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众传媒的利与弊范文

大众传媒的利与弊精选(九篇)

大众传媒的利与弊

第1篇:大众传媒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隐性采访;伦理义务;行业规范

2015年6月7日《南方都市报》记者潜入高考替考组织内部,进行卧底调查,以“”身份进入高考考场替考,揭露了多名大学生到江西充当“”的内幕。

而早在2000年7月,湖南的嘉禾也因记者的隐性采访被曝出我国恢复高考以来最大的集体高考舞弊事件,同样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两次隐性采访在实现了舆论监督之外,记者的隐性采访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伦理道德要求,舆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隐性采访的正当性何在,出路何在?本文以两次高考舞弊事件为例,作一探讨。

一、两次事件中记者的隐性采访行为比较

(一)记者参与新闻事件的方式

以记者的采访方式、事件发展的参与度为划分标准来区分隐性采访,可划分为四类:观察式隐性采访、诱导式隐性采访、体验式隐性采访、偷窃式隐性采访。

2015年南方都市报调查组记者在6月初前往武汉和南昌与“猎头”接洽。6月7日上午,卧底记者进入考场。这种调查采取的是体验式方式,记者有意装扮成体验对象,隐瞒自己的身份和采访目的,亲身参与新闻事件的全过程,并通过相关技术隐性拍摄记录。这种“体验”犯罪活动的隐性采访方式的不当也引起了法律问题上的争论,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相关条款都有规定:记者不是考生,无权进入考场,进入考场就是舞弊者;记者参与替考,包括报名、获得相关证件、进入考场等,这也违法的也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记者和媒体不是执法机关,没有义务获取替考者的详细信息和查处替考者的权利等等。

反观2000年卧底事件,2000年湖南经视记者在高考教室对面的阳台上录像,调查采取的是观察式方式,记者不暴露身份也无需伪装,立足于观察者的视角,不参与不诱导新闻事件发展,作为旁观者记录新闻事件。

从两次隐性采访的方式来看,观察式隐性采访受到的质疑较少,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观察者,用镜头客观真实的记录事件过程,并不存在诱导行为。而体验式隐性采访,记者在采访中需要装扮成各种人物,有一定的欺骗性,主要表现在:其一,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地位不平等,前者处于优势地位;其二,采访者有预谋的进行欺骗或隐瞒;其三,采访者的知情权受到侵犯,常常引发新闻侵权和诉讼。因而这种采访行为也引发一定的争议。

(二)境遇决定论式的采访

面对隐性采访不能规避的是新闻职业道德问题。在新闻职业道德领域通常有三种典型的做法:一是“绝对主义道德论”,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坚持遵守各种公认的道德规范。二是“反强制主义道德论”,不进行道德考量,以新闻来源为第一原则,使用何种手段采集则无所谓。三是一种较为折中的行为原则,即“境遇决定行为论”,原则上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在具体新闻事件中进行利弊分析,或许会违背道德伦理要求。

两次高考舞弊事件的记者隐性采访行为属于境遇决定论式的,2000年的事件中记者的隐性采访是接到举报后上级指派的行为,2015年事件中记者的隐性采访是记者在接受简单培训后开始的调查,之后的视频播放画面进行了后期处理,涉及人员使用化名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的要求。

英国独立委员会制定的《节目标准》规定了隐性采访的四个程序:第一,不论播出与否,凡采用偷拍偷录方式采访均需电视台最高负责人同意;第二,偷拍镜头播出前仍需电视台最高负责人同意;第三,所有这类采访的素材及程序性文件均需存档保留,以备答复公众的投诉;第四,如果违反第三条规定将给予罚款处罚。中央电视台为规范对隐性采访手段的使用做出了明确规定:一是有明显的证据表明,某行为是严重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二是没有其他途径可以收集材料;三是如果暴露记者身份难以反映真相,四是经制片人同意。由此可见两次隐性采访一开始都符合新闻职业道德层面要求。

而在事态发展过程中,面对事前预知会发生舞弊的记者,没有在事件的萌芽期,在获得一定隐性采访证据后及时遏制事件的发展,而以放纵事态发展的态度使其影响进一步扩大。这也是记者权衡弊利后做出的选择,一定程度上使新闻价值与社会价值相背离。

(三)谨防导致新的不公

隐性采访的最高准则是以公共利益为上,大众的利益是确定是否必须使用隐性采访方式的标准。从新闻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嘉禾高考舞弊事件是在某种利益庇护下进行的,在地方保护网遏制大范围曝光下的后续报道少之又少。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出于公共利益救济的需要,隐性采访成为记者收集新闻材料的手段。不可否认,两次事件中记者的隐性采访以广大高考学子的公共利益为出发点,高考舞弊事件的曝光获得了社会关注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是镜头下被牵连的人也因此受到了伤害,他们也是潜在的受害者。

2000年嘉禾高考舞弊事件中,雷同试卷236份,被取消考试资格的考生有约203名,相关责任人也受到法律制裁。看起来皆大欢喜的结果,背后还有被牵连的“牺牲者”。例如:成绩优秀的“尖子考生”受到高考舞弊的影响被取消了考试资格;没有受到牵连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丧失信心;拍摄地点附近的商户受到影响生意冷清,当地人怀疑是店主跟记者“串通”,长期的质问和争执使店铺面临关门停业的苦恼。

其实面对这种大众利益与新闻职业道德问题时,实施隐性采访的记者不是一个冷眼旁观的客观记录者,很大程度上会卷入新闻事件,成为事件的参与者。单纯的为了揭露而揭露并不是舆论监督的目的所在,处罚的意义在于能够解决问题,促进社会的公正与和谐,同时让隐性采访波及的大众得到公正对待,防止新的社会不公的产生。

二、隐性采访行为的规范

(一)隐性采访的伦理选择

两次事件中的隐性采访面对的利益主体有媒介和记者、考生和社会大众。这三者的利益和道德诉求是相互联系的。在西方伦理道德理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各种道德原则和义务有次序上的高低之分。如表1所示。

这种伦理义务次序的排序虽然带有西方文化特征,但是我们在面对复杂的新闻伦理、职业道德考量时可作为参考依据。西方著名的新闻媒体,都会制定自己的采访和报道的职业手册,比如路透社的新闻手册为记者规定的“标准和价值观”也是和伦理义务排列相一致的。伦理义务排列将人的生命和身心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强调培养人们的独立意识,在此基础上促进社会公正与平等,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希望将尊重人的自觉选择和法律法规相协调,这些对于强调“以人为本”和依法治国的媒介环境有值得借鉴之处。

(二)隐性采访行为的规范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法律对于隐性采访活动尚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这要求媒体重视风险控制,完善规章制度。

第一,在隐性采访前要取得单位的支持,制定较为详细的预案,尽量避免侵犯公众隐私权,尊重公众知情权。

第二,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只能以记录者、观察者的身份介入,不可过度参与新闻事件的发展,甚至干预新闻事件,更不能诱导他人犯罪。以预防犯罪,减轻事件后果为原则,不可追求受众舆论热潮。

