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私募基金的盈利模式范文

私募基金的盈利模式精选(九篇)

私募基金的盈利模式

第1篇:私募基金的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私募基金 创业板 公司价值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086-03

引言

2009年10月正式成立的创业板,给中国股市和国民经济产生了显著影响,也成为众多股民以及学者讨论的话题。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板的风险防范、监管要求、退出机制等制度建设上,鲜有深入研究私募基金是如何影响到创业板公司的价值的。对于具有业绩不稳定、经营风险高、退市风险大等特点的创业板公司,私募基金的进入是怎样影响企业的价值的?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功能,是否发生在所有引入战略投资性私募基金的创业板企业中?怎样正确引导私募基金对创业板企业的投资?考察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创业板,并为完善创业板的制度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以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在深交所集中挂牌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为研究样本,以私募基金对成才型公司的影响为研究对象,考察私募基金对成长性企业的影响,并得出了私募基金并不一定给所有创业板企业带来价值增值的结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为企业带来增值的效果更可能发生在实际真正具有高成长性、盈利性较好的创业板企业中。

一、理论与文献回顾

私募基金(PE)又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指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募集股权资本,以盈利为目的,以未上市公司股权(包括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募集的股权)为主要投资对象,由专家负责股权投资管理,并在限定时间内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式退出的投融资机构。

朱奇峰(2010)认为,私募基金能够提升所投资企业的价值是因为私募基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一是融资功能。二是风险管理功能。三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功能。四是资源配置功能[1]。

向群(2010)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私募股权投资对成长型公司的影响PE 投资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和公司绩效,PE 的股权投资行为带来公司融资结构的优化的结论[2]。

二、研究设计与样本

(一)研究设计

根据研究内容,本文采用如下多元回归模型检验私募基金对成长型企业价值的影响:

Tobin’sQ=α0+α1PE+α2Lev+α3Size+ε

其中,Tobin’s Q用来衡量企业的市场价值[3]。计算公式为流通股股价乘以全部股份数,再加上总负债,除以总资产。考虑到中国股市股权分置的问题,本文采用如下方法来计算Tobin’s Q(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的数量×股价+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每股净资产+总负债)/总资产[4]。对于股价的计量,为减少股价的频繁波动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本文采用2010年全年的股票均价。

PE为企业是否引入私募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的虚拟变量。根据所考察的28家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若前五大股东存在私募基金,①PE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Lev和Size为控制变量,其中Lev表示资产负债率,Size表示总资产对数。资产负债率和资产规模显然会对企业价值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加入模型中以控制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ε为残差项。

(二)数据来源及样本

本文以2009年10月30日首批登陆创业板的28家公司为研究样本,他们分别是特瑞德、神州泰岳、乐普医疗等(限于篇幅,未全部列出)。选择这28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不仅是因为他们成立时间较早,在创业板运行时间较长,运行较为规范,数据也较为丰富,更重要的是这28家公司涉及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装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生物制品业等22个行业,具有一定的行业代表性。

另外,研究中所使用的数据全部来自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所提供的28家上市公司的业绩报告(年报、半年报和季报)[5]。计算Tobin’s Q的股价数据选择2010年全年的股票均价,是否有PE的变量取值为公司上市当年2009年年报中所披露的前五大股东中是否有私募基金。表1为描述性统计。从描述性统计来看,共有27家私募基金对所选样本的28家公司进行了战略股权投资,其中,具有私募股权投资的样本为19个,占比68%。28家公司Tobin’s Q值最小为1.55,最大为3.41,平均2.265。资产负债率最小为2%,最大为71%,平均资产负债率约为16.51%。

三、实证分析

(一)简单回归分析

对于Tobin’s Q和PE关系的简单回归结果列示在表2和表3中。表2和表3的回归结果表明,由于未通过F检验和T检验(sig值均大于0.05),因此Tobin’s值和PE值关系并不显著,也即说明私募基金对创业板企业的价值影响并不明显,或者说私募基金的进入并一定对所有企业带来价值上的提升。

(二)加入ROE作为交互变量的回归分析

为了继续探究私募基金对创业板企业的影响,本文在回归模型中加入了净资产收益率ROE这个交互变量,以考察在不同的盈利能力情况下,私募基金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模型如下所示:

Tobin’sQ=β0+β1PE+β2ROE+β3PE*ROE+β4Lev+β5Size+ε从表4可以看出,在加入交互变量PE*ROE后,主要变量均通过了F检验和T检验。且PE*ROE的回归系数为正,说明私募基金的投资行为会对盈利性较好的企业价值产生正面影响。对于盈利能力强的企业,私募基金的投资为企业的快速成长带来了迫切需要的资金支持,解决了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因此会促使企业产生更好的效益,同时为企业价值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而对于本身盈利能力就不强的企业,私募基金的进入虽然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所需的资金,但是由于企业本身盈利性并不强、成长性并不高,除非改变企业的主营业务或发掘盈利性更强的募投项目,否则的话,即使拥有私募基金的投资使得企业资金充裕,也并不一定能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许多创业板企业并不缺钱,这一点可以从创业板公司资产负债率普遍偏低看出来,加之很多私募基金是闪电入股并火速减持,以谋求资本的高回报,这显然无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

四、对中国私募基金和创业板发展的启示

本文以28家首批在创业板公开发行并上市的企业为样本,考察中国私募基金如何影响成长型企业的价值。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私募基金的投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引进私募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并提升了企业的价值,主要发生在盈利能力较强的高成长性企业,而对于本身盈利能力不强的企业则表现并不明显。根据以上结论,为了提升创业板企业的市场价值,本文提出以下几点观点:首先,解决好募集资金投向问题是当前创业板企业的首要任务。根据深交所统计,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共有153家企业在创业板挂牌上市,筹资1 167.5亿元人民币。然而面对筹集到的大量资金,许多企业并没有解决好募集资金投向问题,甚至出现了盈利主要来自募集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成长性。因此,解决好创业板公司募投问题对于提升企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创业板应及时推出退市机制。缺少退市机制已成为创业板企业高估值、高市盈率和高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完善了退市制度,让经营不善和不符合要求的公司退出,才能促使企业不断保持其成长性和盈利性,才能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才能改变企业IPO圈钱的初衷,并且有利于目前创业板企业的价值回归。最后,在鼓励私募基金发展的同时,也不能放松对其监管。近年来,证监会一直致力于构建一个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尤其是随着中国创业板的推出,为私募基金开辟了一个良好的退出渠道,极大的促进了私募基金投资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创业板造富效应的刺激之下,一大批谋求资本增值的私募基金随之创立,欲分享这一资本盛宴。因此,在市场经济欠发达,且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十分有必要进行适当的监管,引导私募基金进入正确的发展模式,以免其畸形发展,甚至扰乱中国资本市场和相关产业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奇峰.中国私募股权基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向群.私募股权投资对成长型公司的影响[J].金融与经济,2010,(1).

[3]托宾Q与公司财务杠杆[J].科技广场,2008,(6).

第2篇:私募基金的盈利模式范文

(一)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对私募股权投资的法律规范还在不断完善之中,现在与私募股权投资相关的法律有四十余项。虽然有关私募股权的法律很多,但是对私募股权发行和豁免制度的法律还不够完善。2005年修订的《证券法》并未将私募股权投资等私募形态基金纳入规范范围,而现行《证券投资基金法》也没有明确规定私募股权基金的条件。清算或破产缺乏具体的配套法规,我国《企业破产法》主要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而对于其他类型企业不适应但是按《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来实施破产缺乏具体的配套法规操作起来复杂且时间较长成本较高因此总体上来说我国并没有完善的法律保障私募股权投资者破产清算退出的权益。现阶段我国以及我区私募股权立法偏重于基金的募集与管理,而在基金的投资与退出方面的偏少。并且新《企业法》对企业回购股份限制较多,使通过回购方式来退出私募股权投资难度加大。而且现有法规缺少对私募股权投资资金监管模式的探讨。

