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与知识能力知识点范文

教育与知识能力知识点精选(九篇)

教育与知识能力知识点

第1篇:教育与知识能力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继续教育;科学发展

1 知识经济社会的特点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密集的智力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它的特点是以信息的生产和利用为核心,以人力资本和技术为动力,以高技术和服务产业为支柱,以强大的系统化、高新化、高效化的科学研究体系为后盾,以追求知识价值不断更新为目标。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智能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一种无形的资本。

2 知识经济社会继续教育的主体地位

不同的经济时代总是伴随着不同的教育形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加速与信息的爆炸性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一时代任何教育机构或教育形式都不可能一次性地解决终身教育问题,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经济揭示了教育与经济这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具有更为紧密的联系,突出地显示出教育的经济价值。知识经济所依赖的智力资本是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知识创造和创新能力的开发,主要依赖教育。教育是生产、积累、传播、使用知识的主要手段,也是知识向经济过程融合和转化的桥梁和纽带,知识经济必须以教育发展为基础、为后盾、为保证、为动力。教育是知识经济竞争的基点,谁抓住了教育谁就抓住了知识经济竞争中制胜的根本。

3 知识经济推动继续教育的发展

知识经济的到来将引起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也将导致社会各个方面发生相应的变革,这种变革将给继续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为继续教育的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1)人力资源开发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占有量是决定经济增长。现代社会的竞争能力主要转移到三种能力竞争上:即获得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当今社会,只有拥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智能人才,各种经济资源才能得到有效的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2)调整劳动力结构。知识经济的兴起标志着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产业结构也将进行大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导致社会劳动生产力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简单劳动将被复杂劳动取代,知识型劳动者将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这种变化意味着绝大多数国民必须适应知识劳动的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在社会劳动力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形势下,传统的一般劳动者将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面临下岗转岗的危险。

(3)迎接知识爆炸的挑战。知识社会的特征是知识生产快速,形成知识的爆炸以及知识寿命的缩短。随着知识产业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成果日新月异,新的知识不断涌现,知识更新周期加快,新知识将产生新的产业和职业。一方面,新产业不断出现、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传统产业逐渐发展、转移、异化,甚至消失。许多新兴职业、交叉职业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比较高,许多老的职业将被淘汰,即便是一时还保留的职业,也可能由于新科学技术的不断注入,要求专业人员和技术工人掌握新的技能。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设备陈旧,周期愈来愈短,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与产品换代加速相对应的是职业的更替。

(4)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知识经济对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触及生产方式,还包括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分配方式等,人们的社会生活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在主要以知识创新为中心的知识产业背景下,绝大多数人从事智力劳动,其消费将由物质性消费为主转向以知识消费为主,社会分配转向基于知识的占有程度的分配,智力劳动将是绝大多数人谋生的手段,知识的占有量将是人们富裕程度的标准。同时,知识不仅给个人带来挑战,它也给人们带来生活、工作、消费等方面上的享受和乐趣。

4 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教育也必将随着社会变革产生一次革命性的变化。社会对继续教育产生了巨大需求的同时也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 继续教育应该不断创新和加快发展。

4.1 树立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观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动力的创新化、资产投入无形化、经济决策知识化、经营活动国际化、科技发展高新化等要求决定了继续教育必须树立以学会认知、做事、 合作和生存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观。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知识创新,劳动者只有以良好的整体素质为依托,才能不断释放自己的潜能,迸发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信息时代,知识是成指数级速度增长和积累的,知识的保鲜期越来越短,每个人都要不断的接受新知识,包括知识的传授者。而社会实践是具体的,各有自身的特点和差异,我们要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4.2 树立通才教育的教育内容观

知识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综合化、整体化,而知识的综合和集成最能反映这一特征。在信息产业中,许多产品都是集各门学科的知识于一身而获得的成果,在科学研究领域,综合性的探索将成为主要方向,在技术领域,更多的将是科学与技术的综合或技术与技术的综合。知识经济社会最需要和最受欢迎的是集科技,文学,经贸,外语等知识于一体的通才。“没有综合化就不会产生伟大的文化和伟大的人物。”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应该树立通才教育的内容观,宽广的知识不仅可以使人从容应对复杂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开阔人的视野,启迪人的智慧。通才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在教育内容上加强基础知识的铺垫,避免过分专业化,尤其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整合,注重文理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与交叉。一方面,人才的成长和素质的提高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综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另一方面,在知识经济社会,一个人只有既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雄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具有竞争力,开发复合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的重要使命。

4.3 树立个性化教育的教育方法观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发展个性。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知识社会的特点是个性化、多样化。个性化教育是指尊重人本身的价值,使人的一切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包括人的兴趣、特长、身心健康、创新能力和自我实现。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继续教育应该遵循个性化的原则,根据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和他接受教育的独特方式而采取相应的教育,因材施教,积极为他们提供参与,表现和创造的机会,提供自我选择、自我学习、自主创新的条件,调动起每个人所蕴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走上一个最能发挥个人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人生之路,使社会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达到最佳的状态,推动知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教育与知识能力知识点范文

高职教育观念主要包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能力本位的教育观,树立全面发展的能力观,树立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等。同时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者要能将这些高职教育观念融入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通过分析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岗位需求来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幼儿教师。教师教育者要帮助准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积极促进准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内化。

二、知识素质结构

(一)幼儿教育知识

幼儿教育知识包括以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艺术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为主的通识性知识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知识。在高职院校中,教师教育者以教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知识为主。这些知识包括关于幼儿教育内涵、特征、规律与原则的学前教育教学知识;关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规律的幼儿身心发展知识;幼儿生理健康与保健知识;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知识;幼儿教育教学实践知识等。这些幼儿教育知识是教师教育者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是熟悉自己教学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

(二)高职教学知识

实践性强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之一,教师教育者不仅要掌握学前专业的学术性知识,更要熟练掌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实践性知识,特别是幼儿园教学一线的教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教育者要明确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掌握高职学术性知识和技能知识,并促进学术性知识和技能知识的整合,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帮助准幼儿教师不断汲取幼教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知识,使知识在准幼儿教师间进行转移和增值。1.掌握最新学前教育专业知识随着学前教育专业的不断发展,教师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吸纳教育教学新知识,敏锐地获悉国内外学前教育教学改革新动向,在去伪存真的基础上,更新自己的教学实践性知识,养成自主吸纳新知识的习惯。要做到合理利用新知识,提高将新知识应用到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能力,适时地与幼教人员交流学习心得,以吸收新的观点和方法。此外,教育教育者还要提高自身教育创新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能力。2.掌握提升幼教技能的知识教师教育者要将所学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课程知识,进而转化为实际教学知识,在教学中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准幼儿教师,再通过相应的教学策略,促进知识和技能在学习主体间循环转移,最终达到知识的增值。这就要求教师教育者熟练掌握幼教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提高知识运用与转化能力。例如,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教师教育者可采用讨论与合作的策略。首先,帮助准幼儿教师明确学习活动的目标,确保新知识与学习目标之间的有效联系,督促准幼儿教师及时进行学结,并记录准幼儿教师学习讨论的过程,观察学习活动是否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其次,指导准幼儿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针对学习活动检索相应的知识,拓宽知识视野。再次,采用案例教学或情景模拟,向准幼儿教师提供学术性知识和技能整合的范例,通过分析、讨论等帮助准幼儿教师掌握、提升幼教技能的知识。最后,结合教育见习和实习,让准幼儿教师走进幼儿园,亲自实践幼教知识。

三、能力素质结构

(一)幼儿教育能力

幼儿教育能力是从事幼师职业的核心素质,是开展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关键。幼儿教育能力具体包括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幼儿园环境的利用与创设,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对幼儿发展评价的能力,观察幼儿的能力,与幼儿、家长和社区的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等。这些幼儿教育能力是教师教育者必备的一种专业能力,也是从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的首要能力。

(二)高职教学能力

高职教学能力是一种有效促进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也是教师教育者自身专业发展的能力,涉及到高职教学的选择与整合、预设与生成、组织与实施等环节,其中对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能力、案例教学的能力和自我反思与评价的能力尤为重要。1.知识与技能迁移的能力教师教育者要熟悉幼儿园一线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并及时更新和内化这些知识和技能。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中,教师教育者要能根据准幼儿教师的学习特点,逐渐增加知识应用情境的复杂性,提高准幼儿教师的知识与技能应用能力,创造知识迁移的框架,分析知识迁移的因素和对策。同时要根据学习主体的生活经历提出有针对性的真实任务和问题,逐渐减少外界的提示和帮助,逐渐增强其自我责任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幼儿园案例教学的能力教师教育者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即将步入幼儿教师岗位的准教师们,教学知识和技能是今后工作的重心。对强调技能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而言,提供真实的幼儿园案例教学是促进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首先,教师教育者要熟悉当前幼儿园教学第一线的教学实践知识,特别是熟悉当地幼儿园教育的发展现状,把握幼教领域最新的理论与发展动向,并通过挂职锻炼、短期培训、暑期实践等形式亲自到幼儿园观摩、学习和教学,充分掌握一线的教学能力,为高职教学储备案例素材。其次,教师教育者要提高高职课程的设计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课程资源,结合自己的幼教经验、学术研究、社会需要和准幼儿教师的特点来创设课程。最后,教师教育者要提高对高职教学效果的评价能力,将教育评价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从而提升准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智能。3.自我反思与评价的能力积极的自我反思与评价是教师教育者提升专业素质的有效方法,从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找原因,不断与自己进行对话,改进自己的教学。教师教育者自我反思与评价能力的提高有赖于积极有效的反思策略,如归纳概括、制定概念图、总结要点等,在相关概念之间、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也可通过类比、案例、推论、助忆术、阐述等策略进行学习综合。同时,教师教育者还要具备促进准幼儿教师学习反思与评价的能力,采用相应的方法和策略。如探究导向的活动———提出引发思考的问题,在提出问题之后,给准幼儿教师留出思考的时间,并能将问题进行分析扩展,使问题能与相关任务相联系;解释导向的活动———向准幼儿教师示范如何思考,提供思路;实际操作的活动———提供学习支架工具,激发准幼儿教师的创造性思维等。

