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新能源技术范文

绿色新能源技术精选(九篇)

绿色新能源技术

第1篇:绿色新能源技术范文

【关键词】新能源;太阳能;绿色建筑;经济性

中图分类号: TK511 文献标识码: A

纵观人类历史,每逢新型通信技术与新能源体系交汇之际,都昭示着经济转型时代的来临。在化石能源经济日渐衰退之时,互联网技术的方兴未艾,与可再生能源相互融合,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基础设施实际上是通信技术和能源的有机结合体,承载着这种具有空前活力的经济体系。在这一体系中,通信技术充当中枢神经,对经济有机体进行监管协调和处理;与之呼应的是,能源起到血液的作用,为将自然馈赠转化为商品和服务过程提供养料,从而维持经济的持续运行和繁荣。

一、我国绿色建筑试点情况

一个城市的绿色建筑项目总数量与城市宏观经济条件和房地产市场状况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而在不同的驱动因素中,又以城市的GDP、商品房竣工面积和商品房售价因素最为主要,特别是城市GDP水平。而6000亿GDP是一个临界值,该临界值以上城市GDP可以成熟的支撑绿色建筑项目在市场上的需求。2011年统计年鉴排列的城市GDP水平,指出目前绿色建筑潜在市场规模比较大的16个城市是: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深圳、苏州、重庆、杭州、无锡、成都、佛山、青岛、武汉、南京、大连、宁波。

根据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55个已获得绿建标识的项目情况,涵盖的绿色建筑单项技术措施应用包括:

节能与能源利用:通风日照采光优化、提高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高效照明系统、高效能设备和系统、分户设置冷热量计量表、太阳能热水系统、设置外遮阳设施、排风热回收处理新风、高效风冷或蒸发冷却机、地热利用、高效能水冷机组、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路灯草坪灯、 风力发电、地泵热源、燃气内燃机热电冷联技术。以低于40%应用率划分,低应用率技术措施包括:设置外遮阳设施、排风热回收处理新风、高效风冷或蒸发冷却机、地热利用、高效能水冷机组、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路灯或草坪灯、中水系统、光电控制或感应开关、内燃机热电冷联供技术、风力发电。应用率比较低的个别技术集中在“节能和能源利用”和“节水和水资源利用”。这些技术需要相对较多的增量成本。

二、以太阳能应用为首的新能源技术主要应用方向及成本效益分析

在对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成本效益做分析时,需要运用到增量成本的概念。增量成本是绿色建筑成本与基准建筑成本间的差价。基准建筑成本是为满足国家或地区法定强制性节能要求的项目成本;而绿色建筑成本是指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中各项要求的项目成本。

一)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增量成本源于“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两方面,尤以建筑节能技术为决定因素。

最主要的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增量成本源于“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两方面。绿色建筑的市场经济效率主要由这两方面的技术应用效率决定。

从技术角度看, 最主要的增量成本源于要满足“节能与能源利用”的指标要求,其中尤以建筑节能技术为决定成本的最主要原因。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增量成本偏低是因为大部分项目只应用成本明显低的技术(如太阳能热水技术),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还不普遍。

在节能和能源利用技术中,高效照明已经成为比较普遍采用的节能技术措施,增量成本趋于0,节能效率最高;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比较普遍,节能效率较高;对于公共建筑项目,高能效空调机组效率最高。其他的,如太阳能路灯及草坪灯、太阳能光伏发电、蓄能设施、地源热泵技术等,相对效率较低。

(二)可再生能源光热技术具有应用的经济性,光伏技术尚不具备良好经济性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目前应用最广的是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其中,太阳能利用技术主要有光热和光伏应用两个方向。

(1)光热技术:国内主要是以中低温热水系统为主,平板型集热器及分离式光热系统应用尚不普遍;中高温家庭供暖制冷技术开始普及。由前面成本效益分析可知,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节电效率最高,使用最经济,具有大力推广价值。目前部分省份地区如武汉市已出台强制性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措施。

(2)光伏技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多晶硅光伏板的生产大国,生产的光伏板几乎都销往海外。但多晶硅提纯技术仍然掌握在美日德等国手中,多晶硅浇注炉技术依靠进口。金太阳示范和屋顶计划等投资侧安装补贴政策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投资方的积极性,拉动国内市场。但在电网收购政策方面没有有效的激励政策,电网企业对光伏电并网不积极。例如武汉市的居民用电购买价为0.55元/kwh。而一般10兆瓦规模的光伏电厂,电力成本为0.90元/kwh以上,建筑物光伏发电的发电成本远高于这个价格。这些经济及技术因素都导致光电难以并网。目前,在试点的光伏发电项目中,设计采用储能系统运用于地下车库照明系统或用电梯运行用电等。光伏发电技术目前在绿色建筑应用方面不具备良好经济性。

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和北京大学城市环境学院合作,共同对9个绿建项目深入调研,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节能经济效益为单位增量成本每1元节省电费幅度在0.20~0.35元;单位增量成本节省电费的静态回收期为3~5年。

2. 节水经济效益为单位增量成本每1元节省水费幅度在0.15~0.48元。单位增量成本节省电费的静态回收期为2~7年。

9个项目的节能与能源利用平均增量成本节电效率如下表。

由图可见太阳能热水系统节电效率最高(单位增量成本节电效率的平均值为1.70kwh/元.a);同时也可以看到,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路灯的效率最低(单位增量成本节电效率的平均值为0.03kwh/元.a)。

三、我国的产业政策及新能源应用趋势

我国于1999年加入《京都议定书》,参与全球碳排放指标管制和交易计划。2010年4月该计划开始实行。该计划通过成员国的碳排放剩余索取权产权交易系统控制各国的碳排放量。

为实现京都议定书的碳减排目标,抓住新经济发展的的历史机遇,我国政府循序渐进的适时出台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法规,以政策引导和经济刺激两种手段引导企业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实现资源的节约有效利用。

2011年12月1日印发了《关于落实的实施方案》。节能减排涉及四个政策领域,分别是是建筑、能源供应、交通、产业结构。

该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了建筑节能主要的两个方向是:

1.全面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2.加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力度。方案提到规范和引导科研院所、相关行业协会和服务机构开展绿色建筑技术研发、前期咨询、后期检测等方面专业服务。

我国建筑节能减排的政策体系见图。

1980~2012年建筑节能减排主要政策文件主要的政策手段都在2006年到2010年间颁布,在十一五期间共颁布了36项政策。

《中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研究》(武涌、刘长滨)概括了1980~2020年间建筑节能工作目标,具体目标包括:

