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范文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精选(九篇)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第1篇: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范文

高中阶段教育新改革:高中教育是否将纳入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不是纳入义务教育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不少人理解是否要将高中教育也纳入义务教育。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解释道,我们国家的教育法明确规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免费、普及、均衡等属性。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20xx年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不同区域、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突出。所以在普及的基础上,国家在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前任务依然艰巨。

他说,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我国应该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次攻坚计划也是在强调义务教育优先发展的基础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没有提出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也没有提出免费高中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新改革:20xx年毛入学率超90%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我国20xx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87.5%,普及水平迈上了新台阶。但由于多方面原因,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短缺,普及程度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明显滞后。这些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普及任务异常艰巨。

同时,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高中阶段教育也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如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协调,普通高中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接近四分之一,有的班额甚至超过80人。

据介绍,此次印发的攻坚计划提出的总目标是:到20xx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5个具体目标包括:全国、各省市区的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同时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了解到,目前大部分省份的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90%以上,北京、上海、浙江等省份甚至达到了95%以上。只有少部分省份在90%以下,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攻坚计划将对准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革命老区这四类地区,国家和地方通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支持这些地区扩大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

同时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教育,攻坚计划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完善扶困助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高中阶段教育新改革:优质高中招生合理分配据介绍,攻坚计划将提高教育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将深化课程改革,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推进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改变单纯以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及时补充配齐教师,特别是短缺学科教师。

了解到,为保障普及目标的实现,攻坚计划提出了6条措施,包括扩大教育资源、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完善扶困助学政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改进招生管理办法等。

第2篇: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范文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育巩固率,也称在校生巩固率,是指期末毕业人数与期初入学人数之比。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是义务教育成果与水平巩固情况的具体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期末九年级毕业人数与期初一年级入学人数之比的百分数。

与教育巩固率相关的另一个反映教育普及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入学率。入学率分毛入学率和净入学率。毛入学率是指某学年度某级教育在校生数占相应学龄人口总数比例;净入学率是指在校生数中该学龄人数与相应学龄人口总数的比例。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新增的一项指标。在此之前,主要采用入学率作为衡量中国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在“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一节中提出“全国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5%”的目标。“初中三年保留率”只反映了初中阶段学生的巩固或者流失情况,而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跟踪义务教育全过程学生的巩固或者流失情况,从而全面地反映了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从1986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来,中国着力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特别是相隔二十年后,2006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出台,义务教育回归免费。2005年以来,中国小学净入学率一直高于99%,超过了发达国家96%的平均水平。2010年,初中毛入学率超过了100%,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4%。但与此同时,由于受新的“读书无用论”等思想的影响,在义务教育阶段,出现了学生辍学现象。特别是在一些边远山区,小学生、初中生辍学现象日益突出。针对义务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新增了“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这意味着义务教育的发展思路发生了深刻转变,即从关注教育的入口转向关注教育全过程,其目的就是为了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提升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实现义务教育由量的扩展向质的提升的转变。

未来展望: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均衡义务教育

第3篇: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中教育;立法缺位

一、高中教育概述

最初我国的中等教育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没有初高级之分。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高中”始于西学引进。即1922年北京政府颁布的“壬戌学制”,该学制实行六三三制,将中学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各三年。新中国建立后在这一学制的基础上进行了几次修改,陆续颁布了一些新学制,但发展到现在,其基本框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中小学仍实行“六三三制”,即小学六年、初高中各三年。

“高中”即高级中学,与初中相对应。它是初中教育后高一级的教育阶段,属于中等教育。按学科设置可分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按办学主体可分为公办高中和民办高中。

二、高中教育立法缺位描述

我国目前的教育法律体系主要包括《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学位条例》等。《学前教育法》也列入了立法议程。对应我国实行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这一教育体系,我国目前的教育法律体系还不系统,“高中”还没有专门的高中教育法对其进行规范与管理。

在我国,初中属于义务教育范畴,由《义务教育法》对其进行规范和指导;民办高中由《民办教育促进法》对其进行一定的规范和指导;职业高中由《职业教育法》进行一定的约束和管理,这使公办普通高中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而且即使是在国务院颁布的教育法规或地方性的教育规章中也没有专门的法律对公办普通高中进行规范和指导。据《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学校27638所,其中全国普通高中13688所,民办普通高中2394所,公办普通高中在整个高中教育中占了将近41%的比重。但我国“有关高中教育的规定只是散见于其他教育法律法规中,即使有有关高中教育的规定,也经常是以‘中小学’形式出现。”[1]比如《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暂行工作条例》和《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等。

此外,当前我国高中教育立法的条件不成熟,对高中教育立法的理论重视不够。一方面,从论文的量来看,中知网上仅有《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法律规制》《关于我国高中教育阶段立法的几点思考》《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及立法原则》和《普高该从哪些方面立法》等为数极少的几篇是关于高中教育立法的。另一方面,我国专门的教育法学理论不成熟。“我国的教育法学,本就起点低、历史短,又受制于不够发达的教育立法实践,进展尤其缓慢,其极不成熟的状态,不仅难以满足教育立法实践在理论指导上的迫切需求,而且容易与教育立法实践形成恶性循环。” [2]虽然国外的相关立法和我国出台的关于高中的政策为高中教育立法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基础,但国情及教育体制的不同,使国外可资利用的经验不多,而我国现有的关于高中的政策也很少且多是对一些具体事项作出的规定。

三、高中教育立法缺位的原因分析

(一)管理体制

我国《教育法》第十四条第一、二款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中等以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我国新《义务教育法》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从这些规定看,我国的高中教育同初中教育一样基本上由地方政府管理。

(二)选拔机制

我国《教育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我国的高中教育在接收完成初中教育的初中生和向高等教育输送完成高中教育的高中生这一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我国人才的选拔机制。这种选拔机制使我国的整个高中教育基本围绕考试而展开,“在发展高中教育时沿用义务教育的方法,讲究大而全”[3],在课程设置方面基本上也是初中课程的延续。

