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范文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精选(九篇)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第1篇: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乳腺钼靶摄影;微小钙化;乳腺癌

通过对38例乳腺X线摄影发现的微小钙化的形态、分布及伴随征象进行分析,提高了数字化X线摄影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为没有明显肿块的乳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将对照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38例乳腺病患者,通过X线钼靶摄影检查发现存在有微小钙化及伴随征象,患者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5岁,均采用乳腺钼靶X线常规头尾位及内外侧斜位摄片,5例加照乳腺导管造影加压检查,机器为GE模拟数字乳腺机,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或活检术,并取得病理结果。病理结果为浸润性导管癌25例,浸润性小叶癌5例,黏液腺癌5,导管原位癌3例。对X线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对照分析。

2结果

对38例患者乳腺X线片上的微小钙化进行分析。

2.1单纯微小钙化23例,①根据钙化本身的形态,泥沙样7例,线样分支分段状3例,短棒状4例,虫状3例,圆点状(直径大于5mm)2例,细小点状(直径小于5mm)2例;②根据钙化簇状分布的情况,沿导管走行线样分布7例,段样分布2例,多发小簇状分布3例,单发小簇状分布2例,类圆形分布5例,规则样分布3例。

2.2微小钙化伴腺体结构紊乱13例,局限性或进行性致密浸润影伴簇状钙化6例,其中2例并腋窝淋巴结肿大;散在钙化伴粗大钙化4例;沿导管方向微钙化1例,小灶致密影伴成簇微钙化1例,少量钙化1例,星芒状伴周围散在微钙化1例;礼花样改变伴少量钙化1例。5例进行了导管造影检查:造影发现乳腺导管受压变形、狭窄、扭曲2例;造影剂呈断断续续,导管可见充盈损2例;导管形态僵硬,走行不规则,粗细不均1例。

2.3微小钙化伴肿块9例,根据肿块形态:分叶状及不规则6例,卵圆形2例,圆形1例;肿块边缘:有小分叶及毛刺征5例,边缘部分清晰部分模糊2例,边缘较清晰1例;密度::根据与周围或对侧相同容积的正常乳腺组织进行比较,分为高密度、等密度、低密度和含脂肪密度,其中高密度6例,等密度2例,低密度1例;含脂肪密度1例。根据肿块大小:直径大于3cm者5例,直径小于3cm者4例。

3讨论与结论

乳腺恶性肿瘤中约98%为乳腺癌,近几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女性首位或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好发于绝经后40-65岁妇女,临床表现常为肿块、伴或不伴疼痛,也可有回缩、溢血、皮肤桔皮样改变等,肿瘤广泛浸润时可出现整个乳腺质地坚硬、固定,腋窝及锁骨上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乳腺疾病有很多种影像检查方法,如X线摄影、超声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对于有明显肿块的病变以上各种检查都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于无明显肿块但存在微小钙化的乳腺疾病,X线摄影检查与其它检查方法相比对于早期发现病变具有明显的优势,微小钙化的大小、形态和分布是鉴别良、恶性病变的重要依据,大多数临床隐性乳腺癌多是依据钙化做出诊断,单纯微钙化,微钙化伴腺体结构扭曲紊乱,微钙化伴肿块是乳腺癌的主要影像学特征。

参考文献

第2篇: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分解和弦 即兴伴奏 作用

一、分解式音型的基本形态及变化形式

分解和弦织体,即通常所说的琶音式伴奏音型,就是把和弦音按各音排列顺序走向进行变化,可以通过音区、节奏等方面,进行各种多样的变化。这类织体抒情性强,广泛,只要不是进行曲等特殊体裁,一般都能运用。

(一)分解式音型的基本形态

分解和弦音型在无旋律伴奏中,通常是左手弹奏一个低音 ,右手弹奏三个或四个和弦音,在有旋律伴奏中,则通常是右手弹奏旋律,左手弹奏低音与分解式音型,这时左手的分解和弦就必然超过八度。

分解和弦式音型的是和弦音的分散形式,由于这种音型流动性强,因而具有抒情性流畅的特点,适合表现歌唱性的音乐形象和抒情歌曲体裁,适合于和声节奏缓慢、旋律悠长的抒情歌曲,常常描绘潺潺流水。由于节拍不同、和声连接图式的不同等,还将可以运用千变万化的形态。

(二)分解和弦音型的变化形式

1.和弦音顺序的变化形式:三和弦的分解式音型通常在不同节拍条件下呈现出一种常用模式,但它在表现更为细致的音乐形象时,往往还不够准确,也缺少变化。各音顺序的变化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根据各音之间的变化出现不同程度的波浪,然而波浪少了,说明它的平稳性增加了,它的活跃成分相对减少了,也就造成抒情程度的变化。因此,在其基础上将音型中各音改变排列顺序,即可构成音型的变化形式。由于顺序的变化,使伴奏音型在表现内容上更为细致、生动、准确、灵活和丰富。

2.分解和弦节奏的变化形式:节奏的变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节奏的放宽与紧缩,二是节奏的搭配与组合。节奏的变化往往与和弦顺序的变化结合,节奏的变化会使伴奏音型的表现力得到较大的改变,从而使分解式音型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3.分解和弦奏法的变化形式:奏法的变化主要是指连接与断奏的变化,由于这两种奏法不同,就使伴奏音型体现出不同的音乐形象与表现特点。在音型样式相同的情况下,连奏时通常具有抒情流畅的特点,而断奏时则表现出欢快活泼的形象。在实际应用中,弹连奏的情况特别多,这样就容易忽视断奏的运用。分解式音型的断奏具有比半分解式音型更为灵巧的表现特点。

4.分解和弦式音型的扩展形式:在有旋律伴奏中,单手的扩展形式较为自由,完全可以根据歌曲的需要而增减,或在音型的进行方向上增加和弦的八度扩展。在无旋律伴奏中双手衔接的扩展方式不仅比单手更加容易,其效果也大为丰富,它的扩展形式同样也是在七伴奏音型进行的方向上增加和弦的八度扩展。分解音型得以扩展而更加优美流畅,自上而下的音型明显的突出了明亮的音区色彩,使伴奏显得格外轻盈、细腻、优美。

二、分解式音型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作用

(一)分解式和弦伴奏在钢琴即兴伴奏中具有烘托主题背景的作用如谱例《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旋律优美,富于抒情性。第一、第二乐句明亮开阔的起句与平稳、悠扬的承句描绘了祖国河流,波浪翻滚的壮观场面和田野稻浪飘香的优美景色。由于是带旋律伴奏为了更好的突出主题,采用后起拍上行分解和弦的伴奏织体。

有旋律伴奏是一种重复歌曲主要旋律的伴奏形式,使演唱者有音准的依靠。当重复主旋律时,又能将旋律加以恰当的变化,再加以伴奏织体间的表现力,给旋律增添新的色彩,使伴奏更为丰满。带旋律分解和弦织体类型,旋律在织体的上方声部,易突出歌曲的主旋律。(二)分解和弦音型在钢琴即兴伴奏中具有增强歌曲表现力、感染力的作用

如谱例《我亲爱的爸爸》

这首歌曲,采用降A调式,左手运用分解和弦伴奏音型,增强了歌曲的流动性,增强了歌曲的表现力、感染力。这部作品表达了女儿向父亲吐露了与死者的侄儿相爱的实情,表达了自己生死不渝的感情。全曲以代表清纯美丽的少女形象的音乐为前奏,旋律舒展,与中声区起句紧密相连,上下行分解和弦伴奏把整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发挥的淋淋尽致,有效地把握住人物的内心情感,具有抒情性的感染力,使得歌曲更加的动情。整首曲调结构简洁,节奏朴实,微微起伏摇荡又平稳安静,静中有动。

由于艺术歌曲要求演唱者要掌握好音准,乐感要强。而伴奏者更要致力于脱出旋律,紧随演唱者的自由发挥。伴奏者根据音乐形象的发展,根据旋律的配置和声,充分发挥键盘的音域和音色特点,给予伴奏织体的丰富创造。由于伴奏织体的相对应独立,演奏者可运用某些演奏技巧,使伴奏更形象深化地刻画音乐,使歌曲更富有感染力。尤其旋律伴奏中采用八度加分解和弦音,增强了歌曲旋律的力度和气氛,易带动演唱者的情绪,而又使合唱保持音准。因此,这首歌曲描绘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绪,是伴奏织体与上方声部歌声的主旋律相配合组成一个整体,左手的伴奏音型与右手的旋律相结合,共同形成分解式音型,这样既可以扩大伴奏音型的表现力,又不增加过多的难度,来共同塑造完整的音乐形象。

(三)分解和弦音型在钢琴即兴伴奏中具有充实、陪衬主旋律的作用如谱例《燕子》

《燕子》采用了主调音乐和比较和缓的具有色彩性的和声进行,以七和弦为,琶音分解式伴奏音型贯穿全曲,衬托着主旋律,给人们以柔和、清晰、细腻的感觉。抒情性歌曲伴奏和声配置比较灵活,根据歌曲的情愫意境和风格个性,手法极为多样,使伴奏节奏更加细分,伴奏本身又要求流动、华丽并能为旋律创造浓厚的气氛或背景,所以采用琶音伴奏手法。琶音分解和弦不受旋律的局限,是根据和声色彩的变化,给予丰富的创作,平稳的节奏音型来描绘情绪,随着旋律的上扬,织体相应发生变化,轻盈充实的表现出歌曲的内容,衬托主旋律。上下行的琶音把歌曲推向高潮,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美好景色无限的欢欣和渴望,曲调优美,旋律流畅抒情,情绪亲切愉快。

钢琴即兴伴奏中,音型对于伴奏的整体设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讲,它决定着钢琴即兴伴奏的艺术效果。在设计与选择伴奏音型的时候,必须结合作品的内容风格、感情表现、结构速度等各方面的因素去考虑。

参考文献:

[1]谢哲邦编著.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07.

