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精选(九篇)

社会学科核心素养

第1篇:社会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化学育人功能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6)11C0003C07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目前,我国教育界,特别是基础教育界关于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讨论日渐热烈。笔者也有一些思考与疑问,本想等到有关文件正式公布之后再说,鉴于网络流传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权衡之后,觉得还是早点说出来,博得指正、澄清认识为好,故不揣浅陋,把自己的初步思考与疑问说一说。

1 素质及素质教育概述

相对而言,国内对素质及素质教育的讨论时间比较早、比较长,意见逐步趋于接近,这里做一些简述,作为下面讨论的基础。

1.1 素质与素养

素质是人以某些生理基质和心理功能(主要是神经系统、脑以及感觉和运动器官的生理基质或心理功能)为基础,通过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稳定的、能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它有着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内容,能影响人的活动意愿、主体性、能动性、方向选择、活动行为及效果,并最终影响人的思维、意识、行为、体质、品性、修养、成熟程度以及对环境的适应等,能够作为人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蕴含着人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是人适应环境、全面发展、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基础和核心内容。人的素质中,除去先天因素所决定的那些成分之后剩余的部分(即决定于后天的养育因素和环境影响的那些部分)通常被称为素养。素养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质,反映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更强调后天修习涵养的作用,强调学习提高的重要性。素养与素质的差别主要在于:“素养”主要形成于环境和教育活动,形成于后天,“素质”还含有先天的因素和非教育的因素。教育范畴的“素质”通常多属于素养。

1.2 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兴起与渐变

素质教育是在1980年代初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和重视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背景下在我国应运而生的[1,2]。在本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素质教育进一步引起重视,取得了显著成效,出现了一些实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典型案例,但也出现过一些偏差。例如,一些人误认为课上热热闹闹、课外唱唱跳跳,或者搞一些课程之外的活动,就是素质教育;过后,受升学竞争等因素的影响,素质教育渐渐地讲得有点少了,应试教育又卷土重来甚至超过以往。当前重视应试的教育中含有素质教育因素,招生制度改革也注意了形式的公平,但在基层实践中,广泛的“刷题”能力训练严重冲击着素质教育,影响学生的个性与全面发展,实际上忽略和消解着真正的教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新的挑战、变化和需求。

1.3 素质教育发展的总走势

从认识角度看,由重视先天因素到重视后天因素,由单纯强调生理因素到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再到重视社会性因素,重视活动与素质的密切联系,是人们对素质认识的飞跃。

从形成、认识素质概念到实践素质教育,则是人们认识和实践的重要飞跃。

作为一个社会公民,想要适应社会生活、生存下去,需要具备与公民身份相适应的素养,即公民素养。公民素养是一个具有发展性和开放性的概念,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科学、文化等领域,涵盖了公民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所具备的各种素质。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精神以及思维、实践和行为能力等基本品质和关键能力。青少年学生必须接受公民教育,但是,青少年的特点又决定了他们在接受公民教育时,不能“大水漫灌”,更不能“避重就轻”,要有序进行,要有轻重缓急。怎样才能做到有序进行,循序渐进?素质教育的实践启示我们,素质教育必须首先抓住核心素养、抓好核心素养。

现在,通过实践发现认识和实践的偏差,发现存在的问题,开始关注核心素养,从全面地和一般地讲素质、从分散花费精力到集中精力优先培育核心素养,使素质教育进入新阶段、新水平,是有意义、有必要的。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深入解读与具体化,是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

2 两种“核心素养”的比较

笔者认为,在国内目前的讨论中,实际上涉及两种“核心素养”。

2.1 我国教育部[2014]4号文件提出的“核心素养”

为把中共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教育部在2014年3月30日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文件)中提出: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3,4]。这大概是教育部第一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016年2~3月间,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就《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面向各省市学会和相关分支机构征求意见。该意见稿提出,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9大素养[5]。

笔者认为,我国核心素养似乎更上位一些,指导性、原则性更强一些,更全面一些;两者的区别是很明显的,用西方核心素养来解读、取代我国核心素养会出现偏差、引起混乱,是不适宜的,了解并注意两者的差异十分必要。

3 关于学科核心素养

3.1 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些疑问

目前,国内一些研究者在致力于制定和宣传“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化学学科,有人提出“宏微结合、变化可控、服务社会、同类相似和实验探究”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人提出要“从实验探究、变化守恒、宏微结合、分类表征、绿色运用等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有人提出“强化结构性质的联系、突出反应原理的教学、注意科学伦理的教育、注重化学思维的指导、设置真实问题的情境”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还有人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化学信息素养、化学思维素养、合作能力和语言素养,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甚至有人还要制定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体系。对这些意见笔者有一些疑问:

一方面,上述“学科核心素养”都属于“必备品格”或者“关键能力”、符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吗?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当前,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的效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加以解决。”提出要统筹各学段,统筹各学科,统筹各环节,统筹多方力量,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网上有转载《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9],虽然这不是一个正式文件,仍建议读者看一看,注意并思考一下:物理、化学和生物有没有重复?6门外语有没有重复?人文学科和数理学科有没有重复?这些重复有必要吗?各门学科的“核心素养”都确实反映了该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是该学科的“核心”吗?跟教育部文件指出的问题对照,这些“学科核心素养”是不是都有利于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各门学科都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素养体系,核心多了,还会真正有核心吗?……

另一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应能“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理应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具有。但是,现在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加大了,万一学生以后不选这门学科,或者只选学部分内容,“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实?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例,如果制定了,势必要在课程中进一步强化“宏微结合”、“分类表征”、“变化守恒”、“模型认知”、“实验探究”、“绿色应用”或其他方案概括的内容,否则很难落实,成为空谈。而初中化学本是启蒙性质,其中纯粹的化学内容尚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教学时间又紧,如果还要培养化学科学伦理观、化学科学精神以及化学科学能力、化学信息素养,还要形成核心素养体系,这又如何完成?

3.2 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各个学科都把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好了,是不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就一定培育好了呢?笔者认为,学生核心素养跟学科核心素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复杂系统,这个复杂系统的整体是大于部分之和的。更不用说,在学校中除了学科课程之外,还有活动课程,还有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因此,把各个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好了,决不意味着学生的核心素养就一定培育好了(不妨把《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中所有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内容都汇合在一起,看看是否能够形成完整无缺的学生核心素养)。有人说,学生核心素养必然要向学科核心素养转变,如果是意指前者一定要被后者取代的话,笔者是不能苟同的。道理很简单:不能用部分来取代整体。

当然,各学科还是要为整体的核心素养做出应有的贡献的。笔者一直认为,化学有其特殊的教育功能,是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因而中学化学课程是不能取消的,其他学科多是如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各学科无可替代的特殊功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更全面地提升素养和发展,各门学科都应该为学生提升素养整体目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仍以化学学科为例:化学可以在学生最广泛最经常接触的实物材料层面上让学生体察世界的物质性与辩证规律;从组成、结构、化学变化等特定角度形成和创新认识物质世界的方式,发展认识世界的能力;养成科学精神,提升精神追求;比较全面地了解和认识物质,初步学习如何以化学为工具更好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满足人类生存需求,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存安全,服务社会,服务民族振兴;重视理性思维和实践、实证,实事求是;重视微观探索,重视宏观探索与微观探索结合;明白化学的应用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等等[10]。而且,各学科还应该相互配合、相互协同,形成功能增殖(复杂系统涌现)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增长。

一般说来,人文学科核心素养大部分可以归属于人文素养,数理学科核心素养大部分可以归属于科学素养,它们又都还承担着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素养和公民素养等养育任务。各学科对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服从于核心素养整体及其养育规划,绝不能分割、挤压、取代核心素养整体的养育,也不能分散对核心素养整体的关注。

3.3 不能忘记

第2篇:社会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有效建议

化学作为高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扎实推进,核心素养引起了国内教育界的重视,高中化学教学逐渐开始重视化学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使学生能够对化学进行系统的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21世纪个人终生发展和适应社会变迁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传承、整合、提升和发展。一门学科的核心素养影响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而不仅仅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科内容和学科素养之间相互渗透,共同支撑这门学科的发展进步。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是高中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化学教学活动的总体目标,高中化学教师必须清晰认识到核心素养对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它从高层次、高视野、高境界的角度指导教师进行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完美人格的建立,以便适应时展的需求,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总体而言,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科学探究意识、创新变化观念、模型认知能力、宏观辨识及微观探析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五个方面从社会与个人的角度出发,不仅使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得到提升,对高中生今后的发展也产生深刻影响。

二、培养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化学是一门和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和素材都可以吸引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对化学的思考。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化学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化学教师进行情境创设时,应当保证所创设的情境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及情感知识性特点,学生才能更好地融入教学情境中,更好地体验情境,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社会责任感。教师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化学教材在生活中的应用,树立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社会问题的观念,最终养成健全人格。2.加强实验探究教学。对于高中化学来讲,实验探究是学生对化学进行分析推理的重要途径,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时,应当以化学实验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认知。高中时期化学实验都是对前人理论的论证,把真理以实验的形式再次重现在学生面前,那么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养成学生的探究意识及推理论证能力。例如,在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对化学的思考,从而总结出催化剂在不同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也不同。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在实验中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引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3.加强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书本知识的传授来获得,而是要利用教学中的各种资源与书本知识进行整合。传统化学教学中,教师太过于重视书本知识对学生的传授,把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重点,这种后果导致学生解题思路太狭隘,不能主动寻求另外的解决途径去做题,限制了学生思维逻辑的发展。化学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的化学实践应用,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拓宽学生学习思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养成化学核心素养。

总之,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植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释放学生天性。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把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学科发展的首要位置,不断更新自身教学观念,根据时代的需求培养出具有创造性且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小驹,李跃,沈晓红,等.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5.