四、品格素质结构

(一)健全的身心审美素质

健全的身心审美素质是教师教育者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包括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理和高尚的审美品格。健康的身体素质是指具备从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的体力条件,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健全的心理素质是指能够胜任高职工作的稳定的心理状态,有顽强的意志力,对高职工作充满自信心和责任感,热爱高职教育事业,乐于与他人合作,具有诚实待人的人格品质。高尚的审美品格是指能够感悟大自然、社会和艺术的美,能够发现美、追求美、鉴别美和创造美。

(二)提升专业品格的素质

第3篇:教育与知识能力知识点范文

一、综合性的原因

什么原因使得综合性成为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之一?这要从该专业毕业生的服务对象———小学生与服务领域———基础教育谈起。

(一)适应小学生认知特点的需要

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经历了综合—分化—再综合的路径。同样,每个人在一生中对世界的了解与认识也要经历综合—分化—再综合的路径,小学生无疑处于认识的第一个综合阶段。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思维处于发展早期,所见事物又是如此丰富多彩,所以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大多是综合性的、整体性的。在此阶段,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强,探究倾向多表现为“为什么”特别多,这些“为什么”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主要是整体的、综合的。[1]小学生的这一求知过程,可以形象地比喻为驾着飞船的宇航员徐徐向地球靠近时的所观所思。在由远及近的过程中,历经宏观—中观世界,不可能直奔微观世界。由此看来,小学生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显然首先是整体的、宏观的、综合的。基于小学生“认识的综合性”和“问题的综合性”的特点,就要求小学教师综合掌握各方面知识,虽然这些知识不一定很深,但一定是内容全面的,包含自然、人文与社会知识的方方面面,使得教师在面对小学生提问时能够给予准确解答,共同进行讨论,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如果小学生提问时教师当时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拒绝回答、闪烁其词或推荐其他教师回答,就会使问题的解答由于时间的迟滞而减弱效果,并逐渐弱化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教师在小学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小学教师需要掌握与儿童成长发展广泛联系的基础性、启蒙性知识[2],也就是综合性知识。小学生长大以后,经过其筛选后感兴趣的深层问题由分科教学培养出来的中学教师回答,使他们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如果用公式表达即为:小学教师的知识=综合的多学科知识。

(二)适应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需要

我们通常把小学生比喻成幼苗,是因为他们如幼苗一样稚嫩,需要大量养分;同时也如幼苗一样脆弱,难经风雨,他们只有在和煦的阳光与温柔的细雨中才能健康成长。如果说全面的知识、准确的知识即综合的多学科知识是小学生成长的肥沃土壤与养分,那么适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就是抚育他们健康成长的和煦阳光与温柔细雨。与初中及以上学生相比较,教学方法对小学生来说更为重要一些。因此,培养小学教师的小学教育专业归在教育类专业之下,揭示了这一阶段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知识即“如何教”的知识比“教什么”的知识更为重要。从以上分析可以写出如下公式:小学教师的知识=“如何教”的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知识)+“教什么”的知识(综合的多学科知识)与“教什么”的知识是综合的多学科知识具有综合性特点一样,“如何教”的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与教学论知识同样也具有综合性特点,这些知识相互之间密不可分,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小学教师必须综合掌握并能够灵活应用这些知识处理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p.261)。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打破了原有的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倡导知识的整体性,在纲要中强调小学阶段的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设置了一定比例的诸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艺术以及以发展学生能力和培养创造性为目的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综合性课程,这就决定了小学师资的培养规格必须是通识通才、全面发展的新型教师。通与专或称为博与专代表一种智能结构,不同行业、不同工作对从业者的智能结构的要求是不同的,需要的是使得专才与通才的比例达到最优化。[4]高等教育关于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争论由来已久,但有些方面应该讲已经达成了共识,即“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各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影响力量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变化,总的趋势是通才教育的影响随着学生接受教育的年龄阶段的提高而逐渐减弱”[5]。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学生年龄越小,越需要接受通才教育,那么小学教师当然就应该是具有综合性知识的通才。

二、综合性的具体内容

综合性既然是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综合才是符合小学教育专业特点的综合?是各门学科覆盖全面的拼盘式的综合,还是具有自身科学体系的综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未来发展与前途的不同方向。笔者认为,小学教育专业综合性特点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多模块的综合

这主要从知识面、知识的数量方面回答了综合性问题,即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首先体现在知识的宽度、广度与数量上。目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主要有综合型模式、分科型模式与中间型模式[6],就三种模式而言,课程设置基本均为公共课程模块+教育类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选修课模块。这些课程模块包括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实践教学知识、专业方向知识、专业技能知识(音乐、舞蹈、书写)等等,既包括“如何教”的知识也包括“教什么”的知识,还涵盖了学生学历提高的考研知识。与培养中学教师的其它师范类专业不同,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模块所占比重相对较大,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学教育专业选修课模块的设置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考虑到学生以后的就业等问题,需要学生跨学科选修,且可多学科选修,如在中间型模式下文科方向学生可选修理科方向、英语方向的课程等,以适应从事两门以上课程教学甚至包班教学的需要。

(二)文理兼融的综合

这主要在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方面回答了综合性问题,即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也体现在既要提高小学生认识自然与社会、开发智力的能力,还要提高其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意义与目的的能力。以上目标的实现似乎由分科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也能够实现,其实不然,因为关于世界的知识体系本身都是相通的,之所以人类将自己创造的知识体系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理)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完全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需要。1959年,英国学者查尔斯•斯诺(C.P.snow,1905—1980)在剑桥大学做《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后引起轰动,他指出“由于教育背景、知识背景、历史传统、哲学倾向和工作方式的诸多不同,两个文化群体即科学家群体和人文学者群体之间相互不理解、不交往,久而久之,或者大家老死不相往来、相安无事,或者相互瞧不起、相互攻击,导致‘人文学者对科学的傲慢,科学家对人文的无知’的文化危机”[7]。由此引出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争论。这一争论最终得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只有融合才能克服人类生存危机的结论。其实,科学与人文犹如鸟的双翼,只有双翼健劲,才能高飞万里,竞胜长空。因此,小学教师只有文理兼融,具有全面认识世界的能力,其呈现给学生的知识才不会是孤立的,而是联系的、准确的,而这正是小学生初观世界的正确面貌。

(三)理论与实践的综合

这主要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互动关系上回答了综合性问题,即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还体现在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与促进教育理论的实践彼此深化与提高方面。教育理论是理性认识的成果,它强调的是普遍性、逻辑性、本质及规律。叶澜教授把教育理论划分为三个水平层次:最初级水平是正确描述实践本身,严格意义上它不能算理论,但它已区别于实践本身;第二级水平是对实践的解释和说明,以揭示实践中的因果关系为主要任务,它已进入理论形态,但还是对具体实践因果关系的说明与解释;第三级水平是对某类实践的规律揭示,它已呈现基本的理论形态。[8](pp.160~161)由于不同层次的理论所具有的指导功能、指导范围、指导作用不同,企求用一个或一些教育理论解决所有教育实践问题的认识显然是错误的。小学教育专业设置了一系列教育理论课程,力求使学生能够高站位、多视角看待教育实践问题。而目前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恰恰是由于教育理论欠缺致使课堂出现过于追求技术化的倾向,这个问题的解决,一定程度上成为小学教师本科化趋势的理由所在。由于教育实践的对象是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小学生,因此教育实践活动本身一定是五彩缤纷、复杂、多变的。为了加强职前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小学教育专业进行了分段全程实践、总实习加大至一学期、顶岗实习等多方面探索,既包括学时数的增加,也包括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在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当然,有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并不等于就能够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运用。有学者认为“教育理论作用于教育实践的关键是转识成智。所谓‘识’,就是指作为系统知识的教育理论,所谓‘智’则是指具体的教育实践智慧”[9]。这对于理解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特点,更好地处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很有启发。

(四)知识传授与情感体验的综合

这主要在知识的理性传授与情感感染方面回答了综合性问题,即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体现在既要科学地掌握知识,又要通过张扬个性使所教知识生动、活跃起来。小学教育专业最终的服务对象是6—12岁儿童,鲜活的知识显然对他们更富有吸引力与感染力。“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10](p.276)目前大学生知识丰富,但想像力与创造力缺乏;学生考试分数高,但生活却并不生动鲜活、缺少色彩;学生实习课堂中对学生的表扬不断,但表情僵硬,语言和教学情境难以统一,对此,小学教育专业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小学教育专业的情感教育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从事小学教师职业的职业情感,遨游知识海洋的愉悦情感,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的审美情感。在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实践中几乎所有学校都通过开设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课程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艺术修养。这些课程本身不仅仅让学生学到一些艺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加他们的审美视角与审美情趣,并把对美的感受表达出来。当然上述课程仅仅满足了第三个方面情感需要的一部分,第一、第二方面的情感需要则要求所有从事小学教育专业教学的任课教师共同努力。学生的情感与对美的感知能力首先来源于大学教师的熏染。其实追求真善美从来都是人类的天性,是人类乐此不疲的内心需求。人类将追求“真”的任务交给了科学,将追求“善”的任务交给了道德与伦理,将追求“美”的任务交给了艺术。因此,富于情感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一定要对“真”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对“善”怀有深深的共鸣与敬意,对“美”产生由衷的赞叹与憧憬。只有这样,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才能内心充盈、步履坚定、激情满怀。

