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范文

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精选(九篇)

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

第1篇: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范文

【关键词】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模式;福州市;高校教育;云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222(2016)02-0110-03

1引言

1.1课题研究背景

近些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在全国各级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家教育部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824所[1]。快速发展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如何优化我国教育资源质量,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2]。云计算是一种构建在互联网技术之上的、对各种计算资源进行虚拟化,将互联网中的计算资源汇集成一个统一高效的平台,并对外提供弹的一种新兴运营模式[3]。云计算的强大计算能力、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和弹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个领域的资源有效整合。将云计算和云服务技术运用于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能够有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资源质量,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促进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的提升[4]。福州市现有高校主要集中于福州大学城,目前已入驻有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和福建工程学院等14所教育机构。福州市大学城是全省范围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中心,集教育、文化、生态于一体。目前各校已独立建设好校园网,计算服务器资源丰富,基本满足日常教学服务和自身科研需求。福州市大学城另有多所大中专学校,其教育资源则相对不足[5]。本研究立足于福州市高校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建设,在分析该市高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云平台的高校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模式,以期为进一步促进该市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基于云平台的福州市高校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对于福州市各个高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高教育资源质量,优化教育工作流程,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降低教育经费投入,促进教育水平提升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1)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高教育资源质量:目前,福州市大部分高校都建设有不同规模和质量的教育资源。本课题所提出的教育资源云平台能够利用虚拟化技术将各个高校的教育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包括软硬件教育资源、教师资源、学习资源和图书资源等,通过云服务模式向各高校师生提供服务,使师生十分方便地获取这些资源进行教学和学习。同时鼓励师生不断创新,对教育资源进行筛选和优化,并持续更新及创建优质教学资源。(2)优化教育工作流程:云平台的构建能够对各高校教育教学的工作流程进行调整,优化原有教学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流程。将一部分原有的工作流程转移到云服务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减轻了教育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其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3)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降低教育经费投入:云平台的构建能够充分利用各高校现有教育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统一的云资源。各高校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利用的教育资源不再是自身学校的现有资源,而是云平台的统一资源。有效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各个高校为采购和管理这些教育资源的费用。(4)促进教育水平提升:云平台的构建能够对各高校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平均不同高校之间的资源配置差距。各高校师生不再仅受限于自身学校的教育资源,轻松体验教育资源云服务带来的诸多便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各高校总体教育水平的提升。

2构建高校教育资源云平台

2.1云平台技术架构

本研究根据福州市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提出一种高校教育资源云平台设计方案。在网络环境和丰富教育资源的支持下,全市范围内的各高校教师、学生及其他教育单位为了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对云平台进行共同建设和管理,实现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各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福州市高校教育资源云平台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高校教育资源云平台的技术架构主要由基础技术层、教育资源层和应用服务层构成,具体阐述如下:(1)基础技术层:云平台的基础技术层主要负责将各个高校的计算机、服务器、实验设备、网络设施、存储设备等软硬件资源进行互联和整合管理。并通过硬件和软件虚拟化技术、集群管理技术汇集成一个统一管理、运营稳定的云平台基础设施环境,为教育资源层和应用服务层提供基础环境和技术保障。(2)教育资源层:在基础设施层的基础上,将各个高校的教育资源(硬件资源、教师资源、教学资源和图书资源等)进行汇总、筛选、分类和标准化等管理操作,形成统一的高校教育资源云,以便于为该市的各个高校提供云服务。(3)应用服务层:云平台根据各个高校的实际教学及管理需求,以及各高校对云平台的使用权限,对教育资源层的各种资源进行统一协调和调度,向高校分配相应的教育资源。云平台提供的服务包括:教育资源检索、教育资源分享、图书借阅、模拟实验、在线教学和交流互动等。

2.2云平台服务结构

2.2.1硬件资源云各高校的硬件资源主要是指各高校相关专业的实验室、实验设备等,各高校的专业教室、计算机设备、公共设施等。硬件资源云主要负责整合各个高校的硬件设备资源,通过云平台的基础技术层进行资源统一管理和整合,形成统一的硬件资源云,为各高校的广大师生提供公共服务。2.2.2教师资源云由福州市教育局组织与协调,借鉴云计算的理念,依托高校教育资源云平台,全市各高校积极配合,鼓励各个教师参与云平台建设,构建教师资源云。每位教师通过云平台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同时十分方便地与不同高校的同专业、同方向教师进行交流。学生也十分方便地通过云平台向各高校的教师请教学习。2.2.3教学资源云各个高校组织教师、学生及教务教学工作人员,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到云平台,共同构建教学资源云。教学资源包括各高校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各高校的精品课程、远程教育课程、在线课堂等优秀课程资源;相关企业的专业技能培训课程、考试培训课程、传统文化课程等资源;互联网上的各种国内外院校、单位的免费或收费课程资源等。教学资源云的构建不仅可以实现各高校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而且可以降低教学建设成本,提升教学水平。教学资源云并不是简单的将教学上传到云平台,而是需要各高校及单位实时维护和管理。学生访问教学资源云,参加课程学习后,能够与该课程的教师或者助教通过网络进行互动,提问、完成作业及参与考核等。2.2.4数字图书馆云由福州市教育局组织,全市各高校图书馆及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将各个高校图书馆的计算机及服务器设备、网络设施、存储设备等设施资源进行互联和整合管理,通过硬件分布式处理技术、软件虚拟技术汇集成一个统一、稳定、高效的云平台基础设施环境。各个高校图书馆单位统一访问该云平台基础设施服务。云平台则根据各个高校图书馆的实际业务需要和系统权限,分配相应的设施资源,实现图书馆基础设施资源的共建共享服务。

2.3云平台部署结构

根据对各高校的调研工作得知,各高校由于信息安全、管理流程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希望将一部分允许共享的教育资源存放在福州市高校教育资源云平台上,将另一部分涉及隐私的教育资源存储在本校的服务器上。因此,本研究结合各高校的建议,提出一种混合云的云平台部署结构,具体如图2所示。在混合云部署结构中,各高校在使用公共云的同时,构建自己学校的私有云。该平台整合福州市各高校及第三方的资源与服务,实现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互操作,建立多级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中心。

3高校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模式

本节在构建福州市教育资源云平台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云平台的高校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模式的建设方案,具体包括整体调控管理、市场化运营、激励措施和资源质量评审等方面。

3.1整体调控管理

为了确保高校教育资源云平台的顺利构建,以及高校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应成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实施有效的整体调控与管理工作。本研究建议:以福州市教育局为领导部门,各区县教育行政职能部门为主,统筹规划、集中管理,组织各高校、相关企业及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福州市高校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的建设工作。市教育局及组织单位对各参与单位的分工、职责应做出明显的规划和有效管理,对云平台中的教育资源建设环节、运营管理环节和使用环节应进行合理调控,实现高校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工作的科学持续开发。

3.2市场化运营

为确保教育资源云平台及公共服务模式的科学良性的发展,可以借鉴国内外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工作的成功经验,实行市场化运营机制,提高自身造血能力。在整体调控管理的基础上,采用政府提供启动资金、各高校、相关企业及社会团体共同进行资金、人力物力及服务注入的合作机制,共同构建教育资源云平台。各资源提供单位与资源使用单位可以通过该云平台进行公开、公平、有序的教育资源交流与交易,从而保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3.3有效激励措施

高校教育资源云平台的构建是一项涉及全市各个高校及相关单位的大规模教育工程,需要各高校广大师生、工作人员及企事业单位的积极配合和主动投入。在整体调控管理的基础上,应该制定相应的有效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激励措施,鼓励人人成为资源提供者,多创造和分享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3.4资源质量评审

在鼓励社会各界对教育资源积极创造和分享的同时,需要对教育资源进行严格、科学的质量评审。通过对教育资源的科学评价和质量评审,实现对资源的优胜劣汰,确保云平台中教育资源的水平和质量。

4结论

本研究在分析福州市高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云平台的高校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模式。首先对本课题所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接着提出一个高校教育资源云平台的技术架构方案,最后阐述基于该云平台的高校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模式,以期为进一步促进该市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4CG1363)。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国教育概况———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2]王婧.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共享管理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13):58~60.

[3]柯和平,李春林.基于网格技术的区域性教育资源库共建共享机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6):19~20.

[4]袁文成,朱怡安,陆伟.面向虚拟资源的云计算资源管理机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28(5):704~708.

