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文明教育理念范文

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精选(九篇)

生态文明教育理念

第1篇:生态文明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能源教育;能源消费;环境保护;生态文明;能源安全

引言

能源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问题不仅事关国家的长远发展,也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粗放型、资源依赖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给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面对我国日益突出的能源问题,转变不合理的能源产业结构,优质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已经初见成效,能源教育的全民普及和支撑体系的建立就更加紧迫了。让普通老百姓主动关注与能源密切相关的问题,增强人们的节能意识、节能观念,以此形成良好的能源消费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自觉践行低碳生活、建设节约资源与环境友好的社会,提出在当前实行民众生态文明理念下的能源教育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影响深远。

1中国能源分布和能源消费的现状迫

切需要开展能源教育能源作为人们生存和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根本,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优质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当代,伴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能源的需求量一直处于不断攀升的态势,能源发展中凸显的问题不容乐观。一方面,从总量上来看,我国是能源生产的大国,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尤其是煤炭和水能,但是人均占有能源量却较少,处于世界各国的较低水平[1]。另一方面,能源分布和能源消费结构非常不合理,特别是以煤炭为主的一次性能源消费所占能源消耗总量较大;石油资源虽然比较短缺,但国内需求量却在持续增加,所以原油对外依存度比较高,在2016年已升至65%,创历史最高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汽车已经逐渐普及成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与此同时,化石燃料的消费量短时间急剧增加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问题。根据2016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我国的能源消耗连续15年位居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第一,已占全球消费量的23%和全球净增长的34%[2]。石油作为全球重要的化石类燃料,在近年所占能源消耗总量比值是比较大的。“2015年全球生产和生活所消耗的一次能源增长率为1.0%,较大程度上远低于10年平均值1.9%,但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率为1.5%,成为全球最大的增长量”[2]。所有的化石燃料价格在2015年均呈下跌趋势,反映了全球供需关系的失衡日渐严重。面对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利用率低,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及人们能源消费方式的转变等诸多要素造成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我国迫切地需要在国民教育的整个体系中融入能源教育,并在教育体系中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方式和策略以及切实有效的途径。通过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的能源教育方式树立人们节约能源、合理消费能源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节能和用能的行为习惯,加强能源教育势在必行。能源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科学的能源专业性教育,提高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手段;二是通过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全民生态文明的能源教育,自觉养成节能意识,践行节能生活方式。目前,我国的能源教育仅限于一些高校的专业领域和科研机构,民众对能源的开发、利用、节能等基础常识相对缺乏,在能源的消费上更是缺失主动的责任感,只有油价上升的时候才会意识到能源消费的问题。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建立起生态文明理念下能源教育的有效途径,把它从专业领域扩展到社会的普通民众,通过教育活动引导人们节约能源,改变人们以往的能源消费意识和行为习惯,以正确合理地消费能源资源,培养民众的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念,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公民能源教育水平和素质。这将是解决我国当前能源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生态文明能源教育的人文理念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建设美丽中国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2能源教育的内涵、目标和意义

2.1能源教育的内涵

通常人们所说的能源教育是指通过开展关于能源和人类活动相关联的教育活动,促进受教育者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和关心能源、环境以及能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之间的问题[3]。开展能源教育活动,一是通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增强人们对能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认识到能源的有限性与节能的必要性,以此提升人们的能源绿色消费和节约意识,培养人们科学用能与节约用能的观念;二是通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让人们认识到能源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能够正确处理能源和环境问题与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培育人们科学地处理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实践态度以及对能源问题的自我价值判断能力,选择能与能源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生产生活方式,共同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3]。开展能源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能源现状、能源开发与利用、能源安全、节能与环保等等。生态文明理念下的能源教育则包括以下两个内容:一是能源与人和环境的关系。即人类在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懂得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压力,理解能源的有限性和人口数量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认识能源消费和人们生产生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不协调发展的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学会均衡能源与人和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减轻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二是人们的节能行为。当前,伴随我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以及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的住房建设,人民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发生了极大提高和转变。例如汽车出行的普及、一次性塑料碗筷和购物袋的便捷使用,引起生态环境和大气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所排放的污染气体和污染颗粒是造成雾霾、温室效应等的主要原因。这些变化人们都深有体会和感受。随着能源消费量稳增不减的形势,人们必须要重新审视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消费行为是否科学合理。生态文明的理念教育的内容就是要在人们合理处理与能源的关系基础上,向节能的生活、出行方式转变,在处理能源消费的日常问题方面养成具有自我决定意识和先进文化价值观的独立社会人。根据人们的实际生活,正确引导人们自觉形成良好的绿色消费行为,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自己的实际行动,既为自己的眼前利益,也为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做出贡献。

2.2能源教育的目标

生态文明理念下能源教育社会层面的目标是着重培养人们科学的能源意识和价值观念,以实际的行动来规范和约束自身的行为,以促进与能源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整个社会进程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专门从事能源教育研究的机构来讲,生态文明理念下的能源教育目标是使受教育者了解全球能源的结构、特征,能源发展的概况和趋势,通过掌握能源基础知识,在社会生活中提高科学的能源消费意识和节约用能意识,自觉养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总之,生态文明理念下的能源教育目标意在通过转变现代人们不合理的能源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以科学的价值观念,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为构建生态文明理念下能源教育的目标,加强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培养至关重要。首先,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能源教育活动,形成人们积极参与能源教育活动的热情,让人们开始关注与能源和能源消费相关的问题,培养他们对能源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决断力。其次,通过能源技术和专业知识的系统化教育,让人们了解能源与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懂得加强环境保护和培养节约用能行为的重要意义。最后,通过人们能源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全球和我国的能源发展现状、能源安全等问题认识更加清楚,了解能源资源和能源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用能源的忧患意识树立人们科学用能、节约用能的协调持续发展的观念。

2.3能源教育的意义

我国公民能源教育程度的高低与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健康协调持续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系着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进程,关系着美丽中国建设进程,关系着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然而,当前我国公民大多存在着能源知识缺乏,能源节约意识淡薄,能源消费不科学等问题,提高人们对能源开发、利用和消费过程中的合理化和科学化,重新反思和审视当前的生产生活方式、消费行为以及能源与人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的突出矛盾,树立科学的能源消费意识、能源节约意识以及正确处理能源与环境和发展的关系,对于培养国民内化于心的节约用能意识,外化于行的节能实践行为,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相较于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能源教育体系的建立和成功经验,我国能源教育还处在一个初级的阶段,尤其是把能源教育作为以社会引导全民价值观念的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十分的不足。日本作为世界上最有能源危机感的国家,对能源的利用率相当的高,并且在节能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科学用能的基础上,日本各个阶层的人民更重要的是拥有较高的节能用能意识,懂得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依靠全民共同的努力[4]。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之后开始把能源问题融入到国民的教育课程体系,由此能源教育越来越引起高度的重视。即使有着丰富资源的澳大利亚,依然积极主动地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由此可见,生态文明的能源教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从能源教育的人文社会价值层面来讲,其意义主要是通过在教育与实践中不断地认识和解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的关系问题,树立能够多方位、多层次看待问题的视角,养成合理的能源消费观和能源行为习惯,并落实于实践。首先,生态文明理念下的能源教育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化、整体化的过程,能源教育注重于通过教育活动,促使人们主动关注整个生态建设和人类生存环境。它以普通民众为主体和主要的参与者进行学习和实践,以发展和影响受教育者的思维训练为导向,培育人们用辩证的态度看待和正确处理能源问题与人和生态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促成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提升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有利于让人们形成顺应时代的发展观。生态文明理念下的能源教育是以人类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但人们在追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过度地开发和利用资源,引起一次性能源有限的储备量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无穷需求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和严重。因此,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能源教育过程中以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案例,引导受教育者学会用长远发展的目光看待和处理问题。

3生态文明理念下能源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

3.1能源教育的指导思想

我国“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能源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牢固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遵循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战略思想,顺应世界能源发展大势;同时,着力构建优化能源系统,着力补齐资源环境约束,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5]。以此为基础,生态文明理念下的能源教育的指导思想即为:坚持以人为本,以生态文明为基础,以能源资源的和谐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保障,努力贯彻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人文教育和技术创新相结合,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的“三位一体”协调教育机制,实现能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协调推进、共同发展。