三、综合性与专长性的关系

综合性与专长性本身是一对矛盾。四年本科的学时数有限,在有限的学时内既要顾及知识的横向宽度又要顾及知识的纵向深度显然难全其美。因此,既然承认小学教育专业具有综合性特点,承认横向知识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就应该认可适当减少纵向知识的现实。因此,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一)综合性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内在逻辑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将获得知识的过程比喻为飞行员乘飞船由远及近了解地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小学肯定处在离地球比较远的位置上,而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则依次靠近,研究的问题随着位置的逐渐拉近越来越小、越来越深、越来越尖。由于小学阶段讲授的知识处在宏观位置上,小学教师需要掌握综合性知识就成为小学教育专业自身的内在逻辑。因此,综合性是专业建设的需要,在综合性和专长性两者不能两全时,我们应该忍痛割爱,毫不犹豫地放弃专业方向知识的专长性,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综合性与专长性都是专业建设的需要,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对于某一专业的建设而言,无论是综合性还是非综合性或称专长性,都是由专业的内在逻辑决定的,综合性与专长性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以综合性为特点的专业必然要适当弱化专长性,同样,以专长性为特点的专业必然要适当弱化综合性。在人类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大学本科阶段所学知识只是工作需要的很少一部分,在任何一个岗位的实际工作中,要取得优异成绩既需要大量的专长性知识也需要大量的综合性知识。将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定位为综合性是从专业要求的需要出发的。

第4篇:教育与知识能力知识点范文

目前,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也对体育教育理论课程知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要优化理论课程知识的结构,解决课程知识的重复性问题,提高课程知识的整合度和有效性。《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注重培养运动技能和体育教育教学能力。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就需要重视专业方向类课程(田径、体操、球类等)和体育教育教学技能类课程(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法等)的设置,为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和体育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奠定坚实基础。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统一认识和学习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实现知识和能力全面协调发展。

2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教学的现状分析

2.1理论课程内容知识存在重复性,设计缺少的层次性

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内容伴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步伐发生了相应变化。“厚基础、宽口径”目标的不适当借用以及课程设置轻视技术教学能力的倾向正在吞噬着未来体育教师的“真本事”,而各个理论的不断的臃肿化和各学科内容严重重复交叉现象则在浪费着学生的时间,消磨着同学们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3]。面临如此局面,课程内容知识的精简和审视成为必然趋势。然而,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的分化或重构逐渐褪去本应该具有的话语权,部分课程内容的抽空也必然迷失课程内容的选择方向[3]。《学校体育学》就是如此,分化或重构抽取了许多实际内容,“体育课”部分没有了,致使显得有些空洞和乏味。从《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变化可以看出,如何准确定位课程目标和合理选择课程内容(避免课程内容知识的重复性),就成为制约体育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问题。《体育教学论》与《学校体育学》分化有着相似的过程。《体育学科教学法》从《体育教学论》分离而来,多个版本《体育教学论》都论述了体育教学方法这一部分内容,从学理上而言,这部分内容应由《体育学科教学法》详细解释和表述。理论课程内容设置的重复性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不利于课程话语权的表达;另一方面有碍于传递给学生更系统、更有效的课程知识。

2.2理论课程之间知识的衔接性不够紧密,课程整合力有待提高

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各自为政”,课程之间缺乏衔接性。理论课程知识重复性需要严格审视和精简,同时还要把握课程之间知识的衔接性,尤其是具有同类归属的课程。《体育学概论》和《体育史》两门课程都阐述了体育的概念、体育产生和发展等内容,存在重复性内容。为解决课程门类间的衔接性,需要整体把握和整合课程内容知识。《体育学概论》陈述了体育是什么和如何产生的部分,而《体育史》就应避免内容的重复性,承接描述纵向层面的体育发展特征,《体育社会学》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解释体育的社会发展影响因素和功能表现。课程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相互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课程系统内在合乎规律的体现,也是课程整合力量形成的前提条件。

2.3理论课程知识与社会实践要求相脱节,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宏观化、空洞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理论课程知识的滞后性造成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突出表现理论性太强,有些“水土不服”。调查发现,理论课程知识学习过于空泛,缺乏针对性。如中小学校体育运动会需要许多体育运动项目裁判法的知识,课堂上只讲理论会显得很枯燥,且学习效果不好,而应结合实践经验,体验学习的内容,巧妙利用错误案例加深知识理解。由于理论课程知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及时反映社会需求,需要运用实践知识去理解和巩固理论课程知识学习。

3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论课程知识体系的理论架构

3.1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内涵

课程知识的教育学属性是被纳入到教学活动过程之中的课程知识区别于处在教学活动领域之外的一般性知识经验的教育学内在规定性[4]。它是理解课程知识内涵的重要前提,明显地描述了与一般性知识的区别。课程知识可简单理解为课程内容知识。《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认为,课程知识包含两层意义,在一门课程中所教授或包含的知识(课程内容知识)和制定课程时所应用的知识(课程编制知识)[5]。研究采用第一层面的课程内容知识,即在教育过程中被选择、组织、分配和传递的供学习者的知识,包括以文本的方式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知识,也包括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引入的知识[6]。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可理解为体育理论课程内容知识,即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被选择、组织、分配和传递的供学习者的知识,包含静态和动态两种知识类型。静态的课程内容知识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知识;动态课程内容知识主要是教学过程中生成性知识。

3.2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形态

课程知识指的是课程内容知识,其教育性活力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过程是课程知识与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场域。课程知识可以是静态的存在状态,也能表现为动态的生成过程。在与课程环境因素互动的过程中,要重视课程知识对人生存意义建构的作用。从课程知识存在形态来看,将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形态分为教材知识、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和作为个体学习结果的课程知识[4]。教材知识是一种静态的、抽象的课程知识形态,较为关注课程知识的整合作用;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也称为教学知识,它是一种动态的、具体的课程知识形态,体现在课程知识与学习者处于对话之中。从学习者能动性的角度出发,课程知识的生成价值较为突出,“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较为明显;而作为个体学习结果的课程知识,也称为个体学习知识,它是静态的、默会的,学习结果的产生伴随着学习者的生活体验。具体见图1。

3.3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结构构成要素

运动技能水平和体育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体育理论课程知识的研究范畴仅包括体育学科类的理论课程,不包括教育类理论课程和其它理论课程。以系统理论为研究逻辑起点,坚持人才培养目标导向,将丽水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结构。具体见图2。3.3.1宏观课程知识宏观课程知识,是“方法论”层次,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该层次描述体育的概念、产生、发展历程、运行规律和研究方法等内容,具体体现在《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知识。《体育学概论》课程知识具有通识性和基础性特点,探讨体育产生与发展、概念与本质、结构与表现形式、功能与价值等内容;《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显现体育人文价值的重要课程,重点回答体育与社会结构要素有什么关系、如何运行、体育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怎样三方面问题;《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知识重视科研方法的训练,重在解读什么是科学研究、怎样研究、如何评价等内容,对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具有方法论指导作用。3.3.2中观课程知识中观课程知识,是“分析方法”层次,紧紧把握运动技术的支撑作用(体现体育课程的自身特殊性),重在解释体育项目的运动技术原理和规律,分析运动技术的环节及各技术环节的重难点,具体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等课程知识。《运动解剖学》课程知识,主要研究人体机械运动规律及其与体育运动技术关系,具体包括人体运动的执行结构、物质代谢结构、调控结构等内容;《运动生理学》课程知识,探索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机能变化规律,以及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生理学规律,涉及运动的能量代谢、肌肉活动、运动技能学习等内容;《运动训练学》课程知识,研究运动训练规律和有效组织训练活动行为,包括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技术能力训练、心理能力训练等内容,对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3.3.3微观课程知识微观课程知识,是“分析手段”层次,强调传递教学技能训练知识的手段与方法、技巧与策略等内容,涉及《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学科教学法》等课程知识。《学校体育学》课程知识,主要说明如何认识学校体育、如何设计与实施学校体育课程和课余体育、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三个问题,具体包括学校体育课程规范、学校课余体育、学校体育的管理与资源开发等内容;《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知识,重点回答依据怎样的体育课程原理、怎样设计与计划体育教学过程、怎样把握与理解体育教学结构及要素等问题,具体涉及体育课程原理、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方法和体育教学评价等内容;《体育学科教学法》课程知识,主要解答如何选用教材、如何选用教学方法、如何运用教学资源等问题,具体包括体育教材内容、体育教学方法分类、体育教学方法选用技巧与案例、体育教学媒介等内容。

3.4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结构要素间的关系

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结构要素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结构意义的逻辑性,还是课程知识呈现的关联性。体育理论课程知识层次结构构建的意义在于给予明确的课程价值导向、多样的运动技术分析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技能训练手段,通过课程教育和课程教学的过程,促使学生学会认识世界的方法,掌握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达成体育理论课程知识的价值的实现,即人性的延续[7]。影响的关键因素在于如何培养学生乐于参与、乐于锻炼的态度和学习习惯。宏观课程知识,是“知识战略”层次,表达了体育课程知识的通识性和普适性,更多是体现一种课程理念、课程价值的引导作用,能为学生学习运动技术,培养学生参与体育兴趣提供重要条件。中观课程知识,是“知识方法”层次,凸显了运动技术在体育学科的重要地位。它对宏观和微观课程知识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会分析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术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增强体育兴趣,也会在教学技能学习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观课程知识,是“知识手段”层次,主要传递教学技能的手段、技巧和策略。该层面课程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宏观和中观课程知识作为前提条件,同样也有助于对其他层次课程知识的比较和理解。不能很好掌握和分析运动技术的学生,教学技能的学习就会困难很多。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三层次结构,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但在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合理对待理论课程知识与实践课程知识的关系,做到互相促进,互补共长。

4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论课程知识系统化的作用

4.1构建理论体系架构,增强课程知识系统的逻辑性

体育理论课程知识形态分类是认识和把握课程知识价值的重要依据。从教材知识方面,挖掘和整合体育素材的筛选;从教学知识方面,研究教学动态过程发展,重视发现和创造生成知识;从个体学习知识方面,分析课程知识传递源头和途径,提高传递效率。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次结构,紧紧围绕方法论指导、运动技术分析和教学技能训练培养思路而展开,呈现出明确的目标导向和清晰的层次分类,有利于理论课程知识的整合,增强课程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4.2建立理论课程群,优化理论课程知识结构