(1)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2)新建建筑实施节能效率65%标准;(3)非节能建筑改造达到大中城市基本完成, 小城市达50%标准;(4)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在采暖地区全面完成,按实际耗热量计量收费;(5)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广泛应用,包括太阳能建筑1.5亿平米(光伏发电500万平米),其他可再生能源建筑2000万平米;(6)到2020年建筑节能累计减排55.4亿吨二氧化碳(新建建筑40.2亿吨,既有建筑15.2亿吨)

住建部2012年5月公布了《“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文中提到规划目标包括:

(一)、把市场经济考虑包括为重要考虑之一;(二)、提出6项经济激励政策(加大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领域投入、加大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支持力度、加大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和改造支持力度、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支持力度、加大绿色建筑规模化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

各省市如河北、河南、陕西、广州、湖北等纷纷出台实施行动方案。湖北省2013年底出台《湖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以确保2015年末全省城镇新建建筑20%以上达到标准,还规定年内完成200栋公共建筑能耗分项计量装置。2014年底前出台强制推广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规定。

结束语

本文从能源和互联网技术变革着眼,回顾了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领域的政策体系和规划。从绿色建筑在不同城市的发展和技术应用情况,介绍了 绿色建筑的应用趋势,阐明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增量成本主要源于“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重点关注绿色建筑中的太阳能技术应用,指出光热技术使用最经济有大力推广价值,而光伏技术还存在并网困难和发电成本过高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 杰里米.里夫金 中信出版社 2012-6-1

[2]《绿色建筑系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与实例》白润波,孙勇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6-1

[3]《低碳绿色建筑:从政策到经济成本效益分析》叶祖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1-1

第2篇:绿色新能源技术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绿色建筑;建筑技术;开发与应用

绿色建筑又称生态建筑或者可持续建筑。我国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指出,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材),减少建筑活动的污染,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能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适用空间,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在房地产的开发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刻不容缓。

一、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的要求

现在,人们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已经从生存型转变为舒适性,特别是环保意识的加强,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居住条件的环境质量。此外,人们对于环境的综合质量开始有了较高的要求,买到的房子是否有保值、升值的能力,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这就要求开发商在提高住宅的建筑水平,改进住宅的建筑技术方面下功夫,也为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埋下了伏笔。

2、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有目共睹,但是,对资源的消耗却也是触目惊心。我国传统建筑业一直坚持搞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这种发展方式使经济的增长建立在能源大量消耗的基础之上。另外,房地产发展对于环境的污染也比较严重,据研究发现,建筑活动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环境污染总量的1/3还多。而且还造成了大量无法处理的垃圾,形由此看来,在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绿色建筑新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

二、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的现状

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005年颁布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标志着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的一大进步,《导则》提出了绿色建筑的定义,并且提出了“节能、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技术框架,这使绿色建筑技术更加明确和体系化。另外,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2004年建成的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就是应用我国自主创新的绿色建筑技术的典范。但是,目前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引进技术无法本土化、绿色建筑技术的成本过高等等。这些问题成为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的瓶颈。

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起步较晚,因而难免要大量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但是,如何能将国外技术本土化,创造结合本地实际的实用型技术,这是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应用难题之一。另外,绿色建筑技术的成本亟待降低。目前,我国的生态楼盘标价往往较高。在中国,绿色和生态总是让人联想到“贵族享受”。这主要是因为绿色建筑采用了一定的新设备和新技术,因而初期的投资较大,成本较高。在房地产市场上往往出现绿色楼盘“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所以,降低绿色建筑的成本成为推广绿色建筑技术的关键。

再者,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产业化和水平较低,环保产品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和环保经济产业链。建筑施工队伍的素质仍然较低,对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仍然缺乏经验。这成为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的障碍之一。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无法协调也是制约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的要素之一。绿色建筑技术使用的目的在于提高房地产业对于建筑材料的利用率,但是,过多的技术叠加也不一定就能优化资源的配置。过分的应用新技术反而会降低经济效益,从而使房产的综合效益大打折扣。这就需要开发商和设计者在住宅建筑的设计过程中,统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途径

针对我国房地产开发中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现状,笔者认为,在开发过程中,应当把好“三关”,即“设计关”、“能源关”和“材料关”。

首先,建筑物的造型设计对建筑物的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内外的热量交换、通风采光等性能,也就是说,直接影响到居住者的舒适度。例如,良好的住宅设计能够通过对太阳能的利用来实现绿色节能的目标。较好的房屋朝向能够利用太阳能控制建筑内的日照环境,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提高舒适度,合理的建筑布局能够提高小区的通风效果,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充分利用环境制造自然风,可以夏季降温的能源消耗。英国的德蒙特福特大学的工程技术馆,就是采用建筑设计降低能源消耗的典范。该馆通过各种巧妙的设计,使它在夏季的时候室温不超过27℃,在有阳光的白天无需人工照明。

在住宅建筑建设中,对于新技术的应用,也往往成为绿色建筑关注的重点。一些高效节能技术,如太阳能技术、地热泵系统建筑垃圾的处理技术都是体现住宅建筑环境效益的关键。

目前,对于太阳能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利用太阳能发电可以大大地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此外,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受到绿色建筑技术的青睐。这就需要建筑开发商和设计人员在住宅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的清洁能源,降低对能源的消耗。

地热泵系统是从低温能源中取热,提升温度之后为建筑物供暖和供热。解决居民采暖和生活热水供应的问题。热泵型家庭热水机组就是比较常见的地热泵系统之一,它是通过从室外空气中提取热量来制备生活热水,当没有余热或者废热可以利用的时候,这种方式是为家庭提供生活热水的最佳方式。此外,还有空气热源泵,地下水热源泵,污水水源热泵等等。

垃圾处理技术是通过一定的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技术手段将建筑垃圾进行处理,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比如美国的CYCLEAN公司采用微波技术,可以100%回收利用再生沥青路而料,其质量与新拌沥青路而料相同,而成本可降低1/3 。

第3篇:绿色新能源技术范文

【关键词】 绿色技术 创新系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不断加剧,人口不断增加,而绿色技术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开始被广泛重视。绿色技术创新的意义也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正逐渐替代传统的技术创新,成为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视点。在贵州目前提出工业强省战略的背景下,建立和完善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做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对于贵州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绿色技术创新系统

