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范文

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精选(九篇)

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

第1篇: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必要性

“工匠精神”是劳动者追求卓越,积极进取的一种体现,也是劳动者职业素养和个人素质的体现。作为人才输送基地和培养基地,职业教育承担着教育人才和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学校的人才输出质量,提升社会基层技术人员和工匠的人文素养。在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时,学校和教师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工匠精神”对于学校和学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培养和教育。

一、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劳动者对工件进行精工制作的内在意识,是工匠对制作产品进行精雕细琢的精神,也是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精益求精的一种内在精神的体现,同时,“工匠精神”也是追求卓越,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创新进取,将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社会责任、对事业的专注与工作的敬畏作为劳动者的基本素养。现代职业教育把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作为其首要的目标,将学习者的实践技能提升、知识的学习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手段,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个人素质、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培养的人才在技能方面得到了提升,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这就导致我国职业教育培养和输出的人才在个人素养上有所缺失,不能保证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性,输出的人才难以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为了适应新的时代背景的要求,向社会输送更加有用的人才,作为为社会培养适用型、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在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习者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习者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以“工匠精神”的实质对学习者进行严格的要求,改变专业传统的重技能轻人文的人才培养方式,要求学习者能够摒弃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专心关注产品的品质与细节,注重创新,关注社会交往的细节,具备“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业务意识与工作精神,心存敬畏工作的意识与思想,全面构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来通过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来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人文素质、职业素养和综合素养,来进一步的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向社会输送更加有用,更具有思想的人才。

二、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总理在两会上提出现代企业要注重培养企业工人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要求劳动者能够将产品的意识、社会责任作为自身工作的要求,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基本要求。职业教育作为企业需求人才培养的摇篮,为企业提供实用型、应用型的人才已经是势在必行,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更有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对于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1、经济转型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时期,社会急需要各种各样的应用型人才来为企业的发展服务,要求各种初、中、高级应用型人才能够具有社会责任、敢于担当、善于合作,将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能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工匠精神”的本身就要求工作者能够专注、耐心、淡泊名利,将实践创新作为工作中的基本要求,并在工作中不断的突破自我。作为人才输送的基地,职业教育负担着人才培养和驾驭的责任,将社会任务具体在职业教育中,就要求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与道德修养水平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对产品的质量专注,将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融入到学习中,培养学生精心打造、精工制作、耐心、淡泊名利的精神,将实践创新的精神融入学习中,将社会责任作为工作中的首要目标,并最终能够形成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的发展,才能提升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速度与品质,而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目标来分析,要培养劳动者的“工匠精神”,就必须扎根于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将学习者的实践技能、道德修养、人文素养结合在一起培养,对学生进行专业与专注、精准与创新、责任与意识、道德与素质等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未来大国工匠的素质与能力,使得在企业生产与服务中的“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可以说,“工匠精神”的培养是我国经济转型所必须的,因此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2、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需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众所周知,“工匠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作为“工匠精神”的核心,需要学习者持续对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关注,更需要学习者具有耐力的精神与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求学习者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持续不断的关注细节、注重对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行训练,做到为人谦逊、与人为善品质的培养,所以说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贯穿学习者的职前与职后的教育与学习过程中。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而职业教育直接为企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人才质量决定着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与企业的未来发展,如果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具备“工匠精神”,就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也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与创新。所以说,现代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过程中,不仅是注重对学习者应用型、创新型能力的培养,应该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心,让“工匠精神”渗透到职业教育的每一个环境与过程,将责任意识与思想道德的提升、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职业教育的必修课程,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精益求精的品质与工匠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匠习惯,保证每一个学习者在进入企业之前就已经具备良好的“工匠精神”。

3、职业工作者的自我实现需要“工匠精神”

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要求劳动者能够根据实际的生产,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才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而劳动者具有“工匠精神”是企业发展的保证。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如果只是被动的、压抑的、消极的工作,长此以往就会消弱人自我发展的积极性,职业工作者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自我表现的过程,也需要有一定的归属感和成就感,职业工作者的自我实现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表现,也是一种社会价值的体现,是职业工作者的技能、知识在工作中的转移与升华,同时也是职业工作者的劳动创新的重要体现。现代职业教育对学习者的培养,实现了学习者从“成才”到“成人”的转变,也提升了学习者的职业技能,而具备了“工匠精神”,使得学习者具备了耐心与坚韧不拔的毅力,才能促进学习者在实际工程中产生“敬业”、“爱岗”的精神。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将学生的职业精神与耐心、竞争、合作、爱心、信心、精准、创新的精神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逐步完善学生职业技能,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职业教育过程中,在高职校园内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认真态度,在实践过程中,能够严格的按照企业生产的规范与标准进行操作,将精益求精的精神融入到实践中。这样,只有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具备了“工匠精神”,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才能够对产品进行精雕细琢,为在企业生产实践中自我实现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全方位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重点对学生的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精雕细琢、一丝不苟的精神进行培养。文章简要阐述了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养的内涵,并简要分析了在我国当前社会背景下,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我国职业教育来讲,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对人才的要求,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要求,还是学生个人发展和进步的需要。需要教师和学校充分意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为学生营造“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及在学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不断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

[2]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

[3]重莲.:唤起“工匠精神”强健中国制造业[J].中国品牌,2015(10).

[4]陈伟民.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生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第2篇: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范文

中国自古就有崇尚“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从精美的陶瓷、丝绸、漆器等生活用品到长城、故宫、天坛等伟大工程,都诠释了“术到极致即是道”的真谛。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历经五千多年发展所形成的“敬业守信、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历史文脉的基因和中华文明的底色。然而,当下正迈向全球制造业超级大国的中国,为什么拥有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却制造不出国际一流的产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匠心”的缺失。只有“匠作”与“匠心”高度统一,才能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只有“匠心”化为“民心”,才能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成就“中国制造”的腾飞梦想。让“匠心”归来的时代价值,可以借用陶行知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叫作“现在不得了,将来了不得”。

让“匠心”成为社会风尚。在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工匠精神”不H是匠人的精神,而且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作用于各行各业都会成为一种重要参照,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坚守。要在全社会培育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在各行各业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政策上强化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激励机制,在从业人员中营造用心钻研、勇于创新的职业氛围,用“匠心”擦亮“百年老店”的招牌。只有当“匠心”成为社会风尚,“中国制造”才会实现从“品相”到“品质”,再到“品位”和“品牌”的跨越。

让“匠心”在学校里安家。把“匠心”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体现在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之中,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让“匠心”在校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以课程与教学为途径,培养职业情怀和工作态度;以实践实训为平台,养成职业标准和规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社区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传播“工匠精神”,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老道理”与立德树人“新途径”的有机结合。只有让“匠心”在学校里安家,在文化传承和文化融合中培育“工匠精神”,学校尤其是职业院校才会成为“大国工匠”辈出的摇篮。

让“匠心”扎根师生心中。教师首先要有“匠心”,要把“匠心”教育纳入师德师风建设,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固化职业习惯、提升职业操守、体验职业荣誉。文化不能强行灌输,“入心”先要“入脑”,要通过大师讲座、社会实践、专题研讨等形式,深化知行统一,让学生深入了解“工匠精神”对文化传承、社会发展和民族尊严的重大意义,要用身边的精美作品、品牌故事、历史事件等唤醒学生文化记忆,使“匠心”成为学生心中的精神图腾。只有让“匠心”扎根师生心中,才会涌现出一大批不忘教育初心的优秀教师,才会培养出千百万演绎出彩人生的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南通职业大学)

第3篇: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传承;培育;困境

作者简介:吴玉剑(1986-),男,安徽安庆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素质教育;刘燕(1988-),女,安徽池州人,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2015年江苏省高校哲社课题“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学生劳作意识培育路径研究”(编号:2015SJB497),主持人:王生雨;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2016年度立项课题“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培育路径研究”(编号:CDGZ2016034),主持人:吴玉剑。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4-0082-04

