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设计的作用和意义范文

城市设计的作用和意义精选(九篇)

城市设计的作用和意义

第1篇:城市设计的作用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设计;作用;关系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 风景园林设计和城市设计之间的关系

首先,城市的规划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之间的目标和对象是基本上一致的。一般来说,对于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主要的对象就是城市中的环境和绿色空间,通过调节和控制城市中的环境和绿色空间来达到规划城市的目的;而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能够让这个社会具有更加优美、良好的社会环境,人们能够拥有更加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针对风景园林的设计来说,主要对象就是城市中的绿化带、绿色园林等植被,而风景园林设计的主要目标在于能够让这个城市的绿化更加完善,让整个城市的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就这一方面而言,风景园林规划和城市规划设计之间的对象和目标是不谋而合的。

其次,风景园林设计与城市设计在学术上、理论上是相通的。不管是风景园林设计还是城市规划设计,其最初的理论思想体系都是在一定的文学思想指导下完成的,可能这种文学思想不一定的一模一样的,但是不管是人文主义的思想还是功能主义的思想,其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都是积极的意识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具体体现,所以在这些积极的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产生的风景园林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在思想上和学术上都是存在相同之处的。简单的说,城市规划设计的工作者不仅要充当设计过程中的主人公,同时还要兼顾整个设计过程中的主要设计任务,城市设计人员需要在打造整个城市硬质景观的同时还需要昂整个城市中的自然环境和规划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如果任何一方的比例过重,都会造成城市规划的不协调,那么人们生活的环境、居住的环境自然就会受到影响。与此同时,风景园林的设计工作者需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他们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工作之前,首先要对整个城市的总体规划有一个大体上的认识,再对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和风景建筑进行一个详细的调查,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之上,综合考虑到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对整个城市进行风景园林的规划工作。

二我国城市设计工作中风景园林起到的作用

第一,在我国古代,风景园林的设计都有一定的意义,也就是说一个风景园林的设计、建设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受到着古代社会道家思想的熏陶,通俗的说,就是园林在设计和建筑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其最初需要表达的那种感情和意义。在这种感情和意义的指导下,风景园林的设计要将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保障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达到和谐一致,让人文环境之中体现出自然环境的优美,让自然环境中透露出人文环境的意境。上述这种风景园林的设计方法不仅在古代受到大力的推崇,在现在甚至是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受到人们的欢迎,因为这种设计方法、设计理念体现的不仅仅是一个方面的需求,它同时综合了布局和意境两个方面的因素。综合我国历代园林设计的方案,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人们都园林的设计过程中都是把对风景区位的设计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说“经营位置”是整个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在这样的原理指导下,城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兼顾整个城市区域内的空间以及各种城市设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变成了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

第二,我国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空间的层次感、延伸感以及渗透感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大量的城市园林设计案例向我们证明,在现阶段我国的国情下,城市园林设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将整个布局和环境规划到最优状态,保证整个空间设计层次与空间形态表现效果的强化。通俗的说,就是在我国古代的园林设计过程中,人们追求的不是一味的自然或者是一味的人文,而是在有限的空间里面能够显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实现周边环境与室内环境的和谐统一,实现空间环境与人们生活地域的和谐统一,让整个园林的空间设计达到协调性发展的目的。基于这一因素的影响下,现阶段我国大量的城市设计工作人员都参考了这一设计理念对城市进行了规划和设计。新时期的城市设计不仅要体现出整个城市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要反映出整个城市在设计过程中所要表达的理念个意识,实现整个城市的整个功能和局部功能的相互统一,实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和谐统一,据此达到园林空间和城市空间相互延伸(消除城市设计原有的边界感与距离感)并相互渗透。需要注意的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对于设计空间延伸感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而且空间的延伸感对于整个城市设计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城市设计倾向于以空间分隔为手段,这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需求,通过这样的手段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于城市设计的归属感。

三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就是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这就对我们新时期城市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的园林建设并不是人们传统上认为的只需要具备观赏意义就足够的,它更多的是需要一种“意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底蕴,它更多的倾向于一种推动城市健康建设,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需求满足。从上面这一角度来分析,风景园林设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多元文化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规划设计中风景园林的作用,分别从城市规划设计以及风景园林设计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园林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城市设计更加完善,同时还能增加整个城市设计的意境,让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更加和谐统一,让城市园林设计的空间更具层次感和渗透感,希望通过上述研究方法,能够以此为今后的园林设计工作提供经验和意见。

参考文献

第2篇:城市设计的作用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本土设计;批判性地域主义;北京“德胜尚城”

Abstract:With the trend of urban homogeneity and loss of historical sense characterizing China’s contemporary urban development, philosophy of “Native design” explored the relations of architectures and city, city and landscape in two aspects of urban and culture. This paper,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background and connotation of “Native design”,revealed the theory essence of Critical regionalism and analyzed the practice of “Desheng Up-town”.

Keywords:native design;critical regionalism;Beijing “Desheng Up-town”

中图分类号:[TU-0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8-0084-03

全球化的现象,既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又起了某种微妙的破坏作用。它不仅破坏了传统的文化,这一点倒不一定是无可挽回的错误;而且破坏了我暂且称之为伟大文化的“创造核心”,这个“核心”构成了我们阐释生命的基础,我将称之为人类道德和神话核心。由此产生了冲突。

――保罗・利库尔《历史与真理》

1引言

“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改变和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在全球规模上持续、深入地交流与互动,越来越呈现出整体性发展的趋势,相似性在增加,色彩鲜明的差异在消失,文化认同与价值认同越来越有超越本土化的趋势。在全球化语境下,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社会结构的根本变革和文化的巨大转向,城市化与城市文化迅速兴起。“全球化”带来了中国文化的转变,而建筑设计需要以文化为依托,在这样一个文化的转型期,中国的建筑设计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传统的文化因为历史的割断而得不到延续,消费主义所推动的城市变化日益同质化。现代建筑运动不仅带来了大量缺乏个性的建筑,也掐断了城市的文脉、磨平了城市的肌理,从而导致城市文化的缺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如何创造出既继承中国文化传统又符合时代特色,同时能积极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当中显得尤其重要。它迫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传统、审视城市,寻找建筑设计新的“逻辑起点”。

2“本土设计”的提出及其含义

面对区域文化基因丧失殆尽,建筑设计领域出现“千人一面”的虚假繁荣,各地都可以看到似曾相识的建筑设计作品,我们很难通过建筑的形态来判断它是不是属于这座城市?城市的特点是不是在建筑中得到了有效的反映?“脱离本土的建筑让我们失去了对本土的认知,这是我们提倡本土设计的一个动力。”

但是在设计手法上,“本土设计”以中国当代乡土建筑设计为先验,大多走了一条形式层面的造型或空间模仿的道路,采取了对传统建筑取其形的做法。以符号为形式的信息复制几乎淹没了思维的空间,导致创作上的“失语”。而功能的现代化却往往对传统形式的适应性和实用性提出质疑,现实环境要求我们寻找建筑创作新的结合点和突破点,“从更具体的环境条件中,从更广阔的文化领域中寻找线索和机会。如果我们以本土的立场进行创作,心态就会放松,思路就会清晰,不用刻意杜撰宏大的叙事,不必标榜民族的风格,只要你对环境资源关注的越具体、越深入,提出的问题更准确、解决的方法更直接,一个属于这个场所的当下建筑就自然会产生,这就是本土建筑。‘本土设计’是一种观念上的进步和一种理性的创新,而不是一种向后看的,标签式的自我诠释。”

