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康复学的概念范文

中医康复学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康复学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医康复学的概念

第1篇:中医康复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康复景观 景观设计 医疗机构 概念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关注的升温,康复景观这一与之相关的概念也受到了各方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外对具有康复作用的景观的相关研究在上世纪末才刚刚兴起,理论和实践都还在实验和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的体系,这导致Healing or Therapeutic Landscape、Healing Garden、Therapeutic Garden等相关概念定义不明确,存在一定的混用滥用现象。国内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晚于国外,加之理解和翻译等问题,名称的混用滥用现象就更为普遍,所以本文从对该领域概念的剖析入手,明确了康复景观的名称、定义及研究范围,并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对目前康复景观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康复景观的概念

康复景观的名称确立

对于一个学科或研究领域,名称的确立至关总要,Healing or Therapeutic Landscape在国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趋于成熟,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已发展为国际景观设计领域重要的分支之一。而在国内相关研究虽然也已经开始,但使用的名称略显混杂,如康复景观、医疗景观、康复园林、医疗园林、益康景观、康健景观、健康景观等,一定程度上给相关领域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系统回顾,本文认为相关研究领域应选用康复景观作为其名称,理由如下:

康复,而不是医疗、治疗、益康、康健、健康、保健。Heal有康复、重获健康、治疗、愈合之意,在这里Healing指可以降低痛苦、缓解压力、增进健康,同时具有名词和形容词之意。Therapeutic意为医疗的、治疗的,有益健康的。“康”即安宁、无病,“复”即还原、使如前,“康复”为恢复健康之意,对应于Healing和Therapeutic的含义,且在中文语境下比医疗、治疗的意义都更加积极。而益康、康健、健康等词所涵盖的意义过于宽泛,不能与普通景观区分开,容易造成相关概念的误用和滥用,且未能准确表达此类景观的帮助使用者由非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回复的意义。

景观,而不是花园、园林。景观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Healing or Therapeutic Landscape所包含的范围广泛,不仅是物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也包含了森林山地等宏观尺度的景观类型,美国国家公园之父John Muir在《Our National Parks》就曾写到:

“Climb the mountains and ger their good tidings. Nature's peace will flow into you as sunshine flows into trees. The winds blow their own freshness into you and the storms their energy, while cares drop off like autumn leaves.”

可见,康复景观在很多方面已超出了一般花园和园林所能涵盖的范围,而近年来大热的康复花园或治疗花园 (Healing or Therapeutic Garden)都应是是康复景观研究范围的组成部分。

康复景观的定义

确立康复景观的名称有益与在国际相对成熟的研究背景下对康复景观进行探讨,明确其含义。本文在《Therapeutic Landscape: The Dynamic Between Place and Wellness》一书中对康复景观的论述的基础上,对康复景观定义如下:一种和康复或治疗有关的景观类型;一种场所,与康复或治疗相关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依托于此;是以帮助人们恢复身体、精神和心灵的健康为目的的景观。

康复景观的分类

近年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为康复景观提供了大量研究素材,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对这些康复景观经行分类,有助于研究人员和规划师设计师更深入细致的对康复景观进行研究和实践。按场地位置,可分为医疗机构附属康复景观,养老机构中的康复景观,公园中的康复景观,居住区中的康复景观,特殊学校中的康复景观。按主要功能,可分为冥想花园,感官花园,园艺疗法花园,纪念景观,治疗景观,疗养景观。按适用人群,可分为儿童康复景观,老年人康复景观,残疾人康复景观,观各类伤病患者的康复景观。按参与方式,可分为观赏型康复景观,体验型康复景观,参与型康景观。(Marcus & Barnes, 1999; 王晓博,2012)

康复景观的主要研究方向

自然元素对人健康的影响

这类研究通过实验手段,研究人们在不同情况下受到压力后的恢复状况。如对测试者施加一个压力,在让其观看室外自然环境的图片和视频,通过医疗仪器记录被测试者的生理变化(如血压,脉搏,脑波等),研究他们从压力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的速度快慢、持续时间、景观偏好等(如Ulrich, 1981,1984,1991; Hartig, 1991,1993)。Roger Ulrich和Terry Hartig等人在这个领域的做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都表明在观看自然景色或或使用自然景观后,测试者从压力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的速度更快,健康状况得到了提升。这类研究是户外空间的潜在益处相关研究中最主要的部分,帮助人们了解康复景观可能为健康带来的益处。

人们心中理想的康复空间探寻

这类研究通过对参与人员自我报告的研究,同样证明了在压力和非压力状态下自然元素对人们健康的重要性。一项关于154名位于五处不同地方的美国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在面对压力、沮丧或失落的情况时,71%的人选择去与自然相关的环境中去寻求慰藉和减缓压力(Francis & Marcus, 1992)。另一项研究让300名受试者回忆他们在无助、受伤、痛苦等状态下的时间地点,借此来勾勒出一种可能具有治愈效果的环境特征,结果是所有的此类环境够包含有自然因素在其中(Olds, 1985)。

康复景观的使用状况评价

使用状况评价(POE)的概念在经历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诞生期,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成熟期,在九十年代进入了多元发展期(Preiser 等,1988),开始应用于康复景观的研究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这一时期的研究包括:Marcus等人对旧金山湾区的四所医疗机构的研究(Marcus,Barnes,1995);Whitehouse等人对圣地亚哥儿童医院花园的研究(Whitehouse等,1999);Perkins对加拿大一所精神病院花园的研究(Perkinse,1999);Singleton对威尔士两所小型社区医院花园的研究(Singleton,1994)等,这些研究开启了康复景观使用状况评价的序幕。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使用状况评价的实践以及方法日趋成熟,对康复景观使用状况评价的相关研究也进入了成熟期,涌现出了很多具有针对性的深入系统的研究包括:Sherman等人对一所儿童癌症中心的研究;Bergeman对Rosecrance药物滥用治疗中心的研究(Bergeman,2012);Davis对Fort Sanders医院康复中心花园的研究(Davis,2002);Heath对加拿大阿兹海默综合症医疗机构的研究(Heath, 2004)等。这些研究成果对了解花园环境是如何影响使用者的都有重要价值。

小结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医疗机构进行建设和改造,景观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必然会对总体医疗环境和使用者的健康产生影响。通过康复景观的研究,景观和医疗将有机会通力合作,在避免不利因素的前提下,使景观更好的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俞孔坚,李迪华. 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 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王晓博. 以医疗机构外部环境为重点的康复性景观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12

CC Marcus, M Barnes. Healing gardens: Therapeutic benefits and design recommendations[M]. 1999

John Muir. Our National Parks[M]. 1901: 51

Allison Williams. Therapeutic Landscapes (Geographies of Health)[M]. Ashgate Pub Co. 2008. Cited by Wangxiaobo,2012.

Preiser W F E, Rabinowitz H Z, White E T.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M].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88: 36-42

第2篇:中医康复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亚健康状态;脾胃病;辨证论治

亚健康状态是近年来国际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目前医学界对此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中医学已开展了亚健康状态的相关研究,但较多文献只是笼统地把亚健康状态分为几种中医证型进行辨治,却很少将其作为某一系统的病前状态去具体地细化研究。这样研究就不可能深入,也就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果。针对中医亚健康研究的困惑,笔者从剖析亚健康状态相关概念入手,并以消化系统(中医脾胃)亚健康状态为例,探讨中医亚健康状态的辨治思路。

1对亚健康状态的思考

11对亚健康状态概念的理解20 世纪70 年代末,医学界依据疾病谱的改变,将过去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0 世纪80 年代中期,西方学者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点基础上提出了健康和疾病之间存在着“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的观点。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教授最先将其称为第三状态,我国学者王育学[1]首先提出“亚健康”这一名词。亚健康状态就是不健康但又没有疾病的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状态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一个动态过程,又是一个独立的阶段。这一观点已被众多学者所认可。

因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状态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故若要确切理解此概念,则应先界定健康和疾病的概念。1979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曾经把健康定义如下: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完全良好”这种提法,是把健康概念绝对化了。这种“完全良好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只能成为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和理想。实际上,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绝对”的健康标准。此外,所谓“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的含义也不够具体,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因此“健康”的定义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之后有人把WHO对健康所下的定义修改、补充如下: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良好状态;这种良好状态有赖于机体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有赖于多种调节环境稳定的维持。一个健康的人必须具有在他本人所处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活动和工作的能力,并且能够与环境保持协调关系[2]。由此可知,并没有普遍适用的健康标准;在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个体,或者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健康的程度或水平,可以各不相同。

关于疾病的概念,根据目前的认识可将其概括如下:疾病是机体在内外环境中一定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因稳态(homeostasis)破坏而发生的内环境紊乱和生命活动的障碍。在多数疾病中,机体对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损害发生一系列防御性的抗损害反应。内环境的紊乱、损害和抗损害反应,表现为疾病过程中各种复杂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变化,这些变化又可使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发生障碍,从而可以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特别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减弱甚至丧失。应当指出,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有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例如,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结核病,甚至早期癌症,都可能没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这些早期疾病,只有在仔细地检查时才被发现。随着科学的发展,疾病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充实。

