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子制造技术范文

电子制造技术精选(九篇)

电子制造技术

第1篇:电子制造技术范文

关键词: 塑料电子技术;柔性显示器;有机半导体

中图分类号:TN949.199文献标识码:B

Flexible Displays Made with Plastic Electronics

Seamus Burns

(Display Engineering, Plastic Logic, Ltd., Cambridge, UK)

Abstract: Plastic Logic has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a full-scale manufacturing facility for flexible display modules fabricated using organic semiconductors ("plastic electronics"). These display modules are lightweight, flexible, and robust and are used in the QUEproReader, an e-reader device for mobile business professionals that was introduced in January 2010.

Keywords:plastic electronics; flexible display; organic semiconductors

引 言

许多年来,因为柔性显示器轻薄、坚固,使可折叠弯曲的显示器成为现实,所以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这些产品和相关技术经历了长时期发展后终于开始进入主流,有些显示器技术,如电子墨水(E-ink)公司的那些技术以及SiPix成像技术,是在前6年成熟的,现已成为柔性显示的关键技术。通常提到的如电子纸(e-paper),这些技术的确包含了许多纸的属性,其反光、可弯曲,在图像更新期间不消耗能源(所谓图像稳定性)。由于其稳定的电、光特性,以及易于将此箔状的显示媒介(media)直接层压到显示器底板上实现集成,而大批量商业化。虽然这些显示技术主要用于硬质玻璃显示器,但是它们也打开了高分辨率柔性显示器应用之门。

除电子纸显示媒介之外,另一类复杂的部件,就是为制造高分辨率柔性显示器所必须的柔性有源矩阵。对于大多数快速刷新的高分辨率显示器,有源矩阵是不可或缺的:它是一种由电极和微电子开关构成的阵列,通常由一系列真空沉积和图形加工工艺制备而成。这些沉积薄膜、形成图形的工艺在玻璃上都能良好完成――的确,几乎所有手机、掌上电脑、液晶电视以及许多其它电子产品的显示器,采用的都是在玻璃基板上制备有源矩阵的工艺。然而,这些沉积工艺难以转移到柔性的塑料衬底上,这就成为实现柔性显示的一个障碍。

1柔性原型

自从1999年斯图加特大学的Ernst Lueder教授和他的团队在聚苯醚砜衬底上制造了柔性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AMLCD)以来,一些大学实验室和公司研发部相继推出柔性有源矩阵显示器的概念型产品。尽管对柔性有源矩阵产品已进行了大量研发,也存在着强烈的市场需求,然而该技术的产业化并非易事。柔性显示商用产品的个案非常少,不过,近几年一些技术正趋于成熟,因而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柔性显示的商品化。

近来,荷兰Polymer Vision公司出品了一种称之为“Readius”的产品,这是一款包含可卷曲的柔性电子纸显示器的美观新颖的电子阅读器。这个独特的产品当它的5英寸显示器卷起时只有口袋大小,这也是首台使用了有机物薄膜晶体管(TFT)的电子商品。然而,遗憾的是Readius尚未能与消费者见面。

另一种典型的接近商品化的方法是在硅基显示制造中所采用的工艺的再版。电子纸显示组件的先驱制造商――Prime View International,发明了一种被称之为EPLaR(Electronics on Plastic by Laser Release)的、基于激光照射的柔性显示工艺技术。一层十分薄的聚合物膜沉积在硬质衬底上,之后使用传统硅基工艺制造有源矩阵显示器,然后采用激光工艺将那层聚合物薄膜从硬质衬底上剥离下来。另一个正在开发柔性显示技术的公司是LG显示(LG Display),他们的柔性显示制造工艺采用了薄而柔性的不锈钢金属箔,这种材料能经受住硅沉积所需的温度,且掩模对准十分稳定。几年来,LG Display已经出品了外形尺寸不同的柔性电子显示组件,包括1,600×1,200分辨率、174ppi(pixel per inch)的12in显示器。此外值得一提的是AUO(友达光电)于2009年10月出品的使用SiPix电泳显示媒介的6in柔性显示组件,从而例证了柔性电子纸显示器,然而该公司对所用底层技术避而不谈。

2有机半导体

2000年从剑桥大学剥离出来而创立的Plastic Logic公司,一直致力于有机半导体技术的商业化,力图使TFT能印刷到柔性塑料上,以开创柔性电子学的新径。有机半导体实现柔性电子学依靠两点:第一,与硅不同,有机半导体能通过溶液法在室温下沉积,因而可使用柔性塑料作衬底材料,而相对于硅沉积,所需温度则会使塑料衬底熔化或变形;第二,有机半导体器件无需掩模对准亦能形成。传统的硅电子学要求一系列掩模板的序列对版工艺,这对于塑料衬底不是一个能简易实现的方法,温度偏移和溶剂吸收会造成不同掩模步骤之间衬底的变形。对于有机材料,采用印刷工艺则能克服塑料衬底的形变,从而能避免上述模板对准的问题。这是通过在每执行一步印刷,印刷头都在进行局部对准,因而能不断补偿失真。有机材料用于柔性电子学,更明显的优势则在于其内在的柔韧性。

Plastic Logic公司的工艺特色是有能力在柔性衬底上沉积高分辨率的电子元器件。其工艺温度等于或接近室温,所以所用工艺与廉价的塑料衬底材料是完全兼容的。其采用的典型的衬底材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称PET,PET是一种非常普通的塑料,可用于食物饮料容器的制造以及合成光纤。其沉积工艺的最小尺寸达到2μm,层对层对准精确度典型值为±5 μm,如图1所示。

超高分辨率的有源矩阵显示器,通常具有相当少量的连线。有源矩阵是由一些行电极和列电极围成的交叉格子,在每个交叉点上设置一个电子开关,通常为TFT(薄膜晶体管)。该晶体管用来给由显示媒介构成的电容器进行充、放电,以改变跨接在显示媒介两端的电压,继而改变该显示器件的光学状态。有源矩阵显示器具有理想的对各个显示媒介直接选址的能力,因而它能够达到最适宜的对比度和刷新率(仿佛显示媒介被立即驱动似的)。