2016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时间引发社会的热议。学者们对工匠精神的关注和研究也日益增多,时下的研究多聚焦在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外延解读、如何传承古代优秀的工匠品质等方面。细致分析多数学者的观点,不难看出他们所认为的工匠精神的共性特质在于劳动者立足职业岗位,不断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孜孜以求地追求产品质量。从这个视角看,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既是对劳动者“才”的要求,更是对劳动者“德”的考验。

一、我们何以需要工匠精神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领域存在突出的供需结构性矛盾。一方面产能过剩,关键技术缺失,企业生产的产品总体处于中低端水平,优质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可支配收入迅速增长,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急切渴望获得更高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国内优质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出国(境)采购成为了他们无奈的选择,从日常生活消费品到电子产品,国人的海外抢购热时常见诸报端。由此细想,国内的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存在很大的不对称性,即生产规模大多数处在中低端水平,产品供给并不能有效满足社会急速增长的优质需求,而这也促使我们不得不去深思经济转型升级的出路和对策。国家大力倡导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解决供给与需求错位矛盾指明了政策方向。然而,工业进程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仅仅依靠生产设备的更新,更需要劳动者(工匠)自身技艺与职业素质的提升。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在传承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上既义不容辞又责无旁贷。一直以来,学生找不到满意工作,企业招不到合适员工,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始终存在,结构性失业反映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不一致性。事实上,在与就业市场和行业企业的接触中,高职院校也逐步意识到培养学生专注、刻苦钻研、追求卓越等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是囿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障碍,高职院校在传承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方面面临着“内忧外困”的尴尬局面。

二、文化之困:历史文化传统的偏见与社会价值导向的异化

(一)历史文化传统的偏见

从庄子的“技进乎道”到清朝魏源的“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他们提到的“技”指的就是工匠精神。但是在古代重农抑商,崇本抑末思想影响下,工匠的技能被误解为奇技淫巧。在古代“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序列中,工匠的社会地位不高。在我国传统学而优则仕的文化思维中,倡导的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读书改变命运”的观念影响至深并沿袭至今,认为处在劳心层的管理者地位远远高于出力的工匠。身处学校的学生们最大的梦想依然还是想成为“人上人”的管理者,并不想长期成为“受人管”的一线技术工人。纵览中国古代社会,其实我们并不缺少工匠和工匠精神,但是确实有许多优秀的工匠精神和历史传统没有很好地被传承和延续,工匠被社会矮化、工匠精神的日渐式微,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孕育精神的工匠文化的缺失与偏见。一言以蔽之,我们缺失的是培植、传承工匠精神的文化土壤和历史传统。

(二)社会价值导向的异化

异化本是哲学范畴的概念,指的是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了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物质财富的迅速膨胀让许多人茫然不知所措,处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环境中,社会价值导向也隐然地发生了异化。“一心只读圣贤书”、踏实钻研、埋头苦干的工作态度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屑和冷嘲热讽。首先,社会风气日益浮躁和急功近利,许多人梦想着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不劳而获,他们崇拜的是财富与名利,并不是高超的技艺,加之长期受“普高职低”思想观念的影,社会对工匠价值缺乏高度认可与尊重。很少有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长大后去从事制造业一线工作,去做一个默默无闻而又辛苦的技工。这同样可以从社会对现代学徒制的态度中可见一斑。社会公众尤其是学生的家长始终对高职的现代学徒制抱有误解和偏见,认为自己的孩子与企业签订学徒制合同就是务工协议书(合同),参与积极性极低。须知道,现代学徒制是培养优质工匠、培育工匠精神的有力载体,缺乏充分的企业实践而单纯依赖学校教育则很难培养出众多优秀的工匠。其次,中国人的工作态度中“差不多”思维根深蒂固、由来已久。在有着浓厚工匠文化的德国与日本,匠人们都能精益求精地提升自己产品的质量,深入剖析其中缘由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一个共性的特质在于这两个国家的工匠(匠人)们皆秉承严谨、认真的处事态度,将工作做到最好和极致视为自己的人生准则,甚至视做好产品如同信仰宗教一样虔诚。反观我们自己,早在几十年前,胡适先生在其《差不多先生传》中讽刺了当时中国社会那些处事不认真的人。从处事不认真到处世不认真,许许多多的人就在“差不多”的圈套里度过一生。“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时至今日,这种心态仍然是许多人处事的真实写照,以这样的心态来对待职业岗位中革新技术,提升质量,恐怕只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由此观之,工匠精神并没有成为当前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与社会心理。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长期以来我国整体的消费水平偏低,消费者对优质和高端产品的需求不足。这段时期,产品数量的供给占绝对的主导,即生产供给首先要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重点解决温饱和“有无”的问题,根本无暇顾及甚至也不需要思考产品的工艺改进和质量提升。企业生产中需要优先考虑的是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外加市场调节的缺陷,企业很容易陷入以追求最大利润为价值取向,强调短期见效、快速盈利的生产惯性和思维定势。另一方面,中国工人结构的构成主体是农民工,这一群体极少受过系统的技术学习与培训,技术素养本身就存在天然的缺陷。企业追求生产数量的惯性思维,工人的天然技术缺陷致使职业价值体系异化为唯快、唯量,盲目追求生产速度、一味追求生产数量,忽视甚至于漠视产品质量,更有甚者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而去生产有毒、有害产品。

三、制度之困:工匠培养制度的缺失与市场管理制度的失位

(一)工匠培养制度的缺失

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制度是一种人们有目的建构的存在物。制度的存在,都会带有价值判断在里面,从而规范、影响制度内人们的行为。工匠制度并不是外生给定的,而是在经济社会体制系统的长期运行中内生的。大量优秀工匠的涌现需要培植工匠精神的深厚文化土壤,更需要融入这些优良文化基因的工匠制度。

2015年的“两会”过后,“工匠精神”成为热词,不仅仅是制造业,其他行业也都在热议如何培养工匠精神。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热度过后我们必须冷静地思考,工匠精神培育在现时还只是“口号式的存在”、理论上的存在,国家层面支撑工匠精神培育的政策法规和具体制度寥寥无几。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政府的主动参与和高效作为,以保障政策与制度供给。首先,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崇尚实业、崇尚工匠精神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尽早尽快出台一系列可具操作性的制度文本,为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提供可以参照的标准或依据。其次,逐步构建企业深度参与的校企合作机制。显然,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新型模式和有益探索,但是,校企深度融合问题仍然是制约现代学徒制向前发展的瓶颈。政府要继续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给予学校更多的自,以优惠的政策与制度引导企业想参与、真参与,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功能,破除以往空谈企业社会责任、流于形式的“捆绑式”校企合作模式,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新机制,充分发挥现代学徒制在传承和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上的最大效能。

(二)市场管理制度的失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各类市场管理与质量管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的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不够,标准普遍偏低。尚未建立完善的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质量安全违法成本偏低,没有形成如同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一样严格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此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仍在路上,政出多门、相互扯皮推诿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执行力不足。市场管理制度的失位所引发的最严重后果便是企业缺乏消费者至上的生产与服务理念,生产与服务始终徘徊在中低端水平,形成产能过剩而消费者的优质需求却得不到满足的错位性生产格局。

工匠培养制度的缺失与市场管理制度的失位在外部环境上给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带来隐忧,突出表现在:一是导致高职院校自身陷入角色的困顿。由于国家缺乏顶层设计、社会和行业中缺乏相应制度,在工匠精神培育中,高职院校没有可资参考的政策框架和制度文本,难以构建富有成效的教育模式,也就很容易陷入将其与说理性素质教育和传统知性道德教育等同的认知误区;二是造成高职院校的师生参与动力不足。行业企业工匠制度极不完善的外部环境将会诱使高职院校的师生认为工匠精神是“可有可无”和“似是而非”的虚拟存在,很难让他们对工匠精神产生理解和认同感,参与动力不足,那么,久而久之,在日常教育教学和实践中,缺乏实践载体与平台依托的工匠精神难免会有被边缘化、被忽视和遗忘的危险。

