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精选(九篇)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

第1篇: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范文

一是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制定高水平的生态建设规划体系。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科学分析安龙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条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坚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民众利益最大化,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制定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体系,增强规划的系统性、前瞻性、操作性。

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产业体系。坚持通过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生态建设,以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产业为突破口,以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结合构建安龙现代产业新体系,加快改造“三高”企业、行业和产业,倡导绿色健康生态消费,形成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发展模式、生产模式、消费模式。

三是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建设优美宜居的城乡生态环境体系。坚持整治和建设并举,继续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和城乡风貌改造。深入开展全民植树造林,在路边、江边、房边“三边”广植树木,力争实现一个村庄一座绿岛,一座城市一片森林,城市建设要尽量做到不砍树、不推山、不填水。加强完善生态环境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节能减排攻坚战,加大重点区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生态退化区域的修复和重建,抓好石漠化治理试点,做好城市、区域、主要江河的空气、污染物、噪音管理和监控,减少对城乡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

四是积极培育生态文化,构建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加强生态文化规划建设,明确城乡区域、中心城市生态文化建设发展目标、功能定位、指导原则、政策措施,完善生态文化建设服务体系。整合各地生态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生态文化理论研究和生态文艺创作,加强生态意识、生态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的宣传普及。打造精品生态文化产业、企业、产品,保护民族生态文化,构建具有安龙特色、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

五是提高科技创新和安全保障能力,建立科学高效稳定的能力保障体系。围绕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升级、节能减排、新能源、重大环境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和各种环境危害事件等开展重点技术攻关,开发推广有利于资源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建立循环经济技术体系,构建生态文明科技支撑体系。推进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生态保护区、大江大河防护林以及农村沼气池等建设工程,推进一批包括污水垃圾处理、循环经济、重点污染源治理的重点工程项目,提升生态安全保障能力。

六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构建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重点建立完善重大决策“生态环保”部门全程参与机制、生态决策常态化机制,生态建设利益导向、考核评价、稳定投入、生态补偿、责任追究等制度机制,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围绕上述思路,具体要抓好以下工作:

编制全面规划,理清建设思路。在深入调查研究和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安龙县对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一是编制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将全县行政区域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明确了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建设范围。二是完善城市建设规划。突出“生态、旅游、文化、宜居”四大主题,确立了“山水园林城、低碳示范区”的发展定位。三是编制和完善行业规划和专项规划。围绕优化产业布局,规划了一批产业带和工业聚集区,编制了生态农业、旅游商贸、道路交通等规划,完善了乡镇村寨建设发展规划。

抓好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步伐。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需要有一批经济效益好、发展后劲足、投资回报高、带动作用大的项目来支撑。为此,安龙县把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实施项目带动,初步实现了优质生态资源、旅游资源、文化资源与高端产业项目的相互匹配。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打破交通、水利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制约,加快改善发展生态经济的条件。集中精力抓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引进一批投资拉动型、产业聚集型、资本密集型的重大产业项目。

发展特色产业,建立产业体系。面对环保准入要求高、产业选择难度大、优势资源利用难的实际情况,安龙县积极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利用信息化改造现有化工、机械、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初步实现了以最小的环境代价支撑更高水平的发展。二是突出发展旅游商贸业。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和商贸物流,把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打造成为壮大区域经济、增强经济活力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地走绿色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培育一批特色农业品牌,建设一批特色生态养殖、种植基地,推动观光农业发展。

第2篇: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范文

2008年5月国家环保部下发了《关于开展生态文明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6个市县,并同时印发《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指导性要求。此后,第二批、第三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陆续开展,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尽管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广泛推进,但其建设程度如何衡量和评估仍无明确规定,缺乏一套统一的指标体系。我国对生态省、市、县建设已经颁布了相应指标,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市相比,内涵更为丰富,目前国内许多地区已经尝试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这为本文研究提供了许多前期成果和资料。本文在充分考察和借鉴国内各省市政府及学者对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践经验、研究报道的基础上,阐释了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特征和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 包含4个准则层、37项指标的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在该体系下对深圳2001~2010年时序数据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2009年截面数据进行了测算,得到了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历年变动趋势和我国4个主要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比较研究结论,验证了本文构建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1评价体系的构建特点、原则与思路

1.1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2009年9月北京林业大学了我国首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天津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排名均处前列,按报告划分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6种类型,北京、上海、天津均属社会发达型,东南沿海省份则属于均衡发展型,这两种类型的共同特点是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值较高、经济比较发达、城市化率高、社会发展程度普遍较好[4],即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其他地区已经发生明显分异,经济发达城市亟需一套更具针对性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研究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应从其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特点出发:(1)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较国内地区,水平更高、进程更快,已进入到相对高级阶段,因此虽然指标设置带有一定的普适性,但指标值应严于其他城市要求。(2)经济发达城市的经济总量和人均量都达到较高水平,对其生态经济方面指标的考核应更侧重产业结构、资源绩效、科技创新方面的考核,充分突出个性,如“人均GDP、恩格尔系数”等生态市评价的常规指标在本文评价体系中并未列入。(3)生态环境类指标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硬实力,特别是污染减排、环境质量方面的指标应考虑国际通用或国家要求,顺应国际、国内发展形势。而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反映其“环境—经济”关系的库兹涅茨曲线即将或预期走向拐点,生态环境类指标较之国内其他城市通常优势明显,因此其更注重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等软实力建设,在其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中对这两方面的指标设计应更为慎重。

1.2指标选取的原则(1)共性与特色相结合原则。在选取国内外普遍涵盖且有实践意义的指标的同时,突出经济发达城市特点,形成这一类型区域评价的特色。(2)继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原则。保留传统的国家、各部委及其他省市已有的“科学发展观”、“生态市”等指标体系中的精华指标,并对相关指标和相关标准予以提升,并针对生态文明的特有内涵提出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的指标。(3)可实践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原则。既要考虑指标、标准值的要求在目前的社会水平和技术水平下可以实现;又要预见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使指标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前瞻性。(4)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既要考虑理论上的完备性、正确性,又要避免指标简单罗列和过度相关导致重叠;同时,指标应具备可操作性,既要具备可约束性,即要有社会动员能力,又要具备可分解性,可从城市层面分解到行业、企业、社区、家庭各个层面,此外指标的可考核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也要兼具。(5)分步实施和分段评估的原则。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过程中,通常将生态文明城市战略目标分阶段来实施,因此在具体的应用中指标应便于设置分布实施目标,并实施分阶段评估。