由上可知,健康和疾病的概念是在不断发展着的,尤其是疾病的内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新检测手段的不断出现还在进一步扩展中。因此,健康和疾病的概念具有相对性,由此则亚健康状态的内涵和外延也具有相对性。亚健康状态的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可以说,健康概念的范围有多大,亚健康状态的涵盖范围就有多大;疾病和病症谱涉及领域有多宽,亚健康状态谱的涉及范围就有多宽。因此,对亚健康的界定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

12对目前有关亚健康状态几种观点的思考

目前对亚健康状态的理解可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1)低质状态论:有学者[3-4]认为,所谓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低质状态,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这种观点揭示了亚健康的本质,体现了亚健康的共性,但个性化的阐释不够,范围笼统而不深入,临床研究不易操作。(2)个别系统功能紊乱论:有学者[5]认为亚健康状态是由于心理、社会、生物诸因素导致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整体协调失衡和功能紊乱而致。这种观点已触及到相关的系统,范围较为具体但不全面。(3)综合征论:此种观点[6-7]是把国际上相对正式命名的综合征等同于亚健康状态。如更年期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不定陈述综合征等。此种观点临床易于把握,但内涵不足,有以偏概全之嫌。(4)中医“未病学”论:此观点[8-9]把中医“治未病”思想和现代医学的“亚健康状态”联系起来。中医学中的“未病”不能等同于现代医学的“亚健康”, 但二者在内容上存在着层次上的涵盖。“亚健康”是“未病”四态(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欲病未病态、传变未病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观点对中医治则的确立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但在具体辨证方面又显简单化和概念化,研究不够深入。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各有优点,但亦均有不足。亚健康状态、健康和疾病统属同一内涵,研究亚健康状态就如研究疾病一样,应具体化,避免抽象化、概念化,要体现亚健康状态的动态化特点,避免对其进行机械地静止地研究;应意识到人体不同系统的不同疾病具有其各自的病前状态或潜状态,也就是各有其不同的亚健康状态表现。只有这样,研究才能有的放矢。而目前的研究现状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同样,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很多文献亦只是笼统地把亚健康状态分为几种中医证型进行辨治,即使是做一些量表的研究(很有必要),也只是把亚健康作为一个系统去研究,却很少把它作为某一系统的病前状态去具体地研究细化。这样研究就不可能深入,也就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果。这也是目前中医界在研究亚健康方面遇到的一些困惑。多数文献及相关亚健康的学术会议停留在探讨“亚健康状态”的概念上,真正解决有关亚健康状态的实质性问题的学术文章却乏善可陈。事实上,在临床工作当中,有较多的功能性疾病(轻微)均可包含在亚健康范围之内。各个系统的病前状态(亚健康状态)按中医辨证分型,则各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故结合人体各系统来研究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提高临床疗效更具有实际意义。以下试以消化系统(中医脾胃)亚健康状态为例来阐述此观点。

2消化系统(中医脾胃)亚健康状态证治

中医学认为,“阴平阳秘”则人体处于一种健康状态,若气血失和,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则可导致病证的出现。这些病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亚健康状态。笔者认为消化系统本身就有其独特的亚健康状态,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胃肠功能紊乱等,这种消化系统的亚健康状态当属于中医的脾胃病证。根据中医脏腑(脾胃)理论,消化系统(中医脾胃)亚健康状态的病因病机、诊治原则及方法特点如下:

21证型以肝胃不和常见,治则以调达气机为主

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发现消化系统的亚健康状态(脾胃功能失调)以胃脘疼痛这一临床症状较为常见。证型以肝胃不和型为多见。临床可见胃脘胀痛,痛窜两胁,遇怒尤甚,嗳气频作,嘈杂吞酸,排便不畅,善叹息,舌淡红,苔白,脉弦。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人们心理负担加重,长期郁闷不畅,肝气不疏,横逆犯胃,胃失和降,继而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肝胃郁热及脾胃气机逆乱等一系列肝胆脾胃病证。所以笔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气机通降失常关系密切。因此,调达气机,疏肝和胃通降是治疗胃脘痛之关键。方剂以经方四逆散加减为主。四逆散(柴胡、枳实、白芍、炙甘草)组方精妙,药简力专,为通达降逆之首选方。但笔者认为应易白芍为赤芍,因白芍味酸性敛,对胃酸分泌过多所致之胃脘痛,白芍不如赤芍清热通达之力,且赤芍具杀灭幽门螺杆菌的功效。若兼有大便秘结,酌加莱菔子、白术等,白术用量宜在20g以上才具有通便之效;嗳气频频,加用丁香、柿蒂通降上逆之胃气;日久郁热,加用蒲公英、佩兰、滑石清热以通降;燥热伤阴,酌用石斛、麦冬、知母之类滋润以通降。

22岭南以脾胃湿热型多见,清浊安中以通为先

广东地处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多雨,且岭南人多喜食用海鲜品,其体质多属“阳热质”。除此之外,幽门螺杆菌感染、口服某些药物亦可引起脾胃湿热证,因此该地区脾胃湿热证型明显高于内地。临床资料统计也证实这一点[10]。这是岭南脾胃病证的一大特点。治疗时应在清热化湿过程当中,尤重祛湿理气。原因如下:(1)湿性粘腻停滞,易滞留体内,胶着不化,使病势缠绵不解。(2)湿热交混,遂成蒙蔽,湿开则热透,湿去则热除。(3)湿性重浊粘滞,易闭阻阳气,阻滞气机运行,湿郁可以化热,可见湿热的形成与胃腑失于通降有密切关系。气机通达则湿热可去,胃腑可复通降之职,故当以理气为首务。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根据临床实践研制了“清浊安中汤”,该方由白蔻仁、藿香、佩兰、茵陈蒿、黄芩、薏苡仁、法半夏、厚朴、乌药、佛手、郁金组成。其中白蔻仁辛散温通,行脾肺气滞,化上中二焦之湿;藿香、佩兰芳香清透,解表里之湿;黄芩、茵陈蒿苦寒,清热以祛湿;薏苡仁甘淡,健脾而渗湿;法半夏辛温燥湿;厚朴、乌药运转脾胃气机,佛手、郁金疏肝解郁,条达气机,四药行气以化湿。此方将芳香化湿、淡渗利湿和苦温燥湿熔为一体,数药合用,均不离祛湿之宗,行气为先,共奏祛湿清热、行气健脾之功。若湿热阻滞肠道,腑气不通,酌加槟榔、木香、枳壳;若热邪偏甚,常佐以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栀子等清热之品。

23脾胃虚损型纯虚者少,补中兼疏为正法

脾胃虚损型中,因脾胃虚弱导致的胃脘不舒是临床常见之症。健脾益胃是常用治疗原则。但临床用药常不拘泥于补法。尤强调补中兼疏,以通为用。对于气虚证,我们认为胃气一虚,气机不运,饮食不消,故而虚中必夹实滞,临床上纯虚证并不多见。因此一味滋补更易使脾胃呆滞,运化不利,使实滞愈甚,虚则愈虚。治疗此类病证以四君子汤为基本方,酌加疏肝理气、祛湿除痰、化积清热之品,往往可取得满意疗效。如气滞明显,加用砂仁、佛手、枳壳;夹杂痰湿可用法半夏、薏苡仁、扁豆;食积可用鸡内金;夹热可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对于阴虚证,也反对一味滋阴,以防碍胃之嫌,故以行气之味以助其通降。因此在运用太子参、石斛、知母、麦冬等甘凉濡润之药益养胃阴的同时,酌用佛手、柴胡行气,赤芍、郁金活血化瘀以助阴液之来复。

消化系统(中医脾胃)亚健康状态的治疗多采用疏肝降逆、清热利湿、滋阴补虚之法,其治则充分体现了“胃以通为顺”、“以通为要”、“以通为补”的学术思想。

24结合胃镜微观辨证,诊治更有针对性

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不管有无临床症状或体征,通常都能在舌诊、面诊、脉诊、耳穴诊方面出现病理征象,因此中医的体征如舌象、脉象、面色等在亚健康的中医诊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中医四诊和辨证方法已突显出其在整个诊治过程的不完整性和局限性。中医望诊中的舌诊在诊断消化系统的亚健康状态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我们在继承传统辨证方法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充分结合现代电子胃镜下胃黏膜的形态学变化,使中医的望诊微观化,注重对胃镜下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的辨证,提出了以证型为纲,黏膜形态特点为目的辨证思想,并把这种思想溶入到整体中医辨证体系当中,使诊断更准确,治疗更具有针对性。宏观辨证与胃镜下的微观辨证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可成为诊治脾胃亚健康状态的重要特色。如肝气犯胃证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点状糜烂出血;肝胃郁热或脾胃湿热证多见胃黏膜色泽偏红,湿热夹瘀证多见黏膜附着黄绿胆汁,HP感染阳性,黏膜偏暗,胃内分泌物粘腻秽浊等特点;痰湿内停证多见黏液呈清水状;脾胃虚弱证可见黏膜色泽淡白或苍白,胃蠕动无力、缓慢,幽门关闭障碍等;气阴两虚证可见黏膜变薄并可透见毛细血管网,分泌物减少,黏膜干燥等特征。诸如此类,均是我们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的总结和发现。