[2]张贤金,吴新建,叶燕珠,等.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

[3]吴星.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建构视角[J].化学教学,2017.

第3篇:社会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近年来,对于核心素养的界定及运用,国内外研究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我国的一些核心期刊和学术会议上,核心素养也被不断提及。本文针对国内外的核心素养研究背景进行分析,随后研究课程体系的建构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基于语文课标的三维目标,以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试行稿),得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核心素养。以及在核心素养这一因素下,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发展产生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三维目标;中学语文教学

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知识竞争时代,人才的发展是各国发展的迫切需要,人才竞争也成为判断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培养出适合时展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核心素养的研究,作为课程改革的基础,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在教育的过程中,须从感性到理性,深入的进行反思,形成正确的三观,在生活中控制自己的言行,成为国家真正的有用之才。在世界的范围内来看,核心素养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时至今日有着相对完整地体系,西方许多国家,将核心素养的研究当做推动国家课程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在我国,教育改革逐步深入,核心素养作为指引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改革方向,在我国教育改革、课标制定、考试评价等方面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关的研究,对我国教育改革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国内核心素养的研究,在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的“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重大项目正式启动之前,我国的研究者们大多是围绕着国际各个国家或组织的核心素养介绍进行的。

一、国际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20世纪到21世纪教育改革达到了发展的重要阶段,核心素养作为改革中的重点和中心问题,引起了各个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视。国际上大致把核心素养分为两种潮流,第一种是以“知识社会”为背景界定“关键能力”的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选择”。欧盟借鉴这个定义确定了自己的“关键能力”,并作为本区域内教育政策的方向。第二种是第二种是“21世纪型能力”。美国大刀阔斧的进行必要的“资质”与“能力”的研究,由此产生了培育“21世纪型能力”的教育改革运动,不论是对美国本国还是对国际教育界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两种潮流的影响下,课程改革继续深入发展。华东师范大学的钟启泉教授提出,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可以按照地域划分,对欧盟、北美和大洋洲、亚洲等三个地区核心素养的研究进行了深入比较,他认为各国家和地区在核心素养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几乎在所有国家与地区都把教育目标培育的“素质•能力”当做重要的研究对象。二是“素质•能力”,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说法,包括通用能力、核心素养、关键能力、21世纪型能力、共同基础、核心力量、通用技能,等等。三是核心素养大体可以分为“基础素养”、“认知技能”、“社会技能”三种构成要素。[1]

二、我国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内部讨论

2013年5月16日,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的“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重大项目正式开始,标志着我国核心素养的正式研究的开始。2014年,教育部发行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国教育学者以及专家,针对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借鉴了很多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内部的实践,提出一系列真正符合中国学生发展需要的能力和品格,尤其是对于我国“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该研究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中国核心素养的确立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试行稿正式,标志着这项历时三年经过无数的专家学者修改更正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说明。该稿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试行稿指出,核心素养是是每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一名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以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

三、课程体系构建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

(一)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构建的关系

各地区实际情况略有不同,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体系,也有所不同。部分研究者认为,国家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相互关系大致呈现三种模式:核心素养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的美国模式,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核心素养的芬兰模式以及通过课程标准内容设置体现核心素养的日本模式。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课程状态主要表现为学科课程,核心素养落地的最佳载体必然也只能是课程。但在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中,教师和家长显然更偏向直观的提高分数,而非核心素养。我国台湾地区将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的过程中,进行了所谓的“课程转化”,把最上位的核心素养转化为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台湾核心素养就是在OECD核心素养的概念上结合了台湾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来“国民核心素养”的意象。核心素养被分为自主行动、共同互动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来了各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内涵。总体看来,各个组织以及地区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几乎都是在国际核心素养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入了符合本地区学生发展的地域特色,以更好的适应核心素养的推行。在我国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大致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对核心素养体系的研究,即“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上位问题。另一条则是在各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具体构建研究,即“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中”的下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与具体学科课程的具体关系,也是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现代语文重建的起点和归宿

