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范文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精选(九篇)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第1篇: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范文

    一、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土地制度包括土地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关系。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阶级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也就是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土地制度是以西周实行的井田制为代表的土地国有制,经济上的井田制和政治上的分封制密不可分,从而共同促成了西周文明的繁荣。春秋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牛耕的推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田被大量的开垦为私田,加之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在井田上耕种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鲁国实行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竞相效仿,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秦国以及其他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促进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自耕农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强调发展农耕,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它是古代中国历代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主要指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从实施阶段、目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1.实施阶段:前者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后者实施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

    2.实施目的:前者在于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经济基础;后者在于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

    3.根本目的:两者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前者是要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后者是要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4.影响:两者都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前者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到中后期则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后者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古代三大经济部门的特征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把握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可从生产模式、生产方式、农业结构等角度着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精耕细作技术是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从农业结构上看,以粮食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为辅。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古代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日益成为阻碍社会生产发展的因素。

    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特征

    古代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手工业产生时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所以,手工业的第一个特点是其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了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享誉世界,直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后来居上,占据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而家庭手工业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它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的发育。这是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第二个特点,即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济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占据特殊地位。第三个特点则是手工业的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第四个特点就是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着名的有冶金、丝织和瓷器制造。此外,手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并长期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手工业的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变化也是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一大特点。

第2篇: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范文

一、发展县域经济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一) 当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历了两个高潮期。一是1984―1988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1100万人,增长23%;二是1992―1996年,年均转移超过800万人,增长8%。1997年以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增速逐年下降,1997―2003年,年均转移500万人,增长约4%。2003年仅转移490万人,增长3%。截止到2003年末,全国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7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35%。总体上看,有以下3个明显特征,即:第三产业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外出务工是近年来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增长因素;县域经济已愈益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程度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很强的关联性

从我们重点调研的4个县市的情况看,可以得出以下两条基本结论:

第一,县域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由于其第二、三产业能够创造出较多的就业岗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比较容易。江苏省太仓市和吉林省通化县就属于这一类型。如位于苏南地区的太仓市,乡镇企业众多,县域经济发达,市场就业空间广阔,当地现有农村劳动力已基本实现就地转移。2000年以来,全市GDP已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4年实现财政收入31.76亿元。目前,全市已经形成电子能源、石油化工、轻工造纸、纺织服装、精密机械与汽车配件等主导产业,三次产业的产值比例6∶58∶36。全市现有农村劳动力19.6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14%,从事二、三产业的占78%,农村富余劳动力不到8%。同时,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第二产业的发展,全市还吸引了总计达25万人的外来务工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已超过了当地农村劳动力总数。同样,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制药基地和吉林省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通化县,不断加强药材基地建设,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吸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目前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已实现就地转移,外出务工劳动力仅占全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20%。

第二,县域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二、三产业发展难以满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阜宁县和东辽县就属于这一类型。阜宁县地处苏北地区,是江苏省重要粮食产区,人口106万,其中农村人口76.9万,农村劳动力41.4万。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当地二、三产业难以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近几年来,这个县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努力拓宽劳务协作渠道,强化农民工权益保护等各项措施,已经逐步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流动有序、管理规范、服务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务输出格局。2004年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20.7万,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50%。东辽县也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财政穷县。全县人口4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2004年财政收入只有7611万元。近年来,当地政府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实施项目兴县战略,努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同时,该县不断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2004年,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5.6万人,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的62%,人均劳务收入5000元。

(三)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就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1.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低成本、高效率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与大中城市相比,县域经济是城乡结合的经济,县域内有连接城乡的县城,有星罗棋布的小城镇,还有很多土生土长的乡镇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对技术含量的要求相对较低,从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所需就业费用和城市基础设施费用也低。据有关专家测算,在城市中安置1个劳动力需要4―5万元,而乡镇企业吸收1个劳动力仅需4000元。可见对于相同的资源,小城镇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发挥的效用更大。

2.发展县域经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可以更多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一是中小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具有较强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二是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要求相对较低,适应我国农村现阶段劳动力的素质水平;三是中小企业投资规模小,容易创办,适应民间资金的规模特点;四是中小企业以民力、民营为主,它的产生和发展动员了民间资金的生产投入,弥补了国家对农村的投入不足,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推动了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第三产业的兴起,进一步扩大了就业领域,有效地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

3.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一是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分散居住的农村人口不断向小城镇聚集,增加对电力、交通、供水、餐饮、娱乐、商业及社区服务等需求,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小城镇连接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桥梁作用日益加强,从而促进农产品交易市场、农村资金市场及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发育。

二、当前县域经济发展在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域经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不强。现阶段,相当多的县特别是一些传统的农业大县,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加之原有企业机制不灵活,导致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就业空间狭小,吸纳劳动力水平较低。一是从新增劳动力转移来看,目前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增长的主要途径。二是从返乡劳动力情况看,从县域经济返回农业的劳动力逐年增多。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不高、技能不足。汇总有关资料,从文化素质看,目前已转移出的农村劳动力中,仅有20%左右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文盲劳动力占1.5%,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16.5%,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61.7%。85%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由于文化素质低,又不具备专业技能,使得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空间狭小,只能选择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造成这些岗位竞争激烈,工资水平低下。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企业对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而众多低素质、无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则无法实现由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和城镇的转移。

(三)城镇化发展滞后,影响了城镇集聚劳动力能力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基础设施不足,难以发挥人口集聚和产业发展作用。二是城镇化进程慢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下降了25个百分点,而城镇人口比重只上升了20个百分点。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造成农村非农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延缓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四)保障水平低,政府职能转变和体制改革有待深入。农民工作为新的城镇工人群体,已占到了城市人口的1/4,日益成为产业工人中的主力军。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进城的农民工无法获得应有的社会保障和城市居民待遇。

县域经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水平低,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县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特别是目前仍存在一些体制性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是经济结构调整步履维艰。从总体上看,我国县域经济结构仍处于低级化水平,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县域经济结构单一,产业、产品雷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色彩难以在短期内抹掉。由于政策、机制、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

二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财政、金融体制和土地等制约。(1)现行财政体制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近十多年来,财权不断上收,事权不断下放,县以下政府可用财力严重削弱,县级财政多数是“吃饭财政”,甚至是饭也吃不饱的财政,既无力向本地居民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也难以对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财政支持,尤其经济欠发达县更是如此。就多数县(市)来讲,目前普遍财力弱、负债多、包袱重、压力大、财政入不敷出等问题。(2)现行金融制度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目前县以下居民存款中的50%以上都流入了大中城市,县级金融机构没有贷款审批权。县域内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很难得到金融支持。(3)土地征用制度不利于县域经济发展。

三是城镇化进程缓慢。由于在城市化进程中长期存在着大城市偏向,对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投入和资源配置不足,县乡财政自身薄弱,也无力投资,导致小城镇布局分散,规模不大,公共设施不足,制约了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增强。

因此,必须从体制机制方面入手,努力消除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些障碍,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点。

三、未来一段时期,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工作重点

我们认为,未来一个时期,就地转移仍将是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预计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可达到50%左右以上。即使按当时人口达到14亿的水平计算,15年后全国还有大约7亿人留在农村。因此,企望短期内通过城镇化道路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是不现实的。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仍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同时,也应该看到,就地转移模式本身也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端,容易形成乡镇企业布局的分散化、小城镇建设的无序化和弃农人口的两栖化等“农村病”,造成水土等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破坏的加剧,进一步阻碍乡镇企业的升级改造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加剧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之间的差距。为此,必须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短期、局部目标与长期、宏观目标有机结合起来,遵从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本身固有的规律和阶段性要求,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鼓励农村二、三产业和乡镇企业的适度集中,努力扩大小城镇规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另一方面,也要充分挖掘并发挥大中城市的潜力和作用,推进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种种限制,加快推进我国城市化步伐。

促进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工作重点是:

(一)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挖掘农业就业潜力。要从资源条件出发,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种植业、养殖业等优势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的建设,形成专业化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提高粮食综合效益,使粮食产业成为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农牧林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持以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重点引导扶持农民、企业发展民间性、自律性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和以农产品生产或营销专业户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形成专业农户、专业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农产品行业协会构成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二)加快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拓展本地就业空间。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鼓励、支持、引导乡镇企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和二次创业,提高乡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建立新型乡镇企业。要按照现阶段我国乡镇企业梯度发展的规律性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做好乡镇企业的空间布局和产业接续转移,促进乡镇企业的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换代。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手工业、特色旅游业发展,支持建立农村专业商品交易市场,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发展经纪人队伍。

(三)加强小城镇建设,发展小城镇经济。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加强对县域小城镇建设和村庄集镇建设的规划指导,逐步形成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有机联系一般集镇和中心村的城镇体系。

(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民工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一是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应尽快扭转全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局面,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尽快免除农村基础教育费用,减轻农民教育负担。全力推进普及9年义务教育,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普及12年教育试点,大力推动农民职业教育。二是要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继续推进“阳光计划”,不断扩大农民工免费培训规模,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培训。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建设。