第三,面对敏感性新闻,记者要细化分工,彼此配合,显性采访与隐性采访联合采用,还采访“公开”、“公正”和“透明”。

第四,建立健全后续报道跟进制度,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例如2000年嘉禾高考舞弊事件,如果媒体能呼吁并协助政府嘉禾县考生一场大众监控下的“透明高考”,不仅能挽回大众的信心,还能给那些受到牵连的考生一次实现大学梦的机会。

第五,利用新媒体发挥隐性采访深度报道的功效。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型传播手段带来了传统媒体不具备的传播优势。南方周末在高考卧底报道中,新媒体率先发声,制造受众舆论围观,传统媒体紧随其后,进行深度报道,这是媒介融合的典型运用。

(三)隐性采访的法律呼吁

从世界范围内看,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有专门的新闻法、广播电视法;更重要的是,英美等国家虽然没有成文的新闻法,但在新闻法治的环境内,以新闻自由为前提,通过判例法和各种成文法中的有关条款,来限制和规范对新闻自由的滥用,为记者的采访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也为解决各种新闻官司提供了依据。

而我国是有成文法传统的国家,审理案件需要引用成文的法律和相关条文,不引用以往的判例。虽然目前我国的新闻出版单位也颁布了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对规范记者的隐性采访活动,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但是,规章制度是不可代替法律的地位和权威的。对于隐性采访而言,运用的界限、需要遵守的规则、遇到新闻官司如何辩护,这些现实问题急需明确规定和解释。加快新闻立法是我们共同的呼声,通过法律手段明确规定隐性采访的地位、内容、方式,以上的现实问题才能解决,隐性采访中的越界行为才能减少,净化采访大环境。

结语

揭露社会阴暗面、曝光违法行为、维护受众的知情权、增强舆论监督、实现社会公义,这是隐性采访的独特优势。然而,过度使用隐性采访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纠纷和道德质疑,通过对比两起高考舞弊事件中的隐性采访行为,希望能给新闻工作者在今后的采访实践中提供道德考量,合理使用隐性采访,造就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业。

参考文献:

[1]刘向辉.为了社会的良知──嘉禾高考舞弊丑闻曝光始末[J].新闻记者,2008(8).

[2]周俊.我国隐性采访的法律规范[J].青年记者,2012(4).

[3]殷君娅.隐性采访法律规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3(4).

[4]余莉丽.隐性采访中媒体的道德缺失与重建[D].华中科技大学. 2012(5).

[5]张懿.新闻隐性采访的道德思考[J].学理论,2012(3).

[6]王Zh.试析隐性采访的法律界限和伦理原则[J].科技信息,2010(4).

第2篇:大众传媒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 电视媒体 精英化 大众化 融合 《百家讲坛》

一、争论:精英化和大众化的对立

关于精英化和大众化的争论,长久以来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文化含量高的事物是否适合用电视这样的大众媒体来传播?答案往往是否定的。因为历年来许许多多具有思想深度的文化类节目在收视率上却屡遭失败。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其表层原因,即《中央电视台栏目警示及淘汰条例》即所谓的“淘汰制”,收视率长期处于末尾边缘的节目将会遭遇淘汰。二是深层原因,大多数文化类节目的起点过高,过度追求文化品位,从而缺乏广泛的普通观众。而与此同时,《百家讲坛》这样一档文化讲座类栏目,在改版之后收视率节节高升。2004年5月由著名清史学者阎崇年主讲的《清帝十二疑案》最高收视率达到0.57%,①位居科教频道之首。随后《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也一直处于科教频道前列。注重学术性与知识性的《百家讲坛》通过电视这一媒体获得了大众的关注。也正是随着《百家讲坛》这样一档文化讲座类栏目受到的关注,长久以来关于“精英化和大众化”似乎因为该节目的热播而有了一个新的答案。

二、融合:《百家讲坛》因何而“火”

央视科教频道在2001年推出《百家讲坛》节目,节目宗旨为“构建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但起初节目收视率时常在末位徘徊,播出效果十分不理想。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该节目内容过度学术化和专业化;二是主讲人讲课方式说教化;三是节目选题过于广泛化。而2004年下半年《百家讲坛》栏目进行了全面改版,节目宗旨由原先的“构建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变为“让专家为百姓服务”,从形式来说,由原先的大学课堂转入演播室录制,并且从电视画面上讲究视听艺术的融合,主讲人讲授方式上讲究策略性,讲授语言风趣幽默,话题跟随时事热点。改版之后该节目在收视率上呈现一路飙升的态势,并且在央视32个栏目的综合排名中位居第三。《百家讲坛》的成功有迹可循,栏目改变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分别是栏目宗旨、栏目选题、主讲人讲述方式和策略以及视听效果这四个方面。本文将重点探究这四个方面的改变对于电视媒体的精英化和大众化融合有何重要的意义。

(一)栏目宗旨的改变

《百家讲坛》的栏目宗旨栏目由原先的“构建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改变为“让专家为百姓服务”,这是文化精英走下神坛走上讲坛为大众服务的体现,主讲嘉宾均是各自领域有造诣的专家,例如著名清史学者阎崇年、红学专家刘心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历史学家易中天等等。栏目组将这些专家从高校请到演播厅,使得全国各地观众都能够接触到他们的精彩讲座,该节目利用大众传媒的优势在百姓和专家之间架起知识的桥梁。架起桥梁固然容易,但是要将自己所学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给受众却不易。这也是起初《百家讲坛》收视率惨败的原因之一,作为一个公众讲座类节目,首先主讲人具有一定的学问深度这一条件满足之后,该主讲人还要具备公众演讲的能力,过度使用专业术语以及晦涩难懂的词汇不会受欢迎,至关重要的是主讲人如何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自己深厚的知识积淀传达给受众。由于电视这一媒体的大众性,专家们如果居高临下始终将自己置于神圣不可侵犯的学术高度,那么专家的讲座也许会变成对牛弹琴,能够理解的人甚少;因此,专家们放下身段走下神坛,通过该节目架起的桥梁走向百姓,使得电视媒体做到精英化和大众化的融合。

(二)题材选择的改变

该栏目经过改版之后题材的选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起初,该栏目选题十分广泛,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均有涉猎,但是正是由于选题范围过于广泛并且过于有深度,使得该节目收视群体限制在有一定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群体,一般文化水平的普通百姓则无法适应。而后,改版之后的《百家讲坛》在选题上进行明显的窄化以及系列化处理,注重历史文化的深度探索,大多选择历史文化题材以及采取系列集。由于历史文学题材具有故事性和趣味性,对于受众的文化要求相对较低,并且普遍老百姓对于中国古典名著和历史文化更为热衷;而自然科学题材知识逻辑严密,对于受众要求较高,并且适合用数学的图表和公式来演示,因此人文历史类题材更加易于观众理解,同时也利于专家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述。例如,《千古爱情之来自星星的你》这一集,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郦波教授根据文献资料以“牛郎织女”这一大众所熟知的民间传说来向观众讲述这则传说中人们所不熟知的另一面。故事角度新f,题材属于历史人文类,适合主讲人以一种更加幽默有趣的方式讲述,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也会跟随节目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三)讲述方式和策略的改变