课程间的相互联系是课程系统内在合乎规律的体现,也是课程整合力形成的必要条件。《体育学概论》是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探讨体育概念、产生和发展等内容,对其他课程学习具有宏观性和基础性的指导作用,是一种对体育知识的横向描绘;《体育史》主要梳理体育产生的历史阶段和发展特征等内容,是一种对体育知识的纵向勾勒。课程整合是课程知识促进有效传递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体育学概论》和《体育史》两门课程的整合,重点突出横向与纵向解释思路的整合,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了解体育的总体发展历程,也有利于更深入学习体育知识提供重要方法论基础。

4.3创建学习共同体,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力

第5篇:教育与知识能力知识点范文

教师具有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点,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小学教师,是培养专业化的小学老师。小学教育的独特性对小学教师提出了独特的素质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文与科学素养宽厚,具有较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所教学科的学科专业知识,掌握全面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教育发展需要,能够从事小学多门课程开发与教学、教育管理和校本教研的高素质小学教师。由此可见,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未来要从事小学教育的小学教师,他们应该具备以下相应的核心竞争力。

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一)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

1.师德为先: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而小学教师面对身心快速发展阶段的学生,其影响力会更大,所以要特别注重师德修养。首先要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并能够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其次在对待学生方面,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要富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和信心,给予学生爱和温暖,确保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最后还有注重个人修养,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学生为本:小学生具有发展性、主动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等特征,他们主动好奇、天真活波、向师性强,在教育教学中处于主体和中心位置。因此,要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平等权益,尊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3.能力为重:能力为重的实质是强调教师把学科知识、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研究,改善教育教学发展工作,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4.终身学习:在当代社会中,终身学习是其中一个重要特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教师终身学习也就成了必然趋势,教师终身学习主要体现在主动发展的意识和不断反思,以此制定发展规划的能力。教师应该在其职业生涯发展中,体现终身学习的意愿和能力。

(二)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

教师专业知识指的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专门性知识,和其他专门知识特征有所区别,这是教师成为专业人员的必备条件,同样也是教师专业信念和专业能力的基本内容。专业知识包括: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和通识性知识。

1.教育知识:在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具备的教育学以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以及前提条件。教师只有具备了教育知识才能对复杂的教育教学现象进行分辨和了解,能够了解不同年龄及有特殊需要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保护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以此了解学生身心方面的特点并应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和管理学生。

2.学科知识:学科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执教学科的概念、原理、理论、方法等知识,是教师在正常的教学中,保证基本教学质量的前提、基础和必要条件。学科知识不仅包括某一学科基本的知识体系,也包括原理等显性客观是事实,同时还包括某一学科的基本思想、形态和价值观等隐性知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应具有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少先队活动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3.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怎样把自己知道的学科知识传递、转化给学生,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基础。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应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通识性知识:通识性知识是形成教师底色的知识。教师知识的储备,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必须具备宽厚的知识基础,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三)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教师顺利开展教育教学、促进自我发展的根本保证。

1.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在综合考虑学生和课程等因素的基础上,理性确定教学的预期结果,从而促进教学顺利展开的能力。教师如果科学设计教学目标,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知道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最终有助于课程的顺利实施和目标达成。

2.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指教师将教学设计方案付诸教学实践的能力。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体现课程特色,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教师要通过组织不同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还要运用自己所习得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对班级进行管理,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吸收和理解新知识。

3.班级管理能力: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班集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班集体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思想、学习的动态,班级中不同的关系和矛盾,优良的班风和学风的形成,这都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细节和关键方面。

三、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

第6篇:教育与知识能力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就业导向;实践教学;实践能力;情境教学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出现用人单位“求才难”的现象。一方面许多毕业生达不到用人单位挑选标准,大量流向低端劳务供应市场;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却存在很大的缺口。人才的供应和需求出现 “两难”现象,表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除了扩招造成供给量大幅增加的这个重要因素外,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是主要因素。“两难”现象引起了社会对高校教育的质疑,同时也促使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当前大部分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和措施是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和加强实践教学。但由于教学改革是迫于压力而匆忙展开的,缺乏理论的构建,难免出现混乱状况而影响改革的效果。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运用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 对本科教育的就业视角与实践教学的是非功过进行重新审视,试图进行理论的构建。

一、本科教育的就业视角

(一)对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的正确认识

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是指通过教育赋予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培训后具备就业能力并以此作为办学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是一种“倒逼式”的教育模式,从社会和岗位需求出发,倒过来看怎么培养学生。[1]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强,容易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比较受用人单位欢迎。近10年来,“以就业为导向”一直是我国高职高专的教育模式,并取得很好的成效。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也开始成为很多本科高校的选择。对于本科教育应用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不少本科院校是心存疑虑的,院校领导觉得这样会降低学校的层次。由于就业导向教育模式是在高职高专领域中开始并广泛采用的,因而往往被蒙上一层“低层次”色彩。另外,就业导向教育模式是否适合高端人才的培养也是较常见的疑虑。笔者认为上述疑虑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对就业导向教育模式缺乏正确的认识。

首先,就业导向教育模式并不是只适合高职高专的“低层次”的模式。本科院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都面临着就业任务,这些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在就业方面的区别仅仅体现在其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和岗位的不同,而高就业率是它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就业成为大部分大学生求学的主要目的,这已是客观现实。例如,会计专业是高考热门专业,是最受考生关注的10大高考专业之一,但很多考生选择该专业的目的仅仅是觉得会计专业就业前景较好。一项关于受教育者选择所学专业的动机调查①表明,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占36.2%,而以个人兴趣为导向的占26.3%,以其他为导向的占23.7%,听从家长要求的占13.8%,而会计学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比例比平均数高出1~2个百分点。可见,就业已成为受教育者最关心的问题。因此,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院校都需要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只是具体要求和内容不同。

其次,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与高端人才的培养并不矛盾。就业导向并不等同于就业率导向,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并非只是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将学生送出校门就业即可,其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性”②,形成就业能力。就业能力从另一角度看就是学生的工作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赋予受教育者在职业生涯中具备应对职业岗位的变换与工作职能的变迁的能力和根据自身职业发展需要而学习进修的能力,与本科院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较高层次的智能并不矛盾。另外,就业导向不是指一次性就业,而是多次就业;就业导向不是即时就业,不等于完全排除升学功能。

第三,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是当前本科院校的客观必然选择。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跨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同时也使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与供给方面快速地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大学毕业生已不再是“稀缺资源”,用人单位获得了绝对的主动权和决定权。人才的标准已不再由学校来决定,而是由用人单位或从业团体来决定。用人单位只看重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的高低就成为人才的标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筹码。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员工都是非常务实的,他们要的是马上能进入工作状态的员工,因此不少单位对员工招聘提出要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条件。这对那些刚毕业的学生无疑是一个无法逾越的求职障碍,但我们无法理直气壮地指责用人单位这种无理要求。事实上当前绝大多数刚毕业的学生对实务工作还无从入手,往往觉得学校所学的跟实际工作完全不一样,很多东西没接触过。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用人单位确实有权也有理由这样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让学生适应市场的有效就业已成为我国大学教育的首要问题。在2011年,教育部就明确强调高校日常工作要以就业为导向。可见,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是当前本科院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客观现实的必然选择。

最后,有必要纠正一些对就业导向型教育理解的偏差。就业导向的教学改革是以促进就业为宗旨,希望通过结果来改造过程。在这种就业的视角下进行的教学改革,容易将大学生就业的结果(即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高校学生的培养质量及社会认可程度的唯一标准。这样会导致高校教学工作出现短视行为,过分重视用人单位面试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所需要的能力素质的提高。[2]大学生的就业,不是简单地得到一份工作,而应该是专业的就业③,即大学毕业生从事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或社会上有高等教育要求的工作。

(二)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基础――就业导向的确立

就业视角下的本科教育应如何开展,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就业导向型教育一般首先确立就业导向的内容,以就业导向的确立作为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的基础。本科院校应如何确立就业导向的内容,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一个成熟的做法。当前大部分本科院校会参照高职高专院校的做法――以现实的或预期的就业需求为导向。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观点将就业视角下的本科教育视为是需求驱动的运作模式,以就业的结果为中心,驱动力来源于就业需求。确立了就业导向的内容后,正确地解读和识别就业需求就成为构建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的关键第一步。就业需求的信息源于学校以外的社会,有显现需求和潜在需求。显现需求是“可见的”,很容易识别的;而潜在需求是非显现的,需要人们主动去挖掘隐含的“不可见的需求”。另外就业需求还可分客观需求与主观需求、理性需求与非理性需求、社会需求与市场需求。[3]由于教育的长周期性决定了学校既要关注可见的显现需求,更要关注非显现的潜在需求,同时还要正确识别客观需求与主观需求、理性需求与非理性需求、社会需求与市场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本校各专业的就业需求,然后再根据需求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可以从另一种角度来进行就业导向的确立。就业导向型被认为是一种“倒逼式”的教育模式,希望通过结果改造过程。因此,我们只要分析就业视角下本科教育需要哪些“结果”,就可以确立就业导向的内容。而“倒逼式” 模式的“结果”自然就是大学生就业的结果,因而接着需要分析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条件。笔者认为条件就是要具备“就业适应性”,而“就业适应性”可以形成就业能力(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就是工作能力)。因此,分析大学生应具备哪些就业能力就可以确立就业导向的内容。而如何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成为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的关键所在。

