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城市的发展趋势范文

生态城市的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生态城市的发展趋势

第1篇:生态城市的发展趋势范文

(重庆工商大学 融智学院现代金融研究所,重庆400033)

摘要:本文分析了低碳绿色建筑对低碳生态城市趋势发展的重要性,认为我国低碳绿色建筑发展中存在低碳建筑占比太小,低碳绿色建筑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低碳绿色建筑的政府政策执行效率较低等问题。

关键词 :低碳生态城市; 绿色建筑;对策

1 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城市化的推动下持续增长。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城市化也带来了问题,城市消耗的能源和资源越来越多,环境恶化问题也凸显出来。

1.1 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

根据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的研究,城市化进程是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分为城市化起步阶段(城市化水平小于30%),城市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介于30%到70%之间),城市化后期成熟稳定发展阶段(城市化大于70%)三个阶段,目前中国正处在中期加速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城市化起步阶段—城市化率小于30%。我国从1949年到2005年一直处于城市化起步阶段,经历了56年的时间,这个阶段城市化经历了曲折、停滞和恢复以及稳步发展。

(2)第二阶段:城市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率介于30%到70%之间。从2006年,我国城市化率突破30%以来,城市化进程加速,9年的时间里从30.48%上升到2014年的54.77%,超出2011年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52%)。方创琳(2010)通过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问题、能耗问题、房地产问题、城市拥堵问题等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城市化整体处在亚健康状态。

(3)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同时,我国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也伴随越来越严重。一方面,资源环境保障率越来越低。从1980-2005年的25年间,我国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所消耗的水量为17亿m3,所占用的建筑用地为1004㎞2,所消耗的能源为6966万tce,从2006-2030年的25年,我国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所消耗的水量将达到32亿m3,所占用的建筑用地将达到3459㎞2,所消耗的能源将达到22738万tce。另一方面,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污水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也成为污水排放量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1980年全国废水排放量为310亿t,2009年达到596亿t,全国有近1/3监测断面仍然为劣五类水质,失去了生态功能。城市成了环境污染严重且集中的地区,有资料显目示,目前中国113个重点城市中,67%以上的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20%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

1.2 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化水平要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进行转型,改变传统城市化发展模式和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引导城市化适度的发展,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低碳绿色生态城市发展道路。

1.2.1 发展低碳生态城市的必要性

在社会和城市的发展中,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是紧密相连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保证,生态环境恶化会影响生产力的提高,会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会恶化投资环境,最后会影响城市化。一方面,生态环境恶化会阻碍城市化经济的发展,造成城市经济的衰退;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恶化会改变城市空间结构,可能逆转城市化的趋势。

1.2.2 低碳绿色建筑对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从人口还是空间来看,建筑环境质量是城市化生态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建筑能耗是城市的主要能耗,我国建筑业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一种高碳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急剧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建筑业也是我国能源消耗最主要的行业之一,建筑业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能源消耗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环保专家表示,根据2013年底的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的近430亿平方米的建筑中,目前仅有4%的建筑采用了先进的能源效率改进措施,要想解决城镇建筑面积高速增长带来的资源困惑,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关键。2014年10月1日我国正式实行《绿色住区标准》,将国际先进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我国城镇住区建设和房地产发展的本土模式相结合,以推动我国绿色住区的发展。因此以发展绿色建筑为基础,把绿色建筑扩展到绿色社区、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城市,从而在这过程中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

2 我国低碳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我国绿色建筑起步较晚,在促进低碳城市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

2.1 我国低碳绿色建筑起步较晚,绿色建筑占比太小

2001年,由清华大学设计并投入使用的伍舜大楼是我国第一座绿色生态办公建筑,是2008年奥运建筑的前期示范工程,集中使用了约百项国内外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2003年建成中美节能示范大楼,达到了LEED金认证。2006年6月1日首次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1年,在2006年的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基础上进行修订完成了《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近年来,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绿色建筑发展速度每年增长约为100%。根据住房部和城乡建筑部公布的《“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截止2010年低,全国有113个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超过1300万平方米,全国实施了217个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筑面积超过4000万平方米。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共有742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7543万平方米。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共有1446个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超过1.6亿平方米。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末,我国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为1,129,967.69万平方米,可见绿色建筑面积还只是沧海一粟。

2.2 我国低碳绿色建筑分布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

我国低碳绿色建筑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拿到认证的项目明显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区域及沿海城市,其中上海和苏州是两个绿色建筑项目最多的城市,在华中、东北和西部地区的数量则明显较少。同时从不同星级的绿色建筑来看,一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较多,二三星级绿色建筑相对较少且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低碳绿色建筑明显的地区差异主要是受地区经济发展、地区房屋价格的差异的影响,在低碳绿色建筑比较集中的城市房屋售价比较高,绿色建筑的接受性相对更高。这种地区分布差异会导致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呈现地区性差异,在经济相对较弱的地区城市化更多的是人口和土地的城市化,绿色建筑项目很难推行,因此城市发展质量难以提高。

2.3 我国低碳绿色建筑的政府政策体系不健全且效率较低

为了消除绿色建筑的市场失灵,政府应该给予绿色建筑行业相关的政策支持,包括强制性政策当中的法律法规,激励性政策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以及金融支持,也不排除应有的经济惩罚政策,尤其是针对碳排放管制上,惩罚税收政策是解决负面外部性的有效措施。近年我国积极编制的建筑节能减排方面的法制文件包括法律、政策、法规、技术标准按部就班的建立起一套管理体系,同时也实施了一系列税收优惠和贷款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等经济激励政策。但我国现有政策却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强制性法律法规有形无实,不执行或者敷衍应付的行为普遍存在;二是已有政策与我国绿色建筑的初始发展阶段不相适应导致政策缺乏可操作性,比如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不能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3 我国低碳绿色建筑发展的对策分析

3.1 提高绿色建筑技术研发能力,加快技术进步水平

绿色建筑要求在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实现低碳节能环保,前期建筑的绿色设计以及建造过程中绿色建材的使用最终才能保证绿色建筑的使用是低碳节能环保的。因此,重点培养绿色建筑专业人员,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水平;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研发能力,包括建材、建筑施工、运行、检查等相关的技术水平,一方面,政府和企业都应该增加技术研发的预算支出,另一方面,政府、高校和企业合作培养相关技术人员,合作进行技术研发,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研发成本又能提高研发速度。

3.2 有效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政府政策效率较低是由于政府自身和外部环境导致的,政府自身方面主要表现在绿色建筑没有明显的寻租和政绩效应反而需要大量的投入,使得政府部门对绿色建筑本身的意愿不强。外部环境表现在绿色建筑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对绿色建筑需求也不强烈,所以导致绿色建筑推行效率较低。因此,提高绿色建筑政策效率,必须形成严格的监管机制,采用命令或控制的手段严格执行绿色建筑,同时采取惩罚性政策自上而下的约束绿色建筑政策的严格执行,从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3.3 加强市场化建设,形成竞争机制,推动绿色建筑全面发展

绿色建筑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信息不对称,同时我国绿色建筑设计水平较差,提高了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因此加强市场化建设,形成绿色建筑相关供给者之间的竞争机制,应该首先建立绿色建筑信息平台,将绿色建筑的设计、建造过程、建筑材料以及绿色建筑的使用情况和节能情况等公开公布在绿色建筑平台上,让消费者了解和熟悉绿色建筑的优点和特性,也可以更好的起到监督的作用;其次,强调绿色建筑的设计,西方的经验表明,明确的绿色建筑设计可以大大的降低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

3.4 不同地区采用差异化政策,推动绿色建筑的均衡发展

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不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有很大的差异,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消费者能接受绿色建筑较高的价格,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一方面,消费者认知度差,另一方面消费者对高房价的承受能力较低,所以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绿色建筑较少。因此,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加快绿色建筑市场化的建设,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应增加政府的支持力度,从消费者和供给者双方给予激励,加强欠发达地区绿色建筑供给者的税收优惠和贷款优惠政策的实施,同时直接对消费者给予税收优惠,比如说绿色建筑的契税和物业税的减免等,最终带动欠发达地区对绿色建筑的供给和需求。

参考文献:

1.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 王耀利.我国推进绿色建筑进程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7.