第2篇: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范文

关键词:北京高等教育 高校共建 资源共享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优化资源结构、促进资源共享,更大限度地提高优质资源利用效率,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目前,北京地区共有央属本科院校36所、市属本科院校28所,其中“985工程”院校8所、“211工程”院校26所,同时集中了一大批在特定学科、行业范围内具备国内领先水平和一定国际知名度的本科院校,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符合高校自身建设的根本需求。北京市深入贯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在鼓励不同类型高校明确定位、特色发展的同时,积极引导和支持高校间开展合作共建,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学院路教学共同体建设

学院路是北京高等教育地标性区域,这里云集了多所行业性高水平大学,就单个学校而言,各学校特色学科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但学科门类尚不够齐全。在北京市的支持引导下,1999年,13所高校联合成立北京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首创性地采用了“一校式”办学模式,在共同体的教学和教学管理上组建一个虚拟的单一学校,通盘考虑、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分散实施。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同志曾指示:“这种优势互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合作,应予以支持和鼓励”。

学院路教学共同体从校际公选课入手,各校遴选具有特色的优质素质教育课程供所有成员校学生跨校选修、互认学分,目前已发展到除军事之外的11个学科、分布合理的265门跨校选修课程体系。同时,共同体遴选专业优势明显的成员校,开设了34个“跨校辅修专业”,如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保健方向)”“体育管理”等。另外,共同体首创多校共同开设了16个“共同体辅修专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国家专业目录中没有的新专业,如“总部运行及管理”“会展经济及管理”等。

为进一步保证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共同体成立了秘书处、处长联席会及全体理事会,分别负责处理日常工作、一般全局性事务、全局性重大问题,并成立了专业委员会,负责审核专业课程、考查甄选教师,促进共同体教学有序进行。2001年“学院路地区教学共同体门户网站”正式开放,管理环节网络化显著加强,部分课程实现远程网络教学,学生也可通过网络评教。该平台在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各成员校的师生交流和校际间校园文化的互通交融。

时至今日,学院路教学共同体培养学生已经超过10万人次,其成员院校也逐步发展到19所,其中中央高校13所、市属高校6所,现仍有部分高校在积极申请加入,其覆盖范围早已超越学院路周边地区。共同体正在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积极筹备开展相关交叉学科主修专业优质资源共享,发挥“名师课堂”教学带动作用,不断探索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成本低廉、运行高效的“一校式”办学长效发展促进模式。

在京中央高校与市属高校共建

北京地区的中央高校与市属高校在办学重点、优势特色、学生培养方向等方面存在差异,这成为了两类高校合作共建的前提。2009年,北京市出台《关于开展北京中央高校与市属高校共建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从政策上给予高校共建保障和支持。2009年9月,首批在京中央高校与市属高校共建协议签字仪式隆重举行,北京交通大学等11所中央高校分别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11所市属高校签订了结对共建协议。

共建高校根据协议积极开展交流合作。以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首先,两校实现了学生互访,部分相同专业学生在校际间选课、上课,学分能够互认;其次,两校优秀教师实现互访,特别是北京交通大学部分教学名师积极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生授课、与教师交流和传授经验;另外,两校教学管理人员充分交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还特别担任北京交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实职半年。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两校,特别是市属高校教学改革工作。

2010年,“在京中央高校与市属高校共建”被选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北京市在总结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开展项目发展策略研究,并成立项目促进协调办公室,负责具体的工作推进和成果验收。今后,北京市将支持共建高校通过共同建设精品课程、共同编写教材、共建实习基地、共同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行动计划、共同组队参加学科竞赛、相互开放图书馆和实验室资源、相互派遣教学管理人员等模式和机制,实现共建高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北京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联盟”建设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培养造就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促进我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服务国家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为进一步深化“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推动高校间协同发展,经北京市教委倡议,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16所进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协议组成“北京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联盟”。2012年1月7日,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杜玉波,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赵凤桐在联盟成立仪式上共同为联盟揭牌。

联盟的成立为北京高等教育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这种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依托、以工程实验创新教学交流合作为重点的高校间联盟在国内尚属首创。联盟将合作重点放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协调改革和实践教学资源共享之上:联盟成员高校将共同开展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改革课题研究,举办内部研讨会,探索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模式;共同开展课程改革和编写教材,并进行师资培训;相互开放实验室、实践基地、网络数据平台,联合开展学生工程创新训练;联合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组织成员赴国内外参观考察,参与各类国内、国际会议与活动。

“北京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联盟”是一个自主性教学联盟,在其成立和发展过程中北京市给予了诸多指导和支持。北京市将以此为契机,全面推动高校间实验教学资源的共享。

专业综合改革建设

专业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直接载体,充分发挥高校在各自优势专业方面的引领作用,对高校合作共建、资源共享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北京市将“质量工程”一期中400个“特色专业”建设成果汇总完善,通过“北京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网络平台”向所有高校和社会开放,为各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供即取即用的优质资源。同时,北京市通过促进成立“北京高校教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方式,指导各高校研究新形势下的专业教学和通识课程建设,建立科学性、指导性、现实性强的专业课程教学完善机制。

为进一步推动专业综合改革建设,北京市从2011年起重点开展了专业群建设。专业群建设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一种新尝试,由牵头高校组织相关高校中相同、相近专业的专家学者,组成专业专家委员会,共同研究制定专业规范化的培养方案,探讨核心课程设置标准,结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在教师互访、学生互派、教材建设、专业评估等方面开展工作,使北京地区高校的特色优势专业得到进一步完善,促进新建专业和基础薄弱专业的建设,从而实现北京地区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北京市目前已经开展首批专业群建设试点,在机械类、计算机与信息类、经济与贸易类、会计学类、英语类等5个方面进行探索,5个试点专业群各由1所中央高校和1所市属高校牵头,分别是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这样的安排,既是出于对学校自身专业优势的考虑,也有利于中央高校与市属高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加强交流合作。

教师队伍共建

教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力量,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北京地区高校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的提升,始终是北京高等教育的重点工作。以大学英语教师培养为例,北京市在2011年开展了3期“北京市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能力发展专题研修班”,分别围绕普通高校公共英语课教师的行动研究方法、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科研项目设计与申报3个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共有39所北京中央高校与市属高校的219位青年骨干教师参加。研修班探讨的问题反映了当前大学公共英语课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参班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2012年,北京市还将举办16期教师研修班,内容将涵盖学科管理、教学方法、研究方法、语音技术等更多方面,形式上也更加灵活多样,将通过期刊、图书、网站和论坛为教师提供宽广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北京市主动为研修班教师提供70%学习费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学习的热情。

另一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点举措是“市属高校校外名师讲学计划”。针对北京市属高校教师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北京市划拨专项资金,在市属高校中建设了50个校外名师讲学点,鼓励学校聘请教学名师为学生授课、与本校教师合作,越来越多的北京中央高校教学名师在政策支持和市属高校诚意邀请下走上了市属高校的讲台。以北京工商大学为例,该校于2005年制定了《北京工商大学核心课程校外名师讲学计划实施办法》,并结合社会发展和学校实际于2011年对该文件进行了修订,推出《北京工商大学聘请名师讲学与学术报告管理办法》。在学校政策的保障下,北京工商大学每学期都从北京中央高校乃至国内外名校聘请水平高、作风好、品德优、能力强的知名学者和专家作为讲学名师,在正式签订合同、发放聘书后,由讲学名师在规定的时间来学校承担一门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自2005年起,北京工商大学已成功聘请校外教学名师来校讲授了168门课程。实施校外名师讲学计划对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能为学校教师提供借鉴学习知名学者和专家教学经验的机会。在名师讲学期间,学校以院系为单位,积极组织新教师及相关课程的授课老师学习、观摩名师的课堂授课,在不影响课堂授课效果的前提下,对名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全程录像,作为教学资源保存,并在课程结束后组织教学理念及技能培训会;另一方面,学校本科生可获得机会了解当前经济、政治、科技、教育、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开阔视野,领略名师风采,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升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

图书资源共享

实现高校图书资源共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对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却意义重大。北京市成立的“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将不断提升图书馆这一高等教育重要教辅部门效能,有力地推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BALIS是北京地区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之一,其宗旨是将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技术手段、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建设北京高等教育文献联合保障体系,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北京的高等教育服务,为北京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BALIS下设原文传递管理中心、馆际互借管理中心、资源协调中心、培训中心、联合信息咨询中心,职能充分细化,力求为教师、学生做好全面服务。例如,坐落于城区南部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一名大学生,通过联合信息咨询中心查询到城区北部的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中有一本他十分需要的参考书,他就可以在校内提出申请,由馆际互借管理中心负责,将该书借到本校,这其中的运输和管理成本全部由BALIS负担。目前BALIS已经与多个省市地区达成协议,有望于近期内实现跨多地区图书文献资源共享。

