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要素范文

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要素精选(九篇)

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要素

第1篇: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要素范文

摘要:培养涉外法治人才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具有迫切性,其所面临的教育困境亟待解决。涉外法治人才以职业化、精英化、国际化为必备之要求,对其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有必要将相关的培养要求做适度的分解,交由不同的教育阶段承担相应的培育功能。充分发挥法学本科教育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有助于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法学本科教育;法律职业;基础

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的脱节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性因素。教育部与中央政法委员会联合的《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涉外法律人才,《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涉外法治人才队伍,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具有迫切性。作为法学高等教育主要起点阶段的本科教育如何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成为法学教育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

一、问题的缘起

1.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之迫切性

法学教育总是根植于一定的社会背景,并应当满足社会对法治人才的需求。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实质为法治经济,[1]法治人才的功能和作用不言而喻;1999年,“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正式写入宪法,理念主义逐渐成为法治的精神内核;2001年,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法律规则和法律制度方面的挑战不可避免,新型的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成为必须;2014年,《决定》的通过开启了依法治国的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为党的最高纲领性文件所明确要求;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的改革背景下,培养优质的涉外法治人才成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2.法学教育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脱节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几乎是从法学教育开始的”,[2]法学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承载了重要的教育功能。然而,因“技能培育的全方位缺席”,[3]并受困于从“争取硕士点到博士点,再到争取二级学科重点博士点,再到争取一级学科重点博士点这一学术指挥棒的指挥”[4]等因素的影响,现行法学教育在司法伦理、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较大缺陷,难以适应法律职业的要求。据统计,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中从事法律职业的仅占4%-5%(且从业后又有许多人被淘汰和转行),95%以上的不能从事法律职业,[5]与此同时,“法官荒”“检察官荒”“律师荒”等法律职业从业者短缺的现象客观存在,[6]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面临“中国法学院所提供的知识有许多并非法官所需要的,而法官所需要的又非法学院所能提供”[7]等突出矛盾,《意见》因此指出高等法学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脱节的矛盾亟待解决,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面临深刻的教育困境。

3.对德、日法学教育之考察

因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具有“德日式”的传统,有必要对德、日的法学教育进行考察,以为我国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德国大学法学教育强调学术性,注重法律规则、法律概念及思维方法等的传授,并不断探索对司法伦理及法律职业能力培养,“考德国法律教育之最高原理,不外职业的教育与人格之陶铸”,[8]从事法律职业必须经过法学院法律职业教育阶段与职业预备期法律职业教育阶段的两次国家考试,保证了理论与实务的融合,2003年生效的《法学教育改革法》更是明确了法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实现理论素养与职业素养的耦合。日本的法学本科教育采用四年制的教育模式,由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两部分构成,其大学教育虽不以培养法律职业者为主要目的,但是如果要真正成为法律职业者,还需要进入司法研修所进行法律实务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并通过司法研修所的考试。在日本,大学和司法研修所分别承担了对法律职业者的法学理论教育和法律实务教育,以保证法律职业者职业能力的全面性。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尽管我国现行的法学本科教育采用的是“德日式”的大学教育,但与德、日等国的法学本科教育相比较,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在司法伦理、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等方面与德、日等国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法学教育中的缺陷亟待弥补。

二、涉外法治人才之诠释

1.涉外法治人才的界定

《决定》提出了“涉外法治人才”的概念。实践中,与之相关的概念主要有:“涉外法律人才”“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卓越涉外法律人才”“国际型法律人才”“国际化法律人才”等,有必要进行概念的厘定,以期针对性地予以培养。“涉外法律人才”“涉外卓越法律人才”以及“卓越涉外法律人才”等概念的提出无疑与《意见》的要求相关联,在此之前,学界更多使用的是“国际型法律人才”“国际化法律人才”的提法。笔者认为,从内涵的角度分析,以上诸种概念均包含了“涉外”“法治”以及超越一般性法律人才要求等的基本要素;从外延的角度而言,“法律人才”的概念范畴往往更侧重于对法律实务人才的概括,而依据《意见》以及《决定》等的要求,在法学院校、法学研究机构等从事相关工作的教学与研究人员亦应包含在内,“法治人才”的提法更能统领该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决定》提出的“涉外法治人才”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基于此,可将“涉外法治人才”定义为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通晓国际法律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善于处理涉外法律纠纷的专门性法治人才。