(五)加快农村改革步伐,尽快消除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障碍,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一是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加快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除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外,其他大中城市也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得出、留得住、能发展。二是要完善土地制度,推进农民承包土地合理流转,保护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合法权益。要加快小城镇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降低农民进城“门槛”。三是要健全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四是积极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县级公共财政建设。五是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加快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六是改进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加大对农民工维权的支持力度。

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一)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切入点来加以推动。一方面,我国农村绝大多数分布在县域范围内,农民绝大多数居住在县以下,发展县域经济的主题就是要解决“三农”问题;另一方面,县域经济又是联系大中城市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县域经济的发展,既为大中城市提供了各种生产生活资料,又为大中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需求。因此,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也是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

要充分发挥县域经济的政策归集和产业聚集的平台作用,把“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升到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层次,转换工作思路,真正跳出就“三农”抓“三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才能加快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建议进一步明确发展县域经济是促进我国“三农”问题解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尽快出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意见。

(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当前,行政层次过多、行政成本过大、县域内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过小、事权责权不平衡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建议进一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政府行政层级,开展省直管县试点,加大撤乡并村力度,简政放权,提高县市配置资源的权利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要研究合理划分县级事权,加强和完善县级政府的社会管理权、公共服务权、市场监督权等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使县级政府有更大的发展自和决策权,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要强化产业政策的指导作用,按照投资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减少行政审批项目,下放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将投资项目的决策权下放给各类投资主体。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调整财政分配关系,适当提高县级财政的留成比例,扩大县级金融机构审贷权限。

(三)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一是要加强规划指导。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提高对县域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的投入,加强县域特别是广大农村交通、通讯、供水、供电、广播影视、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等。三是要加强对县域产业发展的协调和支持。国家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加强协调指导,支持各类优势企业进入县域发展特色产业,加强不同地区之间、中心城市与县域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鼓励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项目给予专项支持。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指导和技术服务。四是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县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中央对省的转移支付资金重点补助到县(市),省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以县(市)为单位进行测算核定,确保按时足额到位。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加大对农村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要进一步降低对欠发达县公共投入和基础设施专项资金的县级配套比例。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除上缴中央部分外,上缴省级部分重点用于县(市)耕地开发。

(四)要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要采取“抓大促小带中间”的办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要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要进一步消除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制障碍,凡是法律规定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都可以进入。同时,国家要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给予支持。

(五)进一步加快推进县域特色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力在于特色。目前,我国东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和“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发展格局,中部地区部分县市的“一县一特”型县域经济也已出具规模。要适应国际制造业中心向我国转移的有力时机,加快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下一步,各地要进一步结合本地优势资源、综合考虑交通区位、产业结构、市场定位、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国、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六)加快提升县域经济工业化水平。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环境,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使县域经济逐步改变单纯依靠农业发展的状况。坚持资源型和非资源型产业并举,大力扶持一批骨干企业,壮大支柱产业,培育知名品牌。积极发展专业市场带动的工业生产体系,努力做到“专精特优”;积极发展产业配套型和科技应用型工业企业,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努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鼓励工业园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集中连片布局,推动资产重组,促进乡镇企业向产业集聚区和小城镇集中,提高县域产业集中度,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分工协作的区域发展格局,探索区域特色产业带动其它产业全面发展的新路子。

第3篇: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范文

【论文摘要】 兵团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兵团现有发展基础上的特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兵团新农村建设,要促进兵团城镇建设,走统筹城乡发展道路。

小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既有城市属性,又有农村属性,具有集聚、协调和辐射带动等功能,是农村区域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兵团175个农牧团场的小城镇建设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小城镇建设已经成为实现农牧团场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支点,是带动农牧团场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龙头。可见,促进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统筹,是推进团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城乡统筹发展对促进兵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城乡统筹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以城带乡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促进农村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措施。它是我国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工业化发展加速的必然产物。一般来讲,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科技带动、教育带动、医疗带动、信息带动、基础设施带动、对农村工业发展的带动和对农业发展的带动等诸多方面。在新时期,由于城乡二元差距的拉大以及农村各种发展性资源外流的加快,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也越来越大,这一情况在东部发达地区已经非常明显。团场城镇和基层连队之间的发展态势,与地方城乡之间的发展态势十分相似,实施以城带乡的发展策略,是国家农村发展思想在兵团的基本体现。

2、城乡统筹发展是兵团基层发展的现实需要

从兵团发展的现状看,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团一镇的发展格局。各个团场的城镇,都是该团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都是该团的物资集散地和文化教育中心,是该团基础设施最好、发展能力最强的地方,团场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基本上都是围绕团场城镇展开的。从另一方面看,基层连队基本上相当于地方农村的村庄,连队的生活基础设施一般都具有农村村庄特色,连队的生产基础设施都是围绕农业生产展开,连队一般不设中小学,个别连队有自己的幼儿园,连队职工的医疗、休闲和娱乐一般都在团部城镇进行。同时从另一方面看,由于连队分散,人口聚集度差,基础设施落后,连队居民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向城镇聚集的态势,所以兵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以团场场部城镇为主体,团场城镇引领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城乡统筹发展是兵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要求,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农民的市场组织能力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打破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为此,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有较为完善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的各种服务体系。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要的信息体系、技术推广体系、物资供应体系、产品加工体系、市场运作体系等众多条件,在团场城镇大都已经基本具备。所以,兵团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统筹城乡发展。

4、城乡统筹发展是迅速提高基层连队职工生活水平的有效方式

团场城镇由于具有较为全面的生活基础设施,有较为发达的第三产业,有基础设施和医疗水平较高的医院,有教学条件和教学水平较高的教育教学资源,有较为方便的交通条件,所以团场城镇能够为提高基层连队职工的生活水平提供良好的条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和享受水平,能够满足职工群众自我发展需要。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加快兵团城镇发展步伐

目前,从整体上看,兵团城镇自身发展不足,特色不明显,对乡村的带动能力弱小,因此,统筹城乡发展,首先要加快兵团城镇发展。

1、加快城镇建设必须积极发展城镇支柱产业

产业集聚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工业化是推进城镇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后续动力。产业兴、城镇旺,产业衰、城镇败。兵团多数城镇因缺少二三产业的有力支撑,致使城镇有“形”无“魂”,缺乏生机和活力,城镇化进程缓慢。在产业集聚中,选择技术和产业是至关重要的。兵团的小城镇不能盲目跟风,去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和产业,而是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突出抓好特色工业经济的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要围绕农业产业化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可开发小城镇房地产业,拉动团场经济增长,小城镇住宅开发将是城镇建设的重要支点。要让团场经济快速增长,必须加快职工居住条件的改善,加快经济实用住房的建设,同时招商引资建设商业用房。房地产市场开发必定会带动诸多产业的共同发展,充分做到“以房地产生财、以财建镇、以镇发财”,既做到发展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又安排大量的就业人员,形成小城镇的经济增长点。要加紧培育特色商品市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具有兵团特色的生态旅游农业,推进团场农业产业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小城镇的产业集聚或产业选择过程中,一定要舍弃那些高污染、破坏环境和生态的技术和产业,不要为一时之利而留百年之害。

2、加快城镇发展要突出城镇的文化特色

特色是小城镇的竞争力、生命力所在。兵团小城镇建设要体现军垦特色,根据小城镇分布的地域不同,资源环境不同,特色产业不同,建设有特色的军垦小城镇。产业要有特色,建筑要有特色,文化要有特色,要体现“小城镇”灵魂和魅力。如田园生态型、旅游风光型、边境贸易型等。通过特色建设,加速小城镇内部资源积累,不断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提高小城镇知名度,从而吸聚更多的外部资源,促进小城镇更快的发展。另外,兵团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建设资金有限,加之城镇布局分散,集聚效益低,因此,不宜采取整体推进的城镇化战略,应选择一批经济条件好、区位条件优越、发展潜力大的小城镇重点建设,以点带面,探索适合兵团特有体制和新时期要求的小城镇建设之路。

3、加快城镇发展要创新团场城镇行政管理体制

团场城镇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兵团城镇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兵团城镇集公共行政管理方式、军队管理方式、企业管理方式于一身,行政机制与企业经营机制混在一起,以行政管理主体代替产权主体,以行政管理权代替企业经营自主权。这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严重制约了团场城镇的发展活力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团场城镇多是地名镇、非建制镇,缺乏具有完全行政能力的权力主体的领导,缺少必要的财税职能,资金来源渠道受阻。团场城镇建设资金只能主要依靠团场税后利润,致使团场城镇建设严重滞后。兵团城镇政府职能的残缺,既不利于城镇产业结构的优化、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也不利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大力推进团场的城镇化,亟需解决因管理体制特殊带来的兵团城镇缺乏必要的行政管理职能问题,尽快健全团场城镇的行政管理职能。

4、加快城镇发展要以经营城镇理念拓宽融资渠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城镇建设必须走市场化道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通过政府的政策鼓励和资金引导,调动社会各方面投资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的小城镇投融资体制。团场小城镇要从土地经营入手逐步扩大城镇经营范围,还可引进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经营小城镇的赢利性服务。要鼓励体制创新,建立健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投资体制,由团场单一投入向国家、团场、企业、外资、职工等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促进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从根本上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兵团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途径

以城带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阶段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时代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以城带乡的作用机制,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以保障职工权益、增进职工利益为核心,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调整城乡关系,充分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团场建设的促进和带动作用,促进团场发展。

