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少数民族文化特征范文

少数民族文化特征精选(九篇)

少数民族文化特征

第1篇:少数民族文化特征范文

论文摘要:云南少数民族建筑具有多元性、丰富性、原生性及景观独特性等文化特征,既反映了各民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也反映了各民族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家庭结构,还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类型、文化差异、审美心理、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云南民族建筑是各民族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象征,是一份厚重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云南民族众多,地理和气候条件多样,使云南民族民居建筑显得多彩多姿。各式各样、五光十色的民族民居,外有奇丽的风貌,内有智慧的技艺,引人注目,形成了云南突出的民族民居文化。

云南各地都有不同的民居建筑。宁菠纳西族、怒江傈僳族的木楞房,元江哈尼族的土掌房,西双版纳傣、景颇族的竹楼,大理等地彝、白族的重檐瓦房以及白族由重檐瓦房发展而形成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及彝族发展形成的“一颗印”等,在结构、布局、装饰、工艺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典型化和规范化的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特点。

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竹楼、土掌房、木楞房随汉文化的不断传入而不断改变。一方面,很多民族在吸取汉族建筑风格和技术后,结合本地、本民族的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逐步创建、发展了有自己特色的民居建筑。另一方面,受自然条件、生活习俗、经济文化、历史传统的制约和影响,各民族的民居仍以木楞房、土掌房、竹楼作为基本的住房,历经几千年不变,只是在工艺和技术上逐步改进。重檐式瓦房是多元文化结合的典型民居,彝、白族人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建了“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六合同春”等壮丽、舒适、体现工艺类的住房,并历经千年以上,成为具有悠久民族传统的住宅。

一、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多元性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化构成、地理经济和信仰及意识形态。

与中原地区自先秦以来就形成比较明确、清晰的文化传统相比,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构成有明显的特点。在同一时期,有多种不同的文化共同存在,如傣文化从来都是一种独立的文化类型,百淮系文化也自成一家。

从地理经济上看,氏羌文化起源青藏高原的氏羌族群,是一种高原游牧游耕文化,“编发左社,随畜迁徙”是其特点;百越文化源于我国南方地区的百越族群,稻作、干栏建筑、纹身为其本质;百淮文化被视为云南的本土文化,或许可称作“以采猎为务”的狩猎文化,剿牛、猎头、喜山居…显然,这种划分是极为粗略的。实际上,每一种都并非纯粹的文化类型,而是杂交各种不同的文化因子于其中,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现象比比皆是。

从族源出发,云南文化可分为氏羌文化、百淮文化和百越文化几种类型。从精神意识看,又有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巫鬼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之分。

这些多元的文化因素在民族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建筑中被划分得很明确。云南少数民族在建筑中众多的忌讳也充分说明了多元性,例如白族、彝族的门楼和壁照是相当重要及神圣的地方;“土掌房”的炕是标志社会地位的地方,等等。

二、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丰富性

(一)建筑分布的丰富性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着25个少数民族。在民族分布上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在聚居的地方,可以看到各少数民族自己独特的建筑样式,例如大理白、彝族、宁菠纳西族、怒江傈僳族、元江哈尼族、西双版纳傣、景颇族等,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筑样式都是统一的,沿袭自己民族几千年来的风格;在杂居的地方,可以看到各少数民族相互交流,相互吸取,由此而衍生出的很多新的建筑样式。

少数民族在云南分布很广,彝族主要分布在滇东北、苗族主要分布在滇东和滇东南地区;傈僳、怒、独龙、哈尼、傣、拉枯、侃、景颇、布朗、纳西、藏、阿昌和德昂等族主要分布在滇西、滇南、滇西北的广大地区。另外,各民族居住的立体分布也较明显。白、壮、回、纳西等族多居于平坝;傣、阿昌居于低热河谷;彝、哈尼、拉枯、仇、景颇、布朗、瑶、德昂多居于半山区或边远山区;苗族多居于高寒山区;藏和普米居于滇西北高原;傈傈、怒和独龙族则分布在怒江、独龙江两侧的山区。彝族主要分布在滇东北、苗族主要分布在滇东和滇东南地区;傈僳、怒、独龙、哈尼、傣、拉枯、低、景颇、布朗、纳西瞥藏、阿昌和德昂等族主要分布在滇西、滇南、滇西北的广大地区。

(二)建筑样式的丰富性

从建筑的样式来说,云南少数民族的建筑可谓丰富多彩:有平顶的,例如哈尼族的“土掌房”;有吊脚的,例如傣族、景颇族的“竹楼”;有分层的,例如宁菠纳西族和怒江傈僳族的“木楞房”;还有白族、彝族由重檐瓦房发展形成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以及彝族的“一颗印”等等。

这些建筑样式按照今天的建筑标准来看也是相当科学的,它们之中的大部分建筑都具备通风、透气、透光、保暖等功能,有的还具有冬暖夏凉,防潮、抗震等功能。

三、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原生性

(一)建筑材料的原生性

炎热多雨潮湿的云南南方地区竹木繁茂,各民族以充足的竹木材料建造竹楼,凉爽、防湿,是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良好住房。高寒山区森林茂密,气候寒冷,各民族就地取材,建造了保暖性良好的木楞房。滇南山地建筑土掌房,所需泥土木材多,这种房冬暖夏凉,通风透光好,屋顶做晒台晒粮食,便于生产生活。重檐式瓦房和“一颗印”式房屋保暖和防风性能好,适宜温带地区人们居住并可防风和抗震,适合云南大理、丽江等地的自然条件。滇池、洱海地区是云南经济文化中心,彝、白、回、纳西、汉等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经济文化水平较高,各民族建筑“三颗印”式、三合院、四合院、三坊一照壁等,造价和技术要求高。而云南东南、南方的木柱房、土掌房、竹楼等造价低,技术不高,适合这些地区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状况。

(二)建筑样式的原生性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境,自古以来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就不多,除了云南的政治文化中心大理、昆明以外,基本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而充分保留了自己民族的建筑特色。即使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建筑样式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得益于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

四、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景观独特性

除了满足建筑最基本的居住功能以外,云南少数民族建筑还突显了自己的另外一个特色—景观独特性。

白族的民居建筑均为独立封闭式的住宅,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一座端庄的民居院落主要由院墙、大门、照壁、正房、左右耳房组成。一般的建筑形式是:“两房一耳”、“三房一照壁”,少数富户住的“四合五天井”,即四方高房,四方耳房,一眼大开井,四眼小天井。此外,还有两院相连的“六合同春”,楼上楼下由走廊全部贯通的“走马转阁楼”等等,真是五花八门,犹似迷宫。不过这种古老而又造价昂贵华丽的住宅已不被当地白族人采用了。现在多是一家一户自成院落的二层楼房。但雕刻、彩绘仍不减当年,而且有所发展。白族民居往往注重门楼、照壁建筑和门窗雕刻以及正墙的彩绘装饰。门楼是整个建筑的精华部分。门楼建筑艺术水平的高低,可以确定其主人的经济地位,也是一种光宗耀祖的标志。它通常使用泥雕、木雕、大理石屏、石刻、彩绘、凸花砖和青砖等材料组成一座串角飞檐、花仿轻巧、斗拱重叠、玲珑剔透、雄厚稳重的综合性艺术建筑。

照壁是白族居民建筑不可缺少的部分,院内有照壁,大门外有照壁,村前也有照壁,可见照壁的作用和重要性。照壁均用泥瓦砖石砌成。

彝族的“一颗印”,最常见的形式是毗连式三间四耳,即子房三间,耳房东西各两间。子房常为楼房(由于山区,地方小,潮湿),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空气,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一颗印住宅高墙型小窗是为了挡风沙和防火,由于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故称“一颗印”。

宁菠纳西族和怒江傈僳族的“木楞房”典型的平面有单间式、双间式、三间式三种,每一种又有带外廊及不带外廊的区别。

第2篇:少数民族文化特征范文

论文摘要:从文化视角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项目地域性与地域文化统一性、文化的原生态性与自然性以及文化的现代与传统兼备等特征。它的文化价值在于其自身的民族文化传承功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树立文化自觉与保护意识,不断改革、创新和发展是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众多,它们共同构成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体系。近年来,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社会处在一个融合发展的时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成分,如何进行文化定位与发展,有效地融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发挥积极的文化功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

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

1.1 项目地域性与地域文化统一

地域文化是以历史地理学为中心展开的一门文化学科…。体育具有地域性,是体育不同项目与文化产生的基础。正 因为不同地域存在着内容和形式大相径庭的体育活动,因此,在不同的地域范围才有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可能。同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彰显出不同的地域体育文化特征。

体育项目技术对地域具有较大的依赖。可以说,地域地理环境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生发展的基础。如藏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赛马运动。赛马是藏族人民尤为喜爱的地方体育项目。在我国许多藏族聚居地,还保留着相当规模的赛马运动。如藏北赛马会、康定赛马会、甘肃华锐藏区的赛马会等。藏族的赛马项目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藏区草原居多,马作为藏族人民重要的交通工具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因此,以赛马作为当地藏族人民欢庆娱乐的方式,方便可行。当然,赛马并非藏族独有的传统体育项目。

一般来讲,凡是聚居在草原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多都有赛马的运动。如新疆柯尔克孜民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这种项目地域性特点较为明显,这一点从各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项 目特点上就可以找到相应的依据。此外,少数民族体育项 目的地域性与当地的地域文化具有高度的统一。当前地域体育文化理论认为,“体育项目的多样性和当地的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不同地域文化环境下,形成的体育项 目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不同地域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是构成不同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不同地域文化的真实写照。

1.2 文化的原生态性与自然性相融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地域性特征也表明了其文化的原生态性。我国大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其文化的产生与形成具有原生态性和 自然性。如位于桂西北的宜州市北牙瑶族乡水族聚居地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桐子镖”,相传来源于水族的祭祀文化和采收桐果的生产习俗,迄今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明代嘉庆年间,部分水族同胞为了躲避官府、恶霸的压迫而迁徙到广西宜州市北牙瑶族乡居住,附近山上盛产油桐,每年深秋时节,家家户户都到山上采收桐子。劳作之余,人们满怀丰收的喜悦,在村头竖起一张篾笆,画上圆圈当作“靶子”,以桐果为“镖头”,比赛谁投得准,后经民间老艺人的整合加工,与水族丧葬仪式中的“过火海”结合起来,演绎成为水族传统体育项目“桐子镖”。这种类似的原生态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较多,如西藏的“古朵”、土家族的“安昭舞”、畲族 的“打枪担”等。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 目大多具有上百年历史,尤其是在一些聚居地较为偏远的少数民族,其传统体育无论是从外在的技术到内在的文化,夹杂了较少的现代化因素,保持了较好的原生态和自然性,使文化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得到了展现。

