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环境的问题范文

生态环境的问题精选(九篇)

生态环境的问题

第1篇:生态环境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环境;失衡;原因;解决;生态伦理

人类是地球上生物发展和进化的最高产物,是食物链条中最高的一环。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活动、生存方式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使得环境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生产动力规模的扩大,科学技术、工程技术手段的发展,创造了大量自然界自身不能自我分解、自我消化的物品,使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发生了矛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失衡问题。本文试图从生态伦理的视角重新审察环境问题,寻找解决环境失衡的生态化的方法。

一、当今人类面临的环境失衡问题

环境失衡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而造成的地球上各种生物之间、动物与植被之间以及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平衡关系的被打破,造成了整个生态系统的被破坏。环境失衡问题实质上是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的被破坏,因此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并正在向农村蔓延。环境恶化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各方面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1.大气污染问题

在当今世界中,人类每年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有62亿吨之多,其中最严重的是亚太地区,有21亿吨,欧洲和北美也各有16亿吨。造成了南极上空的臭氧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减少了10%。2000年,臭氧层空洞的最大面积已达到2.8万平方公里。太空射线通过空洞直接照射到地球上造成了南极冰川的融化,造成了患皮肤癌的人数大量增加。

2.噪声和固体废物加剧

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居民生活在超标的噪声环境中。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已累积70亿吨,每年仍以六七吨的速度增加,垃圾“围城”现象十分普遍,受污染耕地达1.5亿亩以上。危险废物大多未有效处置,随意堆放形成重大环境隐患。

3.水源污染形势严峻

在世界范围内,全球有一半的河流被严重污染,有11亿人得不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有80个国家,其人口占全球的40%,严重缺水。据统计,全球有四分之一可预防的疾病是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七分之一的死亡仅仅是由于没有干净的饮水和卫生设施造成的。海洋污染同样不可忽视,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不到60公里的地区,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甚至旅游发展对海洋造成严重污染。另外,有三分之一的鱼类因为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已经灭绝。

4.耕地减少,土地沙化严重

由于30年来全球人口增长了22亿,人类活动范围急剧扩大,全球已有15%的土地退化,其面积相当于美国和墨西哥的领土总和。每年还有1000万公顷可灌溉土地被荒废。非洲和亚洲热带雨林目前正以每年1%的速度毁灭,这也导致大量鸟类和动物处于濒危灭绝的状态。

5.森林草地的减少,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型增长和质量下降并存的变化趋势,生态系统较强的天然林和防护林的面积有所减少,草地面积持续。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每年流失土壤的总量达到50多亿吨,相当于1000万亩土地被土地剥走了1厘米厚的表土。而据科学研究,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1厘米厚土壤需要100-400年。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化肥,几乎等于全国一年化肥产量。过去50年,因水土流失而损毁的耕地达4050万亩,对耕地安全和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对环境失衡问题的原因分析

环境失衡问题是几百年来与人类活动的加剧密不可分的,结合历史与现代等因素来分析,造成环境失衡问题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

1.生活规模的扩大与环境承载力有限性的矛盾

自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就不停地向自然界索取,同时引发出环境问题。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随之突出。特别是十九世纪中叶,第一次产业革命相继在各国完成,生产力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人类社会活动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扩大,人们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和对自然环境的干预能力越来越大,资源消耗和排放废气物大量增加。同时有由于人对于环境和环境保护认识的局限性,致使环境问题愈演愈烈。

2.对资源需求的扩大与不合理利用的矛盾

非再生资源面临耗竭。当代社会对非可再生资源的需求巨大,由于其蕴藏量在一定时期内不再显著增加,而石油、天然气和煤等矿物非可更新资源,其利用率仍然很低,循环利用水平不高,尽可能用可更新资源代替,使用的寿命短,正迅速耗竭。

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难以自然净化。对可更新资源的利用,应限制在其再生产的承载力限度内,同时采用人工措施促进可更新资源的再生产,特别应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生命的支持系统,保证可更新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但是事实正好相反,但是广大的贫困地区,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然生产力遭到破坏,并形成了恶性循环。

3.人口的膨胀与生活水平提高的矛盾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出生率不断增加,死亡率不断减少,呈现出大幅度的增长趋势,由此以来,对资源的需求率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另一方面资源又呈现出相对短缺的趋势,这就造成了在资源利用上的供小于求。同时,随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环境失衡、恶化问题。

4.政府政策的误导

在环境失衡问题上,政府政策导向的错误,造成了传统的治理方式的缺陷。由于旧的发展观念存在,在发展过程中只追求较快的增长速度,而忽略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GDP的增长,发展经济不重视环境保护,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技术装备落后,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现行环境监管体制、监管能力、考核体系不适应新形势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普遍存在;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污染治理市场化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都还或多或少的存在着。

三、生态伦理新思维是根治环境失衡的关键

面对愈演愈烈的环境失衡问题,只有采用生态伦理的新思维方式来治理环境失衡问题,才能开拓新视野,采取新方法,彻底根治环境失衡问题。

1.生态伦理新思维的涵义

生态伦理新思维是指人们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的规律,提升为一种哲学的思维方式,把生态伦理的规律上升为一种自觉的伦理责任和道德义务,来指导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建立和谐共存,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关系。

生态伦理思维是研究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科学思维方法。“生态伦理”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生态式的,要把生态问题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其首要特征就是扩大了人类的道德责任范围,将道德关怀的视野从人拓展到整个自然界,研究人对自然的伦理关系,以及受人与自然关系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2.生态伦理新思维的基本原则

生态伦理新思维是建立在后现代的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新时代的思维方式,是立足于人类与其它生物,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的生存状态的思想方法。

生态伦理新思维的基本原则是多元思考和和谐共存。多元思考是指从植物、其它动物、人类以及三者共同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四个纬度思考问题,打破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单一思维。

3.实现生态伦理的途径和方法

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根本上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害。具体实施:

第一,转变绝对人类中心主义旧思想,树立生态伦理新观念。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也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痛定思痛后,我们要树立生态伦理新观念,应该意识到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的地位,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二,控制企业环境指标。解决生态问题的最根本的方法是要做好产业引导,把产业发展引导到可持续发展上来,从根本上转变资源依赖上的产业结构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加大生态效益型产业比重,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第三,加强政府的环境立法和保护环境的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审计制度,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力度,做好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资源开发“三同时”制度。

第四,加强规划,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平衡。国家要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科学开展生态建设,继续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对有利于生态保护的长期投资项目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支持,中央政府主要负责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天然林、天然草地的保护与恢复和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投入;各级政府应增加生态环境的投入;积极引入社会各方投资,逐步建立流域补偿、资源开发补、遗传资源惠益共享的生态补偿机制。

第五,提高民众的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把环境保护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加强对民众的引导,一方面要使生态观念根植于民众,使全民牢固树立生态意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以生态眼光、生态要求来指导各项工作。我们应根据生态文化的要求,重新认识主体性的内涵,建构生态主体论,发挥主体协调人—社会—自然关系的作用,使人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新世纪生态危机的警钟时时在耳边响起,共同生存于这个蓝色星球,无论国家元首还是普通百姓,都是地球村的公民,都有义务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

[参考文献]

〔1〕王素娟,生态文明——人类的必然选择〔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社版)2004,(3):40-41,56.

〔2〕唐孝炎.绿色奥运与大气环境〔J〕.科学中国人,2006,(12).

〔3〕方盛举,李韬. 论马克思自然理论对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启示,2003,(3):25-27.

第2篇:生态环境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建议;安徽霍邱

1调研背景

霍邱地处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淮河中游南岸,全县土地面积3 493 km2,耕地12万hm2,辖32个乡镇,682个行政村,3 652个村民组,人口1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1.4万人。改革开放以来,霍邱县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许多环境问题日益凸现,农村生态环境令人担扰,特别是村镇环境脏、乱、差,饮用水源水质下降,畜禽养殖污染,农村面源污染以及 工业 企业 和城市污染向农村加速转移等问题突出,使个别地方农村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不仅威胁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霍邱县处在大发展、大建设的快速期,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更为突出。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这种环境状况。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农村环境问题,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发展生态农业,整治农村环境,切实解决农业和农村面临的污染问题,明确指示“要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要统筹城乡环保工作,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明确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为民,坚持以土壤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为防治重点,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坚持因地制宜、重点突破,以试点示范为先导,逐步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有效遏制农村环境污染加剧趋势,改善农村生活与生产环境,建设“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明确将加快解决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农村突出环境问题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2008年7月,国务院召开了建国以来第1次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从建设生态文明、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和保护民生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就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进行了全面部署。为了进一步了解霍邱农村环境现状以及存在的环境问题,调查组深入霍邱县有关乡镇、村、组、户,开展农村环境突出问题调研活动,先后走访调查了新店塘南村、岔黄组、龙潭杨楼村、石店镇双庄等十余乡镇村,详细调查了解了霍邱农村环境现状和主要问题。

2霍邱县农村环境现状

从调查情况来看,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增大,工业污染逐步增加,农村环境状况日益变化,农村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农村环境状况令人担扰。

2.1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

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和农业废弃物任意排放的问题未引起根本重视,“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是农村环境保护薄弱的真实写照;“清水城中转,污水城外流”则反映了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现象日益形成,也反映城乡环境保护不平衡。在农村,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废弃物大部分没有得到处理,随意堆放在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渠或直接排放到河渠等水体中,使“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跺、畜禽乱跑”、“室内 现代 化,室外脏乱差”成为一些农村环境的普遍现象[1-4]。霍邱县农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近90%,若按每人每天产生垃圾0.5 kg 计算 ,全县农村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700 t,年逾25万t。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无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及处理系统,生活垃圾随意抛弃或堆放,得不到有效处理,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居住环境,污染了农村水源和土地,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同时,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农业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畜禽粪便任意堆放和排放、秸秆就地焚烧现象较为普遍。在霍邱县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则存在着集镇和农村聚居点与工业区混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等现象。