语文是什么,即语文学科属性问题的一直存在争议。在语文单独设科时,叶圣陶提出了著名的论断——“语文姓语”,吕叔湘、张志公二人也都同意这个观点。语文核心素养是构建现代语文教学体系的起点与归宿。语文是人文学科,而且是母语学科。语文教学中需要“转变观念,注重人文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学会运用语文工具,而且要使学生受到语文丰富的人文精神的陶冶,使他们能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培养他们文化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发展,积极的参与社会活动,成为一个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人。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众生不熄地燃烧下去。”[2]在语文学科的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鉴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应提高教师素养,是教师能够对于学科性质和学科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

四、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语文教学设计及实践

(一)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语文教学观

如果课堂教学只是一昧的注重知识技能,那么三维价值目标就会成为空话,课程改革中一再强调的“育人”功能则完全没有实现。在语文课程中,核心素养应该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存在,通过在语文课堂中,在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紧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意识的教学,主要指的就是语文教什么的问题。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传播信息,语文教学则是如何的传播知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很显然,有的教师就是在教教材,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有的教师则是用教材在教语文。在教学的过程中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独立的思考,利用教材教给学生“语言表达”、“文学思维”、“民族文化”。这些因素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在核心素养的总框架中,如何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非常重要。在语文教学中,要纠正以往教学中只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不重视学生语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深化教育的观念,重视语文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优秀的语文教师终扮演着“文化讲解人”的角色,把理解课文所必须的知识解释给学生,引领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使学生自己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判断,这便是以核心价值观作为导向的语文学科教学。

(三)针对课堂教学预设与现实的脱轨的解决办法

课程要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创设,并能有效支撑各项具体目标。许多学校都在思考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规划和建设,但是大多都是应景敷衍或贪多求全,暴露出课程种类单一、组织实施散乱、课程目标与文本不对称等弊病。学校的课程建设应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去组织实施,真正实现目标和路径的统一。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改变填鸭式的教学,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知识,要更多的与学生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具语文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提前进行测评,认识到每个班级及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够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由于语文学科的普遍性,在高考的这根指挥棒下,中学语文教学往往容易成为一个最容易忽略的学科。但语文作为一个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在核心素养的培育上,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因此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总结及展望

核心素养的研究适应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有着现实的意义。教育的本质即“育人”,在中国传统的教育当中,也一直都提倡对于人的培养,如今教育界对核心素养的重视,有利于推动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核心素养”的国际潮流[J].中国教育报,2016.

第4篇:社会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核心素养”有多热?从各类教育报刊的专题文章,到各级论坛、学术年会活动,可见一斑。人们不禁追问: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提核心素养?它将对学校、教师带来哪些挑战?

核心素养是什么?

理解核心素养这一概念,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素养。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广邀学者自1997年至2005年进行了为期近九年的“素养的界定与选择”专题研究。研究指出,素养是对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是个体在与情境的长期互动中逐渐生成的。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性,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

有研究者用素养=(知识+能力)态度的公式形象地展现素养与知识、能力、态度的关系。其中态度是关键变量。如果态度是负分,一切知识与能力皆会产生负面效果。

从素养到核心素养,则是对人面向未来的“关键少数”素养的凝练。人的发展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学校教育不可能全部囊括。明确核心素养,把这些最基本的素养培育出来,其余的素养,便会在这个根素养上生发、生长出来。

教育部《意见》对核心素养的界定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充分的研究基础之上的。早在2013年5月,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国内几所重点师范大学,启动了“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课题。课题组领衔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指出,现在世界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学生核心素养”。它应该包含六个方面:

・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

・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

・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

・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

2015年11月,林崇德教授在北京首届高中学生发展指导高峰论坛上透露,课题组共组织了48场访谈,涉及575位专家,最终得出学生核心素养的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

・社会参与: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自主发展: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

・文化素养: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辛涛教授在第二届北京教育论坛上表示,“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工作报告已经提交教育部,正在接受鉴定。课题组也已经开始以提炼学科素养为切入点,对核心素养的具体描述展开研究。

为什么要提核心素养?

对于“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不少教育者都心存疑虑,甚至有人认为是在“瞎折腾”。事实是否如此?为什么要提“核心素养”呢?

这就首先要回到概念产生的语境,它是对深化课程改革现实问题的直接回应。

《意见》指出,课程改革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出“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应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等现实问题。

构建核心素养体系便是试图从顶层设计上解决这些难题。“一是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二是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引导教育教学评价从单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向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表示。

其二,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在所有核心素养指标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最核心的素养,是学生必备的品格。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强调,信息化时代,价值塑造应摆在所有育人工作的第一位。开放、多元的时代使得西方世界渗透对中国和平演变的思想比任何一个时期都严重,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国家认同,因此我们必须要让每一位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坚实的中华文化底蕴、拥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辛涛明确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其三,核心素养的提出是顺应信息化、国际化的时代要求。