3.2能源教育的指导原则

3.2.1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既是生态文明理念下能源教育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培养人们能源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的指导性原则。它注重于改变过去一味追求经济飞速增长而忽视甚至损害人民利益的“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念。首先,“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广大人民作为生态文明理念下能源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和开展的教育活动都应充分考虑人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而不是脱离人民的发展。其次,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根本动力,“以人为本”就是在追求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国家在能源改革创新、结构优化以及能源的“双控”问题上注重以人为根本的发展观。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让广大人民自觉树立科学用能、节约用能、合理用能的消费观,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尽早为实现2020年能源的消费总量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的规划目标而尽一己之力。

3.2.2综合性与终身性原则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能源教育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相互交叉结合的综合性教育。生态文明理念的能源教育不仅涉及自然科学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人们从人文社科类的视角观察和思考能源问题的能力,使能源教育渗透到家庭的萌芽教育、学校的专业化和系统化教育以及社区的大众化和普遍化教育的各层面各阶段。这就要求能源教育要依据受教育者的年龄、兴趣爱好、受教育程度等特征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多渠道的教育活动,以便有更多的普通民众参与能源教育的活动,不断推进能源教育稳步向前发展的进程。同时,能源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对增长人们的能源知识、提高节能意识以及养成科学的能源消费行为习惯等具有重要的影响。能源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样具有终身性的原则,不论是从婴幼儿到高龄者,还是从家庭教育到社会教育,它始终是贯穿于人一生之中的社会活动。学校作为教育最主要的阵地,教育者应在基础教育中给予能源教育足够的重视。以学校的基础性教育为前提实施与能源相关的教育活动,从而实现能源与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

3.2.3整体与局部结合原则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血脉,能源问题不仅关乎个人、某个地区和地域,更是关乎全球的问题。因此,应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充分利用好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国际资源和国内资源,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抓住机遇全方位地实施对外开放与合作战略目标。基于此,生态文明理念下的能源教育必须坚持国内国际两大市场、两大资源,统筹全球与国家内部的发展,即应坚持整体与局部结合的原则。从国际的视角来看,能源在世界各国的开发、储存以及分布情况极不均衡,但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国家和地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依赖性越来越高,能源的全球性合作日趋频繁。故能源教育应立足于培养受教育者从全球视角出发,让人们学会用全局的、联系的观点看待能源发展中的相关问题。从国内的视角来看,能源不仅与当前老百姓的生活各个方面紧紧相联,也关系到子子孙孙的长远发展。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能源教育应坚持以全球为主导地位,统帅部分发展,即坚持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发展原则,树立全局的观念,立足于整体,并以此统筹国际国内,实现能源教育的最优化发展。

4生态文明理念下能源教育的途径

4.1注重学校的基础性教育

学校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人们接受正规化、系统化教育的阶段,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课堂和主阵地。因此,学校的能源教育主要是通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开展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增强受教育者对能源知识以及能源与人类活动、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习和认识,培养人们有关能源的正确价值观和消费观,并在此过程中自觉形成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素质和能力[6]。具体而言,进行生态文明理念下的能源教育,首先,应注重学生过程化和综合化的学习。能源教育活动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连续不断长期努力的过程。从学生兴趣的培养、知识的理解和获得多角度、多层次判断能源与日常行为活动之间的关系的能力,根据自身对能源及其相关知识的探讨和积累,有效地运用到实践活动之中。其次,应培养学生善于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学校能源教育是一个跨越多个学科的复合型教育[7],它不仅涉及自然科学等技术内容,还涉及地理、政治、历史等与社会科学相关的内容。通过学校综合性学习基础性的能源知识,并且将获得的成果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养成用联系的方式,多角度地探索能源的相关问题。最后,应注重培养学生着眼全球、立足身边事物的思维方式。在学校开展基础性能源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在能源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探究是人们的什么行为方式引起了全球的能源问题,并用联系的、发展的、长远的目光来思考问题,寻求具体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与策略。尤其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科学用能、节约用能,为构建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身作则,用实际的行动践行伟大的使命。

4.2走进社区的宣传推广教育

社区教育是伴随社区的成长,为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教育需求,培养和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积极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8]。我国的社区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从其二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借鉴国外能源教育的优秀成果和案例的同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根据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资源以及国民素质等差异,从社区的实际状况出发,以社区为平台和依托,实现资源共享。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社区能源教育的宣传推广是能源教育重要的手段和策略。它以社区民众为单位,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有问题、有导向地展开教育活动。首先,社区的宣传推广教育可以根据所在地区人们不同的年龄阶段、受教育程度、身份地位等展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教育培训和宣传活动,让人们多层次多渠道地了解和认识能源,意识到能源问题的严峻,参与能源社区教育的意识不断增强,渐渐形成人人关心能源问题,处处参与到节约能源的活动中。其次,随着当今社会大众传媒的发展,用新媒体搭建社区教育交流平台进行能源教育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重大变化,尤其是新媒体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工作、教育等方面的影响颇大。它以迅速的传播速度、广泛的覆盖面积以及个性化与互动性强等特征,为能源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比如,在开展能源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各个社区内部的具体情况,通过传媒资源搭建大规模的开放性在线课程。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地学习有关能源的知识问题等,让人们从实际生活中感受能源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危机意识来增强民众科学用能、节约用能的意识。最后,统筹发展。社区教育作为社会教育中的一部分,不论是针对社区内部能源教育的需要,还是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开展社区教育的过程中,对内对外都要统筹兼顾,着眼整体与局部协调发展。社区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组成中的一部分,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提升人们素质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有效地利用社区设施进行体验学习,把社区能源问题作为居民自己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将能源教育的分支融入社区教育,在社区大力推进能源及能源问题的宣传推广教育活动十分必要。

4.3大力发展能源的社会教育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知识总量不断增大,更新的速度也不断地加快,原有的知识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比较,社会教育的形式更加多样、环境更为宽松,一般不受时间、地点、职位、年龄等因素的局限,具有较大的开放性。所以,在开展能源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形式的创新和丰富,才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比如: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通过图书馆、公园、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基础设施,为人们提供继续学习的环境,让人们通过书籍、报刊、电视、广播、杂志以及宣传栏等平台自发地学习能源知识、了解能源问题、增强能源危机意识、主动养成良好的能源消费行为和习惯,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能源教育的目的。同时,社会教育与普通老百姓生活联系紧密,具有大众化教育优势,最直接的表现是人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意识地带着生活思考进行有目的性的学习,特别是关于物价、油价、资源等问题。能源问题既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也事关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国际的稳定有序。因此,在构建生态文明理念的能源教育过程中,大力发展能源的社会教育是提高公民的能源节约意识,树立良好的能源消费行为习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

5结语

今天,人们生活在一个能源革命的时代。随着技术革新不断推进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特别是中国与美国一样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型经济体,从天然气革命中受益匪浅,现在又开始进入页岩气掀起的新能源之战,为防止出现石油革命时代的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大力开展生态文明理念下的能源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吴立功.能源教育: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7):15.

[2]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EB/OL](2016–07–08)[2016–11–08].

[3]刘继和,赵海涛.试论能源教育[J].教育探索,2006(5):42.

[4]欧庭宇.国外能源教育对中国生态教育的启示[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6(1):70.

[5]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R].2016.

[6]王伟,高莉.日本的能源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6–17.

[7]孙姝雅.中学化学教学中能源教育目标及内容体系的构建与策略的实施[D].东北师范大学,2011.