四、模式之困:培养模式的“技术主义”偏差与教学模式的“说”与“做”悖论

(一)培养模式的“技术主义”偏差

工匠的成长和工匠精神的养成既要依靠学校教育与实践,也要依赖于其日后在职业岗位上的培训和提升。但是,按照一个人职业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个人职业前期的教育至关重要,它会影响一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甚至决定个人一生的发展命运。自我国职业教育肇始,就被冠上了“差生的教育”的帽子,高职教育自然也身陷囹圄。即使是从事高职教育的局内人也当局者迷,很多人也将高职教育狭隘地理解为技术教育,推崇技术至上,过分张扬工具理性,忽视了学生价值理性和人文素养的培育。教育理念的偏差集中表现在办学导向与培养模式的误区。不少职业院校存在重视技能传授、文化教育,忽视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多年来形成的优先保证就业和满足糊口营生的办学导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很多职业院校对“传技”和“育人”关系的把握出现了偏差,甚至片面追求升学和“绑架”技能大赛。马尔库塞认为“技术理性就是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张扬必然导致价值理性衰微”,其后果是将会把效率置于绝对优先的地位,忽视“工匠”自身的存在与需要。基于单纯技术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其鲜明特征是培养的学生“外强中干”,他们崇尚技术改变一切,要求技术最优、生产最大,却背离了技术为人服务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体系中“说”与“做”的悖论

不难发现,当下的高等教育普遍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说”的多“做”的少。教师理论课所占比重很大,实践课课时少且质量难以保证。首先,表面上看来校园十分热闹,老师忙着评职称、报课题、跑项目,学生热衷于创业、出国、考研,看似热闹实则充斥浮躁的大学校园并没有太多人愿意静下心、沉下身,踏踏实实去做、去认真实践。其次,受体制机制的影响,当前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中企业的参与度并不高,校企合作也只是存在表层组织建设上的合作,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深度融合。与此同时,高职的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工作实战经验,故而教学中不自觉地就陷入了“说”的多而“做”的少的窠臼。凡此种种,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应然与实然的悖论性问题,即以鲜明实践性见长的高职院校,其教学模式中原本应是“说”与“做”平分秋色、学做并用,抑或是“做”应比“说”更胜一筹,但现实的情形却是高职院校中“说”的远比“做”的好,“说”的好听,“做”的却并不一定好看。显然,这与我们所熟知的“学中做、做中学”的职业教育原则和规律相违背。仅仅靠说而不愿去认真踏实做的工匠恐怕很难认知、理解并具备工匠精神,如此这般,产品质量与效率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

工匠精神并非舶来品,在我国古代文化中也有其雏形。“庖丁解牛”、“班门弄斧”等能工巧匠的故事广为流传,曾几何时,精益求精的工匠们推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让世界为之注目。但是,在工业化进程中,为了追求速度和规模我们逐渐遗失了当初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工匠品质,满足人基本的需要遮蔽了工匠们追求卓越的匠心。正如有些学者所言,在很多I域,工匠精神已经缺失很久了,粗制滥造似乎成为了一种时代病。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首先从工匠培养做起,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做起。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传承与培育中存在文化、制度和模式三大困境,可以预见的是这些困境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我们难以跨越而又必须要跨越的障碍。有鉴于此,就工匠精神培育而言,作为以“职业性”和“实践性”见长的高职院校既要理性认知,又要理性实践,既需要传承我国古代工匠“敬畏职业、执着岗位、坚守原则、矢志创新”的优秀品质,又要借鉴吸收德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匠人精神)的内核,关注学生的职业态度,塑造学生职业素质,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充分彰显高职教育的特色优势,为我国的供给侧改革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示范效应,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既定目标集聚力量。

参考文献:

[1]孔宝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53-54.

[2]王寿斌.工匠精神的理性认知与培育传承[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1-3.

[3]王前.“道”“技”之间――中国文化背景的技术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4-206.

[4]王寿斌.职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工匠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6-3-11(2).

第4篇: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范文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些大国工匠给我们以财富,这就是要深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继承中国源远流长的工匠精神、精湛手艺,让“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释放出更为夺目的光彩。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工匠精神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阅。

工匠精神心得体会1有一种精神,叫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加完美的一种精神。

在我的家乡泉州的丰泽广场上有一座“鲤鱼化龙”的石刻球体城雕。整个球体由一百二十一块花岗石榫接拼成。上面雕刻了五条腾飞盘绕的蛟龙、三条正在演化的龙首鲤鱼和十一条跳跃波涛的鲤鱼,每一个细节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鲤鱼化龙”因此得名。

妈妈告诉我,这尊“鲤鱼化龙”的雕塑作品是我校杰出校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思立的作品。一听是我所在学校的校友的杰作,我顿时兴奋起来,心中油然生起对卢思立校友的敬仰之情。

我通过“百度”认识了这位杰出的校友。卢思立大师从事木雕设计和制作50多年,他留给人的印象非常朴实,但每一张记录他创作时的照片都让人感受到他平时工作的那种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勇于实践、敢于探索的精神。

你瞧,他在雕刻创作时那专注的神情,那是艺术大师用心在与作品交流对话。欣赏着卢大师一件又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我深深地为他高超的绝活所折服。这一定必须是有着对木刻多么深厚的炽热感情,以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才能造出如此有灵感有创意的作品啊!

妈妈告诉我,我们学校有许多像卢思立大师这样优秀的校友,如有世界体操冠军蔡焕宗,有上海复旦大学首席教授苏东水,有将中国艺术瑰宝木偶艺术传到世界各国的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等等。

这些校友在各行各业的岗位上,以一种热爱与创造性劳动推动了家乡的建设、祖国的发展。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又一个杰出校友的故事,包括我们学校的创建发展之路和取得的辉煌成绩,我深深地被感动着。从故事中,我理解了什么是劳动之美、创造之美,那就是在劳动中创造美丽,在劳动中实现价值,在劳动中成就梦想!

妈妈告诉我,工匠精神是时代进步所需要的精神,是一代又一代人所必须传承、发扬的优良传统!我想,那就是从我们少年儿童开始,就必须学习工匠精神,并且把这种工匠精神带到学习中,积极上进、刻苦努力……

工匠精神心得体会2工匠,早先是指从事手工活动的群体。为工匠者,必静其心,细其意,专于行,略于身外,乃成事业也。如今,工匠早已不局限于手工业群体,他们散布于各行各业,但他们身上,无不散发着浓厚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专注,是细心,是认真。更是一种忽略身外事物而把工作求精求秒的精神。正如钳工高级技师宁展允,手工研磨精度极高,结构复杂的零件,十年如一日,从未出现任何差错。亦或是十万丝中挑一的四川蜀锦,美轮美奂令人叹浑然天成。没有十几位匠人共同“发扬蜀锦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精神,蜀锦这般美妙复杂的技艺恐怕早不流传于世。这一刻,他们不再是身怀绝技的伟大技师,他们只是文化的工匠。

工匠精神是自古传承的。“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鬓脚兵法修列……”纵然他们面对人生种种绝难却没有消沉坠落。他们只是心怀孤愤,倾全部心血于作品。一代宗师,功成名就,而已矣。工匠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之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昌盛繁荣的精神根基。守住工匠精神,守住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守住人民的精神纽带和精神根基,守住一代文明古国!

