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互联网教育市场前景范文

互联网教育市场前景精选(九篇)

互联网教育市场前景

第1篇:互联网教育市场前景范文

一、分析“互联网+大数据”给市场营销带来的影响

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创新经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各行各业突飞猛进。互联网+大数据对于市场营销有着重大的影响,若市场营销企业沿用传统的市场经营模式,则无法在信息化时代中获得核心竞争力。

1.4P转变为4E

对于企业营销人员来说,4P理论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常识,但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发生转变,而市场营销渠道也发生变化,营销活动促销也不一定需要广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颠覆了人们对于市场营销的认知。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市场营销更强调4E,也就是Expeirence(体验)、Expense(花费)、E-shop(店铺)、Exhibition(展现)。各大电商平台纷纷表示卖的不只是产品,更是产品体验。而顾客花费的不仅是流量和金钱,而且还有时间。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沟通更加快捷,企业的产品服务和产品价格不需要标准化,产品定价可以因人而异。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营销渠道扁平化,产品生产商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客户,而客户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电商平台购买商品。其中,电商平台销售的产品最重要的是展示,因此,电商商家可以利用官方网站和社交网站传播商品品牌信息和营销信息,营造良好的品牌影响力。

2.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制定营销策略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市场营销渠道和模式发生改变,大数据,流量红利,粉丝经济等大量互联网词汇充斥市场,百度搜索,腾讯社交,阿里电商等都是依托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大数据背景下,电商商家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客户来源和客户需求,通过数据创造出市场经济。小米充分利用了粉丝经济赢得经济利益,目前,流量已经成为衡量网站受欢迎程度。

二、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

1.市场营销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和规范

一是市场营销教育教学课程结构过于落后。当前来说我国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落后,课程结构和知识不够完善,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了营销实践经验。二是市场营销专业部分课程知识反复出现的情况突出。三是市场营销教学课程更新速度相对较慢,许多陈旧的课程知识仍然使用,而与时俱进的课程知识相对较少。四是实践课程相对较少,很多学生空有理论知识,一旦面对实际问题就无法解决。五是市场营销选修课程教学体系不够完善,高职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和视野开设了选修课程,但是由于选修课程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因此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

2.市场营销教学内容严重脱节

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育教学内容脱节,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一是市场营销课程知识内容和企业岗位技能脱节。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大多重理论而轻实践,开设课程理论占总体比例偏重。二是市场营销教育教学内容和信息化十大发展脱节。调查来看,目前我国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设计和工作岗位知识体系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不对称,导致高职学生学习的市场营销知识无法满足现代信息化时展的基本要求。

3.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市场营销实践是巩固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高职市场营销传统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学实习或者综合实习的方式来巩固理论知识,教学形式过于单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职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设计实施教学,拓宽知识领域和视野,适应现代企业工作岗位对营销人才的需求。

三、在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促使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建成

1.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和机遇。当前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基本都是90甚至95后的年轻群体,其自身拥有丰富的营销专业知识,尤其从小生活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使得其在日常交流沟通和信息获取过程中都极度依赖互联网。该群体理解并熟练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能够借助互联网创造大量财富,以互联网为基础能够对该群体的创业活动行程极大的帮助作用。在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所开展的创业活动极大地降低了创业的进入门槛,而大量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创业平台和机会,因此在大学课堂中应当开设关于线上营销、电子商务、微信开店等多种营销类课程,继而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形成有效培养。

2.在柔性教学过程中将“PBL递进式翻转课堂”作为核心

随着互联网2.0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和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在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在此背景下,学徒制、翻转课堂等柔性教学机制应广泛应用于课堂教育教学,实施过程突出以学生为核心,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课程资源实施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例如:爱课程网、精品课程等)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而教师应当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解决,从而实现内化的提升。在该种机制下有效突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在引入PBL教学机制之后,将会开展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项目为重要载体,以任务为最终驱动”的完善柔性教学机制,最终形成了课堂内翻转的柔性教学机制。

在此过程中必须充分明确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并以此为出发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继而形成具有较强特色的专业课程群。在此过程中应当同时囊括多种课程和项目。并且按照学生的基本进程促使课程群实现阶段式发展,在此过程中应当补充项目和讲座以及专题等多种柔性学习机制。

在完成上述目标之后,应当对所有课程最终的教学目标进行深入分析,明晰不同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并且在不同知识点的实际学习过程中形成阶段式发展的基本趋势。对于不同知识点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必须对其自身的重要性进行准确定位,有效确定课程学习的知识模块,并形成能够充分突出培养能力的课程学习项目。与此同时,为了充分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效果,应当对课前、课中及课下翻转整合,并形成知识模块的阶段式翻转课程机制。

将PBL递进式翻转课堂作为核心的柔性教学,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对于项目学习任务的设计,其作为该种教学模式开展的基础,应当围绕营销工作岗位设计相应的课程教学目标,与所有知识单元形成一一对应关系,准确梳理不同知识点的重要性和之间的递进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与之关联的项目学习任务。

二是翻转课堂实施中对于过程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及学习资源的建设。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注重以工作岗位技能为学习目标,以项目学习任务为主线,实施翻转课堂柔性教学资源的建设,该种教育资源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展现出工作岗位内容的针对性、有序性和递进性,并且和知识的重要程度和不同阶段的项目任务形成一一对应关系。

三是对于“课内渐进式课堂翻转”目标的实施,是实现该模式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为了确保翻转课堂实际教学的完整性和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可以将课前、课中、课后的翻转整合形成课内渐进式翻转教学。在此过程中应当按照下列步骤逐渐开展,首先应当由老师明确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学习思路。其次,翻转课堂的实施事宜互联网和教育融合为基础开展的,在此过程中必须获得教学资源环境的有效支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实现个性化和协作学习的融合。学生以小组为项目团队组织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并交流总结。教师根据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实施评价。最后教师应当对本堂课的知识点进行串联讲解,促使学生对所有阶段的翻转学习内容形成清晰准确的认识。

四是促使课外综合性翻转学习目标的开展,其作为“PBL递进式翻转课堂”最为重要的补充,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未来职业规划差异形成了充分考虑,通过对学生团队的组件和专门教师的指派,实现课余时间的充分利用以及个人能力的提升。此外通过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以及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PBL学习方法的广泛应用,最终实现学生综合专业能力的提升。

五是对于“PBL递进式翻转课堂”柔性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方式进行准确判定,在此过程中可以划分为总结、评价、反思三个重要部分,学生通过评价结果,能够更加清晰有效的认识到自身在柔性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继而总结经验,掌握更加专业和全面的能力,最终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对于教师来说,借助评价结果能够对自身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形成修改和完善,最终实现柔性教学效果提升的同时,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3.对于O2O背景下,营销岗位技能人才的培养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对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以互联网行业发展需求为基础,通过对O2O背景下营销类岗位就业方向的分析,不断向着网络营销职业发展领域靠拢和聚集。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须根据企业工作岗位的需求,形成与之对应的课程内容与标准。市场营销专业更应当对PS、产品摄影和PPT等多种基础性工作技能进行培养,要求人才具备文案、演讲、表达以及人际沟通的基本能力。更要求专业人才能够掌握网络营销推广、网络销售、营销策划、销售以及市场调研等多种技能。

4.推动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深化的校企合作

在互?网和大数据背景下的各种校企合作应当充分使用时展需求,以当前的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大数据为重要支持,通过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和企业所需人才衔接的方式,实现市场营销教学活动和企业生产活动的完美配合。

第2篇:互联网教育市场前景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室内设计;教学模式;改革

1 研究背景概况

随着全球网络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与社各行各业的融合成为当今社会科技进步的重要指标。“互联网+”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全面融合,并深化所有传统行业的创新构建。中国的“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已然成为教育发展的大方向,职业教育正面临着绝佳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它与“互联网+”技术的相互结合必然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室内设计及其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而互联网时代下的室内设计正逐步向智能化设计方向发展,室内设计教育也必须与时展相适应,所以,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室内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成为必然趋势。