对中医脾胃亚健康状态的治疗,提倡辨证用药与辨病用药相结合,辨证治疗与病机发展不同时期用药相结合,有的放矢,这已成为提高疗效的重要途径。如胃蠕动减慢,可酌加槟榔、枳实、枳壳等;幽门开放不畅,逆蠕动增多,多使用丁香、柿蒂或旋复花、代赭石等;胆汁反流明显,多选用疏肝利胆药(如郁金、柴胡),同时可选用清热利湿药(如滑石、佩兰、茵陈蒿等)以改善黏膜炎症。再如对胃内容物呈大量清稀水样的患者,可在辨证治疗基础上酌加茯苓、桂枝、白术等;对胃黏膜萎缩的治疗临床结合患者的辨证多选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之品;对HP感染阳性患者,多选用蒲公英、黄连等清热解毒之品。但必须指出的是,根据中药的现代药理特点选用单味中药的前提是以整体辨证用药为基础,如此方不至于陷入单纯中药西用的泥淖。

综上所述,中医学中与亚健康状态诊治相关的内容较多,在诊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治疗手段也丰富多彩且疗效卓著。 对亚健康状态的中医治疗,我们应以现代医学的各个系统为基础,结合中医辨证进行治疗,以提高亚健康状态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育学. 亚健康状态[ M] . 南昌: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8.

[2] 朱德良, 温元强, 杜艾嫒, 等.亚健康概念认识及界定现状评析[J].甘肃中医,2007,20 (7):11.

[3] 王琦. 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 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J]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24( 2) : 1.

[4] 冯志广, 杨建宇, 任安静. 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J] .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5, 18(17) : 938.

[5] 王艳君, 胡朝阳. 从亚健康看中医诊疗现代化发展趋向[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2, 21(4) : 1.

[6] 刘祖平, 刘芳玲. 背部走罐配合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J] . 现代中医, 2005(2) : 49.

[7] 赵瑞芹, 宋振峰, 侯锡花. 中国居民亚健康状态的分析研究 [J]. 医学研究通讯, 2001, 30(4) : 55.

[8] 宋为民. 发展中医未病学[ N] . 健康报, 1996-03- 22.

[9] 何裕民. 次( 亚) 健康状态———中医学术拓展的新空间[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8, 4(6) : 5.

第3篇:中医康复学的概念范文

课程

授课类型

学时

任课教师

内科护理

理论

2

专业班级

授课日期、节次

一、教学课题:

第1章 绪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认知目标:

1.解释内科护理的基本概念。

2.描述内科护理学的常规护理。

3. 掌握内科疾病的分期护理和分级护理。

(二)能力培养目标:

能对病人进行合理的整体护理。

(三)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期望通过本次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目标地完成整理护理学习。同时认识到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是从爱与关怀开始的,进而培养学生关爱病人的品德。教会病人自我日常护理。树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价值观。

三、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科学出版社《内科护理》教材紧扣护理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针对当前初中起点学生的生源状况和身心特点。①突出“三基”, 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②体现“三性”,即针对性、适用性、实用性。表现形式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章节前有典型病例,文中有重点提示,章后有复习思考题,以便于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对象为本校本护班三年级的学生,该批学生对学习医学知识兴趣浓厚,求知欲强,此前她们已经学习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课,也已经接触了部分诊断学以及基础护理学知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学生很难将各门课联系起来,存在脱节现象,知识融合的能力有待提高,还未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

四、重点、难点:

重点:健康、护理、内科护理概念、内科护理学的常规护理、内科疾病的分期护理

难点: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及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解决学习和临床护理中的实际问题

五、设计思想(教法学法):

教法:问题探究教学法

学法:理解记忆法

六、教学资源:

病例,图片,多媒体资料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复习旧课】

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例举医院现状,学生自身就诊经历,来引出临床、临床护理、内科护理等概念,提出重要性

【讲授新课】

一、内科护理学范围、内容

内科护理是认识和研究内科疾病病人的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特点,按照护理程序,实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减轻痛苦、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

内科护理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之上,是临床护理中的综合学科,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

二、内科护理学的常规护理

安置新病人

遵医嘱进行等级护理

实施整体护理

密切观察病期变化

注重生活护理

做好药物治疗的护理

积极对症护理

配合各种检查及特殊治疗的护理

避免院内感染

正确进行健康指导

三、内科疾病的分期护理和分级护理

疾病的分期护理

急性病期

慢性病期

康复期

疾病的分级护理

特级护理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三级护理

四、内科护理的学习目的与方法

n 多观察

n 勤思考

n 多请教

n 重理解

n 积极讨论

n 做好笔记

【小结】

护理专业的学生将来要很好地完成上述角色任务,就必须努力学习内科护理,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掌握内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病人进行整体护理,为服务对象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服务

【达标检测】

【布置作业】

指导学生回忆前期学科所讲的健康概念

启发学生回忆自身就医经历,引出临床及临床内科等概念

进行目标展示

讲解概念

归纳总结,介绍内科护理学的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门学科所学范围

精选病例,激发兴趣

精讲点拨,举例说明

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

同时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护理常见问题

归纳总结:

组织学生复习基础护理知识

归纳总结重点:

再次返回病例:

解决病人的问题

提出学习本学科的期许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制定护理措施

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几个问题

启发学生分析、讨论、应答。

预习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

回忆、回答健康的概念

回忆自身就医过程,理解内科护理的重要地位

理解

记忆

整体把握学习梗概

进入情境,体会内科护理的每一步骤的护理要点,掌握重要内容

讨论热点问题及个人困惑

复习基础护理知识

掌握学习方法

以病例说明的方式总结本节要点

回答问题

5

5

10

15

15

15

第4篇:中医康复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康复医学;发展;回顾;展望;中国

作者:张琪

【中图分类号】R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730-01

一、引言

早日康复常是人们对病人的良好祝愿,意为希望病人能够快速的恢复健康。在医学上,康复医学是以康复为目的,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定、治疗、训练和处理的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通过综合应用各种有效措施,减轻并代偿伤病残者的身心功能障碍,使残存功能得到最大限度改善和发挥,以最佳状态回归家庭、参与社会。康复医学的工作对象是伤病残者,康复医学的重点在于专注于伤者身体功能障碍和社会沟通障碍的恢复。WHO已将康复医学视为为与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齐名的第四医学。它是一种涉及到多学科、多专业的医学,在康复医学中的工作目标是要达到最佳的功能,要体现出自主性并要有效的改善伤者的生活质量。西方国家的康复事业始于二战期间,是在骨科等医学的基础上,融入了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方法,逐步形成了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在二战过后,康复医学被大力提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伤员的康复效果。可以说康复医学是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文精神的提高而发展起来的事业。

二、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概况

1.我国康复医学体系和专业人才

我国康复医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真正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模式、两种方式、三大学派、四套系统"的康复医学体系。但是纵观全球,我国的康复事业尚还相对落后,目前,大部分康复机构设置不全,康复服务分布不均,专业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相对不足仍是主要问题。为此,康复医学专业能力建设将是刻不容缓的得力举措,也是改变这一现状的突破口。康复医学能力建设包括人才培训、科室设备/设施及康复医疗管理。其中人才培训是最重要的环节。

2.康复内涵的扩展

我国早期的康复主要是停留在以传统康复治疗上,大多依赖于中医中药为主的治疗方案,如推拿,按摩,针灸,火罐等,康复的主要目的也仅仅是疾病伤残后的疗养;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的康复治疗已发展为全面身心功能的康复,是以多种非临床性的"功能治疗"为主,包括物理、作业、言语治疗等,侧重于功能的评估、训练,机体的代偿和适应,最终能重返社会。

3.康复服务的多样化

我国康复行业形成之初,主要是以残疾人康复工作为主,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人们对康复需求也在逐年增加。60%的老年人患有各种老年病和慢性疾病,急需专业康复服务。社会生活节奏加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各种自然灾害和战争频发,工伤事故屡见不鲜,因此,现在的康复服务群体以扩展到各种老年康复,精神康复,工伤车祸等伤残康复,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4.康复医保