3批判性地域主义与“本土设计”的批判性地域主义本质

全球化背景中,批判的地域主义在传统文脉、地域特色的表达方面呈现出应时的积极性而推上了历史的前台。在对全球化和国际风格持批判态度的同时,弗兰姆普顿在1985年版的《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中将批判的地域主义总结为以下7 点:1)批判的地域主义是一种边缘性的实践。它不仅对全球化持有批判态度,而且对地方和地域主义也持有批判态度。它强调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将地方的地理环境作为设计灵感的源泉。2) 批判的地域主义是 “场所―形式” 的产物,它不强调建筑作为一个单独的实体,而是注重它所在场所上营建的领域感。3) 批判的地域主义强调建构,在建构的表达方式上体现当地的特色,而不是通过低级的图像化、符号化的拼贴。4) 批判的地域主义重视对场地的回应,同时重视光线的运用。5) 批判的地域主义强调触觉与视觉同等重要,反映在营造里就不只注重建筑形态,建筑材料、构造方式都在地方建筑营建中成为表达因素。6) 批判的地域主义努力培育一种当代的面向场所的文化,试图建立一种外向型的乡土地域文化,而不是建立在封闭的地方特征上。7) 批判的地域主义努力在文化的间隙中成长兴盛,这些间隙能在各个方面避免全球文明的极度蔓延。这是对“中心―边缘”文化模式的反对。批判的地域主义抵抗现代建筑文化的全球化但又吸收其合理的技术和思想,立足于自身的建筑传统但又必须对之采取“陌生化”的处理。它唤回了人们对于地方文化、多元文化重新塑造的意识,对探讨建筑与城市设计的多方面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本土设计”同样具有这种批判性的特征。本土概念有三层涵义:一是环境的概念,就是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环境、资源等因素,尽可能地顺应、利用和尊重富有特色的自然因素,创造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美好环境;二是文化的概念,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是宝贵的城市财富,是城市的“灵魂”,“本土设计”应扎根于当地生生不息的文化之中,从中汲取营养,继承历史文脉并创造新的文化;三是空间的概念,就是“本土设计”要创作出符合当地地域性特点的建筑,让城市重新找回自身的特色,让人们重新找到认同感。

在这种抵抗现代建筑文化全球泛滥的同时对地域建筑文化自身再创造的基础上,“本土设计” 的理念是对现今建筑创作失误产生的一个调整,是对于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人性化缺失的反省。从这点来看,“本土设计”的理念本质应该是带有批判性的地域主义。

4“本土设计”的实践――北京“德胜尚城”

4.1 设计城市

对于城市而言,城市的质量取决于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协调度,有赖于公共建筑与作为“基体”的一般性建筑的适度对比与相得益彰。任何建筑作为一个单体,若为了充分地表现自己,彼此相互争奇斗艳的“表现”,只会最终导致城市整体秩序的破碎。“本土设计” 首先关注城市与环境,从理论到实践积极探索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新的语言模式和新的发展方向,以城市视角处理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把对建筑单体的关注转向对城市结构重建的关注,从城市的层面解决建筑问题。北京“德胜尚城”是一个逻辑关系非常清晰的作品,虽然它自身的设计依据(例如高度、密度、容积率、退线等)成为磨灭的城市形态和空间构成的元凶,但它仍然顽强地证明旧的城市形态在这种新的设计条件下或多或少是可追溯的。

项目靠近德胜门城楼,控高18m。原有的规划是盖两栋又扁又长的办公楼,四边留出广场和绿地。建筑高度虽然控制了,但尺度和密度都与北京旧城没有关联。这里原来是四合院的居民区,是人们聚居、活动的城市空间。所以建筑师还是保持原有城市的尺度和格局,形成一个开放的城市空间。由此,建筑的地上部分被分成7栋独立的单体建筑,中间贯穿一条主要街道,楼与楼之间又有“胡同”相连。这样一个完全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行走、交往与休闲,其多功能的和谐空间本质,使现代人从紧张自我的生存状态中解脱出来,回归传统文化的祥和平静、赋于诗意的栖居状态。德胜门这个历史遗存通过空间的因借成为建筑的一景,而建筑用尊重环境的心态谦逊地融进于整个城市当中(图1)。

4.2场所精神的表达

场所是一种包含空间、时间、活动、交往、社会与文化意义等多种内容的具体空间。它与人们的活动和认识有关,因此包含了特定的意义,能引发人们的联想。它不同于抽象的美学或几何空间,而是具有特定的品格特征,带有某种感彩。只有当空间从社会文化、历史事件、人的活动及地域特定条件中获得文脉意时,才能称为场所,它由城市物质形体环境、人的行为空间和社会空间交织在一起而构成。“本土设计”让城市重新找回自身的特色,并通过创造场所精神让人们重新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

“天棚、鱼缸、石榴树” 的生动院落在追求土地高效使用的现代城市化过程中已然失去,但建筑师并没有放弃对自然的亲近。每栋楼都拥有一个自己的庭院,人们进入街道、穿过广场、经过胡同、走过庭院,伴随着丰富有趣的室外空间变换(图2)。人们从城市进入到室内,宛若仍是住在四合院里,昨天是那么的历历在目,一切美好的回忆又都重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邓东评价,“德胜尚城”作为一种可承载传统的现代介质,体现了场所精神,提供了一个真正地能使文化影响现代人的尝试。

4.3传承文脉

作为信仰、价值、象征和风格的集中系统,文化这种非物质性的东西依托于城市的物质性要素发展演化,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时刻影响着城市建筑的形态。文化还常常具有韧性,虽然漫长的演化历程每每中断,它都以顽强的生命力惯然穿透了每一个文化层次,延续下来,呈现出一种承上启下的脉络―――文脉。“对于城市环境而言,文脉结构不仅是指历时性的纵向承传关系,也指共时性的横向环境联系。城市文脉结构包括基地、周围环境、古迹维护、生态景观等多重元素,他们对建筑设计既形成制约因素,同时也意味着一种宝贵的资源条件”。 “本土设计”认为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是宝贵的城市财富,是城市的“灵魂”,建筑创作应扎根于当地生生不息的文化之中,从中汲取营养,继承历史文脉并创造新的文化。文脉传承不仅是为了传统文化,而是如何通过一种可承载传统的现代介质接续断裂的时间,唤醒城市的记忆。

建筑师从传统化、地方化、民间化的内容和形式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并从中激活创作灵感,将历史的片段、传统的语汇运用于建筑创作中,但又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经过撷取、改造、移植等创作手段来实现新的创作过程,使建筑的传统和文化与当代社会有机结合。

(1)尊重肌理

曾经的四合院、胡同、小街构成了典型的北京旧城肌理:高密度、小尺度。在作品中建筑师试图沿袭这样的城市结构特点,将单体打碎、重组,化整为零(图3)。从传统建筑空间中发掘出形成这种空间的行为原由,而以这种特定的行为模式为基点,寻求新的空间形态,使新旧建筑之间、建筑与环境之间达到空间意义上的默契。街――胡同――院子的空间结构延续了老北京的肌理,尊重了人们长期形成的文化观念、审美意识、伦理关系等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让人们在建筑实体之间的缝隙中寻觅昔日的人文色彩。

(2)借鉴传统元素

“德胜尚城”对城市记忆的方法没有采用仿古或者符号化的嫁接模式,而是采用了新旧并置、情景化的场所语言来唤醒对失去的那个城市的集体无意识。在建筑不同位置再利用了四合院回收的青砖和瓦,试图唤起人们对传统生活的历史和记忆。不同的铺地做法、残留的柱墩、老砖砌成的矮墙、复原建起的如意门,提示着过去的胡同、房屋和庭院,它们一度消失,又以类似于舞台场景的方式再次出现在地面和屋顶(图4)。旧材料的历史感也留下了基地过去的痕迹,提供给人们对该特定环境的“记忆”。 这个现象可以被转移为一种设计方法,即利用预先所共知的元素(例如胡同、树、院、门、老砖、老墙、)进行再构成,而作品的意义则是全新的。这种从当地建筑的传统形式和元素中提取符号语汇,结合新建筑的创作加以简化、变形和重组,使新建筑和旧建筑之间建立一定视觉联系的形式语言成功地重塑了真实的、地域性的生活世界,无论从文化层面还是建筑层面都体现了“本土设计”的理念。

5结语

建筑是城市空间构成的基本元素,建筑设计直接影响城市空间的文化特色。急速成长中的城市如何传承城市空间历史文脉,形成特色与魅力,是当代建筑师与规划师必须面临的挑战。“本土设计”理念以中国式的批判性地域主义在城市的层面、用文化的视角探索建筑与城市、城市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在新与旧、传统与创新、个人意志与环境文脉等社会现实与文化意识方面,“本土设计”以“德胜尚城”为实践做了积极而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崔恺.本土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肯尼迪・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3]韩冬青,冯金龙. 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4]周畅,崔恺,邓东,王辉,傅刚,吕斌. 建筑师的城市视角―一次关于城市与建筑的对话[J] . 建筑学报,2006(8):50-51.