2 中职学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现状分析

2.1 中职学校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化

我国室内设计教育从1957年开始,至今已有将近60年的历史。经历了各个时期的发展,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水平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现阶段,我国中职学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仍然停留在“工艺美术教育”的观念上,有当代设计教育的内容,但与当代所言的“设计教育”还有相当大的距离。[1]课程之间没有连贯性和时代性,缺乏多学科的交叉学习和综合训练,仅注重单项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过度依赖设计工具,造成设计作品往往只是模块库之间的生硬组合。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到来,室内设计人员如果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将面临被淘汰的窘境。

2.2 学生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学习目标不明确

大部分中专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较差。在专业上没有基本的艺术修养,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不能把学习和自己的生活、成长和发展联系起来,没有学习目标,主动性差,缺乏兴趣,最终难以在专业学习上取得进步。

2.3 毕业生就业率低,教育水平明显滞后于社会人才的需求

中职学校的教育主要以技术性操作为主,学生希望在工作中检验学习到的专业技术知识,但实际情况是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市场需求的人才与学校人才输出出现了偏差。据相关数据统计,2012年中职学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本专业的就业率为90%,自2012年后逐年递减,2016年室内设计专业就业率仅为68%。

通过分析,当前的室内设计教学中存在两种常见问题:一种是教学与时代、市场脱轨,设计教学内容陈旧,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种是虽然打着与市场接轨的旗号,实际效果却与目标相差甚远。前一个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不接受新的事物,抱着原先的教学模式不放,墨守成规,没有升级或更新课程中被时代淘汰的内容,而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内容被削减,甚至被取消。后一个问题是因为教学模式力图与市场接轨,急功近利,一心想着学生学习一些课程后就能够快速上手干活,但却忽视了一个设计师的设计能力与长期发展,最终难以达到教学的实际意义与目的。

中职学校如何适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培养新型人才,转变室内设计专业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前中职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

3 中职学校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3.1 明确创新的目标与思路

在现今的室内设计教学课程体系中,绝大多数课程还是脱胎于工业经济时代,主要是关于基础知识和设计基本方法的教学,就知识结构来说已经不能很好地对接当前的经济模式。[2]针对中职学校以技术性为主的教育特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室内设计行业必然要经历思维的转变,相对应的室内设计教学也应当融入更多互联网思维,并结合未来的趋势做出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工作室制度,依据每个学生的个人特点分组学习,以实际操作为基础,进行相关的专业知识交叉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状况,从而有效提高当前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3.2 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新模式的确立

建立“1+2+2+4”教学模式,设置“互联网+”与室内设计课程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依托“互联网+”技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建立“1+2+2+4”教学模式。“1”指一个载体,即“互联网+”技术;第一个“2”指两个主体,即教师和学生;第二个“2”指两种主要教学方式方法,即信息技术教学和现代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指的是依托于数字化技术的信息收集,不仅大大提高设计前期资料收集的容量,进而提高了效率,而且能与当前的市场接轨,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市场信息,也改变了教学模式的被动性。这种数字化环境下的室内设计教学,充分利用了网络共享的教学资源平台,并将数字化的教学资源融合到课程教学中去。“4”指四个基本教学流程,即导入、教与学、评价、总结。导入就是突破传统教学框架,增加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教学模块,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学习能力,以互联网技术平台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获取的知识进行筛选和整合,与传统的训练方法相结合,从而转化为最终的学习成果。

3.3 建立联动校企合作教育实践教学机制

建立联动校企合作教育实践教学机制,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一体化发展的教学方法。广泛开展企业项目导向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教学组织方式,创新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建立校企合作,按照企业设计岗位的技能要求,与企业共同设置课程教学方案,广泛开展企业项目导向教学,实现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创新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3.4 对接职业标准,搭建创业平台

根据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已经成为未来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室内设计专业教学需要衔接时代和市场的发展,建立一个面向市场的室内设计创新创业电商平台,学生可以在网站上建立自己的空间,对外出售自己的设计作品、装饰产品等。学生通过网络系统,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及运用,从而提升整体创业能力,为未来就业与创业建立较好的平台。

4 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新技术的出现,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室内设计及教学的内容及方式,作为从业者或专业教师,应当站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从专业的特殊性出发,从培养新一代设计师的角度出发,以开放的心态探索符合时代变化的室内设计教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第3篇:互联网教育市场前景范文

十提出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显而易见,如果没有教育信息化,就不可能有教育现代化。今天,无论是在互联网界还是在教育界,都无法绕开一个热词:在线教育,或者互联网教育。它被业内人士看成是继互联网金融之后的又一个热点。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互联网教育市场规模大约为143亿元,到2012年已达723亿元,而预计到2015年有望达到1745亿元。

在2012年,如果上网搜索“在线教育”或者“互联网教育”,出现的相关公司并不多。但进入2013年后,大批做互联网教育的公司突然涌现。据统计,每天新增的互联网教育公司就达2.6家。互联网教育具有开放、包容和跨界的特点,它不仅会改变企业的运营模式和人的思维方式,也会对整个文化氛围产生较大的变革。同时,互联网教育所释放出来的巨大魅力也让人难以抗拒。百度、阿里、腾讯三巨头(BAT)在互联网教育上已经展开较量。而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断言,随着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行业将会迎来颠覆式的变革。

中国在线教育MOOC元年正式来临

经过2011、2012年国外的预热,现在,上MOOC学习,已经成为中国高知人群的一种潮流。2013年MOOC在全球遍地开花。从欧洲到亚洲,基于MOOC模式的互联网教育联盟不断成立。

2013年5月21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宣布正式加盟著名的全球MOOC(慕课)三大平台之一edX。7月8日,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宣布加入Coursera,中国在线教育MOOC元年正式来临。上海市成立“高校课程共享中心”,来自市内30多所高校的学生都可选修平台上所提供的通识类课程并计入学分。随后,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内的C9高校也建立了高水平在线课程平台。8月底,两岸五家交通大学推出ewant,这将成为全球第一个专门服务于华人的在线教育平台,国内第一轮MOOC行动风生水起。

MOOC即大规模网上公开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2000年之后才发展出来的概念,在2011年秋天有重大突破。随着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MOOC日益受到瞩目。《纽约时报》将2012年称为MOOC元年。MOOC提供免费课程,能自由获取资源,没有学生人数限制,其理想是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传送到地球最偏远的角落,让人们能够有更好的职业生涯,甚至提升智能、扩展人脉。而Coursera、Udacity、edX三大领先MOOC平台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和此前的网络公开课不同的是,MOOC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全球化学习社区,不仅有老师、讲解视频和课本,定期开课,还有讨论区、作业和论文。当学员达到一定要求,结课时会拿到证书。由Coursera所提出的五门科目目前通过美国教育理事会认证。

互联网线教育被MOOC重新焕发出了生机,带来了新一轮的高潮。高等教育界普遍认为,MOOC将使中国高等教育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革。但它又如此之新,几乎没有现行的模式可参照,关于其模式、课程设计、参与方式等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再加上中文与英文以及国外和国内的商业环境、教育模式不同等因素,在中国实施起来必将面临多重挑战。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余建波认为,“真正基于MOOC思想的平台在国内还没有出现。”

严格讲,MOOC并没有技术上的开创性,提供的主要是一种服务,而这种服务目前也仍在起步阶段,即模仿传统教学方式,把传统大学课程放在网络上进行。虽然短时间的效应尚不明显,但从较长远来看,MOOC无疑会对全球化的知识进步产生巨大作用,也会对未来的高等教育产生巨大冲击。

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表示,中国MOOC不应简单复制国外方式,而要走出一条中国自身的MOOC之路,促进解决教师资源不公平等现实问题。