2.2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趋势加剧

近年来,随着霍邱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加之产业梯级转移和农村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加速,招商引资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在农村地区悄然兴起,工业企业逐步增加,造成集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垃圾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工业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排放已成为影响农村地区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乡镇工业企业布局分散、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企业污染点多面广,难以监管和治理,因污染引发的民事纠纷事件呈上升趋势,环保纠纷已成为继征地、拆迁之后又一影响社会稳定的新问题。

2.3土壤污染问题已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霍邱县农村土壤面源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一些农民为追求产量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除草剂、生长激素、农膜以及污水灌溉,使污染物在土壤中大量残留,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物种群结构发生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生产力下降,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土壤污染带来了严重后果:一是影响耕地质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是影响食品安全,威胁人体健康。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累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危害人体健康;三是影响农产品出口,降低国际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农产品出口被外方退货、索赔和终止合同的事件时有发生,部分传统大宗农产品也被迫退出国际市场。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要求提高,出口压力增大。霍邱县是个农业大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连续几年被命名全国粮食标兵县,但农药、化肥大量使用等因素导致其他农业产品很难近入国际市场。

由于土壤污染具有累积性、滞后性、不可逆性的特点,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将长期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壤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损害群众利益、威胁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因素[5-6]。

2.4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低

由于城乡发展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村用水的保障优先性低于城市和工业用水,主要表现为:供水保证率低、水质不达标。据初步统计,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尚不到10%,仅有少数村庄有供水设施,而且用水器具质量和供水效率低,处理设施简陋;约有30%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饮用苦咸水等,饮水不安全导致个别农村地区出现疾病,农村现有的浅水井和沟塘的环境卫生问题也较为突出。

2.5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低,面源污染问题突出

随着霍邱县农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畜禽养殖业污水、粪便、作物秸秆以及残留农膜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量增加。初步估算,霍邱县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约90余万t,每年畜禽粪便排放总量达326.13万t,农膜使用量达3 000 t。但调查显示,50%以上农作物秸秆未被有效利用,农膜年残留量超过600 t,许多规模化养殖场没有污染防治设施,大量粪便、污水未经有效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施肥、施药配套技术和器械不完备,加之农民缺乏 科学 使用农药、化肥的知识,造成农用化学品大量浪费并直接污染环境。据统计,霍邱县农药的年施用量已逾3 000 t,其中高毒农药占70%,化肥施用量远超过20万t,有机肥施用量仅占肥料施用总量的25%。在有些地方化肥用水已高达600 kg/hm2以上,化肥利用效率维持在35%左右的较低水平。

当前,霍邱县 农村 生产与生活中存在的这些环境问题,已严重威胁到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制约了农村 经济 的进一步 发展 ,这些环境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必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3霍邱县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

3.1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长期以来,由于受 历史 的局限和经济体制条件的制约,基层政府提供环保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的能力非常薄弱,加之缺乏有效的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和政策,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空白状态,许多农村地区成为污染治理的盲目区和死角。

3.2农村环保监管能力亟待提高

当前,霍邱县农村基层环保机构不健全,县环保局没有在乡镇设分支机构,乡镇也没有建立专门的环保机构和队伍,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工作尚未覆盖广大农村地区,存在污染事故无人管、环保咨询无处问的现象。

3.3农村环保 法律 法规和制度不健全

相对城市环境保护和 工业 污染防治而言,农村环保工作起步晚、基础弱,针对农村环境问题,如畜禽养殖污染、面源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的相关立法尚处于空白,现行法律中的一些相关规定针对性和可操作不强,给农村环保执法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造成一定的困难。

3.4环保资金投入不足,污染治理工作难开展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工程,更多的是体现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相对较低,造成污染防治资金投入上有一定困难和不足,制约污染治理工作。

3.5对农村环保的宣传 教育 不够

由于受人力、资金条件限制,环保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一些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不高,环境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不强,对生产、生活污染的环境危害认识不足,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缺乏必要的环境知识作指导,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总之,霍邱县农村环境的现状,与改善农民健康状况、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与激发农村活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农村新环境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急需下更大的气力、做出更大的努力来改变这种状况。

4霍邱县农村环境保护建议

4.1开展村庄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生活垃圾要实现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理、集中处置,提倡资源化利用或纳入镇级以上处置系统集中处理。在经济发达地区,可采用“村收集—镇集中—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在经济欠发达、 交通 不便地区可采取堆肥或简易填埋;有条件地区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纳入乡镇集中处理系统;组织当地农民群众对历史积存垃圾进行专项清理。

应采取分散或相对集中、生物或湿地等多种处理方式,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在人口相对集中、水环境容量相对较小的地区可采用环境工程设施处理;在人口密度较低、水环境容量相对较大的农村区域,可利用湿地、沟塘等 自然 生态系统就地处理;结合农村沼气建设与改水、改厕、改厨、改圈,逐步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开展示范,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配置,根据村庄规模和卫生要求配置一定数量垃圾筒(箱)或池及时收集村庄生活产生的垃圾废物。根据村庄人口规模,清运路程,配置一定数量、规模的垃圾转运工具和中转站,对交通不便和垃圾生产生量少的地方建设无害化简易埋场[7]。在水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及水污染治理重点饮用水源地优先建设一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化粪池,污水净化池、人口湿地、分散式户污水处理系统等模式,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发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示范作用。

4.2加强工业 企业 污染防治

坚持工业企业适当集中原则,优化工业发展布局。在有条件的区域可规划建设农业产业化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或工业集中发展区。在生态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之外的区域,尽量不再发展新工业项目。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工业园区规模与主导行业类型,建设相应规模的“三废”处理设施。进一步加强规划工作,严格工业企业的环境管理。组织制定生态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环境保护规划。对工艺落后、设备简陋、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限期治理或予以取缔、关闭。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查处违法排污企业,确保环境安全。加强企业污染物排放监测,对超标排污企业实行限期治理。按照污染物总量控制原则,逐步实施企业污染物排放削减计划。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设备,发展无污染和少污染的产业和产品。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严禁引进或新建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与污染治理设施的更新配套,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4.3治理土壤污染与农村面源污染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保护,应针对不同土壤污染类型(重金属、农药残留、有机污染、复合污染等),选取有代表性的区域(污灌区、固体废物堆放区、矿山区、工业废弃地等),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示范工作。严格控制农田污灌与底泥施用,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生产,避免产生土壤污染。加强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制定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环境保护规划和详细的环境管理计划,开展土壤、水、大气环境质量定期监测,制定相关监测标准及技术规范,综合防治病虫害。要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化学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搞好作物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妥善处理村镇生活垃圾和污水,综合防治农村面源污染。

4.4保障农村饮用水环境安全

强化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针对目前霍邱县农村饮用水环境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对农村饮用水源,特别是农村人口聚居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建设并完善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建筑物,防止水源受到污染。做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合理布置取水点位置,选择远离污染源、水量充沛、水质良好的水源,在村民集中聚居区,逐步建设集中供水系统。根据种植业和养殖业布局与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生产沼气,推肥,各类环境工程等技术模式,切实解决畜禽养殖污染,力求实现畜禽污染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使污染达标排放,划定水源保护区,完善污染防措施,加强农药和化肥的环境安全监督管理。加强水源水质监测,开展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调查与评估,为保护水源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4.5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

加强规模畜禽养殖和污染防治,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和综合利用优先的原则,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生产沼气、建设有机肥生产厂、土地利用、工艺处理等模式,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与污染物达标排放率。使用安全、高效的环保生态型饲料和先进的清粪工艺、饲养管理技术,实现污染“源头控制”。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监管,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在重点区域、水源保护区、生态敏感区,要严格控制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认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8]。

4.6加强 农村 环保政策法规和知识宣传

各级财政及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环保知识宣传册等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生态环境保护科普宣传,动员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引导农民群众形成良好的环境卫生和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生活、生产、消费习惯,弘扬生态文明、 发展 生态文化,实现农村 经济 社会稳定、协调、持续发展。

4.7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是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应紧紧围绕建设目标任务,加大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基地、生态村、生态示范户、绿色学校等创建力度,创建一批环境优美乡镇和国家、省、市、县级生态村、生态示范户、示范基地及绿色学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可以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产业特色,探索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方式,积极发展、提高种、养加相结合的循环经济模式中的资源利用率。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4.8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境保护的机构和能力建设

要统筹城乡环保工作,加大对农村生态建设环保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积极编报农村环境综合 总结 项目,积极争取农村环保专项资金,财政政策逐步向农村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倾斜,加大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力度,明确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资金渠道和部门责任,对农村环境保护治理好村镇和生态村的以奖代补方式加大投入,同时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和能力建设,县一级环保工作重点实施战略应向农村转移,增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控能力,在乡镇或者分片设置环境保护所,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应强化环保内容,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考核奖惩机制。

5 参考 文献

[1] 汪霞,蒋远胜.改善我国农村 金融 生态环境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12):65-67.

[2] 吕迎春.环境友好型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 科学 版,2010(1):102-104.

[3] 杨平.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创业月刊,2010(1):14-15,19.

