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范文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精选(九篇)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第1篇: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范文

【关 键 词】希腊共产党;经济危机;观点;看法

此次全球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对于希腊共产党而言并不是一种意外。早在2000年召开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时候,希共就预言:“随着各地区帝国主义中心或其内部竞争和冲突的加剧,不久的将来人类可能经历一场全球性的危机。”①

世界经济危机是当前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发展中的两大特点之一

希共认为,对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认识要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希共在2008年11月6日发表的准备提交给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讨论文章和在2008年11月21日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都指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主要趋向和特点有两个。一方面是“世界市场中的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日益深化并在过去的四年中成为一种主导趋势”②,这种趋势由于“美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受到质疑和不断丧失而增强,具体的表现是:尽管美国仍处于领先地位,但它在世界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在下降。同时中国和欧盟大大提升了它们的地位,而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在世界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步上升。”③另一方面是全球资本主义发展出现减缓直至发生经济危机的现象。“2007年第四季度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放缓并一直持续到2008年,其标志是它可能演化成一种危机。这种发展减慢的趋向在发达国家经济中体现得更加明显。2007—2008年世界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1.3%,远低于2006—2007年的2.7%和2005—2006年的3%。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放慢最初的表现是发生在金融行业的危机。美国的建筑业和其他产业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是美国金融资本过度积累的结果。不断演化的危机蔓延到其他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盟成员国。”④

希共分析指出,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将加剧帝国主义中心或内部的竞争和冲突,并可能导致政治上的危机。希共代表在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第十次代表大会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资产阶级国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掌权者不顾及金融危机的深度和广度,反而十分焦急地关心可能对它们的政治稳定构成威胁的危机难以控制所带来的危险。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乃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

希共多次强调,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新自由主义要对此次危机负直接责任。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个别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主义之间的矛盾;一是生产的无限扩大同人们的购买力相对下降之间的矛盾。而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基本矛盾激化的产物。基本矛盾爆发的阶段性决定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希共对此次危机原因的分析反映了这一基本观点。希共政治局在2008年10月2日就世界经济危机问题专门发表的声明中分析了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美国和欧盟成员国以金融行业出现破产倾向的形式爆发出来的经济危机现象是无政府的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表现。”⑥希共政治局委员在去年11月21日参加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第十次代表大会的发言中强调:“近来美国和欧盟经济形势再次突出表明了资本主义经济无法避免周期性经济危机。在危机袭来时,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被资本家占有之间这一基本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变得越来越明显。资本主义经济的所有矛盾被激化并强烈地爆发出来。问题就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而不是货币流通。相互竞争的公司和行业对超额利润的追求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矛盾。各部门毫无秩序地不平衡发展加剧了生产和人们消费之间的矛盾。同时,金融系统的投机行为随之增加。因此,危机通过对生产力的破坏和企业的关闭与被接管来表现自己。”⑦

希共认为过去几十年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加深了贫富差距,对经济危机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提交给第十八次党代表大会的文章中,希共指出:“在过去三十多年中,资产阶级的政策从凯恩斯主义逐渐转向了新自由主义政策。这种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显著表现就是从国家干预下‘松绑’经济中的战略部门,恶化劳动关系,从而降低劳动人民的实际收入。这样,人民消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就需要通过增加个人抵押贷款来维持。在遭受如此剥削的重压之下,个人抵押贷款呈现了爆炸性的增长。”⑧希共代表在去年11月21日参加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第十次代表大会的发言中强调,“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右翼、左翼、中左翼和中右翼政府所进行的资本主义结构调整战略还不仅仅是一种新自由主义管理模式。事实上,这种战略反映了历史上资本主义在国际上的需求,这种需求是以追求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的内在倾向为特征的。经济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宿命,未来也是如此。”

新凯恩斯主义并非治理危机的解决方案

希共认为,帝国主义为挽救经济危机和拯救资本主义制度所采取的“任何政策都不能缓解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腐朽性。工人尤其是共产党应该反对这些欺骗性的观点:‘调节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心灵净化’和‘人道主义’。”⑩“在治理危机方面制约资产阶级选择的矛盾变得越来越明显。自70年代以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已经经历了三次相对严重的危机。”

“各种版本的资产阶级政府——旧自由主义的或是社会民主主义的——都不能避免无政府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后果。随着劳资这一基本矛盾的激化,资本主义将遇到更加深刻、更加严重和无法治愈的矛盾。这些通过公司赚取利润的股东食利者们甚至不知道公司的地址和公司生产什么,它们是腐朽的剥削制度的象征。”

真正的现实出路在于联合行动以推翻现存的权力体系

在参加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第十次会议发表的讲话中,希共政治局委员指出:“我们应该最大程度地利用现在的形势以推动工人阶级以及它同其他社会阶层在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团结合作。而且,工人阶级应该增强同阶级敌人遭遇的战斗力,在同阶级敌人斗争中巩固人民力量的先锋队。现在的危机要求工人阶级予以坚决的反击,要求工人阶级围绕着有利于劳动人民的反帝国主义目标进行阶级斗争。工人阶级应该坚持毫不妥协的抵抗和斗争,而不是和解、妥协的路线,后者会有利于资本主义治疗它的创伤。人民应该攻击这头‘受伤的猛兽’,而不是给它时间以疗伤和恢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内共产党的战略应该在以阶级为导向的工会运动中、在反帝国主义运动中、在以引导人民实现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计划生产和工人管理为目标的人民联盟中积聚力量。所有这些都要求推翻现有的各种资产阶级政权。”

在希腊国内,希共于2008年10月2日发表的声明中,呼吁人民要痛斥当局采取的欺骗性政策。希共指出:“新民主党政府必定继续推行所谓的有利于大资本和垄断资本的改革。主要的反对党泛希腊社会主义运动也不会提出一种替代性的解决方案。在左翼联盟的支持下,泛希腊社会主义运动误导和宣传的是一种关于在资本主义制度内进行财富公平分配的陈旧的和已经破产了的政治理论和幻想。”

针对希腊的现实情况,希共强调,“虽然我们目前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政权的所有条件,但是,当前的形势表明可能朝着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加速发展”。

第2篇: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范文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进行,世界性的经济波动所带来的危害在范围、程度上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在造成经济衰退的同时带来巨大的浪费,严重地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本文从国际资本的本性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私人性质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和研究产生经济波动的根源。

在资本主义诞生的那一天起,经济波动或者称之为经济周期就像噩梦一样笼罩在资本主义世界上空挥之不去,上演着一幕幕繁荣、萧条的悲喜剧,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永恒不变轮回,所有周期的结局都已经写好,生产苒生产被破坏,人民生活陷入困境,文明的进步严重受阻,同时带来了资源巨大的浪费,使得资源稀缺形势变得更加严峻。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深化,这种危害在世界蔓延的范围越来越大,造成的危害成倍增加,卷入其中的国家和地区深受其害,损失巨大。

一它的根本原因

资本的存在和扩张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了增值,为了实现增值不折手段是资本残忍和血腥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构成了资本运动的全部和原始的动力。从资本主义诞生到今天走过了近五百年的时间,五百年来,资本主义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过了原始积累、自由竞争,垄断、国家垄断的历史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资本主义势力称雄世界,资本主义集团内部通过激烈的竞争,不断分化和组合,形成了规模宏大、实力雄厚的金融、能源、矿产、粮食世界性垄断集团,在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长期博弈中,最终获胜,获得了货币发行权,资本主义步入国家垄断阶段,国际资本应运而生,资本主义政权最终成为国际资本的附庸,国际资本通过手中掌握的海量资本,完成了对世界经济的全方位掌控,其实现增值的手段变得随心所欲,花样翻新,不断通过制造经济波动,劫掠世界财富。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性的经济波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近年来发生的频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虽然导致经济波动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是,结局却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值得我们认真地分析和研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进入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的形态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的同时,其实现增值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资本已经对通过传统手段掠夺财富,实现增值变得失去了耐心,而是利用手中掌握的海量资本频繁搅动世界经济,实现一夜暴富,疯狂地掠夺世界财富,掠夺的手段变得更加隐蔽和富于欺骗性二战后在频繁发生的石油危机、金融危机、粮食危机、局部战争危机的背后我们总能看到资本的影子,资本在这些危机的背后鬼魅魍魉,若隐若现,事实上我们应该知道:它___一国际资本才是这些危机的真正罪魁祸首!但哭得最伤心的却往往是最大的赢家,每次经济危机的最大受益者恰恰就是它,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危机的根本原因,也许能加深对危机的认识和把握,在未来的经济运行中防微杜渐,减少损失。

二金融危机成为世界经济波动常态

金融经济国际化早在70年代就已露端倪,80年代进一步发展,到了90年代演化成席卷全球的大趋势。尽管几次金融风暴的冲击使金融经济国际化受到异议,但是,随着经济垒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金融经济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已成共识。金融国际化使得国际资本轻而易举敲开了世界各个国家的大门,表面上表现为垒球经济一体化以及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合理高效流动,但本质上我们可以看到金融的国际化进一步加深了国际资本对世界经济的全方位控制,为国际资本搅动世界经济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国际资本只是在等待的合适的时机和机会来制造增值的机会。基于国际资本在世界经济中的绝对控制地位,技术垄断、资源垄断、规则垄断、金融国家化使得国际资本如虎添翼,金融危机成为世界经济中的经常发生的现象,金融危机的常态化使得世界经济陷入经静性的波动中。

三当代的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

第3篇: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范文

一、战后世界经济危机的概况

战后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出现在1957年-1958年,距前一次世界经济危机(1937年)20年。这次危机于1957年4月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后波及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意大利、法国、德国、日本。此次危机的谷底时期在1958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和进出口贸易均下降了5%,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从2.9%下降为0.9%,失业人数上升到1000多万。这次危机大约持续了1年,大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在1958年第三季度止跌回升。危机在日本持续的时间最长,为13个月。在危机的治理方面,各国大都沿袭了30年代大危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在此次危机后,美国的世界经济地位出现明显下滑[1]。

战后第二次世界经济危机出现在1973年-1975年,距前一次危机结束相隔15年。引发危机的是第四次中东战争导致的石油涨价,也被称为第一次石油危机。在危机中,美国、日本、英国、西德的工业生产萎缩,经济增速下降,股市崩溃,失业率和通胀率高涨,国际收支顺差缩小、逆差扩大。此次危机持续了两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8.1%,发达国家的实际GDP年均增长率最低为-0.4%,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人口总数高达1850万。这次危机还导致了金融市场剧烈动荡,投资大幅下降,大量银行倒闭,进出口贸易萎缩,通货膨胀加剧,英国通胀率高达48.6%。在危机治理方面,各国主要依靠赤字财政,惟有日本不仅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而且制定了产业政策,进行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改造,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此次危机的持续在时间上颇有同步性,各国均于1975年春、夏走出危机[2]。

