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子科技发展现状范文

电子科技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电子科技发展现状

第1篇:电子科技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现代工业;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发展

电子信息是一项先进技术,它将生产中所有的数据、信息、和指令依靠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转化为的电子信息,通过程序的设计实施到生产过程中去,避免了人工操作的误差和效率低的特点。现如今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广泛存在,为了更好的促进它的发展,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对电子信息进行壮大和创新,从而发挥科技在工业方面的最大效用。

1现代工业中电子信息的应用现状

1.1普遍高效性

在现代工业中电子信息具有普遍高效性的特点。由传统的工业生产中,大多制作过程都需要靠人力来完成,然而强大的工程量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并且人的体能是有限的,很难长时间的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导致生产的进度达不到标准,效率提不上去,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都会造成很大的消耗。然而现在的电子信息技术解决了先前的所发生问题,它通过操控计算机就能够控制整个产业的生产状况,将之前的人力替代为机械,大大减少了人力需求,同时也减少了生产的成本。电子信息技术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准确及时的操控指令,将生产的效率提到最大化,同时节省了生产的时间,为现代工业带来了高效率的生产方式。所以电子信息及技术在工业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广大欢迎和应用,它的高效性也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有利于企业今后的发展。所以电子信息技术的普遍高效性在现代工业的生产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1.2缺乏电子信息技术人才

虽然电子信息技术受到了现代工业的信赖和欢迎,但是由于人力资源环境的有限,操控此技术的人才还是处于缺乏状态。缺乏电子信息人才会导致现代工业在推行电子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受到直接阻碍,无法将此技术运用到现实生产中,不能将理想化的生产变为现实。同时缺乏人才也是社会发展信息技术的困难之一,少量的技术型人才无法将电子信息落实到现代工程的各个领域中,导致高效率的生产方式无法正常实施,在工业生产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慢慢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状态,生产力下降,经营和收益也相对减少,严重的话会被现代社会工业淘汰,进而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缺乏电子信息人才是发展电子信息的过程中的现状之一,我们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加大力度注重电子信息技术型人才的发展。

2电子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2.1注重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培育

从我国现代企业缺乏技术型人才的现状来看,我们要加大培养技术人员的力度,为社会培育更多的电子信息人才,为现代工业的生产提供发展动力。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对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宣传电子信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引起社会和人民的注意,引导和鼓励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研究,为培育技术性人才提供有利的培育条件,加大培养力度,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信息技术型人才。电子信息技术的操作者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到领导性的作用,它控制着整个企业的运转,对于生产的经营和发展来说占据着关键性的位置。人才的培养对于工业的发展来说也有重大意义,所以深造更多技术型人才,改变供不应求的状态,是当今现代工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提高企业生产力的前提条件。

2.2不断创新和完善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

虽然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给现代工业带来了巨大利益,但是它的操作系统在施行过程中还是会有不足的地方存在。人无完人,没有什么是完美的,科技也一样。电子信息技术虽然体系相对比较完整,但是我们仍需要在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所在,实时进行调整和解决,打造更加炉火纯青的电子信息技术。创新也是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想不断发展技术,就要不断的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所有的程序和功能会比以往更加优化,并且许多未知的领域也会在创新中应用和发现。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由于涉及范围较广,它的作用也就更大,相信在创新和完善的过程中,它一定会现代工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3电子信息技术的多元化发展

在未来发展的趋势中,电子信息技术不止运用于现代工业中,它更会以多元化的姿态向社会的各个领域发展。航天技术方面也少不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航天工作中,所有的数据和条件都是经过电子信息的准确操控得以实现。当然在医学和科研方面,电子信息的技术也同样发挥着重大作用,解决了科研过程中的许多难题,让研究和操作变得更加安全和便捷,给人民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福利。电子信息技术是现代工业中发展的关键,它所带来的效益远远大于以往传统模式下的生产,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推进的作用。电子信息的发展现状是不可忽视的,它成为许多企业生产的关键所在,并且在生产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完善自己的管理程序,在未来一定会占据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地位。我们要正确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成果,大力发展国家生产力,为祖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崇.现代工业中电子信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0):260.

[2]杨伟超.现代信息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发展[J].科技资讯,2016(10):6-7.

第2篇:电子科技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机械电子工程;现状分析;问题;未来趋势

机械电子工程是一门基于计算机学并结合各种工程技术的学科,又叫做机械电子一体化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和电子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社会科技发展和进步是机械电子工程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其科技水平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在不断提高,机械电子工程行业促进了社会发展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在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现状分析中,仍然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中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现状

(一)行业地位

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我国已经逐渐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高度发展,产品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中国对外贸易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而作为生产产品的电子机械在近年来,行业获得了全面发展,涉及各行各业,例如房地产的塔吊技术、汽车的稳定系统技术、高铁的轨电技术等都在行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已成为我国的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行业。

(二)行业水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为中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促使中国对外贸易已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而作为工业生产的助理,机械电子工程行业随着我国机械电子系统的逐步成熟和稳定,在发展和扩张的过程中,更加多样化,发展也更加地明确,不断地促进国民经济和对外发展。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技术进步的飞速发展,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国际竞争力也在上升,据相关统计资料,中国机械电子产品出口逐年增加,总出口量也不断扩大,机械电子出口已经成为中国机械电子工业出口的主要国家之一,发展了许多国外的市场和空间,总体处于中上水平,但整体上与发达国家例如德国、日本、美国等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存在问题

在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尽管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成绩,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的机械工程科学相较发达国家仍处于落后状态。主要问题在于中国机械工程理论、方法和技术对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的贡献不显著;其次是在机械领域提出的新概念和新理论不多,理论和技术自主性不强;再则就是对机械工程理论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不够,相关的方法和技术不多;国际机械领域学术界对外国学者的影响很小。总的来说,中国机械工程的学术地位上跟不上制造业在国际制造领域的地位,下面将对具体的问题进行介绍:

(一)行业关联低

中国机械电子工程产业发展市场集中使机械电子产品在发展中面临巨大风险,易受波动的影响;另外机械电子工程产品结构单一,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市场结构不利于单一产业的发展和创新,随着时间的推移,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将会导致其国际竞争力。

