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范文

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精选(九篇)

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

第1篇: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范文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战略;金融危机

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即PE基金,是指通过非公开的渠道募集资金,对非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以期日后通过上市、并购等方式,出售所持有的股权并获利的实体或行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未上市的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正因为如此,在欧美发达国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现状及投资市场分析

(一)发展现状

1.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深化并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促使全球股市大跌,全球经济下滑。受其影响,2009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整体呈下降趋势。今年新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数量和金额均较2008年同期有所减少。

2.私募股权投资传统行业比重加大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部分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已倾向采取更加保守和谨慎的投资策略,多投向那些收益较稳定,抗风险能力较强的传统行业。从今年第一季度统计数据来看,无论是投资金额还是投资数量占比都较2008年同期有大幅增加,体现投资机构为应对当前复杂而严峻的市场变化而对投资策略做出相应改变。

3.私募股权投资策略趋向多样化

2007年以来,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最明显的趋势之一就是投资策略趋向多样化。过桥资金和对已上市公司的投资案例数明显增多。同时,来自夹层资本和重振资本的投资更是从无到有,表明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投资策略已开始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和趋势[1]。

4.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完善

私募股权发展的政策环境逐渐成熟。在政策基本面上,200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制定的《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适时推出创业板、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和民间投资领域,落实和完善促进创投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当前,创业板市场大幕已经拉开,这更引发了本土私募基金的投资热情。

(二)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分析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市场私募股权投资出现下滑态势,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延续了去年走势,投资规模与投资金额均大幅下降。机构投资策略趋于保守,多选择具有较强防御能力的,抗周期性强的传统行业进行投资。目前的经济环境带给私募股权机构的是危机与机会并存的局面。一方面,机构不得不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投资组合贬值以及高负债,需要通过停止投资新项目、加速出售现有资产等现金筹措手段来渡过难关。另一方面,由于资金链紧张,广大待投资企业估值下降至较低水平,金融危机的冲击同样筛选出不少优质企业,投资价值依然保持较高水平[2]。

根据ChinaVenture数据统计,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12起案例分布在7个行业。其中,制造业依然为主要投资行业,投资案例数量5起;农林牧渔业次之,有2起投资案例。在投资金额方面,农林牧渔、制造业、金融业投资金额较高,均超过1亿美元。从以上数据来看,私募股权投资总量较2008年下滑明显,且投资于传统行业的比重加大。

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战略研究

(一)根据行业发展确定投资项目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私募股权的投资特点,其投资往往倾向于风险较低的项目,且偏好于后期投资。且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是影响下,行业进行不同调整,私募股权投资者要寻找有价值的项目,所以行业调研就变得具有十分意义。从不断的经济数据来看,我国的经济正在复苏。可见,这正是私募股权投资的绝佳机会。同时,考虑到由于我国经济政策对行业调整的影响,不同行业都在这场金融危机中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产业调整。因此,在投资前对不同行业的分析研究及预测就显得必不可少。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可以基于行业现状及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参照国外经济发展历史,融入中国的现实国情来分析判断,对相关行业的预测其可能的发展未来,并对行业和国家政策主题进行从行业到企业的逐步分析从而确定有价值的投资对策,并通过业务伙伴来获得投资对象的相关资料对投资项目进行筛选。

同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着不同的行业团队,借助于其专业的投资经验和知识,可以对投资行业有充分的了解。在宏观经济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目标行业的发展和相关特性进行研究,进而确定行业内部的市场占有份额较大的企业作为其投资对象,在此分析过程中应对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以及产业的经济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来确定投资目标的有效价值。在投资产业选择上应注重长短期综合考虑,既考虑到当前的利益,又要重视该产业未来发展的潜力,以及抵抗经济波动的能力强弱,综合分析,谨慎投资。新晨

(二)上市公司私有化投资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全球金融市场持续低迷,这对全世界的金融市场无疑是一次信心的考验。我国的A股市场也受到一定的波及。由于我国经济刺激政策执行力度不断加强,经济刺激已经开始显现效果,从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的股票市场已显现复苏迹象。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不允许投资证券类资产。目前,在我国上市的公司无疑是该行业中的重要力量,其企业长期价值很高。随着我国经济困境的摆脱,在相关行业复苏时这些公司应当是行业复苏的“龙头”,显然这种投资的安全性较高,同时也会由于经济的复苏而收不菲。所以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来说,上市公司私有化是一种很有利的投资战略[3]。

首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找到由于金融衰退而显示超值投资的上市公司,其投资的途径是要约收购或吸收合并方式收购上市公司,进行退市私有化。其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利用其掌握的资源优势和先进的管理方式,通过资源整合,战略调整,组织重组等手段帮助私有化的上市公司改善管理,提高企业价值和市场竞争力。最后,采用适合的方式,上市或出售以完成整个投资活动退出并获得投资收益。

私募股权投资本身是一个新兴事物,它的发展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摸索,作为私募股权的投资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足够的理性,来共同促进其健康发展。尽管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还比较严峻,但是中国的经济较世界来说仍保持较高水平增长,基本消除股市泡沫,并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资本市场的发展逐步成熟,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将参与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活动,促进PE的长期发展,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将更显活跃。

参考文献

[1]栾华,李珂。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8,(6)

第2篇: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范文

【关键词】私募基金;道德风险;博弈论

私募基金是一种采用非公开方式发行,面向特定投资者募集发售的投资基金。它不能进行公开宣传推广,投资金额要求高,投资者的资格和人数常常受到严格限制。私募基金不需要遵守基金法律和法规的约束,投资对象和投资方式拥有很大灵活性,不需要进行公开信息披露,也不需要接受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督。从我国私募基金现存的问题来看,其发展的阻碍的最大因素是由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道德风险。如何控制与防范基金的道德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已成为私募基金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基金管理人和政府监管人的博弈分析

在私募基金管理者与政府的博弈模型里,私募基金管理者可供选择的策略是违规或不违规(前提假设违规效用比不违规的效用大),监管者对私募基金的管理者则主要是进行监督和检查,特别是证监会等部门。尽管管理者违规或不违规的行动在前,政府监管人决定对基金管理者是否进行检查的行动在后,但监管者在决定是否对管理者进行检查之前,并不知道私募基金管理者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因而他们之间的博弈属于静态博弈。又由于政府的任何监督检查行动都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因而政府不会总对私募基金管理者的所有行为都进行检查,而是随机地采取检查或不检查的策略,私募基金管理者也知道政府的这种策略选择,因而也随机地采取违规或不违规的策略。这样,监管者和管理者之间的随机博弈,应算作静态博弈中的混合战略博弈,它们没有唯一的均衡解。