[5]卓. 山水城市――中国式的批判性地域主义[J] . 华中建筑,2009,27(5):2-3.

[6]刘晓平.从批判的地域主义思想到本体性的设计――以罗店新镇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设计为例[J] .建筑师,2004(10):56-63.

[7]邹晨亮. 浅谈批判的地域主义及思辩[J].山西建筑,2008,34(3):34-35.

[8]周术,郝曙光,郑云亮.解读文脉,设计城市――从第12届亚洲建筑师大会看当代中国建筑设计趋 向[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33(2).

[9]怀伟.以批判的地域主义观看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传承[D].江苏:江南大学,2008.

[10]刘靖怡. 批判与建构[D].天津:天津大学,2006.

第3篇:城市设计的作用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 参数化城市设计; 复杂系统; 城市形态生成; 流体城市

Abstract: The city is a typical complex synthesis. Thus, contemporary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by the system of urban design methods affect the parameters of urban design method came into being. The parameters of the simulation conditions are the urban and architectural considerations of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a method to quickly come to the computer-based simulation environment variable. The purpose of this approach is that information must be designed to simulate the complex survey data and data through computer software algorithms. This method to save the human calculation of the energy used to analyze the time and cost savings, but also greatly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error. However, this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urban and architectural form reflects an alternative technology supremacists, but also the beauty of art in the urban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to the computer to complete.

Keywords: parametric urban design; complex systems; generate urban form; fluid city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作为复杂系统的城市和参数化城市设计

现代城市被认为是和自然系统相符合的灰色系统。它的组成包括生态系统、基础设施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等,并且每个子系统又由许多更小的子系统以至基本元素构成。有统计认为,城市系统的组成单元至少在1亿以上。城市结构复杂,功能多样,且置身于复杂的周边环境之中,在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过程中,动态的演化发展。可以说城市符合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它由大量根据一定规则且相互作用的个体组成,个体周围的环境决定自己的行为模式,这种微观上的相互作用最终自上而下地形成整个系统的动态发展。他们互为补充,共同决定城市的形态和运动。

二 参数化设计方法中的理性

参数化设计方法将繁重的数据资料处理过程交给了计算机。显然,计算机不会有任何误差,而且可以大大节省精力。诚然,环境的调查和资料分析是城市和建筑设计的重要步骤,这是设计与艺术的重要区别之一。也许这也是许多优秀的设计师都面对过的问题,即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中的理性究竟是对现代主义理性的颠覆还是继承?参数化设计意图将所有环境变量都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实现,包括对场景中人的行为进行虚拟模拟,希望通过这种模拟实现建筑、景观和城市对各类人群迥异的行为习惯的满足。这种思路确实是后现代的。这种模拟的结果是否合理姑且不论,仅是环境变量的数据搜集和处理,就需要无数道设计师理性的筛选。而计算机模拟运算则直接把设计师和设计形态的塑造过程分离开了。这种服从资料和数据的完全理性不正是19世纪德国现代主义设计想要实现的理想吗?参数化设计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模拟程序实现了完全理性的设计过程,却矢口否认这个过程中“冰冷”的由机器完成的成分!马尔库塞将后现代主义视为现代主义的延续和发展,或许如今许多“后现代主义”设计都没有逃脱他的预言。设计是文化的核心载体,故理当成为观察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争论的模板。显然参数化设计的理念已经默认了后现代主义设计对现代主义设

计的继承和发展。如今设计中的理性来自于对自身位置的认识,来自于对设计价值准则的遵循和认可。

三城市设计价值准则中的现代性问题

现代性这一概念的首倡者波德莱尔将其定义:“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城市设计中需要遵循的价值准则之中也同样时时出现这个问题。不论是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都保持对永恒真善美的追求,以至于这种追求让历来的设计思想家毫无意外地都迷恋着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而那“过渡”“短暂”和“偶然”则正是设计的对象不断依照环境变化而变化的需求。应对这种不断变化的需求,设计所依据的价值准则也在不断变化。不论是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人本主义情怀,还是美国设计商业化的实用主义原则,都是设计价值准则在不同环境下发生变化的现代性体现。缺乏时间和资金成了美国大城市设计的掣肘,旧城改造成了最经济实惠的选择。“在以后的几十年中邻里社区臭名昭著的历史、老旧的建筑以及令人不愉快的街道生活都反复不断地成为被推倒重来的借口。”2以雅各布斯为代表的批评家站在市民的立场抨击了城市设计师的教条和奴媚,认为城市设计应顺应居民要求,而非过时的“伪科学”和政商精英的谋利需求。这种理论使城市设计的价值准则受到民权和政经资本权力之间博弈关系影响,并最终在两者达到某种微妙的平衡后,重新被设计师认识和接受。

四流体城市

城市流体的总体布局总是连续渐变。在这样丰富的,按一定规则变化的组织体系里穿行,意味着有一条逐渐变形的连续路径,让你可以观察到城市中各种元素的连续变化以及相互转化。而不象网格化的城市中,跨越道路边界,从一点直接跳到另外一点那样突然。城市流体布局的参数化体系受城市流体驱动而形成的动态平衡的布局,如何去定量的处理这些复杂的巨型的数据,并成为规划设计的出发点?那就是,通过特定的程序设计工具去处理一系列的设计变量,从而创造出对形式,功能和环境变量都保持敏感的设计系统。参数化设计的概念意味着扩大在设计中考虑变量的范围和种类。在通常的几何形体变量之外,环境变量和观察者本身作为一种变量也考虑在内,并且整合在一起形成参数化系统。流体城市在这样布局的同时,会依赖一些全新的参数变量:密度,强度,方向性,混合度,控制点等,来定义不同的城市功能区域。

四 结语

参数化设计方法是新技术革新的产物,也是设计师身份转向焦虑的产物。这种方法简单、可行,数据分析结果可靠无误差,但是却忽略了城市设计需要考虑人的情感因素。多样化需求的数据模拟分析让参数化设计方法贴近“后现代主义”设计原则,但血肉中里却仍然流淌着现代主义纯粹理性的理想血液。矛盾的还有,现代主义设计的人本主义理想并未在这现代主义血液中获得一席之地,因为计算机技术手段还无法模拟所有设计对象的情感活动。参数化设计方法不啻为设计与计算机新技术的一次融合探索,但是其结果仅可作为设计辅助的重要工具,不能代替设计师本身的艺术和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丁沃沃,胡恒主编.建筑文化研究•第2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8

2.周宪.知识分子如何想象自己的身份,思想文综,第7辑,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2001年,22-53

第4篇:城市设计的作用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新城市主义”滨海城(Seaside),社区营造实践

 

一、“新城市主义”基本概念和原则

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急速扩展,以低密度平房和小汽车交通为主体的近郊发展给城市带来了交通拥塞、空气污染、土地浪费、内城破坏等问题并使邻里观念淡薄。作为一种以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和社会思潮,“新城市主义”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美国兴起,是对被忽视了近半世纪的美国社区传统的复兴。1993年的“新城市主义大会”抨击了1933年的雅典宣言,其基本理念是从传统中发掘灵感,并与现代生活的各种要素相结合,重构一个被人们所钟爱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紧凑性邻里社区。

新城市主义者基于一个十分简单的原则:社区的规划与设计必须坚持公众价值比私人价值更重要的原则。首先,邻里中心应当由公共场所来界定,由地方的公共设施和啇业设施为之活跃氛围;其次,每个街区都应当有不同的住房类型和土地使用方式,足够的灵活性是为了便于有需要时能很容易地改变功能;再者,土地使用模式、街道布局和密度都应当有助于使步行、骑自行车、使用公共交通成为代替私人机动化交通方式的选择;还有,建筑物不应被看作是独立于周围环境的摆设,它们应当与街道、公园、绿地、庭院和其它开放空间保持一致,并为空间限定作出贡献。免费论文参考网。

二、“新城市主义”主要设计理念与开发模式

(一)设计理念

“新城市主义”独特的设计理念突出的反映在对社区的组织和建构上。邻里、分区和廊道成为“新城市主义”社区的基本组织元素;其构筑的未来社区的理想模式是:紧凑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邻里;空间和内涵适当的用地功能分区;能将自然环境与人造社区结合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功能化和艺术化的廊道。