1、树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

树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建设理念,就是要把团场城镇建设和基层连队居民点发展融为一体,统筹规划,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超前,量力而行的原则,突出兵团屯垦戍边的特色,科学规划,分步建设,逐步完善,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的逐步推进团场建设。

据调查,农四师62团自实施小城镇建设以来,就按照兵团党委提出的“高起点规划,多渠道投入,分阶段实施,按能力建设,有重点改造,全方位整治”的原则,为努力把团部建成“基础设施完备、管理服务功能齐全、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小城镇,并以此实现城乡协同发展,他们先后委托兰州冶金规划研究院编制小城镇总体规划,委托国家建设部建设规划设计研究所修编小城镇总体规划,委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工设计研究院编制金边镇环境规划,制定出62团团部今后20年高起点、高质量、高要求的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既合理使用了土地资源,又避免了重复建设,盲目乱上项目,保证了城镇建设与城乡经济的同步发展,达到了少花钱、多办事、少走弯路、多创效益的建设目的。

2、以城镇化带动团场产业发展

推进城乡产业结构一体化,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实现以城带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城镇发展带来的市场需求变化,为团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空间,为团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基础,促使团场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构建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是实现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结合,实行农业及其关联产业的一体化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把农村与市场和城市连接起来,实际上是构筑起城乡一体化的产业链,使城乡“联姻”,改善城乡关系。特别是城镇化发展中的深加工、精加工和农用工业,有利于发挥团场人均耕地面积大、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管理先进等现代大农业开发优势促进团场农业快速发展,实现以农促工、以工带农。从目前发展来看,团场的农业生产资料的购置以及农产品的销售,都是在团场城镇集中进行的,加快团场城镇建设,特别是以城镇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发展,有利于迅速改善农产品加工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团场农产品的影响力,为团场开发健康食品、无污染食品、有机食品以及野生资源天然食品等名、特、优、稀、新产品拓展发展领域,有利于尽快把团场农业生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

3、以城镇发展促进城乡社会联动

要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就必须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体系,使大、中、小城市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兵团绿洲条件下的城镇体系,大中城市少且布局分散,对团场、连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是有限的,以小城镇为主导是兵团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小城镇兼有城市和乡村的特征和功能,一般为农村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它既是农村发展非农产业的“基地”,是农产品的集散地,还是发展农村工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高地”,也是连接大中城市的桥梁,小城镇应在兵团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兵团各师局和农牧团场场部所在地,基本上都建成了工、农、交、建、商各业齐备,行政、文教、卫生等社会职能齐全的小城镇,已具备了发展小城镇的客观条件和经济实力,成为推进新疆城市化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石河子市已发展成新疆第三大城市,城市整体建设水平位居新疆前列。随着兵团新建市——五家渠、阿拉尔、图木舒克市建设的全面展开,38个团场小城镇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些城镇的发展,必然带动周边团场连队的发展。

4、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管理体系

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管理体系,是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有效机制的组织保障。团场应该在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并不是要用团场管理代替市场竞争,而是要发挥团场在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关系和建立相关制度方面的作用。

中央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政策措施是覆盖全社会的。因此,兵团的团场、农业、职工依然可以享受国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可以直接获取国家有关的财政、信贷、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要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的指示精神和要求,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建立预算科学、保障有力的财政管理体制,以建立稳定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要深化兵、师两级行政机关的改革,保证中央的“多予”能全部、及时、有效地下达到团场。对兵、师两级管理机关要加强预算管理,确保团场职工的上缴费用不再连年上升。要深化对兵团事业单位的改革,整合优化资源的配置,减轻团场和职工的负担。要深化团场管理体制改革,压缩管理机构,撤营强连,最大限度地减轻职工群众负担,营造藏富于民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万木.新疆兵团屯垦戍边五十年的辉煌成就[J].兵团党校学报,1999,(04).

[2] 金云辉.对兵团经济和社会发展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J].中国软科学,1997,(07).

[3] 孙卫青.抓住机遇,加快推动兵团经济的大发展[J].新疆农垦经济,2000,(03).

[4] 钟波.抓好连队生态文明建设[J].兵团建设,2006,(08).

[5] 付英.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推动兵团社会和谐发展[J].兵团党校学报,2008,(03).

第4篇: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范文

一、以加快农村发展的实际行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因此,中央提出,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析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涪陵区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区县,加快农村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五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农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粮猪型”二元经济结构正逐步向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农产品品质得到提高,以“榨菜、蚕桑、畜牧、苎麻”为主的特色产业带已具雏形,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100元,达到2006元,与全市平均的差距逐渐缩小。贫困人口比例由11%下降到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现有重点龙头企业部级1户,市级5户,区级14户,拉动了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成效显著,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尽管从纵向比较,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取得明显进步,但从横向比较,我区农业农村经济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整体实力不强,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区二元经济现象仍十分突出,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优势产业不大不强,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的二、三产业发展滞后。要改变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现状,唯有加快发展。要围绕区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工业化、建设大城市、全面奔小康”和“133”目标,在“基本建成涪陵特色农业基地”上狠下功夫。要按照区委书记胡健康同志的指示,在“大、少、多、新”上做文章,即在农业结构调整上突出重点,扩大规模,增强示范效应。多渠道,多方面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民,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同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再振乡镇企业的雄风。以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经营。

要加快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就要明确思路,即围绕一个目标,实施两大工程,建设三大园区,做好四篇文章,突出五个重点。首先是围绕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的目标,到2007年使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80元。实施两大工程:一是实施“双十百万”工程,使优势农产品向重点区域、重点乡镇、专业大户、龙头企业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二是实施“经济强镇”工程,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建设“三大园区”:一是黄北生态农业走廊园区,二是南沱、清溪养殖园区,三是梓里特种水产园区,使其成为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基地,规模经营的示范基地。做好四篇文章,就是继续做大做强榨菜、蚕桑、畜牧、苎麻四大优势产业。突出五个重点: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二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四是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和积极推进农村改革;五是加大扶贫工作力度。

第5篇: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范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综述

1分别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

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大量成果,特别是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相当的多,在人大复印资料上可以收集到的仅1998年到2001年专门研究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文章就有50篇。

关于的“三农”思想,学者们进行专门研究的不是很多,目前进入笔者视野的著作有郑以灵的《农民观透视》、陈高同、赵素芬主编的中国农业发展丛书中的《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的《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以论文出现的研究成果有郑有贵在《党的文献》1999年第3期上发表的《的“三农”现代化思想与当代农村改革》,其余研究成果均散见于思想研究或者其他研究性文章里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重点研究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和建国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理论。

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很广,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各个相关方面都有论述,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征。学者们重点对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发掘和解读,同时不少学者还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特点和重要意义以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探讨。关于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的内容,学者们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精辟论述,一致认为它包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要科教兴农;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学者们认为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具有求实性、创造性、超前性、人民性和辩证性的特点。同时,学者们还指出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他们认为从理论上讲,邓小平“三农”思想在农业合作制、农业现代化、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从实践上看,它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经济实践中起到了科学指导的作用,从而使党在“三农”工作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对的“三农”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也不太多,还未见以著作的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的成果,但是可以在研究的经济思想的著作中找到其“三农”思想的内容,如顾龙生等所著《经济思想研究》。以论文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成果有王骏在《党的文献》2003年第5期上发表的《试论的“三农”思想》,他从基础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改革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论:“必须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中心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创新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了的“三农”思想的内容,同时指出了其鲜明特点。关于的“三农”思想研究其成果还可以从于法友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2期上发表的《论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完善与发展》等文章中找到。

2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分若干阶段详尽的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陈承红在《农业考古》2006年第3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人的“三农”探索》以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为线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孙仲彝在《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9月号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及历史经验》一文中,也是以历史为线索分两个大的阶段和若干个小阶段用详尽的资料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历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从奠基、形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三方面指出了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的发展历程。

此外,广东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究”的最终主要成果、秦兴洪主编的《共和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选择》,这本书全面阐述新中国50年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发展历程。还有学者从某一特定阶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历程,如何丽芬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上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历史进程;华中师范大学刘国武2005年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历程。

3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巨大贡献

卢文在《中国财经报》2001年07月4日第003版上发表《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巨大贡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一文,他分别从“三农”的涵盖的三个方面将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贡献阐述为:在农业上的贡献:实行合理的土地制度、实行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在农村问题上的贡献:一贯重视农村、使农村经济转向商品、市场经济、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促进乡村城镇化、使农村进入小康;在农民问题上的贡献:注重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和素质、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帮助农民实现历史性的大转变。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王玉珍在《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增刊——《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专辑》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三农”问题上的理论和政策的突出贡献包括: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理论上阐明了“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找到了一条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下解放出来的道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科学规律,并将“农业是基础”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在如何发展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上,我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制度创新和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创新;在探索中国农民如何增加收入,走上富裕的途径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探索完成了从集约经营——无工不富——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发展小城镇——税费改革等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的过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指出,、邓小平、作为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的“三农”思想为我党开辟中国的革命道路、中国的改革道路和中国的跨世纪发展道路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

李明、郭宇在《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上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主要包括: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从全局出发,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农民群众推进农村改革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和发展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必须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进行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农民人权事业发展;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光明日报》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一再强调:新中国成立55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有不少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包括:实事求是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民主制度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制度保障;以人民为本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前提条件。

5关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三农”思想的比较研究

学者们将中共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结合起来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李建宁在《攀登》2001年第4期发表《、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邹开明、周世慧在《党史文苑》2006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李晋玲在《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差异分析》,闵帅、陈洪勋在《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上发表《关于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路的比较》,黄世贤、黎红刚在《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上发表《邓小平对农业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郭翔宇在《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1期上发表《同志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学者们一致认为与邓小平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发展的途径、农业发展的规划及经营体制的制定、发展农业采取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农业战略目标的政策构思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邓小平继承、发展了农业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思想。有的学者还从知识背景和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及其性格等方面分析了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他们认为在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上、农业和农村具体工作思路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农业思想。

这些专著和论文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取得了一定甚至是可观的成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我国“三农”实践的推进,相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理论支持来说,这只还是一个初步研究,理论研究尚有薄弱和不足之处。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重复性研究比较多,综述研究太少,无论是整体研究,还是专题研究都需要大力开拓新领域。特别是对中共第三代及其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内在关联性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现实指导意义及其前瞻性研究要更加深入,这就有待于后来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武力,郑有贵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

[2]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

[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李建宁.、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J].攀登,2001,(4).