表1 管理者与政府监管者之间的博弈

表1是管理者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支付矩阵,其中,为监管者不检查带来的效用;为政府对私募基金管理者进行检查的成本;则表示政府对违规管理者的处罚。在这种混合博弈中,私募基金管理者有违规不违规两种选择,而政府也有检查或不检查两种随机选择,于是,它们可以形成四种博弈组合:管理者违规,政府照常检查的博弈结果是();私募基金管理者违规,政府随机选择不检查的博弈结果是(-,);私募基金管理者不违规,政府随机选择检查的博弈结果是(-,-);私募基金管理者不违规,但政府也随机选择不检查的博弈结果是(,-)。由此可见,私募基金管理者不违规的效用为-;私募基金管理者违规的后果不外乎两种:碰巧政府不检查时获得违规效用R,碰巧政府检查时其总损失为。而当前私募基金管理者受到惩罚的概率很小,即使被发现,政府对私募基金管理者的违规行为处罚太轻,即私募基金管理者受到惩罚的损失相对于其欺诈收益来说微不足道,因此,理性的私募基金管理者很可能做出违规的选择(前提是违规带来的效用比不违规带来的效用大),私募基金管理者对政府违规的失信行为便产生了。

二、私募基金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分析

在模型中,假定私募基金投资价值依赖于管理者的努力程度与投资者的监督情况。投资者投资资产比例为(0

表2 私募基金管理者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

由表2可以看出,当只进行一次博弈时,投资者的占优策略是不监督:当管理者的策略是追求个人效用时,投资者不监督得到的收益2大于监督获得的收益1-;当管理者的策略是追求共同价值最大化时,投资者采取不监督的策略,可以避免监督支出,获得效用为3。给定投资者的策略是不监督,管理者的策略就是追求个人效用,并获得其最大效用3。纳什均衡为不监督,管理者追求个人效用,结果是可获得最大的效用,投资者获得中等的效用。在静态博弈中,投资者的策略是不监督,投资者不参与管理者的投资策略。若投资者的目标是短期的,没有耐心去等待长期的监督收益时,或投资者没有监督能力,不能通过对管理者的监督较大地提高自身资产的价值时,投资者与管理者的博弈行为就类似上述的静态博弈。可得出的结果是:管理者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投资者的行为是赎回基金结束博弈。

三、私募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托管人之间的博弈分析

对于基金管理人来说,如果知道基金托管人不检举而与之同谋的话,则基金管理人会选择“违规”;若知道基金托管人会检举的话,则基金管理人会选择“不违规”。但从上面的支付矩阵可以看出:选择“不检举”是基金托管人的占优策略。也就是说,无论基金管理人选择“违规”,还是“不违规”,对于基金托管人而言,选择“不检举”都要优于选择“检举”。假设信息是完全的。因此基金管理人知道选择“不检举”是基金托管人的占优策略,而给定基金托管人选择“不检举”,基金管理人的最优选择便是“违规”。这样,(不检举,违规)就是基金托管人与基金管理人之间博弈的纳什均衡解。

总的说来,基金管理者和基金托管人的博弈关系表现在他们的相互选择以及基金运作的合法性问题上。只有基金托管人和基金管理者之间真正的独立,没有密切的利益相关,他们之间的博弈关系的结果才能真正维护基金投资者的收益,维护基金运作的“诚信”原则。

四、私募基金投资者与基金托管人之间的博弈分析

私募基金与其他类型的基金一样,在投资管理过程中,基金投资者是基金的购买者,基金托管人是基金资产的保管者,代表基金投资者来保管整个基金,监督基金管理者的行为是否合理,对基金投资者负责。换句话说,基金托管人是为基金投资者服务的,是基金投资者的“代言人”。他们之间的利益是一致的,都要求基金管理者以勤勉负责的态度来管理基金,基金投资者可以获得高的基金收益,基金托管人可以获得一定的托管收益。在基金投资管理过程中,基金托管人接受基金管理公司的委托,保管基金,一般应该建立独立的基金专门帐户,与自有的资金帐户分开,以维护资金资产的独立性;在其托管过程中,如果发现基金管理者的运营指令有违反基金契约或者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时应不予执行,并及时向基金投资者反馈,站在基金投资者的利益方,同时保存好基金的相关交易凭证与手续,保存好基金的会计帐薄,以便基金投资者来查阅。他们之间的博弈关系体现在如何更好的协调,促使基金管理者自律,促进基金的健康发展。

如上表所示:托管者与投资者利益一致两者都采取监管时,双方收益分别为1、1;投资者若不监管,投资者的收益为0,托管者则因自己监管而损失1单位成本。托管者选择偷懒时,若投资者监管,则因托管者的偷懒而使得自己利益受到损害,效用损失为1单位,托管人则因偷懒行为中获得2单位收益。托管人偷懒时可能获得2个单位的收益,而监管时最好的收益也只不过为1个单位,因而理性的投资者更有可能选择偷懒,托管对投资者的委托不予以重视的行为便由此产生。

五、私募基金道德风险的防范

(一)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矫正信息不对称

第一,加强监管协调,尝试制订统一的私募证券基金信息披露指引。第二,明确私募股权基金信息披露要求。第三,淡化公募色彩,信息披露体现私募基金的特性。第四,出台行业信息披露指引,提高操作性和可比性。第五,加强托管银行等独立第三方对私募基金信息披露的监督。在私募股权基金制度设计中,法规要强制规定引进托管银行制度,发挥基金托管人对基金管理人信息披露的监督作用。

(二)完善法律制度,加大违规惩罚力度

完善私募基金的法律法规,增加法规监管的深度和“宽度”,可以考虑在《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增加禁止基金从业人员违背受托义务的具体条款,规定从业人员违反受托义务规定所应当承担的责任。此外,针对现行《证券投资基金法》的处罚对象主要是基金管理公司,不涉及其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缺陷,《基金法》应借鉴《证券法》中的规定,增加对基金管理公司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监管的条款,并附之以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

