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范文

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精选(九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第1篇: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范文

论文内容摘要: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一直未能摆脱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特别是工业化以来出现了资源高消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制约农村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因此,遵循科学发展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摈弃传统农业的掠夺性经营方式,把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目前,循环经济在工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较多,但对农业方面的关注尚显不足。我国不仅是人口大国,而且是农业大国,人多地少并且资源未能充分利用,面临着资源短缺、污染严重、农产品品质下降等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因此,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点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所谓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充分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当今高科技成果和手段,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它要求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物资的投入量和废物的排放量,通过农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和过程后各层次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实现系统物质再生循环,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农业循环经济不仅要追求农业经济内部的良性循环,而且还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的统一,最终追求的是融入社会层面上的“大尺度循环”,即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实现工业、农业、生态之间共同发展和交叉利用。

(二)农业循环经济的特点

对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在生产活动之初尽可能少地投入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中尽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末尽可能少地排放生产废弃物。农业循环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性。农业循环经济强调发挥农业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形成产业集群。这样容易在集群区域内形成有特殊的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和多类别产业结构。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的资源与核心的产业,成为生态产业链中的主导链,并以此为基础将其他类别的产业与之连接,组成生态产业网络系统。

2.多样性。农业循环经济可以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农业循环经济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可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及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从而实现经济增值,降低农业成本,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同时,农业循环经济还拉长了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农业循环经济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使物质循环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

(一)土地资源短缺且利用不合理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就不可能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人口众多、耕地相对短缺又处在高速工业化的我国来说,问题就更加突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2005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人均1.4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约相当于美国的1/8、印度的1/2。与1996年相比,不到10年时间,耕地净减少1.21亿亩;仅2005年一年,全国耕地净减少542.4万亩(《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上海、福建等地的人均耕地已接近或低于联合国规定的“0.053公顷/人”的危险点,而农业大省山东省人均耕地面积也仅为0.081公顷/人。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市场价值显现,许多违法占地、乱搭乱建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有限的土地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利用和田块的荒废。这些不仅造成土地资产的大量流失,也对短缺的土地资源造成严重冲击。

(二)水资源供求失衡且利用不合理

目前,由于农业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造成农业水资源质量持续下降,农业用水缺口逐年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污染严重,进一步成为可供利用水资源供求失衡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3)报告,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并且全国各流域水资源状况南北方差异巨大,北方地多水少,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9.6%,而水资源量仅占14.5%,其中耕地占全国39.4%的黄淮海地区水资源量仅占7.6%;南方水多地少,耕地仅占全国的34.7%,而水资源占了80.9%。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20%,但北方多数区域已经超过50%,远远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40%的警戒线。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因缺水减产粮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00亿元,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

(三)环境污染严重且生态系统退化

从20世纪中叶开始,我国为促进农业发展,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目前,我国化肥使用量占全球的30%。据测算,化学杀虫剂中被真正有效利用的部分仅为10%-15%,其余大部分则逐渐散失在空气、土壤和水当中,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更为严重的是化肥、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成为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大大削弱了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由于农业的粗放型经营,无序开采造成的水土流失、植被和景观的破坏、湿地面积减少、调控功能明显降低,使洪涝灾害威胁依然严重。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表明,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的资源环境将会承受巨大压力,这种“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一方面会引发资源价格和环境价值的提高,加大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将促使人们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深刻反思,在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使用总量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情况下,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经济需要和生态需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经济杠杆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现代经济学认为,微观经济主体往往只关心本身的利润最大化,而很少关心外部成本或社会成本,产生了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不一致的负外部效应,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将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比如征收环境税,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矫正外部负效应,实现环境保护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财政收入最大化政策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制度创新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应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有利于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增加农业的财政投入,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建立循环型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循环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国家层次的循环经济立法相呼应,建立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与扶持措施。为此,我们要建立起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和收购、销售、运输、技术等服务组织,并制定出相适应的法规和政策,为农业循环经济的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政府机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具有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其所需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对政府来说责无旁贷,并且只有政府才能承担起这一艰巨的任务。因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由政府出面组织生态经济领域专家对循环经济如何与农业发展实践结合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并结合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制定出有利于生态建设的干部考核指标,杜绝仅把经济增长的GDP作为唯一考核标准的现象。

(四)加强技术创新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技术范式的革命,它必须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点,重点组织开发资源节约和取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技术和“零排放”技术;加强研制和生产对环境温和的新型肥料,减轻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开发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开发生物农药取代化学农药。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全面保护和改善环境,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能,逐步使其符合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标准,从而突破绿色壁垒,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倡导清洁生产和节约消费,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五)加强法规机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政策调整使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和个人经营行为有利可图,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机制;另一方面应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机制。鉴于大部分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较为缺乏和意识比较薄弱的状况,当地政府应强化责任意识,并通过立法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纳入地方基层政府的职责范围之内,加强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重要性的教育、宣传和引导。

参考文献:

第2篇: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结构;生态环境

农业循环经济指的是在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农业废弃物的排放,从而达到节约农业资源,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农业循环经济提倡的是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在整个农业循环发展的过程中遵守可持续发展观,坚持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使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进行,实现双赢。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战略的必要性

1、经济全球化与环境全球化的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我国与世界贸易交往逐渐频繁,在我国的对外贸易过程中,尤其是农产品出口中出现大量产品检验不合格的问题,因为大多数国家现阶段对于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从产品的开发到包装运输和使用一系列过程中需要符合环保要求,对于农产品来说,提倡绿色农产品。这样就对我国农产品品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所以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改善农产品的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有效缓解农业资源约束矛盾

在我国经济发展日益迅速的过程中,我国在资源方面的短缺也越来越明显,就目前来看我国水资源是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加上我国的耕地面积每年由于各种建筑用地或者沙漠的侵蚀大规模减少,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作用。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以做到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在农业生产中的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有效缓解了我国农业资源日益缺乏的局面。

