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少数民族美术生范文

少数民族美术生精选(九篇)

少数民族美术生

第1篇:少数民族美术生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价值

一、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早期历程

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主要是指汉族或少数民族美术家,将少数民族元素作为题材的作品。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在我国成立到文革前的十七年里,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品对我国美术史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题材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开始,不过当时的民族人物画通常采用西方绘画形式,体现出西方艺术潮流对民族特色的追求。而随着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人文景观为美术家带来了全新的灵感,并将我国美术发展提高到全新的成就。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早期历程抛弃了传统中国画中的留白,着力表现现实生活,极大的加速了中国画的现代化进程,不仅拓展了中国美术的表现对象和空间,还充分发展了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特征

美术创作中所表达的内容及含义都各具特色,呈现出鲜明的色彩,内容及含义则体现出一个时展,一个时代所具有的文明风貌。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所具有的特征主要包括地域性、生动性、时代性等。

1)地域性。

从地理位置角度看,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及地域风貌,代表着不同层次的文化内容,因而,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特征还包括其独特的地域性。各民族间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历史文化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也存在着较大不同,因此,在美术创作中,艺术家往往从地域方面上选择题材,使作品具有形象性、典型性的艺术形态。艺术家多数是根据不同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来表达出少数民族人民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通过具有地域性特色的美术创作,进而艺术家充分感受到少数民族人们的内心世界,因其受到强烈的情感触动,由内心的感动升华为理解,使整个艺术作品充满灵动的情感色彩。独特的地域性使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达到视觉艺术与内心情感充分结合,充分体现出少数民族别具一格的风俗文化。

2)生动性。

从视觉角度分析,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特征具有视觉的生动性。根据少数民族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民族特征及历史条件,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艺术家美术创作时,会将少数民族人民的衣着服饰作为题材重点。少数民族美术作品之所以具有很强的视觉生动性,是由于其丰富的表现手法,符合视觉审美准则,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像表达方式,着重体现人物形象,将人物描绘的活灵活现,增强了视觉效果,使整个艺术作品充满灵动的视觉效果。通过增强客观的视觉生动性,将视觉放在主导地位上,突出其视觉效果,加强视觉美感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视觉美感的需求,增强其艺术感染力。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视觉效果,可以激发艺术家对于作品的创作热情。

3)时代性。

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受到新政策的影响,各民族平等,因此得到迅速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新政策的实施,极大的帮助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画家对于少数民族美术创作的题材选择上,比较倾向于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因而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便成为题材选择的重点。少数民族题材是我国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所表现出的文化特色则成为美术创作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所表现给出强烈的时代性,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少数民族地区鲜明的政治色彩,以及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三、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价值

艺术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物,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属性,反映出作品中所存在的一定的文化价值。通过美术作品这一载体,表达出少数民族地域特色,同时承载着民族文化。

1)表达地域特色。

人类文化经过历史的积淀与不断的演变,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已经渐渐被现代生活所取缔,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不断缺失,而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品则可以很好的表达出地域特色,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品用直观的图像形式表达出地域特色,展示出少数民族人民的经济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独特的地域环境、奇异风光,无不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作品中,少数民族人民的服饰、建筑、文化、语言、习俗等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构成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这不仅是历史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要求,对整个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承载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美术作品作为重要的载体,承载少数民族艺术作品的情感思想、内容、内涵等。通过美术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时代的民族文化,充分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以及风俗习惯等。由此可以看出,美术作品,不仅是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另一方面,美术作品作为文化的代表,必将承载着文化传统、人类文化。美术作品中承载的民族文化还包含着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所产生的信仰、价值观、思想、审美等。在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需要与自然环境想结合,通过独特的地域环境,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社会生活进行形象的描绘。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对民族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品,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对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集力、价值观、审美情趣等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表现手法的模式化,作品内涵的表面化,与现代绘画艺术的冲突这三个方面。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品,数量很大,但是质量却不能保证最佳,作品逐渐趋向表现手法的模式化,缺少一些视觉冲击力较强的作品。另一方面,少数民族题材作品大多模式相同,这就是表现手法的模式化。作品内涵是要表达出少数民族文化深层次的精神品质,而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作品内涵过于表面化。一个优秀的作品不仅是在表面上给人以视觉冲击,还要表达出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以及艺术价值。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品受到现代绘画手法的影响,与现代绘画艺术发生冲突,即便是坚持本土文化的画家,也希望作品能够融入到现代绘画艺术的浪潮中。因此,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发展方向是要坚持保持本土文化,坚持作品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第2篇:少数民族美术生范文

