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范文

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精选(九篇)

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

第1篇: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范文

【内容提要】高利贷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经济现象,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但是,高利贷也维持了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运转,尽管这种运转十分滞涩和残酷无情。从较长的时段看,高利贷猖獗不仅意味农村贫困化,而且也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引起的货币资本需求,并且小农借高利贷经营副业也获得了相应的比较利益。从全社会看,高利贷还在某种程度上维持了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小农经济是高利贷存在的前提条件之一,高利贷对社会经济的破坏作用是表层的,在社会经济衰落过程中,高利贷只会起到加重的作用。

【关 键 词】高利贷/小农经济/农村金融/社会再生产/商品经济

【 正 文】

此外,虽然平常年份农户所借高利贷资金主体来自农村内部,由于农产品与工业品交换较为顺利,还是有相当数量的现金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流动,但是20世纪30年代前期工农业产品不等幅跌价,在价格剪刀差迅速扩大过程中,农民用农产品换回的现金(或工业日用品)大幅度减少,从而对农村固有资金依赖更加严重,高利贷虽然更加苛刻,但对小农的重要性却比从前大大加强了,高利贷在对农民剥削加重的同时,对维持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运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大大加强了。

维持小农经济的连续性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第一,现有劳动力的生存及其再生产,这就要求小农口粮和日常生活费用必须有保障;第二,生产资料必须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如果种子、肥料、耕畜、农具乃至雇工费用缺乏,小农再生产过程就不得不中断。高利贷在这两个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不仅维持了农民生存,而且在宏观上维持了小农再生产过程连续不断地进行,尽管小农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并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

"

其次,高利贷在维持小农再生产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小农经济地位的脆弱性,决定了除去维持劳动力生存及其再生产费用后,一部分小农往往只能部分甚至完全不能自给生产成本,于是借贷种子、肥料、耕畜、农具乃至雇工费用,便成为完成再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内在要求。明清以来小农依赖借贷完成再生产过程的实例已不鲜见,近代依然流行,但在本文讨论的时空范围内,小农借高利贷能否使农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呢?我们举例说明。

下面就小农借高利贷能否维持再生产过程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

第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由于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中国农副产品大幅度贬值,而生产资料和工业日用品却不等幅下降,农户收入减少,还债能力减弱。同时,二三十年代大小战争不断,内忧外患交相而至,水灾旱灾迭踵为害,农村迅速贫困化,在这种形势下,小农借高利贷维持再生产过程自然难乎其难了。

最后,从较长的时段看,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对外贸易日益扩大,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经济作物种植范围日益广泛,小农借高利贷业此获得了比较利益(详后),尽管风险增大,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还债能力,从而也有可能弥补借高利贷进行传统粮食作物生产造成的亏空。

总之,高利贷虽然吮吸着小农的膏血,但也不是一借高利贷,小农就必然破产。相反,如果断绝这种借贷关系,小农不但无法得到解放,反而有加速破产的可能。事实上,小农经济是高利贷赖以生存的前提条件,只要这个前提不发生变化,高利贷就还有其存在的条件,甚至在小农经济运转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全社会看,通过高利贷实现了现金和实物(主要是粮食)的再分配,尽管此次分配中小农再次受到剥削,但从维持整个社会再生产看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高利贷在宏观上维持全社会小农再生产过程也是可能的。

高利贷不仅能促使小农经济破产,而且也能促使商品经济发展,从一个较长的时段看,高利贷猖獗不仅表示农村经济的衰败,而且也体现了商品经济急速发展的内在需求。一般而言,高利贷盛行的地区,均是经济作物种植较多的地区,同时,相比较而言,也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小农借高利贷经营副业,充分利用劳动力,获得了一定的比较利益,尽管小农为此付出了超负荷的强劳动。

"

总之,评价高利贷在农家副业中的作用,我们不应忘记以下几点:第一,农民获得的比较利益是多少,或者说是否能获得比较利益;第二,农家多余劳力就业机会有多少;第三,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村经济凋敝,生存成为农民首要的问题,如果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或许我们得承认高利贷在农民艰难活命的挣扎中,还是有一些正面作用的。

高利贷是一种古老的生息资本,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广泛存在。在前资本主义社会,高利贷存在的典型方式有两种,其中之一就是“借给那些有劳动条件的小生产者,其中包括手工业者,但特别是农民”(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696、707、700、699、689页。)。因为“小农民和小市民的生产中,货币会当作购买手段来用,主要的是由于劳动者由于偶然的事故或异常的事变把他的生产条件丧失的时候,至少是在他们不能由通常的生产过程得到补充的时候”(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696、707、700、699、689页。),高利贷就会乘虚而入,由此可见,小农经济是高利贷存在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第2篇: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范文

1 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1.1 绿色农业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经济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的一种“可承受的经济”。绿色农业经济是绿色经济的一种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以知识经济为导向,从社会生态条件出发,要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资源的协调发展。所以,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可以避免过分片面追逐产业经济增长或单纯附和生态农业,能够使农业产业由经济总量增长向社会收益增长转型。

1.2 绿色农业经济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

绿色农业经济的生产过程是要遵循一定的农业生态规律,合理开发各种农业资源并使农业生态环境的维持良性发展,在此前提下达到的农业资源可长期循环利用的活动过程。因此,绿色农业生产不等同一般农业物质生产,两者之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它由于采用具有清洁、无污染、节约等优势的绿色农业生产科技,将经济发展同农业生态环境有机的协调在一起,实现了二者高度统一的发展。

1.3 发展绿色农业经济

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绿色农产品在消费、生产过程及消费后对农业生态环境有较少的负面影响,因此,在社会治污中所需投入的资金、技术与人力的力度大大降低,也就是说改善环境的成本降低,从而将绿色农产品的价值提高了很多。因此,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是激活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式。

2 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

2.1 绿色农业生产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条件

绿色农业生产在人力、技术与资本的整体水平运动下,可转化为绿色农产品的能力就是绿色农业生产力。不可否认的是绿色农业生产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绿色农业生产力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大小是其制约程度的表现,而其支撑能力的强弱又体现在人力、技术和资本3个方面:即绿色农业科技含量及技术普及状况、绿色农业生产者的整体素质、资金投入多少及融资渠道的种类和数量。所以,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绿色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前景,它是推进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除此以外,某单一要素生产能力的大小不能决定整体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同时要将不同要素有机组合、巧妙衔接,以达到效益最优的目标。所以,绿色农业生产力作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先决条件,应当重视其支撑能力的合理有效改善。

2.2 农业资源承载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资源支撑条件

农业资源承载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想要发展农业就必须强调农业资源的承载力。一定区域范围内,人均拥有的农业自然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对全社会的当代及后代人口基本生存与发展的支撑能力就是农业资源承载力。一个区域的农业自然资源能够承载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满足当代人口及其后代人口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需求,那么该区域的农业经济就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一个区域所拥有的农业自然资源数量、种类、质量的高低决定该区域的农业资源承载力的强弱,从而影响其支撑作用和农业的生命力。绿色农业虽然利用绿色科技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它却只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农业自然资源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的弹性,并没有改变农业自然资源本身所具有的原始承载力。