3、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农民为了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往往过量使用化肥、农药,这样就造成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过高,造成土壤的污染,过量的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土壤的自净能力。尤其是土壤中残存的化肥经过水流进入到河道或者是海洋中,富营养化就造成水体污染,造成海洋中各种浮游生物的快速生长,对海洋生物活动产生破坏。所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从源头开始解决污染,使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做好对环境的保护工作。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1、转变观念,增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意识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这主要是对政府和农民两方面来讲的。对于政府来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对GDP的认识观念转变,不能认为GDP增长了就是农业的发展,建立在环境破坏上的GDP增长是不正确的,所以在经济发展中对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要有足够的认识。对农民来讲,要加强宣传工作,让他们树立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意识。树立创新生产意识,在农业生产中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使用可再生的循环资源,在消费过程中要注意限制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费,例如水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要采取最佳的方法,用滴灌代替浇灌,这样在农民的生产中形成资源节约的意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健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需要的技术支持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农业工程技术,包括沼气池、农作物秸秆发酵技术以及农作物浇水中的滴灌喷灌技术,一种是农业洁净生产技术,包括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和低残留农药技术,最后一种就是农业生态链技术,包括互利性农作物轮作制度和相生型水产养殖技术。国家要加大对农业生产中各种科学技术的研发力度,并且保证有效地实施。加强农民使用技术的能力,将各种技术水平在实际生产中合理利用。

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进行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就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资源的使用中形成全面和有效的利用,做到生态与农业的和谐发展。积极建设农产品加工业,形成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结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农循环经济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所以要不断提高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瑾瑜.对中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11)

第3篇: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范文

一、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业长期以来都采取粗放型的传统生产方式,生产集约化、现代化程度不高,导致农业生产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1.资源不合理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威胁

一方面,大量使用化学类生产要素污染了生态环境。近年来,农民不断加大化学类生产要素投入,以此来提高农业产出。这种干预农业生产的做法,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化肥的长期使用造成了土壤硬化,土地自我修复能力下降。农民在喷洒农药时,为了加强杀虫效果常常会过量使用农药,在消灭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有益生物,对土壤、空气、水资源的污染更是严重,也给农产品安全带来了隐患。地膜技术在蔬菜种植中被经常使用,但是大多数地膜都很难降解,废弃的地膜或者在土壤中长期存在、降低土壤质量,或者被随意丢弃、造成白色污染。另一方面,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随着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发展十分迅速,自然资源需求也随之增大,加上农村自然资源多数处于无监管状态,水、土地、草原、树木等资源被过度开发,造成水土流失、草原荒秃等恶劣后果,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2.废弃物不当处理对生态环境的威胁

与工业产生废水、废气一样,农业生产也会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一旦不能有效处理,就会成为生态环境的污染源。从种植业来看,小麦、玉米、高粱等作物每年大约产生8亿吨秸秆,由于现在农户很少喂养牲畜,这些秸秆便成为没有使用价值的废弃物,为了不影响下茬播种,不少地方采取焚烧方法处理秸秆。秸秆焚烧产生的浓烟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产生的有毒气体则会给人和动物带来伤害,成为近年来重要的污染源之一。

二、农业循环经济对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

循环经济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将生产活动优化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过程,实现了对“高投入、低利用、高废弃”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在保护生态、节约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5年中央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各类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正是看到了循环经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农业生产中,循环经济也被大量应用,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生产程度高的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循环经济达到了很高水平。农业循环经济“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应用循环经济理念,减少农业生产中资源、物资的投入和废物的产生,以兼顾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效益”[1]。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困境的必然选择。“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农业生产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运用循环经济理念,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2],这与农业循环经济有着高度契合。一方面,从多层、多次利用资源看,农业循环经济是对资源的极大节约。循环经济追求对各种资源的深度利用,将资源的使用价值完全“榨干榨净”,避免生产造成浪费资源。如稻田养鸭模式,借助鸭、水生物、水稻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减少了化学除草以及化肥、农药和饲料用量。另一方面,从再利用废弃物看,农业循环经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更大。农业生产废弃物的不当处理会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但循环经济将这些废弃物通过再加工则会“变废为宝”,不但减少废弃物污染,还提供了新的生产资料。如运用先进技术将秸秆加工成生物燃料,避免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利用沼气技术把畜禽粪便发酵成沼气,既解决了粪便处理问题,又产生了新能源。

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

1.立体化产业链模式

农、林、牧、副、渔各产业之间有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要利用生态经济学规律,通过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形成产业立体化生产模式,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一是建立种植业立体生产模式。将农作物、蔬菜、果树等进行科学套种,实现对土地、水资源、肥料、阳光等综合利用,减少资源要素投入。二是建立农、渔、畜等融合生产模式。将农作物、畜禽、鱼类、微生物等进行科学组合,形成环状减耗型食物链。以稻田养鱼为例,在水稻田中养鱼,可以在不增加水资源使用的基础上获得鱼和水稻两种产品,同时鱼可以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其排泄物又成为水稻的有机肥,减少了肥料和农药的使用。三是农林牧副渔大农业立体生产模式。充分利用大农业各部门之间的能量循环关系,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科学搭配,构建农业生产综合体,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开发。

2.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

农业产生的废弃物大都属于有机物质,为加工再利用提供了可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依据生态学、生产链原理,通过技术处理将秸秆、残渣、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转化为生产要素。一是把废弃物转化为新能源[3]。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发酵产生热能原理,将其转化为沼气、电力、燃料等能源。二是把废弃物转化为肥料。动物内脏、粪便、农作物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通过简单处理就可以用作有机肥。三是把废弃物转化为饲料。将农作物的叶子、秸秆以及农产品残渣作为畜禽饲料,既节约成本,又减少了肉类的激素含量。四是把废弃物转化为材料。即将农业废弃物加工成可降解的装饰材料、生产原料等,如把玉米棒通过粉碎、熏蒸加工成蘑菇、木耳的培养基等。

3.集聚化产业布局模式

集聚化产业布局模式是立体化产业链模式的升级版,它将相关农业企业、工业企业等进行集中布局,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和功能集合构建,从更宏观层面实现农业生产循环发展。如可以将农作物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养殖企业、沼气企业等集中布局于同一园区,构建闭合循环生产模式,即农作物企业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原材料,加工企业产生的残渣作为畜禽饲料或有机肥,养殖业为农作物企业提供畜禽粪便有机肥,沼气企业将各企业的废弃物变为沼气为企业提供能源,这样各类资源和物质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以江苏宜兴市的兴望农牧园为例,该园区布局了猪羊养殖、加工贸易、休闲林果、水稻种植、茶叶等产业项目,实现了沼气综合利用、立体种养、环境控制、农产品加工等高效清洁的循环经济[4]。