战后第三次世界经济危机发生于1979年-1982年,与上次危机仅相隔4年,这次危机也与石油涨价有关,也被称为第二次石油危机。在这次危机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均出现滞涨的现象。此外,这次危机持续时间长,约为三年半时间,生产下降幅度不大,而且在北美和日本出现W型波动(即危机中生产先下降再回升再下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倒闭和失业创战后最高纪录,并且发展中国家受害较重,一些国家在1982年爆发了债务危机,以拉美和非洲为代表的不少发展中国家付出惨重代价。日本由于在上次危机中及时调整了产业布局,遭受冲击最小,并率先走出危机。在危机后,日本生产的节能型家电和汽车迅速占领了国际市场,国际贸易顺差大幅增加,紧接着在1985年,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1987年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2]252-253。

战后第四次世界经济危机发生于1997年-1999年,与上次危机相隔16年,最早发端于泰国,被称为亚洲金融危机。这场危机由国际投资基金冲击导致泰铢大幅贬值引发,继而,东南亚各国和地区的货币纷纷大幅贬值、股市暴跌、贸易赤字大幅攀升,外汇储备耗损严重,国内金融体系遭受重创。这场危机主要发生在金融领域,但最终波及到实体经济,印尼等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经济体均受到严重影响。造成这次危机的原因除了国际游资的投机外,还有亚洲国家自身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因素,如不合理的外汇政策和外债结构。在危机的应对上,新加坡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金融改革使其减弱了冲击的程度,避免了经济严重衰退,并很快得到恢复[3]。

战后第五次世界经济危机是爆发于2007年下半年的次贷危机,距上次危机相隔8年,最先发端于美国,随后迅速波及欧盟、日本,并向全球扩散。这场危机源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违约率上升,最初是一场金融危机。危机爆发后,美国的多家投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率一路攀升,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美元贬值,国民经济连续出现负增长。随后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将这场危机推向欧洲等持有次贷衍生产品的国家,英国和欧元区经济遭受沉重打击,纷纷出现经济负增长、失业增加、国际收支逆差扩大、货币贬值,进而引发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日本、中国也遭受严重牵连。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在危机影响最为深重的2009年,世界产出比去年同期下降0.6%,美国GDP年增长率为-2.6%,欧元区为-4.1%,英国为-4.9%,日本为-6.3%。在危机的治理方面,各国纷纷推出刺激经济增长的一揽子方案,同时加强了国际合作,共同解决这次危机带来的种种难题,包括进行经济磋商、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推动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等。

二、战后世界经济危机的共同点

(一)危机起因大多归咎于发达国家

从战后的五次世界经济危机的发源地来看,除亚洲金融危机外,其他无一例外地发端于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且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而亚洲金融危机虽然发端于泰国,但是国际炒家的投机是引发危机的重要起因,而这些国际炒家以美国的投机家索罗斯为代表,索罗斯旗下的量子基金也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投资者所操纵。

(二)引发危机的导火索多具有外生性

纵观战后五次世界经济危机,导火索大多是非经济因素,具有外生性。第二、三次世界经济危机是战争因素(中东战争和两伊战争)所导致的国际石油供给缩减,引起油价上涨,从而引发危机。而亚洲金融危机是国际投机资本冲击的结果,换言之是人为因素。次贷危机表面上看是美联储调高利息引发的次贷违约引起的,但实际上是金融机构违背行业道德,将不合格的金融产品兜售给毫不知情的投资者,可以说是商人逐利的贪欲和道德风险所引发。事后,华尔街无良的金融高管们受到了追究和法律制裁,甚至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也被揪出问责。

(三)引发危机的根源在于自由市场经济的无序性

不管引爆危机的导火索是什么,最后导致经济崩溃的根源都在于自由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不合理的消费模式、过度依赖资源进口的发展模式、不合理的外贸结构和外汇管理体制、金融衍生工具过度创新、金融监管缺失等。而造成这些缺陷的正是自由市场经济中个体利益和集体福利的矛盾冲突,其实质是自由市场经济运行的无序性。

(四)全球化在危机扩散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战后的五次世界经济危机起源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却无一例外地扩散至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充分体现出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促进资源在国际间有效配置,提高了经济效率,缩小了南北经济差距;另一方面,也造成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加强,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尤其是跨国公司、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的存在,导致危机的传播途径更多、传播速度更快。这在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美国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以至于美国“生病”,全世界都要跟着“吃药”。

(五)危机治理“治标不治本”,引爆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

从治理危机的措施中不难发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治理工具,其主要目的在于刺激国内的消费和投资,即扩张总需求。总需求管理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经济调控方式,也曾有效地帮助很多国家渡过经济危机。但是,“一乱一治”的总需求管理方案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危机,只能延缓或推迟危机,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根源依然存在。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只要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矛盾存在,经济危机就会周期性地爆发。

三、战后世界经济危机的不同点

(一)引爆各次危机的具体原因不同

战后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起因于美国内部投资结构不合理,或者说是投资过度;第二、三次世界经济危机是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导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国际游资的恶意炒作加之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体系不完善、经济结构不合理导致的;次贷危机是美国房地产市场次贷违约造成的,并由此引发金融风暴。前三次经济危机起源于实体经济领域,后两次经济危机起源于金融领域。

(二)各次危机持续的时间长度不同

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持续了一年,第二次持续了两年,第三次持续了三年半时间,第四次为两年,第五次世界经济危机自2007年第三季度至今已经过去了三年,仍有部分国家没有走出衰退。

(三)各次危机影响的范围不同

前两次世界经济危机波及的范围仅限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工业化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西德。第三次世界经济危机不仅影响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影响到拉美和非洲的一些国家,第四次世界经济危机主要影响亚洲国家和地区,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日本、中国香港、新加坡和俄罗斯。第五次世界经济危机的波及范围最广,不仅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还有很多发展中国家。这也说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加强。

(四)各次危机治理的具体方式不同

面对危机,虽然多数国家都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在具体做法上各有不同。在前三次世界经济危机中,各国各自为政,都是“自扫门前雪”和“独善其身”,致力于国内经济的恢复。第四次世界经济危机中,亚洲国家除了采用国内经济政策外,还借力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寻求国际社会的救援。第五次世界经济危机,即次贷危机,则是各国通力合作,共度时艰。

(五)各国应对危机的措施不同

各国刺激经济采用的不同措施也产生了不同效果。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中,各国均采用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惟有日本既采取了财政政策,又采取了产业政策,为日后经济起飞打下良好基础。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新加坡通过金融改革,也避免了危机的恶化。由此看到,传统的危机治理政策不如因地制宜的经济政策有效。

(六)各国受危机影响的深度不同

在前两次世界经济危机中,美国和英国是重灾区,而西德和日本相对缓和。在第三次世界经济危机中,英美受到重创,拉美和非洲的部分国家爆发严重债务危机,而日本在第三次世界经济危机后崛起了。在第四次世界经济危机中,亚洲国家遭受重创,日本在泡沫经济破灭的基础上雪上加霜,俄罗斯爆发债务危机,深陷泥潭,而中国采取了有效对策,香港和内地经济均未出现严重问题。在第五次世界经济危机中,欧盟、日本受冲击较大,而危机的爆发国——美国反而受冲击较小,且美国早于欧盟和日本出现经济复苏迹象。

(七)各次危机后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不同

前三次世界经济危机后,英国和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出现明显下降,以美元为核心的固定汇率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日本和西德开始崛起,尤其是日本经济出现腾飞。第四次世界经济危机后,日本经济加速恶化,而美欧经济未出现明显变化。第五次世界经济危机后,美欧的经济地位进一步下滑,日本经济再次被拖入低谷,而新型工业化国家,尤其是中国、印度的国际经济地位得到提升。

四、战后世界经济危机的趋势性分析

从战后五次世界经济危机的比较中可以看到以下趋势:

(一)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同步性加强

从危机爆发的持续时间以及各国爆发危机的先后顺序上看,经济危机在国际间的传导时间越来越短,危机在各国的爆发越来越趋于一致。这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加强的表现。

(二)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范围日益扩大

战后经济危机的影响范围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扩散到发展中国家;从世界经济的中心国家扩散到国家。一方面,这说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和广化,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产业链条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这也表明各个国家间的经济依赖程度加大,中心国和国不再是主导和被主导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相互制约的矛盾共同体。

(三)世界经济危机的治理越来越复杂,全球治理机制亟待建立

从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到次贷危机,引爆危机的原因越来越复杂,传导机制越来越隐蔽,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泛,危机治理的难度越来越大。虽然每次都采取了各种举措,但是危机依然频繁爆发,依靠局部地区和单个国家治理危机的效果也越来越差,因此,需要各国具有普遍联系的眼光,建立全球性的协调治理机制。

(四)虚拟经济引发危机的风险越来越大

前三次世界经济危机的导火索都在实体经济领域,后两次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均与虚拟经济相关,具体来说是金融衍生产品。这一方面说明当前金融产业非常发达,金融衍生工具被过度创新,另一方面是实体经济中的需求不足问题通过金融创新得以掩盖,也掩盖了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的矛盾。危机的本质依然是有效需求不足,通过金融衍生品创新而带来的经济增长不过是虚假繁荣。随着当今金融工具的多样化和日益发达,金融风险将更加巨大而隐蔽,有效监管也越来越难实现。

(五)中心国转嫁危机的能力越来越强

从危机影响的程度来看,国家受危机影响的程度加深,而中心国,尤其是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通过金融产品的全球销售,在一定程度上将本国的损失分摊到利益相关国身上,转嫁了国内的经济风险和危机。尤其是次贷危机后,美国通过美元贬值的手段使持有高额美元资产的国家承担了治理危机的成本。

五、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启示一:全球化背景下国内经济发展要有国际战略眼光

目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也日益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在此情况下,中国经济想要独善其身越来越难,国内经济政策的独立性也被日益削弱。因此,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具有国际眼光,能够统筹全局,运筹帷幄,着眼长远。同时,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我国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分享全球化的利益,另一方面也要防范全球化带来的风险,提高忧患意识,进一步调整完善国内经济结构、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和风险防范,使诱发危机爆发的因素得以消除。