第6篇: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范文

【摘 要 题】“三农”

【关 键 词】小农经济/家庭经营/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农地制度创新/“两个飞跃”

改造小农经济是任何国家经济转轨过程的必经阶段。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的小农经济,由于其具有经营小块土地、使用落后的生产技术、农业生产封闭循环而与其他产业关联度低、农产品商品率低、资本形成不足、比较利益低等特征,往往成为一个国家快速、摆脱贫困的制度障碍。特别是我国小农经济已延续几千年之久,至今仍是最大国情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也正是我国对传统小农和计划经济小农(实质上是“集体小农”)进行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造时期。但学术界很少有人把转轨以来的改革实践上升到改造小农经济的理论高度,似乎对计划经济集体农业即“集体小农”的改革与改造小农经济无关。对农业第一步改革造就了以家庭经营农户为代表的过渡型小农经济之后的小农改造问题缺乏应有的关注,以至对改造小农经济的理论研究也大多是对经典作家论述的回顾性阐释,理论研究事实上落后于实践。本文将对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以邓小平同志农业“两个飞跃”思想为主线的农业、农村改革的几个热点问题的讨论,从改造小农经济的视角进行评析,从中理出转轨时期我国对小农经济改造思想的演变与争论的脉络。

一、家庭经营与小农经济改造

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改革和发展“两个飞跃”的思想,即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农业家庭经营,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体经济的论述,奠定了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小农经济改造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应当承认,实行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已成为我国新时期对小农经济市场取向改造的开端和中心环节。家庭经营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从事商品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并创造了1979—1984年世界农业史上的奇迹。但要看到,作为一种生产组织方式的农业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没有明显提高之前,很大程度上是传统小农经济(即小规模农业与家庭手相结合)方式的恢复或重建。加之1985年以后,农业几次出现彷徨局面,这也使一部分学者对在家庭经营基础上能否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化产生了怀疑。围绕农业家庭经营生命力、家庭经营与传统小农经济的关系问题,经济学界基本上形成了以下几种观点:

1.家庭经营怀疑论。胡鞍钢、吴群刚(2001)认为,家庭承包制客观上造成了小农经营方式,而且这种以条块分割为特点的生产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2.家庭经营阶段论。夏振坤(1992)认为,家庭经营从实质而言将长期存在,但外在形式则将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3.稳定家庭经营论。更多的学者认为家庭经营在生产规模上并不必然就是小生产,在经济性质上并不必然就是自给自足和小商品经济。

以上关于家庭经营与小农经济改造二者关系的认识分歧,还同对农业家庭经营组织方式属性的不同判断密切相关,焦点在于如何准确把握我国农业家庭经营兼有传统农业家庭经营(为主)和现代农业家庭经营(为辅)两重特征这样一种属性。持家庭经营怀疑论者或家庭经营低层次论者大多把我国现阶段农业家庭经营完全等同于传统小农经济的家庭经营,未能具体现阶段家庭经营与专业化、社会化大生产,特别是与大中型水利设施相联系的一面,是一种向与专业化、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现代农业家庭经营(如发达国家家庭农场)过渡的转轨型农业家庭经营。而持家庭经营优越论或长期存在的一部分学者往往以发达国家家庭农场长处来论证我国现阶段农业家庭经营的适应性,殊不知我国现阶段家庭农户与以专业化、社会化大生产为前提的现代家庭农场不可同日而语,本质上或主体上属于传统农业家庭经营,或与传统农业家庭经营的特征更多一些。我国农业家庭经营能否长期存在,具有生命力,既取决于现阶段总体上落后而又多层次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又取决于现阶段农业家庭经营能否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向现代农业家庭经营的过渡,即造就现代家庭农场式的农业家庭经营。对此,我国一些学者突破了“就家庭经营论家庭经营”的局限,从一个新的角度论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在改造小农经济方面的不彻底性。陈文科(1990)认为,以家庭经营为中心的农业改革,应是双重目标或双重任务:一是改革“三级所有,队为基础”那种基本照搬苏联的农业产品经济体制,以改革集体劳动、集体经营和按工分分配为主要内容,也就是改造“集体小农”;二是改革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农业经济体制,以改革集体经济的自给自足和小而全为主要内容,也就是改造传统小农或小农传统。相比之下,改造“集体小农”的目标明确,改造传统小农的目标不具体,因为这里主要是改造传统小农根深蒂固的自给自足和小而全生产方式的习惯,绝不等于就已转变为现代小农,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实际动作来看,注重了改革目标的前者,而忽视了后者,以至改革目标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或不彻底性,即:尽管突破了改革农业产品经济体制的主体框架,初步建立了商品经济体制的主体框架,但改革还仅仅是重现了千百万农户这样一种小而全的简单再生产主体、小商品生产主体,而不是造就与专业化、商品化大生产相联系的专业分工主体。由此可见,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农村普遍建立的农户家庭经济带有小农经济的若干特征,是一种过渡型的小农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同志讲的两个飞跃是由低水平的集体化向高水平的集体化的飞跃,也可以看作是从过渡型小农经济向现代小农经济的一种飞跃。

二、规模经营与小农经济改造

从改造小农经济角度看,家庭经营作为我国农业第一个飞跃,最大的贡献在于以市场取向或商品经济取向改造了我国的集体农业即集体小农经济,但由于现阶段农业家庭经营的局限性,决定了必须以农业第二个飞跃来推进对小农经济的进一步改造。特别是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在推行家庭承包制的过程中,都采取了“农地普占”的做法,即按人口或劳动力平均分配土地,从而形成了一种超小型规模经营状况,不利于广大农户的市场化、社会化进程。由此,必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改变土地的过于分散与零碎经营,构造具有一定经营规模,有较强竞争力的农户商品生产者主体。1987年中共中央出台5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于规模经营与改造小农的关系问题,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适度规模经营论。大多数学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适度规模经营的合理性:一是从现阶段农业生产的目的与效率指标来论证。张光辉(1996)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作为商品生产者,其经营目标是收入最大化,而收入增长只能从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商品率等的提高中获得。二是从生产成本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来论证。黄季焜、马恒运(2000)认为,与欧美国家相比,由于耕地经营规模过小,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变成了活劳动增加生产成本的劣势,中国要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须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三是从专业化与规模化的关系来论证。严阵(2002)认为,专业化生产只有在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后,才能表现出专业生产的优势。

2.外部规模经营论。宋冬林(2003)认为,小农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封闭性与自给自足性,而不是土地规模的大小。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而言,规模经济不能仅仅考虑内部扩张,更要强调通过提高小农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纵向一体化程度来实现规模经济。

3.土地规模质疑论。第一种观点是把粮食安全作为我国农业政策的首要目标,任治君(1995)认为,土地生产率是我国在宏观上衡量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指标,增加小农收入则只是第二位的目标。第二种观点从我国的资源禀赋出发,罗必良(2000)认为,大农倾向于吸收资本、排斥劳动,小农则倾向于雇佣劳动、排斥资本。第三种观点从规模经营阶段角度提出,林善浪(2000)认为,农地经营规模经营存在着两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劳动集约基础上的规模经营,第二阶段才是土地与资本集约基础上的规模经营。我国农业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的时期,只能是在小块土地基础上保持较高的土地生产率。

尽管我国现阶段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实行规模经营受到种种制约,特别是在中西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地区有较大难度,但要解决农户家庭经营的局限性,适应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农业的挑战,必须在具备条件的地方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然而适度规模经营不能仅限于土地的适度集中,即在土地集中困难的情况下,外部规模经营不失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这也许是我国改造小农经济的一条更具有普适性的路径。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小农经济改造

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政府引导下的农民自发创造。其核心是以提高农业的社会化程度来改造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民。与以土地集中为主的农户内部规模经济相比,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分散农户易于接受的合作途径。总的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造小农经济的理论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产业化经营绩效的分析。严瑞珍(1997)认为,传统农业只是一个自给自足、自我封闭的生产部门,而农业产业化实质是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产业的过程。