其构成可做如下粗略地分析:首先,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表现为物质形态的资源,是其衣食住行活动及其活动的过程与成果。从存在的样态来看是居于文化艺术表层的、可见的物质形态的资源。从各民族衣食住行生活中的取材、结构、造型、款式、空间利用、功能分区、装饰工艺等方面,均能体现少数民族感知、认识、想象、征服改造宇宙自然中的智慧和能力,表现出少数民族敏锐细腻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认知能力,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审美创造能力。如秦淮以南农耕民族的服饰,燕山长城以北及青藏高原游牧民族的服饰,从材质、款式、制作、挑花刺绣工艺、装饰等既彰显地域特性、生产生活方式的特性,也标示着不同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特性。再从各民族的建筑而言,藏族、哈萨克族的帐房,蒙古族的蒙古包,傣族的竹楼,土家族、苗族的吊脚楼,羌族的碉楼,黎族的船型屋等民族建筑,无不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杰作。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本身就是其文化艺术资源的物态化载体。在物质层面从其性质来说,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是一种不同于煤炭、矿石、石油、天然气等形态的物质资源。从其功能来说是以满足少数民族基本生存、娱乐和审美需求为目的的物质文化。其次,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是存在于其深层的,满足其娱乐、归属、信仰、心理、认知、审美的精神文化,以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等文学形式、音乐、舞蹈、美术、宗教、哲学等精神文化形式存在,积淀着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对自然山川、花草虫鱼、天文宇宙、人际社会和人自身的感知、想象、理解、认识及所形成的生命观、幸福观、爱情观、宇宙观等观念。如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就是维吾尔族与戈壁、沙漠、绿洲对话时灵魂深处的哭泣、对抗与和解、喜悦与欢乐,是肉体在时空中湮灭后精神的遗留,是集中反映维吾尔族人喜怒哀乐之情感、善与恶之认识、美与丑的观念的艺术。以其演奏的乐器而言,就有热瓦普、手鼓、萨塔尔、艾捷克、胡西塔尔、笛子、维吾尔族扬琴等丰富的乐器种类。从木卡姆中的几句歌词足以看出其功能与价值:“我的萨塔尔琴以生命的纽带为弦,它能慰藉不幸者,予其悲怆与凄婉。我深深投入于木卡姆使之萦回于心,若耽于爱的憧憬即弹奏于伊人尊前……”[2](P10)。“心灵的秘密用文字永远书写不尽,爱情的神话用书卷永远解释不清。世上花儿有刺,珍珠与贝壳紧紧相连,哪有不受苦的手艺,不受折磨的爱情。”[2](P28)歌唱生命、爱情的魅力,解说生活的道理与人生的哲理。许多民族至今仍通过故事、民歌、谚语、神话、传说等文学形式表达其鲜活的感知与丰富的情感。每个少数民族的表层物质文化和深层精神文化构成民族文化整体,并在不同层面表现各民族的精神及其民族个性。其丰富的存在不仅是维护民族精神文化生态平衡的基础,也是社会转型时期促进和丰富人的感性、心灵、情感,促进人格完善、人性升华的重要途径,表现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层面的少数民族审美教育资源,正是当下我们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审美教育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特征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资源库,从开展审美教育的要求来说,这些资源具有以下特征:(一)原生性千百年来,由于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科学技术的制约,我国少数民族的审美实践没有走上职业化、专门化、学院化、理论化、系统化的道路,具有显着的原生性,这充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审美教育资源就是其日常生产生活本身。我国少数民族的审美活动丰富多彩,但无论音乐、舞蹈、美术、文学、戏剧,还是建筑、工艺、服饰等都不是专业化的,而是与其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可以说少数民族的审美活动就是其生活本身。在少数民族中,几乎没有专门从事艺术活动的职业划分,在田间地头,在中堂聚首,在节日礼仪,在篝火晚会,舞蹈和音乐交相辉映,人人都是歌手,人人都是舞者。在建筑群落、生产工具、日常器具、穿戴服饰上,美术、工艺无所不在,无一不彰显少数民族对自然的感知、对世界的认识、对美的追求。因此,许多民族学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感叹,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以质朴纯真的方式向我们展示出他们“艺术化生存”的人生态度、生活方式。他们没有专门的剧院,也没有专门的舞台,但是,他们生活的整个地域既是剧院又是舞台。他们没有专业的艺术家,也没有专业的艺术院校,但是,他们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是民族艺术审美的传承者。因此,要想了解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唯一的途径就是深入他们的生产生活。反过来,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及其文化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二是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传承的习得性。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传承十分独特,既没有专业的学校,也没有专门的职业教师,家庭和社会的代际传承是主要方式。以学习刺绣为例,刺绣是既实用又有观赏性的十分精巧的工艺美术,对刺绣技能、技巧的传授和学习实际上就是少数民族的审美教育。我国苗、瑶、土家、布依、哈萨克、黎族等民族在教与学两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他们一般往往是自幼学艺,个别教授的,担任教员的一般是祖母、母亲、姐姐等亲属,而且学无定规,不用教本,完全是经验传授,学用结合,经年不辍。再例如少数民族的建筑,建筑的过程既是工程的建造过程,也是年轻一代向长辈学习的过程。长辈既是施工者,又是教师,年轻人既是工程参与者,也是学生。年轻人在参与实际的房屋建造过程中,自然习得老一辈的建筑技术、建筑工艺和审美观念。三是少数民族审美资源存在形态的混合性。少数民族的艺术形式虽然丰富多彩,但大多数都和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既包含着民族审美的精神追求,也满足了生产生活的各种功能需要。从实践来看,我们很难在少数民族审美资源宝库中找出比较专门化的、纯粹的艺术作品,它们大多既有其实用的价值,又有宗教的、象征的、审美的等多重精神的价值。从理论上说,审美是人类超功利的精神追求,但从少数民族审美实践来看,这一点需要具体分析。从人类审美历史来看,审美实践的突破性发展在于它的独立化,需要有职业化,使审美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有一个独立发展的空间。由此看来,我国少数民族审美实践是处在非职业化的阶段,他们的审美文化产品具有功利的深刻烙印。对此,我们不能用先进与落后的标准去衡量少数民族审美艺术资源。但在理论上需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少数民族审美资源的原生性正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人类审美实践的活化石,需要大力研究、开发和利用。(二)地域性我国少数民族从地理分布上来看,呈现为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且大多居住在中国版图的边陲地带。由于其分布的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各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文化艺术审美资源的占有上和审美实践上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的审美 文化反映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色。我国少数民族居住条件差异较大,有高山,也有平原;有草原,也有丘陵和水域。蒙古族的长调、苗族的山歌等等都深刻地反映了广漠草原和崎岖丘陵等不同的自然环境。二是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反映了独特的生产方式。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是其审美活动的核心内容,土家族的农耕生产方式只能孕育出摆手舞,而不可能产生反映海洋文明的渔猎工艺。三是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反映了浓厚的乡土气息。一定的自然条件、生产方式只能产生相应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侗族大歌和维吾尔族的木卡姆等等,它们反映了侗族和维吾尔族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而打上地域文化的深刻烙印。(三)民族性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不是个别人的创造,而是全体民族成员世世代代审美实践的结晶,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充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反映了本民族独特的发展历史。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作为对这种历程的反映,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是重要的载体。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学、歌赋、音乐、舞蹈都对本民族的发展历史有充分的表现。二是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反映了本民族的独特文化。民族文化包括许多方面,在狭义上主要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以及风俗习惯、礼仪制度等等。少数民族的审美资源是和这些民族文化元素相互交融、共生共存的。我们不可能想象壮族的山歌用的是维吾尔语,也不可能想象朝鲜族的舞蹈表现的是对基督的虔诚。三是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反映了本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各民族审美文化的主题。我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实际上就是展现各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宝库。

第3篇:少数民族美术生范文

关键词:高中美术;少数民族特色;传承

民族特色是一个民族形成的血脉,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更是民族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而美术是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直观体现的视觉记忆,用美术教育弘扬民族文化应当作为现阶段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以引导学生在体会民族艺术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价值,帮助学生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一、少数民族特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现状

我国民族众多,“大杂居小混居”的居住形式也加快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优越多样化的地理环境也会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的形成提供有利条件,因而大部分地区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但是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教育发展不均衡,导致很多地区的民族文化和美术教育不能有效融合,造成本土文化和高中美术教育的脱节。具体表现在:少数民族特色在美术教学中所占比例较少而且不能和本地区特点相结合;高考制度下高中美术教育仍然以美术专业知识及技能教育为主,民族中文化被弃之如敝屣;部分教师本身的民族特色美术知识储备不足,不能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有效延伸、拓展,也无法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完整地传递给学生;学校和教师舍本逐末,缺乏对本地区民间美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发掘,而大量引入国内外的文化艺术,使得各种艺术并存,学生在眼花缭乱中淡化了对本地区文化的认知。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高中美术教学中少数民族非物质美术文化遗产的顺利传承,当前将少数民族特色和高中美术教学有效融合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二、少数民族特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传承对策

高中美术扎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会使教育更有生机和活力,而当前高中美术教育中民族特色的缺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而应对其在美术教育中运用的可行性作合理分析和运用,从而形成操作性强的教材体系,以便能在我国高中美术教学中普遍运用。