(二)企业缺少正规的私募股权

融资渠道和退出渠道我区的私募股权投资还处于初生阶段,没有统一的私募股权交流渠道,没有专属的行业协会,大多投资靠本地区企业个人间的交流来达成,少部分融资通过私募股权基金来实现。大多投资的形式不正规,产权不明确。我区的私募股权基金也是近几年刚刚起步,在引导民间资金和我区金融机构资金投资方面还有待加强。我区私募股权投资没有有效的退出机制。理论上来说大多数私募股权投资通过企业上市来退出,但是我区的中小企业上市前景并不明朗,我国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主板市场对上市企业的要求很高,我区中小企业要达到这个要求需要积累很长时间的资本,期间的风险也非常大。

(三)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投资风险高

我区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但是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我区新兴高科技企业的质量也不高。企业规模小,资金基础薄弱,风险承受能力差。有些中小企业虽然连续3到4年盈利,但是只要有一年投资失误就有可能使企业破产,使投资者血本无归。高风险使中小企业很难找到投资者,除非是通过私人朋友间的相互购买。另外一个被投资者所青睐的投资热点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区尚处于发展阶段,企业数量很少,给投资者的选择空间更少。近年来在我国发达地区私募股权市场十分火爆的网络电子商务企业在我区也基本没有。所以就现阶段我区实际情况而言高新技术企业还不会成为私募股权投资者们的首要投资目标。

二、解决内蒙古中小企业私募股权融资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职能建设

1.加快私募股权方面的法制建设

尽快出台相应法律因为私募股权投资的私下募集以及私下投资的特点,所以没有证券法律在私募发行豁免条件的支持是不行的,并且私募股权投资具有一般投资的特性。因此,未来应考虑通过修改《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明确私募股权投资的法律性质并将其作为确立私募股权投资的法律地位和监管机制的法律基础。应在《证券法》等法律中确立私募股权投资的豁免条款,并以此为基础,确立以豁免监管为原则的私募股权监管模式。破产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是在所难免的,修改《企业破产法》明确私募股权投资者资金的退出办法,减少资金退出流程的繁琐性。使投资者可以尽快回收资金,减少企业破产对私募股权投资者的损害。企业回购股权在我区中小企业上市困难的情况下也是资金退出的一项重要手段。我国而现行《企业法》对企业回购股权的限制很严,如果投资者想通过回购方式退出十分困难。所以,希望可以修改《企业法》,放宽企业收购自身股权的条件。现在不只是在我区,全国的很多地方私募股权投资方式都在向主流投资方式发展,修改《企业法》才能适应经济金融业的发展变化。

2.针对日益发展的私募集资方式

尽快成立相应政府管理部门成立私募股权投资的主管部门,该主管部门作为我区私募股权投资的管理部门,负责牵头落实自治区政府鼓励股权投资类企业发展政策等各项工作,并会同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建立共同决策制度,对各项私募投资进行审查并提出备案管理意见,协同开展针对我区私募股权投资的各项政策实施及风险防范工作。成立自治区私募股权投资投资基金行业协会,以加强股权投资类企业的自律管理,畅通与政府部门的双向沟通渠道,开展各类相关业务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连接企业与政府部门的纽带作用,组织股权投资管理人才的专业培训,开展各类合作交流,推动股权投资类企业规范、健康发展。

3.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鼓励投资者鼓励发展股权投资及股权投资管理公司。对在我区设立的股权投资及股权投资管理公司,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确有困难的,经主管部门确认并报经地税部门批准,可给予减免。对从区外、境外新引入成立的大型股权投资及股权投资管理公司,报经地税部门批准,可给予五年内免征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对在区内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管理基金规模超过10亿元且对当地经济带动作用大的股权投资管理公司,除享受上述政策外,经批准可享受金融机构总部相关政策,所在地政府可以给予一次性奖励。政府还可以在某些经济较发达盟市开展私募股权基金管理试点,给予地区性政策支持。

(二)企业进一步完善自身管理

1.中小企业完善自身股权管理

完善股权结构将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是使中小企业获得私募股权投资的一个重要手段。如果经营权与所有权不相分离,投资者就无法有效地投资企业,因为如果投资者对一个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就会希望企业盈利,从而收回投资,所以投资者就会对所投资企业提出种种改善经营提高收益的改革建议,或者提供其他各方面的信息支持,再或者直接干预企业生产。这样一来就与很多中小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相重合的情况发生了矛盾,如果企业不放权将很难吸收到大规模高规格的投资。明确企业自身的产权也是很多中小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企业产权不明确对中小企业的后续发展是很不利的,解决了企业所有权的问题,明确了这个企业谁做主才能制定符合企业利益的引资计划,吸引私募股权投资者的注意。

2.增强自身盈利能力,扩大资产规模增强

自身盈利能力是中小企业能否获得投资的关键。只有能赚钱,盈利大,资产规模庞大的企业才能吸引到充足的资本。所以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强与弱,决定了一个企业的融资规模。为了使企业尽快成长,需要政府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给中小企业制定税收政策支持,对从事新兴产业绿色产业和再生能源产业的中小企业进行针对性的补助,为旅游业的产业化经营制定大规划。给企业提供一个沟通良好的网络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商机。还需要经营者有敏锐的目光把握机遇,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规模下滑的情况下找准盈利项目,发展新兴产业聚集核心竞争力明确企业经营方向。

(三)加快私募股权基金建设

1.筹划建立政策性母基金

我区政府应该筹划建立一支私募股权基金的政策性母基金。由我区私募股权管理部门牵头成立,联合我区其他私募股权基金,吸引东部地区和国外资金,扩大引导资金规模,带动本区私募股权基金发展。母基金对于引进大型优秀项目,引导民间资本进行投资,分散民间投融资风险,拓宽项目投融资渠道有重要意义。由政府出面成立的私募股权投资母基金也有助于使我区活跃的民间信贷从非正规的地下交易向正规的方向引导,有利于集中民间富裕资金进行正规投资。并且现阶段我区经济正在从资源型向新兴能源综合利用型转变,很多新兴高技术中小企业需要资本的注入,由政府筹划建立的母基金可以很好的引导资金流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扶植有上市潜力的企业。

2.吸引或培养更多私募股权方面

专业人士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离不开基金管理人,缺少合格的基金管理人是我区发展私募股权基金的重大障碍。在我区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初期,可率先支持在国内外已有良好市场声誉的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在我区设立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并发起成立股权投资企业,实现区外私募股权投资管理企业与区内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合伙。对于引进基金管理专业人才而支付的一次性住房补贴、安家费等费用,经批准可据实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高级人才或企业,可由自治区政府另行给予适当资助或补贴。

3.增加内蒙古本地区资金

在私募股权投资中所占的比例我区民间资本充裕,如若政府可以有效引导绝对会成为我区私募股权基金中的主力。在我区私募股权基金发展初期,由于本地区经验有限,不可能不与其他地区或者发达国家的投资者合作。但是其他地区的资本,尤其是外国资本注入我区企业获得这些新兴企业的控制权是对我区经济长远发展不利的,而且我区现在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大都是从事能源综合利用或旅游景区开发的企业,这些企业都是将来我区经济的主力军,如若被外资所控制将会对我区经济发展极为不利。所以控制外资对关键行业的注入,发挥本地区资本的作用十分有必要。

4.建立多样化的资金退出机制

第3篇:私募基金的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私募股权 业绩 创业板

一、引言

私募股权,与公共股权相对,是一种未上市公司股权或者是私人公司股权。和投资于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工具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不同,私募股权投资的投资对象是企业,尤其是未上市的创业企业。其中,对高新技术企业或者对处于企业周期早期阶段企业的投资又叫做风险投资,是私募股权投资的一种。但在如今中国的投资机构发展中,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概念的差异已经渐渐被淡化,这两者在投资范围上也逐渐趋同,因此本文中将两者合并研究,用私募股权投资来统称。私募股权投资与其它金融机构一样,具有趋利性,也有多种退出方式。公司股价的提升对于持有被投资公司股权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来说是退出时的最有利收益,也是私募股权投资追求的目标。但私募股权投资参与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决策,以专业化的眼光为创业企业提出发展的建议和指导,股价上升的本质还是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才能真正体现私募股权投资的价值。所以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对于被投资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Megginson & Weiss(1991)用136家具有风险投资背景和136家无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为观测值,将两组配对研究,从发行来看,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发行价显著地高于对照组。而从业绩来看,虽然在IPO之后业绩有所下降,但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显著的比无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有更优的业绩。同时,作者也提出了风险投资数量越多对企业监管的质量就越高的观点。Leslie & Philippe(2000)对新加坡股票交易所82 家有风险投资支持与82 家无风险投资支持的上市公司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有风投背景企业的营运业绩表现更差,且风险投资支持的时间越长,企业的业绩就越低。风险投资长期支持的企业并没有优势。