启示二:要积极应对危机,学会“化危为机”

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尚未完全结束,欧元区的债务危机又将世界经济再次拖入低谷,事实上欧债危机也是次贷危机的衍生物,这充分说明次贷危机极大的破坏性。目前,虽然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依然布满阴霾,但仍应看到在危机中隐藏着很多机遇。在世界经济增长疲软的态势下,我国经济仍然保持8%的高速增长,2010年的GDP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经济前景也普遍乐观,国际组织不断改善我国的世界经济地位,比如提高我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份额。此外,遭受次贷危机严重冲击的很多欧洲国家也伸出橄榄枝,表达与我国合作的意向。因此,我国要抓住危机后的有利时机,顺势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加大自主创新和研发的力度,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增强在国际经济中的话语权,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营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启示三:国内经济健康发展是防范危机的根本

从历次世界经济危机来看,引发危机的根源在于国内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的缺陷。尤其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而言,国内经济体系尚不完善,对外开放和应对危机的经验不足,更容易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因此,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始终要把调整国内经济结构、深化市场经济改革、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启示四:在危机治理上,敢于“不走寻常路”

通过各国应对危机方式的对比,我们发现敢于突破常规,放眼长远,致力于战略性经济布局的国家在应对危机时取得了良好效果。当前,我国受次贷危机的影响也很深重,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不可持续性。因此,在危机的应对上,我们不能盲目按照西方经济学者的药方照单抓药,必须结合具体实际,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之路。同时也要以长远的战略布局引导当前的经济发展,从源头上消除和控制经济危机爆发的条件。

启示五:要加强国际合作,完善全球治理机制

第4篇: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范文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是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必然引发社会革命为认识前提的。《共产党宣言》宣告: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资本论》通过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为无产阶级革命胜利提供了理论证明:从危机、萧条、复苏、繁荣,再到更大的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的周期性规律;危机将一次比一次严重,在总危机爆发时刻,由陷入极度贫困的无产阶级起来进行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从而完成对剥夺者剥夺的历史使命。

但过往历史也昭示:经济危机过后,社会革命形势并不必然高涨,资本主义并没有在革命中被消灭;相反,危机后的资本主义往往会在更大规模上得到扩张和发展。现实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往往呈现另一个周期性规律,即从繁荣、危机、萧条、复苏,再到新的繁荣。以资本主义最大的三次经济危机为例:1873年危机结束的只是自由竞争的统治,资本主义此后走向垄断阶段;垄断是以私人占有为特征的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范畴内的一次质变,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空前的大危机,在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引导下,通过一系列自我调整,资本主义形成了足以承载新繁荣的体制基础。在20世纪70年代以滞胀为特征的危机中,西方主要国家凭借新科技革命优势,及时以新自由主义替换凯恩斯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推行资本扩张和市场占领,使资本主义显得更加强大。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周期性危机和周期性繁荣这两个规律是并存的。

马克思通过考察1873年经济危机,注意到了资本主义运行的双重周期。他在给丹尼尔逊信中讨论1873年危机后果时指出:不论这次危机可能怎样发展,......总会像以前的各次危机一样地过去,并且会开始一个具有繁荣等等各个不同阶段的新的工业周期。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由危机向繁荣转化的原因时,特别强调了交通发达、交往普遍和贸易扩大导致世界市场拓展所发挥的作用,并据此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他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策略的设想。

首先,他充分肯定了工业革命推动下交通发达导致世界市场扩大对资本主义摆脱危机、重新走向繁荣的巨大作用。正是在给丹尼尔逊的信中,马克思将铁路称为实业之冠,认为它在那些现代工业最发达国家的大规模出现和远洋轮船、电报一起,构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全球运行的交通联络工具不但为巨大的股份公司出现提供了基础,也成为从股份银行开始的其他各种股份公司的一个新的起点,它给资本的积聚以一种从未预料到的推动力,而且也加速了和大大扩大了借贷资本的世界性活动,从而使整个世界陷入财政欺骗和相互借贷资本主义形式的国际博爱的罗网之中。交通的极大便利在促使世界贸易水平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展。正是世界市场的这种扩展和深化,资本才真正超越了国界,得以在世界范围自由流动。

其次,马克思注意到,随着世界市场扩张所产生的财富增殖效应,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的相关政策也在调整,使发达国家工人的生存状态发生了较大程度改变,工人阶级革命性出现衰退迹象。恩格斯早在1858年10月7日给马克思的信中,就对英国工人的资产阶级化有所警觉,他说:英国的无产阶级实际上日益资产阶级化了,因而这一所有民族中最资产阶级化的民族,看来想把事情最终弄到这样的地步,即除了资产阶级,它还要有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和资产阶级化的无产阶级。马克思在1878年2月给威廉李卜克内西的信中也指出:由于1848年开始的腐败时期,英国工人阶级渐渐地、愈来愈深地陷入精神堕落,最后,简直成了伟大的自由党即他们自己的奴役者资本家的尾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更进一步强调:参与世界市场的统治,过去是而且现在依然是英国工人在政治上消极无为的经济基础。不仅在英国,这种情况在其他工业发达国家也在发生着。正因为如此,多次发生的危机都没有导致资本主义灭亡,反而推动资本生产继续扩张和发展。

马克思晚年将主要精力用于研究以俄国为代表的东方社会,认为由于世界市场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交往的转嫁效应,将内部运行和积聚的矛盾转移到东方落后国家,因此,社会主义革命将从一向是反革命安然无恙的堡垒和后备军的东方开始。我们发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由危机向繁荣转化原因的分析,以及对社会主义革命设想所作的调整,焦点都集中在一个重要的中介物世界市场之上,马克思晚年对社会主义的设想是以世界市场为前提的。

二、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载体和指示器

资本主义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基础上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以追求赚钱为生产的第一目的。资本主义的运动法则,就是追逐利润的最大化,而世界市场正是资本主义追逐利润和无限扩张的必然结果。马克思说:资本一方而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己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资产阶级社会的真实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至少是一个轮廓)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资本作为一种没有国界的社会力量和天生的国际派,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和扩张,才能生存下去。为了实现增殖目标,它不断地迫使自己突破自身的己有限制,在世界范围内不停顿地进行贸易和投资。世界市场作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载体和指示器,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而。

首先,世界市场发展与资本主义阶段性发展基本同步,它形成了资本主义在不同阶段赖以运行的现实载体。纵观历史,世界市场的发展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从19世纪中期到二战前后。随着垄断的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强纷纷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以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形成了以宗主国一殖民地两极对立为特征的世界市场体系。列宁指出:垄断,寡头统治,统治趋向代替了自由趋向,极少数最富强的国家剥削越来越多的弱小国家,这一切产生了帝国主义的这样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使人必须说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趋势之一,即形成为食利国、高利贷国的趋势愈来愈显著,这种国家的资产阶级愈来愈依靠输出资本和剪息票为生。 这一阶段世界市场的总体特征是随着商品、劳动力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发展极度不平衡,不但导致世界范围反对殖民掠夺的民族斗争,而且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世界市场发展的危机直接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危机。

第二阶段,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末。一方而,新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结合,使发达国家的生产力获得30年迅猛发展,资本主义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另一方而,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崛起的新兴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稳住了阵脚,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市场转变为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两大平行市场。资本主义借助于新科技革命成果,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使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阶段,发达国家极力支持跨国公司在世界扩张。在世界市场的制度调整上,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建立、国际金融及国际贸易机构与体制建立并完善,使得世界市场的整合程度大为提高。但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种种原因,不仅错失了新科技革命的良机,还导致了严重的内部动荡。总的来说,由于冷战和两大平行市场的存在,这一阶段世界市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被遏制,世界市场在曲折中徘徊。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新科技革命进入信息革命时代,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这一阶段出现了全球的制度创新与扩散,以及跨国公司的更大规模渗透,企业经营国际化程度普遍提高,新自由主义思潮盛行。由于跨国公司和国际资本的作用明显强化,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后帝国主义时期。持这种看法的学者认为:这要归功于伴随多国企业的成长和扩张而在新兴发展中国家出现的、作为一个有凝聚力的统治阶级的管理者资产阶级。把世界事务中的权力组织起来的依据,越来越是阶级的利益和价值观,而不是国家的利益和价值观。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它己经让位于国际公司资本主义.后,两大平行市场瓦解,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获得了广阔空间,资本主导下的世界市场得到了空前发展。但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心一边缘结构的影响,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亚洲和拉美的很多地区在世界市场中仍处于被边缘化和受排挤的位置,世界市场的发展前景仍然曲折。

其次,资本主导下的世界市场发展极度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是资本主义极端不合理性的指示器。列宁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发现了这种不平衡性。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使世界日益走向整体化,但在整体化过程中,各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却是不平衡的,处在有利条件下的国家,在交换中以较少的劳动换回较多的劳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建立的过程,就是两极性世界分工形成的过程,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在两极性世界分工体系中,资本主义发展依赖于海外市场,要以牺牲落后国家利益来保证自己进步。所以,资本扩张虽然把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卷入了世界性竞争之中,为落后国家加速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资本主义列强又不允许落后民族和国家得到充分发展。同时,由于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不同,加上在资本国际循环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各国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一个是先进的、发达的、成熟的资本主义,另一个是后进的、不发达的、成长中的资本主义;一个是处于世界中心地位的资本主义,另一个是的或边缘的资本主义。美国学者罗伯特吉尔平认为:虽然大多数国家都肯定能从世界性市场经济的运作中获益,但效率较高和技术上较先进的国家却能比其他国家获益更多,市场经济倾向于把财富集中到更先进的经济中。资本主义主导下的世界市场在造成经济危机的同时,必然会导致南北差距的扩大。

优胜劣汰往往导致强者通吃。可以预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世界市场,将拉大发达与后发、中心与国家发展水平的差距。那些己经享有特权并且主宰世界经济的国家受益。代价却由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由它们当中最穷的国家承担。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中,经济落后国家总是会成为发达国家积累和掠夺的对象。随着时间推移,世界市场不平衡性这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秩序不合理性的体现会越来越剧烈,直至再一次以大危机收场。

三、社会主义要在世界市场中确证自己的合理性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开启了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进程,而世界市场是体现这一进程的载体。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他们断言无产阶级解放就是人类解放,并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作为社会主义运动总的策略原则。