1.明确美术教育的文化属性,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

美术教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教育,和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密不可分,所以要想让少数民族美术为教育服务,就必须明确其文化属性。美术教学大纲中也提出,要通过美术教育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形成珍惜优秀民族艺术的态度。说明在美术教学中不能只关注美术知识和技能,更深层次的在于对学生文化的培养和熏陶。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吸收,明确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存在和价值,从而继承先辈们遗留的文化财富,对少数民族文化持欣赏和认同态度,从而进一步促使他们加快对民族非物质美术文化遗产的传承步伐。

2.因地制宜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异,教育水平也有很大不同,各地高中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不同,城市与农村、平原和山区等都各有特点,所以国家规定的美术教材对部分学生是容易接受的,而也有部分学生难以理解。高中美术教学应遵循国家对美术教学的基本方法,结合当地、民族、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增删或替换,使得当地教学资源和国家的要求有效结合,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教材的实用性。比如,较为落后的偏远山区应挖掘当地的曲艺、歌舞、农民画等学生较为熟知的作品,培养学生从熟知的环境中发现和创造艺术的能力。

3.开发地方美术资源,促进美术课程体系的构建

学生对于不同民族特色的美术资源并不全部熟知,因而教师可以从本地美术资源入手,使学生产生知识的迁移。同时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本地优秀民间艺术的了解和传承,增加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寻找和分析本地的美术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探讨其蕴含的价值及教育功能,便于对课程内容的统筹安排,构建合理的美术课程体现值,从而使得当地美术资源的价值能够更为有效地发挥。比如,广西少数民族有挑花绣、针绣和补花绣等多种刺绣工艺,方法程序差别很大,因而在引入美术课堂时可以提炼初步必要的刺绣操作工序,以一个全新角度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知兴趣,并让学生和当地的某种美术资源作对比,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人文思想的精华,因而各学校应将与高中美术新课程改革相结合,整合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以丰富高中美术的教学内容,使少数民族的非物质遗产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刘洪,李竞飞,谢来.“穷艺术”让“羌族的花朵”重新绽放:探索少数民族地震灾区美术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124-125.

[2]黎国玫.用美术课煲一碗心灵鸡汤:论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美术教学[J].贵州教育,2011(9):79-80.

第4篇:少数民族美术生范文

当前,一些高校正在开展关于艺术课程构建的相关研究,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在众多高校师生创作的艺术作品中,少数民族艺术研究成果或展示也逐渐占据一席之位。高校艺术教育开发利用本土民族艺术资源如何使教学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获益,让少数民族艺术获得更好的传承和创新?为此,记者采访了在高校长期从事少数民族艺术教育的专家和学者。

少数民族艺术走进课堂面临的困难

文化艺术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祖国内地的文化传播到边疆,边疆的民族文化也传播到内地,在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交融中促进了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颁布实施以来,美术学类下设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设计学类下设、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等。通过对专业目录及专业核心课、专业主干课的解读,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艺术学院教授杨洪文没有发现有关于少数民族美术的相关表述。少数民族艺术作为一个专业课程系统或者是一个专业方向,安排或挂靠在相应的哪一个专业中都没有相关依据。在课程设置中,30%多的公共课程是不能删减的,30%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主干课、25%左右的实践课程是硬性规定的,一学期的专业实习是必须进行的,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就所剩无几了。

少数民族艺术在本科段美术学类、艺术设计类专业中缺乏最基本的生存空间。近年来,民间美术文化和民间美术工艺传承断代的情况不断恶化,政府和民间的挖掘发展力度也在加强。针对以上问题,作为地方综合高校,应在专业拓展课或专业选修课中安排相应的民间美术课程。一方面是对课程体系的补充,另一方面也是对地方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也是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杨洪文认为,民间美术课程性质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训练,应该是在大美术背景下的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在民间美术课程建设方面,紧扣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阶段、分层次教学设计,在艺术实践的基础上适量加入一些田野调查教学活动。突出地域性与民族性特点的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全方位精通民俗文化,对民间美术能鉴赏、能进行新的民间艺术作品创作,同时具有一定理论研究水平应用型美术人才。

作为从事新疆文化艺术史研究及自治区重点学科美术学,新疆民族民间美术等课程教学和研究的带头人,新疆艺术学院教授左红卫对少数民族艺术的学科建设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当前,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发展和繁荣,各高校都加强了艺术类学科建设,新疆艺术学院、新疆师范大学等高校都开设有少数民族艺术课程,如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开设了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木卡姆与麦西来甫研究、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新疆当代音乐创作研究;舞蹈学开设了新疆舞蹈史研究、新疆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研究、新疆民族民间舞蹈编创研究;美术学开设了新疆石窟艺术研究、新疆民族民间美术研究、新疆当代美术研究等,对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少数民族艺术的课程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形不成合力,发挥不了整体优势;学科带头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带头人各方面还不成熟,较难担此重任。表现为:1.高层次人才缺乏。缺少特色专业教师。新疆民族民间美术后备力量的师资及科研力量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初步拟定的科研攻关项目和建设的院级科研创新团队,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2.在国内外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较少,缺少相关的信息与交流,对于国内外工艺美术发展的整体情况缺少了解和考察。3.科研成果转化难。美术核心期刊较少,刊发文章难度较大,难以实现科研成果快速高质量的转化。

对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利用得不够和师资力量的匮乏是困扰少数民族艺术课程建设的重要问题。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刘永武长期从事对达斡尔、赫哲、鄂伦春等黑龙江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研究,在日常的教学和田野采风过程中,他认为应加大对少数民族艺术的挖掘力度并形成课程资源,需要培养深谙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师资力量并愿意为少数民族文化牺牲自己的宝贵时间和精力。

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寻找课程建设新模式

高校艺术教育在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素质、推动民族文化创新、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左红卫教授说,第一是注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辅相成并重发展。要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舞蹈等纳入到高校学科建设。虽然对民族艺术传承保护的成果表现在开设课程、数据库建设、教学实践、课题研究等多方面,但缺乏高校与社会、家庭、个人(传承人)之间立体的保护性互动体系。如新疆,要将新疆民间工艺纳入到艺术学科发展视野中,以民族非物质文化作为切入点来整合其他学科并建构有特色的学科发展体系,是当前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保护和传承的首要任务。以新疆艺术学院为例,2002年,新疆艺术学院民族民间美术研究所成立,这是新疆高校较早涉足非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的教学、科研机构。随后,相继成立新疆土陶试验室、民间扎染工艺工作室、新疆民间图案创作室等,开设了玉石雕刻专业,将新疆各民族民间美术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与探研,推动了新疆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该所属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是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的研究基地。研究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新疆民族民间美术本体特征的理论性研究;二是对民间美术的开发及实践教学应用研究。将多种形式的民间美术融入到美术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在新疆民族民间美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突破性成果。该研究所老一辈专家主持、参与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新疆乌鲁木齐市二道桥国际大巴扎,新疆艺术学院教授李安宁任该整体建筑的艺术总监,副教授塔西・甫拉提参与新疆伊斯兰经学院的建筑装饰设计。多位从事民间工艺的专家参与新疆多项富于民族特色的地毯图案及刺绣图案设计、花布印染和扎染设计,为新疆民间工艺的传播与再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是加强传承人的培养和保护。地方高校要把民间艺人的培养和抢救性保护作为主攻方向,建立生产性、工艺性数据库。民间艺人大多依靠祖传技艺,以自身的力量在生产和经营,产品研发方面缺少专业指导、缺少资金扶植、缺少市场预测和把握,缺少技术扶植。高校要以产品设计创意、创新、审美素养提高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为切入点,与民间艺人及地方政府和社会团体互动合作实现生产性保护。近年来,新疆艺术学院与新疆木垒县积极展开合作,举办的刺绣培训班,主要针对产品设计、版式创新进行集中培训。比如新疆妇女刺绣骨干培训班,把原来家庭作坊式的手工生产向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迈进了一步。从新疆艺术学院对民间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可以看出,地方高校在举办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民间美术培训班,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的智力资源优势,加强民间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