(三)文化影响

受传统科举制度的影响,人们对高中的认识存有偏差,其看法仍停留在原有的思想中,即高中就是为升学考试做准备的,考上大学才能去参加公务员考试进而入仕途,忘了“普通高中教育承载着培养全人的多重社会使命”[4]。在他们看来,初高中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都是为了升学做准备,忽视了初、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区别,使得在高中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忽略了高中生这一特定年龄阶段孩子的人性发展。

这些方面使得高中教育在实践发展中基本上都与初中相似,独特性不强。

此外,虽有学者认为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需要慎重,但近年来我国将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的呼声很高,全国人大代表李光宇在参加全国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时就提出了这一建议。国外也有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范围的实践。据《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年鉴》显示,当时全球就有13个国家或地区实行12年义务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是可能实现的。到时就只需修订现行的《义务教育法》了。

作者简介:马彦(1989.4―),女,山西吕梁人,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2013级教育法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法学。

参考文献:

[1]徐辉,任钢建.六国普及高中教育政策与改革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58.

第4篇: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范文

(一)大力推进教育基本项目建设。今年市区新建改扩建15所中小学校被确定为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截止年底,已开工6所。郑州市106中学新建高中部、郑州市101中学新校区、郑州二中南校区整体改造、惠及区新建一所高中及郑州幼师新校区等5个重点教育建设项目的建设前期工作顺利推进,部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已得到批复。完成了新一轮郑州市三年跨越式发展教育项目的征集、审核和上报工作。

(二)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各项措施。一是继续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相关免费政策春季,共投入资金2982.3万元,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施杂费和除书作费。秋季下达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资金4577.3万元,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共覆盖学生373303人。二是提高农村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年,我市农村生均公用经费分别达到小学240元、初中390元,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共下拨12903.2万元。三是提高农村困难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从春季学期起,我市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提高到小学生2元/天,初中生3元/天。各县(市)区共为37145名贫困寄宿生发放生活费补助资金2459.8万元,资助面达到100%。四是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今年我市将50所农村初中试验室建设装备任务列入十件实事。共投资5619万元(其中,实验室房屋建设投资3114万元,实验室设备投资884万元,实验室仪器装备投资1621万元),完成建设装备农村初中50所。

(三)扶困助学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是继续对我市低保家庭和生活特别困难家庭考上高中(含职业高中和中专)、大学的学生给予资助。今年,此项资助标准分别提高到了5000元、8000元。市本级共资助困难学生157人,资助金额103.7万元。县(市)区资助考取高中贫困生338人,考取高校贫困生314人,资助金额420.2万元。其中,市本级财政补助资金达140.1万元(不含巩义、中牟)。二是妥善安排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截止8月底,共安排外来务工人子女14199人(小学5286人、初中8913人),比去年增加1000人,占市区新生人数27.38%。

(四)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小学一年级共招收新生79054人,初中一年级共招收新生79800人。全市共有66788名初中毕业生报考普通高中,录取49550人,录取率74%。职业教育基础能力进一步增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达到5万人,基本实现了高中段普职1:1比例的要求,全年新增开设专业20个。地方高校办学规模进一步壮大,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达到12.7万人,比上年增长22%。社会力量办学又有8所学校(办学机构)获市级审批,全市民办学校在校生人数占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人数的比例达13.5%,比去年增长0.5个百分点。

(五)努力缓解择校压力,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一是清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分校)。在全省率先叫停了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助”、“名校办民校”等办学模式,14所初中分校今秋不再招生,其中5所分校更名,申请转为民办学校,审批后进行自主招生。今年,除了外国语中学部分学生实行电脑派位招生外,其余初中全部实行就近划片入学。二是改革中招政策。取消了推荐生制度,实行省级示范性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从市区省级示范性高中统招计划中划出40%的比例用于分配生的招生。取消市区省级示范性高中贫困特优生和体音美特长生招生政策,只保留河南省实验中学、郑州47中承担的国家和河南省宏志班招生任务。三是继续开展城乡教师交流。采取一对一教师交流、城市学校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上示范课(指导课)或讲座、城乡教师结对指导、城市学校新进的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支教等形式,继续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工作。与此同时,在金水区小学实行了教师和校长区域间流动,15%的老师按照6年一个周期开始循环流动。

(六)狠抓内涵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全面启动了新课程改革。制定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方案、计划,对全市普通高中校级干部及高中教师进行了新课程培训,进一步完善了三级课程体系建设,90%以上的学校课程体系完备。二是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年我市普通高招本科以上上线18933人,上线率28.89%,高于全省平均上线率0.55个百分点。其中一本上线3737人,上线率5.7%,高于全省平均上线率1.4个百分点,在全省的位次由去年的第三上升到第二;二本以上上线11251人,上线率17.16%,高于全省平均上线率1.66个百分点,在全省的位次由去年的第六上升到第五。

二、年及今后几年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支持农村教育,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实现“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的历史性任务,对新世纪新阶段农村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为农村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已初步确定在今后三年内完成36所农村中小学的改扩建工作。明年我们要做好三件事情:第一,制订出台《郑州市义务教育中小学标准》,启动全市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差距;第二,继续做好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完成所有农村中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任务,支持各县(市)区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的配备,启动农村寄宿制学校温暖工程;第三,继续实施好年度城乡教师轮岗交流机制。

(二)努力缓解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保持教育与城市协调发展。目前,市区在中小学规划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与城市发展和群众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为此,要继续贯彻执行《郑州市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按照布局规划的要求,每年市区新建15所中小学,三年新建中小学45所,满足城市化进程加快对教育的需求。明年要努力做好两篇文章:第一,加快完善和建立工作机制,把对各县(市)、区中小学班额、生师比、入学率等主要教育发展指标的考核,纳入县(市)、区年度目标考核内容,逐步建立起领导责任机制、经费筹措机制,进一步调动各区规划建设中小学的积极性。第二,建立年度市区中小学入学压力区域分布情况分析通报制度,督促和指导各区依据城市的发展情况,科学合理安排学校建设的进度和规模。