在当代,世界市场推动人类进入经济全球化状态,但从社会主义运动的角度观察,预期中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局面并未形成,当年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两大事实依据经济危机和阶级斗争虽仍然存在,但发生了很大变化:就经济危机而言,资本主义市场体制己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反映市场信息的金融系统,例如股市、汇市、利率、期货等,即便是出现危机,也往往不再是直接源自实体经济,致使资本主义拥有了较大空间予以应对;就阶级斗争而言,资本主义己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制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规范和保证了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使多数劳动者接受了资本主义制度,即便是出现阶级斗争,其目标也转变为经济性质。不仅如此,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传统意义的无产阶级人数逐渐减少,己很难再代表雇佣劳动者这一群体。

与此同时,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并没有取得预想的发展成就,社会主义国家反而拉大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差距。中国之所以需要通过改革选择市场经济,证明后者是更为有效的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式。

无论是资本主义的演变还是社会主义的实践,都表明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方而,世界历史进程还在继续,世界市场还在拓展,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仍然与之联系在一起;另一方而,实现人类解放目标需要时间后移,推动人类解放方式需要转变,社会主义需要在和谐世界环境中证明自己是最好的制度选择。

社会主义历史使命与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要解决资本主义无法化解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通过自由竞争和优胜劣汰,促进了生产力极大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但是它同时付出了生态环境恶化和贫富差距扩大的代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完成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必须体现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同,目前这种发展方式初露端倪:即通过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方式来实现。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包括空气、水、食物等。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一向是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进行的。但自从进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虽然生产力快速发展,但其资本主义方式过于强化利益竞争,它异化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竞争的推动下,个人的趋利动机不断得到彰显,社会生产中的诸多要素和各个领域不断被商品化和资本化。厂家、商家在完成资本积累的量变的同时,其生产和经营的目的也悄然发生了质变:不再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要,而是为了竞争取胜,不顾一切地节减成本、最大限度地积攒财富。无序恶性竞争、资源浪费、污染与废物排放、掠夺式利用并破坏自然资源等现象频繁发生,最终造成了生态危机。

中国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同样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中国共产党及时认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树立全而、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而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它强调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协调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生态危机表而上看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了问题,但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生态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市场经济的恶性竞争造成的;如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变人与人之间的恶性竞争,就能从根本上杜绝生态危机。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生态危机强化了人类的整体性,既是人类进入世界历史进程后的结果,又是世界市场发展至一定水平的产物。以往对人类整体性的强调,要么突出的是人们生物属性的相同,要么突出的是人们阶级利益的相同;而生态危机的出现,首次从根本利益上突出了人类的整体性,也意味着人类联合起来的客观性。这种局面是空前未有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而对的基本关系是与自然界的关系,而人类是通过发展生产力的方式来发展与自然界关系的。现在,生态问题的出现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凸显出来,是人类作为一个特定的生命物种与自然界的关系出现了危机;与马克思强调发展生产力水平的角度不同,现在出现的是发展生产力方式的问题。如果说,传统社会主义突出了民族国家的本位作用的话,那么,当代社会主义必须同时关注人类难题的化解;换句话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具备了世界眼光,才能形成自身合理性的确证。

第5篇: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范文

全球金融危机引发欧美罢工潮,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危机爆发以来,世界范围的劳资矛盾突显,工人运动呈复苏态势。由于受危机冲击,资本家或关闭工厂,或裁员、降薪,加之各国政府因普遍采取减少财政拨款和公共部门岗位、削减福利、冻结公务员增薪、增加税收等紧缩政策,直接造成了失业增加、劳动者生活状况恶化。

广大劳动者不甘承受危机的代价,奋起反抗,示威、游行、罢工事件接连发生,其规模和发生频率实属剧变以来所罕见。这在欧洲表现得尤为突出。从2009年1月法国爆发250万人的大罢工开始,上万人的罢工、示威、游行接连在欧洲国家上演。2011年11月30日英国工会联盟组织的包括公共部门的20多个工会参与的百万人大罢工,其规模“比历史上著名的1926年英国工人大罢工还要大”,被称为“英国工人运动史上规模最大的全国总罢工”。在债务危机的重灾区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各行业乃至全国总罢工、抗议运动几乎不停。这次罢工潮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规模大。不仅参与抗议事件的人数多,而且波及范围广,既有行业的罢工,如法、英等国的公务员罢工,也有跨行业的全国性和跨国性的总罢工和抗议行动,如举世瞩目的希腊全国大罢工,德航、法航、英航的飞行员罢工,而且此类事件发生的频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

二是组织性强。这些大规模罢工多由工会发起,具有统一的口号,斗争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工资,而且是针对资本和权力剥夺劳动者通过一个世纪斗争得来的社会成果的行径进行抗争。与此同时,由共产党领导的独立工会、阶级工会发展壮大,这些工会引导罢工运动把经济要求与政治要求相结合,这在希腊、葡萄牙、俄罗斯表现得尤为明显。应当看到,独立工会、阶级工会的斗争从一定程度上促使官方工会为维护劳动者权益有所作为。罢工斗争也增强了区域性、世界性工会的联合和行动上的协调,例如2012年五一节各国大游行;2012年11月15日,欧洲工会联盟发起了有20多个国家工会响应、数以百万人参与的抗议政府紧缩政策的联合大罢工。

三是罢工运动的主体以公共部门和服务行业部门的员工为主。此外,失业、看不到前途的青年人在罢工者中占有很大比例。

四是罢工目标的政治性日渐显现。目前大多数罢工虽以捍卫经济和社会权利为目标,但反映出阶级意识、剑指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要求已经显现。例如在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中,“99%反对1%”就鲜明表达了阶级义愤和斗争指向。

欧美劳动者的罢工及各种抗议运动的意义在于,它唤醒了沉寂了20多年的西方工人运动,为世界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全球金融危机为共产主义力量提供了重整旗鼓的机会

危机再次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凸显了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必要性,提振了国际共产党人争取社会主义的信心。处于资本主义制度之下的各国共产党在新的形势下改变行动策略,从防守转向进攻,积极投身到反危机的斗争之中。从这几年的实践可以看出,国外共产党在反危机的斗争中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首先,各国共产党根据新的形势和国情重新确定了战略目标和近期任务。如英国共产党在其《英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纲领中把“构建一个大众的、民主的、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反垄断同盟”作为现阶段的政治战略,把“反对英国政府关于大幅削减公共开支的紧缩方案和广泛私有化的做法”作为当前任务。希腊共产党则把“加速重组工人运动和社会联盟,建立统一的社会和政治阵线,展开垄断政权和建立人民政权和经济的斗争”作为新的战略目标。

其次,各国共产党积极投身于罢工运动之中,在斗争中扩大与工人阶级的联系,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各国共产党都认识到,危机引起社会各阶层不满,这在客观上为社会主义的复兴创造了条件。但社会主义不会自发地成为人们头脑中的主观信念。共产党需要引导工人阶级及广大民众,重塑社会主义信念。在他们看来,“共产党的强大才能保证工人运动在政治上向左转”。为此,有的党直接建立阶级工会,有的党间接地以工会会员身份参与工会的斗争。如英国共产党以工会委员会成员的身份在罢工运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努力使自己的主张体现在英国职工大会通过的人民之中。美国共产党领导人以罢工组织者的身份参与“占领华尔街”运动,党的某些领导人为此遭到逮捕。

共产党的积极表现不仅提升了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同时也增强了队伍内部的士气,促进了自身的发展。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浪潮的侵袭,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积极采取财政刺激计划和改善民生的方案,调整经济结构,确保经济平稳增长,通过巩固自身实力来防止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几年来,中国、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政局稳定,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位于世界前列,中国于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全球经济从衰退中复苏作出贡献。社会主义国家的出色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社会主义高效调配资源、合力解决重大问题的制度优越性,大大提升了社会主义的吸引力,给发展中国家走出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独立自主道路树立了样板,让自剧变以来一直心灰意冷的世界社会主义者感到振奋,看到了未来。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从目前来看,虽然此次金融经济危机尚未根本扭转剧变以来“资强社弱”的国际力量对比,但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西方主要经济体经济衰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后者为改变不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和政治治理结构发出自己的声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霸权地位受到削弱,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推进。

从当前各国乃至全球各种政治力量的博弈中我们可以看到,右翼势力及其主张并不得人心。以近期主要西方国家大选结果为例。危机伊始,受经济衰退牵连,执政的欧洲左翼政党纷纷下台,右翼政党上台执政。然而,曾被认为“善于搞经济”的右翼在这轮危机面前却乏善可陈,反以其“劫贫济富”的“败绩”使选民失望。几年间,欧洲多个执政者因应对危机不力而提前走下政坛。法国总统萨科齐尽管在当选之初,以带头空袭利比亚、“提高法国国际声望”为荣耀,但最终还是因不能兑现振兴法国经济的诺言、排外主义的言行、“富人总统”的政策取向在大选中败北。再看美国总统大选,虽然近年美国舆论不断用所谓“中国工人抢了美国工人饭碗”的说辞给美国人民洗脑,以掩盖资本家逐利的本性,但选民最终还是没有选择发誓在“就任第一天就宣布中国为货币操控国,并对中国进行清算”的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当总统,人心的向背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危机还促使作为西欧主要政治力量之一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反思和革新。这场危机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破产,自然,为新自由主义推波助澜的欧洲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普遍陷入政治和信任危机。近来,欧洲各国社民党普遍开始反思近20年来在理论路线和治理模式上的经验教训,试图通过修改纲领,重建社会基础。如德国社民党展开“重构社会民主主义基本价值”的讨论;英国工党内出现了将工党革新为“蓝色工党”的呼声,试图“赢回传统蓝领工人阶级和被压榨的中产阶级”选民。不能否认,这些党的反思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竞选需要,但从其革新的意识形态取向上不难看出,这些党认识到:唯有重举社会主义旗帜,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才能自救。

资本主义危机给世人的教育是深刻的。资本主义不是唯一选择,社会主义是人类的未来——这一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的挑战

全球金融危机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创造了机会,但社会主义的复兴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需要具备各种条件。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面临诸多挑战。