(二)国内文献 在企业盈利性方面,谈毅、陆海天和高大胜(2009)认为从营运业绩来看,拥有风投背景的企业在运营资本回报率增长和经营现金流比增长上都显著地低于无风投背景企业。赵炎、卢颖(2009)认为风险企业与非风险企业在经营业绩上并无显著差别。 向群(2010)则认为PE 投资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和公司绩效,PE 的股权投资行为带来公司融资结构的优化。在企业成长性方面,周浩荣(2012)认为具有私募股权背景的企业成长性高于无私募股权背景的企业,私募股权的持股比例也提升了企业的成长性。李博禅(2012)也认为显示有风投背景的公司成长性更好,“且这种成长性不是在风投介入的某一个时段,而是可持续的”。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多家私募股权共同投资的创业企业拥有着更多样化的经验和资源。这样企业在成长的时候可以减少“偏听”的风险,得到更多方面的支持和指导。同时,共同投资也可以让私募股权协同管理,进行互补,减少成本和风险。往往,私募股权在发现一个有潜力的项目之后,也同样会参考同行们的意见。其他投资人对于这家企业的肯定也增加了自己投资的信心。在互相促进之下,共同投资的私募股权会对创业企业有更大的帮助。据此提出假设:

假设1:被越多个私募股权共同投资的创业企业的业绩越好

在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国有背景的私募股权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从历史来看,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最早的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就是由国家财政部为了扶持高科技企业而创立的。在这么多年的市场化中,虽然各种背景的私募股权投资层出不穷、不断兴起,但由于我国国情的关系,与美国不同的是,庞大的养老基金并不参与私募股权市场,所以我国具有国有背景的私募股权拥有不低的地位。同时,我国的政府拥有最多的资源的人际关系,而且在政策法规的理解和实际操作上有很大的优势和便利,容易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政府力量的介入也会吸引到更多的私募股权投资者。

假设2:具有国有背景的私募股权投资的企业的业绩越好

私募股权在对企业投资时有很强的自主性,在企业中持股的比例能很大程度上反映私募股权对于一家企业的期望程度和信心。私募股权投资对持股比例高的企业会有更严格的监管和更高的关注度,因为高持股比例一样意味着高风险。同时,私募股权希望在一家企业持更大比例的股份,也意味着会更多地,也更容易地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和决策中,这样其在管理经营方面的优势和经验就会有更多的发挥余地。

假设3:私募股权投资持股比例越高的企业业绩越好

区别于私募基金,私募股权投资的投资时间和回报周期相对要长很多,因为私募股权看重的是企业的长期增长潜力,并通过上市来实现价值回报。私募股权投资在上市前持股时间越长,对企业和行业的了解就越深入,越能对企业的真实情况有所了解。这样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发生,以便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地对企业进行监管,帮助企业提升业绩。同时。上市前持股的时间越长,对于上市的准备也就越充分。如今的企业和投资机构对于IPO都趋之若鹜,但一味地追求尽早上市,也可能会出现企业急于上市而做出让报表更出色,但对企业长期发展不利的决策。充分的上市前准备也能帮助企业维持一个长期的业绩良性增长。

假设4:私募股权投资时间越长的企业业绩越好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为了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对于创业企业业绩的影响,本文以2009年-2012年创业板中的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选择创业板,是因为相对于主板来说,创业板中高新技术企业的比例更大,所以更能吸引私募股权投资的参与。同时,创业板中的中小企业也更符合风险企业的特征:规模小、增长快、风险高。所以创业板中上市的企业最适合对于私募股权投资的研究。全部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共有355家,剔除掉一些尚未公布2012年年报的企业、私募股权投资事件信息披露不全的企业以及有外资股参与的企业(外资股参与的企业偏少且股权结构复杂),将剩余的295家上市企业作为本文的观测值。其中有私募股权投资背景的有158家。本文研究的2009年至2012年创业板中的上市公司数据主要是来自于公司招股说明书、年报、格上理财网站以及WIND数据库,招股说明书和年报来自于金融界网站。

(三)变量选取 本文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参与公司治理对于创业企业业绩的影响。其中的因变量为业绩指标。自变量为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各种特征变量。(1)业绩指标变量。业绩指标可以通过两方面来衡量:盈利性和成长性。对于一家创业企业来说,光用盈利性来衡量业绩是不够的。每个企业的状况不同、主营业务可能有较大的差异,导致利润率的不同。尤其是在对投资企业的私募股权的研究中,想要得到的是私募股权投资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更好增长的能力。那么成长性这个衡量标准就必不可少了。其中,盈利性指标用上市当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来表示,成长性指标用上市当年的净资产增长率来表示。(2)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特征变量。综合各方面的理论基础,本文选用以下几个私募股权特征变量来试图说明创业企业的业绩变化,分别是共同投资的PE数量、是否具有国有背景、PE持股比例、PE投资时间、PE的声誉、PE成熟度、PE资本量。共同投资的PE数量采用每家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的上市前前十大股东作为标准,用前十大股东中的私募股权数量来作为一家公司的私募股权数量指标;机构背景采取虚拟变量来表示私募股权是否具有国有背景。私募股权是否具有国有背景以国务院国资委的文件为标准,考虑到国有背景的特殊性,只要公司被一家具有国有背景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投资,就将这家公司的私募股权机构背景指标记为“有”;持股比例,由于每家创业公司会被数个私募股权投资,在持股比例这个变量中,将招股说明书中上市前十大股东中的所有私募股权的持股比例相加,得到的总持股比例作为这家公司的私募股权持股比例指标。由于在一家公司中,数个私募股权所起的往往是共同作用,所以这么处理是有现实意义的;投资时间,私募股权进入一家企业的时间各不相同,但只要有了私募股权的投资,创业企业就发生了变化。资本的注入可以让企业扩大规模、加强研发,将公司资本实力提升一个层次,同时接受专业人士的指导。所以一家企业中私募股权起作用的时间就是它引进第一家私募股权的时候。据此,本文将投资一家企业时间最久的私募股权的投资时间作为这家公司的私募股权投资时间指标。(3)控制变量。除了私募股权机构特征变量外,为了保证回归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还加入了对企业业绩有影响的控制变量:企业资产负债率、企业规模、固定资产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公司上市年份。其中企业规模取对数。所有指标变量的定义及说明见表(1)。

(四)模型建立 本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Dependent=β0 + β1*A + β2*LEV + β3*LNSIZE + β4*FIX + β5*TURNO+β6*YEAR+ε,其中A依次用PENUM、PEPROP、PESTAKE和PEDUR来进行计算,其中,Dependent代表本文的两个被解释变量:即ROE和GROWTH。

四、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指标见表(2)。从共同投资的PE数量来看,平均每家企业有两家私募股权投资,最多的企业同时被6家私募股权机构投资。在159家有PE投资的上市公司中,被具有国家股背景的私募股权投资的企业共有30家,占比20%,可以看出在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中,政府资金占了不小的份额。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PE持股比例的均值为11.6%,最大值为33.6%,最小值为1.1%。说明企业在决定让私募股权投资掌握公司多少股份的时候差异较大。10%左右的股份是普遍的状态,一般来说已经可以让私募股权有较大的投票权。从PE进入创业企业的时长角度来看,企业间的差异就更大了。由于战略不同,有些企业在上市的半年前才引入私募股权的投资,而有些长期战略的公司会在被私募股权投资的十年之后才进行自己的上市。在这样的企业中,私募股权往往是企业的发起人之一。所有观测企业的平均时间是924天,即两年半左右。这个时间比国外股权投资机构的较短。业绩指标中,回报率的均值为12.3%,最大值为26.3%,最小值为1.47%。没有企业具有负的回报率。创业板企业的回报率相对主板来说波动并不大。成长性指标净资产增长率的均值是343.9%,最多的企业在上市当年净资产有1360.2%的增长。而最小的企业只有2.48%,可见成长性的波动性极大。