第三是加强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传承人才基地建设。全国各地艺术院校以特色文化为依托,不断探索特色办学,而民间工艺美术便是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一办学理念下,培养了一批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人才。近年来,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根据地区文化资源优势,从开发和利用新疆地区的民间美术及文化资源入手,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和教改实验。民族文化艺术的丰富内涵深化了高校的学科体系建设。新疆艺术学院将“新疆民族民间美术课程”,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新疆地区民间美术实践考察活动。还开设“新疆土陶实践教学”“民族装饰”“新疆民间图案手绘”“纺织印染”“毕业论文与创作、设计”“民族土陶”“玉石雕刻”等实践教学,使得新疆民间工艺教学初步形成从理论研究、实践教学到校外实习的课程体系。

第四是加强再生产实验基地建设。高校拥有丰富的资源,地方高校最接近民间,也直接服务地方发展。特别是文化艺术类高校和艺术专业在各地都发挥着繁荣文化艺术的重要作用。校内独自设立研究机构、重点研究基地、实验室等,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和知识财富,具有强大的研究能力和人才优势,有良好的学术梯队,这为民间工艺美术再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实验基地。目前,必须加快民间工艺美术再生产实验基地建设,从工艺流程和制作等各个环节进行实验、研究和保护。如新疆艺术学院土陶实验室、民间印染实验室等对民间工艺品的生产和开发进行不断的实验和设计,推动民间工艺的传承保护和创新。

第五是加强艺术陈列室建设和数据库建设。如搜集了印染花布、土陶、民族小刀、帕拉孜编织、民间刺绣、民族花帽等多种民间工艺品。数据库建设。2005年前后,开展新疆民间美术研究的田野调查与资料收集工作,2011年开始建设重点学科课题《新疆民族民间美术数据库建设》,已经基本建成体系,力图运用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对新疆各种民间手工艺进行工艺流程的记录、整理,以推动新疆民间工艺再生产保护的进程。

作为西南边陲少数民族艺术学科建设的学院派代表,目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在美术学和艺术设计专业中主要开设了黔西北民间美术概论和黔西北民间美术等课程,黔西北民间美术概论属于理论课,也是学院使用的校本教材。教材内容紧扣黔西北民间美术研究,在对黔西北民间美术的研究中产生认识,形成理论。黔西北民间美术主要属于技能课,黔西北民间美术又是一个“框”,只要是黔西北优秀的民间美术样式,同时又具备开课的条件,都往黔西北民间美术这个“框”里装,使得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主动性。目前开设的课程有大方漆器、漆艺、黔西北民族蜡染工艺、民间绘画、黔西北陶艺工艺、黔西北民族服饰等。师资来源主要是聘请当地的民间艺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民间美术传承人等作为授课教师。一方面解决了师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民间艺术家搭建施展技艺的平台。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也注重请民间艺人走进课堂。少数民族艺术人才的培养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学生要深入当地采风,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邀请老艺人或文化传承人进课堂,加强课堂的实际教学能力。对少数民族地区招收的学生要实行动态生成性的教学策略,要从文化课以及实际学习能力上给予照顾和充分考虑。

探索理想化的课程建设,促进少数民族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少数民族艺术的课程建设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教学体系,这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完成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少数民族艺术课程的建设应该达到什么高度才算是理想化的状态,如何达到这一高度?

近10年来,随着自己钟情于地方少数民族题材(乡土题材)创作的深入,杨洪文教授愈发感觉到自己的作品不管是在创作内容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显得空洞与乏味,究其原因就是对地方民族文化缺乏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感悟,没有能使所表现对象的民族文化、所创作的作品以及自己的情感达到一种有机契合,导致创作的作品仅仅是一种少数民族生活状态表面的呈现而缺乏一种民族文化内涵的支撑,无法直击民族文化的根脉,无法激荡观者的灵魂。因此,在不断调整创作状态和创作心绪的同时,逐渐涉入到承载民族文化的地方少数民族艺术的研究上来。少数民族艺术学科范畴内的民间美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视觉符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除了自身的艺术价值之外,还具有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等,其中很多有价值的功用直到现在仍然适用,成为与现代文化并行不悖和可供溯源的精神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间美术生存的空间越来越窄,大多处于边缘地带甚至逐渐消失。作为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应担当起地方文化传承的使命,担负起救艺(民间美术技艺)、救人(民间美术传承人)、救学科的重任,加强与地方政府和文化产业的合作与攻关,搭建起人才培养、传承创新、市场互通立交桥,使民间美术在社会环境和大美术背景中形成自身的文化生态。

杨洪文教授所在学院的美术学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大部分投身到贵州省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充实到中小学美术师资队伍中。通过民间艺术家进校园传授民间美术技艺,再通过毕业生进行二次教育和传播,形成了民间、校园再到民间的传播形式,使民间美术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拯救民间美术的目的。还有部分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通过对民间美术的学习,毕业后也许还会以民间美术为业,开发民间艺术,使其转化为旅游商品,这样使民间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传承与创新。

第5篇:少数民族美术生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艺术 关系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与各民族的音乐、舞蹈以及美术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艺术的源泉。民族艺术中的舞蹈、戏剧、杂技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许多民族的现代文艺是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发展演变成舞蹈、戏剧。目前许多被挖掘、整理出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黎族的跳竹竿、景颇族的刀术、苗族的狮子上金山等,把竞技、舞蹈、娱乐、体育融为一体,既有娱乐、健身的作用,又有艺术欣赏的价值。随着各民族、文化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将为现代民族艺术提供无穷无尽的发展源泉。

民族艺术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与各民族的音乐、舞蹈以及美术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如苗族人民喜爱的跳芦笙,健美的动作,配合内容丰富的歌词和优美的曲调,身着漂亮的民族服饰,边唱边舞,边跳边吹,说唱、交谊、运动三位一体,既交流思想感情,又得到娱乐和健身。又如黎族的跳竹竿,击竿者,时跪、时蹲、时站,节奏越打越快,难度越来越大。跳竿者随竹竿的分合、高低、快慢,灵巧地跳跃其间,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展现出各种优美的姿势,美不胜收。参加者不仅要求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舞蹈技巧,形成了高度体育技巧性同高度艺术性统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WWW.133229.COM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