其一,斗争呼唤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领导。从目前世界范围的工人罢工和抗议运动来看,斗争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但目前抗议者的诉求仍主要限于经济领域,尚未转变为指向社会主义的政治斗争。一些西方左翼人士和共产党人认为,社会变革的客观条件正在成熟,但革命的主体力量准备不足,理论准备不足。大多数抗议行动缺乏强有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协调,缺乏新的战略策略指导。现有的共产党大多势单力薄,尚不足以担当历史重任。时势造英雄,相信客观历史进程会造就出新的领导社会变革主体的先锋队。其实,目前国外左翼组织和共产党已经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呼唤“理论和战略创新”,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吸收年轻人入党,利用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加强社会主义宣传,以提高当代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这一切无不是为新的社会主义的复兴作组织和理论准备。

其二,世界社会主义力量需要团结。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格局的变动,也带来了世界局势的大动荡。在这种形势下,全世界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主义力量必须团结一致,克服队伍内部的分散、分裂,并能联合一切进步力量组成共同的反资本主义、反帝国主义阵线,打破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围堵,捍卫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阻止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的掠夺,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

其三,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内赢得自身发展空间,并有效地与资本主义较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和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不得不使本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受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及其规则的约束,当然也受其危机的波及,还要承担克服危机的责任。因此,如何规避资本主义危机的影响,保障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而不被拖垮,同时又能利用自身的地位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协调机构中争得话语权,进而改变不合理的世界经济体系,这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对中国来说,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可持续性的增长,解决好民生问题,保持国内的发展、稳定、和谐,是当务之急。

第6篇: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范文

关键词: 自由放任;国家干预;滞胀 

    自英国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3月9日完成了他的经济学着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之后,“自由主义经济”就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奉为经济运行的金科玉律。他们认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自发地调节供需之间的平衡,市场就是万能的上帝,而政府的角色只应是资本主义的“守夜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一经济法则之下,经济迅速发展,物质财富急剧增加。马克思当年曾经这样感叹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基础之上的,放任自由的经济必然会因其个体生产者的短视而盲目无限制地扩大生产规模。因此在资本主义早期经济蓬勃发展之时,放任自由的经济发展自身所具有的缺陷也就不时的暴露出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就是这种缺陷的真实写照。自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之后,经济危机就像一个幽灵一样困扰着资本主义世界,不仅表现在危机爆发的周期越来越短,而且所产生的破坏性也越来越大。每当经济危机到来之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停顿,经济滑坡,工人失业,各种矛盾极端尖锐,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处在一片风雨飘摇之中。

    在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危机中,1929~1933年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危机。工业生产下降的幅度是之前历次危机所从未有过的,而且,其延续时间也异常持久。以美国为例,由危机时的最低点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所需的时间,煤、生铁、钢等都长达四十多个月。因此,1929-1933年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世界经济危机。此外这次危机还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信用,货币制度的崩溃。到1933年,美国银行共倒闭11730家,企业倒闭252000家。这场空前剧烈的经济危机,宣告了“自由放任主义”的失灵。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理论从此受到了冷落,市场万能论的声音日渐式微。于是,提出通过加强“国家干预”来刺激经济和保持“充分就业”的凯恩斯主义便应运而生。1936年12月凯恩斯了发表他的着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这本书中他说道,政府不应只是扮演“守夜人”的角色,而应该在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他提出了国家应该积极的干预经济,主张政府应通过调节需求来达到充分就业。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扩大政府开支,增加货币供应,实行赤字预算来刺激国民经济活动,以增加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应该说,这种主张基本上是符合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实际情况的,1933年。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正是接受了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在经济生活中加大了国家干预的力度,实行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才逐渐克服了经济危机的消极影响,使生产得以逐渐恢复。战后,欧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对经济进行了国家干预,还通过建立普遍的社会福利制度,缓解了日益紧张的劳资冲突,并且降低了失业率,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以前困扰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也没有再次爆发,整个资本主义国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以美国为例,战后美国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50年代为4.0%, 60年代为5.0%。 1970年与1950年相比,工业生产增加了1.24倍,其增长速度明显地高于美国两次大战之间时期的速度。国民生产总值也从1945的3552亿美元增加到1960年的5037亿美元,人均收入达1883美元。60年代美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渡过了“繁荣的十年”,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到9741亿美元,人均收入增长了37.5%,达到了2579美元。

    在度过了20年的平稳发展之后,国家干预的弊端也逐渐显露了出来。1973年12月至1975年4月,美国再次发生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在这次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8%,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7.8%,全国失业人口达850万。1975年上半年危机渡过高潮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出现了相对停滞的趋势,但同时又出现了通货膨胀的情况。西方经济学界把这种现象称为“滞胀”。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滞胀”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根本原因在于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干预的情况下,不断推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导致大多数国家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另外,国家不断推行反危机的政策和措施

,结果使得经济危机不能充分展开,过剩的生产力和过时的机器设备不能够被有效淘汰,所以生产的潜力不能被充分释放。另外,国家的干预也使得企业自主性降低,企业的生产动能不足,组织和管理效率低下。而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对当时的“滞涨”是无能无力的,因为根据凯恩斯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是不能并存的,但当时的情况却是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一起发生,凯恩斯主义理论陷入了困境。在这种情况下,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又重新抬头,曾经一度被忽视的市场作用又被重新提起。不过西方经济学家也认识到,单纯靠自由放任的市场调节,是绝对不可能处理好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必须要将国家干预的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微观调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经济长期平稳地运行。因此,一种试图糅合这两种经济思想优点的经济理论——新古典综合经济理论,开始被后来的美国总统所采用,并作为指导国家经济运行的主要经济政策,逐渐使美国经济从“滞涨”的泥潭中摆脱出来,并在20世纪的90年代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自1991~2001年,创造了经济连续增长10年,年增长率达3.5%的世界上最长的经济持续增长周期的记录。其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24.2%提高到28.6%”。可见,市场不是万能的,但缺失了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又是不行的。国家干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完全靠国家干预的弊端也是十分严重的。当前,我国正在致力于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市场已经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并不表明有效的国家干预就该在经济领域中完全撤出,必须要将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我们国家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微观调节作用。并且广泛吸取国外优秀的经济研究理论成果,走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我国经济产生大的波动,保持经济的持续平稳快速运行,创造出惠及全国人民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最终实现我们目前正致力于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

    参考文献

第7篇: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范文

关键词:资本积累;经济危机;资本逻辑;全球经济治理

一、引言:全球性经济问题的演变趋势

探讨全球性经济问题的演变趋势首先需要追问这样一个前提:经济问题从一国演变为全球性问题是从何时开始的,是什么样的变化促使我们在全球性意义上探讨经济问题。在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经济贸易虽然展现出全球化的趋势,但彼时对于经济问题的理解还没有脱离单个国家或民族的限制。只有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世界市场”时,经济问题开始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世界市场的过程伴随着资本积累与经济危机。因此,我们从全球经济演变的动力——资本积累,以及全球性经济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经济危机两个方面的入手,探讨它们的演变趋势。

(一)全球经济演变的动力——资本积累

在商品经济形成初期,经济交往的动机是单纯的交换。这种交换动机下的商业行为所能够联结的范围有限,以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为主。真正促使国家与国家之间形成普遍交往并建立世界市场的内在动力是“资本积累”。

回顾历史,使世界经济普遍联系到一起的原始积累过程,征服、奴役以及暴力掠夺起着巨大的作用。资本原始积累的目的在于获得大量土地资源、生产资料以及劳动力资源。起初,资本的原始积累是在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进行的,主要采取对农民土地大规模剥夺的形式。通过血腥立法,使一无所有的“无产者”被迫习惯于雇佣劳动制度。这些资本原始积累的举措使劳动人民的生活资料与劳动资料迅速转化为资本生产的物质条件,使资本获得了增殖自身两大原始要素:劳动力和土地。“资本一旦合并了形成财富的两个原始要素——劳动力和土地,它便获得了一种扩张的能力,这种能力使资本能把它的积累的要素扩展到超出似乎是由它本身的大小所确定的范围。”(1)在资本自身扩张能力的驱动下,在新航路开辟出新大陆以及通往各个民族、国家航线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启了全球性的经济掠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公司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②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全球性的经济问题开始不断展现出来。在资本的全球性原始积累时期,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奴役他国、暴力掠夺他国劳动力及财富的殖民制度;催生出大量“食利者阶级”的公共信用制度;隐蔽性掠夺的国际信用制度以及关税保护制度。这些资本原始积累所催生的制度与问题已经蕴含了资本积累方式进一步演变的种子。

20世纪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停止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本积累,只是资本积累的方式有所转变。如果说,以暴力为核心的掠夺性积累是资本积累的第一个阶段的话,那么在技术发展与相关制度因素的支持下,以信用体系为核心的资本积累方式,开启了资本的全球性掠夺的第二个阶段。大卫·哈维指出:“对于资本持续扩张的程度来讲,作为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指挥并控制全球资本积累动力的信用体系的作用变得更加凸显。”(2)这种剥夺性资本积累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20世纪末巨额的经济财富从东亚以及东南亚地区向华尔街的转移。借助信用体系,世界性的垄断组织以及金融寡头可以利用国际性经济组织控制他国的经济运转。通过投资与借贷等金融手段,在短时期内带动落后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落后地区的经济相对繁荣之后,便利用金融力量以及杠杆手段撤回资本,从而获得落后国家地区人口红利所带来的经济财富。现如今,在多极世界性力量的平衡与监督下,这种以信用体系为核心剥夺性积累不再表现的那样剧烈,但是它依旧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着作用,只不过发挥作用的方式更加隐匿化。

作为一种隐匿化方式,资本积累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资本收入与劳动收入的全球性不平衡。并且,伴随着资本市场全球化扩大,这种不平衡趋势会更加严重。20世纪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廉价的生产资源与劳动资源,通过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自己只需依靠资本运作就可以把握全球经济命脉。皮凯蒂指出,当资本收益率高于劳动产出率时,资本市场越完善越会形成一种分化的力量,“继而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这将导致不平等的程度达到前所未见的水平,并催生一个全新的不平等结构”(3)。以美国为例,即使美国GDP的世界占比逐年下降,但其金融资产却始终稳定在全球总量的40%左右。据着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仍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明显处于中低端。(4)美国借助国际组织的垄断优势以及美元的霸权体系,把全球金融市场作为自己资本积累的手段。然而当危机产生时,美国又牺牲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转嫁危机。这说明,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投资并不能带动落后国家的收益,落后国家的发展如果不能依托本国力量,在发达国家引导的全球资本积累体系下,后发国家将会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二)全球性经济问题的激化表现——经济危机