(三)减少管理人与投资者目标差异,引进约束与激励机制

为减少私募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的目标差异,我国应将有限合伙制的私募基金组织形式作为主体。在有限合伙制的私募基金中,私募基金投资者就相当于由有限合伙人合伙人享有有限经营权,仅仅负有以出资额为限的有限责任;私募基金的管理者(基金经理)就相当于普通合伙人,享有控制权且负有无限责任,因此管理者运营基金在不受投资者干预同时也承受相当大的风险,基金管理者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只能努力工作,追求证券资产利润的最大化。在约束与激励机制方面,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所有团队成员拥有基金的一定份额,以各自出金购买一定基金份额或者基金经理以基金份额期权激励。私募基金利益捆绑成功地激励了基金管理者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能降低道德风险。

(四)构建管理者声誉机制,完善评价体系

构建管理者的声誉机制可从四个方面着手:首先,创建职业经理人完整的历史记录。这是在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和监督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的,这样才能保证职业经理信息的公正、准确和全面。声誉是过去行为的一种反映,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为了了解经理人的声誉,就要了解其在职业生涯的行为和业绩。从另外一方面讲,对经理人构成监督压力。因此,职业经理人能预期博弈是长期重复进行的,就会重视自己的职业声誉,约束自己的行为,以期获得长期收益。其次,建立一个完善经理市场,使得职业经理人的声誉能准确无误地产生和传送,从而保证职业经理声誉的质量,这样能防止声誉机制的扭曲,有效预防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问题的发生。再次,建立科学的职业经理人评价体系。健全各类中介组织,如各类咨询组织、社会调查组织、信誉评估公司等。通过这些中介组织监督记录私募基金经理的行为,为现代社会机制提供信息资源。最后,建立适合职业经理人声誉机制发挥作用的相关社会法律环境、规章制度、正确的道德伦理、意识形态等。

参考文献:

[1]方芳,梁伟超.金融道德风险问题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0):155-156.

[2]俞程杰,刘丹妮.我国私募基金面临的风险分析[J].大众商务,2010(08):96-96.

[3]崔明,王春明,张宏远.从博弈角度分析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中的委托-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S2):107-108.

[4]宋永辉,尤丽屏.中国私募基金的道德风险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04):

52-53.

[5]李向前.机构投资者与公司管理者博弈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2(03):

34-37.

第3篇: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范文

我国存在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与海外对冲基金,共同构成完整的商业基金体系。国内私募证券基金主要受到金融产品交易合约、低位买回低位卖出缺位机制、不完全开放资本的影响,以上基金运行手段共同维持证券基金管理与流转。本文主要探讨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与海外对冲基金比较,通过分析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与海外对冲基金存在的差异,指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自身的优点与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

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海外对冲基金

一、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与海外对冲基金的定义分类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主要筹资对象集中于小群体,专门面向小群体进行半公开性质的融资。小群体指的是那些熟悉私募证券投资流程、具有专业投资经验的群体,这些群体的私募证券投资不受国家投资制度的限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群体较小,不能对社会所有群体开展融资工作,因此产生的利益也较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分为多种基金种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不以公司上市与否作为筹资的标准,而是根据公司的证券数额作为筹资的指标。上市企业投资、有价证券投资与证券附加产品的投资,都可以作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海外对冲基金、海外风险投资基金,共同形成完整的投资基金体系。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海外风险投资基金,都属于非公开筹资的资金发展模式。而他们所筹集到的投资基金,也全部用于非上市企业的投资活动中。在投资基金注入到非上市企业后,私募股权投资人会根据自己的意图展开公司的运作活动。在不断的管理运作中非上市企业的资产会成倍增长,在非上市企业成为上市企业后,私募股权投资人就会从公司撤出自己的投资资金。这种模式的投资一方面能够规避众多的股权投资风险,另一方面也能够使私募股权投资人获得最大的利益收入。这种投资的投资时间段,产生的效果较好。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注重稳健性投资,与海外对冲基金相比,它的投资策略相对保守、投资产生的利益较小。海外对冲基金主要定义为: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组织三者通过紧密的联合,运用对冲交易方式、高风险投资方式完成的金融基金投资活动。海外对冲基金运用金融杠杆体系作为基金投资的指导体系,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特点。海外对冲基金的投资人具有复杂的身份特征,他们拥有着雄厚的资产和丰富的投资经验。海外对冲基金投资者的流动资金至少要在数百万美元以上,他们的投资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更高的风险。海外对冲基金作为主要的组织架构基金,他们主要通过设立投资平台吸引基金注册用户来获得收益,也就是通过吸纳高额资金来获得收益。海外对冲基金具有多种不同的投资策略,主要分为:宏观投资策略、市场趋势策略、重大事件变动策略、价值套利策略等。它们可以根据市场经济、全球政策的变动情况,适时调整自身的投资策略。它们的主要投资对象为流动性强、交易量大的投资产品,这种产品会随着市场的变动产生不同幅度的波动。而海外对冲基金也会制定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措施,保障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大多数海外对冲基金投资机构都设有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对投资资金进行监控。国内证券市场相比于国外证券市场而言,缺乏良性的交易机制进行引导。由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不受基金法律的保护,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也不存在多头交易机制;因此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想要转变为海外对冲基金,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难题。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没有盈亏相抵、资产套现的股指交易合同,也不存在股票选择权金融工具,所以其真正的融资渠道与融资范围非常小。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自身的缺陷、基金法律的限制,都会阻碍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