2.3 地域环境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支撑条件

地域环境体系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生产区时空分布的特点,生产区的区位条件,生产区的区域差异规律,生产区的地域、地势、地带特点,生产区所在地的生态体系、人文环境现状、生态环境状况及地区环境容量。绿色农业地域环境体系有助于绿色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能扬长避短,掌握绿色农业生产区的区位特点,使根据各种生物所适应的特定环境来发展相应的种植业与养殖业,由此达到绿色农业的高产、高效、优质目标;可以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环境的优劣条件,使绿色农业生产者能够及时掌控区域环境容量,发现并利用绿色农业生产区所必须遵循的环境临界点,进而将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容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为了使绿色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下去,我们要提高一个绿色农业生产发展的环境预警屏障,促使绿色农业生产者保持这个生态环境体系的良性循环。所以,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是最为基础的支撑条件是地域环境。

2.4 智力支持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决策支撑条件

第3篇: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范文

【考点整理】

【方法点拨】

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如下:

1.从自然因素角度分析农业区位。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种植的地区。

2.从社会经济因素角度综合分析农业区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也很大。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

【典例导航】

(2012年高考海南地理卷)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1)~(3)题。

(1)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A.耐旱 B.耐涝

C.抗病虫害D.占耕地少

(2)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B.洪涝

C.台风D.冻害

(3)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降水少,地形平坦

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和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根据经纬度可以大致判断出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的河西走廊,甲地年降水量为100~150mm,气候干旱,所以要考虑农作物的耐旱特征。甲地位于河西走廊,由于其特殊的地形与位置(是冬季寒潮南下的通道),所以对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冻害。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光照强,便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导致气温日较差大,便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答案:(1)A (2)D (3)A

易错点击:易误认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就是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与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有区别的,如影响河西走廊农作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甲地有河流水),而非光热条件。光热条件优越是河西走廊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而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是其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二、农业地域类型的种类

【考点整理】

【方法点拨】

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称为农业地域。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如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形成是因为降水、温度、水源等自然条件为发展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提供了必要条件,并在早期形成了以牧羊业为主的农业,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又逐渐演化为以小麦种植、牧羊为主的混合农业。因此,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是当地居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适应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逐渐发展而来的。自然条件是基础,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起了主导作用。

【典例导航】

(2012年高考福建文综卷)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D.海陆分布

(2)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10℃积温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环境与玉米带分布的关系。读图可知甲地区等值线向北凸出,又根据等值线分布与变化的规律可知甲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说明生产条件优越。玉米气候生产潜力要根据光、热、水等要素综合分析。结合该地区地形分布对气候的影响可知,甲地区为平原,相对于东、西两侧的高原与山地来说热量充足。在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变化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且同纬度平原比高原和山区高,这一变化与≥10℃积温变化规律相似,所以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10℃积温。

答案:(1)C (2)A

易错点击: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自然条件,因此考生易误认为自然条件是影响农业区位的决定性因素。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自然条件是农业区位选择的基础,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人类可以利用技术条件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决定性因素。

三、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考点整理】

农业生产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循环。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而这些方面又是相互联系的。

对气候:农业生产对气候有利有弊,过度开垦、盲目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气候,但合理耕作有利于气候的保持。

对水文:为满足农业生产用水,人类建设了很多水利工程,改变了径流的时间与空间分布,这往往对水文和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另外,农药与化肥的大量使用也可能导致水污染,围湖造田等也会破坏水域环境。

第4篇: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范文

1 湖南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

湖南的地域面积较大,总体而言具有较好的农业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全省的农村经济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湖南省形成了3个主要的经济区域,分别为湘西经济区、湘中经济区和湘东经济区。湘西经济区主要包括湘西自治区、张家界和怀化市;湘中经济区主要包括永州、邵阳、娄底、益阳、常德;湘东地区包括郴州、衡阳、岳阳、湘潭、株洲、长沙。这3个经济区域中湘东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湘中经济区的发展水平为中等水平,而湘西经济区的发展比较落后,属于湖南省的贫困地区。在农村经济的发展方面也体现出同样的趋势,湘东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湘西地区相对落后。

从经济规模来看,截至2010年湘东地区的人均GDP为湘中地区的1.7倍左右,并超过了湘西地区的2倍。湘东地区的经济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332万元,而湘中地区仅为每平方千米170万元,湘西地区每平方千米仅有72万元左右。3个区的财政收入差异也比较显著,湘东地区的财政收入几乎是湘西地区的4倍[1]。由此可以看出湘西地区的农村经济实力最弱,而湘东地区的农村经济实力最强。

根据对3个区域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进行调查可以发现,湘东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将近3000元,而湘西地区仅为1600元至1700元,具有显著的差异。长沙市农民的收入能够达到3500元左右,而湘西自治州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仅为1300元左右。由此可见整个湖南地区的农村经济在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方面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 造成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有很多原因都会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这种差异在我国的各省区均有体现,其中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有一些因素难以改变,例如环境气候条件、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禀赋等。还有一些因素能够得到控制,例如产业结构、技术条件、劳动力条件等。

2.1 农业自然资源条件

农业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自然资源条件的较大影响,主要包括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矿物资源等。以湘东地区的长株潭三市为例,该地区具有优越的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土地总面积占湖南省全省土地面积的13.3%,而且耕地面积的比例较大。仅常德市就占有湖南省全省耕地面积的15%,2/3以上为肥沃的洞庭湖淤积平原,具有700万亩林地和100万亩可养殖水面、646万亩草场,林果业、水产业、牧业和种植业的先天发展条件均比较优越[2]。

湘西地区的耕地面积为13.5万公顷,未利用土地达到16.61万公顷,具有比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而且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湘西地区的山地较多,可耕地面积较少,给传统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2 农业区位条件

城镇的辐射作用和区位条件都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靠近大中城市,这样能够具备更加便利的运输条件和更加广大的消费群体,受到经济反哺作用。同时靠近批发市场或农产品集散地、沿江沿海也有利于获得灵敏的市场信息。湘东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城镇化进程较快,农民的收入较高,使其具有较高的农村经济整体实力。该地区具有优质的城市群资源,交通非常便利。而湘中地区与粤港澳的距离较近,交通也比较便捷,但是与省域经济的核心地带相距较远,受到的城镇辐射作用有限。湘西地区为湘鄂豫黔4省交界之地,具有比较落后的区位条件[3]。

2.3 农村劳动力条件

农村经济的发展会受到劳动力迁移、区域人口素质、区域人口规模的影响,劳动力的道德修养、健康状况、科技文化水平较高,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湖南省全省的劳动力资源分布具有典型的地区差异,农村劳动力数量超过200万的6个市州仅有怀化市位于湘西地区,其他均位于湘东和湘中地区,而且湘西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老龄化的趋势也高于湘中和湘东地区。在人口素质方面,湘西农村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于湘东和湘中地区。