在日益复杂、多元、开放和强调创新的时代,互联网让知识信息变得海量、唾手可得,未来社会各行各业既呈现高度分化、专业化特征,又体现跨界融合的特点,对人才的学习能力、综合素养、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应对复杂情境的关键能力,至关重要。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褚宏启指出,国际上对核心素养的选取都反映了社会经济与科技信息发展的最新要求,强调创新能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素养,都是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袁振国认为:“核心素养就是面对加速变化的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未来20年甚至10年没有人能清晰预判的情况下,教育要给孩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使其能够应对未来不确定情境中的真实问题。”

其四,核心素养的提出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是“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

柳夕浪在《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一文中梳理了“素质教育”的演变史: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到“两全、一主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到“一个灵魂、两个重点”(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后来又有“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以及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等。

然而,素质教育到底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素质?长期以来,没有明确的具体化的内容。这种理论上的“模糊”,既给实践者提供了自由探索的空间,也让校长、教师感到困惑。

着眼于素质的可塑性,建立中国儿童青少年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借以指导、规范教育教学改革,“走向素养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将成为新时期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傅国亮认为:“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

核心素养将对学校、教师带来什么挑战?

从知识导向到能力导向,再到素养导向,体现了教育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回归。

明确学生需要哪些方面的核心素养,才能围绕其修订课程标准,确立学业质量标准,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精心选择课程内容,推进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改革,落实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克服学科知识本位与教学中的短视行为,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在核心素养上达成共识,是学校、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第一步。

2015年11月,在厦门举行的中国教育学会第28次学术年会上,物理学科课题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绪培透露,开始许多专家对“核心素养”如何通过课程形式、教学实践进入学生内心很不理解,因为各学科的教学逻辑已经深入人心。后来,大家逐渐达成共识:不管哪门学科,都不是以培养“××家”为教学目标,而是针对未来每个公民。比如不专事物理专业工作的孩子,通过学习物理,能给他们打下什么烙印?给予他们什么能力来适应社会生活?

教育部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成员王月芬认为,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有助于实现从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转型奠定基础,指明方向。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将从单一知识、技能转向综合素质,从学科学习转向跨学科学习,从灌输式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

申继亮强调,必须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每个学校、每位老师都必须把握正确的价值导向,清楚每一位学生适应未来发展应该具备的素养,将课堂教材与学生的素养联系在一起,而不仅仅是与考试挂钩。

在中国教育转向对人的能力和品格关注的今天,教师如何提升核心素养的问题变得更为紧迫。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指出:“技术可以放大杰出的教学,但是再伟大的技术也不能代替平庸的教学。”

第5篇:社会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 思想教育 核心素养 素养教育

一国公民的核心素养状况是本国民主化进程和民族文明水平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公民的核心素养教育问题在各国的教育界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甚至被纳入国家大政方针。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公民核心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实现进程的快慢。

在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教育阶段,始终都有思想教育相关的课程学习,这无疑彰显了思想教育的重要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实施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最佳途径。中学政治课程建设必须重视核心素养的教育问题,思品老师更要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努力实现公民核心素养的提高。

一、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含义和现状

“公民”指的是“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公共性。

公民素养指的是以平等为核心的政治素养、法律素养、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包括这四个方面的知识、规范、行为习惯等,公民核心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学习、教育形成并完善提高的。

现如今,中国的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有自身的运行方式,也取得一些成效,但是目前中国缺少的是一个完整的公民素养教育体系,需要在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提高公民核心素养的教育机构与教育进程。为此我国的教育学者及教育界正在努力朝着这个目标探索前进。

中国公民核心素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公民素养出现问题将直接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不良风气盛行、群体性冲突增多等现象。要使公民核心素养得到提高,在思想教育视域下进行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是比较可取的途径之一。公民核心素养提高了,各种社会问题也会随之减少。

二、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是当前时期的热点。针对当前我国的国情来说,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是势在必行的,因为只有这样人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就在于公民的核心素养是否够高。应时代之需,社会各界人士开始就如何提高公民核心素养进行诸多研究,使之成为一时的热点。

其次,新课改要求提高公民核心素养。社会在进步,从前的教育模式、内容渐渐地不能满足时代需求,课改就显得十分重要。改革、创新后的教育内容是符合当展趋势的,公民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并且成了新课改十分重视的专题。不论是思想教育学科还是其他学科都希望找到本学科与公民素养教育之间的契合点,作为一名教育者,所追求的目标是为现代社会培育出合格的公民。

三、思想教育与公民核心素养的关系

(一)思想教育为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提供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如今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我国有很多专门从事思想教育和研究的人才,他们推动着思想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这些成果就是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基础与先决条件。

(二)思想教育与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相互促进

思想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让被培育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都是公民核心素养所包含的内容。思想教育程度必然影响核心素养,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主要方法有课堂教育、环境教育和实践教育等,通过这些方式同样能有效提升思想教育的水平。