(三)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及高中段教育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综合实力和智力资源的重要标志,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三年后,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5%以上,市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100%,在全省率先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进一步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市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达到60所,其中市区再新建4所。围绕这些目标,明年要着手开展三项工作:第一,制定和完善普及高中段教育方案,强化政府职能,健全工作机制;第二,通过狠抓“资金、基建、师资”三个关键性环节,落实普及高中段教育的保障条件;第三,加大高中学校资源整合力度,千方百计扩大招生规模,大力提高普及高中段教育的速度与效益。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的重要举措,是富裕农民、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是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未来三年内,全市重点建设20所在校生规模3000人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50个左右中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点)及3-5个产学研相结合的职业技术加工中心和多功能的实验实训基地。明年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第一,要研究经济形势变化给就业市场带来的影响,自觉围绕国家扩大内需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促进我市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第二,依据《郑州市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中“退职进普”的原则,继续积极推动郑汴产业带职业教育基地建设,启动5所职业学校外迁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第三,从明年起,有市区户籍的初中毕业生在市属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学习费用予以免除,鼓励更多的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五)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继基本完成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在进一步巩固其成果的同时,明年要启动市区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将市管初中分批下放区政府管理。首先把市属单设初中和已经从完中分离的初中作为第一批下放到区级政府,剩余完中积极创造条件,分离后的初中逐步进行下放。在工作安排上,首先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然后于春节前制定出第一批市管初中移交区政府管理工作方案,明年暑假前完成下放。

(六)大力推进教育资源整合。目前,我市特别是市区对教育资源整合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总体要求上还不够,主要表现在动作不大、速度不快。为此,从明年起,教育资源整合要做到大规划、早动手、早落实。第一,必须遵循“做大、作强”的原则,教育校产资源不能缩小,更不允许有所流失;第二,必须以满足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和普及高中段教育为前提,本着“需要第一”的要求合理整合,实事求是;第三,已经确定的电大和卫校合并项目、幼师迁建升专项目、师专升本项目等统筹考虑,积极推进;第四,重点做好优质高中资源整合的工作,争取一中分校、十一中分校改为公办。

第5篇: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范文

论文摘要:21世纪中国进入了“十一五”计划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教育是“十一五”计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不可少的部分”。义务教育在教育中又占据基础的地位。随着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三农”问题的关注被提到政府的工作日程。国家的工作重心也从城市向农村转移。所以首当其冲的就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推进与改革。位于华中地区的湖南省历来就有尊师重教优良传统。湖湘文化的传承也源远流长。随着全省“普九”的达标,湖南广大农村的义务教育的数量与质量关系发生了变化,那么它具备了哪些实现质与量的转型的实现可能性呢?

一、国及湖南省有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历史脉络

(一)义务教育概念在我国的提出与特点

义务教育在我国首次出现是在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建立后,民国元年的《湖南暂定学制大纲》根据政府文件规定初等小学为义务教育。1914年月12月,民国教育部提出《整理教育方案》,认为“民初之厚薄,为国力强弱之比例差”,“人民向学为国家第一之生命”,“历行强迫教育而强国。”因此建议大总统以命令明白宣示:“确定初等小学四年为义务教育。”建国后直到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各国义务教育法》。1991年8月15日湖南省通过《湖南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终于通过了对旧《义务教育法》的修订,并于2006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从新的《义务教育法》可以得知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规定强迫每个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法定年限的教育。单从此定义就可看出义务教育的基本特点如下:一是强迫性。即指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的教育。二是普及性。这是指义务教育的针对人群是每一个适龄儿童和青少年。三是时效性或者说学制明确性。指义务教育有其法定的学制年限。

(二)湖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简述

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与城市截然不同。许多农村人散住、交通不便,因此不利于校舍的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分摊也是一个重点与难点;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培养以及课程的安排也是日益突出的实在问题。由于湖南书院一向发达,所以清末时期湖南的教育注重中学和师范教育的发展,而小学教育相对要落后一些。但是湖南人口密集,地处内陆,是中西部结合地带,是全国基础教育大省。湖南的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三种类型地区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本省有教育比较发达的城市各滨湖地区;大湘西处在西部接壤的地区,教育仍比较落后;全省大部分地区则具有我国中部地区教育的一般特征。湖南省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史几乎就是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史。湖南省的义务教育施实情况是在1992年全省普及初等教育。九十年代的十年,我省基础教育以“普九”为目标。截至2002年,湖南省134个县市区全部通过“普九”。根据国务院2001年、2003年关于农村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正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这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开始确立,多数地区逐步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上由农民较多承担向以政府为主承担、管理上以乡镇为主向以县为主的根本转变。2005年开始,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由西部开始逐步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书本费和补助家庭贫困的寄宿制学生)政策;由“人民教育人民办”的方针转变到“义务教育国家办”。纵观湖南的义务教育发展,采用的是分阶段实施“普九”和统一规划,区域推进,分批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方法。即八十年代先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然后再达到“普九”;地域上由城市向农村进军。 转贴于

二 、湖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由量到质的转型的要求与实现的可能性

湖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在2002年达到全部“普九”的前提下,具备了把发展重心由追求农村义务教育的数量达标向质量达标转移的要求与实现的可能性。许多调查显示,湖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着严重的“辍学率反弹”现象。尤其是2007年“两免一补”政策全面实施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公共财政”机制的确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矛盾得到极大缓解,农村儿童“有学上”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是“上好学”的矛盾依然突出。在此基础之上出现的辍学问题的主要原因:

1、就是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低下问题。湖南省位于华中地区,政治并不像边疆地区存在分裂分子的破坏;经济持续发展,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推进的改革开放之风吹进湖南之后,湖南的经济同样要求湖南的教育跟上改革的步伐。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教育落后于经济就会拖经济的后腿;湖南的文化的氛围较浓。所以积累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并且湖南省在2002年全省所有县市全部通过“普九”之后为义务教育求质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湖南省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支持。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动力是社会对教育培养的人才的质量的规格发生了变化。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农村义务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不仅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而且还具备了为农村人口培养进入城市生活所需具备的生存与生活技能。即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不再仅仅专注于人才数量的增长。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教育的质量。虽然在实践中出现了许多不可预料的结果,但是这就为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每一次的进步都体现在教育质量的提高问题之上。

3、其它学科领域对教育的关注、教育界自身研究的深入及对自身的反思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等等学科都关注教育的发展;教育内部的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师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育研究方法等等的发展都为教育出谋划策;教育界本身也不断对自身反思以提升其理论的可行性。例如,教育心理学为农村义务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科学教学法的依据;课程与教学论为农村义务教育的科学教材编制做出了贡献;教师教育为农村义务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的培养提供了经验;教育经济与管理的涉入为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解决了难题。从外部来看,湖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比西部整体要好,但比东部发达地区又有一段差距。从内部来看,省内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不致,省内西部欠缺,中部一般,而东部发展相对较好。

参考文献

[1]周秋光,莫志斌.湖南教育史第二卷(1840--1949)[M]. 长沙:岳麓书社出版, 2002,12(1):361,363.

[2]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5 [A].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9(1).

[3]吴遵民,黄欣,蒋候玲.新旧《义务教育法》比较及评析[J]. 教育科学研究,2007,(10).

[4]姜振民.农村教育的优势:一种知识论的视角[J]. 教育科学研究,2007,(6),总第148期.

第6篇: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范文

西藏和平解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藏和人才强区战略,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截至2012年底,全区共拥有学校数991所,其中高等学校6所,中等学校128所,小学857所。其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4%,初中入学率达到98.6%,高中阶段入学率达70.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7.4%。全区专任教师数达34494人。1985年开始实施的对接受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农牧民子女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其标准在2013年提高到年生均2700元。2013年西藏大学被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标志着西藏高等教育办学层次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西藏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一)全区基础教育相对薄弱

我区基础教育中学前教育发展滞后,学前幼儿入园率偏低,每十万人口中学前教育平均在校生数为2028人,明显低于全国及中西部省份,学前教育“有学上”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义务教育基础薄弱,普及水平较低,其中普通小学师生比为15.49,虽低于全国水平,但远远高于东部的北京,初中的师生比为14.50,高于青海和全国水平。

(二)高中阶段教育资源短缺

我区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资源不足,全区城、镇、村中6岁以上人口受初中教育比率(26.06%、20.61%、11.59%)跟受高中教育比率(14.77%、11.71%、2.32%)相差巨大,镇、村中6岁以上人口受小学教育比率(30.48%、44.26%)与受初中教育比率(20.61%、11.59%)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这充分说明了我区高中阶段入学率偏低,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资源严重不足。

(三)教师队伍建设相对落后

我区初中的师生比为14.50,略高于西部地区的青海和全国水平,但明显高于东部地区的北京;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比远远高于青海、河南、北京及全国水平;普通高校师生比为16.17,高于西部地区的青海。说明我区初中及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相对薄弱。

(四)城乡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

全区6岁以上人口中城、镇、村各阶段受教育比率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受高中教育比率(城市为14.77%,乡村为2.32%)及受专科以上教育比率(城市为19.40%,乡村为2.23%)相差最大,最能体现城乡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均衡。

三、促进西藏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西藏教育科学发展

要充分认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紧迫性,切实增强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高度共识,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着重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教育难点问题。同时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激发活力,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进而促进西藏教育科学发展。

(二)加大农牧区教育资源投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鉴于我区城乡之间教育发展水平还很不均衡的现状,因此要加大对农牧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农牧区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向农牧区、偏远、边境地区倾斜的机制。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继续实施对农牧民子女的“三包”政策。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三)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普及、巩固和提高

首先要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尤其是要改善农牧区学前教育办学条件,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双语幼儿园建设,提高适龄儿童入园率。其次要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率,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建立健全义务教育保障机制。

(四)加快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建设,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

首先要改善和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提升普通高中入学率。其次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全区建设一批高质量的中等职业学校,最大限度的解决好初中毕业生的升学问题。

第7篇: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范文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强化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工作路径和要求

根据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年度工作总体目标要求,全市基础教育将努力追求“三个进一步”,大张旗鼓地奖励表彰基础教育先进集体和个人。

进一步坚持“四个不动摇”的基本思路。即:坚持“四个狠抓、四个促进”(狠抓基础建设、促进内涵发展,狠抓改革创新、促进公平均衡,狠抓高效课堂、促进质量提高,狠抓学校管理、促进规范办学)不动摇;坚持推进两项基础工程(班主任队伍建设、学科备课组建设)不动摇;坚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网络不动摇;坚持减负增效不动摇。从而形成在坚持中不断完善,在完善中不断提高的工作格局。

进一步突出“四个更加关注”。即:更加关注教学与课堂、更加关注质量、更加关注学校管理、更加关注教育改革创新。

进一步突出“四个更加强调”。即:更加强调规范发展、更加强调内涵发展、更加强调特色发展、更加强调均衡发展。

引导全市基础教育拓宽视野,明晰思路,回归基础,不断创新,练好内功,强化管理,培育典型,提升品位,营造环境,全面完成各项任务。自觉接受监督,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三.绩效目标