2.4 农业科技条件

科技进步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当前湖南省的农业大市为常德市、岳阳市,其次为长沙市、永州市和邵阳市,这些地区的农业系统国有单位从业人员的数量较大。根据湖南省各市州农业系统国有单位从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情况,湘西自治州和张家界地区正高级职称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仅为益阳市的1/6,这也体现当地的农业科技条件较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4]。

3 促进湖南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

2020年湖南省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应该达到6000元,人均GDP应该达到26200元,这就必须保障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速超过5%,人均GDP平均增速接近8%。然而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到2020年湘东地区能够提前全面实现小康,湘中地区可基本实现小康,而湘西地区的以上两项指标均远低于相关标准。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湖南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3.1 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和投入力度

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应该成为湖南省政府以及各市州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财力、资源状况和自然条件进行摸排,以此为依据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规划,提高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对各区域的劳动力转移、成人教育、产业发展、城镇化进程、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并将其作为3个五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逐一进行落实。

以政府为主导,将湖南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体系建立起来,以“兼顾利益,适度补偿”为基本原则,对区域发展的差距进行缩小。政府要将转移支付制度建立起来,也就是运用财政手段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再分配,使全社会的整体福利得到提高,促进资源的优势配置,使农村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更加稳定和公平。

税收政策也是缩小各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手段,本着公平税负的原则,可以在不同地区推行差别税率,也就是提高发达区域的税率,降低落后地区的税率。差别税率有利于落后地区积累企业资本,提高经济发展的后劲。在湘西落后区域,当地政府也可以实施产业化的差别利率,要以当地的行业结构特点和产业结构特点为依据,对其主导部门和支柱产业的发展进行有力的支持[5]。

3.2 培育地方特色,发展农村经济

湘东、湘中和湘西地区的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各有不同,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培育地方特色,发挥区域优势。在湘东地区,主要是对红壤丘陵进行进一步的改造,对环境污染进行积极地治理,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综合效益得到提高。同时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培养农村第三产业,推动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发展。湘中地区是优质农产品的集中产区,其农产品的质量好、种类多,因此在该地区应该发展优质稻米生产,同时发展辣椒、黄花、油菜、玉米、小麦等旱地农业,积极开发山丘资源,并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开发,实现优质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

湘西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然而其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湖南的环境重点治理保护区域,在该地区不仅要积极发展旱稻和水稻产业,解决农民的口粮问题,还要立足山区优势和林牧产品资源,积极发展山区土特产。同时对该地区的水能资源进行开发,发展小能源工业、乡镇企业和养殖业。湘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应该通过积极发展旅游业来建设以旅游服务为中心的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

第5篇: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范文

论文摘要:在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条件下,中国财政对农业投资的目标与农户理性经济行为不兼容,财政支农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通,影响财政支农政策效果。为改善财政支农效果,必须优化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结构,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环境。

一、问题提出:财政对农业投资效益的反思

财政对农业投资在世界各国具有普遍性,其原因主要在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独特的地位、作用和农业生产的特殊性。政策目标主要包括稳定农业生产,保证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等。财政支农政策目标体系内部各项目标之间关系较为复杂,既存在一致性,也存在矛盾性。优化财政支农政策,协调财政政策目标,对于提高财政支农绩效,促进“三农”问题解决和城乡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财政对农业的投人总量也逐年增长,但其占财政支出总量的比重却在降低。从绝对量来看,财政对农业投人从1978年的150. 6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172. 97亿元,增长了20. 1倍,而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则从1978年的13. 43%下降到7. 85 % 。与此同时,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产值、主要粮食产量和农民纯收人增加的各项目标和各项目标协调程度来看,效果均还有较大改善空间。

已有的关于财政支农绩效的实证研究都是检验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和结构对农业产值、农民收入和主要粮食产量的影响。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就业领域扩大和农民收人来源的多元化,应该用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民收入的产业结构对农民第一产业收人和主要粮食产量等的影响来衡量。为此,利用1978一2007年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和结构数据以及农民收人产业结构等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民第一产业收人和主要粮食产量作实证分析,以真实反应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揭示财政支农支出中的问题,尤其是通过分析财政支农政策的传导机制和微观主体行为模式对财政支农绩效的影响,为提高财政支农绩效提供理论支撑。

从影响农民第一产业收人的财政支出来看,财政支农支出每增加1亿元,农民第一产业收人增加0. 61亿元;农民第一产业收人占总收人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农民第一产业收入减少2615. 75亿元。主要粮食产量和财政收人对农民第一产业收人有显著影响,但主要粮食产量对农民第一产业收人的弹性系数很小为0. 035,即主要粮食产量增加1亿公斤,农民第一产业收人仅增加0. 035亿元。财政支农支出对滞后一期农民第一产业收人的弹性系数为0. 75,即财政支农支出每增加1亿元,农民下一年第一产业收人增加0. 75亿元。农民收人结构对农民第一产业收人没有显著性影响。

从影响主要粮食产量的财政支出因素来看,财政支农支出绝对额对主要粮食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农民第一产业收人比重提高对主要粮食产量有显著负面影响,即农民第一产业收人比重提高导致主要粮食产量大幅度减少。

从以上实证结果可以看出,财政支农支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第一产业收人,但对增加主要粮食产量的效果并不明显,农产品产量增加对农民第一产业收入增长的作用非常有限。财政支农效果有待改善,支农政策目标系统内容各子目标兼容性较差,主要体现在农民第一产业收人增加和主要粮食产量增加之间的关系不密切。

二、财政支农微观基础和政策传导机制

农户是农村的生产经营主体,是财政支农政策的微观基础和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对财政支农政策的反应模式直接影响财政支农资金运行的效果。研究我国特殊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背景下的农户行为目标、约束和模式是深人理解财政支农政策绩效的重要突破口。

从财政支农政策目标看,宏观上包括增加农产品产量,增加农民收人,缩小城乡差距,保护生态环境等。财政支农政策应该为农户经济行为提供稳定的、目标明确的、预期稳定的导向,要尽量减少政策目标间的冲突,增强协调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是农业和农村资源配置的主体,是财政支农政策落实的主体,其经济行为对财政支农政策的反应方式直接影响着政策的效果。

农户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微观基础。受要素察赋结构等因素影响,小农经济是我国农村家庭经营的主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商品意识逐渐增强,家庭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户的非农化经营不断发展,甚至成为家庭的主要收人来源。但是,传统农业内部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分散经营仍然是我国农村家庭经济的主要特征,所以,农户经营行为必然包含着传统农业中农户经济行为与整体经济市场化的矛盾,以致影响财政支农支出政策的效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理性经济行为模式表现为在制度和要素约束下追求家庭收人最大化。在行为目标上,农户追求家庭收入最大化为主的效用最大化。家庭效用函数包括收人、稳定、尊重等,由于收人以外变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或者是收人的函数,追求收入增加成为农户的主要经济行为目标。在约束条件上,包括外在于家庭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社会保障、要素流动、产权保护等制度和家庭可支配的资金、劳动力、技术、土地等实体要素。行为模式是在服从市场经济逻辑的条件下,适应、利用外部条件,合理配置家庭资源,实现家庭效用(主要是经济收人)最大化。