[2]戴定澄.键盘和声与即兴伴奏实用教程[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01:140.

[3]张巍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1).

[4]方智诺.歌曲分析与写作[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6:50.

[5]毕秉森.钢琴即兴伴奏教程[M].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01:69.

[6]徐慧林,林棣华.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M].1990,10:54.

[7]杨今豪.即兴伴奏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1:195.

第3篇: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乳腺癌;钼靶;彩超;免疫组化

【中图分类号】R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004-02

【Abstract】Objective:To summarize and analysis of mammography and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Methods:randomly selected from 2011 since July through the clinical data of 50 cases of breast cancer confirmed by operation and pathology, all patients had breast mammography and ultrasound examination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results. Results:mammography in 30 cases of mass or nodule, focal glandular density increased in 15 cases, 4 cases of glandular structure, unilateral breast plump, volume increases, the subcutaneous fat thin in 1 cases. With malignant calcification in 23 cases, with skin thickening or depression in 8 cases, with the nipple subsidence in 7 cases, combined with axillary lymph nodes in 15 cases, other signs, lobulated and spiculated margins, ipsilateral vascular thickening twist.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weak or hypoechoic masses or nodules in 43 cases, mixed echogenic mass in 7 cases, which showed different degrees of blood flow signal. Immunohistochemistry of ER and (or) PR (+) in 29 cases, C-erbB2 was positive in 33 cases, the positive rate of Ki-67 in 10%-90%35 patients, the positive rate of Ki-67 in

【Keyword】breast cancer molybdenum target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mmunohistochemistry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乳腺癌50例,均为已婚女性,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49.18 岁;发病部位:左侧 21例,右侧29例;位于外上象限30例,内上象限3例,外下象限8例,内下象限5例,后方3例,表现为单侧饱满、体积增大、皮下脂肪变薄1例。

1.2 方法 所有病例术前均行钼靶头尾为(CC)和内外斜位(MLO)摄影及彩超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乳腺钼靶X线机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

1.3 诊断分析标准 由有经验的主治及(或)副主任医师调节窗宽、窗位,放大图像,仔细分析乳腺钼靶的DR影像,诊断注意观察的外形、、皮肤、腺体结构、导管、血管、腋窝淋巴结等改变。参照美国放射学会(ACR)制定推荐的BI-RADS分级标准,将乳腺癌X线表现分为常见征象、特殊征象和合并征象。其中,常见征象有肿块、钙化和结构扭曲。对肿块形态、边缘和密度等情况进行描述。对钙化的形状、颗粒大小、数量及分布等进行详细分析,并记录有无结构扭曲紊乱、异常血管等其他征象。

2 结果

2.1 X线表现 肿块或结节者30例,局部腺体密度增高15例,腺体结构扭曲4例,表现为单侧饱满、体积增大、皮下脂肪变薄1例。其中,位于外上象限30例,内上象限3例,外下象限8例,内下象限5例,后方3例,伴恶性钙化23例,伴皮肤增厚或凹陷8例,伴下陷7例,伴腋下淋巴结肿大15例。

2.2 彩超表现 弱或低回声团块或结节43例,混合性回声团块7例,其内可见不同程度血流信号,内部回声不均匀,形态多不规则或呈蟹足样改变。

2.3 免疫组化 ER及(或)PR(+)29例,C-erbB2阳性33例,Ki-67阳性率10%-90%35例,Ki-67阳性率

3 讨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由异型导管上皮或甲型上皮细胞发展而来,其钼靶片上可见表现为钙化、肿块、肿块伴钙化、结构扭曲或结构扭曲伴钙化等。肿块可呈分叶状、小分叶状,可见毛刺,周边亦可见不规则透明区,肿块密度多见等密度及高密度,或测得小于临床的肿块病变。钙化出现率较高,钙化形态可呈针尖状、细小沙粒状、线样、分支状,钙化分布可呈簇状、沿乳导管走行呈段性分布。皮肤增厚,移位,腋下可见肿大淋巴结。

乳腺钼靶摄影是目前诊断乳腺癌准确率最高的方法,不仅可以对临床期肿瘤做出明确诊断,对微小癌、原位癌也可以发现病变,明确部位,确定性质 。乳腺癌钼靶影像学征象可以分为主要征象和次要征象。

3.1 主要征象 肿块或结节,恶性微小钙化,结构扭曲。肿块或结节,一般指瘤体的影像。恶性微小钙化,包括泥沙样钙化、小杆状钙化、分叉状钙化、针尖状钙化等。结构扭曲,是指腺体失去正常形态,由一点发出的放射状改变或脂肪与正常乳腺实质之间的界面扭曲。

3.1.1 肿块或结节:钼靶片出现肿块是诊断乳腺癌的主要依据。乳腺癌多表现为边界不规则的肿块或者结节,本组病例有30例可见肿块或结节,占总数的60% ,乳腺癌好发于外上象限,本组有30例,占总数的60%。由于触诊时肿块包括了癌周围的水肿、炎性浸润和纤维化部分,所以钼靶所见的肿块影一般小于临床医师触诊大小,这是钼靶征象诊断乳腺癌的主要特征之一。肿块或结节边缘出现毛刺、分叶、透亮水肿环等伴随征象。毛刺是肿瘤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的表现,也有些是小导管和周围结缔组织的增生,肿瘤供应血管增多等;肿块分叶可由多种因素造成:可为多个癌灶重叠,也可为癌细胞增殖过快,瘤体部分生长速度不平衡;肿块周围透亮水肿环常见于临床触及肿块明显大于钼靶所见肿块,是由于瘤体周围炎性渗出或局部组织水肿增加了肿块与周围组织间的间隙。此征象般是良性肿瘤的表现,乳腺癌钼靶仅出现此征象可能是由于瘤体包膜较完整,生长均衡,必须密切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

3.1.2 钙化:恶性微小钙化是乳腺癌比较常见的特征性征象,发生率相对较高,本组23例,占46% 。乳腺癌钙化有3个特征:(1)数量多,每平方厘米多于5个;(2)颗粒小,直径小于0.5mm ;(3)密度淡 。

由于病灶局部营养不良、坏死,分解出大量磷酸根,同时局部钙离子增加,碱性磷酸酶增加,导致磷酸钙盐沉着。据Ahmed对乳腺癌钙化研究发现,钙化在腺样管腔内,由成团癌细胞引起;呈针尖样,是由上皮细胞顶浆分泌钙盐,乳腺癌钙化常见泥沙样或粉末状,多发生于肿瘤的腺泡内;线状、短杆状钙化则多发生于导管内;而圆形、卵圆形或团簇样钙化多发生于肿瘤坏死区。恶性钙化特征表现两种形式:细小多形性钙化(颗粒点状钙化)和线样分支状钙化(铸形钙化)。颗粒点状钙化较不定形钙化更可疑,大小形态不一,直径常小于0.5mm,线样分支状钙化:表现细而不规则线样,常不连续,癌性钙化直径10~500μm,不超过1000μm。一般直径常小于0.5mm,形态为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多角形,线状或叉状,有的可成丛成簇,且分布不规则。特征性恶性钙化在对不见肿块的隐匿性癌的诊断具有肯定价值。