人们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主要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绿色技术创新将环境保护新知识与绿色技术用于生产经营中,以创造和实现新的经济效益与环境价值。绿色技术创新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一种技术创新,它建立在绿色技术发明基础之上,不仅追求技术创新的工具效率,而且还从人的生活意义及价值出发,把人类技术创新活动自觉地融入自然生态循环的系统中,既有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类健康质量的社会效益,又有获得潜在利润的经济效益,既是一项使绿色技术成果商品化的经济活动,又是使绿色技术成果公益化的社会活动。绿色创新作为一种生态化的创新模式,把生态重建、生态经济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符合在“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创新原则,有利于推进生产力的生态化(杨庆义,2002)。

自弗里曼(Freeman)、纳尔逊(Nelson)、伦德瓦尔(Lundvall)等学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后相继提出国家创新系统以来,国家创新系统也已引起了各国学者们的广泛研究。在创新系统研究的框架下,绿色创新、与低碳发展相关的创新、可持续创新等也正在逐步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在各国学者对创新系统进行的研究中,正逐步将绿色技术创新作为重要的内容。

绿色技术创新的外延很广,不仅指以研发污染治理破坏技术、终端污染处理技术、生产过程的污染防止技术为主的产业技术结构,还包括一个社会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生态化。从横向看,它覆盖了第一、二、三产业及一些新兴产业,如: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中的技术创新,以及信息、能源、材料、生物等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从纵向看,只有绿色技术创新在产品结构、企业结构、行业结构、产业结构以及产业战略选择等微观、中观和宏观各层面都得以实践,才能称之为绿色技术创新。

将绿色技术创新当作一个宏观系统来考虑,必然要强调政府在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由此“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系统”分析框架是将企业、政府、科研院所及公众等相关社会群体纳入绿色创新主体系统,主要分析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公众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推行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不仅仅是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公众等其他社会相关群体也应成为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由此就构成了绿色技术创新的系统。

二、贵州绿色技术创新系统的现状分析

贵州素有公园省的称号,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在自然环境方面较我国其他省份具有较强的优势。贵州目前提出工业强省的战略目标,将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然而,贵州虽然资源丰富,但毕竟有限;生态景象虽然良好,但生态基础脆弱,迫切需要破解资源环境制约发展的难题。现在这个战略目标要解决的最主要矛盾是“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矛盾”,而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手段。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省在绿色创新方面作出了一些成绩,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贵州在生态经济建设,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循环经济为代表的各类绿色经济建设上都有着明显的发展。但是,由于贵州省本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投入较少,贵州的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近年来虽然逐步增长,但一直在1%以下,因此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和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得发展就有一定的限制。

1、绿色技术创新系统主体。目前贵州省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包括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政府、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共同参与,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环境、生态问题,在课题的名义下从事绿色技术创新,其目标是开发―中试―产业化。贵州省科技技术目前重点支持农业、信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中药现代化、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及成果转化。这些重点支持产业大多数属于绿色产业的范围。目前贵州省的绿色创新主体主要是第一层次。第二层次是由高校和企业合作,通过课题形式由政府或企业出资,从事绿色技术创新,其目标是开发单一绿色技术,或解决企业具体的清洁生产问题。第三层次,企业根据市场前景预测,自筹资金,开发新的环保设备或绿色产品,其目标是进入市场。或者是高校(研究院所)接受社会其他组织委托,开发新的绿色技术或绿色产品。第四层次,企业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对传统产品进行“染绿”。

2、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制度。绿色技术创新制度是一个系统,包括与绿色技术创新有着直接与间接影响的各种制度,比如产权制度、技术市场制度、政府促进技术新制度、企业制度、保障制度等。贵州省目前从绿色技术创新制度上来看主要是遵循着国家的相关的制度。而从我国来看,我国目已初步建立了一些绿色制度、规划、法规,比如《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规。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绿色经济立法还处于初步阶段,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实质性内容也并不是很多。

3、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不足历来是贵州省企业发展的软肋所在,而在绿色技术创新这一块也不例外。由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周期长,费用昂贵,贵州省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不具备基础研究和绿色技术成果转化的实力,很少将绿色技术创新的观念渗透到企业文化中。同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经济性难以内化,多数企业缺乏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目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本处于被动、被迫的状态,许多企业关注直接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益,市场投机性强,短期行为严重,主观上对采用绿色技术缺乏积极性。同时,由于绿色环保产业起步较晚,经济基础较弱,应用于环境保护和绿色技术开发的各种投资总量明显不足,导致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

4、绿色技术创新市场。从全国整体市场前景来看,绿色技术创新面临巨大的机遇,绿色技术创新市场前景广阔。一是国家实施《绿色工程规划》,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投资了大量资金用于环境保护。二是国家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列为投资重点,以此扩大内需。三是随着市场竞争的“绿色化”,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实行清洁生产,以减少排放、节约资源和能源。四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理性度与成熟度的上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绿色产品有了更高的消费需求。近几年,消费者环保意识虽有提高但是总体上水平偏低,而且仅仅停留在绿色意识的启蒙阶段,对于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绿色标识没有明确和系统的认识,而这种现象在农村更为严重,消费者需求对于形成绿色技术的市场需求的拉动力还略显不足。

三、建立与完善贵州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对策和建议

《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对中国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探索性地提出了“引导转型、支撑转型、适应转型、合作转型、调控转型”的转型框架。贵州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后发展地区,应该抓住我国经济绿色转型的机遇,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绿色发展。

1、推出绿色采购体系。政府绿色采购,是指在政府采购中着意选择那些符合国家绿色标准的产品和服务。政务绿色采购主要包括办公用品采购、绿色服务采购和绿色工程采购。贵州地方可以借鉴相关法规出台相应的《绿色采购条例》,推进公共部门采购环保型产品、促进需求向绿色产品转移。比如日本于200年5月制定的《绿色采购法》就值得借鉴。

2、引入绿色会计、绿色技术创新审计制度以及相关评估制度。绿色会计制度旨在建立一个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会计核算体系。一方面,可以强化企业的环保责任,促进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和对绿色新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的环境保护形象,增加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相关的经济效益。绿色技术创新审计是指通过自身或第三方利用审计方法对企业的创新活动进行评估定位,从而为提高技术创新管理水平提供必要的信息,审计的作用在于企业内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还便于对各企业或各产业进行比较,从而宏观管理(陈劲,刘景江,杨发明2002)。全面的技术创新评估体系包括生态环境评估制度、公平性评估制度、文化评估制度和经济评估制度等。