[4] 王佳慧,杨立男,董玉宽.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探讨[j].商场 现代 化,2009(33):87-88.

[5] 师永全.农村能源与生态环境[j].河南农业科学,1988(4):16-17,24.

[6] 李斌超,葛开华.庭院立体农业模式[j].河南农业科学,1989(3):17-19.

第3篇:生态环境的问题范文

一、 环境艺术的生态性概念和内涵

(一)概念

环境艺术指的是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环境,针对人们生活中的一些生态性问题运用一些方法和手段,以解决相关的生态性问题。也就是说环境艺术的设计,则是由环境、艺术、设计三个方面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一般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进行设计,比如城市建设中的绿化带、建筑以及一些公共设施的设计。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环境艺术创作时,在保证生态性的前提下,也应将观赏价值列入到创作设计之中,在设计时最大限度地增强该环境艺术作品的艺术气息。

(二)内涵

环境艺术有绿色设计、生命周期设计、环境设计等别称。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应遵循本地化、自然化、节约化等设计原则,将环境因素放在设计首位,一切设计以减少环境危害,可持续、再循环为前提。在进行环境艺术的设计过程中,寻找与自然环境的可融合点,力争做到在提高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同时,降低相关活动给对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环境艺术是具有整体性的,所以在进行相关方面的设计工作时,应在环境背景下进行设计,以达到环境和设计的统一。

二、 环境艺术中生态性的特征

(一)分类

环境艺术分为空间环境的设计和外部环境设计这两方面。环境艺术中的生态性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确保人们的生活和外部环境的协调发展。而空间环境的设计,强调的是人们生活质量的健康性,主要表现在合理的运用有效的资源,以达到循环使用基础设施的目的,进一步为人们生活中的基础设施的运行提供保障。

(二)特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了水污染、空气污染、资源短缺等环境生态性问题,在工业不断发展的时代里,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理念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对资源有效合理的利用,避免资源浪费现象的产生,特别是在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时,应充分考虑这一问题。争取用有效的资源,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的同时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就是环境艺术的高效性特征。环境艺术在设计时,在考虑到人们目前的使用的同时,要考虑后人的生活状况以及相关方面的需求,特别是在设计建筑、园林、配套设施等方面时,应充分考虑环境艺术的连续性。人们的不同需求决定了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因此,在进行环境艺术的设计时,应从人们需求考虑,设计出多样化的作品,减少资源浪费等生态问题的同时,充分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选择权。在进行环境艺术的设计时,应充分利用生态学、物理学、化学等原因,对人们生活环境中所消耗的资源进行科学的处理,以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人们生活中的资源浪费。

三、 环境艺术中的生态性原则

(一)科学的指导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社会的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中,也应融入科学技术,以科学技术作为设计指导,引导人们采用具有高科技、高效性的材料。通过利用科技手段对人们生活中的资源耗费进行处理,在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省有限的资源的消耗。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中,多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采用高科技设备和高科技手段,以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科学性,利用科学手段为环境艺术服务。

(二)设计和参与

生态环境也是一个复杂、多样且变化莫测的具有系统性的整体,这就决定了以自然环境为基础进行的环境艺术的设计也必须是涉及面较广的多样性艺术。自然环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环境艺术并非高高在上,也不是特别高端的,环境艺术设计师是需要充分地了解人们的需求,然后进行相关的环境艺术作品的创作。在环境艺术中融入生态性因素的同时,不仅需要遵循艺术设计、参与等原则,同时也需要以广大群众的视角来看待环境艺术。

(三)自然和环境

自然的发展比起人类社会的发展要久远得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自然演变出了一套适合发展的法则,自然法则是具有强制性的,强行破坏自然法则势必会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人们对自然应当抱持敬畏之心,对自然的予取予求都应该遵循自然法则,环境艺术的设计亦是应当如此。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应以尊重自然为前提,通过对自然的发展、进化、演变、更新等规矩进行深入地探索研究。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在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自然自我恢复、自我维护能力的保护。

四、 环境艺术中的生态性内容

(一)增加天然材料的使用

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为突出生态性特征,应运用天然材料,尽可能地避免使用合成材料。为了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在运用天然材料时,应先天然材料的常用性、性价比等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有特殊用途天然材料的造型、味道等进行深入地研究。例如,具有香味的树木可以种植在空气污染较重的地区,这样不仅增加了该地区的绿化面积,同时也降低了该地区空气污染程度,一举两得。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空气重污染区种植的树木时,应选择香味适中,不会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状况的树木。避免营造环境艺术氛围的同时,设计材料对人们生活造成二次伤害。

(二)重视环保理念的设计

21世纪,工业文明在带给人们方便、舒适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大气污染、硫酸雨、资源枯竭等环境及生态问题。生态危机逐步引发了人们对有关生活方式、生存空间和价值观念的反思,于是导致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环境艺术的设计应具有长远的眼光,设计作品的实用性不能局限于当下,应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环境艺术的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环保意识的融入,重视人们的环保体验。环境艺术生态性具体表现在对资源的节约和对环境的改善,设计时充分的考虑资源的作用和再利用。在环境艺术中融入人们生活废物的再利用,巧妙的融合“低碳意识”,致力于将环境艺术变为节能环保的有效渠道,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现状的同时,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注入活力。

(三)把握天然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存都离不开生态环境,因此,环境艺术设计需要以天然的生态环境为设计基础条件,然后结合该地区的实力情况,制定合理的方案,进行科学性、合理性的环境艺术的设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节约环境艺术设计的成本。环境艺术设计应因地制宜,对相对复杂的生态环境,可以根据实际的地理情况进行设计,建立独特、优美且具有现代化艺术美的建筑。

(四)加强对新能源的开发

环境艺术设计也会涉及到能量的运用,这就会造成能源的消耗。传统模式下提供能量的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这就导致了环境艺术设计并没有能实质性的解决自然生态环境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中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通过增加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以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从本质上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化石燃料的使用造成的污染,如果不能及时的针对该问题进行解决,长此以往,环境艺术生态性也会受到损害,通过对高科技技术的运用,增加对新型环保燃料的利用,减少能源消耗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环境艺术的生态性。

第4篇:生态环境的问题范文

语言的生态环境可细分为内生态环境和外生态环境两个部分。内生态环境是指语言的各构成要素(语音、语义、词汇、语法)以及它们之间的有机组合[2];外生态环境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人群环境四部分组成。语言生态环境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目前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对语言的外生态环境的研究上,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三个:濒危语言的研究;语言多样性的研究;语言和谐问题的研究。

(一)濒危语言的研究

语言濒危、语言消亡现象并非当今社会所特有,它贯穿了人类文明史的全过程。在国外,梵语、哥特语、巴利语、赫梯语、高卢语等都是强盛一时的地方语种,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销声匿迹。在中国的历史上,分布于辽阔北方草原的语种如西夏语、女真语、契丹语、鲜卑语等语言也随着民族的大融合而先后消亡。语言的产生与消亡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但是到了近代,特别是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语言的濒危和消亡呈加速发展的趋势。据有关资料统计;公元前全世界约有15万种语言,到了中世纪还有七八万种,到了20世纪就只剩下6000多种,到了21世纪,其中有一半行将消失,也就是平均每两周消失一种语言[3]。在国内,语言濒危现象也十分突出,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记载了我国境内55个少数民族中的53语言,这些语言中有的使用人数很少。如:云南麻栗坡县彝族使用的普标语,使用人口只有50来人;察隅县使用格曼僜语的仅有200人;四川阿坝州的业隆话,使用人口仅450人。严重的“语言濒危”现象也引起了我们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涌现了一批研究濒危语言问题的专家学者,如戴庆厦、孙宏开、徐世璇、张公瑾、李锦芳、范俊军等。他们围绕濒危语言的界定,造成语言濒危的原因,对濒危语言采取的态度和措施等方面展开研究,对“濒危语言“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对“濒危语言”的界定,目前我国学界尚没形成共识,过去主要把操用这种语言的人口多少作为判断依据。中央民族大学的李锦芳教授认为:“濒危语言”指两三代人之内将要自然消亡的语言,可以用语言使用者的年龄、辈分来界定,使用者的数目并不那么重要。中央民族大学的戴庆厦教授与邓佑玲教授提出了以量化的多项综合指标体系为依据来判定一种语言是否濒危语言,这个指标体系包括与语言功能相关的诸种因素,如:使用人口、使用功能、使用范围、使用频率等。其中,使用人口、使用功能最为重要。戴庆厦与张景霓又提出了区分“濒危语言”和“衰变语言”的观点。他们指出:有些民族虽然因与别的民族杂居而出现语言转用,但主体部分或一部分仍然稳定地使用自己的母语,这样的语言还有相当的生命力,只能称之谓“衰变语言”而非“濒危语言”。虽然学界对“濒危语言”的界定不一,但大都赞同濒危语言以下几个特征:使用人口较少;使用功能衰退;儿童不再使用;两三代之内行将消亡。对于如何保护“濒危语言”,国内学者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张公瑾教授认为:“每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贡献,谁也替代不了谁,从语言的共生关系来说,世界上多种语言并存是一种人文生态环境。没有多种语言并存,强势语言也难以形成和得到很好的发展,多种语言的并存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幸运[4]。这个观点被称为“多文化主义”。另一种观点叫“跨文化主义”。它鼓励各个语言群体之间的接触,使不同的语言文化相互吸收,从而达到语言趋同,形成一种新文化。薄文泽教授在2000年10月召开的“我国濒危语言问题研讨会”上的发言中谈到:“对濒危语言而言,保护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语言消亡是个自然规律,人为地干预不会对濒危语言的保存或消亡起任何积极作用。对于濒危语言只能顺其自然,我们能做的是最大限度地将濒危语言材料记录保存下来”[5]。关于濒危语言的成因分析,李锦芳教授分别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历史原因有:民族融合、文化变迁、政权更替、民族歧视等;现实的原因有:民族杂居、通婚、汉语文化教育的普及,民族心理和语言态度。黄行教授认为:造成语言濒危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同语言的相互接触。徐世璇教授则认为:由于主动的文化同化而造成的语言转用是当前语言衰退消亡的主要原因。戴庆厦教授的观点比较辩证,他指出,导致语言濒危的原因往往千差万别,任何寻求单一原因的尝试都是不切实际的。纵观各家之言,有一点是比较共性的:他们大都认为导致语言濒危的根源在于语言的外生态环境,而不在语言的本身。在抢救与保护濒危语言的方法策略上,持“跨文化主义”的学者们认为我们能够做的是尽快将其语言资料记录保存下来。持“多文化主义”的学者抱着乐观的态度,提出“统一多样”的语言发展战略,主张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育,并且围绕“统一多样”这个大前提,设计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如保护少数民族区域语言生态环境,坚持语言平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依靠新的科技成果,维护语言的多样性等,这些措施对缓解我国语言濒危的程度起到了积极作用。社会语言学家先驱J.Fishman曾告诫:当所有的人都说一种语言的时候,世界的末日也就要来临了。我们的语言是神圣的,当它消失时,生活中的美好的东西也随之而去[6]。笔者认为当前语言濒危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我们应直面现实,搁置争议,先把濒危语言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起来,至少采取有效措施延缓其衰老消亡的速度,不要坐等“濒危语言”成了“语言遗产”时才亡羊补牢。