目前国内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依然突出,如何让贫困地区儿童享受优质教育亟待解决。从2013年9月开始,汤敏所在的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进行了一个名为“双师课堂”的实验,联系了广西、重庆、内蒙、河北的12所乡村的学校,用于探索MOOC对于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际效用。12所学校的“双师课堂”全部排在早上第一节,统一上数学课。人大附中老师在网上讲,乡村中学的学生在下面听,做人大附中的作业,考人大附中的试题。乡村教师第一次看到最好老师怎样讲课,学生怎么跟老师互动。对学生来说,第一次看到在课堂上可以不把两个手摆在书桌上或是背在后面跟老师讲,学生跟老师对话可以如此强大,因此很多学生开始变得非常活跃。在此过程中,乡村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怎么启发学生、辅导学生,而不是放在备课、讲课上,发挥的是现场高级助教的作用。虽然试验仅仅开始三个月,但效果很好,这或许可以成为中国未来推广“慕课”的一个方向。

互联网教育走向火热

近年来,基于网络发展的新型教育形态正在风靡全球,其快速发展也获得了互联网巨头和资本市场的青睐。随着用户对碎片化、多样化学习需求的与日俱增,互联网教育也越来越被用户所接受。在技术、需求等各种条件日益成熟的情况下,国内互联网教育领域也开始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创新景象。

2013年,国内关于互联网教育的新闻层出不穷。5月21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宣布正式加盟著名的全球MOOC(慕课)平台edX;7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与MOOC平台Coursera签订协议;11月,先后有“金凤凰在线教育高峰论坛”、“2013首届国际在线教育峰会”和“北京大学教育信息化圆桌论坛”举行;12月,新一代在线教育平台淘宝同学宣布正式上线,由搜狐网、搜狐教育主办的“国之崛起,因教而变”年度盛典隆重开幕。就在12月19日,在上海举行的“互联网教育创业者大会”上,由上海张江集团牵头筹建的“互联网教育创业基地”宣布成立,并现场招募创业者入驻。有人称,2013年是“中国在线教育元年”,也有人称2013年是“中国互联网教育开启的元年”。无论称谓如何,互联网教育在2013年倍受关注毋庸置疑。

互联网教育在我国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早在十几年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就曾经说过,我国地域辽阔,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使得地区之间教育机会、教育质量差距很大。如果能够大力发展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把大城市中最好的老师通过网络请到偏僻的学校中去,教育就会发生实质性、根本性变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里提到,“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要构建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区的差距。”这一决定充分肯定了信息技术网络在促进教育公平、更好地配置教育资源方面的作用,无疑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也肯定了互联网教育的地位。互联网教育的教与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知识获取渠道更加灵活与多样化,不仅可以跨越因地域等方面原因造成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使教育资源共享化,同时降低了学习门槛。正如中国经济网总裁王旭东所言,互联网教育让李岚清同志十几年前的愿望正在变成现实。

中国的互联网教育在2002年开始起步,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6年之前,可以称之为概念的普及期和最初的模式探索期;第二个阶段是从2006年到2011年,是互联网教育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迅速发展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2012年之后,是合作与竞争的阶段。在此阶段,互联网教育以一种迅猛发展的势态崛起。新浪教育联合尼尔森的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民参与互联网教育的占比已达到39%,整个在线教育行业正在不断探索中前行。

目前在国内的教育市场中,有C2C模式的多贝网,B2C模式的沪江网校、91外教,B2B2C模式的能力天空、YY教育、传课网,C2C+O2O模式的第九课堂,B2C+O2O模式的和君商学院在线班等。甚至像有道词典和金山词霸也正在逐步向在线教育平台转型。

和互联网金融类似,被称作“BAT”的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也不甘落后,全部进入了教育平台。百度通过打造中间页,试图把在线教育的流量留存在自己的知识分发平台上,继“百度文库”、“百度百科”之后,“百度教育”二级域名已于2013年8月上线。阿里巴巴开发了教学工具,推出“淘宝同学”,试图打通课程的买家和卖家之间的关系。腾讯也在秘密推进在线教育项目,切入互联网教育市场,并尝试与QTALK、微信群等结合。

除此之外,新浪推出了“微教育”B2C教育服务平台;网易旗下的网易公开课、云课堂开始在线授课,同时,网易于2013年10月与Coursera正式合作,建立了Coursera课程的中文学习互动社区;优酷也与在线教育网站Udacity合作推出中文版在线视频课程。甚至连国内培训教育的“老大”新东方都感觉到了互联网教育的冲击,俞敏洪表示下一步也要去抢。

为了解在线教育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经济网与移动学习资讯网联合进行《在线教育前景与热点分析报告》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在线教育前景普遍被看好,超过三分之一的从业者认为“在线教育进入爆发期”,其中“考试类培训”高居最被看好的在线教育领域榜首。因此应试培训市场非常大。考试是“刚需”,是在线教育市场的命脉。值得注意的是,O2O(线上线下结合)被认为是在线教育最好的商业模式。目前市面上的在线教育多数是视频教育,因只是单方面的输入而缺少互动。O2O模式给在线教育注入更丰富的内涵,它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有机整合,这正是教育领域颠覆创新的趋势,也是教育O2O生态能够建立的重要条件。

未来互联网教育的走向

互联网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而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资源。教育资源作为一种有限的经济资源,如何优化配置越来越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教育可以使教育资源不受时空限制地迅速流通,给教育的发展带来无限生机,已成为教育全球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到底,互联网教育最后拼的就是教育资源的占有。没有雄厚的专家队伍,不能提供一流的专家服务,就很难形成互联网教育的竞争力。清华大学MOOC推动负责人孙茂松强调,大学参与MOOC首要之事就是要拿出最优质的资源,不是优质,是最优质。

优质资源固然重要,但形式也同样不可忽视。中国经济网与移动学习资讯网联合进行的《在线教育前景与热点分析报告》的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在线教育平台使用的第一因素是“课程内容枯燥”,其比例高达76%。这说明要发展互联网教育,必须突破课程枯燥无味的弱点,提高课程内容的交互与趣味性。

而对于互联网教育未来的趋势,《在线教育前景与热点分析报告》表明,近八成的参与者选择了“移动化”,充分说明移动设备在网络学习中越来越突出的重要性,也说明了移动化是互联网教育的大势所趋。

目前,国家正在加大现代化建设的投入,大的硬件环境为移动化学习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支撑。据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超过8.17亿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占96.4%。智能手机的普及,让移动教育应用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同时,90后和85后一代从小习惯使用移动设备,他们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娱乐、学习和购物,移动化学习也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生活习惯。虽然目前16岁以下的儿童的手机拥有量并不高,但它们却是智能手机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增长点的地方。更重要的是,移动化学习无论使用何种移动化终端都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可以使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帮助线下学习,弥补线下学习的不足。

根据移动学习资讯网的研究,移动学习具有传统网络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未来3-5年内其应用将超过PC应用。当前移动学习App的开发还没有进入最高峰,产品之间的竞争还不充分。在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提前布阵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教育领域必须面对的问题。

内容永远是核心

国内互联网教育发展空间巨大。据统计,教育消费占到社会中间阶层家庭收入的1/7,并且预期该比例还将持续增长。

但在互联网教育市场火爆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的现实困难。教学质量问题是全球互联网教育遇到的重大挑战,“做教育的不懂互联网,懂互联网的不会做教育”。要做好互联网教育,关键在于如何鼓励用户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在线学习,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目前火热的淘宝同学,虽然已有逾150家教育机构入驻,但各大机构的课程仍是以在线视频课程为主,而从长远来看,直播互动课程将会成为重点推动的方向。只有真正实现网上互动、分享、交流,才能让用户感受到学习的氛围并体会到自己的进步,才能让老师了解到用户的需求并有效地改进教学,从而推动互联网教育真正向前发展。