二、金融产品交易合约与低位买回低位卖出机制的缺失

使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不能抵御证券市场的系统风险海外对冲基金也属于私募型证券基金,它与国内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着相同的投资方式与投资产品。但海外对冲基金最明显的特征是,它通过多种投资方式的综合,来降低某一项投资产品所产生的风险。这种方向相反、数量相当、盈亏相抵的投资方式,能够有效规避市场中的不确定因素。但目前我们所说的海外对冲基金,有一部分采用盈亏相抵的投资方式,另一部分采用其他的投资方式。但各种投资方式间可以进行自由的转换,非对冲投资方式可以转化为对冲投资方式,对冲投资方式也可以转化为非对冲投资方式。多种投资方式的综合运用,能够降低市场、国家政策等非稳定因素造成的风险,却不能降低稳定因素造成的风险。目前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所存在的风险,大多是稳定因素风险;而欧美发达国家的海外对冲基金所存在的风险,大多为非稳定因素风险。非稳定因素风险在海外对冲基金风险中占有75%的比例,而稳定因素风险只占有其中的25%。我国并未推行债券利率市场化,那些债券公司并不能享受与银行同等的待遇。因此债券利率的波动对我国居民与企业的影响较小,债券融资并不存在较大的收益或亏损状况,因此也不需要采用盈亏相抵的对冲投资方式予以支持。但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债券利率市场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盈亏相抵的对冲投资方式也会逐渐应用在我国的债券投资市场中。我国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不存在盈亏相抵、资产套现的股指交易合同,也没有配备相应的多头交易机制。所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只能投入金融市场获得利润,不能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在证券交易市场交易产品股指下降的情况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不能依托其他的交易产品来获得相应的利润,也就不能规避稳定因素所带来的投资风险。而海外对冲基金由于采用多头交易的投资策略,它能够通过方向相反、数量相当、盈亏相抵的对冲投资,来规避稳定因素所产生的风险。海外对冲基金统计分析表明:上世纪90年代至2000年间,海外对冲基金的债券利率低于标准普尔股票价格指数,而自从2000年后,海外对冲基金的债券利率迅速上涨,成为全球投资基金的主要盈利产品。海外对冲基金分为很多不同的种类,不同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投资策略、投资喜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项目。海外对冲基金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一样,也有很多的非多头交易投资项目。这些非多头交易投资项目不以规避稳定投资风险,作为主要的投资目的,而以稳健的投资收益作为主要投资目标。国内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在不具备低位买回低位卖出机制的前提下,它无法利用多头交易投资方式进行金融投资;也不可能通过选择不同的投资策略,来规避存在的稳定投资风险。通过对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债券利率分析,我们得出:相比于海外对冲基金的债券利率,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债券利率的稳定性,要低于国内普尔股票价格指数的债券利率;但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不具备低位买回低位卖出机制,也没有多头交易的对冲支持,所以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债券利率,仍旧高于海外对冲基金的债券利率,也就是说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债券所产生的波动更大。在稳定风险因素到来的时候,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受到的影响更大。目前我国颁布新的证券公司债券融资管理办法,针对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不具备低位买回低位卖出机制、不存在多头交易对冲工具的情况,进行制度上的开放与改革。自从国家推出盈亏相抵、资产套现的股指交易合同以后,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能够利用多头交易机制、盈亏相抵的对冲方式投资,将自身投资的股票、基金分布在不同的产品上。各种股票、基金的综合投资,能够缓冲单一投资投资所面临的稳定风险,私募证券投资也可以采用适当的投资策略规避稳定的投资风险。但目前针对私募债券投资基金的股指交易合同,还没有得到国家部门的批准,所以募债券投资基金只能通过融资其他债券,进行风险的规避。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落实,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逐步向海外对冲基金方向演变。

三、不健全的低位买回低位卖出机制使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难以发挥对冲基金的高杠杆效用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根据投资人、投资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私人投资、合伙投资、投资公司投资、钱物交易投资、技术交易投资等多种投资。钱物交易投资和技术投资的投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多人或者公司。通过双方的合同协定,合伙人可以投入物质资源、技术,来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也可以用资金来交换其他群体的物质资源与技术资本。合伙投资指的是多种投资人联合出资,以合伙人的形式对公司的发展进行管理的投资方式。投资公司投资指的是企业用投资资金建立投资公司,投资公司对各种投资人的资本进行协调管理,对最终产生的收益协调分配。随着盈亏相抵、资产套现的股指交易合同的推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能够通过都难以通过购买其他的融资产品,来降低自身融资的风险。对于个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来说,投资人要想从银行获得相应的贷款,只能通过财产抵押的方式完成。但商业银行不接受个人财产抵押,只接受国有债券抵押的贷款。合伙投资、投资公司投资的融资,银行只接受虚拟产品的抵押贷款,比如:合伙投资人、投资公司投资人可以将公司所持有的期货、股票、股权抵押给银行,也可以通过购买国债来获得相应的贷款。但目前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融资人,大多都有足够的期货、股票、股权来支付给银行,他们从事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也为高风险融资。因此我们得出:个人、合伙投资人、投资公司投资人很难从银行手中获得想要的贷款投资,也不可能利用银行贷款进行对冲投资活动。所以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不可能模仿海外对冲基金的投资模式,从杠杆投资效应中获得巨额利润。

四、资本项目的不完全开放使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难以涉足国际金融市场

由于我国内部资本市场并不是全部对外开放,因此国内资本投资人要想从境内获得资金,进行海外投资是非常困难的。而国内只有中外合资投资公司,具有海外资本投资资格。如今国内的海外资本投资,主要还是以银行部门、各种理财基金部门为主。若募证券投资基金没有取得国内基金准入资格,也不能进入海外资本投资市场进行投资活动。与此同时欧美等发达国家金融投资是完全开放的,他们能够将开放的资本项目投入国际市场,国际市场也会回报给他们同样丰厚的经济利益。通过统计国际多头交易投资基金的种类,我们得出:全球宏观型多头交易投资基金、发展中国家多头交易投资基金规模,占全球多头交易投资基金的的30%以上;还有其他金额较小的多头交易投资基金充斥其中,一起构成海外资本投资的整体。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只能用于国内的金融投资活动,而且在金融市场发生不稳定波动的过程中,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不能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风险规避。同时他们的投资活动不受到国家基金法律的保护,法律的不稳定变动甚至会使他们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得出:我国内部市场的不完全开放制度,严重制约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海外扩张活动。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各种阻碍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制度因素也会发生改变。总而言之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环境正在逐渐好转,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正在向海外对冲基金方向转变。

五、结束语

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相比于海外对冲基金,存在着很多本身的缺点。投资活动相对保守、私募筹资的人数少、筹资的范围小,是制约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内部因素。但与此同时国家的证券市场准入机制、证券投资的不完全开放制度,也使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海外投资道路困难重重。因此我国基金投资制度的改革,是保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长远发展的主要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第4篇: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范文

关键词:私募股权融资;信息不对称;博弈理论;均衡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IX(2015)08-0155-02

引言

私募股权融资是与私募股权投资相对的一个概念,两者分别从企业和私募股权基金机构的角度来定义的,实质上是同一件事情。私募股权(Private Equity,简称PE)或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工nvestment)是指通过私募的形式对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实施过程中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私募”是相对于“公募”而言的,是指私下募集,即向特定的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股权”是相对于“债权”而言,私募股权投资是对未上市的企业进行投资,是通过取得被投资企业一定的股份作为投资条件而进行的股权投资。广义的私募股权投资可划分为创业投资(VentureCapital,VC)、发展资本( Development Capital)、并购基金(Buy-out/Buy-inFund)、夹层资本( Mezzanine Capital)、重振资本(Turn Around Capital)、Pre-IPO资本(如过桥资金Bridge Finance)等。狭义的PE主要指对己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并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成熟企业的私募股权投资部分,主要是指创业投资后期的私募股权投资部分。