(二)回归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私募股权投资对于企业业绩盈利性的追求超过了对其业绩成长性的追求。在四个私募股权性质变量中,有三个对于净资产回报率(ROE)的回归系数显著,而对于净资产增长率(GROWTH)回归系数显著的只有一个。私募股权数量对于盈利性和成长性指标的回归系数都为负,但都不显著。在假设1中,本文假设被越多个私募股权共同投资的创业企业的业绩越好。但是从回归的结果来看,应该拒绝假设1。一个企业引进的PE数量并不能对企业业绩起到真正的作用。私募股权的股权背景对企业业绩盈利性指标的回归系数为负,而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但是对于成长性指标的回归系数并不显著。再结合表(3)可以看出具有国家股背景的企业的净资产回报率显著地更低。这样就应该拒绝假设2。被具有国有股背景的私募股权机构投资的企业业绩表现并没有更好,反而在业绩盈利性上比没有国有股背景的私募股权机构投资的企业更差。私募股权的持股比例对业绩的盈利性和成长性指标的回归系数均为负,其中对盈利性指标ROE的回归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而对成长性指标的回归不显著。由于系数为负,所以也同样不能接受假设3。根据回归结果,一家企业被私募股权投资持有的股权越多,业绩盈利性就越差,而对业绩成长性并无影响。私募股权的进入时长对于企业业绩的盈利性和成长性指标的回归系数均为负,且对于盈利性的回归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对于成长性的回归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说明PE在企业中持股的时长对企业的业绩有全方面显著的影响。但还是要拒绝假设4,因为系数为负。从回归的结果可以得到,在企业中PE持股的时间越长,这家企业的业绩盈利性和成长性都会越差。

五、结论

通过回归分析,基本拒绝了全部先前的假设。在四个模型中,私募股权性质变量对于企业业绩指标的回归变量均为负。说明私募股权在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中并不具有理论上认为的“认证作用”和“筛选监督作用”,私募股权投资在创业企业中所起的影响和作用也并不是像通常认为的那样乐观。随着一个企业中私募股权持股的时间越长,这个企业业绩表现就越差。说明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上的私募股权并不能通过长时期对于一家公司持续的投入,来帮助一家企业获得长期的业绩增长。同时,在数据收集过程中,也发现了通常对于一家企业投资时间较长的私募股权大多数都是企业的共同发起人,这样长期的投资状态可能并不适合中国的私募股权和企业,反而是冲淡了私募股权的作用。上市前一两年才进入的私募股权可以让企业有立竿见影的变化之后就立即帮助其上市,以此来获得超额收益。企业中私募股权的总持股比例也降低了企业业绩的盈利性。这说明中国的私募股权对于企业的积极作用也不能通过持有更多该企业的股权来实现。这可能也是中国企业集权作用的一种侧面体现。更大比例外部投资者的监督并不能提高企业的业绩表现,只是分散了企业的股权,造成了企业的利益目标不一致,从而导致了更差的企业盈利性。具有国家背景的私募股权是中国的特色,但回归的结果却出乎意料地证明了被有政府背景的私募股权投资的企业却有着更差的业绩。企业股东的国家背景抑制了企业的盈利性。一家企业引入的私募股权数量对业绩盈利性和成长性都没有显著的影响。这说明私募股权对企业的帮助确实不体现在数量上。而私募股权机构之间也并没有发挥互补的作用,也没有通过投资同一家企业互相认证,反而是产生了“搭便车”的现象。从业绩的衡量角度来看,私募股权对于企业盈利性的影响要远超过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企业的成长性还是更多地被企业的总规模所影响。这说明目前中国的私募股权还不能对企业的成长有实质性的影响,并不能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蒋悦炜:《基于私募股权投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性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第3期。

[2]向群:《私募股权投资对成长型公司的影响――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金融与经济》2010年第1期。

第4篇:私募基金的盈利模式范文

两大优势

从有基金牌照就能赚钱,到目前公募基金公司已经有83张基金牌,再到符合要求的私募公司和券商也可以发行公募基金,基金牌照大开放的趋势,虽然给予了各类资产管理公司平等的权利去开展业务,但是对于新的参与者来说,有牌照就能赚钱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公募与私募的游戏法则并不相同,私募是否能快速适应?

基金经理明星效应

私募基金行业的掌门人,多为曾经公募基金行业的明星基金经理。自2007年,江晖、田荣华、赵军等第一批公募基金经理转投私募之后,公募基金连年“失血”,从基金经理到总经理级别,出走人员越来越重量级: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总经理莫泰山、华夏基金的头牌王亚伟、固定收益部投资总监杨爱斌、投资副总监孙建冬等。近日又有华夏基金副总经理刘文动、嘉实基金的股票投资部总监刘天君、博时总经理何宝也相继离职。这些原公募明星基金经理的团队如果能发公募,在与银行的沟通上,对公募客户的影响力上,都有一些先天优势——明星效应。

股权优势

相比公募、保险、券商,私募的背景实力往往显得单薄。虽然私募基金的股东实力不够雄厚,但是私募基金公司的掌门人,往往是这家基金公司中的大股东,其他的核心人员,也持有公司一定份额的股权。相对于券商、保险、公募的从业人员来说,私募基金公司更有动力去做好投资,团队的稳定性更强。

三大挑战

在这样一个赚钱似乎越来越难的行业里,私募发公募面临着以下挑战。

维护好不同客户的利益

如何维护好两块不同的客户的利益,配置投研资源,以及进行投资上的隔离,避免出现先买先卖等情况,是所有资产管理公司最容易被质疑的问题。按照规定,公募业务在投资决策流程上必须完全独立,私募的投资部分必需分成两个独立的部门,建立防火墙,分别管理公募业务和私募业务。

编制上的分制,或许并不足以让投资人信服。在基金公司,公募专户与公募基金之间是否有利益输送问题,也常被质疑。对于公募公司来说,公募基金巨大的规模是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加上公募基金公开的业绩,可以达到名利双收的效果。在投研和营销团队配置上,公募公司倾向于将最优秀的资源、最好的基金经理配置在公募业务上。而私募的情况则可能不同,如何协调公司有限的资源,维持原来成熟的私募业务和推动新公募业务的成长,是私募公司开展公募业务首先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迅速地拉动规模上升

公募和私募的主要盈利来源不同。私募基金普遍规模较小,一般一家公司仅管理几千万到几个亿,能有几十个亿的规模已属大型私募公司,而且固定管理费较有限,每1个亿的管理规模,每年仅能贡献几十万元的收入,通常难以维持一个正常公司的运作。但私募基金有一块重要的收入是20%的高水位业绩提成,假设1个亿的规模,每上涨10%,便能提供200万元的收入。对私募来说,规模固然重要,但业绩更是基础,业绩不仅能提供20%的高水位业绩提成,由于私募的投资人都是单笔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单笔投资大,人群成熟,对业绩比较敏感,很快就会用脚投票。

对于公募基金来说,收入则是完全来源于固定管理费。拿股票型基金来说,不需要给发行平台支付费用,公募基金所获得的固定管理费较高,而且目前公募基金公司的平均管理规模是399亿元,依靠规模带来的盈利非常可观。

私募要发行公募,意味着要配套完善的中后台,配套相关营销人员,及可能的投研扩张。人员、设备、场地的扩张,及公募没有业绩报酬费的现实,将进一步凸显规模的重要性。公募公司一般股票型资产管理规模至少要达到100亿元以上,才能实现盈利。截至5月31日,还有8家公募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在10亿元以下,见图1。私募发行公募基金后,如何迅速地拉动规模,如何制定渠道和直销策略,通过直销、银行、券商或独立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推动销售,如何与现有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当面或错位竞争,也是当务之急。

创造和维持好业绩

无论是私募还是公募,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拿出优秀的业绩来留住客户。

虽然银行可以为基金的规模做出重大贡献,但这样的状况或许并不能持续。回首2007年的鼎盛时期,公募基金的首发规模动辄超过100亿元,比例配售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然而随着公募基金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多,公募基金的首发规模每况愈下。今年2月以来,公募基金的平均发行规模维持在20亿元上下,股票型基金的规模更是只有几亿元甚至几千万元。

第5篇:私募基金的盈利模式范文

中小企业几乎想松一口气都不行。当然即将离任的总理和其他官员都说过要减小中小企业的贷款难度,但是除了2012年3月在温州推出的小规模试点借贷项目外,中国政府并没有采取其他任何有利于中小企业的举措,绝大部分银行贷款依旧被国有企业所瓜分。