其次,互联网教育的发展需要相关国家政策的支持。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表示,互联网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将会引发全球高等教育的一场重大变革。但这场重大变革与以往的网络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它不仅是教育技术的革新,更会带来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人才培养过程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像MOOC这类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出现就打破了大学的围墙。

正如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所言,“MOOC是不断探索基于新技术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改革、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革命性措施,正在触发大学传统学习形态发生根本性改变”。但是,如果没有“学分银行”制度的支撑,未来的互联网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将会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因此,互联网教育的未来必须要有国家在学分认可方面的相关政策支持,而“网上清华学堂”的学分互认或将是最先的突破口。

再次,教育需要积累和扎实的内容,教育平台也要真正适用于教育的需求。不同的教育方向对教育的个性化要求不同,所以互联网企业把教育做成功需要一个持续投入的过程。教育行业本质上是服务行业,对于服务行业来说,只有提供系统化、效率化、专业化的服务才能够真正打动消费者。如环球网校总经理伊贵业所言,互联网企业要真正做到懂教育,并且要重视对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投入,起码需要有两年左右的学习期。

第4篇:互联网教育市场前景范文

[关键词]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高等教育;“双创”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1-0109-05

大学生创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以创业带动就业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及广大大学生的共识。在互联网时代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创业的方向转向互联网平台,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转变。当前,“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热点话题,“互联网+创业”也备受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的大学生跃跃欲试,想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展现自己,实现自身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互网+”时代的到来固然给大学生更多的创新创业选择机会,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1“互联网+”的概念和内涵

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时代逐渐向我们走来。2016年5月,教育部与国家语委联合《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其中“互联网+”入选中国十大新词和十大流行语,一时之间,“互联网+”词汇家喻户晓。那么,什么是“互联网+”呢?

要想深刻把握“互联网+”的内涵,首先需要弄清楚“互联网+”的含义。所谓互联网,顾名思义,指的是采用通用协议串联而成的覆盖全世界的庞大网络。而“互联网+”则指的是发挥互联网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将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社会各个领域进行深度融合。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并不意味着互联网与其他领域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发展形态[1]。例如互联网+传统集市创新出了淘宝网,互联网+传统百货卖场创新出了京东商城,互联网+传统媒人创新出了百合网。尤其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给传统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促进了传统生产方式的转变和革新。

2“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机遇

2.1“互联网+”是创新创业的新引擎

近年来,我国提出要以“互联网+”为抓手,着力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突破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创造新业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拓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以此促进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的优化转型。尤其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互联网+”成为了创新创业的新引擎,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也就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2.2“互联网+”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以移动互联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及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影响必然是巨大而又深远的[2]。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促进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和升级,例如传统工业转型为工业互联网,传统农业转变为农业互联网。可以说,互联网与其他领域的融合都是对其他领域的一种优化和升级,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

2.3“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出台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以创业带动就业已经取得了全社会及广大大学生的共识,各级政府也积极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出台了大量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例如高校毕业生申请个体经营或申办私营企业,可以通过工商部门“绿色通道”优先注册,同时政府减免大学生创业各类行政管理费用,可分期支付注册资金,申请贷款时享受一定利率优惠。此外,部分地方政府提供免费的大学生创业培训服务,在社保、档案管理、落户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政策支持。

2.4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力推广

美国早在1947年就开展创业教育,许多欧洲国家都在高校开设创业课程,众多教师和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前景和势头良好,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深受高校及广大高校教师的认可,职业生涯规划、创业管理、企业管理等与创新创业息息相关的课程在许多高校均有开设,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3]。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利用“互联网+”思维来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为大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对于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挑战

机遇与挑战并存。“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着更多的机会,但同时也存有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具体说有以下几点:

3.1创业资金少。资金是创业的基础,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纵然在“互联网+”环境下存在各种各样的机遇,但创业资金的匮乏如同大学生与创新创业之间的一道鸿沟。就目前来看,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主要为自筹,学校及社会的资金支持较少,虽然政府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小额贷款、学校资金支持等资金来源程序十分繁琐,审批环节众多,且有着额度小和门槛高的特点,大学生很难获取大量的创业启动资金[4]。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许多创业项目对资金数量要求较高,在项目起步阶段,很可能处于亏损状态,少量的资金往往难以为继,使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胎死腹中,这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天然劣势所在。

3.2创业环境差。我国虽然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但整体而言,创新创业环境还不够优良,从全球创业观察数据来看,我国创新创业环境处于中下水平,缺乏完善的政策法规保护,在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审批、政策扶持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不足,企业制度、融资制度等方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支持力度不够。“互联网+”属于新生事物,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一些新的商业模式还处于开发中,这也给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3技术难度大。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创新创业项目中,选择“互联网+”相关项目就必须具备技术优势和服务意识,这也给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了较大困难。虽然许多高校充分利用团队优势,积极优化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结构,通过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的优势互补来开展创业项目,开发核心技术,但在创业初期,许多大学生受到经验匮乏和核心技术壁垒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受到同类型企业的挤压,很容易被模仿和超越,往往淹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3.4创业经验匮乏。创业经验匮乏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最现实的问题,市场环境风云变幻,一旦判断错误,很容易导致产品和服务定位失准,再加上管理上缺乏长远眼光,缺乏风险意识,往往导致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屡屡碰壁。此外,一些高校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和孵化基地建设不够完善,学校、企业及社会三方联系不足,大学生在高校内的创新创业实践往往与市场实际脱节,从而难以积累到创业经验。

4“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之对策

4.1增加投入,完善配套O施。上文中提到,我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十分重视,也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和学校也应当积极发挥作用,加大资金投入,促进资金支持与发展的对接,积极完善创业基地和孵化基地等配套设施建设。高校应当做好顶层设计,成立创新创业领导小组来探索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和产学研合作模式,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师培训,完善相关课程建设,为大学生创业创业提供坚实的基础[5]。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例如贷款程序简化、税费减免等。创业基地和孵化基地则应当提供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和资金保证等支持。为了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高校可以实行“弹性学籍”制度,以此来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让大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创业项目中。

4.2搭建平台,拓展创业空间。社会和高校应当积极为大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完善创业实验室、SYB课程等硬件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建立就业创业论坛,形成新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此外,应当积极充分利用“互联网+”相关比赛和“三创”比赛,与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相结合,为大学生到企业学习实践提供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切身了解互联网+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为创新创业积累经验。此外,高校可以邀请创业成功的专家和校友在校内开展创业讲座,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指导,分享经验。

4.3钻研技术,保证公平竞争。我国互联网市场起步较晚,政策法规不够完善,互联网监管有待加强,竞争环境有待优化。互联网商人有着自我监督成本高、能力弱的特点,一些不诚实、无信用的不良网商不利于互联网环境的健康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应当积极攻克核心技术和服务,学习计算机、法律及经营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组成创业团队,稳固技术基础,为创新创业迈出坚实的一步[6]。此外,政府应当加强对互联网市场环境的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促进互联网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4.4积累经验,整合有效资源。经验不足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重要挑战,高校应当积极培养大学生“互联网+”环境下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式,引导大学生合理的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建立立体化、多元化的合作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分享创业经验,促进大学生与企业间之间的交流,扩大同商家与用户的沟通渠道,以此来创新营销策略,优化整合各方面资源,从而弥补大学生创新创业经验方面的不足,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和错路。

结论:综上所述,我国已经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升到战略高度,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互联网+”环境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但经验少、环境差、资金少等问题仍然存在,这就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全社会及大学生自身各方共同努力,迎接挑战,改善环境,以此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刘 刚.“大众创业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养成[A]. 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系统科学在工程决策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2.

[2]牛冰非.浅议“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模式[J]. 亚太教育,2016,(02).

[3]冯艳娟,梁 鹏.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问题浅析[J].商,2016,(22).

[4]张 檬,罗 欣,张馨心.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困境及策略[J].商业故事,2015,(28).