现代意义上的私募股权融资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美国。私募股权融资经过长期持续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投资运作模式和机构组织形式。但私募股权融资在我国发展相对较晚。私募股权融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投资周期长、流动性差等特点,相对于其他融资手段,私募股权融资条件灵活、成本较低、针对性较强,是适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重要手段。由于私募股权投资者与所投资的企业之间存在着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这就促使私募股权投资者致力于企业的发展,以他们的经验和影响力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私募股权融资对于我国经济合理健康发展和完善产权体系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融资市场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拓宽融资渠道,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股权融资过程中,企业盈利能力是私募股权投资者考虑的重要因素,在股权投资市场上不存在完美的市场,信息的不充分、不对称造成了市场的不完善,私募股权投资者对企业的盈利能力的知识是有限的,并不能够识别融资企业盈利能力的真实情况,私募股权投资者常常处于信息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是企业与潜在私募股权投资典型的信息结构。因此,可以通过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与企业私募股权融资博弈的分析,为投融资双方的策略提出一些建议。

一、博弈模型的建立

众所周知,如果企业所选择的投资项目风险小、收益稳定,企业应该选择债权融资;反之,投资项目风险大、收益不稳定,则应该选择股权再融资的方式。假设E(R1)是高盈利能力项目股权融资成功后的预期收益现值,E(R2)是低盈利能力的项目股权融资成功后的预期收益。v是项目没有进行股权融资的现值,λ是企业根据项目的预期收益能力提出提供给私募股权投资者的所有者权益份额为k,k就是企业向投资者发出的融资信号。k以比率的形式出现O

二、博弈均衡分析

博弈方为私募股权投资者与企业。对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行动空间是A=(a1,a2)={股权投资,股权不投资},投资者是风险厌恶的类型空间是 ,依赖行动空间={股权投资,股权不投资l,信念 ,其中 ,对于博弈方企业,行动空间是 股权投资,股权不投资);企业类型空间是 ,依赖行动空间 高盈利能力股权融资,高盈利能力非股权融次 低盈利能力股权融资,低盈利能力非股权融次},信念 ,其中 。

对于博弈方企业来说是知道自己类型又知道投资是有风险的,在高盈利能力 。即股权融资战略 要优于非股权融资战略 ,因此,产生最优的均衡战略 ,也就是高盈利股权融资。在低盈利能力 下。 即股权融资战略 要劣于非股权融资战略 ,因此产生最优的均衡战略

,对于私募股权投资者来说,由于不知道企业项目的盈利能力,只能通过期望收益来进行股权投资和不参与股权融资战略的选择。

当私募股权投资者选择股权投资战略时的期望收益是:

当私募股权投资者选择不参与股权融资战略时的期望收益是:

显然, ,即 。私募股权投资者应采取股权融资战略。因此,得到股权融资博弈的贝叶斯均衡为:

股权投资,高盈利股权融资,低盈利非股权融资}

二、私募股权投融资的策略建议

从均衡分析可知,对企业而言,项目的盈利能力对于私募股权投资者参与企业的股权融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要获得私募股权投资的认可,必须做到两点:一是企业在进行股权融资前应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对项目的风险及预期收益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二是企业在进行股权融资时应加强本信息披露的质量,让私募股权投资者从公开信息中能分析出企业的成长潜力如何、发展前景是否看好,以及是否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只有确信公司用融得的资金进行的投资项目能够获得良好的预期收益,才能使私募股权投资者认同企业的股权融资战略,现实私募股权融资。

对于私募股权机构而言,应加强对股权投资项目的尽职调查,避免信息博弈导致的错误选择,实现股权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具体如下:

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私募股权投资在我国高速发展受到政策的一定支持与鼓励,但是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来保障,我国政府应尽快明确私募股权投资的地位和发展思路,在法律方面,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与法规来保护私募股权投资参与主体的利益,减少私募股权投资的法律风险,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立法部门需要在《公司法》、《信托法》、《合伙企业法》、《商业银行法》、《担保法》、《保险法》、《基金管理法》、《知识产权法》《税法》《政府采购法》等基础上增加有关私募股权投资的条款,出台实施细则,为私募股权投资的规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推出配套的税收制度。在种类繁多的政府扶持政策中,税收优惠政策在私募股投资行业已被证明为效率最高的扶持政策之一。给予私募股权投资各参与主体税收优惠,有助于直接调节私募股权投资的成本与收益,有利于充分调动私募股权投资各参与主体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促进我国整个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政府应做到减少征税环节,避免重复征税。对公司制私募股权投资主体只征收企业所得税,如果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将其从私募股权投资中取得的收益再用于私募股权投资,为促进新的私募股权投资活动发生,加速私募股权投资资金的周转与循环,用于私募股权投资的这部分收益可以享受再投资退税的优惠。

第5篇: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范文

2010年以来,股市再入寒冬,阳光私募发展势头受阻,陷入市场难测、业绩难做、产品难发的境地。然而同年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推出,为策略创新提供了平台,私募基金初步具备了股指期货套利、股票市场中性、股票多空等多种有别于股票纯多头的创新策略品种的条件。随着做空时代的到来以及在熊市图变思维的推动下,创新型私募开始涌现。

四声部共唱创新曲

一定意义上来说,所谓的创新,只不过是阳光私募从无序发展向规范发展,从盲目发展向本源发展,从低级阶段向较高阶段发展的过程。

对基金管理人来说,创新是提高业务能力和重塑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而对投资者来说,了解创新的内涵将为自己带来游刃有余的选择。

本文从投资者对一个新产品系统认知的角度,即(1)收益如何,如何分配;(2)投向哪里,结构如何;(3)主题策略是什么;(4)如何放大收益和防范风险,把最近出现的创新型阳光私募进行梳理,做了4个维度的简单分类,如表所示。

收益分配方式创新:谁在与熊共舞

如果把阳光私募基金的运作分为利益赢取和利益分配两个环节,此类创新与基金管理人的盈利能力无关,主要体现的是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之间以及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分配。此类产品通常对收益设定了保护条款,在熊市更受投资者青睐。以下两种类型产品较为常见。