3.叶祖达.低碳绿色建筑:从政策到经济成本效益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第2篇:生态城市的发展趋势范文

笔者在对城市化和资源环境耦合的指标体系进行构建的基础上,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4年~2013年辽宁省的城市化和资源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显示,辽宁省的城市化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

城市化;耦合协调度;熵权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城市化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某一地区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象征。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城市化首次突破50%。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转移到城市,给城市的资源供给、利用、城市环境和大气环境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城市化与资源环境间的关系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玛丽娜•阿尔伯蒂等(2004)从城市经济学、景观生态学、物种动态学和复杂系统科学4个角度构建了一个基于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口与生态系统间的城市联系模式,并以美国普吉特湾地区的城市格局、鸟类和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迪克罗等(2004)利用Cormas开发平台提出一个多模型来研究城市化动态、土地和水管理之间的关系。有关城市化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之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化和资源环境评价指数的测算、耦合协调测算方法、协调发展类型的划分等方面。王少剑等(2015)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京津冀地区1980年~2011年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发展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呈“S型”趋势。崔木花(2015)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中原城市群9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程度,并对耦合类型进行了划分。郑慧和赵永峰(2015)研究了2003年~2012年乌兰察布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呈线性增长的趋势。笔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城市化和资源环境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的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城市化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各个指标的权重,对城市化和资源环境两个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2004年~2013年辽宁省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

二、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处理

(一)指标体系构建在借鉴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客观性、可比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构建辽宁城市化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1.数据来源。笔者所选的辽宁城市化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指标评价体系由29个城市化指标和11个资源环境指标构成,样本原始数据来源于2005年~2014年《辽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保证数据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其中大部分数据是年鉴中直接可以查到的,如年末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万人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等。非农业从业人口比重、非农业产值占GDP比重由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的和除以总量数据得到,人均工业产值和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等由总量数据除以年末人口总数得到,城乡收入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得到,科学技术支出与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由科学技术支出与教育支出总额除以公共财政支出总额得到。样本选取从2004年~2013年辽宁省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2.数据处理。由于评价过程中选取的指标较多,各指标的单位不一致,指标数据差距较大,不利于进行比较和加权,在进行综合发展指数测算之前需要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的方法有极大极小标准化、标准差标准化和模糊隶属函数标准化等,考虑指标数据的方向性,采用极大极小标准化方法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三、研究方法

(一)熵权法权重是科学评价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采用熵权法来确定城市化和资源环境两个系统的指标权重。熵权法根据各指标的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计算出各指标的熵权,是一种客观的赋权方法。

(二)综合发展指数的测算利用各指标的权重和各指标的标准化数据值对城市化和资源环境两个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分别进行测算,城市化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

(三)耦合协调度模型采用如下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来测算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

四、实证分析

根据公式(6)~(7)对2004年~2013年辽宁省的城市化和资源环境两个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进行测算,再根据公式(8)~(10)对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得到表2中的测算结果。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5年以后辽宁省的城市化综合发展指数呈上升趋势,从0.1505增加到0.8894,尤其是2013年增加得较多;资源环境综合发展指数2004年~2008年呈上升趋势,2009年比2008年有所下降,2010年之后又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资源环境的综合发展指数没有城市化的综合发展指数增长得快。城市化的综合发展指数从2004年的0.2011增加到2013年的0.8894,增长率为342.3%,资源环境的综合发展指数尽管总体上也是呈上升趋势,但从2004年的0.2442增加到2013年的0.6614,增长率为170.8%。城市化与资源环境间的耦合度较高,除了2005年和2006年外其他年份均在0.9以上。从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看,2004年~2006年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较低,都在0.5以下,2007年~2009年在0.6~0.7,2010年~2011年在0.7~0.8,2012年~2013年在0.8~0.9。可见辽宁省的城市化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两个系统处于协调发展的状态。

五、结论及建议

第3篇:生态城市的发展趋势范文

摘要:借助趋同分析的标准方法,就210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服务业增长趋同情况展开讨论。实证结果表明,城市服务业增长存在σ趋同和β趋同;城市的市区层面服务业增长有明显领先于城市的地区层面增长的现象。进而对服务业增长地域特征的研究发现,服务业在一个更加广泛的地域范围内存在显著的均衡增长特征,对于整体国民经济增长差距扩大具有减缓趋势。

关键词:城市;服务业;趋同;地区差距

一、问题的提出

自Baumol[1]基于Maddison数据采用趋同分析方法发现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存在趋同趋势之后,学者们基本采用相似的方法对地区差异演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我国学者也借用这一方法对经济增长差异问题做了大量研究[2~4],但综合来看,几乎所有的研究都仅在国民经济整体层面上展开,或是沿着地区差异演变趋同机制和趋同工具箱的拓展两个方向发展,而忽视了对于地区差异演变产业层面的分析,而服务业与工业的产业特性又是截然不同的。

一般来说,服务业产出在最初形态上具有非实物性质,其生产和消费几乎同时发生,并且具有难以储存、难以运输等特点,即服务业的消费和生产环节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某一个地区消费的服务多倾向于在区域内或周边生产和购买,因此服务业发展规模与当地的人口规模大致会维持在一定的比例,这与工业产品差别较大[5]。由于工业产品的实物性质,使得工业产品能够以较低廉的成本远距离运输和较长时间储存,所以工业产品的生产地一般并不需要大量消费者的积聚,因此工业生产更注重的是生产条件的适宜性,如劳动力、土地成本等,在具有适宜条件的地区,工业增长表现出高度的地区积聚特征,并且具有自我加强趋势。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进步和社会功能的不断完善,政府对于公共服务部门的投入会不断加大,人均服务消费会相应提高。在我国的行政区划中,地级市和地级以上城市本身是一级完整的行政单位,为保持公共服务的普遍性、及时性和公平性,政府机构、警察机构、司法机构、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部门样样俱全,而这些公共服务部门的规模又大体与一个城市的人口对应,所以人均享有的公共服务具有均等化趋势。那么服务业这些产业特性是否会表现为服务业增长的趋同趋势呢?其对地区差异的影响又是如何呢?本文沿着这一思路,采用趋同分析的标准方法,分别就我国服务业增长的趋同情况在210个城市的地区及市区范围两个层面经济单位上的表现展开讨论。

二、分析方法和数据说明

1·分析方法Baumol(1986)

最早采用Maddison数据,发现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差异存在趋同的现象。但是De-long[6]、Lucas[7]等分别利用不同的研究样本或研究方法对Baumol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质疑,发现经济增长趋异现象也普遍存在。随后的研究者又对趋同概念作了进一步的细化:σ趋同、“Club”趋同、绝对β趋同和条件β趋同等。σ趋同是指一个经济单位人均或劳均实际GDP的差异(标准差、变异系数或theil指数等)具有随时间减小的趋势,即σt+T<σt。测度研究样本的σ趋同情况通常用式σt=α+T+ε,其中T是时间趋势,是待估参数,如果系数是负的且具有统计显著性,就认为σ趋同成立。如果σ趋同不成立,则把样本分为若干个子样本,再分别用该式检验各子样本是否存在σ趋同,如果成立,“Club”趋同存在。绝对β趋同是指初始发展水平较低的经济单位比初始发展水平较高的经济体单位有更快的发展速度,即不同经济系统间的人均产出增长率与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负相关。

条件β趋同是指经济体的增长速度与其自身初始状态到其稳定状态的距离大致成正比,简而言之,经济体向自身的稳定状态收敛。检验β趋同的通常公式为gi,tt+T=α+βln(yit)+εit,其中gi,tt+T是经济单位i在t到(t+T)期的平均增长速度,如果β系数为负,则β趋同存在。检验条件β趋同通常用到著名的Barro回归方程[8],即方程gi,tt+T=α+βln(yit)+ψXit+εit,其中Xit是刻画经济体i稳定状态的一组变量。

2·数据来源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及相应城市的市区,前者是城市的地区范围,后者是城市的市区范围,不包括县级城市数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对地级市分别列出“地区”和“市区”两项,“地区”