1.3指标设计的基本思路本文中将生态文明建设分解为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制度保障4个方面。其中,生态经济是环境和经济协调的根本体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外在体现和物质保障;生态文化通过文化理念影响社会行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动力;生态制度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在法律规范、管理体制方面的保障。因此,本研究从上述4个方面归集各类指标,并遵循如下设计思路:(1)按照内在逻辑对四大类指标进行设置。生态经济类指标以资源、能源节约和产业绿度为核心,并提出生产力的先进性和科技贡献;生态环境类指标以“压力-状态-响应”为内在逻辑[5],重点评估环境要素、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情况;生态文化类指标以“意识-行为”为逻辑,重点反应公众对于生态文明意识的认同;生态制度则考察了现行相关的7项主要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2)按照指标性质将评价体系分为四层。顶层为目标层,即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数;第二层为准则层,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制度指数;第三层和第四层为指标层,第三层是对准则层的分解和延伸,主要反应结构变化情况,第四层即为具体指标,将第三层指标进一步细化到可操作的层面。(3)按照指标特征将指标分为控制型、预期型和引导型指标。控制型指标是通过一定工程、项目、制度的实施在一定时期应达到的约束性指标;预期型指标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时间推移等其他因素的变化,单纯从客观上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难以控制的指标;引导型指标是指难以量化或量化意义不大,但从长期来看,指标的规定是具有行为引导意义的趋势性指标。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案例中仅涉及经济发达城市历史和现状对比情况,对具体城市未来某时间段的控制型指标数值确定并未讨论,所有类型指标均仅进行了用于数据归一化的高低值确定分析。

2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

2.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目前,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数量基本介于20~40项之间,大部分均从国家生态市指标衍生而来,如张家港市30项指标中有11项,无锡市42项指标中有15项,昆山市37项指标中有19项,吴江市37项指标中有15项指标与生态市指标相同。本文梳理、比对了生态市指标和其他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中相关和差异性指标,按前文所述的指标设计特点、原则、思路,基于AHP法,构建了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制度4个准则层,涵盖18项控制型、5项预期型和14项引导型,总计37项单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所示。

2.2指标的归一化处理与权重的确定表1中各个指标量纲不同难以直接进行评分比较,本文依据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城市1990~2010年各指标变动区间和未来规划目标,以及前人研究成果[6~7],确定了上述各项指标的高低值,其中涉及经济类数据按不变价调整,采用归一化方法进行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设第i个指标的原始值Xi的对应的高值水平为Mi,低值水平为mi,则归一化后的指标为Ri,对不同性质的指标归一化公式为[8]:其中Cij表示评价某项评价目标时,第i个指标的重要性对第j个指标的重要性的比值,一般采用1~9标度法表示Cij的值,Cij的取值从1/9到9依次代表在评价某项目标时,i指标较j指标的重要性从极端不重要到极端重要,并通过求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得到各指标的相对权重[9]。本研究中分别对四个准则层对总目标的权重,和各准则层下指标的权重在矩阵实验室(MATLAB)下进行了测算,对于超过7项具体指标的生态环境类指标(AHP法判断矩阵不应超过7项指标)在各个三级指标下分别计算,并通过了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各具体指标综合权重如表1所示。

3案例研究为了检验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挑选了我国4个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作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案例研究对象,这4个城市均属经济发达且生态建设起步较早的城市,具有相近的建设目标和较好的参照效果。其中,深圳作为我国首批生态文明6个试点城市之一,在2008年即出台《深圳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领(2008~2010)》,此后又制定了《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在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相对充分的历史数据积累,因此选择深圳市时序数据,利用本文评价体系对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历史变动趋势进行分析;而北京、上海、广州由于数据收集原因仅暂与深圳进行2009年横截面数据的横向对比研究。

3.1深圳市历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变动趋势分析按照前文所述归一化方法,对深圳市2001~2010年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对生态制度类指标采用[0.9,0.7,0.5,0.3,0.1]赋值对应制度建立和执行程度的[好,较好,一般,较差,差],采用线性插值法填补部分缺失数据,对历史数据难以考证的部分指标未列入指数计算,并对由此引起的综合权重变化作平衡调整,得到深圳市历年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数和4个准则层的评价指数如图1和表2所示。总体评价结果显示,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数由2001年的0.23稳步上升至2010年的0.79,年增速高,这说明近十年来,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大、成效显著,已经跃过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初级阶段,进入到纵深推进时期。剖析这一总评指数变化的原因,4个准则层分指数的评价结果显示,生态环境和生态制度得分的大幅度提升是总评指数升高的重要贡献源,深圳市近年来实施基本生态控制线的铁线管理政策,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财政性环保投资经费也高于国内绝大部分城市,以“四个难以为继”为背景开展政府环保实绩考核制度;其次是生态文化分指数升高的贡献,而生态经济由于2001年背景值起点较高、地均产出、能耗、水耗均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因此相对提升速度较慢,潜力空间有待进一步挖掘。图1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数变动图(2001~2010年)

3.2北上广深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比较分析受数据采集条件所限,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城市间的对比研究采用评价体系中涉及的均已收集到2009年数据的共21个指标,对指标权重作同比增大,这样计算的深圳市综合评价指数

第3篇: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范文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基于区域环境承载力的环境审计研究”(项目编号:142400410331)

中图分类号:F2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5)22-0012-03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类型,能有效监督和评价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和治理效果。本文从生态文明治理的角度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理论,对生态文明建设审计内涵、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目标体系、思路、审计内容及实现路径进行探讨,以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效益相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审计 内涵 目标 实现路径

012年,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十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未来一个时期的生态文明审计指明了方向。为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求政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审计监督。因此,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理论分析、确立生态文明审计的目标和思路、探讨生态文明审计的实现路径对促进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审计内涵

(一)生态文明建设内涵

生态文明整合了“生态”和“文明”两大概念内涵,其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李建国、李博等,2000;姬振海,2007)。生态是自然界的存在状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自然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其要义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按照党的十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中的一个,其主要内容包括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为目标,形成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审计内涵

生态文明建设审计不同于环境审计,它与环境审计最大的区别在于,环境审计只评价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而生态文明建设审计作为一种双向机制,是对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评价(王芸、黄艳嘉,2014)。二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审计的对象和侧重点不同,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产生的背景不同。环境审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当时由于这些国家的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促使1972 年联合国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为环境审计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而生态文明建设审计则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需要提出的。其次,动因不同。环境审计更多地是从人类受到水、空气、土壤等环境污染,而开展环境治理,减少环境污染程度的角度形成。而生态文明建设审计则是从人与资源消耗、人与生物、人与自然环境等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角度形成,因而起点更高,视野更宽。再次是审计的侧重点不同。环境审计主要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以及相关政策执行情况为审计重点。生态文明建设审计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环境审计内容为基础,更加关注与国土空间开发、节能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有关的生态环境政策执行情况及生态绩效审计。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审计作为新形势下一种新的审计类型,是维护生态平衡、建设生态文明的工具,是对某个生态系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生态环境和生态制度进行系统的、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的过程,以达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二、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目标与思路

