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人才培养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才培养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才培养体系

第1篇: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上海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是上海国资委直属企业上海建工全资子公司,从事建筑工程机电安装,目前拥有职工2400人,年施工产值近60亿。近年来,围绕企业快速发展和“走出去”战略对项目人才要求,公司加强了对项目人才培养工作的力度,逐步完成了项目人才培养体系框架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完善项目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一)公司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提高

在人员数量方面:一是近年来公司承接项目数量增多、项目体量加大,管理能级提高,对项目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公司管理部门人员新老交替和人员提升后,表现为项目部各岗位人员数量出现缺口;二是承接项目数量增多,也使项目施工人员数量存在巨大的缺口。

在人员素质方面,一是新承接项目对技术管理要求提高,需要项目管理人员提升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二是新引进的大批员工,短期内无法完全适应项目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的要求;三是项目工期都比较紧,要求项目人员业务技能最好短期内快速提升。

(二)建筑业传统的人才培养周期过长已无法适应形势要求

建筑安装行业从业特点是专业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主要依赖于各类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项目人才培养传统的做法就是师徒带教和岗位实践,在传统方式下,专业技术人才需要通过4、5年时间的培养才能独挡一面,而越来越多的项目管理工作,则要求新上岗人员业务技能水平最好能在短期内快速提升。

(三)属地化员工的培养要求提供更好的人才培养方式或途径

随着公司“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外地市场不断拓展,如何快速应对和解决异地施工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加快属地化员工的培养,也对公司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速度和效率的要求。

上述情况充分说明:项目人才队伍是公司各类人才的来源;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项目人才队伍,才能不断为公司输送各类人才,保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快速发展。并且,只有加速项目人才培养速度,才能尽快满足不断新开工项目对人才的需求,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

众所周知,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所需的知识体系、培养渠道和方式,也包括人才培养机制、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同时,建筑行业具有项目分散、工期紧张的特点,人才培养工作面临集中培训难、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如何加快项目人才培养工作需要系统的思考和实施。

二、项目人才培养体系与机制建设的主要内容与实施

公司认为,项目人才培养体系的内容,包括项目各类岗位管理技能要求,以及据此形成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也包括项目人员的学习培训方式、培养渠道等实施办法,同时,项目人员的薪酬、职级晋升等相关激励与约束机制,对引导员工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并最终体现在个人业绩、项目经济效益与品牌效益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围绕项目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公司不断加强管理工作的研究与实施力度,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项目人才培养体系与工作机制。

(一)工作基础

“十一五”之前,公司就开始加强项目施工技术人员的培养探索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项目人员的基础教育培训。通过明确项目各类岗位的任职资格和工作要求,形成项目部人员岗位职务说明书,同时针对岗位职务说明书,展开项目部人员的岗位培训,并通过继续教育等形式不断更新员工知识提升业务技能,主要以结合工程实际为主,集中上课培训指导,还没有系统的培训知识体系。

2.项目人才培养方式。由于安装行业涉及技术面广大,新招聘应届生没有完全对口专业,新员工培养主要是师徒带教和参加岗位取证培训。对老员工则采取技能考评来鉴定他们的业务水平,公司每年举办专业人员培训和考试,并对成绩合格的人员通过专家组综合评定,通过考评结合实现员工的职级晋升。

3.项目人才培养机制。公司通过制订《岗位等级工资制度实施办法》、《施工员等级评定和聘任考核办法》、《材料、安全人员等级评定和聘任考核办法》等制度,把项目主要岗位人员技能与职级晋升和薪酬体系联系在一起。

上述工作对项目部主要岗位人员提高工作技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二)完善内容

公司“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系列新的要求:一是企业各类人才最好能够批量、快速成材,以满足新开工项目的需要;二是施工生产任务繁重,工学矛盾的存在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培训方式;三是越来越多的市外项目,要求快速应对和解决异地施工的技术、管理问题;四是如何快速、系统地提高异地项目人员技术管理水平迫在眉睫;五是企业项目人员应逐步具备完成规范化、标准化产品的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

上述新的人才培养要求,使完善项目人才培养体系提到了公司工作日程上。经过多方研究讨论,公司认为,只有通过形成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培训教材、开创新的学习培训方式和人才培养途径、建立系统的项目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人才培养工作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1.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完善

(1)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知识体系的建立。从2006年8月开始,公司组织管道、电气、通风、设备、焊接五个专业的技术专家,历时一年多,完成公司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知识体系的教材编写。这使五个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在项目管理、学习培训过程中有了参考资料和教材,极大地方便了专业施工技术人员的学习与工作。

(2)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建立。2008年初,公司成立项目管理知识教材编写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开始进行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培训教材编写,共包括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经济师、项目工程师、材料员、安全员、成本员、机具员、资料员九个管理岗位的项目管理知识内容。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基本完成九大项目管理岗位的培训教材编写。包括之前完成的各专业施工技术知识培训教材,形成了包括十大岗位在内的,共计400万字的公司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形成了公司特有的项目管理工作要求和工作程序的知识库。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内容,一是作为各类岗位培训教材,对公司项目部各类人员进行培训;二是通过公司oa系统的知识管理,供公司两级管理部门人员查阅学习。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是项目人才培养内容的体系框架和依据,不仅可以作为项目人员学习培训的主要依据,也可作为员工平时工作要求和程序的指南与参考资料,也可为公司项目施工产出统一的产品作标准。

2.项目人才培养途径与学习培训方式的完善

第2篇: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国际贸易专业加强人才培养的考评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建立和完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考评体系,有利于实现素质方面的教育。以往的考评方式主要是利用期末考试成绩来进行考核,所以老师为了期末考试而教学,学生为了应付期末考试而学习。国际贸易专业老师通常情况下都会划下考试的重点,学生就背重点内容,其他内容都不背。学生对学习过程不够重视,忽视平时的练习活动,不利于提供自身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即使学生通过了期末考试,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考试涉及的内容,无法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而完善考评体系,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贯彻于整个学习过程,从而实现素质方面的教育目的。其次,加强人才培养的考评体系有利于帮助国际贸易老师对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知识需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并且在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不断的实际操作来掌握一定的技能。如今,各个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都不是很高,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整体素质也不是很高,学生没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所以需要老师来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最后,完善人才培养的考评体系,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国际贸易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往的考评方式主要重视考核学生对国际贸易专业各个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的记忆量,注重标准答案,这就不利于对国际贸易人才的全面培养。完善考评体系,更注重考查学生对于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情况,以及在真实环境中的表现。只有结合理论和实际,才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国际贸易学习的兴趣。

2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考评体系构建中的问题

各个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在构建和完善人才培养的考评体系时,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许多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的考评方式过于重视学习结果,而忽视了整个过程。有些学生就算平时不去上课,或者在课堂上不听老师讲课,只用在期末考试之前猛攻几天就通过考试了。而那些平时认真学习的学生,可能跟最后几天突击背诵、临时抱佛脚的学生取得差不多的成绩。这种考评方式容易给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提供可乘的机会,从而助长了不良学风。而且这样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许多学生都会变得只重视期末复习,而不再在平时认真学习了。大多数国际贸易专业都是以笔试形式进行人才考评,而缺少实际操作的形式。虽然考察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但是却无法全方位考察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真正掌握程度,有可能会形成片面性的考评结果。不够全面的考评方式无法真正考察学生的学习表现,更不利于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其次,大多数国际贸易专业的考评体系不够规范。以往的考评体系主要通过期末考试来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而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察中,只是依靠几次点名得出的出勤率和课堂上少数问题的回答情况进行考察,难免会存在片面性。学生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没有感受到什么压力,就会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国际贸易理论课程在知识积累方面,实验课程在原理应用方面,都无法利用以往考评方式来实现。大多数情况下,考评体系并没有结合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也没有联系笔试、口试、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考评,而且在考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激励。除此之外,大多数国际贸易专业的考试都注重考核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记忆力,考试题型主要涉及填空题、选择题、简要回答题等,而综合性质的题目比较少。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考评方式主要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考察,而没有重视专业技能的考察。而且这种考评方式也无法真正检验老师的教学水平到底如何,从而无法树立良好的教学风气。而且如今的考评体系已经不再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国际贸易的学生就不能在进入社会之后适应社会,也无法在竞争中生存下去。这样一来,考评体系就无法符合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3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考评体系的构建措施