在中国,国家越来越重视康复医学的发展,在国务院的关怀下,康复纳入医保项目已通过专业论证,形成了基本的共识,纳入了政府的工作议程。目前,有少数地区已将医疗康复部分或全部纳入医保体系,但大部分地区的医疗康复项目被排除在外。康复医学纳入医保将大大促进当地的医疗康复事业的发展,同时也让成千上万的残疾和功能障碍的患者得到受益。

三、康复医学在大科学的整合中创新腾飞

需要看到的是,政府已将康复医学的功能定位为集预防功能、医疗功能、保健功能为一体的学科。由于康复医学还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在康复理念、康复技术的应用、康复管理等方面仍以国外的技术为主导,国内教学与研究所采用的成熟理论和教学材料、评估方法及测量所得数据,都是来自于国外的理论。中国国内的研究力量亟需加强,需要尽快的更新知识结构,做好技术的研发工作。抓住发展机遇,加强技术力量,建立临床生命科学和医学系统生物学的概念,把握康复医学发展的内涵,全面、定量的对多个学科展开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

1.加强对人体功能的研究

从运动医学、生物力学的角度展开研究,拓展到对人体器官、组织和系统的研究,康复自愈能力的重点侧重于人类与生俱来的自我调节能力的研究及自组能力的研究,以及人类对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各种情绪干扰方面的调节控制水平。

2.搭建开放性的整合平台

在发展中本着兼容并包的精神,借鉴世界各地组织的优质资源,以中国传统的医疗资源为基础,融合世界多个国家的理念和最新的技术。中国虽有着较长时间的医学发展历史,中医的理念与文化特点也早已深得人心。但在医学技术和理念的发展方面是不分国界,不分民族的。国外很多的医疗理念、方法都有值得国内医学界学习和吸纳的地方,有选择性的吸收、融合,促进中国康复医学的发展。

3.强调对高新科技的依赖和强化生物信息学建设

有许多观察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图表,在进行数据分析时要结合临床实践,对数据的信度、效度做出统计,这是学术界所遵循的学术研究原则。在对康复医学进行研究时,要加大高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力度,并结合当前先进的生物信息学科知识,建立起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加强信息技术的沟通与应用,促进世界康复医学研究的交流与沟通。

4.注重将中国传统医学知识融入康复医学

传统中医在康复医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针灸医学和中国的中药学思想与理念已逐渐影响到了整个世界。中国传统医学的观点,在治疗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及辩证思维模式的诊断,治疗中关注预防治疗的医学理念,对西方医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中西医学的结合是未来康复医学发展的主题之一。

5.注重与人文科学相融合

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包含了文化、人文等多个学科。对于中国的康复医学更是注重文化与人文的学科,中国的康复医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医学,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注重人、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和谐,注重人文因素,特别是考虑到了情绪因素对个体康复的影响,考虑到了预防、预测和个性化医学。康复医学还包括微创医学、移植医学、危重病急救医学及临终关怀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康复医学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注重道德修养,加强自我修炼,保护患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

6.加强人才培养

第5篇:中医康复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中医治未病; 亚健康; 防治

[中图分类号] R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037-02

Chinese medicine“Treating Pre-disease”And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ub-health

HUI Qiusha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Shandong 25035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ing Pre-disease” and sub-health was described, 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as clarified. The paper also expounded how to prevent and treat sub-health following the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ing pre-disease”. Chinese medicine “Treating Pre-disease” has its unique feature in the field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ub-health.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Treating Pre-disease"; Sub-health;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现代医学认为,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如不及时加以干预治疗,将会发展成多种疾病,甚至可导致心脑血管、肿瘤等严重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性调查结果:目前全世界约有75%的人处于以慢性疲劳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亚健康状态[1],也有资料显示我国大约有60%-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医药因其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亚健康的防治中具有特色与优势。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亚健康的防治,使人们远离亚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中医“治未病”

1.1 中医“治未病”观点的提出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中最早提到了“治未病”一词,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其意在于健康时要防止患病;又如《灵柩?逆顺篇》中“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表达的“上工治未病”观点强调在疾病未发或病后未恶化时要及时治疗。历代医家对“治未病”也不断完善,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提到“夫治未病者,见肝脏之病……”,而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药方》则提出了“上医医未病之病”的观点。

1.2 中医“治未病”的范畴[2]

可将“治未病”范畴概括为:(1)未病先防:当身体健康时采取各种保健或者养生的手段增强体质,防止患病;(2)防微杜渐:当身体出现偏离健康的迹象时,及时采取措施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3)既病防变:当人体患有疾病后,要及时治疗,并掌握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及传变途径,防止其进一步恶化和累及更多的脏腑;(4)防病复发:疾病初愈后,要调养自己的身体,促进机体完全康复及维持健康状态,防止疾病的复发。

2 亚健康

2.1 亚健康的概念

WHO将健康定义为[3]: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都完好的一种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身体虚弱。人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非健康者既不属于WHO定义的健康范围,也不满足健康对立面――疾病的诊断标准,而是处于两者之间,为了描述这样一种状态,产生了诸如“第三状态”、“过渡状态”及“灰色状态”这样的概念,我国学者则将之称为“亚健康状态”。而《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4]中给出了亚健康的确切定义: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2.2 亚健康的形成原因及临床表现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5]:(1)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环境封闭和恶化;(2)人体自然衰老;(3)饮食不规律与作息不规律;(4)内分泌失调;(5)滥用药物。中医理论认为造成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有[5] [6]:(1)七情内伤,指思虑、脑力劳动太过;(2)饮食不节;(3)起居无常;(4)劳逸无度;(5)年老体衰;(6)体质学说: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人的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共同形成的,分为健康体质与病理体质,如阴虚体质、气虚体质等[7]。具有病理体质的人,其体内阴阳平衡已失调,但尚未发展为疾病,即处于亚健康状态。由此可见现代医学与中医学对亚健康产生的认识是相近的。

亚健康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2] [8]:(1)心理症状:精神萎靡,抑郁寡欢,焦躁易怒,易猜忌、失眠,记忆力下降,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存在过分自私的倾向等。(2)生理症状:头昏头痛,四肢乏力,眼干目赤,胸闷气短,心悸心慌,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冷淡,皮肤粗糙,毛枯发落等。(3)社会表现:学习吃力,工作困难,朋友寥寥,不善于人际交往,家庭矛盾繁多,难以适应社会等。(4)理化检查:检查常无阳性结果或检查结果超出限定但达不到疾病的诊断标准,如某些免疫指标下降,血压为正常高值等。

3 亚健康和中医“治未病”的关系

“未病”与“亚健康”是两个跨度相距2000多年的概念。中医的“未病说”不等同于“亚健康”。由中医“未病”理论知“未病”包括无病的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以及已病未传状态三个方面,显然亚健康状态则应属于中医“未病”范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亚健康防治是采取措施防止其向疾病发展,让机体恢复健康,而中医的“治未病”不仅要采取措施防止其向疾病发展,还要防止亚健康的产生,而且在已病的情况下,还要防止疾病进一步传变累及未病的脏腑[9]。虽然亚健康是基于西医学而产生的概念,但由于其机理尚不明确,无法用理化方法等确认其病理性质和严重程度,所以对于亚健康西医学的防治措施无法实施。中医“治未病”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积淀,着重从宏观整体表现来辨识机体状态的理论和注重研究人体功能反应的诊断治疗,为亚健康的防治指明了方向。

4 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防治亚健康[10]-[14]

4.1 调摄精神

调摄精神是“治未病”思想的基础。机体和精神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人的精神活动是机体的重要生理功能,直接影响着机体的盛衰。精神不佳将引起体内阴阳气血失调,对应的内脏功能紊乱,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疾病。正如《内经》中说到的“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及“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因此,避免异常的精神刺激,注意精神上的修养,保持精神安定乐观,是防止“亚健康”状态出现的重要前提。

4.2 起居有常

日常生活中的作息顺应气候变化规律和时间的周期性变化,就会自然而然保持健康,《内经》说:“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可见如果长期生活起居没有规律,人体抗邪能力和免疫力必然降低,容易感患各种疾病。

4.3 合理饮食

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起到防治疾病、保健、延缓衰老的作用,合理的膳食结构是防病保健的关键。清代刘承干所著《嘉业堂丛书》中说:“养生之道,莫先于食。”食物中的营养不仅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还可防治疾病。《素问?脏器法时论》中“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气”的观点,道出了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4.4 适量运动

“动则不衰”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养生与保健的观点。运动在生理上可以活动全身肌肉、筋骨与关节,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提高抗病能力,还能改善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错综变化的判断力,从而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在心理上可以调节人体紧张的情绪,消除机体的疲劳,陶冶人的情操,使人保持健康的心态。总之,持之以恒的运动能内以养生,外驱邪气,是预防亚健康的有效方法之一。

4.5 食疗药膳

中医服食方药历史悠久,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及:“凡欲治病,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药尔”。当今社会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重视保健与亚健康的防治,而食疗取材自日常生活中食物与中药,具有无毒副作用、经济、制作服用方便及无创伤痛苦等优点,必将受到广泛关注。历代以来中医“治未病”积累了大量的有效食疗方和药膳的方法,如辨体施膳、平衡饮食等等。根据不同亚健康人群,不同体质类型,不同季节,采用中医食疗药膳,将对防治亚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4.6 针灸与推拿

针灸与推拿无疑是中医治疗方法当中最具特色的疗法。根据中医治未病和辨证的原则开发相应的针灸技术和产品作用于相应的穴位,能达通经脉,调其气血,沟通内外上下,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达到“治未病”与防治亚健康的目的。而应用推拿防病治病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几千年前就受到医学家及养生学家的高度重视,如《黄帝内经》中就指出:“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及得复。”

5 总结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是《内经》中的重要理论,也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同时也符合现代预防医学诊治亚健康的标准。以中医“治未病”理论来指导亚健康的防治,如用“药膳食疗”的方法,其发挥了中医学理念及治疗方法多样、 操作方便、 效果理想、 中药价格低廉的优势,利用非药物保健方式来调治亚健康,弥补了西医的不足。继承并运用中医“治未病”来指导亚健康防治的同时,也完善了中医预防医学,促进了医学发展,为保障全人类的健康做出新的贡献。可见,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 19(1):10-13.