第2篇:生态文明教育理念范文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2-0035-04

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到党的十七大,到“两型社会”建设,到国家“十二五”发展纲要的正式公布……“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建设生态文明”的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已成为一个新的有重大意义的发展方向。[1]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如何把握它的历史背景和实现条件,如何认识它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如何平衡方方面面的利弊得失,如何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作为起步不久的伟大战略,十分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点出发,研究怎样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伦理观念形塑方面的优势,探索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方法和途径,形成科学有效的生态文明观教育理论,以达到顺利推进这一伟大战略的目的。我们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下,进行生态伦理教育,形成生态文明的伦理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进行的工程。这既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也有其不容忽视的理论意义和实际运用价值。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

生态文明观伦理形塑的合理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可以也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选择从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进行生态文明的伦理教育,应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前提和逻辑起点,它有其充分的合理性。

1.生态文明观的树立,内在地蕴含着要开展生态伦理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文明观的树立,无非两个途径:一是现实的生态困境和“生态危机”对人们的教育,因生态忧患意识的产生获得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生态文明观念。进而产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感和行动;另一个就是通过学校教育,习得生态文明的观念。为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准备,而学校教育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可见,生态文明观的树立,内在地蕴含着要开展科学的生态伦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当以尊重生态价值为特征的生态伦理成为植根于人们心灵深处的人格特质时,才能克服那些危及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观念上的、深层次的文化痼疾,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实现人、社会和自然的协同进化。

2.与现有社会文明的其他规范相比,生态伦理具有独特优势

对人的行为的规范,一方面是社会的法律体系和各种规章制度的规范、各种社会习俗等外部力量的约束,但是,这些会使人感受到其主体性受到抑制,因而常常伴随精神上的痛苦。另一方面是思想道德的规范,它使人内心有了德性的引导,从而在调节自己的行为时能感受到自由、尊严和幸福。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尤其是这样,既要有法律的规范,更应该作为一种德性进入人们的心灵之中。加上生态环境本来就与人们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一旦进入人们的德性世界,成为人们的道德追求,就会彰显出不可小视也不可代替的独特优势。通常情况下,某种伦理原则和规范一旦形成,就必须借助于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人的存在和社会进化的观念体系、实践路径、实施方法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才能具有真正持久的生命力。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生态伦理教育并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3.探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伦理教育的依赖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依赖大批具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念的人的有效实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及时弄清在目前的中国,要培养这样的具有生态意识、生态伦理的人如何入手?要开展生态伦理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面对的首要问题是什么?生态伦理教育又如何保障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观的树立中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等一系列问题。借助有效科学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生态文明观的伦理形塑研究,可以较好地认识和有序地解决这些问题。

4.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观念形成中作用独特优势明显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着眼于人们的思想。人的思想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制约人们行为的各种因素组成的综合系统,它包括动机系统、心理过程系统、观念系统。在这些因素中,思想政治教育又侧重于人们的政治思想及观念系统的构建。政治思想所关心的主要是国家与社会的前途与命运,以及如何认识和解决各类社会矛盾。政治思想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之一,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各种社会意识中居于首要的支配的地位。同时政治思想也是社会政治经济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的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法律思想、伦理观念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理应站在时代前列,以加强现代生态文明观念的传播和帮助人们树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念体系为己任,努力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任务。

其次,从学科发展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已实现了学科体系的跨越式发展,正在迈向精细化研究的新台阶,一大批研究专著的问世表明,这个学科不仅研究方式多样化,还呈现出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态势。从专业人才培养来看,该学科已建立起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他们建功立业的实践表明,这个专业优势明显,风格独特。在此基础上介入和开展生态文明伦理观念教育优势十分明显。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

生态文明观伦理形塑的可行性生态文明作为人类历史的新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人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切入,将生态文明理解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台阶。卢梭曾对使工业文明过分膨胀的工具理性侵蚀人的道德理性、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发出过警告。马克思、恩格斯更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异化做出过深刻的反思。1972 年,在罗马俱乐部发表了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1987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了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 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推动了全世界的生态环境建设。这些都为进行生态文明观的伦理形塑提供了现实基础。从理论方面说,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以下两大方面:一是自20 世纪中 期以来,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学者们将关于生态环境的理论思考推向了广阔的领域。西方的生态主义,生态后现代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等对如何保护生态环境问题有非常丰富的理论探索。这些无疑对我们怎样树立生态文明观以及树立怎样的生态文明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二是近年集中于对生态文明的特征的研究,国内以姜春云、张云飞、刘湘荣、廖福霖、李锦、陈寿明、吴凤章等为代表的大多数学者,对生态文明的特征都有深刻研究。这些为进行生态文明观的伦理形塑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巩英洲对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作的深刻的哲学审视和理性描绘;杨通进、高予远对现代社会生态转向和生态文明的构建这一正在展开的历史过程的描绘;薛晓源、李惠斌的《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对当前生态文明研究的理论进展做了很好的概括;[2]姬振海在对生态文明问题研究中,将文明分为意识文明、行为文明、制度文明、产业文明四种的学理创新;[3](P35-37)苗启明在提出制度文明之后,进一步将社会生态文明区分为生态-技术文明、物质-财富文明、制度-权力文明、精神-规范文明和生活-行为文明五层双质结构,以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深层思维方式:熵理思维方式;[4](P51-55)特别是最近张云飞先生关于生态文明历史方位的分析等,都极具启发意义。[5](P5-11)这些研究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生态文明观的伦理形塑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

然而,许多研究者只是借用“生态文明观”这个概念,借用国外生态学理论、工业化发展的得失经验来阐述今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对什么是生态文明观、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应该和可以坚持怎样的生态文明观、怎样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等类似问题的研究却十分少见。国内外的学者对于怎样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研究也不多见,研究成果相对稀少。就实践层面来看,仅有局部的、少量的诸如兴办“绿色学校”、提倡“生态旅游”、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城市”、“生态村镇”的类似实践。对怎样树立生态文明观问题的研究还远未形成系统的、明晰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参与机制。至于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与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研究进行理论整合,探索其实践路径、应对策略的基础研究则几乎为零……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生态文明观的伦理形塑研究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和较好的研究基础和条件。同时,该研究的有效展开,还必须在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中就如何突破难点、选准重点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环节上精心设计,以保证研究的可行性。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

文明观伦理形塑的价值和意义1.理论价值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由于生态危机的强烈影响,使得全人类不得不面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又由于生态危机的产生和克服都不是孤立的,必须以系统的方法才能解决。因此,人们应该选择和坚持什么样的生态文明观,如何倡导和弘扬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观念塑造方面的独特优势,就成为必须及时展开科学研究的问题。如前所述,目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观的树立的研究尚没有充分展开,研究成果相对稀少、专著也未曾见到,远未形成系统的、明晰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机制。因此,对这些方面的问题做出系统研究,既能体现生态文明观的时代精神,又能建立一整套进行实际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体系,填补理论研究方面的空白。

2.实际运用价值

“建设生态文明”虽然写进了党的十七大报告,但在现实中人们究竟会把生态文明摆到何等地位,以及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其真正成为一种文明趋势,“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尚任重道远。伟大的事业,急需大批具有现代生态文明观的优秀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应该依赖自身在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顺应时代呼唤,在办学经验丰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不断迈上新台阶的基础上再立新功,以解决当前的新问题。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生态文明观伦理形塑的研究,不仅可以探索在当代中国树立生态文明观的途径与方法,推进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认识和寻求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还可以加深我们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和实践的系统论证,增强实践操作效果。此外,还有助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实践的现实问题,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崭新的时代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并为各级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具体的实践指导,从而增强其运用性。

四、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

有效开展生态伦理形塑教育1.确立可行的研究目标

首先,要探索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介入我国公民树立生态文明观的领域和方法,为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起称得上中国特色的、具有现代意义的、能推动社会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献计献策。其次,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向培养社会急需人才实践转化的途径与方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的创新,为培育符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次的、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用之才而努力。第三,努力论证以下观点:(1)在当代中国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特殊性;(2)生态文明观的树立与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态伦理教育关系密切;(3)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生态伦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4)生态文明观的树立离不开社会意识形态的良性控制;(5)高校应成为生态文明观的倡导者,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的实践者和中坚力量。通过这些研究,努力在可行性方面打开道路。