3.1建立全面而规范的人才培养考评体系

如今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缺乏全面的考评体系,主要通过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来得出评价结果。平时表现主要是出勤率、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回答问题情况,期末考试一般都是闭卷笔试的分数。虽然这种考评体系顾及到了平时和期末两种成绩,但是因为没有细致的评价标准,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并不能通过考评得出真实而全面的结果。全面而规范的考评体系需要根据国际贸易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各个方面来考察学生对国际贸易知识点的学习情况,这里不仅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公共理论知识,还包括实际运用能力。平时表现和期末表现两个方面在考评体系中的比例应该得到合理的安排,并且每个方面的指标应该得以细化。在制定出全面而规范的考评体系之后,学校需要将其在国际贸易专业公开出来,严格地实行,并且根据这些制度来进行监督。

3.2重视平时表现的考评

国际贸易专业需要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多开发一些科学的平时表现考评方式,比如课外实践、社会调查、论文写作、课题研究、案例分析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在国际贸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在每章教学内容结束之后进行小测验,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而且还有利于及时考察学习对本章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根据学生的弱项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辅导训练。国际贸易老师还可以通过快速测验来考评学生的平时表现,一般时间都比较短,最好不超过十分钟。快速测验的题目可以选择形式较为简单的选择题型和填空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今没有一门课程仅仅依靠期末分数就作为学生的最终考评结果,章节测验和快速测验都可以作为平时成绩,纳入到期末最终考评当中。针对国际贸易专业来说,平时表现的考评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出现在课堂上,保证出勤率就好了,而是要结合学生在课堂问答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在讨论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最后在期末阶段进行期末考试,平时所有的测试分数和活动参与情况都应该纳入到考评体系中。

3.3加强表现性评价在考评体系中的运用

国际贸易专业需要加强表现性评价在考评体系中的运用,重视表现性评价方式。国际贸易老师应该把表现性任务的计划融入到教学计划中去,使得表现性任务成为教学计划中的重要部分。表现性人物需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从而与教学活动达成统一,对人才培养进行真实的评价。表现性任务需要根据国际贸易行业的热门点,联系社会实际,才能够提高学生对国际贸易相关问题的解决能力。表现性评价需要注重开放性答案,而不是标准答案。只要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具有创新精神,就应该鼓励他们。表现性评价的主动权应该从老师手里,移交到学生手里。表现性评价具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让学生参与到考评活动中,能够使其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

4.结语

第3篇: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上海体育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0438)

摘要:对中德两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比较发现:德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采取体教结合、健全人格培养的模式,而我国培养途径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学校在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方面的作用;德国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各年龄段U系列青少年竞赛体系,并且建立了与职业联赛相一致的青少年联赛运行机制,而我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竞赛体系;德国重视足球教练员培训以及继续培训,并且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考核监督机制,而我国足球教练培训以及继续培训方面管理不够规范,没有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

关键词: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足球人才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1-0026-04

Comparison between Teenager Football Talent Cultivation

in China and Germany

ZHANG Chengfeng, HAN Siyin

(Economy and Management Dept., Shanghai Inst. of P.E., Shanghai)

Abstract: The paper compares the teenager football talent cultivation in China and Germany. The teenager football talent cultivation in Germany adopts sports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 model. The football association in Germany pays attention to the cooperation among local football association, club and school. The teenager football talent cultivation in China is monotonous and school is inactive in the teenager football athlete cultivation. Germany has established U type teenager competition of various ages and teenager league accorded with professional league. The teenager competition in China fails to have a complete competition system. Germany pays attention to coach training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has a strict evaluation system. While in China, the coach training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management are not standard and there is no strict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rds: teenager football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China; football talent

2014年巴西世界杯德国再次问鼎世界冠军,至此德国在世界杯上已经获得了4届冠军、4届亚军以及2届季军。德国足球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可以说是得益于其科学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反观我国足球发展历程,自2002年首次进入世界杯决赛之后,我国足球就进入了漫长的低谷期,无论是世界杯还是亚洲杯又或者是U系列国家队,中国足球在各大国际赛事节节败退。与此同时,极其匮乏的足球人口严重威胁到中国足球的未来,青少年足球人口的现状更是不容乐观。面对暗淡的中国足球现状,笔者试图通过对德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剖析,以期在两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比较中,找出我国与德国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方面的差距,为我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1德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

1.1德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模式

德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始终贯彻“体教结合”的理念,把教育和训练融合在一起,德国足协认为青少年球员的第一身份应该是学生,其次再是足球运动员。为了保证青少年球员获得系统的文化课学习,德国足协大力促进地方足协、业余足球俱乐部和学校的共同合作,建立三方之间的联动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力争在培养青少年球员健全人格方面以及足球技战术方面形成合力。目前德国在青少年球员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培养体系,球员上午在学校学习,下午放学后(一般下午3点之前放学)就会到学校附近的业余俱乐部接受足球训练。德国足协考虑到青少年球员正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为了让球员有一个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也为了方便学习和训练时间安排引导业余俱乐部围绕学校和住宅区分布。遍布学校和住宅区27 000多家的业余职业俱乐部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球员的锻炼需求,球员可以便利地往返学校、俱乐部和家庭三个空间。同时,地方足协会在寒暑假期间聘请专业的足球教练去业余俱乐部指导球员的训练。球员在当地业余俱乐部经过专业足球的训练后,一些比较有潜力的球员会被送到青少年训练基地进行更为系统和科学的训练。德国范围内共有390多个这样的青少年训练基地,每个训练基地覆盖大约70多个业余俱乐部,被选进来的球员在这里经过更为专业化的训练后都将成为职业俱乐部的后备人才。这部分球员在青少年训练基地训练后,一部分更为优秀的球员被挑选到职业俱乐部的梯队,再过渡到职业一线队伍中,表现非常出色的会代表国家队出征国际比赛。值得一提的是,被选拔到职业俱乐部梯队中的球员也不会脱离文化课学习,德国足协与俱乐部合作设立寄宿制学校,确保每个青少年球员完成正规的文化课学习。德国的足球学校也是培养青少年球员的主要途径,德国足球学校分为基础学校和精英学校,基础学校里面表现突出的球员会被选拔到精英学校去学习,精英学校的球员会被选拔到职业俱乐部的梯队中。

1.2德国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

德国的学校上至大学下至小学没有系统的校园足球比赛体系,但是德国足协依托业余俱乐部和职业俱乐部建立了完善的U系列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德国足协认为建立科学的竞赛体系不仅可以验证训练大纲的有效性而且可以为青少年球员提供实战机会。德国的青少年竞赛系统分为全国性竞赛和地区性竞赛,全国性竞赛分为青年A级别和B级别,A级别是U19系列全国联赛,B级别是U17系列全国联赛。全国性青少年竞赛分为东北、西部、西南三个区,每个区的前两名进入全国冠军淘汰赛。地区性竞赛分为U15、U13和U11三个系列,三个U系列比赛的最高赛事级别都是地区联赛,但有所不同的是要求的参数人数有所差异,U15系列要求每队在场上的人数为11人,U13系列参赛人数根据各个地区的要求不同,参赛的人数也不同,有的地区要求是11人,有的地区要求是7人。U11系列要求每队在场上的人数为7人,德国足协认为U9以下系列的青少年球员不宜过早地参加正规的联赛,这个阶段的球员应该多培养他们对足球的兴趣,让球员感受足球带来的快乐。

1.3德国青少年足球裁判员培养体系

德国足球教练员分为4个等级,职业教练员、A级教练员、B级教练员、C级教练员,其中C级教练员又分为专业型和大众型教练员,大众型教练员证书需要完成80个学时的培训然后通过考核就可以获得证书,专业型教练员证需要完成120个学时的培训才能获得证书。C级专业型教练员是教练员培训的第一个等级,获得C级专业型教练员证书的教练员可以报名B级教练员的培训。同时,德国足协还开设了教练员在线培训网站,邀请德国一些知名的教练在线指导基层教练的学习。在线网站为各个年龄段的球员设计的训练方案,成人组和青少年教练员都可以在网站上找到自己需要的训练方案。此外,德国足协强调教练员的继续学习,重视教练员的知识结构更新,把教练继续培训与证书挂钩,不定期参加培训班的会取消教练员证书。