[2] 王天芳, 孙涛. 亚健康与“治未病”的概念、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29(10):929-933.

[3] Preamble to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s adop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Health Conference, New York,19-22 June,1946;signed on 22 July 1946 by the representatives of 61 States and entered into force on 7 April 1948.

[4]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 10.

[5] 于春泉, 张伯礼, 马寰. 亚健康状态常见病因及其干预措施[J]. 天津中医药, 2005, 22(5):439.

[6] 刘少举. 645例亚健康人群的中医症状与成因分析评述[J].医学信息,2009, 1(10):143-144.

[7] 许红. 中医体质“治未病”与亚健康的相关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暨2008年国际传统医药创新与发展态势论坛, 2008:109-111.

[8] 刘豫,薛晓琳,王天芳. 亚健康的临床表现及评定[J].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换届选举暨“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论文集, 2008:309-313.

[9] 鲁缘青. 亚健康与中医未病说[J]. 光明中医, 2010, 25(8):1354-1356.

[10] 思金华, 谢慰, 李应昆. “治未病”理论指导下中医防治亚健康的常见措施[J]. 光明中医, 2008, 23(7):926-927.

[11] 谢卫平. 浅谈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思想防治亚健康[J].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暨2008年国际传统医药创新与发展态势论坛, 2008:127-129.

[12] 崔丽娟, 罗仁,赵晓山. 中医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状态的关系[J].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7):146.

第6篇:中医康复学的概念范文

【关 键 词】 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中医医学模式;天人整体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medicai model)是人类对健康与疾病总体认识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医学本质、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活动和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每当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医学模式也必然会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这种转变的终极目标是运用医学模式思想的指导,最大可能地满足人类对健康的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日见端倪,它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用孤立、静止的观点考察人体,把人体看成一架精密的仪器,越来越精细的分科,无法看到作为疾病的人的整体。所以,它无法解释有些疾病的心理、社会病因以及疾病造成的身心反应,无法解释生物学和行为学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各类致病因素中自然因素、环境因素、行为因素、心理因素等产生疾病的诸多因素构成比例已超过70%,生物因素不到20%。

中医学在其理论体系形成的同时树立起“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因人制宜”“治病求本”的医学观念,但是后世并没有将其总结为某种医学模式。但在《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出了“医道”,是指导中医学发展方向和实践方法之意,其意义等同于医学模式。随着近年来关于西方医学模式变更的讨论及对中西医结合问题的探讨,中医学的医学模式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普遍认为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内涵。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整体论不仅强调事物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而且认为事物和世界的本源是一个整体,各个部分都是由整体分化而来的。中医学一贯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认为虽然疾病从表面上看是身体上的不良现象,但疾病的发生还与所处的环境、心理等因素相关。要顺应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心身的相互沟通、相互协调,达到“天人相应”,和谐平衡。因此,中医学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十分重视自然、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二、以人为本

中医学的整体观是以“人”为核心的整体观,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人作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想属性的统一体来对待,把人的健康与疾病问题置于时间、空间、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的核心来认识和考虑,即从人的生命、心神(包括心理和思维)、环境(包括社会、自然、精神环境)相统一上来认识和调理人的健康和疾病。强调认识病要先认识人,治疗上主要依靠人体自身的康复能力,用药不过是借以调动人体自身组织的康复能力,调整重建体内外的平衡协调关系。从这个角度讲,中医学是“人医学”模式,注重的是人的健康,而不仅仅着眼于对“病”的防治。这种模式在发展水平上虽然还是朴素的,但在性质上比其他医学模式更符合人的实际。

三、个体辩证

中医学模式将“人”置于自然、社会整体的核心,既注重人的群体共性,又注意区分个体差异,形成“辩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模式。证是中医学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依据,是疾病本质的反映。而导致证不同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体对病因的不同反映,也就是体质。重视人的体质以及差异性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特色。《素问·三部九侯论》说:“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通过对个体的灵活辩证,确立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治疗观。所以,中医学模式不是就病论病、就人论人的孤立、呆板的医学观,而是以联系、发展、变化的观点来指导医学实践的。

四、取法自然

在治疗上,现代医学执掌的是“极端式思维”,追求的是“对抗性”策略,要么抑制“病灶”“扑杀”病源;要么“阻断”异变,“挖出”病变组织。中医学对待医学问题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取法自然。治病方法主要以中药为主,也包括针灸、推拿、食疗、心理、体育等疗法,这些方法都是从自然着手来解决人的问题。其中中药以天然植物、动物、矿物为主,而其他疗法如针灸、推拿等,既不损害人体的自然结构及形态,也无明显毒副作用,属自然疗法范畴。中医治病并非着眼于病本身,而是运用自然之理、自然之法,以恢复人体的平和协调状态。

综上所述,中医学模式构筑于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及其方法论之上,其中蕴含着丰富而合理的科学内涵。以上四点基本涵盖了中医学模式的主要精神。基于上述特点,笔者认为中医学模式可以概括为“天人整体医学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从宏观和整体上运用联系、辩证、综合的方法把握健康与疾病问题。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西方医学模式由单一转向复合的整体医学模式背景下,中医学的整体医学模式将显现出巨大的生命力,为人类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第7篇:中医康复学的概念范文

随着全球科学格局的变化,中医药学的学科方向需要调整变革与创新。所谓科学大格局应该包括着概念的更新,思维模式的转变,理论框架的构建与付诸实践行动的指南。其中的重要因素,应该是科学概念的更新和宇宙观的深化。当英国物理学家史迪芬•霍金在1974年做黑洞预言时,整个科学界为之震惊。黑洞是一个只允许外部物质和辐射进入而不允许物质和辐射从中逃离的边界(eventhorizon)所规定的时空区域。黑洞会发出耀眼的光芒,体积会缩小,质量要无限大,甚至会爆炸。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当恒星的史瓦西半径小到一定程度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无法逃逸了,这时恒星就变成了黑洞。说它“黑”,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无底洞,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似乎”就再不能逃出。由于黑洞中的光无法逃逸,所以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黑洞。宇宙中黑洞的物质运动是不规则的、非线性的、不确定性的,显然它是我们研究的对象。2010年11月16日美国宇航局宣称,科学家通过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在距地球5000万光年处发现了仅诞生30年的黑洞,其中有90%的暗物质。尚今我们可以看到的物质只占宇宙总物质量的不足10%(约5%左右)。暗物质无法直接观测得到,但它却能干扰星体发出的光波或引力,其存在能被明显地感受到。在宇宙中,暗物质的能量是人类已知物质能量的5倍以上。

暗能量更是奇异,以人类已知的核反应为例,反应前后的物质有少量的质量差,这个差异转化成了巨大的能量;而暗能量可以使物质的质量全部消失,完全转化为能量。宇宙中的暗能量是已知物质能量的14倍以上。上述宇宙天体的观测与发现又会对中医药学有什么影响呢?中医药学确切说不是唯物为主的,而是以唯象为主体,是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强调关系本体论,注重能量与信息的时空转换等,这些无疑是与现代大科学的宇宙观相吻合的!始于20世纪中叶的一个争论比较久远的问题,那就是中医药学被称做经验医学,学科本身有没有自己的理论?有,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理论?资深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对中医中药的事业很关心。他十分肯定地说:中医药学有自己的理论,中医药学的理论是现象理论、非线性理论、是巨系统的复杂理论。它的理论价值一方面体现了中华文明科学哲学的底蕴,体现了中国人崇尚真、善、美;另一个方面,它能够指导实践,维护健康和防治疾病。其与线性科学不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思维模式。上世纪初期,西学东渐,还原论盛行,还原论无疑给人们带来了工业文明的进步,给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功不可没。然而还原论的盛行,特别是“”提出“打倒孔家店”,否定了优秀的中华文明,是一个重大的错误。21世纪已经过去了十年,迎来了中华文明的复兴,呈现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并行的时代,全球截止到2009年已有720多所孔子学院,关注学习中国的文史哲。长期的农耕文明、象形文字造就了中国人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中医药学的原创思维,形象思维决定着我们重视观察和体悟。我们重视病人的客观表现,做好望闻问切四诊的检查,就是通过四诊收集到病人“象”的表现,医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于“象”作出分析,是临床医生诊疗工作的依据,这是主体的认知过程,将主体、客体、象、意、体结合,是具有可操作性的象思维。“象思维”属于动态的整体,其所使用的工具有视、嗅、听、味、触等感知层面,还可有超感官之形而上层面的内容,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如老子的“大象无形”、顿悟等。