3.1.3 结构扭曲(结构紊乱):是指正常结构被扭曲但无明确的肿块可见,包括从一点发出的放射状影和局灶性收缩,或者在实质的边缘扭曲,是较易被忽视的主要征象。结构扭曲也可以是一种伴随征象,可为肿块、不对称致密或钙化的伴随征象,如果没有局部手术和外伤史,结构紊乱可能是恶性征象,其表现局部结构紊乱的致密片影,呈星芒征,四周放射状,有时可合并钙化,毛刺影。应与对侧乳腺比较,发现双乳不对称性改变均应仔细观察。

3.2 次要征象(1)局灶性不对称致密,由于乳腺癌瘤体密度高于周围腺体密度,癌细胞浸润生长排列密集,使单位体积的细胞数增加,当被致密腺体组织掩盖时即表现为局灶性不对称致密。但此征象约70% 为腺体增生,30% 为乳腺癌,因此需结合临床触诊并局部加压放大摄影争取发现肿块,短期复诊,做好随访。如有其他乳腺癌钼靶征象则有利于做出诊断。(2)皮肤增厚内陷及皮下脂肪层浑浊,肿瘤直接侵犯或皮下淋巴管阻塞致肿瘤表面的小区域皮肤水肿,同时皮下脂肪层的浸润牵拉使皮肤内陷,厚皮征仅能在皮肤切线位时被发现。本组病例中钼靶片有8例显示皮肤增厚。皮下脂肪层浑浊出现几率相对较高。(3)内陷,当肿块发生在乳晕区或附近时,因乳腺癌朝方向浸润,牵拉使回缩,当重度内陷时,形成漏斗征。本组内陷7例。(4)异常血管征,乳腺癌在生长过程中分泌肿瘤血管生长因子,诱导并促进肿瘤毛细血管生长,肿瘤血管是乳腺癌生长、浸润、转移的基础。钼靶片病灶区域血管异常增多或与健侧血管直径之比>1.4以上,即为异常血管征,常见于中晚期乳腺癌。本组有5例(10%)患者可见局部血管增多、增粗。

3.3 免疫组化 (1)ER、PR: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内存在ER、PR。当细胞发生癌变时,ER和PR出现部分和全部缺失。如果细胞仍保留ER和(或)PR,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仍然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如果ER和(或)PR缺失,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不再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 (2)C-erbB2癌基因: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呈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可增高,其表达与乳腺癌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率越高,预后可能也就越差。 所以C-erbB2表达阳性预后稍差。可以用内分泌治疗不过要配合其他治疗比较好。(3)Ki-67:通常与肿瘤增长的速度有关,与乳腺癌尤其是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的预后相关,有助于确定是否采用辅化学治疗。前两个是决定能不能内分泌治疗的指标,只要有一个阳性就可以应用.

综上所述,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 已成为乳腺疾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在某些方面尚存在局限性,即使在最佳的摄影和诊断条件下,仍有5% ~15%乳腺癌因各种原因而呈假阴性表现。尽管如此,乳腺钼靶x线检查至今仍是诊断乳腺疾患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目前乳腺影像检查主要以x线摄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主,MRI和CT检查因各自的成像优势,成为x线及彩超检查的重要补充方法。正确认识各种乳腺癌钼靶主要和次要征象,结合彩超检查加以综合分析,对提高乳腺癌诊断符合率有重要价值。同时应加强对乳腺癌免疫组化结果的认识,以明确其意义及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肖健存,张武.乳腺癌的治疗与进展.肿瘤防治杂志,2002,9:482.484.

[2] 肖勤,柳光宇,顾雅佳,等.5307名乳腺首次筛查影像结果分析.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1266.1270.

[3]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钼靶X线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240.

[4] 胡永升主编.现代乳腺影像诊断学.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o1.37.顾雅佳,王玖华,涂小予,等.

[5] 何之彦,陈海曦,姚戈虹,等.乳腺钙化的X线影像评价.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7,13:332.

第4篇: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范文

慢性宫颈炎伴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是临床常见的炎症性疾病,多发生在中青年妇女,往往表现为宫颈糜烂或宫颈息肉,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常常被误诊为恶性淋巴瘤而出现过度治疗,现将近几年来遇到的3例病例的诊断、治疗和随访经过报告如下。

病历资料

病例1:患者,女,35岁,慢性宫颈炎伴宫颈息肉1年。妇科就诊,进行息肉摘除,肉眼观察:送检息肉样物1.4cm×1cm×0.6cm,灰白色,息肉状。光镜检查示:息肉表面黏膜完整,黏膜下腺体消失,代之以弥漫增生的淋巴组织,不形成淋巴滤泡,可见大量的浆细胞和免疫母细胞。另见核大、圆形、核仁明显的大细胞,核分裂多见,3~5个/HP,初步诊断,疑为宫颈恶性淋巴瘤,建议免疫组化进一步确诊。免疫组化标记染色:所有大细胞PanCK标记染色阴性,LCA标记染色阳性;轻链标记染色:大细胞呈多克隆表达,宫颈炎伴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患者抗病毒治疗后恢复,随访2年无复发。

病例2:患者,女,47岁,慢性宫颈炎伴宫颈糜烂3年,宫颈活检。送检组织3粒,大小约0.4cm×0.4cm×0.5cm,光镜下,淋巴组织弥漫增生,浸润于宫颈黏膜腺体之间,其中见较多浆细胞,部分幼稚淋巴细胞,有形成淋巴滤泡的趋势。核分裂少见。病理诊断:慢性宫颈炎伴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治疗后恢复,随访1.5年无复发。

病例3:患者,女,47岁,月经不调伴月经量增多半年,妇检:宫颈下唇糜烂内口见息肉2个,大小0.4cm×0.5cm×0.7cm,手术摘除送检,光镜下见息肉表面黏膜完整,黏膜下间质中淋巴细胞弥漫增生,腺体部分消失,部分残存,弥漫增生的淋巴组织中见较多小血管,血管壁增厚,部分伴玻璃样变性。淋巴细胞部分成熟,部分幼稚,其间,有较多的组织细胞,同时伴有少量的浆细胞。可见核分裂象,腺体组织内无淋巴细胞浸润。病理诊断:宫颈息肉伴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手术后随访1.5年无复发。

讨 论

第5篇: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X光检查 退行性病变 骨折

在人口老龄化的现今社会上,骨质疏松症是重要的社会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1],不良生活习惯即钙摄入不足,运动过少,吸烟,酗酒,过度减肥而至骨质疏松症患者明显增多,而且在老年人中骨质疏松症引起骨折与死亡率有密切相关,故骨质疏松症的及时,准确诊断及有效治疗方案很重要。骨质疏松症诊疗中优先准确掌握骨质状态。检查骨质状态有很多方法,诊断骨质疏松症影像方式也很多,双能X线吸收法(DXA),单纯X光拍片,全身骨投影,B超,CT,MRI等等。现在最广泛应用是双能X线吸收法(DXA),但是大部分老龄患者中出现骨质增生,小关节退变或硬化,椎间盘狭窄,终板硬化,主动脉钙化等退行性病变,而这些都影像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正确测定骨量而影像骨密度诊断[2,3,4]。这次研究探讨单纯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诊断与结合X光拍片结果比较后诊断相比较,确定骨密度监测准确性。

研究对象及方法

于2006年5月至8月,在韩国亚洲大学骨密度检查室测骨密度检查及X光拍片的20岁以上男女患者共1082名,平均年龄54岁,其中女性692名(平均年龄55.6岁),男性390名(平均年龄51.2岁)(Fig1).单纯靠DXA结果做第1次诊断,DXA与X光片结果参考后做第2次诊断。骨密度检查仪是用DP Expert XL(Lunar, U.S.A),该设备LSC是0.017。参考患者年龄,性别,身长,体重,骨密度DXA影像,骨密度结果值,T-score(Z-score)做第1次诊断。X光拍片检查时拍脊柱前后,侧面影像,有些患者单纯拍脊柱或骨盆。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参考WHO诊断标准5),参考是否伴随骨折,骨质增生,Artifact等后做出诊断。用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腰椎第1,2,3,4前后面,采用腰椎第1,2,3,4 T-score(Z-score)平均值,取在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中排除确诊为骨质增生,空气及金针等伪影部位之外的平均值,在股骨头检测中排除ward后做诊断。X光拍片结果中,骨质疏松症骨折是按genant分类,椎体前,中,后任何一个部位高度减少20%以上做为骨折[5]。

