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范文

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精选(九篇)

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

第1篇: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范文

记者从出版机构获悉,由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工匠精神原理与六大原则》即将全国公开发行,作为工匠精神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工匠精神学科开创的首部作品,将弥补我国没有工匠精神理论的空白,为企业界的具体实践工匠精神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记者就此访问了该书作者――明日星球董事长朱则荣。

《现代企业文化》(以下简称“文化”):请您谈谈工匠精神在全国企业中的实践趋势是什么?

朱则荣:本届两会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是在去年提出“工匠精神”的热点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2017年工匠精神的弘扬,建立在“立魂”“工匠文化”“职业操守”等深层次的工匠精神内涵上,并将工匠精神c“中国工匠”“中国品牌”“中国经济”紧密结合起来。

工匠精神的呼声这几年一直很高,最终落实到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是众望所归。工匠精神对企业界来说是很实际的一种热点落实,深刻体现了中国经济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兴起、建设新中国再到经历改革的三个发展历程中伟大的历史变迁,中国人从引进“洋机器”“洋货”到“艰苦奋斗”“自己动手”再到“引进先进技术”“中国企业走出去”,150多年来,“工匠精神”是应该与民族志气、民族自信、民族精神紧密融合在一起的国魂、精神与气魄。

同时也反映出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三个发展力问题:工业与手工业合理并存的问题,不能一味地发展规模工业、无人化而消亡了手工业,全球市场上的高端品牌基本保持的是纯粹手工或主要采取工匠制;速成经济过程中使企业迷失了本性,企业发展速度要慢下来,要从认真做好每一个产品每一件事情重新开始;消费升级的本质是中国人口对品牌文化内涵消费内容的追求,工匠劳动价值的赋能和文化溢价水平的赋值是品牌经济发展的本质,企业的战略方向和发展方式要变,从价格转向价值的输出。

我们回顾这一年来全国上下推动工匠精神的热潮,总体上发现困惑多于实践,其核心是缺少理论支撑,许多企业纷纷反映工匠精神的实践缺乏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工匠精神的来龙去脉到底是什么,全社会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企业如何塑造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如何在品牌经济中发挥重大作用,工匠精神无法和企业全员的工作态度紧密结合起来,工匠精神如何成为员工自我主动追求的精神,大学如何为企业输送具有工匠精神的新人,职业院校如何将职业专业发展与工匠精神结合起来……

《文化》:《工匠精神原理与六大原则》界定的是工匠精神的原理与六大原则。那么在原理方面有什么突破?

朱则荣:政府、产业、工会系统和企业在实践层面都遇到了多种多样的实践难题,其本质是对工匠精神本身的科学认识不足所引发的。这种认识可以归纳为对工匠的来源认识不清、对工匠与职业发展的关系认识不清、对工匠的分层结构认识不清、对工匠的特殊性质认识不清,从而导致了对“工匠”及“工匠精神”的认识上出现极大的意识混乱,实际的结果必然千差万别。

工匠精神原理的界定包括了四个方面:科学认识工匠精神、人类自工匠始、工匠精神品状密码、工匠精神中的科学。一共四章,分别界定了人类工匠的来源、人类职业形成过程、工匠的级别层次、工匠的手眼心脑与普通人的明显区别,从而深层次揭示人类工匠及工匠精神的形成方式与遗传性质。

从总体概括上讲,从南方古猿出发,人类历经了“能人、匠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240万年的进化,先有了“工、匠、精、神”,然后才有了“工匠精神”,然后又历经七次伟大的工匠式裂变,从工匠中分离出了人类万千种职业和产业全貌,人的手、眼、心、脑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而形成了工匠与众不同的特征、性质与级别划分,构建了人类品牌发展的基本本体。工匠精神原理揭示了:我们曾经都是工匠,我们来自于工匠,工匠作为万业之祖,工匠精神根植于我们每个人类的基因,并以品状遗传的特有方式承继于人类21世纪品牌经济繁荣之中。

公元前1530年5月1日,凯尔特文明中的第一德鲁伊Amergin(阿莫金)率领远征队成功登上爱尔兰岛,吟唱了一首著名的诗歌《阿莫金之歌》,其中包括“我是技艺精巧的工匠。”这首流传至今的伟大诗歌是作为第一德鲁伊发出的誓约公诸于世的,也被公认为最早的工匠精神誓约。作为一种职业誓约性质精神的最高追求,“技艺精巧的工匠”是凯尔特工匠建立在对生命灵魂、自然万物、技术发明、工匠技艺、完美表达、奢侈品使用经济价值基础上的最高精神世界追求,其工匠精神的本质是神圣的、永恒的、开创性的、完美主义的、极致创作性的、稀缺的。

这使得凯尔特工匠超脱于一般意义上的工匠,开创了许多永恒的经典产品形式、特有的思想表达形式、独有的文化表现手法。而凯尔特的手工技艺也因此保存至今,以手工技艺制作的各种精品没有被工业革命的大工业化制造所取代,相反成为遍布欧美的顶级高端品牌,享受最高的溢价空间。工匠们的制品与作品超然于一般意义上的物质产品形态,成为美好的文化内涵,高端典雅的追求形式,是王室、贵族、社会精英之间只有少数人才能拥有的极致精神享受,这一市场的特征使凯尔特工匠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职业化专业奢侈品创始者,为开启后来的全球品牌高端市场完成了伟大的奠基。工匠们创始万物的本能在凯尔特工匠中淋漓尽致地得到了发展,这种精神誓约的深刻意义改变了今天人们所熟悉的现代文明形态。

人类发展是以伟大的工匠式裂变来不断分离出百工、百业及至人类今天的所有职业与产业、社会与经济的。人类的工匠式裂变形式,是成系统地根据社会需要从工匠中进行专业、职业、职称化分离的重要过程。今天人类中的任何一种职业、产业形成的特征都是从工匠特有的学徒制中演变过来的,当一个领域的学徒制需要进行正式系统的学校教育、考试、级别和正式资格,在社会经济中拥有一定数量的专门从业人员,并拥有相关的专业团体、职业组织和监管机构时,一个新的职业就会派生出来,成为正式意义上的职业。当涉及到专门知识、技术、能力和专业晋级时,就会产生出“专业技能”作为职业属性,涉及到最高层次的研究、分析、成果的等级性评价时,就会产生出“职称”。当不具备分工分层的社会经济条件时,统一称为工匠,存储于“工匠”这种原生群体中。

由于人们熟悉了各自的职业、产业,而缺乏对人类职业产业分工的本质性的全貌认识和了解,就被职业所迷惑了,这种原生的工匠式裂变几乎无人所知,但又会发现自己的职业并不是工匠,但工匠精神又为何适用于各种职业和各行各业呢,从而产生了巨大的疑惑与困惑。而事实上,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从工匠中走来,脱胎于工匠精神的世界。

《文化》:现在许多企业在广告和新闻宣传中,都大量使用“工匠精神”作为广告语或宣传重点。请您谈谈“工匠精神”的要义?

朱则荣:工匠精神是以特有的“品状遗传”进行承继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工匠精神的遗传特点,注定了人类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具有工匠精神。惊人的飞越发生在4.8万年前那一刻,当居住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尼安德特人在洞穴绘制岩画,第一次给后世的人类留下他们的红色手印,以想象、表达、技艺手法、原料材质、展现方式等人类文明形成,人类文明所独具的精神世界横空出世,人类得以通过运用想象的精神世界――从此使人类以“精神世界”的特有方式来发展,人类以思想、想象、追求、精神、科学、文明来开始建构并繁荣精彩纷呈的梦幻世界。

工匠精神品状遗传特征是――只有当工匠或其工匠式裂变的任何一种职业中,出现有精神追求的工匠式的人,品状遗传就是精神感知、精神创造的方式被继承并发挥出巨大作用,从而使这个人具有了工匠精神,由于品状遗传的本质是超脱于物质层面的独立且纯粹的精神力量,因此工匠精神只有在极少数具有精神层面追求的人之中才会产生,是一种单纯的、纯粹的、自然的、精神的、非金钱的精神力量,品状遗传将产生工匠并创造品牌。

工匠精神的品状遗传被体现为具有想象空间、超越水平、开创习惯、完美主义、自然感知的最高精神状态,这种状态将物质与自然、产品与文化、想象与现实、梦幻与真实充分的结合,从而推动了人类进步、文明开创与物质、文化的深层变化。

英文中的工匠,是一个严格的分级系统,从中世纪开始工匠就分成三个不同的群体,最核心的是Master craftsman(大师级工匠、主工匠、特级工匠),中层的是Artisan(手工业者,通常意识上人们认为的工匠职业),后者是Journeyman(技工、熟练工)和Apprenticeship(学徒),许多人将后两者所代表的社会群体误解为“手工业者”或现代意义上的“工人”。但在发达国家社会结构和品牌经济中经常所指的工匠是专指――大师级工匠。

大师级工匠是工匠群体中最有影响力、拥有较高社会地位和巨大经济创造价值的人群,作为一种重要的荣誉和成就,他们是品牌输出国的主导经济力量,也是最有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战略竞争单元,是创始并运营百年品牌的关键力量。

中国远古的祖先们造字的时候,就已经从汉字结构的渊源中揭示了这个神秘而伟大的系统,作为中国人的遗传密码,只是不曾被发掘。

一直传承至今的工匠精神分别是“工”“匠”“精”“神”四个独立汉字以及“工匠”和“精神”“神”和“精”三种不同的组合关系,既代表着工与匠、工匠精神的不同等级的晋级关系,也体现了精神力量的伟大源泉,更深刻揭示了工匠精神的科学进步关系。

《文化》:工人是距离实践“工匠精神”最近的群体,企业如何实践“工匠精神”?