守住工匠精神,首先要“定平内外之分。”就是无论身外发生什么困难阻碍,都不能放弃工匠传统,坚持,恒久。毕加索生前未名,没有金钱,没有爱情的日子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穷愁潦倒,极度困难之境,他没有放弃作画,他以自己作鲜血,尽情挥洒在镀着光辉的画布上,他的坚持与努力,如向日葵一般明亮和倔强,终于照亮了欧洲花坛成为至今难以企及的现代派明星。正如他所说的“我无穷的`作画,是在追求无穷的美。”他以画作,充分展现了典型的坚持的工匠精神。守住工匠精神,其次要静心,专注做事。絮絮松烟雾,经过静心的,专注的工匠锤炼研磨,终成一代墨宝。乌亮的是墨汁,更是不朽的工匠精神。

静下心来,克服外物喧嚣,专注的,仔细的做好工职工作,也可谓“工匠”。当今时代的喧闹沉浮之中,太需要如此一种沉静的“工匠精神”了,做一个工匠,就如同在繁华红尘中做一颗最自然质朴的大树,扎根于地,顶立于天,默然生长,把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工匠精神心得体会3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之语,解答了自己解牛何以神乎其技,道出了一个工匠追求技艺的价值所在。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工匠是现代社会之前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工作和劳动,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手工作坊的生产,工匠逐渐受到了冷落。然而,在机器化大生产的时代,更注重产品的精度和品质,更需要工匠精神。

给火箭焊心脏的高凤林,在35年里焊接的发动机将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送上太空;潜水器装配首席钳工顾秋亮,组装的我国首个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观察窗密封级别达到头发丝的50分之一;80后海上液化天然气超级冷冻运输船焊接高级技师张冬伟,4个小时连续不断在薄如纸片的殷瓦钢上焊接,没有一个漏点。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在飞船发射的整个过程中,电焊工比自己重要的多。因为一个小小焊点的脱落,都可能是一场巨大灾难的开始。苹果如今风靡世界,除了得益于创意、创新外,与乔布斯等人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休戚相关。

然而,在儒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下,读圣贤书才是正途,当工匠不能出人头地。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而今天的情况也并不乐观,人们趋之若鹜的是当官、做老板、成为大明星,热衷于创新创业。另外,在中国教育机构中,依然在崇尚所谓精英教育,似乎唯有培养能干一番轰轰烈烈大事业的人才算是成功教育。当下中国对工匠以及工匠精神的理解,从知识精英阶层到普通百姓,都缺乏客观公正的认识。

当前,中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培育工匠精神迫在眉睫。学校要大力加强实践教育,让心灵手巧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尤其在职业教育与应用技术教育中要予以体现。企业要有奖励工匠的体制机制,技艺精湛的工匠,应该在企业内部受到应有的重视,多注重从政策上对工匠倾斜。工匠和简单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体不同,他们的劳动中闪耀着智慧的灵光,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社会各方对他们理应有足够的予人文关怀。

不管是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愿景,再加上最近热得烫手的互联网+概念,也为制造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们迫切需要的创客理念和工匠精神齐头并进,让工匠精神成为时代共识,来引领中国成为创新者的国度。

工匠精神心得体会4在追求短平快的今天,我们更要拥有工匠精神,拥有它,相信未来,我们将会走得更平坦。

工匠精神,是对于完美的不懈追求。有多少人体验过,因为一个铁蹄,一个渺小的标点符号,一根小小的签字笔,就不幸因此亡国,就仔细思考了一天,连至交好友的到来也丝毫不觉,就去调查,一个个的数据小心排列,计算每个礼拜最多可能用多少根。在许多人们的眼中,工匠精神,更像是一种吹毛求眦,但事实上,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多少人的伟业,影响了多少人,如瑞典的手表,德国的制造业,日本的丰田汽车。也许有人会对此不懈一顾,念叨着所谓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却不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的,正是因为小节的一点点的,如沙般的聚集,才造就了平地而起的万丈高楼。细节,是工匠精神的四肢。

如果说细节,是工匠精神的四肢,那么,创新,就是工匠精神的心脏。

工匠精神,是对于创新的不断努力。多少人体验过,为了一个知识,一个问题,一次小小的知识上的突破,就拼尽全力,只为明白,就注足思考,草稿遍桌,就欣喜若狂,哈哈大笑。在许多人的眼中,工匠精神,更像是一种学者的怪癖。但事实上,正是这种精神,影响了多少人的世界,造就了多少人的伟业,如爱因斯坦,爱迪生。是的,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灵魂。

工匠精神,它如同辰星,高悬无垠,影响的人,数不胜数。所以,我们更应该去继承,去弘扬。

工匠精神,其实就是由细节和创新糅合的产物,它活在我们的心中。有人倡导去国外,学习他们的管理方法,凭此来继承工匠精神。但其实,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工匠精神更像是一种对于职业本身的要求,是一种追求完美,追求创新的责任感,它活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要学习的不是国外的管理方法也不是什么神秘的知识,它就在人们的心中,我们要做的是叩问自己,是否可以时时刻刻的保持这种不断追求完美,追求创新的精神,凭此去完成每一件事,并且热爱它,是的,工匠精神不是管理方法,不是一种工具,不是一种神秘的知识。它是一种心态,一种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态度,它是工匠精神的灵魂。

细节是工匠精神的四肢,创新是工匠精神的心脏,而态度则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是的,态度,将引领细节,创新,去做每一件事,师说由云: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让我们从小事作起,从细小的每一件事情开始,一点点的积淀。

将来回首时,看到的将是彩虹。

工匠精神心得体会5梦的背后,是一张保护网大国工匠,匠心筑梦。但梦的背后,有太多辛酸,有太多不为人知的血与泪。一个人太渺小,生活能轻而易举地将他击倒,一个工匠形单影只,聚不起社会的力量,中国制造跟不上工业4.0的步子,大国工匠梦的背后,工匠精神的背后,需要我们用网来保护。

墨子·尚贤中语云:“古之圣王为政,列德而尚贤。国之贤者,髙与之爵,厚与之禄,重之以令。”是也,工匠亦然,倘若以全社会之力而形成一张梦的保护网,梦不会碎。

髙与之爵。德国有许多蓝领工人却是比白领经理更令人尊敬的存在,他们靠自己的`劳动和技术为生,虽是工人却也体面得像个绅士。这是社会给予他们的肯定给予他们那双劳动后布满老茧的手以崇高的敬意。

大国工匠,需要这样一张来自社会的保护网,不受人白眼,深爱着自己的职业。

厚与之禄。梦也是需要金钱为代价的,当商人等不及一个个精细打磨的手工瓷器,市场上流动的就只能是统一形态的碗和盆。何不多给工匠们一些时间,一些支持助他们圆梦?他们圆梦的时候,中国才能真正走入工业4.0,这张金钱锻造的网,少不了。

第5篇: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范文

关键词:工匠精神;引领;就业指导;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2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传统的制造业正在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国民收入的提高带来了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他们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高质的产品和服务,这就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注重产品细节,精益求精;与此同时国内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高精尖产业,如航天航空业和电子产品业等,这些行业对产品的精密度要求很高,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由此可见,人类社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离不开工匠和工匠精神,今年三月份,“工匠精神”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总理充分鼓励企业要培育工匠精神,引发社会各界的思考和重视。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肩负着培育能工巧匠的重要使命,如何用“工匠精神”来引领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值得深思与研究的课题,这不仅关乎学校自身的发展,更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需要。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解读

1.工匠精神的现实内涵

“工匠精神”没有标准的定义,一般代表了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自我否定、推陈出新与追求极致的精神理念,包含了注重细节的工作品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耐心坚持的专注意志以及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对产品的追求胜过对金钱的追求,是一种以产品为导向的价值观[1]。“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是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高要求,对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锲而不舍,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事都不能放松。

2.用工匠精神引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通常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旨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具备较高职业素质的技术人才[2]。用“工匠精神”引领大学生就业创业有助于学生就业和个人发展,有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是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满足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壮大中国制造业的现实需要。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工匠精神”的引领作用发挥及存在问题

(一)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更注重技术人才的培养,中国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企业用工需求缺口较大,给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带来供不应求的就业局面,使得高职院校重视职业技能而弱化了职业精神的培养。而德国、日本等国在高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秘诀之一就在于他们充分认识到职业精神的价值,在职业教育中注重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2]。因此我国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亟待调整,其培养的人才质量决定企业的产品质量,因此必须从学校时期就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应当使学生能以敬畏的姿态对待自己的职业,养成对学习、工作高标准、严要求的习惯。

(二)存在问题

1.传统观念的制约

在中国古代的职业排名中,工匠的地位不高,仅仅在商人之上,很多人对工匠存在偏见,认为工匠从事的工作是重复性的,没有任何创造性可言,体现不了个人价值,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当时人们的职业追求往往是读圣贤书,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即使去做农民也要胜过做工匠。因此,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和影响,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跟文化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依然不被重视,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子女接受职业教育,而公务员考试的持续受追捧更是与古代历史何其相似,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工匠精神”的塑造需要不断突破传统观念的制约。