2.涉外法治人才之要求

“涉外法治人才”包含“涉外”“法治”“人才”三大基本要素,职业化、精英化、国际化为涉外法治人才必备之要求。

(1)职业化的要求。涉外法治人才应当是能够承担涉外法律事务的高素质的职业化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司法伦理、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职业技能,能够满足职业化的要求:首先,涉外法治人才必须具有优良的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信仰法治,致力于对公平、正义的维护;其次,涉外法治人才应当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与缜密的法律逻辑思维能力,具有从事其职业所必须的理论素养;最后,涉外法治人才应当具有准确运用法律的能力,实用性的职业技能与必要的职业技巧,能够满足其职业要求。

(2)精英化的要求。有学者指出,精英的核心要素有二,一为非凡的潜能,二为良好的公共意识,前者要求超出常人的思维与创新能力,后者要求为服务国家及人民的信仰和决心。[9]尽管实践中有关法学教育应为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的争议一直存在,但就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而言,涉外法治人才应当为精英化的法治人才,必须具有超越一般法治人才更高的司法伦理、专业素养与职业技能,能够满足复杂的涉外法律事务的需要。

(3)国际化的要求。“国际化”为“涉外法治人才”区别于非涉外法治人才的一个关键性要求。涉外法治人才应当具有国际化的视野、知识体系、思维模式和职业技能:首先,涉外法治人才应当通晓国内法与国际法,熟知其他法系国家的法律,能够分析和解决我国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其次,涉外法治人才应当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具备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分析和处理国际事务的思维能力与实际能力;最后,涉外法治人才应当具有卓越的语言能力,无障碍地使用相关语言分析和处理涉外法律事务。

三、法学本科教育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功能

1.法学本科教育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之基础环节

鉴于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部分学者主张借鉴美国的本科后法学教育模式,法学教育与大学本科教育相分离,学生在进入法学院学习之前必须已经接受过大学本科教育。美国的本科后法学教育模式无疑有其突出的特点与优势,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亦颇受赞誉,但并不能以此否定法学本科教育的作用与功能。且不论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法学本科教育的杰出成就,即使同源于英美法系的另一代表性国家———英国,其学院制的现代大学法学教育亦以本科阶段为起点,“英美法系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唯独在法律教育方面,它们之间有着天壤之别,不存在‘英美’法律教育制度”。[10]应当正确认识法学本科阶段的教育功能,客观定位其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现行高等法学教育体系包含专科、本科、研究生(研究生的培养又包含了对法律硕士、法学硕士与法学博士的培养三个类别)三种层次。学制三年的专科阶段的法学教育在“普及和提高国民的知识水平、文化素质,改变国民教育的一般文化素质状况,提高全民普遍的文化水平”[11]等方面的价值与功能毋庸置疑,但由其承担以职业化、精英化、国际化为要求的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功能显著要求过高。仅将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定位于研究生教育阶段则面临如下弊端:其一,法学本科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比例有限,更大比例地进入实务部门工作的毕业生承载了实务部门对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其二,如果不在本科阶段实施对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不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院校输送的优质毕业生难以与研究生阶段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相衔接。[12]因此,立足我国法学教育的实际,并借鉴国外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的成熟经验,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应当由法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共同承担,联合完成。法学本科阶段的教育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起点阶段,研究生教育阶段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提升阶段。实践中,部分法学院校已经进行了本科+研究生阶段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探索(如中国政法大学推行的“4+2”模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推行的“2+2+2”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法学本科教育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的功能承担

法学本科阶段教育应当承担的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基础功能,重点培养司法伦理与语言能力,建构基础性的知识体系,以及对职业技能的初步培训。