第3篇: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范文

关键词 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京津冀;共享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7-0051-04

随着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构建区域共同市场,实现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与深层次整合成为必然要求。2015年5月31日,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发展联盟成立,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作为理事长单位,邀请来自京津冀地区的17所职业院校和21所医院、企业参与了联盟建设。联盟以“协同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全面整合卫生职业教育和行业优质资源,形成规模优势,在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校院合作、社会服务和科研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卫生职业教育与健康服务业对接,为京津冀健康服务业人才培养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通过建立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整合京津冀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能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智力保障[1]。京津冀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科技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不均衡,在l生职业教育领域不可避免地存在资源配置不平衡。因此,突破区域格局,实现京津冀地区卫生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可以有效提升京津冀城市群教育资源集群与规模效应,实现区域性的卫生职业教育资源优势互补。

一、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一体化产生的背景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国家区域化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其重要地位与作用不断凸显。2013年,该区域晋升为国家主体功能区,承担起我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重任,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2014年,京津冀区域的一体化发展迎来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使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步入实质性发展阶段。京津冀区域拥有我国最强的高等教育与医疗资源,教育、医疗协同发展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内容,又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手段。然而其发展也存在诸多挑战,如区域内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差距悬殊,区域教育、医疗发展结构有待优化,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等等。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京津冀区域内教育、医疗如何充分认识自身发展的优势与挑战,准确识别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需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之间构建更高的契合度,实现提高区域内教育质量和医疗水平,是摆在京津冀面前亟需破解的重大课题。

京津冀区域教育、医疗合作与协同发展起步较早,但成效甚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行政壁垒的阻碍、要素资源流动积极性低的掣肘、协同效益显现周期较长的顾虑等。新时期,应不断加深对协同发展的认识,积极探索协同发展的有效方式。

二、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现状

选取6所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成员单位为研究对象,对其教学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其中,天津1所,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北京1所,北京卫生职业学院;河北4所,分别是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廊坊卫生职业学院、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京津冀卫生职业院校专业结构现状

2015年,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开设护理、药学、检验、影像、中药、康疗6个专业。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设包括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技术、卫生管理、财政金融、制药技术、食品药品、机电设备等类别的19个专业。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涵盖高职医药卫生大类7个专业类别,分别为临床医学类3个、护理类2个、药学类2个、医学技术类4个、健康管理与促进类3个、康复治疗类1个、食品药品管理类1个。廊坊卫生职业学院紧贴区域产业布局和人才供求关系,设置护理、医学营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在内的13个专业。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临床医学类、护理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卫生管理类、机电设备类、市场营销类和公共服务类等8类17个专科专业。承德护理职业学院临床医学类、护理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康复治疗类、卫生管理类和健康管理与促进类等7个类别12个专业。

(二)京津冀卫生职业院校师资结构现状

师资力量是推动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决定了卫生职业教育的力量,通过生师比、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可以衡量学校的师资力量[2]。各院校为提升院校办学水平,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都在积极引进卫生人才队伍,2015年北京卫生职业学校生师比为15.471,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12.071,廊坊卫生职业学院为9.101,如图1所示。几所卫生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具有高级职称者超过35%,其中,天津医专为45%、邢台医专为38%、廊坊卫生职业学院达50%。天津医专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为32%,廊坊卫生职业学院为29%、邢台医专达68%。

近年来,各职业院校为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发展,广泛开展“双师型”专任教师建设,“双师型”专任教师均达到了30%,天津医专高达83%。同时,坚持校院、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采取专任教师到企业实践和企业人员到学校任教的方式来提升教学质量,见图1。

(三)京津冀卫生职业院校课程建设现状

各卫生职业院校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积极探索和构建构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积极进行精品课程和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目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9门,包括成人护理、护理学基本技术、临床检验技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母婴护理、实用药物学基础、药事管理实务、药物检测分析技术、正常人体结构等课程,省级精品课程10门;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建有医学类教指委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分别是基础护理技术和临床物理诊断基本技术,省级精品课9门。 三、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相应的组织机构和有针对性的管理体制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校际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视程度不足,尚未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和有效的管理体制,使共建共享缺乏全局性的引导与协调。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涉及多个院校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是一项跨区域、跨院校的系统工程。如果缺乏必要的组织机构进行自上而下的指挥和协调,并通过有效的管理w制平衡各方面的关系,许多问题就难以得到解决。

(二)校际间教学资源难以共享

联盟内的各院校教学资源丰富,且各有特色,但出于知识产权保护和共享平台建设缺乏,难于实现资源共享,使得资源重复建设、使用率不高,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同时,由于缺乏相关保障制度,各校对于共同开发建设教学资源缺乏积极性。

(三)资源开发主体及类型单一

教学资源开发多数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参与度不够,不能实现校企共建,且在资源的分布上存在不均衡,在数量上,优势专业资源丰富,小专业及新开办专业资源较为匮乏;在类型上,文本类资源相对较多,媒体类资源相对较少,如动画、微课、幕课等在线课程。

(四)课程建设技术标准不统一

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和技术标准,也是导致校际间教学资源成果难以实现共享的重要原因。在制作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发行为规范、制作内容要求、管理平台功能、对资源数据标准支持等方面没有供各院校共同参照的标准。这就导致各院校的教育技术人员、教师在资源建设中没有统一的构建理念与开发思路,更不可能站在校际共建共享的角度去进行教学媒体资源和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使得同一教学资源重复建设,且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对于资源的后续维护也相对缺乏,造成资源的使用率不高,成效不明显。

四、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策略

京津冀地区的卫生职业教育发展并不均衡,构建本区域内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势共享与优势互补,不仅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建设满足卫生类高职教育需要,并能有效促进区域卫生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教学资源,同时对推动其他领域内的高职教育进行区域性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共享和优化配置、提升整体应用效益,同样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一)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前提

成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并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是构建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并使之能长期稳定运行的前提。实现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目的,是要在不断增强教学资源建设的优质性与先进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扩大优质教学资源的受益面,同时避免教学资源盲目性与重复性建设,为进一步实现联盟内教育教学的互联、互通、共管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进行共享教学资源建设之前,应该首先对京津冀区域内的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现状进行充分调研、统一规划,并建立统一的教学资源建设标准、监控机制和评估标准。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成立责任明确的组织机构来实现。因此,由联盟内各院校推荐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专家作为委员,成立隶属于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发展联盟的教学资源联盟工作委员会(下简称委员会)是非常必要的。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委员会所制定的资源建设标准,并在经委员会评估通过后方可在联盟平台上进行、共享。

(二)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原则

1.优势共享原则

京津冀卫生高职院校,因服务环境与服务方向的侧重不同,各具优势和特色。对于那些在学科或专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或特色的院校,应成为此类资源建设开发的主体,其他院校也可以进行补充,起到辅助作用。经委员会评估合格后上传至联盟平台,从而实现各院校优势教学资源的共享。

2.协作互补原则

对于不具明显优势的相同学科或专业而言,联盟院校所拥有的教学资源各有所长。对于此类教学资源则可以进行联合开发建设,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委员会则应充分做好协调工作。

3.权责共担原则

为了保障联盟院校及院校教师的知识产权、经济等利益,充分调动院校及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平台经审核后上传的所有独立知识产权资源都进行唯一性编码,并根据劳动附加值赋予相应价值,联盟内院校教师对资源的使用可以根据约定采取免费、互换、付费等原则,同时产权单位或个人承担资源原创的责任。

(三)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基本内容

构建区域教学资源的共享机制,在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保障下,其实质的内涵建设核心即是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1.网络课程及资源共享建设

网络课程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伸,在构建网络课程时需要集中优势资源,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3]。京津冀一些卫生类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国家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拥有自己的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借助网络技术,可以将各院校的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对接到统一建设的联盟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利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进一步联合开发建设在线优质课程及课程资源。打破传统授课地点和时间限制,供广大师生自由学习,实现学校之间的共享课程及资源的建设[4]。

京津冀各卫生职业院校可根据自身专业与课程实际情况,将各院校优势资源充分整合,通过视频讲授、线上讨论、答疑、作业批改、学生互评、考试等形式让教师、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可以依托现有的大学网络资源平台建立京津冀卫生职业院校共享课程模块,再以建课单位为依托,建立班级管理,建课院校学生以实际班级为单位进行线上线下学习,其他院校学生通过网络选课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通过访问量与使用量给予建课单位相应补贴。