(一)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目标

近年来,国家审计理念不断转变,审计实践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生态文明治理中发挥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基于生态文明审计的本质和功能,其审计目标包括终极目标、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三个层次。

1.终极目标。终极目标是指生态文明审计活动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属于最高目标。终极目标应当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服务国家治理,确保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平衡发展。

2.总体目标。总体目标是指生态文明审计在一定时期的整体性目标。总体目标应当建立在对国家环境保护政策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状况充分调研基础上,正确认识中长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问题与任务。根据国家审计的本质和功能,生态文明审计的总体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各种重要政策的贯彻落实,推动解决重大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和风险隐患,促进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二是促进规范生态文明建设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具体目标。具体目标是指针对具体生态环境工程项目或某一具体组织生态环境问题的审计目标。例如,针对某重点生态工程项目的审计,其审计目标可以理解为通过审查生态重点项目资金筹集和管理使用情况、重点防治项目建设与运行情况,揭示该生态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原因,提出针对性建议,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思路

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目标定位,并综合考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特点,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基本思路是:将生态文明审计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产业布局的层面着眼,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为抓手,以关注国家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度贯彻落实和各政府及其他组织生态环境责任履行情况为主线,在政策执行、项目优化、资金管理、生态绩效、责任落实、指标评价、制度健全和完善法制等方面开拓新路径,深化审计内容,优化审计方式,发挥审计实效。

三、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实现路径

由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公共物品特征及政府审计机关的权威性,目前绝大多数的生态审计都是由政府审计机关来执行的。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治理中需要政府、企业、全社会等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在发挥政府审计机关监管的同时,需要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组织的多方参与,逐步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体系。一般来说,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大主体职责各异,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三者应该协调一致共同为生态环境绩效服务,建立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各司其职、协调高效运转的生态文明审计体系。

(一)政府审计: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主导者

政府的生态文明审计属于宏观层次,由国家审计机关来进行,主要是评价政府制定的环境政策的执行情况,审查环境项目的实施情况,调查环保专项资金的投入使用情况,最终完善环境政策,促进生态和环境的改善。

1.生态环境政策执行审计。在生态文明治理中,中央和地方政府均制定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政策,生态环境政策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监控和政策终结等环节,环境政策的运行是一个动态过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政策评估为其提供判断依据。从国际范围来看,现在越来越多的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增加了一个新的角色,实施公共政策评估,据此帮助国会或总统决定哪些政府计划和政策仍然是重点,哪些需要改进,哪些在新形势下已经不再适用。据统计,美国审计总署(GAO)目前的大部分工作是负责对联邦政府进行业绩审核、项目评估和政策分析等,而财务审计只占其目前工作量的15%。生态环境政策执行情况的审计本质上是一种政策评估活动,除了为决策者服务外,也会影响资源的再分配。

生态环境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国债、转移支付及补贴政策),税收政策(环境税、资源税政策),金融政策(绿色信贷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产权政策(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制度等),价格政策(资源价格形成合理机制)以及环境信息披露政策等。

政府审计机关应重点关注国土空间开发利用、资源节约、生态系统、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政策落实情况,揭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政策法规执行不到位或者缺失不完善等问题。围绕国土空间开发和土地利用情况,审查是否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有关审批制度审批征地和农用地转用,是否按用地合同规定合法使用土地,审查各地区是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发展,城市发展格局与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环境安全格局是否协调合理。在资源节约方面,政府应重点审查国家有关节能降耗、水资源节约、耕地保护、矿产资源开发等监管政策的执行情况,揭露和查处乱采滥伐等导致资源损失浪费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在生态系统方面,政府审计机关应审查国家生态保护、维护与修复政策的有效性,重点关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在环境保护方面,政府审计机关要审查水、大气、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政策的执行情况,揭示环境污染影响环境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的问题。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政府审计机关应重点审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的完善和执行情况。

政府审计人员通过调查国家生态环境法规、规章和政策的执行情况,开展生态环境治理情况的政策评估,为维护生态安全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政策制定部门进一步建立完善生态环境政策,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方面的预警和建设性作用。

2.生态环境绩效审计。生态环境绩效审计是当代世界政府资源环境审计的主流和发展方向,也是资源环境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更高层次。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和实际,政府生态绩效审计的内容包括:注重生态环境政策绩效审查,重点评价生态环境政策和行政控制的经济性和效果性;注重法律法规执行绩效检查,重点评价国家资源环境监管部门督促公众和企业遵守环境法律法规的效率性;注重生态建设财政资金绩效检查,重点评价资金预算分配的合理性、资金管理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注重生态环保投资项目绩效检查,重点评价项目建成后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注重生态建设项目绩效检查,重点评价生态环保工程设施建设成本和运行效率。生态环境绩效审计通过找出影响生态环境效益的各项主客观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生态环保资金的节约、科学和有效使用,建立合理的审计公告和问责模式,实现生态文明的良好治理。

3.生态环境项目审计。政府生态环境项目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的生态项目开展审计,从项目立项、建设施工和建成后效益分析三个方面对生态项目环境保护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审计。生态项目审计重点关注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对国家组织实施的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如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范工程、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工程、改善民生环境保障工程等项目必须重点审计。而且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建设的合规性与生态环境设施运行的有效性结合起来进行审计,一方面关注生态环保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有没有擅自变更、资金用途有没有擅自改变,另一方面要定期开展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确保工程投资到位,确保重点环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4.生态环境责任审计。开展生态环境责任审计是受托责任范围不断加强的必然产物,是指对各地区、各政府部门、企业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进行的审计。主要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问责、责任追究等制度建立、工作绩效考核情况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情况,并通过完善规划,加强监管,建立并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促使领导干部形成正确的政绩观,揭示经济发展中急功近利和为求速度而不惜牺牲生态环境的短视行为。防止和纠正“重经济增长轻生态环境保护”“重经济指标轻社会指标”“重短期绩效轻长远利益”倾向,给地方、部门、单位和企业领导人套上“绿色”安全阀。

(二)内部审计: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微观基础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各类企业和组织的运营活动,从计划、预算、决策、实施到完成,内部审计均可以直接介入进行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提供生态风险预防、控制和追踪反馈以及时纠错,制止偏误,使其运营活动与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相协调。