2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

2.1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实行足球职业化改革前,第二个阶段是足球的职业化阶段。足球职业化改革之前青少年球员培养的主要途径是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业余学校和体工队。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一直由足球职业俱乐部不同年龄段梯队和足球学校主导,但职业俱乐部的梯队建设方面很不完善,尽管中国足协出台的政策明文规定了职业俱乐部必须建立各级年龄段的青少年梯队,但实事上只有像北京国安和山东鲁能这样的俱乐部愿意投入资金建设后备队伍。有些俱乐部经常会出现“易主”现象,俱乐部背后的资本进入足球领域并非为了发展足球而进入足球领域,而是期望介入足球领域以后政府能够提供更多的发展优惠政策。与此同时,足球学校在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方面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方面学校数量在减少,在开展足球职业化初期,足球学校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但随着足协颁布的有关政策对足球学校的办学条件有所限制后,足球学校的增长数量逐渐减少,已有的足球学校也因办学条件等因素相继退出了市场。另一方面,学生的数量在减少,目前国内几所比较知名的足球学校学费都比较昂贵,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平均每学年的学费需要23000左右,恒大足球学校学费更是高达35000元一个学年,如此之高的学费一般家庭是很难承受的,一部分热爱足球的青少年也因此被拒之门外。当前整个足球大环境的不景气,家长对孩子在足球学校能否接受正规的文化课学习和以后就业出路的担心也间接导致了足球学校生源的减少。足球职业化改革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业余体校在培养青少年球员方面的作用明显在弱化,而学校足球在发展青少年球员方面更是停滞不前,各级学校开展的足球体育课更多的是为了“走形式”,有的学校为了维持校园稳定,防止出现球场暴力现象就直截了当地选择不开设足球体育课。以上的原因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人口锐减的事实。

2.2中国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

中国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分为竞技型系列比赛和普及型系列比赛,竞技型系列比赛主要包括四项赛事,即全运会比赛、城运会系列比赛、U系列(U19、U17、U15)三个年龄组的比赛和全国重点城市青少年足球比赛,其中U系列(U19、U17、U15)的比赛又分为三个年龄段系列足球联赛、优胜者杯赛以及足协杯赛。青少年普及型系列比赛主要包括U系列(U19、U17、U15、U13、U11和U9)6个年龄段的各省市业余足球俱乐部、足球学校的比赛。普及型系列的青少年足球比赛由于参赛队伍多、规模大的特点,足协将普及型系列的赛事分为三个层次的比赛,分别是地方足球协会主办的城市预选赛、大区足球协会主办的大区复赛和中国足协主办的全国比赛。

2.3中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培养体系

当前我国足球教练员的培养分为5个等级,职业教练员等级、A级教练员等级、B级教练员等级、C级教练员等级和D级教练员等级。职业教练员的培训时间为600-700个学时,A级教练员需要完成148-180个学时的学习,B级教练员需要完成108个学时的学习,C级教练员需要完成48个学时的学习,D级教练员需要完成42个小时的学习。与此同时,我国在2008年也开始了教练员的继续培训制度,职业教练员每两年至少要完成40学时的学习,A级、B级和C级教练员每四年至少完成40个小时的学习,D级教练员每四年至少完成24个小时的学习,但我国的教练员继续培训与教练员证书不挂钩,按照规定修完既定的学时即可。

目前我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总体综合素质不高,青少年教练员主要是来自职业俱乐部的一线、二线的退役球员和高等体育院校的毕业生。一方面,职业队退役下来的球员从事青少年教练员工作经常会出现的问题,这部分教练员在文化教育和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比较薄弱,足球知识结构比较陈旧,在带队训练时还是按照过去的训练方法培养球员,不能把先进的足球理念传授给青少年球员。另一方面,从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的青少年教练员带队经验少,对足球的理解只停留在学校所学的课本知识上,缺少实践带队经验。

3中德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比较

3.1中德青少年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首先,德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采取体教结合、健全人格培养的模式,业余俱乐部都建立在学校和住宅区的周边,学生白天在学校学习,下午放学到学校或者住宅区周边的业余俱乐部参加足球培训,这样既保证学生正常的文化课学习,又方便学生参加足球训练。同时在家门口就可以参加足球训练,对处在身心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发展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虽然近十年都在宣扬体教结合模式,但实际现状却没有得到多大程度的改善。无论是足球学校还是职业俱乐部梯队把重心都放在球员的足球训练上,不重视球员的文化课学习,对于球员的今后出路问题没有做长远的规划。特别是处在身心发展阶段的青少年球员自律性较差,一方面远离家庭教育,另一方面培训机构的管理者疏于管理难免会导致球员教育和亲情的缺失。其次,德国的青少年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自下而上比较完整的金字塔体系,球员通过选拔从塔基逐步过渡到塔尖。学校和业余俱乐部构成塔基,二者相互间建立的联动机制,有利于广泛培养青少年足球人口。青少年训练中心和足球精英学校构成塔身的第一层,职业俱乐部梯队构成塔身的第二层,职业俱乐部构成塔身的第三层,塔尖是国家队。在我国足球学校和职业俱乐部相互独立,在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方面没有形成合力。最后,中国青少年球员参加足球训练的经济成本大大高于德国,我国足球学校商业性较强,收费比较高,一般普通家庭难以承受如此大的经济支出。相反,德国的业余俱乐部在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方面基本不收费或者收取很少的费用。

3.2中德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比较

首先,德国依托俱乐部建立起来的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比较完善,系统的竞赛体系为各个年龄段的青少年球员提供了充分的实战机会,青少年联赛的运行机制与职业联赛运行机制相一致,这不仅为青少年球员今后过渡到职业联赛缩短了适应陌生环境的时间,也为球员的快速成长提供了空间。反观我国青少年竞赛体系,一方面各地区开展的竞赛不均衡,西部地区开展的情况明显要落后于东部地区,另一方面,我国的青少年竞赛辐射的地区范围较小,没有把分散的赛事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竞赛体系。其次,德国足协非常重视青少年球员的文化课学习,因此在竞赛安排上特别考虑到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时间,避开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而我国的青少年比赛在竞赛安排上很少考虑到这一点,在比赛期间允许学生向学校请假。同时,过度注重竞赛成绩忽视球员成绩的长期发展。

3.3中德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培养体系比较

一方面,德国足球教练员培训方式多样化,采取线上和线下等多种途径来培养教练员,另一方面,培养时间上比较灵活,德国足协把教练员的培训时间都放在晚上,尽量不占用教练员的白天带队时间。此外,德国足协非常重视教练员的继续培训,督促教练员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学习前沿的足球训练理念,建立起完善的教练员继续培训监督机制,教练员继续培训情况的好坏直接与等级证书挂钩,培训学时达不到标准或考核不通过都会取消教练员的等级证书。我国足球教练员培训课时少,培训的方式也比较单一,足协对教练员的继续培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和监督机制。我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整体素质不高,足球理念落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比较差,这对青少年球员的培养势必会造成不利影响。

4对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建议

4.1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第一,拓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途径,建立完善的自下而上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首先积极发挥各级学校在培养青少年球员方面的基础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吸引社会力量大力发展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和培训班,建立多元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校园足球、业余俱乐部和培训班为基础,足球学校和职业俱乐部梯队为中层,职业俱乐部为顶层的这样一个自下而上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其次,发挥中国足协的主导作用,引导地方足协和学校以及社会足球培训机构建立三方的联动机制,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在扩大青少年足球人口方面形成合力。第二,切实做好青少年球员的文化教育工作,解决好青少年球员今后退役出路问题。我国可以参照德国引导俱乐部和培训班建立在学校的周边,这样既方便学生到学校学习又方便足球训练。足球学校和职业俱乐部梯队要严抓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加强文化课考核,把“体教结合”模式落实到实处。这样使青少年球员在成长过程中实现合理的人才分流,有潜力的球员可以过渡到更高一层次参加更加专业化的培训,不能脱颖而出的球员可以加强文化课学习,继续教育深造。

4.2竞赛机制方面

第一,整合现有竞赛资源,建立能够辐射各个省、直辖市的全国性青少年联赛,重点扶持西部青少年足球联赛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全国青少年足球氛围,引导更多的孩子参与足球运动。第二,建立健全的能够适合各年龄段球员身心发展的联赛,科学制定各年龄段联赛的目标,不急功近利追求竞赛成绩,不人为地过分提高青少年球员成才速度。第三,建立起能够与职业足球联赛相衔接的青少年足球联赛运行机制,让球员在青少年足球联赛阶段就开始适应和了解成人职业联赛,为今后具有潜力的青少年球员过渡到成人职业联赛缩短适应时间,帮助球员快速成长。

4.3教练员方面

第一,建立健全的足球教练员等级证书考核制度,把培训工作和考核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第二,定期举办教练员培训班或讲座,加强各级教练员的继续培训工作,建立行之有效的教练员继续培训考核制度,把教练员的继续培训与等级教练员证书挂钩,对于不及时参加继续培训或者考核不通过的教练员应取消等级教练员证书资格。第三,开通专门的教练员自主学习网站,邀请国外知名教练进行网上讲学,引导教练员学习先进足球理念,及时更新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 刘波.德国体育俱乐部体制与竞技体育关系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7(6)65-69.