健康理念的更新是21世纪中医药学重要的源动力。20世纪以还原论为主体的西医学是建立在以“病”为中心的模式上,今天则需要从诊治“人的病”向关怀“病的人”转换。忽视了主体是“人”,过度注重医疗技术的进步而忽视人文关怀是错误的,以致出现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发病率增高又得不到合理的诊疗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均重视了医疗改革,突出表现在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理念的更新。健康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医学研究的目的最终是人类的生活满意度与生存幸福感,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注的是满足各类人群的不同医疗需求和实在的疗效,重视个体化医疗与循证医学证据等,这是引起西方学者关注中医药学的内在因素之一。中医药学的原创思维与原创优势可引领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方向。其整体医学思想、多维恒动的关系本体认识论、顺应自然的各种疗法有其存在的广阔天地。为此,中医药学学科建设要坚持我主人随,弘扬原创思维与原创优势,重视传承和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要植根于大科学的背景之下,要适应大环境的变迁。所谓大环境的变迁应该包括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要服务于大卫生的客观需求,促进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朝向全社会的广大民众,要提高为广大民众服务的公平性和社会可及性,要让广大群众能够得到及时、合理、安全、有效的防治,对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吃得上药、吃得起药,能够把中医的适宜技术加以推广,更要重视人文关怀,及时解除病人的痛苦。为实现中医药学科的总体目标,科学与人文融合互动,东学西学兼收并蓄,来建构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学科建设要贯彻“我主人随”的原则。20世纪的中医前辈们是为了中医的生存而奋争,现在我们需要面临的是为中医药未来的发展谋策略。我们主张以国学、国医为主体,有主有从,中西结合,同时,欢迎和团结一切关心中医药学发展的多学科人员与社会的有识之士参与进来。

2中医药学学科方向概述

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的研究领域,应当以人类和人群的健康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意见。中医药学的学科方向是在自然哲学的引领下实施医学健康行动,针对“以人为本”的健康问题与中医药学的临床优势病种,以辨证论治为主体方向的个体化诊疗手段,不断完善中医药学的评价方法体系,以获取共识性的循证证据,进而提高中医药学理论的科学性与技术的可及性,保证技术使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建立规范的中医药行业国内外通行标准,不断地提升中医药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自然哲学是任何自然科学的引领指针,在“道”的层面。本世纪的自然哲学观重视系统科学为核心的网络信息链接为主的模式,强调关系本体论和实践第一性的观点。这也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重要的挑战。纵观上世纪医学科学的发展轨迹,是以二元论和还原论为中心展开的纯生物性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方向;代价是医学人文的失落,浪费主义盛行,卫生资源的短缺,寿命虽有延长但伴随痛苦的增加,眼中只有“病”而没有主体的“人”,过度追逐科学化,以生物学标准判别疗效。虽然在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但同时也发现了医学主体“人”的复杂性、能动性、非线性、不确定性等特质,尤其是现代宇宙观的重大变化,带来了人们视觉域的不断拓宽,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中医药学带来的是更多的机遇。新的自然哲学观引领下的健康新理念主要强调的有: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主张整体系统的和谐与统一的理念,注重关系本体论的认识方法,在真实世界的背景下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注重人文关怀、人的道德和人的社会适应性能力的培养。

把针对“以人为本”的健康问题与中医药学的临床优势病种作为中医药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中医药学历来是重视“人”这一主体因素的。“人为本,病为标”、“治病救人”等理念深刻烙印在中医药学人的脑海中。人有生物学属性,更有社会心理属性,每个人均有1×1014个细胞,同时还有寄生于人体上比人体自身细胞多10倍的细菌,多么庞大的军团!人的健康问题又是十分广阔的天地,中医药学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目前中医治未病(包括亚健康防治)思想与工程不断推进,中医养生和中医饮食文化的研究也十分活跃,中医心理学也开始为人们所重视。在中医药学的研究领域,“十一五”期间国家各类研究计划把重点放在了现代难治病的辨证论治方案和证治规律上,其中包括临床流行五病,即高血压病、冠心病、中风病、肿瘤及糖尿病;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也有专项资助。2009年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2010年的手足口病,中医药在防控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优势病种上,以辨证论治为主体的方向,如何把握好时间、空间的转换,寻找到证候演变的拐点,有效诊治与阐发机理是我们的优势。譬如冠心病,有胸部闷痛、心电图不正常,可以确诊为冠心病,然而介入造影检查冠状血管完全是通畅的,未见有斑块,它只是微血管的血循障碍;中医称为“病络”,是络脉的病,按“络脉者,常则通,变则病,变则必有病络生,病络生则络病成”,通过审证求因、明辨导致病络的核心病机,依据共性的病理环节进行治疗,运用复方中药的标准汤剂多获较好的疗效。以“证”为人类健康维护的中心加以展开,“有是证,则用是药”,贯彻“我主人随”的主体性原则,因人、因时、因地的三因制宜。天人相应、形神一体、动态时空等,均有其合理的内核。

保证技术使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建立规范的中医药行业标准。针对中医药优势病种诊治疗效的共识性问题有二:一是疗效的循证证据不足;另一是担心中医药技术的安全性。前者要不断地完善中医药学的评价方法体系,以获取公认的循证证据,这是目前中医药学术领域重要的方面之一。要充分而客观地看待循证医学,一要学,二要懂,三要用,四要知道局限性,五要为我所用、创新与发展。特别是关注“人”和“病人”的评价研究,如自我感知、心理承受、知情同意等。在安全、有效、稳定的大前提下亟待建立规范的中医药行业标准,这是一把公平的尺子,是人们均应该遵守的“游戏规则”。否则难以比较,无法约束而使行业行为处于无序的状态。要以全球的视野去处理中医药学的相关问题,这样才有一定的高度,才有和谐的发展环境,才能使中医药学有良好的国际学术影响力。现今提出的中医药学学科方向的调整变革问题,是基于目前二元论与还原论逐渐被多元大科学的革新所取代,同时一元论与系统整体论的兴起也需要不断地拓展,把“人”放在天与地之间来看人的健康,来看人的疾病,精气神一体,象与形融通。我们主张科学和人文融合互动,然而医学的方向不能够从人文到人文,如果是从人文到人文,过分强调象思维,不与形体融通,就不能更好地维护健康。这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大问题。现在人们问责大学,问责大学培养的人才社会适应性差。从中医药学科看,主要是我们培养的人才实践技能不足,亟需强化基本功训练等。值得思考的中医教育是跟着西方的模式走,是借鉴,能赶超吗?要重新调研,要吸收宋代书院及太医院教习,优化目前中医药学的教学资源,闯出中国人自己的路!

3中医药学学科方向内涵的调整

以人类健康为主要研究方向,在具体的学术内容上朝向个体化医学(personalized)、预测医学(pre-dictive)、预防医学(preemptive)、参与医学(partici-patory)(简称4P医学)作出调整,以适应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与网络医学(networkmedi-cine)的发展。东学西学融合提倡4P医学,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完成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迅猛发展,药物遗传学从中得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个体化医学的概念也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基于药物遗传学的发现如何去发展个体化医学,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对于患相同疾病的不同病人,现在的用药方法是用同样的药,而在将来的个体化医学中,由于可以预测不同病人的药物效应,即使是治疗同一种疾病,医生也可能根据病人的遗传背景来选择合理的药物和最合适的剂量。同时,医学模式中的心理、社会与环境等方面也是个体化医学的重要内容。显然中医药临床医学的核心———辨证论治的理念与技术将在21世纪的个体化医学方面有充分的发展机遇。各类人群,不同的环境,得病的机率是不一样的。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是人们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一种生存需求与本能。四川人为什么吃辣椒?因为四川地区是一个湿气较重的区域,火神派医生多生长在四川,其用附子非常多,做菜都可以加附子。所以人适应生存环境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人养成生活习惯的条件,包括自然生态,也有社会环境。中医关注一个人在一定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下,整个生长过程、成长经历,再加上他现在的表现,通过望闻问切综合地观察与评价,所以中医学才是真正的个体化医学,包括个体化诊断和个体化治疗。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提倡预测医学,预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其重点应该放在病前的早期监测上,可及时地预测、辨识健康状态及变化趋势,一旦发现异常变化就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预测医学包括各种气候、物候、环境、致病因素等,既要关注环境等自然条件,又要关注是什么样的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怎么样去调理、针对人体的状态通过调身心去解决对病证的治疗等问题。中医多通过望、闻、问、切的宏观观察方法,也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应用生物学指标做微观的研究。中医治未病思想和五运六气学说是代表性的预测医学。关于整体医学指引下的预防医学,即是对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进行人为的干预,包括药物干预、营养干预,或者是生活行为干预,这是目前应对慢性病公认的最佳策略。中医药学中整体系统医学思想早已有之,且有明确的内在标准,如“气脉常通”“阴平阳密”“积精全神”“形与神俱”等。具体干预的方法也众多:“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等,均为实践证实有效的生活调摄方法。“民以食为天”(《汉书》),中国人最讲究饮食与营养,中国在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文化之一就是饮食文化,在医学领域中也形成了独具特色优势的饮食疗法:“调”为核心的理念与相应的丰富烹调技术。不仅有药物干预方法,还有祝由调心、调气、调神、针灸等上百种外治方法,且多为天然、可及、安全、经济、有效等干预措施。