民族传统舞蹈是取得群众确认而流传下来的舞蹈形式,是由各族人民根据现实生活直接创作的,反映了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的情感和态度。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都属于人体艺术形态,有着深厚的民族群众性基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舞蹈与体育共生共存,栖息相伴的现象是有目共睹的。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种人体艺术文化、人体艺术形态。我们可以举出不少的实例来说明“舞中有体、体中有舞”的现象。我国的剑术就是很好的例证。这种融舞蹈与体育于一身的艺术形态至今仍受到群众的欢迎。

从历史上看,远在先秦时期,在东北、内蒙地区的阴山岩画和乌兰察布岩画中的原始狩猎舞蹈。魏晋南北时期,西南僚人的铜鼓舞。明清时期,中南地区瑶族的盘王舞。民国时期,朝鲜族的刀舞等等都有上述的特点。民族舞蹈侧重于内心情感的表述,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以健身及竞技取胜为侧重,形成现在这种有分有合、以分为主的状况,即民族舞蹈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形态,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形成另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

此外,从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需要层次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舞蹈都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享受和发展需要的实践,都是人类愉快、活力和自由的源泉,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目的既具有健身性目的又具有审美性目的,既为了满足身体本身的需要,也为了满足心理和情感的需要,对身体活动的多目标追求将逐渐成为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重要特征。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这种“舞中有体”,“体中有舞”的融合形式,将成为一种趋势,将共同构成人们余暇生活的重要内容。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服饰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服饰共同体现各少数民族的特点。我国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常常在佳节吉日借助民族传统体育来寄托美好心愿,表达欢娱的心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又因不同的自然环境、生存方式、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审美心理等,形成了各具风采的民族节日盛装。这些民族盛装被广泛应用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它们在服装款式、色彩搭配、纹样装饰、饰品造型乃至整体着装风格上,既涵盖了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样式,又荟萃了少数民族服饰的精华,因而具备了各少数民族服饰最直观的民族形象表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服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随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演变出全方位、多层面的形式,反映出少数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动作也无限变幻,难度高超。此时的民族服饰为了配合视觉效果,必须将少数民族盛装原生的装饰、佩戴及穿着体系打散、解构其中最具少数民族服饰风采的元素,诸如款型、饰品、图案纹样等,作为少数民族形象的象征,被有选择地用于或重新组构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的设计中,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变得艺术化。而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设计的少数民族盛装,因其涵盖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式样,深受群众的喜爱,因而许多优秀项目经过多次的精选、提炼,世代传播,魅力无穷。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器具

由于民族特色、地域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每个少数民族拥有不同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游戏,而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别有不同的民族体育器具。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器具相互依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表演和比赛与民族器具的使用密不可分。民族体育器具在许多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和表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纳西族武术“东巴跳”,是纳西族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它集中了纳西族有代表性的传统武功。纳西族每当祭风、祭神、消灾、除秽、开丧、走荐、求寿等七种道场,都要举行盛大的“东巴跳”。典礼时,人们头戴五色飘带佛冠或鸡冠帽,身披龙凤小旗,腰系黑红彩带,穿着各种彩色法衣或兽皮服饰,手执刀、剑、弓、弩、叉、矛、盾等武器,以及板铃、手鼓、大鼓、铜擦、铜锣、海螺、楞锤、魔样等民族器具进行演练。如果没有民族器具作为道具,“东巴跳”就不可能表达出应有的感情色彩。因此,民族器具在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传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民族器具的认识。多数人对哈尼族、普米族的“磨秋”和阿昌族的“车秋”没有太大的印象,但是通过各个级别的少数民族竞赛或少数民族项目表演等,人们就会认识到,“磨秋”是“打磨秋”运动的器材。“车秋”是阿昌族的“车秋”运动项目的器材,“车秋”形状略似纺车,有四根木柱分立两边作为支架,中间横担着秋辊,左右各用两根木柱交叉的镶在秋辊上,类似车的辐条,在顶端左右相连,挂着秋千绳。每架“车秋”可同时坐4人或8人,节日期间,阿昌族青年都身着节日服装,悠荡秋千,尽情娱乐。

参考文献:

[1]杨津津,张雁飞.试析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与传统体育的共同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02,(3).

[2]林惠芬.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舞蹈[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3).

第6篇:少数民族美术生范文

【摘要】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所在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对本民族语言、风俗、文化和艺术缺乏基本的认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困局。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试图在自己的教学中,将少数民族艺术赏析与小学美术教学的结合起来,进行具有本地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普及,有针对性的介绍一些民间艺术的图式和技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启发学生对传统艺术进行发挥和创造。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出适合本地文化艺术基础教育的方法,为本地文化传承有所贡献。

【关键词】少数民族艺术小学美术教学

前言

贵州省荔波县共有16.82万人口,其中有14.51万少数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可是,笔者在调查中却发现,本地的青少年对本民族语言、风俗、文化和艺术缺乏基本的认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困局。

笔者曾对工作小学的807名小学生进行少数民族文化常识调查,全校73%的学生不了解本民族(包括布依族、水族、苗族和瑶族)的民族风俗,85.5%的学生不知道本民族的代表性民族艺术是什么,87.6%的学生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

笔者通过在乡镇实地走访发现,绝大多数掌握本地的绘画、织绣、织布、蜡染、马尾绣等民间艺术的艺人,年龄均在60岁以上,本地的少数民族艺术家老龄化严重,民族艺术面临失传的危机。

著名社会学者费孝通曾经指出,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要有“文化自觉”,唯有自觉,才能自信,唯有自信,我们的文化才能绵延下去。费老所说的“文化自觉”,它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希望在于年轻人。唯有引导我们的下一代产生一种“文化自觉”,我们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才不会堙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试图在自己的教学中,将少数民族艺术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让学生们更了解本地少数民族文化,更喜欢这些艺术。

正文

一、基本教学思路

在教学中,笔者的主要教学思路是,首先,通过传播本地少数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其次,展示少数民族艺术的风格和特色,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最后,鼓励学生吸收和发挥创造,发扬传统艺术。教学包括介绍、欣赏和创造三个重点环节。

二、教学环节的应用

1、少数民族文化常识介绍

在课上,介绍少数民族艺术之前,笔者首先会对本地的这个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简要介绍。这种介绍并非空泛地说教和宣传,而是鼓励学生将日常看到的少数民族文化与课堂联系起来。在学期的课程中,笔者会安排3到4节课外活动,有一次会去参观本县的少数民族博物馆,另外三次会深入到村子里,到少数民族集会中去感受这种文化氛围。在参观之后,笔者再对其中的艺术品、文化作品的内涵进行解析,让学生们有深刻的印象。笔者认为,文化和艺术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到目前,笔者介绍了布依族和水族的民族艺术。