包括市区和下辖县、县级市,包含了农村地区的数据;“市区”则仅包括城区和郊区。

本文采用的数据全部来自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6~2005年)。其中,各城市的地区与市区国民经济总产出和服务业总产出①分别采用所在省区的GDP和第三产业GDP缩减指数平滑,缩减指数来自《新中国55年统计年鉴汇编》;人口是样本的总人口数。

三、实证分析

1·σ趋同分析考察σ趋同的指标主要有变异系数、Gini系数和Theil熵等,由于这些指标在变化趋势上具有很强的内在一致性(石磊、高帆,2006;徐现祥、李郇,2004),因此本文选择变异系数作为地区差异演变的测度指标。变异系数又叫离散系数,它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值,以CV表示变异系数,其计算公式为:CV=σx,其中σ来自σ2=∑ni=1(xi-x)2/n。

由图1可以明显看出,采用变异系数考察的中国服务业增长在城市地区和市区两个层面上的趋同模式十分相似,即服务业在两种意义的城市层面上的增长差异都呈减小趋势。再比较两者的差别可以看出:首先,从服务业增长差异的大小看,在城市的地区层面上,服务业增长的差异最高为1996年的1·35,最低点为2004年的1·15,并且除1995年外,呈递减趋势;而在市区层面上,服务业增长差异的趋势完全一致,但是最高点的1996年却只有0·90,最低点的2004年也仅为0·80,都比前者有较大幅度的减小。

其次,从服务业增长差异与国民经济增长差异的比较看,在城市层面上,2003年以前服务业增长的差异都大于国民经济增长的差异,而在2003年之后开始小于国民经济增长的差异,并且后者差异扩大的趋势发生逆转,开始趋于减小;在市区层面上看,2000年以前服务业增长的差异都大于国民经济增长的差异,而在之后开始小于国民经济增长的差异,并且后者差异扩大的趋势也发生逆转,开始趋于减小。值得注意的是,国民经济增长差异趋势发生逆转的时间在市区层面要早于在城市的地区层面。

2·β趋同分析本文分别考察了服务业增长在城市地区和市区层面上的β趋同情况,计量结果见表1。表1报告了全国210个城市地区和市区服务业增长的绝对β趋同的计量分析结果。从回归1、3看,初始服务产品①的回归系数都为负,但是前者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在城市层面不存在绝对β趋同;但是在市区层面上,能够通过显著程度为1%水平的统计检验,这表明在市区层面上,服务业增长存在绝对β趋同,即初始人均服务产品水平越低,增长的速度越快。然后基于Barro方程对回归1、3施加虚拟变量,分别把210个城市样本分为沿海地区城市②、省会城市和其他类型城市,得到回归2、4。从回归结果看,β系数绝对值分别从0·0060、0·0174提高到0·0184、0·0239,且模型的拟和优度有很大改善。虚拟变量的系数也高度显著为正,表明人均服务产品分别在沿海地区和省会类型城市的趋同速度要快于其他类型的城市。值得注意的是,在城市地区层面上虽然不存在绝对β趋同,但是却存在条件β趋同。

Islam[9]曾指出,在趋同研究中,截面分析(cross-section)的估计结果是有偏的,建议采用面板分析(paneldata)解决估计有偏问题。所以回归5、6、7、8列示出了采用面板分析方法对前面对应各模型的验证结果。从报告的结果看,面板数据分析的结果仍然支持本文结论,与截面数据分析得出的解释变量的符号一致,且方程的回归系数绝对值都有较大程度的增大,这与Islam等估计经济趋同时情况类似。

3·服务业增长的地域特征

虽然前面根据变异系数的计算结果可以反映出服务业增长差异的变化趋势,但是还无法充分展示这种趋势的地域特征,因为不同的洛伦茨曲线的形状完全可以得到相同的地区差异系数。因此,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服务业增长的洛伦茨曲线[10]变化情况。

洛伦茨曲线:区间洛伦茨曲线(inter-regionallorenzcurve)令:ρi=∑ki=1(Pi/P);ψi=∑ki=1(Xi/X)代表人口与服务业产出自第1地区至第k地区的累积比重,它们均采取百分比来记数。洛伦斯曲线为所有(ρk,ψk),K=1,2,…,n,在以累计人口比重为x轴与以累计服务业产出为y轴的坐标平面中所组成的曲线。

由1995~2004年中国各城市服务业①Lorenz曲线变化图可以看出,曲线的变化分布广泛,即大致在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累计占比在5%~90%的区域,人口累计占比在15%~95%之间,地域范围涵盖了中国绝大部分城市。曲线变化方向朝上,且变化并不很大,这意味着从服务产品占有量比较低的地区,到较高的地区,服务业都有一定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均衡增长特征,但是发展速度并不很快。同时表明,导致服务业地区差异缩小的主要原因,是从较低服务产品占有量的中西部地区,到较高服务产品占有量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省会城市服务业,都有一定程度的绝对增长,从而导致全国服务业增长的相对差异逐渐减小。

作为对比,用相似的方法做出了工业产业增长的Lorenz曲线变化图。由工业Lorenz曲线变化图可以发现,曲线的变化相对服务业分布区域稍小,即大致在

人均工业产品占有量累计占比在20%~90%的区域,集中在45%~95%之间,人口比重累计占比在45%~90%之间,地域范围主要为工业发展中高水平的东部地区和省会城市。曲线变化方向朝下,且变化幅度较大,反映出非均衡增长特征,并且增长速度较快。分析表明,导致工业增长地区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处于工业发展中、高水平的东部地区和省会城市工业的高速发展,处于工业发展中、低水平的中、西部地区一般城市发展相对滞后,中低发展水平的中西部一般城市组和中高发展水平的东部地区城市以及省会城市组之间的差距被拉大,以致整体上工业发展差距出现了不断扩大的态势。

四、讨论

关于在城市地区和市区层面上绝对β趋同与条件β趋同表面矛盾的情况该如何解释呢?经济地理学家认为,城市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基础,由于城市的“核心”性质,城市经济增长往往表现出领先于区域经济增长的现象。而在我国的城市经济统计中,城市的“地区”范围实际上包括市区和下辖县、县级市,包含了农村地区的数据,因此只有城市的“市区”范围才真实地反映城市的经济活动。而且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服务业增长在城市市区的绝对β趋同与城市地区层面的条件β趋同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从绝对β趋同和条件β趋同的关系看,条件β趋同实际上是对绝对β趋同施加了条件变量后得出的趋同现象,即在城市所面临的为条件变量所反映的情形一致时(市区实际上是根据地理位置、制度环境等条件在城市地区范围内对城市地理空间进一步的分解),服务业增长存在绝对β趋同。

再从地理位置上看,各城市的市区都是历史上或现代交通枢纽,集中于冲积平原或盆地,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人口密度相对都较高,并且集中了地区内的公共服务机构和大学等研究机构,因此历来商贸服务业发达,成为地区内的服务增长和创新中心;就制度条件而言,自1985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部分集中在城市的市区,沿海城市、省会城市、大部分边境城市都是首先开放城市的市区,而且以开放经济为代表的各层次经济开发区遍布不同等级的城市市区中,因此各类城市市区服务业增长的制度条件十分相似;从生产要素配置的角度看,各级(下转第26页)地促进循环经济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DosiG.TechnologicalParadigmsandTechnologicalTrajectoties[J].ResearchPolicy,1982,11(2):147-162.

[2]陈傲.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环境制度设计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9):108-114.

[3]顾丽,彭福扬.面向循环经济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50-53.

[4]曹光辉,齐建国.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范式与政策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5):112-121.

[5]杜世勋,曹利军.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研究[J].管理评论,2005(2):37-40.

[6]陈东初,吴桂香等.铝合金环境友好型非铬化学转化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9(5):32-36.