3、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投入、多渠道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具有高投资和高风险的特点,企业在绿色创新的过程中难免遇到资金短缺的问题。当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资金来源有:基本建设资金、更新改造资金、排污收费、综合利润留成、国家环保补助资金、国外环保贷款或赠款等。应逐步提高绿色创新资金比例,争取各种有偿或无偿的资金、技术支持。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企业的绿色发展贷款力度,并为其提供贷款优惠,加大补贴性贷款的额度,从而缓解制造业企业的融资压力,为企业绿色制造和绿色发展提供保障;同时设立专门的绿色技术开发补助专项资金,刺激企业主动进行绿色技术的开发;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绿色科技型实体;对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方面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奖励。

4、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扩散,积极建设绿色创新联盟。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关键在于绿色技术创新系统的环境,创造一种能够促进区域内创新主体相互学习、交流、转化和创新资源的良好氛围,是加快绿色技术流动、转化与再创新的重要措施。而政府推动的绿色创新联盟有利于企业与政府、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市场等之间诸多绿色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共赢的关系的建立。这种绿色创新联盟应该以政府提供绿色创新系统基本的框架、资源和开展绿色创新系统发展的相关工作为主要任务。对于贵州这样的后发地区,更需要政府结合市场的需求情况,出台鼓励绿色创新联盟的建立,促进绿色技术在区域内的扩散。

【参考文献】

[1] 许庆瑞、:绿色技术创新新探:生命周期观[J].科学管理研究,1999,17(1).

[2] 郑继方:绿色营销:变革、冲突与战略选择[J].中国软科学,2002(4).

[3] 李平:论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系统[J].科学学研究,2005(6).

[4] 董炳艳、靳乐山: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研究进展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5(2).

[5] 陈劲、刘景江、杨发明:绿色技术创新审计指标测度方法研究[J].科研管理,2002(2).

第4篇:绿色新能源技术范文

[关键字]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8-0102-01

1.引言

技术革命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使得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强。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支持,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面临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全球人口激增等各种问题,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得到巨大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现代化的城市建筑构成了人们生活和学习的主要空间,城市建筑能源消耗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当中,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固体垃圾,消耗49%左右的水资源和大量能源。由此可见建筑对于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都有较大影响,建筑业与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三大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行业。研究和发展绿色建筑技术对于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都有积极意义。

绿色建筑技术是在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生存空间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降低资源消耗。绿色建筑技术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特殊意义。当前正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阶段,建筑也对于我国各种自然资源的消耗是非常之大的,同时,建筑也对于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大大增加。因此,绿色建筑思想对于我国建筑业、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虽然绿色建筑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已经取得一些可喜成绩,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绿色建筑技术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绿色建筑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及其较高的建筑成本,投资成本收回时间较长等问题都造成绿色建筑技术推广上造成一定的困难,国绿色建筑技术起步相对较晚,技术、相关产品和产业链不完善,以及存在盲目使用的现象等问题。因此,研究和探讨绿色建筑技、解决绿色建筑技术存在的问题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节约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等都有较好意义。

2.绿色建筑技术概念以及存在的问题

2.1绿色建筑理念

绿色建筑技术并不是完全脱离传统建筑技术的新的建筑方法和技术,而是以环保、健康的眼光重新去思考传统建筑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点建议。综合考虑新技术、新材料等对于传统建筑技术的影响,主要涉及到建筑施工、计算机应用、环境监测和建筑使用期间的各种功能及其能耗等问题。就目前而言,绿色建筑技术主要集中在建筑能源消耗以及对于人身心健康影响着两方面,绿色建筑的宗旨是应用环保健康思想指导建筑设计与施工及其后期运行,给人们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环保节能的人居环境,使其更好的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建筑、人类、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工作当中绿色建筑思想主要体现在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等几个方面。通过合理设计、改进施工方法、探索使用新建筑材料,实现上述绿色建筑目标。

首先,能源消耗不仅仅出现在建筑的建造过程当中,同时还会在建筑后期运行当中。随着我国节能减排的深入,对于建筑耗能问题更是关注,并提出了新建建筑要实现50%节能的目标。建筑节能对于缓解资源紧张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推广绿色建筑技术、推广节能建筑,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实效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节能技术的推广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在很多环节上大大减低了建筑能耗。 其次,节水技术是建筑设计建造与使用当中的重要指标。绿色建筑技术节水主要是通过提高节水率来实现,区别传统的水资源利用,绿色建筑技术能够有效控制不同水体的用水安全。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绿色节水技术已经得到广发关注,在我国很多地方节水技术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建筑节水更是其中关键研究方向。

2.2绿色建筑技术存在的问题

首先,很多房地产开发上利用绿色建筑作为宣传噱头,提高房屋价格,给社会造成绿色建筑技术价格高昂的假象。同时,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了一些新材料、新技术也会造成建筑造价增加。因此,绿色建筑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及其较高的建筑成本,投资成本收回时间较长等问题都造成绿色建筑技术推广上造成一定的困难。随着绿色建筑技术的推广,对于节能材料、环保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但是目前我国这些产品的产业链并不是很完善,这就造成相关材料、产品成本增加,客观上造成推广困难。总而言之,目前我国绿色建筑技术正处于推进阶段,很多技术和相关产业并不成熟,客观上造成绿色建筑技术使用和推广困难,造价高,用户接受难等问题。

由于我国绿色建筑技术起步相对较晚,技术、相关产品和产业链不完善,在引入国外技术以及相关产品中普遍存在盲目使用的现象,很多技术并不是十分适应我国国情,没有取得相应效果。另外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刻意追求高技术,使得开发成本急剧增加,经济性差。因此,在实际应用当中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情况采用合理的绿色技术,综合考虑适应性和经济性。我国绿色建筑技术主要从国外引进,自主开发技术较少,缺乏专利技术与核心技术。因而在实际应用技术成本大大增加严重制约绿色技术的推广语应用。

3.结语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面临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全球人口激增等各种问题,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筑业与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三大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行业,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当中,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固体垃圾,消耗49%左右的水资源和大量能源。绿色建筑的宗旨是应用环保健康思想指导建筑设计与施工及其后期运行,给人们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环保节能的人居环境,使其更好的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建筑、人类、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广绿色建筑技术、推广节能建筑,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实效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节能技术的推广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在很多环节上大大减低了建筑能耗。

参考文献

[1]齐怡.以建筑节能为视角浅谈绿色建筑的营建[D].西南交通大学,2010(05).

[2]周世春.浅谈绿色建筑技术在民用建筑中的设计和应用[J].建筑设计管理,2008(11).