[2] 聂啸虎.德国足协改革的重要举措[J].体育文化导刊,2003(1):55-56.

[3] 陈冲.我国子U-17足球后备人才地域流动的特征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2):19-21.

[4] 马忠利.俄罗斯2008—2015年足球发展纲要及启示[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3):1-4.

第4篇: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一、土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与指标

2003年建设部土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及专业评估委员会适时地给出了大土木框架下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专业评估标准及其指标体系。[4]该标准从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三个方面制定了全面的指标,主要特点如下:

1.要求按照宽口径专业规格进行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土木工程专业细分为四个方向:建筑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岩土与矿山工程。要求办学院校同时开设不少于其中两个方向的专业,除了应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外,还要为各方向设置基础课程通用平台。这点是基础要求。

2.人才的基础知识把握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并重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应具有鲜明的“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的职业特点,这是核心要求。土木工程是一门对基础要求较高的专业,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理论基础课,还要掌握土木工程制图、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等专业基础课;同时,土木工程还是一门对实践技能要求很高的专业,所以从工程制图实习、建筑结构设计实习、建筑认识实习等等到毕业实习,包括各种工程实验科目贯穿教育过程始终。

3.毕业生进入工程领域的准入程度高低是检验培养质量的最终标准强调学生为日后的技术职业生涯在知识上进行准备;毕业生是否具备了从事工程活动的必备知识和能力,是否能适应工程实践的需要,是否能适应我国建筑行业推行的执业资格注册制度。

二、西部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目前普遍面临的问题

1.师资队伍与专业认证体系不配套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在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诸多教学资源和要素中是起绝对主导作用的。因为如果没有配套的教师队伍,哪怕课程体系再合理、实验室再先进,教育还是无法达成既定目标,或者是形成特色。比如,在专业认证背景下,学生毕业后就应该是具有高度实践能力的“一张文凭、多张证书”的准工程师,不难想象:如果专业教师中的注册执业工程师都没有或者很少,如果专业课教师都没有直接从事过生产实践,又如何指导学生适应毕业后将面对的设计、施工等工作?其后果是学生毕业后往往要从头学起。而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弱,建筑市场上注册执业工程师本就稀缺,更何况教师的晋级只与论文、科研项目挂钩的高校中?

2.课程教学设置欠完备,实践环节与工程实际脱钩据笔者了解,目前广西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几乎都是由三个方面组成,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而认证委员会的评估标准要求毕业生应具有团队精神,能适应学科的发展,可以独立编写科学报告等等。这些能力不是仅靠课程能够培养出来的,而是要依赖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形成。另一方面,受经济发展程度的限制,西部地区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相当有限,导致了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针对性不强,与工程实际脱钩,效果不佳。

三、人才培养体系探讨

1.建立专业的教师队伍显然,在专业认证的背景下,对从事土木工程教学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不仅要有教学、科研能力,更要有从事实际工程的能力和经验;要求其不仅要提高职称,更要具有执业资格证书。要做到这点,首先学校或学院要建立相应的鼓励机制。学院这个层面制定的政策其实对教师队伍的发展方向有很重要的影响。为了适应专业认证体系,政策上一定要给予相应的支持,比如:规定专业课教师一定要定期在第一线从事一定的工程实践,帮助企业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充实自身的工程经验;在引进教师的时候,除了考虑其教学和科研能力,也要考察其实际工程能力,刚毕业就走上教师岗位的新老师要安排其到工程第一线从事一段时间的设计或施工管理工作;鼓励教师参加执业资格注册考试,对于设计类、施工类课程原则上要求取得注册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建造师资格的老师来承担,并在职称评定、工作量计算、津贴评定中给予适当倾斜。通过完善教师引进和进修机制,可以克服西部高校对人才吸引力不足的困难,迅速建立和认证制度相适应的教师队伍,而教师在实际工程中学习或是复习参加考试也能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2.建立配套的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要以《基本规格》为指导[4],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个方面。理论课程——特别是专业课——可以针对某个特定工作岗位甚至是某一特定执业资格设置大的框架,比如“建筑施工管理”、“建筑设计”、“结构工程设计”、“岩土工程设计”等等。在大框架下再有针对性地设置各门课程,使学生在学校就适应未来的执业资格考试。实践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尽早实现人才与生产企业接轨。首先,通过让学生在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实习或实践中得到的亲身体验。并结合我国土木工程专业认证的具体情况,密切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根据国家对各行业、各专业建设的要求,研究工程建设需要的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特点,合理配置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结构。其次,增设开放性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除了构建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外,还辅以各类课外活动对其进行补充,包括系列讲座、开放实验、科技活动等。例如,积极组织开展校级结构大赛活动,并在此基础上选拔优秀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结构大赛。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了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其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第5篇: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关键词:现代;财会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专业性财会人才,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准确统计,提高财会核算的能力和水平。在经济时代中,各大高校在财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断地扩大招生规模,财会人才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在实际的财会人才培养过程中,对财会人才的培养质量没有充分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会人才的就业压力。不仅因为各类财会人才之间的竞争压力变大,也更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新的财会核算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财会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会核算的效率,也对财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的影响下,高校要想培养出更多专业性的财会人才,就需要对现行的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进行相应的更新,推动高校财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1现代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框架构建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引导各行各业发展的一种指导思想。在现代财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依旧要按照相应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念,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财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培养出更多具备高素养、高技能的专业性财会人才,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建设提供支持。因此,在高校财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财会人才的公平公正意识,让财会人才在实际的岗位上,可以公平地维护社会公众的集体利益,提高财会核算的效率和水平。同时,在社会企业层面上,培养出的财会人才要能快速地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要能满足企业的财会管理方面的需求,可以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在学生层面上,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不断提升学生的财会核算能力,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提高财会人才的就业率。

2现代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

2.1社会层次的指标

在培养财会人才的过程中,要对各项质量评价指标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对于社会层面的指标选择,高校在财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从全社会的角度进行考虑,要对高校培养的财会人才进行综合性评价,做一个整体性的概况把握。在社会层次上的人才指标选择,一般是从整体出发,要注重财会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样才能提高财会人才的知名度,增加高校的荣誉感。因此,社会层次的人才质量评价指标,主要有高校的知名度或者排名,还有高校的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的定位,毕业生被社会认可的程度等方面。财会管理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必须对此有充分、全面的了解,从社会层面进行考虑,提高财会管理的水平。

2.2企业层次的指标

在培养财会人才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是需要财会人才最多的群体,也是财会人才毕业之后,应该去从事的岗位。在企业层次上,对财会人才的质量评价指标,通常是从财会人才的专业程度、岗位适应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考虑的。因此,在实际的高校培养财会人才的过程中,企业通常会从学生的专业方向、社会实践、学历层次、计算机水平、英语等级、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而且这些指标一般很难用量化方式计算出来,只能采用观察或者测试等手段来进行判断。

2.3高校层次的指标

在培养财会人才的过程中,高校应该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在培养人才质量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高校在实际的财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考虑,要培养出更多专业性的财会人才,推动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从高校层面上来看,主要考虑到的评价指标有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财会专业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和适用范围,还要考虑到教师的教课效果,教师的教学效率,还要考虑到学校的教学资源等等方面,这是一些常见的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2.4学生层次的指标

在培养财会人才的过程中,学生是主要的培养主体,学生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对财会知识的学习程度、积极性、配合程度等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财会人才培养的效率。在学生层次上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行和职业修养,学生自身的计算机水平,英语等级,还有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等等,这些评价指标也是很难通过具体量化的形式进行解决的,需要借助观察、考虑等评价的基本形式,来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3现代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设定

在培养财会人才的过程中,要对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基本指标有所了解,还要考虑到各项基本指标的权重比例。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策略,应该是影响财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企业层次对财会人才的需求,需要对财会人才的专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同时,还不能忽视社会层面和学生层面的评价指标,因此,在实际的现代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要准确地把握各项指标之间的比重,合理处理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建立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质量评价机制,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高校财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其中,在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要根据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要对各个层面的指标权重有一个明确的把控,根据相关的指标的平均权重,进行合理分配,社会层次的指标比重应该在10%左右,企业层次的指标比重应该在15%左右,而高校层次的指标比重应该在40%左右,学生层次的指标比重一般控制在35%左右,这样才能合理地控制好各项基本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真正发挥出现代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作用,促使财会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整体有所提升,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做贡献。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培养出高质量的财会人才,是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培养现代财会人才的过程中,要建立起相应的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体系,进一步提升高校财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推动高校财会人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建立现代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过程中,要熟练地掌握各种质量评价指标,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不断对现行的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建立起符合现代财会人才培养和发展的质量评价体系,推动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陈旭义 单位:一汽丰田(长春)发动机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霞,伍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企业导报,2013(13):156-157.