2、少数民族艺术欣赏

在课上,笔者首先会向学生展示艺术品,介绍其艺术风格和文化特色。

比如说,在说到布依族民族艺术的时候,笔者会谈到某一种具体的艺术品,如蜡染。通过教师介绍蜡染制作和艺术特色,让学生更加熟悉这个传统的少数民族艺术。随后,笔者会向学生展示一副简单的布依族图案,让他们进行评价,然后再模仿和创作。

图1:布依族图案

谈到水族的民间艺术,就会想到剪纸、刺绣、染织、编织、银饰等。在美术课上,笔者向学生展示了刺绣中最有特色马尾绣。

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这种艺术制作的绣品具有浅浮雕感,造型抽象、概括、夸张。马尾绣艺术主要用于制作背小孩的背带(水语称为“歹结”)及翘尖绣花鞋(水语称为“者结”)、女性的围腰和胸牌、童帽、荷包、刀鞘护套等。

与布依族艺术教学一样,笔者会让学生对欣赏简单的水族图案,随后模仿创作。

图2:马尾绣图案

3、学生模仿和创造

在艺术品介绍之后,笔者就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作。形式一般包括绘画、剪纸和缝纫。

在画画的过程中,笔者会介绍民族图案的特色。像布依族的蜡染,它图案丰厚朴实,绘画活泼豪放,并呈现出独有的龟纹,具有机器所不能代替的艺术效果。其风格各异:有以花、鸟、虫、鱼作蜡染图案,构图大胆,形象生动;有的却以结构严谨、线条细腻为特点;有的取材于龙爪花和茨藜花,色调粗犷明快。

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发现,少数民族图案一般是对称的,内容很多跟水、鱼有关,而且布依族和水族的图样都有自己偏向的颜色。

这个时候就可以解释民族艺术的风格与特色。然后,再鼓励他们添加自己喜欢的图案,改变配色。经过课堂的练习,他们既掌握了一些民族艺术,同时还进行发挥。

三、教学效果

经过了两个学期的教学探索,笔者的教学收获颇丰。

结合本地的少数民族艺术,课堂上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发挥。有个学生在课上绘制的图案,结合了民族特色和儿童特有的艺术感受,让传统图案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笔者经过与纪念品制作者联系,这个学生的作品已经制成了可以出售的小工艺品,这对于其他学生是极大的鼓励。

同时,通过美术课上的介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于本地少数民族文化和艺术的兴趣。有学生说,在回家之后,他向爷爷奶奶学习了布依话;有学生说,他现在很喜欢蜡染的衣服,自己还让家长缝制了蜡染的服装;还有学生在课上将土布缝制成了笔袋,在班级里掀起了一股流行热潮……

结语

综上,笔者认为,在小学教育中,将少数民族艺术与美术教学的结合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希望继续进行具有地方性文化特色的美术教学,探索出适合本地文化艺术基础教育的方法,为本地文化传承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第7篇:少数民族美术生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题材;剪纸艺术;个性化

近年来,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入了新的阶段,对文化和艺术的保护、传承意识越来越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传播方式。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和艺术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剪纸艺术作为民族艺术的分支,传承了少数民族上千年的文化艺术,那些深藏于少数民族背后的民俗文化、历史情感、宗教秘俗,展现为剪纸艺术中的喜怒哀乐、宗教仪式、子孙祈福等艺术符号。剪纸艺术借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传承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近年来,部分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艺术作品由于缺乏创新,在艺术表现形式、用途上都难以满足现代人的诉求。尤其是步入互联网时代后,大数据科技充斥着现代人的生活,更多的人开始思索传统艺术如何与现代科技、生活接轨,这也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动的结果。康定斯基在20世纪曾经预言:“未来的艺术形式将会把各种艺术手段结合成一体,并且会超越所有单一种类的艺术手段,产生出壮丽的综合成果。”

一、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与动画艺术结合

数字时代的到来令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动画艺术也借此东风在各个领域中展现了更多、更新的艺术形式,将传统的动画形式与三维动画等构建成新的动画艺术形式,沿着数字化的方向不断推陈出新,将视觉、听觉、触觉上的感受通过镜头表现得绚丽多姿。少数民族题材剪纸更多的是追求质感和形式上的审美,少数民族题材剪纸与动画艺术的结合,可以从二维动画的角度表现故事情节和地域环境,将不同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文化通过二维动画传播,利用虚拟空间的维度表现。新媒体传播的主要手法也借助交互形式,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如通过微信、QQ、微博等互联网交互方式进行少数民族题材剪纸艺术的传播,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民族间的互动,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对艺术进行新的创作和传播。通过与观者的互动和沟通,将剪纸艺术进行新的解析与重构,通过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创作出新的艺术作品,通过三维动画广泛传播。三维动画艺术与少数民族题材剪纸艺术结合,两者在审美情感的追求上是和谐统一的,对于故事的情节、场景、人物、颜色等符号的安排与虚拟空间的构成应讲究艺术性。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应原汁原味地传播出去,在二维、三维动画艺术的空间里找寻自己的一席之地,通过独特的地域、民俗题材,将新的创意与传统的民俗剪纸情节脚本交融,生成数字化的三维表现形式。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形式在动画艺术领域传播,以民族的瑰宝赋予二维、三维动画艺术更丰富的符号语言,通过科技信息数据的不断创新,删繁就简,在视频或平面的后期制作中,借用虚拟科技等手段,将传统难以获得的效果通过技术手段呈现出来,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将剪纸艺术的技术、故事情节通过镜头语言表现,解放了思想,革新了思维。少数民族题材剪纸融合新媒体技术手段,不仅在创意创新上融入了更多的符号元素,从二维、三维的角度丰富了艺术语言,刺激了大众的审美需求,激发了大众审美对于传统艺术的神往,也是传统文化中文化与民俗的体现。

二、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与网络传播结合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发展,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各媒介间的融合日渐加深,也催生了新媒体艺术的新型审美理念与审美追求。正是新媒体的低门槛,催生出一系列的新艺术表现手法和跨时代的新艺术家。他们根植传统文化,衍生大尺度的探索模式,在大数据时代找寻自己的一席之地,以网媒为中心辐射观者大众。过去一段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作为展示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力量,却一度受制作流程与地域的限制仅仅在当地流传。改革的浪潮影响着人们对于传统手工艺术的看法。数码产品与互联网充斥于人们的生活,新旧技术的交替必然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话题,少数民族题材剪纸艺术也必将搭上网络传播的顺风车,从而将民族的东西推向世界。少数民族题材剪纸和网络传播融合,一方面,网络数字媒介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为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艺术带来了技术上的升级与外观上的包装,透过三维空间来加深材料的质感,从静态转换成动态传播也是一个新的突破;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科技与艺术的融合,立足于传统剪纸艺术的根基,找寻少数民族题材剪纸新的艺术空间,利用新的媒介手段创作出不同的交互性作品。