对电子纸器件,为了达到这些要求,需要满足若干电学标准。TFT的“开态”电流要求足够高,以使在线选址期间内该像素都保持在开状态,即使关断该像素。此开态能力由晶体管的迁移率决定。TFT的“关态”电流要求尽可能的低,以便一旦栅极被关闭时仍能保持像素电压不变。达到低的关态电流要求稳定的TFT阈值,这由有机半导体和绝缘材料的纯度决定。所以工艺条件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栅极泄漏,连同所有其它寄生的极间泄漏路径(例如源极到栅极的泄漏,源极到公共极的泄漏)都必须降至极小。具有高电绝缘击穿电压的无针孔的绝缘层是绝对必要的,它可以避免这些漏电路径。需要再次重申的是,严格控制工艺条件以及使用洁净的工艺环境是先决条件。栅线和源线需要充分“快”地传输电压的变化,这就要求栅线和源线具有高电导和低电容。正如前面讨论过的,为使电容最小化,这就要求尺寸精细、图形边缘清晰。另一个期望的特性是所有像素上具有低的、而且一致的跳变电压,这个跳变电压是当栅线关闭时引入的像素电极电压与数据线电压之差,它来源于栅电极和漏电极之间面积交叠而引起的寄生电容,为减小该参量再次要求精细的图形加工工艺。

上述工艺有能力制造面积足够大、分辨率足够高的用于电子纸显示的柔性有源显示器,其使用的有机半导体是一种聚芴基材料,可由溶液法生成,典型迁移率为 0.03cm2/Vs,它可使开态电流接近1μA。用此工艺制备的器件开关比达105~106,栅极漏电流小于10-11A。Plastic Logic制造厂生产的首台商用显示器,分辨率为1,280×960,尺寸为10.7in,像素密度为150ppi,足以满足具有灰度级的单色电子阅读器的应用要求。使用的显示媒质是电子墨水公司的Vizplex电泳箔,这种显示器被设计用来开发全对比度、快速响应的媒介,以适用于单色和具有灰度级的组件。图2所示为此种工艺制造的显示器的照片。

3一座新建的柔性显示器工厂

Plastic Logic公司在德国的德累斯顿建立了拥有全套制造设施的工厂,以便大批量生产高性价比的显示组件。德累斯顿是德国的高科技中心之一,坐落有大量的电子公司,其中许多为硅晶圆公司。这些公司的存在确保了对制造电子器件(如显示组件)必需的基础支持,同时提供了教育良好、经验丰富的劳动力。全自动化生产线的设备主要来自远东,通常但不完全来自平板显示产业。在许多情况下,公司有现货供应或仅少量需要定制。生产线设置在百级无尘操作间内,柔性PET衬底先绑定在硬质的玻璃载体上,通过批处理(batch process)方式完成产品所需的图形制作。衬底尺寸相当于3.5代线的母版尺寸,受一系列图形加工步骤的限制,每块母版上仅生产9枚有源矩阵显示器。在将显示面板分割之前,对这些有源矩阵的像素和连线进行测试,之后对这些显示器产品进行封装,使其在产品寿命期间,一直维持在恒定的湿度水平,并且确保其工作的一致性。柔性封装是可行的,因为有机TFT不像OLED或PLED器件那样,对氧和湿气不是非常敏感。接下来将高压显示驱动芯片与外部引线连结起来,这里的连接由各向异性导电膜(ACF)完成。最后再将触摸传感器压制于已含有光学涂层和紫外阻挡层的显示组件之上。

4QUEproReader阅读器

电子阅读器的出现能追溯到SonyLIBRIé,其于2004年,这是第一台带有电泳显示屏的电子阅读器,它被认为是奠基者而赢得了2005年SID显示器产品的年度奖项。自此以后,很多种不同尺寸、重量、用户界面和专用型电子阅读器陆续推出,其中多数主要用于图书阅读,通常附加有诸如存储、购买、下载等功能,用以辅助阅读。

图3所示为由Plastic Logic公司生产的QUEproReader的照片。QUE是专门为商务人士设计的阅读器,支持PDF、GIF、JPEG、PNG、BMP、ePub、txt文件格式和可打印格式,如Microsoft Office(2003/2007)、E-mail、日历、HTML(如地图)和RTF,进而具有能够使客户生成文件的文件柜的价值。它还配备有功能强大的工具,这些工具能够对内容实施交互与管理。此外,QUE店铺允许用户购买和下载商业的、专业的报纸、杂志和电子书,有权使用Barnes & Noble上超过100万本电子书,书和报纸内容能通过无线或蜂窝网络(3G版本)下载。

QUE被设计成区别于其它阅读器而瞄准商务市场,由于它不易打碎而成为独一无二的,超薄且质轻的塑料显示器。它的尺寸为8.5×11in,厚约1/3in,质量约为1磅。对于摔落或将物体坠落到显示器上的可靠性测试已经验证,它比玻璃基板产品具有更好的弹性。QUE也具有业界最大的电容式触摸屏。

5技术前景

未来的产品将要求更加尖端的显示器,这些尖端显示器充分发挥电子纸快速进化的特性,而这些未来产品正在由Plastic Logic和其它公司进行着研发。大多数公司都在攻克扩展该产品的彩色化性能,2011年全彩色电子阅读器将有望出台。目前Plastic Logic公司正致力于全彩色电子阅读器的柔性显示平台的建设工作。

彩色显示器比单色显示器有更高的ppi,这就要求其具有更优良的性能和更高的分辨率。反过来对有源选址器件就要求其具有更高导电率的栅线,更高性能的TFT,以及更精细的图形加工水平。Plastic Logic公司正在英国剑桥的研发线上进行着针对下一代显示器的工艺开发,主要研究工作在于改善背板性能和满足这些更高性能的要求。下一代TFT器件正采用一种新型有机半导体材料,其迁移率可达到接近非晶硅的水平。采用改进的工艺,可在每英寸上制造出更多像素,同时满足彩色化和TFT性能要求的显示屏。一旦在研发线上得到充分验证,这些材料和工艺将被转移到制造厂,在那里它们将通过扩产、检验,最终纳入显示器制造过程。