2.人力资源共享建设

京津冀卫生职业院校的生师比有所差异,针对这一现状可以建立合理的师资流动模式,改变教师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并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可以设立联合教授,使专业带头人和学科紧缺教师成为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领域的共同教师,根据预先安排好的授课计划在区域学校之间流动授课,缓解优质教师资源不足的现状[5]。推动院校之间优质人力资源共享,鼓励各所院校之间进行合作教学。在师资共享方面,应当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念和管理观念,破除传统的人才单位所有制,积极推进京津冀卫生职业院校教师资源共享网的建立。

3.课程认证共享建设

在京津冀卫生职业院校推行课程认证和课程学分互认,相同专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认证管理办法》,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达到“教学目标”为准则,打破教学时间、教学场所、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的刚性要求。由委员会专家依据《课程认证管理办法》评估认证课程。

各卫生职业院校之间以课程为基础试行学分互任和转换,不同高校课程选修经过认证的并通过考试所得学分能够得到京津冀联盟高校的认可。学生学习网络共享课程并达到一定要求,通过本校认定后,也可转换为本校相应的课程学分。

参 考 文 献

[1]韩庆峰.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5(1):37-38,42.

[2]梁旭,张凝宁,郝晶晶.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现状及评价体系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6(3):133-136.

[3]刘新业.基于网络平台的课程资源交互共享的构建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5):39-40.

第4篇: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范文

【关键词】社区教育;共同体;对策研究

社区教育作为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和过程,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是实现终身教育体系的必要手段和途径。它弥补了现代学校教育体制的不足,促进了人和社区的全面发展。社区教育作为面向社会大众的、无围墙的教育,其在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学习需求,协调社区内的组织和人际关系、优化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建设和谐稳定社会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其次,社区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校园外和职场外的成人,特别是一些缺少关注的弱势群体。从某种意义上讲,社区教育就是平民教育。发展社区教育不仅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面对社区居民学习的参与度不高、教育缺乏活力等问题,大力倡导、积极培育“社区教育共同体”,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内涵界定

社会学中共同体一词最早由德国古典社会学家滕尼斯在其《共同体与社会》中引入,滕尼斯将共同体分为: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精神共同体。滕尼斯认为“血缘共同体作为行为的统一体发展为和分离为地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直接表现为居住在一起,而地缘共同体又发展为精神共同体,作为在相同的方向上和意义上的纯粹的相互作用和支配。”

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

社区教育共同体是一种主要由社区学院、社区分院、乡镇化技术学校以及其他各类学校、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乡镇街道等不同个体,围绕共同的目标,追求整体高效发展,合理调配和共同享有教育资源的社区教育联盟。

目前,普遍认为的社区教育共同体是指社区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教育的“四位一体”的一种社会教育组织形式,把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高校、社区等的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为所有参与组织人员享有。其中,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这三者既是教育资源供应者,也是学习者。

二、以美国为例的国际社区教育的经验借鉴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社区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之―。美国的社区教育生动体现了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的本质内涵。美国社区教育的主要基地是社区学院。社区学院对于社区发展的积极作用已成为共识,其众多特点足以为我们开展社区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1、社区学院属于社区

社区学院把自己看作是社区的一部分,为社区发展服务是其最高宗旨。社区学院时刻关注着社区的建设、社区的发展,以及社区公众所关心的问题,尽量从教育服务的角度,从培养训练专门人才,从提高社区民众素养的角度积极参与其中。因此,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系科设置,乃至教学内容都是经常变换、更新的,以尽力满足社区的需要。

2、学费便宜

在所有高等院校之内,社区学院的学费较为低廉。通常学生只付学费和各种专业课程所需费用的1/3或以下,其余2/3左右的经费来自于州政府或地方政府,甚至所有的费用都来自于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家境不好的学生,可以获得来自于联邦政府、州政府或民间赞助者的助学金、补助或帮助。此外,学生往往可以住在家里,这样也就减少了住宿的开支。

3、面向大众

社区学院对大众开放,没有入学考试的要求。任何一个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的人都可以入学。社区学院的教育资源无论体育场馆、剧场礼堂、图书资料都向社区居民开放。教师、职员一般都是社区教育、文化活动的骨干。

4、办学灵活

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灵活,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随时来读或随时停读,不会受到任何的惩罚。社区学院对招收的学生不加限制,却能满足文化基础、年龄、能力、经历、家庭背景、学习目的等各不相同的各类学员的学习需要,在课程、系科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取舍上,社区学院更是紧密结合社区需要,该停则停,该设就设,该更新就更新。在对社区学院的访问中,提出长线与短线专业、统编教材、学历与非学历等问题。

5、课程设置从需求出发。在州政府所规定的范围之内,各社区学院可开设各种对他们本学区有价值的课程和科目。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主要根据本社区的经济结构、职业结构设置系科、专业。 同时学院还积极与企业共同商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并从有关企业聘请顾问教师,在为社区培养人才的同时,还解决了本社区成员的就业问题。

三、我国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现状分析

社区教育的开放性要求其教育机构具有开放的特点,同时,由于社区教育的个性化显著、异质性大,单个办学机构根本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成人学习者的发展需求,因此,“共享”就成为解决这一瓶颈效应的必然选择。社区学院作为国内开展社区教育的一个主要模式,其目的在于整合社区内外各教育资源,为高等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建立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进而实现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但目前,社会教育组织在社区教育课程的丰富性和专业程度还不够,还存在着经费不足、资源有限等问题,社会教育组织由于不能完全满足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难以成为社区教育的中坚力量。另外一方面,政府教育资源的不足,社会单位企业有着大量的教育资源和资金,政府主导性与社会主体性的缺少融合度,达不成教育资源的集约共享,这些因素成为社区教育深化发展的瓶颈。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5篇: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从新建本科院校体育课程建设面临的机遇-9挑战入手,探讨构建科学合理的适应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需要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教学组织与管理、教材内容、教学评价体系等内容,为尽快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水平提供参考。

1引言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新时期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及教育部2002年8月新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与健康教育、生活教育相结合,与未来社会接轨,逐步建立起学校、社会、家庭体育相联系的新体制,这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全面展示体育课程育人功能的关键所在。因此。对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与发展进行探讨。将有助于尽快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水平.推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

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调查访问、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查阅了大量的有关方面文章及国内4l所本科高校体育教学文件;调查访问全国部分高校的专家、教授及一线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建设中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对其发展过程进行探讨。

3分析与讨论

3.1新建本科院校背景分析

2o世纪末,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教育部决定在学校合并重组的基础上组建一批本科院校。根据教育部公布全国普通高校名单(截至2004年6月28日),全国普通高校1683所,其中新建本科院校143所。何谓新建本科院校呢?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是指经教育部批准于2000年1月1日以后新组建的,未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的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都是专升本的院校。摆在这批专升本院校面前最基本问题就是弄清专科向本科教育转轨的基本内涵以及理清发展基本思路,尽快地进行有针对性建设,提升办学水平达到本科教学要求。

从本人一项针对全国41所本科高校(其中“211”院校11所、普通本科高校21所、新建本科院校9所)的调查可以看出(见表1)。截止2004年12月底,新建本科院校2002年9月以后修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仅占55.6%。而该项调查的“211”院校重新修订率为90.9%,普通本科院校重新修订率为76.2%,显然新建本科院校重新修订教学大纲的比例明显低于其它本科院校。选择各高校现行《大纲》的修订时间进行分析,目的是了解各高校对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

表1全国41所本科高校现行教学大纲修订年限一览表(截止2004年12月底)

3.2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2.1终身教育思想的呼唤

法国教育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科长保罗-朗格朗(p.lengrad)的《终身教育引论》(1970年)问世以来,终身教育思想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使终身教育思想和实践在今天的高等教育中备受人们的重视,终身教育已成为许多国家高等教育课程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学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学校教育不再是人类接受教育的最后环节,而是一生教育“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是今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终身体育思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终身体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的一生进行体育教育的连续性教育,高校是学生接受终身体育思想的最高层次。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3.2.2素质教育思想的呼唤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2l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必须着眼于为未来社会培养具有科学的价值观、全新的思维方式、全新的知识、健康的身心素质、科学的生活态度以及文明的行为方式,能够自由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高等教育要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就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