风险缓冲型 又称安全垫管理型产品,是一种结合了阳光私募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产品特点的创新型产品。该类产品以投资顾问的一笔投资金作为普通投资者的安全垫,当净值下跌在一定比例内时,亏损首先由投资顾问投入的资金承担;而当产品盈利时,盈利部分一般按照累进区间的方式进行结算,通常高于普通非结构化产品的收益水平。这种“半保底条款”在弱势环境中能有效提高产品吸引力,具备风险可控和收益不封顶的特性。截至2011年年底,共有7只风险缓冲型阳光私募产品,其中6只成立于2011年。从业绩看,2011年风险缓冲型私募虽然悉数亏损,但整体市场的业绩排名处于行业中上。

目标回报型 目标回报基金设有一些收益补贴条款。在规定时间内,如果该目标回报基金收益达不到设定的目标,投资顾问会将之前收取的部分业绩报酬补偿给投资者。另外,产品设定风控目标,如果净值在某段时间内低于该目标,则大幅减少该段时间的管理费,起到惩罚和警示投资顾问的作用。截至2011年底,共有7只目标回报产品,均为当年新发。目前数据尚不足以对其做出业绩评判。

投资标的创新:到全球开演唱会

阳光私募基金的投资标的从此前的股票一枝独秀,逐渐发展到债券、期货等也成为主要配置,而且开发出了以私募基金为投资对象的产品,并把视野进一步扩展到了海外市场。当前较为惹眼的是私募债基和TOT等。

私募债基 作为私募中的非主流品种,私募债基在2011年第4季度迎来发行洪峰,期间共成立了61只产品。私募债基在2011年获得了较理想的回报,其平均收益率为2.60%,好于公募债基的-2.04%。2011年收益排名前三甲的私募债基是宏源丰实融信6号、三宝1号和青骓固定收益1期,年度收益分别为9.55%、8.95%和8.34%。

TOT私募 TOT(Trust of Trust)即投资于多个存续的私募产品的私募产品。将TOT管理人选择阳光私募的优势和私募基金经理择时和选股的专业优势结合起来,达到间接投资证券市场和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的目的。当然,子基金和募集基金的管理者都要收取相应管理费,使得TOT产品的成本也相应提高。

投资策略创新:各领

投资策略创新或选定行业与主题,或着眼事件驱动(如定向增发和并购重组),或紧盯各类宏观经济事件。投资者在选择此类基金时,不妨根据投资时点的大势选择介入不同策略的基金。行业/主题型和定向增发型产品占据了创新型产品总量的近1/3。

行业/主题型 将部分或全部资金投资于某特定行业、主题股票,关注其长期价值。此类私募基金表现大都与相应板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行业轮动中往往缺乏主动性,业绩波动较大。截至2011年年底,市场共成立了11只行业/主题型产品,其中4只成立于2011年。投资方向包括医疗/医药、TMT、消费3个方向,产品有从容投资的医疗系列、中融执耳医药、朱雀的TMT系列和世诚扬子消费4个系列。其中,朱雀TMT系列、世诚扬子消费系列排名靠前,平均跌幅分别为11.05%和8.17%;而从容医疗系列跌幅较大,2只成立满1年的产品平均下跌30.29%。

定向增发型 定向增发股票拥有比增发前20个交易日市价可约低10%的优势,致使定增产品近年成为逐渐被开掘的金矿。发行定增私募数量最多的是博弘数君的定增指数系列产品,共发行成立了30只定增产品,包括1只母基金和29只子基金。从业绩看,2011年全年博弘数君定增指数基金母基金仅跌4.99%。

投资工具和手段创新:下一站天后

对冲工具和数量化手段的运用情况如何,是我国阳光私募基金与国际对冲基金接轨从而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投资者在选择此类基金时,不妨关注两点:一是对冲工具的运用,二是量化模型的运用。需要指出的,对冲工具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有效对冲风险,又可成倍放大风险。由于我国阳光私募刚刚踏进对冲阶段,选择有经验的基金经理和相关机制完善的基金公司就显得必要了。

市场中性策略 该策略的原理是,在多头和空头同时进行操作,努力对冲掉投资组合的系统性风险β,以获取超额收益α。它在市场方向性选择上完全消除掉主观的判断,不赚取市场方向性波动的钱,只获得剔除市场波动后的超额收益,组合本身是中性的。

从业绩来看,截至2011年年底成立满1年的11只市场中性策略私募在去年熊市背景下优势明显,表现最好的西部・信合东方涨23.35%;而成立不满1年的产品中除了外贸信托・民晟G号微亏3.43%外,悉数获得正收益,收益率区间0.31%~4.83%。

量化套利策略 它不追求绝对的市场中性,可根据基金经理对市场的判断决定对冲比例。目前市场上量化套利策略私募绝大多数成立于2011年,策略类型包括股票套利、ETF套利、股指期货套利、全球宏观套利、多策略套利等。从业绩来看,整体上量化套利策略私募交上了一份不错的答卷,但不同投资顾问业绩差异较大。成立不满1年的产品,有据可考的22只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61%,其中有10只实现正收益,收益率区间-19.77%~8.91%。

业绩回顾

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统计,截至2011年12月31日,国内共有各类创新型阳光私募基金96只(不包括私募债基),约占阳光私募基金总量的5.9%。市场中性策略型、定向增发型、量化套利策略型和行业/主题型创新产品的数量位居前列。

第6篇: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范文

私募市场中的“FOF”

与阳光私募基金以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为投资标的不同,TOT以不同的阳光私募基金为投资标的,通过专业机构对基金进行筛选、构建合理的基金组合,帮助投资者优化基金投资效果,见下图所示。

TOT的诞生过程与基金较为类似。由于二级市场的股票不断增多且个体差异分化明显,使得普通投资者的选股难度加大,于是就有了普通投资者将自己的资金交由专业从事股票研究及投资机构来进行股票投资的需求,基金应运而生。同样,随着私募基金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增加了投资者的择基难度,于是就会产生专门研究基金的机构去帮助基民选择基金。而2009年证券信托账户开户被证监会“暂时叫停”正像一针催化剂,促进了信托公司借鉴国外先进的FOHF(Fund of Hedge Funds,对冲基金的基金)模式,开发出了优选私募基金的TOT产品。