柔性显示当前还是处于一种相对初期阶段的技术,从开发有机TFT的可能性到运用于更常规电子产品的制造,尚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发展空间。塑料衬底能用于制作日益增多的系统级电子元件,无论是通过直接连接分立元件,还是通过印刷电子电路去替代硅基高压显示驱动芯片。后者已于2004年被Polymer Vision(之后的荷兰飞利浦研究所)从概念上予以证实,他们把栅驱动显示电路部分集成到柔性显示器的周边。这预示着,有机TFT最终将有望具有足够的能力去稳定地驱动电流驱动型的显示器件,例如商品中的OLED和PLED,不久,采用全印刷工艺制造出带有周边集成高压驱动器的柔性发光型显示器将成为可能。为了实现这种可能性,需要克服巨大的挑战。然而,由该领域已留下的发展印记来看,不难设想在近十年内即可实现。

这就更不用说在非显示应用领域也可能使用的印刷电子技术。RFID是期望应用的方向之一,此处仅需少量的驱动栅线,使用硅电路就显得很不经济。柔性塑料传感器是另一个可能的应用方向,其结构类似于有源矩阵显示器。其它更多的应用可能是一些“一次性”用完即可丢弃的电子产品或可动态配置的电子元件。

6结论

十年前塑料电子技术还是一块初开垦的处女地,只集中在一批大学和公司研究所里进行着材料研究。而今,这种技术已呈现出有可能制备出尖端显示产品的趋势。要不了几年,我们能切实期望在该领域的商品化方面,会有进一步的重大进展。

作者简介:Seamus Burns,Plastic Logic公司显示工程部主任,E-mail:。

(南开大学光电子所杨明

第2篇:电子制造技术范文

先进电子产品制造技术培训项目

项目介绍:

将先进制造技术、电子整机产品制造技术、电子表面组装技术、电子元器件和材料制造技术、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和微组装技术进行了有机整合的以系列产品驱动培训项目,使培训对象掌握现代电子制造企业在先进制造大环境下所涉及的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及先进电子产品制造生产线设备等相关知识、技术、技巧。

面向范围:

再就业培训;应届毕业生岗前培训;在电子及相关行业从事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作、安装调试、维护检修及生产组织、技术管理、产品推广、营销管理等。

申报理由:

1.具有所培训领域相适应的固定培训场所及配套设施

设有电子产品设计与检测中心、印制电路板制作中心、电子工艺中心、电子产品先进制造技术中心等培训场所及相关配套设施。

2.具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和系列产品样本

(1)仪器设备

电子产品设计与检测中心: 102工位的制作流水线、GOS—602示波器72台、EIC-108面包板120个、高配的方正文祥E560计算机104台、基于Mega 128实验平台的AVR开发测试套件102台;

印制电路板制作中心:PCB制作小型工业流水线一套;

电子工艺中心:20工位的双边自动流水线6条;

电子产品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含有全自动无铅波峰焊机、SM421S全自动贴片机、全热风无铅回流焊机、半自动锡膏印刷机、精密手动贴片台等设备的THT、SMT流水线各一条;

(2)能自主设计、生产的系列产品:模拟探月小车、轮式教育机器人、扩音器、声光报警器、单片机开发板、多路线性稳压电源、8路抢答器、TDA2030双声道功放、PWM1直流电机驱动等系列产品。

3.具有健全的培训管理制度及教学体系

(1)培训工作要准备充分,注重过程,讲求效果,防止形式主义。

(2)授课方法要以产品驱动培训,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3)参加培训的人员要准时参加培训,严格遵守培训课堂纪律,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4)参加培训的人员要积极思考,多动手;培训后要回顾总结,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工作中,以此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5)培训结束后,严格按照考核标准组织考试,上报相关单位。

4.具有专职的培训管理人员

(1)组织保障。对安全生产培训的管理,首先要做到组织落实。建立培训管理部门、服务部门和相关人员(包括部门负责人、教师、班主任、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等)岗位构成的培训组织网络。

(2)职责划分。培训机构内部建立相关管理部门和人员岗位设置,制定管理职责和岗位工作标准,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5.具有所培训领域相适应的专(兼)职培训教师队伍

培训教师均具有本专业非教师系列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专业能力突出的可以放宽到中级职称)或高级职业资格(含相关职业资格的考评员),具有较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教学经验,熟悉行业企业规范和标准以及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了解企业文化。

第3篇:电子制造技术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三维立体化 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c)-0-01

1 基于笔记本制造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理论依据

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人才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不管是从国家角度,还是从当地发展的角度的出发,实训基地的建设迫在眉睫。一个健全的实训基地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培养踏入社会之前的职业素质。该文着重通过建立基于笔记本制造业电子信息产品组装技术专业的三维立体化结构运行模式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践进行探索。

