组合教学方式:①先学习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操作技能与知识。②在三层交换机、静态路由、VLAN、VTP、STP、RIP、OSPF等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中,用到①所学的技能与知识。③在ACL、NAT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中,用到①②所学的技能与知识。④在综合项目的完成过程中,用到①②③所学的技能与知识。

4.2 教学评价建议

4.2.1 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操作考试:占期末成绩的50%;理论考试:占期末成绩的50%。

4.2.2 教学过程评价。①课堂考勤:占总成绩的10%②回答问题:占总成绩的10%。③学习态度:占总成绩的10%。

4.2.3 集中实训评价。将学生分组,完成综合项目,提交企业网络组网方案和配置实验报告,并答辩。综合项目占总成绩的8%。

4.2.4 课程成绩形成方式。①教学过程评价占总成绩的30%。②阶段性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40%。③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30%。

4.3 教材选用

《组建与维护企业网络》,北大青鸟Aptech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编写,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企业网络高级技术》,北大青鸟Aptech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编写,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4.4 课程主讲教师和教学团队要求说明

主讲教师:具备计算机本科以上学历,具备熟练的CISCO网络设备操作技能。

教学团队:在校内,要具备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教师一名,担任教学指导教师;在校内,具备企业一线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一名,担任实训指导教师。

4.5 课程教学环境和条件要求

前期教学环境:教师和每名学生计算机一台,操作系统为WINDOWSXP,装有CISCO设备模拟软件小凡;教师机和学生机均装有苏亚星类的电子教室教学软件;投影仪一台。

综合项目教学环境:按4-6人将学生分组,每组有Cisco2800路由器二台,Cisco2950交换机四台,计算机4-6台。

4.6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根据企业调研及用人需求,选取北大青鸟的相关内容和课件、相关案例进行教学。

充分利用网络实训室的网络设备,让学生分组,分角色完成综合项目。

4.7 其它

第9篇:小学课程网络教学范文

论文摘要:如何根据南京的实际教育情况.利用网络的便利性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是当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对南京部分中小学教师和学生进行的针对网络应用现状的调研,发现在中小学中存在对网络应用的认识不充分、网络资源建设不到住等问题。鉴于此,对如何转变教育指导思想、加强资源建设和培养师生网络素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1南京市中小学网络应用调查的背景及内容

1.1南京市中小学网络应用调查的背景

目前我国已有7万余所中小学安装了80余万台计算机,所装机器已向网络化、多媒体方向发展。在国家教委制定的《中国教育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00年发展纲要(草案)》的指导下,在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及“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带动下,各地区网、省网和校园网的纷纷建成,实现了省际间、校际间的互联。2000年4月27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指导、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同发起组建的中国基础教育增长率网()正式开通,为普及中国的基础教育网络化建设打下了基础。教育部在《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在10年里全面、逐步普及信息技术必修课;要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联网,使每位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络教育资源。据统计,全国已有近200所中小学网校,它们以提供学校课程同步教育和中小学生课外补习为主。这类网校能使普通学校的学生接受到名校优秀教师的辅导,因而很受欢迎。wwW.133229.cOM

由于受到政策的鼓舞和学习需求的刺激,关于网络建设的技术层面和整体构架层面上的研究较多,各地中小学已经基本建立起能够满足一般教育教学需要的网络应用环境。随着基础设备和硬件资源的建设到位,人们逐渐认识到“应用”带来的种种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对教师信息化能力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师生网络应用环境适应性的研究。因而目前产生了两种不均衡,即部分落后地区资源匾乏,而另一部分地区存在由于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过剩。

南京市作为“全国教育满意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其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如何,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在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反映较好的经验有哪些,出现了哪些问题,需要我们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得出结论。通过调查研究,对现状作出理性的分析,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及时化弊为利,以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下一阶段的网络教育教学活动。

1.2南京市中小学网络应用调查的内容

本调查中的南京市中小学网络应用,是指师生运用网络资源和网络工具,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南京市中小学网络应用调查的对象是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和学生。针对教师主要采取的访谈法涉及三大方面的内容:教师使用网络的频率、教师使用网络开展的活动,以及网络与教师教学的关系等。学生问卷分为三大方面16个题目,包括学生上网的时间、频率、上网的习惯、在网络上的精力耗费,以及网络对自己的影响等。对于区域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为了解硬件建设与资源建设等问题。通过这些调查,试图了解目前南京市中小学网络应用的现状,反映出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对策。

2南京市中小学网络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

2.1中小学教师网络应用的现状调查

在对南京市部分教师进行的访谈中发现,教师使用网络的频率很高,而且与年龄的增长成反比,一般年轻老师比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他们使用网络进行教学的热情和频率也高,而年纪较大的老师稍低,有的甚至出现抵制情绪。从访谈的结果来看,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网络主要进行以下工作:

(1)使用网络进行交流和沟通。网络便于交流和沟通,几乎所有教师都有自己的电子邮箱,绝大部分教师有自己的qq号。拥有这些工具,他们便可以共享教学资料,或进行其它教学交流。另外,教师还使用网络查看新闻、查看校园网上的通知等。

(2)积极使用网络进行备课。目前教师都采取计算机备课,统一使用电子或打印的备课稿,再进行二次备课,即个性化备课。教师在备课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网络学习,然后将学习成果融人到课堂备课中。但是绝大多数教师往往还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储备进行备课,缺乏备课的创新性。