1.3 文化的现代性与传统性兼备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尽管由于产生和形成的传统性和历史性,带有更多的传统化意义。然而,伴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技术层面和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发生着悄然变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多带有现代与传统的融合发展。这种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是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所致。

少数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发展中,必然产生文化的整合,增加新的内容和形成新的文化结构。当然,与外来文化的整合过程中,文化的革命力是传统性的,外来文化在与本土文化的整合过程中,逐渐促使外来文化适应本土文化发展的要求。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自身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学习,促进了自身体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使优秀的民族文化“现代化”,形成标志着现代与传统相融合的民族特色的现代文化模式。在此方面尤以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明显。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在 1953年举办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民族政策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增强各族人民体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联合主办、由地方承办,每4年举行一届。

目前,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包括了抢花炮、珍珠球、木球、毽球、蹴球、秋千、武术、射弩、龙舟、打陀螺、“押加”、民族式摔跤、马上项目等多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 目。这些传统体育项目都是近年来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革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现代民族体育项目。这些项 目既有现代体育的内容 ,同时具有深厚的传统体育内涵。

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功能

2.1 民族文化传承的功能

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外在显现,一个民族文化或者说是民族精神的彰显往往通过传统体育来实现。在这些充满文化内涵的体育活动中,都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我国广大地区分布有较多的少数民族,而且很多少数民族 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 ,大众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成为该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承方式。通过各种类型的传统体育活动,将传统体育中所隐含的该民族制度习俗与心理价值趋向等进行有效的传承,从而达到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

例如土族的传统体育活动与该民族的节庆习俗和宗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正月的初一,土族人民常常相聚跳安昭舞。正月初三,则跳为祭祀驱魔的舞蹈。二月初二,则举办跳神会,会前一般举行赛马活动。而在正月十四和六月初八、初九,在西宁的佑宁寺要举行隆重的“晒佛“仪式。大会期间,要举行盛大的祭神舞蹈表演和赛马、射箭等活动。土族传统体育与宗教祭祀活动常常相伴而行,在传统庙会和宗教活动的同时,使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人们感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导土族人们了解和遵循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达到土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功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保存下来的,反映各民族意识和多元文化活动的财富。很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多数来源于该民族的宗教文化起源和节庆丰收,因此,这些传统体育文化的本身就是记载和保留该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如火把节是我国西南地区彝、白、僳僳、佤、布朗、纳西、拉枯、普米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节日期间,将会举行盛大的多种传统体育活动。据说最早的火把节是人们点起火把在庄稼地转悠 ,烧死庄稼地里的虫害,使来年农业得到好的收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老的火把节便成了人们向火神祈求丰收的传统节日。

在每年正月十五日晚上,彝族白马山寨里的男女老少排着火把的长龙,一路高呼着,弯弯曲曲地穿过山寨,走遍田野地角,他们要用火把驱除邪气,祈求吉祥和幸福。因此,通过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来加强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使我们了解不同民族的远古生活与文化起源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目前,我国已有研究机构专门从事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如近年来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对民族文化遗产进行的种种所谓的“化石努力”,即非常忠实的保留一个濒危民族文化的样本,尽量排除一些现代人给予的观念,或者是现代人给予的偏见。

2.2 构建和谐社会文化的功能

2007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李德洙在讲话中讲到:“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和谐社会是我国政府近年来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文化的内涵,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少数民族文化反映了少数民族的人文理念和价值取向,促进了民族团结、提高了民族凝聚力。因此少数民族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以它丰富的内涵影响着和谐文化的建设。”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的国家,地域辽阔,民族分布广泛,不同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正是多个民族文化才构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灿烂的华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当前文化发展多元化成为文化界炙手可热的话题。在长期的文化发展中,人们愈加发现民族文化的多元化是保持民族文化活力的有效保证,尊重各自的民族文化,反对民族霸权文化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不争事实。因此,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其实质就是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而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则是构建我国文化多元结构的重要任务,也是最终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3.1 文化自觉与文化保护

“文化自觉”的概念,最初是由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来的,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 ‘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文化自觉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发展的前提。就现代形式而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由于各个方面的因素,总体上与国家推广的众多的现代竞技体育,无论是从后备人才、设备条件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情况表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绝非是一种被动的文化保护,而是应具备一种文化自觉的常态。应主动树立和加强 自己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以求得生存与发展。

有学者指出:“就生存论层次的现代化而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继续生存,就只能作总体的、根本的适应性转型,走一体化的道路,并以依附性的边缘文化形态存在;从意义论层次的现代化来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则可以在有可能作个性化选择的精神信仰和生活境界的范围内,以多元化的民间风俗习惯和个性生活情趣形态长期存在,并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产生参考性影响。”

3。2 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生命力,任何一个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并非完整不变的,文化嬗变现象广泛存在于各个民族和社会文化发展之中。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 ,汇集全国55个少数民族的 160多项传统体育项 目,已成为展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最大平台。此外,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央在政策、法律及经费上都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OO1— 2O1O年体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中央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体育经费的支持,增加这些地区全民健身工程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布点,通过实施“雪炭工程”,向少数民族地区援建了大批体育场馆项目。这些措施都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向现代化发展的趋向和标志。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还表现在对传统体育项目完善创编层面。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就进行了规模庞大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挖掘整理工作,其中,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就整理出676个项目。这些项目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努力下 ,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走人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学校课堂。如维吾尔族为庆祝麦收举办的高空转轮游戏,上世纪中后期,沙哈尔地曾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而经过挖掘、整理和大力推广,目前又在新疆地区得到普及。又如抢花炮、毽球等项目也是近年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 目现代化改革的成果。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保存下来的,反映各民族意识和多元文化活动的财富。它是探究体育起源和发展各阶段诸形态的‘活化石’,是挖掘和创造新的体育项目和形式的源泉,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4 结语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建设,对于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乃至我国民族文化的繁荣具有深远意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民族事业,树立民族文化自觉与保护的文化发展意识,梳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功能,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鸥昆渤,著.滇云文化.编者扎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2.

[2]温佐惠,陈振勇.西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地域体育文化理论探微 [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34(1):14—18.

[3]文展.桂西北水族桐子镖的体育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28(3):24—44.

[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EB/OL].http://politics.peo~e.con.cn/GB/1026/9711514.htll

[5]曲凯音 ,周美晶.和谐文化构建中的少 数民族文化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2008(2):49—52.

[6]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 ].北京:华夏出版社 ,2OO4:69.

第3篇:少数民族文化特征范文

文化是民族与民族之间最为核心的标志,如果文化消亡,那么民族终将不存。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丰富多彩的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和谐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步伐加快,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正逐渐被削弱甚至完全消失,近年来,有着22个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云南怒江流域,其民族文化的弱化消失问题尤为突出,呈现出显著的地缘特点。因此,确立民族特色文化的民间保护功能,重视民间主体的保护作用,以应对国际化、市场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消解与渗透,建构多元文化、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少数民族地区,对各民族团结与凝聚、文化与经济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怒江源出于青藏边境唐古拉山南麓,斜惯西藏自治区东部,入云南后,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地区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出境入缅甸,在缅甸称萨尔温江。怒江流域面积有32.5万平方公里,在历史上就是诸多民族频繁迁徙流动的地区,共有傈僳、怒、独龙、彝、傣、白、纳西等22个民族栖息于此,该流域集中了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化习俗、语言和传统,原始宗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六种宗教并存,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多样性突出。近年来,由于怒江主体民族僳僳族群众80%以上的人皈依了基督,怒族、独龙族、白族、彝族、拉祜族、佤族、傣族、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基督信徒人数也逐年上升,民族特色文化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淡化、弱化、变异、消失的态势,再者,由于国际化、市场化发展步伐快速向少数民族地区迈进,人们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对自然的过度改造不可避免地衍生对多样性民族特色文化的侵袭、渗透、消解,从而也导致了各民族逐渐流失自身的本位文化,即使是原有先进的生态文化因子也一并面临逝去的危险,整个怒江流域特有的文化样式日渐式微,形势比较严峻。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团结共处、共同发展的和谐因子,是整个中华民族整体发展的文化景观,探索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模式是建设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安全长廊、稳固和谐边疆地区极为积极有益的尝试。

在我国,民族文化指的是:“具有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的语言和文字;世代相传,流程完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或地区特色生产工艺及其制品;具有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反映某一民族或区域风俗习惯的礼仪、节日和庆典活动、游艺活动、民族体育活动等民间习俗;集中反映某一民族或地区生产、生活特征的民居、服饰、器具、代表性建筑物、设施、标示及其他物品等;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代表性建筑物、设施、标识及特定的自然场所等等。”

根据实地田野调查和深入访谈,我们认为,肯定少数民族悠久历史的那些生态生存方式和生活经验,理解和分享少数民族先进、文明的价值观和习俗渊源,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以此推进我国的民族文化可持续保护与发展,这是切实可行的,而且也是必须的。首先,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主体是当地的各少数民族民众;其次,民族特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传承机制是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表征,它集中表现在他们的各种节庆仪式、居住样式、服饰等景观中;第三,各级各界人士及各少数民族自身对其优秀文化元素的温情和敬意是他们滋养文化自信心的精神食粮;第四,各级政府组织是扶持、辅助、引导各少数民族实现其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一、民族文化保护的主体