3.2.3教育新理念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呼唤

所谓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层次本质和规律的观念。当今一些重要的高等教育理念,对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起着指导性作用。如: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和院校自治;高等教育的适应性与全民化;高等教育的灵活性与多样性等等。尤其是近年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挑战传统的课程设计思路并形成新的、有时代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体育课程的改革应以培养学生林立、江芸、昊燕丹: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多元智力为基础。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势必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办学模式、课程设置等诸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必将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想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必须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加大、加快课程改革的力度。

3.2.4国内外先进的课程理论的呼唤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国内外各种不同的教育观念也在影响着人们并逐步被接受,先后出现并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体育课程理论。目前被多数学者认同的是素质教育为主体的课程理论。以素质教育为主体的课程理论是指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要求通过体育课程,既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又增强体质,同时也注重提高学生的兴趣.发展心理素质,不再把重点单独放在技术或发展身体的某一方面上,而把人的情感、理想、兴趣也都作为教育过程的重要方面,提倡体力、情感和认知的三者统一。

3.2.5新《纲要》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呼唤新《纲要》紧密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精神,有更明确的指向性,更鲜明的时代性和更大的灵活性,是当前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依据。从2003年新学年开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全面取代原有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使公共体育课程更符合时代精神、更能体现出大学体育功能、也更受学生欢迎。

纵观我国社会发展进程所发生的变化,从终身教育思想的引进到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从素质教育决定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定,诸多教育的新观点、理念得到普遍认同并被广泛应用于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与发展进行探讨。

3.3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探析

3.3.1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的目标是体育课程编制的起点,是进行公共体育课程设计的依据,也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归宿。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制定体育课程目标。如美国学者提出体育课程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向自觉学习的方向发展:加拿大学者提出促使所有学生身体健康的目标。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健康;日本则通过各种合理的运动实践,在提高运动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培养明朗、健全的生活能力和态度,以及健康安全地参加运动的态度;德国要求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因为体育课程与知识、感情和操行这3个领域密切相关,这就是学生具有的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本领。我国也提出了两个层面(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五个领域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目标[3]。从国内外所确立的体育课程培养目标的情况来看.以下五点是我们在制定新建本科院校体育课程目标时可以借鉴的。(1)要树立全新的全面的人才质量观;(2)要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标准;(3)要注重学生健康教育;(4)要树立本科教育思想,重视学生独立获取体育知识、技能的培养;(5)要“以人为本”.注重知识技能的人本价值,发掘体育课程的人文内涵。

3.3.2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学校教育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合理的体育课程结构与设置,必须突出学习者的主体角色.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结构应充分考虑学科需要、学生需要和社会需要,形成多种形式交叉组合的课程结构。(1)考虑到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场地设施尚不配套.而且新生入学后对课程及教师需要一个了解的过程,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采用逐步过渡、分阶段实施的方法,从半开放式教学向完全开放式教学转轨,必修阶段只实施“两自主”,选择项目和时间相对固定,选修阶段可完全开放;(2)根据体育教学规律及教学资源配置情况,由师生共同选择学习内容,给教师弹性设计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3)改变理论教学模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一年级以专题讲座形式设定几个学生普遍关注的内容系统讲授,二年级用多种形式和现代化手段,由教师根据各自教授班级的不同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教学。

3.3.3课程设置

新建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采取分步走的办法。(1)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体育必修课,保证正常的教学规模和教学秩序;(2)对体育特长生及校运动队主力队员开设以各专项运动训练为主的体育课程。利用高校可招收体育特长生的政策许可。推动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同时还可以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辅修课,倾向于社会体育方向,为学生走上社会多预备一张通行证;(3)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推出跨校选修课.从各校的办学特色及师资力量考虑,新建本科院校可以与相邻的本科高校一起为各高校大学生推出跨校选修课。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才可稳固和扩大自己。

3.3.4教学组织与管理

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将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经验,形成适应本校特色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主要思路有:(1)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发放《学生体育手册》,介绍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及要求等。配有学生各学年的学习评价、课程安排及项目介绍,通过网上同步推出,在规定时间内学生上网点击自己喜爱的课程。为便于管理.原则上各院系相对固定时段选课。选择不到满意的课程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另行选课;(2)选修课与各单项俱乐部实现“三自主”选课.任课教师简介、照片和课程介绍通过网上全面开放,学生可自由选择喜欢的项目和教师;(3)向全体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程,包括时尚休闲运动项目及养生类体育项目等.学分由教务处统一管理。各单项课外俱乐部根据项目特点有偿服务,鼓励健康消费;(4)各教研室负责教学内容、大纲进度及考评标准修订.鼓励教师开拓创新.不断开发新内容、新教法,全院统一安排公共体育课,加强教师业务学习,适应教学需要。对无法满足“三自主”要求的教师.实行停课进修,合格后上岗;(5)成立体育健康中心,专门负责测试学生体质,给出相应评价,再反馈到学生手册上,健康中心还承担对全校学生的健身、健心咨询,开设运动处方等工作。

3.3.5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必须反映时代的特点,必须适应社会的变革而不断进行教材内容的更新与改造。新建本科高校教材的选择应体现新《纲要》精神,由教研室、任课教师,学生共同精选和增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现代健身气息强的体育基础知识、健身方法和项目,使学生在校期间能掌握到一定的健身知识和方法,培养一两项体育爱好或特长,最终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四条原则:第一,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第二,注意教学内容实效性;第三,关注学生运动兴趣;第四,注意教学内容科学性。

3.3.6教学评价体系

体育课程评价是课程编制科学化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结构的设置、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以客观的科学评价为依据。评价具有导向作用。通过评价。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有利于反馈。改进教学。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评价体系应做到“三结合一转变”,即: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逐渐由单一内容评价向多元内容评价转变。结合新《纲要》对教学评价的要求,重新设计教学评价体系,(1)采取等级制与百分制相结合评分方式,在各项目的权重上不采用平均制,简化实践教学考评标准,注重过程评价,在部分内容上可采用师生共同评价;(2)体质健康标准内容不在教学中出现。但参与成绩总评。有效促进课内、外一体化;(3)理论部分考评采用答题卡与制订个性化健身处方相结合的形式。一年级重点检查学生基本知识.学生以口头表述和实际操作结合来答题,二年级主要观察学生是否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制订的健身处方是否符合实际。

第6篇: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范文

关键词:文化育人;科教城;文化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144-03

大学城/科教城是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化发展阶段的产物,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对扩大和持续高新技术研究的需求。当前,致力于内涵提升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也同样是大学城/科教城建设发展所面临的课题。本文以常州科教城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育人的视角探讨科教城园区文化建设问题,以有助于营造促使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科教城文化生态环境。

一、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是科教城文化建设之目的

文化是人对自身生物性和大自然的加工成果,是对人的生物特性和自然界的改造和调整。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人在改变自身与大自然的过程中,必然会依据人的标准和尺度去改变对象,使之合乎人类的意志,由此决定了文化的本质属性是“以文化人”和“以人化文”,是“化人”与“人化”相统一的一体化进程,故而在一定意义上,文化意味着教化与传承,文化育人是文化之本质。

根据美国学者C.恩伯和M.恩伯的观点:“文化可以被定义为被一个集团所普遍享有的,通过学习得来的观念、价值观和行为。”[1]由此定义可知,作为特定团体成员所共有的行为规范体系,文化必然与生活于其中的人群密切联系,是该团体成员特有的生活样式。由于文化是人类的社会性产物而非生物本能,只能以社会机制而非生物遗传方式进行纵向传递与横向传播。对个体而言,获得文化的方式是通过参与团体的生活,以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方式学习、模仿集团所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之成为自己的行为模式或生活方式;对团体而言,通过一定的制度规范、组织机制,把表现为概念、价值观、行为准则等社会行为规范的文化成果传递给其成员,以此制约和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或生活方式。总之,无论是个体还是团体,最终都通过习得或传递文化而使个体行为发生改变,使之合乎所在团体的行为规范,显示出文化所特有的教化育人功能。

文化育人功能体现并融入高等教育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实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为科教城园区文化共同体加强园区文化建设,发挥园区文化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撑。以常州科教城为例,园区内现有5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1所综合性本科学校,7万余名大学生,550多家研发机构和高科技企业、1万余名科技人员。科教城的地理位置与空间布局,使得园区内的高等院校与研发机构、高科技企业以集群化方式比邻而居,高校师生与科技人员、生产经营人员共同生活、学习、工作在相对紧密的空间内。由于园区远离城市闹市区,相对封闭与独立,园区内人员构成相对简单与同质,在客观上为形成一个由高校、研发机构与企业共同构成的文化共同体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科教城所倡导的“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理念,推行产学研合作模式、构建资源共享平台等举措,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校师生与科技、生产、经管等方面人员之间的交往、信息交流、观念分享,为科教城园区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创造了情感认同的条件。