(一)小学在校生年度辍学率,中心城区控制在0.5%以内,新城区控制在1%以内;初中在校生年度辍学率,中心城区控制在1%以内,新城区控制在3%以内。

(二)城镇3—6岁儿童95%以上接受学前三年教育;农村学前一年入班率保持在94%。

(三)6—14周岁盲、聋、哑、弱智少年儿童入学率,中心城区达到95%,新城区达到90%。

(四)组织指导全市150所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面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计算机教室。

(五)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六)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

四.主要工作内容

(一)坚持按照《2008—200年度基础教育工作要点》安排,继续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坚持从五个着力点推进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普通高中等基础教育各学段及各专项教育基础工作。

二是持续推进班主任队伍和学科备课组建设两项基础工程的实施。

三是切实加强新一轮校园文化建设。

四是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网络,进一步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

五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六是大力培育和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七是组织开展好各项论坛活动和表彰活动。

八是继续贯彻实施好关于切实加强幼儿园教育教学指导与管理、深入推进小学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学校减负增效、加强中小学新一轮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寄宿制中小学管理等文件和政策规定。

(二)坚持依法治教,切实规范基础教育教学管理

1.规范基础教育招生入学管理。一是要规范学前教育新生入园管理;二是要规范义务教育新生入学管理;三是要规范普通高中招收分配生、“宏志生”及试行网上招生等特殊类别招生管理。坚持全市统一的政策安排,2009年4月前全部安排到位。

2.规范学生服务项目管理。严格按规定时间、按幼儿园等级标准,认真做好幼儿入园工作。严格“创新素质实践行”优秀作品评选,三好(新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女生优胜奖”评选等工作。严格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分配生测试等工作。

3.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与教育教学管理。严格按照《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武教基[2007]55号),坚持做到“两严格、两减少、一严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规范中小学作息时间管理;严格控制学生书面作业量,规范中小学生作业管理;减少学生考试次数,规范中小学考试管理;减少学生竞赛项目,规范中小学竞赛管理;严禁违规办班、补课,规范中小学分班、补课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作息时间、办班、补课、作业、教材、学籍、竞赛、考试、招生等管理工作。坚持“减负”工作绩效目标管理,严格量化考核办法(各区全年关于违规办学、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投诉、举报、报道等不得超过20次,同时经核查属实的不得超过10次)。

严格教学组织、教学运行、教学考核、教学保障,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事故。对教学事故视情予以严肃处理。

(三)调整初中《科学》课程设置

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试行)><湖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开发与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和<湖北省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鄂教基[2002]17号)关于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的有关要求,初中阶段实施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新课程实验。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按国家课程标准进行分科改革实验。基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再开发的课程,对*版《科学》教材,按照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要求,进行再开发,予以修订完善,体现*特色,作为课程资源,免费提供给学生使用,列入地方课程管理和教学。

为迎接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统筹安排,从2009春季进行《生物》、《地理》、《物理》、《化学》分科课程实验。七年级开设《生物》、《地理》,八年级开设《生物》、《地理》和《物理》,九年级继续开设《科学》。2009年秋季起在九年级开设《化学》、《物理》。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仍然考查《科学》科目。

组织力量,加大对现在的九年级以及高一、高二年级教学研究与跟踪指导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相关学科学习内容衔接。

(四)积极行动,充分做好普通高中进入新课程实验各项准备工作

1.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积极做好思想、组织、师资、条件、教学等准备工作。

2.认真抓好落实,积极主动做好各项适应性准备工作。成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研制小组。加强对课程改革的行政管理与专业指导。研究制定*市《推进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工作若干意见、普通高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实施方案、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等配套文件。

3.坚持学校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校长是实施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加强各普通高中课程实施、开发、建设与管理的能力,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

(五)大力表彰基础教育先进单位和个人

1.表彰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减负增效管理奖、教学能手奖。

2.表彰全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工程先进单位。

3.表彰全市中小学新一轮校园文化建设名校、特色校、先进校、进步奖。

4.表彰全市学前教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六)组织举行好5次论坛会议

2009年上半年,一是召开全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动员大会(在省教育厅决定正式启动后进行);二是召开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减负增效工作经验交流会;三是召开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

下半年,一是组织举行全市第三届中小学班主任论坛;二是组织举行全市中小学新一轮校园文化建设论坛。

五.月度主要安排

1月

1.部署全市中小学生寒假教育活动,安排假期有关工作,加强元旦、春节期间安全燃放烟花爆竹教育管理。

2月

1.督促、指导全市中小学生寒假教育活动;

2.督促、指导、检查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春季开学工作;

3.督查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执行课程计划情况和规范办学工作,督促做好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防流控辍和学生入学情况统计工作;

4.2-3月,筹备召开全市基础教育表彰大会;

5.2—3月,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校及周边治安问题摸排,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春季开学前后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集中整治行动。

3月

1.组织开展2009年度“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获奖初中毕业生升学优录工作;

2.组织开展2008—200年度全市三好(新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评选工作;

3.召开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

4.召开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减负增效工作经验交流会;

5.部署2009年上半年全市学校及周边治安集中整治行动。

4月

1.组织开展2009年度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女生优胜奖”评选活动;

2.组织开展2009年度全市小学、初中非毕业年级及高中“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优秀作品评选工作;

3.指导完成全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4.部署2009年全市义务教育新生入学工作;

5.4-5月,组织全市实施“分配生”、“宏志生”招生及“网上招生”有关工作。

5月

1.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第六届“十佳班主任”、“百名优秀班主任”评选工作;

2.组织开展全市示范性幼儿园教育教学展示研讨活动;

3.召开全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动员大会;

4.督查各区初中毕业生报考普通高中各项政策落实情况,加强招生秩序管理。

6月

1.6—8月,指导各区做好2009年义务教育新生入学有关工作;

2.部署2009年全市中小学生暑期教育活动和暑假有关工作,开展“6.26”禁毒及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3.配合组织开展高考、中考和小学毕业考试工作;