至于参与医学,即对个人的健康并不是被动地仅由医生来决定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倡导自己也要主动地参与到对自身健康的认知和自觉维护的全过程中,主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提倡科学与人文融通。中医药学历来重视人的智慧能力,“人为本,病为标”,“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机体在发病学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是决定着病人在临床上是否发病的关键。治病的目的是救人,“人”是核心,是健康的主体。转化医学作为重点的变革之一,要凸现个体化医学的中医药学优势,同时还要参与到全球卫生信息化工作中,重视高概念时代的医学导向,为构建统一的新医药学奠基。什么叫高概念?一要有现代的大科学理念;二要研究复杂的相关性,要敢于突破原有的学术边界,提倡整合;三要在实践中践行诠释与创新。目前美国已有38所大学医学院建立了转化医学中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2006年起实施“临床与科研成果转化奖励计划(ClinicalandTranslationalScienceAwards,CTSAs)”,美国国立卫生院每年投入5亿美元用于推进转化医学。转化医学这个方向的变革是由广大民众对医药的客观需求拉动的,要以病人为出发点去研究、开发和应用新的技术,强调的是病人的早期检查和疾病的早期评估。在现代的医疗系统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医学的研究进程向一个更加开放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方向快速发展,以及对于从研究出发的医学临床实践的社会包容。故此,转化医学倡导以病人为中心,从临床的实际工作中去发现和提出科学问题,再做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基础的研究,然后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进而提高医疗的总体水平。所以,转化医学的研究模式主张要打破以往研究课题组单一学科或有限合作的模式,强调多学科、多机构、多层次组成课题攻关组,发挥各自的优势,通力协作。中医药学历来以临床医学为核心,从临床到基础,临床是开端,通过基础的研究、机理的研究再回到临床上来,还要以临床研究为最根本的评价标准,因为基础理论升华、中药研究与开发的源泉都在临床。医院要到院前去转化,院前就是社区、乡镇和农村;临床上的成熟技术要向产业转化,研究的成果要向效益方面转化,要应用到基层上去;医、教、研、产要向人才培养转化。转化医学的模式要具有普适的价值,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更要有永续的动力去支撑可持续发展。转化医学的模式需要稳定的结构,过去的提法是创新团队,进一步朝向产、学、研联盟的更新;近来已有专家提出“多学科联合体”这一新概念,未来我们应该建立多学科联合体。多学科的联合体有3项要求:第一,一定要有多学科、多机构、多层次性的稳定结构;第二,要引领转化医学的研究方向,要朝向基层、朝向临床、朝向应用,将农村、社区慢性病的防治、防控突发传染病等作为研究的重点;第三,要实行医、产、学、研、资一体化。资源的“资”,要求前置进入市场,进行资本的有效运作,在实践中来提高学科自主运作的综合能力,这也是我们把维护健康和防治疾病工作做好的保证。如此,我们就能够取得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促进健康基金会等有效的参与和大力支持,就能够有资本的高效支撑,中医药学的学术发展必然会更加顺畅和健康地向前快速发展。

总之,转化医学的重点要前移,移到预防上来;重心要下移,移到社区和乡村中去。网络医学也是调整变革的热点。还原论的思想与方法功不可没,但是用它来解决生物医药复杂的病理过程,特别是多因素、多变量与多组织器官变化的过程就十分困难了。这个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的转化,必然要涉及到机体相关性的网络系统与多重靶点效益的整合互动时空。从系统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机体受到某一个应激性刺激的时候,它就出现一个网络的系统调控,应激系统运作,到一定的时候还会启动机体的代偿功能,一直到系统失控时,才表现出疾病的表征。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只是特异性、机体自我适应性,还有机体自组织、自修复、自调节等方方面面。所以,疾病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机体整体、各系统、各器官、各层面组织细胞,它的共有特征就是网络协调性。在这种背景下,要认真地总结前人的经验,把原有的中医药学的学说与理论,合理地延伸到所谓的神经体液免疫的网络之中,延伸到细胞的分子网络体系之中。网络医学不仅仅是人们理解的用计算机远程会诊、哪个医生看什么病、享受医疗资源,更重要的是网络医学是来解释健康与疾病,特别是复杂性、难治性疾病的。这种机体产生的各个组织细胞的复杂病理变化有它的网络变化的整合效应。探索复杂疾病之间的内在关联,重要的是要解决表征问题,根据表征与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不仅要了解基因,还要知道基因的功能以及它与表征的关系。所以,我们在衡量临床疾病诊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反映疾病真实面貌、治疗的效果,还要注意它的临床中间节点,同时也要注意影像学等检测的客观指标的表征变化,把这些主观的评价表征和科学数据结合起来。疾病是多因素、多变量、多环节,它呈现出一个多层次的网络结构,我们要解释在网络中它的共性病理环节是什么?它不是一个单靶点,而是一个多靶点的节点的协调变化。

这就是中医要解决的证候的核心病机,所以网络医学、病理生理学都具有一个非常亲缘的关联,都是揭示疾病发生的主导环节与多节点、多靶点的互动,这样就可以去探索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关系本体与实体本体的链接。正因为网络医学是构建在系统内、整体内的,故重在综合。在网络医学引领下,基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系统生物整体观念,把疾病理解成表征,即是中医“证候”。表征的基因是一个功能化的概念,基因节点就是多靶点,与药物受体三个要素互动,运用计算机技术,观察药物对病理网络的干预和影响,这样就使研究的新药更贴近于疾病的本质,从而提高研究的效率。在前期“973项目”的研究中已提出了复方组合化学这一新的复方中药概念,在网络药理学基础上提出来的研究复方组合化学的新方法,它是针对复杂疾病系统的多靶点、多环节的。复方网络药理学,它是以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等系统生物学为基础的。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运用基因芯片技术以及二位凝胶点、蛋白凝胶点等,我们不仅能够识别基因,同时可以探讨这个基因的功能,以及基因功能在什么条件下、什么时间上实现蛋白质表达及多个基因的组合互动等。通过对先进技术的组合,我们可以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去研究,完全有可能反映系统的复杂问题。

4中医药学的学术创新门径

面向未来,最为重要的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4.1注重学科建设

第一,是学用诠释学。诠释学是理解、解释与应用三位一体的科学,对于学科的骨架概念进行诠释也是创新。如中医学的概念,冲、任、天癸、玄府、气液、病络等概念是西医学中没有的,要给出一个清楚的概念使人能够懂得、能够接受、能够理解,在国内外的生物医学期刊上发表。联系到评价一所高校的整体水平,要看教师(医师、研究人员等)包括研究生每年能有多少篇论文被SCI收录,又有多少能够体现中医药学的学术水平、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文章,这些是比较重要的。将西医学没有的概念给予诠释,被接受并吸收了就是对于医学科学的充实,关键在于它能够指导临床。例如,在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下称“非典”)的中医药应对过程中,运用了中医诠释。在参加非典死亡病例的病理解剖中,我们真正地看到了“肺热叶焦”的形态,非典的病原体是明确的,变异的冠状病毒导致出血性肺炎,打开胸腔看,肺叶萎陷干枯,满腔的胸血水。怎么解释?机理是什么?至今不清楚。按中医诠释,金元医学大家刘河间在其著作《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有“气液玄府”理论,就能够很好地解释非典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胸血水和“肺热叶焦”。由于毒邪的感染,疫毒之邪侵犯了肺中的络脉,络脉瘀滞而渗出了血液,血液又通过了膈膜,膈膜上的孔隙是不是细胞间质还需要进一步求证。依据刘河间的学说,其机理是渗出的血液通过膜上的“玄府”而渗透进了胸腔的。这个例子中最可贵的不只是我们看到了“肺热叶焦”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它能用来指导我们的临床治疗。它是由于疫毒之邪导致了病络的形成,通过玄府渗出来的胸血水,那么需要用解毒清热、凉血化瘀的治法,可使用辨证的中医汤剂,也可大量地使用静脉注射液,包括清热解毒的喜炎平、热毒宁等,还有活血化瘀的复方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再用一些益气养阴中药治疗,尽早投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通过中医药的综合抢救很多病人就有了生还的希望,还能减少大量激素冲击治疗带来骨质疏松的弊病。