北师大于丹教授说:“悬念永远都是电视的基础卖点,我们看电视剧,最大的吸引就是命运的未卜、悬念链的生成”。《百家讲坛》栏目充分运用悬念这一最具吸引力的卖点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首先是片名悬念化,这也是体现该期节目的总悬念,例如《清帝十二疑案》、《唐伯虎考场舞弊案》、《宋徽宗之谜》等等,往往片名就已经亮出该期节目的总悬念,而后随着主讲人的讲述,在讲述过程中不断的设置分悬念,而后一个又一个的消解悬念,最终使得整个总悬念得到消解。例如在《大明疑案之唐伯虎考场舞弊案》一集,厦门大学傅小凡教授在节目开头便亮出总悬念,即“才华横溢、志向高远的唐伯虎怎么会舞弊?这场震惊朝野的考场舞弊案,究竟暗藏怎样的玄机?”而随着故事的发展,主讲人在节目中设置了许许多多的分悬念,以此来提高观众的观看兴趣。该节目的分悬念有如下几个:

分悬念一:信心满满要三元连中的唐伯虎却榜上无名,究竟是谁告发了唐伯虎?

分悬念二:华昶的指控有许多疑点,那么究竟是哪些疑点呢?

分悬念三:华昶指控程敏政卖试题背后另有隐情,究竟有何不为人知的秘密?

分悬念四:唐伯虎是否买了考题作弊?

分悬念五:徐经是否参与作弊?

分悬念六:唐伯虎牵涉其中必定是身边好友告发,那么究竟是谁?

分悬念七:都穆告发唐伯虎这一说法是否是事实的真相?

经过主讲人的讲述,一个又一个分悬念不断的产生,同时一个又一个的分悬念不断的被消解,最终揭示事实的真相,消解该期节目片头亮出的唐伯虎考场舞弊案件的总悬念。

除了在故事中设置悬念这一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之外,话题跟随热点也是讲述方式及策略的一种。例如《百家讲坛》中《千古爱情之来自星星的你》这一期讲述的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牛郎织女的故事,牛郎织女位于古代民间传说的四大爱情故事之首。有趣的是该期节目根据众所周知的热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借势发挥,而该期节目将中国民间爱情神话故事“牛郎织女”比作《来自星星的你》中的“都教授和千颂伊”,巧妙跟随大众感兴趣的热点话题来吸引大众的眼球,并且通过自己妙语连珠般的口才制造笑点,利用“牛郎是来自地球的,那么织女就是来自星星的你”、“最美好的爱情未必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深情的拥有”等等既幽默又比喻精准的语句使得该期节目气氛轻松而活跃。同时,将民间流传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追溯至其源头,形象而又生动地介绍“天庭版”、“人间版”、“自然版”这三个版本的牛郎织女故事。其中详细介绍了具有文字记载的《田昆仑》和《毛衣女》以及有图像记载的敦煌壁画,并且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姓名字号一说来解释“牛郎”和“织女”,在郦波教授的解释下,我们不难理解在当时古代中国的传统社会生产模式即男耕女织之下人们对于爱情的美好向往与情感诉求,“牛郎”指代当时辛苦耕种的男性,而“织女”则是指代缝补织衣的女性。通过主讲人幽默风趣的讲述使得观众在聆听自己所熟知的民间传说的同时了解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

(四)电视媒体的充分利用

本身文化类讲座节目就有着自身的缺陷,即节目形式较为固定,不太适合电视这样的视听媒介来传播,但是《百家讲坛》却十分讲究视听艺术的融合,根据电视媒体自身的优势,利用情景再现的技巧,融合电脑特技、影像资料、图表制作、以及动画模拟的技巧,丰富了节目的视听语言,而且节目还根据画面的内容配以适当的配乐,使得节目更加的赏心悦目,使得一个又一个故事变得更加形象而生动。例如《千古爱情之来自星星的你》这一系列节目中郦波教授在向观众讲述“牛郎织女”这一故事其中一个来源之时,画面以竖版竹简为底将记载《毛衣女》的文字呈现出来,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其中的意义,而在主讲人讲到十分重要的语句时,古风韵味的动画配以毛笔字体一字一字地缓慢呈现,同时还配以优美的音乐,使得观赏性大大提高。又如《大明疑案之唐伯虎考场舞弊案》,这其中表现唐伯虎舞弊入狱之时,画面采用情景再现的方式,使用真人扮演,复现了当时唐伯虎在狱中的情形,使得节目的真实性大大提高。又如,《论语》中为了真实再现当时的社会环境,当节目中主讲人讲述到孔子的授课之时,该节目采用情景再现的手法还原了当时孔子向学生们授课的场景,并且采用的是非真人扮演,而是动画模拟的手法,使得该节目的趣味性大大提高。文化的精英性与电视的大众性在这一节目中巧妙的融合,用画面讲故事,视听元素的融合使得原本具有自身缺陷的讲座类节目得到了弥补,使得本身缺乏形式感的节目变得更加富有吸引力,使得整档节目可看性大大提高。画面丰富多元,传播形式生动,是这个消费时代收视率的保证。

三、启示:未来发展

《百家讲坛》这一节目无疑是糅合了电视媒体的大众化以及文化的精英化,使二者的结合相得益彰,该节目宗旨强调“让专家为百姓服务”,题材选择以文学类为主,注重讲述方式以及策略,并且充分利用电视媒体的优势,使得节目的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可看性大大提高,因此获得高收视率也在情理之中。

高高在上的专家,也就是这里所指的精英,他们所传播的学术知识也就是精英文化;而百姓则是芸芸众生,具有一般文化的普通大众,“让专家为百姓服务”也就是使得精英文化透过《百家讲坛》这一窗口在大众之间传播。题材选择以人文历史类为主,即人文历史类题材更加适合深入浅出的讲述,这既保证了节目内容的学术性,也保证了节目受众的大众性。讲述方式注重设置悬念,即该节目通过设置一个又一个悬念来紧抓观众的眼球,一个悬念得到消解之后另一个新的悬念又会诞生,一个又一个问题吸引着观众,直到节目结束方才将总悬念消解。主讲人讲述策略的改变十分有效,注重话题的热点效应,表情达意幽默风趣,该抒情时直须抒情,时不时以妙语连珠般的语句博得观众一笑,适当地使节目节奏轻重缓急分明,这样一来节目氛围时而抒情、时而悬疑、时而轻松,使观众在观看节目时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而要注重电视媒体的精英化与大众化融合,不仅仅在学术性上要强调精英化,更要依赖电视这一媒体来突出其大众化特征将二者融合,充分发挥电视媒体技术性的优势,利用电视媒体视听艺术的特质,使得电视媒体在该节目中达到了精英化和大众化的融合。

总的来说《百家讲坛》这一节目不仅在目本身选题上强调知识性和科学性,更在节目制作和播出方面强调大众性和通俗性,同时也巧妙的运用了电视传媒广泛性和娱乐性等特点,因此使得精英化和大众化达到了一个相对平衡的融合。从精英化和大众化的融合角度来看,《百家讲坛》的成功是今后电视工作者应当学习的典范。

注释:

①论《百家讲坛》的经营模式,现代企业教育,2008.