(二)语言多样性的研究

前文提到过,“生态语言学”是以生物的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作为本学科的理论基础,因此,语言多样性的问题是生态语言学家关注的热点。与生物的生态系统一样,语言生态系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语言的多样性,即多种语言在系统中共生共存,并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一种动态平衡。美国康涅狄克大学的学者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程度与语言多样化程度在地区的分布上具有一致性。如太平洋婆罗洲岛有丰富的物种,栖息着多个土著民族和族群,他们使用着100多种语言。非洲热带雨林的雨季分布与生物文化多样性和语言多样性的分布明显相关。可见,生态多样化造成人类种群的多样化,直接促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国内学术界普遍认同语言的多样性。邢福义教授谈到:语言不仅仅具有交际功能,更具有文化功能,且是文化总体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它与文化的其他部分不可分割,一种语言的消亡对人类文明所造成的损失无异于一场生态灾难或珍稀生物物种消亡所造成的损失,是对整个人类文化领域内生态平衡的破坏。而且,语言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就某种意义而言,比物种资源,文物资源的保护开发更为重要。与语言多样性的一个反观点是:语言的大同有利于民族交流和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对此,中央民族大学的王远新教授指出:从社会发展的长远观点看,语言、文化的多样性非但不会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相反,它在极大提高人类丰富性的同时,还可以为人类进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关于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上,国内学者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是一种文化的结晶,放弃了一种语言同时也就失去了蕴含在这种语言中的独特文化;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语言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不是绝对等同的,语言是具有文化属性的,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远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文化具有超语言性,并不一定一种人类语言的消亡,就意味着人类失去一种文化。因为生物遵循的是自然规律,而语言遵循的是社会规律。

(三)语言和谐问题的研究

第5篇:生态环境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垃圾填埋;环境问题;治理途径

中图分类号:R124文献标识码: A

垃圾填埋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解决生活垃圾出路的最主要方法。据统计,目前有85%的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填埋处理。根据工程措施是否齐全、环保标准能否满足来判断,可分为简易填埋场、受控填埋场和卫生填埋场三个等级。即简易填埋场(IV级填埋场)、受控填埋场(III级填埋场)、卫生填埋场(I、II级填埋场)。而垃圾填埋最大优势在于具有技术成熟、处理费用低等优点,是目前我国城市垃圾集中处置的主要方式;但是,填埋的垃圾并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残留着大量的细菌、病毒;还潜伏着沼气重金属污染等隐患;其渗沥液还会长久地污染地下水资源。因此,垃圾填埋造成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才能使我国的生活垃圾处理更为合理化、科学化。

1、生态填埋技术的提出和意义

我国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绝大多数采用填埋法。许多垃圾填埋场在达到使用年限后,一般仅对表层进行简单的土壤覆盖处理。采用这种填埋技术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在国内每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的清运和处理,而一些发达国家垃圾的收集、运输、循环利用、最终处置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并开展了多项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例如,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就有“生活垃圾地毯式草皮及植生带环境生态工程研究”、“垃圾焚烧二英类有机污染物的排放与控制规律研究”、“固体垃圾填埋场的静力与动力稳定及防治方法”、“城市生活垃圾可持续的填埋处理及渗沥液控制技术”、“垃圾洁净燃烧能源化利用的关键基础研究”等。而生态填埋技术是在传统的垃圾堆放填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垃圾处理技术。90年代已发展成为较成熟的技术,与传统的垃圾堆填处置方式相比,生态填埋具有如下特点:需经过科学选址;需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工程设施;需按技术规范填埋作业;饱和后要进行封场和封场后的维护管理。目前处理城市垃圾的方法主要有生态填埋、焚烧和高温堆肥等。本文就针对生态填埋技术在城市垃圾处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2、传统垃圾填埋技术存在的突出问题

2.1、填埋气体对环境的影响问题

所谓的填埋气体是指垃圾在被集中到填埋场经填埋处理后,填埋场内部微生物的厌氧降解活动会使大部分的有机垃圾转化为气态的最终产物――即以甲烷和二氧化碳为主要成分的填埋气体。所以甲烷和二氧化碳为主要成分的填埋气体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造成大气的污染。一方面是释放大量难闻的气体的成分中具有一定的毒性,因而也会对附近公众的健康构成危害。另一方面是填埋气体导致其周边地区臭氧气体的形成,从而增加当地居民患癌的潜在可能性;其次是对地下水的污染。一些挥发性的有机污染物可以随着填埋气体的扩散迁移到垃圾填埋场周围的地下水中,从而对地下水资源形成污染;第三是加重温室效应。在目前已知的30多种温室气体组成成分中,最重要的就是二氧化碳、甲烷与一氧化二氮。显然,以甲烷与二氧化碳为主要成分的填埋气体必将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强;最后是易于造成对植被的破坏。生长于填埋场周边的植物,由于其根系附近的氧气直接被填埋气体所替换或者被甲烷氧化细菌所消耗,因而很容易窒息死亡。另外,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与填埋气体中的有毒微量气体成分也会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

2.2、垃圾填埋场引发次生环境问题

垃圾填埋场的存在及其处理方式还会引发其他相关的环境问题。比如是引起地面沉降问题和占有大量的土地资源。随着垃圾成分的不断降解以及淋溶损失,再加上垃圾在填埋时又难以被彻底均匀地压缩,因而垃圾填埋场在其漫长的稳定化过程中通常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从而可能会破坏最终覆盖层的结构以及导致局部地区填埋气体和垃圾渗沥液的溢漏。此外,这种不规则的沉降也给植被重建、生态恢复以及重新开发利用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三是易引发火灾与爆炸。因为垃圾在填埋后产生的沼气是可以应用的潜在资源,但沼气又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它对臭氧层的破坏也是非常严重的。它与空气混合后容易发生爆炸,造成人生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加强垃圾中潜在资源的回收利用与有害物质的处理。

2.3、垃圾渗沥液对环境的影响问题

渗透进垃圾填埋场内部的水分带走垃圾层中有机、无机的降解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然后再从填埋场往外渗漏,便形成了垃圾渗沥液。应该说,降雨是这些渗透污水的最主要来源,其次则是垃圾被填埋时本身所包含的水分以及垃圾在微生物降解过程中所生成的水。由于垃圾渗沥液中含有较多的有毒成分,因此长期以来,这种渗沥液对周边地区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此外,垃圾渗沥液通常还能污染其周边地区的土壤与植被,并进而又给周边地区的植被重建与生态恢复带来很大困难。

3、垃圾填埋场环境问题的治理对策选择

3.1、基于生态恢复与生态技术利用的对策措施

首先是以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的办法(或是三者相结合的办法)来妥善处理垃圾渗沥液对环境的污染与影响问题。例如采用好氧微生物法、厌氧微生物法、微型藻类处理法等方式,其最大优点是既可有效地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可降解有机物,同时又可以起几乎是完全的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其次是物理、化学处理法,这种方法主要涉及反向渗透法、蒸发法、脱氧处理法及沉淀法等;第三是对已关闭的垃圾填埋场进行植被恢复,在此过程中,首要选择好合适的耐性树种。由于垃圾填埋场现存以及潜在的诸多影响环境的因素,在植被重建过程中进行耐性树种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

3.2、加强原有填埋场改造、封场和利用

我国将逐步加强对简易填埋场进行改造和封场处理,以减少环境污染。而垃圾生态填埋场在封场后,还必须对诸如垃圾化学成分和微生物活动对封场后土地生态修复的作用、封场后地表水运动规律及其浸渗控制技术、物种筛选与种植技术、填埋垃圾稳定后的开挖和再填埋技术等进行研究。另外,还要加速填埋场稳定化技术。一些国家正在研究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试图通过改变垃圾体内氧气含量、生物菌种、水分等条件,促进垃圾降解,加速垃圾稳定化进程,以达到减少渗沥液处理量、缩短产气时间和封场后的维护时间、降低垃圾处理成本的目的。