[5]刘丽燕.“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科技经济导刊,2016,(18).

第5篇:互联网教育市场前景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本科;旅游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85.8%,较2013年上升4.8%。2015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无可避免的也对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地运用到高等教育教学中,改变着高校教学的方式,推动着教学的改革。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已经有学者对高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张和生等就网络条件下对外汉语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进行了总结,[1]曹宬宬等对互联网金融教学进行了探究,[2]王春兰等对移动互联网条件下如何有效展开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深入分析,[3]杨兴华等则对市场营销学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4]然而,针对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旅游市场营销学》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教学改革的文章尚无。本文将在深入分析本科《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传统内容和教学方法在互联网条件下凸显出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发展对传统教学的改变,对《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角色转变几方面探索了课程改革的方法和途径。

一、互联网时代旅游管理本科《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问题

1、课程内容亟需调整

《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旅游市场营销理论部分的4Ps、市场环境分析、市场调研、营销战略、营销计划、营销控制、营销新理念与网络营销,和涉及旅游企业的营销实务部分的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景区营销、旅行社营销、旅游饭店营销、旅游交通营销知识内容。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课程应用的教材编排明显存在滞后于互联网时代的现状。现有教材中旅游市场营销理论部分涉及网络营销的内容明显篇幅过少,且涉及的旅游网络营销的知识内容偏陈旧,并不能体现互联网在现今旅游营销中的重要地位,更未将旅游网络营销的现状、方法、趋势做明晰的阐释;而在旅游企业营销实务篇章中,也没有将互联网及网络营销的相关知识和实际运用的生动案例编撰进来。旅游市场营销学的课程性质偏实用,这就决定了课程的教学更要紧密结合市场动态,避免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脱离实际需要。除了旅游网络营销相关知识在课程内容上存在严重滞后,另一个问题更加不能忽视:课程案例的更新。旅游市场营销学中除基本营销理论外,涉及较多旅游营销案例。通过对生动的旅游营销案例的学习及分析,学生不仅可以更好的认知旅游营销理论的实际运用,更能从中揣摩体味旅游营销的方法,开拓思路,为今后实际接触旅游营销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与案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有的案例少有旅游网络营销的优秀案例。在互联网渗透各个行业,并对行业产生重要改变的时代,旅游网络营销案例的缺失显然会对学生掌握和学习最新的旅游营销知识产生消极影响,更加不利于学生对现今社会的“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清醒认知。

2、教学方法

互联网时代手机、电脑、网络给人们带来新的获取信息途径。这种信息爆炸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提升了信息交流平台,相应的也对旅游市场营销课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智能手机的便携性和方便性,学生可以随身携带、随时上网,加上校园无线网络的普及,必定会有大部分学生将个人时间花费在手机上。更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约有13%的大学生会在上课时间通过手机登录微博、QQ、网页等。[5]利用手机可以便利的获取大量信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学生,无论在技术上、时间上还是精力上,都较“数字移民”的教师具备更多的优势,现今的学生掌握的信息量并不比教师少。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使掌握大量信息的学生被课程内容吸引,进行积极的学习呢?此外,现在的智能手机功能强大,可用其拍照、录音和录相。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记笔记来巩固和消化所传授知识的功能,被智能手机的各项功能弱化。在课堂上做笔记被代之以用智能手机拍摄教师课件内容。面对这种新情况,如何调整教学方法,是值得任课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应对思路

面对互联网时代旅游管理本科《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面临的上述问题,根据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特点,结合国内学者对互联网时代高校本科课程改革的经验,对“互联网+”语境下的本科旅游市场营销学进行课程改革构思。

1、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内容的应对

互联网的发展使网络营销技术和方法得到飞速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遍运用,造成了网络营销的新发展趋势,丰富了旅游网络营销的理论内容,同时在实践领域产生了许多旅游市场营销精彩案例。在高校本科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中,应对互联网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中应及时的增加旅游网络营销的相关理论知识,丰富旅游市场营销的知识构建。同时,应注重对旅游企业网络营销典型案例的收集,编写旅游企业应用网络开展营销活动的案例,以便利用案例分析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旅游市场营销如何在实际中运用。旅游网络营销理论内容的加入和旅游企业网络营销案例的增加,是高校本科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内容应对互联网发展态势的两个要点。应对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快速增长和知识的更迭,旅游市场营销这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内容需要较为快速的更替其中的内容,以应对实践发展。基于此,制作电子教材既可以及时更替新的旅游市场营销知识内容,也可方便的将其放在网络平台上,以便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自学。

2、高校本科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的应对

应对互联网时代特点,特别是移动终端——智能手机在学生中的普及和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程内容讲授为主要方法,学生被动听讲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已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对课程教学方法的重新设计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体来说,指导学生课前自学并借助互联网对相关的知识和案例进行挖掘,授课过程中变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信息传输为教师-学生双向信息交流,课后通过在线的讨论以及答疑巩固课程知识,是笔者架构的互联网时代旅游市场营销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方法。(1)课前线上知识自学。授课前,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应的课程知识进行自学。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观看和学习有关的MOOC教学视频学习知识,并运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拓展阅读。此阶段的重点是将学生的自学重点合理的规范在课程将要学习的内容中,以免学生在庞杂的互联网信息中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可以将课程教学内容如教材的电子文本,授课PPT等,及时在网络平台如班级QQ群、微信群、微博等,学生在共同约定的学习时间内完成课程学习、提问解惑、发表见解。(2)课堂授课双向信息交流。在课前知识自学的基础上,课堂授课时教师就可以摒弃过去传统教学时教师为主,满堂讲解知识内容的教学方法,而代之以师生双向交流。授课过程中以教师为组织者,学生为参与者,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梳理,并以提问回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运用智能手机,以课程微信等为平台,分享、可供课堂讨论的旅游市场营销案例,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案例的分析。(3)课后线上讨论、答疑。课堂授课结束后,通过线上平台为学生答疑,并配套的联系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和发言情况,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判。并以此为依据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本文就互联网时代,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提出了几点看法。在实现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同时重视教师角色从传播者到组织者的转变,另外,互联网技术和资源的合理运用将极大地帮助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张和生,洪芸.简论基于互联网的对外汉语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107-111.

[2]曹宬宬,梁剑.互联网金融教学研究的探索——“互联网+”时代对金融教学的要求[J].现代经济信息,2015(16)430.

[3]王春兰,谭娇龙.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挑战及应对之策[J].教育现代化,2015(8)10-13.

[4]杨兴华,李刚.“互联网+”背景下《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228-229.

第6篇:互联网教育市场前景范文

但是,细数用户曾经用过或现在正用的App,真正有哪些是用户不舍得丢掉的?哪些又是最具有市场价值和生命力的?中国App的商业价值空间和路径的未来在何方?