第4篇:生态城市的发展趋势范文

俞孔坚教授曾指出,大地景观是一个生命的系统,是一个由多种生境构成的嵌合体,而其生命力就在于其丰富多样性[4]。轨道交通的发展对我国城市景观的影响的作用正在日益增现,在轨道交通的设计中不能再简单的遵循功能优先、形式服从于功能的原则。从前,人们常常把交通和环境二者的关系抛之脑后,只追求速度和畅通无阻,为获得最大的通行能力。而现今,高架轨道交通不仅仅是人们交通转移的工具,人们开始追求美感的设计造型和周边环境的协调,它作为一个巨大尺度的人工景观元素,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物。城市本来就是一个多元化的产物,轨道交通作为其中一个元素,也应包含着人文的、历史的、功能的多样化以满足人和环境的多样性。[5]所以在轨道交通的设计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使这个人工建造的高架轨道交通与其周围多样化的城市景观和谐共生,如何使高架轨道交通景观也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3.2 人性化的趋势

美国著名的景观设计师西蒙兹认为: 我们规划的不是物质,不是空间,而是人的体验。一个成功的环境设计,不但要满足人的生理要求,同时还应满足人的心理要求。[5]我们正面临文化的转型时期,文化转型时期导致了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合作,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合作,以及人和环境的合作[6]。轨道交通系统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产物必然也要遵循社会发展人文化、人性化的趋势。人性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宜人所用”,就是说设计要满足其空间的功能和特性需求,方便利于人所使用;二是“宜人所感”,这是对空间的精神内涵的要求,强调带给人舒适、美好的体验和感受,比如出入口是否方便寻找、设计是否具有地域特色和具有识别性、沿途环境是否舒适、是否具有历史人文的延续性、是否带给人归宿感和安全感等,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追求给使用者心理和行为带来积极的感受。

3.3 生态化的趋势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生产力迅猛发展,但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物种消亡等,一系列问题使人们认识到大自然不可以随意征服、随意改造,它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制定了“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原则。城市高架轨道交通系统,从其作用范围角度来看,应围绕“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则来进行。让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真正全面的融合。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着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使人、 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创造一种可持续的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自然的元素引导人们体验自然、感受自然,这不失为一种设计的生态美学。

4 结语

城市高架轨道交通作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标志之一,本身就属于一种新的城市景观,而轨道交通与城市景观系统如何才能协同优化则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具体的设计与建设中,要吸取借鉴已有的相关经验,具体分析不同地区的轨道交通和景观的实际情况,采用因地制宜、切实有效的设计方案和技术手段,把轨道交通的建设看做是城市景观合理调整、协同优化的机遇,结合空间结构、生态景观环境、人文感知等综合要素优化调整城市的景观体系,并通过多元化、人性化、生态化的城市景观发展趋势引导,促进轨道交通和城市景观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春雷.浅析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景观的价值与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 2010(2):36.

[2] 许慧华.城市轨道交通的高架景观处理[J].都市快轨交通,2004(3):19:20.

[3] 覃烨易.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景观评价体系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7(3):75.

[4] 俞孔坚.李迪华.城乡与区域化的景观生态模式[J].国外城市规划,1997(3):27-31.

[5] 黄昕.对”景观生态”概念的探讨[J].中国园林,2011(1).

[6] 陈利顶,傅伯杰,赵文武.“源”“汇”景观埋论及其生态学意义[J].生态学报,2006,26(5):1444-1449.

摘 要:道路交通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发展也密集而迅猛。与此同时,城市景观也因此面临着极大地发展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我国城市高架轨道交通的建设现状和对城市景观造成的影响,研究归纳其发展趋势与景观价值,这对于中国城市的高架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架轨道交通 城市景观 价值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108-02

交通运输,是一个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极其紧密的词汇,交通在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影响重大。随着城市化、机动化的不断加快,交通拥挤成为制约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因如此,很多城市快速而密集的轨道交通网络逐步形成,一方面其缓解了一定的交通运输压力,在快速、安全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另一方面,交通轨道的建设也对城市绿地系统、开放空间的建设、自然风貌的保护等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对城市高架轨道交通及景观的研究和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对于把握好城市中高架轨道交通和周边景观空间的关系,改善和提高城市整体开放空间的景观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我国高架轨道交通发展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近十多年来,高架轨道交通在我国很多大城市得到积极的设立和迅速的发展,我国很多特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已呈现出立体化、区域化、网格化的趋势,发展快速密集,建设规模巨大。其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涉及众多领域,短期内迅速大规模的建设对城市景观的良性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1 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现代交通不但改变了现代都市的运动速度,也无形中改变了现代都市的形态。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许多大城市的空间布局正逐渐由一个中心的同心圆模式向多个中心的组团式模式变化和发展,而快速轨道交通的开发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这一进程。首先,网格化的轨道交通有利于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促进形成紧凑的空间结构,网格化的划分空留出城市组团空间之间的绿色缓冲空间,轨道交通站点及其周边地区成为城市信息的流通承载,并与重要的城市空间节点呈现一定的耦合趋势[1]。其次,快速、并形成网格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提高了城市内不同地域空间的可达性和联系性,提供了更多的城市公众游憩开放空间,完善了城市的绿地系统。

然而,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下,由于不同布局空间之间的规划建设缺乏统筹性和协调性,对城市的有机整体性造成影响,出现了城市高架轨道占据、分割、打破城市绿地系统和开放空间,增加了城市用地的边角地带,造成站点周边、高架交通路线下形成了城市“灰色地带”,给周边的环境和交通造成严重影响。(图1)

1.2 对城市生态的影响

在欧洲和北美,自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开始对线性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学影响开展了大量研究。这包括道路建设对植物种群产生的影响:如导致植物死亡和生境丧失、生态环境物理化学变化、路侧植被改变;对动物种群产生的生态影响:如道路交通事故致死、道路回避巢区转移、迁移路线改变及障碍作用导致生境和种群的破碎化;此外道路还强烈地改变景观格局和过程。道路生态学影响的定量化测度、指数、包括道路密度、道路位置和道路影响域[2]。

城市的高架轨道交通一旦设立,不但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标志,更影响着地域的生态景观特征和建设。合理的轨道交通规划有利于城市土地资源的整合,土地资源集约式发展、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利于城市景观生态网格格局中斑块、廊道、机制的完善与优化组合,尤其是复合于轨道建设的交通网格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网格中的廊道,在提高景观生态连接度方面有着重要作用[3]。

但是,在一些城市的轨道交通中,其制定规划偏于经济性和施工的便宜性考虑,路线规划打破已建设好的城市绿地系统和开放空间,迫使一些较好的空间被迁移或占用,影响了城市的景观生态格局。

1.3 对人的感知意向的影响

由于轨道交通流动性和速度感的快速增强,城市居民对城市空间、距离、格局和形态的认知更加直观和形象。高架轨道交通站点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人们对城市意象感知的重要要素,轨道交通系统内部的招贴、广告、设施、标志以及站点出入口与街道、建筑、城市开放空间等外部元素的结合,共同构成了丰富的景观结构类型,丰富了使用者的心理感知。(图2)

轨道交通一方面丰富了人们感知,另一方面复杂而庞大的地铁系统使得人们长时间处于封闭的地下空间,给人以迷失和压迫感,造成人们的心理压力,所以在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中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交通系统和城市景观的协调性,避免一些只满足于功能需求、破坏城市景观与风貌的粗糙的构建设施。

2 城市高架轨道交通的景观价值

2.1 内部和谐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公众交通系统,首先所具备的就是其自身的道路形态美,它包括其设计中运用的平曲线、竖曲线、三维曲线协调的几何线形美;当人们站在高空俯视的时候,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个巨大尺度的公共人工景观,还包括了其带给人的空间形态美和本身利于高速行车安全的功能美。(图3)