1、 理想“邻里单位”理论

“新城市主义”把佩利于1930年代提出的“邻里单位”理论发扬光大,并归纳了一个理想邻里的基本设计准则:有一个邻里中心和一个明确的边界,每个邻里中心应该被公共空间所界定,并由地方性导向的市政和商业设施来带动;最优规模----由中心到边界的距离为1/4英里(约400米)的空间;各种功能活动达到一个均衡的混合----居住、购物、工作、就学、礼拜和娱乐;将建筑和交通建构在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街道组成的精密网络之上;公共空间应该是有形的而不是建筑留下的剩余场地,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的安排应优先考虑。

2、 分区

随着信息革命和环境技术的发展,严格的功能分区思想已不再被尊为惟一的经典,在土地使用中允许多种功能活动来兼容支持,用地功能分区的结构则是按照与邻里的结构相类似的方式组织;有清晰的边界和尺度,有明显特征的公共空间,有互相联系的环路服务行人,并通过公交系统与更大的区域发生联系。免费论文参考网。

3、 廊道

廊道既是邻里与功能分区之间的联接体又是隔离体。在郊区化模式中,廊道仅仅是保留在细分的功能地块和商业中心之外的剩余空间;但“新城市主义”将其视作连续的具有视觉特征的城市元素,由与之相邻的功能分区和邻里所界定,并为它们提供出入的路径。

(二)开发模式

在邻里与社区的组织、建构方式上,新城市主义在实践中形成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开发模式:一种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称作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另一种是 “传统的邻里开发”,即TND(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TOD模式由“步行街区(Pedestrian Pocket)发展而来。是以区域性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一般不超过600m)为半径的范围内,包含着中高密度住宅及配套的公共用地、就业、商业和服务等内容的复合功能社区。

TND模式则试图从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概念中吸取灵感,实践中与房地产市场相结合。其社区的基本单元是邻里,邻里之间以绿化带分隔,每个邻里规模约40~200英亩(16~81hm2左右),半径不超过1/4英里(约400米),从而保证大部分家庭到邻里公园的距离均在3min步行范围之内,到社区中心广场或公共空间仅5min的行走路程;内部街道间距为70~l00m;住房的后巷作为邻里间交往的场所,是设计的重点之一;会堂、幼儿园、公交站和商店均布置在中心;每个邻里均包括不同的住宅类型,适合不同类型的住户和收入群体。与TOD模式不同的是,TND更多的是以网格状的道路系统组织邻里。

三、新城市主义的社区设计实践、策略与方法

从1981年DPZ主持的滨海城开始,新城市主义的代表人物们主持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社区工程项目,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系统的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这里结合滨海城一例进行分析。

滨海城(Seaside)位于佛罗里达州西北部的海岸地带,占地面积约32.4hm2

是一个供居住及旅游度假的多功能社区。自1981年建设实施至今已建成住宅300多栋,并一直处于建设、发展之中。由于其设计理念及建成部分的独有特色,滨海城逐渐受到了高度评价;在20世纪90年代,滨海城的模式被推广或模仿。

分析滨海城的设计、营造过程,可以发现其具有如下特点:

1)过程的组织

设计过程的组织作为“方法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质量,DPZ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从一接到滨海城项目开始就将其定位为美国南方地域特色的小城填的风格,从而避免了现代主义城镇发展的那种随机性。然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与开发商戴维斯一起游遍佛罗里达和美国南方的小镇,对这些小城镇进行测绘、资料收集和研究,为滨海城初步勾勒了一套规划方案,并提出对传统和目前流行的空间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改变和重构;在此基础上,他们又邀清了许多人士包括建筑师、木匠、房主、手工艺者、艺术家等共同商讨制定了一套基本的原则和滨海城建设法规。指导以后不同建筑师、不同时期的设计保持有机协调和统一;他们也完全意识到一两位建筑师设计出来的城镇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多样性和变化。只有许多人的多样化作品的集合,才能形成一个真正城镇的特征。由此.他们集合了多个和多样的设计师,并在较长的时间内逐渐完成设计。

根据市场变化和居民的具体需求,其设计建造是一个不断试验,不断总结、调整、发展的持续过程。DPZ为滨海城拟定的未来发展计划,是由若干个小的邻里单元逐渐组成的一个较大的城市。

2)建设法规

滨海城建设法规(The Seaside Urban Code)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出于对公共空间质量的高 度重视,主要是对街道、广场以及建筑间的停车安排提出条件包括道路和停车带的宽度、园林绿化、街道的排列方式、街道的宽度以及建筑高度与街道宽度之间的比例关系等),其目的是设法提供居民步行休息和会面交往场所的良好公共环境,设计在不牺牲步行者利益的前提下,满足汽车的通行、停放需要。第二部分主要包括城镇设计法规和建筑设计法规两部分。免费论文参考网。城镇设计法规从城镇规划设计的角度对建筑提出设计要求(其中包括建筑的使用、建筑布局、建筑高度和停车安排等),用以确保建筑之间相互协调,形成连续的街道景观,提供安全、宜人的步行环境等。建筑设计法规涉及建筑的平面形状、材料使用以及施工方式等。很明显,建筑设计法规旨在创造协调统一的城镇景观。

滨海城建设法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它有在特定的地区使用特定的建筑类型的规定。法规中共列举了8种建筑类型,所有8种类型均由DPZ通过对美国南方城镇调研筛选而来。类型一是用于城市中心商业广场的,它有带拱廊的“公共墙”,建筑一般为3-5层;类型二也属于“公共墙”一类,是用于城市市政广场的,檐口和阳台都严谨地对位,以适应较为严肃的市政场面;类型三是用于市政区域后面的混合区的,它还是“公共墙”一类的,是3层高的联立住宅或力公室。这三类建筑类型构成了市中心连续的组织结构,是基本类型。后5种类型都是有关住宅的类型。如“城市别墅”、“邦阿楼”、“独立住宅”等。8种建筑类型为不同建筑师设计的变化提供了基本限定与依据。

四、评价与启示

新城市主义是对现代主义城市理论批判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基于20世纪60-70年代“社会工程时期”各种建筑和城市设计研究的成果。在新城市主义的系统理论中,很容易发现简•雅各布的“城市多样性”观念,R.罗西和R.克里尔的类型学研究理论以及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等的影子。可以说,新城市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模式”和“古典模式”共同的扬弃。首先,新城市主义的产生是直接针对现代主义城市理论所导致的各种严峻的社会,环境问题的。如新城市主义反对现代主义建立于效率、物质富足基础上的城市空间无控制蔓延,反对以小汽车交通为主导忽视人文精神的发展方式,尤其反对那种虚无的个人主义。作为手段,城市主义的倡导者们选择了富有“人文情怀”的“古典模式”;但同时,新城市主义继承了现代主义运动中的理想主义成分,他们设计的社区(城镇)在形式上虽然不像现代主义的,但是其后面的动力,即改善居民工作生活条件,提供有生命力的场所,通过物质手段来创造社区等,均与CIAM的信念一致。其次,新城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反映了对启蒙时代原则的信仰,这些原则注重民主参与,理性和法律。故而新城市主义极为重视社区、工作议会,指社区各种团体参与的与设计相关的会议和讨论)和设计法规。因此,新城市主义的“古典主义”特征更多的不在于其建筑风格,而在于其有关进步,开明的社会和政治观点以及内含的人文主义、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对于新城市主义,应有客观全面的认识;它是当代多元化发展时期对城市及社区发展方向探索力量中的重要一支,它在价值观念,理论原则及实践方法等不同层面均具有了相对系统、完整的架构,并有所创新。但同时,它也并不完善,我们不能将它当作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中心城市向外扩张,各地正兴起在城郊建造新城的运动,“新城市主义”的观念、理论与实践可以带给我们许多的启示与借鉴作用。但由于我国社会所处发展阶段的特殊性,以及出现的问题与新城市主义所面对、力求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很大差异,我们又不能一切照搬,只能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选择的吸收改进,方为上策。

参考文献

1、新城市主义宪章. [美]新城市主义协会编;杨北帆、张萍、郭莹译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