2.界定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形成了两种观点:其一,一体化说,主张农业产业化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一体化;其二,专业化基础说,主张农业产业化的任务是发展专业化。

3.强调发展合作社来保护农民利益。针对一些工商进入农业后,出现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咸春龙(2002)指出,农户组织化程度低是农业产业化进展缓慢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应再造农村微观经济组织,而其最佳组织形式就是合作社。

4.强调建立农业产业化内部的分配机制。关于利益分配,基本上形成了两种观点。牛若峰(1998)提出,判断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否合理的核心标准是平均利润和“趋利返还”。刘惟州、田维东(2001)则认为,龙头企业通过“趋利返还”让利于农户,是不符合市场经济的。

农业产业化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在全国推广,对于我国一些依然固守小生产、小商品经济形式的不发达地区来说,土地资源有限,商品经济欠发达,还没有形成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发展市场化与专业化才是当务之急。对于一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展较快的地区,则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起点看,资本缺乏是难点,资本的大量引进是改造小农经济的必备要素。因为,只有资本才使农业产生利润,农业才可以称为一个现代产业,从这一点来说,鼓励资本进入农业是首要任务。另一方面,资本进入农业以后,正确处理好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矛盾,农业产业化才能顺利发展。当前问题的焦点是农民应获得多少利益以及采取什么组织才能维持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健康运行。

四、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小农改造

改造农民,提升农民,就要减少农民,即通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减少主要从事小块土地经营的农民,既促使自给半自给的小农向市场农民转变,又要促进纯粹农民向兼业农民乃至新兴工人阶层转变。转轨以来,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途径,形成了以下一些观点:

1.重视第三产业对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作用。郭克莎(1999)认为,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滞缓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化过程存在偏差。我国推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应当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服务业的有效供给。

2.注意中小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吴敬琏(2002)指出,在吸纳劳动力方面,中小企业具有大企业所不具有的优势。

3.探讨通过城镇化推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关于城镇化推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上形成了三种观点。其一是小城镇道路。孔祥智(2000)认为,一方面小城镇的建设成本、人口转移成本和体制成本低,适合的国情。另一方面小城镇道路可以避开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所引发的严重的贫民窟。值得注意的是,小城镇论者后期一般都主张重点发展县城或部分条件好、潜力大的中心镇。其二是大城市道路。洪银兴(2003)认为,在转移剩余劳动力方面,城市更有优势:一方面城市对农民更有吸引力,有助于切断农民同土地的脐带。另一方面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极,能够获得工业、第三产业发展所需的人口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而第三产业发展可以在克服资本约束的情况下,扩张劳动力就业容量。其三是多元城镇化道路。朱铁臻(2003)认为,以城市为载体的异地城镇化和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城镇化是转移剩余劳动力不可或缺的两条途径。城市与小城镇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可以优势互补,而不可相互替代。

4.强调户籍制度改革。早期的学者诸如辜胜阻(1993)提出通过设置“门槛”条件对劳动力流动进行素质、总量或地域控制。后期的学者诸如蔡fǎng@②等(2001)对彻底拆除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的条件进行了,认为户籍制度改革将按从小城镇、中等规模的城市,最后到大城市乃至特大城市的顺序进行,按照不同类别的情况和具体人群渐次开放。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正确处理产业转移与地域转移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劳动力实现可持续转移的关键。一般而言,就业结构是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而就业结构是否合理又取决于非农产业的发育,只是不能因此重产业转移、轻地域转移。事实上,工业化早期阶段,先有产业发育,然后才有城市的飞跃,产业转移重于地域转移。而在工业化中期,没有城市化支撑的产业转移已经发展到了极限,产业转移必须靠地域转移来为它开辟道路。特别是第三产业,只有大中城市才是它生存的土壤。地域转移不仅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目标,更是重要手段。城市不仅是非农产业的依托和载体,而且城市的扩张本身就具有产业结构聚集效应,能够创造非农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国城市还远未达到最佳规模经济,城市规模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还能吸纳大量的劳动力,不最大限度地在这一空间寻找出路,只能错失发展良机。总之,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该走产业转移与地域转移结合、以向大中小城市转移为主的道路。

五、农地制度变迁与小农经济改造

农地制度变迁,主要是土地产权的改革,是转轨时期对小农经济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1979年开始的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的农村经济改革,其核心是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20多年以来,围绕农地制度变迁与小农经济改造,界形成了以下观点:

1.介绍并了各地的农地制度创新,对几种模式的利弊进行了:(1)“两田制”模式。“两田制”的早期制度绩效大于其制度缺陷,但农业部课题组(1995)数据表明,“两田制”不一定具有普遍的和长期的适用性,在土地稀缺的地区,“两田制”的制度安排意义不大。(2)以贵州湄潭为代表的“生不增、死不减”模式。湄潭模式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明晰化、土地继承权的许可及承包期内增人不增地的大胆探索,起到了稳定预期、激励投资的作用。但姚洋(2000)认为,这项政策的实施可能使一些人口多又没有能力取得非农收入的农户陷入贫困的泥潭。(3)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辐射的区域主要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社员拥有的股权更多时候表现为一种福利享受,并容易变成封闭性的产权。但胡亦琴(2003)认为,在有条件的社区具有很强的制度适应性。(4)“四荒”使用权拍买模式。“四荒”使用权拍买一般发生于西部落后地区,它打破了行政区域界限和所有制界限,而且承包期限长。但余艳琴(2002)意识到,应注意社区成员的平等权利,防止“四荒”使用权被贱卖现象。

2.探讨了农地承包经营权稳定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姚洋(2000)指出,土地的不定期调整就如同一种随机税,而稳定的地权可以通过促进土地长期投资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何凌云、黄季焜(2001)认为,土地制度安排的不稳定不但影响农民对农业用地的长期性投入,而且影响其对农业用地的短期投入。李郁芳(2001)认为,稳定的承包经营权不仅具有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作用,而且还赋予农民稳定的土地保障功能和失业保险功能。

3.深入研究了农地产权制度的法制建设。农地制度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界定,这也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关于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属性,主要有4种观点。一是物权说。王小映(2002)认为承包经营权以对标的物的占有、使用、收益为内容,是对标的物的直接管理和支配权,而不是对(发包人)集体的请求权。二是债权说。梁慧星(1998)认为,在联产承包合同下,农民与集体之间是一种“对人权”的债权关系,属于债权性质。三是从债权向物权转化说。钱忠好(2002)认为,农地承包经营权是在特定条件下,以债权形式出现的具有一定自物权属性且呈现具有普遍意义的物权化变迁趋势的特殊的土地权利。

4.强调农地流转市场化建设。从农地产权看,姚洋(2000)认为,农民拥有完整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是农地市场流转的前提条件。从政府作用看,张红宇(2002)认为,政府的职能应当主要体现在健全土地法规、界定土地产权和制定土地流转的规则上。从具体途径看,马晓河(2002)认为,培育农地托管公司、发展各种类型的土地使用权流转中介服务组织是现实可行的新思路。从农地流转中农民的地位看,党国英(2003)认为,农民在土地方面的权益没有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才导致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市场难以发育。2002年出台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较好地回答了农地制度变迁中的若干难题,但又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家庭经营农户与土地结合的全部问题,由于它赋予了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强调了土地使用权的家庭承包性、稳定性、排他性和自主性,禁止了行政调整,这无疑有助于稳定农民的土地预期,使农民将土地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来经营,但30年的承包期限仍然给农民一种权宜之感。笔者倾向于这样一种观点,与其每隔若干年延长一次承包时间,不如将土地使用权永久性赋予农民,实行国有永佃制,让农民也成为有产者。而且,当经济条件成熟时,顺利扩大土地经营规模、转变小农经营方式——最根本的是建立健全的土地市场。其中,又以土地流转机制最为关键。土地流转机制的核心一是要确立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二是要使土地使用权成为一种可以进行抵押、投资入股、有偿转让等的资产;三是要杜绝社区侵占土地流转收益现象,使农民获得土地流转的全部收益。总之,只有农民利益至上的机制,才是市场化的流转机制。