——当地的少数民族民众

少数民族主体的自觉性和参与性是保护民族特色文化的根本基础。根据我们对怒江流域傈僳族、白族、普米族、彝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佤族的文化现状调查,我们认为,民族文化保护的主体首先应该是当地民众,其次才是政府各级各类组织的宏观调控、扶持和引导。仅仅依靠政府各级各类组织的“法律法规”进行民族文化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应该重视从民间和政府两个层面相结合来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实施保护。比如,有的少数民族地区在举行节日庆典、招商引资、民族节日等活动的时候,曾规定各乡镇村少数民族群众必须衣着少数民族服装方可上街、赶集、观摩、参加节庆活动等,否则以罚款论处;政府各类组织和机构在一些少数民族村寨,先后专门建立了一些民族民间歌舞活动场所、祭祀活动场所,适时举行歌舞表演、民间贸易交流活动,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加入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行列里来。以上措施和努力既体现了政府各级各类组织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上的积极努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少数民族群众保护和传承了其特色文化,功不可没。然而这些保护措施和强硬规定却没有成为减缓民族特色文化弱化、消失最有效的方式。近年来,随着人们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对幸福指数经济指标的渴望导致的过度开发使得怒江流域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淡化、弱化、消失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有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除了族称外几乎已经找不到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踪迹,即使是本族群的民众,他们已经基本或完全不了解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表征性的文化特征也已消逝。根据调查,我们认为商业化开发、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并不矛盾。既要保护民族传统特色文化和其中的优秀元素,又要与时俱进地与国际文明成果接轨,如果仅仅依靠政府细化措施并监督实施、帮助少数民族群众组织经常性的文化活动来保护、传承、发展民族特色文化是远远不够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效方式应该是政府各级组织的政策和制度保障与民间可持续传承、保护、发展理念相结合,如此才能在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格局中进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有效传承。例如,云南某大学曾在怒江福贡县赤恒底傈僳族村寨设置“云南少数民族村寨跟踪调查与小康社会建设示范基地”,他们以傈僳族传统民居样式融合现代化设施与理念来建设基地房屋,该地区傈僳族群众慕名参观后,纷纷表示自己建房盖屋也要以基地的傈僳族传统民居样式建造,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民众在选择自己居住文化上对自己民族的历史创造力的趋奉、热爱和尊敬,附和了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深层冀望和心理要求。所以,民族特色文化保护

转贴于

的主体首先应该是族群民众,其次才是各种规章制度的保障。文化保护一要从精神层面确立、肯定其文化与时展相吻合的优秀部分,二要在制定文化保护和传承机制时首先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和发展冀望相结合。少数民族民众在保护传承发展自己民族经济与文化的过程中重新感受、体验、认识自己民族历史文化的优秀部分及在族群发展中的进步意义和作用,从而确立族群文化自尊意识和自尊理念,与其他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二、民族特色文化村寨群

——可持续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基础

文化表征是民族文化存续的根本保证。居住样式是民族特色文化最重要的外在表征,因此,民族特色文化村寨群是族群文化向心力的外在形式,是可持续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基础和精神纽带,同时它还是少数民族地区保护和发扬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然而,少数民族村寨与主体民族——汉族村寨并无二致的建筑模式和发展思路既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自信心的确立和族群文化精神的期许,也不利于他们特色文化的保存、延留和由此而带来的经济发展潜力,它在某种程度上稀释、屏蔽了少数民族族群对自己民族形成、生存历史的肯定。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21世纪始,国家为改善怒江流域少数民族居住条件,提高少数民族生活质量,先后斥资实施消灭茅草房工程,代之以石棉瓦房、土砖房、混凝土楼房等房屋样式,在一定数量上取代了少数民族世代居住的茅草房、竹篦房、木楞房,确实达到了改善少数民族居住条件、提高少数民族生活水平、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消除少数民族地区居住安全隐患的作用。但是,安居工程伴随着的却是以牺牲其历史形成的特色文化场域为代价。此时期,该地区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中蕴含着传统生态理念的竹、木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也相继被现代生活用品所取代。如,2003-2005年,贡山县政府为了改善当地少数民族的居住环境,实施了消灭茅草房、危房和美化庭院的温暖工程,为多民族乡丙中洛查腊怒族村每户怒族群众免费提供一定数量的水泥、石棉瓦,改造木质危房,消灭茅草房,查腊怒族村寨传统特征的居住样式开始改变,出现了石棉瓦水泥空心砖房,目前,怒族传统居住样式——木板石片房正逐渐被取代、否定,怒族村民开始积极努力建盖现代的水泥空心砖房;1990年后,特别是2000年后,当地怒族、傈僳族、独龙族、藏族村民传统竹、木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被现代生活用品所取代。然而,各少数民族在赶上和超过其他民族比如汉族这个历史相对悠久、文明程度相对较高的主体民族现有生活水平的跨越式发展中,更多地是以放弃和否定自己的民族文化为代价的,他们更多地认同汉族文化的发展速度和格局,努力追求与汉族一样的生活理想,除了居住样式外,民族特征鲜明的衣着服饰审美取向也逐渐趋同于汉族,如怒江流域一部分聚居或散居的傈僳族、怒族,部分彝族和阿昌族。而那些靠近县城、乡镇或与汉族杂居的少数民族,民族特色文化消失的情况更加显著,有的则仅仅保留着族称,其特色文化表征如居住样式、服饰、节庆仪式、歌舞等深蕴着自己民族历史文化的表征均与汉族完全一致,如兰坪县的白族居住样式过去趋同于傈僳族,多木楞房、石片房,现今基本与汉族村寨一致,大多是土墙瓦房、空心砖瓦房和少量水泥浇注的多层小楼房,既无大理白族特色风格的民居样式,也无与其他民族互融互渗形成的新的白族建筑区域样式;梁河县城的阿昌族居住样式、服饰审美已经和汉族完全一致,几乎所有民族文化表征都已消失,仅在离县城20公里之外的弄邱村,还保存了极少量的阿昌族传统居住样式的房屋及部分传统民族服饰和节日歌舞;福贡县上帕镇腊乌村和鹿马登乡赤恒底村傈僳族村寨、贡山县丙中洛乡查腊村怒族村寨、贡山独龙族乡孟登木村、熊当村独龙族村寨等,传统地域材质和样式的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特色居住文化景观正受到现展理念的强烈冲击和挑战,民族服饰、节日歌舞消解、异化、消失的的情势比较显著,仅在偏远之地才可见到各族群特色文化景观的显著存在状貌,而且其特色的居住文化也因其贫困、落后的表征逐渐被否定、被消灭。

关于怒江流域少数民族居住等文化历史积淀,清代余庆远在《维西见闻录》中曾这样记载过怒族的居住、服饰情况:“覆竹为屋,编竹为桓。……人精为竹器,织红文麻布。”由此可知,怒族居住区在历史上曾为茂密的原始森林,竹木制品是他们历史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明证,蕴含着他们早期的生态审美思想和理念,是他们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在怒江流域还有部分(有的地方甚至是众多)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的竹蓖房、石板房存在,而它们正处于当地政府以消除贫困落后、安全隐患为发展蓝图的安居工程之列。

但是,值得我们充分注意的一个历史经验就是,一个民族,其文化的核心就是它的价值观。居住样式是一个民族文化价值观最具亲和力的外在表征之一,如果一个民族表征性的东西都已经不存,那么它的文化被彻底颠覆的危险就越来越大了;况且,如果一个民族的发展总是以羡慕人家的文化为基础,对自己的文化缺乏了解、执着和敬爱,那么文化表征的消失随之而来的就是自身文化的流失。怒江流域有着最为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目前这些文化资源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式微现实。在怒江峡谷,由于山高险峻,自然环境特殊,可居的平地不多,“千脚落地房”、“木垛房”(“木楞房”)、“木片房”居住理念和样式是怒族、傈僳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长期与大自然交相融汇的经验结晶,不仅熔铸了他们对自然的理解、依持和和解,而且承载了他们与自然协调的特质,熔铸了他们的智慧,既是他们长期与险恶的自然环境斗争的结果,也是他们生态文化语境的自然延伸和呈现。如傈僳族村寨的“千脚落地房”,建房选址时,房子主人考虑较多的是房屋能否躲避山洪和泥石流、要选用坚硬又耐腐性强的树木、要以三角形的稳定性来考虑房屋的结构等问题,这种房屋最大的优点是空气流通、防潮避湿、冬暖夏凉。它不仅是傈僳族聪明才智的展现,而且是他们与天斗、与地斗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深蕴着他们的民族心理和民族自豪感,一味以现代化的全民一致的居住样式来启示、取代他们的特色民居样式,既不符合其独特的自然、气候等条件,又遮蔽、消融了他们的文化。这样做的结果,与否定他们的生存发展历史、否定他们长期与险恶自然环境斗争的智慧与创造力毫无二致,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们文化自尊的丧失。

应该看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由于多元文化的存在从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是,民族传统文化所寄托的族群精神、族群情感的淡化与稀释,必然会带来民族个性的变异,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民族特征的弱化和消失,还可能是族群价值观的盲目性变迁,最终不仅会使中国五彩缤纷的文化性征变为单一化,而且也会给族群发展带来难以预知的隐患。因此,从居住样式的多样性人手,逐步建立怒江少数民族特色文

转贴于

化传承保护区,与怒江“自然(生物)遗产基金库”的地域环境相协调,形成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性性征,辐射整个怒江流域是与世界接轨的理性选择。其方式和具体措施可从以下方面人手。第一,提炼少数民族各族群居住文化精神,注意肯定、保存少数民族特色居住文化景观;明确少数民族民众对族群居住文化样式选择的主体作用,启发、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建盖符合其族群历史文化样式的住宅;以坚固的现代化材料和理念取代少数民族传统的不利于人类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第二,少数民族地区城市表达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域和风俗习惯,与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路径相结合,在州县乡镇一级的城市或城镇设立少数民族标志性雕塑及建筑物,通常以人口较多或较少的少数民族居住风格和有形特色文化形态为城市风貌和地方特色的主要标志。第三,少数民族乡村表达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居住理念的的原生态创造,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审美心理和文化传承中的先进理念,改革不适宜安全、卫生的居住格局部分,如在怒族聚居区建盖新房时可逐步考虑以复合竹木制品或仿木、仿竹材料代替空心砖、石棉瓦、混凝土的整体外观样式;对原有怒族居住样式进行模拟性外观保护;修缮、加固、改造现存的竹木制房屋,使之符合现代化发展对居住的要求,逐渐形成特色民族文化村寨群落。

因此,在怒江地区建设符合少数民族心理积淀、审美追求的居住文化样式,形成多元民族文化村寨群,能从客观上熏陶、影响、启发少数民族民众充分发挥民众的主体性作用,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油然而生敬意和爱意,带动该地区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族群自尊和文化自尊,自觉保护、传承、发展本族群文化,使该地区多样性民族文化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得到永续发展。