二、实践知识的回归与传授

(一)实践知识的回归

受理性主义知识观④的影响,长期以来高校只注重理论知识⑤的传授,认为理论知识就是知识的全部,忽视甚至不承认实践知识⑥的存在。对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自古希腊开始就受到哲学家的关注。柏拉图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作了明确的区分,他把科学划分为实践科学和理论科学两个部分。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划分为三种:一是理论知识,又称思辨知识,是指人类为着知识自身而追求的知识;二是实践知识,它是人类为着行动而追求的知识;三是创制知识,它是人类为着创作和制造而追求的知识。20世纪重要的政治哲学家欧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认为知识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技术知识,一种是实践知识。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波兰尼经过长期的思索和探究后提出,人的知识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⑦。其中缄默知识不能全部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但在人们尝试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是必不可少的。波兰尼所讲的显性知识类似于理论知识,而缄默知识类似于实践知识。

尽管各位哲学家、思想家的观点和表述不尽相同,但都认为理论知识之外存在实践知识,它们并没有从属关系,实践知识是知识的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传授知识,而知识包括地位相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因此,本科院校应平衡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不应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知识的传授。

(二)实践知识的传授

理论知识通常呈外显状态,可表达性强,容易共享;而实践知识则通常呈内隐状态,具有缄默性,不易把握。因此,实践知识不能像理论知识那样通过课堂教学获得,实践知识需要在实践教学⑧中传授。波兰尼认为缄默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要亲身参加有关实践,在实践中获取。Robert Brownhill(1982)也在其著作《教育和知识的性质》(Education and Nature of Knowledge)中指出,实践知识“仅存在于实践中,并且获得它的唯一方法是通过学徒制来掌握,这并不是因为师傅能教给他,而是因为这种知识唯有通过持续不断的与长期以来一直实践它的人相接触才能获得。”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传授是同等重要,实践知识的传授需要依靠实践教学,高校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应获得同等的重视。

三、实践教学目标的新视角

开展实践教学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由于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长期以来高校的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对实践教学缺乏深入的研究。大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没有独立的目标设计,实践教学往往被看成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其目标是学生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笔者认为这种目标定位较狭隘,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

实践知识依靠实践教学传授,开展实践教学是因为要向学生传授实践知识,不是只为了验证理论知识,也不是因为大学生就业难,需要实践教学培养动手能力和培训就业技能。就业视角下的本科教学,实践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一般技能的获得,而应该是完整实践能力的形成。[4]因为只有获得完整实践能力,才是大学生将来顺利参与工作实践的重要保证。

笔者认为实践教学的目标应回归于传授实践知识,实践教学的基础目标由传授实践知识和转化理论知识构成。转化理论知识是指大学生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就业视角下,实践教学目标应呈现三层的结构(见图1)。第一层是基础目标,包括传授实践知识和转化理论知识。传授实践知识主要解决实践中“怎么做”的问题;转化理论知识主要解决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怎么用”的问题。第二层目标是实践能力。实践知识经过提升后形成实践能力,理论知识经过转化后也能形成实践能力。在就业视角下,实践能力具体表现为就业能力,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就是工作能力。它主要解决“怎样做更好”的问题。第三层目标是实践智慧⑨。在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后所形成的解决复杂、新问题的本领以及对于未来事物发展做出准确判断的素养。实践智慧是解决“怎么创造性地去做”的问题。[5]本科学生只有四年的学习时间,在校期间能否修成实践智慧较难确定,因此笔者认为本科院校可以不将修成实践智慧作为实践教学的目标。

四、实践教学的创新:基于实践情境点的设想

(一)就业视角下本科教学目标的实现

前文指出,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的关键所在。如何能让大学生具备“就业适应性”,具备就业能力?笔者认为,大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就等于具备就业能力。因为大学生掌握相应专业的实践能力后,参加工作后会将其直接变成工作能力。工作能力是用人单位的视角,如果学校或大学生的视角就是就业能力。根据前文的分析,实践知识可以直接提升为实践能力,理论知识经过转化也可形成实践能力。传授实践知识和转化理论知识是实践教学的基本目标,实践教学是它们必需的过程。因此,就业视角下本科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必须完成让学生掌握较完备的实践能力的重任。“就业适应性”、 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实践能力的关系见下图(图2)。

(二)基于实践情境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什么样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够完成让学生掌握较完备实践能力的重任?笔者认为,情境教学理论为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理论借鉴。情境教学理论首先认为学习是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进行的,参与应该是真实的,因此要给学习者一个合法的角色或真实的任务。其次,身份不仅是一种角色或标志,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和联结。[6]也就是说学习者必须参与共同的实践并成为共同体的一员,置身于真实的实践情境中,承担任务和责任,并尽可能在实际任务中获取经验和建构知识。只有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习者才能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知识,才能真正获得实践能力。情境教学理论以崭新视野来关注学习者在实践情境中的学习,对实践教学提出全新的概念架构,让实践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7]近年来,在法学、商学、工程学和医学等领域的专业教育中,对学生的训练越来越倾向于围绕着一系列的实践或专业的主题来进行,要求学生在一定的专业环境或背景下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进行学习。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法学院进行的“法律诊所学”系列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践和技巧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律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大受学生欢迎并收到很好的效果。[8]

按照情境教学理论的要求,实践教学体系要符合以下三点要求:第一,能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和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因为学习者置身于实践情境中参与实践并从中获取经验和建构知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第二,能确保学生有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每一个实践情境点进行学习,因为“合法的边缘性参与”需要学习者有真心的投入;第三,能将若干实践课程创设为实践情境点,因为情境教学不等于要放弃原本的专业知识学习。当前本科院校的教学体系是以课程为基础,设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类课程,其中理论课程以课堂教学方式为主,实践课程以实践教学方式为主。有些学校进行了教学改革,增加实践课程的所占比例,在理论课程中增加一些实践教学的内容,但实践教学仍然被从整个教学过程中剥离出来,作为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并没有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前这种基于课程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无法满足情境教学的要求,具体表现为:第一,实践教学由众多课程组成,一般按课程创设实践情境点,那么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践情境点的数量就会就显得太多,令学生无法保证对每一个情境点都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第二,按单一课程设置实践情境点的内容会比较单一,达不到培养学生较完备实践能力的要求;第三,实践教学的不连贯,使学生难以完整地参与情境学习过程。

如果将基于课程改为基于实践情境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则可解决上述的问题。其设想如下:按照本科四年实践教学所要完成的目标考虑创设若干个实践情境点,每一个实践情境点构成一个实践项目,然后按实践项目考虑设立若干门课程。基于实践情境点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3。

笔者认为,基于实践情境点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很好地解决情境教学理论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应用的思路。结合前文的分析,笔者认为本科院校可以根据就业导向的内容所需要培养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的具体目标),制定本科四年教学过程要创设的实践情境点,为每一个实践情境点设立一个实践项目。设立实践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实践情境教学的任务,本科院校可以依据实践项目设立相应的教研组织,根据实践情境教学的需要决定相关实践项目要开设的课程。由于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创设实践情境点为中心,以实践项目为基本组织,因而能有效地满足情境教学理论的要求。

五、小结

本科院校的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和实践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相同的,就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就业导向的内容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能力的实质是实践能力。就业视角下本科实践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一般技能的获得,而应该是完整实践能力的形成。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有创新的思路,本文提出的借鉴情境教学理论进行实践情境教学的创新思路以及基于实践情境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设想,尚未经实践的检验,还存在不够成熟的地方,有待今后进一步完善。

注释:

①参见:谢合明等.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研究――基于国内部分高校的问卷调查[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2).

② “就业适应性”一般指个体对工作任务、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过程和适应结果。本文的“就业适应性”是指大学生从事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的适应性。

③本文所讨论的大学生就业全部是指专业的就业。

④理性主义知识观(rational view of knowledge)亦称“唯理论”,重视理论学科,轻视实用学科。视为知识而知识的理性教育为最有价值的教育。在教育方法上,理性主义注重形式训练,把理性的训练看得比传授某些方面的知识更为重要。

⑤理论知识是指在经验知识的基础上,把握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系统化的知识,是概括性强、抽象度高的知识体系,包括知识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

⑥实践知识是与人的行为和行动有关的,尤其是与人的职业或专业实践活动有关的知识,是人们从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获得并在实践中得到确证的知识。

⑦波兰尼认为,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缄默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知识类型,是个体获得外显知识的向导和背景知识,它事实上支配着整个认识活动,对人的行为起定向作用,为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了最终的解释性框架乃至知识信念。

⑧实践教学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通过引导学习者的实践活动,从而传承实践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

⑨实践智慧是哲学的概念。最早集中论述实践智慧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认为,实践智慧是“就那些对人类有益或有害的事情采取行动的真实的、伴随着理性的能力状态”。

参考文献:

[1]新文.面向市场办学,针对需求施教[N].中国青年报,2010-07-16.

[2]苏明.就业导向型大学本科会计教育中的偏差行为及矫正[J]. 经济研究导刊,2011(4):242-245.

[3]李夏生.论就业导向的需求识别[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6(2):20-21.

[4][7]周建平.大学实践教学的变革:情景学习理论的视角[J]. 高教探索,2009(4):80-83.