2、张捷、赵民. 新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田园城市思想的世纪演绎

北京.中国建筑的工业出版社.2005.4

3、王彦辉. 走向新社区: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2

4、张京祥.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5

第5篇:城市设计的作用和意义范文

一、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美感运用

城市公共空间,顾名思义,它是指城市中供人们活动的公共场所。与私有空间不同,公共空间是一个“共同性”的范畴,它能够为市民提供生活服务以及社交的场所,也是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并具有景观、宗教、商业、社区、交通和休憩性活动等城市性功能。现如今,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其在为广大市民提供社会和生活服务的场所外,还能陶冶人们的情操,并体现城市的魅力,展现一个城市的文明发展程度,并构建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因此,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的空间美感,对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个城市的独特之处,离不开这座城市在发展历程中所保留下来的历史岁月,而旧建筑、旧街区、旧历史文化等,都是这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之处,也是这座城市的历史见证。因此,在设计时,应挖掘和利用城市历史发展中那些宝贵的人文景观资源,保护好完整的历史信息,并以相应的设计手段对周边环境加以设计,使其与历史人文景观融合在一起,在保留和延续城市传统文化特征的同时,彰显城市特有的个性,使其能成为本市市民的生活基地和外地游客的旅游景点。这样,不仅激发了人们对城市的深切情怀,还能使城市呈现出地域性。

但是,共设施艺术化不等同于多摆放些雕塑,但公共设施却包括雕塑。雕塑是公共设施的一部分。生态观念的介入,为雕塑家提供了新的题材和新的方式,产生了一种新颖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雕塑――生态雕塑。它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更好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关系,表达了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唤起了人们的环保意识。这里以大连城市公共设施为例加以说明。大连以广场多而著称,在广场上或广场周边都会有小议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公共设施艺术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同样,每座城市也都有自己的性格。城市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而城市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位市民的生活质量。

二、当前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过度的空间比例和尺度古今中外比较著名的建筑设计都不仅仅只是靠其自身的雄伟抑或是华丽而闻名,建筑需要与周边的环境和空间相得益彰才能体现出它的美感。公共环境的设计也是如此,它需要与周边建筑物的呼应,不能因为一个设施而破坏了整个空间的布局。当代城市往往因喜欢体现出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喜人面貌而大兴土木建造面积庞大的公共景观,有的甚至为了做好面子工程而耗费大量的资金,设置大型雕像或者是其他无用的东西。这样不仅起不到美化城市和提高城市精神文明的作用,还会增加群众的生疏感。公共环境的设计在尺度和比例上一定要考虑到大多数人的需求和实际鉴赏水平,如果设计脱离了群众,即使空间再大、设施再华丽也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设计符号任意使用环境设计的精髓都靠设计者所使用的符号来体现,符号表明了一个设计者所要体现的文化内涵和设计理念。通过符号人们可以快速的理解设计中的涵义,不同类型环境的功能和它所要体现的美学意义都是通过设计符号来传达给大众。但是现在很多城市的规划者由于对地域文化的不了解和过度的崇洋媚外,导致了中国的设计符号与外国的设计符号的随意拼贴,使得公共环境变得杂乱无章。例如在某些城市的旧区改造中,设计者为了创新而一味的引进西方元素,将原本就有浓郁中国色彩的建筑换成了欧式园林风格,有的甚至在中国式的庭院中加入几根科林斯柱子。设计者忽视了环境本身的文化内涵,只注重创新,而使建筑失掉了它原本的意义,失掉了民众对它的热爱。

设计材料的浪费不同的材料由于其特殊的颜色、质感、肌理等能够为建筑增添一份独特的味道,使得公共环境的设计产生了千差万别的艺术效果。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公共环境是要直接与人接触的,很多城市在设计时就只一味追求材料的高档和美观,而不注重民众的实际需要,造成材料的严重浪费。例如:抛光的大理石虽然看起来比较气派和高贵,但是它受潮后易滑,不便于老人和小孩行走;某些城市为了创造独一无二的环境,花巨资从热点引进珍稀植物,但是这些植物却不能适应中国的气候,一到冬天就必须用麻袋包裹起来,效果适得其反。

三、总结

总而言之,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物质空间的载体,其作为城市外部空间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部分,是当今城市设计的焦点问题之一。它依附于城市的建筑实体而存在,它的设计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市民在公共空间娱乐、休憩时的舒适感,也直接影响到城市自身的魅力与对外的形象。为此,从这点上来看,在进行城市生活空间的设计时,不能单纯地从纯设计理论去考量,而应从城市自身的特色、市民的需求等等方面去考虑,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展现出公共空间的美感。在本文中,由于篇幅的关系,笔者仅就从3个方面去谈了如何在设计上去凸显一个城市公共空间的美感。但由于每个城市存在着环境、区域及历史特征等因素,这就需要建筑师、城市设计师和规划师等,在具体设计时要因地制宜,运用自己娴熟的技巧,从外在整体和内在规律上去把握城市的特性,从而真正使所设计出来的空间感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伟.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及相关设计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2.

第6篇:城市设计的作用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 外部空间; 环境

Abstract:The exterior space of architecture is an important ingredient of our environment,this paper analyses on the theory about the rel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exterior space, this will Help us thinking the problem of architectural design,so the proces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will be more clearness and systematicness.

Key words:architectural design;exterior space;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U-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9-0098-03

建筑与其所形成的外部空间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一个人类特有的生物圈,在联系人类生产生活与原生自然环境的纽带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建筑设计与其外部空间关系的分析就是创造这种特有生物圈意义的空间技术,本文着重分析建筑设计及其外部空间关系的几种典型的理论特点,有助于我们对建筑设计问题的深入思考,使建筑设计过程更具条理性和系统性。

1建筑现象学

每座城市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城市居民的种种意志和行为要求,如社会礼仪、生活习俗、自然条件、材料资源、文化背景、历史传统、技术特长乃至地方和民族的思想、情感、意识等,从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精神内涵,因此建筑外部空间的形成要体现这种内在的文化涵义,建筑师应当把握隐藏于建筑形象背后的文化涵义,只有如此才能在建筑环境构成上确切地反映出人们的思想、意志和情感。在研究外部空间的意义方面,建筑现象学(Architecture Phenomenology )不仅重视建筑的物质属性,而且重视建筑的文化与精神作用,重视生活环境的场所精神。广义的建筑现象学是指运用现象学方法,对人与环境关系所进行的研究,也被称为场所现象学或人居环境现象学。狭义的建筑现象学是指由挪威建筑理论家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所创立的一种建筑理论。[1]舒尔茨认为建筑现象是环境现象的反映,而环境现象应该包括自然环境、人造环境、场所三个方面。“场所精神”(Spirit of place)是舒尔茨建筑现象学的核心。场所这个环境术语意味着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组成的有意义的整体。场所不仅具有物质形体,而且还蕴含着精神上的意义,场所的精神比空间和特征有着更为广泛和深刻的意义,建筑的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形式是否能获得有意义的场所精神,是建筑作品成败的关键之一。场所精神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尊重和保持场所精神并不意味着固守和重复原有的具体结构和特征,而是一种对历史的积极参与,这是场所精神的根本意义。

2行为建筑学

在体现人们活动行为规律方面,行为建筑学(Behavioral Architecture)是研究人类行为与建筑环境关系的学科,目的在于建立一套符合行为规律的科学设计程序及理性的建筑设计方法。注重空间行为及建筑设计的关系,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考虑空间行为的规律,才能符合人们生活和社会文化习惯的需要。为了在设计中达到这一目的,通常应注意认知地图的功能和私密性、领域感和个人空间的处理等两方面因素。认知地图是指人们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认知能力,建筑与城市布局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认知程度,运用认知地图的分析方法是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通过对城市居民的调查而建立起建筑与城市设计的参考框架。凯文・林奇也系统地提出了认知地图的内容与功能,人们对环境的意向由三部分组成:识别性、结构和意义,识别性是指环境中的实体在背景中的关系中具有图的性质,结构指物体在空间上的相互联系,意义指实体或空间的本质,林奇的主要研究集中在前两部分。D・阿波利亚斯(1969年)也曾提出关于建筑与城市识别性强弱的三个因素:即形式、显著性、意义。私密性、个人空间、领域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要求,行为科学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关心上述行为特征,并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3建筑类型学