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保障措施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涉及观念转变、技术转化、产业结构调整等,单凭企业、农户无法完成。因此,政府一定要充分发挥在资源整合、科技研发方面的优势,积极引导、支持农业由传统生产方式向循环经济生产方式转变。一是出台支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在这方面,日本的做法十分值得借鉴。日本早在2005年就出台了《循环性社会基本法》,从立法层面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我国也应该出台支持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在社会上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明确导向。二是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规划管理。从县域经济、省域经济层面出发,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对本地农业产业进行科学布局,建设一批主题功能突出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提升本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三是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政府要从经费、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对采取循环生产的企业进行支持,如减免税收或提供贷款,帮助企业引进废弃物利用技术等。

2.强化科学技术支撑

一是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标准。依据不同循环经济模式,制定生产过程、资源要素使用、废弃物循环利用等一系列技术标准,为农业生产各环节循环衔接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推广。依托高校、农科所、技术站等科研院所,围绕农业生产与现代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环境保护的衔接,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关键技术攻坚项目,同时向农户和企业推广种养协作、间作套种、饲料加工、沼气生产等技术,提高循环经济技术使用率和覆盖面。三是培育循环经济示范企业。选取有实力、有特色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大科技人才、研发经费支持,鼓励企业进行循环经济技术应用和创新,形成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基地。

3.注重宣传引导

农业循环经济是十分复杂的工程,需要社会多方积极参与才能顺利推进。因此,要注重对农业循环经济进行宣传,提高农民、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是加大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在生产过程中减少资源投入和环境破坏,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加强对循环经济积极作用的宣传,让农户和企业认识到循环经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使农户和企业自愿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模式。三是加大国家扶持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宣传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推介,让农户和企业及时了解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并有针对性选择具体生产模式。

参考文献:

[1]何云,徐慧娟,胡啸,等.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山东农业循环经济发展[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10).

[2]方杰.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3]张海成.县域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原理与实践——以临夏北塬循环农业发展规划为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第4篇: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发展评价

一、引言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被置于突出地位。十报告在论述如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指出,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2016年11月24日国务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区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印发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统筹部署了“十三五”期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规划》中将“推动循环发展”作为“以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可见,循环经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在人类的所有经济生产活动中,农业无疑是与自然环境关系最密切的,它是直接在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利用一定的自然资源开展生产活动。人类通过农业活动,与自然界形成了最广泛最有生命活力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关系,因此农业经济循环发展的研究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循环经济概述

1.概念。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的投入量和废弃物排放量,使经济系统和谐的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农业清洁生产,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以统一。农业循环经济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农业生产过程中,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综合应用。2.理论起源。美国经济学家KennethE.Boulding于1962年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被看作是循环经济理论的萌芽。Boulding受当时发射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他认为飞船是一个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存在,最终它将因资源耗尽而毁灭。惟一使之延长寿命的方法就是要实现飞船内的资源循环,尽可能少地排出废物。同理,地球经济系统如同一艘宇宙飞船。尽管地球资源系统大得多,地球寿命也长得多,但是也只有实现对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地球才能得以长存。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RogerPerman等在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次正式使用了“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一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循环经济模式兼顾了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因此发达国家逐渐开始把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和模式。3.国外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20世纪2、30年代,国外学者最先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70年代后,生态农业的发展引起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和实践运用,相关学者指出设计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利于又好又快地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同时,农村基础设施等硬性条件的完善和农业生产活动主体素质等软条件的提升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

三、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研究

我国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其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1.农业循环经济内涵研究。阐述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原则,论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是这一研究的核心。例如:详细论述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四个原则;分析了循环经济和农业发展的关系,论证了实现循环经济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等。这一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介绍农业循环经济,论证其发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多见于研究的早期。2.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这一研究在总结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对我国的启示,探索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例如:在总结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分析对中国的启示,为促进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在对德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介绍日本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多元共治”的基本模式,分析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启示并提出政策建议等。这一研究得出的建议和发展模式都主要针对国家层次的农业,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不多。此外,它与上一研究一样都主要是定性的研究。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这一研究主要是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识别阻碍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方法论上。评价方法多采用指标评价法,如:运用BPEIR概念模型及特菲尔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江苏省19年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影响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依次是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安全指标;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05年四川省21个城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甘孜州、雅安市以及资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攀枝花市发展水平最低;以绵阳市为例,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绵阳市及其所辖9个地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绵阳市2002-2012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而资源的减量化投入水平和资源安全水平是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等。其次使用的较多的方法是能值分析法,如:将能值理论与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相结合对吉林省西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4年期间,吉林省西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和产出均呈明显的增长趋势,系统中物质循环利用及有效能值的转化率明显提高,种植业与畜牧业耦合程度有所增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趋势得到明显加强;用改进的能值分析方法对福建省福清星源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能值分析方法对循环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更科学,并找到了可持续发展指数最高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境内的四墩子乡农业系统进行能值分析,论证实施草地农业是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保障等。最后,其它方法,诸如生态足迹法等。例如:用DEA方法和生态足迹构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综合指数,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存在农药化肥投入冗余、粮食单产不足以及农业生产的耕地足迹和牧草地足迹所占比重偏大等问题,并提出了提高该地农业投入产出率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综上所述,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定量研究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近年比较常见,其与前两个方面的研究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体系。其主要研究方法多采用指标评价法,偶见能值分析法。不过,此研究多倾向于静态研究,缺乏未来发展的预测研究,因此难以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连续性、持续性和长期性。

四、结语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其理论研究源于国外“生态农业”的提出和发展,我国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内涵研究、发展模式研究以及发展评价研究。其中发展评价研究近年比较常见,但评价方法比较单一,多倾向于静态研究,罕见预测研究,因此拓展方法论,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今后该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作者:杨羽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2):76-77.

[2]周柳.四川省农业循环经济实证评价与障碍因素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9).

[3]JohnBCobb.Sustainability:Economics,Ecology,andJustice[M],Eugene,Oregon:Wipf&StockPublishers,2007:27-36.

[4]CheungSH,BeckJL.Bayesianmodelupdatingusinghybridmontecarlosimulationwithapplicationtostructuraldynamicmodelswithmanyuncertainparameters[J].JournalofEngineeringmechanics-Asce,2009,135(4):243-255.