结果

单纯参考骨密度检查结果,正常412例(38.08%),骨密度减少373例(34.47%),骨质疏松症199例(18.39%),伴随骨折的骨密度疏松症87例(8.04%),不能下诊断的11例(1.02%)(Fig 3).经过第2次诊断,第1次诊断变更诊断如下:正常中3.14%,骨密度减少13.67%,骨质疏松症中16.08%变更诊断,伴随骨折的骨质疏松症由第1次诊断结果为87例(8.04%),经过第2次诊断确认为131例(12.10%),增加4.06%。双能X线吸收法(DXA)结果与结合X光拍片结果诊断误差8.87%,随着年龄的增加,在女性中比男性中误差率高,尤其是女性年龄大于40岁,男性年龄大于50岁诊断误差率高。(Fig 4).20岁以上女性共11例,其中1例变更诊断,诊断误差率高(9.09%),故分析结果中排除。骨折好发部位为第1腰椎47例,之后T12,L2,L3,L4,T11,L5,T7顺序(Fig 5),多发性骨折是12例。1082名研究对象中骨质增生最多为L4,226例,之后L3,L2,L5,L1顺序,第1次诊断中骨质增生320例(29.57%),第2次诊断为401例(37.06%),增加81例。两个脊椎骨质增生为60例,三个脊椎骨质增生为11例(Fig 6).这些结果符合应力分布[6,7]。Artifact种类中空气伪影190例(7.56%)最多,金针10例(0.9%),钙化的淋巴腺,结石,骨科手术后遗留钢板,钢钉等高密度金属物也有。

具体病例如下

1. 女性,57岁,DXA结果中脊椎影像中未见椎体高度明显变化,但L2骨密度低-0.9,L4 T-score与L3 T-score相差超1,伴随骨质增生,第1次诊断为骨密度减少,L2伴随空气伪像,L4骨质增生;但是参考X光拍片后轻度退行性椎关节硬化,L1有压缩性骨折,L1及L4前有空气伪影,第2次诊断结果为伴随骨折的骨质疏松症。(Fig 7)

2. 男性, 43岁,DXA检查结果中,L4未见明显椎体高度变化,与骨质增生很难辨别,而力学机制中L4很少发生骨折,第1次诊断为伴随骨质增生的骨质疏松症。但是X光拍片结果L3,L4椎体中间高度明显减少20%以上,故诊断为骨折,第2次诊断为伴随骨折的骨质疏松症,股骨头无菌性坏死(Fig 8)。

3.男性,75岁,参考DXA结果第1次诊断,BMD从L1-L4逐渐减少,形态上未见骨折或骨质增生影像,连接的T-score结果差距不超过1,故诊断为单纯骨质增生症,参考X光拍片,T11有脊椎骨折而添骨水泥痕迹,胸椎影像中可见T7,T6骨折可见,并且脊椎腰椎前可见扎金针痕迹,故第2次诊断为伴随骨折的骨质疏松症。(Fig 9).

讨论

在临床要精确了解骨质状态,应参考骨密度及脊椎X光拍片结果,年龄,是否伴随其他疾病,骨吸收及骨形成指标,应全面分析。在临床上骨折的30%靠单纯X光拍片被发现[6],各种脊椎退行性病变使骨密度增高[8,9,10,11],在高龄妇女中大腿骨骨密度更精确反映骨密度状态[12],但是,临床上诊断骨质疏松症时,要么单纯做BMD检查,要么单纯拍X拍片,而影响诊断的准确率。于2006年5月至8月,在韩国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做BMD检测患者为1837名,其中755名未做脊柱X光拍片,占全体41.09%,故想了解单纯BMD的准确率,BMD结果与参考X光拍片结果做比较分析。本研究中1082名中诊断误差率为8.87%,故骨质疏松症诊断中,除做BMD检查外有必要做X光检查。

在脊椎中,易患骨折部位为16%胸椎(T1-T10),52%在胸腰椎移行部(T11-L1),32%在腰椎(L2-L4)呈现[13],但是临床上X光拍片单纯拍腰椎的情况较多,有时腰椎正常也有胸椎骨折的情况,故准确诊断骨质疏松症时有必要拍胸腰椎全体前后面,侧面拍片,而且脊椎中有骨折,但与邻近椎体T-score差距小于1的情况也存在,骨折椎体与有空气伪影套叠而T-score呈现正常的情况也存在,故单纯靠骨密度结果很难判定骨折(Fig 7)。Rand等在144名闭经后女性为研究对象,做单纯X光拍片结果中骨质增生45.3%,osteochondrosid 21.5%, 全体59%受退行性病变影响[14]。Eric S等呈报告在50岁以上男性42%伴随骨质增生[15],故此骨密度结果比正常骨密度状态表现出4%-17%增高[4]。退行性病变的一种即大动脉钙化与脊椎影像重叠而影响检测结果比实际增高的报告[16,17]。2004年杨等在闭经后197名女性调查报告结果,单纯X光检查中81名(41%)有伴随骨折,其中L2最多,之后为L1>T12>L3>T11顺序,而且63%病变退行性病变可见,腰椎骨密度与椎体及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变化有正相关关系,反而本研究中脊椎骨折中131例(12.1%),其中多发性骨折8例,退行性病变为37.06%,多发性退行性病变71例。骨折最多发部位为L1(47例),之后T12(27例),与2004年杨等结果不一致,但与1992年Cooper报告结果一致,即L1最多,T12之二。L1,L2骨密度低于L3,L4,可能与后者承重有关。

骨密度检查中造影剂为最常见的伪影。检查前询问病史中与患者沟通中充分排除,但淋巴线管钙化,结石,骨科手术后遗留的金属物等高密度物质与脊椎椎体影像重叠而影响结果(6.75%),金针是韩国高龄患者中常见,单纯X光拍片中可易于鉴别。

结论

全体骨密度检查结果与参考X光检查结果诊断不一致率为8.87%。在女性临近闭经期的40岁以上及在男性中50岁以上人群中诊断误差率高。40岁以上女性及50岁以上男性中除了骨密度检查,还有必要检查整个脊椎前后面,侧面X光拍片。

参 考 文 献

[1] 韩国统计厅, 死亡原因年报 1998.

[2] Hirofumi Kinoshita, Tetsuya Tamaki, Tsutomu Hashimoto, Fumiyoshi Kasagi. Factors influencing lumbar spine bone mineral density assessment by 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Comparison with lumbar spinal radiogram. J Orthop Sci 1998:3;3-9.

[3] Molly T. Vogt, David A. Rubin, Ria San Valentin, Lisa Palermo, James D. Kang, William F. Donaldson III, et al. Degenerative Lumbar Listhesis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Elderly Women: the study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 Spine 1999; 24(23): 2536-2541.

[4] Hospital das Clinicas, Faculty of Medicine Sciences, Universidade Estadual de Campinas, Campinas, Brazil.Impact of degenerative radiographic abnormalities and vertebral fractures on spinal bone density of women with osteoporosis. Sao Paulo Med J/Rev Paul Med 2002; 120(1):9-12.

[5] ISCD Bone Densitometry Course Clinician Track Syllabus:The Internatioal Society For Clinical Densitometry, 2003; February 24: Version 5.3.

[6] Cyrus Cooper, Elizabeth J. Atkinson, W. Michael O’fallon, L. Joseph Melton III. Incidence of Clinically Diagnosed Vertebral Fracture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Rochester, Minnesota, 1985-1989. 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1992; Vol 7:221-227.

[7] 杨益焕等. 脊柱及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与腰椎骨密度相关关系. 大韩骨代谢学志 2004;vol 11:167-172.

[8] T,Rand, B.Schneider, S.Grampp, P. Wunderbaldinger, H. Migsffs, H. Imhof. Influence of osteophytic size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measured by dual X-ray absorptiometry. Acta Radiologica Diagnosis 1987;18: 210-213.

[9] I. R. Reid, M. C. Evans, R. Ames, D. J. Wattie.The Influence of Osteophytes and Aortic Calcification on Spinal Mineral Densit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JCEM 1991;Vol 72:1372-1374.

[10] W. Yu, C.-C . Glüer, T. Fuerst .S. Grammpp, J. Li, Y. LU, et al. Influence of Degenerative Joint Disease on Spinal Bone Mineral Measurement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Calcif Tissue Int. 1995; 57:169-174.

[11] S. Jaovisidha, D. J. Sartoris, E. M. E. Martin, M. De Maeseneer, S. M. Szollar, L. J. Deftos. Influence of spondylopathy on Bone Densitometry Using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Calcif Tissue Int.1997; 60:424-429.

[12] Shigyuki Muraki, Seizo Yamamoto, Hideaki Ishibashi, Toshiyuki Horiuchi, Takayuki Hosoi, Hajime Orimo, et al. Impact of degenerative spinal diseases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of the lumbar spine in elderly women. Osteoporosis Int.2004; 15:724-728.

[13] Stanley D. Gertzbein. 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Multicenter spine fracture study.Spine 1992; 17:528-540.