以网易旗下的有道词典为例,其发展历程或许代表了移动互联网商业变现和转型可以参考的模式。从最初单一的查词翻译工具,到覆盖用户不同生活场景的媒介和资讯平台,再到专业的在线教育平台,有道词典如今已经拥有5亿用户。

抓住核心需求

市场上许多初涉移动互联网的从业者,都希望开发一个可以满足用户尽可能多的需求的应用。事实上,真正成功的应用,都是从一个很细微的点入手的。移动应用的开发,不仅要考虑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对人们工作、生活“痛点”的洞察和挖掘,一个“痛点”的重度垂直就可以建立一个可能带来巨大流量的入口。例如,目前比较火爆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大都是基于消费者某一核心需求来进行开发的。比如墨迹天气以天气为切入点,万年历以日历为切入点,这些App都是人们生活中具有较高黏性的平台。

有道词典则是抓住了人们学习外语的需求,让人们可以轻松便捷地查词和翻译,成为一个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高度依赖的工具。而有道也在不断优化用户的体验。目前,有道词典支持中、英、法、日、韩等多语言的互译,覆盖3700万词条。其中包含800万条专业词汇,另外还有2300万海量例句,每天接受超过4亿次的翻译请求。

同时,为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有道词典不断完善以语言应用为中心的周边产品。2014年9月推出的“有道口语大师”App,上线仅两个月用户量已经突破百万;针对另一部分有文本翻译需求的用户,推出了“有道翻译官”产品,用互联网的方式提供快速优质的翻译服务。

满足目标人群的刚性需求,并抓住需求的核心,不断激发和拓宽应用场景,这是有道词典给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带来的启示之一。

延展应用场景

工具类App尽管永远不缺乏市场,但触发场景十分有限,因而,在积累规模用户之后的场景延展和应用转型开始变得重要。

作为移动互联网公司,必须要思考如何融入用户生活的各个场景,让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下都感知到其价值和“重要意义”。

有道词典通过切入不同的生活场景,进行了创新:

针对学习场景,在校学生有外语翻译和学习的需求,有道就不断打造翻译、学习内容和平台的升级;

针对办公场景,如职场白领,他们有外语交流、邮件往来、对话、深造等应用需求,有道就为他们提供英文沟通、翻译等内容服务;

针对旅游场景,如旅游族群有对目的地语言、信息实时翻译的需求,就引发他们使用词典翻译风景区、路线图等内容;

针对今年兴起的大批海淘族,他们有对商品信息和网站的翻译需求,有道就帮助他们实时翻译一些难懂的商品参数;

还有一些在娱乐场景里的白领追剧族,有着强烈的对影视剧对白翻译的需求。有道同样给予满足。

此外,除了以上几个应用场景外,产品内的每一个功能,每一个栏目,也都衍生出了不止一个更精准的使用场景。有道词典为微信、新浪微博、360、搜狗等应用平台提供支持,基于用户的场景多触点的语言需求提供服务。其界面也从过去简单的查词和实时翻译,变成了一个外文资讯的聚合平台,成为看世界的窗口。

有道词典将英语学习的内容与“广告”融为一体,形成“原生广告”模式,通过植入和内容有高度关联度的广告来为广告主完成传播的目的。

产品驱动营销方式为有道提供了较强的支撑,也让有道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翻译工具,而是成功转型为和具有国际化倾向的人群进行沟通、与品牌建立合作关系的媒介平台。

这给中国移动应用的转型提供了范本,移动应用需要抓住营销价值的核心:给用户提供觉得足够有价值的内容,让用户在润物细无声中接触营销品牌。

进入在线教育

对于移动应用来讲,难关之一就是如何价值变现。其实,价值变现方式有很多种,如广告、会员制付费、以及App下载的推广来收费等方式。做品牌广告是很多公司惯用的模式,但如何在此基础上寻求突破,则成为移动互联网公司面临的新问题。

作为一个满足人们语言应用和学习的平台,有道词典始终继续坚持对于语言学习需求的持续化满足。在互联网在线教育兴起的趋势下,有道词典紧紧围绕外语学习这一核心场景,抓住人们想要提升语言能力的需求,不断地挖掘用户的各需求点,打造语言学习的生态圈。

在积累了大量用户后,有道词典开始平台化转型,切入在线教育垂直市场。2014年4月11日,有道词典上线了“发现”频道,提供可免费下载的电子书和课程。除了传统的形式外还有音频、自动滚动字幕等多媒体交互式的电子书和课程。在查词和翻译之外,用户可以观看音、视频例句,查找百科知识,阅读双语资讯,还可以选择课程,深度学习,整个思路从提供查词工具变成了提供多样的内容服务平台。

2014年4月24日,有道词典宣布进军在线教育,推出直播课程平台“有道学堂”,为用户提供在线学习服务。以工具为平台入口,有道词典、有道翻译官、有道口语大师等,构成有道系教育产品矩阵。

第7篇:互联网教育市场前景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创业;人才培养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发展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互联网+”的概念由国务院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他指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此后,“互联网+”成为全民热议和关注的重点,各行业都在考虑怎样借助“互联网”推动自身的发展。对于高校来讲,怎样借力互联网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也迫在眉睫。

一、“互联网+”时代的内涵

阿里巴巴集团在《“互联网+”研究报告》中指出:“互联网+”的特点:一是融合互联,所谓“+”就是把互联网技术与其他行业结合起来,通过互联创造新的业态;二是创新发展,着重强调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市场创新;三是以人为根本,服务的环节更加重视个性化,强调顾客体验;四是将互联网作为基础,

通过互联网打通各个环节,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人、物相连。“互联网+”将成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所以“互联网+”将拓展到每一个领域,催生行业的多样化,降低成本,提升增值的空间。突出数据整合业务成为新业态,最终使各行业实现数据业务的主营化,从而加快产业的创新和更新换代。

在新常态的“互联网+”企业中,则呈现出新的行业特征,比如说:“互联网+制造”,就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通过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将先进的技术模式转化为先进的服务模式,最终实现资源、设备、产品和人的连接。再比如“互联网+农业”,就是通过互联网建立农产品供应体系,实时获取农业信息、享受民生农业服务,同时进行农产品买卖,可以提升农产品的价值,提高农民收入和降低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减少产业链中间的价值损耗。在“互联网+”业态中,应属“互联网+服务”将成为比重最大的一类,从而促使新兴服务业态,使得基础平台与增值应用的分离,现在已经产出多个新业态,比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自主技术创新的行业。

二、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时代,既为当代大学生造就了许多就业创业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诚然,“互联网+”催生了很多新的创新机会,使得高校大学生开始将眼光瞄向互联网创业。但是,面对这一新兴行业,大学生要想在“互联网+”的环境下进项创业还面临许多问题。

(一)高校创业课程陈旧,缺乏创业教育资源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创业,需要传统行业与网络科技的有效结合。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在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中着重分析互联网创业案例,帮助学生梳理并掌握需要的互联网技术、商业管理、法律、市场竞争等知识,强化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养成,同时注重技术应用和综合实践的培养,而这些对高校教师和学生来讲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就高校目前的创业课程来看,有关“互联网+”的相关课程几乎没有,没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同时,现有的创业课程内容单一,体系不完善,导致学生创业信息和资源不足。

(二)创业资金不足、融资制度不健全

充足的资金是成功创业的基石。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讲,其经济独立性较差,家庭几乎是他们经济来源的唯一,除去学费和生活费,可供自己支配的数额并不多,这就难以满足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的需求。另外,许多已先行走在创业路上的大学生强调他们的创业启动资金是来源于父母的。事实上,许多父母认为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并不支持其创业,更不用说提供创业资金了。另外,在创业初期,大学生往往选择的是小规模简单的创业模式,加之大学生创业经验以及互联网技术的缺乏,项目本身很难吸引社会力量的融资,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热情。

以“互联网+”的新兴行业,是最新产业。一些有效、成功的创业模式、管理经验因为缺乏而难以借鉴学习,面临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学生所创的小规模、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显然是没有竞争优势,因此,往往会导致创业初期的失败,打击其创业积极性。

(三)成熟经验难借鉴、缺乏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强调的是为用户提供新的服务、新的体验,它的生命线是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基础,而互联网创业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在这种情况下,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就缺少现成的模式学习,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学生由于市场经验、社会生活经验以及创业知识和能力的缺乏,这些核心竞争力的缺乏使得其很难在互联网中寻找到合适的创业机会,这进一步增加了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困难。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对策

(一)整合资源,拓宽融资渠道

如前文所述,大学生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于父母,而创业资金的匮乏,很大程度上为创业失败买下了伏笔。为此,我们要想方设法拓宽融资渠道,为大学生创业争取到更多的启动资金。各高校可以在政府和企业间寻求资源的整合。首先,学校可以争取当地政府创业贷款优惠、创业基金等政策扶持;其次,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为大学生谋取创业类奖学金,用于支持大学生创业。再次,学校也可以设立用于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互联网创业项目。

(二)重视创业教育与指导,完善创业课程体系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为增强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各高校需要不断完善创业课程体系,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和指导。一方面,聘请具有成功经验的创业导师,不仅可以对高校创业教师进行适当培训,同时可以将创业前沿知识和经验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完善创业课程体系。将互联网技术知识和企业运营管理知识有效结合,因势利导,及时更新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大数据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加强对互联网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增强大学生成功创业的砝码。

(三)利用就业指导网站及时、有效信息

充足的信息是有效决策的依据,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讲,信息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然而,笔者调查发现,很多高校的信息平台不够完善,带有强烈的滞后性。各高校可依托已有的就业指导网站,及时更新信息,充分发挥网站设置的讨论区、互动区的作用,由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专业人员对信息进行监控,及时有效的反馈,为具有创业意识的人员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帮助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

(作者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亚苹,刘春秀,解翠杰.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05).