为了填补融资方面的空缺,过去十年间,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选择私募股权(PE)作为融资渠道。作为提供资金的回报,私募股权基金通常会持有这些仍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企业的少数股权。随后,基金经理们会指引企业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募集到更多的资金,从而使私募股权基金获得撤回投资的机会。强劲的需求已经帮助这个行业实现了迅速扩张:根据调研机构清科的统计,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共有6035家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企业处于运作状态,这个数字相比2005年增长了10倍有余。

然而今年国内股票市场的疲软表现以及投资者对于新股的漠不关心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宣告了这“上市前”融资方式的终结。随着上海股票市场创下3年多来的新低,私募股权企业已经无法继续从帮助中小企业上市的业务中获取大量利润。这个行业必须寻找新的盈利模式来替代IPO这只现金牛。

一位在一家拥有政府背景的私募股权企业工作的业内人士说:“成熟、完美无缺且股价能够迅速上升的企业现在已经极其稀少,‘竭泽而渔’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短期投资

中国私募股权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困境源自于行业独特的发展经历。在西方,私募股权通常会涉及兼并与收购:私募股权公司会买下一家企业的控股权,对其进行改组,然后再让它和另一家规模更大的企业合并。大约在2006年之前,中国的私募股权企业只能募集美元资金,因此他们的运作更贴近西方模式。

然而由于投资者偏好松散以及监管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私募股权企业在撤回投资时更依赖IPO。2006年,监管部门首次允许国内企业募集人民币资金,之后在2009年,他们又针对外国企业了类似的规定。据咨询机构贝恩(Bain&Company)的统计,由于资金来源扩大,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规模一举从2005年的37亿美元增长至2011年的152亿美元。而在2011年,有68%的基金以人民币的形式募集。

为了募集到人民币资金,私募股权公司必须对基金进行定制以迎合国内的投资偏好。其中一个举措是将基金的平均寿命缩短为三至五年,而在美国,大部分基金的寿命都为七到十年。

贝恩大中华区私募股权行业负责人芭提雅(Vinit Bhatia)表示,在美国,机构投资者占据了私募行业的主导地位,然而在中国,个人投资者所占的比重更大。他说:“个人投资者希望能够很快地进行投资,这样的压力促使基金经理将重心放在了短期投资上。”

相比寻找企业买主,IPO可以提供更快捷的撤资渠道,而中国股市在过去十年间的上涨已经让上市公司轻松地赚取了巨额利润。因此,IPO撤资的规模也迅速扩大:根据贝恩的统计,在2011年中国所有的私募股权投资中,有66%是通过IPO的形式进行撤资的。相比之下,全球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撤资通过成交价完成。

美梦泡汤

然而这种“上市前”模式以一种错误的假设为基础,那就是股票市场会不断上涨。金牛投资董事总经理奥尼尔(James O’Neill)表示,私募股权企业会以很高的市盈率(一种常见的衡量公司股票价值的指标)购入目标公司的股票,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在IPO阶段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这些股票。在如此高的市盈率下,“倘若市场回落,你就几乎不能有丝毫的行差踏错。”

而股票市场也的确回落了。今年,上海已成为全球表现最糟糕的股票市场之一,而小企业也因此无望获得较高的IPO估值。

除了公开募股外,私募股权并没有其他太多的撤资渠道。大部分私募基金通常只持有企业的少数股权,因为在许多中国企业掌权的第一代企业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控制权。在未持有控股权的情况下,私募基金无法强迫企业家出售或兼并他们的公司。而在西方,这是一种常见的撤资策略。奥尼尔说:“我们遇到过许多这样的企业家,他们说‘我不会卖掉自己的公司,那就像是卖掉自己的孩子。”

上海曼达林(Mandarin)基金管理合伙人弗尔切利(Alberto Forchielli)表示,掌握多数股权的企业家可以轻易无视私募股权企业投资被困的境遇。“假如IPO没有实现的话,企业家会说‘我当初为什么需要你们?’”

孤立无援的私募股权公司有几个糟糕的选择。弗尔切利表示,他们可以选择继续持有投资、承认损失、利用自己基金里面的额外资金来提供短期常规贷款以期弥补损失,有时也可以尝试说服企业家卖掉企业。

不过改变策略也会给投资者带来额外的成本。奥尼尔说:“时间是投资回报率的敌人。假如你原本认为自己会在三年内撤资,现在却突然发现需要五年时间,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会让投资变得非常不合算。”

人们很难判断这样的变故究竟会给私募股权基金造成多少影响,因为基金往往不愿意公开这些造成资金损失的投资。但是清科研究中心研究经理林婉婷认为,在2015年之前,中国的一些私募股权企业会倒闭,届时市场应该会稳定下来。

余下的私募股权企业也会对那些缺乏明确撤资战略的投资更为警惕。这种冲击已经很明显了:根据咨询机构泽奔(Z-Ben)的数据,2012年中国只有352家公司表示自己依靠私募股权募集资金,而在2011年,这个数字为1101家。

撤资渠道

IPO的暴跌已经使私募股权行业内的许多人意识到自己需要开发其他撤资渠道。资深PE投资人杨国平表示,一些私募股权企业正在寻找其他投资者购买自己转让的少数股权,尽管这么做可能会令他们蒙受一定的资金损失。

虽然中国的企业主们会因为放弃控制权而惴惴不安,但是兼并与收购仍最有可能成为今后的撤资渠道。值得私募股权企业庆幸的是,许多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如今已接近退休年龄。奥尼尔表示:“创始人将企业交到了子女的手中,而子女们并没有对公司投入个人感情”,因此他们可能会选择卖掉公司。而其他一些企业家也会考虑放弃多数股权,前提是他们能够继续管理自己的公司。

为了向投资者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回报,私募股权基金也需要为公司带去更多的价值而不仅仅只是资金。上海云月投资(Lunar Capital)的管理合伙人苏尔格(Derek Sulger)表示,他们一直在帮助自己投资的饮料、食品和服装公司改善经营。当云月投资出售这些企业时,也会因此获得更多的收入。

杨国平表示,这种由兼并收购推动的私募股权投资模型在中国也确实存在,只是它不像“上市前”模式那样普遍。杨国平表示,那些采用这种更西方化的私募股权经营模式(投资中期企业,并寻找更大的公司将其收购)的公司目前表现良好。比如海外巨头凯雷投资集团(Carlyle Group)在今年8月向中化国际出售了一家中国化工企业40%的股份,他们在短短四年内就实现了初始投资的翻番。

最终,私募股权企业需要更为谨慎地挑选那些适合并购或IPO(如今这条路比以往更窄了)公司,EatonPartners中国业务负责人勒纳(ChrisLemer)表示。他认为,谨慎的投资者可能会收紧自己今后的私募股权投资,因为他们需要观望行业未来的发展动向。

退出新途

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将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制度体系。新制度将更多偏向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门槛将提高,目前市场对这一政策反响不一,调整规范性质明显,对投资与退出拉动作用有限目前VC/PE投资退出问题仍然存在,除IPO外,寻求并购等其他退出方式仍将是未来机构努力的方向,场外交易如新三板和众产权交易平台或许存在着新的机遇。

“在新三板扩容推进工作中,创新型中小微企业、VC/PE投资机构、中介机构将享受直接利好。”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琦表示。创业板建立初衷是为中小企业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而实际上目前创业板的进入门槛较高,众多的中小微企业达不到上市条件,难以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而大量存这样的企业都需要资本市场的服务。而新三板则定位于为成长型、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股份转让和定向融资服务,新三板的扩容将有加强对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促进民间投资和中小企业发展。

第6篇:私募基金的盈利模式范文

目前,多家券商正在密集筹备材料,欲向证监会基金部申请公募业务资格。被称为大集合计划的理财产品将于6月1日起停发,改发起点为1000元的公募基金产品。

大集合计划是募资起点为5万元或者10万元的券商集合理财计划,与起点100万元以上的“小集合”对应。取消大集合而转向公募业务,与券商资管“一法两则”和新《基金法》之间存在冲突不无关系。

所谓“一法两则”,是指2012年证监会出台三项法规,将券商集合理财计划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拓展资管的投资范围等,被誉为券商资管近年来最大的一次松绑。