(二)缺乏技术创新

机械电子产业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要研发,在民用机械上电子化水平和科技含量还不高,而且这些机械电子工程企业对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没有足够的重视,使得资本投入不足,从而使行业的发展受制于人,创新乏力,相关的创新基地、人才培养机制也不完善。

(三)缺乏人才

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市场化机制下培养和使用人才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人才缺乏的问题,缺乏人才会直接导致行业发展的局限性,因为人才在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是领导者,是实施者,是技术开发者和创新意识的开拓者,为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各方面都需要人才的参与,人才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因素,可以提高工业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产业竞争力,但由于起步晚和科技水平总体落后等原因,我国人才培养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中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在未来发展中强调专业培训的深度,摆脱发展和团结的局限性,积极培养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未来技术发展和科研的复杂人才,提供更多人才适应未来的机械电子工程行业需要满足市场变化,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一)机电一体化、信息化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带动了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电子工程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方向。科技作为电子工程行业发展和创新的基础,在计算机网络技g和电子技术的整合发展中,已成为未来机械电子工程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同时改变传统生产方式的机械技术,虚拟电子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导致生产,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发展都有一个重要影响。机械电子工程行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在未来发展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这需要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加大技术研发,以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科学提高了机械和电子技术制造水平。总体来说机电一体化、信息化交叉发展是未来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发展的方向。

(二)民用行业应用范围更广

电子和力学是机械工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学科。我们应更加注重制造与控制的跨学科研究,在设计理论和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同时,要更加注重机制基本理论的研究,使我国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主导地位。开发性能优良的新机构和新设备。在航天,机器人,纺织机械,工程机械,微纳米机构和仿生机构等工程中运用机械电子设备,把其运用到民用行业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四、结语

从现状分析到展望未来,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一些时间来实现发展目标。 在机械工程领域,虽然中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实现国际化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我们必须坚持自主创新,不懈努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规划,积极培养相关人才。 在继续保持现有技术,总结经验实现技术创新,做技术的领头羊,通过政策保障来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第3篇:电子科技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电子技术;电力能源;计量管理;应用分析

1电力能源计量管理现状与作用分析

1.1管理现状

随着电子市场竞争变得愈发激烈,我国电子技术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电子计量管理技术在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实现管理层面的科学化治理。同样电力能源管理范围逐渐扩大,用户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应用先进的电力能源技术,创新和改革客户端及变电站,全面分析电力电源整体管理工作的数据,促进电子技术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电力计量技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也是我国电力事业技术创新的重点所在。电力计量技术目前已经初步实现网络化、智能化与系统化,大幅度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强度,保证电力工作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电力计量技术与生产服务逐渐趋向一体化,大幅度降低供电企业的能源消耗,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电力企业的管理结构,调整管理流程与生产流程,通过科技创新的手段完善电子技术,达成有效生产与管理的目的,严格监察电子计量的设备与管理。将电力网络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生活中,大幅度提高电力企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1.2作用分析

电力是维持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正常运行的主要能源,虽然现在电力生产技术不断优化与更新,在原有基础上降低了能耗,但是从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还需要采取措施来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1]。电子技术在电力能源计量管理中的应用,正好满足这一发展要求,来保证电能资源大规模计量的准确性,促进电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果;虽然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迅速,但是从技术水平角度分析,大部分电力企业对电子技术的应用水平十分有限,对已经投运的电子设备未进行安全性能评估,并不能保证各设备运行不会对计量产生不良影响;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对电力计量有更高的要求,电力计量一直都是关注要点。通过电子技术的应用,来确保电力计量的稳定性,提高电能资源质量,满足社会企业发展需求。

2促进电子计量技术管理水平提高的措施

2.1建立健全电子计量管理体系

实际中建立健全电子计量技术管理体系,促进电子计量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健全制度与建立管理机构,推行岗位责任制,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协调各工作部门间的关系。同时针对各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一步落实电力计量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工作管理的制度[2]。

2.2通过专业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对电力计量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包括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大幅度提高电子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此同时还需要对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加强培训,制定培训制度时要结合不同岗位的具体要求进行,比如科技人员应该强化电力电子技术创新技术能力,创新研发新的产品与技术。企业有意识的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安排管理人员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与技术,创新产品与升级,促进电力计量技术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2.3提高设备综合管理水平

电力企业有意识的加强设备综合管理,这是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电力设备是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则是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全面检查与管理设备。电力能源的工作管理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当发现故障时要及时记录并上报问题,安排专业检修人员判断故障成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完善。对设备的一些关键部位,比如传感器等创新研究,提高设备使用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对强化状态进行识别与矫正等[3]。电力能源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电力计量设备管理体系与运行体系。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同时安排专门的相关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工作落实与贯彻电力能源设备的安全管理教育工作,严格管理与监督设备故障,科学化管理设备,通过规范制度管理的实施,提高安全生产与管理效率。电力计量管理水平提高得益于电力制度的实施与制定,落实人员思想理念。

3电子计量技术应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电力计量设备技术发展迅速,在我国电力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实际中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我国电力技术水平相比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实际应用中技术与系统存在一定的问题,创新电力计量技术。相关技术研究人员需要不断学习研究国外先进电力系统的科学技术,充分吸取有效的经验教训,参与到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中,诸如传感器这类设备。提高研发与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实现高水平、科学化与先进性的发展。同时促进设备调节功能的强化与完善,设备故障践行自我矫正,提高电力设备使用性能,保证其在各种环境中的正常运行,保证计量工作的准确性。创新与改进电力设备传感器核心元件,促进提高电力设备工作的科学性,提高工作中设备的性能,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对电力计量设备出现的各种故障进行有效分析,提高故障诊断与检测的准确性。有效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大幅度降低故障与意外发生率[4]。通信模块选择时要科学进行,选择可靠性高的模块,同时研究人员应该加大对通信功能与设备的研究力度。强化通信控制工作提高电力计量的管理水平,结合实际工作环境调整电力设备的系统,确保系统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加强创新和研究不同环境下工作的最佳状态,对电力计量的设备要不断地更新和改进,提高电力计量设备的可靠性。

4结束语

电力能源计量管理中应用电子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管理效率及质量,推进电网自动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除此之外,还能有效降低电网运行故障出现的几率,确保供电运行的稳定及持续性,在降低运行成本的基础上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电力企业应该重视电力能源计量管理自动化建设工作,提高计量管理自动化水平,实现提高电力计量准确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卓.简析电力电子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电子世界,2015(22):112.