朱则荣:并不是每一个人生来就是工匠,也不是学校出来干几年就是工匠。工匠的手、眼、心、脑是长期训练的科学结果,这个并不是速成出来的,培养一名好工匠需要至少20年时间,当然每一个人如果努力,都有可能成为一名好工匠,未来是品牌经济的时代,也是一切真正的工匠最有发展前景的时代。工匠的科学性质决定了工匠的与众不同,工匠的身体Y构是人类中动作最敏捷、感知能力最强、制艺水平最高、技艺发挥作用最强的人类高阶群体。

一个工匠之所以能够处理更为复杂的物体制作、精巧制艺、技艺表达的工作职能,是经年累月中长期科学训练、动作习惯累积和神经触觉增强所产生的特殊劳动价值,这是普通人并不具有的特殊能力和运用水平。一个从未经过系统训练、技巧磨练的学徒、一个历经20年频繁熟练工作的工匠、一个拥有40年灵敏动作和触觉感知的大师级工匠,其技艺水平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资格和水平越高的工匠就越稀缺,因为他们所能创造的劳动价值是一个品牌最重要的宝贵财富。

手指的触觉同时也是消费者分辨各种品牌产品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人们喜欢用手摸一摸来感觉物质的表面,尤其对于经常要用手使用的物品,指尖所创造的感觉是评判人们对品牌产品喜好程度的重要方式,而创造感觉就成为工匠精神最核心的运用领域。

手对于工匠来说,工匠在制艺作品时需要格外细致精心,小心并耐心地处理制品中不同质感、弧线等给出的视觉水平,也需要在不同的色彩中寻找最佳色彩表达。眼睛对于大师级工匠来说,是色彩感觉和感知水平的发明者、创作者、创造者,他们清楚视觉感知是来自于物体在反射的光线作用下进入眼睛的东西,因此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掌握不同的色彩变化,对色彩的感知达到相当高的直觉判断水平。

工匠们为品牌创造并制造了足以引发用户产生大脑兴奋的机制,在核磁共振观察接受实验的对象时,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用户对自己不知道的品牌、不了解的产品、一般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会产生什么反应,但当看到自己喜欢的品牌时,大脑瞬间会产生非常强烈的兴奋,并且兴奋会久久持续,受测者的拥有欲望达到最高水平,这种渴望、欲望和拥有后的满足感、幸福感支配了用户对品牌的情感,这种渴望的热情和期望拥有的心理、拥有后的情感变化恰恰是工匠们创造的品牌产物,也是工匠与用户之间心与心的连接,精神与思想的交融,是品牌情感的脉冲、突触在不同社会群体间的紧密并联。

第2篇: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企业;工匠精神;弘扬

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从而引发了社会诸多关注和思考,一时间各大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都在讨论“工匠精神”。笔者就在老国有企业如何更好地弘扬及践行工匠精神进行浅谈。

一、深刻认识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精神理念与工作伦理品质,它包含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坚守专注的意志品质、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并非一般人所认为的一项简单机械的日复一日的重复性体力劳动,而是一种持续性的创造过程,是一个不断对技艺、产品进行提升完善的过程。精业与敬业是工匠精神的核心。

世界工业强国的形成与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密切相关,工匠精神是德国制造业过去一百年成功的钥匙,这种精神让“德国制造”声名显赫,让德国百年工业品牌扎堆出现,也让德国在欧洲经济一片困顿时能保持一枝独秀。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制造业大国,但中国制造给人印象是质量不高、价格便宜。这是因为中国很多企业过度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对严谨的工匠精神缺乏足够的认知和实践。总理在今年两会上的话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二、企业如何更好地弘扬工匠精神

弘扬工匠精神对国家经济发展、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及员工个人技能提升都是无容置疑的正能量激励作用,但如何在企业具体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弘扬工匠精神,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统一员工思想认识

工匠精神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口号,工匠精神体现着专心、专注、专业的职业素养和精打细算、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体现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优秀品质,企业需要将它融入到研究、设计、生产、质量、经营、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之中,把热爱变为执念,把精神变成行动,在追求一种态度的同时,把产品和服务做得精益求精,保障企业的稳步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将工匠精神纳入企业文化建设阵地中极为重要,通过耳濡目染、言传身教,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员工牢固工匠意识。企业通过标语、宣传栏、条幅、报刊、会议等宣传方式,让员工真正理解工匠精神的本质,埋下工匠意识,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行动,甚至一些简单的口号,让员工能够对本职工作有更深的认同感和荣誉感,更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能够以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投入到生产中的每一个细节中。

2、加强员工技术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工匠精神需要精湛的业务技能,技能提升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教育。企业要重视员工技术教育工作,不断完善员工技术培训制度。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员工技术教育培训安排表,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专人负责实施,做到月月有学习、季季有教育,并及时对员工理论和实践技术教育情况进行记录、考核。并且在制定长效科学的学习教育计划的同时,更要注重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开展灵活生动地学习教育方式,抓住员工的学习兴趣点。如从单一的技术人员上课、全员考试形式,可适当变为员工每月轮流当一回“主讲人”,或者不同班组的员工进行互相技术PK比赛,又或者举办个寓教于乐的技术知识有奖竞赛等,从而活跃员工学技术的氛围,增强员工学技术的兴趣。同时,为了提高企业员工整体技能水平,还要采用不同形式对技术尖子“压担子”,通过技师讲堂、导师带徒、技能大师工作室、接班人培养等多种平台,发挥蓝领精英的领军作用,做好传帮带,让更多员工可以共享技术经验,进一步帮助员工快速成长。

3、大力开展技术比武,进一步锻炼员工技能。

无论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都离不开人这一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即便是制造工艺水平非常发达的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也都需要靠一些技能水平相当高的人员从事这些手工劳动。因此在一些工艺流程复杂、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化工生产企业而言,员工的技术素质对企业安全生产、高效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技能人才的脱颖而出需要更多的平台,技术比武是集中展现技能、高手过招的好舞台。基于这一认识,以“锻炼岗位技能,提高技术素质”为目的的职工技术大比武活动,在我单位已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十余年,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不断深化、创新技术比武的效果和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员工参与,也选拔和培养了一大批技术过硬的岗位能手,为提高岗位员工素质,增强企业安全生产技术含量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进一步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

4、拓展激励方式和渠道,提高技能人才自豪感。

企业在对技能人才进行奖励,既要有直接的物质奖励,如奖金和疗休养方式外,还必须重视其它激励渠道的开拓。因为在这个日益重视个人能力发展的时代,必须充分重视员工自我发展的意愿。在制度的设计上,必须提供专业发展通道和职务发展通道两条并存的通道,让优秀的员工拥有更多成长空间。

在专业发展通道的设计上,要完善技能评聘机制。企业都应该建立、完善职工的素质档案,实施职工素质目标管理评估体系,缩短了青年工人技术资格申报的年限,为广大青工晋升技能等级开辟了一条快速通道。在职务发展通道的设计上,可以建立技能人才信息库,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优先权。企业相关部门可以对历届技术比武中的获奖选手、技术尖子、日常工作中的技术能手等加强跟踪培养,促使职工岗位成才,更要提供跨岗位发展的优先权,要让那些综合素质较高、技术精湛的员工,在具备了职务岗位专业素质的前提下,可以提供比其他员工成为班组长、工段长、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甚至是领导岗位的优先提拔权,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员工学技术的积极性。

总之,工匠精神是现代工业制造的灵魂。寄语芦山学子时指出:“工匠也可以成为大师!”。围绕制造强国建设的战略需求,需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传承工匠精神,专心专注钻研技能,才能使我国成为技能人才强国。企业更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践行工匠精神,有效地激发员工学技术热情,增强技能人才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培养和选拔出更多高技能人才,从而为企业的高效、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付永守,《工匠精神》