从2009年5月26日,中国的第一个TOT产品“平安财富·东海盛世一号”正式成立以来,共成立了近100只TOT产品,发行主体囊括信托、银行和第三方。

从产品表现看,目前所有存续的阳光私募TOT成立以来相对沪深300的平均超额收益为3.07个百分点。2010年整体平均收益为9.51%,超越沪深300指数22.02个百分点;2011年整体平均收益为-17.44%,跑赢沪深300指数7.57个百分点。如此绩效表现,自然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

伞形模式占主流

按照TOT的投资标的,可以把TOT划分为穿透式和伞型2大类别。

穿透式TOT

该类TOT投资于单一品牌的阳光私募基金旗下的一只或者多只产品。按《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管理办法》规定,单个信托计划的自然人人数不得超过50人,但单笔委托金额在300万元以上的自然人投资者和合格的机构投资者数量不受限制。TOT基金作为一个机构投资者的身份加入私募证券投资,成功地打破了单笔资金投资不足300万元的50人限制,让投资者可以买到已经“满额”的优质私募。

以刘鹰管理的上善御富一期(春天一号)为例,这只基金以优秀的回报率、稳健的投资风格受到投资者追捧,但是由于目前这只阳光私募已经封闭运行,普通投资者无法认购其份额。上善御富二期则以TOT的形式穿透进入上善御富一期,为投资者打开了一条参与途径。

伞型TOT

该类TOT是典型意义上的基金中的基金,通过构建基金组合,产品投资于多个品牌阳光私募,囊括多个明星基金经理的“代表作”。

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内的私募基金业已颇具规模,产品数目超过2000只,个体操作风格也逐渐多元化;私募产品的投资门槛又较高,投资者很难在不同风格间进行有效地组合搭配。而通过投资TOT则可以通过调研和优选,很好地解决了如何选择阳光私募基金、如何配比和控制投资中的各种风险等问题,令投资轻松简单。另外,投资单一阳光私募时,一旦投资者想要转投其他基金或在已投基金中调整投资比例,会面临费用和税负问题。TOT产品则以产品的投资目标为前提自行在所投基金中调整权重,在此过程中不会增加税费负担。

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TOT是伞形模式,这也是我们的主要关注对象。

产品设计特征明显

阳光私募TOT的产品设计与发起产品的派系有很大关联,下表列示了银行、信托及第三方发行的较具代表性的TOT的具体情况。

投资起点

私募投资起点均为100万元,TOT打破了这个规定。光大银行的阳光私募基金宝和中国邮储银行的金种子均设置了较低的投资门槛,分别为50万元和30万元,且成立后还出现了可观的后续申购。其中金种子更是以20亿元的首发规模在TOT产品发行中创下纪录。银行发行TOT的投资起点较低,与其星罗的物理网点和庞大的投资者存量有关。相比之下,譬如华润信托·托付宝TOF-1号有300万元的投资起点设定,一方面是受限于信托公司的营销瓶颈,一方面也和投资者结构多为大额投资者有关。

流动性

低流动性的前提是投资者对TOT管理人投资能力的认可。因为阳光私募产品本身的流动性偏低,母信托若有很高的流动性设置必然需要储备较高比例的备付金以备不时之需,间接影响投资组合的投资效率。另一方面,较短的封闭期及灵活的赎回日设置便于投资者根据基础市场对产品进行申赎。

费用

TOT的费用结构包括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以及业绩报酬。银行系TOT的设立初衷更倾向于为投资者提供综合理财手段,进一步丰富投资者的选择,因此整体费率较低,特别是在浮动业绩报酬上。例如光大银行的阳光私募基金宝不收取业绩报酬,把更多利益让渡给投资者。

投资策略

目前TOT对投资策略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主动管理和无为而治。所谓主动管理就是投资顾问在管理职能上发挥主动作用,在筛选、组合阳光私募的时候先要判断大势走向和市场的表现,然后才遴选符合其投资理念和策略的阳光私募基金进行配比;或者是在子信托投资中,根据TOT篮子中的私募表现而倾斜资金的配比权重。

无为而治型是TOT仅判断子信托的投资能力,把对大势的研判和投资组合的主动权交给各只私募基金;或者是在子信托投资中,较长时间不改变投资初期确定的不同阳光私募的投资比例。

产品优选有法则

从产品设计上看,相比有“仓位限制”和“双十原则”等约束的公募基金,阳光私募的投资范围和仓位更为灵活,这也必然导致业绩分化程度高于公募基金。而标的群体中个体风格和风险收益特征的差异越大,TOT的优选就越有价值。

从管理人角度讲,银行和第三方的TOT组合平台更广泛,投研力量更为强大,便于优中选精,为投资者构建更合理多元的投资组合;券商系TOT出于盈利考虑,多数选择自身平台上的私募产品进行组合,在产品选择度上略逊一筹。

第7篇: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范文

第一节:市场分析

一、市场趋势,促进私募行业的蓬勃发展

1、居民财富积累释放庞大的市场需求

截至2015年,我国居民个人可投资资产的规模达到129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加17万亿人民币。从结构上看,未来资产配置将在权益类与固定收益类资产之间、货币市场类与资本市场类资产之间、人民币类与外币类资产之间进行阶段性转移,从而给私募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商机。

图表1:2008-2015年居民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单位:万亿元)

2、投资者结构从散户向机构转变趋势明显

近两年政策放开,我国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及其管理的资金规模都在快速增长,我国资本市场从散户市场向机构市场转变趋势明显。

截至2016年7月底,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16467家,已备案私募基金36829只,认缴规模7.47万亿元,实缴规模6.11万亿元,私募基金从业人员27.58万人。

从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上看,近两年基金管理人呈井喷之势,从2015年1月份的6974家开始持续增长,到2016年3月份达到峰值的25901家,增长了2.7倍。随着监管新规的出台和空壳私募的陆续清理,7月份降到16467家,但即便是这个数字也将近两年前的3倍。

图表2:2015年1月-2016年7月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单位:家)

资料来源: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3、私募机构规模尚小,发展空间巨大

从规模构成上看,我国私募基金的规模普遍在20亿元以下,体量偏小。虽然从4月份以来私募基金数量有所下降,但7月份最新数据显示仍然有16467家,其中小规模私募基金占比高达95.94%,而规模在50亿元以上的基金管理人不足300家,占比不到2.43%。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公司介绍