作为传统农户经济行为最为重要的外部条件—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从公共财政角度看,具体表现为,城乡二元的公共品和基础设施供给制度和机制,包括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等农村公共服务和生产生活用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这直接约束了农户的经济行为,导致独特的经济行为模式,影响财政支农政策的效果,具体体现在:

第一,财政支农的宏观目标与农户经济行为的微观目标不兼容,是财政支农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从农户家庭效用函数与财政支农目标的关系来看,农户收人最大化目标与财政支农目标是兼容的,即财政支农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能够通过农户追求家庭收人增加目标的行为得到实现。但农民增收目标与农产品供给增加目标存在不协调。受政府农业投人等政策影响,我国农业内部农户的农业生产方式仍然是以传统手段为主,这导致农业、工商业和农业内部不同生产领域较大的比较经济效益差别,导致农业生产行为的扭曲。在农户经济活动中,农业、非农业构成其经济活动集。增加粮食产量是增加农户收人途径之一,但从事工商业活动的要素收益率远远超过传统农业,且风险较低,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在内的传统农业内部,传统种植业收益率最低,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在内的种植业中,传统粮食作物经济效益又最低。因此,从追求经济效益目标出发,传统农业中的农户在要素约束允许的条件下将偏离增加农产品供给的目标,这导致农户增加收人目标与增加粮食产量的财政支农政策目标不兼容和冲突。

第二,增加收人和农产品供给增加目标的经济执行主体错位。农户要素察赋与其经济行为的产业、行业选择密切相关,不同经济领域对主体要素数量和质量要求不同,理性的农户都根据家庭要素察赋选择综合收益率高的经济领域。一般地,资金充足,文化水平高,经营管理能力强的农户选择要素收益率高的工商业为其主要经济活动;资金实力弱,文化水平较低,经营管理能力差的农户被迫选择收益率低、经营风险较小的传统农业,尤其是传统粮食种植业。前者有利于收人增加,不利于农产品供给增加;后者有利于农产品供给增加,但不利于收人增加。因此,财政支农增加农产品供给和增加农民收人的目标实现主体分离,影响目标的实现。

突破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财政支农目标和农户经济目标冲突的出路在于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采取新的、高效率生产方式,生产高附加值的、高收人需求弹性的农产品,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收益率高,能够实现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和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和谐统一,即既有利于财政支农目标达到,也有利于农户收人增加和家庭效用增加,使财政政策有坚实的微观主体基础,政策传导机制顺畅。

第三,财政农业投资与农业现代化要求错位,不利于传统的农业现代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要求劳动者知识技能、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方式等诸要素整体协调和层次的提升,任何一个方面的落后都将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从农业生产的要素构成来看,劳动力、土地、劳动工具、农产品品种、基础设施、技术等要素的有机协调,才能有利于农产品的产量增加,以及其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农户从农产品产出增加到收人增加之间还必须经受市场的考验,即完成从农产品的生产、运输到销售,或者从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的全过程。事实上,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传统农业经济内部,传统种植技术不能适应农产品新品种的要求,气候等自然条件受控性差,农业自然风险大;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制度不完善,农业经营市场风险大等制约着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要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实现农产品产量增加和农民收人增加的统一,财政必须有所作为,如通过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整治土地,改良土壤,改变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被动服从局面,降低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业科研投人,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增强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研究开发、推广先进适用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的文化技术水平;完善市场体系和市场制度,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和市场风险等等。以上措施的综合配套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实现传统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政府作用的有效发挥是农业走出传统农业困境的重要前提。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不仅影响农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收人的增加,也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福利的改善。

由此可见,一定规模的财政农业投资和投资结构的合理化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产品产量增加、质量提高和农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条件,是实现传统农业现代化,缩小农业与现代工商业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构建和谐经济社会关系的基础。

三、提高财政对农业投入效益的对策

理论上,要提高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绩效必须使财政投人方式与农户理性经济行为相协调,财政支农目标与农户经济行为目标相兼容,促使农户增加对农业的投人,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事实上,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与农户经济投入的互补性较差,不能产生协同效应,这是财政农业投人绩效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提高财政支农绩效必须改变不合理的财政支农投人规模、结构和机制,使财政支农投人能够适应、引导农户经济行为,促使农民收人增加、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生态改善。

第一,增加财政支农的资金投人力度。财政支农资金总量投人增加是结构优化的前提,只有在投人总量增加的前提下,投人结构才能得到有效的调整和优化。根据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规律,当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社会,农业投资比较率这一指标值应该接近1。可是,我国的这一指标值还不到0. 2。当前,我国已经开始进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阶段,应该通过完善财政支农制度,强化财政支农政策执行,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速度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速度,逐步提高财政投资比较率和财政支农资金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改变农村公共品供给严重短缺的局面。这是从根本上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供给能力、增加农民收人的重要前提。

第6篇: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范文

一、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成效

我省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工程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小型水利建设、农村沼气、基本农田、农村住宅改造等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另一部分是以农产品生产、养殖业发展、市场建设及企业培育等为主的产业开发建设。截止2005年底,全省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共完成投资4.26 亿元,其中整合各类政府支农投资1亿元。建成小型水利工程652处,农村道路556公里,建设和改造基本农田4.2万亩,造林4.07万亩,解决农村安全饮水7634户,建设农村沼气6262户,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新建和整修农村住宅6036户,建设学校30所,村委会及文化室35处,卫生所28处。建设养畜暖棚2575座,蔬菜温室大棚1287座,种植各类经济林果6105亩,养牛8654头,养羊43197只,兴办企业57个,市场10处。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工程的建设,使小康村成为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院净化、用能循环化、农产品标准无公害化、用水洁净自来化、看病教育就地化、电视电话入户化、村民言行文明化、村内管理民主化的“十化村庄”。在推进示范村改善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发展主导产业,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提升村民文化教育水平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有效的路子。

二、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各县按照规划适度超前、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从现有条件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将小康示范村经济发展水平、群众建设愿望、政府扶持方向等结合起来,科学编制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规划。完成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村社道路、小康住宅、暖棚养畜、农村沼气、水利设施、农田林网、自来水工程、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基层组织建设等详细规划。以此为基础,提出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实施项目,逐年组织实施。规划突出小康示范村基础设施改善和农业产业开发两部分内容,使小康示范村既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又能通过发展经济提高收入,增强发展后劲。