六、以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为主线,创建发展中大国的小农经济改造理论

以上评述的各个方面,均是从不同侧面研究转轨时期对中国小农经济的改造,特别是对家庭经营农户为代表的过渡型小农经济的改造问题。如果说上个世纪50年代农业合作化以前我国是传统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农业合作化以后到70年代底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村是计划经济小农(即“集体小农”)的汪洋大海,那么世纪之交的中国农村也可以说是过渡型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因而,对过渡型小农经济的改造,实现过渡型小农经济向现代市场农民的进一步转轨,也必然是中国这个发展中大国经济转轨的题中应有之义。从中国发展中大国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实践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经济改造思想的基本原理,以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为主线的小农经济改造理论,是一种对广大过渡型小农实行市场化、化改造的理论。其要点有:第一,以农民的“两个转变”为根本目标,即由自给半自给小农向现代市场农民转变,由小农占大多数向农民比重大幅下降、纯粹农民向亦工亦农兼业农民乃至工人转变。第二,市场化改造和社会化改造相结合。从市场化改造看,主要是通过完善家庭经营单位功能,构造面向市场竞争的农户商品生产主体,进而通过农地制度改革健全和强化这一主体。体现由自给半自给农民向现代市场农民转变的目标。从社会化改造看,主要是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和城市转移为前提。提高农业社会化程度,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体现减少农民、提升农民的目标。这里“提升”有两个层次:一是以土地经营为主的农户获得产前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乃至成为社会化生产的农业车间。二是离开土地经营,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农民,或亦工亦农,或加入新兴的工人阶层队伍。第三,先市场化,后社会化。这不仅与当时我国农业社会化程度很低,难以马上以社会化来改造小农密切相关,而且还在于改革初期我国以“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为主要特征的集体小农经济,既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又是传统经济体制的延续,虽然是集体生产单位而非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主体,其本质是对商品经济的一种否定。由此,从构造农户生产者主体入手,实行市场化改造,将是对集体小农改造的起点,或者说是集体小农走向现代市场农民的第一个飞跃。只有实现了这个起点或第一个飞跃,才会产生社会化改造的第二个飞跃。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这种以市场为取向,以构造农户市场主体为目标的市场化改造,根本不同于以单一的生产合作或土地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合作化改造。后者以计划(即集中劳动、集中经营)为取向,目标是造就若干个“马铃薯板块”结合的传统共同体。以契约为纽带,以构造商品生产者联合为目标的社会化改造,也根本不同于主要通过行政干预而造成的农工商集合或土地规模集中,后者出发点不是为农户主体提供产前产后的社会化服务,其集合、集中本质上否认独立商品生产者的契约联合。完全可以说,以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为主线的小农经济改造理论,总结了中国向市场经济转轨以来农民家庭经营、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新鲜经验,继承和发展了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时期重视商品经济,优先发展流通合作的合作制理论,又吸收了西方发达国家注意以社会化服务支撑家庭农场,改造提升小农的作法。明显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改造理论和实践模式。实践证明,通过市场化社会化改造小农经济的探索是成功的。尽管这种探索远未完成,但它正向造就广大现代市场农民的这一根本目标逐步逼近。

【】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胡鞍钢,吴群刚.农业企业化: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J].农业经济问题,2001,(1).

[3]夏振坤.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农村经济,1992,(4).

[4]许经勇,张志杰.家庭承包经营与发展现代农业[J].经济评论,2001,(1).

[5]陈文科.中国农村经济的双重任务与阻滞改革的宏观因素分析[J].江海学刊,1990,(2).

[6]张光辉.农业规模经营与提高单产并行不悖[J].经济研究,1996,(1).

[7]黄季焜,马恒运.差在经营规模上[J].国际贸易,2000,(4).

[8]严阵.规模化、专业化是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的关键[J].中国经济问题,2002,(4).

[9]宋冬林.农业规模生产一定要土地集中吗[N].光明日报,2003—01—07(4).

[10]任治君.农业规模经营的制约[J].经济研究,1995,(6).

[11]罗必良.农地经营规模的效率决定[J].中国农村观察,2000,(5).

[12]严瑞珍.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J].经济研究,1997,(10).

[13]刘惟洲,田维东.农业产业化中的利益分配[J].农业经济问题,2001,(8).

[14]郭克莎.总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J].经济研究,1999,(9).

[15]吴敬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三农”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2,(6).

[16]洪银兴.城市功能意义上的城市化及其产业支持[J].经济学家,2003,(3).

[17]朱铁臻.形成多元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模式[N].光明日报,2003—01—13(4).

[18]辜胜阻,朱农.中国城镇化发展研究[J].中国社会,1993,(5).

[19]蔡fǎng@②,等.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J].经济研究,2001,(12).

[20]农业部课题组.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及合作组织运行考察[J].农业经济问题,1996,(2).

[21]胡亦琴.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与绩效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3,(2).

[22]余艳琴.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持续创新[J]农村经济,2002,(1).

[23]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24]王小映.论我国农地制度的法制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2,(2).

第7篇: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范文

关键词:小康社会;农村居民;区域特征;实现进程

湖南省是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0%的农业大省,如何使湖南省农村小康生活水平达到并超过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是湖南省实现全面小康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就湖南省农村小康进程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是非常必要的。

一、湖南省农村小康进程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按照1996年3月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计委和农业部共同制定的《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的6个方面16项指标(见表1)来看。2002年,湖南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小康整体实现程度为 94.19%,接近小康水平,增长幅度达到2.74%,(2001年底农村居民的小康实现程度为91.45%)。从6个方面看,精神生活、生活环境和社会保障三个方面的小康实现程度已经达到100%。收入分配、物质生活和人口素质3个方面的指标分别达到93.11%、86.2%和95.56%。这一情况表明,湖南省农村居民目前的小康水平还是不全面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尤其收入分配和物质生活明显滞后。

(1)收入分配。根据项目调查组对全省40个抽样调查县的3000户农户抽样调查。2002年,湖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194元,比2001年增加94元,增长3.6%。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加39元,增长2.6%。湖南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基尼系数为0.28,表明湖南省农民的收入分配相对平均。

(2)物质生活。湖南省农民物质生活进一步提高。一是农民饮食结构的改善。农民由过去的吃饱向现在吃好的食品结构逐步转变。整个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达到了76.5克,实现摄入量75克的小康标准值100%。但从恩格尔系数来看,湖南省农民的生活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恩格尔系数为52.5%,仅实现小康标准值50%的42.3%。二是农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住房类型有所改观,住房质量明显提高,以前的渣泥墙、茅草屋已极少见,钢木结构住房比重达到93.86%,已经超过小康标准值。三是衣着消费不稳定。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45.2元,只是小康值的45.2%,但到2003年为97.85元,在小康标准值70元之上,实现程度为100%。

(3)精神生活。湖南省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从数值上来看,已远远超过了小康值,但就其质量来看并不乐观。就电视机普及率而言,还有很大部分农村电视信号还只能通过室外天线接收,信号差,接收到的频道也极为有限。2002年,农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186.16元,增长4.7%,占总比重的20.2%。文化服务支出主要用于支付子女读书的费用,而用于农民自身文化素质提高的并不多。

(4)人口素质。随着农村居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湖南省农村居民用于医疗保健的开支逐渐上升,2002年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为8.21年,比2001年上升了0.65个百分点,实现小康标准值8年的100%。但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69.8岁,实现小康标准值70岁的90%。

(5)生活环境。湖南省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基本上达到小康,其中,用电户比重达到99.6%,电话开通行政村比重达到88.7%,两项指标的小康实现程度均为1OO%,安全卫生水普及率达到95%,已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达到83.14%,均已经超过小康水平值。但在质量方面还存在差距,比如从公路的数量上看,基本实现小康,但从公路的质量上看,大部分乡村的公路仅仅是泥土路面,离真正的公路还有很大距离。

(6)社会保障与社会安全。五保人口按70%分散管理、30%集中管理的办法,基本保证了五保人口生活的最低标准,2002年达到94.6%;万人刑事案立案件数湖南省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下,2001年为6.16件,两项指标的小康实现程度均为100%。

二、全省各地农村小康实现程度差异及区域概况分析

1、湖南省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差异

(1)各市州农村小康实现程度。到2001年已经全面实现小康的市州(所有县小康实现程度均在90%以上)为:长沙、湘潭和衡阳3市。有部分县实现小康的市州:分别是岳阳(8个)、株洲(7个)、郴州(7个)、邵阳(4个)、常德(3个)、益阳(3个)、永州(4个)和娄底(3个)市。没有一个县达到小康的市州有张家界、怀化和湘西自治州。

(2)各县(市、区)农村小康实现程度。2001年,全省122个县(市、区)小康实现程度差异很大。全省小康实现程度在90%以上的县(市、区)有65个,占全省县市总数的53.3%。这部分县市经济发 展较快,物质和精神生活比较丰富,人口素质高,生活环境良好,社会治安善较好,大都是城市郊区和经济基础好的地区,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

小康实现程度达80%―90%的县(市、区)有18个,占14.7%。这类县市各方面条件都在改善,只是个别指标稍差一些,预计1―3年就能实现小康。

小康实现程度达60%―80%的县(市、区)有20个,占16.4%。这类县市经济发展较平稳,人口素质较高,生活环境尚可,只是物质和精神生活、农民纯收入以及社会治安状况稍差些。这部分县市要达到小康标准,应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从多方面、多渠道宋改善农村基本条件,预计还需要3―5年时间才能达到小康。

小康实现程度在60%以下的县市有19个,占15.6%,此类县市大都是老少边穷等经济基础很薄弱、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要实现小康,预计需要5年或更长的时间。

2.湖南省的区域概况分析

根据行政区划和自然地形特征,湖南省可分为长株潭核心经济区、湘北湖泊区、湘中丘陵地区、湘西山区和湘南山区等五大经济区:

(1) 长株潭核心经济区。长株潭核心经济区包括长沙、株洲和湘潭三个市,是湖南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湖南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沙是湖南省省会,由于其历史沿革深远,自古以来就是湖南省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经济实力雄厚,长沙的高新技术、食品等产业基础较好。株洲是中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工业重镇,以交通设备、有色冶炼和化工等重工业为主。湘潭钢铁、机电和建材居优,资源丰富、生产条件优越,是湖南重要的农产品基地。三市的工农业总产值几乎达到全省的一半以上。该地区主要是为满足大城市居民消费需求而发展起来的都市农业,其农产品中蔬菜、花卉、水果以及其它的特色作物比较多,产量也比较大。该地区农村居民的生活在湖南省处于领先地位,小康实现程度高。但农林牧鱼企业特别是农林牧鱼服务企业数量偏少,与农副产品商品化直接相关的食品制造、加工和纺织等企业的数量也不多。

(2)湘北湖区。湘北湖区包括常德、益阳和岳阳三个地区,比邻洞庭湖,是湖南省的北大门,经济基础雄厚,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为全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是乡村人口分布最多和农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该区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在2001~2003年间常德、益阳和岳阳分别增长为2.4%、5.4%和5.2% 。该地区交通运输业较发达,商业网点多,行业分布与该区生活消费及农村生产的特征基本相符。但农林牧渔业企业数量和效率偏低,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

(3)湘中丘陵地区。湘中丘陵地区包括邵阳和衡阳怀化三个地区,属于丘陵地带,该区有31个县(市、区),区域内农产品、矿产、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及旅游资源丰富,有着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钢铁、制造业和纺织是其主导产业。

(4)湘南山区。湘南地区包括永州和郴州两个地区24个县(市、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南部,紧靠五岭山脉,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盛产各种有色金属,水力资源也很丰富。由于南靠经济发达的粤港澳地区,有“粤港澳后花园”之称,这几年随着经济梯度效应,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农产品以亚热带农作物为主,属典型资源型经济。但该地区农林牧鱼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未能充分利用优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5)湘西山区。湘西山区位于湖南省西部,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包含著名旅游城市张家界和湘西州首府吉首,这里地理位置偏远,大多数农村交通不发达、自然条件恶劣,特产较多、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但开发利用不够,该区经济目前以农副业为主,经济水平严重落后,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最低。但由于交通、市场不发达,农业生产条件差,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匮乏,导致整体经济比较落后,湖南省大部分贫困人口聚居于此。

三、湖南省建设全面小康农村的几点建议

1.加强政府参与和指导农村小康建设。从湖南省农村小康指标进程的分析看,农民增收问题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奔小康的主要问题。从湖南省农村现状来看,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不少地区仍停留在较为落后的简单再生产阶段,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尤其是湘中丘陵地区、湘南山区和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居多识字率低。这就需要政府成立一些专门组织,有针对性地培训农民,使其改变观念、提高职业技能,引导农民致富,以增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农民从简单再生产逐步进入扩大再生产,形成自愿以科技投入为重点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良好局面。

2.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湖南省农村“三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农村交通通讯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由此使农民的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但除了长株潭地区以外,其他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质量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湘南山区和湘西山区的交通问题较为严重。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仍然是湖南省农村小康建设的一项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适当调整对农村和农业的投资结构,增加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的投入[1]。增加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六小工程”的投入,因地制宜的开展雨水集蓄、河渠整治、牧区水利、小流域治理、改水改厕和秸杆气化等各类小型设施建设。

3.统筹规划,实施农村现代化发展战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必须转移农民,富裕农民必须改造农民。从我省宏观经济环境看,我省启动内需最大的问题在农村,而农村消费不旺,消费市场难以启动的根本原因是农民收入水平太低,而且增收空间有限[2]。以往的实践证明,资源配置向大中城市倾斜,通过发展汽车、房地产等来刺激高消费,在短期内仍可维持经济的较快增长[2]。但占全省70%人口的农村排斥在现代化之外的增长模式是缺乏深厚的底蕴,难以长期维持下去。湖南省的区域经济格局比较特殊,没有特大城市。从区域经济特征分析得知,不少地区因缺乏工业企业而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从湖南省农村整体看,二、三产业滞后。因此,应结合加强城镇和中小城市建设,建立与农民相关的农林牧鱼企业以及农副产品制造业、加工业,加快农村工业化步伐,利用企业合理转移农民、改造农民进而减少农民数量,并有重点的形成地区支柱产业,带动和辐射周边经济发展,全面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当务之急。

4.有区别、分步骤推进全省小康社会的实现。根据区域特征,合理建设区域经济,分层推进小康社会。从表1看,湖南省农民的收入分配相对平均,湖南省农村整体的小康实现程度还比较低,农村经济发展偏慢。因此,在长株潭核心经济区和湘北地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发展规模化经营,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政策、资金、土地等多方面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努力提高农业附加值。指导其尽快与国际农业接轨,优先从小康进入富裕,同时带动与扶持其他地区,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由温饱向小康过渡,逐步实现全面小康。在相对落后的湘西和湘南山区,可以充分发挥其水力、森林和旅游以及有色金属等资源优势,以此为突破口,合理开发各种资源,带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尤其是湘西可以利用西部大开发的契机,着力引进外资开发丰富的旅游资源,以第三产业带动该地区的整体发展。

5.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小康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表1来看,差距最大就是在物质生活方面,恩格尔系数偏高,衣着消费支出偏低,说明我省农村农民主要收入用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这一方面是消费观念相对落后,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农产品不够丰富,让农民满意和满足的农产品还不多。近几年,农村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开拓农村市场,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推动农村小康建设步伐[3]。重视构建农村市场网络,结合农业产业化和资源加工优势,加快区域性大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带动农副产品品牌的提升和加工规模的扩大;同时,结合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规划,建立适应农村消费的产品生产结构,建立健全农村商品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体制的职能,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2002年中国农村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137~145.

[2]顾益康.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J].农业经济问题,2003(4).

[3]林毅夫.有关当前农村政策的几点意见[J].农业经济问题,2003(6).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 03C569).

第8篇: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范文

关键词:阜南;特色经济;发展

“十三五”期间是阜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决胜期,也是阜南实现富民强县的战略机遇期。阜南作为皖西北贫困县,如何缩短与安徽省发达县差距?本调查组认为阜南应立足特色产业,发挥后发优势,抢抓政策机遇,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阜南特色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

1.1阜南特色经济发展现状

作为农业大县,阜南近年来初步形成了“县有特色产业、乡有特色基地、村有特色产品”的农业经济发展格局,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体工作中,加快土地流转,推进特色农业规模扩张,去年新增规模流转土地4.87万亩,完成计划的162%,其中由蔬菜、黄梨、中药材等规模种植大户流转2.2万亩。创建示范园区,搭建特色农业发展载体,依托优势特色产业,建设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示范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县级农业示范园,目前12个建成并通过验收。创新循环农业,拓宽资源化利用途径,新建循环农业示范点41个,涌现出地城的“猪-沼-电”、会龙的“猪-沼-菜”等种养循环典型,田集、许堂等乡镇建立了梨园养鹅模式,柴集、龙王等乡镇建立了林下养鸡模式,鹿城镇开展了秸秆堆沤腐熟加工有机肥等。会龙、赵集、公桥、王店等乡镇突出辣椒特色,实施棚型改造、延迟上市时间,种植效益倍增;郜台、鹿城、洪河桥、龙王、苗集、段郢、田集等乡镇引进种植黄(红)皮杞柳、冬桃、早中熟梨、优质葡萄等新品种,使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洪洼多个乡镇发展茭白、芡实、莲藕等水生植物规模种植,亩均产出显著增加。阜南特色家庭农场159家、专业合作社238家,特色企业发展到55家,农产品加工值74.3亿元。柳木文化、纺织服装、机械电子三大产业实现产值127.8亿元,增长19%。特色经济开发区新增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实现全部工业产值156亿元。黄岗、会龙等5个特色经济乡镇工业园入驻企业110家,完成全部产值30亿元。具有淮河特色王家坝湿地公园成功晋升部级,公桥阮城等一批生态旅游村建设有序推进。全年接待旅客51.5万人次,旅游收入6986.5万元。