第一节:公司基本情况

一、公司成立

二、公司现状

三、公司目标

第二节:公司技术介绍

一、技术概况

二、技术特点

第三节:公司主要客户

第二章:产品及组织架构规划

第一节:产品规划

一、总述

二、平台功能与特点

第二节:组织架构规划

一、优化深圳运营中心

二、扩建武汉研发中心

三、设立上海营销中心

第三章:市场与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市场分析

一、促进私募行业的蓬勃发展

二、券商助力私募行业的高速发展

三、国家政策,鼓励私募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节:竞争力分析

一、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二、公司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第四章:营销策略及商务模式

第一节:营销策略

一、区域式营销

二、定制式营销

三、塔尖式营销

第二节:商务模式

一、销售、租赁、合作开发模式

二、增值服务模式

三、平台营运模式

第五章:管理情况

第一节:公司股权结构和组织架构

一、公司股权结构

二、公司组织架构

第二节:公司团队情况

一、销售团队核心成员

二、研发团队核心成员

第三节:公司管理模式

第六章:财务情况与融资需求

第一节:公司财务状况和资本结构

第二节:融资需求

第三节:财务预测

一:职能机构投资估算

二:公司销售收入预测

三:公司成本费用估算

四:公司利润总额预测

五:公司投资收益预测

第七章:风险及对策

第一节:风险

一、研发风险

二、市场风险

三、财务风险

第二节:对策

一、研发风险应对策略

第8篇: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范文

近期,私募迫于市场低迷、募集不力的压力,创新产品特别多。新出现的创新型私募产品类型主要包括风险缓冲、目标回报、定向增发、行业基金、量化套利和对冲策略等。有评级机构称,成立的产品数量超过50只,阳光私募产品创新进入快车道。当前发行的产品中,还有定增型的万融信优I期。

过往的创新产品中,我印象比较深的有金中和与苏州信托合作的并购题材基金,听闻该基金经过2年运作,在今年4月底到期时,给投资者14%左右收益率。

听说原本做社会责任的智德投资,也渐渐转向了对冲产品。智德投资总经理伍军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对冲基金的策略特点是多样性,比如方向性策略,事件驱动的策略,相对套利的策略等等。他们认为,国内主流是方向性策略。在2008年,智德获得正收益不是靠方向策略完成的,而是靠事件驱动,套利与固定收益。他们当前还在完善这些策略。

我发现,创新私募品种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一块是海外基金,另一块是量化投资。

在海外投资中,PinPoint的王强与梵基投资的张巍用的是在私募中并不多见的环球宏观策略。王强还有个多策略产品。同样使用多策略的还有国元资产的程超,他们均在中国海外对冲基金中表现不俗。不过当前,中国海外对冲基金最主流的还是多空仓策略。当前,海外产品主要有晓扬、天马、盛海、睿智华海、睿亦嘉资本、睿信、明达、麦胜、景林、锦宏资本、东方港湾、淡水泉、从容、赤子之心、博石、柏坊等。

在量化投资产品中,最瞩目的恐怕还是前阵子非常热门的定向增发量化系列。不过刘宏开发的量化定向增发系列近期净值有所下跌。以至于他不得不站出来说话,称定向增发股票组合尽享“中国机会”这条成长性“大船”。定向增发公司与通常的中国上市公司相比又具有额外的成长性,因为再融资带来的新增资本,有购入优质资产的,也有拓展产业链的,有并购业内竞争对手的。不过刘宏同时也在为接下来的量化型资产重组产品造势。

另外,私募创新大军中还有不少期货品种,主要有乐融精诚、实盘一号系列、守成期货基金、非却投资系列、一飞对冲基金、中融联合系列、实盈稳健一号、青马投资、成长2号、向日葵基金系列、嘉兴雄鹰、鸿鼎先行等,这些基金今年以来都获得了可观的正收益,乐融精诚在9月单月的收益就达到79.76%。

然而,中国环境可能缺少一些对冲手段,当前创新产品的种类与海外相比依然不是很丰富。我参考了一下道琼斯瑞士信贷对冲基金指数,发现它们的分类包括可转换债券套利、卖空、新兴市场、股票市场中性、事件驱动、固定收益套利、环球宏观、多空仓、管理期货、多策略与宏观策略。今年以来,卖空策略的表现最为优异,在美国所有的产品中,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为4.37%。而中国市场因为整体缺乏卖空机制,在下跌市场中,收益与海外对冲基金相比,确实要逊色很多。

第9篇: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范文

市场中性——高性价比

2013年私募市场最热闹的就是市场中性策略,私募基金、公募专户以及券商资管都在发行市场中性策略基金,稍有名气的管理人都不愁基金募集,后期单只基金规模甚至超过10亿元。

极小的下跌、稳健的收益,市场中性的“爆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高性价比。2013年A股市场的结构性行情也是天遂人愿,主板指数表现平平,创业板指接近翻倍,给一手做多股票一手做空股指的市场中性基金创造了很大机会,半年时间就安安稳稳地斩获10%以上的收益,不仅大幅跑赢比较基准,也把其他投资产品比了下去。此外,市场中性产品的收益来源于管理人选股的超额收益,这和一些股票型私募基金的赚钱思路如出一辙,一些擅长选股的知名私募基金在不大幅改变原有投资策略情况下,将做空工具融入组合,发行了市场中性产品。

截至2013年11月底,2013年以来市场中性基金收益前3名的分别是锝金一号21.18%、朱雀阿尔法1号15.93%与盈融达量化对冲1期14.23%。当然各基金获取收益的招数不同,如锝金一号,该公司旗下均为市场中性或套利策略产品,基金经理任思泓有多年海外对冲基金经验,这只产品完全通过程序化模式进行交易。朱雀阿尔法1号则是国内老牌私募朱雀旗下对冲产品,也是2013年市场中性类别中规模较大的私募公司,朱雀阿尔法系列均通过数量模型和人为主动同时选股。盈融达量化对冲1期则是北京私募盈融达旗下的对冲产品,于2012年年底成立,该基金不同于前两名,多头部分完全由人为主动选股。

目前市场上能够为投资者稳定提供年化收益10%以上且风险较小的产品并不多,如果市场中性产品的业绩能一直保持如此高性价比,将会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中又一重要类别,PK固定收益信托和银行理财产品。

管理期货——群众基础好

管理期货的大热则是基于管理人的“群众基础”。其实,期货市场一直以来就是股市之外的另一大战场,有众多的参与者。2013年不少期货管理人低调转身,将产品“阳光化”,简单迅速地加入对冲基金行列。庞大的管理人数量,发行方的力推,无形中为管理期货积累了较高的人气。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