四、思想教育视域下培育公民核心素养的途径

在思想教育视域下进行公民核心素养教育,主要采用的是传统教育方式,但是现代社会要求创新,一些新型的教育方式往往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针对公民核心素养教育,要学会将二者结合起来。

(一)课堂教育

课堂教学不但可以传授知识,还可以实现教育目标。不仅仅是思想教育课程要注重公民核心素养培育,其他学科也要重视公民核心素养的培育,不断完善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方法、加强课堂教学互动。

(二)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对于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成效有直接影响,高素质的教育者拥有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知识体系,很好地将受教育者根据特点分类并因势利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公民核心素养。因此作为一名思想教育方面的老师,更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对于公民核心素养教育采用得较多的是正面的灌输教育,但为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多组织一些专题讨论、社会实践等新的教学方法还是很有必要的。一味地灌输教育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效果会得到强化。

(四)环境熏陶法

环境主要指的就是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教育者可以利用校园环境,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感化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家庭环境熏陶在公民核心素养教育中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在生活中家长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相比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来说,社会环境所涉及的面更广、更复杂,社会环境对公民核心素养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想要营造适合公民核心素养发展的环境,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五)专业课程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

公民核心素养教育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设置一些专业的课程,这样更有针对性,教学成果也会更显著。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教育,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切实体会公民核心素养的本质,实现知行合一。

我国的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公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二者相辅相成。中学思品老师更应当致力于培育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在努力提高自己综合素养的同时完成公民核心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1]蓝楠.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

第6篇:社会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在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颁布后,深化课程改革与加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英语学科的教学更是走在前头。龚亚夫说:“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将不仅教授问路、点餐、购物等为了在外国环境中“生存”的内容,而将涉及学生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应该为促进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是涉及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能力的要求,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中也提到“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2]因此,做为教育前线的英语教师有必要及时探析、研究学生核心素养及英语课堂中如何对英语核心素养的落实,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一)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就是一种语言技能,谈不上素养。其实,这种观点只注意到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价值,没有全面把握英语作为一个学科的育人价值。如果不能准确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的价值,就不能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所谓的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指某个学科的课程内容除了使学生学习某些学科知识和发展学科技能之外,还要促进学生在心智能力、情感态度、思想品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基础教育阶段的各门学科都有育人的价值,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学科也不例外。[3]英语学习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也与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英语的过程是学生接触其他文化、形成跨文化理解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过程。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

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有助于我们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从英语课程设置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目标来看,具体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达的水平和特点;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知,还包括评价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解释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学习能力则指学生主动拓宽学习渠道,积极调适学习策略,努力提升学习效率的意识 、品质和潜能。”[4]

二、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整个学校课程的灵魂,统整学校课程规划和建设的各个要素。”[5]但是对英语教师来说,可以做到的是在不同的课型中渗透和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下面是本人在不同课型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实践探析: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最爱重视的一个课型,同时阅读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文化品格、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发展的最重要的方面。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摒弃了以往只着重于字词句、长难句的讲解,带领学生进行文本的解读和阐释,针对不同的内容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讨论、解释、分析和解决问题等。例如:在教学PEP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Let's read Dear Diary中,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以中秋节引导学生讨论中国传统节日,在这些节日中所做的活动,再过渡到了解外国的节日和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外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最后再播放family公益广告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父母为自己和家庭的付出,从而激励他们积极的态度和增强学习的责任感。整个教学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文化品格。再例如:教学PEP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Let's read Little Duck's Shadow中,我通过设计:预测、质疑、讨论等任务型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运用不同阅读策略阅读故事并获取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阅读教学还拓展到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

在词汇课型教学中,可以通过看视频、学幼鳌⒔灿⒂锏然疃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open the door ”这个短语时,除了教给学生读音,还播放开门视频,让学生知道在开门时应该注意前后的行人,学会礼让。这让生硬的语言渗透了人性和温情,培养了学生必备的人生品格。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渗透自然拼读法,让学生掌握拼读法则,努力达到“看词会读,听音会写”的本领,提高他们识记单词的能力,让他们掌握英语学习的重要技能。

在对话课型教学中,可以通过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人的观点,并倾听他人的观点合作共享,分析综合。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感受不同的文化,体会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生活。同时,在中语教学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学生设计解决问题型的任务, 让学生找出解决办法。如只给学生100元钱,让学生设计“购买计划”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安排购物单,平衡零食与书籍费用,使自己的钱实现最大化价值。同时,也可以在全班设置评委组,由评委们选出最好的购物单。学生评判的过程,也是其能力提高的过程。[6]

总之,在不同的课型中,通过不同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各个年段、各种课型的活动系统化,逐渐建立起校本核心素养培养的特色活动系统,走出一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创新之路。

我们教师要认真思考英语学习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性,重视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化品格。总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今后一段很长时间的主要教学研究任务。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3]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4]陈琳.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6.(1).