参考文献:

[1]丁智擘.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传播价值与创新路径[J].传媒,2015(11).

[2]李一君.从《百家讲坛》的蜕变看当代电视节目中精英文化的生存发展[J].青年文学家,2011(17).

[3]杨曙.论后现代语境下平民学术的意义以及当下知识分子的分流――与葛红兵教授商榷《百家讲坛》和《品三国》的合理性[J].时代文学(理论学刊),2007(4).

第3篇:大众传媒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 进课堂 初中数学 利弊分析

在新一轮教学改革大幕拉开的形势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但和所有的科学技术一样,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同样存在利弊两个方面。下面,笔者将一一分析其有利与有弊的方面,探讨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水平。

在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势下,多媒体的普及和推广力度的加大,多媒体进入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更是势不可挡,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教学课堂后,实现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途径,我们发现它不仅丰富数学教学的教学手段、减轻老师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可以通过借助现代网络的海量信息,进一步拓展数学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师与学生课堂教学互动的兴起,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1 “多媒体进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利”分析

1.1 “多媒体进课堂”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进课堂与传统的课堂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进课堂具有强劲的优势,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及“多媒体进课堂”的逼真的声响效果、动态画面、丰富的色彩对学生不同感官产生有效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强化学习动机,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保持和有效运用。

1.2 应用多媒体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是连接小学和高中内容的桥梁,在这一阶段要学量抽象的数学概念。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是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也不易学,教师不易教。尤其是初中数学开始接触几何学,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利用多媒体独特的优势,借助多媒体与信息技术的分阶段动态演示,帮助学生不断拓展自己的立体感与动态感,进而使学生不仅能够对这些数学概念有清晰的认识,更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掌握一些学习技巧。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3 多媒体进课堂有助于教师教学的自我突破

传统教学模式下,历经几代教师的积淀,初中数学教学有了较为成熟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无疑对初中数学教师来讲是利弊共存。利的一方面是使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有稳中略有提高,弊的一面则是容易使教师产生依赖性,缺乏创新,。多媒体进课堂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使初中数学教学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媒体进课堂对众多数学教师而言,必须突破运用多媒体手段上的瓶颈,才能实现数学教学与学生心理契合,受学生欢迎,进而不断提升数学教学水平。

2 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进课堂之“弊”分析

2.1 教师与学生的依赖性

自从我校实施多媒体进课堂,数学老师常常使用多媒体上数学课,由于省了书,课堂容量增大、趣味性强,多媒体进入数学课堂可以说火热朝天。由此出现了教师与学生对多媒体的依赖现象。一方面,教师通过制作课件,使以往的重点、难点和抽象的概念讲解变得简单,长此以往,教师更乐意用课件的展示来替代教学中的“导”之作用,使多媒体成为主导,教师的讲解成为辅助。另一方面,学生在一次次的数学课堂中,有了多姿多彩的课件,一次次的强化,特别是通过翻看课件,可以很快地看到结果,使学生越来越难以静下心来去做演算,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脆弱,学生的数学水平没有得到真正锻炼。很显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一旦出现依赖性,将使多媒体进课堂成为初中教学之“弊”。

2.2 教学环境的不利变化

多媒体的使用为初中数学教学创设一个师生互动、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在我校,多媒体进课堂后,我校的数学老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是花更多的时间去备课、研究教材,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查找课件、制作或选择课件上。到了课堂,教师所做最多的事情也是点点鼠标,敲敲键盘,偶尔老师指点一两句。以往那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无疑会减少,教师成了一名课件的播放员与解说员。与此同时,在这种数学教学环境中,学生感觉是看了45分钟的电影不是在上数学课。这样的教学环境,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平台被计算机替代,教师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难以生成,学生积极的发言也在连续的放映中逐步减少,数学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2.3 教师自身多媒体技术低的负面影响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众多数学的专业软件也为数学教学与学习提供了多种的选择。从我校的实际来看,尽管多媒体进入课堂是事实,但据我了解,数学老师对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只是处在一个层次很低的初级阶段,初中数学教师对多媒体与计算机的应用还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 PPT一直是我们学校数学老师制作的主要软件,而会使用初中几何画板等专业软件数学教师屈指可数,那些更为有效也更为专业的数学软件的应用更不用说。教师多媒体技术低,使一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容易出现应付了事,甚至粗制滥造现象,使多媒体的应用不仅没有给数学课堂带来好处,反而使传统教学的优势也丧失了,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伤害非常大。

第4篇:大众传媒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传统媒体公信力 新媒体 困境

新闻传媒的公信力是指新闻传媒能够获得受众信赖的能力,①公信力概念的逻辑起点是信任,是受众的一种主观行为。②笔者认为媒介公信力主要围绕三个关键词,即媒介、公众、信息传播,媒介是信息传播的渠道,传播的终端在公众,信息传播是媒体获得受众信任的依托,所以媒介的公信力主要是公众对信息传播渠道或者传播者的依赖感和信任度。

一、传统媒体公信力的发展现状

传统媒体公信力面临着来自新媒体以及自身发展弊端的双重压力,2003年社科院对12城市的调查发现,大众最信任的媒体是传统媒体。③2011年经网络调查,获悉的《媒体公信力调查分析》报告中显示44.3%的受调查居民认为互联网是他们最相信的媒介,电视的信赖度占26%,报纸为16%,④由此看出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呈下降趋势。

1、新媒体的冲击和压力

(1)新媒体降低大众对传统媒体的依赖

新媒体的兴起,打破了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垄断地位,人们不仅可以通过网络、手机、车载媒体等渠道来获得信息,还实现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我传播,据《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12月,网络新闻使用率为77.2%,用户规模达3.53亿人,用户人数年增长4535万人,年增长率14.省略/13665226-1574859.html

④《社科院12城市调查发现:传统媒体网站公信力最高》,

⑤李玫瑾,《媒体应冷处理“江苏泰兴案”》,《中国青年报》,2010-4-30

⑥胡正强,《客观、公正、全面、平衡――论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具体化》,《新闻爱好者》,2003(7)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234

第5篇:大众传媒的利与弊范文

本期我们特约清华大学彭兰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宫承波教授组织硕士生和博士生就全媒体“中央厨房”模式的成因、发展以及存在的利弊进行分析,并寻求合适的解决路径。