[2]蒋蓉.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探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3(11):14-17.

[3]谢沂芹.运用因子分析建立会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多元评价研究之二

第6篇: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Abstract: In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a′s education, the diversified talent training gradually become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cultiv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synergism is a kind of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mod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the important safeguard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complex and practical professional talents. Aimed at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personnel training work in the new period, the school-enterprise synergism mode need further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constructing the innovational and enterprising talents system by school-enterprise synergism.

关键词: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synergism;innovational and enterprising talents;train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3-0210-03

0 引言

在我国教育体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才培养制度和体系一直在不断的完善,并且整个教育过程逐渐由以往的精英化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人才培养的格局和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得到高等教育学府的广泛认可。但是在具体实施环节尚有许多问题亟需调整:

①虽然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已经出台,但是很多细节的内容还不够完善,并且管理体系不够系统,对于校企协同没有起到良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企业与学校的自身利益缺乏足够的保护空间。

②企业和高校对于合作的目标与内容还存在一定的疑惑,各自的管理决策都不够科学明确,导致校企合作期间遭遇许多障碍,相关合作工作的开展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本文将结合某技术学院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特点,从创新创业的角度研究一套全新的校企协作体系,以改善现状,使校企双方实现双赢。

1 国内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现状

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逐渐深入的应用。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外地区,这种产业与教育结合的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并且很多研究力量和模式的探索上已经获得了很多的经验,整个发展模式较为固定。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和日本的“产学官合作”模式等都是国外较为常用的国内外校企协同培养的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对于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看法,并且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也在进一步的变化。有关部门指出,“建立健全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的任务,并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

但是,虽然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已经出台,但是很多细节的内容还不够完善,并且管理体系不够系统,对于校企协同没有起到良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企业与学校的自身利益缺乏足够的保护空间。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虽然对校企合作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但是对于合作的目标与内容上还存在一定的疑惑,管理决策上不够科学明确。企业和学校之间的经营管理与合作上存在一定的障碍,相关合作工作的开展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 运用校企协同创新体系解决现状的总体思路

从对协同创新的理念来看,它的基础仍然是产学研合作,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得以不断丰富和深化。它摆脱了过去产学研主体各自为政、分散独立的局面,通过计算机专业相关的组织和机制把各创新主体有机地联系到一起,从而促进了创新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和资源共享,为实现计算机技术创新和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奠定了基础。高校要自觉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不断加大与其他创新主体的联合,建立创新联盟,才能为高校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创造条件。

2.1 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关注对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行业特点的适应度匹配,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对人才的应用能力进行培养,并围绕学生为主题,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对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上,要对于人才的培养功能和目标进行科学的制定,结合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各项需求,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以多种技术和社会服务来为学生的就业与发展开拓更多的空间,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层次性和全面性。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过程中,企业和学校要共同参与目标的制定,企业要积极地提出人才的各项需求,让人才培养目标更加贴合实际。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才培养工作中应该融入更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一个重点核心内容。

2.2 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创新与改进

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校企协同模式的应用,应该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将专业课与基础课进行有效的整合,在夯实学生基础之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保障学生全面的方法。高校要对于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和完善,结合本专业的特点,适当地对于各类知识理论课程、实验、实训以及实习环节进行安排,让各类课程体现出对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能力,以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来带动学生能力方面的有效成长。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也要适当的增加一些跨专业的选修内容,重视学生跨学科能力的成长。针对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可以在原有的专业课基础上,适当地增加一些文学类、管理类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对于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是非常有意的。另外,学校也要结合具体专业的行业发展变化情况,对于本专业的课程进修适当的调整,实时地深入到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对于用人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让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构建上更加科学。

2.3 对于教育模式 进行改进和创新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让真实的项目成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主角,同时也要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树立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中,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校企协同合作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模式。这种订单式培养模式应用中,高校提前和企业对于用人方面的需求进行协商,并签订用人合作合同,对于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共同协商和制定,通过对企业与学校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让人才的培养目标得到更好的落实,企业则根据所签订的合同来安排学生就业。这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将企业和学校的任务和职责进行了划分,两者以同等的地位各司其职,共同参与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完成自身的职责。企业要对于其用人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势与需求,提出对人才的需求的数量和特点,并与学校进行沟通,完成人才培养的委托。学校则要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对于教学计划、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体系等进行合理的设置。

2.4 “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构建

在现阶段的校企协调理念下,“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构建已经成为了有效的工作途径,同时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的选择。与高校合作的企业要结合学校的教学需求,选择具有较为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师与专家来参与教学活动中,通过与教师队伍进行整合,让教学队伍具有较强的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并且更好地贯彻和执行真实项目案例,让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更加真实、有效。这种“双师型”教学团队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不断的学习实践中活动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学校要对于参与教学的教师进修相应的选择,让学校教师与专家在合作的过程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让实践项目的教学活动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教师在参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可以对于企业生产的实践情况更加了解,并且对于后期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在“双师型”教学团队构建的过程中,学校既可以更好地对于企业生产的需求进行了解,接触到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同时企业也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5 学校和企业要对人才培养的理念进行创新

针对于校企合作,很多学校都本着较为积极的态度进行参与,而部分企业则缺乏足够的重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关注自身利益的提高,部分企业认为培养人才只是高校应该负责的任务,与企业自身的关联十分有限,参与相应的合作活动会对企业的经营发展造成影响和限制。这种陈旧的观念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也是当前校企合作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本身要认识到人才的培养对于自身的重要意义,企业的价值和利润的最终流向是整个社会,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也体现在对社会的服务上。人才的培养应该是企业应该负责的一部分内容,企业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所在。企业和学校在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双方要进行深入的合作,积极配合,确保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构建。

3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实践研究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从2003年建校以来,始终坚持“立足开发区,面向珠三角,服务地方经济,促进社会发展,校企协同创新与高端技能教育特色鲜明,形成了高素质为基础,高技能为本位、高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截至目前,学院与企业共合作成立了10余个技术研发与服务机构及校内生产性实训室和工作室,与包括全球知名企业在内的17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实行订单培养、联合培养、合作办学等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计算机专业教学方面,自建校以来,计算机系始终按照骨干专业建设要求,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通过校企合作和基地建设,成功地走出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

3.1 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情况

3.1.1 构建以项目为基础的探索性学习模式

在专业建设上,计算机系通过开展落实校企合作,积极与深圳市三栖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和共建校内软件研发基地,构建了一套“以项目为基础的探索性学习”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这种合作的教育模式有效地对校企协作的理念进行了实现,提高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的整体效果。

3.1.2 积极推进项目合作

在校企项目合作的过程中,以企业为主导提出项目的基本需求和探索目标,围绕不同的班级,结合项目的具体需求来对教学开发团队进行合理的划分,围绕项目技术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教师与企业的工程师共同对项目的有关知识内容进行探究和分析,并给予学生相应的技术方面的支持。企业的具有丰富项目管理经验的工程师带领不同的学生队伍来参与相应的技术调研工作,对于各项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并结合对知识点和重点技术的深入分析,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深化。

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教学模式的构建则进行相应的适应性调整,有计划、有意识地开展日常的教学工作。针对项目中所涉及的有关技术和知识内容,学生基于教材得到了更好的掌握和深化,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明确自身专业的发展特点,这对于学生的日后成长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3.2 校企合作效果

通过校企协作共建人才培养体系,我院在计算机人才教育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①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广东省选拔赛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我系由包汉宗老师、周程主任指导由冯泽斌、陈伟琦、程鹏三位学生组成的代表队荣获三等奖,充分展示了我院计算机专业的综合实力。

②广州科大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慧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软件应用创新中心,与汕头天扬软件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文档信息化研究中心。

③计算机专业在校企双方的大力支持下,研发出《大宗物流管理平台》等多个软件和餐饮综合管理平台。

④在学生就业方面,12年之前就业率90%左右,12年以后连续三年软件专业就业率100%。

总之,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在建设过程中,校企分工明确,权责清晰,有效解决了校企协同合作普遍存在的校企双方对合作共建的目标、内容不明确,权责不清晰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结论

总而言之,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校企协同模式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其中的重点内容。通过构建一套科学的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体教育质量,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对当前社会的用人需求进行满足。高校管理者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创新,以科学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对于人才的培养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并未管理机制的执行提供全面的保障,促进相关工作更好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倪涵.高职院校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通讯,2013(11).