2.2 外部和谐

第5篇:生态城市的发展趋势范文

论文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现状;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是全国拥有资源型城市最多的省份,共有资源型城市14个,即伊春、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大庆、黑河、五大连池、铁力、尚志、海林、穆棱、宁安、虎林。其中有地级城市7个,即伊春、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大庆、黑河。黑龙江省的资源型城市大都处于衰退时期。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突出,持续产业发展缓慢。石油、森林资源衰退,可采储量急剧减少,开采成本增加。资源型产业结构单一,持续产业规模小,难以弥补采掘业下降带来的增长缺口。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煤矿城市采煤沉陷区问题突出,油田植被和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土地“三化”、水土流失加剧,林木蓄积量减少,森林生态功能减弱。同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一样,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危机、经济危机、生态危机、人才危机、社会危机等五种危机。五种危机的存在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提出了迫切要求。然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关键是人才,只有人才结构转型成功才能保证经济转型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矿产开发时间长短不同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异,黑龙江省各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和绩效开发状况也不同。而黑龙江省要在分辨各资源型城市的自身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绩效开发,显然有较大难度。为此,本文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及其绩效现状进行分析,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与开发提供决策借鉴。 

一、黑龙江省地级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状况对比分析 

(一)人力资源总体状况 

黑龙江省7个地级资源型城市中,人口数最多的是大庆,2008年年末总人口为277.23万人,人口数最少的是七台河,2008年年末总人口为90.22万人。从人口增长趋势上来看,资源型城市人口增长基本保持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状态,只有大庆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增长率。7个地级资源型城市中,非农业人口数差距非常大,最高的还是大庆,最低的还是七台河,但2008年大庆非农业人口数为136.8万人,七台河非农业人口数为50.91万人,相差2.7倍。从趋势上来看,非农业人口均呈增长趋势,表明这些城市的城市化率也在提高。7个地级资源型城市的从业人员数也存在较大差异,而大庆作为唯一的石油城市,其人力资源总量体现出显著的优势。总体而言,从业人员数量和总人口数量基本趋势一致,说明这些资源型城市在从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上差异较小。相对而言,大部分资源型城市在在岗职工平均人数上发展比较平稳,但需要注意的是黑河和伊春,这两个森工城市的在岗职工平均人数一直在减少。而大庆2008年在岗职工人数为52.71万人,黑河在岗职工人数为10.93万人,相差4.82倍,相对于总人口、非农业人口等其差距在加大,因此,伊春、黑河等森工城市在发展中处于相对劣势,而大庆则依然具有优势。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在资源型城市之间差距要相对较少,但大庆却也同样基本是失业人口最多的城市,这和其人口基数大有一定联系。7大地级资源型城市中,从2000-2008年,大部分城市的采掘业从业人员数量都在增长。从采掘业从业人员总量上比较,大庆市具有绝对优势,而鸡西、鹤岗、七台河等三个煤炭城市在采掘业人力资源上无论在总量还是增长率上都比较趋同。 

(二)人力资源三次产业结构状况 

鹤岗、鸡西、七台河、黑河等资源型城市在第一产业中的人力资源数量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而大庆则是加大资源型产业的代表,在第一产业中的从业人员数量依然急剧增加。伊春则是经济转型成功的代表,由于采取森林、生态旅游的产业战略,在森林建设(第一产业)方面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力度是正常的。而双鸭山则是经济转型中的典型代表,由于政府一直在采取积极应对煤炭资源枯竭的对策,并努力进行经济转型,但在此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极不稳定,因此造成了第一产业人力资源剧烈波动的状况。伊春、黑河等森工城市在第一产业人力资源上具有相对优势。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的第二产业人力资源水平是比较平稳发展的,甚至包括大庆这样的资源型城市。而伊春则通过成功的经济转型,将大量的第二产业从业人员转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是人力资源结构转型成功的范式。另外,黑河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值得关注。而双鸭山政府的经济转型则需要进一步加强,要在充分考虑经济稳定的基础上实施经济转型。七台河、大庆、鸡西等城市在第二产业人力资源上具有相对优势,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在30%-60%之间,产业结构较为平衡。在第三产业人力资源上占有相对优势的是大庆、黑河、鸡西等城市,而缺乏优势的是伊春、七台河、鹤岗等城市。伊春要发展森林旅游业,第三产业人力资源比重必须提高,但近年伊春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确实呈增长趋势,显示出伊春市在经济转型上的成功。 

二、黑龙江省县级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状况对比分析 

(一)人力资源总体状况 

7个县级资源型城市在总人口上存在较大差异,如尚志2008年总人口为61.6万人,而虎林2008年总人口为20.5万人,刚好是3倍。而其他5个资源型城市则总人口数相对比较集中,都在30-45万人之间。其中,总人口占相对优势的资源型城市有尚志、海林、宁安等,而总人口不具优势的资源型城市则包括虎林、穆棱、五大连池等。从时间序列发展趋势上来看,除了五大连池在2002和2003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而虎林在2002和2003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以外,其他资源型城市的人口增长率基本稳定。县级资源型城市的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在总体趋势上呈下降态势,在2003-2008年间,各资源型城市的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量相对比较平衡,在22000-38000人之间。其中存在人力资源优势的有海林、尚志、宁安等,而存在相对劣势的主要是虎林、穆棱、五大连池等。年末单位从业人员下降趋势比较稳定,但由总人口基本稳定,而从业人员数量下降可知,各资源型城市的社会负担也在逐年加重。 

(二)三次产业人力资源状况 

县级资源型城市在第一产业单位从业人数上均有增加趋势,且增长率也基本是一致的。从2001-2008年,基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1-2005年,是高速增长期,此时间段内第一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增长迅速,尤其是尚志、铁力、海林等城市;第二阶段为2006-2008年,为回调期,第一产业的单位从业人员数量有所下降,但仍要比2001年要高较多。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增多说明对于县级资源型城市,仍旧是以农业、采掘业等粗放型经济为主。县级资源型城市在第二产业上的单位从业人数则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也就意味着县级资源型城市的工业在退化。同样,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2001-2005年,第二产业单位从业人数迅速下降;第二时期是回调期,即达到最低点后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又有所回调,第二产业发展回暖。 

三、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状况对比分析 

(一)人力资源总体绩效状况 

14个资源型城市中,大庆、虎林、尚志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对较高,而五大连池、铁力、黑河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对较低。由时间序列发展趋势上分析,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逐渐提升的,五大连池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低也是增长最为缓慢的。值得注意的是,虎林在2001-2006年曾经出现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迅速提升的现象,但到了2007-2008年,却又开始迅速下降,呈现出不稳定发展的迹象。综合而言,各资源型城市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是比较趋同的,大多在1-2万元之间,这说明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还是较为均衡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从产出的视角分析人力资源绩效,如果从收入视角来研究,可采用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来反映一个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水平。14个资源型城市中,大庆仍旧处于遥遥领先优势,而且其平均工资增长迅猛。职工工资较高的城市有大庆、鹤岗、七台河、黑河等,而职工工资比较低的城市主要有铁力、伊春、海林、虎林等,职工工资越高的城市,就对人力资源越有吸引力,也越能留住人才。从增长趋势上分析,增长较快的城市有大庆、鹤岗、七台河等,而铁力、伊春、海林等增长较为缓慢。 

(二)三次产业人力资源绩效状况 

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较高的资源型城市包括大庆、双鸭山、伊春、铁力等,而较低的资源型城市包括鸡西、鹤岗和黑河等;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增长较快的资源型城市包括尚志、宁安、五大连池等,而人均增加值增长缓慢的资源型城市包括鹤岗和黑河等。总体而言,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是呈增长趋势的,意味着第一产业人力资源绩效是提升的。14个资源型城市在第二产业上的人均增加值要比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高,而且资源型城市间的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差异也要比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的差异要大。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较高的资源型城市包括大庆、尚志、铁力、海林、穆棱、五大连池等,而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较低的资源型城市包括鸡西、鹤岗、双鸭山、伊春、鹤岗、七台河等;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增长较快的资源型城市包括尚志、铁力、海林、宁安、穆棱、五大连池等,而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增长缓慢的资源型城市主要有鸡西、鹤岗、双鸭山、伊春、七台河、黑河等。第三产业人均增加值较高的资源型城市主要有尚志、虎林、铁力、海林、宁安、穆棱等,可以明显看出,县级资源型城市的第三产业人均增加值较高,而地级资源型城市的第三产业人均增加值较低。 

第6篇:生态城市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消费行为;零售业态;营销策略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正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购物已经变成一种娱乐与休闲方式,消费者追求购物的舒适性、选择性、便利性。这种趋势促使我国零售业需要从消费者的行为分析入手,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市场营销策略。