1.企业环境管理系统的审计。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国际准则ISO14001的定义:环境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内全面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机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还包括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等管理方面的内容。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对企业及其他组织的环境管理系统进行了解,分析企业在环境管理活动中的记录数据。通过持续评价企业环境政策、检查环境管理系统的执行情况,以确保企业的运营活动、环境政策符合国家的政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遵循情况审计。内部审计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监督可以向企业特别是重点污染的企业以及其他组织的管理层提供生态环境责任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增值”服务。内部审计对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遵循情况的审计内容包括:对企业管理层承担生态环境责任相关的政策、计划和表现进行评价;对企业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找出未被风险管理系统识别和控制的潜在风险,确保剩余风险在企业承受的范围内;对企业环境责任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找出生态环境责任内部控制方面的弱点和缺陷,并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建议和咨询意见,从而帮助企业管理层树立生态保护意意识,改善环境社会责任履行质量。

(三)社会审计: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有力补充

根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还不能承担所有生态文明审计任务,因此社会审计作为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有益补充,应得到关注和重视,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审计主体的多元化,提高审计效果。

1.企业环境报告的鉴证。随着我国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企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披露生态环境信息,而生态环境信息对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经济决策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自愿聘请注册会计师对环境信息进行鉴证的企业会越来越多。尤其是对纳入国家重点污染源监控企业和上市公司,已要求其必须对环境信息进行披露,为了提高其环境信息报告的透明度,同时必须聘请独立的第三方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进行审核。其重点审查评价企业在杜绝生态环境污染破坏,减少资源浪费,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水平,产品绿色生产程度等方面管理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相关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等,出具生态审计报告和结论并提交给利益相关者群体。

2.生态认证服务。随着生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加速,特别是随着污染物排放许可制、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矿业权交易制度的建立和推广,生态认证将是一项新的业务,包括组织生态足迹认证、产品碳足迹认证、碳排放权认证、排污权认证等。这些都需要独立的第三方来对生态、环境的交易制度做出评价。与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相比,社会审计组织,无论从其专业胜任能力、独立性和市场适应能力方面,都有其明显的发展优势。

第4篇: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有智不如乘势”。把握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完成新任务,我们就能回应广大群众热切期盼,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六项原则”是根本遵循。“六项原则”明确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以及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国担当。这些重要论断构成一个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思想体系,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是制度保障。制度才能管根本、管长远。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为确保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是治本之策。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要围绕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等重点,培育壮大环保产业、循环经济,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打赢蓝天保卫战这个重中之重;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提高环境治理水平,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和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第5篇: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概念体系;内在逻辑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4002605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中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持续关注。在观点表达上,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协调、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相关概念已相继出现,并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些概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科学有效地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正确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概念体系。当然,在这一概念体系中,概念数量众多,并且在内涵与外延上各有侧重,若不能科学厘清这些概念与生态文明概念的内在逻辑和相互关系,则容易造成认识的混乱与实践的困惑。

一、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人与自然和谐,也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002年,江泽民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大会开幕式上指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总结历史得出的深刻结论和正确选择。”\[1\]人与自然和谐更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2\](p69-70)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2\](p706),简称为“三生”共赢。其中,生产发展是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的最终归宿,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先决条件。“三生”共赢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如何?胡锦涛指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p463-464)“三生”道路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反复提到的一个重要思想,而且都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问题一起论述。这意味着,“三生”文明发展道路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人与自然和谐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概念与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就是“三生”共赢,建设生态文明要走“三生”共赢发展道路。这就告诉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本质所在。这也是学术界的一个基本共识。工业文明是人与自然分裂与冲突的不和谐发展,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内在统一与和谐共生的和谐发展\[4\](总序6)。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生态文明,都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区别仅仅在于,狭义生态文明将人与自然和谐视为全部内容,广义生态文明将人与自然和谐看成部分内容。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7月第12卷第4期黄娟,等:生态文明:概念体系与内在逻辑二、经济与生态协调: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经济与生态协调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简称,这是党的文献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2006年,温家宝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着两大矛盾:一个是不发达的经济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这将是长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发展。另一个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压力

大的矛盾,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个矛盾要靠科学发展。”\[5\](p5)十七大报告更是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为前进中面临的八大问题之首,足见生态经济基本矛盾的严重性。

为应对生态与经济基本矛盾,我们党提出了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思想,并初步形成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6\]。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3\](p16)李克强进一步指出:“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工夫,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求突破,在改进消费模式上促变革。”\[7\]这些论述深刻表明,要解决生态与经济矛盾,必须从经济方面入手,使经济发展建设在良好生态基础上。只有协调经济与生态关系才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因此,经济与生态协调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三、“两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关系十分密切,这是两个最容易混淆的概念,也常常被混用或互换。十六大以来,迫于能源等多种资源的紧张形势,我们党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思想。由于资源消耗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建设“两型社会”的概念与思想。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指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8\](p5)该规划建议及后来通过的纲要,都将建设“两型社会”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十分重视“两型社会”建设,十七大以来不仅发展了相关思想,而且更将“两型社会”理念一步步推向了社会实践。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3\](p19)。同年底,中央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将“两型社会”建设从理论层面推向了实践层面。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明确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性、紧迫性、现实性,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党没有明确“两型社会”含义,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是其基本内容,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胡锦涛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当前和今后我国的发展趋势看,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战略任务。”\[9\](p45-46)这一论述以及相关论述表明,建设生态文明与建设“两型社会”任务相似,但建设“两型社会”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我们要通过建设“两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关系密切,但后者是前者的生态基础和建设任务。一些学者与相关部门,将生态文明建设等同于生态建设或环境保护,将会降低生态文明的地位与作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只有上升到生态文明高度才能建设好,就事论事只能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四、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江泽民时期我们党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就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的生存需求,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合适的生存空间。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成为其一项基本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3\](p12)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形成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是由环境与发展问题,特别是环境与经济矛盾转化而来,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的重要背景。这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2002年,在南非全球地球峰会上

,国际社会形成了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的新认识,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前提,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保证。可持续发展就是协调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关系。这一新认识丰富了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与学术界的广义生态文明的外延相类似。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紧密相关。

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2002年,江泽民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10\](p462)实现经济与生态、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目前,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已经受到党中央重视,甚至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也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但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至今没有引起关注。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经济与生态协调都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这就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9\](p45)这为我们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归宿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重视经济建设轻视社会建设,导致我国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引起了党中央高度关注。2004年,党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和谐社会。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形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奋斗目标,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重要内容和重点任务,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五大建设的奋斗目标与最终归宿。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胡锦涛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2\](p715)这是告诉我们,生态和谐是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乃至人的身心和谐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基础,那么构建和谐社会将无从谈起,建设生态文明是要奠定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11\](p675)。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应该是生态文明建设等五大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11\](p651),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重点。《决定》在“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部分还提出:“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统筹城乡环境建设、加快环境科技创新、完善环境保护政策等”\[11\](p656-657)。这些都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及其措施。 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发展观,对这个国家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长期以来,我们信奉经济增长优先的传统发展观,遵循传统发展观支配下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这是造成人类社会生态与经济冲突、人与自然矛盾的深刻思想根源。党中央,尤其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传统发展观及其危害进行了深刻反思,在此基础上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