三、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与本土文化结合

不同的少数民族题材剪纸在文化上是大相径庭的。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域环境不同,文化、宗教、艺术的表征也各异。文化上的认同与民族性的认同在倾向性上是一致的,文化中又具有民族性的延伸。剪纸艺术是民族文化的分支之一,民族文化烙印在剪纸艺术的审美构建上,剪纸艺术包含深厚的民族感情。少数民族题材剪纸离不开本土文化的沃土,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与文化内因,是少数民族在长期发展与传承的岁月里对于文化和民族的精神需求,是剪纸艺术的心的纽带与诗意的栖居地。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艺术在民间艺人手中代代相传,是劳动人民集体的艺术结晶,是各少数民族文化的表征,也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符号印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千年,对于现今和历史都有深刻的意义,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是重要的。尤其在打造剪纸艺术这个传统文化产品品牌形象的过程中,本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文化源自创造,创造不能没了传统,一个民族的发展在艺术上的突破必然离不开本土文化的滋养,它反映了一个民族在日常生活和人文环境下的心理需求与认同感。不论是哪个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在艺术形式上对喜怒哀乐、装饰、故事情节等的表现,都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内涵,肩负着传承、保护、创新的重要使命。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文化艺术传播方式百花齐放,各民族交往密切,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加深各民族的紧密团结、沟通交流。寻求少数民族题材剪纸艺术的精髓,将民间剪纸艺术传承、推广开来,立足于本土文化,不断求新求变,可以避免各民族丰富的传统技艺与民族文化的消亡。

参考文献:

[1]栾伟丽.动画造型与民间美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孙立军.中国动画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

[3]陈竟.中国民俗剪纸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王光敏.剪纸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5](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6.

第8篇:少数民族美术生范文

【关键词】民族服饰;民族题材油画;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71-01

我国是一个多地域、多民族的国家。在这种多民族文化里积聚着上千年的民族民间艺术传统和原始的艺术符号,他们将这些封存完好的民间文化艺术以原生态的呈现在眼前时,给画家们带来了新的契机。民族服饰是民族题材中体现其文化和风格的重要核心。一方面,民族服饰不仅表现除了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另一方面,体现着许多少数民族生活的特色。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服饰色彩随着民族的地域、文化、民俗等不同而缤纷多彩,彼此影响和传播,从配色到图案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特色,不仅为油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色彩灵感,同时也为油画更具民族特色,为油画的发展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注重将富有民族审美特色的和具有民俗审美情趣的形式元素或文化符号建构到现代绘画创作的形式中,并力图将两者融合起来,即达到传统与现代的审美结合,正是适应时展的需要。因此,民族服饰在民族性油画中体现的重要性,主要通过民族服饰在样式,色彩,体现的文化来表达,从而丰富作者的画面,体现出所要表达的意向。

一、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几种艺术元素分析

(一)丰富多彩的造型款式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服装款式各不相同,样式也是各具特色、纷繁复杂。少数民族服饰与整个民族文化一样既具有共性特征,同时又具有显著的民族性、区域性、传统性、融合性和变革性等特征。少数民族服饰形成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经济形态、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影响。文化形态是人类适应生态环境的结果.这是生态文化学的观点。

(二)装饰性的色彩表现

在油画中表现民族服饰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装饰性色彩,色彩是民族服装视觉情感语义传达的另一个重要元素。民族服装色彩语义的传达依附于展示媒体,通过视觉被人们认知,不同的色彩其色彩性格不同作用于人的视觉产生的心理反应和视觉效果也不尽相同因而具有了冷热、轻重、强弱、刚柔等色彩情调。既可表达安全感、飘逸感、扩张感、沉稳感、兴奋感或沉痛感等情感效应,也可表达纯洁、神圣、热情、吉祥、喜气、神秘、高贵、优美等抽象性的寓意。民族服装色彩多运用鲜艳亮丽的饱和色,以色块的并置使色彩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视觉美感,明亮、鲜艳、热烈、奔放显示出鲜明的色彩对比效果。

(三)丰富多彩的图案纹样

少数民族服饰中保存有大量的纹样图案,如果说彤制和色彩是外在的民族风貌的直接体现,那么纹样图案就是内在文化心理的直接显现了。据专家研究,“服饰纹样图案均来源于生活,人们将动植物纹样,几何图形,经过抽象,写实规范等几个艺术阶段的处理,应用在服装的装饰上服装的图案色彩经营完全脱离了事物原始图像的固有特征自然界中的红花绿叶在民族服装图案中已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转变成为纯粹的色彩情感信息符号,一切为表现审美情感服务。

二、少数民族服饰所表现出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

第9篇:少数民族美术生范文

 

一、加强高校影视艺术教育

 

“影视艺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现代社会中,人们总是或多或少地要与某种艺术形式发生关系,比如读小说,听音乐。但是尚下,人们接触电影电视的机会总是远远大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特别是年青一代,他们通过电视、网络等收看着各式各样的影视节目,可以说他们是在影视节目的包围圈里成长起来的。其次,影视艺术是通过视听媒介传播的,并且发展迅速,冲击着人类认识世界、思考自身、传承文化等一直以来使用的传统媒介——文字,事实上它已经在逐渐改变人类的认知方式。再次,影视艺术作为综合艺术。它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它是时间艺术也是空间艺术;它看似轻松,仿佛就是生活的简单模拟,其实它非常复杂,需要通过编导演摄录编等多个部门通力协作,耗费大量精力,才能完成。它的构成方式十分复杂,完全不同于文字,需要人们建构新的思维方式才能透彻理解。

 

影视艺术教育起步较早的是美国。它在60年代就已经有205所大学开设了3000多种不同的电影课程。70年代随着电视业的异军突起,1000多所美国大学相继开设了电影电视课程,学生达到10万人,但其中电影、电视专业学生仅有3万人,可见影视艺术课程已经成为广受美国大学生欢迎的基础选修课。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等许多国家,也都越来越重视影视艺术教育。瑞典甚至将电影艺术教育纳人艺术和社会科学的教育体系中,中小学即开设电影课程,而且作为第三外语来选修,甚至要求全体公民都必须掌握这个媒介。

 

与国外影视艺术教育发展情况相比,我国还有很大差距。影视艺术教育大多还是针对影视艺术专业学生,远未达到将其作为公共基础课开设的程度。1985年随着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电影课程的情况和意见〉的通知》,“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应把电影课作为重要选修课。”原国家教委1996年颁发了《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的通知》,强调大学影视鉴赏等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影视艺术鉴赏课程这才逐渐成为高校美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

 

即便如此,我们仍应看到差距。首先,课程教师欠缺专业水平。许多高校的影视艺术教学是由其它专业的教师担任的,其中以中文专业居多。这或许是造成学生看电影只听对白、只关心故事的原因。影视语言与文学语言千差万别,其表意系统完全不同。简单来说,文学叙事只有通过文字表意,而影视叙事则可以通过声、光、色等等,其表意系统丰富繁杂,文字只是作为一种元素包含在其中。意大利著名电影导演、编剧、电影理论家帕索里尼曾说,作家写作是在使用语言,而电影导演每次创作都是在发明语言。其次,教学手段存在误区。很多教师认为影视艺术教学就是随便给学生放放电影。