[2]赵旭东.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J].华章,2013(06).

[3]张真柱,许日华.以大学科技园为载体培养创新创业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2(24).

第7篇: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15-03

近年来,地方本科教育发展势头较快,但是却有一些不利地方本科教育发展健康运行的重要问题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其中人才培养系统性的偏差是最根本的问题之一,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的效果之间的偏差较大,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是导致这一偏差最直接的原因。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在课程体系设计、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的构建方面,都应遵循有别于学术型课程体系设置的理念、原则和策略,体现应用型特色。结合我校十几年来的应用型办学实践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我们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尝试构建一个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新体系。

一、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门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及其规律学科的专业,已经确立为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专业。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教育部专业目录的到办学经验的积累仅有十几年时间。在此过程中,全国范围内有135所高校相继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此专业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投入了大量精力,开展了艰苦的创造性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逐步被社会所认可。但是,该专业的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与市场脱节的地方,如专业课程体系的应用性不强、教学进程安排还不尽合理、课程内容安排不够科学等。再加上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办学时间短,各个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存在专业学科定位不准、专业的市场认知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国内很多高校开展了本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培养体系的研究,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还不多见。因此,我们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进行系统的思考十分有必要。

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1999年9月设立专科专业招生,并被列为我省和我校的重点建设的应用专业之一。2002年被我院列为首批升本的四个专业之一,并被列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现已经培养了四届专科毕业学生和十届本科毕业生,其中有三个班级荣获省级先进班集体,历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本专业成立至今尽管只有短短十五年多时间,但是无论从师资队伍、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人才培养的模式、教学教育的改革,还是对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2012被评审为我校特色专业。通过对我校现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分析,按照强化“应用”二字,增强适应性的原则进行调整、改革与重组;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思路重新设计、优化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确立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一)明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目标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类型上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所以,顺应社会需求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将“应用性”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目标,是包括我校在内的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符合逻辑的选择。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是建设和谐型社会的必要前提。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建立“社会安全网”,保障和稳定人们的基本生活,将极大地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当前社会保障工作重心正在向城市基层社区和农村社区转移,社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的需要由理论型转向应用型,对大学生需求由大城市大机关转向城市基层和农村社区。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需要加快培养高素质的,熟悉政策、精通业务、掌握技术的面向基层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专门应用型人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地方本科院校,有必要在适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上即在“应用”两字上下功夫,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修订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尤其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培养能与社会多元化人才需要结构相适应的毕业生,真正实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

(二)优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明确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按照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铜陵学院办学指导思想,以我院财经专业优势特色为依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指导思想是:坚持讲求实效,以培养适应区域、地方经济,“面向基层、有理论、重操作、强能力、有创新”的应用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为目标,突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培养过程的开放性,强化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将本专业建设成优势明显、财经管理特色鲜明、全省有影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专业。

同时我们在优化课程体系方面,主要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人才市场对人才应用能力的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个多学科相互独立又彼此交叉的新兴专业,市场需求范围广,能在各级政府部门、金融保险机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社区工作部门、劳动咨询与中介机构、各类社会保障基金组织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工作。面对就业市场,我们要以通识和技能教育为基础,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技术过硬、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体现专业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适应市场需求,使本专业学生在人才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优势。(2)结合专业理论和业务实践的发展趋势。依据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和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吸取发达国家和港、台地区的实践经验,结合本土化的特征,本着理论与实务并举的原则,遵循从服务中学习、从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思想,充分突出教学实验、实习环节。把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最新理论和实践发展趋势引入到课程教学当中,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理论、政策业务知识信息,以提高其解决现实专业问题的能力。(3)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随着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都发生了变化。故此,要面向世界,在教学和课程改革中体现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人才。课程设置要包括语言能力的国际化和思维方式的国际化。

三、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

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任务首先在于优化课程体系,科学编制人才培养方案,认真设计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动态比例关系。因此,优化课程体系的重点是优化配置课程内在结构,将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设计。把基础课分成基础课模块、基本技能模块,把专业课分成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和专业技能模块。以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基本技能模块组成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模块和专业技能模块组成专业模块课程。优化课程体系要强化基础平台课程以适应专业发展最新动向和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在课程设置和教学重点上,是前两年强调基础素质教育和综合技能素质发展,后两年加强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在课程修习时间上,根据课程逻辑、难易程度和相应模块课程科学设计,特别是几门专业主干课程的内在逻辑联系,要合理地安排课程教学顺序,让学生在巩固已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增强实际应用能力。为突出我校财经特色,建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案如下。

(一)优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

一是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相统一的原则,加大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通过调研、改革、研究与实践,建立一套符合突出财经管理类特色专业培养目标、适应就业岗位要求、结构合理、科学可行的课程体系;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建立以突出财经管理类特色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式理论教学体系。在开展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分解和重组,建立增强人才培养的整体性、针对性和适应性的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以课外各种文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素质教育体系。

二是强化学以致用的原则,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从分析财经管理类社会保障岗位和相关社会职业活动入手,按照在职业岗位上活动和发展所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设计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基础理论课程以适用、够用为度,专业课程突出财经管理类针对性与实用性。根据专业发展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教材,开设反映先进技术成果和职业岗位新要求的课程。改革以财经管理类技术能力为中心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进行以技能应用为本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三是与财经类专业相融合的原则。课程设置让学生在掌握财会、财税、金融等一般财经类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及实务操作,具有综合运用相关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从事劳动就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管理与商业保险管理、财务会计等工作,并达到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从业人员掌握必要财会知识、作为财会岗位从业人员掌握必要劳动与社会保障知识目标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

(二)优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设想

根据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指导思想,在公共基础模块的基础上,体现财经类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分为三个模块。

一是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此模块是专业课教学的基础,课程应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一些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的基本知识。此模块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劳动经济学、人口学原理、社会学概论、统计学、金融学、公共政策分析等。

二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此模块是专业课教学的核心,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须掌握的核心专业知识,此模块课程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保险学、社会保障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就业与创业等。

三是专业特色方向模块。此模块应根据我校财经特色定位来选择开设不同方向相关课程。

(1)社会保险特色方向。该方向主要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保险专业结合起来,利用财经院校保险专业优势,适应社会保障主体多元化趋势的需要,特别是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形式,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懂商业保险管理和精算的专业人才,该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商业保险经营管理、社会保险精算、社会保险管理实务、风险管理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毕业生可以到社会保障部门从事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商业保险公司从事与社会保险相关的商业保险工作。

(2)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特色方向。该方向主要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会计、金融、财政等专业结合起来,利用财经院校金融专业、会计专业和财政专业优势,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能掌握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专业人才。该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会计学、社会保险财务会计、证券投资理论、公共财务管理、资本市场与养老金、社会保障预算等。培养的学生能够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从事社会保障资金的预算管理、资金的收支管理、基金的投资管理、资金的监督等,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3)劳动关系管理特色方向。该特色主要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结合起来,利用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优势,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能掌握企事业单位员工劳动关系、薪酬福利管理的专业人才。该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心理学、员工福利、人力资源素质测评、企业年金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等。培养的学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关系管理、员工福利的筹划和设计、员工社会保险等人事管理工作。

鉴于我校的发展历史及学生的就业定位主要是企业,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业务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体现应用性特点,例如加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等课程、文书写作、口才与演讲、组织行为管理、沟通技巧、社交礼仪等方面的课程。强化实践环节的培养,争取机会多和政府劳动部门、社会保险管理部门、民政部门、保险公司和企业等组织加强沟通交流,为学生创造实践锻炼机会。创新社会实践形式和方法,增加学生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

四、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处理的几个关系

1.处理好学校与社会的办学关系。现在的高等学校应当是具有根据社会需求为社会培养人才,提供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学校具有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轴心作用。反之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理应为社会服务提供合格人才产品。培养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地方本科应用型人才不可能在学校完成,必须借助社会的力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可能依赖自发地与社会结合,而必须自觉地与社会结合,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2.处理好校内各系、各专业的关系。有利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跨系、跨专业选课,形成复合型知识、能力结构,培养创新性应用人才。实行完全学分制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3.处理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把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重要的延伸和补充,特别是把第二课堂作为丰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空间载体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以第二课堂的实践性、创新性教育引导第一课堂教学。

4.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里的“学”不是“学生”之“学”,而是“学习”之“学”。教什么,应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怎样教,应变“填鸭式”为自主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靳贺玲,秦姝.优化课程体系,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2):3-5.