与此同时,新《基金法》放松了对公募基金牌照的管制,以募集对象是否超过200人为限来区分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从而进一步允许符合条件的券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私募基金三类机构直接开展公募业务。该法将于2013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试水公募基金将分两步走,首先需向基金业协会申请会员资格,然后向证监会基金部申请公募业务资格。以前由证监会机构部监管的大集合,在转为公募之后,改由基金部监管。“乐观地估计,产品最终发出也需四个月的时间。”上海某资管子公司高管对《财经》记者表示,四季度发出产品是大概率事件。

该人士称,保险、券商和私募等新主体的进入,诚然会带来新的客户资源,但公募产品的供给方的增加远远超出需求方,供给和需求严重不平衡。随着保险、券商、银行系基金公司纷纷抢占市场,渠道资源将被分割得更厉害,新进入者欲从中分得一杯羹,谈何容易。 券商试水

对于资管规模相对较大的券商来说,发展公募业务是“大而全”路线的必然选择,尤其在大集合业务被叫停之后,若不抓紧时间发行公募基金,规模将直接减少一块。

一家大型券商资管子公司总裁说,起点1000元的公募基金比起点10万元的大集合,更容易销售,前景广阔。受制于10万元起点,券商大集合总量至今也不过七八百亿元,若获得公募业务资格,对公司是利好。

并非所有券商都对公募业务跃跃欲试,部分券商专注于精品子公司路线。

海通证券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余际庭说,券商更应该做私募产品,与基金公司形成差异化的路线。海外投行比较专注于高净值客户和机构客户,这些客户金额大、对收益有明确的预期、申购赎回比较稳定,更易管理。

“选择不做,不见得是坏事。”前述上海资管子公司高管认为,多数的券商不该去试水公募业务。若未达到一定的资产规模,在系统、合规、风控、营销、投研等各方面大量增加投入,入不敷出,不如不做。若平台规模小,更应集中资源,或公募或私募,主攻一点。

6月1日后,券商资管将和公募基金展开正面竞争。

“做不到差异化,进入市场之后,形势不容乐观。”某以业绩著称的券商资管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对于排名最靠前的公募基金公司,品牌优势一旦形成,市场地位难以撼动;排名中等或者靠后的基金公司,将和券商资管等进行竞争;部分小基金公司至今未打开局面,与形成了一定品牌和规模优势的券商资管相比,反而处于劣势。

与此前的大集合计划相比,券商试水公募业务可能还需要在产品形式、激励机制、投资模式等方面作出调整。

大集合原有的优势或不复存在,如以自有资金给客户做补偿,投资范围和比例更为灵活,以及收费模式的多样化等特点将取消。

现在公募基金采用计提管理费,其盈亏取决于管理规模,而并非直接与投资业绩挂钩,这与大集合之前灵活的收费模式,如业绩提成法,完全不同。

大集合的投资模式虽与公募基金多有重合,但细小处不同。公募基金的仓位限制更为严格,而券商大集合的限制并不严格,熊市时权益类仓位可以降低很大。多家券商资管人士都表示,对仓位比较灵活的混合型基金更感兴趣。

此外,公募基金在融资融券、质押式回购、投资单一证券不得超出10%等,都存在多重限制。

上海一位以业绩著称的券商资管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对于采取价值投资、长期持有策略的投研团队来说,衔接并无困难;若规模较小,从前采取硬冷风格、仓位浮动较大的投资模式,要过渡到公募投研风格,面临挑战。 亟待厘清

不少券商均已设立公募基金公司,未来通过其资管部门或者资管子公司开展公募业务,如何协调二者关系,既需要公司作出选择,亦需要法规予以明确。

上述上海资管子公司总裁不无抱怨,旗下基金公司连年亏损,使得公司对是否新发公募业务保持审慎的态度。调配公司资源产生的矛盾,导致公司至今对公募业务无清晰的思路。

能否形成稳定的盈利成为众多机构是否开展公募业务的标准。上海某基金公司总经理助理认为,牌照已不再是稀缺资源,既然不一定能赚钱,那券商已经控股基金公司,又何必再设公募业务。银行尾随佣金比例过高,使得新发基金很困难,即便发到规模,也未必能盈利。

已成立资管子公司的券商,多在子公司内新增公募部门,而资管业务保留在券商内部的,多采用新设部门来与原私募业务进行隔离,架构需重新调整,部门之间的资源协调也有待时日。

现有大集合产品如何存续或者转换,成为困扰不少券商资管人士的问题。按照规定,原有存量大集合产品可转化为公募,但在实际操作中,颇为困难:当产品的组织形式发生重大变化时,所有的客户需要重签协议,工作量甚至超过首发。若这些产品存续,是否允许再申购赎回?而且产品存在有到期日和无到期日之分,如何区别对待?若硬性关闭申购,可能引发挤兑。就此,监管层至今未给出指导意见。

小集合产品亦略受影响。根据“一法两则”,小集合单个客户投资不得低于100万元,但单笔委托300万元以上客户数量不受人数限制。这一规定,与《基金法》以募集对象200人来切分公募和私募之界限存在冲突,在6月1日之后或将被取消。券商资管人士介绍,小集合只能通过与其他载体互为通道,例如通过集合信托先募集客户资金,再作为一户来投小集合,以规避200人限制。

后台的搭建,成为很多券商在筹备公募产品中的重点工作,包括合规、系统、清算、估值等全面比照公募基金的标准。例如券商资管的合规总监可能要承担公募基金督察长的角色,又如更为严格和公开的信息披露原则,需每日进行的估值。开展公募之后,公募和小集合之间需要设置新的隔离机制。

与公募基金相比,券商拥有一系列的综合资源,如研究所、自营等,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拥有独立的销售渠道,也被视为券商相对于公募基金公司的优势之一,但仅靠自身营业部渠道,券商资管依然难与大型基金公司媲美。

某券商子公司市场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不依赖银行渠道,公募业务很难做大,但银行资源有限,随着公募业务的放开,对渠道的争夺将日趋严重,销售成本未来会进一步上升。 竞争加剧

面对公募基金行业的变局,券商并不是唯一能够参与其中的新主体。

证监会官方网站的信息披露主体一栏,除了以往的基金管理公司,已经增添了证券公司、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以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三栏。

根据现行规定,管理资产规模不低于200亿元、最近12个月偿付能力指标持续符合监管要求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实缴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最近三年资产管理规模不低于30亿元的阳光私募,均可开展公募基金业务。

星石投资是第一家明确表示将开展公募业务的阳光私募,将新设公募部门与原有的私募业务独立分开。星石投资总裁杨玲表示,阳光私募最大的优势在于将资源集中于投研团队,采取自然销售,轻首发规模而重业绩记录的方式,并将后台业务外包,不会增加太多新增成本,盈利模式清晰。

而大部分阳光私募则保持观望态度。上海一家阳光私募高管认为,公募和私募面对的投资者群体、收费模式、整体投资风格都不一样,是完全不同的模式。能否顺利衔接公募,取决于阳光私募的投研思路与公募基金是否接近。

与小而灵活的阳光私募相比,保险公司的资管平台足够大,对于公募基金有足够的资源调配空间,而且拥有稳定的现金流,资金优势非常明显,在固定收益领域,具有先天的优势。

某接近保险资管的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保险做配置策略,追求长期稳定;而公募基金是配置和交易策略相结合,净值时时波动,存在一定的不同;但是大的资金对于市场走势往往有很大的影响,保险资产管理可以为其公募提供很多市场领先信息。

保险拥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可以不受银行渠道的限制,但是保险销售渠道是否适合发售公募基金,市场对此存疑。

无论是券商、保险还是私募,当进入到公募基金领域,都存在着先天的优势和劣势,要突出重围,唯有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资源和特点,规避不足和短处。然而,可以预见的是,新进入者将逐步蚕食市场份额,公募基金长期占据的金字塔尖将一点点钝化。作为垄断资源的公募基金行业,随着失去制度优势,将面临巨变。