第5篇:绿色新能源技术范文

关键词:我国建筑技术现状 绿色建筑 建筑发展策略

 

经济要发展、科技要进步,需建立在人类对能源不断消耗利用的基础上。人类社会的每次发展,都需要对能源进一步的使用与消耗。现在,我们以及面临着全球性的能源危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科学研究表明,总体环境污染(空气、水、光、电磁和固体垃圾)中有34%与建筑业有关,并且建筑业也是一个耗能大户,全球有50%的能量消耗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

建筑作为能源消耗最大的行业,最近几年,正逐步走上大力发展高效环保节能的绿色建筑之路。[1]所谓绿色建筑,就是指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

1 我国建筑技术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的走上了绿色建筑的尝试之路。2005年,建设部出台《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这一系列绿色建筑的技术规则、评估体系及评估规范陆续的出台,不但给绿色建筑明确的定义,而且针对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智能、运营管理等技术要点也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得益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的成果,中国很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结合本身特点积极开展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创造出了诸如节能示范小区、生态小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建成的节能建筑,从“九五”初期刚超过1000万m2发展到 “九五” 末期的 5000万 m2,到 2000 年我国已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1.8亿m2,建成太阳房1000多万 m2,太阳能热水器拥有量2. 6万m2,并以每年平均25%的速度增长。[3]

当前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已接近高端技术研究领域的先进水平。我国的绿色建筑具有超低能耗、健康空调、自然通风、天然采光、绿色建材、再生能源、资源会用、智能控制、生态绿化、舒适环境等十大技术特点。[3]还包括了真空玻璃、光导采光系统、双层玻璃幕墙、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等在内的一系列绿色建筑技术,并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

从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除过自己在不停的开展新技术,进行自主创新之外,也在全面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已成型的产品。例如年我国都在举办“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会议上除过展示国内外建筑节能、绿色建材以及绿色建筑等的最新研发的技术成果之外,还有产品应用实例的展示,同时还提供了一个引进技术、交流技术的合作交流平台。绿色建筑现在不仅是我国建筑技术的一个现状展现,也给传统的建筑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促进了相关落后技术进行进步、改革的同时,也让我国的建筑业逐渐的摆脱了浪费、污染的大盖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绿色产业时代。[2]从资源上来看,我国有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各种可以利用的可再生资源,目前国内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规模,在国内的占有量来看,可再生咨询逐渐的占领到了总消耗能源的接近百分之十。相信在未来的十年中,这个比例还会大幅度的上升。

2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策略

对于全球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在逐步的赶超国际绿色潮流,但是对于如何能引领绿色潮流,将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到顶尖水平,是目前存在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各方各面来考虑这个问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投入,设计出最好的绿色技术。

2.1 绿色建筑的建设必须符合国家对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实现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绿色建筑技术应着重以下几点[4]:

2.1.1 由于我国处于经济快速法杖的阶段,建筑业是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的产业,所以我们要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建筑模式,加强发展绿色建筑,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方针。[4]

2.1.2 我们要倡导城市紧凑型空间发展模式以及循环经济的理念。全民参与挖掘发现绿色建筑的潜力,可以很好的处理满足建筑功能和节能、节水、节材以及环保之间的关系。

2.1.3 我们要坚持技术创新,选择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以及科技为先锋的新型绿色建筑道路。

2.1.4 我们应当综合核算建筑的效益以及成本,适应地方的经济状况,正确引导市场的发展需求,注重经济性。坚决反对铺张浪费。

2.1.5 我们应当在发展绿色建筑的同时,尊重地方的民族习惯,根据当地的资源条

[1] [2] 

件等,遵循建筑理念,建筑出同时具有时代气息以及地域风格的绿色建筑,注重其地域性。

. 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应该侧重于环境保护方面

.. 绿色建筑的能源观:绿色建筑的能源观是节能和环境,能源对于大量使用机械空调以及人工照明的老式建筑就意味着生命,他们对资源的高耗,是直接导致能源稀缺的重要因素,也是大气污染的创造者。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绿色建筑改变设计观念,依靠高科技节能技术,从而提高能源的使用率和开发出新的能源,从而来实现能源使用上的自给自足的效果。

.. 绿色建筑设计观和环境气候之间的联系:随着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实现了用机械空调改善生活以及工作环境,但是它们的污染性以及高能耗,使得我们人类付出了经济和能源以及环境污染的巨大代价。为了克服它的弊端,绿色建筑的设计按照人体的舒适要求以及环境气候等条件来设计的。他注重地方性气候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其实,我们对于环境舒适以及健康的要求,往往不需要空调也能够得到满足,就行我国北方的窑洞,即使室外温度是零下度,室内温度却仍然保持在度左右的舒适气温。所以,从绿色建筑的设计观来看,辅助设备系统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大自然,它是主要的供给者。因此,照明可有太阳光来提供,采暖从人体或者办公设备中获得。考虑地方性气候特点的设计,它可以在任何技术层次上面使用,因为绿色建筑中,气候包含的格格因素是当做资源来考虑的。提高气候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充分利用是考虑地方性气候特点的设计本质。我们将他的原理和未来的科技智能技术,控制技术等各种节能技术结合在一起,一定会构成丰富的绿色建筑前景。

.. 绿色建筑在技术与环境上,体现环境保护的特点:绿色建筑要求建筑的外层材料和结构,它是要作为能源转换的界面的,必须具备能够调节气候的能力,让室内的气候稳定。随着信息、自动化、新能源等技术的日益发展,在绿色建筑中,这些高技术都将得到有力的运用,例如建筑表面安装太阳能电池。可以提供照明等需要的能源等。

第6篇:绿色新能源技术范文

关键词:绿色节能技术、建筑施工、应用、节约能源

Abstract: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is the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onstruction, green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mprehensively, can produce great economical and social efficienc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green energy-saving building, describes the broad prospects.