[5]卢远,王娟,陆赛.区域农业循环经济能值评价的实证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2):482-487.

[6]于静.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J].理论探索,2006第4期.

[7]史宝娟,赵国杰.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经济运行的必然趋势[J].中国农机化,2006年第4期.

[8]RogerPermn.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

[9]陶思源.德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3年第6期.

[10]何龙斌.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2年第5期.

[11]刘佳奇.日本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5年第8期.

[12]马其芳,黄贤金,张丽君,陈逸.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障碍度诊断——以江苏省13个市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3]潘安兴,王芳.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以四川省为例[J].农机化研究,2008(7):44-47.

[14]钟珍梅,翁伯琦,黄勤楼,黄秀声,陈钟佃.基于能值理论的循环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发展评价——以福建省福清星源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为例[J].生态学报,2012年18期.

[15]唐静,林慧龙.草地农业的循环经济特征分析[J].草业学报,2013,,22(1):167-175.

第5篇: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市场化;优化配置

我国有着拥有三千五百多万人口的几十个少数民族。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着的辽阔的土地上,一般都有着适宜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的自然条件,出产着种类繁多的农产品。少数民族地区利用着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然农耕的经济方式,自给自足,丰衣足食。改革开放以来,自然农耕的经济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高开采、高消耗、低效能、低质量的“粗放型经济开发模式”应运而生,然而伴随其出现的农业经济无序开发、自然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也不容忽视。另一方面,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也同样面临着三农问题,这三农问题主要反映在农产品市场问题和农民收入方面。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既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也要兼顾长远性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模式。同时进行农业专业化分工,找寻一条解决农产品市场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对于少数民族的区域性农业经济而言,自然资源是最为得天独厚的条件之一。生产是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也是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产生的基础。而共同的生产生活地域是民族的基本特征之一,各民族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会形成不同的生产活动特点与特色。所以生态环境与民族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尤其是农业生产活动。对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经济开发相对较晚的少数民族而言,在其生产活动的历史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制约,有时更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对于少数民族的农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以华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农业发展为例,就可以看出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农业经济的重要影响。华南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高温多雨,生物生长周期较短,适宜于农业生产的开发发展。但由于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峰峦叠起,也造成了降水或气温有较明显的差异,生态环境上也对农业开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华南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山区,更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自然环境和资源对于华南农业而言有利有弊,合理的利用则变得十分关键。历史时期华南少数民族长期保持着粗放农业的重要生产方式,其主要表现为粗种薄收,受自然生态因素制约影响的程度较大,它与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相比较,至少从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来看,应该是有较大的进步,但是一般来说,粗放农业生产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种植技术简单粗糙,其农业生产似有较大的偶然性与随意性,保持了较为浓厚的原始色彩。这种农业方式由于受到环境制约,无法获得最大的效益。因此,华南少数民族采取了渔猎采集与粗放农业像结合的农业发展模式。渔猎经济与粗放农业互为表里,互为补充,充分利用了华南地区山陵起伏,河溪纵横,水利资源充足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均衡并重。

由此可以看出资源环境对于少数民族农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环境决定了少数民族农业开发的规模与水平

通常生产力发展水平越低的民族,其改造影响生态环境的能力则越弱,受生态环境因素制约影响也越大。历史时期华南少数民族农业开发长期缓慢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要改造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较高的难度。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或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环境。而当生产力发展尚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的阶段上,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往往受到更多的限制,只能较为被动适应生态环境的制约,以较简陋的工具,开展有限度的农业生产开发活动,劳动效率与劳动效益处于较低的水平。

这一状况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生态自然条件,对某些生产特点特色的形成也带来重要的影响,从而在生产民俗上也体现了地方民族特色。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土壤、植被及气候等自然条件,这些都是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当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尚为有限之时,生态环境因素往往有可能成为主导,对民族生产的发展方向、方式以及生产内容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形成某一个特区或某一个民族的农业生产特点与特色。

(二)生态环境为少数民族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山高林密,植被茂盛或是山陵起伏,河溪纵横的生态环境为少数民族的粗放农业或渔猎经济等的发展模式提供了可能性与持续性。农业生产活动,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生态环境辩证统一关系的矛盾运动。一方面,人们必须依赖生态环境获取生活资料,而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常常制约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是人类依赖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过程,如何更好地利用生态环境为人类服务,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时期,差异很大。一般而言,当人类生产力发展处于较高水平时,人类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对生态环境改造力度则较大。反之,只能够受制于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开展低层次低水平的农业生产活动。[1]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应该关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环境友好型农业,则为长期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可能。

二、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

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模式,是一种以农业经济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与传统农业经济相比,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模式,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并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模式,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其特征是实现农业产业链物质和能量梯次闭路循环利用,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农业消费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模式,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如中国西部地区的重庆市,生活着300多万土家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他们主要分布重庆东南部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石柱等区县,这些民族地区,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历来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然农耕经济为主,然而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农业经济无序开发、自然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成为了不容忽视的因素。建立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模式,已经势在必行。

(一)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是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林牧渔副业大幅增长,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同时,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了更为值得注目的课题。地区农业生产的现状要求,必须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

要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建立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是十分重要的前提。伴随着现代工业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比如过多施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响;农机具、石油燃料应用于农业,以及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等等。都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民情,决定了必须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我国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人均资源却相对贫乏,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相对贫乏于全国人均占有量。而过去粗放型经济开发的模式,致使农业自然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有限的农业环境和资源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

(二)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不可或缺

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是科学地安排不同自然资源、农业物质在农业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被认为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从现代农业生产向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的转型,不仅意味着农业经济形态的转变,更意味着一场深刻农业革命。涉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农业生产技术转型、食品安全、国民健康、城乡关系、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多方面的问题,均要求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势在必行。

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模式是一场深刻的农业革命。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解决污染的一场革命。是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从资源耗费型向资源节约型、从牺牲环境向保护、建设环境转变,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进程中,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农产品的安全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变资源一次消耗到多次利用、从大量使用农药到生产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从农业有机废弃物乱堆乱放到无废物等环节来出发,必须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模式,这是一场深刻的农业革命。