2008年,胡锦涛在全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上指出: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因为,建设生态文明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和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的重要标志,使我们党的发展理论和

文明理论由原来局限于“社会的世界”扩展到“自然的世界”,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人类文明的最新发展理念\[4\](总序2-3)。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方面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应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领域。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节约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不仅要以人的物质需要、文化需要为本,也要以人的生态需要为本,建设生态文明可以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局限于生态环境建设,也不能停留在经济领域,还必须渗透到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民生等建设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统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统筹发展,针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重城市轻农村、重东部轻中西部的情况,我们必须统筹城市与农村、不同区域之间的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引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功。

七、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

尽管学术界多年前就提出了绿色发展概念,但党中央是在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发展大趋势、绿色崛起成为我国发展大背景下提出该概念的。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其重要任务,其中要求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更为重要的是,2011年“两会”通过“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绿色发展是其重要篇章。绿色发展成为了“十二五”规划的最大亮点。胡鞍钢认为,“十二五”规划是中国第一个绿色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国进入绿色发展时代,成为中国本世纪上半叶实现绿色现代化的历史起点\[12\]。

什么是绿色发展?2010年,胡锦涛在两院院士会议上指出:“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13\](p747)2012年,温家宝在斯德哥尔摩+40可持续发展伙伴论坛上进一步指出:“当前,绿色发展正在全球兴起,发展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创新绿色科技、生产绿色产品、开发绿色能源、倡导绿色消费,不仅有助于减缓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而且可以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提供新的就业岗位。”\[14\]绿色发展,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尤其是经济发展绿色化,是要通过发展绿色产业、绿色科技、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等措施,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是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日益强化背景下,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基础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观下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采取绿色发展模式。为实现绿色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并明确了具体任务,主要包括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只有选择绿色发展模式,我们才能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八、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新世纪以来,面对经济与生态的尖锐冲突,党中央提出了循环经济概念及其思想。2002年,江泽民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1\]这应该是我们党最高领导人首次提出循环经济。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之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14\]。2005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

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p959)

党中央之所以如此重视循环经济,是因为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及其基本特征,决定了循环经济是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增长方式。这也意味着,循环经济可以在建设“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8\](p18)十七大报告将“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措施。“十二五”规划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绿色发展重要内容。我们党将发展循环经济视为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 候问题的日益突出,催生出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新概念。绿色经济是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生态、知识、智力资本为基本要素,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根本目标,实现生态资本增值的可持续经济。从实践层面上说,绿色经济是生态文明时展的全新经济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它们都属于绿色经济范畴,都是绿色经济模式的现实体现\[4\](总序3-17)。不管三个概念具体内涵有何不同,它们都是协调经济与生态关系的重要经济形式,因而都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15\]。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1017(1).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4\] 刘思华.生态文明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总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5\] 温家宝.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6\] 黄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 李克强.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讲话(全文)\[eb/ol\].chinanews.com/gn/2012/0104/3580887.shtml,20120105.

\[8\] 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学习问答\[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

\[10\]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12\]胡鞍钢.中国“十二五”规划与绿色发展\[j\].中国水利,2011,(6).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第6篇: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范文

 

党的十八大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的大风已经吹遍了全国,各地纷纷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战略与构想。

 

宝应县虽然实现了国家生态县创建目标,但实际上生态规划、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等方面都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宝应县水环境改善不显着,环保基础设施运行有待加强,环境监管还需进一步加大,通过生态文明县创建让这些问题得到逐步改变、逐步消化、逐步解决。因此宝应县生态文明建设必经遵循生态优先、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师法自然、注重生物多样性的原则,系统优先,强调整体效果的原则,因地制宜、突出本土特色的原则,扎实有效地开展我们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2 宝应县生态文明建设优势条件

 

2. 1 宝应县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扎实

 

宝应县始终坚持环保优先,在坚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留住了绿水蓝天,始终留住了湖荡相间、城林相依的风貌。立足自身农业大县的县情,牢牢把握创建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制定“三个标杆三步走”的实施步骤,从2000 年创成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区、到 2006 年创成全国首家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示范县,一直到国家生态县,宝应走出了一条生态和产业和谐发展的路子,走出了一条最适合自己、最利于优势发挥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的创建模式。宝应县委、县政府为巩固建设国家生态县的成效,同时结合“十二五”期间,打造“实力宝应、形象宝应、和谐宝应、效率宝应”的发展要求,适时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思路,完成了宝应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为今后一段时间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2. 2 生态建设氛围良好

 

宝应县在“十二五”开局,就通过了国家生态县的考核验收,并确定建设“四个宝应”的目标,建设“四个宝应”的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脉相承、有机统一的,它是生态文明与宝应模式高度融合的实践形式,也是提升国家生态县建设水平的载体。宝应历届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工作,内外良好的氛围和机遇将促进宝应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的各项决策部署得到落实。

 

2. 3 生态宜居环境明显改善

 

通过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宝应县新城建设、旧城改造、古城保护同步实施,生态新城启动建设; 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品质不断提升; 乡镇建设稳步实施,农村建设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生态园林城市风貌进一步彰显,生态系统呈现健康状态,优美的生态人居环境在全国享有良好的声誉和一定的影响力。

 

2. 4历史自然文化底蕴深厚

 

宝应地域置县已有 2200 余年,文化源远流长。境内有大量的历史遗留文物: 禅寺古街、内城市河、学宫建筑群、云华文化带、老城墙遗址、宗教教堂、名人故居、红色遗迹、荷塘水乡、湿地景观等等,人文特色明显,自然景观和谐,为宝应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实的人文环境。

 

2.5生态产业体系逐步建立

 

“十一五”以来宝应县以国家生态县建设为契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初步形成输变电产业为主导,泵阀管件和有机食品制造为特色、电子信息软件为新兴产业的产业格局。宝应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农业享有盛名,是全国优质粮食基地县、平原绿化先进县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示范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和生态条件,致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发挥水稻、水产、水禽、水生蔬菜为主的“四水”特色,加快建设有机食品产业生产、加工、检测、集散和观光五大基地,不断推动生态产业迈上新台阶。

 

3 宝应县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问题

 

3. 1 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宝应县作为承接苏南与苏北的节点,有其自身的区位优势,但由于宝应位于长三角核心区的北部边缘地带,加之东面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和西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南面江苏沿江开发战略和北面东陇海产业带建设,宝应有进一步被空心化、边缘化的危机。

 

3. 2 环境质量尚需改善

 