三、可持续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的长效机制

——语言、服饰传统和民族歌舞

历史感和认同感是民族特色文化生存、延续的根本。

1.语言传统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内聚力

云南怒江流域各少数民族绝大部分有语言无文字,其历史文化只能口耳相传,民族语言在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族群文化认同和内聚力的基础。调查中我们发现,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群众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各自语言的情况各有不同,通常是靠近县城或者与汉族杂居、与汉族交往频繁的少数民族村寨,少数民族语言消失得较快,衣着服饰、节庆仪式等民族特色文化的表征也随附消失,而在偏僻一点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寨,本民族语言使用比较频繁,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表征就显得浓厚一些,如兰坪黄梅乡龙登村白族及白族支系勒墨人离县城有七十多公里,周围也都是白族村寨,虽然日常语言为地域特征的白族语言,但由于外出打工者较多,当地矿山外来人口也较多,白族与外界汉语交流的机会增多,因此,除50岁以上的女性还穿着已经融合了其他民族特色的白族服饰外,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普遍不着传统白族服饰,节庆既不过或很少过白族传统节日、不着白族服饰,汉化进程加快;再如梁河的阿昌族村寨——弄邱,离县城二十公里,属较为偏辟的阿昌族村寨,日常生产生活语言大部分使用阿昌族语言,但男性村民汉语沟通和使用机会多于女性,男性大部分着汉族服饰,女性则大部分着阿昌族服饰;福贡离县城三十余公里的架科底乡俄科罗村傈僳族,其日常生产生活语言大部分使用傈僳语,民族服饰仅限于40岁以上女性衣着,年轻一代使用汉语者较多,服饰基本与汉族一致。承载民族文化的语言系统消失,民族文化消失的风险增大。

2.服饰传统是民族凝聚力的外在表现形式

少数民族女性是保护与传承民族服饰文化的生力军。女性是美的使者,从心理学上讲,女性更重视服饰的与众不同,她们总是以丰富多彩的服饰美化自己族群的视域,呈现出自己迥异于别人的特色,她们是天然的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忠实守护者。在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服饰方面,女性不仅是民族服饰的制作者,她们还是服饰文化最主要的传承者,女性在本民族服饰的存续和传承方面表现出较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使民族主体文化心理在服饰表征上深层积淀的积极继承者和创造者,原因有三。

一是对民族文化的热情和敬意。对本民族文化积淀的由衷喜爱和趋奉是少数民族女性自觉传承和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如,贡山县丙中洛乡查腊怒族自然村一社和二社共有村民353人,男性184人,女性169人(根据2010年1月“人口统计表”统计)。查腊自然村怒族女性传统服饰制作的时间以一年12个月365天计,怒族女性在家织布、织怒毯,制作怒族服饰的时间约60天,而且主要集中于8月和9月雨季和农闲时,8、9两个月织布、织怒毯、制作怒包、怒衣的女性平均每天约4人/次,占全村女性人数的7%。2005年以前,怒族女性制作怒族服饰绝大部分是自用,出售的很少,而且她们的男性亲属普遍对其制作怒族服饰持赞赏和支持的态度,这说明,女性群体对本民族文化的喜爱是自觉的,油然而生的,制作本民族服饰也是自愿的,没有或较少受外界压力的控制和经济因素的影响,而怒毯作为怒族传统文化的象征对女性的吸引力更大,制作怒毯的机率最高。目前,由于旅游公司对怒毯的订购,怒族女性制作怒毯呈现出一半自用,一半出售的情形,怒毯的经济因素开始显现。

二是经济利益驱动和激发。增加经济收入、担当家庭重担是少数民族女性非自觉传承和保护本民族文化的催产素。如,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恒底村是福贡县著名的傈僳族服装生产点,在赤恒底的9个自然村中,傈僳族服饰制作以出售、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为主,家庭织造出售的市场份额占70%,自用仅占30%,出售服装的材质为现代的棉线或毛绒线,成品产出速度比较快,传统傈僳族复杂的织布工艺和程序基本消失,会做傈僳族传统服装的女性以45岁以上的人居多,这些女性为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农闲时节大多手工织布、手工刺绣,机器制作民族服饰,虽然是以增加经济收入为目标,客观上某种程度地保护、传承了本民族千年形成的服饰文化特征。

三是民族审美心理积淀。亲和感、温情和敬意是少数民族女性追求民族服饰美和创造民族服饰美的心理内驱力。调查中发现,女性对自己的本民族服饰有一种天然的感情,油然而生美感,一是日常生产生活中女性比男子更多地、更频繁地衣着本民族服饰,如梁河弄邱一带阿昌族,日常生产生活中女性着阿昌族传统服饰的人数占90%以上,而男子却鲜有阿昌族服饰,但男性对女性衣着本民族服饰的赞赏度较高,很支持女性制作、穿着本民族服饰;二是女性总是不由自主地在农闲时制作本民族特色的服饰,即使是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购买现代衣料方便快捷的今天,傈僳族男女两性对麻布服饰依然情有独钟,偏远一点的山村女性更甚,她们更多地以衣着麻布服饰而自豪,从内心深处的热爱使得她们不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制作麻布服饰,自觉

转贴于

传承本民族文化。因此,少数民族族群主体共同的审美心理、价值判断是促使男女两性自觉维护、继承、保护本民族文化的原动力,女性则是族群服饰审美冀望天然的忠实守护者。

3.民族歌舞是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的有效渠道

怒江流域各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歌舞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婚丧节庆、亲友聚会要歌舞自娱,甚至打官司也要用民歌对答、调解,这是构成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民族历史,歌咏现代生活的族群文化的有机载体,是族群凝聚力的体现。但是由于怒江流域皈依基督的人数逐年递增,蔓延族群增多,少数民族特色歌舞在信徒中呈现为消失的情势,如怒江福贡上帕镇俄玛底傈僳村民小组,80%以上的村民信奉基督教,信教群体不仅不过傈僳族传统节日——阔时节,也不在任何场合唱跳本民族歌舞;贡山茶腊是一个典型的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怒族自然村,原始信仰和喇嘛信仰者常常自发自觉唱跳本民族歌舞,举行传统的有发展理念的婚礼和葬礼仪式,但基督信仰者则完全禁绝之。在怒江流域基督信仰较为普遍的地区,由于一些教会严禁信徒过本民族节日,唱跳本民族歌舞,有的甚至禁绝衣着民族服饰,所以一些族群村寨几乎完全不唱跳本民族传统歌舞,不过本民族传统节日,也鲜有衣着本民族服饰,即使有的村寨也过本民族传统节日,但方式却是基督化的,对基督教的虔敬使得他们消泯了对自己民族歌舞及优秀文化因子的热爱和肯定,致使民族特色文化已经在怒江主体民族——傈僳族族群中呈整体消解、消失状态,其他各族群的文化特色消泯,传统文化凝聚力减弱。

毋庸置疑,对本民族文化的充分肯定和热爱是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主体性传承的基础。所以,在怒江流域这个多民族、多种宗教、多元文化的地区肯定并弘扬各少数民族历史流传下来的原创优秀文化精神理念及表现形式是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传承、发展、走向市场、走向现代化的长效机制。具体措施一是提炼各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精神和积极因素,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文化传习所来传承族群文化;二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完小设置一定学时的民族特色文化技能双语课程,教授各少数民族儿童部分传统生态技能;三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乡镇村设置民族传统服饰、传统歌舞培训班,分批、分阶段、分层次培训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制作技术、传统歌舞表演,并在一定的时间进行民族服饰制作、设计、歌舞展演和比赛。

四、古老而先进的生态思想和先进理念

——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精神动力

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按照自己的生存语境创造了自己的文化,积淀了丰厚的生态思想,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态、文化内容和文化内涵。在各少数民族传统的节庆、祭祀仪式中不同程度蕴含着古老先进的生态思想和生态理念,这是各少数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所在。对自己民族古老生存历史文化的现代肯定是各少数民族提高民族自信心,维护共有文化根基的精神保证。在历史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特色文化消失加快比较严峻的现实情况下,少数民族古老生态思想和生态理念的张扬是特色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重要方式。它一方面充分肯定、赞扬了少数民族生存、发展的科学性、合理性、经验性文化,另一方面还增强了他们保护、捍卫自己特色民族文化的责任感、紧迫性和主动性,促使族群特色文化获得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例如,过去,狩猎是怒江流域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等早期居民的基本生存方式,因此他们天生依赖自然,敬畏自然,自然在他们朴素的世界观里有着神圣的地位。在怒江一带,打猎不仅是族群历史上一种维持生命的活动,而且也是传承民族生存技能、价值判断的一项体育竞技活动,然而,在今天打猎已经被完全禁止的时代,偷猎的现象仍然在少数民族群众中有着一定的市场。如在高黎贡山白花岭一带,一位老猎王曾说:“几百年来,我们祖祖辈辈都靠山吃山,哪个男人不上山打猎?如果打猎能把动物打绝,那几百年前早就打绝了,哪里还等得到你们来建保护区?”在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时间里,怒江两岸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茂密的森林养育了无数仅靠采集、狩猎为生的原住民,可是青山绿水却没有消失,虽然过度开发导致的环境和生态的变迁加剧了怒江森林动植物资源的压力,可是完全禁绝少数民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延续下来的文化精神,也是不明智的。例如,过去傈僳族猎手打猎时一般都供奉山神及猎神。山神主管山中动物及家中禽畜兴旺,而猎神则保佑猎人捕到动物。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全村人要集体到山房(类似山神庙)宰杀鸡或羊祭祀山神。出猎前需点三炷香杀牲供奉村子附近古树下或者岩石下的猎神,在场的人都要磕三个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每年立秋后是围山的季节(又称开山的季节),祭祀山神后就可狩猎,猎人在山上有规律地布置捕兽扣,第二天去查看,如果没捕到猎物,15天之后再去山房祭祀山神,第二次还没捕到猎物,这就昭示说山神发怒了,不宜狩猎,该年禁绝狩猎。如果开山第二天就捕到猎物,猎人就要把捕到的第一只猎物做上标记放归大自然,直到捕猎到那只做了标记的猎物才“封山”,这是山神提示:此次围山季到此结束。傈傈族的狩猎过程和习俗其实蕴含着他们古老的科学的生态思想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用现代科学方法来分析,其狩猎过程有其先进的科学性:如果间隔15天依然没有捕到猎物,说明该物种数量很少,只有当年不捕猎才有利于动物种群繁衍;在捕猎季节两次捕到同一只猎物,说明动物种群数量比较多,且成熟;立秋开山捕猎是动物的成熟季节,避开了动物繁殖生长的关键时期,有效保护了动物的生长。这种原生态的秘密是使其居住的青山绿水长盛不衰的秘诀。在现代社会,虽然各少数民族伴随狩猎而生的各种特殊的图腾崇拜仪式早已淡出他们的生活,但部分传统文化深厚的傈僳族人、怒族人、独龙族人至今仍把与本民族有关的动物或植物作为图腾来崇拜,在日常服饰、装饰物中还延留着他们原创文化的遗迹,故而该地区少数民族狩猎文化才会以“偷猎”的方式部分保留并被继承下来。