(三)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的具体方法和举措

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应着重强调: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是农业生产的自然基础,资源贫乏、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要求必须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的本质是生态农业经济。建立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缓解资源贫乏的压力;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通过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更是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如何从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避免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作用,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农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是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实现农业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首先,我们应创建相应机制推动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一方面政府加强引导,充分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形式,加大对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的宣传力度,使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理念深入人心。扶持一批科技农民率先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并以相关政策,激励更多的农民自觉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另一方面政府应制定财政、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调动农民及社会各界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的积极性,并积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第三,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的发展;第四,实现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的飞跃,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第五,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成为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必须部门协调社会参与。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不仅是农业部门,而是涉及农村人口、教育、文化、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问题。必须建立适应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需要的人口控制、文化教育、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政策与制度体系。创造良好的人力、财力条件和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利于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品市场问题的优化配置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经济问题中,三农问题以及农产品的市场走向都是十分值得重视的方面。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三农问题主要反映在农产品市场问题和农民收入方面。而农产品销售不畅会直接影响到后者。寻找解决农产品市场问题的有效途径,对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促进农业专业化分工,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力的极大改善,以及劳动技能、训练程度和判断力的提高,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2]因此,有效地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农产品市场问题,提高农民劳动生产率,改善农民生活状况,关键在于促进农业专业化分工,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只有提高农业的专业化分工水平,才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效地增加了农产品的供给,人均收入的增加使得购买力提高,市场需求规模扩大;农民在分工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收入增加的过程中,对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在市场交易中有获取多样化、更多数量、更佳品质产品的要求,农民市场需求层次会提高,市场交易规模将扩大。

而在农业专业化分工演进中,交易费用直接影响到分工的启动,交易费用下降了,与分工演进正相关的交易效率才会提高,因此,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是分工演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3]

在对少数民族地区农产品进行具体分析时,可发现其交易费用与工业品一样由外生和内生交易费用组成。农产品外生交易费用包括交通、通讯以及其他一些服务费用。

少数民族地区农产品的交易效率比较低,究其原因,是因为存在着较高的外生和内生交易费用。少数民族地区整体基础设施落后,偏远农村的基础设施更为落后,例如交通、通讯不发达导致运输成本、通讯费用太高,这些过高的外生交易费用不利于农业分工的演进;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制度、法规不健全,缺乏统一的市场网络,农产品市场规模小,市场风险较高,还存在一些机会主义行为,造成了很高的内生交易费用。另外,农产品自身的特殊性也造成了较高的交易费用。农产品具有不易储存的特点,一旦生产出来,就必须在短期内销售完,即便这些农产品加工之后储存时间延长,但在流通过程中也会造成损失和消耗。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农产品的交易费用高于其他产品,上述因素极大地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分工的演进。

(二)如何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市场化

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经济市场化,促进农业专业化分工,全面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三农问题,应从地方政府应制度创新和组织安排上入手,降低农产品交易费用,培育农村市场,以推动农业专业化分工。

第一,使用法律手段,发挥政府效用。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应建立、健全各种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的制度和法规,通过法律手段来清晰地界定产权,依靠良好的法律环境和信誉基础保障农产品交易的进行。地区政府机构需搜集、整理和农产品市场交易信息,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交易费用,促使市场中的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同时政府对自身的行为要进行约束,禁止乱收费、乱摊派等损害农户的现象,尽最大可能减少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非生产性费用。

第二,完善保障制度,建立良好环境。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市场法规和农业管理体制。建立农村劳动力市场和信息网络,通过制度建设为富裕人员和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形成良好的社会安全保障网,降低劳动力转移的风险以及由此产生的高交易成本。完善的农村市场法规和农业管理体制,为农村市场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对减少交易费用、提高分工水平至关重要。应尽快改革多部门分割、产供销脱节的农业管理体制,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业管理体制和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如农产品市场公平交易法、农民合作组织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条例等。

第三,促进制度革新,扩大市场需求。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流转制度。政府需修订各种不利于农业市场化进程和农业分工发展的政策、法规,包括取消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各种措施,鼓励农民流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单位劳动力的农业资源占有量,以利于农业专业化生产及市场化,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扩大农产品的市场需求。

第四,引进优良技术,建设基础设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为农业专业化分工提供必要的社会资本,兴建、改造各种交通、通讯设施可以明显地改善农产品的流通条件,降低交易费用。少数民族地区许多地域交通不发达,电力设施原始,通讯不畅,一些农民就是因为交通通讯条件的阻碍而信息闭塞,一方面错失为特色农产品开拓市场的机遇,也没有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优势,加大农作物改良、引入特种农业技术;另一方面,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就业信息而滞留在家,一些农民在产品销售不畅时也没有及时地调整方向。改善少数民族地区交通通讯等设施,建立农业绿色运输通道,有利于农民寻找更有利的生产比较优势,从事优势产业、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吸引外部投资。

第五,加大保护力度,培育农村市场。政府应采取各种措施培育农村市场,鼓励、帮助农民进入市场,从税收、信贷、投入、科技、服务等各个方面对农民参与市场活动加以鼓励和扶持;建立高效、可信的农业信息体系,提高农村市场交易效率。

第六,发展经济组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个体参与市场的交易费用很高,交易效率低,不利于农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的发展,也不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但是,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较好地解决交易费用高的问题,从小范围的专业合作组织到大型的合作社,农户们通过组建合作组织的途径实现外部规模的扩大,从而减少平均交易成本,降低农产品总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少数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应在充分利用资源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同时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的市场化进程。以此实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全面而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曹东.少数民族地区企业分工及其效率探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第6篇: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农业经济发展;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32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善,环境优化农业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不断有各式各样的新型技术出现并加以使用,促进了农业经济迅猛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进而使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提高了我国经济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

1 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1 环境污染、恶化等问题

目前,虽然世界各国对环境恶化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改善,但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必须针对环境问题进行一些效果显著的改善,才能使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加强对环境污染和环境恶化的治理,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和液体的排放,使因环境污染造成资源短缺、生态失衡得到有效处理,从而使环境优化农业创新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

1.2 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的难点

1.2.1 缺乏创新

目前,我国技术的创新缺乏自主性,大多都是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很少有自主创新和研发,且创新目标单一,技术知识储备不足,有些技术的发展国家投入不足,导致无法加快农业技术创新的进程[2]。