宝应县是河湖水网密布地区,有射阳湖和高宝湖两大水系,长期以来,由于过度开发、超标排污等原因,宝应县整体生态功能有一定的退化,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河湖围网过度养殖等导致水生态系统遭破坏,水体自净能力下降,部分河道有黑臭现象,宝射河上下游断面时有超标,该县湖泊总氮时有超标,不能保证Ⅲ类水要求。宝应县大气环境也不容乐观,受扬尘、汽车尾气等影响,PM2. 5达标率不高。土壤环境质量也有所下降,局部地区也出现污染。

 

3. 3 环境压力日趋加大

 

宝应县地处苏中边缘,面临经济总量扩张和结构调整双重压力,环境资源约束日益趋紧。该县虽是水乡,环境容量日趋饱和,生态承载力呈现赤字,污染物减排潜力不足。电镀、化工、食品等行业污染问题没有彻底根除,偷排乱放现象依然存在。目前宝应县还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循环经济企业较少,清洁生产比重偏低,高能耗企业增多。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的矛盾日显突出,这就对宝应县工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宝应县发展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红线”和“耕地红线”两条红线。根据《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宝应县 15% 的国土面积纳入到生态红线,土地后备资源越来越少,土地粗放利用现象仍然存在,而宝应县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需求不断增加,作为沿河开发的节点之一,又是未来长三角核心区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宝应县又是扬州市耕地异地补充的重要区域,需要协调好增长用地需求与大规模耕地补充任务之间的矛盾。

 

3. 4 环保投入和长效管理不足

 

虽然在生态县创建时期宝应县加大了投入,环保基础设施有了长足发展,但实际上环保基础设施还远远没达标,由于前期发展中环保欠账太多城乡生活污水处理上,城区建成一座 5 万 t 的污水处理厂,13 个镇建成了日处理 2 万 t 的污水处理厂,因污水管网规划、设计、建设滞后,污水收集率低,运转费用等问题导致处理效果不稳定,日常运转还不是很正常,尤其是目前全县规划布点的 180 个村庄中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的比例还很低,对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标准,差距还很大,所以镇村两级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和管理依然需要重点投入。

 

农村环境整治虽然成效显着,但长效管护还需要完善,尤其农村垃圾收集转运还存在盲区,全县农村垃圾收集转运率仅 45% 左右,部分镇村尚未建立健全“四位一体”管护体系,由于机制、经费、装备等原因,垃圾在村收集转运到镇中转站之间脱节现象突出,导致大量农村垃圾就地简易填埋或乱堆乱放,环境卫生脏、乱、差回潮现象时有发生。

 

3. 5 生态文明意识尚不牢固

 

宝应县生态文明意识刚刚觉醒,还未发展到生态自觉、生态自强的阶段。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尚未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制度与能力建设滞后,政绩考核体系、环境信息公开率不足,生活中铺张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绿色消费、绿色出行、节水、节电、节能以及减少排放等还没有真正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4 宝应县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通过构建生态空间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制度体系等六大生态体系,推进宝应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4. 1 构建生态空间体系

 

国土是宝应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宝应县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各项事业,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和城镇化格局。一是根据生态功能区划、自然禀赋与经济属性,确定宝应县“生态保育、生态控制和生态协调”三大生态主导功能区,合理确定需要保护的区域,优化生态功能区布局。严守生态红线要求,不能越雷池一步,对 14 个314. 06 km2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实施建设方案,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宝应建立的两大种质资源保护区: 白马湖南部的野莲原生境保护区和射阳湖部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这是宝应独特的资源,也是宝应的亮点和特色。二是利用宝应县范围内水和农田生态系统作为主要要素,构建“一脊、一心、两翼、两肺、两足”的生态安全架构。三是严格保护耕地,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东、南、西、北”四片区为亮点,以中心镇为支撑、以重点镇为依托,以特色镇为优势、以中心村为节点的绿色城镇化格局。四是依托宝应县地理环境与景观特色,在城乡绿地面积有序增加基础上,构建“五湖、三荡、一片、多廊”的生态景观格局,其中县城区形成“九横十纵”的绿地系统结构,镇村形成点线面一体化的绿化网络。

 

4. 2 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生态经济体系就是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加快调整产业布局,建立完善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产业体系。宝应县经过多年培育发展,已经具备了输变电装备、泵阀管件、电子信息、机械汽配、轻工纺织、有机食品和文化创意等七大产业基础。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指导经济发展的方向与重点,加快宝应发展的产业布局调整,形成四大生态产业区:即中心现代城市与产业发展区、西部有机农业及生态旅游发展区、中部产业整合与水乡旅游发展区、东部特色水产品及旅游发展区。

 

4. 3 构建生态人居体系

 

2011 年宝应城镇化率 44. 5% ,离江苏省 50%的平均水平还有差距,存在着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客观现实。构建生态人居体系必须大力实施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战略,彻底整治城乡环境。宝应的生态亮点很多,拥有湖泊、湿地、河流等自然景观,这是形成宝应自然生态景观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人文资源上,拥有“九里一千墩”汉墓群、“周恩来少年读书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留下的革命遗址、遗迹等人文景观,是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特别是“五湖四荡”的独特优势在全市少有,同时还在全力打造纵棹园、宝南湖、和平荡和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射阳湖省级湿地公园等亮点。

 

要把这些优势资源整合起来,加快构建特色景观、人文景观、滨水景观、城市立体景观的“四景合一”的体系,塑造具有宝应特色的里下河水城,在“堤稳、岸绿、水清”的基本目标上,逐步实现“宏观格局清晰合理,中观模式因地制宜,微观近景精致秀丽”的生态人居环境目标,让“美丽宝应”成为古运河两岸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4. 4 构建生态环境体系

 

污染防治始终是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的重点,就宝应县而言,特别是要把水污染防治作为近期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虽然经过国家生态县创建,宝应县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大部分地区水质恶化趋势得到了控制,局部地区开始有所好转。

 

但是,水环境质量没有稳定达到功能区划要求,离宝应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随着宝应的快速发展,水环境的压力还将持续加大。在抓好京杭大运河饮用水源保护、潼河饮用水源保护、行政交界河流宝射河以及城市河水系环境综合整治的同时,一要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在生态文明指标体系里,要求辖区内所有河流达到地表水功能区划 III 类水质标准,且要逐年好转; 二要改善城市河流水环境。

 

沟通水系,加快污水管网建设,改善城市河流水环境,是宝应需要继续重点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之一。此外,还要抓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综合防治空气污染、完善固废管理、整治声环境、防治土壤污染等工作,生态环境监管任务也将日益繁重。

 