一、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趋势

1.多元化。随着社会文化的日益多元化,产品和服务的日益丰富,消费者的购物选择范围越来越广阔。在选择购物地点和购买方式上都较之以往有很大的变化,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的满足,更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求新求变的思想希望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以至于新的消费群体不断出现。伴随着各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群体的出现,零售业态也呈现出多种形式,消费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显著。

2.个性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城市居民个性化需求愿望也日益高涨。消费者会寻找商品间的细微差别,并将这种差别延伸为个人的独特性。独特性需求的增加意味着消费者会越来越多的参与消费,提出个性化的要求,甚至亲手营造这种独特性巩固自身与产品的特殊关系,以达到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张扬独特个性的目的。

3.主动化。受新观念导向的影响,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企业所确定的商品概念,而是开始主动介入商品的生产和营销活动,尤其是对于关系自身情感享受的商品属性予以密切关注,消费行为主动积极,依靠自身的消费行为和观点展示对企业的营销活动进行积极干预并引导企业重视其消费选择。

4.便捷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城市居民时间观念增强,希望能有额外的服务来帮助他们节省时间,甚至不惜为这些额外的服务支付报酬,因此,消费行为将更强调消费的便利性和快捷性。

5.专业化。消费者的成熟体现在越来越坚持在更充分了解信息的情况下再做出购买决策,他们有能力、有条件在各类产品中寻找价值最优者;他们期望获得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优化消费价值。

二、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依据我国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趋势:

第一,零售业态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多元化将导致我国零售业态向多元化的业态结构发展。百货商店、大卖场、超级市场、便利店、专卖店、专业店、网上商店、shopping mall等多种功能不同、类型各异的零售业态将会以各自的经营和服务特色,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为消费者提供适合各自品位的商品和服务。由单一业态转变为由购物中心、百货店、专卖店、超市等相结合的多业态经营体是必然选择。以沃尔玛为例,其共有三种业态形式:第一种是传统意义的巨型食品超市;第二种是超级中心,提供传统的品种之外如服装、电器、书籍等不同商品;第三种是以公司创办人命名的萨姆俱乐部百货公司。

同时,消费行为的多元化发展也将不断创造出新型的零售业态,比如面包房的前店后厂、美容院的前店后院等。当然,在演进的过程中,既会有新业态产生,也会有原有业态因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逐渐被淘汰,如个体杂货店,大多为夫妻店,营业面积不大,经营品种有限,多为低档日用消费品,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低,商品价格低、质量较为粗糙。在商品短缺条件下,这种商店迎合了城市中低收入居民的要求,从而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在目前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全面升级的条件下,低水平的产品结构逐渐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同时消费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随着便利店不断优化商品结构,突出经营特色,购物便利性和快捷性特点的日益突显,城市居民将会越来越避免去个体杂货商店购物,个体杂货商店将逐渐被便利店取代。

第二,零售业态更加注重细分化。零售业态的变革,使人们的消费行为类型化。城市居民购买不同类型商品已经形成业态上的“定势”,即各种业态已按照城市居民不同的购物需求,形成了各自的经营定位,如百货商店能够提供较为丰富的商品和完善的服务,大卖场和仓储商店拥有丰富的日用品和低廉的价格,专卖店以品牌支撑,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专业店以精、专、尖、深的经营优势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便利店则能够随时随地地充分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shopping mall在给顾客提供一站式购物便利的同时,还给人们带来了文化、娱乐、餐饮、休闲、健身等全方位的享受和满足。各种零售业态以错位经营占领着各自的市场空间,互为补充,为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提供适需的商品和服务。

第三,零售业态融合化趋势加强。随着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在购物过程中的时间成本和体力成本,他们更愿意把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集中起来购买。这种行为变化趋势,促使了零售业态的融合化发展趋势,即以一种主导业态为主,适度引入其他业态为辅,优势互补,科学组合,将目标顾客相同或相近的多种业态有机组合,各种业态相互呼应,形成整体的市场定位。对于消费者而言,能够满足目标顾客的不同消费需求,提高了购物的效率;对于零售企业而言,可以引发合力效应,形成综合竞争优势。现在像超市引入专卖店如药店、茶叶店、小吃快餐已成为潮流,而百货店则不仅有超市,还有餐饮、娱乐、健身等项目,俨然有购物中心的面貌,不但减少了消费者购物的成本而且还满足了消费者的娱乐和社交的需求。多种业态的相互融合,在满足多种层面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兼顾个性需求的实现,做到整体强势,单项极致,多维发展,凸显优势,既扩大规模,又减少风险,既增加功能,又提高绩效,实现多业态的有序化、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消费者行为分析的零售业市场营销对策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多样化及个性化发展,零售业态的多元化及细分化趋势日益明显,零售商要善于转变自己的观念,根据消费者的购物习惯调整市场策略。

1.明确的市场定位

定位的概念源自识别并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零售业态的定位不是指商品档次和价格定位,而主要是指目标市场定位,即预期满足哪一阶层的哪一类需求。零售企业需要在市场中不断调整其经营定位,更准确地与自己的目标市场的需要相吻合。有些零售商全力争取“所有消费者”的努力最终往往是模糊了门店类型之间的品牌形象。如百货店定位于某类人群,能体现其价值、标明其身份、张扬其个性,而不是定位于不同人群中的共同需要。

零售企业要获取竞争优势,关键在于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如大卖场、超级市场等业态应定位于城市中的普通消费者;百货零售企业应以城市中、高收入阶层为目标市场,在购物环境、经营范围、特色服务等方面展现自己的个性。如今的百货店许多传统的经营项目已经退出百货店的经营范围,如大家电、自行车等,而服装、服饰、鞋帽、箱包类商品已成为百货店的主营商品和利润的增长点,使百货店的传统含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超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诸如“生鲜加强型超市”、“食品加强型”超市,已成为超市经营重点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标志。显然,只有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相应调整商品结构,形成商品经营重点与特色,才能更好地吸引消费者。

2.零售业应向专门化发展

差异化营销在零售业态中主要表现为专业化的发展趋势。通过专业化,零售商业企业可以集中采购与销售品种齐全的商品,还可以向消费者提供价格低廉、可充分比较选择的同类型商品,因而比综合商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明确的购买需要。专业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专营店的发展,形成以专门经营某一大类商品为主的专业店;以专门经营或被授权经营某一主要品牌商品为主的专卖店;和以专门销售建材、装饰、家居用品为主的家居建材商店。同时随着各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群体的出现,消费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显著,人们的消费行为也随之类型化。比如买洗化用品去超级市场、买家电去专业家电大卖场。以苏宁、国美等大型电器商场的出现与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大型卖场的专业化发展。

如果零售业定位不明确,就会出现目标顾客不清的问题,必然会“不够专业”,因而必须突出自身特色,增强针对性。比如百货店可以走中档或高档路线。如走中档路线,其目标顾客主要为工薪阶层,追求商品性价比,注重实惠,而对商品的样式、服务和购物环境无过高要求;而走高档路线则目标顾客主要是高收入阶层,这就要求商品的品牌、样式,同时价格、利润均保持较高,并不断通过自身品牌价值的提升以实现企业利润的增长。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的优势同竞争对手相比较,选择所经营商品的品种,培育企业较强的竞争能力。

3.注意开发网络营销渠道

第7篇:生态城市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城市建设;景观;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随着近几年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土地利用越来越多,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城市中的自然景色和人工景观严重萎缩,居民居住舒适性快速下降,针对这种情况,城市景观与城市发展的研究势在必行。

1城市景观发展现状

1.1城市建设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

近几年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的用地不断扩大,在前期的城市建设中,因为缺少统一的前瞻性规划,再加上管理措施不得力,新旧建筑混杂拥塞,城市中的建筑相互独立,各自为战,城市的空间缺少整体性,显得支离破碎、混乱不堪。各建筑单体虽然具有自身的特色,但是缺乏彼此的协调以及与城市空间的联系,无论在风格、形体、色彩,还是在材料上,都没有任何关联,在城市的整体控制和规划上没有依据可循,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整体风貌和肌理。城市建设的不合理给城市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不仅打破了原有自然环境的和谐,冲击了城市自然景观的美感,而且还对自然环境的生态循环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1.2“以人为本”的理念难以体现