4.6-8月,组织全市普通高中校长新课程改革学习培训;

5.总结2008—200年度全市基础教育工作,研究2009—2010学年度全市基础教育工作;

6.开展2009年全市基础教育绩效目标管理督查及上半年完成情况小结工作。

7月

1.指导全市民办初中学校新生入学电脑派位工作;

2.7—8月,组织、指导、督查、规范全市开展大中小学生暑期教育活动;

3.研究制定2009-2010学年度全市基础教育工作要点。

8月

1.组织、指导、督查、规范全市中小学生暑期教育活动;

2.8—9月,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暑期和秋季开学前后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集中整治行动;

3.召开全市基础教育工作学年度总结部署会。

9月

1.督促、指导、检查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秋季开学工作;

2.督查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执行课程计划情况和规范办学工作,督促做好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防流控辍和学生入学情况统计工作;

3..开展第六届“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4.组织开展第四批“*市幼儿园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园”评估活动;

5.调查统计全市普通中小学生、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农村留守孩子、残疾儿童少年就学情况及“四率十项”指标;

6.研究、布置2010年春季全市普通中小学教材选用、征订工作,组织开展全市普通中小学教材教辅使用情况专项检查。

10月

1.举办第四届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班主任育人艺术论坛;

2.协调开展全市学校及周边治安问题综合整治行动;

3.开展2009年全市基础教育绩效目标督办工作。

11月

1.组织举行*市中小学新一轮校园文化建设论坛;

2.组织开展全市学前教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比活动;

3.召开全市高中教学工作会;

4.布置*市2010年普通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申报工作;

5.检查、督促落实2009年基础教育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2月

1.总结表彰全市中小学生假期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第8篇: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范文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义务教育还相当薄弱。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但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大量学生不能完成义务教育,关键在于辍学和流失的问题不能彻底解决,这既降低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又囤积下成批的低素质人口,甚至成为不断产生新文盲的重要原因。根据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2000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文化程度,同期城市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2年,相当于高中一年级的文化程度。截至2001年,我国尚有522个县未实现“普九”,覆盖全国总人口10%左右的地区。

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大量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学,制约着劳动力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据各年度《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全国初中生平均升学率分别为50.7%、50.0%、51.2%、53.2%、58.3%和59.6%,农村地区还远低于50%。这表明有近一半的初中毕业生不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且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目前每年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有500万至600万,其中绝大多数是没有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

义务教育的薄弱性和高中教育发展的滞后性,要求我们必须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否则,这些不能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和虽已完成义务教育但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学生,一毕业就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升学无门,就业无路,致富无技,步入社会后仍属于体力型劳动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劳动者在择业过程和就业之后的不适应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要求

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劳动力总体上表现为低素质,在择业过程和就业之后存在诸多问题。

就业难度加大现代社会的大生产,其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劳动力文化程度的要求亦越来越高,很多用工单位都要求受聘对象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或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这说明,低文化和无文化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受市场竞争机制的约束,其转移难度明显增大,职业选择的余地也受到比较大的限制。有资料显示,全国城镇对熟练工人的需求达58%以上,而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技术素质离这种需求相差甚远。从农村劳动力的后备力量看,即使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但因他们在普通学校接受的只是升学模式的教育,很少学到实用技术和从业技能,最终多陷入升学无门、就业无路、致富无技的窘境。

就业岗位层次不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的提高。低素质的“农民工”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和“下岗职工”相抗衡,必然失去在城市“拾遗补阙”的机会,农民工往往只能选择在建筑、运输等部门干体力活,选择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就业岗位层次不高。

就业稳定性差低素质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增大,一旦经济过热,如房地产升温、运输繁忙,“农民工”的用武之地就会增多;反之,一旦经济萧条,已经成为经济学家们研究课题的“民工回流”现象就会出现。这样一来,就使得曾经被一些经济学家看好的中国特色农民流动就业,随着经济周期而上下波动,这一点在2000年和2001年就表现得非常明显。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周期的固有联系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

可见,无论是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就业岗位的层次,还是从农民转业的稳定性来考虑,加强对准“农民工”——农村义务教育毕业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是当务之急!

(三)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最符合农村实际,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的办学积极性

首先,从教育的角度看,基础教育系统在我国农村是最正规、组织最健全、农民花钱最多、在农民心目中也最有分量的教育体系。然而,在许多农村地区,它是否能对农村的社会经济产生明显而直接的促进作用却值得探讨。那些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毕业生,那些留在本乡本土就业的青少年迟迟不能进入角色,或虽然进入角色,却仍然按照传统方式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渗透职教内容,以此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在是非常必要的,也最符合农村实际。

第二,从农民的角度看,渗透职教因素可增加他们对义务教育的支持程度,还可增加学生(未来农民)学习的自主参与程度。农民的支持首先表现在是否愿意对教育做更大的投入;其次表现在是否支持学生完成学业。但是,这两点均取决于农民是否感到教育对他们有着看得见的效益和作用。学生的参与程度主要是指他们是否对学习有兴趣,是否愿意把义务教育的课程学完。然而,依笔者所见,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在不少地方,农民投入并不十分情愿,学生亦有相当的隐性辍学率,特别是到初三,辍学就有相当的数量了。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的基础教育脱离实际,农民不予支持,升学无望的学生也实在无兴趣学下去了。如果在基础教育中适当渗透职教因素,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剂良药。

第三,从社会和经济发展角度看,由于农村的发展相对落后,人口相对分散,社会分工、职能分化也不如城市,因此,在农村义务教育内容中渗透一些职教内容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必要的。

渗透的可能性

(一)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的理论依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初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国务院制定的《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农村尤其是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初中应适时注入结合本地需要的职业教育内容;也可以在初中教育的一定阶段,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有的地区可试办职业初中。”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培养当地经济所需的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劳动者和各种初级人才,符合《纲要》精神。