第二,是循证医学。循证医学不等于随机对照实验,然而循证医学的理念为大家所共识。循证医学不一定完全适合于中医学,然而我们要得到一个共识的疗效,就必须更新现有的评价方法,去创新方法学,才能达到共识的疗效。共识的疗效就是说中医药的临床实验所取得的疗效,中医认可,西医也认可,中国人认可,外国人也认可。如此,我们不仅可在核心刊物发表文章,而且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上也能够发表文章。例如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首先在预防方面我们研究了一张小复方,有鱼腥草、金银花、、薄荷、生甘草,制成标准汤剂送给大、中、小学生和基地受阅部队食用,当时北京7、8月份时还没有疫苗研制出来。通过回顾性的研究,做了3万多例的回顾性调查证实,中医药是有一定预防作用的。在佑安医院做的263例轻症的临床实验,一组使用莲花清瘟胶囊,一组使用达菲胶囊,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治疗的非劣性检验,结果说明莲花清瘟胶囊治疗效果不比达菲胶囊差,而且在流感样症状缓解方面还有它的优势。关于完善评价方法体系,我们对于疾病防控,特别是社区慢性病的防控,随机对照临床实验是有局限性的,可采用实用性的随机临床实验。要比较中医在参与治疗中是否起作用?起什么样的作用?在什么样的时空间起作用?起到了多大的作用?能体现出中医的疗效优势和它的特质吗?从而服务于广大民众,同时也要发表学术论文,还要在国际上、在SCI数据源的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这样也就提高了我们中医药学的整体学术水平和国际学术影响力。

4•2提高人才素质与学术创新能力

第一,就是要兼通文史,透视组学,宏观与微观、综合与分析要逆向对接。学术方向的调整与变革的最高理念是宇宙观,宇宙是由大而无外的大一与小而无内的小一共同构成的,大一寓有小一,小一中涵有大一,两者相兼容而为用,大一含天体、地学、物候、气候,小一含蛋白质、分子、中子甚至比中子更小的。综合和分析,宏观和微观,关系本体论和实体本体论,要去对接。宏观的研究向下,微观的研究向上,如果能够对接上,找到契合点,这就是一种重大的发现。然而机会常常是擦肩而过的,平行地擦肩而过,没有能够契合在一起,大概需要几代人,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的工夫。然而,大一融入小一,小一酝于大一,大一小一能够融通,东学西学能够兼容,科学与人文能够融合互动,这是一个重要的理念。我们当前所面对的是如何体现中医药优势,其重点在临床医学。首先是有肯定的疗效,而后要制定诊疗指南和规范标准,并且具有可推广和辐射的能力,再后去发现其中的机理。

第二,要科学与人文的有机融合。学科带头人要能够兼通文史,特别要关注科技发展史,包括对中医的各家学说等应该有很好的把握。传承是基础,创新是目标。要实现创新的目标,要通过崇尚国故、追思前贤、善于学习借鉴等手段来实现。例如“小学”,这个“小学”是指对文字的释译。药者毒也,药能对抗疾病,如大黄、附子等;药者厚也,药也能够补充营养,像阿胶、鹿茸、熟地黄之类;药者瀹也,瀹有疏导调节之功。这个“瀹”字,三点水,说明水是源泉,上善若水,积淀厚重;右面上是一个人,人底下一个横,一是阳,断开了当然就是阴,一画开天,人贵阳气;三个口为团队,群体,三生万物;再下面是一个册字。团队所谋之事,含事理、伦理、哲理,有和合配伍的物质群体,才能起到疏导调节的作用,这当然需要实践和时间的更多检验。

第三,是透视组学一定要用系统论来指导还原分析。要从整体出发,进行还原分析的研究,通过还原分析的研究回归到整体上来。要重视表征,重视观察、体悟、司外揣内等,这是中医药学的特点之一。基因、蛋白质、代谢组学和表征之间的关联,我们希望能做逆向的对接,然后它非常可能是平行的擦肩而过,对于新的技术应该着眼于整合,使之成为系统才具有创造功能。

第8篇:中医康复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老年;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73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12-02

围手术期,作为20世纪70年代后期形成的一个概念,将手术前、后有关过程与手术综合考量,通过不断改善各个环节,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1]。由于相比于传统的护理理念,围手术期在“以患者为中心”理念中具有更显著的优势,因此这一概念自推出以来,就受到了医学界的重视。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白内障患者人数持续增长。由于老年患者特殊的身体特征和心理特征,强化围手术期护理对于促进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1 入院指导与术前护理

11 入院指导 较之于传统的护理理念,围手术期将入院指导作为重要一环。单华、郝春风通过对6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指出在患者入院前,就有关的注意事项进行指导,对于患者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他们认为制度化与规范化的入院指导,可以有效的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同时尽快的熟悉未来的生活环境。石莹在研究中,也指出作为围手术期的第一步,入院指导在消除患者恐惧、增进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了解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12 术前护理 在进行白内障手术前,需要一定的术前护理。其中,心理护理又是最重要的环节[4-5]。苦智萍[4]指出虽然目前白内障摘除手术已经成熟,但是很多老年患者由于多种原因,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存在紧张、恐惧、担忧等不良心理情绪,这些不良情绪的存在将会影响手术效果。为此,有必要在术前进行良好的心理干预,通过认真回答咨询、增强患者信心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的消除这些负面情绪给手术带来的影响,提高手术效果。此外,赵红[5]等人指出必要的身体健康检查对于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眼部等进行详细的检查,以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2 术中护理

在手术开始前,先要调试有关的设备,以保证这些设备在手术过程中正常运转,避免因为各种突况影响手术的进行。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一般都是在表面麻醉下进行,病人可以清醒的感受到整个手术过程。因此,在手术中,患者的精神有一定程度的紧张,并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为此,需要通过多功能监测仪器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进行连续监测[6]。此外,在手术中通过音乐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2]。在手术中,舒适的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事项。让患者始终处在一个合适的,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中的疼痛感。医护人员也可以视具体情况,通过与患者简单的交流,以消除他们紧张和恐惧情绪[5]。

3 术后护理

31 术后注意事项 患者术后需要一定时间的卧床休息。张晓娟[7]等人认为患者最好取平卧位,不要随意移动头部,以减少不必要的头部活动。同时,密切关注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不要接触手术部位,防止感染[8]。在手术后的24h后,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换药等,在换药过程中,要强化操作细则,避免感染。对于有明显不适的患者,根据医嘱,进行相关的处理。

32 术后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被认为是现代护理的重要内容[9-10]。栗娜[11]等人指出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健康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通过对比健康教育组和非健康教育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恢复情况,证实经过健康教育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恢复效果与时间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因此,建议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中,推动健康教育,更好的服务患者。苦智萍[4]认为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提高自我以及家属护理能力,从而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

33 术后心理干预 术后心理干预作为现代护理的重要内容,其积极作用为国内外学者所肯定[3-5,12-13]。国外学者Burlew JA,Ferguson LS[12]认为术后心理干预是实现最优治疗效果的保证。他们通过对有关临床研究资料的统计,指出积极的良性的术后心理干预在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分析其原因,他们认为适当的心理干预增强了患者治疗信心,强化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自主性发挥,从而避免了单一依靠医护人员的传统治疗格局。国内学者龙江珍[14]以临床护理实践经验为依据,指出良好的心理干预在促进高龄白内障患者康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他们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家属的家庭关爱、患者对健康的追求动力,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实现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以及患者本身三方面积极性的发挥,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34 出院指导与随访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彻底的康复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在住院期间实现完全的康复并不现实。为了更好的促进老年患者康复,出院指导与随访就成为必要的环节。刘珊[15]等人指出坚持出院指导与随访对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质量保障起到最后的“把关作用”。他们认为要实现手术的彻底成功,对出院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准确的住院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包括注意事项、康复训练以及定期检查等。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很多老年患者的子女不在身边,可能难以定期返院随访,因此有必要开展电话随访、上门随访等,更好的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

第9篇:中医康复学的概念范文

康复治疗学考研可以去以下学校:中国医科大学,南通大学,昆明医科大学,徐州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宁医学院,河北联合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泰山医学院,湖北医药学院,赣南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海南医学院,沈阳医学院,湖北民族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昆明医科大学等。

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科简介: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