2 电子信息产品组装校内实训基地的主要模式

我校电子信息产品组装校内实训基地的模式主要有:(1)与企业密切合作,共建“协议班”。例如重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双通道”模式,企业和学校共同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凭借知名企业,开设面向区域内企业服务区域经济。但是由于“协议班”的学生就业方向单一,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再有,学生毕业进入企业现实和期望往往有很大差距。因此会造成企业学校两难的问题。(2)依托院办企业形成“厂中校、校中厂”的“厂校一体化”模式。院校经过研究探讨,把本校强势专业企业化,学校与企业无形中成为一个整体,这样学校除了教学之外,教师的企业挂职锻炼也有了安排的地方。但由于此建设模式需要学校强大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做支撑,投入大,风险大。最后可能出现实训基地和企业都失败的后果。因此,不适合于像我校这样的民办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Z实践教学X教学研、产学研资源共享Y鉴于以上两种校内实训基地的模式,构建创新笔记本制造业电子信息产品组装专业校内“三维立体化”实训基地运行模式,使之推广为我校的其他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3 笔记本制造业“三维立体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引入先进教学质量理念,建设具有基本能力创新、自我发展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为理论依据的实践基础,从而构建实践教学的建设三维立体化基地结构。(1)努力培养高素质型人才,突出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功能。任何一种校内实训基地模式,都要求具有提高教学质量与职业能力的基本条件,以及创造教育教学实践改革的条件,重要的机能是实现实践教学的功能。笔记本制造业实践基地是以培养一线的高素质专业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从实践基地走出的人才,不光能胜任基本的制造和服务,在企业建设和管理才能上也有很大的提升。因此,可以是学生真正学到在课堂上没有的知识。在基地进行培训教学,突出了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训基地教学的项目必然是真实的工作项目,并能使学生中在培训实践中获得一定的补助。这才是笔记本制造业实践基地教学的最终目的。(2)为区域提供技术服务,发挥实训基地“教与研、产与研”功能。笔记本制造业实践基地建成科研基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教师既作为科研人员,也作为指导教师。和聘请的各行各业的技术专家形成“双师型”的教学队伍。经验丰富专业教师,以及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将成为进行课题研究、生产技术服务的重要保障。并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从而创造出更多科技成果,服务于社会。培养就业能力是任何一个实训基地的主旨,笔记本制造业实践基地也不例外。要拿出与其他基地不同的核心竞争力,鼓励实训生进行自我创新学习。为以培养专业化人才为目的的“3+1”教学方式做出贡献。推行职业资格认证的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对职业素质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是每个学生进入社会都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

针对笔记本制造业实践基地如何发挥产学相结合的功能,从而如何解决好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新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学校将部分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开发研究性课程。(3)优化实践教学基地,发挥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功能。为使实训生不耽误正常课程学习,以及提高区域职业技能水平,充分发挥资源共享。对内实训基地实行开放管理,实训生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随时进行训练;对外向地方开放,可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可以面向下岗人员和务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及为附近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逐步借鉴企业的管理思想,指导和支持笔记本制造业实践基地的良性发展。建立规章制度,逐渐形成自己的管理的思想,建立质量监控体系,为实训基地持续的运行提供保证。

4 笔记本制造实训基地建设的预期成果

(1)实训基地在为本校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组装技术等专业的教学提供实训机会外,还能承担家用电子产品电路设计技术员、维修人员、电子产品装配员等培训和技术等级考核任务。(2)为其他设有电子信息专业,而没有相应基地的院校提供相关的实验、实习场地,做到资源共享,避免基地的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通过构建适合于笔记本制造电子产品组装专业”三维立体化”实践教学基地模式,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是高职电子产品组装笔记本制造教育培养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成功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常青,徐兴林,魏长晶.民办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4):169.

第4篇:电子制造技术范文

论文摘要:机电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应用,并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进行了分析。

0 引言

作为全国发展较为落后的省份,到贵州主政不到一年的省委书记栗战书、省长赵克志指出,工业强省战略是贵州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十二五”时期贵州将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职业院校的一名教师,深感机电一体化专业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但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如何,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这些问题成了很多家长和同学们想要了解的问题。

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应用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

1.1 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传统机械制造业是建立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靠企业规模、生产批量、产品结构和重复性来获得竞争优势的,它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以低成本获得高质量和高效率,其生产盈利是靠机器取代人力,靠复杂的专业加工取代人的技能来获取的。先进的机械制造业是以信息为主导,采用先进生产模式、先进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组织管理形式的全新的机械制造业,其特征是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以及环保协调的绿色制造。现代制造业集成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使制造技术提高到新的高度。近年来,制造工程领域的新技术相继诞生,如计算机数字控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柔性制造技术、敏捷制造、虚拟制造、并行工程等。

1.2 在饮料行业中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应用前景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食品、饮料包装机械的开发、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应用。不仅使单机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而且使整条包装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水平、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使其竞争能力远远超过传统的机械控制的同类设备。可以大大改善食品饮料包装生产设备产品的质量,提高其国内、国际竞争能力。

1.3 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

在钢铁企业中,机电一体化系统是以微处理机为核心,把微机、工控机、数据通讯、显示装置、仪表等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采用组装合并方式,为实现工程大系统的综合一体化创造有力条件,增强系统控制精度、质量和可靠性。

2 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

有关研究报告显示“机电一体化”一词最早是日本提出的,在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名古屋大学最早设置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在这方面研究和应用。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入“863计划”中。机电一体化专业是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含电力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属高新技术,也是当前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它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推动了当前制造技术的迅速更新换代,是产品向高、精、快迅速迈进,使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由于我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加上传统企业面临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国内急需大量先进制造技术专业人才。而“十二五”时期贵州将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因此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可以立足贵州,放眼全国,就业前景很好,而且往届毕业生普遍反应待遇较好。毕业生主要在各行政、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机械、电气工程、常用电器的维修、安装与调试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具体就业方向有:

2.1 机电一体化专业

从事机电一体化液体灌装生产线及商品包装自动化机械运行、维护、管理、技术改造等工作的机电一体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可在大型啤酒、饮料、食品及商品包装生产企业从事现代化自动机与生产线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也可在相关的自动机与生产线的生产厂家或设计部门、营销单位从事技术工作。

2.2 机电一体化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方向)

从事机电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并熟练使用和维修数控加工设备的机电一体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可在模具设计及制造、机械加工、塑料、五金、电子产品、计算机生产等企业从事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设计编程,数控机床的调试、维护及加工操作,从事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国内外数控设备的营销工作。

2.3 机电一体化专业(模具CAD/CAM方向)

从事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对模具进行设计和制造等工作的机电一体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可在模具、机械、五金、塑料、家电等生产企业从事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经营、管理工作。

2.4 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CAD技术方向)

在机电一体化产品、设备的设计、制造、维修、管理、技术改造与服务过程中专门从事用电脑绘图设计、信息处理和资料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可在机械设计、制造与装备行业、模具制造业,轻工、家用电器、电子制造业从事设计、制造、技术改造、产品营销、设备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市场调研发现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我校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各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外,还将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如维修电工,PLC程序设计师,CAD制图员等部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学生必须考取相应的技能证书后才能取得毕业证,充分体现重视技能培养的特点。历届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珠江三角洲各企业、公司,从事加工制造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等。

参考文献:

[1]李建勇.机电一体化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高钟毓.机电控制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第5篇:电子制造技术范文

【关键词】 广电网络 电气技术 电子技术 应用

前言:电气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实现了生活、生产智能化,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性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了网络传媒的发展。近几年随着电气技术及电子技术在网络传媒中的应用,对网络传媒整体效能的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进一步对电气技术及电子技术在网络传媒中应用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广电网络中电气技术

1.1照明电气技术

就当前广电网络中来看,其在演播室、控制室均需要照明电器技术的支持。目前,广电网络已经将电器照明技术应用在整个设备中[1]。广电网络在照明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坚持以构建应急照明系统为主,降低由于紧急停电而造成的内部供电中断的现象。广电网络整个照明电气技术按照48h紧急供电中断的照明计算方法对其整体应用供电体系实施构建,进而从根本上保障照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1.2防雷电气技术

防雷电气技术主要是利用各种仪器和设备在保障基础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对防雷系统实施保护和构建[2]。由于广电网络传媒中心的整体特殊性,在其综合防雷电气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采用了当类装置等电位链接,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防雷到点系统,对整个系统的线路实施布置,有效的预防雷电电磁波脉冲对广电网络电流和电压带来的影响,进而保障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广电网络还利用防雷电气技术实现了消防联动系统的构建,实现24H监测联动消防指令,进而为广电网络的整体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1.3变电电气技术

变电控制是维持广电网络电源稳定,实现广电网络中心合理用电的关键。其在变电控制的过程中利用电气技术实现了核心变电控制系统,对整个广电网络中心计算机的系统和各个演播室、演播厅的用电实时集中配置,以保障高强度符合支撑。此外,广电网络在变电电气技术的应用上还是实现了高低电压系统等级控制系统,进而对供电故障时电流和电压突然降低和故障排除后电流电压突然升高带来了供电系统稳定性实施技术处理,实现变电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二、广电网络中电子技术

2.1双向改造电子技术

双向改造电子技术主要是利用FTTH技术和无源光网络PON技术实现光纤到户和纯介质网络传输的一种电子技术。广电网络应用双向改造电子技术将内部的数据传输实现光波传输,加强了数据协议灵活性,进而优化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实现网络透明化安全传输。便给利用无光源网络PON技术降低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电磁波对传输网络造成的影响,实现多兆为双向改造。广电网络应用双向改造电子技术进一步对内部网络的传输和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持。就当前广电网络双向改造电子技术的应用来看,其实现有线电视服务下的单向下行广播传输方式就是利用了双向改造电子技术。

2.2 HFC电子技术

HFC电子技术是利用大容量传输实现双向传输的一种电子技术,广电网络利用HFC电子技术实现了光纤与同轴电缆结合的传输技术构建,实现了帧频变换,多兆位数据服务的功能,进而完成了电子技术工作的开展。此外,广电在应用HFC电子技术的过程中利用工作人员全程根本实现了视频服务和IP服务技术改进,提高了整体网络视频的输出质量和输出纠错能力。

2.3数据传输电子技术

广电网络中应用数据传输电子技术主要是对网络内信号、音频、视频等实现基本数据传输凭条的构建[3]。在数据传输电子技术的应用下广电网络实现了射频总线与双绞线结合的长距离、大范围数据传输,保障了不同用户之间数据传输的距离。

2.4智能化电子技术

智能化电子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广电网络智能化发展,从网络运营的角度,实现了整个广电IT系统的智能化设计,进而优化了广电网络的工作效率,为广电网络传媒的发展提供了业务升级。

三、总结

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看出当前我国广电网路技术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应用了照明、防雷和变电电气技术,并且结合了双向改造、HFC、数据传输和智能化电子技术,为广电传媒的安全、运行和传输等提供了保障,进一步优化了而广电网络核心技术,优化了广电网络在传媒领域的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为我国网络传媒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参 考 文 献

[1]万志豪.论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4(24):243.

第6篇:电子制造技术范文

关键词: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发展方向

引言

随着目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也在逐渐实现转变,是我国基础性与战略性兼具的产业之一。在苏南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进行转型与升级的过程之中,同样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使得目前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与升级现状还不能够满足市场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需要提出促进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可行路径,提升目前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基本承接效果,才能够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更好地进行宏观规划。

1苏南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从目前的发展现状上来看,我国整体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呈现着高竞争力的发展态势,电子信息制造业已经整体迈向了新的阶段,市场份额相对较大,跟其他有相对优势的国家来比,我国苏南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上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想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现代化信息技术进步的创新浪潮中站稳脚跟,就不能够采取保守的策略,必须加快创新的脚步,提升自主创新的相应能力,进一步加强苏南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2苏南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国际上对于国内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冲击较强,给予国内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在创新转变方面一定的压力,而且国内的经济环境也不是十分景气,这都为电子信息制造业在进行转型与升级的过程之中增添了障碍。所以想要进一步促进地区电子信息制造的发展与转型就需要在明确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之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相应的转变。

3加强电子信息制造转型与升级的有效路径

3.1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应该向自主研发方向转变

目前我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虽然处于较为繁荣的发展态势,但是其制造技术与电子信息制造水平却普遍较低,制造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低廉的劳动力所决定,外国企业为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产业提供技术,国内进行电子信息制造工作等,这种发展方式只是暂时的,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想要加强地区电子信息制造的转型与升级,最为根本的还是应该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向自主研发的方向进行转变,只有从自身的技术手段上进行相应的改革与革新,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向良好方向转变。可以从产业链的重新构建角度进行出发,增强高附加值产业环节,以此增强自身的发展能力,逐渐从依靠附属外来技术路径向自主研发方向进行转变,以国内电子信息制造产业的自主研发,带动地区内部自主研发,实现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产业的技术独立,真正改变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在国际上的价值链位置以及从属地位等。

3.2明确不同地区发展的比较优势

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在不同地域的发展上存在着偏差,这是由于多种因素所决定的,主要的有地域经济差异、地区政策不同以及劳动力因素等,针对这一问题,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产业想要实现发展就需要进一步明确不同地区发展的比较优势,增强不同地区对于自身电子信息制造产业的总体规划能力与管理能力。比如中部地区还处于发展部分,就是根据其发展状况以及技术能力,重点发展光电子行业,实现显示器件的制作。而西部地区则以传统家电、通信与案件以及光电子为发展重点等。