4. 5 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就是要解决群众基础知识的问题,第一步就是要夯实基础。目前,宝应现在还普遍存在着在湖边、河边、塘边洗衣服、洗拖把等现象,群众的文明自律意识还不强。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通过突击实现,但是群众生态意识的提升是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一方面要加强生态理念的教育引导和环保知识的宣传培训,努力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 另一方面要通过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境友好企业、生态村等一系列生态细胞的创建来提升群众环保意识,打造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氛围。宝应县历史悠久,人文璀璨。弘扬其中丰富的优秀生态人文遗产和历史遗迹对提升宝应县的生态文化品位尤为重要。注意在保护中合理开发利用建筑古迹、革命遗址和遗迹,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湿地文化和水产文化。

 

4. 6 构建生态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根本保障,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和监督、约束力量。通过生态制度建设,将形成政府、企业、公众三位一体的生态保护互动机制,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发展和完成。一要加强环境执法监管,拓宽畅通公众参与渠道,保障公众环境权益。二要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建立体现宝应县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把环保指标作为干部考核的优先、重点考核内容。三要加大投入,健全资源补偿交易制度。四要加强能力建设,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宝应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的一条很重要经验就是齐抓共管,是县四套班子、县镇村三级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生态县创建中形成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攻坚克难、事竞一流的精气神,在“十二五”期间、在生态文明县创建中要继续发扬,努力创建一个生态观念牢固树立、生态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生态特色彰显、城乡一体化水平提高、执行力提升的“实力宝应、形象宝应、和谐宝应、效率宝应”。

 

[参考文献]

 

[1] 徐 琦.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新意解读[N]. 中国环境报,2012,11,12.

 

[2] 车振宇,张铁峰,魏晓波,等. 生态人居体系构成与建设路径[J]. 辽宁大学学报,2007,03.

 

第7篇: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范文

这是中国共产党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建设生态文明,环保系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按照生态文明要求,努力做建设美丽中国的引领者和实践者。

生态文明的理念早已孕育在党的行动纲领之中

党的十七大报告曾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产生的重大影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完整阐述是在2012年7月23日当时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引起了党内外的高度关注。党的十,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的含义也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

从广义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如陈瑞清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中提到的定义。这种观点认为,人类至今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对自身发展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人类即将迈入生态文明阶段。广义的生态文明包括多层含义。第一,在文化价值上,树立符合自然规律的价值需求、规范和目标,使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文化成为具有广泛基础的文化意识。第二,在生活方式上,以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他人需求为目标,践行可持续消费。第三,在社会结构上,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追求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

从狭义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如余谋昌在《生态文明是人类的第四文明》中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种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这“四个文明”一起,共同支撑和谐社会大厦。其中,物质文明为和谐社会奠定雄厚的物质保障,政治文明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精神文明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狭义的生态文明要求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用文明和理智的态度对待自然,反对粗放利用资源,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文明形态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五位一体”建设目标就如五根巨大的支柱,共同支撑着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它们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首先,从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看,在基础层面上就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存在着对立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要保护环境,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会或多或少地制约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又是统一的。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给人类自身提供良好的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其次,从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关系看,既是因果关系,又是包容关系。政治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条件。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是由人类在特定制度框架下进行的社会活动引起的。有什么样的制度框架,就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也就有什么样的环境影响。因此,政治建设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政治建设着力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生态文明建设则着力于处理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政治建设被生态文明建设所包容。

再者,从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看,既存在交叉关系,又存在重叠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都需要处理与解决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又是属于重叠关系。生态文明理念视角下的文化建设的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是生态文化观念不够稳固。要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要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增强生态资源观念,优化生态环境资源配置;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要转变消费行为模式,崇尚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

最后,从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看,二者是相互支撑的关系。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障民生。生态环境质量是保障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最基本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作为基本民生需求的环境权益就维护得好;公众参与包括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事务在内的社会管理的程度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就高。

立足于环境保护工作,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工业文明主导的工业化,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了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巨大的物质文化财富,但传统工业文明的极端逐利性、贪婪性,为加速财富积累、资本膨胀而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理念和行为方式,对人类生存环境和地球生物圈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破坏。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主要应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优化经济结构的意识,将环境保护作为新阶段推进发展的重要任务。

第二,应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在发展政策上,抓紧拟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采取总体制度一次性设计、分步实施到位的办法,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在发展布局上,遵循自然规律,开展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在发展规划上,进一步优化重化工业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第三,应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包括建设完善的法律制度,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培养专业的执法队伍,采取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等。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严惩。核心要求是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任何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个人和单位都要补偿环境损失。

第四,应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环境。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心协力保护环境。(1)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形成全社会节能的良好风尚。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加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物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同时要形成全社会节能的良好风尚,人人树立从我做起,提高节能减排意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13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2)加快污染防治,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好转。加强环境保护,全面实施污染防治重点工程,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推动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同时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多方面来推进污染综合防治,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好转。(3)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要紧紧围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加快发展引导和实现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技术、保护与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技术、可使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改善的综合治理技术和绿色过程的技术、生态微生物工程、环境友好工业等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

十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是我们党新时期执政理念的提升,核心是要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搞好顶层设计,明确方向、目标和任务,又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

第8篇: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巩固提升国家生态镇建设成果,扎实开展生态文明示范镇建设,根据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相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生态文明示范镇为目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生态文明示范镇建设为载体,加快转型升级,建立具有__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制度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实施《__镇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组织领导体系,健全责任网络,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紧扣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五项基本条件和26项考核指标,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六大行动,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基本树立、生态经济显著发展、生态环境稳步提升、生态人居特色彰显、生态制度基本建立、生态文化日益进步的良好局面。

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作分为六大行动、16项工程、32项重点工作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作用,统筹全镇生态文明建设,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全镇各部门要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各村、各部门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健全工作网络,落实具体工程项目和措施,确保各项创建工作和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加大资金投入。统筹建设资金,确保建设目标和重点项目按计划推进。强化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主导作用,镇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引导资金,用于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示范项目,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成效。积极通过政府筹划、财政贴息和投资补贴、市场运行等形式,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多元化投入格局,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和物质保障。