1.2.2 技术创新难点分析

要想有更多的技术创新,就要有足够的人才和知识技能,这也是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人才的缺乏使我国技术创新的脚步减慢,每年毕业于农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只有大约十万人,农业科技人才的不足制约了环境优化农业技术的创新。除此之外便是资源问题。我国人多地少,且农业资源分布不均,这也是技术创新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3]。

2 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农业经济发展中,经济贡献率、土地和劳动生产率、农业资源利用率等是衡量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由于我国农业发展起步较晚,在发展中仍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而且从目前来看,大多数的农民都选择进城务工,在农村务农人员相对减少,造成土地抛荒现象严重,这也是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重要原因;由于城市扩张使得农村土地资源减少,也是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3 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对农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一同增长的关系。想要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就要有创新力,也就是农业技术的创新。国家应加大建设力度,推动建设投资,国家应在财政税收、金融和技术服务上给予大力的支持,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帮助农民解决经营中的困难,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做好中介服务。在初步阶段,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可能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但是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快,技术创新带动的农业经济发展更加明显。再配合上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的大力推广,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农业技术创新当中,促进农业企业发展,提升农民合作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大前期投资力度,更好的推动环境优化农业技术的发展,进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如此,环境优化农业技术的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得以显现,增加了产品的收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使农业经济的发展更加的快速和稳定。

4 结 论

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环境优化农业技术的创新越强大,农业经济的发展就会越快提升。在农业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环境优化农业创新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加倍保护好环境,加快技术的创新与开发,使创新技术更快地运用到实际中去,不断完善技术推广体系,不断改进推广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让环境优化农业技术的创新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使国家的农业经济得到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延婷,陈万明,李晓宁.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8):122-130.

第7篇: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循环农业经济体系 内涵 构建

1、前言

农业作为我国三大产业之一,对我国的发展有其重要的作用,农业是我国发展的最根本活动,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随着以往我国农业粗犷的经济发展,给人口、环境和资源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农业经济的增长已经到达了极限按照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很难有更大的突破,甚至还会产生一系列负面问题。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出台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希望,它不仅能有效缓解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与环境和资源之间产生的矛盾,还能有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对简单阐述了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与特点;然后对循环农业经济体系构建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分别从目标层、参与主体层、技术层和制度层等四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2、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与特点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就是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农业生产中,使得循环经济不断推广、应用,该体系有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并提供更多的劳动就业岗位,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循环农业经济体系以经济活动系统与生态系统为原则,以经济效益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与绿色GDP为导向,遵循“5R”法则,对农业产生到产品消费的整个过程进行优化,促进物质的循环使用,有害因子的零排放。它的实质就是以保持友好环境为原则,充分挖掘环境的容量与自然资源,将农业经济往生态化方向发展转变。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对农业与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大循环提出了要求,把一切与农业相关产业的经济活动以“自然资源―成品―废弃物―持续再生资源”的模式组织成为一个闭环的流程,在这个持续循环的过程中,一切投入的资源和能源都能充分实现各自的价值,到达最高的利用率,将农业产生经济发展对自然与环境的伤害降到最低。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实现了农业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完美融合,不但对绿色产业所强调的安全消费而造成的自然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进行了有效地弥补,还对生态农业发展由于过度注重环境保护问题而造成农业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进行了有效地解决。在目前,我国面临着人口众多、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匮乏、生态蜕变等多种问题,只有处理好农业与自然和环境之间的资源关系,生态保护等问题,积极实现农业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才是有效的解决方案。

3、构建循环农业经济体系

通过对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发现构建循环农业经济体系需要从目标层、参与主体层、技术层和制度层等四个层面着手。

3.1、目标层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目标层用以综合表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结合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和资源环境状况进行适当调整,使其可以适应当地近期和长远的发展方向。具体目标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并对文化发展水平进行估量后再制定。

3.2、参与主体层

参与主体层是对与目标层相关的主体因素进行研究而建立的一个维度空间,它主要包含了三个层面:农户层面―生态农业园区层面―区域循环农业层面。

3.2.1、农户层面。农户层面是指单个农户在进行农业生产时,不仅要重视产品的数量与质量,还要重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严格控制农药与化肥的使用,减少开采和利用有限的资源,尽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农业经济循环尽量在闭合状态下进行。

3.2.2、生态农业园区层面。生态农业园区层面是指为了充分循环使用自然资源而模仿生态系统建立的生态农业园区。它包括农林牧副渔等方面,其中主要的是林业、牧业和渔业,以及扩展到的服务业和加工业,通过发展废弃材料的循环利用与相互依存的要素这两者的共同合作所形成的网状的生态产业系统。

3.2.3、区域循环农业层面。区域循环农业层面不仅是指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和条款,充分发挥政府的表率作用,还要培养百姓的绿色消费意识并鼓励生态农业产品可以优先入市和进行销售,从而有助于良好的区域循环农业系统的营造。

3.3、技术层

技术层是指将科学的管理理念以及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方法充分引入循环农业经济体系中并加以应用,从而可以促进循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3.4、制度层

制度层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影响:政府引导、市场调节以及公众的参与。

3.4.1、政府的引导。政府的引导是指政府应通过采取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补助、减免税收,普及绿色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等相关措施对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3.4.2、市场的调节。市场的调节是指充分发挥市场的监管作用,例如在市场建立排污权,限定环境容量的使用上限,分配各单位污染源的排放量等等,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监督和管理部门,处罚排放超标者及其他超标单位。

3.4.3、公众的参与。建立和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体系需要公众的参与,公众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群体,应充分利用这个群体的影响力对政府部门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以促进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立循环农业经济体系是一种必然趋势和形势,能给我国的经济和发展带来一定的作用和启发,同时,建立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可以有效地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中由于过度注重环境保护所引起的农业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处理好农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并且能更好地解决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人口数量多、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等多种问题,从而实现农业与资源环境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张庸萍,袁冬梅.论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2008(1):65-68.