第7篇:教育与知识能力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础知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广大中小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结构、认识体育项目,明确锻炼目的、掌握动作原理,从而提高其锻炼的目的性和积极性,为今后参加体育活动乃至终生锻炼打下基础。但在实际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没有受到应有重视,也远未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经过调查,笔者认为,部分体育教师对于基础知识教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是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依托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精神解读,通过对一线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中存在的四个认识误区进行描述和分析,从教师层面探讨提升基础知识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助力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质量提升,推动新课标的落实实施。

一、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中常见的四个认识误区

1.认识误区之一——对基础知识教学价值的错误认识

主要观点: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基础知识教学是技能教学的附属,可有可无。

存在问题:这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的片面性认识所致。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属于典型的实践性学科,也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最鲜明的学科特点。但这不代表在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可以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知识与技能很难割裂开来,而是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相对技能学习而言,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发挥三点关键作用:其一,通过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增强技能和方法学习的目的性和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其二,通过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运动项目的内在规律,为技能动作的掌握提供指导,并防止运动中意外伤害的发生;其三,通过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树立健康生活的观念,有助于良好的卫生和锻炼习惯的养成。由此可见,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运动技能学习的重要性,任何轻视知识学习的想法必将对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产生消极的影响。

正确解读:新课标中关于课程性质的描述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这段描述比较清晰的勾勒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框架(图1),也可以看出基础知识在课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因此,课标修订组的相关专家在解读新课标时,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和方法一起称作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三基”。

2.认识误区之二——对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的错误认识

主要观点: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就是健康教育,就是卫生与保健常识。

存在问题:这种认识来自于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名称的曲解。“体育与健康”不是“体育+健康”,而应该理解为“体育为健康”。换而言之,从“体育”到“体育与健康”,并非简单地在原来的体育课程中注入了健康教育的内容,而是强化了课程的健康目标。变更名称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仍然是一门独立和完整的学科,其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范畴非常广泛,除了卫生保健等健康教育的内容之外,运动项目的名称、健身价值,奥林匹克运动的知识等同样是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知识简单等同于健康教育,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完整性,还会让基础知识教学“变味”,很难与小学科学、生物及生理卫生等课程中的健康教育内容有所区别。

正确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综合性”特点非常突出,以其基础知识为例,几乎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多种学科相互交叉,组成一个综合的、有序的体系。对此,有学者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分为“体育类知识”和“健康类知识”,这种分类方法虽有人为割裂“体育”与“健康”密切联系之嫌,却较清晰地表明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远非单纯的健康教育。即便是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中的“健康类内容”,也是与体育锻炼实践密切结合的知识,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运动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帮助作用的知识。

3.认识误区之三——对基础知识教学形式的错误认识

主要观点: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等同于体育理论课。

存在问题: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历史渊源”。长期以外,每逢雨雪天气,很多体育教师就在教室里安排一些运动常识介绍、体育比赛欣赏、安全锻炼知识等内容,向学生讲授运动知识。这种做法体现了体育教师在面对特殊天气状况的灵活性和责任心,本身无可厚非。但长此以往,代代相传,却在部分中小学教师的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反向的“根深蒂固”的认识,即体育基础知识只能通过理论传授的方式开展。这种认识的结果是很多学校习惯在学期之初或者雨雪天气安排一定数量的体育理论课,讲解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加之部分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意识,一味照本宣科地讲解体育理论,其结果当然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很多中小学生对体育基础知识的学习缺乏重视和兴趣,对体育理论课表现出厌倦甚至抵触情绪。

正确解读:新课标在“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部分提出:“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要根据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选择与合理运用。”因此,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内容非常广泛,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是形式多样的,不应该局限于单一的和固定的理论讲授形式。此外,正是由于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对运动技术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辅,因此相当一部分基础知识可以与学生的技能学习紧密结合,以在体育实践课中进行渗透的方式来开展。总之,正确的做法是: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唯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认识误区之四——对基础知识教育途径的错误认识

主要观点: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只能通过体育课堂开展。

存在问题:这种观点是狭隘的课程观所致。由上所述,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范畴非常广泛,涉及的学科也很多,其中的很多知识点学生已经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通过课外阅读书籍、报刊等途径有所了解。如果教师固守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只能通过体育课堂传授的理念,过于死板地执行教学参考书上规定的基础知识教学,其结果是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容易导致重复教学,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还容易在学生中产生厌烦的心理。

正确解读:新课标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章节的“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部分提出“学校和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渠道地获取体育与健康的有关信息,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健康知识和素养,帮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因此,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外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搭建学习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向其灌输知识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应该树立“大课程观”,积极开发、整合和利用新课标提出的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将课堂拓展到家庭、社区,往往容易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体育教师提升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能力的途径

作为课程标准的执行者,体育教师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推动新课标的实施,加强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势在必行。体育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发展和提升自身开展基础知识教学的能力:

1.强化意识——重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地位作用

在新课标的前言部分,增加了“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的描述,其目的在于强调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前言部分进一步指明造成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由于国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提高带来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而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且指出“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众所周知,不良生活方式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健康知识的缺失。在此背景下,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传播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因为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是树立健康生活观念的前提,是培养健康行为、良好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根本保障。因此,体育教师要从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高度来认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认真研读和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为积极主动地开展并探索基础教学的途径方法做好观念上的准备。

2.梳理内容——明确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求

在提升思想重视程度的基础上,体育教师还应该通过对新课标“教学内容”部分的学习,梳理出课程标准对于基础知识具体内容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新课标延续原课标中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学习四级水平的划分方式,在保证学科知识系统性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对不同学段的基础知识进行了统筹安排。在合理安排同一水平内各类知识点的横向分布基础上,新课标非常注重同一类知识在不同水平之间的纵向联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 按照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保持各水平之间的同类知识的连续性和层次性。以“心理健康”类知识情绪部分的内容为例,四个水平的要求依次可以概括为:水平一,体验情绪的变化;水平二,保持稳定的情绪;水平三,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水平四,能够应对挫折和失败并保持稳定的情绪。

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充分把握体育与健康各类知识点在新课标中分布的横向和纵向规律,在教学中力争体现学科内容的系统完整和递进顺序。同时,应该在对地区和本校教学现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现有课程资源等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体育与健康实践类教材和其他学科教学的联系,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融入各学年和学期的教学计划,明确各水平和年级的教学内容与课时数分配,制订详细的教学安排。

3.夯实基础——积淀基础知识的专业储备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自身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体育教师如果想开展好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前提条件是自身相关知识储备要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体育教师应该通过参加培训、阅读专业书籍期刊,主动学习体育学科的前沿知识,了解最新的科学锻炼和健康生活理念,掌握运动项目的发展变化,拓宽知识的广度,拥有更新、更广博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善于联系运动实践,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挖掘技能背后的原理,拓展知识的深度,努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以锻炼前的准备活动为例,很多体育教师都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热身练习,并且指出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准备活动的强度和量要更加充足一些。但当学生问起原因的时候,却只能以“冬天肌肉不容易拉开,不做好准备活动更容易受伤”来简单搪塞,却不能够说出“肌肉的粘滞性随着外界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这一运动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习,夯实自身的专业基础,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与运动相关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才能够在开展基础知识教学中密切联系实际,用体育科学的规律、原理来解释和解决学生在运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口服、心服,提升教学效果。

4.深研教法——丰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方法

相对于运动技能的学习,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更为复杂,因此对教学方法的要求也更为灵活和多样。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征,根据教学对象的身心特征,灵活地选择并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根据新课标中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不同内容的特点,可采用运动实践渗透、室内理论讲解、专题活动教育以及环境影响灌输等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

以水平三“运动系统的基本构成”知识点教学为例,体育教师可以将其融入到技能教学中,具体的做法是在讲解技术动作要领的同时,向学生介绍完成这些动作的主要骨骼和肌肉,以及其在完成技术动作中发挥的作用。还有一些教师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安排学生活动身体各部位时,要求他们同步说出活动部位名称,在身体练习的同时巩固了身体结构名称的知识。还有很多教师在开展“奥林匹克”知识的教学时,会结合四年一届的奥运会,设计和开展一些应时的奥运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参加活动中了解相关知识。即便是对类似“营养饮食”等理论性较强,适合以室内课的形式讲授的知识,教师也要应该开动脑筋,尝试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一些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课堂的实效。

从实际调查的结果看,体育教师对于基础知识教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往往不及技能教学熟练和自如。在这种情况下,集体备课和教学观摩是丰富基础知识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由于基础知识教学的特殊性,这里所指的教学观摩,不应仅限于体育课堂教学,观摩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有时会带给体育教师很多新的启发和灵感。

5.科研支持——推动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发展

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科研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也同样适应于体育教师开展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首先,开展一些学生体质健康、体能发展和心理变化等方面的横向比较或跟踪调查,有助于体育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掌握身心发育的规律,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并据此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并确定教学方法,提升基础知识教学的针对性。其次,通过与基础知识教学相关的教学实验的开展,或者对已有教学实践的总结梳理,撰写科研论文,也有助于先进教学经验的交流,客观上对于学科发展也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以研促教也是提升体育教师提升基础知识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总之,新课标的实施对于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应该能够正视挑战,抓住机遇,通过各种途径发展和提升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能力,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同时,为新课标的实施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毛振明,等.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3.

[3]胡永欣.对体育卫生如何融入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教法探究[J].体育师友,2011(3).

[4].初中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组织形式创新[J].中国学校体育,2008(10).