任何建筑形式的法则都不能脱离历史上产生的建筑形式而存在,它只能存在于原先的建筑、城市形态之中。建筑类型学(Typology of Architecture)认为,任何建筑形式的法则都不能脱离历史上产生的建筑形式而存在,它只能存在于原先的建筑、城市形态之中,建筑类型学从根本上解释建筑的统一性与变化性相结合的规律,类型学研究的重点主要有三方面:即类型选择(创造的过程就是类型选择的过程)、类型处理(对已选取的类型进行几何简化)、类型与城市形态的关系。从类型与城市形态关系看,罗西把城市当作建筑集合的场所和新形式产生的根本,建筑则构成城市的片断,成为城市的有机部分。他认为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类型,一个建筑类型层次的终端形式。他曾说:“应建立起建筑的类型,以确定城市形态结构”、“城市中存在的现实形态凝聚了人类生存所具有的含义和特性,城市是他的聚合体、融合着意义和实体。城市是在时间、场所中与人类特定生活紧密相关的形态。其中包含着历史,它是人类文化观念在形式上的表现。”[2]类型的选择和处理的最终目的是要以类型的处理取得城市形态的延续,城市的最终形态是建筑和建筑组群,而建筑和建筑组群之间的关系则要由类型与形态的研究来联系,所以类型学是城市形态研究的重要手段,它能通过研究建筑类型与城市环境的关系,探索城市形态学的科学方法论。

4新陈代谢与共生论

在建筑与环境和谐相处方面,黑川纪章的新陈代谢论将生物学的进化论和再生过程引入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使技术、自然、人三者和谐地发展。新陈代谢论共同特征是发展的观点,反对把城市和建筑看成固定的、自然进化的观点,认为城市和建筑不是静止的,而是像生物新陈代谢那样的动态过程,认为建筑如同科技发展循环不止,主张在城市和建筑中引进时间因素,明确各个要素的周期,在周期长的因素上装置可动的、周期短的因素,她们以生物学说作为其技术观念的基础,把建筑和城市看作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开放的系统。就像有生命组织一样。并强调重视关系胜过重视实体本身,不仅强调整体性,而且部分、子系统、亚文化的存在与自主,还强调历时性(过去、现在、将来的共生)和共时性(不同文化的共生)。黑川纪章还在其基础上发展了过渡空间、模糊性、矛盾心理和多价性理论,并逐渐将其思想发展为更成熟的“共生城市”理论,“共生城市”理论,是基于“生命原理”的一种城市观和建筑观,涉及的重要概念有新陈代谢、循环、信息、生态学、可持续发展、共生(Symbiosis)和遗传基因(Gene)。[3]他认为21世纪是生命原理时代,在生命时代担当主角的是信息传递、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和其他隐形技术。“共生理论”包含许多不同的范畴:历史与现在的共生、传统与最新技术的共生、部分与整体的共生、自然与人的共生、不同文化的共生、地域性与普遍性的共生、建筑与环境的共生等。

5生态建筑学

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中生态观念的引入不仅使建筑设计综合考虑环境和气候因素,也使建筑转化为高品质空间成为可能。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和技术手段的进步,人类已能主动地创造高层次的人类生活环境生态系统,尊重环境的自然属性,并整体地考虑生态、社会、文化等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强调设计每一局部、每一层次同各级环境整体的不少分割性,生态建筑学(Arcology)就是在这一形式下产生的,探讨立足于生态学原理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为的是处理好建筑与环境的复杂关系,其任务是改善人类聚居环境,目标是创造自然、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其有关于建筑与环境主要内容为确立生态平衡观点及两个原则:整体有序和循环再生原则。麦克哈格(Ian L.MCHarg)所著《设计结合自然》一书表明生态学和建筑学经各自的发展走向结合,在更高层次上给建筑及规划设计带来了新的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上世纪90年代,美国建筑界的环境意识越来越强烈,产生了强调建筑应该具有包含自然环境生态功能的所谓“环境派”,比较典型和突出的环境派建筑设计集团是美国的“赛特(Site)设计事务所”,还有一些西方建筑家在设计上提倡使用资源最丰富的木材,以保护资源平衡,主张使用再生材料、循环使用的材料,特别是金属材料和玻璃材料,拒绝使用很难自然分解的塑料建筑材料,以保证生态环境的净化。美国建筑家彼得・福布斯(Peter Fordes)等人就是这个流派的代表,这批人也是环境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

6新城市主义

自从50年代以来,随着高速公路、卫星城市、高速公共运输系统的发展而产生的“非城市化主义”浪潮,导致城市越来越庞大,原来的旧市中心逐步荒废,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恢复旧市中心的功能,恢复旧城市的面貌、重新给予人们以真正的城市生活品质和内容,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的主要内容就是恢复旧的城市面貌和功能,以现代需求改造旧城市市中心的精华部分,使之具有符合当代人需求的新功能,但是要保持旧的面貌、旧城市的尺度、城市和建筑之间的关系。使城市重新成为人们集中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中心,建筑设计的方式是基本不进行新建,而采用在旧建筑基础上的重建、改建、修饰的方法、保留旧建筑、旧城市的完整面貌,并赋予它新的功能内容。新城市主义对于未来的城市发展模式及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成功的模式。[4]

参考文献:

[1] 刘先觉主编. 现代建筑理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09-111.

[2] 郑景文. 罗西的建筑类型学及其批判[J]. 四川建筑,2005,( 10):37-40.

第7篇:城市设计的作用和意义范文

城市建设数据;信息资源;统计研究

城市建设信息是城市建设全过程的宏观与微观的真实的记录,同时是城市未来建设的背景信息源,是城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建档案馆保管的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所有数据信息,利用城市建设数据信息资源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提供服务成为城建档案馆的重点工作之一,更是城建档案馆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使命。

1.城市建设数据信息资源统计的目的

城建档案实体的作用已经被广大专业档案工作者和档案利用者认可,为社会、为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要求档案工作者不仅仅提供实体档案服务,更要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不仅仅局限于表层档案信息的开发,比如馆藏档案数量上的统计,更要挖掘城建档案中深层次的内容信息。城市建设数据信息资源统计正是这种深度挖掘专业内容信息的集中体现。要充分实现这一目标,城建档案馆必须建立一套有利于城市建设数据信息资源有效合理开发利用的统计项目体系,从城建档案本身的基础建设入手,对馆藏档案的数据进行充实与完善,进行统计、分析和编研,使城建档案馆提供的信息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参考与服务。

2.城市建设数据信息资源统计的意义

城市建设数据信息资源统计体系的建立在充分开发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同时,对全社会、档案馆自身和利用者都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首先,城市建设数据信息资源统计全面反映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历史和现状,它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石,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全面、准确、具体、可靠的前瞻性依据。此外,部分统计结果还为相关部门工作业绩考评带来了有效数据依据。

其次,城市建设数据信息资源统计是城建档案馆有效合理开发本馆馆藏信息内容的有力工具,有利于城建档案馆馆藏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开发利用,促进城建档案馆由单纯的城建档案管理者向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者的角色转换,便于档案馆业务开展及对外服务质量的提高,为全国城建档案工作和城市建设工作的宏观管理提供可靠信息。

最后,城市建设数据信息资源统计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具有普遍应用价值及代表意义的统计数据,使利用者更加方便快捷的得到有效信息,便于利用者利用。

总之,城建档案馆建立和推行城市建设数据信息资源统计体系,促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有效开发利用是政府合理规划的智力支持,是城市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的有力推动,是城市健康有序发展的强力保证。

3.建立城市建设数据信息资源统计体系的立足点

展望城市及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数据信息资源来自于城市建设的进程之中,更要服务于城市建设及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城市建设数据信息资源的统计利用必须展望城市及社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植根于社会需求,能够反映城市建设整体概貌,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全面、准确和深入的背景数据分析。

植根档案馆馆藏及服务。城市建设数据信息资源统计来自于城建档案馆馆藏档案本身。城建档案馆馆藏资源丰富、专业,数据量大,具备进行数据深度挖掘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档案馆目前所进行的利用服务也可以成为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统计的基础,根据利用服务辅助设计统计项目体系。