[2]包萍.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02):53-54,57.

第8篇: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关键词】 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人才培养;能力体系析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8—0067—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于2010年5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成为其主要内容。其中,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和战略目标。在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成立的开放大学主要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育,是适应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需求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组织形态。相对于普通高校,开放大学主要面对成人在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但工作经验丰富、社会活动能力较强。因此,新型的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什么?学生通过开放大学的学习应具备和提升哪些能力?如何构建符合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培养体系?这些问题对于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并需要深入研究。

在发达国家,学者们都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能力培养。1998年《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由美国教委发表,其中对于本科教育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做出了相关的规定。在2005年,美国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素质,强调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Richard Levin(2002)在其书中指出,美国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能力培养,即发现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德国同样也致力于培养学的研究精神。专家们认为,学生们应该跟随教师探索新知、领悟学习方法、进行严格的科学训练。在我国,人才能力的培养模式也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自2003年以来,就有大约600篇相关性文章发表于核心期刊。刘翠秀(2006)在其文章中指出应该通过开设品牌专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加强教学改革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2]。丁三青(2006)指出我国在培养能力素质方面的教学存在问题[3]。戴林富(2006)认为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是高校内部结构治理的核心和关键[4]。本文把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概念定义为在教育观念以及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组织过程的总称[5]。

一、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与能力体系要求

开放大学的总体目标是建设成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柱,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载体[6]。相对于总体目标,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则以职业为导向,具体培养能力与知识相结合、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强调能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7]。其人才的培养介于普通高校的专业性教育和高职的职业性教育之间,用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来实施职业后教育,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教育。”[8]与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对开放大学的能力培养体系有以下要求。

首先,能够适应远程开放的学习方式。基于网络的远程开放学习与传统的集中面授学习有很大不同,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远程导学为辅。刚入学的学生绝大部分对远程自主学习都很陌生,不知该如何入手,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开放大学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的基础。

其次,学以致用,有利于学生工作绩效的提升。成人学生都是在职的学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比较现实,他们往往会对有关自己工作的学习内容感兴趣。职业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开放大学的教学要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核心地位,要能够举一反三,首先要能够适应工作,然后要能够创造性的工作。

第三,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徐浩(2012)认为广播电视大学和开放大学使命有所不同。广播电视大学致力于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机会,奉行“有教无类”;开放大学致力于为学习者创造发展机遇,追求 “因材施教。”[9]因此,培养学生在职业能力基础上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构建

通过以上对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培养体系的要求分析,学生在开放学习中需要培养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由此构建了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三层递进的开放大学能力培养体系(如下图1所示)。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按照自己的意图、目标、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己的力量,采用多种学习媒体,主动地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这种自主学习能力较之一般意义上的自学能力,其要求更高,内涵更广,是一种全面的、综合的学习能力,主要包括自我规划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协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着眼于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需要,不仅在开放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习能力,本职工作的流程优化、新产品开发、营销渠道创新等都需要一定的学习能力。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通常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综合能力。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是劳动者能够胜任岗位的核心能力也是基本的生存能力;方法能力具体包括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掌握制定工作计划、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以及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并能够从成败经历中有效地吸取经验教训的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综合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善于沟通的能力,是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10]。成人学生都是在职的学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他们的能力需求更加具体和有针对性。成人学生往往希望通过专业学习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利于自己的职业成长。

创新能力主要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并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业能力包括三方面,一方面是与机会有关的能力,如市场机会识别能力、机会开发能力等;另一方面是日常运营管理能力,这一部分与职业能力密切相关,是职业能力的综合;三是创业学习能力,不断学习,总结经验,促进新创企业的持续成长。而且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密切相关,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延伸。

这三个层次的能力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自主学习能力是基础,职业能力是核心,创新创业能力是在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基础上的提升。上述“三层递进”的能力体系对学生的学习、工作以及创业发展均有帮助,符合职业教育、终生教育的要求,符合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开放大学人才培养能力

体系的实施与落实

现有国家开放大学所开设的专业中,均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内容。围绕这一核心,构建“三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力争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落到实处。

(一)课程设置

课程是能力培养的基础,课程设置不但要适应各地区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经济需求,更要适应终生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需求。一是把学历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如英国开放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群的认证体系中总共包括16个认证,其中职业证书类4个,分别是会计专业证书、商业研究证书、管理专业证书和公共服务专业证书。工商管理专业群还开设有51门职业发展课程[11]。国家开放大学已在专科专业里面开设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学生学完这些课程经考试合格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保证在公共课模块中设置创新基础、创业基础等课程,以方便学生掌握创业基础知识。同时把创业课程融入专业课中,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开设相关课程,使学生能够结合本职工作进行相关创业。三是改造课程体系。以前的课程体系一直追求系统、完整,更多的是理论知识的堆积,没能很好地体现知识所对应的能力。因此,开放大学要适应能力体系的要求,发展微小课程。既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以知识点为核心,每一知识点对应相应的能力。在课程学分的设置上,改变一门课动辄3-5个学分,微小课程缩小为2个学分,这样就可以开设更多的与实际相关的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二)教学模式选择

优化教学模式是学习以及能力培养的载体。于云秀(2011)认为开放大学是一所开放性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教育的大学。其不等同于普通高校,也不是网络大学。与其他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以及远程教育学院相比,开放大学不是完全基于网络的教与学,而是针对不同学习者的特点,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12]。《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提出要探索并构建“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变化及其趋势,探索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网络自主学习、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与面授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因此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结合学生本职工作的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减少学习的盲目性,降低学习成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绩效。如webquest(网上探究)教学模式、PBL(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等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给学生一个个实际的任务,让学生自己或者组建学习小组去探究,去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课程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发展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教学资源制作

优质的学习资源是远程教育的根本,要把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融入资源建设之中。一是强调合作与共建。在课程资源的建设中可以将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实践经验融入教学资源的建设制作。二是多样化的平台制作,运用数字化媒体以及网上资源进行开发,实现随时、随地、轻松、有效的学习。三是建设适合“微学习”和“游戏式学习”的学习资源,以知识点和相关能力为中心,内容短小、主体明确,增加娱乐性、互动性,吸引学生自主学习。

(四)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学习者通过实践操作获得感性认识和基本技能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是实现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方志刚(2013)认为实践教学的体系运作至少有两个最主要的问题需要着手解决:一是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解决“做什么”的问题;二是建立健全完备的运行机制,解决“如何做”的问题[13]。可充分发挥开放大学的系统办学优势,构建了多元立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如个体专题实训、网络虚拟实训、校内综合实训、校外实体实训等。“个体专题实训”是把实践教学环节按项目以专题为单位开发成供学习者自主学习、模拟操作和练习用的学习光盘、教学录像、实训手册等学习材料。“网络虚拟实训”是在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进行网上在线模拟虚拟实践教学。“校内综合实训”是以校内实训室、实训基地为基础,开展部分课程的实训教学。“校外实体实训”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包括与企业合作的校外实践基地、学生自主选择的对口实习单位等开展专业实习。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来实现课程及专业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开展实习实训的同时,引导学生从小微企业入手进行实体化的商业运作。如创办小工厂、小商店、小公司、网店等使学生边学习、边创业。小微企业投入少,风险低,学生能够承受。开放大学的成人学生有工作经验和创业兴趣和一定的经济基础,引导他们开展实体化的商业运作对于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非常有效。

(五)师资队伍建设

开放大学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需要有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保障,师资队伍的素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因素。开放大学师资队伍要对远程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非常熟悉,这是开展远程教育的基础;双师型教师和创新创业型教师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保障。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开放大学是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大力培养自己的优秀教师,规定他们每年都要有一定时间到企业挂职锻炼,让他们熟悉企业,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尽量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创业成功人士来担任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将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引导和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工作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六)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实施保障

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实施与落实不仅依靠学校的努力,还应该充分发挥开放教育的优势,全面整合企业、社会、学校三方资源,建立起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和优化高效的实施体系(如下图2所示)。以学校系统培养为主,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配合,进行专题培养,提供资源和实习实践机会。这样既能充分保障开放大学能力体系的实施,又符合开放大学为社区教育、继续教育服务的目标和定位。

四、结语

根据开放大学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开放大学的远程教学特点和成人学生在职学习的特点构建了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的三层递进的能力体系。即开放大学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其中自主学习能力是基础,职业能力是核心,创新创业能力是方向。如何实施和落实对学生的三个层次的能力培养是难点。围绕能力体系,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资源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措施。本文对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构建只是一个初步的探讨,这一能力培养体系是否适合开放大学还需要实践的检验,还需要根据实践结果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C.列文,周刚,范玉芳. 为耶鲁的第四个世纪而准备[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04). 9-10.