第7篇:社会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1 “双创”教育融入工科类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核心素养”培育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补充、促进,在不同情境中发挥整体作用。它是联系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纽带。通过这一纽带,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中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要品格和关键能力,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开展“双创”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大学生全方位发展,提升大学生社会核心竞争力、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由此可见,“双创”教育融入工科类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着现实必然性和客观必要性。

(1)现实必然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当前的战略性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则基础知识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当前社会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面临的是“就业”还是“失业”。在工科类院校开展“双创”教育,不但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还能以此为契机,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教育理论体系,深化创业实践路径的探索,从而提升工科类大学生的“核心素养”。由此可见,“双创”教育融入工科类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有现实必然性。

(2)客?^必要性

“双创”的内涵可简单的描述为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2]。工科类院校的学生主修自然科学,受思维模式的影响,相较于文科类院校的学生,创业素质方面,特别是心理素质、创业意识、创业知识等处于弱势。在工科类院校开展“双创”教育,不仅能弥补这一短板,还能进一步激发工科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些素质不但是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客观体现,也是当今大学教育的客观发展趋势。因此,“双创”教育融入工科类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客观必要性。

2 工科类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工科类院校培养大学生的方向主要分为理论型和应用型两类。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们如何将自身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成功推向市场进行应用,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败与否。而在知识――成果――市场应用这一转化过程中创新创业意识往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显然,工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经济转型的需求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各大企业都在努力实现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蜕变。在此过程中,工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工科类院校通过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可直接提升工科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从此角度分析,工科类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

(2)工科类大学生提高自身“核心素养”的需求

在人类社会不断趋于“科技化+信息化”,科学技术不断更迭换代的当下,创新创业意识对于工科大学生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核心素养不是几个素养指标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素养在面对具体问题、具体环境时发挥的合力。从本质上说,“双创”教育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的教育。这些都是“核心素养”的直观体现。拥有更强创新创业意识的工科类大学生才能在创新创业的浪潮中勇于开拓、积极进取,最终突破自我、脱颖而出。

3 如何将“双创”教育融入工科类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工科类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有着其基本的特点,如:有创新兴趣但持久度不够、有灵感但创新技能缺乏、有研究成果但缺乏创业理念等。因此我们要把握其特点,将“双创”教育融入工科类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

工科类院校开展“双创”教育需要采用分阶段、分年级的分段式教育模式。在大学生整个大学学习期间可致力于的“核心素养”中的三个层面: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社会参与(实践创新)。

文化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工科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孵化必须以坚实的文化素养为基石,其核心在于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创新创业教育中应始终强调对理论知识的终身学习。此外,工科类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技术含量较高,这就要求工科类大学生对各种先进的前沿理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理解力。尤其对于当前发展比较快的计算机通信专业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这种高知识性体现得尤为明显。[3]工科类大学生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夯实的理论基础。

第8篇:社会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课程改革 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08-02

2016年9月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在国际大背景下,国家对未来教育发展提出的新目标,寄托了国家对教育未来发展的期望。《中国学生发展核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要素,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等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顶层设计,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来达到最终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核心素养理念的转化

目前,“学生核心素养”受到全世界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作为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倍受瞩目。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

核心素养,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实行的一个的理念,让这种理念转变为初中生成长的精神支柱,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化:一是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是在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因此,在学习国际先进理念与做法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自己的民族本色。二是将基本的核心素养转变成为具体学科的核心素养,要体现不同学科的特色,同时还要注意不同学科之间共性核心素养的培养。三是将学科的核心素养转换成为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注意各个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重点的不同,要有所侧重,同时又要注重不同学段核心素养培养的衔接,要有延续性。这样才能符合学生身心和认知发展的规律,切实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二、课程核心素养观的树立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涵盖了知识、技能以及情感三个方面,核心素养要比单纯的“知识”以及“技能”更适合当今的中国社会,核心素养可以整合学科知识、基本能力、核心能力与情感态度。核心素养可以重视知识、技能与情感的统一,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全的个体。“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改革以及发展的指挥棒,所着眼的是如何兼顾学生的认知、技能以及情感的全面发展,防止出现不均衡发展的现象。台湾的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的国民核心素养指出,不仅要尊重“基本能力”,也同时尊重“学科知识”,应视各领域/科目之性质与学习阶段之差异,弹性调整“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学习两者之间的比重(蔡清田、陈伯璋、陈延兴、林永丰、卢美贵、李文富、方德隆、陈圣谟、杨俊鸿、高新建、李懿芳、范信贤,2013)。[2]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包含学科知识、基本能力、核心能力与态度情感等方面,而非过去将课程目标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而将基本能力、核心能力与能力指标都排除在外,或者反之,仅有基本能力与能力指标,而将学科知识排除在外。