[2]岳金雪.我国电力电子技术的现状及应用[J].电子制作,2016(08):89-91.

[3]吕鹏飞,曹腾.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5):63.

第4篇:电子科技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字】 电子信息 科学技术 发展

一、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现状

就目前的发展来看,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在不同行业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已从过去的发展方向转变到金融行业中,甚至蔓延到其他领域。就金融行业的发展来看,很多纸币开始转变成电子货币的交易形式,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已不是某个国家的问题,是全球性的,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二、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

1、信息通信网络领域的应用。在信息网络通信领域里,电子信息技术一般是通过信息网络里的数据进行传递,然后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来设计数据传递终端设备。信息W络通信领域的作用是促进信息的传递,信息网络一般需要通过网络来进行支持。操作和运行的时候,通讯网络里很多都是借助电子设备来对信息进行一定的传递。

2、“互联网+”领域的应用。如今的社会,网络已经普及,不管是工作和学习,都需要利用网络。如果没有网络,社会的发展将会非常滞后。当前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也属于互联网 + 各行各业的布局。也就是说,不管哪个行业和领域,都必须要以互联网为依托,借助电子设备和相关的技术,来实现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可以这样说,“互联网 +”的现状使得传统行业的限制得到了突破,也使得更多的行业和领域都得到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也因此,其对于行业的保护是非常有利的。

3、医疗电子设备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医疗行业的发展有显著的提升,关键在于采用了电子信息科学这一高新技术,这个技术无论是对治疗、管理上都有很大作用;首先在治疗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不仅可以勘察手术进展情况,还可以记录全过程,还有很多相关方面的医疗设备都采用了电子信息技术;在管理层面上,电子信息技术也在医院广泛使用,很多医院都开设了电子病例.便于储存。

4、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在其他领域当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都是为了对信息进行搜集和处理。但是在汽车电子领域当中,其最重要的技术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来对汽车的发电机来实施智能化的控制和操作。汽车电子信息系统里有很多的网络传感结构,比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所有的网络传感器都需要借助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提供发动机相应的数据,再借助一定的处理来获得相应的结果。此外,还有中央喷射器等一系列的部件,其可以完成不同的指令。这就是汽车领域里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其促使汽车变得更加先进、智能。

三、电子科技在未来的发展

1、光电技术将成为发展重点。随着光电子学和电子学的技术提升,光电子技术开始成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主力,就未来的发展模式看来,3D 技术将会成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显示领域的主要方式,随着 3D技术的综合性运用,其对软性显示器等类型设备的设计和出现起到促进作用,3D 技术的出现能显著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近年来,LED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该技术的有效运用关系到了电子信息技术的领域创新,也实现了低碳环保设计的理念,由此可见,LED 技术显著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体验,给人们带来更多新鲜体验,发展前景必定是光明的。

2、网络信息技术更发达。互联网与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不但彼此相互依存,而且还彼此促进对方的发展,现阶段,我国互联网的运用范围正不断扩大,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实现互联网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国际之间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交流的范围,加深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交流的深度,打破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交流在地域条件方面的限制; 除此之外,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实现网络化,在网络中就可以进行资金与技术的优化配置,降低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交易成本; 总而言之,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网络化是我国在面临互联网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我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人员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对会联网体系进行构建以及健全,使互联网与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之间推动作用更强。

3、通信技术不断壮大。通信技术的出现也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通信技术将会是电子信息工程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就通信技术全面发展的当下来看,通信技术中包含了诸多的卫星通信传播技术、数字化无线技术和有限技术的综合运用,最出名且发展良好的一个案例是中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当前人类社会已经离不开通信设备的支撑,因此深入研究和分析通信技术将会一直延续。

结语:综上所述,为了使我国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人员应该顺应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努力创新,勇敢面对并克服电子信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参 考 文 献

[1]郗旺达.电子信息技术及其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3):126.

第5篇:电子科技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输电线路 状态检修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mode of line maintenance not only causes a great waste in human and material resources, but also declines the reliability of power grids. It is necessary to break such a maintenance mode and carry out the PDM. The key of the PDM is to determine the various projects and maintenance schedule with a variety of advanced technological mean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use of PDM status quo in Zhong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and predicts its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PDM scientifically.

Key words: Transmission Line, Predictive Diagnosis Maintenance

中图分类号:U66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常用的故障检修、计划检修、预防性检修、定期检修等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民对电力的需求。

随着线路运行经验的增加以及新的科技设备的不断涌现,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在整个电力行业中逐步开始试用,它是根

据设备的运行状况在一定时期内有可靠的保证措施及依据的情况下,适当延长或缩短检修周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修的一种做法。

1 绪论

1.1检修的分类及优、缺点对比

目前线路检修方式主要有故障检修、预防性检修以及状态检修。

故障检修:这种检修方式以设备出现功能性故障为判断依据,在设备发生故障且无法继续运转时才进行维修。显然,这种应急维修需付出很大的代价和维修费用,不但严重威胁着设备或人身安全,而且维修不足。

预防性检修:这种维修方式是以目前现有的规范、经验及设备寿命为指导,一旦设备达到了以上条件,即需要开展检修。这种检修方式较故障检修有了较大的改进,但是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

状态检修:这种维修方式以设备当前的实际工作状况为依据,通过高科技状态监测手段,识别故障的早期征兆,对故障部位、故障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作出判断,从而确定其最佳的维修时机。状态检修是当前耗费最低、技术最先进的维修制度,它为设备安全、稳定、长周期、全性能、优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和管理保障。但由于状态检修需要监测的内容多,投资大,并存在一定的风险,要能熟练地运用于设备维修还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

1.2状态检修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状态检修始于1970年,由美国杜邦公司I.D.Quinn首先倡议,后被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电力企业引进,逐步对输电线路实行状态检修来提高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自身竞争力。目前国内线路状态检修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还处于探索、试验阶段,并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可供借鉴和套用,其方式主要是通过相关的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人工测量或检测,采集相应的运行状态信息,根据有关数据结果,科学地分析设备的运行状态,正确地指导线路检修工作,从而对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检修维护。