资本积累以暴力的形式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歼灭自然经济生产方式的进程,经济问题取代政治问题成为一国或多国之间的主要问题。经济问题最剧烈的表现形式便是经济危机。最早的经济危机是荷兰的郁金香狂潮。自17世纪的这一次危机之后,几乎每隔10年就会有规律地发生一次危机。由于危机的影响程度有限,当时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危机的产生是过度的投机活动引起的。把危机的产生原因理解为投机性活动,原因在于当时的资本积累范围较小,危机产生的影响范围有限。随着资本积累全球性增长与机器大工业的广泛普及,投机性积累行为转变为规模性、规律性的资本积累。经济个体无法在单一范围内发生作用,而是在更普遍的社会联系中,成为了资本全球性运转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同时,经济危机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1847年,由英国开始,第一次爆发了具有全球影响的国际性经济危机。1857年,美国国内工业过度繁荣以及英国产品的过度输入导致美国4900家企业倒闭,金融系统瘫痪,工业陷入萧条。这次危机虽然没有发生在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中心——英国,但是它却迅速蔓延到奥地利、西德、英国等欧洲大陆国家。经济关系的普遍联系,使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地方性区域或某一个国家,而是以“蝴蝶效应”模式全面地展开。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破坏性影响,使经济学家们开始致力于寻找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在于国民收入用于储蓄的比例过多,导致了有效需求的不足。针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危机的“温和”解释,马克思批判性地指出,经济危机的根源要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去寻找。

众所周知,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是资本主义全球性经济危机破坏性最剧烈的一次危机。这次危机使经济发展严重衰退,工业生产遭受重创、国家财政濒临崩溃,失业率急速上升。于是,经济学家们开始直面马克思关于危机的理论。美国率先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等方式对资本主义生产与分配关系重新进行审视与调整。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调整只能相对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相对生产过剩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复苏,基本矛盾的重新激化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再次爆发。只是,经济危机的形式会有所改变。

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直面资本积累的内在矛盾,通过地理扩张、空间重组以及时间压缩等方式,使资本主义生产流通能够遭遇的限制最小化。资本在全球意义上的时空扩张,通过空间渗透、灵活积累、弹性流通获取世界范围的生产、劳动力资源与消费市场,能够实现有效的自我再生产。但是,资本的时空修复机制能够起到延缓经济危机的作用,并不能杜绝经济危机的产生,反而可能加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资本摆脱了获取剩余价值的时空限制,却加剧了资本对劳动、中心对边缘的掠夺能力与程度。2008年,随着美国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宣告破产保护,美国的次贷信用危机以金融危机的形式迅速蔓延全球。金融危机还影响到实体经济领域,导致了全球经济的总体性衰退。从表面上看,危机的导火索是房地产有效需求“过度”。但从根本上来看,金融危机与以往的萧条性危机并无本质不同。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并未改变,资本在少数人手中积聚的现状并没有改变。当金融信贷不受限制地提前预支人们的“未来”购买力来强行增加现时的有效需求时,便为危机埋下了种子。在这种金融模式下,经济危机的恶果更多是从供给方转给了需求方,反而加剧了资本所能带来的世界性矛盾。

二、全球性经济问题演变的内在逻辑

对全球性经济问题演变趋势的分析,可以把握到全球性经济问题的两重变化。首先,资本积累作用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以暴力为前提的掠夺转变为以信用体系为工具的剥夺性积累。资本积累的剥夺对象不再仅仅是实体性物质资本,而是更加关注脱离实体的“数字资本”,资本的全球性积累更加隐匿化。其次,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发生了改变。周期性生产过剩的萧条性经济危机形式转变金融危机形式。经济危机产生的因素更加复杂化,国际性的金融投机、债务积累、高风险投资工具等成为诱发经济危机的新元素。同时,在实体经济依旧具备诱发生产过剩危机的前提下,虚拟经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使危机的破坏力更加难以把握。全球性经济问题演变的事实证明,资本生产与流通的全球化变革、世界的普遍联结并没有使现实的状况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人们不禁追问,我们应当如何把握这个不断变化着的经济世界。其实,面对纷繁复杂的变化形式,最重要的就是把握住经济表象背后那个不变的本质。现实证明,我们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指明的那个时代。对于经济问题表象背后本质的追问,依旧离不开那个“特殊的以太”,也就是“资本”。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财富,而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5)所谓资本逻辑,简单来说,就是在以资本为主导的生产关系内,实现资本无限增殖自身的目的。资本增殖自身离不开两个领域:生产与流通领域。因此,资本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6),它会调控一切可支配的关系,在生产领域促进生产力的变革,在流通领域不断扩大贸易市场。资本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二重作用就表现为:一方面,“疯狂地”发展生产力,缩短资本生产与流通的时空限制,消灭各国之间、个人之间自然形成的孤立状态,使分工丧失自然性质,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互相依赖的整体;另一方面,“无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通过殖民侵略、资源掠夺等原始积累手段创造经济霸权地位,为进一步的世界范围内的资本积累创造条件。在这种逻辑下,资本所带来的全球性问题具有文明和野蛮二重色彩,往往“野蛮”藏匿在“文明”的掩盖之下。所以,即使资本主义全球化经济发展带动了落后国家的进步,改变了野蛮的形态,但是资本积累的机能与动机并没有改变。即使现代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有所改变,危机的根源也并没有跳出马克思的逻辑。反思全球性经济问题演变的内在逻辑,可以发现资本逻辑的扩张本性与资本逻辑运行的界限之间的矛盾始终在发生着作用。这就促使我们从资本积累的源动机与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的两个维度去考察。

(一)资本积累的全球性演变遵循资本逻辑的辨证否定机制

首先,全球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走向自我崩溃的体系。资本积累的源动力在于想要无限制地获取剩余价值,资本积累是资本增殖逻辑的外在表现。全球性资本积累是一个发展的体系还是自我崩溃的体系,关键在于资本增殖自身的逻辑是否能够在内在调节机制下,实现无限的扩大。如果认为资本逻辑具有这种自身调节机制,那么全球性资本积累必然是一个促进资本主义实现的发展过程;如果认为资本逻辑不具备这种机制,资本积累在全球性扩张过程中会不断地加深对立与冲突,产生危机。那么,就会得出全球性资本积累是一个走向自我崩溃的体系。马克思、罗莎·卢森堡等学者就致力于对后者的阐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露了资本主义实现资本积累、获得剩余价值的过程是伴随着冲突与矛盾的。资本积累使阶级、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矛盾与对立冲突不断加剧。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会不断创造出资本主义自身的对立面:“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7)这种对立随着资本积累的全球化演变会发展为世界性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抗性局面。罗莎·卢森堡指出,资本积累的全球化扩张必然导致无产阶级在全球意义上对资本主义统治的反抗:“经过一定的时期,国内外资本积累的条件将变为自己的对立物,那就是它们变为资本没落的条件了……国际工人阶级起来反抗资本的统治已成为一件必要的事情了。”(8)

其次,全球性资本积累本身就是一个矛盾过程。根据罗莎·卢森堡对资本积累理论的发展性理解,资本积累离不开非资本主义生产形态。一方面,资本的全球性积累必须在非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资本的积累过程,是通过它的一切价值关系与物质关系——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及剩余价值——而与非资本主义的生产形态结合着。”②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又不能容忍非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与它并存,资本主义会不断同化那些条件,只有在前进中不断同化那些条件“才能保证资本主义本身的存在”(9)。但是,资本积累“在一个绝对资本主义环境里是不可能的”④,这种矛盾使资本主义积累必然成为一个引发普遍冲突的过程。这一矛盾的存在,致使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不是无止境地增长和扩大,而是日趋缩小和衰落的,直到最后灭亡,被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所取代。”(10)因此,全球性的资本积累作为资本逻辑的外在表现,其发生过程本身就会不断创造矛盾,其演变逻辑并没有跳出资本逻辑的辨证自我否定性。

(二)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

自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发生以来,对危机产生原因的分析就没有停止过。但是,早期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多是从经济现象的层面理解经济危机的产生,很少有触及到资本本身。马克思则是从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本身出发,探究了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在于资本价值增殖过程受到了限制。所以,对于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马克思从资本价值增殖的两个环节进行了分析。在生产阶段,资本价值增殖即是剩余劳动的生产。生产阶段资本增殖的界限在于生产力与技术的适应程度、资本的有机构成等内部因素。这一限制在一定的生产过程中是应当、并且能够克服的限制。所以,资本价值增殖过程的限制主要集中在流通阶段,经济危机也是在这个环节中产生的。流通阶段,资本增殖的限制相对复杂,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限制:“资本作为生产出来的产品会遇到现有消费量或消费能力的限制”(11)。对于这一限制,马克思是在资本增殖方式——创造绝对剩余价值层面上分析的。这一限制使“流通本身”成为生产要素,生产是否过剩要在流通领域中判断。因此,我们可以理解,资本主义要想延缓危机的发生,就要打破消费量与消费能力的限制,就要使流通范围不断地扩大。流通范围的扩大包括两个相继的方式:直接地创造更广阔的世界市场,改变非资本生产地区的生产方式。然而,“在一切地点把生产变成由资本推动的生产”⑦这种方式在达到饱和之后,还会引起新一轮的生产过剩。

第二个限制:“作为新价值和价值本身,产品看起来会遇到现有等价物的量的限制,首先是货币量的限制”(12)。对于这一限制,马克思是在资本的增殖方式——创造相对剩余价值层面上分析的。“新价值”即生产力的提高而产出的新的使用价值与新的消费需求。新的剩余价值需要有相应的剩余等价物,剩余等价物不足表现为资本增值在流通领域的第二个限制。对于资本增殖环节的第二个限制,马克思分析了它的“积极”意义,但是这种积极意义是建立在对“资本”的否定层面上的。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新的需求和新的使用价值,同时也使劳动与资本的比例以新的形式确立起来。创造和满足新的需要这一过程同时也在培养出具有广泛需要的“高度文明的人”(13)。所以,马克思指出资本是有积极意义的,资本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发展生产力,提供人类全面发展的条件。但是,资本又是一个活生生的矛盾,它要求发展的是为资本增殖服务的生产力,它不允许生产力发展到超出资本逻辑所能控制的限度。在这个矛盾的意义上,资本逻辑下的资本主义制度为维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必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引发危机。