第3篇: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工匠精神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所以有媒体将其列入“十大新词”予以解读。曾经,工匠是一个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职业,木匠、铜匠、铁匠等,各类手工匠人的精湛技艺被广为传颂。现在,随着社会进步,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的工匠精神却永不过时。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谈及“工匠”精神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和有形的产品联系在一起。但是,有形的产品制造需要“工匠”精神,而无形的企业管理更需要“工匠精神”,比如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追溯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的文化治企历程,不难发现“锡电工匠”们的“精雕细琢”。

一、传承“技艺”,把握精髓

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工匠传承的“技艺”。1.上级公司指明了前进方向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确立了“四个服务”的企业宗旨、“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现代公司的战略目标、“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理念,全面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着力塑造“国家电网”品牌,先后明确了公司基本价值观、发展战略行为规范以及“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同时,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统一价值理念、统一发展战略、统一制度标准、统一行为规范、统一公司品牌”的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统一的企业文化体系,也为无锡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2.地域文化提供了丰富滋养地域文化是深厚的历史积淀,是一方百姓的精神血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域文化的哺育,企业文化不能没有地域特色。从泰伯南奔吴地播散文明、开发江南,到荣氏家族实业救国、造福社会;从20世纪80年扬“四千四万”精神开创“苏南模式”,到当前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的必胜信念,都生动诠释着优秀、独特的地域文化。无锡人有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有敢闯敢试、善作善成的胆识魄力,这些是推动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和制胜法宝,也是无锡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为无锡公司企业文化增添了思想资源、文化启迪和精神动力。3.企业自身悟出了技艺真谛无锡公司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能够促进组织发展,但也必须遵循客观的发展规律。为此,公司坚持“上不脱离国网公司、省公司已有文化体系,下不脱离地方、无锡公司文化积淀和员工文化需求”的基本原则,提出要传承发扬“务实、精益、创新、进取”的文化特质,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安全生产、电网建设、优质服务等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将公司倡导的核心价值理念成为员工奉行的行为准则,使公司的目标成为员工的追求,使企业文化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制造“工具”,探求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锡公司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不是宣传,而是一项管理实践,需要开发和应用“工具”。1.工具一:《工作信条》无锡公司制定出台《工作信条》,并将其作为国网公司价值理念在具体操作层面的深化。《工作信条》就是用自己的语言,落实上级文化理念的一种尝试和探索,比如提出了工作观“业务+改进=工作”、持续改进就是对国网公司“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的诠释。《工作信条》如同一本通俗易懂的辞典,使核心价值理念自然“内化”到员工心中。2.工具二:三项标准动作公司提出做好工作、改进提升的三项标准动作,即让问题暴露在阳光下、PDCA自律循环、最佳实践共有化。“让问题暴露在阳光下”倡导的是透明开放的管理环境,例如公司在内网设置问题管理平台,实现了问题的闭环管理。“PDCA自律循环”,倡导的是永不满足现状的追求,不断提高运营质量,例如深入开展同业对标管理。“最佳实践共有化”倡导的是共享学习的氛围,搭建提升业务水平的平台,例如常态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3.工具三:开展文化评价无锡公司深知优秀的企业文化落地难,考核更难,自始就深入开展企业文化考核评价的攻关。按照起点公平、过程公开、结果科学以及能反映主观努力成果的原则,研究制定企业文化评价方式和考核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模型,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标准,加强和改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管理,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座谈访谈、明察暗访等多种手段和途径,对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实时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促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同时,建立完善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先进激励机制,制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典型培育方案,努力培养实践企业价值观、代表企业形象、有典型示范价值的领军人物,激发干部员工加快建设统一优秀企业文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独运“匠心”,慢工细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曲折的系统工程,正如同工匠的“慢工出细活”。十年奋斗历程走出文化治企漫漫路。从无锡公司在2006年确立了“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文化治企”的管理思路,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十年来,无锡公司直面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紧随国网公司、省公司前进步伐,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和员工基本诉求,全面建设适应企业生产体系的优秀企业文化,引导干部员工建立良好的心智模式,养成良好的做人做事习惯,向文化力要生产力,始终保持省公司系统同业对标综合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为实现公司的目标愿景提供持续、坚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企业文化发展丰富文化治企新内涵。企业文化是在变化发展的,工作观的改进就印证了这一点。近些年,无锡公司持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在开展企业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业务+改进)Re=工作∪价值”社会责任工作观。社会责任工作观是原有工作观的改进,是全体干部员工坚持不懈挖掘、诠释、践行的结果,充分彰显了供电企业的责任担当。创新实践试点开启文化治企新篇章。企业文化的形成是点点滴滴的长久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近期,无锡公司在修编企业文化建设行动计划,提出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实践试点工作,拟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开启文化治企的新篇章。面向“十三五”,无锡公司提出实施高水平建设“世界一流电网”、高标准建设“国际一流企业”、高质量对接地方发展规划三项工程。我们相信,无锡公司将全面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传承发扬“工匠”精神,将这三项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 吴涛.加强文化建设弘扬工匠精神[J].建筑,2016,(7):117.

第4篇: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范文

从前,国内企业热衷于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从而忽略了产品的灵魂。工匠精神与之相反,强调企业要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持续改进工艺,强调精益求精,强调对匠心、精品、完美的坚持和不断追求。工匠精神,重要的不在于工匠的方法;重要的是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持续精雕细琢、永不满足、永不妥协、永远跟自己较劲、追求完美的态度。

优质产品一直是市场竞争取胜的法宝,过硬的质量才能赢得消费者口碑,每个企业都会筑牢“以质量树信誉,以信誉拓市场”的这样一道生存和发展的“防火墙”,而精良产品则是企业占领市场最有说服力的“名片”。

打造优质的产品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对工作执著、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

工匠精神最讲究表里如一,没有瑕疵;是将99%提高到99.99%。好木匠做的柜子,背面与正面都是一样的。用手做事,那是工人;用手和脑做事,那是工程师;只有手、脑、心并用,那才是工匠。要成为工匠,就必须像一个艺术家那样,既用手,还要用脑,更要用心,去营造一件完美无缺的艺术品。有了细节的完美,才可能有艺术品的完美;有了对细节的关注,才可能有精致的产品。

企业要打造出精品,每位员工就得像“工匠”一样,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对待质量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每一道工序、每个节点,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使自己所生产出的产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和推敲。“差不多就行了”的产品必然被市场淘汰。

追求技术创新需要“工匠精神”。企业要在竞争中处于主动,不断创新至关重要。“工匠精神”专注于手头工作,追求极致的专业水准,制造出卓越的产品,匠人追求的是对工艺、技术与科技的陶醉、痴迷与精益求精,崇尚的是“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匠气”作风。没有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著、对品牌文化的负责态度,没有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创新活力,就不可能在工作上有所突破,在创新领域推陈出新。

第5篇: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研究现状

0引言

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培育,虽然在新时期中备受关注,但是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的融入毕竟比较浅薄,即使工匠精神的应用能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然而实现工匠精神的应用并不简单。自从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后,学术界对工匠精神的研究进入了热潮阶段,学者们对工匠精神的内涵以及应用现状等展开分析与研究,却发现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困难重重,应面向工匠精神的内涵与职业教育现状,以可持续发展职业精神培养为核心,克服传统教育理念的局限性,切实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1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概述

工匠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职业文化之一,比对现代对职业工作的认识,工匠精神中包含了古人对职业发展的理解与看法。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一共有两点,一是敬业精神,二是职业素养,这两点是学术界所公认的。敬业精神是指的热爱岗位工作,并在工作中全身心的投入从而进入到忘我境界后形成的奉献精神。具有敬业精神的人,会发自内心忠于自己的职业,并专注于事业,就像老一辈的医生和教师一样,他们干一样爱一行,注重于在岗位上寻求个人价值。职业素养,是指的所要人在所要从事的职业上形成的观念与内涵,对于工匠而言,其职业素养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虽然他们没有较高地文化水平,但是掌握了所从事工作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对于工作上的事能见微知著,运用所学知识与一切办法去解决工作上的难题。

2影响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因素探析

由于职业教育体系与办学水平等影响,职业教育难以有效在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且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精神的培养也没有很好地渗透到专业教学中,这都是由于以下因素造成的:(1)社会因素影响。社会对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影响,是从企业发展和市场人才招聘渠道形成的。经哼多数进入职业教育的学生,很难在现有升学机制下进行深一层的学习,且多数群众都认为职业教育低于高校教育,以致于教育制度以及资源显著落后于高校教育。企业本身缺乏完善的就业准入制度,没有对岗位就业制定完善的要求,缺乏健全的职业精神评价、激励以及惩罚机制,以致于员工在招聘是多数采用量化考核指标。职业教育也难以针对企业的岗位要求,在校内教育和实习中营造优良的工匠精神氛围,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培育。(2)职业教育自身的影响。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培育的影响,在于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不足,及时学生技能水平与企业需求差异逐步缩短,但是学生难以适应岗位工作。这是因为职业教育发展中由于能力本位论的影响,多数都是以企业当下发展为教育背景,缺乏企业及行业未来发展的认识,那学生有怎么能适应岗位工作发展呢?可持续职业精神的培育,要求职业教育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职业精神培育难以渗透到专业教育中,以致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影响有限。(3)学生发展影响。从企业岗位需求以及职业教育发展角度来看,实现工匠精神在学生发展中的融入,对于学生而言有利无害。但是多数进入职业教育的学生,都是因为成绩和文化因素等难以进入普通教育系统中深造,所以其学习目标定位在“求一技之长,谋一份好工作”上,这样的观念导致学生尤为注重技能的培养,却忽略了文化与精神的培育。即使有些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也没有深入明白其内涵的价值,导致不少学生缺乏优良的学习习惯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品质,不利于工匠精神的塑造。因此,想要在职业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就必须意识到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克服这些因素的影响,全面渗透工匠精神。