1.3状态检修的必要性

传统的输电线路检修模式是在设备较少,科技水平较低,对供电可靠率要求不是特别高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产物,不仅缺乏科学性,且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已与供电企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自企业改制以后,为追求企业最大效益,各类技术、经济指标已分解到各部门和生产单位,要走出线路运行维护高支出、低效能的怪圈,只有打破传统检修模式,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加大运行维护的科技含量,提高对设备状态的预测、预见能力,积极探索和开展变“线”检修为“点”检修的状态检修模式。

2 中山局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应用

2.1中山局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现状

中山局输电线路现有检修模式基本为以计划检修为主,计划检修与状态检修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鉴于目前检修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供电形势的日趋紧迫,中山局积极探索,力图在以往运行、管理的基础上利用其它高科技手段、技术方法,将检修体制从以前的计划检修、故障检修逐步转向状态检修。

2.2中山局状态检修手段

2.2.1绝缘子、导线连接板测温――红外诊断技术

任何物体只要它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就有热辐射向外部发射,物体温度不同,其辐射出的能量也不同,且辐射波的波长也不同,但总是包含着红外辐射在内,千摄氏度以下的物体,其热辐射中最强的电磁波是红外波,所以对物体自身红外辐射的测量,便能准确测定它的表面温度,这就是红外测温仪测温依据的客观基础。

绝缘子发热一般是由于绝缘介质的老化、劣化、受潮使损耗增大而产生的现象,它属电压效应引起的发热。而连接板发热一般是由于连接点接触不良造成接触电阻增大而引起的发热。

220KV隆小线32号塔连接板过热(图一)

红外线测温仪的引进,对于改善中山局的工作现状,预测设备的健康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该监测方法大量应用于设备日常运维工作中,且已纳入常态化开展的周期性工作,每年,依靠该测量方法,都会发现大量的安全隐患,经过分析,都找到了相应的原因及预防对策。这对提高中山局设备健康水平,减少事故率、提高供电可靠率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2.2.2防污泄露电流在线监测

针对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和由于污染造成的严重损失,为了提高绝缘子运行的可靠性,通常采用定期人工清扫。人工清扫基本为全计划方式,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由于缺乏绝缘子污秽程序的实时信息,计划式清扫不能做到杜绝事故的发生,许多的污染事故均在两次清扫之间发生。2005年以来,受周边环境恶化影响,中山地区乃至整个广东地区出现了罕见的大雾天气,加上长时间的干旱、少雨天气影响,使中山局管辖的输电线路面临严峻的形势,为避免线路应污闪而跳闸的同时杜绝人工定期清扫所带来的资金的浪费,08年,中山局引进了防污泄露电流在线监测装置。其是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电磁屏蔽技术、低功耗技术、无线通讯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高电压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在输电线路的被监测杆塔上安装一台数据监测分机,自动采集、处理该杆塔上流过绝缘子串的泄漏电流的电气特征量及其环境温湿度等信息,将信息打包存储并定期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传送给远方系统主机。在后台安装一台系统主机,接收设备发来的有关数据信息,对此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处理,绘制数据变化曲线,得出绝缘子串的污秽状况及发展趋势,并在绝缘子污秽过度时及时预警,以便运行人员随时掌握绝缘子串的污秽变化。

泄漏电流在线监测装置原理图(图二)

铁塔安装测试仪

报警录波图(图三)

自安装了泄露电流测试后,中山局根据污秽发展趋势及预警信息及时安排抢修与更换,克服了检修清扫的盲目性。节约了大量的检修费用,对预防和减少线路绝缘子污闪事故,保障高压输电线路安全运行起到积极的作用,为计划检修转变为状态检修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2.3盐密、灰密观测点的布置及检测

在利用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装置开展防污工作的同时,为验证其效果,并逐步摸清设备积污规律中山局针对污染较严重的地方开展盐密、灰密的布点监测工作。观测点的布置首先考虑可能出现最大盐密的点,即线路附近有较大污染源的点优先考虑。曾发生污闪的点酌情考虑,一般地区据运行经验按5--15公里布置。为摸清积污速率,盐密检测全年分为三次,每次选取一串绝缘子。即一年检测1基直线杆塔上的三相绝缘子,如当年未清扫,第2年再在第2基直线杆塔上检测,依次类推。时间在9月至来年3月之间,达到及接近盐密控制值时即清扫。按此原理,中山局对所管辖的输电线路分别挂载盐值瓷瓶,并对取样回的材料进行严格的实验,详细记录盐密、灰密值,以此为依据进行污秽地段的划分、线路的清抹工作,从而实现了线路的状态检修。

2.2.4加强输电线路运行监视

输电线路的运行监视最直观、最主要的手段变是线路周期性巡视。巡视的内容包括杆塔倾斜度、挠曲度、铁件腐蚀、杆塔和拉盘基础位移值、基础冲刷、护坡以及线路走廊等。中山局开展的此项工作是利用PDA智能巡视系统结合生产系统进行的。通过线路的运行监视,及时掌握线路杆塔、基础等设备的现存情况,结合以往的运行经验对现存情况进行评估,从而避免缺陷的发生或成长,保障了线路的安全可靠,为状态检修提供数据支持。

3 中山供电局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发展趋势

随着传感技术、微电子、计算机软硬件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在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中应用,使基于设备状态监测和先进诊断技术的状态检修研究得到发展,成为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电力系统中推行状态检修的直接效益有:节省大量维修费用、提输电设备可用系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增加输送容量、确保发供电可靠性、降低检修成本、减少检修风险。认识到我们目前面临的形势以及状态检修带来的良好效益,中山局必将成立自身的状态检修组织机构,结合所管辖线路实际情况而制定状态检修章程,不断吸收学习先进的状态检修知识,培养骨干力量,提高在线监测技术,引进先进状态监测设备,实现全面的线路状态检修。

4 结束语

从计划检修向状态检修转换,是设备检修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是走向市场的需要。在现阶段实行以计划检修为主,计划检修与状态检修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的同时,应提前做好状态检修的准备工作,有针对性地明确阶段性目标,加速状态检修的推广,保障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

5 参考文献

[1]应伟国,章碧辉, 邵辉. 送电线路状态检修的探索[J].浙江电力2001,(3)26-28

[2]陈维荣,宋水华. 电力系统设备状态监测的概念及现状[J ].电网技术, 2000,(11)12-17.

[3]余宇红,方琛琛,周浩.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业委员会学术论文.