3.3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

电子信息制造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的出台,要以宏观的政策推动目前电子信息制造的进步。在鼓励我国的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于目前电子信息制造产业的产业结构变动,升级产业结构的同时实现地区性的产业结构转移。另外国家在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进行了不同的政策辅助,比如在一些起步阶段较晚的地区城市设立相应的经济技术地区,拓宽融资与开发渠道,同时政府也应该进一步进行相关的政策扶持工作,比如技术合作制度,为不同的技术公司搭建技术合作的平台,以及借助公共服务部门的力量为目前电子信息制造业提供一定的人力资源等,以政策的出台来带动整体电子信息制造产业的发展与转变。

3.4加强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合作与融合

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并不是与整个市场产业割离开来的,而是具有连续性的,所以在实现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产业的过程之中要与其他技术产业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与信息技术产业、物联网产业以及云计算等技术产业有机集合起来,加强规划引导的同时,促进产业环境的进一步规划,提升产业政策的执行能力,促进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产业能够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实现整体规划与发展。另外国内各个产业的发展除了依靠技术之外,最为主要的因素还是较为低廉的劳动力所形成的高性价比与高竞争力,但是在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与其他产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之中要转变这样一种定位,不再以低质量以及低价格来判断目前的基本产业发展。所以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合作融合,不仅能够带动电子信息制造产业的转型与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实现多向互赢的局面。

4结语

在目前苏南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产业的发展过程之中,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地域发展不平衡,不能够实现电子信息制造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创新,缺乏对于相关产业的实际规划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在明确电子信息制造产业转型与升级的重要内涵的基础之上,利用政策、与其他产业进行合作、加强自主研发能力以及明确不同地区发展的比较优势等,来进一步加强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实现其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李艺铭,陈光.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工业经济论坛,2015(02):135-144.

[2]武健鹏.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研究:基于政府作用的视角[D].山西财经大学,2012.

第7篇:电子制造技术范文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因子分析

一、引言

在知识经济激烈竞争的今天,技术创新成为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以来,不断促进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创新型的高科技企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地区和国家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成为推进我国新经济发展进程的中坚力量。目前,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截至2015年,全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157家。这些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产出能力对本地区技术进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进行测算和综合评价,对于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引领技术创新先导作用,保持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评价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利用2003年―2013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对安徽省的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四类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1.研究方法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技术创新的成果产出,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新产品产值(X1)、新产品销售收入(X2)和专利申请数(X3)三个指标来综合衡量创新产出水平,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上述三个指标进行提取和归纳,并根据主因子方差贡献率计算安徽省四类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出能力综合得分,根据得分高低对安徽省四类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的强弱进行排序。

2.数据分析

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文中主要采用安徽省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四类高新技术产业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收集了该统计年鉴中安徽省2003年―2013 年11个年度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和专利申请数三个指标的数据样本,并对数据整理归纳。由于部分年份指标数据存在缺失值,为了保持时间序列的周期性,采用了回归分析法对缺失值进行修补。

2.安徽省高新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

利用SPSS13.0软件对原有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办公及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分别为94.529,80.055,79.914,103.811,相应的概率Sig.均小于0.001,同时KMO值依次为0.733、0.793、0.705、0.687均大于0.5,因此原有变量适合作因子分析。分别对四类高新技术产业3个变量的原始数据进行因子载荷矩阵估计,第1个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2.911、2.991、2.864、2.703均大于1,累计解释原始变量反映信息分别为97.036%、99.704%、95.479%、90.107%,因此提取第1个为主因子是合理的,在计算综合得分TS时以各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其权重。

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四类高新技术产业的3个变量数据进行分析,将因子得分评分标准。经计算2003年―2013年医药制造业因子得分FS1分别为-0.821、-0.811、-0.784、-0.751、-0.691、-0.582、0.143、0.112、0.852、1.243、2.091,以主因子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出综合得分TS1分别为-0.797、-0.787、-0.761、-0.729、-0.671、-0.565、0.139、0.109、0.827、1.206、2.029,根据综合得分TS1医药制造业2003年―2013年排名依次为11、10、9、8、7、6、4、5、3、2、1。2003―2013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因子得分FS2分别为-0.562、-0.677、-0.627、-0.609、-0.600、-0.622、-0.298、-0.398、0.711、1.531、2.149,综合得分TS2分别为-0.560、-0.675、-0.625、-0.607、-0.598、-0.620、-0.297、-0.397、0.709、1.526、2.143,根据综合得分TS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2003年―2013年排名依次为6、11、10、8、7、9、4、5、3、2、1。2003年―2013年电子计算机办公及设备制造业因子得分FS3分别为-0.407、-0.578、-0.587、-0.404、-0.423、-0.502、-0.273、-0.538、0.162、2.742、0.808,综合得分TS3分别为-0.389、-0.552、-0.561、-0.386、-0.404、-0.479、-0.261、-0.514、0.155、2.618、0.771,根据综合得分TS3电子计算机办公及设备制造业2003年―2013年排名依次为6、10、11、5、7、8、4、9、3、1、2。2003年―2013年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因子得分FS4分别为-0.759、-0.701、-0.778、-0.671、-0.534、-0.608、-0.052、-0.171、1.462、2.147、0.664,综合得分TS4分别为-0.684、-0.632、-0.701、-0.605、-0.481、-0.549、-0.047、-0.154、1.317、1.935、0.598,根据综合得分TS4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2003年―2013年排名依次为10、9、11、8、6、7、4、5、2、1、3。根据四类高新技术产业综合得分TS计算出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办公及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平均综合得分ATS分别为0.0000882、-0.0001813、0.0000000、-0.0000909,排名依次为1、4、2、3。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安徽医药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2013年主因子得分FS1和FS2分别为2.091和2.149,排在所处行业历年来的第一名。电子计算机办公及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在2012年FS3和FS4分别为2.742和2.147,排在所处行业历年来的第一名。从行业历年排名来看,安徽省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创新产出能力总体处于上升态势,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办公及设备制造业排名波动较大,创新产出能力不平稳。安徽省四类高新技术产业的综合得分TS逐步从负分变为正分,创新产出能力总体上均有所提高。其中医药制造业从2009年之后连续几年综合得分TS1均大于0,说明其创新产出能力提升较快,2013年TS1为2.029为所在行业考察年度范围内的最高水平。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从2011年后TS2、TS3和TS4大于0且得分增长较快,说明2011年后这三类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有明显提高。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2013年TS2为2.143、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2012年TS3为2.618、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2012年TS4为1.935为所在行业考察年度最高水平。