Keywords: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nstruction,application, energy saving

中图分类号:S21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绿色节能技术是上世纪发展起来的技术,这种技术对于建筑专家来说是好事情,能够增进建筑设计的质量,减少建筑行业的质疑,能够重视节约能源,能够减少建筑工程施工中对环境造成的损坏,并能够倡导绿色节能观念。

建筑关系到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使用、建筑的规划和施工、建筑的运营和维护,建筑的拆除等环节,因此,将绿色节能技术运用到建筑施工中,能产生积极的影响,节约能源,也会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建筑物的改进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污染、噪音、灰尘和空气污染等,破坏了环境,也形成对身体的伤害,因此,建筑行业中应该积极倡导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积极推进绿色节能激素后,并综合运用绿色节能技术。

绿色建筑在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下,重视环境的保护而产生,绿色节能技术能让人们生活得更加健康、舒适和安全,并形成对于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各种材料和资源的高效利用。绿色技术下的建筑施工是节能施工,按照节能设计进行,在施工中采用节能施工技术,降低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损耗和有害物质的产生。绿色节能技术考虑到全寿命周期的特点,重视对建筑环境产生最小的影响,因此在规划设计、设计施工、投入使用等方面都把建筑物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放在时间段内进行估算。绿色节能技术考虑到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而重视在建筑物的时间里,重视前沿和推后延伸,并倡导最大限度节约和保护绿色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并考虑到建筑物的施工要求,重视在建筑上采用健康的基本的要求,重视节能和环保的要求,重视按照人的健康的观念,增加绿色技能技术,反对浪费,倡导建筑物的自然和谐性,实现节能和环保的目标,实现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综合运用。

绿色节能技术的核心力量是资源的再次高效的利用,重视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追求实现建筑的高效率、低消耗、环保化,重视实现各个方面的统筹和兼顾,重视提高工程的质量,重视实现生产效益和环境保护的最大化。要重视实施传统施工技术,形成独立的全新的技术,并重视发展可持续性理念,重视形成对传统的新技术的重新审视,重视倡导环境保护理念下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的更新和使用。

绿色节能下技术施工中要重视传统施工条件的实施,重视节约资源,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重视考虑到工程质量本身,重视完成工期的高效率化,达到高的要求化,并重视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对环境保护产生影响,尽量避免浪费大量的资源,包括一些不可以再生的环境保护的可贵的资源。甚至在工程竣工以后,还会留下一些病症,无法实现建筑工程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因此,绿色节能技术下的施工设计在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上就充分体现了这样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并在施工技术中重视对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和保护,要注重降低能源的消耗,重视对环境实现有效的保护,重视形成科学发展观念下的建筑的模式,并积极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重视深化改革,提高改革的进程,重视实现对环境的高效的保护,实现符合科学发展观念下的建筑模式,积极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加快深化改革的进程,形成发展化的意义,全面提高我国的建筑业的整体水平,实现建筑设计优化的方式的改进。

我国的绿色节能施工技术上要加强指引,善于将建筑和周围的环境当作有机的整体来进行运用,在建筑和使用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措施,积极有效地节约能源损耗,重视在更高的层次上,积极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绿色施工的节能技术重视包含着这样的六项技术,就是绿色施工管理技术、环境保护的技术、节材和材料资源利用技术、节水和水资源的利用技术、节地和施工用地的保护技术、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那么,在绿色节能技术的运用中,要做到:

一、绿色施工管理的内容涵盖组织的各个方面、整体规划方面、具体实施方面和评级管理等全方位的管理。工程如果想要全面实行绿色施工技术,必须要重视创造严密的组织设施,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并重视形成科学的施工的计划,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形成全面的制度的保证。

二、节能的材料和能源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各种政策的因素的制约,或者因为管理不到位的原因而难以形成。在施工过程中要重视减少材料的浪费,重视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形成节约的材料技术,并发展优秀的绿色节能技术,重视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在绿色施工中要重视节能技术和节约材料的技术的使用,要充分考虑到建筑垃圾的回收和使用,要形成绿色节能在建筑施工运用中的富有特色的使用,重视处处节约材料,解决问题。

三、节约资源和节约技术的发展都需要绿色施工的积极实践,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建筑施工用水量很大,要重视混凝土水的使用效率,解决资源的浪费,重视提高大水量的使用效率,解决绿色施工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水的施工的问题。

四、要重视能源节约的技术,提高利用的效率,重视进行绿色节能的技术使用效率,在绿色节能施工过程中要重视加大技术投入,加以技术的贯彻和实施,重视施工中增加能源的使用效率,尽可能地降低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重视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使用,重视拓展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和更新。

因此,我们要在理论和技术上积极探索和创新,积极改进,重视提高绿色节能技术的使用效率,更新观念,重视大力开展绿色节能的工作,形成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重视形成绿色建筑的技术和产品,实现节能的要求,更新观念,发展技术,深化认识,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能的长远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绿色新能源技术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工程技术

1、前言

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建筑的不断自我突破提供了可能性,发展绿色建筑是建立在一个比较高的工程技术水平之上,是发展未来建筑的新趋势和新希望。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石油的危机造成了太阳能、风能等各种绿色建筑技术应用而生,节能建筑就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先导,经过在实践中的不断升华和应用,最终成为另外绿色建筑。随着绿色环保的提出和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了全球的共识。

2、绿色建筑的含义

绿色建筑主要把是指绿色建筑没有对环境造成危害,能够充分的利用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并且确保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一种没有污染的建筑,又可称其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或者节能环保建筑等它最大限度的节约了资源消耗、保护了环境和减少了污染,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生活空间,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中的“绿色”,并不仅仅指一般含义上的立体绿色,而且代表着一种概念和象征。

3、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绿色建筑在我国起步的比较晚,发展的比较缓慢,与国外的绿色建筑相比,差距比较大。我国现有的绿色建筑项目主要是在沿海地区,在数量和来说,我国城市建设每年完成的建筑面积数值比较庞大,其中真正纯绿色的建筑数目比较少。近年来,我国高度的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严格的要求建筑绿色建筑,保护环境。截止目前为止,我国以绿色建筑评价、住宅性能、建筑节能为蓝本的三大性能指标体系为根本,以节能环保、舒适生活、节能科技为主要技术集成,以实现当代城市科技绿色生活品质为目标,国内绿色建筑评价机制正在蓬勃发展。

4、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技术更新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应综合考虑节能、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注环境保护和材料资源的回收和重用,减少废弃物,贯彻环境保护的原则。

4.1 老师建筑设计和工程技术更新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人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体,追求高效节约不能降低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4.2 要遵循生命周期设计原则二设计综合考虑人居环境的调研、规划及设计、建筑的施工与使用、环境的保护与发展、材料回收与处理等生命周期中各环节对环境及人的影响的设计方法。

4.3 利用并行工程技术,强调整体的生态设计思想,把并行工程设计的技术运用到人居环境的设计中,综合考虑人居环境的绿色设计中的各因素,并在设计过程中随时在各环节间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实现多因素、多目标、整个设计过程的全局最优化;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要遵循生态。

5、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技术更新策略

5.1 节约能源。

绿色建筑能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建筑的采暖和空调以及围护结构,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整体布局。

5.2节约资源。

在建筑设计、建造以及建筑材料的选择过程中,都要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处理。要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做到最大限度的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要节约水资源,包括生活用水和建筑施工用水量。