[4]李晶.电器设备的状态检修.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论文.

作者简介:

第6篇:电子科技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技术;工作原理;现状;趋势

1.前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大众对供电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伴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该技术在社会的不同领域陆续被广泛应用,在科技得以迅速发展的今天,电力自动化技术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电力自动化技术作为电力与电子信息的融合,是一项综合的科学技术,将信息技术、控制技术、互联网技术等诸多学科的相关知识融为一体,其自动化水平能够直接反映电力发展水平高低,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出巨大作用,同时给输电系统带来深远的影响,也是目前及今后能够有效解决电力资源与能源问题的关键所在,是现代电力系统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确保现代电力系统得以安全可靠运行。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根据电力自动化技术工作原理,探讨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现状,并就其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目的为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参考。

2.认识电力自动化技术

2.1内容:(1)馈线自动化:能够有效完成馈电线路的控制、检测、隔离故障、网络重构和故障诊断,主要作用包括:就地控制及远方控制、恢复供电及转载负荷、调压及无功补偿、隔离故障区及监测运行状态。(2)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把变电站的信息传输、继电保护、远动及控制测量等融为一体,从而成为一体多机的共享系统。(3)配电管理系统:指的是利用现代计算机、通信等设备与技术,管理并监视配电网的运行,该系统不仅作为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管理、控制及监视中心,也是该系统中的神经中枢,具体包括:用电、管理及负荷管理等。

2.2工作原理:(1)电力自动化主要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也就是把计算机调控系统置于电力系统的中心,以此覆盖周围地区信息,同时周围的电力场及发电站利用这些信息反馈装置,实现远程信息流通,形成一个立体的网络覆盖区域,最终实现电力系统的协调运行及相关信息的流通。(2)中心计算机负责宏观方面的整体调控,其他相关监控设备负责记录异常事故,同时对操作控制自动化设备的运行和异常现象实施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计算机之间信息的流通,最终成为严密的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3)电力自动化控制是将分层控制作为基础,并通过分配发电站及调度控制室相关职责,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协调运行,最终达到经济合理、安全稳定和有效控制电力系统的目标。(4)配电通信系统是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配电网终端节点数量相对较大,在通信方案选择时一般较为困难,所以在选择通信方式时,电力企业应该根据用户的实际状况选择性能相对较高的通行方式。

3.电力自动化技术现状分析

3.1职能电网获得较快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目前发展的情况是依托电子信息技术的计算机作为其重要媒介与载体,全过程实现核心控制,并将最新的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等融入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可以动态分析电力自动化的软件运用。

3.2配电网络得以较快发展;实现配电网络自动化对促进电力自动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技术支撑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性配电网络升级,当然,此类技术的日益完善得益于高速发展的高新技术。

3.3配电管理得以科学化:将计算机技术融入配电管理的全过程,结合最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通过电力自动化相关设备进一步对配电网络自动化程度实施全程的监督与控制,其作为电力自动化工作的核心。依据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需求,配电管理更需不断科学完善,并定期采取政策方面或技术层面相关举措来引导并鼓励电力的供给与需求,最终参与电力自动化的管理。

3.4变电系统得以进一步完善:该系统常见于变电站自动化运用过程,借助计算机技术将变电站中的测量、传输及保护等功能融为一体最终实现资源的公用共享,变电系统自动化具体包含数据搜集、继电保护和运行控制等重要环节。

4.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4.1功能分层分布:电力自动化和通信系统密切相关,为了深入贯彻功能下放、分级分层及切实提高事故的响应速度等原则,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可分为主站、子站及馈线共三层。三层之间的通信大都采用光纤以太网、光纤环网、电力线载波及无线等方式,其中的电力线载波作为一种非常理想的通信方式,是为了传输高频保护信号及话音信号而设计,是基于线路两端阻波器点对点的通信。

4.2用户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该系统的保护集中于对馈线的保护,切除馈线故障时并不严格要求必须快速,不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用户对用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将成为工作重点。

4.3进一步提高电能质量:随着大功率电子开关设备的广泛应用,由此带来的电能质量问题逐渐引起电力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因此,切实提高电能质量的新方法、新技术已成为接下来电力系统中新的研究热点。

4.4主站一体化:随着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民大众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显得越来越高,不过,由于电力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平台不够统一、功能欠缺,致使各系统之间难以实现互联及信息共享,因此,在接下来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改变此不利局面,应该会把各自为政的系统协调成信息共享的一体化系统,也就是将数据采集及监控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组织成平台统一、信息共享且高效灵活的信息系统。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日益进步,电力系统应该随之予以更新,电力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地缩短停电时间,同时还可以缩减系统的运行成本,切实改善供电质量,最终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说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电力系统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也可以认为安全、可靠而高效的开发电力系统不得不需要电力自动化技术,所以,作为新时期的电力企业工作者,需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利用闲暇时间加强个人理论学习,深入研究相关技术方法,勇于探索,并积极利用外出培训的机会加强同行间的交流,将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与工作实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实现电力企业的安全可靠供电贡献自己的力量。(作者单位: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

参考文献:

[1] 陈迪,汤文洁.浅析电力自动化的现状及其前景[J].电工技术天地,2012.

[2] 刘绍勇.探讨电力自动化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论坛,2012.

[3] 王怀喜.电力自动化发展现状与趋势[J].科技资讯,2009.

第7篇:电子科技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生命周期;电子信息;资源评价

基于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地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融合,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普遍需要对电子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分析、利用,进而实现各项工作效率的最大化。为了实现电子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作业人员在相关的处理过程中加强了对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运用,从而将信息资源视为生命体进行评价分析,促进电子信息资源评价体系的优化、发展。

1电子信息资源生命周期概述

在借助生命周期理论进行电子信息资源评价作业时,作业人员需要对电子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状况进行了解。关于电子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的内容,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1起始点

作为电子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的起始点,指的是电子信息资源处于初始状态的时间点。一般而言,在起始点的状况下,电子信息的数量、结构、质量往往都能够实现对于某一初始值的满足。

1.2资源发现

所谓的资源发现,指的是人们借助各类渠道、方式对电子信息进行发掘、了解、掌握的状况。一般情况下,在资源发现时期,工作人员需要对电子信息的数量、所属范围、运用领域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及掌握。