第三个限制:生产过程必须转入流通过程,“全部产品必须转化为货币”。也就是说,资本要想实现G-W-G’的过程,必须经历“商品的惊险一跃”,必须转化为货币资本。一旦转化失败,流通则不能更新,生产无法进行。这一限制的问题在于,如果当交换越来越表现为货币的流通,资本增殖的流通也就越来越虚拟化,金融资本形式将逐渐代替实体资本形式在更大的范围内运转。货币不再是流通手段意义上的货币,货币不再执行它的工具职能,而是成为目的本身。这种流通方式会使投机行为更加普遍,当人们普遍追求货币资本收益时,经济危机则以金融危机的形式产生广泛的影响。

马克思对这些限制的总结,旨在说明在资本增殖的过程本身就是矛盾,一旦矛盾无法解决,就会产生危机。并且,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中,克服资本增殖限制的方式“只有通过暴力”②。历史证明,资本主义解决相对生产过剩,扩大流通范围、扩大世界市场以及改变非资本主义地区生产方式不是一个文明的过程。自1857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以来,资本流通矛盾的不可调和间接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现如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利用国际优势以及经济调控手段,以“隐暴力”的金融危机形式转嫁内部危机,以全球经济危机的代价来缓和内部矛盾。因此,在资本逻辑下审视全球性经济问题,我们才能够理解马克思论证的资本主义制度应该、而且必然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的世界性意义:“资产阶级历史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一方面要造成以全人类互相依赖为基础的普遍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另一方面要发展生产力。……只有在伟大的社会革命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成果,支配了世界市场和现代生产力,并且使这一切都服从于最先进的民族的共同监督的时候,人类的进步才会不再像可怕的异教神怪那样,只有用被杀害者的头颅做酒杯才能喝下甜美的酒浆。”(14)

三、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

针对全球性经济问题,世界各国合力建立贸易组织,创建协商机制,形成了全球性的经济治理体系。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建立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对于解决经济问题具有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带动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是,这并没有改变部分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全球经济治理的目的:维持自身的国际垄断与国际霸权。另外,资本主义国家过度依赖资本收益,致使国内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秉持霸权主义的国家一旦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失去优势,就会采取逆全球化的方式,挑起贸易战、建立贸易壁垒、退出国际合作组织。所以,资本主义国家所引导的全球治理体系依旧没有跳脱出资本逻辑,是有选择性的治理体系,全球经济治理不能完全依靠西方逻辑。中国道路的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七十年来的发展,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摸索自身的发展模式,从西方资本主义的实践中汲取经验教训,探索超越资本逻辑的道路。随着中国道路优越性的逐步彰显,中国在世界经济组织中影响力也稳步提升,致力于超越资本逻辑的中国道路也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优化的中国实践

中国七十年来的经济发展,是探索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深刻实践。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诚然,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资本主义国家主流。资本主义国家针对资本增殖在流通范围内的限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遵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不断创造更广阔的世界市场,从而缓解全球性资本积累造成的扩大性生产过剩危机。但是,资本主义国家是在“资本—市场”的关系层面来强调市场的作用,这就导致政府在“资本—市场”的逻辑下,以资本增殖的市场调配为先导,过度依赖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无法有效规避金融风险与经济危机。中国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不是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为根本追求。如何在保持市场资源调配活力的同时避免市场失灵所导致的供需失衡、分配不公等问题是中国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关键。正确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能够有效调节资本的逐利性与扩张性,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平衡与持续性发展,在控制经济风险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政府的有效干预能够调节劳动与资本收入分配之间的比例,国有经济效益还能够提供惠及全民的利润(15),进而保证劳动人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投资能力。政府的有效调控能够扩大公共服务领域,建立工人组织群体,降低劳动者在就业上对企业与市场的过分依赖。正确发挥政府的作用,能够维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稳定,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效地归置资本,通过对通讯、银行等经济命脉的掌控保障金融的稳定。

中国的实践表明,不论是发展经济还是应对经济问题都应当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要把“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都用好。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频繁地发生经济危机,与盲目放任地坚持自由市场的自发调节机制有关。虽然中国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体制机制还存在很多现实的问题,但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能够保证政府的长期发展规划稳定、连续地执行,保证中国能在实践中不断探寻二者的最佳结合点,从而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借鉴。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国引领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一度陷入低迷。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国家未能适应世界经济结构变化的结果。德国学者施德凡·施马尔茨认为金融危机为东亚国家创造了机遇,促进了“全球经济权力从西向东”(16)的转移。实际上,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对外需求的严重下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各项经济发展指标持续低迷,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为应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通胀压力与经济下行风险,2015年首次提出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形势变化的主动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精神在于“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用新需求催生新供给,用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在新需求与新供给的相互推动中,解决经济发展持续低迷的问题。一方面,通过强调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在科技创新产业、金融产业、互联网产业与服务产业的协同互动中保障实体经济的根基性地位,降低过分依赖虚拟经济所带来的经济风险。另一方面,通过优化科技、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的托底和保障作用。”(17)促进产业优化调整,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同时也调整与完善了生产关系。跳出资本逻辑对生产关系的束缚,用改革的方法推进结构调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我国的供给能力更贴近人民的发展需要和美好生活需要。

中国的结构性改革为面临经济发展困境的其他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2016年G20杭州峰会将‘结构性改革’写入成果文件,列入全球经济治理行动指南,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结构性改革的引领者。”(18)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理念

2015年,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中国治理全球经济问题的新理念:“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19)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蕴含了在超越资本逻辑意义上治理全球经济问题的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对于全球性危机的本质把握。面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对抗。英国学者马丁·阿尔布劳指出:“合作源自挑战,产生于我们都处于威胁的真切感知。”(20)不论从理论意义上还是现实意义上,真正理解和感知过资本逻辑支配下的经济冲突与经济威胁的,是近代以来在对抗霸权中走向独立,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中国。中国在对抗暴力的殖民与掠夺中觉醒,在处于国际劣势地位时联合发展中国家共同谋求独立与发展,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国际优势转嫁危机时积极探索出路。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路的成就来之不易。但是,中国从没有走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老路。中国的发展没有血腥的暴力侵略,没有隐匿的经济狡计,也不曾为了本国利益牺牲他国的发展。这些都是“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中国自身发展道路上的真实体现。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打造一个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世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开放、包容、平衡、共赢的发展方向,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开放性与公平性,建立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秉承辨证的“义利观”而非“利己观”,以和谐共生思维为导向,提倡求同存异、互助合作,而不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霸权竞争式的国际垄断关系。尊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完善合作机制,提高应对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正是新型国际关系的现实实践。“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充分尊重各国差异,加强经济、金融、贸易等领域的政策协调,充分调动优势互补,寻找利益交汇点。

事实证明,中国以其独特的制度模式、发展机制以及治理理念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以及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等全球治理理念的提出,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中国路径。作为一种大国力量,中国打破了旧有全球化经济体系的平衡,抑制了西方依靠资本力量所建立起来的全球经济不平等关系的扩大。在全球经济治理的意义上,中国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四、结语

第8篇: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资本论;启示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全球扩展过程中日益严重的经济与金融危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在劳动价值论和商品与货币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金融危机理论,这些理论精华都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巨著《资本论》中,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之后,金融危机同样的出现,并有加剧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金融危机概述

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危机是只伴随经济危机爆发而爆发的一般意义上的金融危机;狭义的金融危机则是指单纯的货币危机。广义的金融危机,生产即是以商品为载体的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攫取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的生产,因此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中就包含着不顾市场的限制而生产的趋向。这个本质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现实运动的起点和驱动力,也是商品和货币走向绝对对立的基本线索;狭义上的金融危机,它是当社会的再生产过程尚未拉紧到极限、全面的生产过剩尚未发展到临界程度时所产生的金融危机。

马克思在当年总结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就必然会造成经济危机并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马克思曾指出,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体系下,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就不可能消灭,它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自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来几百年的历史中,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发生了很多次危机,直至21世纪最近的一次大的金融危机。

发端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从美国东海岸开始,蔓延至欧洲、亚太等地区。根据高盛最新估计,全球金融危机的总损失将高达1.4万亿美元。进入2008年9月以来,美国金融市场风云再起,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破产、美洲银行收购美林集团、AIG集团陷入危机,强烈震撼了美国金融市场,并在国际金融市场掀起滔天巨浪,旷日持久的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严峻的世界性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已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2008年世界经济已明显放缓,下行风险逐步加大,前景更加不确定。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2%,发达经济体经济2009年将下降0.3%。其中,美国经济将负增长0.7%,欧元区两个主要经济体德国和法国将分别负增长0.8%和0.5%,对世界、对中国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韩政府实施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拉美各国央行将联手应对金融危机、欧元区国家通过大规模救助计划、冰岛政府金融监管委员会宣布接管该国最大的商业银行Kaupthing、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对中国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0月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下调至3.60%,下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6.93%下调至6.66%,下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各行各业都有失业的工人,物价飞涨。

二、对《资本论》的关注

《资本论》出版于1867年,《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写成的一部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这部巨著第一次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以数学般的准确性证明这一发展的方向必然引导到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的确立。《资本论》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是马克思“整个一生科学研究的成果”,它凝聚着马克思的全部心血和智慧,是他献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学文献。它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成为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资本论》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资本主义内部本身无法调和的矛盾,就必然发生经济危机,最后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马克思认识到了经济过程的动态性,并预见到了经济周期的存在,而且发展了关于经济活动的封闭理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明确指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是周期的、不可避免的。金融危机让西方人反思资本主义的同时,也让他们重新翻开被束之高阁的《资本论》,让西方人回想起曾总结说“资本来到人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充满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马克思。尽管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有着许多新的特点,其本质似乎仍然没有逃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预测。

这么多次的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的论述。在金融危机的汹汹来势中,这本批判资本主义的巨著重新进入德国人的视野。位于柏林的卡尔-迪茨出版社专门出版学术著作。最近一段时期,此前少人问津的《资本论》骤然热销。出版社经理许埃特伦普夫说,2008年初以来,他们出版的《资本论》已卖出1,500套,是2007年全年销量的3倍,更是1990年销量的100倍。《资本论》重新畅销,折射出许多原东德民众对现状的广泛不满,而发端于美国、如今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强化了这种不满情绪。新近一份民意调查结果显示,52%的原东德人对“自由市场经济”抱怀疑态度,43%的原东德人对“资本主义”敬而远之。“我们熟悉的资本主义正在死亡,”路透社专栏作者德布斯曼写道,卡尔・马克思对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的批判正在得到确证。“连银行家和经理们也开始读《资本论》,试图理解他们对我们干的那些事,”许埃特伦普夫说,“马克思现在绝对火。”据《新莱茵报》报道,该国出版商预测,《资本论》将成为圣诞节最佳礼物,其销售量已提高两倍。该报纸援引柏林一家出版社商务经理的话指出:“马克思再次成为时尚。”他指出,这本书的主要读者是青年学者代表。