3职业教育中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研究的反思与策略

3.1反思我国职业教育中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研究现状

我国经济逐步转型发展时期,这个阶段中需要大量的工匠人才,为我国经济以及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立足根本,只有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在人才教育中实现工匠精神的渗透。我国正在从制造大国转变成创造大国,高端制造业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端人才,以缩短与强国之间的差异,缩短中国产品与德、日、美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基于各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发展现状,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既要为科技进步培养创新人才,又要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工匠精神技工队伍,以促进我国经济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企业发展角度来看,新时代企业发展需要工匠精神的支持,缺乏工匠精神企业就会陷入发展困境。经济转型发展下企业发展也要实现创新与升级,才能使用大的经济发展环境。依据现阶段的企业发展调查发现,全球中超出200年发展历史的长寿企业中,由日本与德国囊括前两名,这是因为这两国企业注重于传承工匠精神经,尤为注重企业产品质量的改进,将精益求精当做是职业价值追求。但我国很多企业缺乏对长久利益的关注,更为关注眼前的利益,企业工匠精神理念的缺失,难以实现企业长久、健康发展。所以从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现状来看,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缺失,是因为人才培养途径中,思想引导和实践认识规划滞后,导致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融合不足。

3.2职业教育中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

职业教育要从学生的实习以及就业观入手,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用思想教育引领学生正常的认识就业,树立优良的择业观与发展观。实际教学中应引入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引领校园与社会实践活动,多进行典型示范以及榜样激励,从而展开职业精神的培育,加强学生的责任感。第一,职业教育应借助企业与社会资源,坚持提升教师的素质,依据教师的教书育人职责,在校内营造优良的风气。职业教育应狠抓师德建设,建立校外进修机制,鼓励教师参与到社会实践与校外挂职中,借助这些资源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做好职业理想以及职业道德等宣讲教育,从而提升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培育效果。第二,合理应用各种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全面渗透工匠精神。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应贯彻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工匠精神的全方位渗透。鉴于此,职业教育应大力引进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职业性、实践性强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导入工匠精神,实现人才的职业性教育目标。现阶段有研究发现,职业教育应实现课程体系以及教学体系改革,加强实践教学与实训环节,进而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创建优良氛围,保证工匠精神内涵能渗透到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因此,职业教育应该建立相应的教育制度,为工匠精神融入到职业教育环节中提供相应的制度性保障。制度的建立还能克服机制体制上的障碍,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理念下,实现工匠精神的全面的渗透。第三,借鉴国外教育经验,促进职业教育精神培育。职业教育应实现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创造潜力的培育与挖掘,但我国职教中工匠精神的培育经验不足,需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国内外的工匠精神理念比较相似,将国外培育经验融入到我国职业教育中,能优化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融入。具体的可借鉴日本“职人文化”和德国“工作伦理观”,注重企业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展现,借助合同与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合作,保证专业教学、实训课程等与企业文化、岗位工作融合,从而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第6篇: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范文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市场逐渐出现饱和,虽然国家始终在支持鼓励非公企业的发展,但是非公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依然处在劣势,为了维护企业稳定运转,企业在管理中势必会做出一些损害员工利益的事,例如裁员、降薪等,这样虽然能减少一部分财政支出,但是很多员工会因此而失去工作,损失的最终是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这就需要企业工会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全心全意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笔者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企业工会的日常工作中,为加强工会精细化管理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企业工会 工匠精神 非公企业

一、“工匠精神”与非公企业工会之间的关系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的精神理念。它包含两层内涵,第一层是具有一流技艺、精益求精的匠人;第二层是具有追求完美的一种情怀。总的说来可以概括为追求完美、创造极致、创新超越。在今年两会上,培育“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这足以看到“工匠精神”对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企业工会企业管理者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既要密切联系职工,了解和掌握职工群众的意愿和利益诉求,维护职工队伍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又要配合企业组织开展生产活动和技能比拼,以实现职工与企业双赢的局面。因此,培育职工的“工匠精神”,业已成为当下工会工作的新课题。

工会是企业内部职工维权的一种组织,它代表的是企业员工的广大利益。当职工的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工会应该发挥出一定的作用,为职工维权。这里所谓的工匠精神,就是要工会组织本着工匠的创造精神、品质精神、服务精神:追求完美、创造极致、创新超越为广大职工谋利益。

二、现如今企业工会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非公企业工会地位问题

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在企业中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因为不属于国有企业,因此企业内部的党内建设是不完善的,而我国企业工会的建设往往是伴随着党建进行的,这就造成现如今非公企业工会在企业各种组织中没有太高的地位,不仅仅企业相关领导没有将工会放在一个较为权威的地位,就连工会的服务对象基层员工也对其没有抱有太大的希望,在遇到权益受损时,很多职工都选择隐忍而不是有效维权,这其中有一部分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但更多的是非公企业工会地位较低导致的。这样长期恶性循环下去,工会会员也早已忘了组织成立的初衷,从而出现了职能的扭曲。

(二)职工入会问题

《工会法》中对职工入会有着明确的规定:工会是企业职工自愿参加与组建的群众组织,但是真正在非公企业中并没有本着自愿性这一原则,很多职工都是被迫加入公会组织,有的职工是带有某种利益性加入了公会组织。工在自己的权利和利益诉求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下,会认为工会是可有可无的组织。职工会担心工会是否可以代表并维护职工利益,入会与否有没有区别。工会要让职工亲身感受到加入工会中存在一种优越性,这样职工的积极性会更高。

(三)工会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问题

目前非公企业工会工作人员在立场站位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很多人在其位不谋其职,不能代表广大职工的利益,对于职工的维权不放在心上,本着敷衍的态度对待上访员工。作为基层职工本来在企业中就属于弱势群体,,唯一能够维权的组织便是工会,当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往往将希望都寄托于工会组织上,但是由于工会人员的不称职使这唯一的希望破灭,随着职工的工作热情也会消退,工作积极性降低,对企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个别情况下还会出现一些仇恨社会、报复社会的情况,给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隐患。

三、将工会工作与工匠精神联系在一起有何好处

企业工会是企业管理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在职工的切身利益受到广泛关注的前提下,有效维护广大职工的根本权益是工会工作的基本要求。工匠精神的提出,很好的对工会下阶段的工作重点进行了概述与诠释,对非公企业工会而言,工匠精神是其发展建设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着力点,将工匠精神和工会工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有以下好处。

首先,能够有效地推动各级工会组织在“建起来”的基础上,切实“转起来”“活起来”,使基层工会成为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活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第二,能有效地发挥出工会组织在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作用。我国现如今已经步入市场化经济,为了在新的经济体制下长久发展,各个企业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其中岗位的变动是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步,这其中势必会损害某些职工的利益,这就需要企业工会主动参与。而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工会工作当中,有利于会员们积极维权,细致工作,使得体制调整工作顺利进行,为构建和谐企业作出积极贡献。

第三,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工会的整体工作水平。

第四,有效地提升工会干部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增强工会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形成一支工作努力、作风民主、思想活跃、善于创新的工会干部队伍。

四、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工会工作中,实现精细化管理

(一)工会领导加强思想重视

作为工会领导,首先要加强对工匠精神的认识,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意识到工匠精神与工会日常工作有着巨大的关联,同时还要清楚当前工会内部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管理问题、风气问题等,只有对组织的现状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对症下药,将组织带上正规。

(二)将工匠精神融入工会建设中

1.提高工会会员意识:工会要加强对新会员的思想教育,从入会仪式开始就要将工匠精神灌输到每个会员的心里。非公企业工会由于规模不是很大,所以不必设立太多的等级,但领导人员要及时深入基层,将工作的职责,入会誓词、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工人阶级伟大品格等进行上墙,对新会员进行教育引导,提升会员素质,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