1.3资源试用

电子信息资源作为大数据时代的重要资源类型,其在广泛运用之前,为了确保其功能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对相关资源进行试用工作,从而由此对其使用效果进行了解,从而确保其能够通过后期的改进,能够广泛的运用在各领域中,促进其使用效率的提升。基于生命周期的电子信息资源评价研究文/王庆周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类型,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为了促进该类资源信息的合理化运用,有关的作业人员需要科学的开展电子信息资源评价、管理工作。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讨在生命周期的理论之下,各单位如何科学的开展电子信息资源评价工作。

1.4资源选择和购买

随着电子信息资源得到试用之后,用户依据自身的需求,以及信息资源的试用效果对其进行科学的选择以及购买,从而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1.5使用和服务

一般而言,电子信息资源在采购之后,能够实现用户的访问以及运用状况。基于此,为了促进电子信息资源的广泛运用,工作人员在相关处理过程中需要对资源的访问权进行科学的管理,并对采购的资源状况进行管理,确保各电子资源能够得到正常的运用,并在运行时为使用者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等,保障电子信息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1.6续约与停定

一般情况下,当电子信息资源的访问授权到达使用期限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对电子资源的续约、停止使用等状况进行决策。总而言之,上述的过程并非单纯的线性循环,其在循环发展的过程中往往能够实现资源发展状况的进一步提升,即具有螺旋上升形式的生命周期。

2以生命周期为基础的资源评价机制

随着电子信息资源在我国社会生产、生活中获得广泛的运用,各单位人员需要科学的开展资源评价工作。目前,作业人员加强了对于以生命周期为基础的资源评价机制的构建。关于该机制在推行过程中的具体内容,笔者总结如下。

2.1整体评价

此外,各单位在开展电子信息资源评价工作时,其需要科学的开展整体评价工作。以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评价为例,工作人员需要将图书馆视为一个整体,从而由此开展科学的全面评价工作,并立足整体的角度,并电子信息资源进行改造,确保其服务效果的提升。一般而言,整体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电子信息资源的开发、采购工作。而在对新的电子信息资源进行评价工作时,工作人员则需要将资源个体作为主要的评价对象进行分析工作。

2.2全过程控制

在开展全过程控制作业是,工作人员需要从电子数据资源的结构、数量、质量、使用状况、内容等因素卡站作业。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在开展结构评价工作时,其需要就资源的类型、来源范围等分布状况进行分析;而在数量评价时,其则需要度资源的数量、种类进行分析;开展内容与质量评价工作时,工作人员要对电子信息资源的权威性、学术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工作。而在成本评价作业时,工作人员则需要对资源建设投入状况进行评价。

2.3动静结合评价

最后,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还需要科学的开展动静结合的评价工作。一方面,其需要对资源进行动态评价,从而对电子资源的动态改变状况进行了解,并对资源的时效性进行把握,并对电子信息资源的使用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最终利用日均访问量、人均用时等信息进行相关状况的反应,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在开展电子信息资源的评价时,工作人员还需要开展静态评价工作,即对电子信息的基本信息状况进行分析、掌握。

3结束语

基于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各行业都加强了对于生命周期的电子信息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运用。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讨电子信息资源生命周期内涵(起始点、资源发现、资源试用、资源选择和购买、使用和服务、续约与停定),并就以生命周期为基础的资源评价机制(整体评价、全过程控制、动静结合评价)进行论述。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以及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电子信息资源评价工作必将获得可持续发展,并由此促进其科学、有效的利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更高经济利润以及社会效益的谋求,最终实现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剑锋,位磊.基于RFID的电子产品全生命周期物联模型:制造、供应与回收[J].制造业自动化,2013(18):132-136.

[2]李鸿鹏.电子产品开发中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精益项目管理模式[J].科技视界,2013(29):238+264.

[3]蔡先娈,李钢,尹鹏程.土地管理业务全要素生命周期模型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3(12):46-51.

[4]邓超,夏添,吴军.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原型系统设计和开发[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5(09):1319-1326+1332.

第8篇:电子科技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 电子技术; 应用; 发展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010. 053

[中图分类号] TN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0- 0091- 02

电子技术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逐步兴起的一门新兴技术门类,随着网络与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技术在不同的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有力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并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从世界范围来看,电子技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得也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工业起步较早的、经济基础较好的发达国家,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电子技术的无穷魅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电子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应用得比较普遍:① 基于电子技术的传感器技术;② 在电力企业应用的比较广泛,即电力电子技术;③ 在办公方面应用比较广泛的电子文档的数字水印技术。除此以外,电子技术在汽车产业、医学诊断和治疗、建筑施工与设计等方面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为了探讨电子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了解其目前应用的范围,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简要地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与分析。

1 电子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总体上来看,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电子技术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能够发展到十分成熟的程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实践。目前,应用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传感器技术

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世界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可以通过感应被测量物,获得一定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换成系统可以识别的电子信号,传感器通过对感应信息的转换,并输入到检测系统,实现系统的智能检测、监控等方面的功能,因此,在各行业的信息检测中应用得比较广泛。将感应转换成一种可识别信号的元器件。传感器通过对信号的转换,将相应的参数输入到检测系统,实现智能化的监测、监控功能,因此,被普遍应用在各种行业和领域的信息的监测中。目前,传感器技术在我国普遍地应用在交通运输、建筑、灾害预警、医学、工业、农业、环保、能源等方面。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在现代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最佳状态,并使产品达到最好的质量。因此可以说,没有众多的优良的传感器,现代化生产也就失去了基础。在基础学科研究中,传感器更具有突出的地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许多新领域:例如在宏观上要观察上千光年的茫茫宇宙,微观上要观察小到fm的粒子世界,纵向上要观察长达数十万年的天体演化,短到 s的瞬间反应。此外,还出现了对深化物质认识、开拓新能源、新材料等具有重要作用的各种极端技术研究,如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弱磁场等等。显然,要获取大量人类感官无法直接获取的信息,没有相适应的传感器是不可能的。许多基础科学研究的障碍,首先就在于对象信息的获取存在困难,而一些新机理和高灵敏度的检测传感器的出现,往往会导致该领域内的突破。一些传感器的发展,往往是一些边缘学科开发的先驱。传感器早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等极其广泛的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每一个现代化项目,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