(二)整合项目,加大投入

为保证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各县编制完成建设规划之后,提出实施方案上报我委。按照“以县为主,以项目为支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财尽其用、各记其功”的整合投资思路,我委会同财政、国土、建设、农牧、林业、水利、交通、教育、卫生、扶贫等省直厅局共同审定批复。在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实施方案中,按照各部门资金使用方向,将土地整理、农村沼气、退耕还林、安全饮水、产业开发、农村道路、卫生教育、易地搬迁、扶贫开发等项目整合起来,完善实施方案。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实施方案一经批复,各部门优先安排建设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项目。资金整合使各类支农资金能够形成合力,突出综合效益。

(三)政府引导,农民自愿

在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中,省、县各级着力把政府职能转向政策引导、组织协调和搞好配套服务上来。创新机制,坚持把调动群众积极性作为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工作的前提。从农民最关心、最迫切、最容易见到实效的道路建设、农村沼气、庭院经济、住宅改造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等入手,让广大农民感受到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益。同时,把坚持群众自愿作为工作的基本原则,采取农户自主申报,实行动态管理的办法,在整村推进的选点中,确定了“三个优先”和“两个不搞”的原则,即:农户申报率高的村优先,动作快的优先,群众自筹资金多的村优先;群众没有积极性的不强推,不具备建设条件的不强搞。

三、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的启示

一是必须正确处理客观条件与建设目标的关系。既要做好规划,向农民群众勾画出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注重实效。不搞盲目攀比和形象工程,切实解决好农村最紧迫、最急需的问题,确保新农村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关键,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紧迫的问题。首先从通水、通路、通电,发展农业生产等方面入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基本的生活条件,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才有能力进行村容整治和住房条件的改善。

二是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加以有序推进。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收入水平、不同生产发展条件来确定建设方向。对农民收入高、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要把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和农产品加工经营, 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为重点,在村庄规划指导下推进农居建设工程;对收入较低、生产条件较差的地区,要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做大做强特色种养业、精深加工业、现代营销业,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聚集区,在继续挖掘现有耕地增值潜力的基础上,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尽快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对贫困地区要把扶贫开发作为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有效改善生存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实施整村推进和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集中建设新社区。切实加强对贫困劳动力的免费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对不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加强救济和救助,使其能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第7篇: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范文

目前,一种看法认为单一的小农经济结构是我国长期动乱贫穷的病根,我们认为这种意见需要研究。这里,“经济结构”是指农业内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结合形式及其比例关系,不问于马克思所讲的“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那个“经济结构”。我们认为,称之“生产结构”较为确切。它属于生产力的范畴。所谓“小农经济”,是指个体农户占有一定的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进行独立经营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它基本上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因此,对“小农经济”和“生产结构”这两个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不应该混为一谈。再则,众所周知,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小农经济,一般说来是由一个农户同时经营多种生产项目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的生产结构并不是“单一的”;如果是“单一的”,就不成其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可见,“单一的小农经济结构”这个概念是不科学的。这里提出了一个应该如何认识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问题。我们认为:

第一、认为单一的小农经济结构是我国长期动乱贫穷的病根,是颠倒了社会经济历史的真实关系。

小农经济从来不是一种独立的经济形态,它产生于原始公社瓦解时期,在以后各种生产方式中都曾不同程度存在过。马克思说:“小农经济和独立的手工业生产,一部分构成封建生产方式的基础,一部分在封建生产方式瓦解以后又和资本主义生产并存。同时,它们在原始的东方公有制解体以后,奴隶制真正支配生产以前,还构成古典社会全盛时期的经济基础。”(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下同),第371页注24)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中,小农经济各有其不同特点,这些特点及其演变是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换句话说,小农经济在这些生产方式中,不可能对促进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例如在希腊的古典奴隶制中,个体小农曾是平民阶层中的主体,随着奴隶制的发展而不断分化,一些人变成了债务奴隶;梭伦改革后,废除了债务奴隶制,扩大了奴隶主的统治基础,有些平民(小农)走上了利用奴隶进行生产的道路,小农也就愈加鲜明地打上了奴隶制的烙印。在古代东方奴隶制下的个体农民,表面上保存了村社社员的身份,其实如同马克思所说,他们不过是****国家的“普遍奴隶”,仍然摆脱不了奴隶制给他们打上的印记。小农经济的普遍存在是封建社会的特点之一,无论中国或西欧莫不如此。这种小农经济存在的形式,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决定的。在西欧是封建领主制,农奴领得一份份地,同时要在领主土地上服劳役;在我国,战国、秦汉以后是封建地主制,农民拥有一小块土地,向地主阶级的封建国家纳赋服役,或者向地主租种一块土地,交纳实物地租。农奴和农民的独立经济是为了保证可供地主阶级剥削的劳动人手。正如列宁指出的,这种农民经济是地主经济存在的必要条件。可见,在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中,小农经济也是处于被决定的地位。

还必须指出,我国陷于长时间的贫穷落后,主要是封建社会晚期以后。明中叶以前,我国曾以其繁荣的经济、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灿烂的思想文化长时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我国历史上不乏相对长治久安的朝代。西欧中世纪则长期陷于分裂,其王朝更替之频繁,起码不亚于我国。因此,用“动乱、贫穷”来概括我国春秋以来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很不确当的。封建社会晚期以后中国陷于长期贫穷落后的内在原因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但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出小农经济是我国长期贫穷动乱的根源的结论。

如上所述,小农经济曾经广泛存在于不同历史时代的各个国家,并非我国春秋以后所特有。如果小农经济能构成动乱贫穷的病根,那么历史上大概没有哪个国家和哪个朝代能逃脱动乱贫穷的厄运。就我国封建社会的特殊性看,凡是封建政府能够采取比较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小农获得相对稳定的生产条件时,社会就相对安定,经济就呈现繁荣;相反,如果听任土地兼并,破坏农民的生产条件,使小农大量贫困破产,社会就动乱,经济就崩溃。

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页。)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也可以这样看。我们并不否认,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规模狭小的小农经济对生产力的进一步扩展也起着某些限制作用;然而也应当承认,小农经济在当时还是基本上同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的,它还有生命力。当时成为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农村生产力桎梏的,主要还是占主导地位的封建生产关系,近代则加上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正是因为“三座大山”的压迫,广大农民常常同农业生产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在一定程度上或完全处于分离状态,生产情绪才受到很大压抑和限制。这种压迫使农民不但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甚至连简单再生产也常常难以维持。他们终年劳碌,不得温饱,遇有灾荒或军阀混战,则四处逃亡,田地荒芜,饿殍遍野。造成农业生产力的这种严重破坏,以至整个社会的贫穷、动乱、落后,其根源在于封建的经济政治制度,在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单一的小农经济结构”。这种意见陈述了“单一的小农经济结构”造成的“恶果”,实际上并不准确。例如说到我国历史上土地兼并的恶性发展引起对社会生产力的周期性大破坏,这是我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固有特性所产生的必然现象,不能怪罪小农经济。恰恰相反,小农经济的贫困破产、林牧业生产条件的破坏,倒是地主阶级压迫和土地兼并直接造成的。把我国封建社会中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都记到“小农经济”(或“经济结构”)的账上,是欠科学的。事实上,我们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正是针对着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三座大山”这个病根。挖掉了这个病根,社会生产力就冲破了束缚它的罗网。解放战争胜利和土地改革以后,我国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只是在这之后,随着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个体农户那种分散经营的、规模狭小的经济形式才会逐渐显示出对生产力发展的不适应,以致最后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只有在这时,改造小农,引导他们走集体化的道路才是必要的。这就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我们应该合乎历史事实地把我国近代长期以来贫穷动乱的原因归之于封建生产关系,归之于三座大山的压迫,而不是归之于小农经济。否则在实际上就否定了我党半个世纪以来领导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