(三)强化执法监管。加强部门联动配合,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各项环保专项行动,营造良好的环境秩序。高度重视环境工作,健全环境纠纷定期排查等制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环境监测、环境监察能力建设,提高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9篇: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范文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战略举措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发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将环境保护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要求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七届四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等的战略高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十七届五中全会,确定“十二五”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调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一系列战略决策充分表明,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对发展与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对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江苏历届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90年代中期,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战略之一。进入新世纪,又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重大决策部署。“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要求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一起考核,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全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生态环保投入大幅增加,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取得积极进展,“绿色江苏”建设成效显著,生态建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总体呈现出经济持续增长、污染稳定下降、生态逐步改善的良好局面。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与“两个率先”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感受和期待相比,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的目标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建设生态文明是世界发展大势之所趋。当前,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竞争中的一个重要趋势。世界各国都在围绕绿色发展进行科技创新和科技储备,把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试图抢占全球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建立绿色机制、绿色标准,把生态环保与贸易、发展问题挂钩,力图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和主导权。我省是开放型经济大省,在这一新的竞争发展态势中受到的影响更为直接、更为深刻。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建设生态文明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之所需。江苏人口密度大,人均环境容量小,单位国土面积工业污染负荷高,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当前,我省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期,资源环境的约束持续加剧。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有效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之所要。建设生态文明,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否见到实效,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看生态环保的力度有多大、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是否降低。必须把生态环境作为最稀缺的发展要素,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加快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决不能再走高投入、高物耗、高排放的路子,决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决不能再发生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边治理边污染、边恢复边破坏的现象。

建设生态文明是广大人民群众之所盼。环境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生活质量,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广泛关注、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在推进“两个率先”的进程中,必须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新期盼新要求,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着力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让老百姓充分享受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要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生态省建设为载体,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重,大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走出一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社会文明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道路。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十二五”期间推动全省进入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期,大力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生态省建设80%的指标达到考核要求,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进展,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基本覆盖,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服务与保障功能逐渐增强,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提供坚实的环境保障。重点是全面实施“六大行动”,在环境优化发展、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打造城乡宜居环境、绿色江苏建设、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等六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确保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第一位任务。“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是在“十一五”大力度采取措施的基础上进行的,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国家又新增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污染物排放控制种类,节能减排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我们要把节能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经济、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全力以赴把这项硬任务抓紧抓实,狠下决心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要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污染排放标准和环保市场准入退出标准,完善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控制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产能,禁止新上高排放项目,认真落实落后产能淘汰计划,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要狠抓重点工程推进节能减排,着重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以及钢铁、水泥、电力等重点行业和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工作,加快实施重点节能改造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同时大力实施重点减排项目,进一步提升减排能力、扩大减排空间、提高减排效益。要加强技术创新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促进节能减排科技成果向现实节能减排能力转化。加大节能减排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进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节能改造,大力推广和使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持续提高企业节能减排水平。要落实监督管理推进节能减排,健全监测预警、统计、考核体系,加强节能减排的监测、监督和检查。着力提高环境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严管态势,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姑息迁就。

大力促进绿色增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更大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绿色增长,以产业优化升级减少环境污染,以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废弃物排放,以节约集约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持高端引领,大力发展带动力强、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抓好生产业和新兴服务业,提高服务业高端化、集聚化、国际化水平。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更好地保障农产品安全、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排放。大力推广循环经济模式,积极支持循环经济企业发展,加快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努力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开发与推广应用低碳技术,积极培育低碳产业,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大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力度,加强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构建节能环保服务支撑体系,着力培育节能环保企业集团、研发联盟、产业集群,努力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新兴支柱产业。

大力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当前,水污染、空气特别是城市大气污染是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下一阶段,我们要从解决这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继续把太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科学治太、铁腕治污”,深入实施太湖治理国家总体方案和江苏实施方案,统筹抓好应急防控和长效治理,综合采取产业调整、调水引流、控源截污、清淤捞藻、生态修复、小流域综合整治等措施,促进太湖水质持续改善,让太湖这颗“江南明珠”重现碧波美景。加强长江流域、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快建设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和通榆河两条“清水廊道”。坚持把绿色生态环境作为沿海开发的高压线,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下决心治理、关停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综合整治主要入海河流,更好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把治理机动车和扬尘污染作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任务,严格实施机动车排放标准,对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限期整改,建立完善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大幅减少灰霾污染。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切实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推广生态养殖,科学施用农药、化肥,防治土壤污染,有效遏制并减轻农业面源污染。通过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下决心解决好社会关注的水污染和城市大气污染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洁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

大力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节能降耗还是减排治污,都离不开环境基础设施的有力支撑,必须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以环境基础设施全覆盖为重点,大规模地开展城乡污水、垃圾处理以及配套设施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更快步伐建设“绿色江苏”,坚持不懈地开展植树造林,突出抓好沿海、沿江、沿湖、沿河、沿路和产业集中区周围生态防护林建设,大力实施次生天然林、重要生态公益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增加森林碳汇,构筑绿色屏障。城市绿化发挥绿地系统综合效应,做到实用性、观赏性和生态性相统一。村庄绿化做到因地制宜,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更高水平修复和保护自然生态,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建设,严守“生态红线”。对湿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重要自然资源,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划采取强制性保护措施,实施退耕退渔退养、还林还湖还湿地工程,切实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平衡能力。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抓好山体保护复绿、工矿废弃地恢复治理工作。深入实施特有物种保护工程,切实维护生物多样性。

大力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的先导作用,把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努力提升全民生态文明素质,使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通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教育,全面普及生态科学知识,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共识,培育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继续推进公益性生态文化工程,建设一批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一批群众性环保公益活动,树立一批生态环境保护典型,进一步扩大生态文化的影响力。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公众树立节约环保、适度消费的观念,减少消费对生态的破坏,以可持续的消费促进可持续的发展。动员各级党政机关带头行动,努力建设节约型、环保型机关。积极推行绿色采购制度,进一步扩大政府绿色采购比例。引导企业切实承担起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社会责任,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实际行动增强可持续

发展能力。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引导城乡居民养成生态、低碳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做起,为建设美好家园尽好自己的一份责任。认真总结各地近年来生态创建工作的成功经验,坚持“创建为民”的工作导向,扩大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更高质量地开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市县等示范创建活动,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模样。

三、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建设生态文明贵在坚持,重在落实。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确保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切实树立生态优先的鲜明导向。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牢固树立生态优先导向和绿色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坚决克服重经济增长轻生态保护的倾向,做到经济工作和环保工作协调推进,生产建设和生态建设良性互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相互促进。在作出重大决策过程中,优先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充分评估对生态产生的影响,避免因决策失误导致生态破坏;在新上发展项目时,严格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大力推动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转变。

切实健全“一把手”抓生态建设的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是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统筹推进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体制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生态建设。充分发挥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职能,加强组织协调,围绕工作重点,细化目标任务,落实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对各地各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督查指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综合推进力度,形成省市县分级负责、各部门协作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把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主要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加强考核,严格问责,对发生重大生态事故的地方依法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切实强化生态建设的保障措施。生态环境是重要的公共产品,这方面的投入必须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优先保障。要充分发挥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作用,逐年增加投入,确保财政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支出的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增加省级环保引导资金,支持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和监管能力建设。鼓励和引导各地相应安排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方面的引导、专项资金,不断增加对生态建设的投入。继续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领域,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