第8篇: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 农地资源;优化利用;调控对策;粤北岩溶山区;广东阳山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240-02

粤北岩溶山区是广东省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和农村经济相对贫困的典型地区,范围涉及韶关市、清远市等14个县(市),总面积为20 576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1.57%[1]。长期以来,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地石漠化已成为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以阳山县为例,在广泛、深入调查的基础之上,基于农地资源的特征和优化利用原则,提出了粤北岩溶山区农地资源优化利用模式与调控对策。

1 阳山县概况

阳山县是粤北最为典型的石灰岩山区农业县,全县现辖12个镇和1个瑶族乡,总面积332 953 hm2。县域内地形复杂,峰峦起伏,以山地为主,山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90%,盆地和冲击平原约占10%。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0.3℃,年降雨量为1 850 mm。全县总人口数为54.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47.42万人,占总人口的87.43%,非农业人口为6.82万人,占总人口的12.57%。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背景,阳山县的社会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处于落后水平,是广东省主要的贫困地区之一,农地石漠化问题仍是制约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2 农地资源特征

2.1 农地资源类型复杂多样

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全县农用地面积268 807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0.73%,其中耕地面积38 758 hm2,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4.42%。耕地中水田、水浇地、旱地分别占耕地面积的45.5%、0.3%和54.2%;园地面积2 878 hm2,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07%;林地面积共221 413 hm2,其中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分别占林地面积的71.0%、21.9%和5.6%;其他农用地5 759 hm2,其中田坎、农村道路、坑塘水面、农田水利用地、农田设施用地分别占其他农用地的46.3%、16.2%、17.7%、14.9%和4.9%。

2.2 农地资源利用中的限制因素多,生态环境脆弱

阳山县岩溶地貌发育,山多,平地少,地面崎岖破碎,耕地分散,水田、旱地块小而分布零星,且旱地多,水田少;不少土壤中岩石,耕层厚薄不一,一般不超过50 cm[2],土壤结构较差,生产力不高。受岩溶环境、地面坡度、土壤肥力、土层厚度、灌溉条件、海拔高程等限制因子的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相当脆弱,农用地发生石漠化潜在威胁多、隐患大。

2.3 人地关系紧张,后备资源不足

阳山县作为典型的农业县,人均耕地0.071 hm2,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仍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7.33%。在未利用土地中,约有35 910 hm2土地为难以利用的少土荒草地和裸岩石砾地[3],耕地后备资源中,宜耕地面积为29 176.56 hm2,但其中主要是开发成本较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差、肥力低、改造难度较大的三等地[4],这些土地经过大力改良后预计作物产量不高,若改良不当可能会产生土地退化或其他严重后果,治理起来相当困难。

2.4 石漠化分布广泛,农地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难度大

阳山县是粤北山区石漠化分布的主要区域,石漠化总面积16 169.5 hm2 [5],占土地总面积的48.56%,根据1990―2012年阳山县各乡镇的植被覆盖率、基岩率、土地垦殖指数、坡耕地指数、农业人口密度和人均耕地面积等指标的历史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阳山县农地石漠化预警,结果表明:到2015年阳山县13个乡镇中有2个镇属重警区,1个镇属中警区,7个镇属轻警区,1个乡和2个镇属无警区。石漠化区域土壤和植被稀少,土被不连续,水源涵养能力很差,水土流失严重,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农地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难度大。

3 农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与调控

3.1 优化利用方向

阳山县人地矛盾突出,普遍面临着经济贫困、生存环境条件恶劣、区域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三大难题[6]。因此,农地资源的优化利用在指导思想上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自然环境条件和现状利用类型为基础,以稳定提高农地系统的生物生产能力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为尺度,以控制水土流失,遏制农地石漠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建立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生态经济体系,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3.2 优化利用模式

3.2.1 空间配置模式。农地资源是一个复合、开放、多层次的整体系统,根据阳山县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按照空间尺度的差异,农地资源的空间配置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模式。宏观上着眼于全局,针对不同带层农地的生态适宜性,科学设计不同空间水平的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地域格局;中观上着眼于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根据不同的生态功能要求,寻求各带层内与之相适应的农业资源利用的主导方向;微观模式侧重于具体的利用方式,强调可操作性。具体层次设计见表1。

3.2.2 不同类型石漠化农地综合治理模式。阳山县石漠化分布广泛,不同类型石漠化农地的警情各不相同。重警区农业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破坏,今后应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与退耕还林等措施进行植被恢复,降低农业人口的比重,减轻农业人口对农业水土环境造成的直接压力,逐步改善和恢复农业生态环境;中警区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破坏,生态问题开始显现,今后应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加大农业水土环境问题的综合整治,建立水土保持型立体生态农业体系,实现水土资源的合理配置;轻警区农业生态环境较少受到破坏,生态问题不显著,今后应采取治理为主、加强预防的生态战略,重点发展立体农林复合型、林果药为主的林业先导型、林牧结合型等多种生态农业模式,因地制宜地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无警区农业生态环境良好,但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很突出,今后应以保护现有资源和预防石漠化为主,通过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系统[7],强化农地石漠化的监测与预警工作,确保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

3.2.3 替代产业培育模式。阳山县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农业人口比例高,过多的农业人口使土地不胜负荷,客观上加大了对农地资源的压力。因此,只有通过培植适合当地地域特色的替代产业,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农业人口对土地的压力,降低生态负荷,为农业生态环境恢复和农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提供必要的条件。替代产业的培育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农村小城镇和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和第三产业,以减轻农业人口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直接压力;二是大力发展绿色产品加工业,如道地中药材产业化经营,松香、棕皮、竹笋、茶油、桐油、香胶粉、山苍子等系列林副土特产品开发和板粟、沙田柚、洞冠梨、枇杷、桃、柑、桔、沙梨等经果林系列产品开发等;三是利用岩溶地貌形成的山水景观资源多样性特征和风情民俗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地貌景观、乡村田园风光、民族风情文化、乡村农家乐等特色生态旅游,这样既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又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8]。

3.3 农地资源优化利用的途径与对策

3.3.1 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加大农业环境问题的综合整治。阳山县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和农地石漠化是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今后应作为重点进行整治。在治理方法上,应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根据不同流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制定治理规划和措施,合理确定农、林、牧各业用地比例,正确布设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及实施顺序,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耕措施、管理措施结合起来,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3.3.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地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是阳山县农地资源优化利用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应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农地资源为基础,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动力,产业化经营为手段,大力优化农业区域结构、主导产业结构及农产品品种结构,适当压缩传统农产品比重,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比重及畜牧、水产的比重,特别是要大力提高优质、特色、无公害农产品以及出口创汇农产品的比重,提高农地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努力实现农业发展的新飞跃[9]。