(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内容的特点

现行的各科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中,都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术,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教学内容的可解性看,义务教育中的许多内容与职业教育是相通的,这就大大减少了增加这些内容的难度。例如,义务教育中自然科学的内容只要一具体化,就成为许多实用的科学技术;职业道德、法律、社会交往知识,也不过是义务教育中思想政治课的延伸,等等。

(三)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利机遇

教育部于2001年在全国38个部级实验区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目前全国共有1642个实验区的3500万中小学生开始使用新课程。新课程增加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历史与社会》、《艺术》、《综合实践活动》,以及高中的《技术》等必修课。新课程所增加的必修课蕴含了大量的职业教育内容。2004年秋季全国范围内2576个县(市、区)实施了义务教育新课程,约占全国总县数的90%,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全面进入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2004年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省区开始实验,到2007年,全国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

新课程改革为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提供了良好机遇。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4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对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指导和支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开设一些职业技术课程。

渗透的途径方法

(一)加强义务教育文化课中职教内容的渗透

当前,我们应将在义务教育文化课中渗透职教内容作为重点,根据课程特点,结合教材中相关内容,有意识地渗透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我国普通学校现行的各科教材,特别是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小学的自然学科与生产实践有着广泛的联系,完全可能使学生了解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掌握一定的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充分利用文化科学知识中的有利因素,加强教学与现代工农业生产的联系。各科教学都要重视实践环节,加强观察、演示、实验、操作、练习和实习作业,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实验园地以及校外挂钩的工矿、企业、农科所进行参观、实验、测量、探求,使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理解和掌握生产技术知识,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和原理运用于实际生活,从中培养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判断力、创造力得到发展。

(二)进行农村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的整合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内容严重地存在着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问题,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不能反映农业现代科技、农村社会发展的新内容,同职业需要很少联系,致使回乡初中毕业生在思想、心理、技术、劳动技能等方面缺乏从事农业生产的必要准备,难以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这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反思和重构,在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拓展职业教育课程,使农村义务教育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相互整合。要对现行的课程体系中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没有多少价值的课程进行革命性清理。除了正常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应当有区别地重点开设农村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课程及劳动与教育课程。这类课程的设置应根据本社区的地域特点及文化需要,体现出鲜明的职业性,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农村建设或经过培训后转入相应的行业服务。它可以作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来开发,也可以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领域中去。

(三)实行“3+1”模式

过去,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实行的是“5+3”模式,即小学5年,初中3年,目前进行的“6+3”模式转换异常艰难,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习惯了小学5年的教学体系,不愿意让孩子多上一年小学,这种思维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从教学纲要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上看,小学6年过于松散,初中3年过于紧张,这也是广大一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共同感受,学制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认为,实行“5+4”模式比较合适,即小学5年,初中4年。初中实行“3+1”模式,即初中三年文化课学习结束后,根据学生接受水平和实际需要,进行一年的职业教育,使学生掌握初级技能。

(四)实施绿色证书制度

自199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意见》以来,在总结绿色证书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近年来,有些地方的教育部门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在农村初中引进绿色证书教育,即要求学生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除取得毕业证外还应取得职业技术培训合格证。具体做法是:在保证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3+1”教育,即在三年初中教育的基础上,安排一年的绿色证书培训,学生就有了更为全面的学习和系统掌握农业知识和技能的机会,既奠定了学生升学基础,又为将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创造了必要条件。实践证明,根据本地实际,在农村普通初中阶段试行绿色证书教育是完全必要且可行的。

渗透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一)加强渗透宣传,创造适宜的舆论氛围

农村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是一种新事物,牵涉到学生、家长、教师、政府和社会等方方面面,必然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阻力。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政府、学校和社会能否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因此,我们认为,要搞好这项改革,当务之急是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大造舆论,宣传义务教育中渗进职业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使社会各方面充分认识这项改革对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必须突破传统的“质量”标准,端正教育内部以及社会各界的教育质量观,破除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把升学率和各文化学科考试分数当作检验、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的传统,树立全面发展的新观念。

(二)教材建设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最重要的问题是教材问题。教材建设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解决:一是文化课中渗透职教知识点,要求教师将教材中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知识点挖掘、归纳、整理,在讲授文化课时有意识地贯穿其中;二是新增职教内容,结合当地实际,组织人力编写乡土教材;三是根据“3+1”模式,有选择地利用其他地区的教材。

(三)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顺利实施“普九”阶段渗透职教的关键问题。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主要有四条:一是通过培训教育、引导教师树立职教意识,热悉职教政策,掌握职教动态,了解职教信息,以便尽快适应“渗透”教学;二是鼓励现有教师边教边学,自我提高,掌握相近专业知识,实现一专多能;三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做法,选送部分教师到高职院校进修,培养职教专业教师;四是在社会其他部门选聘部分热爱职业教育、专业知识丰富、生产技能较高的专业人员来校任教。

(四)实训基地建设

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技能训练,而实训设施及基地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技能训练的提高。因此,重视实训设施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主要途径有:一是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要根据所设职教内容,筹措资金,购置专业设施,开设实习基地,使基地建设与师资、教材建设并举并重,满足教学需求;二是个别职教内容由于校内条件制约无法开展教学,可通过校外租借、与企业签订租用合同等,建立长期稳定关系,保证教学需要。

(五)职教内容的选择

职教内容的选择要大胆跳出“农门”,不再局限于传授种植、养殖技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例为49.9%,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仅占5.5%。可见,未来农民迫切需要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的专业技能,针对农村的职业教育应该适应这种需要。要根据本地经济特点或劳动力输入地的需求选择要渗透的职教内容。

参考文献:

[1]雷世平,姜群英.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J].职业技术教育,2003,(28).

[2]赵北志.关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渗进职业教育问题[J].教育与职业,1999,(6).