2.企业需求对于“工匠精神”的重视不够

通过对近两年来进我校招聘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进行研究,发现他们提供的绝大多数岗位在车间一线,而对毕业生的要求普遍不高,有很多岗位甚至不限专业,这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求职定位,也充分暴露了企业对毕业生的“工匠精神”重视不够,在他们看来,工匠从事的主要不是精细化、工艺化的生产,而是传统的简单手工劳动,让老员工带新员工一、两天就上岗,学生到岗后发现很多没有学历、没有技能的农村打工者跟自己做着一样的工作。工匠收入少和社会地位低的现象,使工人很少执着于耗时长、劳动强度大、甚至可能永远也达不到的能工巧匠技能及其职业岗位,因而给学校培育“工匠精神”带来了较大阻力。

3.学校培养重“职业技能”,轻“职业精神”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多以就业为导向,随着中学生源的减少,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争抢生源的现象愈演愈烈,于是为了吸引学生,高校整合资源,过于强调热门专业与热门职业,很多学校甚至开设了订单班,实现学生入学即就业,直接导致高职院校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保持协调与同步,为企业培养需要的技术技能员工。当社会不重视“工匠”时,高校也出现了轻视工匠精神的现象。一些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失去了高校的理性与独立性,导致工匠专业教学内容浅显、技能简单、职业素质养成缺少。高职院校虽然在技能培训方面做得好一些,但在“工匠精神”养成方面则仍显不足,过于考虑企业的当下需求,忽视了学生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与职业成长的素质要求。

第6篇: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范文

今晚,是工会之夜、是工匠之夜,也是工人之夜。

党的刚刚在北京胜利闭幕了,今天我们就在这里隆重表彰我县首批的“十大工匠”,第一时间贯彻党的报告所提出来的“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个重要精神。报告将劳模和工匠精神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常山将工匠作为培育新型劳动者大军、打造新时代产业工人的重要抓手,选树了一批可敬、可学、可亲的领军人物,他们在岗位上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他们在企业内起到了引领性效果,他们在社会上发挥了示范性效应。今天,我们以“十大工匠”的方式,专门向他们颁发崇高荣誉,向他们表示真心敬佩,也是表达向全县57000多名职工的共同慰问!今天的颁奖活动,在我们县里是最高规格的,县委书记叶美峰同志,县四套班子领导出席,充分体现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常山产业崛起、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的深深期待,充分体现了全县上下对高层次人才的无比渴求和对创业创新的殷切寄望。

下面,我代表县四套班子,以“用匠心铸就,助慢城崛起”为主题,就深入贯彻报告重要精神,进一步培育和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讲三句话。

第一句话:常山要建设一支符合产业崛起要求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产业崛起”是县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四四二”战略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战略定位,崛起的关键因素在人,在优秀人才之力,在建设一支符合产业崛起要求的劳动者大军。我们要实施“招才引智”。以最优的人才引进政策,造最优的用才留才环境;以海纳百川胸怀,引五湖四海人才。尤其要瞄准重点城市、重点院校、重点企业,着力引进一批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我们要推动“常雁回归”。月亮还是家乡的圆。我们要把家乡发展变化、发展机遇等重要信息,传递给寓外乡贤能人,增强他们回常投资兴业、就业创造的信心。特别是要联系在外学子,促成一部分优秀学子们“学成归来”。我们要格外注重“本土培育”。生产一线是劳模诞生的温床,是工匠闪光的舞台。要特别注重在生产一线发现、培育优秀的技术专家和行业标兵。有关部门要注重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加强职业教育,努力打造一大批本土化、特色化、职业化的行业标杆。引入一批、回归一批、培育一批,这三个一批,将造就常山工业经济铸强顶立的基石。

第二句话,要在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各行各业广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爱岗敬业、踏实奉献。而工匠精神,则是精益求精、严谨细致、耐心专注、专业敬业;从99%提高到99.99%,创造卓越、极致追求,就是无与伦比的工匠精神。今天所表彰的“十大工匠”,是我县广大工人职工中的优秀代表,他们的事迹和业绩,令我们赞赏;他们身上闪现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他们都是惜时如金。精益求精、反复实践,时间是最起码的本钱,他们把时间用在探索上,把兴趣放在工作上,把价值体现在创新中。翻看他们的事迹,每一个都是在争分夺秒、惜时如金。他们都是扎根如木。一个工匠就是一棵树,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像树木一样把根基扎在企业、扎在车间、扎在生产一线,扎根至深、坚如磐石。他们的人生告诉我们:只有将根扎得更深一点,才能汲取营养、锻炼成长。他们都是坚韧如水。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不管是劳模还是工匠,他们都有超乎寻常的定力,千锤百炼、成败得失、宠辱不惊,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办,工作一年接着一年干,成功者都有流水一样持续坚韧的特质。他们都是激情如火。激情与理想总是相伴。岗位往往都是平凡的,业绩却可以卓越。他们对待工作,都有炽热的理想和火一般的激情,爱岗敬业是他们的共同点,他们都是自燃型的人格,不仅持续燃烧自己,还能点燃他人。他们都是积淀如土。工匠精神,起于垒土。不断地积淀、反复地沉淀,方能积重、方得垒厚。积淀,自然不是简单的无趣的重复;他们积累的,是摸索的体会,是创造的灵感,是宝贵的经验。每一个工匠,都具有“金木水火土”的宝贵品质,我们学习工匠精神,就是要跟他们一样惜时如金、扎根如木、坚韧如水、激情如火、沉淀如土。

第三句话,要在全县上下着力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劳动光荣,是我们尊崇的社会风尚;精益求精,是我们追求的敬业风气。指出:要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党委政府要树风气。我们这次高规格评选表彰“十大工匠”,接下来我们将按照“智汇常山”工作部署,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体系,为创新创业创造条件;落实好劳模和工匠应该享有的待遇,让他们在政治上有荣誉、在社会上有地位、在实践中能出彩。先进榜样要领风气。榜样开风气之先。榜样传授技术,更要传承精神、传承美德,引领风气。希望表彰的首批“十大工匠”,以及常山原有的3位全国劳模、22位省部级劳模、以及更多的市县劳模和先进工作者,你们能够继续刻苦钻研、不懈努力;更重要的是,作为榜样,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真正实现“传帮带”。全县上下要浓风气。表彰一个工匠,如立一块石碑。工匠们的动人事迹、优秀品质、杰出成就,我们要重点宣传、专题报道,县工会要组织工匠报告会活动,着力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着力形成尊重工匠、关心工匠、学习工匠、争当工匠的生动局面。

第7篇: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范文

关键词:企业;工匠精神;弘扬

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从而引发了社会诸多关注和思考,一时间各大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都在讨论“工匠精神”。笔者就在老国有企业如何更好地弘扬及践行工匠精神进行浅谈。

一、深刻认识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精神理念与工作伦理品质,它包含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坚守专注的意志品质、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并非一般人所认为的一项简单机械的日复一日的重复性体力劳动,而是一种持续性的创造过程,是一个不断对技艺、产品进行提升完善的过程。精业与敬业是工匠精神的核心。

世界工业强国的形成与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密切相关,工匠精神是德国制造业过去一百年成功的钥匙,这种精神让“德国制造”声名显赫,让德国百年工业品牌扎堆出现,也让德国在欧洲经济一片困顿时能保持一枝独秀。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制造业大国,但中国制造给人印象是质量不高、价格便宜。这是因为中国很多企业过度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对严谨的工匠精神缺乏足够的认知和实践。总理在今年两会上的话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二、企业如何更好地弘扬工匠精神

弘扬工匠精神对国家经济发展、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及员工个人技能提升都是无容置疑的正能量激励作用,但如何在企业具体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弘扬工匠精神,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统一员工思想认识

工匠精神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口号,工匠精神体现着专心、专注、专业的职业素养和精打细算、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体现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优秀品质,企业需要将它融入到研究、设计、生产、质量、经营、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之中,把热爱变为执念,把精神变成行动,在追求一种态度的同时,把产品和服务做得精益求精,保障企业的稳步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将工匠精神纳入企业文化建设阵地中极为重要,通过耳濡目染、言传身教,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员工牢固工匠意识。企业通过标语、宣传栏、条幅、报刊、会议等宣传方式,让员工真正理解工匠精神的本质,埋下工匠意识,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行动,甚至一些简单的口号,让员工能够对本职工作有更深的认同感和荣誉感,更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能够以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投入到生产中的每一个细节中。