1.2 电子文档的数字水印技术

电子文档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新产物,电子文档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以计算机盘片、固态硬盘、磁盘和光盘等化学磁性物理材料为载体,电子文档的文字、图片材料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它主要包括电子文书、电子信件、电子报表、电子图纸、纸质文本文档的电子版本等等。是区别于传统的纸质文档的一种信息存在形式,电子文档区别于印刷品文档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容易修改、容易删除、容易复制、容易损坏。在Window、NTPS、Linux等不同的操作系统当中,电子信息系统的文件系统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数字水印(Digital Watermarking)技术是将一些标识信息(即数字水印)直接嵌入数字载体(包括多媒体、文档、软件等)当中,但不影响原载体的使用价值,也不容易被人的知觉系统(如视觉或听觉系统)觉察或注意到。通过这些隐藏在载体中的信息,可以达到确认内容创建者、购买者、传送隐秘信息或者判断载体是否被篡改等目的。数字水印是信息隐藏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在信息产业电子文档的数字水印技术应用非常广泛。

1.3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随着信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逐步被应用于医学、环保、汽车、建筑、物流等领域,在环保方面的应用较为常见的是一些环保机构,为了达到对环境污染程度监测的目的,利用电子技术对环境污染状况进行检测,可以准确地查找到污染源,有利于针对污染源制订治理方案。电子技术在物流方面的应用主要是一些物流企业应用电子技术对商品信息进行采集,并在运输车辆上安装专用的电子设备,对车辆的运输状况进行动态的监控,因此,我们通过网络购物拍到产品以后,在互联网上输入货号就可以查看目前货物处于什么状态。

2 电子技术的应用过程中

就电子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来看,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泛,本文针对电子技术在环保和汽车行业的应用过程,对电子技术在我国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

2.1 LED显示器在交通讯号方面的应用

当前,LED节能灯应用比较广泛,它不仅具有节能、防震的特点,而且性能比较稳定,反映比较灵敏。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LED的显示器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齐全,并且有不同的颜色,主要包括单色、双色、彩色等,在室内照明、室外显示方面都可以随意应用,因此,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应用得相当普遍,比如:交通信号灯通常采用红黄绿三色灯,这些讯号灯就是采用了LED这样一种电子技术。目前,由于LED信号灯的性能很好,而且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在全国范围内的交通讯号方面应用得非常广泛。

2.2 电子技术在我国汽车行业的应用

电子技术在我国汽车行业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应用在汽车的发动机方面,采用电喷技术,能够对化油器的空燃比进行有效控制,不仅可以有效地优化发动机的工作环境,还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性能,有助于燃料的充分利用,而且,在汽车的发动机上使用电喷技术,可以实现微电子点火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噪声;② 在汽车的底盘方面采用电控技术,不仅能够通过对汽车制动器、发动机和驾驶员等相关控制参数的设置实现对变速杆位自动控制的目的,让汽车的挡位和操作时换挡时间都达到最佳状态,还可以有效防止汽车底盘抱死制动,能够合理地控制车轮和地面的活动率,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汽车抱死托滑、转向失灵等现象的发生,切实提高车辆的安全性;③ 车载信息系统方面,车载是通过传感器技术对温度信息进行捕捉,实现自动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让汽车达到最舒适状态,而且车载系统显示系统可以实现对车况的监测功能,并且由传感器、电子控制仪等组合的气囊安全系统来分析碰撞事故。

3 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被社会各界认定为一种新型的应用技术,并随着人们对电子技术的研究开发,其发展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逐步朝着智能化、便捷化、人性化等方向发展。

3.1 智能化发展趋势

智能化指的是电子技术具有类似人的功能,能够根据一定的思维逻辑,做出判断和决策,而且电子技术随着纳米技术、模糊控制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也得到了广泛发展和推广。

3.2 人性化发展趋势

电子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更加趋于人性化,因为人类作为电子技术产品的使用者,赋予了电子技术智能、人性等特征以满足人类的要求,因此,电子技术产品需要具有良好的性能,并且还应该满足人类对造型、色彩、舒适度等方面的人性化需求。

3.3 便捷化发展趋势

电子技术的数字化要求电子技术产品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操作的便捷,并且保证性能的可靠性、维护的方便性,实现自诊断及人机交互功能,方便人们的远程控制操作,同时几倍相应的诊断修复功能,而且微控制器技术为其提供了有利条件。

3.4 性能优化发展趋势

电子技术产品随着现代技术的融合和发展,利用软件和硬件的优势,通过对结构的不断优化,实现了产品功能的集成,达到性能优化的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作为远程控制和监控技术终端产品,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因此,电子技术产品必须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不断的发展,并研发出新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才能顺应网络化技术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全球信息经济时代,电子技术在众多行业起着重要作用,变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电子技术的发展已向智能化、数字化、人性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在人类生活应用中日益广泛,因此,必须结合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不断的创新和研发,以不断满足人们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 蔡惟铮,王立欣. 基础电子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蔡惟铮,杨春玲. 集成电子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张强胜,徐淑梅. 电子技术的新领域――变频节能[J]. 电子制作,2003(4).

[4] 武德庆. 浅谈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J]. 价值工程,2010(30).

[5] 顾成慧. 浅谈电子技术的应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0(S1).

第9篇:电子科技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发展

目前,我国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人员较少,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相对较缺乏,无法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人才不足在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和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商务活动方式的企业尤为突出,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高校承担着培养优秀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就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根据电子商务发展实际,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进行深入改革。

一、电子商务基本概念及其作用

(一)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在各地广泛的商务活动中,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为基础,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务运营模式。电子商务既是一种业态,又是一个新兴的商务方式,它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产业有:电子商务服务业、信息技术产业、电子支付系统、网络安全产业、金融业、物流产业等。按照开展电子交易的范围,电子商务可以分为区域化电子商务、远程国内电子商务、全球电子商务。

(二)电子商务的作用和意义

电子商务战略是目前中国乃至全球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综合竞争力的牵引机。对国家来说,它不仅可以拉动消费增加投资,提升产业和资源的组织化程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增强国际竞争力,还可以改善民生、带动就业。对企业来说,它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拓展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对于消费者来说,它可以畅通渠道、便利消费、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合理规划和引导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电子商务市场和产业发展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状况分析