所以,可以从生态文化保护的角度,充分考虑少数民族的感情和生活习俗,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在对逐渐消失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进行及时有效保护的同时,利用古老的生态文化精神和理念激发该地区少数民族森林生态的保护意识和保护行为,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动物资源,自觉地阻止生态破坏行为,建设幸福家园。

设置一定的时间和区域,给予各少数民族传统狩猎文化一定的空间场和时间场,重塑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精神。在怒江州这个原始生态保留最充分、最完整、狩猎文化最为持久与浓厚的地区划出一定的狩猎区域,根据合适的季节,规定一定的时间限度,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狩猎活动,活动期间举行民间的民族体育竞技活动和猎物贸易活动,传承民族技能和精神文化。

设置一定的少数民族特色体育竞技场,适时进行传统生存工具和传统技能展演活动,合理保护、宣传、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优秀元素。

与本土结合的文化保护理念。在民间确立从儿童到青年、中年、老年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保护意识,从精神上尊重并弘扬他们文化的优秀因子、与现代文明成果接轨的先进部分,让当地人认同、理解、参与、懂得更多的森林保护措施和保护意识,自觉爱护民族家园。

第4篇:少数民族文化特征范文

关键词:

一、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特征的研究意义

少数民族歌舞音乐是中华民族歌舞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创新,存亡都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其中音乐理论是中国民族音乐的理论构成统一体的不可缺少部分。少数民族歌舞音乐是少数民族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对其特征的确认分析,是确认民族音乐的标志性依据。针对歌舞特征的民歌与舞蹈的发展形式,民族的历史,地理位置,依据音乐学上的方法论来分析一系列问题,从而掌握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的艺术知识与特征,把中国少数民族歌舞曲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二、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的特征

1.维吾尔族歌舞音乐的特征

维吾尔族人在广泛的生产活动中积累了宝贵的文化艺术经验,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文化。其中久负盛名的代表作有: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古典音乐,集伊斯兰文化,丝绸之路文化,阿拉伯文化位一体的大型音乐歌舞创作。以及多种风格的民歌,包括:伊犁民歌,哈密民歌,喀什民歌等。

节奏节拍:增盈节拍,混合节拍,常规节拍,复合节拍等四类节拍。其中常规节拍的歌舞曲作用运用的较多。有2/4,4/4,3/8的节拍。一般在散板序唱结束后,以2/4节拍散曲开头,以后穿插4/4节拍,3/8等多种节拍。以库车族为例就是使用散板2/4,4/4节拍。以一种乐器敲击,拉奏为主要节奏,维吾尔族多数情况下使用手鼓,作为主节奏型。以此来调动舞蹈者的节奏与步伐。节奏型规律变化的表现形式为:散板—太孜—赛乃姆—太孜—赛乃姆—太孜。与节奏速度快慢对应变化的有:散板—中速—慢速—快速—慢速一一快速。 舞蹈节奏:维吾尔族舞蹈动是各民族舞蹈动作的融合形式,舞蹈矫健,刚柔并济。

维吾尔族歌舞音乐旋律特征:旋律节奏上表现为激昂,而音阶、调式采用中国、波斯——阿拉伯和欧洲三个音乐体系。旋律的节奏基本上与节拍紧密相连,为加强乐曲的变化,旋律节奏往往和贯穿乐曲的主节奏形成对位关系,并且普遍存在着讫的乐节、乐句和乐段,常见的切分及其变体的旋律节奏特点。

2.藏族歌舞音乐的特征

藏族歌舞形式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而且特色鲜明。演奏的类型主要包括有自然,宗教色彩,也有祝福与吉祥的礼赞。民间舞蹈的形式以歌舞居多,除了以“楚巴”为代表的长袖舞外,还有寺庙舞蹈“羌姆”,以及“热巴”,“果日谐”等。

节拍节奏:藏族歌舞曲的节奏以常用的附点节奏为主,包括平均与切分等。旋律的节奏可以分为悠长宽广的速度较慢类型与较快的短处刚劲型。前者多用长音,平均附点。而后者附点较多,密集十六分音。以短音构成主要形式。根据不同的节奏有果谐,堆谐,囊玛,谐钦等多种舞蹈。

舞蹈节奏:舞蹈主要有“谐”和“卓”两大类,根据节奏的不同,舞蹈呈现出多样式的变换特征,就《堆谐》来说是以踢踏步为特色的男子踢踏舞,节奏紧密而欢快,以短音搭配为主。而《卓谐》和《热巴卓》由于是模拟狩猎形态的自然舞蹈,对舞步有严格的艺术形态要求,在配曲节奏方面,需短音与长音相互配合。

藏族音乐旋律特征:五声性七声音节或者六声音节体系,以五声调式音阶为主,以偏声的运用丰富音乐的旋律。在音调结构中,羽音的地位突出,舞曲旋律的艺术表现特征在于狂野,豪放,同时具有鲜明的高原风格特色,以及爱好自然的情怀。

3.蒙古族歌舞音乐的特征

蒙古族是典型的草原民族,蒙古族人擅长骑马与狩猎,以舞蹈见长,而且技艺精湛,包括有:传统的马刀舞、鄂尔多斯、筷子、安代、布利亚特婚祀、驯马手、小青马、盅碗舞等。舞曲的选材上多为豪放,嘹亮,热情,爽朗,有时也表现为较低沉的旋律。

节拍节奏:蒙古族由于地处有色人种交接地,而且民族众多,尤其是哈萨克斯族的丰富歌舞曲。节拍规则,以2/4拍占大多数,在音节的组成上短小精悍,而节奏较为欢快,明朗,有时候甚至激昂,铿锵有力。而舞曲大部分来自于民歌。蒙古民歌的特色在于跳动音程。有六,七,八,十一和大跳现象。有时乐句间上下句变换重复。

舞蹈节奏:舞蹈的节奏跟随舞曲呈现出高低快慢的不同变化,大多数与蒙古民歌相联。在舞步中转技巧的速度是甚为重要,乐曲的节奏直接影响着舞蹈的节奏与肢体动作,舞蹈的速度等。

蒙古族音乐旋律特征:旋律随着音程的跳动起伏波动,常用五声羽调式,舞曲与民歌的旋律几乎相同,旋律线在局部表现为中间高,两头低。重要大调,用甩音修饰旋律。长短调中,以长调为主。在艺术手法中,旋律体现在进攻式的激昂,但是如一些思乡情怀的舞曲,又以低沉见长。

三、当代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的变化

少数民族歌舞曲音乐是少数民族艺术创作与舞蹈表达的灵魂旋律,是少数民族长期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历史总结中的讴歌与记忆的积累。各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与生活习惯的不同,在各自的范围内发展出了适合自己民族特色与自然风貌的音乐形式,并且配合舞蹈艺术加以演绎,随着历史的进程,各民族音乐既有相互融合的一面,又有各自相对封闭的稳定发展。正是由于空间与时间的交替,构成了少数民族歌舞曲的传统特色与结构形式的多样性。

随着传统歌舞音乐与西洋乐器的结合,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的原生态在当代社会多元化的环境里正在悄然改变。融入了各种不同的内容。如用西洋乐器代替少数民族乐器在配乐中常出现。至于少数民族歌曲的唱法,如蒙古族的“呼麦”、藏族的“真固”,苗族的“匕歌”、撒拉族的“拉伊”、哈尼族的“开门调”、也渐渐加入了外来元素。从而直接影响了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的当代内容形式发展。而且流行歌舞曲的形式,也渐渐成了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的添加元素。无论这种形式的发展对文化的传承与原生态艺术效果的褒贬如何,这已经成为少数民族歌舞音乐内容变化不可否认的事实。(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民族歌舞音乐研究的耕耘者——黄镇方” 晓黎,《云岭歌声》[J]民族音乐杂志编辑部,2003年11期

[2]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音乐教程》 裘柳钦,[J]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年9月

[3] 裘柳钦,《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音乐教程》[J]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9月

[4] “ 滇南山乡里的音乐珍宝都让他 ‘采光了’读杨伟《云南民族音乐研究文选》随笔”李晓佳,《云岭歌声》[J]民族音乐杂志编辑部,2002年08期

第5篇:少数民族文化特征范文

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主要体现在育人、凝聚和示范三个方面,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与国内普通高校一样地同时具有这三项功能:

第一,和谐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能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和谐校园文化可以使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价值认同与行为认同、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还可以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诚信意识、团队精神,实现和谐、全面地发展。

第二,和谐校园文化可以增进师生共识、凝聚人心和协调发展。具体而言,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内可以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对外可以扩大学校影响力,进而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第三,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高校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主体———从事文化研究和建设的教师及未来和谐文化建设的后备力量(当代大学生);同时高校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宣传途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桥梁。以上三点是所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都具备的。因此,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然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除具有上述共性外,还因本身所处的地方环境、生源构成的状况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文化主体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并存。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一方面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又突显出其独特的种族群体性。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不同的少数民族,而不同民族的学生的各不相同,且民族文化背景差别也很大。这就使得文化的主体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就云南而言,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除汉族以外,云南仅少数民族就有25种,即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僳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蒙古族、水族、满族、独龙族,其中15种少数民族还是云南省独有的。因而云南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自然而然就占了很大的比例,几乎每个高校都至少有10种以上的少数民族学生。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在继承了少数民族热情豪爽、能歌善舞的传统与个性张扬、自主意识强烈的同时,同一民族的学生喜欢“抱团成群”,因而族群意识、族群认同感较为强烈,同一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容易形成一个小集体。

二是文化内容的主导性与多元性并存。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仍然是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为主导,这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前提;但由于很多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少数民族,因此各个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一定程度上在校园内得到移植、复制、传承和弘扬,因而使得校园文化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实际上,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文化结构是一个一体多元的模式,具有文化内容上的主导性与多元性并存特征。