显然,地利与人和为科教城园区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所谓园区文化是在园区内院校文化、科技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影响、汇聚和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多层面、多主体的特色文化。科教城作为高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的定位与使命,决定了育人是科教城文化之本,是科教城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和根本目的。相比起院校文化、科技文化和企业文化对人的影响,科教城园区文化能够超越院校文化、科技文化、企业文化对人才培养的局限性,在更广视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影响着园区内生活的每位成员,从而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二、凝炼园区文化主题是科教城文化建设之先导

虽然科教城的创建,从空间与人员构成、物质与情感方面为构建科教城园区文化共同体奠定了基础,可是,文化积淀过程的长期性、文化育人机制的复杂性以及科教城创建历史的相对短暂性,无不要求科教城建设中仍需要增强科教城园区文化建设意识,将文化建设置于科教城园区建设之首位。由于文化是特定社会群体成员所共享的观念、价值观、行为模式,其中,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也是践行文化育人的基础,“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都有群体成员共同拥有和信奉的价值观。任何一个社会个体,都是文化的产物,都有自己接受和遵循的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任何社会群体的形成,都是由于社会个体的文化认同,由于一种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一个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标而走到一起的。”[2]因此,明确园区文化建设的主题,使之成为园区内所有成员公认的价值目标、行为模式,则是科教城文化建设之先导。

作为集国家高职教育发展综合改革实验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于一体的常州科教城,具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新科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两大目标追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责不同,使得院校文化、科技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建设目标不同,其文化建设的定位与侧重点必然各有不同,在园区文化建设中必需通过构建统领这三方面文化建设的科教城园区文化主题,以形成统摄园区内各文化建设实体的核心力量。反之,没有科教城园区文化作为园区内各种文化的凝聚与提升,园区内各单位就只是在地缘上的接近而无法在精神层面上产生共鸣与相互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分散科教城园区文化育人的力度,也不利于科教城园区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建设发展。所以,科教城文化建设工作应由科教城管理委员会牵头负责,在明确园区发展目标定位的基础上,融汇园区内各单位文化建设的现有成果,寻求院校文化、科技文化与企业文化三者之间的共通之处,将其提炼升华为体现科教城特色、具有园区各单位文化共识的文化建设主题。

从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常州科教城建设目标可见,“创新”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共同价值追求,因而可将其作为科教城园区文化建设的主题。“创新”是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是民族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将“创新”作为科教城园区文化建设的主题,符合科教城内院校文化、科技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共同价值诉求,以此统领科教城文化建设,将使常州科教城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上层次、上水平。因此,科教城园区文化建设工作要在科教城管委会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之下,由园区内各企事业单位结合各自教学、科研、生产的实际,借助多种形式、方法、手段与载体,把“创新”的理念融入院校文化、科技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建设实践之中。

三、提升院校文化品质是科教城文化建设之重点

院校文化是高等院校内部形成的为其成员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观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的总和。高等院校作为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社会职能,决定了育人是院校文化的本质,育人功能是院校文化的本体功能,其中,“‘文’是育人的核心内容,‘化’是育人的基本方法。”[3]同时,高等院校所承担的传承优秀文化和创新思想文化的社会职能,又决定了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与高质量人才培养是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而不论是文化传承创新还是高质量人才培养,都需要有优秀、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基础,因为“文明守卫、人文化成、价值批判和引领社会”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与核心重点[4],要求高校必须以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为核心内容,坚守并提升文化建设的品质,并以此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因此,追求并打造高品质的院校文化,既是院校文化建设的重点,也应成为科教城文化建设的重点。

从院校文化的育人本质出发,高品质的院校文化应是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由此要求高等院校在院校文化建设中,首先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在继承、弘扬、吸收和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目标,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校风校训。对于绝大多数院校而言,这点显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深入研究大学生选择、接受、认同校训中所包涵的价值观的心理机制和教育机制,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精神文化等形态,通过规章制度、校园环境、师德建设、课程教学、课外活动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全方位地渗透和影响,力图使理想的人才培养目标变成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实际。其次,中国高等院校的文化建设中应格外重视人文精神的涵育与弘扬,尤其对于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而言,加强对学生人文知识的传承,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将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教育的主要工作无疑应该与学生的生存技能有关,为他们提供改造物质世界的本领和能力,但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高等教育更应该致力于提升和丰富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因为走向社会的高校毕业生不能仅是掌握某一方面技能、技术的“才”,他/她更应是一个有着丰富思想、意识、情感的“人”,所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大学,不仅要培养出大批的科学家、工程师、律师、会计师和计算机专家,更应该塑造出睿智的灵魂,培育出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崇高的道德情怀的健全人格。”[5] 有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院校文化,其品质之高正在于其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

四、强化科技文化育人意识是科教城文化建设之特色

文化建设既是通过各种方式、手段宣传与弘扬群体共有的行为模式,使之为群体成员接受、认可并落实在其行为中;同时,文化建设又是文化的整合过程,即不同群体文化之间相互吸收、融合为新的文化的过程,故而从某种意义上论,科教城园区文化建设的实质上是园区内各种文化的整合,即院校文化、科技文化与企业文化三者间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逐渐形成富有科教城园区特色的园区文化体系的过程。对于常州科教城文化建设而言,彰显科技文化与企业文化中所包含的育人因素,强化科技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育人功能,应是科教城文化建设之特色所在。

常州科教城内现有数百所科研机构与高科技企业,它们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创新、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科技企业,都是由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所组成的特定“共同体”,在从事科技研发和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自然会形成具有科技研发与经营管理活动特点的、为大家所共同遵循的价值观、道德观、团队精神、行为准则,它们以有意无意的方式渗透到团体中每个成员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之中,构成科技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主体,通过单位形象、制度规范、管理模式等表现出来,影响、激励、规范着团体中的每个成员。所以,虽然不像高等院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但文化所特有的教化属性,使得科研机构的科技文化、高科技企业的企业文化同样具有育人功能。

文化所具有的“有而无在”、“整体性”、“差异性”等特点[6],令文化是以看不见摸不着但能够体验得到的方式,全方位、持续地作用于生活在特定文化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人,在不知不觉中化育个人。但是,由于每个人天赋、经历和需求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对文化影响的感受、体验及赋予意义和价值存在着差异,使得教化的效果因人而异。文化的这些特点使得文化以无形的方式化于育人心,这既是文化育人所特有的强大威力所在,同时也是文化育人的作用容易被忽视、漠视的原因所在。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论,加强科技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理应有意识地强化文化的育人功能,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科研人员、企业经管人员的素质,也会通过文化的传播与分享作用,对科教城中的大学生产生教育作用,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科教城的兴建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高科技企业聚集一处,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供了信息资源、人才资源、装备资源、公共服务等方面资源共享的平台。加强科教城园区文化建设,形成有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成长的思想观念、价值导向与行为模式,将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营造良好氛围,也将为提升科教城文化品位、塑造科教城品牌形象提供持续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美]C.恩伯和M.恩伯.文化的变异[M].杜彬彬,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49.

[2] 袁贵仁.关于价值与文化问题[J].河北学刊,2005,(1):8.

[3] 韩延明.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1):21.

[4] 王冀生.中国大学应当自觉地承担起文化传承创新的重大历史使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42.