横向对比四类高新技术产业2003年-2013年的平均综合得分ATS可以发现,安徽省医药制造业排名第1,其余三类高新技术产业按排名顺序依次为: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安徽省医药制造业平均综合得分ATS高于其他三类高新技术产业,说明其创新产出能力较突出,技术创新程度提升较快。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在2003年-2010年间的ATS为负值,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落后,创新产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对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建议

文章通过因子分析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了安徽省四类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综合排名情况,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总体呈上升态势,其中医药制造业创新产出能力提升较快,其余三类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前期较不平稳,2009年后增长较为稳定。此外,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平均综合得分有正有负,其中医药制造业得分为正,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得分为负,说明医药制造业创新产出能力相较其他三类产业较强,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为提升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进一步促进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对策。

1.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各类高新技术企业要把增强创新产出能力作为核心战略纳入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中。企业要构建创新管理体系,整合企业各类创新资源,健全有利于创新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分配制度。

2.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创新效应。产业集聚便于集聚区内的企业和其他组织协调,从而帮助企业快速获得创新所需要的资源;集聚区内企业间的竞争压力也能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安徽省拥有合肥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蚌埠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应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积极作用,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

3.要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高新技术企业要增强创新产出能力,需要提高技术创新投入,尤其对于创新产出能力较弱的高新技术产业,除了加大研发方面的投入之外,还要加大对注意对技术的引进、改造和吸收再创造的经费投入,以提高其创新产出能力。

4.政府应制定并出台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给创新产出能力较弱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例如制定专门的高新技术产业减税政策,简化高新技术产业金融贷款的限制和手续,扩大其融资渠道等等。

参考文献:

[1]蒋含明,李非.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研究[J].亚太经济,2012,No.17506.

[2]谭开明,魏世红.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西部地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v.26.

[3]傅为忠,韩成艳,刘登峰.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与建设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1.

第8篇:电子制造技术范文

本文首先分析了仿真技术在汽车电子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并介绍了SABER软件对汽车电子设计做出的贡献,最后具体分析了汽车电子设计中仿真技术的应用,为汽车电子设计中仿真技术的应用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

汽车;电子设计;仿真技术;应用

仿真技术是一门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或设想的系统进行动态验证的技术,仿真技术综合控制论、系统论、相似原理和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和专用设备为工具,能够模拟汽车或飞机驾驶训练,在汽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代的汽车制造业,对电子设备依赖程度越来越大,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不断提高,仿真技术在汽车电子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仿真技术在汽车电子设计中的应用,缩短了汽车电子系统的研发周期,提高了汽车电子系统设计的安全系数,并帮助工程师在电子系统应用于实践之前发现问题,大大的提高了汽车电子系统的研发效率,推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1仿真技术概述

1.1仿真技术在汽车电子设计中的应用优势信息时代的来临,汽车中应用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电子设备在汽车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汽车的安全系数,还优化了汽车的驾驶体验,推动了汽车行业的发展。但在汽车新产品研发时,却由于汽车电子系统研发成本过高,限制了汽车行业的发展。仿真技术的出现,为汽车电子系统设计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利用仿真技术,工程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和仿真软件,来模拟汽车的运行状态,并在虚拟现实中对汽车电子系统的设计进行仿真验证。这一研发模式,极大的缩短了汽车电子系统的研发周期,并降低了汽车电子系统研发的资金投入量。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近年来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正是基于仿真技术的应用实现的。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在汽车研发和制造领域的技术优势更是与日凸显,如何在汽车电子设计中应用好仿真技术,已经成为决定汽车制造企业研发能力的关键之一。

1.2SABER仿真软件与汽车电子设计SABER仿真软件是美国Analogy公司于1987年推出的模拟机混合信号仿真软件,该软件能够同时对模拟信号、事件驱动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和模数混合信号设备进行仿真,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学、电力电子学、电机工程、机械工程、水利、光学和控制系统等研发和数据采样中。该系统在汽车电子设计中的应用,代表着我国汽车电子设计技术进入新的阶段。SABER软件能够分析从SOC到大型系统之间的设计,并模拟数字电路及混合电路,通过仿真内核的运算和模拟,给出与真实实验相似的实验数据,从而帮助设计人员检验设计方案。在现代汽车制造工业中,包括ABS防抱死系统、安全气囊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车身控制系统均能够运用SABER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检验,帮助设计人员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该系统目前已经被很多西方汽车制造研发企业定位行业标准,推动了我国汽车制造业和世界汽车制造业的技术发展。

2汽车电子设计中仿真技术的运用

汽车电子设计中仿真技术的运用,主要分为建立数学模型、系统原理仿真和仿真模型的检验修改三个阶段。通过在汽车电子设计中应用仿真技术,有效的降低了汽车电子系统设计验证的资金投入,并提高了工程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2.1建立数学模型数学模型的建立,是运用仿真系统设计和检验汽车电子系统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和最关键的一步。计算机仿真软件的根本运行原理就是将实际系统运行的规律转为数学方式,即微分和差分方程来表达。为了实现对汽车电子系统的发展检验,在建立数学模型时,需要将系统原理图中的所有部件及其运动状态转化为数学模型,转化完成的数学模型综合到一起,才能形成一组模拟仿真系统。因此,在建立数学模型中,零部件的数学建模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仿真系统的真实性,并决定了仿真系统的运算结果是否与系统的实际运行相似。为了提高数学模型的建立效率,工程师在建立一系列数学模型时,会对相似的元件归类为同一种数学模型,这样虽然会拉大仿真软件与现实的差距,但却能够极大的缩短开发周期,实现开发成本的节约。