2、加强员工技术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工匠精神需要精湛的业务技能,技能提升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教育。企业要重视员工技术教育工作,不断完善员工技术培训制度。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员工技术教育培训安排表,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专人负责实施,做到月月有学习、季季有教育,并及时对员工理论和实践技术教育情况进行记录、考核。并且在制定长效科学的学习教育计划的同时,更要注重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开展灵活生动地学习教育方式,抓住员工的学习兴趣点。如从单一的技术人员上课、全员考试形式,可适当变为员工每月轮流当一回“主讲人”,或者不同班组的员工进行互相技术PK比赛,又或者举办个寓教于乐的技术知识有奖竞赛等,从而活跃员工学技术的氛围,增强员工学技术的兴趣。同时,为了提高企业员工整体技能水平,还要采用不同形式对技术尖子“压担子”,通过技师讲堂、导师带徒、技能大师工作室、接班人培养等多种平台,发挥蓝领精英的领军作用,做好传帮带,让更多员工可以共享技术经验,进一步帮助员工快速成长。

3、大力开展技术比武,进一步锻炼员工技能。

无论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都离不开人这一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即便是制造工艺水平非常发达的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也都需要靠一些技能水平相当高的人员从事这些手工劳动。因此在一些工艺流程复杂、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化工生产企业而言,员工的技术素质对企业安全生产、高效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技能人才的脱颖而出需要更多的平台,技术比武是集中展现技能、高手过招的好舞台。基于这一认识,以“锻炼岗位技能,提高技术素质”为目的的职工技术大比武活动,在我单位已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十余年,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不断深化、创新技术比武的效果和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员工参与,也选拔和培养了一大批技术过硬的岗位能手,为提高岗位员工素质,增强企业安全生产技术含量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进一步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

4、拓展激励方式和渠道,提高技能人才自豪感。

企业在对技能人才进行奖励,既要有直接的物质奖励,如奖金和疗休养方式外,还必须重视其它激励渠道的开拓。因为在这个日益重视个人能力发展的时代,必须充分重视员工自我发展的意愿。在制度的设计上,必须提供专业发展通道和职务发展通道两条并存的通道,让优秀的员工拥有更多成长空间。

在专业发展通道的设计上,要完善技能评聘机制。企业都应该建立、完善职工的素质档案,实施职工素质目标管理评估体系,缩短了青年工人技术资格申报的年限,为广大青工晋升技能等级开辟了一条快速通道。在职务发展通道的设计上,可以建立技能人才信息库,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优先权。企业相关部门可以对历届技术比武中的获奖选手、技术尖子、日常工作中的技术能手等加强跟踪培养,促使职工岗位成才,更要提供跨岗位发展的优先权,要让那些综合素质较高、技术精湛的员工,在具备了职务岗位专业素质的前提下,可以提供比其他员工成为班组长、工段长、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甚至是领导岗位的优先提拔权,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员工学技术的积极性。

总之,工匠精神是现代工业制造的灵魂。寄语芦山学子时指出:“工匠也可以成为大师!”。围绕制造强国建设的战略需求,需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传承工匠精神,专心专注钻研技能,才能使我国成为技能人才强国。企业更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践行工匠精神,有效地激发员工学技术热情,增强技能人才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培养和选拔出更多高技能人才,从而为企业的高效、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付永守,《工匠精神》

第8篇: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范文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在这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我们相聚在繁华富饶的萧然大地,举行X年X市劳模工匠协会年会。今天的会议开了一个好头,今后劳模工匠协会的年会、例会、交流会要经常化、常态化、制度化。今天交流的主题就是“战疫情、促发展”,确保“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这也是省、市委根据总书记的要求提出的近期工作的重点。

这次选择在X集团举行X年劳模工匠协会年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X具有家国情怀。X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变强、由强变久的企业发展的典型,见证了改革开放X多年的历史,同时也是X以及整个X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一个印证。俗话说,“家是小的国,国是千万家”。X能取得成功有很多条经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X把职工看成亲人,职工将X看成自己的家。家就是港湾、就是温馨、就是依靠,建立劳模工匠协会的本意和宗旨也是要建成一个温暖之家,使之成为每一位劳模工匠温暖的港湾和可以依靠的地方。X本身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家,同时也是X市的职工文化教育基地。

第二,X具有“三公”精神。“三公”精神跟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异曲同工的,在内涵和精神上高度吻合。所谓“三公”精神,一是愚公精神,就是愚公移山的精神。二是济公精神,就是千方百计、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辛万苦、排除万难,X的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精神就是“四千”精神,X的民营经济得益于持续的发展也正是体现“四千”精神。三是包公精神,就是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的担当精神、斗争精神,这种斗争精神更多的是一种奋发有为、不屈不饶、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总书记强调要当战士、不当绅士,换言之,就是要有一种斗争精神。这三种精神结合在一起就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当然,还有企业家精神,所谓企业家精神就是求新求变、永不满足、敢于冒险的精神。

第三,坚持数字赋能。市委X书记经常强调数字赋能。X的包装车间就是传统产业与数字赋能高度融合的一个典型。第四,在疫情来临之际,X团结一心、克服困难,战疫情、保就业、促发展。

X年是X市劳模工匠协会的元年,去年的X月X日,X市劳模工匠协会正式成立,同时这也是全国首个市级以上劳模工匠协会。在座的每一位理事都要将X月X日像自己的生日一样牢记,因为这一天是X市劳模工匠协会的诞生之日。在成立X市劳动工匠协会的前后,我们还做了很多工作。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总工会的高度重视下,在X年X月X日,十三届市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全票通过了设立全国首个“X工匠日”的决定。

随后在成立劳模工匠协会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劳模工匠学院,组建了劳模工匠宣讲团,启动了全国首个“X工匠日”的系列活动,包括首届长三角工匠论坛、劳模工匠作品展示、劳模工匠作品义卖、“X工匠”栏目开播两周年等活动,认定和了第三届“X工匠”。这些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赢得了各方的高度赞赏,在广大职工群众、各级领导干部、社会各界以及中央、省市新闻媒体中受到了高度关注。X等都先后报道了“X工匠日”的系列活动。所以说,X年是X市劳模工匠协会的元年,是启动之年。X年就应该是X市劳模工匠协会的基础之年。所谓基础之年,就是要将X市劳模工匠协会的工作定型化、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对于今年的工作,刚才X同志已经代表协会作了部署。X主席也提出了非常精准的要求。X主席为我们设定的“成为一流协会的目标”,就好比让我们“摘桃子”,大家共同努力跳一跳,还是能够摘到的。如果目标设定地太低,则唾手可得,不用努力;设定地太高,则望月兴叹,遥不可及。X要打造一流的工会,要打造一流的劳模工匠协会,就像是“摘桃子”,大家一起努力“跳一跳”,是能够达到的。同时,对于刚才X主席提出的“三个好”要求,希望在座的同志、各位理事、协会办公室都要很好地贯彻好、落实好。接下来,我再提三个方面要求,跟大家一起共勉。

一、打好打实基础。X、做好人财物的切实保障。市总工会对X市劳模工匠协会高度重视、关爱有加,落实了工作人员、经费、办公场所等。今年,要在基础设施和硬件设施方面有所突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推动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即将启动X市劳模工匠文化公园的建设。同时,建设劳模工匠展示厅,与X市工运史资料陈列室一并建设,目的就是为了让劳模工匠精神、形象、事迹永世相传。此外,要编撰X劳模工匠系列图书,用历史来记录X这座城市的劳模工匠精神。

X、建好数据库。一是建好劳模工匠数据库,要对X个区、县(市)以及钱塘新区范围内所有劳模工匠的情况了如指掌,及时了解劳模工匠们的所想、所虑、所盼,让他们有家的感觉。所谓家的感觉就是指在“困难时有人帮助、生病时有人看望、侵权时有人维护、失败时有人激励、孤独时有人陪伴、欢乐时有人分享”。当然,作为劳模工匠协会要做到这个境界,首先要知情,要了解情况。二是建好各类政策的数据库。