第8篇:互联网教育市场前景范文

自然而然地融合之道

教育的互联网化始于远程教育,从多媒体教学、网络直播、网校到如今的在线教育,教育和互联网的融合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过程逐渐培养出了一批对教育有理解、有看法的互联网人,网易有道副总裁包塔正是这批互联网人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员。

在包塔看来,相比于过去较浅层面的运用,如今各个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才真正算得上是“互联网化”。

2007年,网易有道推出了第一个教育类产品——有道词典,当时市面上词典类的程序不少,霸主地位长期被金山词霸牢牢占据,有道词典的初期始终在探索用户需求与击败竞争对手之间寻找发展之道。此时,网易有道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工具型产品,还谈不上有教育意义。

7年后的今天,有道词典的用户量已经突破4亿,原先的竞争对手早已被远远地甩到背后,达到了词典类产品第一的目标,网易有道才开始考虑下一步该怎么走。从有道词典到有道翻译,再到有道口语大师、网易公开课和网易云课堂,网易是一步一步渐渐走向教育的。满足用户的这个需求以后,接着开发另一个产品或服务满足用户的其他需求,在包塔这样互联网出身的人眼里,是自然而然的发展之道。网易将教育与互联网进行结合的过程,也不过是在自身业务的基础上,根据各个教育的分支的用户需求和痛点,找出可以创新或解决的具体部分,再围绕这些部分做产品。一步一步,就越走越深了。

网易有道是互联网企业进军传统教育的典型案例。而近年来不少传统的教育企业在面对互联网大潮时也不甘示弱,积极思考转型。

在几年以前,社会对互联网化的认识还处在表层阶段。华图教育、跨考教育、新东方等传统的教辅机构和一些大中小院校虽然早早地就开始尝试互联网教育,但大多只是将线下课堂的录制视频放到网上,或是将课程资料上传分享,有的甚至只是在线上售卖线下的课程,这在现在看来已经属于较初级的“笨办法”了。学生观看课程视频后怎么检测学习效果?检测学习效果的时候怎么发现学生学习的痛点?学生有痛点怎么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传统的教育机构同样在满足用户的第一步需求之后,开始挖掘更进一步的问题和服务,通过解决不断涌现的问题,逐渐实现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学大教育、学而思等教育机构如今已经推出了业内较专业的学习系统,解决了学生学习过程中比较深层次的学习问题。

无论是互联公司还是传统的教育机构,都是以自身业务为基础,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大环境下,利用科学技术解决教育行业的一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完成了教育互联网化的过程。

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随着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在学校、学生、教师和社会大众中逐渐普及,无论是学校教育、课外辅导还是职业继续教育都在向线上迁移,如何将教育与互联网科学地融合在一起,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互联网企业和传统教育机构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当教育搬上互联网以后,最直接影响就是成本的降低。对于大众来说成本的降低当然是好事,但对于不少教育企业来说却是喜忧参半。一方面,成本的降低带来了更多的用户,扩大了市场的范围;而另一方面,这种成本的降低却是建立在传统教育机构商业模式崩塌之上的。

教育内容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固定的,对于大多数领域的教育而言,新的知识会被不断补充,而老的知识却不必改变。不少教育机构的盈利依靠售卖课程和资料,主要收入是学生上交的学费,但当这些课程和资料上传至网络并大量复制传播以后,就不那么值钱了,所以很多以收学费、售卖课程为主的教育机构并不愿意将课程放到网上。事实上,互联网所带来的免费、资源低成本复制传播等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当互联网上的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资源本身想要转化为商业收益将会越来越难。

在互联网的新环境里,资源的低成本共享与传播将会越来越普遍,针对性的服务和更加细节化的产品才是未来互联网教育市场的趋势。随着互联网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今后教育的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传统教育机构抱残守缺并不能解决问题,如何迎难而上,转变思路,从售卖资源转为售卖服务,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更多的人能接触到优质的教育,教育企业只有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最终留存于市场的只会是最优秀的教育产品,这就是互联网对教育行业的改变与鞭策,这种高压竞争事实上能促使教育行业跑得更快。

另外,在很多实际的教育场景中,线上模式并不能完全代替线下的教学。而教育,至今为止仍是一个口碑传播效果优于营销手段的行业。不少传统教育机构仍然在教育领域占有绝对优势,并迟迟不愿转型,也有这个原因。但在互联网企业优势日益显露的情况下,特别是一些巨头互联网企业的强势插入,让教育互联网化的主动权逐渐转移到了互联网企业。这些互联网企业的解决方案一般是:互联网企业搭建平台,教育机构提供内容。淘宝同学、网易云课堂、度学堂、腾讯课堂莫不如此。这种方式省去了教育机构自建产品或平台的麻烦,但同时也使得在线授课和学习的场景过于统一,无法根据各个教育机构、学科专业或各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展开针对性的优化。当然,像学大教育、学而思、新东方等实力较强的老牌教育机构,更愿意自己思考和开发互联网产品,在这些企业眼中,如何将线上与线下完美地结合起来,才是真正需要考虑的问题。

守住核心竞争力

在过去,互联网上的教育还只是传统教育的补充,但随着技术和网络环境的成熟,互联网化的教育将成为主要的教育形式之一。互联网教育的前景巨大,引来了不少创业者,如今互联网教育市场的参战成员既有BAT这样的巨头互联网企业,也有超级课程表这样年轻的初创团队。然而,像有道词典那样慢工出细活的节奏已经越来越少了,越来越多的产品和企业在急躁的市场气氛下盲目地走上舞台,又快速地从舞台上消失。速度,成就了大批企业,同时也让很多人感到迷茫。

在过去的几年中,一阵阵英语热、外教热、IT热给互联网教育市场带来了很多机会。不少优秀的教育企业看到人们对英语的狂热,就去做英语学习产品,看到邢帅教育的成功,就跟风尝试线上IT技能培训,看到课外英语教辅价格高、市场大,就纷纷投入在线英语外教等等,虽然在短期内抓住了用户的眼球,但想要“赚快钱”的产品却无一例外的“火一把就死”,原因就在于这些产品由于盲目跟风失去了核心竞争力。

1999年,还是一名大二学生的伏彩瑞,用借来的钱买了一台电脑,利用课余时间和几个伙伴一起创建了英语学习网站,并以上海理工大学的名字将它命名为“沪江网”,结果这个小小的网站获得了国内外语学习者的普遍欢迎。在沪江网创建的第五个年头,伏彩瑞研究生也毕业了,沪江网的实名公司才正式成立。

2008年大二辍学的邢帅自谋生计,在一间出租屋里网上授课教PHOTOSHOP。凭借良好的信誉和高质量的课程,邢帅网络培训学院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欢迎,并在业内积累的较高的口碑。然而,因为收费模式和草根团队的印象,很长一段时间邢帅网络培训学院都伴随着“搞传销”、“骗钱”的质疑。直到2013年,邢帅教育获得多玩YY的A轮1500万元融资,借由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背书,这个草根团队才得以正名。