2.加强职工思想教育:非公企业工会可以根据职工对政治思想工作的理解和需求,聘请职业学校的政治教师和社会学教师,以“形势教育”“成才在岗位”“敬业与奉献”“职业与修养”等为主题,将形势教育与职工思想现状相结合,将主题教育与公共教育相结合,将身边的先进人物与职工成长成才相结合。教育过程中不但要有感人的事迹,还要有感人的思想;不但要有对形势的一般看法,还要有结合自身发展的看法;不但有公众接受的思想,还要有指导个人成长的观点。用实例进行教育,这样会更有说服力,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丰富职工文化活动: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倡导“工匠精神”就离不开企业文化、职工文化这一有效载体。根据企业实际,找到企业文化、职工文化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点,弘扬当代的“工匠精神”。非公企业可以模仿一些国有大型企业来加强工会建设,例如搭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职工文化活动组织网络,包括基层职工艺术团或文艺演出队伍、企业五星级职工俱乐部、企业报联谊会等载体和平台,让基层职工有展示才华的阵地。将“工匠精神”本身应有的诚信、互助、友爱等高尚品质润物无声地融入职工文化活动中,雕塑职工精神,丰富职工生活,提升职工能力和工作积极性。

(三)践行“工匠精神”

一个充满活力的工会组织,不仅需要天马行空的创造力,也需要踏实地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工作态度,践行“工匠精神”就是要做到对基层职工负责、认真去做、精雕细琢。面对我国社会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要全方位的做好工会精细化管理工作,认真解决企业发展与职工日常工作生活中将要面临的诸多难题,要求企业工会组织和各位工会公职人员肩负起重塑“工匠精神”的责任,同时也要鼓励工会工作人员继承“工匠精神”,积极拥护工会事业,积极营造重塑“工匠精神”的氛围,努力将“工匠精神”深入到工会工作的每一部分,逐渐细化工工作的管理事务,培养工会员工养成良好的工匠习惯,用严密仔细、精益求精、尽心竭力的“工匠精神”努力做好做实工会精细化管理工作,提升标准化、精密化管理水平,真正落实践行 “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 李巍刚.加强电力企业工会建设的若干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4).

第7篇: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传承;培育;困境

作者简介:吴玉剑(1986-),男,安徽安庆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素质教育;刘燕(1988-),女,安徽池州人,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2015年江苏省高校哲社课题“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学生劳作意识培育路径研究”(编号:2015SJB497),主持人:王生雨;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2016年度立项课题“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培育路径研究”(编号:CDGZ2016034),主持人:吴玉剑。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4-0082-04

2016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时间引发社会的热议。学者们对工匠精神的关注和研究也日益增多,时下的研究多聚焦在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外延解读、如何传承古代优秀的工匠品质等方面。细致分析多数学者的观点,不难看出他们所认为的工匠精神的共性特质在于劳动者立足职业岗位,不断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孜孜以求地追求产品质量。从这个视角看,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既是对劳动者“才”的要求,更是对劳动者“德”的考验。

一、我们何以需要工匠精神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领域存在突出的供需结构性矛盾。一方面产能过剩,关键技术缺失,企业生产的产品总体处于中低端水平,优质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可支配收入迅速增长,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急切渴望获得更高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国内优质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出国(境)采购成为了他们无奈的选择,从日常生活消费品到电子产品,国人的海外抢购热时常见诸报端。由此细想,国内的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存在很大的不对称性,即生产规模大多数处在中低端水平,产品供给并不能有效满足社会急速增长的优质需求,而这也促使我们不得不去深思经济转型升级的出路和对策。国家大力倡导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解决供给与需求错位矛盾指明了政策方向。然而,工业进程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仅仅依靠生产设备的更新,更需要劳动者(工匠)自身技艺与职业素质的提升。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在传承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上既义不容辞又责无旁贷。一直以来,学生找不到满意工作,企业招不到合适员工,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始终存在,结构性失业反映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不一致性。事实上,在与就业市场和行业企业的接触中,高职院校也逐步意识到培养学生专注、刻苦钻研、追求卓越等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是囿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障碍,高职院校在传承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方面面临着“内忧外困”的尴尬局面。

二、文化之困:历史文化传统的偏见与社会价值导向的异化

(一)历史文化传统的偏见

从庄子的“技进乎道”到清朝魏源的“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他们提到的“技”指的就是工匠精神。但是在古代重农抑商,崇本抑末思想影响下,工匠的技能被误解为奇技淫巧。在古代“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序列中,工匠的社会地位不高。在我国传统学而优则仕的文化思维中,倡导的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读书改变命运”的观念影响至深并沿袭至今,认为处在劳心层的管理者地位远远高于出力的工匠。身处学校的学生们最大的梦想依然还是想成为“人上人”的管理者,并不想长期成为“受人管”的一线技术工人。纵览中国古代社会,其实我们并不缺少工匠和工匠精神,但是确实有许多优秀的工匠精神和历史传统没有很好地被传承和延续,工匠被社会矮化、工匠精神的日渐式微,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孕育精神的工匠文化的缺失与偏见。一言以蔽之,我们缺失的是培植、传承工匠精神的文化土壤和历史传统。

(二)社会价值导向的异化

异化本是哲学范畴的概念,指的是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了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物质财富的迅速膨胀让许多人茫然不知所措,处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环境中,社会价值导向也隐然地发生了异化。“一心只读圣贤书”、踏实钻研、埋头苦干的工作态度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屑和冷嘲热讽。首先,社会风气日益浮躁和急功近利,许多人梦想着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不劳而获,他们崇拜的是财富与名利,并不是高超的技艺,加之长期受“普高职低”思想观念的影,社会对工匠价值缺乏高度认可与尊重。很少有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长大后去从事制造业一线工作,去做一个默默无闻而又辛苦的技工。这同样可以从社会对现代学徒制的态度中可见一斑。社会公众尤其是学生的家长始终对高职的现代学徒制抱有误解和偏见,认为自己的孩子与企业签订学徒制合同就是务工协议书(合同),参与积极性极低。须知道,现代学徒制是培养优质工匠、培育工匠精神的有力载体,缺乏充分的企业实践而单纯依赖学校教育则很难培养出众多优秀的工匠。其次,中国人的工作态度中“差不多”思维根深蒂固、由来已久。在有着浓厚工匠文化的德国与日本,匠人们都能精益求精地提升自己产品的质量,深入剖析其中缘由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一个共性的特质在于这两个国家的工匠(匠人)们皆秉承严谨、认真的处事态度,将工作做到最好和极致视为自己的人生准则,甚至视做好产品如同信仰宗教一样虔诚。反观我们自己,早在几十年前,胡适先生在其《差不多先生传》中讽刺了当时中国社会那些处事不认真的人。从处事不认真到处世不认真,许许多多的人就在“差不多”的圈套里度过一生。“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时至今日,这种心态仍然是许多人处事的真实写照,以这样的心态来对待职业岗位中革新技术,提升质量,恐怕只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由此观之,工匠精神并没有成为当前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与社会心理。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长期以来我国整体的消费水平偏低,消费者对优质和高端产品的需求不足。这段时期,产品数量的供给占绝对的主导,即生产供给首先要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重点解决温饱和“有无”的问题,根本无暇顾及甚至也不需要思考产品的工艺改进和质量提升。企业生产中需要优先考虑的是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外加市场调节的缺陷,企业很容易陷入以追求最大利润为价值取向,强调短期见效、快速盈利的生产惯性和思维定势。另一方面,中国工人结构的构成主体是农民工,这一群体极少受过系统的技术学习与培训,技术素养本身就存在天然的缺陷。企业追求生产数量的惯性思维,工人的天然技术缺陷致使职业价值体系异化为唯快、唯量,盲目追求生产速度、一味追求生产数量,忽视甚至于漠视产品质量,更有甚者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而去生产有毒、有害产品。

三、制度之困:工匠培养制度的缺失与市场管理制度的失位

(一)工匠培养制度的缺失

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制度是一种人们有目的建构的存在物。制度的存在,都会带有价值判断在里面,从而规范、影响制度内人们的行为。工匠制度并不是外生给定的,而是在经济社会体制系统的长期运行中内生的。大量优秀工匠的涌现需要培植工匠精神的深厚文化土壤,更需要融入这些优良文化基因的工匠制度。

2015年的“两会”过后,“工匠精神”成为热词,不仅仅是制造业,其他行业也都在热议如何培养工匠精神。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热度过后我们必须冷静地思考,工匠精神培育在现时还只是“口号式的存在”、理论上的存在,国家层面支撑工匠精神培育的政策法规和具体制度寥寥无几。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政府的主动参与和高效作为,以保障政策与制度供给。首先,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崇尚实业、崇尚工匠精神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尽早尽快出台一系列可具操作性的制度文本,为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提供可以参照的标准或依据。其次,逐步构建企业深度参与的校企合作机制。显然,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新型模式和有益探索,但是,校企深度融合问题仍然是制约现代学徒制向前发展的瓶颈。政府要继续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给予学校更多的自,以优惠的政策与制度引导企业想参与、真参与,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功能,破除以往空谈企业社会责任、流于形式的“捆绑式”校企合作模式,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新机制,充分发挥现代学徒制在传承和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上的最大效能。