3.3、加强HDPE膜在垃圾填埋场基底防渗层的设计

HDPE膜在垃圾填埋场基底防渗层的应用分为两类:用单层HDPE膜结合其它防渗材料做填埋场基底防渗,称为单层HDPE膜复合衬里防渗结构;用双层HDPE膜(中间采用HDPE网格或压实粘土作夹层),称为双层HDPE膜复合衬里防渗结构。对于单层HDPE膜复合衬里防渗结构,结构简单,施工较容易,费用相对较低,但是其防渗安全系数也相对较小。铺防渗层时,衬里应覆盖底面及坑壁。而对于双层HDPE膜复合衬里防渗结构,结构较复杂,施工也较复杂,费用相对较高,但是其防渗安全系数却大大增加。因为即便是主HDPE膜发生损害,渗沥液可以通过HDPE膜破损处流出,但很快会遇到防渗性能好的副HDPE膜,阻止了渗沥液继续向下渗透,整个防渗层仍能有效地发挥防渗作用。铺防渗层时,衬里应覆盖底面及坑壁。主HDPE膜以上应为渗沥液的主防渗层;主、副膜之间应为渗沥液检测层和次防渗层。

4、结束语

垃圾生态填埋技术是国际国内公认的垃圾安全处置技术,是一种安全、经济、行之有效的固体废弃物最终处置方法。它与传统的卫生填埋方法相比,能极大地减少固体垃圾对周边环境的危害。封场后填埋场内各点的差异沉降若得到控制,在场地上还可修建公园或其它建筑设施(非封闭式),节约土地征用和开发面积,形成一种所谓“生态”的或“绿色”的处理技术。因此,城市生活垃圾生态填埋技术的研究对于缓解城市化及工业化生产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第6篇:生态环境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城镇化;保护区

一、靖州县 自然 条件

靖州地处湖南省西南边缘、云贵高原向中穹山区过渡地带的东缘坡地,南北长57公里,东西宽68公里,总面积2210.56平方公里,为湖南省总面积的1.04%。地貌特征为东西南三面高,北部低缓,中间为狭长的山间盆地;地形以山地为主,地表侵蚀和切割强烈。全县山区面积12161万公顷,占总面积的87.52%,森林覆盖率78%。

靖州县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光热同步,年平均气温16.7℃,活动积温3937~5260℃,无霜期278~291天,年平均降水量1311mm。

靖州水资源丰富,总水量为39.02亿m3,其中地表水为12.87亿m3,地下水2.41亿m3,客水17.96亿m3;多年平均降水量27.8亿m3,人均降水量6684m3,均高于全国、全省人均水平,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靖州县境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灰石、黄金、金刚石、铁、锰,钒等20余种,尤以金、煤、钒、石灰石、耐火黏土及锰6种矿物储藏多,品位高, 工业 开采价值大。

二、靖州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及协调 研究 

1、靖州县生态环境现状

靖州县由于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农业生产发达,矿产丰富,社会 经济 发展 迅速,2005年全县土地利用率高达97.72%,2005年全县耕地垦殖指数为10.25%,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WwW.133229.CoM但当地土地垦殖率很高,人类活动强度很大,人类活动对各种动植物生存繁衍造成的压力也很大,致使植被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消失,出现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据调查,当地主要的生态环境 问题 有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消失、土地退化、洪涝等几种。

(1)环境污染不容乐观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靖州县环境质量总体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遏制。但是,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污染物排放总量还很大,污染程度仍处在相当高的水平,一些地方的环境质量仍在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一些地方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2)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

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加快, 交通 日益发达,境内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空间日益减小,严重 影响 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森林群落层次简单,树种单一,林中野生动物与鸟类较少。林木结构多为次生林,原生林极少,森林质量较低。水域与湿地面积虽然较大,但受人类的干扰与影响很大,不能成为水生与湿地动植物理想的生长环境,生物品种与数量有限。

(3)土地退化敲响警钟

由于普遍地施用化肥、农药, 农村 土地酸化严重,土壤出现板结,肥力和缓冲能力不断下降,耕地质量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4)洪涝时有发生

季风气候给靖州带来了丰富的降水资源,也给当地带来了一些灾害。从多年的气象资料看,多年平均降水为1311mm。靖州洪涝灾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降水时空分布不匀;二是水利设施薄弱。

2、靖州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研究

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土地利用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就靖州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利用的结构、布局、强度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土地利用现状既受土地自然属性的限制,又受人类开发利用、需求目的的影响,在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类型和结构,它反映了每个地区不同的土地自然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土地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准。

靖州县土地利用现状可概述为农用地占主导地位。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95.54%,其中林地和耕地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91.07%,园地面积较小(1.30%),建设用地占总面积的2.18%,低于全国2.5%的平均水平。人均土地面积0.84hm2,不仅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全省的0.326hm2。全县人口密度较低,人口密度达200人/平方公里以上的只有渠阳镇,绝大多数乡镇都在100人/平方公里以下,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靖州县土地利用率为97.72%[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耕地0.086hm2,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人均耕地0.08hm2警戒线,但全县人均耕地面积已由1996年的0.092公顷减至2005年的0.086公顷,所以形势不容乐观。

与湖南省平均情况对照,可以看到,靖州县的交通运输、林地等土地利用类型比例明显偏高,详见表1。而未利用土地、水利设施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偏低。这是人与自然的一种高强度的平衡状态,以生态系统的强稳定性作为基础。因此,一方面,必须通过产业调整和优化布局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使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干预强度处于一种可控制有节制的状态;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生态建设,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抗冲击能力,实现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靖州县的土地利用强度大,化肥农药施用时间长、数量多、易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县城和其他乡镇、工业排放的“三废”及生活污水和垃圾也是主要的污染源,因此,要加强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和污染处理设施的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

(2)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高质量的水利建设,对于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减灾防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水利建设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扰乱生态的问题。如灌溉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修建水库对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靖州县的地质地貌和气候环境,当遇特大暴雨侵袭时,容易形成山洪爆发和、塌方、以及内涝。

在“十五”期间,靖州县交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公路的修建将动土破石,对沿线自然生态造成巨大的冲击,会引起植被的破坏,造成水土的流失。公路建成后,又会阻碍动物在公路两侧的自由迁徙,对景观生态造成纷扰[2]。

城镇建设是市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城镇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正面效应体现在城镇是比乡村更有效的土地利用方式。城镇对于扩大就业,减轻庞大乡村人口对山林、田土的资源、生态和环境压力,具有重大意义。但城镇的无节制扩大,会侵占农田,毁坏山林;城市排放废水废气废渣,对周围生态环境有直接的污染和破坏作用。因此,积极推广小水电、沼气、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建设,对发展经济,保护山林水土具有重要意义。

(3)土地开发和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土地开发整理,是缓解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对土地特别是耕地的巨大压力,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但土地开发无疑将对其原有生态造成一定的破坏,产生一定的生态影响。因此靖州县的土地在开发时,应先易后难、分期分批,并配合一定的生物工程措施,将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避免造成大面积的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

为了在靖州县的建设与生态环境间找到平衡,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综合效益最大化。即在城市土地开发中,既要讲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要讲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二者不能偏废。在一定的情况下,更要把生态环境效益放在第一的位置上,二是要按生态 规律 办事。在靖州县的土地开发中,对具有重大生态环境价值的地点、地段,如重要生物群落、湿地、水域,不仅要保持它们本身的原生态状态,也要从景观生态的角度,保护它们与外界交换基因、物质与能量的重要廊道,确保它们与城郊同类景观单元之间的景观生态的连通性。

土地整理方面,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农田由于整理潜力小,故不在规划范围内,因此总体上靖州县的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但也应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主要是村庄整理虽然增地系数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小,但牵扯许多家庭的切身利益,必须做好认真细致的宣传说服工作,不能草率行事。工矿区复垦在经济方面可行性很高,但对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因为,废弃地一般都已有一定的植被覆盖和野生动物的栖息,重新复垦就可能造成一定的生态环境影响。因此在靖州县的土地复垦时,要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一些具有较大生态价值的废弃地,仍应以维持现有的景观生态结构为宜。

(4)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建设对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重要的。靖州县土地垦殖率高,人类经济活动密度大,更应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从靖州的情况看,以往开展的生态工程建设主要有天然林保护工程、防护林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这些建设项目的开展,总体上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和品质,为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创造了一个健康优美的环境。

但生态建设如果规划不当,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也可能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如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如果借自然保护之名,行 旅游 开发之实,一切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违背自然保护的初衷,就会对保护区景观和生态造成不可恢复的损毁。又如在防护林建设中,如果重种轻养或只种不养,则非但不能形成林地,反而因植树造林中的挖坑破土而造成植被损伤和水土流失,结果是得不偿失。

三、促进靖州县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在土地利用规划布局中一定要坚持以山、水、林、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的保护和建设为中心,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以景观生态和优化生态系统为原则,合理布设生态用地、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的规模和格局,实现土地的生态化、山水园林化一体开发利用的 发展 战略。结合靖州县的实际情况,可把靖州县划分为如下几个有代表的区域。