【内容提要】 “中央厨房”可以有效地整合其人力、信息、渠道等方面的资源,最大限度节约人力成本,并且能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但是,“中央厨房”的建立,也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如内容同质化、生产模式的磨合风险等问题。因此,认清“中央厨房”的利弊,可以使媒体更有效、理性构建这样的模式。

【关键词】 资源整合 媒体影响力 信息冗余

在2015年全国两会的媒体大战中,全媒体“中央厨房”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所谓全媒体“中央厨房”,是指将记者采集的素材纳入全媒体数据库,进行二次加工和编辑,使之成为新闻半成品,再由各平台根据其传播特性进行再次深加工,最后的终端产品通过不同渠道多次发送的内容生产机制和数字化传播模式。

其实,“中央厨房”在国内早有先例,早在2007年6月,《广州日报》就成立了“滚动新闻部”,可以说是“中央厨房”的前身。然而当时滚动新闻仍作为报纸的附属服务产品存在,其内容亦依附于报纸,尽管经过了简单的加工,但并未形成针对新媒体平台的编辑和运营规范。

时至今日,全媒体融合、“中央厨房” 内容生产流程和机制已经成为众媒体工作的重点,包括人民日报社、搜狐、中国青年报社、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南京报业传媒集团、河南大象融媒等多家媒体单位,都将其作为媒体发展和转型的要点实施。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全媒体“中央厨房”在目前的发展中存在怎样的利弊,面对媒体融合的大潮,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一、“中央厨房”的价值所在

(一)资源整合,成本节约

《中国记者》值班主编陈国权曾指出,“中央厨房”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学者布雷德利通过测算得出的同一个新闻选题,报纸、广播、电视记者的前期采访成本比例大约是1:1.8:3.5,如果同一个集团不同媒体实现互动和整合,发挥协同效应,把同样的信息包装成适合不同媒体的产品,一物多用,就可以相对节省成本,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①“中央厨房”的关键词在于“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很明显,通过“中央厨房”的集中烹调,媒体可以有效地整合其人力、信息、渠道等方面的资源,实现一套人马、多个出口的运营模式,最大限度节约人力成本,并且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如《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模式就是记者一次采集,编辑多次生成,渠道多元传播,一个产品、多个出口,无疑实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再如近几年大火的微信公众号,其运营存在新闻采编力量薄弱、信息资源配置和记者获取信息渠道有限等方面的问题②,多为传统媒体编辑轮岗兼任运营,将传统媒体上的内容拿过来稍加改动或直接转载其他平台的内容。而“中央厨房”模式使传统媒体的微信平台有了内容支撑,在体现平台特点的同时节省了采编资源。

在遇到重大事件时,“中央厨房”尤其能体现其资源整合的优势。如2014年8月南京召开青奥会期间,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组织了“七大媒体联盟看青奥”行动,建立了青奥新闻资源共享平台,国内七大媒体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互动。③

(二)兼顾时效和深度,实现与大众的双向交流

传统媒体发展的软肋,在于传播方式较为死板,不能让读者和受众从更多方面很好地了解新闻,很难及时与其进行交流互动,以及反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④而“中央厨房”产生的契机在于互联网媒体的发展,基于互联网进一步产生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的优势就是时效性。“中央厨房”的内容生产流程使传统的新闻采编“食材”得以最快地被送到“餐厅”。同时,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内容永远是根本,“中央厨房”在解决时效的问题基础上,将来自同一“中央厨房”的“半成品食材”再次加工成深度稿件,在报纸、门户网站等传统媒体的“餐厅”里,兼顾了报道的质量,实现了时效与深度两手抓的传播目标。

搜狐的“中央厨房”模式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当遇到重大突发事件,《点击今日》会在当天出稿,而制作周期较长的《数字之道》可以通过简版的“数读”在几个小时内呈现,抢占时间的同时为深度稿件争取了时间。⑤除了传统采编部门的工作模式转换,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不能忽视的还有已逐渐成为主流的参与、互动的受众意识。同样以搜狐“中央厨房”为例,“搜狐评论”是区别于其他媒体传播方式的一大亮点。受众的评论作为一种带有判断、输出价值观的新闻素材,其作用是客观报道所无法替代的。因此,搜狐在“中央厨房”分发的“食材”基础上,加上受众的评论的元素,将“受众资源”转换为“信息资源”,实现了与受众的双向互动。

(三)统一价值观,奠定媒体影响力

在尚未实行“中央厨房”模式的时候,移动端和PC端经常会出现稿件观点不一致的“打架”事件。“中央厨房”模式的优势就在于,分发给各部门的“食材”并不是原始素材,而是统一了观点的“半成品”,在此基础上各平台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再加工的稿件,确保了整体的价值观。如搜狐在“中央厨房”模式的改革中,重新整合了搜狐新闻突发事件处理小组,重新分类分级,一旦大事件出现,统一部署,对独家报道推送不再各自为政,保证了具有搜狐独到气质和独家内容的报道能又更广泛的传播。

根据“中央厨房”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波纹理论”,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通过不同媒体平台像水波一样一层一层传播出去,各平台发挥各自的媒体优势,形成一个完整的传播体系。“中央厨房”一家媒体的价值观通过不同平台辐射出去,最终凝聚成该媒体的核心力量。

如“9・3 阅兵”时,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向人民系媒体推送了12篇稿件,均通过新媒体首发,并针对各个渠道的特点联动,形成全媒体报道矩阵,内容权威、视角多样, 更推出了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全景技术制作的产品,使人民系的媒体产品覆盖更广,影响力更大。

二、“中央厨房”的弊端

(一)信息冗余,内容同质化

尽管“中央厨房”模式下的最终成果经过了适用于各平台的再加工,但本质上都源于同一个“厨房”,信息的有限性使内容同质化的问题不可避免。

然而,不同类型媒体各自的特点要求其必须生产出该平有的“食物”。如电视要求形象,报纸要求深度,广播要求感染力,网站要求快捷丰富,客户端要求综合丰富,微博微信要求活泼抢眼,“中央厨房”的模式显然有些力不从心。而内容同质化必然导致信息的冗余、重复。

(二)降低人力成本背后的代价

全媒体“中央厨房”节省了人力的成本,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中央厨房”导致记者和编辑之间的扁平化沟通模式被改变,沟通成本明显增加,甚至有的媒体还要进行人员机构的调整以配合“中央厨房”的实施,无疑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又增加了其他的难题。

搜狐在构建“中央厨房”的“五大哨所”(搜狐PC端首页、PC新闻首页、PC弹窗首页、手机搜狐网首页和新闻客户端首页)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以传播渠道划分部门的方式,变成以内容方向划分,并且在内容融合的背后涉及了技术的后台打通。这一系列改革的确使搜狐在实行“中央厨房”模式的过程中如虎添翼,但是这一改革举措并非任何媒体都能效仿。

很多传媒集团的不同平台分属于不同的子媒体,即使亲如兄弟,由于存在共同的利益诉求:受众和广告客户,也存在竞争关系。⑥从大环境上考虑,我国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电信、移动分别归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跨平台融合更加困难。“中央厨房”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其他成本支出,也会造成新生产模式的磨合风险。

(三)综合实力受内部竞争干扰

尽管很多用户呈现跨平台的特征,但是新媒体自产生之日起就在与传统媒体抢夺用户。全媒体“中央厨房”的生产模式,在进行媒体融合的同时,也是将传统媒体上的资源优势转嫁到新媒体之上。当相似的内容在同一媒体品牌的不同平台传播时,相当于媒体内部进行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该品牌对外的整体竞争以及其综合实力的建设。

三、未来,何去何从?