1.2阜南特色产业发展的特点

从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阜南县的特色产业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特色经济建设力度加大,经济发展明显加快。近年来,全县各部门对特色经济发展工作高度重视,始终把引进项目、加大投资作为发展特色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积极抢抓省、市发展机遇,坚持“外引、内合、上联”,“投入、建设、管理”,两手都要硬,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2016年,全年实现招商到位资金124亿元,增长30%。确定各类重点项目98个,已实施79个,完成投资62.6亿元,增长25.7%。成立“阜南县中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中心”,通过转贷通、助保贷、政银担、税融通等融资平台为企业贷、转、续贷款10.4亿元。二是特色经济工作稳步前进,特色农业经济进步明显。阜南各级部门不断强化特色经济基础地位,完善各种惠农强农政策。全县以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化、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搞活农村特色经济为首要抓手,创新发展休闲农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培育新型特色经济主体,推动特色农业和农村特色经济稳步发展。按照转变方式、提质增效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农业总产值94.5亿元,增长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9500元,增长10.5%。突出地方特色。种植蔬菜51万亩、杞柳6万亩、黄梨3万亩、食用菌1.5万亩。发展适应性农业。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群众意愿,变对抗为适应,积极发展适应性农业。尤其是蒙洪洼地区要围绕“水”字做文章,重点发展“五水”农业。新增5000只规模养殖水禽大户20户以上、规模养殖场60家,规模养殖比重达76%。完成造林1.8万亩,建设森林长廊50公里,完善农田林网10万亩。打造休闲农业。坚持以生态、科技、文化为主题,大力发展集生态、休闲、观光、采摘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重点打造“两区五园”,并以此为引领,不断提高全县农业整体效益。促进加工转化。抢抓国家粮食局对口帮扶机遇,大力发展粮食经济,积极推进柳编、粮油、肉类、果蔬、板材五大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增省市级龙头企业5~7家。新增规模流转土地3万亩以上、百亩以上土地流转大户200户以上,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0家、家庭农场100家。深入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高标准农田治理。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加快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机总动力增长5%,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以上。三是基础条件逐步改善,特色经济发展后劲增强。全年完成路、水、电“三网”建设投资17亿元。新建改建路网542公里、危桥26座、安保工程79公里,完成投资9.1亿元。沿淮公路、S256改建等重点工程有序推进,G220、S305改扩建工程完成初设批复等前期工作。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基本完成。水网方面,完成各类水网建设工程投资4.6亿元。新建改建洪河分洪道右堤道路33公里,更新改造泵站19处、加固小水闸20座,新建水厂3处、改扩建9处,解决14.3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荣获全市特等奖、全省“江淮杯”一等奖,分别赢得省、市水利工作现场会在阜南召开。电网方面投资5.3亿元,当年完成3.3亿元,单县电网投资额全省第一,10千伏及以下电网建设投资超过前五年总和。完成35千伏变电站增容改造1座、自动化综合整治4座,到户改造18万户。

2阜南特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阜南特色经济开发起步较晚,欠发达的县情特征十分明显。阜南农产品加工产值超过70亿元,但是特色农业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开发的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商品率低。从总体特色农业特点来看,农业品种结构相对单调,高附加值的农作物比例较小,而特色养殖业从总体来看多以小规模的家庭养殖为主,集约化程度低。另外一些特色农业资产少,产品单一,竞争无序,形成不了合力。对内不能形成牌子,对外够不成竞争。精深加工品种少,初级产品加工多,科学技术含量低,特色农业产品附加值低。品牌意识不强,产业难以做大做优。在众多的特色农产品中,仅有晚秋黄梨、小白沙花生、田集萝卜、会龙大椒四个品牌。特色农业龙头带动乏力,产销链条存在空隙。在全县级农业龙头企业中仅有郜台板鸭、会龙蔬菜、黄岗黄梨、公桥草莓等几个小规模农业在带动特色农业经济发展上的龙头带动能力显然不足。另外在农产品外包装上存在着短板,与高档次产品包装有一定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阜南县农特产品的品味和增值,从而影响特色经济的发展壮大。

3对阜南特色经济发展的思考

(1)促进特色农业经济发展,首先要改变固有的农业发展理念、提升特色经济发展思想上来。坚持以抓中心工作的理念抓特色农业,围绕“特色”做好现代农业大文章,力争在特色、规模、效益上狠下功夫。把特色农业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放在市场上。首先,要以市场为基础,优化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优秀”的原则向特色、品质、效益上发展,以增加市场占有率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改变特色农产品发展上无序的状态,用更多特色优质的产品去挤占省内外乃至国际市场。其次,要通过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合理优化配置资源。通过资金投入广泛动员和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入特色经济的发展中来;充分利用我县的交通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具有本地特征的水生蔬菜、水产、水禽、水稻和耐水作物“五水”种植、养殖业。最后,要尊重市场规律,为特色经济生产经营者服务好。作为政府部门要改变以前行政命令的方式抓生产,上规模,转变为分析市场、研究市场,注重搞好市场调查、分析、预测、预报,为特色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减轻市场风险。(2)发展壮大品牌,依赖市场,把特色品牌做大做强。一是树立品牌意识。特色农业产品牌在特色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要强化农产品质量管理意识,严把质量关。加大科研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品牌在特色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提供优惠政策,精心培育特色经济,着力打造特色品牌。要建立健全品牌战略实施机制,开展质量品牌培育。加大对品牌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政府出台优惠的产业政策,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三是要重视培养和使用专业技术人才。首先是要加大农村人才市场的培育,为农村建立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在职业中学或劳动力培训机构开设农村实用技术专业班,把他们培养成有文化、会管理,有技术、懂经济的农村新型劳动人才。其次是要重视人才的使用,为乡镇选拔科技副乡(镇)长、科技专干,建议对科技干部实行岗位津贴,并在年度考核中列专项考核,对优秀的科技干部进行奖励、提拔使用,对不称职的取消岗位津贴。最后是鼓励干部、职工参与农业品牌战略,对取得成果,有重大贡献的干部实行重奖,提拔重用。(3)扶持特色重点产业,提升特色经济竞争力。一是建议政府在资金投入上实施精准投入。向特色农业品牌企业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投入资金专款专用。结合美好乡村建设,采取贷款低息、创汇补贴等方式扶植重点企业发展。通过在建设用地、税费、用电等方面享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对新成立的特色农业品牌企业给予扶持,集中一切利于发展的积极因素,把品牌做好。二是建议改革重点企业机制,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重点抓好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例如黄岗柳编、苗集黄梨和郜台板鸭等企业,组建以特色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集团开发公司。三是优化特色品牌企业发展环境。改善企业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解决产品流通不畅的制约。减少政府服务的程序,为这些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政府保障。总之,阜南特色经济发展任重道远,需要政府和社会应给予大力支持,只有这样阜南经济社会才能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促进阜南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魏敏.基于主体功能区定位的衡山县特色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研究[J].经济师,2016(02).

[2]张冠华.桂东县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做法和新思路[J].湖湘三农论坛,2011(00).

第9篇: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范文

一、抓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乡镇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以抓工业的思维来抓农业,用发展企业的理念改造农业经营模式。一方面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重点抓好优势农产品基地的建设,突出特色,扩大规模,形成品牌,大力搞好农产品的转化增值,重点是从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等方面培育农副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带动乡镇经济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加强产业实用技术培训推广,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和订单生产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专业协会组织,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主导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坚持“基地化、市场化、品牌化、生态化”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实施土地整理工程,确保按时间高质量完成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林网等建设内容,改变土地零碎、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成本高效益低的现状,为农业现代化夯实基础。二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建设优质、高效农业生产基地。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销售、畜禽养殖、无公害蔬菜、特种林果加工等农业生产基地,加速推进市场农业建设。三是加大品牌农业建设的力度,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实施品种创新、品质创优、品牌创响工程,强化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培植有规模、上档次、品牌响的农产品,让特色更特,优势更优。

二、抓工业经济发展壮大坚持工业立乡。乡镇经济实力的提升,关键要靠工业经济的支撑,乡镇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业强乡作为第一方略,坚持大招商、上项目、扩总量、增效益,加快工业化进程。一要招商引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把推进招商引资作为乡镇发展的强力支撑,力量上要聚合,措施上要激励,要素上要倾斜,环境上要优化,实现招商工作的良性循环和引资层次的不断提升。坚持“大中小项目一齐上、突出招引重大项目”的思路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以项目的支撑和带动,促进乡镇工业经济发展。对已经签约和在建的项目,要强化服务推进,克服要素制约,千方百计促进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打造乡镇经济新的增长点。二要做强载体,以园区带动乡镇。多渠道筹措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除政府投入外,还应积极探索多种筹资方法,例如引导扶持民间投资和外来投资;争取上级部门的项目补助和财政转移支付等。三要培大乡镇企业,增强工业竞争力。积极鼓励现有企业重组扩能、投大靠强,着力培植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支持发展民营经济。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乡镇发展的根本出路,“抓大促小带中间”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激励促动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还要充分开发人力资源,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务工中,学会务工经商的本领,扶持有技术、有信息和有实力的“小能人”回乡创业,发展乡镇经济,掀起“人人忙创业,户户忙增收”的热潮。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乡镇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特色是品牌,是市场,是竞争力。要结合乡镇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等综合因素,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整体推进,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本乡镇发展的新路子,形成布局合理、区域集中、专业化程度高的产业格局。

全力推动自主创业。一是宣传发动促创业。加强舆论宣传、典型引路、考核激励,全力倡导“创业有功、致富光荣”,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创业。二是培训技能促创业,对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更好的转移劳动力。三是政策推动促创业。通过出台政策,鼓励乡(镇)村干部、事业单位人员带头离岗、待岗创业;通过“真情感动、亲情带动”,动员在外能人回乡投资兴业;通过提供人员、技术、信息等全方位的服务,激励现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运行质态,努力营造“干部带头创业、农民自主创业、能人回乡创业、企业二次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抓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实力。按照“村级集体有实力,农民增收有途径,生活环境有改善”的目标和思路。一是选准发展路子强村。在“一村一品”的基础上,乡镇要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业层次。积极帮助经济薄弱村,理清发展思路,发挥资源优势,逐步壮大经济实力。在盘活闲置集体资产、鼓励农民土地流转的同时,成立村级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创办村级服务实体、建设标准厂房等途径,积蓄发展后劲。二是配好“双带”班子强村。结合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活动,着力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培养“双带型”村干部和“双带型”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