2.构建科学的研究内容

要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全面梳理和系统研究,全面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在树立生态文明观中的基本特征、地位作用以及内容体系、基本路径。第一,尽早开展生态文明观的基础研究。即生态文明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的基本问题研究。包括生态文明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生态文明观与生态伦理教育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观念的伦理形塑的关系等问题的基础研究。特别注重对一些基本 概念和范畴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的研究和清理。第二,开展树立科学生态文明观的实施路径研究。即在当代中国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现实研究。主要是在现有的生态文明观念和应有的生态文明观的实然与应然模型分析中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伦理形塑的实施对策与路径。第三,开展生态伦理与当代价值观的转型研究。即生态文明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的发展研究。主要从意识形态理论的变迁和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和拓展中来思考当代中国人的生态伦理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的生成与变化过程。第四,开展生态文明观与生态伦理的个案研究。即从某省、某地区的实际调查出发,从生态文明观的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有关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与现代人的生态行为选择、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构建中国本土的生态文明观体系,探索可操作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的对策与途径。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众多、现代与原始共生共存、与发达地区和国家的社会观念结构迥异,因而,对这种复杂地区的个案研究成果,可以用来与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观念进行对比,从而有很大的深入分析的时空和理论探讨意义。

第3篇:生态文明教育理念范文

1.1高校老师等工作人员的生态文明现状分析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表现在老师等高校工作人员身上,具体如下:第一,没有充分掌握生态环保的基础知识。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者自身没有充分掌握生态环保的相关概念,没有充分调查环境资源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以及环境导致的一些疾病,在对生态环保相关知识的掌握过程中,老师的理解仍然是停留在表层,没有完全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第二,老师的生态文明意识薄弱。在生态文明意识中主要存在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老师没有生态环保的忧患意识。许多生态文明教育者根本就不担心我们生活中的环境变化,没有对生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也没有形成正确的忧患观念。二是老师的责任意识比较薄弱。目前高校的许多生态文明教育者很少与身边的人谈论关于环境保护的话题,说明老师的生态责任意识有待提高。三是法制意识薄弱。主要体现在生态文明工作者没有充分意识到生态法治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和生活中没有较强的生态法制意识。四是生态消费意识薄弱。所谓的生态消费,主要是指环保、节能、生命三个方面,生态文明工作者们在购物自备购物袋、不穿动物皮毛制成的衣服等消费方面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这样可能会危害到将来后代的生存发展。五是没有参与意识。在日常开展的环保活动中,很少有老师积极参与进来,对环保事业比较冷淡,也没有很强烈的生态参与意识。六是教育者没有良好的节约意识。很多生态文明教育者没有充分做到对用过的物品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循环使用,没有形成良好的节约意识。第三,生态文明工作者需要提高自身的生态实践行为。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部分生态文明教育者没有形成正确的生态实践行为。

1.2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分析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第一,目前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比较薄弱。众所周知,校园生态文化、实践教育、校园生态环境、课堂教育等对大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以及生态文明教育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者自身的行为和意识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但是目前在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中,很少有学生意识到自己已经在上生态文明相关的课程,对学校开展的生态文明活动不知情,这也说明高校并没有充分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的环保生态活动比较少,学生参与的环保活动很多是从影视广播、杂志报刊或者是互联网等媒体中获取的信息。第二,没有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学校的生态环境主要是指校园的规划格局、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硬件设施等,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环境产生共鸣之感,使学生能够在享受美感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生态文明意识。第三,学校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高校的师资水平也是衡量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目前高校的师资人员比较少,在快速发展的环境教育中,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者还没有具备充分的环境问题前沿知识,在环境教育过程中没有先进的教学技能,老师自身的生态文明知识掌握不充分,生态文明意识有待加强。

2改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的措施

2.1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反思

针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首先应该要提高高校管理者的生态文明素质。高校管理者的生态文明观念直接影响到其他工作者的生态文明意识,具有引导和示范的作用。目前,高校管理者的生态文明意识停留在表层,没有充分意识到生态文明的内涵和规律,这样就没有充分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影响整个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素质培养。其次,高校应该要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开展的课程或实践活动并不是十分完善,许多高校不能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在工作中只是按照上级国家规定象征性地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这样并不能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观念。

2.2改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的途径

首先,要加强对生态文明老师的指导和规范工作,主要是体现在对在职老师进行专业再培训工作。在对老师的生态环保专业知识的训练和培训阶段,培养老师的生态文明素养,使老师可以脱产攻读生态文明相关专业的学位,同时在寒暑假期间,学校组织老师开展短期的生态文明教育培训活动,并请相关的生态文明教育专家开展生态文明知识普及的讲座,组织老师经常参观和实地考察环境,这样能够增强老师对生态环境状况的认识,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在学校组织的研讨会上,老师之间就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和内容进行交流,提高老师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技能。其次,要加强对师范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这样能够为该专业储备更多的后续师资资源。众所周知,师范学院是培养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因此在老师走入工作岗位之前,应该在学院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入生态文明教育的思想,这样能够使其更快地在行为、生活、思维、消费方式等方面形成关心环境和生态的思想,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素养,促使这些未来的老师在今后的生态文明教育中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使学生也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除了在师资方面为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前提保证之外,高校也应该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课程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加入生态文明知识,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当今时代的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人类自身应履行的义务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教育观念。利用学生的文化活动主阵地开展多样的生态文化活动,高校可以号召学生参与社区、企业、旅游景点的生态文明活动和实践中,加强学生对生态文明现状的认识,理解生态文明知识,养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行为,这样能够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活动、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从他律到自律,充分学习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和实践活动的生态文明学习,不断强化自身的素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

3总结

第4篇:生态文明教育理念范文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应把绿色软环境营造作为重要内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校园。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自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决策,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生态文明的观念和行为逐渐得到推广。

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仅是节约资源或者环境治理,而且是涉及整个社会文明形态的深刻变革。要实现这一变革,需要发挥教育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从意识、知识、行为等层面,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和正确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

然而,现阶段生态文明教育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各种奢侈消费、劣质消费以及一次性消费现象提示我们,很多人都缺乏生态文明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在学校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也没有形成常态,从小学到大学的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格局有待进一步完善。

那么,学校应如何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呢?笔者认为,学校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教育工作者应抓住建设生态文明这一重大机遇,把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观念作出贡献。

一是坚持从娃娃抓起,完善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格局。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目标,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校园环境育人相互补充,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的教育体系。要在各级学校课程教育中开设有关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公共课程,同时,依靠传统学科课程渗透生态环保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此外,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应把绿色软环境营造作为重要内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校园。

二是整合资源,不断丰富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在知识传授方面,要坚持寓教于绿,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入到学生素质教育的相关课程之中。在价值观形成方面,要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教会学生学会欣赏,欣赏自然,探索自然规律,在提升科学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在行为实践方面,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开展生动活泼的绿色环保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到街道、公园、社区,亲近大自然,培养他们的生态实践能力。

三是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推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将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之中,建立起社会、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2008年,国家相关部委启动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就是促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发展的有力举措。有关部门应为学生创设“户外教室”,免费开放公园、森林公园等社会公共资源,让走进自然、贴近自然、学习自然、享受自然,解决校园内部生态文明教育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企业和各种社会团体参与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性和融合性。

第5篇:生态文明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生态文明 教育

[作者简介]刘伟杰(1975- ),女,山东莒县人,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研究中心,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建设。(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生态文明视阈下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3YJCZH107)和2012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生态文明教育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2534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0055-02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只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生态意识,才能更好地应对环境危机,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大学生德育的主战场。结合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一、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要靠人来实现。这就需要培育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改变生活方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培养生态道德。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取向。目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尚未形成制度化的体系,大学中以“生态文明”命名的课程也较少,只有少数大学开设了个别课程,没有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必修课。在社会教育中,也仅仅是通过一些零散的活动激发人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由于受众的不确定性以及教育活动本身的不系统性,教育效果不佳。这就需要发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优势,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在教育目标上,要通过把生态文明教育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塑造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任何一项教育活动都有其特定的内容,它是教育活动实施的根本所在。大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生态道德理念教育、生态道德规范教育等。