[14] Th Rand, G.Seidl, F. kainberger, A.Resch, K. Hittmair, B. Schneider, et al. Impact of Spinal Degenerative Changes on the Evaluation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with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 Calcif Tissue Int.1997; 60:430-433.

[15] Eric S. Orwoll, Shelia K. Oviatt, Thomas Mann. The impact of osteophytic and vascular calcifications on vertebral mineral density measurements in men. JCEM 1990; Vol 70: 1202-1207.

[16] B. Kr?Lner, B. Berthelsen, S. Pors Nielsen. Assessment of vertebral osteopenia: comparison of spinal radiography and dual-photon absorptiometry. Acta Radiologica Diagnosis 1982;23:517-521.

[17] 崔熊焕等. 大动脉钙化与用 3D-QCT检测骨密度连贯性. 大韩骨质疏松症学志 2003; 第1卷 第1号:31-39.

Fig 1. 研究对象

Fig 2. 第1次 诊断结果

Fig 3. 第2次 诊断结果

Fig 4. 年龄及性别有关诊断不同一率

Fig5. 压缩性骨折

Fig6. 退行性病变

Fig7. Case 1: 第1次诊断: osteopenia.

L2 gas artifact is suspected.

L4 degenerative changes is observed.

X-ray: Mild degenerative spondylosis. Compression fracture is seen at L1.

第2次诊断: osteoporosis with fracture.

L1 compression fracture is observed.

L1, L4 gas artifact are observed.

L4 degenerative changes is observed.

Fig 8. Case 2 : 第1次诊断: Osteoporosis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ur head suspected.

L4 degenerative changes suspected.

X-ray: compression fracture is seen at L3,L4

第2次诊断: osteoporosis with fracture

L3,L4 compression fracture are observ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ur head is suspected.

Fig 9. Case 3 : 第1次诊断:osteoporosis

金针 artifact is observed.

X-ray: diffuse osteoporosis .

compression fracture are seen at T11,T7,T6

vertabral bodies. s/p vertebroplasty on T11.

第2次诊断: osteoporosis with fracture (T11)

s/p vertebroplasty on T11.

compression fracture is observed on X-ray.

第6篇: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钢琴伴奏;音乐与技能;完美结合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活动之一。它既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是人们用自己的身体按照一定的节奏所进行的连续性的运动。伴随着美妙的音乐,用优美的肢体语言表现出音乐的内在韵律、情感、戏剧和观念,如梦似烟的轻盈体态舞姿,在与音乐的结合中,婀娜多姿,能唤起无边无涯的空间幻觉,美轮美奂,令人陶醉。因此音乐和舞蹈是密不可分,紧密相连的,而钢琴伴奏在舞蹈的基本功训练中尤为重要。

钢琴伴奏一方面需要深厚的技能,另一方面更加需要良好的音乐表现力。技术作为手段必须植根于音乐,若没有明确的音乐内容,音乐就会机械、乏味,从而失去了音乐本身的要求。赋予音乐内涵,发挥音乐想象力,融入你的情感,通过技能技巧加以表达综合能力的显现,弹奏出优美、舒展、流畅的乐曲方能与舞者产生共鸣,相辅相成,情境交融。只有这样,技术概念与音乐表现才能融为一体,这才是钢琴伴奏中技能和音乐的完美结合。

一、即兴编配能力与音乐形象的相结合。即兴编配是根据具体场景和不同用途的需要而当时进行的编配。钢琴伴奏音型根据不同的音乐性质就能弹奏出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音乐语言,但它的基本形式却只有三种,即和弦式、分解式、半分解式。初试一首音乐作品,其风格多样,有欢快的,有感伤的,有悠扬的还有歌唱的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理解音乐力和技术中的编配能力,很快地抓住音乐的性质进行有效、简练、适度、合理地配置,使两者能够高度地统一。

在钢琴伴奏中最常用的和弦式伴奏音型是以四分音符为单位进行弹奏的一种形式,而分解式和弦的表现特点是:抒情流畅、伴奏旋律柔和细腻、委婉动听、缓缓如流水般地令人神怡,如诗如画,供人欣赏。半分解式和弦的表现特点则是欢快跳跃,生动和热情。这种编配不仅可以应急,还可以随时修改和加工。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也是“感情的速记”。体会其中的美妙韵味,激发我们的灵感,引发我们的想象,用音乐表述手法揭示音乐的内涵和目的,是钢琴伴奏中的基础和前提。

二、即兴应变能力是钢琴伴奏中的重要能力之一。内容广泛有一定的难度,可以理解为几个方面:1、对键盘各调的熟悉程度和钢琴技巧的熟练程度,是即兴应变能力的重要部分。在钢琴伴奏中有一些“纯粹自发性的或是有感而发的某些情感综合体需要寻找发泄的途径,一种表现的手段可以传达给别人的手段”,这就有关移调变调问题和在各调中能发挥出相应的水平,用我们的想象力和激情在没有任何能力水平的约束下自由翱翔。2、与舞者配合时的灵活与默契程度。钢琴伴奏本身就是十分灵活,并非完全按事先约定的程序严格地进行,而那种稍有变化就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现象,就是缺少应变能力的明显表现。用钢琴音乐的表情性与舞蹈者的身段表情、面部表情密切配合,使音乐与舞蹈者的情感相融合,就会产生出独特的魅力。3、对各种伴奏活动和演出活动的适应性和心理承受能力。要做到这点,就要在多方面进行协调,以适应各种具体任务的需要,使钢琴伴奏达到良好的效果和要求。

第7篇: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范文

[关键字] 生物大分子 分子伴侣 蛋白质的折叠 识别 结合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是了解分子水平的先象的基础。没有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认识,就没有分子生物学。正如没有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没有遗传传达传递的中心法则,也就没有今天的分子生物学。结构分子以由第一分子进入对复和物乃至多亚基,多分子复和体结构研究。同时,过去难以研究的分子水平上的生命运动情况也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手段的发展而逐渐由难点变为热点。蛋白质晶体学研究已从生物大分子静态(时间统计)的结构分析开始进入动态(时间分辨)的结构分析及动力学分析。第十三届国际生物物理大会的25个专题讨论会中有一半以上涉及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而“结构与功能”又强调“动力学(Dynamics)”,即动态的结构或结构的运动与蛋白质分子功能的关系,以及对大分子相互作用的贡献。

蛋白质折叠问题被列为“21世纪的生物物理学”的重要课题,它是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尚未解决的一个重大生物学问题。从一级序列预测蛋白质分子的三级结构并进一步预测其功能,是极富挑战性的工作。研究蛋白质折叠,尤其是折叠早期过程,即新生肽段的折叠过程是全面的最终阐明中心法则的一个根本问题,在这一领域中,近年来的新发现对新生肽段能够自发进行折叠的传统概念做了根本的修正。这其中,X射线晶体衍射和各种波谱技术以及电子显微镜技术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第十三届国际生物物理大会上,Nobel奖获得者Ernst在报告中强调指出,NMR用于研究蛋白质的一个主要优点在于它能极为详细的研究蛋白质分子的动力学,即动态的结构或结构的运动与蛋白质分子功能的关系。目前的NMR技术已经能够在秒到皮秒的时间域上观察蛋白质结构的运动过程,其中包括主链和侧链的运动,以及在各种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蛋白质的折叠和去折叠过程。蛋白质大分子的结构分析也不仅仅只是解出某个具体的结构,而是更加关注结构的涨落和运动。例如,运输小分子的酶和蛋白质通常存在着两种构象,结合配体的和未结合配体的。一种构象内的结构涨落是构象转变所必需的前奏,因此需要把光谱学,波谱学和X 射线结构分析结合起来研究结构涨落的平衡,构象改变和改变过程中形成的多种中间态,又如,为了了解蛋白质是如何折叠的,就必须知道折叠时几个基本过程的时间尺度和机制,包括二级结构(螺旋和折叠)的形成,卷曲,长程相互作用以及未折叠肽段的全面崩溃。多种技术用于研究次过程,如快速核磁共振,快速光谱技术(荧光,远紫外和近紫外圆二色)。

一、新生肽段折叠研究中的新观点

长期以来关于蛋白质折叠,形成了自组装(self-assembly)的主导学说,因此,在研究新生肽段的折叠时,就很自然的把在体外蛋白质折叠研究中得到的规律推广到体内,用变性蛋白的复性作为新生肽段折叠的模型,并认为细胞中新合成的多肽链,不需要别的分子的帮助,不需要额外能量的补充,就应该能够自发的折叠而形成它的功能状态。