为应对这场金融危机,美国以及欧洲等国政府相继采取“国有化”手段,将银行等金融机构纳入政府掌控。在一些西方知识分子和市场人士眼中,这种手法与自由市场经济理念背道而驰,促使他们反省美式自由市场弊端。路透社专栏作者贝恩德・德布斯曼撰文说,尽管各国采取激进手段挽救金融市场,“但现在有一种共识正在形成,即资本主义需要在21世纪得到全面修正以拯救自身”。金融危机让西方开始重新观察、审视资本主义,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盛行全球的经济自由主义的利弊。马克思的《资本论》里也许没有救市良药,但对于认识和理解资本主义定大有裨益,这就使得在西方《资本论》一度脱销。

三、对我们的启示

1、资本主义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当年马克思的论断是不是在几百年后会实现,我们可以大胆地得出结论,资本主义在不久的将来会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到了那个时候,社会的物质资料将会极大的丰富。至于多少年会达到这样一个状态呢?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这就是,到目前这个阶段内,资本主义还在它发展的中上期,其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只是通过资本主义的金融危机来迫使资产阶级来调整其统治政策,来促使其发挥出更大的生产力,在这期间,社会主义国家也一定要发挥其作用,创造出更大的财富,只有在经济上发展了,在政治领域才有发展的空间,我们看到了共产主义的曙光,我们不得不为马克思在几百年前的预想而感到惊叹。

2、新自由主义的失败。新自由主义是冷战结束后盛行全球的经济自由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相比,新自由主义在主张私有化、自由化和市场化的同时,更强调金融与银行的作用,并要求政府在减少管制和加强金融资本力量方面发挥作用。往昔,掌管金融经济界的人物,开口闭口倡导新自由主义,而在新自由主义影响下,美国的国会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初解除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后,1997年美国政府又废除了1933年颁布的金融管制法《格拉斯-期蒂格尔法》,用《金融服务现代法案》取而代之,随之就出现了经济危机。我们看到,这种新自由主义弊端重重。可以说,新自由主义推行到哪个国家和地区,哪个国家和地区就会遭到巨大的灾难和风险,甚至成重灾区。10多年前,发生金融风险的亚洲国家和近年的拉美国家都是新自由主义的重灾区。而今,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一场人类空前的灾难。事实已告诉人们,新自由主义行不通,新自由主义令欧美人们大失所望。对我们中国来说,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不能放任市场的发展。这就是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相对较小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明,越南金融危机须警惕,中国总会计师,2008.8.

[2]钟健,“和谐金融”构建的设想与措施,浙江金融,2008.8.

[3]赵阳,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商界,2008.4.

第9篇: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资本论;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F0-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4-0001-02

一、引言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这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在美国历史上是规模最大的,波及范围也最广,而其动用金融救助方案,在世界经济史上也是仅有的。全球救助正在竭力防止美国金融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崩溃,但是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仍在继续,并在国际间不断传导。从伦敦、巴黎到法兰克福,欧洲主要股票指数连续暴跌,亚洲、香港恒生指数,日本日经指数跌幅超常……。

这场危机使西方人重新想到了马克思和他的《资本论》,也导致了《资本论》突然在欧洲一些国家热销。《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石,给人类指出的是规律性的东西,难怪现今的欧洲人“困而知学”,又重新回到马克思语境中来。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学说,以《资本论》为基石来分析此次金融危机逐渐在全球引发的深层原因。

二、全球金融危机深层原因分析

(一)资本主义制度产物

当代资本主义是国际垄断的资本主义,资本在马克思以后的百年间,在国际化运动中实现不断增殖,垄断已成为高度集中的国际垄断。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的寄生性、腐朽性特征在当代依然没有变,反而表现得更为突出。它的剥削和统治形式也更加完备,垄断组织也不是马克思年代的“国际托拉斯”,而是庞大的跨国公司,以及触角伸向世界各个角落的子公司。

与这种庞大的跨国公司相适应的是国际金融资本。国际金融资本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金融资本的冷却下,资本和财富迅速集中,在世界上形成空前巨大的财团,寡头和超级富豪。它的表现形式是以美元霸权为特征的世界金融体系。

《资本论》中指出:“关于进口和出口,应该指出,一切国家都会先后卷入危机,那时就会发现,一切国家,除少数例外,出口和进口过多,以致支付差额对一切国家来说都是逆差。”(卷三 ,556页)

(二)全球化误导

在《资本论》中,“一切国家”、“世界市场”等概念,随着对资本扩张的叙述,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马克思所指范围,大体近似于当今的“全球化”概念。可今天“全球化”却有它特定的内容,特定的背景,它已经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推行的经济模式,这次危机与这一模式有着直接关系。

“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是上面提到的高度集中的国际垄断的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全球化”过程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政策推向全球的过程。

全球化的三大支柱是:新自由主义,三大国际经济组织和跨国公司,这些理论和机构虽然在全球化到来之前就都已存在,但只有到了“全球化”时代,它们的作用才得到充分发挥。

1.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来源于古典主义,它看上去仅仅是古典自由主义在当前的复活,但是它流行的背景更值得注意,它最初是作为拯救西方资本主义的一剂药方,而为当权者所重视。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曾经指导过战后西方经济高速增长的凯恩斯主义面对危机无能为力。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西方国家纷纷采纳了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政策,才得以渡过危机,并不同程度地带来了经济繁荣。直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这似乎是从反面印证了新自由主义的成功。于是新自由主义又开始从学术和理论逐渐走向政治化,并发展为西方国家推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理论和意识形态,它在国际实践中表现为“华盛顿共识”――即要推行以市场为导向的自由放任政策。

2.世界银行、世贸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三大组织分别管理着全球经济中货币、贸易和投资领域,对世界经济具有无比的影响力。虽然它们头顶着“国际”或“世界”的帽子,但它们都掌控在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手中。比如,在世界银行内部,美国一家控制着16%以上的投票权,对世界银行任何一项重大决议都拥有否决权。并且按照惯例,世界银行行长的职务均由美国总统提名,并始终由美国人担任。由此看来,这些国际经济组织和机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向全球推行新自由主义的工具,因而它有明显的利益倾向性。

3.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离我们很近,麦当劳、索尼、微软、西门子等等就是跨国公司的典型代表。那么跨国公司究竟是怎样的机构呢?我国学者认为,跨国公司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也是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象征和标志。其实,跨国公司就主体而言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到目前为止最有技术水平、最具经济规模、对社会经济生活最有影响力,也最具破坏力的代表性企业。

新自由主义、三大国际经济组织和跨国公司三位一体,它们构成了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体系的基本面貌和特征,是全球化的象征和标志。其中,新自由主义是主导全球化的意识形态,国际经济组织是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资本正是借助它们的力量在全球疯狂扩张。在今天,资本矛盾表现为世界生产能力无限扩大趋势与世界范围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正是资本矛盾的日愈尖锐使全球经济停滞和衰退,最终将引发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三)以美元霸权为特征的国际金融体系

1.虚拟资本极度泡沫。按《资本论》所述: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二重性,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的二重形态,使整体的国民经济划分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部分,这两类经济本应大体一致。

虚拟资本的积累在通常情况下是可以与实体资本积累相脱节的,即虚拟资本积累反映的价值符号可以与实体资本的真实价值无关。虚拟资本的量与实体资本的量不一致,并且使用经济越发达,虚拟资本的量就可以更多地超过实体资本的量,一旦超量过大,交易主体的预期和信心就会受到冲击,虚拟资本量相应会急剧缩小,这就可能直接引发金融危机。

2.美元霸权的形成。冷战结束后,金融全球化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美国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都是以美元纸币融资的,而美元不仅继续充当国际贸易的主要储备货币,且更重要的是继续充当国际金融的主要储备货币。美元霸权的形成使美国能够以资本账户盈余消除国际收支失衡。

在美元霸权的作用下,今天的新型全球金融和贸易体系是史无前例的,也是触目惊心的。在这两个关系着各国国计民生的领域,美元霸权是结构性的。美国生产不被任何实物支撑,只由美国军事力量支持的美元纸币,而世界其他国家生产美元纸币可以购买的产品。全世界的中央银行被迫用手中结余的美元为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融资,因为这些美元只被允许作一种用途,那就是购买美国财政部的债券。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央行也为美国政府国内预算赤字融资。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越大,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中央银行手中结余的美元越多。这些不得不再循环到美国,购买美国财政部债券的钱,也就越来越多。

3.国际金融体系以美元霸权为特征。美元霸权导致当前全球金融体系处于一种恐怖的平衡状态,任何实质性的变革都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和经济体系的彻底崩溃。正是害怕彻底崩溃,全球金融体系的上层国家,例如,欧洲和日本,虽然已经感受到美元霸权对全球经济平衡持续发展的危害,但是却不敢提出任何具有实质性内容的替代方案来动摇美元霸权,世界金融体系陷入日益混乱而脆弱的状态,危机四伏。

在全球化的国际金融环境中,美国通过美元杠杆等于把国内危险转向国际市场。现行国际金融市场是一个“公共牧场”,当美国这样如此庞大的经济体把风险往里面转移时,各国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均受影响和动荡。

英国《观察家报》称:“心术不正的华尔街正威胁着世界经济,越来越严重的金融危机是一场历史性的大灾难,将对世界其他地区造成影响,这不仅是美国的危机,也是全球的危急时刻。”

三、结论

综上所述,按马克思学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因,概括说有三点:

1.它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并表现为商品生产的供给过剩与劳动者群众有支付手段需求不足的矛盾对抗性暴发,即资本主义性质使然。

2.它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放任政策误导的结果,即全球化运动。

3.作为国际资本主义核心力的美国,它所具有高杠杆效应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体系的过度投机性、欺诈性及其管理失控与崩盘所致,即美元霸权及其国际金融体系。

这三点简单说,一是资本主义性质,二是全球化运动,三是美元霸权及国际金融体系是这次暴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郑良芳.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成因剖析和十点警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7,(66).

[3]徐凡.美国次优抵押贷款危机的回顾与展望[J].国际金融研究,2007,(9).

Restudy of Das Capital to Interpret the Deep Reason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FANG Liang

(Sports and Military Department,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Qiqihar 150001,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