1、城镇建成区和工矿区

城镇建设区是主要的人类活动区,是靖州 经济 社会 发展的主要依托。适度的城镇建设,对于发展经济,安排就业,稳定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城镇建设的无节制膨胀,就会占用大量宝贵的耕地,危害农业的正常发展,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同时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因此,要采取合理适度的发展政策,协调好“吃饭”、“建设”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该区土地生态建设的主要规划原则是: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标准,统筹治理环境污染,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城镇的绿化建设,留足绿化用地,完善各城镇区的土地生态建设,防止和治理地质灾害,提高城镇的环境质量,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生态环境。城区以外地段重点保护 自然 风光,森林植被;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严禁破坏其植被,禁止在重要水域地段布设城市排污口和污染项目。工矿区内矿产资源丰富,采掘业发达,对环境的污染也大。应坚持 科学 的发展观,严格按照国家开采计划规定,合法合理开采,严格实施环境保护与矿区生态治理,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气排放均应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2、生态环境敏感区

本区有相当数量的农业生产活动,原生的自然植被大多遭受破坏,以次生和人工生态系统取而代之,一定的地形坡度又使地表水有较大的动能,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应充分认识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对于地面坡度大于25°的耕地,必须退耕还林。同时,各种建设活动要尽量减少破土炸石,确实不能避免的,要搞好环境 影响 评价,并采取各种配套措施。不允许进行一般开发和建设,在不影响视觉美和风景名胜协调性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设置农用地、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用地和公共实施用地。在临湖、傍河、依水、靠山、近林等环境敏感地带,应重点布设森林、草地、风景园林休闲用地和生态农业用地;水域和滨河地段,严格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水质保护;加强河流及水库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立水处理系统,实现 工业 废水及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加强风景名胜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加强生态建设,注意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地段[3],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慎重布置建设用地;禁止毁林开荒,强调科学种田,合理施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保护林地资源,封山育林,严格控制有污染的建设行为。

3、生态水源保护涵养区

各城镇、集镇主要供水河流、湖泊、水库2000m范围内划为水源保护区。要确保各城镇、集镇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对于饮用水源要着重进行生态保护。在此范围内严禁设置包括农药、重金属、染料、制革、有机溶剂及生活污水排放的工厂。要对水质作长期定期的监测,及时发现 问题 采取对策。

4、生物多样性生态建设区

靖州多林地,森林覆盖率高,动植物资源丰富,地势气候均适宜林业发展,生态环境优美。必须严格保护该区的森林资源及其内的生物多样性,坚持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提升该区对于整个县域生态系统的积极作用。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高海拔区域是水土和其他营养物质的净散失区,通过各种景观廊道向外输送水土营养物质,将对广大范围的景观生态产生影响。因此,应严格保护区域的植被覆盖,一方面是降低土壤营养物质流失的数量和强度,另一方面也是涵养水源,确保所涉范围河湖水位稳定、水质优良。

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政策与措施

1、加强领导

要始终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几大班子共同抓的做法,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将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当作立县之本、生存之本、发展之本、振兴之本,做到“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换人不换目标,换届不换蓝图”。把土地利用的环境生态的效应作为考核县、乡、村三级干部政绩的重要 内容 。

2、建立土地开发利用的生态效应评估制度

土地开发之前要进行生态与环境的影响评价,土地开发以后,也要评估其对生态环境的真正影响。因此要建立土地利用的生态效应评估制度。对因土地开发造成重大生态损害与环境灾变的决策者和当事人,要追究其民事和刑事责任。

3、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划定与管理

对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饮用水源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程序划定,并制定规划和出台各项管理条例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土地开发利用的管理工作。尽量不在生态敏感地区动土方、破石相。严禁破坏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林草植被。若因某些不可避免的原因要在重要生态功能区进行开发项目建设的,也要采取各种生物的和工程的措施,使土地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影响减至最小。

4、建立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增强上游乡镇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积极性

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收益”的互补互利原则,建立异地发展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近期要抓紧建立健全以改善水环境质量和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为重点目标,以当地政府确保所辖水环境功能区达标为主要依据,以财政转移支付或以奖代拨为主要补偿形式,以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等为重点补偿对象,以上游乡镇政府为受偿单位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地区间利益协调、生态补偿,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矛盾,使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等有偿化和效益化。

5、加快区域产业调整和产品升级,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对重点污染 企业 实施必要的调整,以消除流域产业结构性污染。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重点推进采矿、铸造、化工、造纸、印染、医药、建材等污染行业的清洁生产,实施工业废水、废气、废物的循环利用,加快污染行业的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对水源保护有较大影响的工业园区,要加快生态化改造,建立循环利用机制,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加大重点污染行业的经营成本。通过经济手段调整产业结构和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依照有关法规提高污染企业的工业水资源使用费、工业废水的排污费标准和污染企业的用电价格,促使上规模的污染企业降低单位产值的耗水量和排污量,促使众多分散的小污染企业“关、停、并、转”,逐步消除污染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威胁。

参考 文献 

[1] 许月明.梁 山.河北省耕地资源条件 分析 及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2,(10).40-44.

第7篇:生态环境的问题范文

“十二五”期间,是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将年均增长12%以上;工业生产总值将年均增长15%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其他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年均增长10%以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重要基础作用的矿业经济,其发展将对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矿产资源的开发将成为边疆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矿业开发为绿春县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如资源的浪费和破环、山体剥离、植被遭到破坏、视觉景观受到严重影响、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等,制约了矿产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春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和根本保证,改善矿山环境、建设绿色生态矿山已成为春县矿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矿山 生态环境保护

Abstract: green spring county is in honghe hani yi nationality autonomous prefecture southwest, south and bordering on Vietnam, border is 153 kilometers long. Geographic coordinates: east longitude 101 ° 47 '102 ° 39 '; 22 ° latitude 33 '23 ° 08 ', jurisdiction covers an area of 3096.86 square kilometers (both for mountain). Has jurisdiction over 8 township 1 town,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231000 people, by haney, yi, yao, dai, lahu, han ethnic groups such as the popul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accounted for 98.7%, the urbanization level is low. Is the collection "frontier, mountainous area, the national minority, poverty" as one of the national TeKunXian.

"1025" period, is our county'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period, GDP will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of 12% above; Industrial output will be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of 15% above; Fiscal revenue of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of 10% above; Other local general budget income with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above 15%; The social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with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above 12%;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farmers will be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of 10% or more.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undation of the mining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i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will become frontier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poverty.

Mining development as the green spring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mak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at the same time, also brought all kinds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such as waste of resources and broken ring, mountain detachment, vegetation destruction, visual landscape have been affected, environment pollution, the ecological unbalance, etc, restricte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Therefore, to protect the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spring count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basic guarantee supporting conditions, improve the mine environ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ecological mine has become spring county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ining industry.

Key words: the m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D9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1.1、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1.探明的矿产地和资源储量较少,总体地质勘查程度很低,与处于“三江”成矿带南段矿产资源富集区的区位优势极不相称。现有矿山因地质工作程度较低,资源量不清楚,无法满足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需求,严重制约了我县矿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1.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起点相对较低,管理粗放;乱挖滥采,采富弃贫、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现象较为普遍,资源浪费、破坏严重。部分矿山废渣、尾矿乱堆乱放,破坏植被,存在“三废”污染及诱发滑坡、泥石流等矿致地质灾害的安全隐患。

1.1.3.地矿行政管理基础工作薄弱,有关矿政管理的法规宣传力度不足,无证开采、争抢资源问题时有发生。矿政管理专业技术力量不强,执法监督力度不足。

1.1.4.矿业权市场、矿业资本市场尚未建立。

1.2、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1.2.1、新建矿山的准入条件

新建矿山必须符合省、州矿产资源规划及本规划要求,拟建矿山必须在矿产资源允许开采区内,开采规模不得低于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指标,登记占用储量应可供开采3年以上。对不符合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要求的采矿权申请不予受理。

除必须提交工商营业执照及其他材料外,还必须提供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的地质勘查报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矿山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关批准的有关材料。所提交开发利用方案中需明确“三率”指标,开采规模,开采区域或开采矿体、矿段。并须经矿产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拟办矿山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的实际进行评审认定。

必须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所提交的地质灾害和环境影响报告应对地质、生态环境影响作出科学评估,并经有审批权的机关认定。

1.2.2、合理集约利用矿产资源

――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监督矿山企业严格按照本规划确定的鼓励开采的矿种进行开采。

――严格执行矿山建设最小开采规模限制的规定,强调矿山开采规模必须与矿产储量规模相适应,对资源赋存较好、具开发潜力的优势矿产实行优质优用,提倡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严禁大矿小开、一矿多开;对目前尚不能经济地开发的低品位、难选冶及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的矿产实行有效保护,不得乱采滥挖及破坏性开采。

――加强矿产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鼓励现有矿山企业积极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三废”的再利用,提高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率。对采用落后的开采方式和开采技术的矿山,应明确相应的改进措施,限期尽快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逾期仍未达要求的,依法予以关闭。

――城市(镇)及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的规划与建设,必须进行是否压覆重要矿产的论证,未经专家科学论证和有审批权的部门批准,不得压覆重要矿床,计划、建设及土地等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相关项目。

1.3、矿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1.3.1、确定矿山最低开采规模

按照云南省、红河州矿产资源规划及矿产资源开采登记有关规定制定矿山建设最低开采规模,作为审批新建矿山的依据。县级具有审批权的砂、石、土的最低开采规模为1万立方米/年。

1.3.2、矿山规模结构调整与优化

矿山开采规模必须与矿区(床)的矿产储量规模相适应。立足现有矿山生产实际,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大矿山规模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对现有未达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或开采规模与矿区储量规模明显不协调,布局不合理,资源破坏、浪费严重或污染环境,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金属矿山及砂、石、土等小矿山较多的矿区进行治理整顿,采取必要的措施限期整改达标,对受市场、开发条件所限不能规模开发的,要限期变更矿区范围,减少储量占有,逾期仍达不到集约化生产要求的,依法予以关闭;积极引导具备生产技术条件的合法小型矿山,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兼并、联合、合作等形式,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之路。力争2015年全县矿山总数控制在10个左右。