5.3 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与施工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要和谐一致,动和静相互补充,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创造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建筑室内空气要清新,温度和湿度要适中,让户主感觉气候的良好,身心健康。

5.4 “绿色”设计

(1)室内空气质量设计健康建筑要减少污染物、排除污染物、用新鲜空气稀释室内空气。(2)水质容易受到工业和农业的污染,引起了人们对饮用水质量的关心。要尽量采用市政水,无市政供水时才进行除菌处理。(3)提高房屋能源效率,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改善围护结构。(4)减少房屋设计对工地、林木、煤炭、石油或与水有关的原材料的需求,缓冲对环境的压力。

5.5为了使工程技术与绿色建筑设计相结合,应摒弃现代建筑中对于艺术造型和视觉冲击的过度追求,提倡将满足实际功能需要的工程技术为绿色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在充分实现工程技术更新为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实施保障的前提下,应以建筑单体为实施的主体,基于个体建筑绿色生态自组织,积极采用先进结构工程技术,如新能源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等逐步实现和塑造一个生态平衡的新城市。

5.5.1自主利用绿色能源的建筑,防止开发能源对生态平衡破坏。在风能未来的建筑能否利用风能,实现采集能量和建筑设计结合;在太阳能上,窗户与太阳能板相结合,采光的同时就采集太阳能;自然雨水收集雨水不再需要排走,而可以通过地源热泵和一系列蓄水系统成为统一的供水系统;生物能根据研究,藻类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能量,能否将它们作为建筑的表皮,一方面遮阳,另外一方面提供能源。

5.5.2利用生活、生产垃圾的建筑,防止继续对生态破坏。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建筑垃圾总是在拆迁中不断产生,能否利用它们达到回收目的,或者在设计中尽量利用旧建筑改造。处理净化和利用污水的建筑:净化已经破坏区域污水处理器成为建筑结构支撑,加入绿化和公共空间的污水处理器。

6.结语

绿色建筑的观念已经很受人们的高度重视。但绿色建筑只是一个载体,给居住其中的人们提供了生活的平台,还需提倡全民的“绿色”意识,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合理的、有效的使用绿色建筑提供的功能,区避免因为追求一时的享受而破坏了环境生态,影响了绿色建筑原本设计的功能。绿色建筑的本质在于循环利用资源,其直接效果就是节约了资源,有利于资源的自然循环,保护了自然环境和地球环境。但是绿色建筑的观念并未步入平常百姓,因此政府大力宣传绿色建筑带来的各种效益,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人们的绿色意识,从而逐渐增加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怡,孙潮.浅析上海世博会西方发达国家馆绿色建筑理念[J].现代城市研究.2011(06).

[2]宗德新,曾旭东,王景阳.基于建筑性能模拟技术的绿色建筑设计教学实践与思考[J].室内设计.2012(04).

[3]刘启波,周若祁.生态环境条件约束下的窑居住区居住模式更新[J].环境保护.2003(03).

第8篇:绿色新能源技术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 发展 思考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在经历过高消耗的痛苦,可持续发展逐渐的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主题。建筑行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其消耗巨大,如何将传统的高消耗情况进行转变,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实现建筑发展的可持续化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绿色建筑技术是基于传统建筑技术的发展,其将传统建筑技术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结合,有效的保证了建筑工程开展中的环保、经济与消耗控制,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发展起步较晚,虽然经过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急需改进。

1 绿色建筑的涵义

绿色建筑又可以称作可持续性建筑,其建筑的整个过程中,不会对基本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并且在设计、规划、生产、维护、拆除等过程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能源和资源,为居住者提供绿色健康并且安全的活动空间。一般来说,绿色建筑的目的就是保护环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且降低能源损耗,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采用先进的工艺与材料,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逐渐的被社会所认可、需要与关注。

2 绿色建筑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不断加剧,高消耗的发展已经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传统的发展模式遇到了重大的挑战,其高消耗的特点难以满足持续发展的需求。绿色建筑技术的出现,将以往传统的建筑进行发展与改进,积极的探索新的工艺与材料,促进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行。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而来,绿色建筑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相辅相成,并且相互推动。绿色建筑技术的出现有利的论证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并且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 绿色建筑技术的现状

绿色建筑技术是一项系统化、集成化的技术,技术本身需要对建筑的设计、规划、运营等各方面都要进行严谨的规定,并且将节能、环保等原则相结合,目标明确的进行建筑工作的开展。绿色建筑技术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各界普遍对绿色建筑技术都持有认可的态度。国家相关部门定期举办相关的技术交流会议,并且积极的推广各种政策,开展技术创新交流,及时的吸取国外先进的经验,大力的对绿色建筑技术进行扶持。绿色建筑技术的推广对于其他相关产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并且通过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整体建筑行业的技术工艺水平,使我国建筑产业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不过,我国绿色建筑虽然经过了良好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周边行业发展延缓,整体水平难以适应新的建筑技术发展的脚步。我国的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但是目前还缺少完成的产业链,整体产业发展水平不足,导致建筑行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如果施工人员缺乏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相应建筑产品的认识,并且缺乏使用经验,就难以有效的使绿色建筑达到应有的目的,难以到达当初规划的效果。因此,提高建筑行业相关产业水平,可保证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其次,我国对于外国先进技术学习水平有所不足。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发展较晚,相应的政策与体系都处于一个相对起步的阶段。对于国际社会上先进的技术以及项目经验的学习上,依然停留在生搬硬套的层次,难以有效的结合我国实际的国情。最后,绿色建筑技术的成本有所提高。现阶段,各种高科技设备与技术在绿色建筑的项目中得到普遍的应用,对于整体建筑项目的成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造成建筑成本过高,使得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受到阻碍。

4 提高绿色建筑技术的措施

4.1 提高对绿色建筑技术的认识

要加强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树立良好的观念,提高对绿色建筑技术的认识非常必要。发展绿色建筑技术要树立正确的经济观、能源观和环境观,对绿色建筑技术有正确的认知。绿色建筑技术要避免仅仅局限于技术方面,应该要以多方面为发展原则,在节能、节水、节地、环保等多方面进行发展。对于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直接要保证平衡与和谐,从而达到绿色建筑技术的真正目的。

4.2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技术

我国现阶段在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层面上,缺乏对国外先进技术正确的引用与借鉴。在对先进技术的应用上,主要以生搬硬套为主,难以将新技术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造成绿色建筑技术发展迟缓,不能克服建筑技术地域性的缺点。因此,如果要大力发展绿色健康技术,就要改变以往对于国外先进技术生搬硬套的现状,并且提高对我国实际情况的认识,将外在技术有效的转化成为内在技术,从而提高整体技术水平,控制成本。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要不断的对自身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因地制宜的进行技术更新,使绿色建筑技术符合我国的基本情况。