(二)市场管理制度的失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各类市场管理与质量管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的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不够,标准普遍偏低。尚未建立完善的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质量安全违法成本偏低,没有形成如同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一样严格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此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仍在路上,政出多门、相互扯皮推诿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执行力不足。市场管理制度的失位所引发的最严重后果便是企业缺乏消费者至上的生产与服务理念,生产与服务始终徘徊在中低端水平,形成产能过剩而消费者的优质需求却得不到满足的错位性生产格局。

工匠培养制度的缺失与市场管理制度的失位在外部环境上给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带来隐忧,突出表现在:一是导致高职院校自身陷入角色的困顿。由于国家缺乏顶层设计、社会和行业中缺乏相应制度,在工匠精神培育中,高职院校没有可资参考的政策框架和制度文本,难以构建富有成效的教育模式,也就很容易陷入将其与说理性素质教育和传统知性道德教育等同的认知误区;二是造成高职院校的师生参与动力不足。行业企业工匠制度极不完善的外部环境将会诱使高职院校的师生认为工匠精神是“可有可无”和“似是而非”的虚拟存在,很难让他们对工匠精神产生理解和认同感,参与动力不足,那么,久而久之,在日常教育教学和实践中,缺乏实践载体与平台依托的工匠精神难免会有被边缘化、被忽视和遗忘的危险。

四、模式之困:培养模式的“技术主义”偏差与教学模式的“说”与“做”悖论

(一)培养模式的“技术主义”偏差

工匠的成长和工匠精神的养成既要依靠学校教育与实践,也要依赖于其日后在职业岗位上的培训和提升。但是,按照一个人职业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个人职业前期的教育至关重要,它会影响一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甚至决定个人一生的发展命运。自我国职业教育肇始,就被冠上了“差生的教育”的帽子,高职教育自然也身陷囹圄。即使是从事高职教育的局内人也当局者迷,很多人也将高职教育狭隘地理解为技术教育,推崇技术至上,过分张扬工具理性,忽视了学生价值理性和人文素养的培育。教育理念的偏差集中表现在办学导向与培养模式的误区。不少职业院校存在重视技能传授、文化教育,忽视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多年来形成的优先保证就业和满足糊口营生的办学导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很多职业院校对“传技”和“育人”关系的把握出现了偏差,甚至片面追求升学和“绑架”技能大赛。马尔库塞认为“技术理性就是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张扬必然导致价值理性衰微”,其后果是将会把效率置于绝对优先的地位,忽视“工匠”自身的存在与需要。基于单纯技术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其鲜明特征是培养的学生“外强中干”,他们崇尚技术改变一切,要求技术最优、生产最大,却背离了技术为人服务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体系中“说”与“做”的悖论

不难发现,当下的高等教育普遍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说”的多“做”的少。教师理论课所占比重很大,实践课课时少且质量难以保证。首先,表面上看来校园十分热闹,老师忙着评职称、报课题、跑项目,学生热衷于创业、出国、考研,看似热闹实则充斥浮躁的大学校园并没有太多人愿意静下心、沉下身,踏踏实实去做、去认真实践。其次,受体制机制的影响,当前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中企业的参与度并不高,校企合作也只是存在表层组织建设上的合作,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深度融合。与此同时,高职的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工作实战经验,故而教学中不自觉地就陷入了“说”的多而“做”的少的窠臼。凡此种种,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应然与实然的悖论性问题,即以鲜明实践性见长的高职院校,其教学模式中原本应是“说”与“做”平分秋色、学做并用,抑或是“做”应比“说”更胜一筹,但现实的情形却是高职院校中“说”的远比“做”的好,“说”的好听,“做”的却并不一定好看。显然,这与我们所熟知的“学中做、做中学”的职业教育原则和规律相违背。仅仅靠说而不愿去认真踏实做的工匠恐怕很难认知、理解并具备工匠精神,如此这般,产品质量与效率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

工匠精神并非舶来品,在我国古代文化中也有其雏形。“庖丁解牛”、“班门弄斧”等能工巧匠的故事广为流传,曾几何时,精益求精的工匠们推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让世界为之注目。但是,在工业化进程中,为了追求速度和规模我们逐渐遗失了当初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工匠品质,满足人基本的需要遮蔽了工匠们追求卓越的匠心。正如有些学者所言,在很多I域,工匠精神已经缺失很久了,粗制滥造似乎成为了一种时代病。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首先从工匠培养做起,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做起。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传承与培育中存在文化、制度和模式三大困境,可以预见的是这些困境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我们难以跨越而又必须要跨越的障碍。有鉴于此,就工匠精神培育而言,作为以“职业性”和“实践性”见长的高职院校既要理性认知,又要理性实践,既需要传承我国古代工匠“敬畏职业、执着岗位、坚守原则、矢志创新”的优秀品质,又要借鉴吸收德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匠人精神)的内核,关注学生的职业态度,塑造学生职业素质,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充分彰显高职教育的特色优势,为我国的供给侧改革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示范效应,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既定目标集聚力量。

参考文献:

[1]孔宝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53-54.

[2]王寿斌.工匠精神的理性认知与培育传承[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1-3.

[3]王前.“道”“技”之间――中国文化背景的技术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4-206.

[4]王寿斌.职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工匠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6-3-11(2).

第8篇: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范文

“将细小的工作做到位了,就能成就最伟大的企业。”

几乎很难想象到,说此话的是上海林内生产线上一名年轻又普通的“工匠”。12年来,他只专心做一件事,就是焊接!他叫蔡顶峰。时间久了,便被同事们开玩笑地称“蔡焊接”。但在他纯朴而执着的眼神中,透射着“工匠精神”的光芒。

没错!在燃气具产品生产线上,像检测这样一件不起眼的工作,好像人人都能做。但其实精准到几毫米,连眨眼睛都要小心翼翼的细小环节,控制好最细微的尺度,并达到“零不良”,工匠精神决定了产品的品质。

如同多数日本企业,日本综合热能器具制造商林内集团在98年的发展历程中,“品质就是生命”是其保持稳定竞争力的“核心密码”;而在近百年风云激荡中,支撑其“品质”的,正是当下中国制造业呼吁较为强烈的,也是最需要坚守的工匠精神。

在日本林内与上海燃气集团1993年成立的合资公司――上海林内有限公司,独具特色的“林内制造”处处可以体现。诸如燃气控制阀、电子控制元件、燃烧器、热交换器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都是坚持“原厂自制”;而一道极其简单的工序,员工也都需要经过30000次零失误操作才能上岗去做。

术有专攻,从不动摇,方能成就永恒品质。但另一个问题是,在工业化、信息化如此发达的今天,智能工厂、无人工厂、互联工厂等先进工业生产线上,机器人被大量使用,甚至高度智能化,还需要兢兢业业的“工匠”吗?“工匠精神”还能适应这个时代吗?

智能制造时代,还需要工匠精神吗?

答案是肯定的。

在位于上海奉贤产业园的林内工厂,《中外管理》记者看到的是机器人与人工的配合,恰到好处!上海林内副总经理陈光杰不否认现代化工业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但对于一个企业的基因,时代在变,匠人的精神永远不变。“虽然自动化设备数量很多、自制率很高,但我们并不盲目使用自动化设备。”

拿机械手来说,上海林内坚持:对于相对简单的操作交给机械手去做,而多角度、相对复杂的操作仍然要由熟练工人来完成。比如在涂装生产线上,林内自制的机械手可以完全模拟熟练工匠的操作手法,对燃气具格栅进行珐琅涂装;在铆钉焊接的部分,机械手按不同的焊接位置,自动更换焊接手。

神奇的是,这些机械手完成的工作,都是把熟练工人的动作通过扫描采集到电脑中,生成电脑程序,使机器人完全模仿熟练工人的动作,达到熟练工匠手法的精细程度。这难道不是工匠精神在智能制造时代的传承吗?