第二、不把握住小农经济的真正特点,就找不到克服小农经济思想局限性的关键所在。

无论中国和西欧,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特点并非什么“单一经济结构”,而是所谓“小而全”的自然经济。“小”,是指生产资料的简陋和经营规模的狭小。“全”,就是同时经营多种项目,既种粮食,又种经济作物;既饲养一些家畜家禽,又搞一点采集、捕捞,乃至经营一点纺织之类的家庭手工业。这样一个农户,就形成了封建社会农村中的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现在有的同志把单一搞粮食也作为小农经济思想的表现,实在是张冠李戴。

那么,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及其在思想意识上的反映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认为有以下三点:(1)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缺乏全局观点和长远打算。(2)生产项目的多样,生产、生活方面的需要基本上靠自给自足,使他们较少与别的生产者发生交换关系,产生出“自给不求人”的思想。(3)千百年来都是沿用传统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凭老经验办事,思想偏于保守而较难接受新鲜事物。概而言之,就是小农经济特点所产生的狭隘性、孤立性和保守性。应该指出,实现了合作化以后,我国的农业已经不是小农经济,而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农业。前些年破坏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原因,也不是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而是极左路线和极左思想。但小生产的习惯和观念在部份同志中仍然存在,在我们发展农业的政策指导上也有反映,这种思想和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是有本质不同的,但在某种程度上也被极左路线所利用。因此,打破小农经济的这种狭隘性、孤立性和保守性,仍然是今天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大农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第三、对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传统农业和传统农艺持全盘否定态度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我国传统农业与传统农艺存在不少问题。但比之同时期西欧的农业和农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达到了相当先进的水平,这也是举世公认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不应夜郎自大,也不应采取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这里,我们就我国传统农业和传统农艺的历史特点、它的优点与缺点、主流与支流作一些粗略的分析。

我国的传统农业与西欧中世纪的农业有共同之处,但它们之间又各具有不同的历史特点。中世纪的西欧通行封建领主制。封建领主的庄园建立在农村公社的残骸上,土地不能买卖。领取小块份地的农奴,对封建领主有人身依附关系,他们虽然进行独立的经营,但这种经营是缺乏自主性的。当时实行三圃制的休闲耕作制,一部分耕地种冬谷,另一部份耕地种春谷,再一部份耕地休闲,互相轮换,其次序为数百年来村社的传统习惯所固定。但他们的生产条件也相对比较稳定,不但份地可以世袭,一般没有丧失的危险;同时还有可以放牧的村社公共牧场和草地。我国封建社会自战国以后实行封建地主制,农村公社的残余早已消失,土地可以买卖。相当一部份农民为自耕农,他们拥有自己的一小块土地;另一部份农民是佃农,向地主租种一小块土地。他们的经营比起西欧的农奴有较大的自主性,封建国家和地主一般较少进行干涉。但他们的生产条件经常受到地主阶级兼并土地的威胁,不但没有固定的公共牧场,而且“田无常主”,生产条件极不稳定。

正是我国传统小农经济的这种历史特点,产生了我国传统农业的优点与缺点。由于土地可以私有,人身相对自由,经营比较自主,我国封建社会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远比西欧农奴为高。他们除了双手别无其他长物,唯有起早贪黑,在属于他们所有的或租佃来的一小块土地上多多投放劳动,对庄稼进行精细的耕作管理,以期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尽量多的产品,来解决一家人口的生计。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最充分地利用土地与积极养地相结合,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另一个优点。我国传统农业的土地利用率是很高的。早在春秋战国之际就从休闲制逐步转为连作制。历代农民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轮作、复种和间、混、套作等形式;同时历代农民又非常重视养地,很早就懂得利用天然绿肥、人畜粪便,并且懂得种植绿肥,实行绿肥与谷物轮作。相当一部分农区,耕地复种指数相当高,但种植数千年而能使地力保持不衰,曾被外国人视为奇迹。宋代的农学家陈敷批判那种认为土地经过耕种地力必然衰退的论调,指出只要经常增施粪肥,土地可以越种越肥美,地力可以经常保持新壮。这种地力常新壮的思想,正是我国传统农业思想的精髓。近些年来,有些地方在耕作改制中,出现了片面追求复种指数而忽视养地的倾向,有的同志也把这当作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这未免是厚诬古人了。我国传统农业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虽然经营范围很小,但在这一定的范围内实行多种经营的结合,不但在经济上和时间上是节省的,而且在对自然的利用上也有不少合理的地方。例如,我国农民的养畜养禽积肥就是一条非常成功的经验。利用农副产品并广泛采集野生植物喂养猪、牛、羊等,对牲畜粪尿积攒沤制,用以肥田,这充分利用了动植物之间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把农牧业在一定范围内有机结合起来。西欧中世纪虽然由于农村公社牧场的存在,牧业比重较大,但是公共牧场是固定的,并不与耕地轮换,牲畜粪便也没有很好地积攒起来肥田,以牧促农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我国传统农业中,这种合理利用自然和巧妙利用各种动植物之间互相依赖关系的成功事例是很不少的,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和发扬。

我国传统农业虽然有许多优点,创造出比西欧中世纪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但它毕竟经营规模十分狭小,生产条件很不稳定,一般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无力扩大生产的规模。在一定范围内可能对自然作某些合理的利用,但从总体看,这种分散的、彼此孤立的个体农民,不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合理利用自然,也无力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在地主阶级的压迫下,在土地兼并浪潮的冲击下,小农经济经常陷于贫困破产的困境。我国历史上相当一部分农民破产失去土地之后,被迫上山开荒,采取一种落后的“畲种”方式,即放火烧荒,种上三两年后即行抛弃,另外觅地烧荒。这种不得已的谋生方式对自然植被造成了破坏。但其根本原因不在小农经济本身,而在于反动的封建生产关系。从整个历史长河看,它不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流。