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全媒体“中央厨房”作为新兴的生产和运作模式,值得我们研究和反思。

(一)打破组织结构的藩篱

以“中央厨房”为代表的媒体融合并不仅仅是内容的融合,更重要的是组织结构的融合。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炜曾经表示,要改变新老媒体“两张皮”甚至新媒体业务之间也“各自为政”的局面,就必须调整原有的组织架构,该合并的合并,该打通的打通,使整个媒体集团更趋于平台化。⑦只有冲破传统组织结构的藩篱,才能使资源有效地流通、共享,建立新的新闻生产流程。

(二)媒体人面临成长挑战

新媒体的兴起一方面要求媒体单位建设技术队伍、数据中心,另一方面也要求全体从业人员具备互联网思维和运作能力。传统采编能力已经无法满足新的媒体形势,这要求媒体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跨平台的工作才能,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同平台交互运营的需求。

(三)关注受众才能被受众接受

全媒体融合的契机是以社会化媒体为代表的新型媒体形式的兴起,媒介的融合也应是以人为核心的融合,而“社交”与“关系”又是人们在新媒体平台上的需求与活动的核心,媒介融合的深化过程,也是社会化媒体的思维与应用在传统媒体的渗透过程。⑧全媒体“中央厨房”是一个从新闻作品向新闻产品转换的过程,作品化导向与产品化导向下生产的内容产品有着本质区别,后者强调以用户为本位,在服务用户的同时实现产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⑨也就是说在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受众的身份发生了转换,不仅是信息的单向接受者,更是决定新闻产品命运的检验者,有时甚至还会成为新闻制造者和传播者。因此,面对媒介融合,必须关注用户,实现传播者与受众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未来发展的可能。

注释:

①陈国权.“四问报业‘中央厨房’的转型价值”[J].青年记者,2015(3)

②辛晖晖.“媒体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特色与发展短板探析”[J].老区建设,2015(12)

③陈正荣.“打造‘中央厨房’的理念、探索和亟需解决的问题”[J].中国记者,2015

④张宪红、赵伟.“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作品生产的创新形态”[J].新闻论坛,2015(4)

⑤吴晨光.超越门户:搜狐新媒体操作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年版。

⑥陈国权.“现阶段媒介融合易产生的负效应”[J].中国记者,2009(6)

⑦吴晋娜.“何炜:媒体融合不必照搬‘中央厨房’”[N].光明日报,2015年7月25日第6版。

⑧彭兰.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年版。

第6篇:大众传媒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高中英语弊端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50

高中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会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确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同时也存在诸多的弊端,值得我们注意。

一、高中英语教学应用多媒体的弊端

1.教学流于形式

很多教师在课件的实际制作过程中,为了追求外在美,过于注重华丽的动画和视听,很多与教学内容没有太多联系甚至是不相关的图片、动画等穿插在课件中,这样的教学不是以学生为主,也不是以教师为主,而是一堂展示多媒体课件的课堂。丰富多样的插件分散了学生大部分的注意力,让学生只对课件中有意思的图片和动画等有印象,完全没有关注和记忆授课内容,这样的教学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比如高中英语必修2 Unit 4 “Public transport”教学中,一位教师又是播放奥林匹克运用会的视频,又是展示中国申奥成功的历程,还讲了很多奥运会的故事、运动员的故事,课堂看上去热闹非凡,但是无论是对于“知识”还是“技能”抑或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无太大意义。他只是彰显了这节课的形式,却忽视了教学的核心目标。

2.教师的肢体语言作用减弱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自己语调的高低、语速的急缓、手的动作以及眼神等充分发挥自己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利用多媒体后,学生往往把精力都放在屏幕上,不再注意教师,也就不可能从肢体语言方面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 如,在教学高中英语必修4 Unit 4“Body language”时,教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一边讲解课件一边利用肢体语言辅助,但是学生却将注意力都放在了课件上,并没有去看教师的肢体语言。

3.教师角色定位不准

教学活动的过程历来都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学生的配合与回应,否则就无法促进教师更好地发挥教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倘若过多使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师生互动会因此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我们无须把所有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全部展现在多媒体中。高中学生尚无极强的自律能力与自主力,如果整节课置身于大量图片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其学习注意力会受到极大的分散。

二、高中英语多媒体教学弊端的应对策略

1.注重传统教学方式的贯穿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均依赖于多媒体课件。此等多媒体课件展示,会严重制约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大大增加课件中无效信息的展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恰当地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等精心备课或者制作课件。课件制作完成后,还必须反复检查与完善,保证课件内容与教学目标完全一致,并能够明显地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与体现教学结构。教学伊始,教师可以采用导学案的方式,将学习重难点印成资料发给学生,以此引导学生充分把握课堂学习中的重难点,严格拒绝多媒体课件中无效信息的输入。对于教学中的某些重点,还要将之板书在黑板上,以此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与理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有效避免多媒体课件中无效信息对学生大脑的冲击。

2.加强师生互动性

教学时,我们既要注重提高自身利用教材开发制作课件的能力,还要加大整合多媒体教学中情境学习与自主探究的力度。教师身为多媒体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与组织者,必须学会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众多优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与英语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氛围中自主学习,并自觉开展生生之间与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深入探讨。同时,我们要加大引导学生互相点评英语学习活动的力度,以此激发学生的英语思维,有效促进学生听力能力的提升与口语表达能力的形成。

第7篇:大众传媒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 电视新闻发展;现实困境;热点及利弊;分析和总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5)01-0095-0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视新闻事业逐渐走向了发展的鼎峰时期,国内外事件的链接、国内热点的报道、各省市民生的展现,让电视新闻行业成为众人眼里的“香饽饽”。在外界传媒和国家机构的不断鼓吹和加大改革的力度下,电视新闻事业慢慢被褪下了身上披着的那层神秘的面纱,显露出一些内部潜藏的不足和弊端,遭到业内人士的质疑和评论。在信息化爆炸的时代,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电视新闻逐渐从日常生活中的首要地位退居到二三线选择,不再是人们追逐的目标,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与危机。