2.2系统原理的仿真汽车电子设计中应用仿真技术时,是采用计算机程序运算,来模拟汽车电子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和零部件在工作中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变化,通过对这些参数变化的波形分析,来找到实际试验与模拟仿真质检单额区别,从而发现涉及疏漏或问题,对电子系统的设计实施改进措施。在汽车电子系统设计中,仿真系统能够实现对双电压系统、供电系统、起动机和发电机系统以及双电压42V系统的仿真验证。汽车的双电压系统设计,将汽车的高电压设备和低电压设备区分开来,不仅是保证汽车安全性的关键,还是降低汽车能耗的重要技术。通过运用仿真技术,能够对双电压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进行验证,以确保汽车电子设计中双电压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4V电压系统主要用于各控制单元,该系统对波形有极高的要求。如果14V电压系统存在问题,将其应用于汽车时将会由于峰值电压和电流产生的脉动,对蓄电池造成干扰,发生蓄电池电位波动性变化,导致其他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失灵,给汽车的行车安全带来致命的威胁。运用仿真软件,能够检验14V系统对蓄电池干扰的影响度,确保其不会影响到控制系统的工作,避免由于电位波动导致控制系统失灵。起动机和发电机由于都具有相同的转矩特性,所以可以设计一种设备集合这两种机器的特点。如果设计成功,并投入大规模的生产中,则可以获得的利益是难以想象的。这种将两种设备集于一体的技术是科学家努力创新而创造出来的财富。这种系统可以让发动机在很快的时间内启动,并且发动机启动以后,切换到发电的模式,使汽车的重启动更加容易。双电压系统中的42v供电系统,如果在设计中电子元件选择错误,将会由于电压随转速变化的提高,导致电子元器件被烧毁,带来巨大的行车安全隐患。而采用模拟仿真技术,则能够测试电子元器件的所需承受的电压峰值,更加科学的进行选择,保证系统安全。

2.3仿真系统的检验和修改仿真系统只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学原理对汽车电子设计的运行状态进行模拟实验,其与实际试验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因此,在运用SABER软件中,需要通过严谨的实验对比,确定仿真结果与现实存在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对电子设计进行优化,以不断提高汽车电子系统设计的质量,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综上所述,在现如今的汽车研发与制造中,运用仿真技术对设计方案进行检验和修改,已经成为汽车研发的必须技术之一。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这离不开我国汽车电子设计中仿真技术应用的日渐成熟。相信随着仿真技术的发展,我国汽车研发和制造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珂.汽车电子设计中仿真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电子商情:科技创新,2014(12):33~33.

第9篇:电子制造技术范文

ces是西半球电子产业的引擎,而青岛sinoces已经成为东半球电子产业发展引擎已经没有任何疑问。全球电子产业链条已经在本届sinoces上完整地展现出来,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世界电子强国的电子制造品牌已经全部到场,美国、日本、欧洲等全球主要消费电子市场的主流电子连锁渠道商已经全部到位,美国、日本、韩国、澳洲、欧洲等国家及地区的电子产业协会也悉数全到,全球电子制造业主流供应商一个没有少,青岛sinoces已经具备庞大的全球吸产业引力业成为东半球的电子引擎已经没有任何疑问。

借助庞大电子制造业与巨大消费市场的中国腹地,青岛sinoces在全球崛起是非常正常的,就像随着阳光的到来而开张的全球资本市场一样,青岛sinoces与美国拉斯维加斯的ces已经将东西半球的电子产业的催化变成了一个双核的动力结构,今后的全球电子展览产业将在“冬美夏中”的节律上运行。

青岛sinoces的崛起不是让中国多了一个全球性的电子展会,也不是世界增加了一个电子产业引擎,它最重要的意义是完整了中国电子产业的广义产业结构,将加速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

一个国家内的电子会展产业实际上是服务贸易,它主要的作用是将技术、资金、信息、人才等产业发展几乎是所有需要的生产要素都整合过来,它将对本国电子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支持作用。美国的CES基本上起到了整合全球电子业生产要素的作用,这对加固美国电子业在全球超强竞争优势是功不可没的。

从宽泛的产业结构上讲,美国电子产业并不是只有大的跨国公司以及围绕这些终端产品提供商前后的上下游产业链,一个完整的产业基本上包括了六大部分:一是以品牌终端产品为中心的制造业体系;二是技术供应产业,这个产业是由大公司的研发中心组成的公司内研发体系之外最大的技术生成产业,它可以持续地满足大制造业对更新技术的需求,美国的硅谷实际上就是美国的技术生成产业的产业簇群,它已经形成一种新技术生成的生态,丛出不穷的技术供应让硅谷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孵化新技术新产品的“蔬菜大棚”,只要是大公司需要的技术都可以在这里集中购买,这个市场的作用是降低了公司的融资负担以及对新技术应用的市场风险。

第三个产业层应该是为技术市场配套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更重要的作用不是为已经成长起来的大公司提供资金,它最重要的贡献是为种子公司,也就是为新萌芽的技术提供资本支持,这种“新技术+社会资本”的组合方式可以迅速地孵化产品与市场,形象地说,资金就等在“大棚”的旁边,只要新技术一出现,资金就会贴身而上去提供支持,这是美国电子产业保持持续活力的根本原因所在。第四部分是流通业,流通业主要是与制造业相互对应的专业化的现代连锁流通业,它对制造业有积极的优化作用,主要是为制造业提供需求信息。

一直容易被人忽视的是现代会展产业。现代会展产业是制造业的服务业,它的作用是整合产业多种发展要素,为产业发展提供催化剂的作用,美国CES作为一个世界性的电子展览会实际上它的触角伸遍了全球,它可以把美国电子业的强大优势辐射到全球,也可以把美国电子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市场等信息吸引到美国国内,这可以使充分灌溉美国的电子产业,这就是美国ces对于美国电子制造业的真正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