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树立新的课程改革价值观――课程核心素养观,课程核心素养观是对课程知识价值观的一种超越。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综合表现。这种课程核心素养观是对课程知识价值观的一种继承与发展,是对课程价值观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

三、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

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关键在于要有一批具有较高教学素养的教师队伍。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现在中学师资在大学也主要接受的是分科教育,在毕业之后教师培训中,也主要是针对分科知识的技能培训,因此,导致了他们的课程与教学认知层次低,认知视野狭窄。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自己所学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不能及时充实与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将很难适应当今教育的迅速变革,跟上时展的步伐,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将不能付诸于实现。因此,要想学生具有核心素养,首先是教师队伍应该具备教育教学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抓住知识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积累思S和实践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3]只有卓越的教师才能培养卓越的学生,因此,国家需要改革现存的教师教育体系,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在职教师的核心素养,同时,在教师的选拔上,把真正具备核心素养的人才吸收到教师队伍中来。

四、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兼顾

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曾说:“明确而坚定的价值观的有无是区分一个人人格是否健康、心理是否成熟的标志。”当前的初中生,出生在教育信息化大浪潮下,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以及多元文化影响着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应该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成绩和分数已不再成为家长和学校追求的唯一目标,而是更加关注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教育,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责任担当,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具有国家意识,能自觉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理想和信念,真正地做到立德树人。

因此,要充分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初中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要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统领,设计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可以开设富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走学生个人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路子。第一,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成长规律,开展丰富多彩的选修课,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寻找自己的兴趣点,锻炼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二,建立初中学生发展引导机制,成立专门的学生发展小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学业、心理、理想信念、思想品德等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措施的实行不仅能让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方向有准确的把握,而且还能帮助他们科学地设计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课程体系,能够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结合,并最终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课程。

五、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日益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学生使用网络信息技术、智能手机等先进的技术设备的移动式、碎片化学习已成为常态,因此,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就显得尤其重要。

较高的网络自我效能感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英语网络教学环境的偏好,而且可以形成更好的学习态度,影响搜索策略以及面向网络使用的学习结果。[4]因此,教育研究者今后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对有关网络教学的观念以及使用的研究,探索他们对于英语网络学习环境以及网络教学的态度,才能真正有效地推进网络教学的贯彻实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英语网络教学中获益。[5]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N].2016-9-14.

[2]蔡清田,陈伯璋,陈延兴,林永丰,卢美贵,李文富,方德隆,陈圣谟,杨俊鸿,高新建,李懿芳,范信贤(2013).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发展指引草案拟议研究(国家教育研究院委托研究报告).嘉义县:国立中正大学课程研究所.

第9篇:社会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历史社团;培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2016年国家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正式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进一步强调教育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基础教育在“学科中心”较为强势的背景下,要更多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向,强调教育的关键是在学生身上留下的能力与品|,这是核心素养的意义。

中学历史社团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专业历史老师的带领下,由一批对历史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中学生组成的团体。中学历史社团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旨在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并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意识、责任担当意识,并进一步形成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中学历史社团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开展历史社团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中学历史社团活动有利于培育学生的人文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儒、墨、道、法等学术流派异彩纷呈,四大发明领先世界,汉服、唐装独具民族特色……河南省洛阳市回民中学(以下简称“我校”)鸣鹤考古社成立后,多次组织成员外出参观、考察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用眼睛去看、用心灵去感受,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活动,大家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本上的历史知识,回来以后大家在讨论会上都很激动,觉得提高了学习历史和做历史题的兴趣,在历史中找到了幸福感。

通过组织这些活动,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亲身体验来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断深入,学生的人文情怀、审美情趣不断升华,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不断增强。

2.中学历史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能够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中华民族要崛起和强大,就必须具备创新精神,要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学会质疑,在质疑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这样才能后来居上,这些正是我们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目标之一。我校鸣鹤考古社通过开展历史讲座、参观、考察,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笔者的《洛阳唐三彩》讲座中,许多学生都是第一次了解到三彩是古代的墓葬用品,通过讲座使部分学生对唐三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同学们纷纷到图书馆借阅相关图书,对唐三彩的起源、发展、演变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了批判质疑的思维习惯,对于学生的勇于探索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中学历史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素养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新的教育理念不仅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还要教会学生学会生活,使学生能够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4.中学历史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和责任担当素养

“立德树人”不仅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要使学生养成现代公民意识。通过这些活动,造就了一批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的学生,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和责任担当素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即将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需要多种教育途径,中学历史社团作为学生自我成长和发展的组织,在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