众所周知,我国电视新闻发展评论的选材,基本上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和现象。电视新闻选题除了要紧贴当地特色外,还要紧贴热点、焦点且评论性要尖锐直接。新闻事件遵循的原则就是抓住每日发生的重大、新鲜事件,通过与新闻节目的有机配合,及时以有效途径进行传播和影响,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利发展。

结合当前我国电视新闻发展遇到的问题和瓶颈,作出以下几点分析与总结。

1 电视新闻发展应遵循权利与义务相结合、自由与自律相结合的双重路线

实事求是地说,作为社会公器,我国电视新闻在进行各种形态宣传的正面性和积极性,弘扬正能量和科学发展观方面,起着强而有力的作用。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各类矛盾凸显期,各类电视节目的涌现显示出来的正面效应日渐受到重视。

电视新闻报道的主体参与群体是普通公民,他们作为广大人民群众中发言最有力的组成部分,对公众发展事业非常热心,民生大计及社会热点都会成为日常生活中茶余饭后的话题。这些现象通过他们的发现和举报发出主流声音的媒体评论,让新闻报道具备及时性、真实性、新鲜性和强效性。

除了坚持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外,电视新闻行业自身也在寻求着自身的普及之路和发展之路。除了国内一些偏僻贫困地区还没连接电视网络信号之外,基本电视资讯节目覆盖80%的地区,形成广阔的媒介网,打造无数条与国家领导直接请示、与主流干部直接交流和与人民群众直接对话的渠道进行信息化和生活化的传递和分享。

在坚持走电视新闻发展中应时刻将权利、义务、责任统一结合起来,更加强调了媒体的社会责任,记者的报道责任,事件的传播责任。很多人在追求言论自由的同时大肆鼓吹“评论自由”,往往只顾“表面自由”而忽略“内在约束”,大有“口无遮拦”之风,忽略了“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真正内涵。新闻报道也从过去的批判性转为如今的参与性,我们在强调“言论自由”和保障“新闻自由”的同时,必须将“自由”与“责任”结合起来,在相关的新闻报道中,必须主动采取有效措施捍卫新闻的真实性和深刻性,更好地实现新闻自由和保障公众基本媒介权利,形成法律意识强大宣传效果良好的有效防御系统。

2 电视新闻发展应进行有效改革,达到政治领导和经济效益的一致

电视新闻发展行业从改革开放以来,坚持走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路线,无论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始终以昂扬的姿态良好的心态在社会浪潮中积极进取。

而当今国际时势发展需要、国民的日常资讯需要及未来栋梁吸收需要等,不断促进电视新闻行业审时导势,追求创新,以更科学的手段、更贴心的服务和更完美的追求去开拓新市场打开新局面。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中,加快自身的学习借鉴能力,努力接洽各家有发展潜力的新媒体,打造全新一体化的媒体新闻新平台,做到新闻无国界、无歧视和无障碍,在社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下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我国新闻发展正处在深度文化改革当中,从当今改革的力度来看,还没有起到彻底的根治效果。国家政策依然对文化改革处于绝对掌控当中,作为暂时过渡性的政策,新闻自由要受到更多动荡性的影响和不自觉的定位。正因如此,更加要保持政治领导和经济效益的一致。

新闻传媒市场最初为了缓解国家与市场的政治压力与经济压力,以求达到政治领导和经济效益的一致,虽然力求新闻自由报道,但往往受到经济利益的牵引而有所将就。只有通过不同的改革方式,新闻自由的灵活性才能得到提升。不仅吸引民众主动参与到新闻报道中来,甚至可以成为新闻报道的相关制造者,改变了原来的只有固有话语权和决定权的电视播报形式,更加简单公开化,更加亲民火热化,民众与媒体关系从过去的“脱离对立”变成现在的“紧密相连”,颠覆了传统印象中对新闻自由的狭隘定义标志着群众的思想对电视新闻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行为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也正因如此,新闻自由才能与言论自由更好地站在同一条战线上,防止电视新闻事业发展出现畸变的

可能。

3 电视新闻发展应宣传“真善美”与服务“大环境”并重

在我国电视新闻发展历程中,民生新闻和公众新闻扩大了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民生新闻和公众新闻的兴起,不仅为媒体带来了高居不下的收视率与曝光率,更打破了长期固守不变的以录制节目为主的旧式电视新闻传播模式。在以群众为中心的传播思想下,出现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民生形态。

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以新颖有趣的表达方式出现在平时生活中,既减少了枯燥无味,又增添了情趣优雅,更能以直接自然的方式打开群众禁锢的心灵和麻木的眼睛。群众的利益得到更多渠道的重视和保障,新闻传播得到更多的资源与分享,如果一旦发生信息传递的断裂和误导,就会导致传媒重点发生转移,民生传统发生断流,新闻自由内容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相违背,产生更多不稳定因素和言语冷暴力。

电视节目内容必须尽可能扩大报道范围,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刻涵义和历史价值,既要联系实际与时代接轨,也要考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需要。比如说在近期发生的众多热点事件中,选择与电视栏目风格定位相近的事件进行报道,要从地方生活中汲取素材和资源,突出地方特色,从而引导传播中的舆论话题,引起群众关注。所以,电视新闻作为大众传媒中的重要一环,要善于发挥引导作用和鼓励机制,不但要强调大环境的经济发展和物质积累,更要重视小人物的“真善美”和“精气神”的弘扬。

第8篇:大众传媒的利与弊范文

自从网络出现了,传统的媒体传播又有了更为便捷的方式。网络在文学作品的传播中具有速度快、普及广、容量大、互动性强等特点,这是传统的传播方式所不能比拟的。正因为如此,网络的发展为文学的传播拓宽了渠道,为作者和读者的沟通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也为文学创作者和文学评论家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对话平台。从而,网络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文学创作的繁荣,有利于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同步发展,有利于扩大读者群体,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群体。

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优势,又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和学习方式,对青少年来说,使得他们的业余时间被分散到各个不同爱好方面,从而减少了阅读文学书刊的机会。不过,对于那些有文学爱好的人来说,尽管网络有可能分散他们的一些注意力,但是,这种不自觉的行为毕竟是少数。

从文学创造者的角度来说,网络的发展不仅使他们可以十分方便地查阅资料、寄送文稿、与编辑读者沟通交流,更给他们提供了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作品发表平台和评论平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当然,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太过于稚嫩,但即使稚嫩如《小学生作文选》,不也曾是多少大文学家们的成长摇篮吗?不也为文学的进步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吗?

从对文学作品的角度来说,网络的自由性和兼容性使其从高高在上逐渐回归民间,平民化,大众化、人性化趋势明显。不过,它的这些特点也带来了垃圾文学一定程度上的扩张但这不更说明网络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吗?