便于社会利用。对城市建设数据信息资源进行数据统计还必须考虑到社会利用。统计报表的利用者多是政府相关部门,也不排除科学研究者和相关设计参考部门等个人利用的可能。因而在统计的内容上,必须涵盖馆藏档案的各个方面,但要有重点、有特点地进行数据统计。在具体统计项目上也必须本着便于利用的原则进行设计。

4.城市建设数据信息资源统计体系的设计

城市建设数据信息资源统计工作,依托于具体的城建档案数据。为了更好地开展城市建设数据信息资源统计,促进城市建设数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社会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可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立足于馆藏档案及著录数据,设置一套有针对性的统计项目体系。

制定依据。制定依据主要包括:《城建档案分类大纲》1993年8月国家建设部办公厅修订后印发;《城建档案主题词表》、《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GB/T50323-2001)。

城市建设数据信息资源统计类型。依据不同的需求,可将城市建设数据信息资源统计体系设计分为分类统计和专题统计两大块,其中分类核计内具体的统计项目主要对《城建档案分类大纲》中的分类做了适当调整后进行设计;专题统计主要对城市建设有较高使用价值的信息,按照城市建设中的热点要点进行分项统计。统计摘要如下:

根据以上设计可以形成类似的统计表:

至年区商品房项目统计表

除了以上这些统计项以外,档案馆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其它内容信息的统计,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一统计体系。如:

城建档案数据信息专题查询明细表

第8篇:城市设计的作用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新城市主义;城市更新;启示

1引言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城市空间和格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城市中的老旧住区也在适时的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但自我更新终究是缓慢而无序的,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可回避,它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更新需求。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既要保证多方的既得利益,又要推动政府的城市建设行为,必须有新的思想和理念的指导。新城市主义思想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它解决了建设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理论困惑,以及建设宜居的社区型城市的难题。

2新城市主义的主要思想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来,起源于美国的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思想成为城市规划、城市设计领域的重要理念。相比其他思潮,新城市主义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城市中心的回忆。它的基本理念是使传统城市规划和设计思想与现代生活结合,通过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社区取代缺乏吸引力的郊区化模式。

新城市主义强调两方面内容:第一,是可以步行的社区(Walkable Community)。第二,是多样化(Diverse)。多样化是指新城市主义的社区应该包容宽泛的年龄组不同类型和收入水平的家庭,同时,多样化也意味着新城市主义的社区应该在工作岗位、住宅、商店和社会活动方面具有多样性。

3新城市主义的三个领域

3.1新城市主义的区域规划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新城市主义的社区和城镇设计在本质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和城镇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和社区概念考虑诸如土地的使用、城市和郊区扩散、城市生长界限、合理的郊区城镇模型、旧城和城市中心的复苏、城市交通的多样性与社区和城市组织、城市文脉等问题。任何使社区和邻里环境生活空间得到改善的措施,任何创造良好的社区和邻里空间的规划设计措施在本质上都为节省财力、物力和能源做出贡献,从而是创造可持续发展的邻里化社区的根本方法。

3.2新城市主义的郊区设计理论和实践

新城市主义者提出采用小城镇形态作为设计原则的思想。他们认为既然大多数郊区单元的规模远远超出传统和历史上的城镇规模,就应该回到使用过去通常指导城镇设计的原则来设计郊区,而小规模的城镇形态便是基本的原则。小城镇的正常衍化需要依靠城市的关键部件和设计解决方式的相对稳定,保持这些关键部件和解决方式、设计策略、形式体量的设计原则便得以保证城镇特色、形态和空间经验不因那些不断变化的要素的变化而改变。

3.3新城市主义的旧城改造原则

新城市主义支持对现有城区的改造,并力图将混乱无章的郊区改建成丰富多彩功能完备的社区,在规划、改造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资源和建筑文化遗产。旧城改造与新城镇设计完全不同,旧城改造需要根据旧城的特定地点、环境和历史条件进行设计。它必须考虑设计项目和周围的特定关联和文脉的问题。旧城改造处理的不是大面积的彻底重建,而通常是在某个街段内的一个不大的区域、邻里和社区的改建或者重建。

4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城市更新的启示

4.1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现代人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这种以物质观为导向的功能主义批判的基础上的,西方的住区规划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功能至上的物质决定论,产生了现代主义式的“人造城市”,虽然容纳下了更多的人生活在这里,但却没能提供舒适、温馨的环境,相应的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人们开始逐渐反思,并建立了人本主义的规划原则,从追求物质空间转向构建社会文化,关注具有社会意义的城市生活的塑造。而新城市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正是基于此,即“以人为中心,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支持性”。

当前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大环境下,急于求成的现象仍然存在,高速增长的 GDP背后,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也有了相应的改善,但也不能回避物质主导的意识对社会精神层面的冲击。建筑师和规划师的责任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舒适、美观的建筑和环境,更重要的是,为人们提供一种温馨的生活方式。在我国城市的更新中,“以人为本”是需要坚持的基本理念,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为老区人们重新营造更好的生活。

4.2建立具有系统性、协调性的更新体系

新城市主义理论一个较为典型的特征就是其拥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的理论结构。它关注的是在城市建设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没有把目光局限在建筑或规划领域,而是结合经济、交通、人口、种族等更为广阔的领域来寻求解决城市发展现实问题的途径。《新城市主义》短短的 27 个小节,却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区域到一个城市街区,在各种尺度都能进行良好的设计和规划。可以说,系统性的解决问题是它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目前,我国各地市政府已经认识到了城市更新也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部分,着力为老百姓改善生活品质的更新改造工作已经大范围的展开。城市的更新改造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筑结构加固、屋顶防水处理、外墙节能保温处理、室内管线改造、小区活动器材建设、小区环境治理、停车位治理等。这些更新改造工作基本集中在物质改善的层面,且总是出现了问题才治理;另外一方面,在一个城市中,一项更新工程在全市所有老旧住区中实施,这种做法并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物质性的老化可以容易的及时修补,而结构性的更新则需要城市的规划者和建设者制定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案。

4.3扬长避短,尊重居民居住选择

在新城市主义的更新中,它们从来不会选择推倒重建作为更新的办法。新城市主义者们认为,建筑存在即有意义,一个场所中有人居住和生活,说明这里不单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更多是已经融入了人类的情感。在城市更新中,要尊重历史,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传统,尊重人们的居住选择。例如在城市旧区更新中,要注重扬长避短:老旧住区往往有较宜人的尺度空间,则要通过整合和利用来提升空间品质;老旧住区中的公共服务功能设施比较单一,则要通过多样化的调整来激活老旧住区中的生活;邻里社会结构瓦解,则要通过精神文化的营造重建和谐邻里关系。事物的存在必然有两面性,好的方面能够发挥和利用,不好的方面能够调整和改善,这才是事物发展的正确方向。

4.4贯彻可持续的生态发展策略

新城市主义思想、设计原则中充分体现了对生态要素的保护和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平衡的追求。可持续理念包括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与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自然要素、城市物质环境的保护与利用,有效保护和利用资源。城市更新应该贯彻可持续的生态发展策略,优化土地利用、保护有意义的已建成物质环境和历史遗存、维护传统社区邻里关系。通过智能技术手段改造现有建筑,提高场所的可达性、包容性,创造宜居的生态社区与环境。

参考文献

[1] (加拿大)吉尔・格兰特,叶齐茂等译. 良好社区规划:新城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李睿. 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的启示[D].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 陈煊,张道华,魏小青. 新城市主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居住区设计的影响[J]. 中外建筑,2011(10).