第7篇: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赣州市各大高校校区的不断建设与发展,如何加强高校园区内校际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已经成为各校师生讨论的热点。笔者在对所在地区及邻近城市的多个高校园区教学信息资源共享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赣州高校园区教学资源网络共事平台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希望能抛砖引玉,为高校园区的教学资源整合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1前言

自2002年以来,赣州驻市本科院校——赣南师范学院、赣南医学院先后都在赣州开发区高校园区启用新的校区。截至到2009年9月,进驻赣州开发区高校园区的高校及大中专院校已达7个,园区内各院校所设专业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理、工、文、医、经、教等多个学科,高校园区的建设初具规模。与园区内硬件资源建设高速发展不成正比是园区内各院校的教学资源共享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对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应用还不够充分

各校都拥有各个特色的教学成果奖、实验示范中心、品牌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材和优秀多媒体课件,但由于受到知识保护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往往评完即止,最多仅受益于其所在学校,造成优秀教育教学资源闲置现象严重。

1.2教育教学资源重置现象严重

虽同在一个高校园区,但由于各校间意识上的“围墙”仍未打破,校际间的教育教学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和低层次的重复开发。

1.3教育资源共享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重视

目前,赣州高校园区内各学校之间没有开展校际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相关探讨,缺乏合理的高校园区网络共享平台的共建共享模式,对校际间的网络共享平台全方位、可持续建设的体制和方法的研究尚为空白。

随着各高校校园网建设的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对教育资源的共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赣州高校园区网络共享平台的建设,是实现区域性高校资源有效共享的途径之一,是构建整个赣州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战略重点。

2建设目标

如上所述,赣州市高校园区内各院校所设专业学科门类齐全、涵盖面广,在教学资源和文献信息的建设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本文所提出的赣州高校园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目标就是充分利用网络共享平台来实现教学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主要将实现以下几个建设目标:(1)探讨高教园区教学化建设新模式;(2)建设统一开放的信息标准;(3)形成特色鲜明的高校园区公共教育服务平台;(4)推动园区内各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该共享平台的建设实施将会为各院校发挥自身的优势特长、校际间互通有无提供桥梁,有利于集合园区内各院校的专业特长,形成赣州高校园区特色的教学、科研、学习、讨论的知识管理平台,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建设思路

笔者建议以部级和省级优秀大学城资源共享平台的运作为先导,结合江西省内各知名高校园区的网络共享平台建设经验,建立一套机制灵活、形式多样、实际操作性强、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园区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的有效管理和运作模式,并进一步阐明大学城内校际网络共享资源知识产权的限制和共享的关系、优质教学资源的协作模式和共享机制。

3.1网络中心资源建设的目标需求

首先,是开展省内大学城共建高校网络共享平台建设的现状和用户需求调查。在了解各个学校对网络共享平台建设和应用的态度、方法、投入、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共享平台建设的现状、期望、设想和建议。

其次,是规模化的定位。调查师生的需求,了解教师所希望的网络共享模式,了解教师对资源共建共享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对网络共享资源的利用现状和期望。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来,实现网络共享平台的规模化建设。

3.2各院校的信息整合与应用开发

首先是信息的整合。校际间的资源整合需要实行统一技术标准和规范,需要协同联合建设。笔者从数字资源的共享范围、利用深度、有效期的角度出发,考虑数据加工、存档、存取、管理等标准。

3.2.1信息资源的存档

该平台信息资源共享主要包括网络资源的共享、图书资源的共享、实验设备资源的共享、跨校区选课等。其中涉及信息资源存档级别的设置,中心资源或结点资源存档位置的选择、信息的利用方式、存档的密级和版权的保护等等。

分布式多结点用户使用的技术支持。包括解决:海量信息存储、吞吐量、网络与数据安全、海量用户数接入、信息检索、计算能力等等。需要充分考虑信息扩客与发展节点接入等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2.2公共平台的协作活动

加入该平台建设的联盟单位需要建立联合建设领导机构。负责协调园区内各院校子资源的建设发展,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如有些高校园区开展了针对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协调采购、合作编目、编制联合目录,馆际互借和共同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等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活动。

可以说存档是信息资源的建设基础,大用户数接人技术是运行的保障,协同服务是发展的根本。

其次是应用开发。要进一步推动园区内各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发形成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共享平台,面向节点用户的应用软件设计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各校联合建设或补充建设的方式丰富园区内现有的部级,省级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共享制作精品课程申报网站和课程网站的工具,提供网上学习和教学参考。特别是面向园区内所有师生提供网络智能辅助教学平台及学生自主学习系统、校际选课及自选课程辅导系统等等。

4建立校际网络共享平台的资源共享评价体系

为检验和l评价基于该平台的教学资源共享的成效,以便进一步进行完善和改进平台的共建共享机制,有必要建立资源共享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的建立将综合考虑学校、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以及教学设备资源等综合因素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改进。

第8篇: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赣州市各大高校校区的不断建设与发展,如何加强高校园区内校际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已经成为各校师生讨论的热点。笔者在对所在地区及邻近城市的多个高校园区教学信息资源共享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赣州高校园区教学资源网络共事平台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希望能抛砖引玉,为高校园区的教学资源整合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网

1 前言

自2002年以来,赣州驻市本科院校——赣南师范学院、赣南医学院先后都在赣州开发区高校园区启用新的校区。截至到2009年9月,进驻赣州开发区高校园区的高校及大中专院校已达7个,园区内各院校所设专业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理、工、文、医、经、教等多个学科,高校园区的建设初具规模。与园区内硬件资源建设高速发展不成正比是园区内各院校的教学资源共享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对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应用还不够充分

各校都拥有各个特色的教学成果奖、实验示范中心、品牌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材和优秀多媒体课件,但由于受到知识保护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往往评完即止,最多仅受益于其所在学校,造成优秀教育教学资源闲置现象严重。

1.2教育教学资源重置现象严重

虽同在一个高校园区,但由于各校间意识上的“围墙”仍未打破,校际间的教育教学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和低层次的重复开发。

1.3教育资源共享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重视

目前,赣州高校园区内各学校之间没有开展校际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相关探讨,缺乏合理的高校园区网络共享平台的共建共享模式,对校际间的网络共享平台全方位、可持续建设的体制和方法的研究尚为空白。

随着各高校校园网建设的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对教育资源的共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赣州高校园区网络共享平台的建设,是实现区域性高校资源有效共享的途径之一,是构建整个赣州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战略重点。

2 建设目标期刊网

如上所述,赣州市高校园区内各院校所设专业学科门类齐全、涵盖面广,在教学资源和文献信息的建设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本文所提出的赣州高校园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目标就是充分利用网络共享平台来实现教学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主要将实现以下几个建设目标:(1)探讨高教园区教学化建设新模式;(2)建设统一开放的信息标准;(3)形成特色鲜明的高校园区公共教育服务平台;(4)推动园区内各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该共享平台的建设实施将会为各院校发挥自身的优势特长、校际间互通有无提供桥梁,有利于集合园区内各院校的专业特长,形成赣州高校园区特色的教学、科研、学习、讨论的知识管理平台,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 建设思路

笔者建议以部级和省级优秀大学城资源共享平台的运作为先导,结合江西省内各知名高校园区的网络共享平台建设经验,建立一套机制灵活、形式多样、实际操作性强、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园区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的有效管理和运作模式,并进一步阐明大学城内校际网络共享资源知识产权的限制和共享的关系、优质教学资源的协作模式和共享机制。

3.1网络中心资源建设的目标需求

首先,是开展省内大学城共建高校网络共享平台建设的现状和用户需求调查。在了解各个学校对网络共享平台建设和应用的态度、方法、投入、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共享平台建设的现状、期望、设想和建议。

其次,是规模化的定位。调查师生的需求,了解教师所希望的网络共享模式,了解教师对资源共建共享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对网络共享资源的利用现状和期望。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来,实现网络共享平台的规模化建设。

3.2各院校的信息整合与应用开发

首先是信息的整合。校际间的资源整合需要实行统一技术标准和规范,需要协同联合建设。笔者从数字资源的共享范围、利用深度、有效期的角度出发,考虑数据加工、存档、存取、管理等标准。

3.2.1信息资源的存档

该平台信息资源共享主要包括网络资源的共享、图书资源的共享、实验设备资源的共享、跨校区选课等。其中涉及信息资源存档级别的设置,中心资源或结点资源存档位置的选择、信息的利用方式、存档的密级和版权的保护等等。

分布式多结点用户使用的技术支持。包括解决:海量信息存储、吞吐量、网络与数据安全、海量用户数接入、信息检索、计算能力等等。需要充分考虑信息扩客与发展节点接入等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期刊网

3.2.2公共平台的协作活动

加入该平台建设的联盟单位需要建立联合建设领导机构。负责协调园区内各院校子资源的建设发展,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如有些高校园区开展了针对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协调采购、合作编目、编制联合目录,馆际互借和共同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等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活动。

可以说存档是信息资源的建设基础,大用户数接人技术是运行的保障,协同服务是发展的根本。

其次是应用开发。要进一步推动园区内各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发形成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共享平台,面向节点用户的应用软件设计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各校联合建设或补充建设的方式丰富园区内现有的部级,省级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共享制作精品课程申报网站和课程网站的工具,提供网上学习和教学参考。特别是面向园区内所有师生提供网络智能辅助教学平台及学生自主学习系统、校际选课及自选课程辅导系统等等。