1988年,邹承鲁明确指出,新生肽段的折叠在合成早期业已开始,而不是合成完后才开始进行,随着肽段的延伸同时折叠,又不断进行构象的调整,先形成的结构会作用于后合成的肽段的折叠,而后合成的结构又会影响前面已形成的结构的调整。因此,在肽段延伸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往往不一定是最终功能蛋白中的结构。这样,三维结构的形成是一个同时进行着的,协调的动态过程。九十年代一类具有新的生物功能的蛋白,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的发现,以及在更广泛意义上说的帮助蛋白质折叠的辅助蛋白(Accessory protein) 的提出,说明细胞内新生肽段的折叠一般意义上说是需要帮助的,而不是自发进行的。

二、蛋白质分子的折叠和分子伴侣的作用

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结构,除了共价的肽键和二硫键,还靠大量极其复杂的弱次级键共同作用。因此新生肽段在一边合成一边折叠过程中有可能暂时形成在最终成熟蛋白中不存在不该有的结构,他们常常是一些疏水表面,它们之间很可能发生本不应该有的错误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非功能的分子,甚至造成分子的聚集和沉淀。按照自组装学说,每一步折叠都是正确的,充分的,必要的。实际上折叠过程是一个正确途径和错误途径相互竞争的过程,为了提高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效率的,应该有帮助正确途径的竞争机制,分子伴侣就是这样通过进化应运而生的。它们的功能是识别新生肽段折叠过程中暂时暴露的错误结构的,与之结合,生成复和物,从而防止这些表面之间过早的相互作用,阻止不正确的非功能的折叠途径,抑制不可逆聚合物产生,这样必然促进折叠向正确方向进行。(从哲学的观点说,似乎很容易驳斥自组装学说,它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试想,如果蛋白质的每一步折叠均是正确的,充分的,必要的,岂不是在无任何矛盾的前提下,完成了复杂的最稳定构象的形成,即完成了由量变到质变的伟大飞跃,从无活性的肽链变成有活性的功能蛋白,这显然是违背哲学基本原理的。换一个角度想,生物进化的过程本来就充满着不定向的变异,这些变异中有适应环境的,也有不适应环境的,“物竞天择”,自然的选择淘汰了那些不适应的,保留了那些适应的。蛋白质分子的折叠不也与此类似吗?我想,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只是肽链折叠并形成功能蛋白的特定三维结构的内因,实际上,多肽链在形成活性蛋白的每一步,都有潜在的可能形成“不正确”的折叠,如果没有象分子伴侣或其它帮助蛋白等外部因素的作用,多肽链也永远不能折叠成为活性蛋百。)转贴于

三,分子伴侣的作用机制

分子伴侣的作用机制实际上就是它如何与靶蛋白识别,结合,又解离的机制。有的分子伴侣 具高度专一性,如一些分子内分子伴侣,还有细菌Pseudomonas cepacia的酯酶,有它自己的“私有分子伴侣”。它是由基因limA编码的,与酯酶的基因LipA只隔3个碱基,可能是进化过程中发生的基因分裂造成的。而一般的分子伴侣识别特异性不高,它是怎样识别需要它帮助的对象的呢?现在只能说分子伴侣识别非天然构象,而不去理会天然的构象。由于在天然分子中,疏水残基多半位于分子的内部而形成疏水核,去折叠后就可能暴露出来,或者在新生肽段的折叠过程中,会暂时形成在天然构象中本应该存在于分子内部的疏水表面,因此认为分子伴侣最有可能是与疏水表面相结合,如硫氰酸酶(Rhodanese)分子α-helix的疏水侧面。但是只有β-sheet结构的蛋白质才可为分子伴侣识别。

最近关于识别机制有较大的进展。Bip是内质网管腔内的分子伴侣,用一种affinity panning的方法检查Bip与有随机序列的十二肽结合的特异性,结果发现,Hy-(W/X)-Hy-X-Hy-X-Hy motif与Bip j结合最强,Hy最多的是Trp、Leu、Phe,即较大的疏水残基。一般来说,2-4个疏水残基就足够进行结合。还有一种较普遍的说法是分子伴侣识别所谓熔球体结构(moltenglobule)。另一方面,分子伴侣本身与肽结合部位的结构分析最近也有些进展。譬如,PapD的晶体结构表明,多肽结合在它的 β-sheet区。GroEL中,约40kD的153-531结构域是核苷酸的结合区。

分子伴侣作用的第二步是与靶蛋白形成复合物。非常盛行的一种模型认为分子伴侣常常以多聚`体形式而形成中心空洞的结构,用电子显微镜已经观察到由二圈层圆面包圈形组成的十四体GroEL分子和一个一层圆面包圈的七体GroES分子协同作用形成中空的非对称笼状结构(cage model),推测靶蛋白可以在与周围环境隔离的中间空腔内不受干扰的进一步折叠。但是不久前一个日本实验室发现GroEL的一个亚基,甚至其N端去除78个氨基酸残基的50kD片段,已经不能再组装成十四体结构,都有确定的分子伴侣功能。由此,我想:也许环状分子伴侣并非每个部位都是有效的结合部位,也就是说,该二层圆面包圈组成的十四体GroEL分子只有一个或若干个部位能够与疏水残基或所谓的熔球体结构结合,而其余部位起识别作用,就像一个探测器一样,整个十四体GroEL分子以圈层或笼状结构”包裹”在多肽链的主链上,以旋进方式再多肽链的链体上运动,一旦环状多聚体的某一识别部位发现疏水结构或所谓的熔球体结构等新生肽链折叠过程中暂时暴露的错误结构,经信号转导,多聚体的结合部位便与之结合,生成复合物,抑制不正确的折叠。以上完全是我个人的猜想,是基于上述两个试验现象的矛盾而试图作一番解释。至于为什么假设以旋进方式在多肽链上运动,我并没有相应的根据,只是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作了一番狂妄的假想,另外,我觉得也许可以用X射线衍射来探测一下分子伴侣GroEL和GroES组成的笼状结构,看看它的a×b×c是否足以容纳多肽链的某一段,或者它的内部和外部的疏水性质和其他一些物化性质如何,也许可以找到支持或驳斥上述假设的证据。

以上谈的都是蛋白质的分子伴侣。不久前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DNA chaperones”,DNA分子伴侣,这种分子伴侣是与DNA相结合并帮助DNA折叠的。在这种复合物中,DNA分子包围在蛋白质分子的表面,既是高度有序的,又是在一定程度上结构已有所改变的。DNA与蛋白的这种相互作用对DNA的转录,复制以及重组都十分重要;或如在核小体中,对DNA的包装是必须的。DNA在溶液中的结构有相当的刚性,必须克服一个能障才能转变成它的蛋白复合物中的结构,分子伴侣的作用就是帮助DNA分子进行折叠和扭曲,从而把DNA稳定在一个适合于和蛋白结构的特定构型中。这种结合是协同的,可逆的在形成复合物之后便解离下来。因此,不论是DNA分子伴侣还是蛋白分子伴侣,都与DNA和蛋白的相互作用有关,与基因调控有关,看来,分子伴侣确实与最终阐明中心法则当前主要问题有密切关系。

四、分子伴侣和酶的区别

与分子伴侣不同,以确定为帮助蛋白质折叠的酶目前只有两个,一个是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PDI); 另一个是肽基脯氨酸顺反异构酶(peptidyl 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PPI)。以PDI为例,众所周知,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与新生肽段的折叠密切相关,对维系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稳定性和功能发挥也有重要作用。PDI定位在内质网管腔内,含量丰富,催化蛋白质分子内巯基与二硫键之间的交换反应。同时,它是目前发现的最为突出的多功能蛋白,除了二硫键的异构酶的基本功能外,它还是脯氨酸-4-羟化酶的α亚基;又是微粒体内甘油三酯转移蛋白复合物的小亚基,还是一种糖基化位点结合蛋白(gkycisylation site binding protein)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它有与多肽结合的能力,可以结合具有不同序列,长度和电荷分布的肽,特异性较低,主要是与肽的主链相作用,但对巯基尚有一些偏爱。按照分子伴侣的定义,一般认为PDI和分子伴侣是两类不同的帮助蛋白,但是我国上海生物物理研究所最近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也具有分子伴侣的功能。