第9篇:互联网教育市场前景范文

宁波作为全国智慧城市发展的领军城市之一,经过多年来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在发展“互联网+”上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年,工信部“宽带中国”2015专项行动的主要引导目标,提出宽带网络能力、网速等将实现跃升。中国移动凭借拥有8亿的用户数量,连接世界的通信网络,优质的数据中心资源以及质量领先的四网协同,成为推进“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力量。光宽带普及、4G能力建设和数据中心是宁波移动的优势所在。早在2010年,宁波移动就启动了光纤入户、光网城市建设,目前全地区光宽带已经覆盖350万户以上家庭和企业,光宽带家庭户籍覆盖率超过110%,在行业内绝对领先,其中每3个宁波人中就有1个使用移动光宽带。在4G网络建设方面,作为全国首批4G商用城市之一,短短一年多时间,宁波移动已建成4G基站超万个,4G用户超过200万,人口覆盖率达到99%以上,近期正式推出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的4G+网络,最高速度可达330Mbps,4G发展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迈入“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信息技术将各行各业“生态融合”,推进传统行业升级换代,并在新的领域创造新的生态。宁波移动现已建立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云计算中心。宁波移动云计算中心包括高新区院士路、鄞州中心区、慈溪杭州湾新区三个云计算中心机房,总投资超过35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超过33000平方米,设计装架能力3476架。数据库里面包含了各类用户的海量数据,能够实现精确分析,提供丰富的互联网服务,目前已运用在医疗、教育、车联网等多个领域里。宁波移动云计算中心为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有力支撑,并加快推进智慧宁波的建设。

近日,浙江移动提出“互联网+”能力开放战略,全面开放包括基础通信、宽带网络、4G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能力,明确了互联网+使能者的定位,为合作伙伴和政企客户迈向互联网+提供全方位的能力支持和资源共享,促进互联网和全产业链的融合。在本届智博会上,医疗、港口、教育、农业等多个领域结合“互联网+”的深化变革成果也都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互联网+医疗,足不出户智慧就医

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即可预约到过去很难挂上号的专家;市民自己上传病症,在线自助诊断……互联网技术与医疗服务联姻,悄然改变着传统服务模式。直博会现场中国移动展区展出的宁波市公共健康管理服务平台,直观展现了智慧医疗如何便捷做到“网上预约、健康问诊”。

点开平台首页,挑选预约医院和科室,页面即显示相关专家的个人简介、地图导航及现场诊疗指南,注册用户点击可预约挂号的医生和时间段,即可预约挂号成功。据悉,市民可以通过平台网页、手机客户端医院通APP、“健康宁波”微信公众号、12580热线这四个途径预约挂号,其中医院通APP至今下载量超25万人次,日均活跃用户量3000人,注册用户已达到了5万个,可预约医院及社区服务中心从27个扩展到了56个。另外,患者还可以在平台的实时信息查询中了解各医院门诊统计、各医院住院数量统计、医疗费用价格等等,做到医疗资源公开透明化。

据悉,宁波市公共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未来还将继续发展出计划免疫、妇幼保健、中医药服务、中药配送这四大功能,这将能为新生儿定制注射疫苗的计划,方便怀孕妇女查询孕期注意事项,还能为市民提供中药配方,并能预约煎药及快递上门。值得关注的是,平台将继续推送更多自查服务,比如,慢病管理功能将对接云医院,市民可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每天采集数据上传到后台,定期监测体征数据。

宁波市公共健康管理服务平台依托于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两大基础平台和统一的数据中心,使医院间的信息障碍得以打通,目前宁波市第一医院已运用了电子健康档案。在开展诊疗时,医生能对病人其历次就诊情况了如指掌,使诊疗结果更加精准。

传统医疗搭上“互联网+”,能破解传统医疗中亟待解决的痛点和难点——医疗信息的碎片化,而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互联性恰好可以解决医疗信息孤岛问题,促进医疗信息共享。医疗信息不对称、医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老龄化、慢病的有效治疗与管理等问题也将得到缓解。

互联网+港口,自动装卸无人港码头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抢抓国家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宁波就要把世界级的大港优势发挥到极致,实现港口功能的最大化。在这次的智博会移动展区中,展示了一个未来“无人港”码头的运作流程,体现了借力“互联网+”港口运作模式的发展趋势。

没有人操作,车子自己会跑,桥吊自己会动,装卸集装箱完全自动化,港口实现堆场无人化作业。据移动工作人员介绍,全自动化码头将码头装卸完全置于轨道上,用电驱动来实现,系统由中央控制室计算机控制,通过互联网传达指令,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化全自动化码头系统。港口环境布局复杂,不适宜铺设有线网络,而大型起重设备和其他转运车辆,更需要能支持移动作业的无线通信网络。中国移动优质的的无线通信网络,能够很好的满足自动化码头对无线宽带通信网络高移动性、强保密性和抗干扰性的需求,保障作业现场业务的需要。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实现无人化作业,在安全方面也采用了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并由中央控制室通过网络集中管理。在堆场的灯塔上方同时安装监控头,能对大范围内的监控摄像头视频情景进行实时、自动的智能监控,准确完成多种监控功能,包括:运动目标检测、跟踪、分类识别(如单人、多人、自行车、小车、面包车、卡车等)、行为分析,发现异常即报警,保证港口作业环境的安全。

目前,我国都还是传统的集装箱码头,生产作业中常受到人为因素、天气因素、安全事故、人工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无人港的运转模式,从根本上摆脱了客观因素的限制,真正实现“互联网+港口”的“软着陆”。港口拥抱“互联网+”,港口由海运物流链条上的空间节点升级为信息服务节点,大大提升了生产管理效率,“互联网+”是港口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教育,名师在线教育无边界

“作文语句通顺,但在结构上要更加注意,用总分总结构更合适。”市民通过手机app可以看到全国特级小学教师为自己上传的作文《难忘的一天》所做的点评回复。这是由宁波移动开发的一款集家校互动和在线教育于一身的平台——和教育,主要包括了家校互动、在线学习、智慧校园、平安校园等主要板块,其在线学习板块就像是贴心的“补习老师”,在课余时间为中小学生“授学解惑”。

英语口语学习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但孩子学了好几年英文,还是一口乡音浓浓的发音怎么办?学生可以在和教育平台上开通面向小学和初中的“口语通”应用,把口语朗读录音发到这个口语评测系统上,系统将会为其口语水平打分。接着,学生还可以点击全国名师的真人示范英语发音,了解具体的发音位置和送气方式。通过对比学习之后,学生可以再次上传口语录音,系统将再次打分,判断发音的正确率,对比前后发音,检验学习成果。

另外,家长能就关心的问题在和教育平台上找到答案。孩子能不能适应校园生活?刷一刷APP里的“圈子”,看看老师分享的动态,家长便能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家长发一张孩子的照片,贴几句教育心得,还可以在线与其他家长交流育儿经验。家校互动功能提供家校圈和兴趣圈两大类社交互动平台,老师可以在学校圈、班级圈分享学校和班级的新鲜事,分享学习教育生活;教师和家长可以在兴趣圈参与热门话题讨论,加强学校与家庭间的沟通,共同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科学的成长环境努力。

“互联网+教育”带来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学校的围墙不再是限制,智慧、泛在的学习环境将促进课堂翻转,虚拟和现实的融合更为流畅。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数字教育资源的传播更为便捷,远在天边的孩子可以共享优质的教师和资源,教学方式方法发生深刻变化,教学不再只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教育的生产力。

互联网+农业,农业APP搭建智慧新平台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互联网+’行动计划”,农业是其核心领域之一,而“互联网+”助力现代农业建设,有利于推动农村旅游经济,破解“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难题。由宁波移动开发的首款美丽新农村APP客户端亮相智博会移动展区,游客带手机出行便可预定特色景区和产品,村民可在网络上完成销售和服务环节,足不出户就能销售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