4 建立校际网络共享平台的资源共享评价体系

为检验和l评价基于该平台的教学资源共享的成效,以便进一步进行完善和改进平台的共建共享机制,有必要建立资源共享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的建立将综合考虑学校、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以及教学设备资源等综合因素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改进。

第9篇: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范文

[关键词]学历教育;公共选修课建设;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3 — 0133 — 02

一、引言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学校改革,学校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建设。公共选修课是高等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公共选修课可以在专业之外实施素质教育,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工作实践能力。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是实现“通识教育”的关键,因此,充分认识高等继续教育中学历教育公共选修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积极探索、研究和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等继续教育中学历教育公共选修课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等继续教育学校公共选修课一般可分为人文社科类、科学技术类、艺术体育类等模块。学生可在各模块中均衡选课,以完善知识结构,学校根据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限定各模块必须达到的最低选修学分,以保障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公共选修课具有以下特点:⑴学时学分较少、内容较多,课程内容与结构失调。这是由于其在课程体系中与专业课的主辅关系所决定的,课程结构与设置缺乏应有的科学论证,重文轻理、重理论轻实践,但较少的学时和学分并不表明选修课教学内容一定较少,这是由于课程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性所决定的;⑵课程目标定位不清,不易得到重视。在以专业教学为主的高等继续教育院校里,公共选修课往往难以引起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学校在精力和财力上投入往往不够,选课指导不到位,致使师生思想认识模糊,教师开课积极性不高、学生抱着混学分的态度;⑶课程过程缺乏监控、质量缺乏评价。选修课程的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标准与依据,没有系统的原则与方法,且灵活性不够;⑷选修人数多且杂,因材施教、实践教学难。由于公共选修课是在全校范围内由学生任选,人数较多,听课学生的专业、年级、生活背景、心理期望各不相同,这就为因材施教、实践教学带来了较大困难。与必修课教材相比,选修课教材不成熟、质量低、种类少,缺乏选择性,不能满足师生的需要。

由此可见,诸多因素致使公共选修课程在高等继续教育学历教育体系中呈现出很大的滞后性和缺陷。

三、高等继续教育中学历教育公共选修课建设的策略与措施

高等继续教育中学历教育公共选修课应从教学团队、课程内容、管理制度等方面开展相关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处理好主与辅、点与面、刚与柔、质与量、教与学几方面的辩证关系。

(一)教学团队建设是基础

教学团队是公共选修课建设的基础。课程建设是一种教师行为,是教师的学术造诣、科研背景、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的综合体现。公共选修课作为通才教育的重要途径,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应随之而进行调整。可以说,公共选修课建设是一个因时而变的过程,需要团队协作方能不断完善。因此,教学团队建设也是课程质量的基础。

教学团队建设主要从两个方面人手。第一,重视团队结构建设。在年龄结构上,注意老中青年龄结构的优化组合,发扬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发挥中年教师的骨干作用,带动青年教师尽快成熟。在职称结构上,体现高级职称教师的领军地位、中级职称教师的主体地位、初级职称教师的辅助地位。注意体现团队的职业结构,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同时聘请若干位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为兼职教师,发挥兼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在教学团队中,既有多年从事该课程教学、擅长课堂讲授的教师,也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持有相关行业资格证书、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师,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交融、两者优势互补。第二,重视团队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实践教学能力,尤其注重中青年教师的职业培训,为选修课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建设是核心

课程内容建设是公共选修课建设的核心。公共选修课教学内容改革和建设应当遵循准确定位、彰显特色、开阔视野、实用为上的原则。首先,教学内容要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技能的培养,准确定位课程目标;其次,在课程内容与结构上要注重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转变,例如构建完整、丰富、前瞻的系列课程,拓展课程类型,课程内容上增强科学方法论,课程内容应能适合不同专业的学生,课程结构应真正体现文理渗透、学科交叉,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三)管理制度建设是保障

管理制度建设是公共选修课建设的保障。从教师来看,开设公共选修课对教师是一个新的挑战。选修课的设置,要求教师要从过去只围绕教材、考纲的教学,转变为教师自编材料、自选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开设公共选修课满足了学生自主选择的需要,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但从学校课程管理的角度来,无疑增大了课程管理的难度,因此,要顺利开设公共选修课,必须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

第一,要建立课程申报审核制度。通过有一定规范格式并符合公共选修课开设基本要求的申报单,对选修课的名称、内容简介、必需的工具条件、上课地点、考核方式等进行说明。学校在审核时,应根据学校教育发展的要求、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学校软硬件设备设施,并综合考虑开设选修课的各年级学生总数及教师的资质,从而确定选修课的开设数量及形式。

第二,要建立学生管理制度。选修课的开设,使得选修同一门课程的学生来自于不同专业年级,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例如,应做好选课指导工作,教学管理人员、班主任在选修课开设前做好宣传工作;选修课配备专门的班主任,进行考勤、课堂纪律、考核等相关管理工作;同时,教学管理人员、教师、班主任相互协调,做好优良学风的建设工作。

第三,要建立考核及学分认定办法。由于校级选修课是不同的教师,甚至是不同学科间的教师共同开设出的不同类型的选修课程,应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选修课程,研究出对选修课程的考核及学分认定的具体办法。例如,成立专家组,组织专家对课程进行论证,组织教学督导组深入教研室和课堂,检查教学档案,随机听课,掌握选修课开课的真实情况。可以建立三级考核机制,教学主管部门的学院教务处、督导室进行课程教学过程考核,学生对授课教师进行评测,教师同行进行教学评价。

四、高等继续教育中学历教育公共选修课建设的实践

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学历教育分为高起专、专升本、高起本三个层次,主要开设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金融学、税务、计算机应用技术、社会工作七大专业。

学院近两年为了切实推进教学改革,自2010年开始,逐步实行教学计划改革,在专升本、高起专各专业的第四学期开设公共选修课程。

继续教育学院学历教育的学生都是在职学生,通过业余晚上或双休日进修获得相应文凭、提升自身学历水平,所以,在研究选修课开设时掌握以下三点原则:

1. 实效性原则。严格执行学校的课程政策,遵循课程开发的规律,根据选修课特点,形成深刻而不深奥、协调而不重复的有机组合。

2. 互补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对必修课的补充作用,发挥选修课自身优势,达到整体育人的目标。

3. 针对性原则。选修课的开发要从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出发,强调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需要。

近几年,学历生源总体下滑,学院为扩大生源,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直属教学点分布徐汇区、浦东新区、普陀区,联办教学点分布在各郊区,例如嘉定区、松江区等,教学点形成分布广、分布散的特点,这对选修课的开设和管理造成一定困难,经研究,学院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分为三种形式——自主排课、网络多媒体远程学习、讲座,联办教学点可选择自主排课或网络多媒体远程学习的形式开设选修课,直属教学点以讲座形式开设。

在师资团队管理上,以自主排课形式开设选修课的联办点推选相关任课教师,教师资质必须是讲师及以上职称,具有一定选修课教学经验,授课计划、教材选用由任课教师制定或推荐,学院负责统一审核,课程开设过程中,进行不定时教学检查,跟踪选修课开设情况,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估和教学质量分析,对于教学效果良好的任课教师,加入学院选修课师资人才库。网络多媒体远程学习及讲座的主讲人一般是学校在专业领域颇有造诣或者在社会上颇有知名度的专家、教授,通过选修课建设,汇集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科研能力的教师团队。同时,学院鼓励、组织相关教师向专家、教授听课学习,逐渐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作为后备力量。

在课程内容管理上,学院要求课程内容必须根据实效性、针对性原则,选择或开发具有专业特点、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或者根据社会热点组织相关专题,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知识领域。

在考核制度管理上,自主排课和网络多媒体远程学习,以考试形式进行考核,各任课教师根据时间节点向学院提交试卷命题,由学院统一安排试卷印制及考试时间和考场,考试合格,学生方能取得课程学分;参加讲座的学生,需要至少参加三次讲座,每次都需签到考勤,并向学院提交“讲座评估意见反馈表”,作为平时分,期末根据其中一次讲座内容撰写学习报告并经批改通过,方能取得课程学分。

五、结束语

公共选修课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涉及到师资队伍、课程内容、管理制度的方方面面,需要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去进一步合理化、系统化,以有效推进教学改革。

〔参 考 文 献〕

〔1〕胡进,周艳波. 高职公共选修课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沟通与演讲”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例〔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