蛋白质分子中天然二硫键的形成要求这些在肽链上往往处于不相邻位置的巯基,首先通过肽链一定程度的折叠,才能相互接近到可以正确形成二硫键的位置。肽链的自身折叠是一个慢过程,而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催化蛋白质天然二硫键的形成却是一个快过程。另一方面,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具有低特异性的与各种不同肽链相结合的能力,在内质网中以极高的浓度存在,又是是一个钙结合蛋白,是一个能被磷酸化的蛋白,这些都已经符合了分子伴侣的条件。因此他们推测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很可能首先通过它与伸展的,或部分折叠的肽段的结合,阻止错误的折叠途径,促进正确的中间物生成,帮助肽链折叠是相应的巯基配对,从而是正确的二硫键得以形成;然后催化巯基的氧化或二硫键的异构而形成天然二硫键。他们认为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的酶活性与它的分子伴侣功能不是相互排斥,而是密切相关,协调统一的。分子伴侣与帮助新生肽链折叠的酶之间,大概不应该,也不能够划一条绝对的分界线。我想:酶的最主要特性就是催化生化反应,分子伴侣的主要作用是与新生肽段的错误构象结合,从而阻止肽链不正确的非功能的折叠途径,促使其向正确的折叠方向反应,这难道不可以理解成间接的催化肽链的折叠吗?从表观上看,抑制不正确的折叠途径等于加快了正确反应的速度。所以,我本人也很赞成他们的观点。最近的试验已经为这一假说提供了很好的证据。PDI明显抑制变性的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在复性股过程中的严重聚合,有效的提高它的复性效率,与典型的分子伴侣GroE系统对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复性的效应极其相似。

五、分子伴侣的结构

目前唯一解出晶体结构的分子伴侣是E.coli的PapD,帮助鞭毛蛋白折叠的分子伴侣。还有HSP70的N端结构域,即ATP结合域也以有晶体结构。用电子显微镜已经清楚的看到了GroEL的十四聚体和GroEL的七聚体的四级结构, 象两个圆形中空的面包圈叠在一起,用NMR以及各种溶液构象变化是研究分子伴侣作用机制的有效手段。

六、分子伴侣研究的实际应用

分子伴侣的研究成果必然会大大加深我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同时也一定会增加我们与自然斗争的能力和自身生存的能力。由于分子伴侣在生命活动的各个层次都具有重要作用,它的突变和损伤也必定会引起疾病,因此可以期望运用分子伴侣的知识来治疗所谓的”分子伴侣病”。另一方面,利用对分子伴侣的研究成果从根本上提高基因工程和蛋白工程的成功率,也必将对大幅度提高人类生活水平起重要作用。

[ 参 考 书 目]

1. 李宝健 主编,面向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前沿, 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93-104页

2.郝柏林 刘寄星 主编,理论物理与生命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29-58页

第8篇: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范文

性心理是人类个体伴随性生理发育而出现的一系列与性有关的心理现象,对成长中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并使男女青少年学生的个性留下了明显的性别烙印。其主要内容包括性意识及其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性情感、性兴趣及性兴奋等。

性意识是性心理的核心内容。在性生理的发育成熟过程中,青少年会逐渐领悟到两性差异和两性关系,并随之产生从未有过的特殊的心理体验,这种领悟和心理体验便是所谓的性意识,人的性意识在幼儿期已经开始出现,但当时主要是认清自己或他人的性别,按照传统文化的要求学习男孩女孩不同的角色规范。如早在西周时期,对儿童就提出“子能食食,数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革,女丝。”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礼记・内则》)到了青春期,因生理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直接诱发青少年的自我性意识,意识到男女性别的含义,这是他们前所未有的体验。至此,性心理才真正开始发展、丰富和完善起来(青春期正是人生的受教育的中学阶段)。这些全新的体验即性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关注,对异性的向往和对两性关系的探究。

对自身的关注又表现在:第一,对自己性别角色的认可程度;第二,对自身形象的评价,即青春期男女对自身体貌特征变化的满意度。如有一位女生这样评价自己:“我实在太不幸了,长得很难看,我自己也感到难看,单眼皮,鼻子有点塌,方脸大嘴,牙齿还有些外凸,这幅模样还有人会喜欢我吗?我只有暗自饮泣,怨恨上帝太不公平,怨恨父母对不起我了。真希望有未来,我一定会夜夜祈祷,若来世再为女子,一定要生得万般美丽……”。对有些青少年来说,自身体象的烦恼会成为他们在性心理发展问题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负担。第三,对自身的困扰。对异性的向往表现为希望接触异性和同异往,这种向往最初的指向是弥散的,之后,当其指向为个别异性时,也就进入对异性的爱慕期。对两性关系的探究已经超出了纯净的性心理范畴,包含更多的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等因素,是一种综合的心理反应。

此外在这些正常的性心理发展过程中,有部分中学生还会产生一些异常的性心理,如露阴癖、施虐癖与受虐癖、同性恋等性心理障碍。

二、性心理的产生

性心理是伴随着性生理的发育成熟而出现的心理变化,性生理是性心理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生理变化。性生理发育成熟的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存在着性别差异,一般而言,女性性生理发育成熟的开始和结束年龄都要比男性早两年左右,女性10-18岁,其中10-13岁为性生理发育成熟的迅猛阶段,男性为12-20岁,其中12-15岁为性生理发育成熟的迅猛阶段。性生理发育成熟的标志是第一性征即性器官由原来的稚嫩状态发展成为成熟状态,成为只有生殖功能的成熟器官。并在其影响下,第二性征也产生相应的明显变化,这两方面的变化使男女青少年的心理开始产生了从未有过的与性相联系的变化,突出地体现在性意识的觉醒上,即开始意识到两性差异和两性关系,并出现性的心理体验。比如在刚步入青春期,女孩会因的发育而害羞、不安,之后她们又会逐渐地发现高耸是一种女性的美,会增加吸引力,于是不再藏起,反而走路时将胸高高挺起,特别是在有异性关注的情况下,她们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愉悦感。

三、影响性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性生理的发育成熟过程。正如上文所说,性生理的发育有性别差异,同性之间又有早晚之别,这种发育的早熟和晚熟现象影响着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的性发展和社会行为。对于男生而言,早熟有明显的好处。由于女生的发育比男生一般早一两年,而早熟的男生也比一般男生早一两年,这样他们与正常成熟的同龄女生的心理体验上更为相似,因而有可能进行较好的交往。此外,早熟的男生也可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色,因而得到大一些的或晚熟的同伴的敬重,受到老师的青睐,成为受欢迎的人物或领导者,所有这些对初中男生的心理发展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对女生而言,早熟却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女生本身的发育就比男生早1-2年,早熟的女生比同性、同伴又提早1-2年,因而她们就面临着这些同伴尚未经历过的变化,会产生与同龄人不同步的感觉,从而使她们在心理上产生焦虑、紧张等消极体验。晚熟的情况又有不同,对于男生而言,因为他们通常缺乏同龄男性的身体魅力,个子矮、力量小,在与同伴交往中往往不被关注而处于被动和次要的地位。这与他们内心渴望被在他们眼里所谓的“大人”认可并视其为“大人”形成一种认知冲突,并对他们形成不良影响,如自卑的产生,自我评价受伤害等,对于女生而言,晚熟却是一种优势,因为这使得她们同龄男性同步成熟,具有同等水平的性心理体验,这为男女生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很好的心理基础。

(二)中学生的自我解释与社会解释。前边我们谈了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实现则是通过对性生理、性心理的自我解释与社会解释来实现的。比如,中学生的早熟、晚熟还是正常发育,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自然现象,但事实是它的确对中学生的性心理产生了影响,起作用的正是本人或他人对此所持的态度和看法,也就是说的自我解释和社会解释,换句话说在青春发育期,身体变化对中学生的影响并不仅仅是由于这些变化本身,更主要的是决定于中学生对这些变化的意义及重要性的解释,决定于中学生对他人所做出的反应的解释,以及决定于中学生对这些变化是否符合社会文化常规所做出的解释。这两方面的解释主要集中在性情感、性兴趣、性冲动、性道德、性审美等方面。

比如对于性冲动问题,本能的生理冲动引起的心理紧张在今天已是普遍的常识。安娜・弗洛伊德认为:“性能量的涌现使本身十分强大,使它开始支配自我,因而用无意识的非道德性代替自我控制中心”。性冲动对中学生的影响是明显的,这种影响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生理冲动需要宣泄与限制其宣泄的社会规范的冲突;另一方面是性认知上的冲突。

第9篇: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高师 歌曲伴奏 编配 想象力 创造力

为歌曲编配伴奏,是高师琴法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是每一个高师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因不会选择恰当的歌曲伴奏音型而苦恼。针对这种现状,结合高师生的年龄特点,笔者以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音乐素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想象力、发展其创造力为目的,分别从“引导学生分析成品乐曲,捕捉伴奏编配核心”和“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帮助学生选配合适的伴奏”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尝试。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一种心理现象,在这个现象的发展过程中,创造是以想象为前提的,是想象的具体反映。在高师的歌曲伴奏编配学习中,想象与创造尤为重要,缺一不可。