第8篇:教育与知识能力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CCC2002;课程教学;计算科学;科学史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技术作为现代技术的标志,已成为世界各国许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计算领域也已成为一个极其活跃的领域。计算学科正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发展,并大大延伸到传统的计算机科学的边界之外,成为一门范围极为宽广的学科,人们对计算学科的认识,已从知识层面上升到了方法论的高度[1]。

1989年1月,美国计算机学会(简称ACM)和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计算机分会(简称IEEE-CS)联合攻关组在《ACM通讯》杂志上刊登了他们历经4年的研究成果——“作为学科的计算科学”的报告[2]。该报告围绕计算机的主要现象,从学科的三个基本形态,即理论、抽象和设计入手,结合科学与工程科学两大学科门类的基本特征,完成了计算学科的“存在性”证明,首次给出了计算学科的定义,为“计算”作为学科及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计算已不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它已成为“各门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视角、观念和方法,并上升为一种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征的哲学范畴”[3]。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计算科学的内涵与外延从学科的角度得到进一步诠释,ACM和IEEE-CS以及计算机界关于计算学科认知问题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成果,其中,CC1991(“计算学科教程1991计划”的简称)和CC2001(“计算学科教程2001计划”的简称)报告为计算学科建立了现代课程体系。随着计算科学的不断发展,其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2004年11月,ACM、AIS和IEEE-CS又联合公布了新的计算学科教程CC2004,文[4]对该课程体系做了分析与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行业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世界上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均设立了计算科学或与之相关的专业,国内的高等院校也不例外。为了有效地推行国内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同时又能与国际接轨,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研究组于2002年提出了“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ChinaComputingCurricula2002,简称CCC2002)[5],该教程从计算机学科教学计划的发展、计算机学科的定义、计算机学科本科生能力培养、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演变、计算机学科课程体系结构、计算机学科课程的教学计划与组织方法等方面全面阐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与课程体系的外延与内涵,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本科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为国内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制定培养方案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提供了指南,对中国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积极的推动作用。CCC2002给出了中国计算学科课程体系的描述,但如何围绕这一课程体系概括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点来组织知识内容仍然具有随机性,特别是在幅员辽阔、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的中国,这种随机性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CCC2002的特点,理解其精神实质,根据地区的特点和各高校自身发展的水平与特色合理选择或组织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不断强化课程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课程目标的实现建立良好基础。

2CCC2002的基本特点

CCC2002的特点在于,它既有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又融合了国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研究成果;由体系到课程,自顶向下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按基础课程(包含部分核心知识单元)、主干课程(包含大部分核心知识单元)、特色课程(发挥各校特长,培养学生个性,体现地区特色),提出了课程分级实施策略;指出在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描述及核心课程的设计方面,应充分体现“课程体系设计组织与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密切相关”的理念。CCC2002强调教学过程中实践的重要性,同时又要注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值得一提的是,该教程提倡研究型教学,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向教育转变的重要思想。

在CC2002教程的引导下,国内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广大学者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诸多问题,如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类型、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实践设计、教学评价等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讨[6,7,8,9],并根据学科体系要求,编写出版了一大批教材,丰富了计算学科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的内容,推动了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强调课程与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究竟什么是当代学生经过学科课程教育应当具有的综合素质,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就目前国内较为普遍存在的教育理念而言,近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凯洛夫(N.A.Kaiipob)的“捷径主义”思想仍旧占据着主导地位,受这一思想的影响,教材内容通常比较“经典”,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围绕这些经过验证的、可靠的和基本成型的知识而进行,至于这些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却少有问津。所谓“捷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是科学上可靠的知识而不负有发现真理的任务,走的是教师引导的捷径而避免前人在历史上曾走过的弯路”[10]。虽然这一思想“发扬了传统教学论的优点,纠正了适用主义教育忽视系统知识偏向”,在目前高校教育的某些方面仍然具有积极作用,但就总体而言,它与CCC2002倡导的研究型教学、教学向教育转变理念有不相协调的方面。因此,高校计算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理当受到人们的关注。

3基于知识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教改研究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注重学生在知识点掌握基础上知识结构的形成,越来越感受到学生关于学科综合素养的内涵,在理工学科课程体系中引入越来越多的与学科有关的人文科学的内容,可以说是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的一种进步,是教学向教育转变的一种必然。然而,要真正做到教学向教育转变,仍然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工作要去完成。其中,如何根据计算学科教程描述的学科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在教材或教学过程的知识内容安排与讲授过程中,打破传统方式,在现有基础上推陈出新,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一种尝试,在课程知识的组织与传授过程中,把知识的来源即知识产生的背景有机地融入其中,使之成为教材内容的一部分或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的背景和来源,更多地知晓与学科知识有关的人和事,更深地理解知识的内涵,更好地把握知识的运用与发展趋势,使学生在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学科意识和学科素养得到培养与发展。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有益的但却并非易事,有大量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和实践活动,其中以教学内容改革为先导的课程教学改革将成为学科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它涉及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等等,同时对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也将产生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人们具备学科知识,而且还要有学科思想史和学科方法论的知识。因此在学科教育中应该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科学和学科思想史研究。就计算学科而言,计算学科思想史研究是基于背景知识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

3.1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

现代计算科学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的伟大成绩,是人类长期从事社会生产实践的结果,是无数致力于计算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工作者们共同智慧的结晶。计算科学是整个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计算知识、计算理论及其应用的科学,是关于计算学科知识体系和与之相关领域知识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总和。而计算科学思想史则是研究计算科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科学,其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计算科学发展过程中各个事实、各种现象和思想的分析,总结计算科学的历史经验,揭示计算科学的发展规律,促进计算科学的发展。计算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并非计算科学本身,它是以哲学、历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计算科学的发展历史。

作为一门科学,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涉及计算科学、工程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计算科学思想史是以计算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形成与发展为基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分析人类历史上计算科学重要成果和重要学术理论的诞生过程,其思想与方法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的科学与哲学意义。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将随着计算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进一步的发明与发现而不断变化并日趋完善,是一门极富发展性的科学。文[11]中,作者对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的特点、内容、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3.2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

所谓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就是把学科知识与知识背景有机结合,使之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统一体进行施教与学习的过程。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感知知识背后隐藏的思想与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与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提高学生学科文化水平。

知识背景的内容可以是对知识产生过程的叙述,也可以是对学科知识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可以是直接的背景知识,如与学科知识有关的知识进程、事件、理论、思想方法和人物等,也可以是与学科密切关联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是正史中真实的故事,也可以是传说和轶事;可以是知识成功应用的经典,也可以是正在实践中的探索。

知识背景组织形式可以采用课程设置的方法整体阐述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思想与方法,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等;也可以是针对具体课程的知识背景叙述,如关于课程的导论、绪论、前言等;还可以是关于课程单元知识背景的描述,如每个章节的前序、引导等;甚至可以是涉及知识点的知识背景,如有关概念的形成,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等等。

把知识背景作为课程教材的内容,或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介绍与课程知识相关的知识背景,在目前高校的计算学科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加以应用,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从基于课程知识的教学到基于知识与知识背景有机统一的课程教学,并非一门计算学科导论所能解决的问题,它涉及整个计算学科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运用,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建立等一系列与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有关问题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是一项需要广大的计算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实施并不断取得进展的系统工程项目。

如果说基于知识的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是围绕计算科学的知识体系及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取得的最新成果而进行的知识与技能传授,那么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学科意识培养和学科素养教育,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学习兴趣的提高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指人们探究事物的心理倾向和获得知识的原动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们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极为重视。中国古代教育大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国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F.A.W.Diesterweg)在其倡导的“全人教育”理念中就阐述了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发展学习者自身的能动性思想,认为:“我们的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瑞士现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更加强调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明确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情感意向和动力,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在全面推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很多,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风格、教学态度、教学评价等等,其中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也不失为一重要因素。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对“知识背景”感兴趣的程度要比对“知识”本身更高。因此,如果能够在课程教学内容编排中将与课程知识有关的人物、事件以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实例有机的融入其中,就能够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激励”和“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兴趣的延伸,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并掌握知识。

(2)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学习知识内容的理解

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过程,应遵循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即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官与认知事物接触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生动和直接的映像,包括事物的具体特性、表面现象、各个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等;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对认知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通常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基本形式。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强调对概念的理解,对知识点的掌握等,这样的认知应属理性认识范畴。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内容组织通常是按照概念的引入、概念到概念、例题分析、实际应用举例,习题练习等步骤顺序进行,而课程内容的选择通常是经过实践检验或严格论证的知识的精华部分,是已经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产物。让学生在对认识的事物尚不具备“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基础上,去“理性”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只能是“填压式”的知识灌输,于是在我们的课程教学中就有了许多“先记忆再慢慢理解”的东西。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将经过提炼的前人对事物认识的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学生在对事物感性认识方面的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学习内容。

(3)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把握

在高等教育中,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通常是以课程体系来描述的,而课程的知识体系是由课程涵盖的知识主题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来刻画的。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往往只注重课程知识主题或知识点的教学而忽略课程之间、主题之间、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阐述,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产生难以知识联想,对知识的认识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例如,很少有学生能够将平面中的“点”、集合论中的“集合”、命题逻辑中的“命题”等概念统一进行思考的,也很少有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在线性代数课程中学习向量空间和向量运算真正目的等等。基于知识背景课程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知识背景的阐述,将课程知识的初始本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呈现出来,为学生营造知识联想与知识探究的学习情境,更加全面地把握课程的知识体系。

(4)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

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应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CCC2002竭力倡导的研究型教学以及教学向教育转变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学科课程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的过程是知识综合运用与发展的过程,对知识体系的全面掌握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能力培养受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基于课程知识的教学通常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也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往往使学生思维固化,知识活力得不到发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不仅能够大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觉思维,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同时还能够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活动教学、讨论教学、探索性学习等各种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思维、严密分析、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等多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5)将有利于学生学科文化素养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学科和专业的发展,使得分科教育成为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制的主流。分科教育很显然是为了造就专门人才,但狭窄的专门训练往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在经历了长期的教育实践之后,人们已认识到分科教育在某些方面的严重不足,提出了新形势下“通才教育”观念,并以某些高校作为试点开展“大类培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如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对IT本科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要求他们掌握专业知识外,还要求他们具有数学、物理及相关领域知识,更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要求,既能够适应专业的变化和拓展,又要有敏锐的专业拓展意识。总而言之,现代人才培养过程更加强调的是学科素养,它涵盖了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对学科过程与方法论的认识和对学科的理解与情感。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在人才教育与培养过程中,“大多数人真正需要的是领会科学的精神、掌握学科的方法、树立恰如其分的科学形象,以便在这个科学时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生活。”[12]如果我们将这样的理念带入学科教育过程就不难发现,仅仅靠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是无法实现这一要求的,而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弥补其不足:首先,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以发展和进化的观点反映学科知识进程,能够有效地避免课本知识的“神圣化”与“教条化”,将批判与继承的有机统一贯穿学生知识获取过程;其次,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以学科与相关学科分支领域知识相互联系的思想展现学科知识内容,能够有效地克服对学科知识掌握的“孤立性”和“片面性”,是学生的学科意识与学科素养得到进一步培养与提高。

4结束语

计算学科不只是简单的一些课程汇总,而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目前,全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有些计算的概念和知识还下放到了中小学课程之中。在此情形之下,如何构建我国计算科学的教育体系,培养什么样的信息技术人才,如何让全社会更深刻地认识计算科学的内涵,更全面了解计算科学的发展规律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是一种理念、思想和方法,也是一种实践,虽然它不是一个什么新的提法,已或多或少地被人们认识并加以应用,但总体上仍然未形成一种趋势。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应有它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实施体系,这些都是需要研究、探讨和实践的,可能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然而,当我们面对计算学科教育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在计算学科人才培养中面临的种种困惑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作为计算科学的教育工作者应当作些什么。

参考文献:

[1]董荣胜,古天龙.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方法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DenningPJ,municationsoftheACM[J].1989,Vol.32(1).