目前,我国许多住宅区内景观设计,在很多方面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比如,在路网设计中,由于过于追求形式,导致道路弯曲复杂失去了便捷性;由于路面材料选用磨光花岗岩或无防滑的地砖,雨雪天居民摔伤的时有发生;有的住宅区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为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住宅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住宅区室外空间无一处“避雨遮荫”之地,遇到雨天、大热天,居民无法外出活动。

景观要做到“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设计者要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这样才能使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尊重、体贴人,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让住户能感受到舒畅的人性空间。

1.3 环保、生态意识欠缺

有的小区为了显示其豪华气派,搞起了高大的“城门”,硬地面积很大的“广场”。而景观设计决策人员对植物造景的意识却不强,在极为有限的可绿化空间里,不以植物造景为主,却硬塞进亭台廊榭,假山叠石等无生命的景观,使城市中本已严重失衡的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比例更加失衡。他们没有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角度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和造景设计,没有考虑城市绿色空间应具有的多样化功能,只注重硬质景观在图纸上的丰富表现,以迷惑市民和迎合房地产商的求快、求新、求超越的心态。片面追求硬质景观的结果使人们所期望的自然环境和宁静惬意的社区氛围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2城市景观未来发展趋势

2.1体现人性化的合理使用功能

在景观设计及建设中进一步强调人性化的意识,考虑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心理与生理需要。毕竟人是有情感的实体,研究人的情感活动与意志活动并运用自然与造型环境因素加以发挥与表达,是小区环境艺术、生态意识中一个个有价值的补充与完善。高节奏的生活使人的性情趋于理性、单调甚至麻木,物化生活让人几乎变成了一部机器。因此,小区良好的景观设计是为生活在其中的人民提供休闲与享受自然的空间,并满足人民对特定环境的精神需求和情感关注。

所以,在住宅区的景观设计里边,房前屋后的景观设计,楼间的景观设计首先就应该考虑到给老百姓创造一个家园的感觉,使老百姓能够在住宅环境里体会到回家的感觉和归属感,同时,要使景观的设计尽量达到易用、便捷的要求。

2.2具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艺术水准

由于景观元素的多样性,景观设计在塑造场所特质方面比建筑设计有更大的空间,需要设计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挖掘场所的深层文脉和地域特征,展现艺术的创造力。同时,居住主题的景观设计是更为贴近普通大众的一种艺术形式,可参与性和易于维护性都是需要权衡考虑的因素。要多多关注和吸收一些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创造出一批有地域特色和鲜明场所特质的景观设计作品。

2.3回归自然的景观设计趋势

目前,人们对于景观追逐的过犹不及,正使景观设计中的自然元素越来越少。过多强调人文景观,仅考虑视觉上的冲击,不仅费功费料,还使社区景观离自然越来越远,平添了住户身在其中的压力感。

原生态的环境是任何人工生态都不可比拟的,从生态的角度看,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更健康,更有生命力。然而,人是社会的动物,不能在原始的环境里生存。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尤其是居住建设中就需要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并利用生态学的原理提升和改造自然生态,最终使之适合人类居住的需要。从实践经验看,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因此,坚持因地制宜,将是未来住宅小区住宅景观设计的一大趋势。

2.4绿化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行业远期的重要支撑点

园林绿化“三分建,七分管”,园林绿地的建成并不代表园林景观的完成,只有通过高质量、高品质的园林养护,园林景观才能逐渐的形成与完美。当前,我国园林行业已经走过了“注重园林建设,轻视养护管理”的发展阶段,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作为园林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发展迅猛,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仅北京市城市绿化面积就达63,540公顷,而每平方米的养护费就大于6.5元。目前国内2010-2011年开工的市政园林建设项目已全面进入养护期,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我国城市园林绿地面积共2.24亿公顷,全国绿化养护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同时,绿化养护市场现已逐步打破原来由政府园林单位垄断养护的局面,开始了比较充分的市场竞争。由于目前国内市政园林养护业务主要以三年承包的方式分给各地园林局下属养护队,公司尚不能大规模参与竞标;三年期满后,各地市政园林养护业务有望开放招投标。随着我国绿地面积的逐年增长,养护市场将继续增大而且是积累式的增长,将会成为我国远期园林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3结束语

城市景观是城市发展的积淀,现代城市的发展要结合当前人们生活习惯和当地地域文化的特色,注重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注重人性化的景观设计,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是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邓华,杜威. 关于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的现状与改进对策[J].{H}民营科技,2011,(03).

第8篇:生态城市的发展趋势范文

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由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SMRSC)、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SESC)和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SCDUL)构成,该复合系统表现出较强的开发性、非线性和自组织性特征。

(1)矿产资源保障能力。该能力是矿业城市实现经济发展的基础,为城市发展特别是城市资源产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由城市发展所需的矿产资源禀赋状况(SMR)和资源供应状况(SRS)所反映。矿产资源禀赋反映的是地区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储备规模和质量条件;资源供应反映的是地区将资源转化为工业发展所需矿产品的能力和水平。

(2)生态环境支撑能力。该能力是矿业城市实现经济发展的条件,为城市发展提供环境容量支撑。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由环境质量状况(SEQ)和环境治理状况(SEI)所反映。环境质量反映的是地区生态环境支撑城市发展的容量潜力;环境治理反映的是地区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投入力度,客观上体现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可能速度和水平。

(3)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它反映的是矿业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地区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消耗和依赖程度,由城市发展压力状况(SDG)和城市经济发展消耗状况(SEU)所反映。城市发展压力反映的是城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地区资源与环境的需求程度;城市经济发展消耗体现的是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水平。矿业城市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见图1.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复合系统中3个子系统的内部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各子系统之间也同样具有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复杂耦合关系。

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是矿业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的“源系统”,解决了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长期持续发展和短期稳定运行的资源保障问题。资源禀赋状况的改善为城市经济长期持续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储备;资源供应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城市经济的稳定运行提供了现实的初级矿产品,满足了城市发展对矿产品的直接需求。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是矿业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的“汇系统”,该子系统接纳和处理城市经济运行的“三废”排放,并运用自身的净化和治理功能,为城市发展提供一定的生态容量和空间。

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能够使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同时会增强对矿产资源勘查、矿产品生产、环境治理的投入力度,进而能够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对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的保障和支撑能力,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良性协调运行,强化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复合大系统协调运行的能力和水平。反之,矿业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地区矿产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式利用,大规模地进行“三废”排放和环境破坏,突破地区生态环境容量阈值,就会造成地区矿产资源的匮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导致城市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出现恶性循环甚至崩溃。因此,矿业城市的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复合大系统中的各子系统之间、各子系统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复杂耦合关系,具有交互胁迫、相互依存的客观特征,它们共同刻画了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演化态势。

研究样本与研究方法

1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河北省唐山市是一座依托煤炭、铁矿石、非金属建材类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具有100多年历史的沿海矿业城市。经过长期发展,唐山已形成以“铁矿及冶金辅料矿产开采加工钢铁冶炼及加工机械制造”的铁矿资源产业链,“煤炭开采和洗选煤电、炼焦、煤化工等”的煤炭资源产业链,“水泥灰岩、石英砂岩、陶瓷土等资源开采加工水泥、陶瓷、玻璃及石材”的建材类矿产资源产业链为主体的资源型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集群,它们构成了该市工业经济的主体。1998—2010年期间,唐山的GDP从781.16×108元增至4469.08×108元,工业总产值从471.92×108元增至2427.40×108元,年均增长率为34.5%,其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1999—2011年《唐山统计年鉴》以及各年的“唐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依据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构成特征,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本文构建如表1所示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了统一各指标的量纲、缩小指标间的数量级差异,通过极差标准化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如下:式(1)中:x′ij为某指标的标准化值;xij为某指标的原始值;xi.max为指标最大值;xi.min为指标最小值。