第7篇:私募基金的盈利模式范文

一、新股发行参与主体行为分析

1.承销商。我们假设承销商与发行人利益一致,由于承销商的利益驱动在于承销佣金,所以希望IPO价格尽可能高,募集资金尽可能多。但因为存在发行失败的风险,所以会存在价格上的约束。然而在中国市场,并不存在发行失败的可能性,虽然新股发行改革以来出现破发现象,但一级市场一直是卖方市场,不存在取消发行的情况,因此当发行人与机构投资者存在不同预期,而机构投资者的报价高于发行人自身的预期时,承销商不会采取规避风险的降价措施。

2.发行人。LiuXD和Ritter(2011)认为决定采用IPO直接融资的公司对于IPO的期望不光在于募资规模,还在于IPO之后企业声望的提高及对企业长远发展的促进。然而,对于有风投背景的企业来说,近年我国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迅猛,发行人在上市前若接受私募股权基金的多轮融资,则其市盈率在上市前可能已经存在泡沫。IPO是风险投资的主要退出方式,被私募股权基金推高的市盈率决定了发行人追求更高的发行价来弥补被稀释的股权。

3.机构投资者。参与询价进而有资格获得网下配售的机构投资者有证券投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新股发行改革后,一些阳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也进入询价对象的范围。私募证券基金与公募基金的投资风格显著不同,由于私募基金对于资金的操作容易受到客户意志的影响,对于回报周期要求也非理性。因此私募基金的报价策略更为风险偏好更为激进。由于询价规则价高者地配售资格,所以激进投资者的介入会明显推高IPO发行价格。以上三方利益主体的共同作用使得IPO价格虚高。为了验证该结论,本文将以创业板IPO为研究对象,选取适当的变量描述私募股权基金和私募证券基金的行为驱动,研究新股发行改革以来的IPO价格是否受这两者因素的推动影响。本文通过建立IPO定价多元回归模型检验我国创业板IPO价格产生的影响因素。

二、回归模型的设计

1.被解释变量的定义。为衡量IPO定价的虚高程度,本文使用超募资金占预计募资比作为被解释变量。上市之前的预计募集金额,是承销商经过论证的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发行人和承销商的理性预期,因此超募资金额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本章引言中所分析的动机。MZR=(MZ1-MZ0)/MZ0(1)其中MZR表示超募率,MZ0表示预计募资,MZ1表示募资净额。

2.解释变量的选取。主要的解释变量有两个。一个是代表有风投背景的上市公司上市前前十名股东中,风投所占股份比(S_hold,用%表示),风投所占股份比越多,表明发行人拉高发行市盈率的动机越强。另一个是代表证券投资基金动机的货币流动性(ML),货币流动性越大,证券基金的投资风格越激进。由于新股定价涉及到许多因素,前人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参考前人研究的普遍结论,结合本文使用的样本范围,本文使用以下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并给出预期系数假设:发行前一年的资产负债率(D_rate,用%表示):资产负债率越高,发行公司的风险越高,因此假设与IPO超募率负相关;发行市盈率(PE,用%表示):市盈率定价法是确定新股发行价格的主要方法,PE越高IPO价格越高;发行前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NRR,用%表示):净资产收益率代表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因此期望系数为正;发行前一年的每股收益(RPS,单位为元):上市企业的每股收益对我国投资者有很大参考价值,每股收益越高,投资者对其期望越高,因此IPO价格会越高;发行价格(OP,单位为元):一级市场IPO发行价格越高,则募集资金越多,因此期望系数为负;上市首日流通股本数量(SN,单位为万股):新股发行规模大的公司本身规模较大,中小投资者接受的信息更多,公众的关注度高,股份分散不易纵,规模小的公司,信息不透明易于炒作。规模越小越吸引机构投资者。因此假设上市公司规模的系数为负;定价时深市综合指数(Index):市场行情越好,投资者越倾向多投资,因此深市综合指数应于IPO价正相关。

3.IPO超募多元回归模型。模型a:MZR=β10+β11X1+β12X2(2)模型b:MZR=β20+β21X1+β22X2+β23X3+β24X4+β25X5+β26X6+β27X7+β28X8+β29X9+ε(3)模型c:MZR=β30+β31X1+β32X2+β21X3+β22X4+β23X5+β24X6+β25X7+β26X8+β27X9+ε(4)模型1单纯检验了风投与货币流动性对IPO溢价的影响,模型2则检验普遍因素对IPO价格的影响,模型3合并所有变量进行检验。分三个模型进行实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全面的比较最终得到风投与货币流动性的真实影响。

三、回归结果及分析

本文选择的样本为2009年10月30日至2010年12月29日间在深圳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新股的154家公司。有关样本数据和市场数据主要来源于WIND金融数据库和国泰安创业板研究数据库。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回归模型中相关变量的基本特征,我国创业板IPO平均超募率为2.112,最高高达6.032,但是最小值却为0.493,说明创业板市场发行价格确实偏离公司真实价值。发行价格平均为33.843,发行市盈率平均高达65.773倍,充分体现了创业板高市盈率、高发行价、超高募资的特点。本文利用STATA11.0对上述三个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表2~表4中分别列出了模型a-模型c的系数回归结果。模型中设置了多个解释变量,因此需要检验多重共线性的存在,对此本文使用VIF值进行检验。表2模型a系数回归结果显示,在单独使用风投占股和货币流动性做解释变量时,风投占股和货币流动性都与超募率(MZR)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从表4看到,加入普遍因素后后,风投占股和货币流动性仍与超募率(MZR)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说明风投占股和货币流动性是对超募率有实质重要影响。模型b、模型c中的VIF值都小于10,表明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在可控范围内。控制变量发行价格(OP)在模型b、模型c中都与超募率(MZR)在1%水平下显著负相关,说明新股发行价格也对超募有很大影响。每股收益(RPS)虽然在模型b中与超募率(MZR)在10%水平下显著正相关,但在模型c中与超募率(MZR)在5%水平下显著正相关,即每股收益对超募率(MZR)有非常可观的影响,这说明投资者使用每股收益来预测股票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是理性的。其它控制变量与超募率(MZR)的关系不显著,因此我们通过STATA的逐步回归剔除不显著的变量,结果如表5所示。通过逐步回归方法完成最终模型,风投占比(S_hold)、货币流动性(ML)、每股收益(RPS)为最终的解释变量。发行前一年的资产负债率、发行前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这几个变量被剔除,虽然它们回归系数的符号和预期相同,但与被解释变量并不显著相关。原因可能是在我国新股市场还是属于投机性市场,因此投资者并不关注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指标;此外,VIF检验的结果保证了最终方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为了更清楚地显示各个模型中各变量对超募率(MZR)的解释程度,本文将各个模型的回归结果整理在表6中便于对比分析:结合表

第8篇:私募基金的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私募基金 股权估值 方法

企业价值评估,是一种经济评估方法,目的是分析和衡量企业的公平市场价值并提供有关信息,以帮助投资人或企业管理者改善投资决策或管理决策。发展至今,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企业估值方法体系。该体系包括以资产为基础的估值方法、以盈利能力为基础的现金流量折现法、以市场可比为基础的相对估值法以及运用相机索取权估价概念的期权定价法这四大类主要企业估值方法。

一、资产评估法

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以资产为基础的估值方法也称成本法或资产评估法。资产评估法不是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其整体价值,而是拆分称为一组单独存在的资产,再将单项资产相加得到的总和,也就是说企业每一项资产的价值加总即可得到企业整体的价值。这样看来,资产评估法好像是不正确的,但是我们不难忽略每一种方法都是有假设前提的。资产评估法的假设条件就是由那些整体性较差的资产构成的企业,它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增加能力很难进行预测或者根据历史数据其盈利较低,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这些构成资产的重置成本现时可以准确无误的得到,方便将各项资产的成本加总以计算出企业价值。一般的思路主要有账面价值、清算价值、重置价值等。

账面价值是会计上较为常见的概念,通常是指会计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余额减去该科目的备抵项目所得的净额。

清算价值指的是当企业不再持续经营,“清算”这种情况发生时,企业的所有资产主动或者被动变卖时的价值之和。

重置价值的字面含义是重新购置相同资产所需的成本,但同时也包括重新建造相同资产的情况,是指确定目标企业的单项资产的重置成本,扣除资产的有形损耗、经济艇值和功能性赔值与折旧,作为目标企业净资产的现行市场价值。