[3]郝宁湘.计算:一个新的哲学范畴[J].哲学动态,2000,(11).

[4]蔡启先.CC2004计算学科教程体系分析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77-81.

[5]黄国兴等.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周世平.CCC2002教学计划实施环节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4,(8):56-58.

[7]索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5,(1):40-41.

[8]李明江.CCC2002,CC2004与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困惑[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6):43-47.

[9]时全生,鲁书喜.《计算机导论》课程知识体系结构研究[J].福建电脑,2007,(4):40-41.

[10]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85-187.

[11]张晓如,张再跃.浅谈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6,33(11):11-14.

[12]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第9篇:教育与知识能力知识点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189-02

摘要:本文拟结合语文知识教育的现状,对语文知识教育和精神成长教育的关系进行思考。并分析“淡化知识”趋势下的现阶段语文知识教学缺位、语文知识老化带来的种种尴尬和困惑,最后提出语文知识教学,仍然是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基础与重点。

关键词:语文教育;知识教学;成长教育

“语文教育”只是众多教育科目中的一支,任何阶段的教育,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为了改革传统语文教育以机械、模式化的知识教育弊端,人们提出了“淡化知识,淡化文体”的观点,这给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带来了许多的尴尬和困惑,让语文知识教育走向迷惘。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释。

一、语文知识教学缺位的尴尬现状

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知识缺位的现象已经非常严重。很多学生进入初中,拼音不过关,分不清楚主语、谓语、宾语,句子的成分更是模糊不清,到了初三,修改自己的文章,仍然丝毫没有动宾搭配不当的意识。到了高中,全然不知道什么是复杂单句,什么是多重复句,对语法知识几乎一无所知。目前,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是“整体把握”,“体验式教学”、“用生命去感悟”。一线老师受此影响,在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及课程教学实施中,往往就淡化了“知识教学”这一目标,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也形同虚设。翻阅很多优秀教案,可以发现“知识”目标中严重缺乏识字、解词等知识教学。新课程标准的宣传有一个著名的比喻:“知识与能力”是人的躯体;“过程与方法”是人的中枢神经;“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人的灵魂。这样的比喻,都在强调了三个目标的重要性,但是,到底哪一个最重要呢?实际教学中该如何操作呢?目标太多,当然会很多目标都无法实现,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二、语文课堂出现“非语文倾向”

课改以来的“淡化知识”的教育观念,造成“语文知识”集体“贫血”与语文课堂的“精神成长”至上的“非语文倾向”。国家于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代表着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是对于语文教育的教、学、评等各个环节的纲领性文件,对于语文课程的目标的规定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钱理群先生对此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我国传统的课程理论的目标体系是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首先强调的是知识的学习,其次是能力的培养, 最后是情感态度。纵观我国各个时期的语文教育目标体系,它们基本上与此相符合。然而,现代课程理论强调的是对于本学科的学习兴趣、态度、方法、习惯的培养,以及学科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的作用,认为这方面的培养比学习和掌握多少知识更为重要。因此目标体系应该首先是情感态度、其次是能力、最后是知识,也就是把知识和情感态度换了位置。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就直接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也正是这类的观点指导下,语文教育的目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引起了很久的争论,也给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造成了许多的尴尬与困惑,而目前困惑最大的,便是语文知识的教学,对此,王荣生先生有过论述:“我国语文课程中的‘语文知识’的问题,由来以久。大量的事实证明,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问题出在内容上,亦即出在‘语文知识’上”。

被推崇为“教育学上的哥白尼”的夸美纽斯说:“学习语文,并非因为它们本身是博学或智慧的一部分,因而它们是一种手段,可以使我们获得知识,并把知识传授给别人”。语文教育,做为母语教育,更是工具中的工具,可以说,工具性比其他任何学科都强。虽然,新课标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虽然这个表述争议颇大,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语文科目是基础,而语文知识,则基础中的基础。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和时间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如果缺乏语文知识,接触再多的语文材料,语文实践也只是让学生感性地知道“果”,却不明白“因”。在一堂课上,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这个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必然涉及要引导学生分析某个词语生动准确,修辞方法用得好,然后学习借鉴,用来自己表达,同时避免语病,使表达更得体而生动。但是,在这之前,必然要涉及对学生的词性、句子成份的语法知识的教学,及修辞学等语文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仅仅了解是不够的。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到句子好,精神上感悟认同,得到收获。这样的语文实践,也才有意义与实际的价值。这里,把语文知识比做是“米”,如何运用是“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语文知识缺乏,又谈什么运用呢?难道抽象思维的“感悟”教学,“语感教学”真能够取代“语文知识教学”吗?现在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热衷于开展各样的非语文活动,并美其名曰是“语文综合实践”,热闹之中似乎重视了“精神成长教育”,但是却完全忽视掉了“语文课”的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语文课上成了艺术鉴赏课、表演课,看似热闹有生气,但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有多少实际的价值呢?据此,语文实践,也绝对不能取代语文知识的教学。而语文知识教育,应该和精神成长教育同等重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要重于精神成长教育。

三、支撑新课程的“语文知识”缺位,造成语文知识教学实施的困境

语文知识很重要,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很重要。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几年里,对于知识教育的批评和反思一直没有停止过。我们无法否认的事实是:语文课上得越来越花哨与热闹,但是,给人感觉却不是语文课,一堂课热闹下来,感觉很空洞,根本原因,就是语文知识的缺位。

那么,新课程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语文知识呢?对于很多一线老师认为的重要的“语文知识”,就是字、词、句、段、篇等基础知识,对此,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我们找到这样的说明:“学会汉语拼音。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知识,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语法知识仅仅是了解,当然谈不上运用。语文知识的“随文式”教学,很大程度上是随意的,零散的,或者是淡化了到遗忘的程度,以致新的课程教学需要新的知识来支撑,却迷惘于“什么是语文知识”。语文知识的匮乏与老化,是语文知识教学上目前遇到的最大困境。虽然语文研究的理论界提出很多新的观点。如“语感论”的提出。甚至对语法教学,王培光先生还用了“潜藏式语法教学”、“明示式语法教学”等理论术语,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对于语文课程的知识教学,又有多少实际意义?我想,我们很多一线的老师,包括一些语文教育研究者,看见“语感”,也会理解为“让学生去读吧,去说吧,去写吧”。韩雪屏先生在《呼唤语文教育本体研究的回归》一文中写道:“不结实的知识概念体系难以支撑高大的教育理念框架。华美的理念外衣终将覆不住苍白虚弱的躯体。多年来,关于语文教育的研究,更多的是在观念层面上转动,而并没有真正触及语文教育改革的实质――知识的除旧布新”。

孙介振教授在2001年发表的《改革力度很大,编写水平太惨――初评新版初中、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中写道:“语文教育界关于文学的概念至少落后二十年到五十年”。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小说,除了了“人物、情节、环境”之外,就没有什么可教了;诗歌除了感知、背诵外,就轻描淡写一下体裁等表面知识。现在的教材编写,基本上是按照主题单元设计,顺应“淡化文体”的趋势,却仍然兼顾“知识体系”,表现最为典型的,就是对于说明文(科技作品)的编排。如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三、四单元的课文编排,三单元是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的单元,三篇都是比较标准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而另外两篇则是带有说明性的小品文《桥之美》、《说‘屏’》。第四单元则是“科技作品”,除了《你一定会听见》是随感式的小品文外,其他的课文,都是标准的科技说明文。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掌握说明文的特点,对文体知识的介绍,教会学生区别文体,仍然是列为知识教学目标里的重点。我们可以引用李景阳主编的《语文教学论》中有一段话:“以文体分类进行读文教学突出了易于识别和把握的文章共性和特色,实践证明,它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不必弃之如敝屣。而且我们也不主张将天下的文章纳入旧式中药铺的抽屉格,非此及彼,不容混淆。事实上常有一些文章的文本因见仁见智而相对模糊,从这一点而言,‘淡化’些也无碍大局。但文体分类毕竟是文本之大事,自古以来,分歧和争论虽无休止,可终究形成了不少共识。在没有更成熟的方案取而代之的情况下,尽可以继续沿用。”

总之,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知识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之基础。 看问题应该抓主要矛盾或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最重要的当然应该是最基础、最根本的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这是语文学科素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试想:一人的躯体已经不存在,那中枢神经与灵魂又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吗?不难想象,一个没有打好知识与能力基础的学生,会很好的完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基础教育阶段,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基本知识”、“基础技能”的掌握和训练。当然,学习知识和训练能力的方式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来选。

语文课程,是属于人文课程,语文知识的内涵也很广阔,并且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属于语文本身的知识,最基础的“语言”这个范畴的知识,我们绝对不能忽视。只有很好的掌握了语言这个工具,使受教育者的言语能力更进步,也才能够更促进精神成长的教育。如果失去这个基础,精神成长教育也好比是“镜中月,水中花”,给人一种虚无飘渺之感。因此,基础教育阶段,我们仍然需要重视抓学生的知识教育,重视语文知识的教学,打好学生的知识基础。如此,精神成长教育,才不会成为“镜中花,水中月”了。

参考文献:

[1]王四军.关于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新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16).

[2]张飞.浅谈中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J].语文天地,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