学习伴奏编配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和弦、和声等音乐技术理论知识,了解常用的伴奏音型(织体)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分析歌曲的音乐内涵,并选择恰当的伴奏来丰富、衬托音乐形象。在歌曲伴奏编配教学中,笔者经常会碰到一些问题,如学生选择的伴奏音型与歌曲形象不符合;伴奏音型变化太多,音乐形象不明确;伴奏音型太单一,全曲呆板、枯燥。这些问题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突破的难点。

其实,为歌曲编配伴奏本身是一种再创造活动。以上现象主要是由于学生不能依据歌曲旋律、节奏、歌词等正确地分析音乐内容,缺乏足够的想象而造成的。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因此,我们在歌曲伴奏编配教学中,要尽量引导和帮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为编配伴奏提供生动的艺术形象。

一、分析成品乐曲,捕捉其伴奏编配的核心,培养学生想象力

分析成品乐曲的音乐形象,是为歌曲编配伴奏的前提。从音乐内容方面进行分析,才能知道表现什么、怎样去表现;从音乐结构方面进行分析,才能知道曲式、和声、调性以及体裁、形式等。无论是对作品整体的把握,还是局部的处理,都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分析之上,没有对作品具体、细致、准确的分析,即兴伴奏是不能达到更好的烘托旋律的作用的。[1]要使学生学会正确地分析乐曲,可以在教学中将一些优秀的成品乐曲先作分析,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领悟伴奏编配的核心,使学生体会到伴奏编配的乐趣,学会伴奏编配的方法。下面,笔者以《瑶族舞曲》为例来作进一步说明。

《瑶族舞曲》是一首优美欢快的瑶族民间舞曲。为了突出舞曲的特点,乐曲的伴奏织体节奏明快,富有舞蹈的韵律感。从全曲分布上看,可分a、b 、a三个部分,是带完全再现的三段体结构。

谱例1:《瑶族舞曲》a部

a部中速,前8小节旋律舒展、流畅、平稳,表现了人们随着舞曲翩翩起舞的景象。为了衬托这一内容,伴奏采用半分解和弦伴奏音型,强拍上用一个长音拉长节奏,弱拍上用两个和声音程予以支撑 () ,这样可以突出民族舞蹈的节奏特点。另外,强拍上的长音音区很低,听起来深沉而悠长,仿佛是天地间的回音,表现出瑶族舞蹈的古朴和粗犷。弱拍双音的八分重复与强拍在音区上、音长上形成对比,使音乐律动感大大增强,形象地勾勒出舞姿的曼妙。这时,可以启发学生随着音乐自由想象,想象瑶族人们悠远而艰辛的生活历程以及瑶族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音乐进行到a部分的后8小节,旋律密度加强,音距拉长,这时音乐的情绪变得热烈起来,伴奏的强拍用双音取代,节奏感及其伴奏力度得到了增强,并与旋律相互衬托。

谱例2:《瑶族舞曲》b部

舞曲b部分速度稍快。前8小节旋律起伏较大,音距时疏时密,疏的地方常伴有大跳,密的地方节奏紧凑,显然,此处是全曲的高潮。为了烘托气氛,伴奏采用模仿具有民族特色击鼓节奏的五度和声音程(),弱起、强起和长音、休止对比并置的节奏与悦耳、协和的五度音程相统一,使这一伴奏音型具有了浓郁的民族风情。纯五度音程在听觉上给人以沉稳的感觉,仿佛鼓声浑厚有力,表现了人们的团结和勇敢。这时,可以尽量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来描绘舞场上种种热闹的场景。b部最后8小节,旋律节奏舒展,以长音为主,显然没有前8小节那么热烈。这一部分可以理解为舞会高潮过后气氛渐趋平静的场面,这样,伴奏采用琶音式全分解和弦伴奏音型,情绪欢快而抒情,正好弥补了旋律中长音的单调,使乐曲丰满而具有层次感。

由此看来,分析乐曲要结合音乐的标题、旋律、节奏、音距、速度(如果是歌曲,还要结合歌词)等基本因素,并融入丰富的想象,从而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能烘托乐曲情绪和气氛、刻画出乐曲音乐形象的伴奏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伴奏。

二、 帮助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创造,选配合乎音乐形象的伴奏

高师学生将要从事中小学教育,他们所要编配的主要是青少年儿童歌曲伴奏。篇幅所限,下面笔者就以《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儿歌为例,引导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编配伴奏。

首先,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曲的标题、歌词、旋律、节奏等结合想象来分析音乐内容。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歌曲中有洋娃娃和小熊这两个音乐形象。用什么样的伴奏音型表现最合适呢?我们知道全分解和弦、半分解和弦、立柱式和弦三种伴奏音型各自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全分解和弦伴奏音型欢快、流畅、抒情;半分解和弦音型活泼、节奏鲜明、富有活力;立柱式和弦伴奏音型则浑厚有力,连续弹奏有行进的步伐感。显而易见,跳音式全分解和弦伴奏音型轻盈而跳跃,适合表现洋娃娃这一形象;立柱和弦式伴奏音型显得浑厚有力,更适合表现小熊这一形象。

接下来的工作是不是就要将伴奏音型按和声编配的方法填入歌曲呢?通常许多学生都会这么做,并认为编配工作到此就结束了。的确,这样的伴奏音型与音乐内容相符合,音乐形象也明确,音型也不单一。然而,伴奏织体的设计能不能使儿歌更加充满童趣,形象刻画更细致生动、更吸引人呢?答案是肯定的,真正的“创造”其实才刚刚开始。

确定伴奏音型后,笔者开始用讲解、举例、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旋律音区上、伴奏节奏上、音型的变化以及伴奏形式上多动脑筋:钢琴的高低音区属于色彩音区,高音区音色明亮、清脆,常表现流水、小鸟、儿童等轻盈、灵巧的音乐形象;低音区则比较沉重、结实、浑厚,常表现老人、笨重的动物、雷声、鼓声等音乐形象或沉痛、怀念、思念等情绪。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中就有一段旋律在音区上呈现变化,对它的伴奏,我们在编配设计时能否考虑借鉴呢?

在《瑶族舞曲》第一段的前半部分,伴奏的节奏型设计具有模仿舞步的特点,这里可否用来刻画一下小熊舞姿的笨拙呢?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儿歌中,我们能不能试着通过以上各式音型的节奏变化来模仿洋娃娃和小熊的各种动作表现,使歌曲的音乐形象更鲜明生动呢?

另外,伴奏形式常分为带旋律伴奏和不带旋律伴奏两种。带旋律伴奏,就是一手弹旋律一手弹伴奏的常见形式;不带旋律伴奏则是没有旋律的伴奏,它完全用伴奏音型的节奏来支撑歌曲,是一种纯粹的歌唱伴奏。两种伴奏形式会在音域、音量、节奏等方面使伴奏织体形成较鲜明的对比。省略旋律声部的弹奏后,右手能更多地参加伴奏声部的弹奏,从而使得伴奏织体及效果也起了显著变化:音域拓宽,伴奏声部不再局限于旋律声部的下方而向高音区扩展;音量更大,双手弹奏的和弦重复音使和声效果的丰满性与厚度增加;节奏多样,右手担负和声声部弹奏使织体组织设计上可以更加丰富,更富于表现力。[2]《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儿歌篇幅虽然短小,如若能展开想象、挖掘艺术表现力,在伴奏形式上下点功夫,那就更是了不起的创造了。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及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学生编配的伴奏就会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有的会在音区上下功夫,用低音区旋律表现小熊的笨重,用高音区表现洋娃娃的轻盈;有的则会在伴奏音型、节奏上动脑筋,用琶音式上行跳音表现洋娃娃舞姿的优美、娴熟,用的弱起柱式和弦表现小熊动作的迟钝、忙乱;有的学生干脆用不带旋律的伴奏,全曲简明精炼,富有节奏感;还有的学生会将几种形式结合起来,使简短的一首儿童歌曲更富层次,这样不但丰富了歌曲的旋律,使歌曲的音乐形象更加鲜明,更加充满稚趣,而且开拓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使学生学会借鉴好的、新的东西,并通过自己的想象进行加工改造,真正做到学为己用。

谱例3:《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学生编配伴奏举例

综上所述,想象与创造充满了整个再创作过程,想象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想象的体现。在高师伴奏编配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分析歌曲和乐曲,选择准确的伴奏音型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发展其创造力,使他们真正具备为歌曲编配伴奏的实际能力,使他们能运用这种专业技能给每一节音乐课带来欢声笑语。

为歌曲伴奏是高师生音乐学习的重要一课,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发展其创造力在歌曲伴奏中固然重要,但学生的文学修养以及和声理论、即兴伴奏理论等方面的系统学习也不容忽视,还有待教师的正确引导以及在教学中对知识整体结构的渗透,这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