 

我们从牙牙学语开始学习声音语言,接着开始学习文字语言,学了那么多年,仍然不能理解许多历史文学名著的真正意涵。可为什么许多教师想当然地认为,影视语言就不需要学习呢?文盲并不是指瞎子,文盲指的是不识字的人。面对涵义丰富的影像,又有多少人像欧美人阅读中国的象形文字一样瞎猜瞎想呢?再者,文学教师向学生推介阅读书目的时候总是推荐一些历史名著,并交代用心耐心地阅读。可为什么在影视鉴赏课上放的都是一些娱乐电影呢?难道粗制滥造的网络小说也能成为供学生拜读的经典?再次,课程时数有限。大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语文仍然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文章。面对影视语言,很多学生都是在进入高校后才开始学习的。面对视觉信息主导的现代社会,如果不加以教育引导,其结果就是一个视觉文盲,终将被时代淘汰。

 

如何改进?首先,注重影视艺术专业教师的培养。只有教师专业了,水平提高了,学生才不会走弯路,才能优质高效的学习影视艺术。其次,使用专业影视艺术教材。目前影视艺术鉴赏类基础教材品目繁多,参差不齐。我认为有两部分内容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影视简史与影视理论基础,二是影视语言基础。只有掌握了这些才不会在单向度的光影面前错过正确解读电影的密匙。再次,增加课时数,培养学生实际感受和操作的能力。多看的同时,教师还要多讲,引导学生理解影视作品的主旨意涵、欣赏影视作品的妙言绝句。第三,提高影视艺术课的电教化水平,毕竟影视艺术是科技发展的产物。第四,选择专业的考核办法。必要时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就像学习外语多听多读的同时还要多说多写一样。无论是平时的形成性考核还是学期末的终结性考核,都要注意专业化。

 

比如,写影视评论绝不是写写主观感受就了事,而是要以影视作品为本体,结合专业理论来谈好坏。作品的好坏绝不等同于个人的好恶,它是有标准的。第五,培养影视思维。当今时代视觉文化充斥整个世界,没有影视思维便难以理解这个世界。最后,建立从中小学,到大学逐步加深多层次的影视艺术教育格局。这是我们目前影视艺术教育的最高目标。世界各国重视影视艺术教育,不仅在于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时展的需要;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美国就是凭借其强大的好莱坞将他们的文化推介到了世界各地。美国电影虽然有着七彩的外壳,但无论何种类型影片都有着稳定的精神内核一精致的利己主义。利己主义价值观被电影多彩的文本层层包裹,而这文本则包括了美国文化的方方面面。美国好莱坞横扫全球电影市场,不仅攫取了大笔财富,更推销了美国的文化与价值观。

 

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文化是民族振兴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力量。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五千年来56个民族共同铸就的。中国拥有无比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资源,包括民族服饰、民族建筑、民族节庆、民族习俗、民族艺术、民族语言等方面,无不散发出浓郁的民族特色。随着中国经济腾飞、城乡逐步现代化,很多优秀的民族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包括少数民族文化。不要说汉族的孩子,就连很多少数民族的孩子对待自身的文化都表现出一种不关心和没兴趣,这是令人痛心的。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保持文化多样性不应只挂在嘴边,而应采取行动。下面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为例来探究一下如何通过少数民族电影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目前,云南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云南民族文化概论等课程,这为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与传承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对书中所描述的各类民族文化,学生们常感困惑,毕竟光靠想象是不行的,去到各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实地体验又不现实。这时,有些教师会选择播放一些民族歌曲或照片来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性认识。可少数民族电影为什么不常被选择?除了电影时长与课时长短的矛盾外,电影内容的解读讲授与学习领会也并非一件易事。但如果将影视艺术教育课程与云南民族文化概论课程相结合,其效果可能不错。

 

根据赵仲牧先生的“文化构造理论”,文化可以分为三层结构: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行为文化和深层的观念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同样可以作此划分,具体来说,“少数民族物质文化是指少数民族通过劳动加工、制作和创造的一切可观察的感知的生活用品、生产工具、人造景观以及少数民族生活所处的自然环境。少数民族行为文化是指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交往活动。少数民族观念文化是指少数民族特有的情感模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等”®。影视艺术作为时空艺术,正是全方位展现少数民族文化的最佳载体。但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由浅人深的编进电影却并非一件易事。“云南作为我国拥有最多少数民族的省份,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参与了少数民族电影的摄制工作。”

 

首先,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在云南各时期少数民族电影中基本上都得到了体现。从开创云南少数民族电影辉煌的《山间铃响马帮来》到如今献礼十八大的《阿佤山》都很好的表现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貌特征以及旖旎的自然风光……在表现自然景观的同时,少数民族特色建筑、漂亮服饰等都没有落下,如《五朵金花》中白族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青春祭》中傣族姑娘身着的窄小胸衣,花色或深色长筒裙等。其次,少数民族行为文化在此类电影中不仅得到了全面的表现,同时也获得了大量观众的喜爱。少数民族歌舞和以少数民族独特恋爱方式为代表的各种风俗习尚是电影中行为文化表现的主要内容。……《花腰新娘》……着重表现了花腰彝的歌、花腰彝的舞以及花腰彝的各种习俗风尚……最后,少数民族观念文化……《阿诗玛》、《孔雀公主》等……他们分别改编自撒尼人世代相传的叙事长诗《阿诗玛》和俸族的叙事诗《召树屯》。……语言不仅能体现一个民族的发展变迁更是民族同胞的精神家园……《婼玛的十七岁》中民族成员之间的对话采用哈尼方言倒是显得自然‘有味’。

 

由此可见,云南众多的少数民族及其优秀的民族文化在许多电影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但同为电影,却有优劣之分,同为少数民族电影,却也有不同层次的民族特色之分。教师在给学生播放少数民族电影时,既要注重电影的品质,也要注重民族特色的层次,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才能把最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开来,传承下去。电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除了可以更好的激起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热情,还可以给予少数民族文化一种鲜活积极的形象,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建立民族认同、唤起民族自豪感,因为少数民族自身才是其文化传承的最佳主体。

 

结语

 

过去,书面文学很好的记载了各族文化,传承了文化精髓。现在,影视正在发扬和传承着各族文化。加强高校影视艺术教育不仅将对培养学生成为适应时代、全面发展的人起到应有作用,更会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起到重要作用。

 

注释:

 

①连文光.中外影视教育比较论[J].高教探索,1996(01).P41-42.

 

②魏国彬.少数民族电影概念的再探讨[J].艺术探索,2009(03).P127.

 

③张怀强.1949-2009年云南少数民族电影发展概述[J].艺术探索,2011(02).P4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