3.3.3 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地石漠化的形成不仅有来自于岩溶脆弱环境背景方面的自然原因,也有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过度开垦、乱放牧等各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对农地资源形成掠夺式开发,进而导致水土流失、造成农地石漠化。因此,要遏制石漠化,就必须实现农业经济转型,从现有的传统小农经济向以市场为导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

以合理产业结构为载体、以专业化方式组织生产的现代农业转变[10]。

3.3.4 加强动态监测,做好农地资源管理与评价。农地利用动态监测是实现农地利用监督和对农地利用进行调控的技术基础,也是了解和掌握农地特别是耕地最新动态的先进手段,它能为农地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更为系统的、新的科学依据。与此同时,还应建立农地资源开发、复垦、整理的管理与评价制度,以便于规范农地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促进农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参考文献

[1] 曾土荣.粤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现状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3):101-105.

[2] 朱世清,卢家诚.广东石灰岩山区土壤资源利用研究――以阳山县江英乡为例[J].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1992,1(1):3-8.

[3] 肖立.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广东省阳山县为例[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5.

[4] 刘连胜,陈乐书,李小非,等.基于GIS、RS的阳山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09(8):110-112.

[5] 黄金国,魏兴琥,王兮之.粤北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成因及其生态经济治理模式[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4):105-109.

[6] 黄金国,李森,魏兴琥.粤北岩溶山区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模式及其实施途径[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5):171-175.

[7] 钱铭杰,吴芳芳,童立强,等.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10):902-904.

[8] 黄金国,魏兴琥,王兮之,等.石漠化对粤北岩溶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14,32(2):1-5.

第9篇: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范文

从某种意义上说,资源环境是人类农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人类在农业开发的过程中必须遵从客观规律,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因此,环境与发展并不是相互对立、不调和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承的。

(一)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应遵从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因为农业包括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自然再生产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经济再生产受到经济、技术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所以说农业是自然系统与经济系统结合的复合系统。因此,在发展农业时,不仅要遵从自然规律还要遵从经济规律。

(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必须遵从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

环境经济学的理论核心之一是外部性理论。对于农业而言,如果采用低效率的方式配置资源,进行经济活动无疑会对外界环境产生负效应。比如,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以提高单位产量,结果可能导致水体污染、土壤退化等加深层次的負面影响。因此,在发展农业时,应当遵从环境经济学理论。同时,生态经济学理论也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生态经济学强调在生产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按照生态学原理,使生产的过程按照生态链耦合的方式进行。因此,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更应强调物质、能量流动的合理性。

(三)可持续发展的农业需遵从“3E-R-T”模式

所谓“3E-R-T”模式是指,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要考虑到5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生态、环境、经济、技术、资源,即在技术可行、有利于生态恢复、环境保护的条件下,合理地、充分地利用资源,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实现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一)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建立现代农业耕作模式

按照相关政策要求:要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调整种植业、养殖业内部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所以,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资源节约、生产集约高效、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合理地进行生产区域布局,改进和完善传统的粗放型耕作方式,走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指导思想的现代农业耕作模式,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道路,尽量减少或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农业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要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保护生态环境工作,才能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建设良好生态环境。要建设好生态环境,就必须加强城乡企业的清洁生产工作,把对环境的污染治理工作做在污染之中,而不是污染之后。

(1)要积极做好城乡工业布局的规划,只有实行好的规划,才能改善农业环境的污染现状,使农业环境的污染得到抑制。建立绿色的农业生态环境,才能保证小康社会的建设。

(2)还要积极加强对城乡居民生活垃圾的治理,要采取分离垃圾的做法,把垃圾分成不同类别,然后积极探寻处理方法,要增加除填埋、焚烧以及露天堆放之外的处理做法;要尽量使垃圾能够得到利用,使垃圾变废为宝。

(3)要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的应用,农村沼气得到大力应用,就可以解决资源的循环利用。沼气使用量的增大,一方面可以净化农村环境;另一方面还有利于缓解能源的消耗,还能够为农村的植物增加有机肥料;使有机肥料得到大量利用,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这样就会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4)还要积极建立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设施,要提倡节约用水,增强人们节约用水意识,这样才能够把有用的水用到实处。

这样才能改善农业环境的污染现状,使农业环境的污染得到抑制,建立绿色的农业生态环境,才能保证小康社会的建设。

(三)要积极保护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失去了耕地,农民就失去了基础,因此,在农村要对耕地资源实施合理开发和保护,农村耕地的红线要始终记在心中,实施在行动中,保护耕地是防止资源退化和缩减的有效揩施,因此,对于农村的耕地,要从保护农村耕地资源出发,进行科学研究。因此,当地政府要把加强农村生产的建设用地,一定要加强规划管理,坚决不能触动底线,这样才能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基本农田建设,达到严格限制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在调整中绝不占用耕地面积,这样才能使农村有限的耕地资源得到保证。

此外,还要积极加强保护水资源,要对农村水资源实施统一管理模式,要利用高科技保护水的蒸发速度。主管的农业部门,应积极推广节水技术,要组织农民,积极构建节水型的农业生产体系,这样就可以转变传统的大水灌溉农业的生产方式,建立创新的,可以提高农业灌溉利用率的农村生产方式。

(四)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科技促进农业可持发展

现代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是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宝,它有利于缓解中国农业资源的短缺问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这样就可以利用中国现有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动植物品种资源等,在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中,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农村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使农村资源得到大的收益,逐步转变只是片面追求农业生产量的传统观念,要从原有的观念的转化中,缓解生态环境被不断污染和破坏的现状,这样才能使中国农业生产之路,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五)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特色农业

在发展农业模式方面不能搞“一刀切”,尽量避免“风格雷同的现象,应在不同地区发展具有优势特色的地方农业,扬长避短,形成优势互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果业、林业、畜牧养殖业。在丘陵地带,应根据其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农业发展方向。在平原地区,如果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因其农地稀少,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规划、节约用地,利用高科技发展高效、生态、观光农业;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扩大灌溉面积,大力推行节水和干早农业在贫穷落后地区,应建立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耕地的生产率,控制人口增长,以及加强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