三是文化形式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并存。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具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普遍特征,崇尚和谐,追求创新;但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有本民族的,如有信仰伊斯兰教或佛教的部分学生,因而他们的文化心理在形式上就表现出强烈的色彩,这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所体现。这样,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文化形式呈现出与全国一样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并存情况。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由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校园文化建设存在流于形式的因素。校园文化承担着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校园的整体搬迁,部分高校没有把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特别是部分学校对校园文化的内涵意义和价值几乎不了解,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也较少关心校园文化建设,即使有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但几乎也都是学生自己在那里自娱自乐,毫无组织和影响力,因而这些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根本没有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出现了走过场的情况。如云南省,近些年来大部分高校仍然处在外延扩张阶段,一些高校年招生规模达到六七千人,民办高校也达到四五千人,内涵建设却跟不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使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呈现了难度。以云南为例,随着在昆高校陆续搬迁呈贡新区,为了改变原来教学资源日趋紧张,教学科研设施建设迟缓、管理手段滞后的局面,很多高校都新建了一批高楼和大楼,如出一辙,缺乏自己的特性和个性,不利于学生的品质形成,也不利于学校学科和专业的特色建设。

第二,文化建设单纯强调主旋律,多元化和个性方面强调不足。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其校园文化应该具有普通高校的共性,同时也应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尤其是应该突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的气息。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强调文化的主旋律,这是对的。但是,一些学校轻视了学校自身的文化特性,忽视自身发展的条件,这必然使校园文化建设失去依托,失去基础,产生不平衡问题,进而出现不能和谐发展的情况。少数民族地方院校,与内地一般的高校,在文化背景上存在差异性,同时又有多元性,校园文化存在“双多结构”的跨文化交流、传播的特点,文化建设必须考虑内在文化要素的差异性和多元互动性。因此,要研究主旋律的文化内容如何以形式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结合在一起,把它们寓于多种多样的少数民族学生喜爱的文化活动中,塑造个性,从而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双轨发展和和谐发展。

第三,校园文化在传承和表现形式上缺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的针对性。一种文化要得到发扬和传承,通过在其节假日开展纪念活动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如元旦、春节、端午、清明等,国务院都规定了相应的假期来进行纪念。而对于少数民族的学生来说,可能他们自己民族特有的节日会更加重要,这在其居住地都会进行一些庆祝活动,但到大学以后,由于大多数高校只重视并且只开展针对国家规定的传统节日的文化纪念活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本民族文化的纪念和传承。因而对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而言,由学校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就缺乏对他们本民族文化的针对性。

三、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环境和生源的特点,因此,其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有自己的特点,充分反映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师生的需要。首先,应坚持以下的几点原则:

一是坚持文化共性与个性相融合的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引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指针和核心,是统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和各项事物的旗帜,因而,理所当然,少数民族地区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中心展开,也更应自觉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规范。这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共性方面。但是,共性要寓于个性之中来实现,形成不同学校的特点,才能使文化富有生气,才能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因此,高校校园和谐文化建设还必须研究创造出个性发展的路子,把共性的东西通过个性的形式实现出来。

二是坚持科学性与人文性相平衡的原则。文化作为意识要素,它是对现实物质实践的反映,内容上要受到物质实践的制约,同时意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即意识发生的前后继承性、意识要素的相互影响性,意识超越或落后于物质实践的间距性,这些方面形成的特征使校园文化建设具有规律性,遵循规律和把握规律就要求要有科学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也必然要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从而必须坚持文化建设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文化作为主体的因素,它在形式上又具有主观性、能动性和价值性,因而必然具有人文性。人文性不仅反映着文化所包含的社会规范,即政治、道德、法律等典章制度,而且反映着文化所包含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以及乃至心理倾向的人格特征等等。高校尤其少数民族高校的文化建设,必须做好二者的结合,坚持科学性与人文性相平衡发展的原则,做到既符合规律性又符合目的性,和谐校园文化才能形成并长久不衰。

三是坚持传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原则。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具有继承性,因而必然表现出传统性的特质;另一方面又具有创新性,因而必然表现出现代性的特质,二者是相辅相成,必须有机结合。没有历史、没有传统,文化不会有延续性,没有创造、没有变革,文化不会有发展性。传统与现代是相对的,不能孤立地对待。哲学家陈筠泉说过:传统不过是过去文化积淀在当下的体现。传统必然在当下体现,否则传统就不成为传统。传统之所以成为传统,就在于过去的文化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创造性地转换,赋予新的内涵。因此,传统也是发展的。对待校园文化,尤其校园和谐文化方面,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我们都必须坚持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是坚持物质要素与精神要素协调发展的原则。以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孕育和谐校园物质文化、以“以人为本”的制度规则促进和谐校园制度文化、以特色鲜明的精神理念构筑和谐校园精神文化,实现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齐头并进,和谐发展。校园物质文化是实现和谐校园文化的基础,因此高校应该建设成为功能齐全、布局合理、饱含人文精神和历史传统的物质实体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保证,具有导向和规范的作用。因而,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宗旨,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与利益为重,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建立起规范的制度体系。要用制度文化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实现干群关系和谐;要用制度文化实现科学考评,实现师生和谐。精神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根本,因此,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依托学校的优良底蕴,并融入新的时代精神,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引导师生更高的精神追求。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从具体实践层面看,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充分利用课堂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多进行一些民族团结进步、民族和睦相处、民族和谐发展的教育,牢固少数民族地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应充分利用课堂教育教学这一主阵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性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对各族学生宣讲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族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的思想观念,使民族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理念深入学生的心。

第二,在民族高校实施民族文化传承工程,把民族文化传承融进专业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渗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相关领域,使民族文化资源变成教育资源,开辟少数民族学生形成大学文化认同和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校园和谐文化建设,要有这样的战略思路和有效举措,解除因民族文化差异和现代化进程不平衡性形成的隔阂,以利于和谐校园建设。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校园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因此,还要整合高校校园媒体资源来参与这一过程建设,合力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园报刊、校园板报等载体,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第6篇:少数民族文化特征范文

关键词:云南 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歌舞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5Y304和2015年西南林业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YD201539的成果之一。

1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概述

云南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共有25个民族在这里生存繁衍,创造了绚丽夺目的少数民族文化,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宝库和民族艺术的海洋。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各民族传统的民间歌舞,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保持着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是各少数民族人民抒发感情、休闲娱乐、自我欣赏和教育的文化工具,反映了截然不同的民族心理。

1.1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的种类

云南所拥有的少数民族数量很多,具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他们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舞蹈形式与内容。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歌舞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征,大致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类:一种是根据少数民族的种类进行划分,可分为纳西族的热巴舞、阿哩哩,傈僳族的打歌舞、口弦,华坪傣族的孔雀舞,摩梭人的甲搓舞等。 另一种是根据舞蹈的功能进行分类,可分为狩猎类、祭祀类、图腾崇拜类舞蹈等。

1.2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的发展现状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地域偏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到文化发展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条件、社会发展状况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中,受到中原文化影响较小或者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自成体系,成为一个民族特色较为浓厚的地区和舞蹈发源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各地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作为商品的属性日益凸显,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在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上不断创新,逐步走出云南,同时,开始向消费文化转变,走向了更加广阔的舞台,甚至走向世界,在社会公共文化领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更具现代色彩。

2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的内涵和艺术特征

2.1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的内涵

2.1.1 抒发热爱自然的愉悦心情

云南因所处的地理位置、外在条件优良,自然风光绚丽多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很多时候都是通过载歌载舞表达对自然的感恩和热爱之情。因为地理环境优越,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植根于这里的花草丛林间,滋养伸展于优美秀丽的山川河泽中,从自然界自由生长的生物物种身上汲取灵感,创造了植根于民间、来源于生活、生发于民族之魂、积淀于自然特性的传统舞蹈,反映了这一地域人类进化的轨迹。云南少数民族中,取法于自然、表达对自然热爱的歌舞,最突出的是傣族的孔雀舞和蝴蝶舞。孔雀舞是最能代表傣族人审美特征的一种舞蹈形式,舞者从孔雀的形态和动作中受到启发,模拟孔雀的姿态,并进行夸张,编排了姿态优美、身段动人的孔雀舞,以单人、双人、群演等方式展现出来,一般在举行泼水节等节日庆典时才会表演,给人以柔美、妩媚而不失自然的欣赏美感。再看蝴蝶舞,它是傣族人向大自然学习的又一范例。表演时,舞者身披蝴蝶型的道具,模仿蝴蝶飞舞的状态而舞蹈,具有鲜明的舞蹈形式和特征,让人过目不忘。

2.1.2 表达对祖先神灵的崇敬感

古人为了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对神灵的崇敬,在祭祀时都会用舞蹈表达心中的感恩之情,而云南地区因地域偏僻等原因,将这种习惯一直保持下来,演化为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表演。例如,傈僳族的打歌舞,就是为了纪念保卫山寨的五个英雄而创造出来并世代流传的,具体的表演形式是跳舞者围坐在篝火旁,一边吹葫芦笙,一边唱歌和跳舞,且以跳为主,并不停地变换节奏,展现了欢快动人的气氛。而该地区与祭祀有关的舞蹈,则是流传在元阳县的傣族村寨的“祭祀鼓舞”,这个舞蹈以鼓为主要伴奏乐器,女巫者在祭台上载歌载舞,观众们围坐于下方自由跳动,动作趋向简单和简练。而位于石屏县的傣族居住地,则流行“跳龙舞”,该舞蹈以祭龙树作为活动的中心,女巫手中拿着羊皮单面鼓,男巫手中拿着带环的铁圈,在人群中领舞,其他人根据领舞人的节奏进行舞蹈的表演,或者两个人对跳,或者全体围成一个圆圈表演。对于舞蹈的动作没有过多的限制和要求,简单而步幅小,没有固定的队形和队列,一切随心舞动,双膝可以跟随步伐的前进有规律地颤动,可以任意变换跳舞的位置,但是整个场面却一直庄重热烈。

2.1.3 具有生活中隆重的仪式感

在文化娱乐活动相对贫乏的时期,云南各少数民族均将歌舞视为日常的休闲娱乐方式,也将其作为生活中发生重大事项或者在重要节日必须参与的活动,纳西族的热巴舞便是这样。热巴舞虽然是纳西族人的民族舞蹈,却更多借鉴了藏族舞蹈的理念和形式,表演的形式为群体舞,男子手中持铜铃,女子手中持曲柄鼓,混杂在一起进行表演。与其他舞蹈类似,热巴舞因为参与的人数众多,也以广场舞的形式呈现,且节奏随着旋律的改变而变化,有时候铃鼓同响,一片昂扬向上的景象;有时候铃鼓低鸣,如风声呜咽倾诉。每当村寨有喜庆事宜,或者盛大的节日到来时,纳西族人便用热情奔放的热巴舞表达心中的仪式感与归属感。