(3)教师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很多年,课改理念深人人心,教师将教学紧密联系生活,主题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程模式或形式得到了师生的欢迎,教师在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需要为学生准备学习资源,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也需要借助网络进行学习。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都对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和过程表示认同,但是将教学内容设计成研究性学习的次数很少,一般是应付式或在展示课时才开展。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其它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已经得到认可和普及。教师从最初的盲从,从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进行教学的侄桔中走了出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已经能够独立、灵活地使用信息技术的理念和手段进行教学。一些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课甚至得到优质课的好评,成了评价中的一部分。

(5)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他们使用网络增强自己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技能技巧,将在教学一线的直接经验形成研究论文或研究课题,采取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6)开展网络远程学习。在小学,一般教师不提倡学生独自上网学习,因此也不会开展远程教学。而由于基础教育全日制的教育制度使得面对面的课程教学更加实际与普及,实施网络远程教学的机会很少。教师自己进行网络远程学习的也比较少,只有那些进行学历提升的教师才有这样的需要。

2.2中小学学生网络应用的现状调查

对南京市中小学学生网络应用的现状,主要抽取了一所高中、一所初中和两所小学进行调查。问卷总计发放1300份,回收1300份,有效问卷1288份。其中小学五年级237份,六年级264份,初中一年级135份,二年级120份,三年级108份。高中一年级150份,二年级138份,三年级136份。问卷内容主要有学生上网的时间、频率、上网的习惯、在网络上的精力耗费、对网络游戏的态度,以及网络对自己的影响等方面。

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家里都有电脑并开通了网络,网龄集中在3年左右,主要的上网时段是周末。其中初一学生晚上上网比较多,可能与学业压力较小有关。大部分学生能够自己把握上网的时间,表示不上网也可以,同时也认识到网络对自己的危害,但是也有人认为网络对自己很重要。大多数学生表示不会沉迷于网络游戏,更不会去购买游戏点卡。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网络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年龄稍大的学生认为网络对自己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

2.3南京市鼓楼区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

对南京市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调查,以鼓楼区为例,目前鼓楼区各个学校已经建成独立校园网,并接人宽带。多媒体教室已经在各校普及,生机比最多达到5.5:1,师机比最高达到1:5。各校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总务后勤、财务、学籍、电子图书等都已经实行信息化管理。电教中心已建立了便携式实录系统、全自动录播系统、演播室导播系统、非编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多网合一系统、电信l0m静态宽带等,并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同时给全区部分中小学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构成了全区基于广域网的数字教学课堂实录和教研培训平台,为鼓楼区教育教学提供了服务支撑,为鼓楼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打造了坚实的硬件平台。鼓楼区作为南京的主城区,其信息化建设水平也处于全市各区县前列,其它各区县以鼓楼区为样板,也在逐步加大资源建设的力度,增加投人。鼓楼区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

3南京市中小学网络应用的问题及对策

3.1南京市中小学网络应用的问题

(1)内涵理解不深。对网络教育应用的内涵理解不深刻,将网络的教育应用简单理解为只是用到计算机网络这种工具,而不是使用网络资源。这一点也反映在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中。如在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一节优质课的评价标准,其中一项评价指标就是有没有使用多媒体网络设备,只要用到,该项就给满分。这种对网络应用的评价显然不能说明问题。

(2)资源建设和共享不足。尽管现有的调查显示,各种硬件设备、校园网和一些网络资源已经充分配备,但是不论从区域层面还是从学校层面,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全体师生的需求。同时,由于技术和观念的问题,共享性不足,获取资源的渠道不畅通。

(3)对网络过分依赖。部分教师和学生根据各自的需求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对网络依赖的倾向,教师在进行教学研究反思时,过分依赖网络,常常出现抄袭现象。学生经不住网络的诱惑,无法控制上网时间等。

(4)网络教学资源和网站建设质量不均衡。由于各个区域和学校的教学水平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其教学资源和网站建设质量不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教育水平的不均衡。

3.2南京市中小学网络教育应用的对策

3.2.1转变教育指导思想

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教育评价标准,将知识型人才观转变为素质型人才观。个人素质的核心是:品德个性、创新精神、适应能力、协作精神、思维品质、终身学习意识等。其次,要重新认识学与教的关系、我国长期实行以行为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制。这种体制对于系统地传授知识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很不利于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种压抑学生个性、不让学生主动思考、扼杀创造性思维的做法是与当代素质教育的根本精神相违背的。只有以科学的教育思想为先导,才能真正发挥网络的实效,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

3.2.2加强资源库建设

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在备课、教学和课后反思时都可以自由选择现成的优质资源。而对于学生来说,学校的资源库就是最好的课后老师,学生在上网时也能有意识地利用资源库学习,而不会花费精力在其它网络行为上。资源库的建设要便于开展远程教学,考虑到利用与开发之间的均衡,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再考虑建设新的资源库,以免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

在资源建设方面,要整合多方力量建设资源库,将优质资源科学地汇总成资源库,同时加强资源库的管理,便于添加和更新。另外,还应形成独创性的资源,与学校网站建设相结合,创建独具特色而适用的网络教育资源,加强技术研究和校际沟通,在一定范围内共享资源。

3.2.3倡导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网络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首先具备合作学习的意识,掌握科学的合作方法。首先教师间需要合作,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以考虑师师间的合作给教学带来的便利。另外,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网络课程活动的设计上,体现合作意识,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明白合作学习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