现代化社会主义大农业的经营思想应该建立在什么基点上呢?要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大农业,对于我国传统的农业和资本主义的现代农业,都不能采取一概肯定或一概否定的态度。现在有一种倾向,认为我国的传统农业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继承的,而对资本主义的现代农业却全盘肯定,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事实上,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我国传统农业,其中也有不少合理的、科学的成份,这已如上述;而资本主义的现代农业也并非一切皆好,我们要学习和借鉴的,是资本主义现代农业中先进的科学技术、物质技术装备和合理的经营管理方法。即使是学习其中先进的东西,如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也会适得其反。例如美国的农业,实现了高度的机械化,劳动生产率很高,但单产并不很高,物资、能源的耗费十分巨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马克思曾经指出:“历史的教训是(这个教训也可以从另一角度考察农业时得出):资本主义制度同合理的农业相矛盾,或者说,合理的农业同资本主义制度不相容(虽然资本主义制度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合理的农业所需要的,要么是自食其力的小农的手,要么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控制。”(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139页)可见,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不加分析、全盘肯定也是不正确的。总之,我们认为,必须从我国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传统的实际出发,吸收我国历史上和外国一切好的东西,抛弃一切不适合我国现实需要的东西,建立具有我国特点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大农业。根据这个原则,我们认为我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大农业的经营思想,从组织生产力的角度来说,应该包括下列几个基本点:

第一、要有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总体规划。

小农经济虽然能在一定范围内巧妙地利用各种自然物互相之间促进的关系,但不能在较大规模上有计划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本主义农业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也不可能完全做到这一点。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为我们自觉地认识自然,有计划地、合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但可能并不等于现实。三十年来,我们在制定农业生产的规划上,既缺乏对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作全面深入的调查,也缺乏从农业的各个部门之间、农业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上作出总体的安排。因而,我们指导社会主义大农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是盲目的。许多地方的森林、草原遭到破坏,湖泊被淤填,水土流失严重,合理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这固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极左路线和极左思想影响产生的瞎指挥所造成的恶果,但是,因缺乏符合客观实际的总体规划而形成的指导农业生产的盲目性,也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指导社会主义的大农业,没有一个总体规划,或者这个总体规划不是建立在客观需要和实际可能的基础上,缺乏对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作出通盘安排,我们的农业生产就只能始终是打乱仗,自行其是。为此,必须把当前正在进行的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调查工作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并进而制定出农业的自然区划和经济区划。只有这样,才能把农业生产规划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我们能真正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

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包括农业生产和建设的各个方面,但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这种全面发展同小农经济的“小而全”是有本质区别的。不但其内容和规模为小农经济所无法比拟,而且它不是搞“万事不求人”的封闭式的经济体系。我们要逐步实行生产的区域化和专业化。但又不能照搬美国那种“玉米带”、“小麦带”的布局。美国在几个州的范围专门种植某一种作物,这样虽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却不尽合理,对交通运输条件的要求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较低。我们不应采取这种单打一的方式,而是要在全面发展中突出重点,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贯彻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

制定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必须以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为其重要目标。但是这种生态系统是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的结合。我们反对恣意开发和滥用自然资源,然而这并非说我们应该保存原始的自然状态。离开对自然的改造,就没有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人估计,在消极利用自然的原始的采集和狩猎时代,全球的自然资源仅能养活一千万人左右。如果象一些同志认为的那样,“自然生态平衡”触动不得,我们至今也只好仍然和禽兽共同栖息。事实上,原始农业的产生,就是从破坏旧的生态平衡开始的。一部农业发展史,就是旧的生态平衡不断破坏,新的生态平衡不断建立的历史。在很长时间内,由于人们没有真正掌握自然规律,人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往往引起自然界的报复,这些经验教训要认真记取。但就历史的发展看,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这种情况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大农业不可能建立在目给自足经济的基础上。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不能为农业本身的扩大再生产和现代化积累必要的资金。只有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才能打破小生产式的自我封闭状态,沟通地区之间、生产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使农村经济真正活跃起来,使社队和农民富裕起来。农业合作化以后,我国农村商品经济本应有一个大发展,但是,在人民公社化初期,陈伯达之流否定价值规律,鼓吹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又把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同资本主义等同起来,大张挞伐,使我国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挫折。这种极左的流毒影响至今还未肃清,使得我们一些同志不敢理直气壮地去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商品率很低,农业生产仍然处于自给、半自给状态;地区之间、社队之间的交换关系很不发达,这是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积极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已成为使农村经济变活的关键。

现在的状况是限制农村商品生产的条条框框还是太多,而促进农村商品生产的具体措施又嫌太少,许多问题的存在都涉及到现行体制和有关政策。如不下决心解决,农村商品经济要有一个大发展很难。我们认为,为了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在计划管理上,国家不应统得太死、管得太细。应让社队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农民能放开手脚,广开生产门路,广辟生财之道,不但能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努力提高出售给国家的农产品的商品率,而且可以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要,积极发展计划以外的农副产品。在经营体制上,应当允许社队集体经济能够加工和销售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农村人民公社不但可以有自己的加工厂,而且可以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商业机构,使产供销结合、农工商综合发展。同时,在保证集体经济占优势和社员以集体生产劳动为主的前提下,要鼓励和扶持社员经营好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积极发展商品性生产。还要利用集市贸易和其它渠道,促进地区之间、社队之间的经济往来,互通有无,打破彼此隔绝的状态,使整个农村经济活跃起来。在价格政策上,应当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制订出一套合理的农副产品的价格体系,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在收购工作中坚持等价交换的原则,防止压级压价,使农民出售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不但可以补偿自己的劳动耗费,而且真正有利可得。此外,国家也要进行必要的扶持,财贸、工交等部门也要适应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三、要注重提高农业集约化的程度。

从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看,集约经营是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方向。我国传统农业的主流也是集约农业,其特点是大量投放活劳动,在农艺上是精耕细作。这种精耕细作的传统,虽然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它却是我国劳动农民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不但许多技术经验足资今天借鉴,而且就通过精细管理提高单产这一发展方向而言,也仍然符合我国今天人口多、耕地少的国情,决不能简单地贬之为“老路”。我国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应当继承和发扬,但我国传统农业建立在手工劳动、部分使用畜力和直观经验基础上,劳动生产率极低的落后状况也一定要根本改变。马克思曾指出:“一个不容置疑并早已为人所共知的事实是,农业本身的进步,总是表现在不变资本部分对可变资本部分的相对的增加上。”(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857页)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虽然在一个相当的时期内,还需要更多地投入活劳动。但是,八亿农民搞饭吃的状况必须改变,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现代化农业生产资料将越来越多地追加,因此,我们决不能因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充足,而放松了对农业的技术改造。从国外和国内一些先进农业单位的经验看,当前,特别应当重视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和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工作,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的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收效大的重要措施。

第8篇: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范文

 任何理论在实践层面的推行落实都必须注重从现实的主客观条件出发,主客观条件小充分、小统一,势必会影响到实践的效果。就生态农业的发展而言,也必须注意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性,在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如何将生态农业推向大发展。    