2.2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的艺术特征

2.2.1 古老而质朴的曲调

就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的整体伴奏状况来看,出现最多的莫过于鼓。鼓是一种非常容易制作、简便易学、易携带的乐器,在日常的歌舞表演中,人们往往踏着敲鼓的节点,顺其自然地舞蹈,所形成的曲调简单而淳朴、真挚而自然,没有过多的声乐技巧与花哨的东西,古老而质朴的气息扑面而来。

2.2.2 原始而自然的动作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因起源于民间,植根于大自然的沃土中,所学习和借鉴的均为自然界的真实生物,因此,舞蹈动作往往源自心灵,发轫于自然,是对自然界生物最原始的模仿与借鉴,带有原生态的气息,真挚自然,丝毫不扭捏、做作,令人观后感觉发自真心,感人肺腑,沉浸其中而不能自拔。舞蹈动作的自然性特征,还来源于人类体力劳动的原始动作,例如,在云南红河、元阳等地流传的“落作舞”,则是吸收和模拟了日常生产劳动中的“打荞麦”,从而形成一些特定的动作,反映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景,自然生发而有意趣。

2.2.3 热情而奔放的情感

少数民族人民在创造本民族歌舞的过程中,已经感受到了最强烈的审美娱乐感,他们将全部的情绪和感情都投入其中,展现出一种热情而奔放的情感,这是发自内心、发自心灵的热爱,从而使得民族舞蹈能够保存、流传至今。摩梭人的甲搓舞,则是为了纪念先人预防外族侵犯的舞蹈形式,主要表现为全村或者部落的人都聚集在广场上,燃起熊熊大火,围着火堆呐喊跺脚,制造浩大的声势,以威震敌人。而该舞蹈演变至今天,则成为一种群体性的娱乐性舞蹈,多被运用于庆祝节日、向神灵祈祷等情景和气氛中,该舞蹈的舞姿粗犷,节奏明快,蕴含着强烈的情绪情感,让人看后感觉酣畅淋漓,禁不住想要参与其中。

2.2.4 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云南少数民族的舞蹈,因发自内心,源于生活,具有无可比拟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所以,才能够流传千年而保持原有的艺术样式。他们的舞蹈之中,有着最原始的天然生命力,是历经岁月的磨砺而流传下来的。而少数民族舞蹈图腾自远古时期出现以来,就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3.1 反映了人类理想与现实的衔接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是古人所创造和流传下来的艺术形式,往往带有想象与虚构的成分,而现代社会的公共艺术是实实在在地展示出来并让人观看的外在形式,务必要通过直接、明确的画面或语言表现出来,而将少数民族传统歌舞的特色与元素融入其中,则是将人类的理想与现实进行有效地衔接与融合。

3.2 有助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发展

公共艺术,指在公共场所被运用和展示的艺术,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而随着频繁的文化交流和人们的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公共艺术需要不断吸收新鲜元素,进行创新,才能赢得大众的认可和喜爱,而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运用于公共艺术中,是传统文化观念与现代观念的碰撞和融合,反映了人类理想中的艺术与现实艺术的有机融合与创新。

3.3 丰富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

在城市和社会中,公共艺术的展示形式是多样的,例如,海报、壁画、装饰画、雕塑、花园等,都是有效的承载体。如何使这些承载体“旧瓶装新酒”,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气象和新面貌,需要设计者广开思路,广泛涉猎,才能广中取胜、广中取新。对少数民族传统歌舞的学习和借鉴,会在很大程度上深化公共艺术的精神内涵,丰富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

3.4 提高公共艺术的审美特征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具有取法自然的质朴、顽强的生命力、热烈情感的投入等艺术特征,具有鲜活性和灵动性,对现代的公共艺术具有极强的启示作用。而以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孕育现代文明的沃土,公共艺术设计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和创意,从而使其创作观和审美观发生根本的变化,影响和改变了公共艺术的精神面貌和呈现方式,提高了公共艺术的审美特征。

4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的社会功能

4.1 凝聚大众人心

如前所述,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歌舞,具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即群体性。群体性的广泛参与,使得舞蹈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和沟通的一种有效方式。在灵动的舞步中,人们增进了感情,交流了思想,促进了大众人心的凝聚。

4.2 传播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必须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呈现出来。而少数民族传统歌舞则扮演了这样的角色,通过载歌载舞的方式将远古先民的思想和生活保留下来,让后人能够在永不停歇的舞步中窥见民族文化的根源。

4.3 带动经济发展

云南作为一个旅游大省,需要更多更好的旅游资源吸引游客,而该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歌舞,是提高地区旅游水平和质量的重要艺术形式。对于游客来说,传统歌舞是新奇而具有吸引力的,在喧闹热烈的舞蹈中,能够感受到城市中久违的质朴与热情。

4.4 带来正能量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在水泥丛林中,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日益感到无聊、沉寂,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也容易变得悲观、消极,会对生活和现实产生失望和厌倦的情绪。而少数民族传统歌舞明快、简练的曲风,激情有力的演唱声,动人心魄的舞步,会给都市中的人们带来一抹亮色,让他们从漫步欣赏公共艺术领域的传统歌舞中获得积极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孙中伟. 浅析市场消费前提下的民族歌舞艺术发展[J].丝绸之路,2015(20).

[2]张跃. 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J].节日研究,2011(01).

[3] 李笑频. 当下的人性如何张扬――以《云南映象》等民族歌舞秀为例[J].西南学刊,2014(01).

第7篇:少数民族文化特征范文

1内蒙古草原文化特征探究

1.1民族性特征

民族特征是内蒙古草原文化特性中最为突出的特性,民族性在内蒙古草原文化的发展中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内蒙古草原上生活着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他们在生活习惯、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深受草原的影响,形成了具有高特殊性的文化特征,并逐渐发展成了稳定的草原文化。许多内蒙古油画艺术当中,都对草原文化中生活、环境、生产形象等内容进行了大篇幅的阐释。

1.2宗教性特征

宗教性是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之一,藏教文化是整个国家乃至世界所敬仰和憧憬的宗教文化,在内蒙古政治、思想、经济的发展当中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内蒙古少数民族人民主要信奉藏传佛教,也信奉萨满教与喇嘛教。在整个内蒙古思想历史的发展中,宗教对藏族人民的思想意识、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是藏族人民的思想文化、民俗艺术形成的主要因素。由此也可见宗教因素在草原文化中的特殊性与重要性。

1.3生态性特征

在悠久的内蒙古草原历史环境中的少数民族有着独特的生存形式,并逐步地发展。在生态性上,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他们从思维形态、生产方式、伦理习俗、等方面渗透了非常深刻的环保意识与生态意识,并在浩瀚的北方草原生活中对生命、意识、生存等有深刻的领悟。长期的劳动生产生活也使少数民族对自然和生命产生了非常自然的崇敬。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一定西方思想的影响,但在生产生活中,对生态有意识的关注决定了内蒙古草原文化中的生态性特征。

1.4地域性特征

地域特色是每个少数民族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内蒙古草原文化也不例外。内蒙古草原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与蒙古高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有非常大的关联,具有特殊性的地域特征造就了内蒙古草原文化特殊的风土人情。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地适应地理位置的要求,从而产生了以游牧为主的生活方式,这对草原人民特殊的审美要求、心理具有塑造效果,对草原人民崇尚英雄、自由,富有生活乐趣、坚韧不拔的性格特点也有直接的塑造关系。

1.5人文性特征

人文性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起得到重视并发扬,人文性主要是对人的性格、内在感情以及爱慕心、友好心等心理的体现。内蒙古少数民族经过长时间的历史发展,产生了直率、热心的性格特点。在日常生活生产当中,这种热情、好客、勇敢、善良的人文化特征充分地表现出来,对草原文化的人文性特性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内蒙古油画的发展现状

我国内蒙古油画艺术经历了几个阶段,由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歌颂式创作形式转变为当前的现实创作形式,不论从题材与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上都有了非常高的进步。题材的广度得到了非常高的提升与发展,在油画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特性上都有更高的体现。例如,妥木斯的《垛草的妇女》、金高的《搬家》、吴厚斌的《草原的河》、燕杰的《捣奶》、敖恩的《蒙古女人》、胡沙金的《红云》等作品,都从草原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殊的形象中进行描绘;王延青的《安代舞》、李博的《博克》、侯德的《摔毡》等,对蒙古族婚嫁、舞蹈等特殊活动进行创作。从上述内容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与文化活动。而还有一些部分作品,从内蒙古人民的思想文化与人文意识方面入手。例如,金高的《沙漠梧桐》、官布的《根河晨雾》、王志平的《乌兰察布风景》、苗景昌的《暖暖的下午》、李望平的《冬天雪》等,都从人文方面传达了情感。

3草原文化对内蒙古油画艺术创作的影响

3.1从色彩上看草原文化对内蒙古油画艺术创造的影响

色彩作为油画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担任了油画作品中的那个形象的寓意。在不同地域的油画作品中,不同的色彩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文化含义也有所不同。以两河文化与草原文化中色彩的不同表象为例,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中,红色是喜庆、吉祥的颜色,能够为人们带来美丽、美好的感受,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如红旗、红土地、红心、红花等。在两河文化当中,白色是孝服的颜色,在战争中,白旗代表着投降;而在草原文化当中,白色则是纯洁的象征。两河文化当中,黄色是高贵、皇权的象征;在草原文化当中,黄色则有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这些色彩差异都明显地表现出了草原文化对内蒙古油画艺术创作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草原民族形成了以白、青、红、金银等颜色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内蒙古优化创作中得到了非常重要的体现与创作。

3.2从具体形象看草原文化对内蒙古文化艺术的影响

第8篇:少数民族文化特征范文

关键词:中原地区;少数民族建筑装饰;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200-01

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的产品之一的建筑装饰艺术,文化通过建筑的来体现,而建筑装饰本身也代表了一种文化。建筑活动不单单是一种人类的基本实践,也是组成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多民族国家的中国在建筑方面反映出的文化内涵则更为多姿多彩。中国少数民族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原地区地区的少数民族建筑装饰艺术同样是在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相互交融中产生的,它承载着两种文化互相交汇、认同、渗透的历史过程,从而使建筑装饰艺术的内在精神和外在风格表现出文化自身的发展。这些建筑装饰具有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还具有“感情价值”。它向人们描述着一座城市发展的历史及其延续性,人们在这些建筑装饰面前体验到人类自身的创造力。也许建筑曾经有过一些光荣的历程,但作为历史它们今天带给人们的是更多的文化内涵。