“十二五”期间在重点发展以金为龙头的矿产深加工产品的同时,加大对黑色、有色金属矿山和县域内基本建设所需的建材类矿产的开发力度。鼓励矿山企业加强对低品位矿石的选矿回收,提高综合利用率,增大精矿的生产水平,取缔落后的生产工艺。鼓励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产品档次,有计划地降低原矿和半成品出售比例,努力开发新的矿产品。

1.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

鼓励矿山企业应用先进采矿技术,提高矿山装备水平。建筑石料、粘土矿山应采用台阶式开采和先进的爆破、装运、加工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矿山要通过技术培训和引进科技人才,逐步淘汰手工采选和穿洞式巷采等落后的开采方式。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对贫矿、尾矿和难选冶矿的选矿技术有新的突破,提高矿山生产效率和资源开采利用的“三率”指标。

1.5、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充分利用 “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创造良好的矿业投资环境,发挥我县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促进矿业发展,提高矿业对经济发展需求的保障能力。

――积极吸引国外、省外资金和先进技术、优秀人才参与我县的矿业勘查和开发。着重于有利成矿区的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越南勘查和开发矿产资源或收购越南的矿产。扩大县内矿产品对内地的输出,稳定县域内紧缺矿产的供应。

2、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

2.1、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要求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加强管理”的方针,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云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及《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坚持环境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复垦复植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建议实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尽可能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和防治矿山地质灾害,实现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矿区目前已基本解决;到2015年基本完成主要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治理。

2.2、新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

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生态环境影响内容的审查。新建矿山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必须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复植方案、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等内容;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括矿业活动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影响,拟采取的防治措施等内容,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经环境保护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加强新建矿山建设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投产前,环保设施须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投产,生态环境治理率必须达到100%。

2.3、现有矿山生态环境保护

“十二五”期间重点对牛波、牛孔龙土、马宗、大马尖山、略马等矿区,要求进行重点生态环境治理的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分阶段进行综合治理使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取得实质进展和成效。

2.3.1、加强监督检查,建立有效的环境保护、恢复治理、预防、监测网络,监督矿山企业按规划要求进行恢复治理。

2.3.2、加强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把经常性的生态环境管理与开展执法检查紧密结合起来,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赔偿、治理。逾期不能达标的,实行限产或者关闭,直至收回采矿权。造成犯罪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2.3.3、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土地复垦履约保证金制度。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矿山环境保护投资机制,促进矿山企业自觉有序地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

2.3.4、严格控制“三废”排放。2011年固体废弃物排放率比“十五”期间有明显减少,“三废”排放量和达标排放率达省、州要求。

2.3.5、对闭坑的矿山,督促其按规定报批。要求做好矿坑、废渣、废水的污染根治工作,不留后患,并限期做好以“复垦复植”为主的矿山土地复垦和因采矿诱发的地质灾害的综合治理,对矿山损毁的土地要因地制宜,矿山土地的复垦以“造地还耕”为主,或复垦还绿、矿山旅游等。对于在规定期限内不能达标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予批准闭坑报告,不再授予采矿权。

第8篇:生态环境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生态环境;大学生;国家认同;物质环境;人际氛围;政治环境;政府认同

中图分类号:D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13)02-0055-07

国家认同是维系现代国家民族安定团结、繁荣昌盛的政治心理基础,是一个国家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表现,具体包括政治认同、经济认同、社会认同和地理环境认同等方面的内容。国家认同是一种心理过程,往往受到各种外界条件的影响。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中的优秀群体,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生的国家认同观影响到中国的发展前途,而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现状并不乐观,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生态环境恶化产生的种种后果,已经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生态环境问题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物质环境的影响

在国家认同的各种影响因素中,生态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生态环境支持人类生存和发展,这是生态对人的价值――作为人类生存的条件和保障,是对人类生命和福祉至关重要的、且没有替代物的最根本的价值。人最基本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而人要生存,就必须依赖于自然界,因为人不但靠植物、动物、石头、空气、阳光等无机环境来生活,而且人在肉体上也必须依靠自然物,生态环境给人的智慧、情感、灵性提供了无尽的资源和养料。人离不开自然界,人只有时时刻刻与自然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并受自然规律的制约,由此可见生态环境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影响到人们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利益,它的影响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毫无疑问,生态环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形成国家认同物质基础的物质条件,它是国家认同最原始的起点,是保证一个人国家认同重要的条件之一,是最具稳定性的因素。

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我国在经济发展中也遇到了环境恶化这个难题,森林减少、沙漠扩大、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日趋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中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并正向农村蔓延。在一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环境污染尤为突出,大气、固体废弃物等新型污染加重,参加全球大气监测的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5座城市,都排在全球监测的50多座城市里污染最严重的10名之中。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似乎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觉得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没有污染的水,吃上没有毒素的食物都是一种奢望,以致有不少人就为了青山绿水,为了新鲜的空气,为了健康的食物,而竭尽全力移民海外,环境因素已经成了民众大量移民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去10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内地各界精英、富商通过技术移民或投资移民的渠道,获取他国永久居民权或国籍。在他们看来,优质教育、清洁空气、安全食品、安全感,都将在移民的彼岸得到。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等传媒方式,以及周围的亲人、朋友、同学等了解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样影响到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尤其对于那些家乡是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地方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尤为关注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于家乡人们健康、生活和发展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环境意识,他们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思考除了学习和就业以外的很多问题,包括未来的发展和生存。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政府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乏力做法已经导致部分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弱化和认同危机的产生。问卷调查显示,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考虑到生态环境有移民的想法,即便暂时不能移民,也希望通过先留学去体会国外的生活,然后再考虑是否移民,相比较中小学生和部分成年人,大学生已经了解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他们对生态环境的思考相对较长远,他们深知生态环境对于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于社会和国家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二、生态环境问题对大学生国家认同人际氛围的影响

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同时人与自然和人与人这两种关系之间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1 年,第 10 页。在生态环境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制于人与人的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也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不和谐,就会导致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06-27(第 2 版)。

从深层意义上说,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也即生态环境的恶化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和谐。比如社会公正的重要内容之一――环境公正,在某些地方和某些领域的缺失,环境公正的缺失表现在:不是所有人都公平地享受环境权利,资源分配不公就是其中之一;不是所有人在破坏环境后都公平地承担责任,一些人为了私利利用和破坏环境后逃过了法律的惩罚,等等。这种环境公正的缺失说到底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通过人对自然的统治和剥削来实现,人为“占有更多的物,统治更多的人,求得更大的名,而不惜拼命地盘剥自然,互相倾轧,结果,人们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加剧了社会矛盾,而且使自己成为金钱、技术、权力的俘虏,陷入物化和异化的可悲境地”光:《生存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年,第 303 页。。生态环境状况急剧恶化,从整体和长远来看,社会中每一个成员都会因此蒙受损害,比如空气质量恶化,每个社会成员都呼吸相同的空气,但从短期情况来看,环境恶化的同时,还是存在着部分人受益、部分人受损的情况。中国当下的情况就是,一部分的发展损害了另一部分人发展的权利,当代人的发展损害了后代人发展的权利。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就会不和谐,影响人们生存的和谐氛围。

因为生态环境原因而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在高校也有体现。在中外各种社会思潮及中国社会转型发展的情况下,许多大学生倡导“人类中心主义”,部分学生对环境肆意破坏,比如随地乱扔垃圾、任意践踏草坪、随地吐痰,而且校内长流水、长明灯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受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把消费当作人生的最高目标,因而毫无节制地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比如盲目性消费、炫耀性消费、奢侈型消费、攀比性消费等消费现象普遍存在。他们追求享乐,认为自然是可以随意掠夺的,甚至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很多学生头脑中没有环保意识,认识不到自己对环境保护所应承担的责任,他们不会考虑到在他们追捧消费主义的背后是沉重的资源环境危机和压力。一些不合理消费欲望的满足,是以额外的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为代价的。而同时,一部分学生对资源的过度消费和浪费,却损害了其他学生的利益,比如相对富有学生的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就损害了相对贫困同学的权益,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的过度消费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侵害了经济不发达同学的权益,导致了同学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以致很多人认为中国人现在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一切,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怀疑,长期在不和谐的人际氛围中生活,势必影响人们的国家认同感。