4.3 推行绿色建筑产业化

在以往的建筑行业发展中,建筑技术是以一个独立体的形式存在的。建筑技术的发展只考虑自身的效率,对于相关行业与产业的具体情况不够重视。我国传统建筑技术的发展难以发挥先进性,整体建筑技术进步较为迟缓。要想提高绿色建筑技术发展水平,就要完善建筑行业的相关规划,使绿色建筑行业向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绿色建筑还要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链,通过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带动周边技术的发展,从而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发展的目的。

4.4 推广新的能源利用方式

现代社会发展速度较快,能源危机已经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以往的能源利用方式较为落后,难以适应新社会的发展需求。要想有效的控制能源成本,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就必须要采用更好的能力利用方式。节能是绿色建筑技术中重要的原则,绿色建筑技术需要采用新的能源利用技术,来达到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现阶段,分布式能源系统是绿色建筑技术中能源利用的重要方式,分布式的能源系统可以实现按需功能,在保证能源得到良好的供应的情况下,达到降低能源损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

5 结束语

绿色建筑技术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我国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技术,使绿色建筑技术与我国特点相结合,有效的融入到我国的发展过程当中。绿色建筑的出现体现了人们对于能源、生态以及社会发展的认识的进步,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阶段。绿色建筑将人、自然和建筑三者进行了良好的结合,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并且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绿色建筑技术是现代建筑技术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建筑工作者在对国外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进行引入时,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具体情况,将外在技术有效的转化为内在技术,并且通过良好的实践,为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潘建国.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0).

第9篇:绿色新能源技术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时代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理念意义实践方法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坚持低碳绿色建筑理念,倡导循环经济理念和紧凑型城市空间的发展模式,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革新,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使绿色建筑技术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发展绿色建筑材料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使适宜于建筑产品的新技术、绿色建筑材料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

一、绿色建筑的概述

1、绿色建筑的涵义

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生态化建筑、可持续建筑。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将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绿色建筑发展理念的意义

(1)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CO2的排放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另外,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费的能源也越来越多,这与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煤资源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另外,在建筑过程中使用的能量,如电能、汽油、柴油等都附属有CO2的产生。我国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人们对高水平的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这种消费升级使得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人均耗能也越来越高,产生的CO2废弃物越来越多,这与全球倡导的保护环境理念相违背。但是如果推进建筑节能,以现在的速度和技术看,届时将减少1/4的标准煤,这将大大缓解地球温室效应产生的压力,也极大的保护了其他资源。

(2)绿色建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绿色建筑是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能够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是由其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其内容不仅包括建筑本身,也包括建筑内部以及建筑外部环境生态功能系统及建构社区安全、健康的稳定生态服务与维护功能系统。通过绿色建筑,可以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从规划、设计、环境配置的建筑手法入手,通过各种绿色技术手段合理地提高建筑室内的舒适性,同时保障人的健康生活,给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质量。

二、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的具体实践方法

结合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目前所面临的具体困难,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定位应更加明确,适时地转变技术理念、调整技术路线、拓宽研究方向,都将有效地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

1、转变技术理念

(1)环境观。恩格斯曾说:“人类不能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每次胜利之后都是自然的报复。”技术千百年来一直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工具,人同自然的关系一直被技术至上的思想所左右,科学技术一直是为人类向自然索取而服务。“以人为本”被误解为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但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以人为本”将转向“以自然为本”,其实两者并不矛盾,保证自然的生态利益才能保证人类生存的根本利益,因此,对技术的理解必将随之发生根本性变革,更多的技术应用将会把生态效益置于首位。

(2)能源观。2006年我国房屋建筑总面积为395亿m2,总商品能源消耗约5.63亿t标准煤,占当年社会总能耗的23.1%,而1996年建筑总商品能源消耗为2.43亿t标准煤,10年时间增加了1.3倍。2006年底,全国政协调研组就建筑节能问题提交的调研数据显示: 按目前的趋势发展,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9.1亿t标准煤的水平。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体系是架构于“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境保护”的整体思想之上,其中又以“节能”为目前绿色建筑推进工作中的突破口。我国发展绿色建筑节能的具体目标是“大力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设计标准, 直辖市及有条件地区实施节能65%,‘十一五’后期建筑节能1.1亿t标准煤”。我国建筑能耗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降低建筑行业能耗将是整个节能减排计划中的重要环节。

(3)经济观。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经济增长、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的社会再生产活动。经济增长、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要谋求共同利益、和谐发展,才能保证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

2、调整技术路线

(1)推广分布式能源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是在较小的区域内,利用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煤层气等新能源实现冷、热、电三联供的装置,连同其配套装置共同构成的集成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优势在于根据用户的能量需求特点,利用一系列满足环保要求、适合就地生产的能源供给方式,按需供能,在用户端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达到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成本、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目的,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2)构建多维度技术体系。绿色建筑的技术体系区别于传统建筑技术体系的独立、单一和割裂,具有复合、多维度、相互联系的特点。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绿色建筑作为城市中的单体模块分配给它的功能配置;二是绿色建筑个体内部的技术集成系统;三是从全寿命周期角度构建绿色建筑在设计、施工、使用中的技术综合系统。

(3)走集成优化路线。技术组织方式也面临着变革,传统的技术路线割裂而封闭,而绿色建筑技术要求组织模式模块化、系统化、整体化,只有技术优化才能使各项技术发挥最大作用,达到最佳效果。“

3、拓宽研究方向

(1)引进技术本土化。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产品是短期内迅速达到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有效途径,但引进技术必须经过本土化改造,才能适应本国国情。绿色建筑技术是基于当地气候条件,符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水平、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技术,因此,其本质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深入研究如何将引进技术本土化,有益于采用地方材料来降低成本,有助于提高技术能效,更加有利于在地方迅速推广技术。

(2)适宜性技术开发。适宜性技术是依据地域自身条件地限制,针对地方资源、自然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地域文化传统,将现代技术有选择的与地方传统技术结合起来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因地制宜”是其最主要的特征。适宜性技术既不主张依赖高技术,也不主张只采用低技术,只需符合现实需要和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建造方式,选取适宜的、有效的、适度的技术。开发适宜性技术是引进绿色建筑技术本土化的主要方法, 同时也是全球化与现代技术对于地域性的回应。

参考文献:

[1] 洪鸿.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低碳建筑[J]. 建筑.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