其一,从客观条件角度来讲,当前限制并阻碍生态农业发展的小利因素包括很多方面。首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问的矛盾运动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根本性限制条件。生态农业是超越石化农业、部分回归传统农业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发展思路,其发展依据以及动力均在于对石化农业生产方式的扬弃,如果社会生产力水平并没有达到石化农业所达到的阶段,而贸然、自目发展生态农业只能是拔苗助长、事倍功半。这是由现实条件以及农业本身的特有性质所决定的,即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其在现阶段的定位和导向依然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社会发展小充分,生产力小能得到充分发挥,而只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面,小仅失去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初衷,生态环境势必也得小到足够有力的保护。因而,必须结合社会发展程度和具体社会各种条件,进行准确定位,以认清当前适小适合发展生态农业以及适合发展什么模式的生态农业。其次,发展生态农业的科学技术条件小够成熟。这一小成熟并小是指当前的科学技术小够发达,而是指没有足够的支持农业发展的高新技术和技术支撑体系。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尤其是生态农业更需要高新技术作为龙头带动的同时普及效益好、易推广的专项生态农业技术,另外还要注意挖掘和改善传统技术才能真正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①然而现在两大问题的存在却限制着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当前生态农业中的技术现状依然侧重于挖掘和改进传统农业技术,针对尖端技术更多的是跟进,而最为严重的是,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技术都没有在农业发展中得到应用和普及;另一方面,有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并未建立起来。生态农业系统相当复杂,必须依靠庞大的技术体系才能支撑,而并小是若干单独技术所能够支撑运转的。而目前,中国既缺少自主研发适合中国农业特色的技术,也没有就现有技术进行有效结合以形成适合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再次,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和能力落后,在广大农村,无论是在为生态农业提供资金、设备还是人才方面都存在困难。最后,农业产业的发展环境薄弱,这集中体现在农村经济、农民素质、基础设施等方面。   

其二,就主观条件来讲,主要是认识小够、意识小足限制着生态农业的发展,这其中包括学界和农民两方的问题。一方面,学界对生态农业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自区和误区,即关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理论体系并小完备,最重要的是尚未摸清生态农业发展的独特规律,从而难以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有力的指导。这是因为,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形态所依靠的是多学科理论的共同支撑,而就如何超越单一的学科理论,实现多学科理论的有机结合,世界范围内也没有形成比较好的思路。再有,各国虽然迫切需要构建符合各自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生态农业理论,以寻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平衡点,以打造适合在本国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但是,苦于时问、资金、人才等诸多条件尚未完备,特色理论并未形成。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主体的农民本身受教育程度和水平的限制,小能及时转向接受新的综合生产理念。大多数农民仍然局限于眼前经济利益的诱惑,而并小真正考虑今后的长远利益。同时,多数农民依然习惯于传统的耕作方式,而对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认识小足,同时应用现代科技的积极性小高,小重视环境污染问题,生态保护意识较差。这些都严重限制着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卜大力加以扭转和改善的条件性要素。    

第9篇: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范文

一、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县域经济同城市经济之间发展不协调(一)是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城市经济,并且这种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二)是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两层皮”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城市对县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辐射的传导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另一方县域的进攻性很弱,很仅仅以经济实力很难与城市经济有效的接轨,特别是小的县区。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把握住基本的发展方向。

二、 农村的城镇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

1.城镇是县域经济网络的中心

在县域内,以县城经济为中心层,以乡镇经济为中间层,以村级经济为基础层的区域经济网络已经形成,而县城处于网络中心的地位。县城是联系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桥梁和纽带,从多方面领导县域经济的全局。县城是近现代农村经济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具有城市化的雏型,为广大农村步入现代化开辟了道路。协调城乡发展,意在缩小城乡差距。世界城乡差距为1.5:1,中国为3:1,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发展以县城为先导的城镇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为解决农村问题创造条件。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水平为4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要在2020年将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到55%,届时会有两亿农民进入城市生产和生活,而拓展县城发展空间是目前最为现实的办法。

2.城镇是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

在地区生产总值中,二、三产业相对地集中在县城,虽然有的县份一产占的比重大,那是由于二、三产业发展不足造成的。从经济涵盖的范围看,农用物资的供应,农副产品的集散都是以城镇尤其是县城为依托。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的投资,大规模的固定资产都集中在县城。

3.城镇是区域现代文明的主要标志

在县域内,城镇尤其是县城,处在现代文明的最前沿,是带领全县步入现代文明社会的“排头兵”。从经济形态看,城镇则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过渡状态。从社会状况看,在城镇里全部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都要社会化,达到了社会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准。从文化层次看,城镇的人均受教育程度在8年以上,各种文化设施,人类发展指数,城镇远远优越于农村,代表着先进文化的方向。

三、农业产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是指通过以农副产品为当地的主导产品,使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衔接起来,通过多种形式和紧密的利益关系,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规模,由此造成一种新的符合产业化经营的经营方式,并由此达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农业产业化是促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手段

传统农业生产都是依据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发展种植、养殖.、采集.、狩猎等农事,以解决温饱问题。当代的县域农业生产,如果单靠传统的粗放经营,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要变吃饭农业为致富农业,只有推行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的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使其增加科技含量,形成高附加值。资源只有转化才能形成产业优势,进而形成经济优势,成为财富的源泉。

2.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乡村明显落后于城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三农”问题说到底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即收入问题。农民不增收就无法实现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无法实现全国的小康社会。可见,农业产业化是促使农民增收的重要出路。

3.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以资源为依托,围绕农业上工业,拉长农业深加工产业链。通过产业化来积累发展基金,推进农业县份的工业化进程。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发展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科技应用型工业企业。实现农工贸.、科工贸的一体化和产供销一条龙。要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工作,这些都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卓有成效的办法。政府乃至全社会,都应该从资金、项目、技术上向农村、农业和农民倾斜,加速推进其现代化进程。

4.实现耕地集约化经营,是走向城镇化的根本

目前,农户种植仍然属于以户,为主的分散经营,同时机械化水平仍属于较低。这极大的阻碍的城镇化的进程。所以应该在农户自主自愿的情况下,将有限的耕地集中起来,租给那些种田大户耕种,这样有利于管理和大型机械化作业,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全国两千多县级行政区划管辖的地域内,生活着我国81%的人口,其中8.7亿农村人口。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任务在于减少农民,减少乡村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四、市民化是农民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形式

我国农村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一个人的活三个人干,使大量劳动力资源闲置。解决的办法:一是让部分农民进大中城市打工,在居住、子女上学诸方面提供条件。二是在小城镇发展新型中小企业,吸纳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国家计划2020年农业劳动力占就业人口的比重,将由现在的50%下降到三分之一左右。农民身份市民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成为农民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五、市民化是农民享受创造成果的理想方式

县域经济的发展要立足以民为本,不但要为农民的一时一事着想,更要考虑农民发展的长远之计。给农村、农业、农民的现代化创造日益广阔的发展前景。农民们历史地走进了城镇,相对发达的物资文明,良好的生存条件,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将获得根本改善。 因此推行户籍改革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现代社会应该是法制社会。处在这种环境里的县域经济必须依法管理,提高经济社会的法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