(一)生态道德理念教育

我们不仅要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中一切生命体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具有较强的生态道德理念,在人与自然万物平等的基础上去处理我们与自然界的关系。然而,当前我国公民生态意识的特征是:“发展意识浓烈,可持续性观念并未确立;政府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强烈,民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缺乏;环境权利观念发展迅速,环境责任意识相对迟缓;传统伦理观念坚固,环境伦理观念难以破冰而出;工业文明意识突出,生态文明观念仍需澄清。”①这种生态文明意识现状源于长期以来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问题认识不够深刻,生态道德理念薄弱。因此,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首先应促使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使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界一切动植物的关系。

(二)生态道德规范教育

生态道德规范是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科研工作中必定要面对和遵守的问题。十报告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当前,生态道德制度和规范不太健全,大学生面临许多道德上的困惑和不解。通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促使他们对将来生活和工作中可能会面临的生态道德问题有所认识和了解,对相关生态道德规范有所掌握,这在教学观念上具有前瞻性,是对以往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材具有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同时又要贴近时代的发展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必须反映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力争教学内容紧跟生态道德规范步伐,积极促进学生对生态道德规范的掌握和生态道德素质的提升。

三、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

(一)理念灌输

通过对“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内容的具体分析,研究设计各门具体课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可以通过几个专题的形式进行全面系统讲解,也可以在一项生态文明制度确立后及时在课堂上进行阐述,如十报告强调要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保护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和规范,这些制度和规范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必将相继出台,“形势与政策”课可以发挥紧跟时代主旋律的课程特点,在授课内容中进行专题讲授或简要介绍,使大学生及时掌握相关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第三章第三节讲解“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第五章第二节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作为重要讲解内容。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八章第四节第六部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讲解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需要树立什么样的生态道德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第一节讲“社会存在”内容时,讲解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讲解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过程以及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等。总之,通过对各门课程的设计,使学生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系统掌握生态文明相关知识和规范,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二)实践养成

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以理论灌输为主,而生态文明教育具有其特殊性,既要靠教育也要靠实践。实践表明,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人们往往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注意讲究卫生,保护环境;在脏乱差的地方,人们往往会比较随便,随意丢弃纸屑、烟头、垃圾等。香格里拉为了保护环境,不允许使用塑料袋,即使在手里拿着没有丢弃也会被执法便衣罚款50元,便衣随时出现,执法严格。就是这种强制措施使人们在实践中养成了保护环境的观念,保障了香格里拉美丽的风景不被破坏。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比书本知识更能启迪心灵,更能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生态的道德情感。因此,生态文明教育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养成生态文明习惯。可通过课内实践(主题讨论,征文,演讲,观摩电影、纪录片等)和课外实践(参加环保志愿活动、植树造林、营造校园生态环境氛围、暑期社会实践)等途径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养成生态文明习惯。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和水平是否得到了提高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关键,但如何衡量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和水平是一个需要破解的难题,需要综合考量。需要通过研究和借鉴国内外生态文明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从整体上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和管理体制、机制,考核办法以及各门具体学科分担的具体内容等,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和管理评价体系。只有考核机制健全了,生态文明教育效果才能有所保证。

[注释]

①曾建平.环境正义――发展中国家环境伦理问题探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263.

[参考文献]

[1]刘春元.生态文明视阈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2).

[2]孙成武.试析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意蕴[J].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第6篇:生态文明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生态伦理教育;可持续发展;绿色;自然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12-0021-04

早在20世纪60年代,莱奥波尔德、诺顿等人就曾在诸多文章中多次提及生态伦理的概念。〔1〕进入21世纪,由于社会与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呈加速之势,因此,生态伦理教育引起了各国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然而,生态伦理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幼儿园教育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幼儿正处于世界观、自然观、价值观的萌发时期,幼儿园教育会对他们的未来甚至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生态伦理教育从幼儿园抓起,是当今社会赋予幼教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一、时代呼唤幼儿园开展生态伦理教育

时代在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在幼儿园开展生态伦理教育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当今幼儿园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1.幼儿园生态伦理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道德教育理论中,有一类是全球本位德育理论,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生态伦理。〔2〕当今,人类文明的发展已到达一个新的高度,生态文明正上升成为人类新文明,它对人们的道德伦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幼儿进行生态伦理教育,让生态文明观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萌芽,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呼唤,也是幼儿园教育与时俱进、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2.幼儿园生态伦理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对幼儿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对它的重要性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3.幼儿园生态伦理教育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20世纪中期,人类工业文明进入了鼎盛发展时期。与此同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也凸显出来,并第一次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鉴于对全球生态危机的思考,人们将目光转向了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幼儿是世界未来的希望,对幼儿进行生态伦理教育,使他们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识到破坏环境、破坏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等是不道德的行为,这正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4.幼儿园生态伦理教育是幼儿终身发展的需要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加文明的社会,这样的社会需要有新的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需要人们具备新型的生态伦理观与生态伦理行为。幼儿期是接受启蒙教育的时期,也是培养一个人爱与恨、善与恶、真与伪等社会情感的关键时期。如果幼儿接受了科学、健康的生态伦理教育,具备了生态伦理的意识,初步形成了“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珍惜资源”等观念,这将影响他们一生的成长与发展,并成为他们终身享用的精神财富。

二、幼儿园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

在幼儿园开展生态伦理教育必须根据幼儿的认知和学习特点,制定出科学的教育目标,即对幼儿进行生态伦理教育和生态审美教育,引导幼儿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生态问题,懂得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引导幼儿珍爱生命,珍视生物多样性,尊重文化多元化;引导幼儿养成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行为,形成有益于生态文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使幼儿牢固树立起生态伦理观念,自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小宣传者、小参与者、小促进者、小实践者;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把幼儿培养成未来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打好基础。根据这一目标,我们认为幼儿园生态伦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生态公平理念

生态伦理承认人类的生存权利、价值和尊严,倡导权利和义务的合理分配,强调人们遵守平等的自由民主原则。我们要让幼儿认识到:人的生存与发展应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不仅要承认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正、国际公正,还要承认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公正;不仅要承认当代人之间的公正,还要承认人类代际之间的公正。通过幼儿园生态伦理教育,我们要使幼儿懂得经济的发展绝不能以损害他人与后代的发展为代价,应谴责为了自身的利益只顾效益、不顾环境,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后人生存等野蛮的经济行为;要使幼儿养成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公平对待环境的良好道德情操,具备新时期的生态伦理道德。

2.人地和谐理念

前苏联生态伦理学家佩德里茨金提出:“道德地对待自然界的规范一旦变成人的内在需要,它就会在解决生态问题时起到重要作用。”人作为自然界唯一有理性的自然物,应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承担主要角色,在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同时尊重自然,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保持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我们应在幼儿园教育中倡导人与自然建立起和谐的伙伴关系,使幼儿能自觉地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告诉他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应向更高层次的生态社会演进,只有构建新的生态伦理,以道德的力量调节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才能创造出未来美好的生态文明社会。

3.可持续发展理念

联合国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件《21世纪议程》强调“儿童和青年参与可持续发展”。我们要使幼儿懂得自然资源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世世代代得以生存与繁衍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和环境系统是十分脆弱的,一旦被破坏,想要恢复非常困难。如果人们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注重合理、适度、科学地利用自然资源,必将导致资源与环境系统被破坏,最终使人类失去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要“强调人与自然世界之间的共生关系,相信人类只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的法则,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以这一理念为指导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3〕只有帮助幼儿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未来的共识,才能长期有效地制止破坏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各种不道德行为,使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

4.生态伦理爱憎观

几千年来,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吞食着生态遭到破坏、环境日益恶化的苦果。因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传统的伦理观。生态伦理观认为不存在无价值的生命,它的出发点是保护和繁荣生命,基本原则是尊重生命。幼儿园生态伦理教育就是要让幼儿懂得人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地球村大家庭的成员,都是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人类的爱应是宽泛的,而不应仅限于自身。我们应在幼儿的心中播下尊重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种子,使他们懂得自然界一切生物和非生物都是独立的,其权利、价值和“尊严”都应受到人类的尊重和保护,使他们不仅爱人类,还要爱自然、爱环境、爱森林、爱草原、爱动物等,懂得滥伐树木、践踏草地、捕杀野生动物、浪费自然资源等都是不道德的行为,从而树立起生态伦理爱憎观。