从对文学传播渠道的角度来说,网络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超链接、多媒体等带来的渠道的多样化,即时通讯、快速传播带来的传播快捷化,超越地域限制带来的影响广泛化,电子传输带来的价格低廉化,可谓是多快好省。

从对文学受众的角度来说,即能足不出户就阅读到海量信息,亦可迅速从中摘选出有用的,还可与志同道合者交流感想或者直接将自己的想法反馈给作者,甚至加入到创作的行列中去。

从对文学传播效果的角度来说,从最初的论坛到现在的博客,从断断续续不成篇章到挥洒自如自成体系,我们已惊奇地发现网络在朝着更适应文学创作规律地方向发展,其传播效果日渐彰显。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提供便利,给作者和读者的互动创造了条件。对文学的发展利大于弊。

何为文学?他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反应客观现实的一种艺术。而判断网络发展对文学弊大还是利大,就是要看它是否更有利于文学充分真实的反应客观现实,是否有利于文学创作的工具,即语言文字的发扬光大,以及是否更有利于文学发挥其真善美的导向作用。

文学源于创作的灵感,李白孤舟而漂,方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迈。柳永不贴近市井,哪来的“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的缠绵。归根究底,文学来源于现实生活,抛开现实的基石,文学的大厦只能轰然倒塌。人们流连于网络,忘记菜市场的喧哗,摆脱了挤车的辛苦,且不说对人类发展利弊孰大,至少,让人们在现实中真切接触的减少就让我们不能再奢望能描述《三味书屋》中百乌的乐声,体会《乱世佳人》的坚强。

因为网络的零起点,使得里面充斥着大量的粗制滥造、无病的作品,而这泥沙俱下的局面,必然会影响到文学的纯洁性,会降低读者的阅读品味和阅读兴趣,对于文学的繁荣起到牵制的作用。大量网络用语充斥着我们的文章。众所周知,网络使用的主流人群是青少年。他们拿起了“886”放下了“依依惜别”,有了“1314”抛弃了“山盟海誓”,试问文学的工具――语言文字发展至此,我们该向何方寻找”梦里花落知多少“的芬芳。

由于网络的发展产生的便利,写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很少像传统的纸质媒体时代那样的宇斟句酌,反复推敲,而是追求创作的高效率和自由发挥,对待写作的态度不如以前严谨,甚至于充斥着很多的网络语言,这也会淡化文学的光芒。

歌德六十年磨一剑,方铸《浮士德》,贾岛几经推敲,才有“僧推月下门”。试问,没有千锤百炼,不经几番思索,何来流芳之作?如果文学的堆砌,片断剪贴都是文学,那么,文学将何去世何从?

第9篇:大众传媒的利与弊范文

一、案例

2016年9月10日上午,被告人张某、陈某、包某指使其他同伙分别潜入2016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崇明考点,利用随身携带的作弊设备将考试试卷视频传送至考场外,场外通过截图工具将试卷截图,打印后交由事先安排的人员在场外做题。答案形成后,再将答案通过作弊设备传送给考生。当场查获使用作弊器接收答案的作弊考生60余名。

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组织考试作弊罪对被告人张某、陈某、包某提起公诉。被告人张某、陈某、包某均以组织考试作弊罪被判刑。

二、法律意义上诚实信用的理解

诚实信用通常简称“诚信”,我们平时所说的讲“信用”、有“诚信”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同一个意思。相比较口头、俗语方面的讲法,正确理解法律意义上的诚实信用对营造“人人讲诚信、事事讲诚信、处处讲诚信,争做诚实守信崇明人”的环境氛围和打造“信用崇明”更有意义。

诚实信用主要可以从道德层面和经济层面来理解。道德层面诚实信用是对一个人总的素质、文化修养、遵守各种道德准则总体情况的评价,属于主观认识领域。经济层面,则更多强调法律规定义务、合同约定的责任,是对一个人对契约履行状态的评价,倾向于客观行为表现领域。我们日常生活中在车站、主要路口显示屏、公示栏等处见到的“法院失信执行人名单”就是诚实信用在经济层面的一个典型表现。

法律意义上的诚实信用是一个舶来品,虽然是以社会伦理观念为基础 ,但不是源于我国传统意义的道德诚信,而是源于西方社会在契约论基础上的规范准则,具有法律的约束力,用以保障社会主体受到契约的限制,是道德规范法律化的产物。诚实信用在法律上主要体现在民法中,法律界人士称诚信原则是民法的“帝王条款”,主要是源于其在法律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合同法中体现的更为突出。一般认为,诚实信用是指当事人在市场活动中应讲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的利益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当然,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中的“帝王条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其他单行法中也有体现。如刑法中也有关于诚信的一些表述:诈骗罪,公司企业行贿、受贿罪以及本文开头提到的组织考试作弊罪等都是诚实守信失衡的一种极端表现。

三、诚信考场的重要意义

(一)公平的考试环境对政府公信力的意义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通过自身行为获取公众信任、支持和拥护的一种能力,它实质上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

近年来,随着法治社会的建设,民众的法治意识越来越高,权利意识越来越强,对公平正义的向往也越来越强。考试,作为政府主导下的一项涉及民生的工作,尤其是涉及到工作、岗位、资格类的考试更是关系到民众的日常生活。可以说,考试的公平性是政府工作公平性的最好体现,关系着政府的公信力,关系着政府在公群众中的形象和权威,直接影响政府的执行力。

(二)公平的考试环境对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考试是选拔人才的途径。隋朝开始,我国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来选拔官吏,即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种考试制度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虽然科举制度在后期存在一系列弊端,但是不可否认其对人才选拔的开创性意义。

现在我们采用的考试制度,是在科举制度上的推陈出新,目的就是通过营造公平的考试环境来选拔一些真正有能力、有梦想的人。这种公平的考试环境会让群众认为,只要自己能力强、有梦想、有激情、有热情,就能够通过自己考试来达到目标,这是对人生正确价值观的缔造和维护。

唐海龙书记在区委一届五次全会中指出:崇明今天的发展成果来源于奋斗,要牢牢抓住来之不易的奋斗机遇,勇做新时代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不懈奋斗者。奋斗,这是唐书记对新时代崇明人价值观的寄托,这样的寄托则需要公平的考试环境来保障,否则再美好的蓝图也只会变成水中月、镜中花。

(三)公平的考试环境对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意义

党的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导致人民群众在物质满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人生价值的实现,如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关注、对诚实信用的坚持等。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这句话是政府工作的指导方针。公平的考试环境是诚实信用的重要方面,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到子女入学考试,大到人生职业选择,考试伴随人的一生。可以说考试是事关每一个人的一项制度,公平的考试能塑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也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四、对建设诚信考场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近年来,崇明检察院通过深入区实验小学、扬子中学、各企事业单位等机构以及依托检察开放日、新媒体工作室、崇明检察等平台,通过以案说法、案例解析等方式向公众传播了遵纪守法的意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扩大诚信考场的宣传力度,区教育部门可以联合相关机构一是要在各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巡回讲座,力求在考试需求最大的主场地做到宣传深入人心,刹住替考需求之风。二是要进一步严明诚信考试的要求。在招生简章、考场规则宣读等环节做到一考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