第9篇:城市设计的作用和意义范文

俞孔坚:

中国顶级景观设计师,

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

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其在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世界大会和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会的主旨报告引起全球景观设计界的强烈反响,推动世界景观设计学进入一个深受当代“中国因素”影响的时代。

在一轮轮越来越热的城市规划设计浪潮中,俞孔坚的声音另类而深刻,他始终关注着城市建设中的过分规划、人地和谐和文化归属。对话俞孔坚,让人受到触动的不仅是他尖锐的思想,更是他设计理念背后深沉的人文情怀。

造园艺术了中国文化中真实的桃花源

俞孔坚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起名叫做“土人”,是因为“别人都打着洋牌子,所以我们就只有叫‘土人’了”,当然更重要的是“景观本来就是体现人与土地、自然的关系的,它应该是‘天地―人―神’合一的。另外,也是‘乡土中国人’的意思,因为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国,人与土地的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所以中国的景观设计应当是建立在这个根本关系之上的,而不是盲目模仿西方的景观设计,否则就是脱离了中国人的真实生活、脱离了中国性”。

俞孔坚认为景观设计学的起源,就是“生存的艺术”,一种土地设计和监护,并与治国之道相结合的艺术,就像中国文化中充满意味的桃花源。但是,“我们的上层文化并没有珍惜这种源于生存艺术的、充满意味的、真实的桃花源,因为那是一种与苦难、劳动和生存相联系的下层文化,是与下等平民相联系的文化。两千多年来,帝王们早已不再像大禹那样关怀土地和人民,了真实的桃花源中的稻田和果园等与生存相关的良田美池,大造虚假、空洞的桃花源,并美其名曰:造园艺术”,这使人们有一个错觉:这种腐朽、虚假造园艺术就是中国景观设计的国粹,继而代表中国,因此“我们挖掉了农家祖坟的最后一棵风水树,搬进城市广场;截流了流向千年村落的最后一股清泉,用于灌溉城市大街上的奇花异草,在营造一个当代虚假的‘桃花源’的同时,却糟踏了中国大地上真实的‘桃花源’”。

在美化的旗帜下,许多工程都是错误的

对于大量的景观大道、城市广场的出现,俞孔坚不以为然,他认为很多景观大道、广场不是将市民当作空间生活主体而是观众对待,“普通人是城市的主人,在景观设计和城市建设中应该得到关怀。场所、景观,离开了人的使用,便失去了意义,成为失落的场所”。

俞孔坚认为,我们的城市美化工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景观大道是作为车流干道来设计的,对步行者是一道危险的屏障。隔断道路两侧的交通,功能交混、复杂,导致城市功能的效率低下;粗暴地划破了原有城市有机体的交流网络和纤细的肌理;拆迁大量居民,耗资巨大,丢弃传统风貌,破坏城市社区的社会结构,导致场所性与认同感的丧失。

城市广场以大为美、以空旷为美、以不准踩草坪为美,以花样翻新、繁复的几何图案为美,全然不考虑人的需要和安全,为广场而广场。城市中心的广场力图将商业活动、居民的日常生活排斥在外,以追求纯粹的形式美。无树荫供人遮阳,无座椅供人休闲,热衷于抛光大理石和花岗岩铺地,市民却举步维艰,雨雪之后,更成为不敢光顾之地。

城市河道及滨水地带的“整治”和“美化”存在多种问题:水系被当作排污通道、垃圾场面遭污染、被遗弃;河床被掠夺性开采,美丽的河道面目全非,危及河道安全;河道被道路和建筑所侵占;裁弯取直。片面强调河道一时的行洪能力。而只有蜿蜒曲折的水流才有生气、有灵气,才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削减洪水的灾害性和突发性;大江南北的城市水系治理均为水泥护堤衬底,堤岸寸草不生,水的自净能力消失殆尽,水、土、生物间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被彻底破坏,生物无处安身;高坝蓄水,变流水为死水,破坏了河流的连续性,影响下游河道景观,生态遭到破坏,丧失水的自然形态;有的将明渠变成暗渠,上筑马路或建筑和“美化”工程,尽管水在流,结果使城市环境的美化和生态化失去了最宝贵的资源;许多城市的水系是一个连续体,与湿地、城郊湖泊和山林形成一个完整的景观体系。连续体却常常在城市建设中被切割,使活水失去生命;把水系、清流填去,也填去了城市中最具生命的部分,用作马路或盖房子或种花草,是城市的最大不幸。

许多公园不具备真正的休闲性,强调纪念性、机械性和形式性、展示性,为公园而公园,把公园绿地从城市有机体中分割出来。以人工取代天然,是兴建城市公园的一大误区。当城市规划将城郊某片山林划为公园时,美化的灾难随之降临。把仅有的自然地改造成花园式的公园;以造一个旅游点的目的来造公园,是许多城市的通病。似乎没有奇花异草、珍稀古玩就不能成其为公园。

“作为城市艺术,它们在许多方面有积极意义,但如果为了追求美化而‘美化’就会适得其反”。

“反规划”是城市景观之路

“城市规划和设计应该优先规划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而不是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在城市景观建设中,最急需的是改善生态环境,首先是治理污染、绿化环境,有了生机盎然的绿色和浓荫,有了清新的水和空气,才有真正的美。这样的城市才是真正的生态城市”。

俞孔坚认为,在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中应该特别注意的是: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系统;维护和恢复河道及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建立非机动车绿色通道;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开放专用绿地,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质;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乡土植物苗圃。

“对战略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本身和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解,是建立前瞻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前提。在一个既定的城市规模和用地范围内,要实现一个完善的生态基础设施,势必会遇到观念、法规和管理上的困难。最关键的是对传统城市规划与方法提出挑战。规划师认识水平的提高,决策者非凡的眼光和胸怀,以及对现行城市规划及管理法规的改进,是建设战略性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保障,而‘反规划’的方法是进行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途径”。

传统规划思路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城市与区域的整体的有机性没有得到尊重;城市是一个多变的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用地规模和功能布局所依赖的自变量(如人口)往往难以预测,从而规划总趋于滞后和被动,当然,也有“超前”的规划使大量土地撂荒。实际上都导致了城市扩张的无法和无序以及土地资源的浪费;城市与土地的关系是颠倒的,传统的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的建设用地规划,城市规划就是为了批地,就是为了盖房子,城市的绿地系统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实际上是被动的点缀,是后续的和候补的。而且其它的规划是在城市整体规划框架下进行的,这从而使自然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得不到保障;不能适应城市开发与建设主体的转变。

而应用“反规划”理念,通过对未来区域和城市生态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景观元素和结构的规划控制,建立生态基础设施。则强调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维护和恢复河道和海岸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建立无机动车绿色通道;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景观关系着我们的文化归属感

“世界很多国家,当一座城市兴起的时候,都是在花费巨大的代价建造这个城市,但不是把它建成一个市民的城市,而是一个展示性的城市”,俞孔坚多次表示我们在城市规划方面在犯100年前美国人和欧洲人所犯的错误,但我们却以此为荣,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库哈斯设计的新央视大楼等造价高昂的建筑都反映了一种城市化妆心态,是对城市现代性的误解。

“在中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迅速退出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同样农耕技术及农耕文明中孕育的关于生存和土地监护的、日常的、乡土景观艺术也随之衰落。这些都使中国的大地景观面临严峻的危机:生态完整性的破坏,文化归属感的丧失,历史遗产的消失。农业时代的桃花源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为什么中国很多城市的广场会出现欧洲巴洛克式的广场,出现那种一元化的建筑语言,只有一种图案,一种对称的格局,这是因为“很多人在用封建的意识和帝国的心态来建造一个所谓的现代化城市”。

“当代中国的景观反映了两个危机:民族身份与人地关系”,我们的城市像人造美女一样,在追求异常和化妆中失去了自我,城市中充满了似是而非的西方古典、中国古典及西方现代元素与徒有形式、丧失内涵的异域景观。我们在“追求某种奇异的东西,在标榜某种向往的身份,结果导致了我们失去真实的身份”。而人地关系的危机则表现在城市掠夺农村、污染水源及景观理念中对土地的鄙视与挥霍。

危机的产生原因可以概括为三种意识:“封建专制意识、暴发户意识与小农意识”。

“我们要提倡用一种新的语言创造活的城市,这种新的白话的城市是什么呢?叫‘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也就是回到科学与理性,回到人性与公民性,回到土地与地方性。这就是白话文,这就是我们城市的白话文,就是我关于当代人文城市建设的理念”。

俞孔坚所说的“足下的文化”,就是回到平常,尊重平常的人和平常的事,平常中国人的生活,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从平常和当代生活中找回属于当代中国民族自己的身份,不是过去的民族自己,是当代中国人的,其对立面就是封建帝国,或者士大夫的古典的中国,巴洛克式的西方的古典和帝国主义及殖民主义的西方的现代,“那些强调形式主义和纪念性的无病的城市化妆,是白话和平常景观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