5.节约资源意识

美国学者丽莲・凯茨提出了“4R”教育,即“减少消耗(Reduce)”“重复利用(Reuse)”“循环使用(Recycle)”和“尊重物品(Respect)”,倡导新的节约理念。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世界上的人口已达60亿之多,我国人口也已逾13亿。人类的大量繁衍使得地球的承载能力面临着挑战,资源问题已成为世界三大热点问题之一,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各种负面影响。我们应将节约资源的意识渗透到幼儿生态伦理教育中去,使他们形成自觉的节约行为,从小就养成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粮食的好习惯。

三、幼儿园生态伦理教育的对策

对幼儿进行生态伦理教育,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特点,力求情景化、趣味化、游戏化、多样化,以期取得最佳效果。

1.营造“绿色教育”氛围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有人提出了“绿色教育”〔4〕的理念。建设“绿色幼儿园”、营造“绿色教育”氛围已成为幼儿园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在要求。首先,教师要进一步认识到创建“绿色幼儿园”的重要意义,将生态伦理教育贯穿于幼儿园教育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次,要建立与“绿色幼儿园”相适应的教育与管理制度,倡导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形成有利于生态伦理教育的文化氛围。再次,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为幼儿创设美丽而宽松、充满交流和互动气氛的环境,无论是室内墙面设计、设备材料摆放、自然角布置,还是室外大型玩具造型和色彩的选择、花草树木的栽种、生态园区动植物的养护,都应以促进幼儿探索自然、参与活动为出发点。最后,绿色幼儿园的创建最重要的是管理者和教育者应树立绿色的教育理念,综合利用幼儿园的教育资源,把幼儿园办成生态文明意识强、生态伦理教育方法新、园内生态氛围好的名副其实的“绿色幼儿园”。

2.加强幼儿园生态文化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要在儿童的心目中把道德概念变成道德的信念,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习惯都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结合在一起。因此,幼儿园生态文化建设对提高幼儿的生态伦理素质、养成幼儿的生态文明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应加强生态文化建设,让绿色生态文化陶冶幼儿的心灵,使他们的人格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教师应尽一切可能动员幼儿参加幼儿园各项生态文化活动,如举办主题朗诵会、演童话剧、画卡通画、办绿色展览、建生态墙,以及植树种草、爱花护鸟、清理垃圾、美化环境等,使幼儿在参与幼儿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自然形成生态伦理观,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建设富有趣味的“生态活动室”

英国全国课程设置委员会主卫・柏斯卡说:“教育不能与道德相脱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幼儿进行生态伦理教育,幼儿园教育甚为关键。首先,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以生态伦理道德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实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其次,应对传统的幼儿园课程内容进行大胆改革,建设富有趣味的生态活动室,从幼儿熟悉的事物入手,采用游戏化的活动形式,使幼儿在与其他知识的相互渗透中理解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及其广泛的生态关系,培养幼儿的生态认知、生态情感和生态道德行为。教师要通过自编生态儿歌、生态故事,设计生态教育活动方案,编写幼儿生态伦理教材,收集生态保护图片、资料等,不失时机地对幼儿进行生态公平、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爱憎观、节约资源等方面的教育;要充分运用多媒体、VCD、歌谣、图片、小展览、做游戏、念儿歌、讲故事等直观、形象、富有情趣的教育手段,培养幼儿正确的生态伦理观。

4.搭建社会生态教育的平台

杜威的著名论断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他认为一切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儿童社会化。所以,我们在对幼儿进行生态伦理教育的过程中,不能离开社会这个大学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适当参与社会生活,发展社会性。为此,教师应正确引导幼儿参与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与社区活动、参观自然博物馆、游览生态园、接受科普教育等,引导幼儿开展与世界环境日、地球日、土地日、世界水日、植树节、爱鸟周等公益活动日相关的活动,从而使幼儿在实践体悟之中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认识自然、爱护环境,形成新的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文明观。

5.建立家园合作的“双轮联动”机制

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幼儿的生态伦理教育必须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双轮联动”,家园合作,互相协调,互为补充,使幼儿在幼儿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巩固和发展,也使幼儿在家庭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应用。在家庭教育中,家庭生态文化氛围的建设至关重要。如家长的文化修养、行为习惯,家庭的生活方式等,都会对幼儿生态伦理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家长不仅要以身作则,还要从细节抓起培养孩子的绿色环保、热爱大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以及节约资源等理念,经常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参加社区生态活动、开展家庭的生态文化活动等,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提升生态伦理素质。

6.带领幼儿与大自然亲密对话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指出,儿童从小在自然环境中生活,接受自然教育,不断增长知识,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5〕户外活动是生态伦理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育的拓展与延续,它能使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赋予幼儿更多的自由与想象的空间。对幼儿进行生态伦理教育,应充分利用户外活动,让幼儿与大自然亲密对话,以幼儿自身的感受体验大自然的喜怒哀乐,达到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效果。如,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到小河边做游戏,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到乡间田野呼吸新鲜空气;又如,让幼儿与小鸟对话,到森林中听小鸟歌唱,观察小鸟快乐地飞翔;再如,开展“我与小树一起成长”的活动,让每一个幼儿栽一棵小树,经常为它浇水、捕虫、施肥,与小树一起成长等,使幼儿在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中形成积极的生态伦理观。

参考文献:

〔1〕凌申.关于加强公民生态道德建设的思考〔J〕.生态经济,2003,(3):68-71.

〔2〕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概述〔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27-28.

〔3〕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ICSU series on science for sustaintable development No.4:Science,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B/OL〕.〔2008-07-10〕.省略.

〔4〕余谋昌.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J〕.环境教育,2008,(3):68-71.

〔5〕卢梭.爱弥儿〔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5-9.

Reflections 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Kindergarten Ecological Ethics Education

Liu Q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Yancheng, 224002)

第7篇:生态文明教育理念范文

一、初级中学生态文明建设

初级中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之一,担负着生态文明知识普及率和生态环境教育课时比例两个指标的落实和树立中学生形成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任务,因此,初级中学应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针对初级中学的特点,初级中学的生态文明建设应从建立初级中学生态教育体系、学校环境综合整治和绿色学校创建等方面展开。

1.建立初级中学生态教育体系

加强教师生态文明培训。生态文明首先是人的文明,教师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先导,教师的一言一行是学生的表率,对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要加强对初级中学全体教师进行“生态文明理念与常识”专题辅导,适时聘请相关专家做生态文明报告会,并分批分期派出教师到生态文明学校参观学习,提高教师对生态文明的理解。

重视生态文明课堂教育。建立初级中学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机制,将生态文明教育列为重要教育内容。在课堂教育过程中,充分讲解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和历史文化特点,使学生们从小能够了解所在地区的人文、自然环境特点以及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每年在全教育系统举办生态文明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交流等,提高师生参与生态文明教育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社会实践。在初级中学定期组织生态实践活动,并将其作为学生社会实践考核的重要方面。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实践育人,引导学生养成“绿色”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实践活动中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充分发挥少先队、学生会等组织的作用,利用与环保有关的纪念日(周、节)开展活动,组织学生深入乡村、社区和企业,宣传环境保护、生态安全法律法规,开展环保情况调研,参观考察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水源保护区等,切实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在感知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进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绿色行动者的行列,使“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等一系列理念深入人心,提升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

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在品德教育方面,应将生态文明作为学生的基本品德要求,把思想品德从通常的人与人的关系延伸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关爱自然、保护自然、保护生态作为思想品德的重要内容。

2.学校环境综合整治

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从节电、节水、办公用品节约等方面推进学校节能减排。节电方面: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倡导离开办公室或教室做到随手关灯;尽量减少投影仪、打印机等用电设备长时间待机;下班和放学时要关闭所有设备电源。节水方面:倡导学生洗手后要及时关闭水龙头;加强后勤服务,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办公用品节约方面:提倡双面用纸,减少纸张消耗;充分发挥电子邮件的作用。