X、建好完善的网络。除了市本级外,要在各区(县、市)、产业工会、集团企业以及较发达的乡镇(街道)建立劳模工匠协会。我们不能单打独斗,不能成为“空中楼阁”,要建立完善的网络体系,加强对劳模工匠日常的管理服务。

X、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一些经验,包括学习培训机制、走访慰问机制、困难救助机制、工作交流的例会机制、劳模工匠疗休养机制、协会与协会之间的沟通联系机制、列席参加市里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的机制、劳模工匠志愿服务机制、市与区(县、市)协会的沟通联系机制、协会内部的管理机制,等等。比如,劳模工匠疗休养机制。今年计划为X.X万名职工提供免费疗休养活动,主要是针对一线的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援鄂医疗人员等。同样的,也要积极组织开展劳模工匠疗休养活动,这些都是工会能做而且应该做好的事情。再比如,参加市里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机制。劳模工匠协会一定要及时掌握如市委全委会、新春团拜会以及市里有重大决策需要劳模工匠协会参加的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同时,劳模工匠协会要在市总工会的领导下统筹安排,推选协会中能够认真履职、积极作为的理事参加这些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总之,像这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要在X年逐步地建立起来。

二、加强交流协作。X、加强横向交流。就是要加强与X市其他各类协会之间的沟通交流,我认为这里大有文章可做。比如去年X月X日,X市劳模工匠协会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X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在和平国际会展中心广场共同举办了X中国(X)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巡展活动。再比如,去年年底,协会与X市书法家协会共同举办了劳模工匠与书法名家新春座谈会,可谓是星光灿烂、群贤毕至,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今年,我们要加强与其他协会,比如企业家协会、志愿者协会等的合作交流,这样才能形成更大的合力。

X、加强纵向交流。对上要加强与省总、全总相关协会的沟通交流,对下要重点加强全市X个区、县(市)以及钱塘新区劳模工匠协会之间的交流。目前,各区、县(市)的情况仍然参差不齐,有的地方建立了劳模工匠协会,有的地方还没有建立;有的地方活动开展很正常,有的地方活动开展不正常;有地方的活动经常化,有的地方活动“僵尸化”。比如X的劳模工匠协会运作得就非常有生机。包括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我们的劳模工匠自觉地捐款、捐物,自觉地参与到疫情防控、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热潮中去。因此,第一,X个区、县(市)以及钱塘新区都应该成立劳模工匠协会。随着工作领域的不断拓展,内涵的不断丰富,上下必须要一致,成立劳模工匠协会。第二,联系要更紧密更经常。在适当的时候,要组织开展X个区、县(市)以及钱塘新区劳模工匠协会的现场交流会,使得协会之间的交流更加经常化、多样化。第三,要上下联动。有些活动,区里有积极性,市里有想法,就可以一起搞,形成合力。去年我们就一起举办过很多活动。比如首届X职工文化节的开幕式,就是跟X区总工会一起举办;《X工匠》栏目开播两周年特别活动就是和余杭区总工会、老板集团一起举办的。

X、加强内部交流。要加强工会系统的内部交流,整合工会系统内部涉及劳模工匠的优质资源,比如,工人业余大学的劳模工匠学院、工人文化宫的“劳模工匠大讲堂”、宣教部的劳模工匠宣讲团、职工教育研究会等的资源共享。尽可能地把这些资源加以充分整合,起到X+X>X的效果。就工会系统内部而言,凡涉及到劳模工匠精神的弘扬、宣传、服务、管理以及作用的发挥等,都可以将这些资源整合在一起。因此,X市劳模工匠协会应该是全方位的、开放式的、包容式的、共享式的,劳模工匠协会的理事也要经常有进有出,要体现劳模工匠协会的先进性和包容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X、加强对外交流。要加强同X市以外各省、市的劳模工匠协会的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要积极向兄弟地市、省外的劳模工匠协会学习经验、取长补短。

三、着重做到五个“手”。X、提高站位跟舵手。要紧紧围绕核心,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融会贯通。只有融会贯通,才能举一反三;只有武装头脑,才能指导我们的行动。要坚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X、创新创业是能手。毫无疑问,在座的各位理事一定是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行家里手。劳模精神是开放的,必须随着时代的前进,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既要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爱岗敬业的劳模精神的底色,同时还要注入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一流、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同时又要有不断开拓、求新求变的创新精神,求真务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作为企业家的劳模工匠,还要有敢于冒险、永不满足的企业家精神。这些精神的高度融合,才是新时代的劳模工匠精神。总书记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当对劳模精神进行充实和丰富。就现在而言,就是要紧紧围绕“干好一一六,当好排头兵”以及“X+X+X”的X年度发展目标当好能手。

X、服务大局当助手。第一要助力于X的高质量发展,当好助推X高质量发展的助手。就去年而言,X经济发展有三个标志性突破。一是常住人口超千万,这是一个大城市的重要标志,也表明了X的城市能级、管理者的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二是经济总量超X.X万亿元人民币。三是人均GDP首次突破了X万美元。X取得这样的突破,我们也感到很自豪。刚才葛小青同志在宣读倡议书时也讲到,要有“成功不必在我”的胸襟,“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要将这两者统一起来。功成不必在我,因为功成是一个过程,像去年X经济发展的三个标志性突破,这些都是历史的积累。但是,一定要有“功成必定有我”担当,在实现伟大梦想的征程中,要有我们的存在。在座的每一位劳模工匠协会理事都要有这样的胸襟、担当。就当前而言,就是要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战全胜”的战略目标。第二要助力于市总工会各项履职。X市劳模工匠协会是在X市总工会领导下的,所以,劳模工匠协会要助力于市总工会的全面履职。X市总工会要争当全省第一、全国一流,那么劳模工匠协会也一定要是全省第一、全国一流,这样才能相称。因此,劳模工匠协会要按照市总工会的总体工作布局和要求当好助手。

X、提升素质成高手。在座的各位都是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是X的宝贝、社会的中坚,但是仍然要不断地学习。劳模工匠协会的每一位理事都要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素质,从而当好各行各业的高手。一是要学,学思践悟,学政治、学业务等等,用学习来指导实践。二是要干,干字当头,戒骄戒躁,勇于创新。实践是一种更好的学习,要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三是要融,融入到X市劳模工匠协会这个大家庭。实际上劳模工匠协会就是为劳模工匠们搭建一个温暖的家,这也是我们的宗旨所在。所以,要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一起为这个温暖的家来做出应有的贡献。劳模工匠协会的理事可以进行分层交流,比如工匠组、劳模组等,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第9篇: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范文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5-0009-04

一、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关系

2016年,我国政府首次把“工匠精神”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对创新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

“工匠”一词对于我们并不陌生,是指熟练掌握一门技艺并依此谋生的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已出现。2016年3月5日,总理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3月29日,总理在国家质量奖颁奖晚会上再次提到“工匠精神”;同年5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匠心筑梦》,讲述了8位大国工匠的成长故事,“工匠精神”一下子成为了国家、社会所倡导的主流精神。这种精神实质上是“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需要,是企业转型、产业升级的需要,也是消费者个性化消费和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工匠精神在新时代有着对传统内涵继承与发展的新内涵,主要包括尊师敬业的职业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求实创新的进取观念等。“尊师”是中国古代传统职业观念的延续,它要求工匠尊重老师,尊重技艺;“敬业”要求工匠热爱自己的岗位,认识自己职I的价值,踏踏实实地工作;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直接表现,工匠们需要抵制外界的干扰,凭借专注与执着从平凡中脱颖而出,要求工匠们以高超的技术和专注的精神完成每一道工序,追求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求实创新是新时代最需要强调的一点,要求工匠实事求是,做好每一个产品,又要在这种稳定中超越自我,提高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求实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灵魂。