精诚所至,金石榭。林内集团对“工匠精神”的追求,可以说在1920年成立时就已经奠定。近百年来,这家来自“工匠之国”――日本的制造企业,一直专注于热能及燃气具技术,在全球市场推出包括燃气热水器、燃气灶、燃气壁挂炉以及商用采暖热水系统在内的综合热能产品及解决方案,并在这一领域精耕细作。其拥有对生产线以及核心零部件高度自制的能力,以及坚持“精品制造”的一贯作风在行业内独树一帜。

这种工匠精神是在其企业、产品、技术发展过程中,通过员工相互传承、技术升级换代,对产品、技术的精益求精、苛求品质过程中形成的。如今依然是。

但是,“工匠”们所做的不仅仅是简单、机械的劳动。“机器人的使用对‘人’的考验,主要减员增效,可以将部分员工解放出来,从事更重要的品质检测和复杂的操作岗位工作。”陈光杰对《中外管理》说道。

而林内自制的机械手等设备下一步改善的方向,则是“拟人化”,以实现难度更高的自动化操作。今后也会有更多如珐琅机器人、铆钉机器人一样传承工匠技术的机械手出现。

2017年3月,林内在上海奉贤区产业园新建成的智能装备生产线广泛使用机器人,进一步提升了生产的智能化程度。陈光杰说:“燃气具生产线上,硬件装备基本与日本林内同步,可以大大提高上海林内的智能化生产水平,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工成本。”这是智能制造时代,制造企业升级的必然。

比如在热水器本体机器人焊接线上,上海林内主要采用机器人加工热水器外壳。机器人配置在设备的两侧,中间进行侧板折弯,折弯后的侧板用专用夹具同后板组合,机器人进行自动焊接完成外壳的生产。“这个工作原来需要五个人完成,现在只需一人,生产效率提高了近三倍。”陈光杰十分欣慰于这种变化。

持续“改善”,加码产品“提速”

即便如此,也依然不会改变“精益制造”的本质。

在“工匠”蔡顶峰眼里,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喷焊动作,也有数种改进的可能;就算再完美的机械手,也一样需要人的智慧去尝试、去改进。“工匠”们从不满足于99分,他们追求的是100分。为什么他们对品质追求至高?

对于燃气热水器这样的产品,安全沐浴永远都是消费者首要考虑的问题。

为了严格把控产品,林内集团早在成立起始就推行“三个原厂自制”原则:第一是电子基板、燃烧器、热交换器、传感器等关键电子部件内制,第二是燃烧核心技术原厂研发,第三是关键设备原厂研发自制,通过“高内制率”来确保产品的品质。在选材方面,林内绝不因成本而牺牲部件的材质,这样虽说成本会增加不少,但是能够从源头上保证实现“零不良”的目标。

在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有一个关键词叫“改善”。他们认为,每天只要改进一点点,就能把所有产品都做到“零不良”。

事实上,作为立足中国市场的合资公司,上海林内也早已把循环往复的“改善”渗透到产品生产过程中。他们每年都会组成各种改善小组,每个小组围绕着改善项目进行论证,并将改善结果在全公司进行,不断地寻找、发现问题,提出改善对策。而仅此一项活动,每年可将品质指标提升10%。

持续“改善”,在今天更是消费升级需求使然。随着中产人群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卫生间里的沐浴体验,厨房里的烹饪体验,都已经成为升级换代的迫切需求;尤其是在中国市场,近两年国家“煤改气”政策的刺激下,燃气具产品进入产业升级的快车道,那么作为燃气具生产企业,能不能追上政策风口和消费风口,意味着你有没有更广阔的未来。

前不久在北京市郊区进行的农村“煤改气”的采暖炉项目招标中,上海林内抢先一步,拿到一个有利“战机”。但对于后续升级产品的开发、生产等应时课题,也必须跟上来。

为了产品“提速”,上海林内在新投产的工厂,第一次建立了整机环境试验室、静音试验室、温水试验室、油烟试验室、料理试验室,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尤其是第一个环境试验室的设立,堪称国内行业首屈一指。“以前我们并不具备部分新品开发的条件,在过去20多年中,在中国研发的新品都需要送到日本总部检测,有时新品上市节奏没有那么快,往往会错失一些良机。”陈光杰坦率地说。

但今后就大大不同了。公司开发的所有新产品,都可以在这些试验室检测达标后直接推向市场,无须再到日本排队测试,大大缩短新品的上市周期。这对林内快速满足中国市场需求大有裨益。

然而,达成这一过程也颇费周折。上海林内经过几年和日本总部的申请、沟通与磨合,才将代表林内集团同等先进技术水平的试验室落地中国。并且在新工厂的设计和建设阶段,日本总部派遣了技术和制造部门的专家来中国指导,上海林内也外派了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到日本林内研修学习,保证新工厂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的管理方式达到总部的水平。

但是,如果开发的产品与日本总部的产品理念不一致时,是遵循日本总部的要求,还是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陈光杰笑言,林内的企业理念是“和”“气”“真”,其中“和”就是求同存异,精\合作。整体上看产品目标是一致的,但在某个具体产品开发环节,可能会存在总部对产品研发测试参数要求比较高,必须满足林内产品研发标准的要求,才能投放中国市场。这也是林内一贯坚持的“宁可产品生产、研发周期长一些,也必须保证产品的高品质研发理念”。因此二者并不矛盾。

“匠心”保鲜,离不开优质土壤

曾经有人问德国的中学生、高中生,他们将来毕业的理想职业是什么?答案惊人:做汽车修理工。什么驱使他们产生这样的想法?

其实在德国以及日本,“工匠”是个有荣耀感的职业,匠人们会将自己打造的产品视为他们在社会上的信誉――视产品和产品质量为自己的生命,因此他们在沉湎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把追求极致融入他们的生命中。

再看看当下一些中国企业,却在追随政策口号上津津乐道。而整个社会弥漫的浮躁气息只能让工匠精神表面上流行一时,但很难真正坚持。因此,陈光杰认为,中国制造业要想更好立足,应当将我们这个二元社会里的产业工人培养成真正的“工匠”,以适应时代要求。

前文提到的“蔡焊接”,曾经为一款有着30多个焊点的热交换器,在一年多时间里整整焊了4万台,加起来就是120多万个焊点,而检测出来仅有一台不合格。像这样的工匠超人,在上海林内有一批。

工匠精神在林内的企业价值观体系中,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它更代表专注与创新的结合。专注与创新,如何兼具呢?

陈光杰的回答是双管齐下。只有将专注与创新同时注入企业文化中,培育学习技能的氛围,每一步都比别人做得好,持久“改善”,就会成就“匠心制造”。

何以做到?

在员工激励机制方面,上海林内建立了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两条员工升迁通道。沟通协调能力强的员工,可以沿管理岗位由组长、系长、课长……逐级升迁;技术能力强的,可以通过上海林内参与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技工人才教育平台考核评定,进行行业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资质评定。

同时在绩效资金方面,也会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月度、季度、年度奖励,以鼓励员工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做新时代的工匠。考核与晋升机制,直接和员工的工资挂钩。

“工匠精神说是一种精神,但也需要相应的激励机制,不然‘精神’也会崩塌的。”陈光杰温和的语气中,带着一点幽默。

建立奖励机制,为的正是让员工在技能学习和培训上有一个上升通道,激发他们学技能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技能得以不断提升,创新热情也不断高涨。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何尝不需要一片优质的土壤!

2017年,当制造业也开始进入转型升级的快车道时,陈光杰却反对“弯道超车”,主张“改变就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伴随这个挑战的,是你要把流程改变,管理方式改变,组织架构改变,这本身对公司是考验,对人也是考验。”

管理点评

当下的中国,同时流行两个观念:一个是“互联网思维”,一个是“工匠精神”,两个观念就像拔河赛的双方,都想把人们拉向自己一方。

互联网思维的内核是“快”:所谓“天下功夫唯快不破”、快速成长、快速赚钱、一夜暴富,此观念的流行,让不少人躁动不安。工匠精神的内核则是“慢”:所谓“板凳要坐十年冷”,不求短期利益,只为长远发展,用极致的产品赢取用户忠诚。乐视和小米堪称互联网思维的代表型企业,但是2016年以来,两家企业不约而同出现掉头向下的趋势。

而相比之下,林内堪称工匠精神的典范,其用户评价一直位居同业之上。

工匠精神被德、日企业奉为行为准则,被传承百年而不衰;互联网思维仅流行中国于一时,犹如昙花一现。两相对比,发人深思。在产品为王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的是工匠精神而不是互联网思维。

第9篇: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 技工教育 工匠精神 教育资源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在2011年两会召开前夕曾进行一次专题调研:我国自来水笔、圆珠笔、木杆铅笔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是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我国制笔产业却大而不强,甚至面临生存危机。在制笔企业较为集中的江浙一带,调研组发现,我国制笔企业使用的笔头90%以上依赖进口,中性墨水80%依赖进口,国内自行研制的笔头、墨水,质量不过关,尽管价格低廉,却鲜有企业问津。

一支笔能有多少核心技术?但就是这小小一支笔,我们都依赖进口,笔头从瑞士进口,墨水从日本、韩国、德国进口,中国企业仅负责笔杆制造和笔的组装。

这样的一支签字笔,在中国的采购价为0.5至1元人民币,出口至国外却能卖到1美元以上,中国企业只能从中赚取2至5分钱的微薄利润。其中有家Premec公司引起了我的注意,该公司1961年创办于瑞士,50年来专门生产笔头,1995年开始生产制造当代使用最广泛的中性笔头,到2007年所有品种总产量达60亿颗。

像这种50年专业做笔头、只做笔头的公司,他的专业精神值得学习。这种锲而不舍、孜孜追求的专业精神,让我想起了匠人。

一、什么是工匠精神?为什么要培育工匠精神?