(一)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飞速扩大

新世纪尤其是进入“十二五”和“十三五”以来,一方面由于国家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电子商务的发展重视度不断加强,陆续制定了许多法律政策和文件,明确了政策导向,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我国互联网、智能手机用户呈现“井喷式”增长,加上现代物流、快递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子商务的支撑条件不断强化,人们的电子商务需求被在短时间内激发出来。因此,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市场交易额、服务企业数量、移动电子商务用户、市场交易规模、直接就业人数等都呈现出“滚雪球”式的快速发展,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和飞速扩大。

(二)当前市场所需求电子商务人才的主要有四类

根据市场需求的差异化情况,笔者认为当前电子商务行业和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对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即需要更多的人才来从事和承担对现代电子商务活动、网络商务系统的操作、运行和管理。二是对电子商务项目开发人才的需要,对于许多企业来说电子商务都还是一种新型的形态,迫切需要专业人才来进行项目开发,具体包括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项目设计人员、电子商务市场形势分析人员、电子商务法务人员、电子商务项目探索和执行人员等。三是对电子商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即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需要一批掌握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和国家方针政策、熟悉电子商务运行流程和网络管理等知识经验的人才来对电子商务健康发展进行有效地引导、监管和促进帮助。四是对电子商务教学科研人才的需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贸易新业态,有大量的急需人才需要培养,有许多重难点问题需要研究,这就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学术功底、具备丰富的商务理论知识和现代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能够将相关学科理论知识与电子商务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人才,积极投身于电子商务的和科研中去,为电子商务产业的长远发展作出富有创见性、建设性的贡献。

三、当前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难以跟上产业和市场发展需求

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专业技术人才。从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整体状况来看,虽然我国早在新世纪初就顺应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在一些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对电子商务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进行了大量的积极探索,并培养出了不少的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但由于电子商务是一个新兴行业,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加之缺乏有效经验,因此培养出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还远远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和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有效需求。

(二)存在电子商务专业定位不明确的问题

当前我国大中专院校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定位为“商务知识+电子信息技术”。这种专业定位,虽然有助于对传统商务、电子教材、讲义、师资等教学资源的深入利用,降低新开设专业带来的“麻烦”和实际成本,但难以真正体现现代电子商务的新兴特点,难以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起科学的现代电子商务专业思维和视野,在电子商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也难以实现深入、精细化发展。

(三)电子商务课程体系设置有待完善

当前各大中专院校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设置中,一般都广泛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等学科知识,看起来“高大上”、“大而全”,实际上由于学生知识基础起点低、师资力量层次不齐、学生时间精力有限等原因,使得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只能够学到一点简单、肤浅的理论知识,很难实现深入、有效的学习效果。同时,由于大多数课程都是采取教师对照课本或者讲义、课件讲解理论知识,学习被迫“规矩地”接受一些新的概念、理论知识的方式,使得电子商务这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竟然非常缺乏系统性、实践性的训练,从而不具备应有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电子商务的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现代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大中专院校开展电子商务教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学校和教师在进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不太注重对电子商务发展形势、动态的关注和研究,习惯于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闭门造车”和脱离社会实际的教学,加之一些院校不注重对大学生创业基地、大学生创新孵化园、大学生电子商务中心等实习(实训)资源的建设和利用,造成一些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学生,虽然接受了专业学习,但既不能够掌握丰富的电子商务理论知识,也不具备娴熟的实务操作能力,在毕业之后找工作过程中“处处不对口”,出现电子商务领域的“结构性失衡”,有的大学生甚至出现“毕业就失业”的状态。

四、科学推进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

(一)科学定位,改变过去落后的电子商务教学观念

要增强现展意识和教育理念,坚持与时俱进,正确认识电子商务专业对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划时代意义,及时跟上节奏、敢于尝试、强化应用,积极变革电子商务教学模式,迅速摆脱观念陈旧、意识落后的局面,努力成为现代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先锋者”。在专业教学投入上,要摒弃追求短期效益的实现观念,要放眼长远,要有“放长线,调大鱼”的胆识,促进电子商务专业的长远发展。

(二)加强规划,积极营造电子商务专业发展良好环境

一方面,要科学制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总体规划,积极运用国家和地方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政策,争取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纳入政府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之中,做到前瞻性、超前性、主动性和可操作性四个方面的结合,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另一方面,加大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宣传力度,强化社会各界的电子商务应用意识、信用意识、信息安全意识,实现政府、市场、企和学校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和培养的科学对接。

(三)突出特色,科学设置电子商务专业课程

大中专院校要多加强对当代电子商务态势的前沿性研究,立足社会和市场发展实际和学校教学实际,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提高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根据不同的类型的电子商务人才需要来重点培养不同类型的专业复合型特色人才。例如:综合性高水平大学应着重培养高层次的电子商务决策型、管理型及应用型人才;中专包括职业高中则可以着重培养电子商务的应用操作型人才。探索建立电子商务研究与培训基地,加强电子商务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同时,可以探索“回锅肉式”的电子商务人才提升培养模式,对已经毕业的电子商务大学生进行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再培训,让每一名电子商业商务毕业生都成为宣传和发展电子商务专业品牌的“形象大使”。

(四)善于借力,充分利用好多样化的电子商务教学资源

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吗,积累了大量的成功案例和电子商务大数据资源,这些都将是在新阶段开展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活资源”。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开展电子商务教学,不能停留在传统的课本、讲义、课件等资源上,而要充分利用好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及时了解和掌握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科技服务业、养老及健康服务业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的发展动态,为电子商务教学提供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案例信息;另一方面,要充分把握好当前许多企业普遍面临电子商务人才紧缺的契机,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大学生电子商务实习(实践)基地、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中心、大学生科技孵化园等实践性教学场地的建设,为增强当代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革命和互联网、互联网等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战略规划的不断深入推进下,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加速了与传统商贸行业的融合,催生了新兴业态,创造了新消费模式,培育了新消费需求,成为行业发展新的原动力。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既是新兴出现的专业,又是复合型专业,既是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商务领域的渗透和应用,又是商务的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新兴模式。因此,为顺应和跟上电子商务发展的时代潮流和步伐,积极促进和加快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显得既很必要,又很紧迫。

参考文献:

[1]张军奎.关于电子商务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内江科技,2009,10:158.

[2]厉斌斌,张亚明.高校电子商务特色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以燕山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教学研究,2012,03:65-69.

[3]王秀华.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23: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