二、现金流量折现法

以盈利能力为基础的现金流量折现法的思路是,一项资产的价值是将该项资产所能获取的未来经济收益流现值的进行加总,而得到的价值总和,其中,现金流量折现法中的折现率所反映的是通过投资该项目或企业而获得的预期企业收益的投资回报率。该方法就是通过预测目标企业未来所能产生的经济收益,根据获取这些经济收益面临的风险所要求的回报率作为折现率进行折现,从而计算出目标企业的市场价值。

根据企业现金流量的选择不同,本文将贴现法分为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红利折现法以及经济增加值(EVA)折现法。而每一种方法均可以分为稳定增长模型、二阶段增长模型和三阶段增长模型。

三、相对估值法

相对估值法的基本原理是“同价理论”,即两种相同或类似的资产应该具有一样的价格,该方法通过考察同一行业中类似的企业在市场上的定价来估计待估值企业的价值。使用相对估值法的前提是市场是有效且完备的,因为在这个前提下,可比企业的公允价值才接近其内在价值,从而使估算出的待估值企业价值接近其内在价值。可比公司与待估值公司价值的关联通过价格乘数来体现。价格乘数是某一股票的市价与某一基本面指标的比值,最常见的价格乘数是市盈率。在相对估值法中,企业价值通过价格乘数乘以对应的变量数据来估算。常用的价格乘数包括: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股利收益率等。

四、期权定价法

期权是一种在特定日期内(到期日或成熟日)或者在它之前根据预定价格(执行或实施价格)购买或出售约定资产的权利。期权的标的资产可以是诸多金融或者实物资产中的任何一种。期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无法通过直接比较的方法对期权进行定价。当两项资产具有相同的风险和预期现金流是,就可以称这两项资产是等价的,而等价的资产必然有等同的价格,否则,套利行为就会产生。据此,我们可以构建一项资产组合,使其风险和预期现金流与待估期权相等,通过计算等价资产组合的价格来确定期权的价格。

期权估值法的一般步骤为:首先是分析企业情况、识别期权;其次,根据期权特征构造应用框架和选择期权定价模型;接下来确定参数和变量;最后带入参数和变量进行计算,估算企业价值。

期权定价模型主要分为二项式定价模型和布莱克―斯科尔斯定价模型。前者基于一种简单的资产价格运动过程,该过程认为在任意时间,资产的价格都可上升或下降。布莱克―斯科尔斯定价模型与以往期权定价模型的差别主要是,布莱克―斯科尔斯定价模型成为一种实用的期权定价方法,因为它只依赖于可观察到的或可估计出的变量,从而使模型避免了对未来标的资产价格概率分布和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依赖,投资组合的收益完全独立于标的资产价格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夏琴.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思考[J].财政金融,2012,(11).

[2]靳磊.私募股权投资估值方法比较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2,(11).

[3]简慧.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分析金融市场[J].金融市场,2012,(09).

[4]王文挺.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金融视线,2012,(05).

[5]刘琨.浅析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估值方法[J].公司治理,2012,(04).

第9篇:私募基金的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艺术品基金;艺术市场;盈利模式

JEL分类号:Z11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1 2)06-0088-06

一、艺术品基金的界定

本文所指的我国艺术品基金是指形式上投资于艺术品或艺术品衍生权益的金融产品。在此笔者需要说明三点:其一,所谓“形式上”投资于艺术品,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国内有一些艺术品金融产品,都是以艺术品投资为名,而以融资借款为实,该类名投(资)实贷(款)的产品也是本文研究的范畴。其二,所谓“艺术品”从国内拍卖行的成交情况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字画(包括中国书画和油画)、二是瓷器、三是杂件等其他种类(包括珐琅彩器、翡翠玉石、明清家具、古籍善本、根雕、钱币等等),本文研究的艺术品也在这个范畴内。其三,上述定义中只强调投资于艺术品的都算艺术品基金,而不强调基金的退出亦是通过艺术品的运作,其原因在于国内一些艺术品金融产品的退出并不是通过艺术品的运作,而是通过回购等非艺术品相关的方式,所以笔者的定义只强调投资于艺术品而不在意是否通过艺术品运作来退出。

从调查实践来看,目前国内艺术品基金根据产品形式主要可以分为:艺术品信托产品、艺术品银行理财产品和艺术品私募基金。在这三者中,艺术品私募基金是最早出现的,从2006年起国内民间就有约20多个草根性质的私募基金开始参与艺术品投资计划:2007年6月,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是银行系艺术品理财产品的首例;尽管私募和银行理财较早参与到艺术品投资,但是艺术品信托却是异军突起、后来居上,在2010年、2011年合计发行超过40个,规模超过50亿元。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可以进一步将国内的艺术品基金根据运作方式分为:投资型艺术品基金、融资型艺术品基金和复合型艺术品(即兼有投资和融资特性的信托)基金。

二、国内艺术品基金的统计和分析

(一)所发行的艺术品基金数量与规模的统计和分析

笔者将所统计的艺术品基金数量按照发行的时间做了统计,分为09年(含之前)发行的,10年发行的,11年发行的艺术品基金数量。

通过黑色的趋势线不难发现,从2009年到2011年,艺术品基金的数量不断上升,2009年到2010年间,趋势线相对平缓,而在2011年趋势线幅度陡增,发行艺术品基金数量为2010年的三倍之多。

在2009与2010年两年间艺术品基金发展还是相对平稳的,而在去年随着发行数量的增多,其规模也迅速攀升,造成了艺术品基金的“井喷”现象。

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造成“井喷”主要是因为艺术品信托产品的大量发行。

09年前,艺术品基金主要是以银行及私募基金为主,到了10年后就像接力棒一样全部交给了信托公司,这也是11年艺术品基金“井喷”现象的原因。至11年年底,艺术品信托产品已经占据了艺术品基金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二)所发行的艺术品基金模式的统计和分析

上文在对艺术品基金的定义中,将艺术品信托分为三类。分别为投资型艺术品基金、融资型艺术品基金、复合型艺术品基金,在此,我们对这三类艺术品基金模式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和分析。

1、投资型艺术品基金。

即通过信托/银行理财/私募计划募集资金后。由投资顾问提出建议,根据合同的约定,直接投资于艺术品且产品的还款来源直接来源于出售所投资的艺术品。产品以浮动收益为主。一般艺术品私募基金以投资型为主。

2、融资型艺术品基金。

即通过信托/银行理财/私募计划募集资金后,由投资顾问提出建议,根据合同的约定。投资于艺术品或艺术品权益,而信托产品的还款来源主要来源于该信托计划合作方的回购款。产品以固定收益为主。

融资型产品一般还有如下特点:(1)抵质押担保措施相对较为充分。除艺术品质押外往往还有房产或土地的抵押,且抵押率较低;(2)投资期限较短(一般为2年内);(3)实际用途非艺术品,如购买A公司所持有的艺术品的权益,到期后由A公司回购,实际用途为补充A公司的流动资金(或是支持A公司的文化产业投资等);(4)既为融资,则产品的规模一般较大。

举例而言,中信信托发行的中信钰道翡翠投资基金集合资金信托系列,其投资顾问东方金钰有限公司可能是其产品的主要退出渠道,信托资金所买来的翡翠原石等,可能会作为东方金钰有限公司的生产原料由东方金钰有限公司购入,并且发行规模相对较大。像这种情况虽然在资金运用上是直接投资于艺术品无疑,但由于其实质性质与借贷相似,笔者就将其定义为融资型。

3、复合型艺术品基金。

具有上述两类的特征。即产品资金投资于艺术品,退出渠道主要通过出售艺术品,但投资顾问或其他合作机构也承诺回购,且为保证回购行为的切实履行,也提供一定的抵质押物或其他担保措施,但抵质押担保措施并不十分充足。产品的收益也以浮动收益为主。

艺术品复合型信托的例子有长安信托发行的博雅系列,虽然有明确的投资标的,但笔者还是将其归类为复合型,依据是长安信托与担保方深圳淳大以及投资顾问三方的较强关联性,以及深圳淳大的回购保证,再通过分析其投资期限不长,发行规模又较大,从而将其归类为复合型艺术品信托。实际上许多的艺术品基金都属于复合型,因为复合型汲取了投资型和融资型的优点,而复合型的产品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笔者调查的艺术品信托中像中信信托的龙藏1号,长安信托的艺术品投资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均归类为复合型艺术品信托。另外,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一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也属于该类复合型产品。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