2015年5月,中央新闻台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等八位不同岗位劳动者的故事,他们不是追求名牌大学,拿耀眼文凭,而是默默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

随着该片的热播及全国两会的召开,“工匠精神”一词被多次提及,红遍大江南北,并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报告中如是写道:“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要突出抓好提升消费品品质、促进制造业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三个方面。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精神,指一种精工制作的意识,一个产品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套用财经学者吴晓波的话来讲,工匠精神就是:做电饭煲的,能让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粘锅;做吹风机的,能让头发吹得丝丝柔滑干爽宜人;做菜刀的,能让每一个主妇手起刀落,轻松省力;做保温杯的,能让每一个出行者在雪地中也能喝到一口热水……即是说,在企业本身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质量上,追求更高境界,达到极致。

凡事都有另一面,工匠精神的反面,是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短、平、快”的粗制滥造。当然,制造业的最终目的都是盈利,工匠精神也不例外,只不过,相较于粗制滥造赚快钱,坚守工匠精神更苦更难、也是唯一正确的路。你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工夫,因此,工匠精神不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精神品质。

二、职业教育是工匠的摇篮,职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工匠精神”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制造大国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大量使用廉价劳动力和能源、出口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已逐渐失去竞争优势。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的支撑。

近年来,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各地职业技术学校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能人才,但总体上还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数量上供不应求,质量上仍待提高。技术工人的技能和素养需要职业教育院校的精心培养,尤其是以严谨、专注、敬业等“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缺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档次。据企业用工调查显示,80%以上的企业表示技能人才需求不能满足,95%的企业认为新员工的职业素养还待提高。高素质技能人才缺乏,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人才瓶颈。完美的产品需要一流的技工,而一流的技工必须具备高超的技能和优良的“工匠精神”。

说到“工匠精神”,我们会想到瑞士的手表、德国的机械、日本的管理。正是由于对“工匠精神”的尊重和坚守,才造就了这些国家名企辈出、品牌辈出。据报道,截至2012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企业长寿的秘诀是他们都在传承宝贵的“工匠精神”。以德国为例,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奔驰、宝马、奥迪、西门子等知名品牌之外,还有数以千计的中小企业,它们大部分“术业有专攻”,立足本行,心无旁骛,在某一细分产品上不断积累优势,最终成为各自领域的“领头羊”。

在我国,企业“短命”的现象并不少见。虽然我们具有“庖丁解牛”、鲁班、卖油翁等历史悠久、脍炙人口的“工匠”式传奇,如今却常常被“差不多”文化所取代,“差不多就行了”甚至成为在车间和作坊之外很多人的生活态度。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工匠精神”的没落和消亡就在所难免。更令人担忧的是,企业这种职业态度还会对职业院校办学理念和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产生负面影响。技工院校是培养高级技工的主要阵地,要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扎根”,企业首先必须转变观念,社会必须转变观念,致力打造百年老店、民族品牌,并积极营造培育“工匠精神”的良好环境。

职业教育是与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紧密关联的教育类型,重振“工匠精神”自然离不开职业技工教育。眼下,确有不少院校不够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这迫切需要尽快补上院校发展上的“短视”,走出偏重技能传授、文化教育,忽视职业素养培育的误区,进而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产生推动作用。显然,工匠精神是转型的必备条件。工匠精神不仅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理念,而且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方向。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更让我们看到了国家的态度,看到了重振“工匠精神”的信心。

“工匠精神”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其核心内涵在于不仅把工作当做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职业敬畏、工作执著、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在众多日本企业中,“匠人精神”在企业上与下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工匠们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给客户提供无可挑剔的体验。这样宝贵的职业精神如何培养?自然需要职业院校开设相应的理论课程进行系统的阐述引导,并在具体实习操作中强化训练。

需要注意的是,多年来形成的优先保证就业和满足糊口营生的办学导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很多职业院校对“传技”和“育人”关系的把握出现了偏差。除了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努力外,我们还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全力营造全社会尊重职业、尊重劳动的氛围,在制度层面让工匠们受人敬重、体面工作,成为职业院校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保证工匠们不为基本生计所困,潜心无忧钻研,成为具有高度定力和魅力的“大国工匠”,这才是民族的希望所在。

三、职教教师应有“工匠精神”

我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对“工匠精神”的呼唤,可谓适逢其时,意义重大。笔者联想到自己的职业――一名技工院校语文教师,不也是专业技术工作者吗?不也应该有“工匠精神”吗?

职教教师应该如何追求本职业的极致?如何把“工匠精神”渗透到语文课堂中呢?

第一,职教教师必须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教师这份职业是高尚的、特殊的,我们有个响亮的名号:教书匠。这个职业绝不是朝三暮四、说变就变的。教师应永不忘初心,给自己营造“与世隔绝”的安静环境,要潜下心来研究课本教材,关注不断发生变化的学生群体,这种经年不变的习惯最终会成就一种精神,就是对每一个章节、每一堂课、每一位学生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用心打造的态度,这就是我们这个行业的“工匠精神”。

如教授《应用文写作》中《条据》一章,条据是我们工作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文体,有借条、收条、领条、欠条等。除了吃透教材,把条据的写作要求、写作规范都认真细致讲解清楚之外,还通过查资料、举实例等教学手段,把条据的书写和法律法规条款结合起来一起学习。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了解、意识到条据一定要严肃认真地书写和对待,因为任何一个疏忽,甚至只是一个标点符号,都有可能为事后产生纠纷埋下伏笔。

教书匠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工作者,教书匠代表着对事业的执著、对未知的探索、对教书育人的坚持,也可以说这是这个行业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第二,职教教师必须重视细节。

细节见真章,细节定高下。细节一定源自专业,专心和专注,透过细节可以看到工匠的用心和细腻。我们学校一位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教师曾经动情地说:“我热爱我的工作,再做三十年我也愿意!”其实,他把自己人生的全部几乎都献给了一门课程的教学而已。那本教材已经被他翻看得破损不堪,即便闭着眼睛也能对课本内容倒背如流,但每次上课,他还是会认真翻阅、备课。我看过他的教案,每个专业的名词,他都在旁边仔细认真地备注。一个简单的名词解释,里面只要出现了另外一个名词,老师就会对出现的这个名词进行详细解读,以便学生更好更透彻地理解。能对工作如此深情、细致和专注,说起来就让人感动。教师这种代代相传的让人动容的执著正是培育一届届优秀学生的保证,也是创建学校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四、社会呼唤“工匠精神”,需要“工匠精神”

我们来说说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就推崇“匠人文化”,“匠人精神”不仅是日本社会走向繁荣的重要支撑,而且是一份厚重的历史沉淀。1955年,日本建立了“人间国宝”认定制度。政府在全国不定期地选拔认定“人间国宝”,将那些大师级的艺人、工匠,经严格遴选确认后由国家保护起来,并予以雄厚资金的投入,以防止手艺的流失。

匠人文化的本质,只是两个词:一是敬业、一是认真。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当匠人文化被全社会承认,敬业和认真这两个词被整个日本社会接受和发扬。它们被化入到日本人的骨髓中,成了日本社会的“常识”。对自己工作不负责任,任凭质量不好的产品流通到市面上,会被看成匠人之耻。

我们要迈向制造业强国,经济转型升级,赶超世界发达国家,需要进一步光大工匠精神。我国在航天等领域已拥有许多高精尖技术,但不少同胞却要到海外抢购电饭煲、马桶盖;我们的高铁技术已延伸到海外,却无法生产小小的圆珠笔笔芯。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时有出现,影响了人们工作和生活,弘扬工匠精神可谓正当其时。

光大工匠精神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德国、荷兰、英国、日本等国家的经验启示我们,工匠精神是一个体系,是一种整体气质,弘扬工匠精神,需要个人、企业、社会、政府多方给力,并形成合力。

应该看到,德国、日本的制造业也曾经历过粗制滥造的阶段,但德国通过“法律、标准、质量认证”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了德国制造质量蜕变;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实施“质量救国”战略,促使日本制造打开了欧美和全球市场。因此,培育“工匠精神”,我们既需要“大国工匠”等榜样的激励,更离不开政府的高效作为:完善崇尚实业、崇尚工匠精神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并花大力气营造现代制造文明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

让有工匠精神的工人活得体面、有尊严,让有工匠精神的企业拥有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与社会心理,在如此土壤中,工匠精神自会生根发芽。只有当埋头创造、讲究诚信和质量的人获得尊重和应有回报,只有当假冒伪劣者无利可图并受到严厉处罚,只要广大消费者都积极主动站出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时,工匠精神的春天就到了。

参考文献:

[1]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

[2]何月霞.职业素质教育.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