强化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与处置。实现生活垃圾废物资源化,增加垃圾桶分布密度,提高垃圾分类收集率,建立起完善的垃圾回收体系。合理选定垃圾暂存点,配备活动式垃圾房和封闭式垃圾运输车,并增配专人维护管理,夏季定期打药灭蝇,卫生干净整洁,无二次污染,垃圾日产日清。在运输过程中完善垃圾的封闭运输,减少环境污染。

3.绿色学校创建

开展校园绿化和美化活动。以“生态”、“人文”为理念,以本土特有物种美化校园,并为绿化树种制作标志牌,使学生能够了解保持生物多样的重要性。在教室走廊悬挂历史文化名人头像和名言警句,形成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生活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文明习惯。

建立绿色学校创建的指标体系。从节能减排、环境卫生、生态质量、文化教育等方面建立不同约束性指标,明确创建绿色学校的基本要求和标准。成立绿色学校评定办公室,负责辖区内绿色学校的评定,适时组织绿色学校的评比和学习活动。

二、小结

第8篇:生态文明教育理念范文

一、高等教育生态文明的内涵阐述

1.生态与生态文明

“生态学”自1866年由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首次提出,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可以说,当生态学发展到人和自然普遍的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层次时,就已经具有了哲学的性质和资格,它已经形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理论视野与思维方式,具有了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性质。”[1]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的总和。[2]生态学的思维方式是更贴近教育的形式,教育生态文明是实现教育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

2.教育生态与教育生态文明

美国著名教育家劳伦斯·克雷明在1979年出版的《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教育生态”概念,首次指出运用生态学原理去研究教育在物质和精神环境中的发展规律的思维方法。所谓教育生态,大体上可以看作是“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3]。研究教育生态是为了寻找适宜教育活动健康运转的生态环境,改造并保护教育生态环境,从而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其重心趋向于教育生态环境、生态系统与教育效能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教育生态文明,就是借用了“生态文明”这一术语,是生态平衡与生态和谐理念在教育上的移植、借用,它强调运用生态学原理、法则来观照、思考、解释、解决教育问题,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实现教育生态文明、和谐发展。教育生态文明强调平衡、统一、融洽、和谐,即追求教育内部、外部主客体间相互依赖的生态有机性,互促互利的亲和性、生长性和建构性,主客体互换的开放性、动态性和创新性,其目的是要建立一种自然、文明、开放、创新的育人环境。[4]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生态文明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施策略,它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下的教育生态发展状态。

3.高等教育生态与高等教育生态文明

1966年英国学者阿什比(Ashby.E.)首次提出“高等教育生态”的概念,做出了“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的著名论断,并开启了用教育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研究高等教育之先河。所谓高等教育生态,就是指用生态世界观的观点和方法来探讨高等教育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高等教育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观点,是以相关联事物相统一、协调的原则来处理高等教育问题的方法论体系。[5]高等教育生态以生态学为学理基础,通过生态文化及生态知识的传播,在高等教育实践中有效提高其良性循环的水平,并通过文化生态自觉实现教育生态之综合效益。[6]

高等教育生态文明的实质就是把高等教育发展看作是全面、系统、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过程,其宗旨是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观反观高等教育的结果,在生态文明观的观照下,高等教育生态有其具体的规定性。高等教育生态文明应把教育活动看作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把和谐、共存的精神渗透在各个因素和环节之中,重视和突出高等教育的整体功能和价值。

二、高等教育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在高等教育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实施高等教育的目标不是单纯为了优化人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把人置于生态发展的大系统中,实现教育内外部生态因子和谐相处,以此来实现高等教育文明发展。高等教育选择生态文明,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选择,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1.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我国教育生态文明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生态文明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1)突出教育的全面发展 包括教育服务对象的全面性,即教育要为所有人群提供公平的教育服务;基于发展内涵的全面性,即教育发展内涵不只是数量增加、规模扩展,而是数量、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发展;学习者发展的全面性,即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

(2)突出教育的协调发展 包括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指教育要适度地超前发展;教育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教育形成要素的协调发展。

(3)突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包括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终身学习化社会。

可见,高等教育生态文明的理论和实践,也是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2.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观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致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初还只是停留在用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层面上。随着社会的进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被上升拓宽至文化层面,并渗入了浓厚的人文价值取向。

高等教育生态文明是一种基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新教育观,并以此为理论基础。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特性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思想实质看,高等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包含三层思想:人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共同进化思想;高等教育系统与其各种生态环境共同优化思想;高等教育系统自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合一的思想。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只有教育自身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因此,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不仅应当关注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更应关注系统内个体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由于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7]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要注重协调性、公平性和持续性。

3.高等教育文化生态观

文化是社会共同体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核心建构起来的行为方式的总和。[8]生态是人类、自然与社会的生存发展状态。所谓文化生态观即是对于文化生态及文化生态形成、变迁、价值意义等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所具有的基本态度。[9]文化是以生态方式存在的,所以必须用生态的智慧对文化进行研究,以期文化在传承、发展上都为人类营造出一个和谐的生存环境。

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实践,属于典型的人类文化活动范畴,其主体的一切活动无不受其文化理念的影响,其教育内容也无不打上文化理念的烙印。教育文化生态要求我们以教育为中心、以文化为内涵,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从教育生态的角度加以分析和研究。所谓高等教育文化生态,是指高等教育的要素、结构、功能的存在状态及其与整个社会的文化环境、教育价值观、教育制度、经济状况、政治状况、社会制度等的相互关系、状态的一种综合性的表征。以高等教育文化生态观为理论基础,对高等教育生态文明进行研究,属于对其最高层次的认识与把握活动。高等教育文化生态理论是以生命观、开放观、发展观、统筹观为其价值取向的,以文化创新为手段来营造个性化的高等教育生态文明。研究高等教育文化生态有利于揭示高等教育生态文明在发育与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文化蕴涵,并找出解决其问题的文化策略与文化手段。

三、我国高等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状况

从教育生态学视角来看,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忽视了生态性的倾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教育生态危机,影响高等教育生态文明的实现。

从宏观的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生态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生态管理意识淡薄,制约高校向纵深发展

一是就政府管理层而言。从本质上说,我国的所有公立高校办学主体都是政府。政府对大学管理过于集权,高校的办学自弱化,对行政权力产生极大的制度性依赖,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物质、信息、能量流是不对称的,系统缺乏自我更新、自我调节的原动力。

二是就高校管理层而言。管理层没有把教育价值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一些大学在办学实践中,往往被办学规模、大学排名、标志性成果等所牵制,导致在教育价值选择上的茫然和对教育价值追求上的急功近利。过多追求经济效益,投资少、见效快的专业空前膨胀,导致学科、专业建设上严重失衡。

2.生态承载力超限,导致高等教育质量和规模不对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使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输入—输出”比发生着明显的变化,高校的发展也面临着两个问题: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教师总量偏紧;部分地区生均教育经费与办学硬件(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不足,难以确保基本的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发展出现了盲目扩大规模、忽视教育质量的不和谐局面,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和完善,导致规模与质量出现脱节,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输入与输出、物质与能量等方面超过其正常承载能力,已经成为制约高校生态文明实现的瓶颈。

3.生态定位失衡,使得大多高校缺乏自身特色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高校定位低层次意味着低水平、低配置、低声望,无法显露领导政绩,而根深蒂固的民族心态又常常左右家长和用人单位,他们更喜欢以学校位次的高低评判人的能力,所以,在客观上误导高校争夺硕士点、博士点,拼命挤入“211”、“985”序列,追求所谓综合性、大而全的办学模式,高校定位也因无限拔高而脱离了生态本位。很多刚升格的本科院校就把自己的发展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地方重点大学在发展定位上大都提出了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办学目标,没有将自己定位到教育生态链的一个合适位置上,导致很多大学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4.生态资源配置混乱,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在制定分配方式和发展规划时,着重从经济体制转变的角度来考虑资源配置过程、规模结构、基础设施模型等,忽略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生态区域差异性、区域资源稀缺性、教育需求多样性等问题。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从本质上讲不符合高等教育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阶段后,教师流失数量每年呈上升趋势,大学毕业生失业数日益增多,出现了巨额高校贷款,这些现象都是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的典型表征。这种教育资源分配性短缺和实用性浪费,会使人们对教育的价值和读书的作用渐渐失去信心,如果这种思想蔓延开来,会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更大浪费,形成恶性循环。