[2] 刘翠秀.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定位[J]. 教育评论,2006,(08):23.

[3] 丁三青. 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战略举措[J]. 中国高等教育,2000,6(Z3):78.

[4] 戴林富. 关于构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思考[J]. 高教探索,2006,(3):49-51.

[5] 李龙珠. 我国高等学校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研究[D]. 2007,(04):7.

[6] 叶文华. 开放大学建设:理念先导、路径选择与体制创新[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03):7—9.

[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R].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8] 纪平,杨亭亭,李松. 开放大学学科建设研究[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2):28-33.

[9] 刘莉. 开放大学:战略转型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国远程教育学术论坛”综述[J]. 中国远程教育,2012,(6):5-12.

[10] 韦盛奇,何苗. 注重职业能力教育的培养模式转型研究——基于四川电大学生职业能力的调查分析[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1):80-86.

[11] 李欣茹,王晓霞. 对开放大学课程体系的分析——以英国开放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为例[J].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5):50-59.

[12] 于云秀. 开放大学的内涵与体制机制创新[J]. 中国远程教育,2011,(5):27-29.

[13] 方志刚. 远程实践教学:理念·环境·创新[J]. 中国远程教育,2013,(1):58-65.

第9篇: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关键词:新增专业人才培养工程造价

中图分类号: TU7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 我国在借鉴德、美、英等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高职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随着高职院校数量和招生人数的迅速增加以及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出现了很多新增专业, 如何构建新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就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以下就以高职工程造价新专业为例,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详细调查社会需求及岗位需要

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新专业,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社会需要,其目前和未来几年的人才供求关系如何,该专业和岗位对毕业生有何要求、在某范围内有多少院校设有相同专业及其特色如何等等,都是培养人才时必须了解的。广泛深入的社会调研,对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三方都大有裨益。对学校来说,通过对造价领域工作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向用人单位征求在专业设置、人才素质、培养目标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可以了解自己的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合理;对学生来说,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新型、科学的就业观;对用人单位来说,可以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就业意向和需求标准,便于采取相关措施吸引广大毕业生。

1.社会需求。浙江省是建筑大省,仅2008年浙江省工程造价专业需求将远远突破5万人,而据有关数据显示,到2009年浙江省工程造价师与造价员总数仅有26500人,因而浙江省工程造价人才缺口有2万多人,明显供不应求。同时根据我们三年来在全省发放的300份调查表,回收272份,统计表明,目前每个工程造价相关单位平均需求2人以上。学院还通过对浙江省所有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进行调查统计,全省高职高专院校设置工程造价专业的仅有10家,2009年共计招生规模1209人,而浙江省中西部地区仅有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一所高职院校开设工程造价专业,09年招生300人,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2.岗位需要。每个建设工程从开工的预算,工程进度拨款及工程竣工结算的工作都要求造价员全程参与,同时从业主到施工单位及公正方的造价咨询中心都有自己的造价员,造价员是任何一个建设项目也不能缺少的。但目前在该领域中,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综合素质参次不齐的现象十分突出,真正受过工程造价系统教育的人数相当少,而大部分是工程类、会计类、经济类的人员构成。从学历上看,本科学历的不到20%,专科学历的约40%,其余主要是成人教育、技校、中专等毕业生组成。而目前在学校培养的大量“工民建”、“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他们具有相当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而在经济、管理、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结构相对较弱,尽管在高校的教育改革中,对这一状况有所改变,但与岗位需要还是脱节。工程造价人员应该是即懂工程技术、又懂经济、管理和法律,并具有实践经验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培养专门的工程造价员就变得非常急需。

二、准确定位就业岗位和培养目标

1.明确岗位定位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中小型设计院(所) 、建筑管理企业、企事业单位的基建部门及建设业主单位、建筑安装施工单位和装饰公司等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相关工作的。毕业生要求具有懂行业政策和建筑市场规律的能力;编制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与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工程预算价、竣工结算、招投标过程中的标底及投标报价制定与审查等方面的能力;能从事工程造价的编制、审查、有效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按照职业归类定位于造价员这一岗位,可以分为各种工程预决算、招投标、造价咨询等不同领域。毕业后应取得造价员证书,通过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学生进一步深造和锻炼,可以成为技术负责人,再发展提升考取国家注册造价师资格成为项目负责人,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确定培养目标

结合岗位定位,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为工程建设一线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具体地说,就是该专业应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既有良好的工作素质又有较强的技术岗位技能、具备工程建设一线造价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实用型人才。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具有熟练从事建筑、安装及高级装饰工程预、结算,以及工程投标报价与招投标的能力,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经济的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从而在毕业后可以到中小型设计院(所) 、建筑业管理企业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基建部门及建设业主单位、建筑安装施工单位和装饰公司从事工程造价的相关工作。

三、精心构建核心能力和课程体系

1.核心能力。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高职课程设置必须以岗位能力为导向,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专业课程要加强针对性和实践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工程造价类专业各就业岗位和就业领域的各项技能进行总结和分析,概括出必须要掌握的几项技能,然后找到核心能力。通过上述分析,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能力是熟练编制各类工程预决算、能进行工程标底编制和投标报价、同时熟练运用工程造价软件。要培养和达到核心能力,又必须先掌握基本能力如施工图识读能力、工程施工管理能力、熟悉工程经济知识等,同时为拓宽就业渠道,必须掌握几项拓展能力如房地产估价、工程审计、建设管理等。

2.课程体系。结合上述能力分析对应出各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等,此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要特别注重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成为以造价为专长的多面手,从而拓宽其就业范围。另外,在进行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时,必须突出高职特色,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主要专业课的课程安排上,凡能设实训环节、有条件增加实训部分的课程,都要增加实训环节,而且形式要多样。如建筑施工技术课可以2~4周的生产实习作为其实训环节,建筑识图与构造增加课程实训、施工组织及各类预算,以课程设计作为实训课程,预算软件课程必须开设大量上机操作学时,实践教学应达到总教学活动周数的40%以上。通过对实训环节的增强,达到部分学生一毕业就能顶岗,一般学生经过很短的见习期就能马上胜任工作的要求。此外,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学生的“双证书”政策。因为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肯定优先选用有“职业资格证”的学生。

四、努力建设必要的师资和设施

1.进修培训。高职院校应在鼓励现有教师提高学历层次的同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教师到生产岗位一线去学习和交流。这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也是高职院校对岗位需求进行调研的良好机会。不仅使学校了解社会需求,也使学校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上更具有针对性。

2.引进人才。由于高职院校的连年扩招,教师数量已明显不足,因此在鼓励现有教师进修的同时,必须加强人才引进。高职院校的教师引进工作不必效仿普通高校“非高学历不要”的做法,我们既然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应引进一批有专业技术的能工巧匠,同时还应制定相关政策,真正做到使这些人才能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

3.外聘教师。聘请校外有实践经验的一线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讲课,从理论上说效果较好,因为他们有实践经验,讲课更贴近实际,但对于外聘教师的使用必须适度,而且还要根据课程性质而定。对于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尽量选用本校教师授课;对于专业课,可适当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特别是实训教学过程。

4.硬件条件。利用已建有的建筑材料、工程测量、施工技能、建筑机房、工程预决算等实训室作为工程造价专业实训。同时改建机房引进造价软件作为工程造价专业实训室,增加和更新部分实验仪器设备,以提高实训效果,使工程造价专业实训教学条件进一步提高。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以工程造价专业内容为标准,链接各现有施工单元,扩建成工程造价专业实训基地,同时将工程典型“案例”虚拟化,满足学生实践教学,教师“双师”能力训练。

五、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和设计工程造价新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 ,希望对其他新增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设计有所帮助。新增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一定要结合岗位和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提炼核心能力,再进一步构建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建设必须的师资条件和硬件设施,并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意检查、反馈和完善,走出一条完善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马树超、郭扬.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