时代需要高水平的工匠,职业教育就是大批量工匠的直接来源。而培养高水平的工匠,需要以工匠精神为导向来开发职业教育课程。课程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环节与核心内容就是课程建设。从广义上讲,普通教育是培养所有公民的基本的、共同的素质基础的一种教育,需按照国家统一的课程来进行,以保证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而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在生产和服务一线从事技术与技能性活动的劳动者的教育类型,其课程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劳动力市场需求相适应,因此,在课程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上,相比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更具有灵活性与开放性。

职业学校有更多的空间自由开发课程,尤其是在校本课程方面。职业学校应以工匠精神为导向开发职业教育课程,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升,培养尊师敬业、精益求精、求实创新的优秀工匠。

二、以工匠精神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嬗变

(一)课程由重知识到重技能,最终向培育工匠精神转变

近二十年,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经历了从重知识传授到重技能习得的过程。伴随各级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产业升级与转型,一些职业学校纷纷脱离原来赖以生存的行业,转由教育部门管理。由于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普遍偏知识传授而忽略学生技能的培养,造成了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难以胜任未来的职业岗位的状况。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积极促进开展校企合作,并为企业行业合作培养职业院校学生提供了很多政策支持。在这种背景下,重视学生技能培养的课程理念逐步形成,并在实践层面得以展开。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和产业升级与转型,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我国工业产品的品质与质量提升对技术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职业人的“工匠精神”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在生产和服务一线从事技术与技能性活动的劳动者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不仅应鼓励学生进车间实习,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更应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在未来所从事的工作中形成严谨认真的精神。

(二)课程内容的设置应体现学生全面发展

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课程、素质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基础课程是指体现基本知识、理论、文化水准的课程,它是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如数学、英语、语文、体育等。素质课程是指使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必须获得的思想道德、法律、健康等基本素质的课程,以保证学生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人,更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内容。专业课程是指充分体现职业性要求,把对接产业、接轨行业、服务企业、面向岗位作为基本依据,使学生获得未来从事的工作所必需的工作知识与工作技能的课程。实践课程是指让学生身处或模拟或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亲自动手操作将所学知识内化深化,掌握实际动手能力的课程。

在这四类课程中,基础课程与素质课程要按照国家要求开设,学校适度调整。专业课程应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切实联系起来,尽量构建与未来工作环境相似的情境,增加学生对工作的认同度,增强学习兴趣。实践课程所占的比例应科学设置,一般应将学分比例向实践课程倾斜,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

(三)建设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基本内容的课程

工作过程是指在职业或工作岗位上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知识的概念由德国职业教育学者费舍尔首先提出:工作过程知识是在一个工作程序中为获得最终的工作成果所需要的各种知识的综合体,它通常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或者整合而成。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不只是简单的由学科理论知识拼凑而成,而是整合了实际的工作经验,能够切实指导具体的工作实践和操作的知识,即所谓的工作过程知识,这是职业教育培养受教育者职业能力的教育目标所决定的,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要内容。

从其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以杜威为代表的活动中心课程论的观点。活动中心课程论以学生生活和兴趣为基础,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在工作过程知识中,它体现为要求学生对整个工作有系统的、感性的认识和了解;工作过程知识又是隐含学生日常的实际操作中的知识,注重实践和直接经验。从另一个角度看,工作过程知识又带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子,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情境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的意义或知识表征的过程。工作过程知识是在实际工作场景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产生并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建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使学生以直接经验的形式掌握知识。

三、以工匠精神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工匠精神不单单指精神层面,还可衍生到知识层面、技术层面。培养尊师敬业、精益求精、求实创新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需要更新职业观念、拓展职业知识、提升职业技术。针对这个目标,职业学校需要更新教师与学生的教育观念,引入和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强校企合作,实行现代学徒制。

(一)更新师生教育观念

课程开发首先遇到的障碍最可能是主体主观层面上的抵制,因此必须转变教师与学生的教育观念。首先需要转变“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错误观念。教师要更有信心、更认真踏实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促进其健康发展,不能因为生源质量不理想而敷衍了事。学生要建立起学科自信,热爱自己的学科以及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打好坚实的知识、技能基础,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其次,教师与学生应树立师生平等的教育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需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与差异性,聆听学生的需要,从“权威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要尊重教师、配合教师,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甚至课程开发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体。再次,师生应转变“重知识,轻技能”的理念。教师在开发课程和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兴趣与生活,提供给学生真实的操作训练情景,课程评价避免过分注重笔试分数的倾向,加大实践操作分值。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

课堂上,教师起主导作用;课程开发中,教师是主体人员,因此,开发以工匠精神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必须引入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教学能力和职业基本素质,集教育者和企业员工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教育科W素养和专业理论功底,而且还具有过硬的实践技能与专业操作指导能力。这类教师已将专业知识与技能内化,对专业发展有敏锐的洞察力,对课程开发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也能对课程按计划实施。除了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外,“双师型”教师也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职业指导的专业化素质,帮助学生厘清职业发展规划,使他们形成尊重师长、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

(三)加强校企合作,实行现代学徒制

加强校企合作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以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更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能根据劳动力市场和企业人才需要来针对性地培养人才;课程更具有可操作性,有企业中优秀的工匠作为技术顾问指导。通过校企合作,能开发提供给学生工作现场体验的课程,使学生获得对未来工作环境的感性体验,获得未来工作切实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提高职业适应性。借助校企合作这个平台可以推广现代学徒制,学校可以邀请一些优秀的工匠、行业大师来校为学生讲课、指导,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高尚的职业精神、职业态度、职业创新力。

四、以工匠精神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形态――校本课程

(一)校本课程的内涵与发展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牵头、整合相关的校内外资源自主开发的一种课程类型,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新课程运动。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起步较晚,1986年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思想,首次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向。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这股校本课程之风从基础教育吹到了职业教育领域,推进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战略高度规划了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了职业教育办学的未来走势,为校本课程开发指明了方向。

(二)职业教育与校本课程

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校本课程开发。职业学校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在生产和服务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仅提供国家课程是远远不够的。校本课程有其独特的灵活性、多样性、整体性和差异性。相对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多元化,包括课程专家、教师、学生、企业等,主体不仅参与开发过程,还能提供及时的反馈,以便对校本课程做出适宜的调整。

校本课程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第一,教育与经济紧密相连,学校能灵活地根据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针对市场需求来开设校本课程,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学校能根据本校实际环境和学生实际需求来开发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尊重师生差异。第三,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必然是学校和企业,充分利用当地企业、行业和学校课程资源等来开发一些适合学生选择的课程,能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开拓职业视野,对未来职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普通教育相对职业教育更为注重广泛的知识普及,注重教育公平。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上自由度受限,多是发展“课外兴趣”的轻松课程。在职业教育中,因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能将校本课程进一步深化,是专业课程的具体化、本地化,切实拓展学生的职业知识,提高其职业技能,完善其职业理念。

(三)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首先,明确培养目标,如培养具有“尊师敬业、精益求精、求实创新”品质的技能型人才。学校在结合自身特色、了解企业需求、吸取教师建议、理解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将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指标。

其次,深入工作领域,确定职业性质、核心知识与技能。这项工作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交流能力,因此,主要由实际工作领域专家带领,与课程专家、骨干教师共同调研、分析、归纳完成。

再次,将上一步总结的内容系统化,构建课程体系。这项工作主要由资深课程专家带领完成,按照工作过程内在联系组织各个学习领域,针对不同专业来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大体由基础课程、素质课程、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构成。

最后,完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前进的过程,课程评价为下一步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反馈信息,使其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方案。课程评价的对象是多方面的,包括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本身的优劣与合理性、教师实施校本课程教学的质量、学生通过校本课程学习实际达到的水平等。课程评价的主体也是多元的,包括企业、课程专家、教师、学生等。

总之,以工匠精神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向职业教育本质精神的回归。职业院校必须厘清与传统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的关系,以工作过程知识为课程主要内容,以校本课程为具体形态,通过更新教师与学生的教育观念,引入和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强校企合作,实行现代学徒制的途径来开发以工匠精神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培养尊师敬业、精益求精、求实创新的合格工匠。

参考文献:

[1]胡建雄.试论当代中国“工匠精神”及其培育路径[J].教育研究,2016,18(2):45-48.

[2]李进.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培育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27):27-3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