从微观看,课程结构的不合理,教学方法的单一性等使教育生态环境恶化;考试制度和选拔制度改革滞后,学校里围绕着考研、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等新式的应试教育滋长迅速;校园生态文化建设遭遇边缘化的危机等。这些反生态现象正在扼杀大学生的创造才能,严重影响高等教育生态文明进程。

四、高等教育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

1.强化高等教育生态管理理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运行机制

首先,政府转变管理模式。在高等教育生态圈中,教育主管部门的微观管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校办学的积极性。扩大高校自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给高校以独立自主的活动空间,进一步调动高校的积极性,发挥高校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把招生权、专业学科设置权等办学自下放到高校,这既是政府强化生态管理意识的依据,也是实现从微观管理到宏观管理、从指令性到指导性转变的需要。

其次,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运行机制。高校要根据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调整发展规模,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成果;而社会则通过与高校的合作,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并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活动,为高校的自我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从而形成教学和研究、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校内事务和校外事务、民族化和国际化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2.落实教育生态位理论,形成高校各具特色的错位办学格局

高校应该力图准确地规划自身的生态空间,合理制定发展目标、战略及规划,确立资源取向,提高对高等教育生态文明发展的前瞻性认识。要了解自身生态位宽度的合理阈值,在不超越类生态位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提升其生态位的张力。

首先,大学的特色体现在大学的办学观念、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学科体系、内部管理体制等多个方面,呈现各生态因子质和量的差异。生态位的准确定位是和谐生态的发展基础,生态位的提升是高校高度发展的自然产物。生态位理论要求各高校找准自己的生态位,形成错位办学。

其次,生态位的多样性需要教育层次、类型和质量的多样性,多样化的教育要求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办学形式的院校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规格。高校所设置的专业应有自己的个性,与同一层次或不同层次的相同专业相区别。即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有不同的培养规格和目标,同层次同类型高校有不同特色,相邻专业应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征,相同专业不同学校形态各异。

3.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推动区域高等教育科学均衡发展

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某一生态位上的资源相对丰富,那么该生态位上的物种规模就会迅速扩大,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形下,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资源被浪费。

首先,对现有的资源配置模式进行改革,高校应安心在其生态位上发展。从目前的水平与资源挂钩的方式调整到贡献与资源匹配的平衡模式,资源配置从以办学水平为主调整到以办学贡献为主,鼓励不同层次的高校结合自己的优势办学,从而避免盲目“上位”。

其次,根据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合理地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建立区域教育财政补偿扶持制度,健全捐赠税收优惠政策等行政调控手段,尽可能多地将优质资源调整、引导到中西部地区。有计划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的招生规模,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区域间生态均衡发展。

4.建设绿色大学,倡导生态型高校的实践推进

1994年欧洲环境教育基金会(FEEE)首次提出了一项全欧“生态学校计划”[10],这标志着教育生态理念已经“发展到融学校政策、管理教学、生活为一体的全校性、综合化的‘绿色学校’模式”[11]。在我国,绿色学校的实践理念和模式也随着教育生态的发展而发展。2000年公布的《全国绿色学校标准》定义绿色学校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注重全校性、综合性、广泛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环境教育理念和方法。建设绿色大学,推进生态型高校的创建,就是要求我们把高校看成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整体综合效应的“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功能。生态型高校,实际上是更加重视和突出教育的整体功能,即把教育活动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一整体既包括师生、课堂、教育内容和方法,也包括整个育人的环境、设施和校园文化氛围,是把和谐与融洽的精神实质贯注于教育环节的每个因素之中,营造教育系统平衡发展的生态环境,最终形成统一的“教育生态整体”。

参考文献

[1] 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41.

[2] 王越芬,钟华.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初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3):115-116.

[3] 王忠武.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方法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374.

[4] 董杜斌,张霞妃,朱军,王晓霞.高校教育生态文明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文教资料,2009(6):199-200.

[5] 陈雯兰,邢运凯.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路径分析与设计[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3):125-128.

[6] 王素玲.生态哲学视阈下的高等教育生态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6):97-100.

[7] 李祖超.现代教育:促进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整合[J].教育研究,1997(10):9-13.

[8] 王洪才.大众高等教育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4.

[9] 肖生禄.浅析文化生态观[J].学理论,2009(12):227-228.

第9篇:生态文明教育理念范文

李静、路琳在《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路径研究》中认为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它是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为价值导向,以生态情感认同、意志强化、信念培养及行为方式养成为着眼点,以确立生态价值观为重点,以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人才为目的的新兴文化素质教育。陈丽鸿、孙大勇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活动,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李静、路琳认为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是指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为价值导向,以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素养为目标。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文明教育都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强调是一个社会性的教育活动,并具有全面性、长期性、系统性等特点。

二、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界定

对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研究,姜赛飞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中将重点放在了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生态道德意识的唤醒、生态道德素质的形成和生态文明行为能力的培养”上面。曹迎在《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新一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文明观的绿色精神教育。另外林智理在《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的实践策略研究》中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具有跨学科性特征,涉及的学科很多。从狭义角度分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整合就是将具有生态文明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或问题,以“化零为整”方式整理成一门新的课程。从广义角度分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整合就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整合到相关课程中去。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本身具有跨学科的性质,但作为一门学科它有自己的目标与内容,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对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学者们都认可从“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文化、生态安全、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等方面”进行教育,并加强“实践体验”。

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研究

孙凯军在《论新时期高校生态德育教育》中指出:现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研究正处于刚刚起步和探索阶段。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存在低效性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认识观念偏差、大学生生态道德内容体系零散、教育实践存在误区。谢东娣、岳君在《科学构建高校生态教育新体系》一文中指出:与欧洲及美国等发达国家把生态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相比,国内高校公共教学中的生态教育,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手段、方法以及最终的教育目标上都显得十分薄弱。全社会的生态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态教育的地位没有得到提升;生态教育没有渗透到整个教育理念中;在环境保护事业队伍中师资力量匮乏,缺乏人文与社会科学的人才。

四、对开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研究

针对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一些学者着重从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开发课程资源、创新课外活动和实践、加强师资力量、加强校园生态文明环境熏陶等方面介绍了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应遵循的路径。路琳、李静在《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路径探析》中介绍了四条路径:学校生态理论教育引导与社会生态文明舆论引导相结合、校园生态文化环境熏陶与社会实践生态情感体验相结合、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实践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彭秀兰在《浅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包括开发课程资源、创新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校园生态文化氛围和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这五个方面。丰硕在《浅议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中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建立灵活综合的课程体系、加强德育教育中生态文明意识的师资力量、将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实施开放性教育方式、树立生态文明保护的良好典范。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与家庭教育的耦合”、“网上生态文明教育”、“通过‘对话’德育教学方式”等等途径来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五、评述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看出,近些年来,我国理论界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目前的相关研究也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但是存在着散、浅、重复、雷同的现象。同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具有更强的实践性要求,而现有研究中有关教育实践策略或者实践探索的创新性研究不多,亟待加强。

第二,虽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是缺乏从制度的角度来审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一些相关的思想散见于一些论文的章节中,并没有得到系统性的论述。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导致我们现在进行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着“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活动不规范,教育内容不系统”的情况。如何完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体系,对遵循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观念的引导,明确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中的不同主体所承担的任务,厘清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对高校不同职能部门的要求,建立健全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相应的组织机构等方面,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

第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在学生形成生态文明素养方面的作用难以产生有效合力。我国的研究重点多在学校进行的生态文明教育上,缺乏把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家庭、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