与中国传统的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的发展过程一样,少数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发展的历史轨迹是在社会经济和人文思想的不断进步中,坚守着自己的宗教信念和适应地域性差异中实践和探索自身的存在价值的。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根据我国地域性的民俗特点做出积极的回应和调适,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融合和交流,在吸收了国民精神的精髓的同时,也丰富了我国宗教文化的宝库。我国56个少数民族的信仰成为了各自民族的精神上的很大支撑的能量,因而,信仰的思维能量会在生活中释放出来,影响到他们的民族文化、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民族精神和文化认同。很多相对发达的民族,其居住格局呈现的“大分散、小集中”的时代特征,例如穆斯林以清真寺寺坊为聚居中心,并且在相对固定和略带流动性的生活习性中,清真寺寺坊对回族穆斯林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精神文明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少数民族在被改变其自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同时,也成为了其教义传播的主要载体,我国56个民族人数占到中华民族的8.41%,因此他们的中国社会的公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性特征结合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特征共同体现在少数民族的身上。也正是因为宗教的影响,使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跻身时代主流,为中国文化在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发展中做出了突出和伟大的贡献。许多宗教学家在研究宗教的发展,摆脱不了那种面面俱到的“宏大叙事”的传统思维定式、研究方式。我们应当摈弃这种研究方法,应该抓住宗教最为主要的精神核心,深入到专题性的地域性、民族性的宗教及其文化研究当中去,并且将宗教文化的发展与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才可以了解到宗教的宏观的概念和在在地域性的发展中的地方特色。比如,要研究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我们首先要了解伊斯兰教的特征和内在规律,对其有整体性和宏观的把握,在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特色、以及中国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伊斯兰教的影响局部的、专题的深入探讨和阐释。这样我们才能了解伊斯兰教在中国多元一体格局中所体现出的民族性、地方性特征。也能在一个宏阔的当代视野中,认识到中国伊斯兰教作为世界伊斯兰教的一个支流所具有的中国特点。中国伊斯兰教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使我们在分析现代化进程中,其在从传统向现代社会中迈进的时候,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研究、分析和深入探讨的空间。而且这种研究将伴随者中国社会现在和未来的精神文化发展的进程。

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对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做出一个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作为积淀,才能对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状做出更加宏观和正确的全面认识。如果不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区域性特点,而做泛理论研究,得到的结论只能是片面的,宏观的,不带有地域色彩和民俗特征的。

中原地区的民族化和地方化的特征很多都是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它的建筑风格和装饰的特点反映了少数民族在宗教结构的表层和外部社会生活中,对中国的影响。不单只有宗教色彩的影响,中原地区的装饰特点还融合了儒家的传统思想和文化,传承了内在精神核心价值,也将少数民族的追求人通过宗教功修和直觉体悟表现的淋漓尽致。加上苏非主义思想影响下的门宦制度,因为有导师的指点、精神引导,强调朴素、真诚的信仰,虔敬地苦行功修,更加容易的被中原地区长期生活和居住的少数民族所接受和传承。也实现了他们的宗旨。

宗教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体系,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现当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和延续,传统也是一个延续、动态的发展,不断吸取新的思想的过程,因此两者之间是不相悖的。传统宗教文化价值理念在坚持原典精义原则的同时,也在随着作为社会群体不断流动和新旧时代变迁的穆斯林信仰者的时代观念的变化,在保持基本的精神内核的前提下,灵活的再根据时代和地域的文化特征不断的更新,适合社会发展中人的精神需要。

中国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的发展轨迹表明了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在宗教与社会之间,在宗教与信仰者之间,都是彼此互动和相互影响的,宗教传统的核心价值和理念仍然会对社会中的信仰者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伦理道德观的教化、塑造和内化,具有持久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而社会环境的变化、时代的发展进程,社会潮流的更新,也会对身处其中的信仰者群体和个体发生影响,从而影响到信仰者群体对所信仰宗教的认知、理解和时代性变化,并在传统和时代社会的发展不断自我调适和积极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中国少数民族的地方化、民族化的发展历程,就充分说明了具有世界性宗教的鲜明特征。而少数民族在世界各地的发展也进一步证明:“从它兴起到迄今的13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最终形成今天人们所闻所见的伊斯兰教,正是经历并完成了地方化和民族化过程的伊斯兰教。当我们说它的地方化和民族化时,并不排斥它的信仰的统一性;相反的,只有在它的地方化和民族化之中,才能真正体现它作为世界宗教的普世性。换句话说,世界性宗教只有在它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中显现其普世主义;否则的话,它只能是民族宗教而不是什么世界性宗教。可见,它既是统一的宗教,又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宗教。”①(余宜久主编《伊斯兰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10月第498页)中国少数民族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既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也以其鲜明的东方中国的特色,丰富了作为世界性宗教的少数民族的内容,而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族化、地方化特征,以及在现当代社会中的发展、变化是我们值得长久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论题之一。

结论:本研究命题是从文化角度出发,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地区少数民族建筑的要求,由此对少数民族建筑装饰艺术形成造成的影响,以及作为外来文化的少数民族文化与传统的中国文化的相适应进而达到融合,来探讨文化与建筑、装饰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文化与建筑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分析,初探了以中原地区少数民族建筑装饰为例的中国建筑的文化性格,在目前中国建筑,正在寻求、走向民族文化精神与西方现代建筑“语汇”相融合的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之路上,以期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楼庆西著.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美]约翰·D·霍格著.杨昌鸣等译.伊斯兰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第9篇:少数民族文化特征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表征 民族认同感

1 研究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积淀,价值意识里具有强烈的感彩,它是国家认同心理的深层源泉,每个民族成员在这种特定文化背景中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构建了价值观念。作为一个多民族大国,文化认同始终是中国政治家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战略主题,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多种文化并融一体的民族文化,不同边缘民族在文化变迁和文化适应的过程中,透过文化记忆的重组与建构,最后都被同化为中国人。社会表征理论是近20年欧洲社会心理学最具影响力的本土化理论,该理论界定了群体认同的符号边界,个体内化了本群体的某些社会表征就必然形成群体的社会认同。同一社群共享一种认知结构后会促进一种亲密情感及群体的一致性。由此可见,文化的认同功能在多民族国家显得更加重要,且文化认同是可以跨越民族的。这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反映了对其认同状态,它也与中华民族认同感不可分割的。

2 研究方法

自编《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表》,秦向荣编制《中华民族认同感问卷》,本研究发放问卷300份,实际收回问卷292份,回收率为97.33%。同一被试同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表征问卷与中华民族认同感问卷,为了平衡顺序效应,有一半被试先做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问卷,然后再做民族认同感问卷;而另一半则相反。根据测谎题筛查被试有效数据,将《中华民族认同问卷(EIS)》中测谎题重新赋值,求出测谎项总分范围在0-5之间,根据这个分数来确定剔除被试数据的标准,最后得到有效问卷274份。主要统计工具为spss11.5和lisrel 8.3,对研究做项目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

3 结果分析

3.1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量表各个项目分析

研究分析出各项目具有良好区分度;切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α=0.8272,一致性良好。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是:“文史文化”是0.7420;“民族文化”为0.7264;“思想文化”是0.6893,分量表有一个维度是在可接受范围内,其他维度的信度较好。

3.2中华民族认同量表项目分析

分析得知中华民族认同量表的信度量表总体的α系数为0.715,该问卷具有可接受的信度。按照秦向荣所做因素分析,量表分为四个“认知维”、“情感维”、“评价维”和“行为维”。

3.3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总体状况

采用单样T检验方法,将平均分与得分中点94.5进行比较,青少年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平均分118.41,标准差为10.355。得分显著高于中点,总体看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都比较强。

3.4社会表征与中华民族认同感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对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作总体积差相关分析,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存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 =0.467*(*表示 p <0.05)。文史文化”和“思想文化”分别与“认知”、“评价”、“情感”和“行为”维度具显著正相关。“情感”维与“民族文化”没有相关性。

回归分析:一元回归方程分析显著,中国传统文化可解释中华民族认同感21.8%的变异。

随后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民族文化”没有进入回归方程,“文史文化”与“思想文化”可联合解释中华民族认同感52.8%变异量(表6)。“思想文化”层面的预测力最佳,解释量为61.5%,“文史文化”的解释量为22.5%。中华民族认同感= 0.615*思想文化+0.225*文史文化

4 分析讨论

研究针对社会表征应用功能即中国传统文化认知对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影响作用。研究首先证实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状况呈积极正向认同,结果证实社会认同理论,通常个体会以偏好的态度看待自己和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非常有必要,但对这方面的实证研究非常匮乏,将传统文化认知置放于民族认同中作以观照,除了“民族文化”与“情感维”无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各维度与中华民族认同感其他维度两两呈正相关。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表征中的“文史文化”、“思想文化”和“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正面因子,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较高,中华民族认同感程度也就越强烈。一直以来关于文化的定义颇有争议,但是不可以忽视概念本身的三个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中华民族认同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的相关已被证实,但不排除其他因素作用的结果。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可以预测中华民族认同感21.8%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的三个维度中,“思想文化”和“文史文化”进入回归方程进行解释。其中“思想文化”的系数达到0.615。文学著作、思想智慧、道德风尚等项目属于“思想文化”维度,一直以来,中国节气和爱国主义精神被提倡,这些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精华的内容。“思想文化”对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影响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昭示着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有径可循,传统文化的教育应立足于核心部分,即“思想文化”的教育力度加大才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民族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性,其项目更多是与我们生活内容息息相关,如民族衣饰、传统佳节、特色食品、典型物品以及风俗习惯等等,青少年对于已经融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可能产生笼统无分化的情感。“民族文化”与“情感维”不具有相关性,而“情感维”又恰恰是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核心部分。对于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风俗民情的晕染,当生活成为一种习惯,其中民族情感凸显性的内涵就会减少。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需要通过必要手段,从文化的特性去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结构也许会更精确。

参考文献:

[1]方文.欧洲社会心理学的成长历程.心理学报[J].2002,34(6).

[2]Durkheim E..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In R.A.Jones(eds), Emile Durkheim: An introduction to four major works[M].Beverly Hills,CA: SAGE Publications Inc,1986.24-59.

[3]Moscovici,S.Attitude and opinion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63,(14):231-260.

[4]管健和乐国安.社会表征理论及其发展.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92-98.

[5]朱小芳.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及其与民族认同感的关系[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8

[6]秦向荣.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