三、生态环境问题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政治环境的影响

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如人口激增、能源短缺、全球温室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水资源匮乏、森林面积缩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物种减少和灭绝等,以上问题有些影响是潜在的,暂时不明显的,有些影响是现实且严重的,比如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直接危害着社会中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状况。当人们的基本生存状况恶化的时候,自然会影响政治的稳定。“生态环境问题是特殊的政治问题,一方面,它反映了政治利益的差别(如阶级、集团对自然资源的控制),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另一方面,环境作为公共物品,其影响并不以阶级来划界,是普遍的;再者,环境退化的结果可能是全人类的共同毁灭。在这三方面因素的交互作用下,使得人们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政治参与的主动性有较大提高,这是生态环境问题促进政治参与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李泊言:《绿色政治――环境问题对传统观念的挑战》,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年,第 52 页。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导致环境退化和人地关系紧张,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越来越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成为不稳定的隐患。从世界范围来说,资源短缺易导致局部战争,因为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环境资源的需求量急剧上升,从而造成全球性的资源短缺。加之在时空、地域分布上的不均衡,导致存在某些地区性资源严重匮乏。从过去许多战例来看,环境资源短缺也是导致局部战争的一个主要原因。环境纠纷也容易挑起严重事端,尤其是一些。在我国,由于生态环境问题而引发的时有发生,当环境问题得不到合理解决时,就很容易成为,因为环境问题关系到的是群体利益。“据统计,环境污染引发的以年均 29%的速度递增,2005 年,全国发生环境污染纠纷5万起,对抗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中国已提前进入了环境事故高发期,松花江事件后,全国平均每两日发生一起水污染事故。今后,环境污染极易与环境公平搅在一起,成为诱发的导火索。”潘岳:《和谐社会目标下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问题引发的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地区群众在基本环境权益甚至生命健康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之下采取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在中采取的一些极端的行为方式对社会正常秩序的冲击也是不可避免的,从而威胁着社会政治的稳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全体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衣食住行等这些生存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人们对生活质量必然会有更高的要求。但是当下我国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产生了严重影响,有些甚至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和生命,这也是生态环境的污染或破坏势会引起人们强烈的怨言和不满的重要原因。一旦产生生态环境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找政府,希望政府能出面解决,如果政府不能很好解决,一些人就会采取过激行为甚至引起,有时候会因为特殊原因还会蔓延。当环境跨界污染时,往往会引起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不满、矛盾甚至冲突,近期黄浦江发生的死猪事件,已经引起了群众的不满,一些民众上网发帖,希望政府给出一个合理解释。当企业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不考虑环境问题肆无忌惮地排污时,就会引起周围居民与企业之间的冲突,类似的事件近些年在我国时有发生。而作为民众对于解决环境问题给予所有希望的政府对污染监督不力或惩罚不力的时候,就会引起民众和政府之间的冲突,如湖南浏阳镉污染事件,2009年7月,当地上千名村民因不堪污染之害,围堵镇政府、派出所。

很多时候,由生态环境引起的矛盾和冲突一开始并不都是大规模或者对抗性的,但是由于企业或者政府的应对不及时,处理不恰当,导致民众的不满,加上现在的信息传播技术,局部的小范围的生态环境问题往往会迅速产生放大效应,引起更多人的恐慌和不满,从而加剧了矛盾的深化和冲突规模的扩大。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某些敌对势力还会利用由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冲突,这样一来,冲突就超出了生态环境问题的范围,在某种程度上势必会威胁到政治环境的和谐和稳定。当然,生态环境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即使没有其他社会矛盾的介入,当问题不断积聚而不能妥善解决的时候,由此引发的环境冲突也会对政治稳定产生巨大影响。正如诺曼・迈尔斯所言:“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环境问题相互发生作用,而相互作用的共同产品不是相加而是倍增的时候,便会产生这种现象;也就是说,它们的影响以一种互相增强的方式起作用。一个问题和另一个问题结合在一起,其结果不是一个双重问题,而是一个超级问题。”诺曼・迈尔斯:《最终的安全――政治稳定的环境基础》,王正平、金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 202 页。

大学生虽然生活在相对单纯的学校环境中,但是毕竟作为社会的一员,不可能与社会完全脱节,而且大学生思想活跃,善于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对于社会问题和社会事物,有比较独立的判断,所以生态问题对大学生一样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矛盾和冲突常常引起大学生的关注,而且有些问题就发生在大学生的家乡或者读书的城市,他们会通过网络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其中,有时由于大学生本身思想的不成熟,常常成为其他人利用的对象,加之大学生本身就比较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这类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往往把生态环境问题上升为民族问题,进而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产生矛盾,一些狭隘民族认同的人就会以此做文章,瓦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已有的国家认同,造成对国家认同的危机,在同学中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不安定的因素。

四、生态环境问题对大学生国家认同中政府认同的影响

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治理主体共同努力,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但是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典型的公共性,不是单个组织或者个人能够解决的,因此决定着政府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地位,所以只有政府负起强烈的政治和社会责任,全面且长远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才能确保职能到位,狠抓落实,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真正有成效。

政府认同作为存在于一定政治体系中的政治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对政府(以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为对象)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其对政府做出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达。在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片面追求GDP的增长,一些政府部门还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恶化会带来的严重后果,更没有把生态环境问题放在政治战略的高度加以考虑;部分地方干部仅仅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可获得的短期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甚至以此作为评价政绩的依据,忽视甚至漠视生态环境对于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也没有意识到生态平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效益。特别在我国广大的偏远或者农村地区,不少基层领导干部生态意识尤为淡薄,对生态环境和政治稳定关联性的认识普遍存在着“盲点”。一些企业和个人仅仅考虑一己私利、短期利益或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往往不惜以牺牲环境、消耗资源甚至以人的生命为代价。世界银行估计,到2020年,空气污染对中国城市人口造成的影响包括:在城市地区将有60万人过早死亡,每年发生2000余例呼吸器官疾病,550万例慢性支气管炎,健康原因造成的损失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西泽・切拉拉:《环境污染威胁中国人健康》,《养生大世界》,2006年第1期。这些严重的生态后果,虽然很多是由于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受到利益的驱使出现扭曲而产生,但是这与一些地方的政府职能部门不科学的发展观和不科学的政绩观、非绿色的公共政策,单一的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价值追求,以及政府行为的越位、错位和失位,某些政府部门没有实施强有力的监督和管理等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

即便有时候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但是有时候政府还是,或视而不见,或惩罚不力,变相助长了部分企业和个人再次破坏生态环境。作为代替国家形式、掌管所辖领土社会公共事务的政府,首当其冲地应该承担保护生态的责任。政府决策失误或行政行为有损于国家与人民利益,虽则不一定违法(甚至有时是依其自订之不合理的法规、规章办事的),却要承担政治责任。郭道晖:《法的时代精神》,湖南出版社,1997年,第468页。

第9篇:生态环境的问题范文

水利工程造成的影响会涉及到当地的气候、水况以及地形,在将水利工程完成后,出现变化的不只是水域的环境,还包括水域的生物,严重时还会破坏下游和上游的生态环境。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其影响是逐渐递进的,首先受到影响的是水域的环境,其次是水域中的生物,最后扩大到整个水利工程周围的生态环境。

水利工程周围的地形也会受到水利工程的影响,进而破坏生态植物,影响附近的生态环境,因此可以看出,水利工程影响的范围非常广,涉及到附近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1]水利工程引用、开发水资源也会影响到生态的实际用水,对附近水流地区的排沙功能造成影响,进而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在完成水利工程建设之后,管理控制范围内的水,进行放水、蓄水作业的过程中,都会改变河流生态环境,影响河流生物结构,进而影响河流的生态环境。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措施问题

(一)水利工程施工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水利工程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对水利发电事业起强大的促进作用,还能使得旱涝等自然灾害得到控制。但凡事有利就有弊,在水利工程带来这些好处的同时它也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使其原有的生态平衡和稳定被打破。因此为了实现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之前就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将对环影响的考虑涉及到施工与设计的方方面面,将水利事业向生态工程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生态环境发展的更好。[2]

协调好生态建设与水利建设之间的关系,需要将环境保护作为水利工程的目标进行发展,监督水利工程各项单位的环境标准是否符合要求,研究分析已经影响到生态与环境的工程,找出其产生影响的具体地方,从而促进生态工程水利事业的发展。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

粉尘污染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粉煤灰与水泥,如果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一旦人们呼吸了这样的空气,就会对其肺部造成影响,影响其正常的功能使用,对当地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需要对其粉尘情况进行控制,使得周围环境受粉尘影响的情况得到控制。

2、噪音与爆破

在水利工程中最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安全生产,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爆破作业是建设水利工程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种施工方式会对当地居民和施工人员产生安全隐患,同时机器噪音与爆破噪音都会对当地居民和施工人员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所以在作业时间的选择上尽量避开居民休息时间,减少对其生活的影响。

3、水流控制

下游的用水量会直接受到截流蓄水的影响,部分生物的生存环境也会受到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3]动物的洄游越冬、繁殖都与其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会影响到动物生存生活的很多方面。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需要将对动物、环境的影响纳入到考虑范围之中,将水利工程施工带来的环境危害尽量减少,使得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受到损害和影响。下游水质通常也会受到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的影响,在进行工程施工时,要为废水安排一个合理的处理方法,尽量减少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4、土地利用

水利工程通常占地面积广,在其施工过程中还会产生乱修临建、乱堆废渣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生态环境,严重时还会导致淤塞河道、水土流失、土地浪费等问题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环境问题十分重要,人类的生存是建立在健康的生态环境之上。所以,保护环境是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三)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生态环境措施问题

第一,循环再生综合利用。一种材料并非智能使用一次,对于那些可以再生循环使用的材料,可以实现废物利用,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4]

第二,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共同发展。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要对环境保护、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以往的水利工程管理只包含了施工管理,对于这种情况,要将其管理变得更加全面,涉及到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与施工,尽量降低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第三,共生互补。将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放在同一水平上,实现二者共存,将自然环境与建立工程联合起来,促进二者实现平等和谐,从而达到效益最大化。

第四,利用主体空间。生物种群分布原则的应用与水利工程施工理论的结合促进了主体空间利用原则的产生。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对施工区域进行规划,确定总体的布置,但这一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空间组织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促使了主题空间利用原则的出现,在这一过程中,要将周围最小干扰、有效控制水流、合理利用土地等生态问题统筹兼顾,从而进行科学的安排与全面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