将专家评议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准则层及指标层的各项指标权重值(见表1)。在明确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复合系统中不同层次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调性的评价模型。

评价结果分析

1城市系统要素演变规律分析

1998—2010年唐山市的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及城市发展消耗水平总体上均呈波动上升态势。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从1998年的0.3765上升到2010年的0.7243。其中,1998—2006年为稳定提升时期,2006年达到0.4225,2007年开始下降,2008年达到最低(0.3217),随后又快速上升。生态环境支撑能力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从1998年的0.2627上升到2010年的0.7553。其中,1998—2003年为持续提升期,2003年达到0.6211,2004年明显下降(0.4463),之后又呈持续增长态势。城市发展消耗水平除在个别年份(2001年、2004年、2007年、2009年)出现小幅下降外,总体上呈不断增长态势,由1998年的0.1642上升到2010年的0.6904(见图2)。

2城市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协调性分析

协调性是矿业城市经济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征,是反映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协调性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唐山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主要由城市经济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与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之间的耦合与胁迫状况所反映。通过对1998—2010年唐山市三个子系统的演变轨迹进行拟合,得到城市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和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的演化状态模型(A、B、C),据此计算3个子系统的演化速度(VA、VB、VC)和协调程度。

(1)1998—2010年唐山市3个子系统的演化速度表现出非同步性(见图3)。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VA)的演化速度呈持续增长趋势,从1998年的0.01137上升到2010年的0.02949;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VB)的演化速度则表现为先降后升,从1998年的0.1897下降为2005年的-0.0322,之后又快速提升,于2010年达到0.1879;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VC)的演化速度呈持续下降趋势,从1998年的0.1043下降到2010年的0.03476,年均下降速度为0.53%。1998—2010年唐山市的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表现出持续增长态势,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呈不断下降趋势。然而,由于城市发展消耗水平的起点较高,因此虽然近十多年来消耗水平在不断下降,但其绝对消耗速度仍高于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的增长速度。两者在2010年的演化速度基本接近,预期未来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将出现高于城市发展消耗水平的良好态势。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与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的关系有一个明显的转变过程:2004年之前,片面强调城市经济发展,特别是资源产业快速发展,客观上造成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2004年以后,城市经济发展开始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配置,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2)1998—2010年唐山市的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与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的协调性呈稳步提升态势,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与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的协调性则呈近U型的变化特征(见图4)。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与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的协调度由1998年的1.14提高2010年1.82,年均增长速度为5.2%;而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与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的协调度先由1998年的3.47下降为2004年的0.77,年均下降速度为38.6%,之后快速增长,于2010年达到9.30,年均增长速度达142.17%,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大幅度提升。

唐山市作为传统的矿业城市,多年来一直延续着以资源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造成其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不足、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近年来,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唐山市的资源产业链不断向纵深方向延伸,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也发生了明显改变,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与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之间呈现出协调发展的演变趋势。

结论

(1)1998—2010年唐山市的城市发展消耗水平、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均呈波动性增长态势,但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增幅总体上低于城市发展消耗水平。这说明唐山的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生态环境支撑能力与城市经济发展消耗的需求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2)1998—2010年唐山市呈现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子系统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的演化速度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子系统2004年之前为下降)、城市发展消耗水平子系统的演化速度持续下降的良好态势。这说明唐山市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效果得到初步体现。

第9篇:生态城市的发展趋势范文

一、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评价

(一)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总体趋势首先,对所选取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出下表3-1。进而,根据熵值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如图3-1所示。由图3-1可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生态指数2003~2012年以来发展迅速,近些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总值呈现迅猛增长态势。以内蒙古为代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0%,保持了高于全国、高于西部、高于以往时期的发展速度,这与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利用外来投资高速增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加快、逐步完善载体平台建设等是密切相关的。其次,社会生态指数平稳上升,波动幅度不大。据相关部门调查,少数民族地区医疗服务方面,城乡之间仍具有较大的差距,乡村医生队伍缺乏。同时,在统筹发展思路的引导下,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城乡差距在逐步缩小,但是依然比较明显。最后,自然生态指数呈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发展趋势。2003年—2008年,由于各少数民族地区重视生态文明的发展,通过加强污染防治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在经济、社会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基本处于下降和持平趋势。而2008年以来,随着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规模化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农业源所带来的污染仍然有一定的增加。《2012年少数民族地区环境状况公报》统计显示,2012年少数民族区域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32986吨,其中农业源排放量则同比上升5.17%,城镇生活源废气排放量同比上升1.41%。总体而言,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能力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其医疗、教育、自然保护等方面有所不足,尽管经济生态指数及社会生态指数拉动了生态综合发展指数的上升,但是自然生态方面的建设仍任重道远。(二)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通过采用改进的熵值法将少数民族地区各市的生态经济实行综合评价,其综合评价表如图3-2所示。从生态经济综合排名评价来看,宁夏排名最末,广西位居第一,其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32倍;在经济生态指数评价方面,宁夏排名居末,内蒙古排名第一,其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28倍;在自然生态指数评价方面,内蒙古排名居末,宁夏排名第一,其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67倍;在社会生态指数方面,内蒙古排名居末,广西排名居首,在所有社会生态指数综合评价中,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24倍。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存在着差异,其中经济生态子系统内部的评价具有较大的差异,自然生态统内部的评价值差异次之,社会生态子系统内部差异较小。1.少数民族地区各市经济生态发展空间分布格局在经济生态指数的空间分布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经济系统呈现出以内蒙古、广西发展较好,新疆、宁夏次之的趋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辐射力最强,整体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发展。除了宁夏外,其他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得分均高于平均得分(9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其得分仅为3.8分,原因是西北地区地势险峻,基础设施并未发展完善,阻碍了经济发展。2.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生态发展空间分布格局在社会生态指数的空间分布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主要还是集中在内蒙古、宁夏等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几年加快了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议,致力改善民生,已取得良好的成效,且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城镇化进程发展迅速,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水平都远高于其他地区。而内蒙古、宁夏等地区的经费内部支出占城市低保标准低,低保人数仍呈上升趋势,社会保障体系形式单一、保障能力弱,还未形成多种形式、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架构。3.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生态发展空间分布格局从图3-2可以看出,自然生态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集中在宁夏、新疆等地区,以宁夏(0.952)最为突出。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造林合格率高达97.5%,同时有效治理了52万亩荒漠化土地。[4]新疆自然生态综合得分较高,2013年,新疆主要城市空气质量平均好于二级的优良天数比例为76.7%,其中乌鲁木齐市主城区实现以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供热全覆盖,成为全国第一个气化城市。此外,广西的自然生态发展得分也相对靠前,该区域的特点是多风景旅游区、工业污染较少,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也较广。内蒙古得分排名靠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较弱,这主要是因为内蒙古受北方干旱半干旱的自然气候因素影响,加之在长期形成的粗放式农牧业生产方式之下,以草原为主的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渐显,沙地“扩张”、草场退化、尘暴肆虐,生态发展任重道远。

二、结论与建议

结合实证分析可知,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总体上呈现出“省会城市最佳,同时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向周围梯次辐射”的空间格局,经济上形成以各省会城市为核心,向周边地区辐射的“核心—边缘”结构;社会建设方面,各地区内边远山区的保障体系仍需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严重失衡;自然生态方面,内蒙古等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生态环境问题。为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当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和生态开发为切入点引领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强调生态保护,构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因此,需要在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方面强化引入绿色生态内容,建立健全的目标责任制,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以制度创新和法规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其次,应当立足少数民族的实际,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产业,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倾斜等方式引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引导产业有序化转移,引导企业合理化发展。具体说来,就是抛弃粗放式快速发展模式,选择集约化重质发展模式;将原来对环境危害程度大、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产业通过统筹安排转移为以绿色环保生态为基础的产业;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排放、生态型和可循环的企业发展。最后,需要开创政府、企业、民众的良性互动,共同推进生态经济稳步发展的局面。在全社会内树立生态经济发展意识、培养生态经济发展氛围、构筑生态经济发展基础、强化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公众监督的生态经济发展格局。

作者:曹辉 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东凌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