[3]赵秀玲.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素质障碍与提升措施[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4]郭锋.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的整合[J].教育与职业,2003,(17).

第9篇: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范文

[关键词]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均衡;对策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近1.8亿人,其实施程度、公平状况和教育质量,关系到基本人权的保障和教育公平的实现。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异显著,突出表现在经费投入、师资水平、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等方面。这种差距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失衡,阻障了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及其原因,并提出促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一、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主要差距

从根本上讲,教育均衡发展是通过合理配置办学经费、设施和师资力量、生源等物力和人力资源,实现教育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经费投入上的差距

从我国1999-2004年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配置情况看(表1),普通小学和普通初中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城乡差异比较明显。城市普通小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从1999年的414.78元增加到2004年的1129.11元,农村普通小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从1999年的345.77元增加到2004年的1013.80元;城市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从1999年的639.63元增加到2004年的1246.07元,农村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从1999年的508.58元增加到2004年的1073.68元。整体上看,城乡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都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城乡生均教育经费差距显著,1999~2004年,城市普通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均高于农村。

(二)师资的差距

师资的数量、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城乡师资差距集中反映在数量、质量、稳定性三个方面。

1数量:教师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衡,偏远农村地区教师缺编严重。从2002年的情况看,全国小学平均生师比为21.04:1,其中,城市小学生师比18.74:1,农村小学生师比为21.88:1。全国初中平均生师比19.29:1,其中,城市初中生师比为16.67:1,农村初中生师比为20.16:1。农村生师比高,教师缺乏,内部效益低。从学科分布看,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的整体情况比城市严重,各科均缺编的学校几乎占1/3以上,其中,以短线学科的教师最为紧缺,如专职音乐美体教师,计算机、英语等学科专任教师,各地普遍较缺。农村教师的结构性缺编,既加重了教师负担,同时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质量:优质教师资源城乡分布极不均衡,表现在义务教育学校的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师比例,城乡差距较大。2004年,农村小学高级教师的比例为35.9%,农村初中一级及以上职务教师的比例为32.3%,分别比城市低8.9和14.5个百分点。另外,代课教师主要在农村。2001年,全国普通小学代课教师580814人,其中农村515394人,占88.74%。

3稳定性:农村教师工作变动频繁,稳定性较差。相对于城市教师,农村教师工作变动频繁,优秀教师流失严重。据调查,高达42.36%的农村教师打算调动工作。农村教师的不合理流动,加剧了农村学校教师短缺的矛盾,降低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得优质教师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布更加不均衡。

(三)办学条件的差距

学校的理科实验、音体美、计算机等教学设备的配置水平,会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和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过低,城乡差距过大,已经成为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突出问题。2004年,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乡之比为2.9:1;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乡之比为1.4:1。另外,农村学校危房问题也十分突出。2002年全国普通中学、小学校舍危房面积中农村校舍危房面积就占到总面积的49.86%和82.73%。以上因素,影响了农村学校办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影响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

造成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遗留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既有外部条件因素,也有政策因素以及教育本身的因素。根据考察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导致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

相对于城市,农村交通闭塞,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村教育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子系统之一,其发展必然受环境和发展水平制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城乡分割局面逐渐打破。但在现实中消除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现象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现行义务教育投资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管理体制是实施“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种教育投资体制存在诸多的不足和缺陷。首先,义务教育经费分担主体责任不明、层次较低。一方面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中所占的份额较低,家庭反而分担了较大份额的义务教育经费;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分担义务教育经费的比重过大,90%以上的义务教育经费由地方基层政府分担,而省级和中央政府分担的比重偏低。这种把发展基础教育所需资金交由地方政府负责的做法,其结果只能使基础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状况,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力度降低。其次,我国现行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基本上是城市负责城市,农村负责农村,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以最困难的县乡两级财政为主体,这样,城乡财政收入的差距必然造成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最后,教育投资分配使用的监督保障机制不完善。我国在《教育法》及其他教育法律法规中,虽然规定了教育经费要做到“三个增长”,强调要增加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投人,并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但并未建立相应的监督保障机制来确保教育投资“三个增长”的落实,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约束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对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以致他们常常受政治利益的驱动或短期行为的影响而将本应用在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转移到城市义务教育或挪作他用。

(三)教育投入失衡

主要表现为:(1)政府及有关部门没有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优先予以保障,在安排议事日程、调配资金时,首先和重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项目、大工程,因教育投入总量不够,教育行政部门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方面统筹能力明显不足。(2)教育行政部门没有树立起均衡发展的理念,对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地位缺乏充分的认识,在配置教育资源时,重城市、轻农村,重高中教育、轻义务教育,重锦上添花、轻雪中送炭,集全县之力建设一中,却未顾及村级小学的改造,有的地区还为了政绩建设豪华型学校,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

三、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并明确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部责任方

其一,中央政府要下决心压缩其他开支,确保国家教育财政性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并在2010年达到4.5%左右。各地政府也要严格按照新修改的《义务教育法》的要求,教育投入要确实做到“三个增长”,年初看预算,年终查决算。人大要加强对同级人民政府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法律监督。其二,各级教育投入既要解决总量投入不足的问题,也要解决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明确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部责任方。在各级政府分担教育经费的体制安排中,中央和省级财政应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进一步明确不同地区各级政府分担的比例责任。

(二)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分担责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当部分县乡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义务教育经费仅依靠县乡的财力是很难保证的,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必须在强化县级政府作为管理主体的管理责任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分担责任,加大县级以上各级政府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主体责任,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可以根据各级政府的现实财政能力,对东、中、西部三类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的各项经费的初始来源和责任作出明确合理的分工,对教师工资、公用经费、危房改造等义务教育所需要的各项教育经费,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分别由各级政府财政来分担。建议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承担主要责任,对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承担部分责任;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省级政府也应承担本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部分经费。通过明确各级财政主体的投入责任,为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经费保障,真正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