(1)培养重点:司法伦理与语言能力。促进形成优良的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是法学本科教育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承载的至为重要的一个职能。良好的司法伦理是涉外法治人才职业化要求的重要内容,遗憾的是,司法伦理的培养正是我国法学教育的薄弱环节。以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为契机,在法学本科教育阶段加强对司法伦理的培育,通过四年不间断地完整本科教育过程培育职业信仰,克服实践中法律职业化所面临的法律职业者职业伦理观念较为薄弱的弊端。于未来从事特殊法律职业的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而言,在其本科教育阶段这一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其着重强化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的培育,促进形成尊崇法治的基本理念,生成对法治精神和法律职业的崇尚,于其法治信仰的形成至关重要。法学本科教育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应当承担的另一重要任务为语言能力的培育。涉外法治人才应当至少能够熟练运用一门外语,最好能够掌握2-3门外语处理涉外法律事务。在其开始学习法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同步强化语言能力,将语言能力作为涉外法治人才国际化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专门性培育,有助于形成运用多种语言进行法律逻辑思维以及分析、处理法律问题的自觉性,促进其国际化视野、思维模式、问题处理能力的初步形成。

(2)中心环节:基础性知识体系的建构。涉外法治人才精英化要求的实现应当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最终形成。法学本科阶段主要承担其知识体系中基础性知识结构的建构,为精英化要求的最终实现构筑坚实的基础。建构基础性知识体系为本科阶段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作为法治人才应当具有的知识结构,又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法律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法律并不纯粹是一种专业训练的对象,而是人们可以从中学习清晰的思维、透彻的表达以及练习修辞技巧的一个领域”,[13]分析、判断之能力应当是法治人才能力结构中的基础性构成,在法学本科阶段即应逐步形成并不断提升。二是以法学核心课程为主要构成的法学通识课程体系,构筑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基本知识体系。其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特色课程,着重体现对涉外法治人才国际化的要求:一是与涉外法律实务相关的国际商法、国际投资法、反倾销法、反补贴法等,二是我国缔结或参加的重要国际条约,三是其他法系国家重要的法律规范等,初步形成超越一般法治人才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3)初步训练: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涉外法治人才职业化要求的又一重要内容,职业技能的形成与提升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在法学本科教育阶段能够提供的仅为符合法学本科教育规律的初步培训,进一步的培训应当在研究生阶段或者如德、日等国专门性的培育阶段,并需要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不断的凝练和提升。此阶段的职业技能培养主要依托案例教学法、苏格拉底追问式教学法以及法律诊所、模拟法庭等教学方式,在巩固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形成思考、判断、分析、运作、处理、竞争、合作等基础性职业技能,并通过有限的实践、实务活动,如到律师事务所、涉外型企业、相关行政机关以及法院、检察院等进行专业实习或专业见习,初步锻炼自己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累积职业技能。

四、结语

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法学教育应当承担的重要职能,要求对现行的法学教育进行必要的改革,以满足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迫切性要求。同时,应当认识到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有一个必需的过程。有必要明确对涉外法治人才的要求,明晰涉外法治人才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要求,将相关的培养要求做适度的分解,由不同的教育阶段承担相应的培育功能。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法学本科教育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的功能和作用,促进“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培养目标的实现,保证在国际合作和交往中国家利益得以充分的保障和维护。

参考文献:

[1]石佑启,陈咏梅.法治视野下行政权力合理配置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

[2]李龙.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3]何美欢.理想的专业法学教育[J].清华法学,2006(9):113.

[4]徐显明.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改革任务[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4.

[5]徐显明.中国法学教育的五大发展趋势[J].法制资讯,2013(7):50.

[6]朱景文.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分析[J].法学研究,2008(5):33.

[7]苏力.法官素质与法学院的教育[J].法商研究,2004(3):67.

[8]孙晓楼.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20.

[9]曾令良.卓越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卓越”要素刍议[J].中国大学教学,2013(1):32.

[11]韩大元.法学教育改革的理念与发展趋势[N].人民法院报,2010-09-17(7).

[12]刘春兵.地方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学理论,2013(17):236.

第2篇: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要素范文

【关键词】高校;涉外工作者;主要素质

党的十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确立了高等教育科学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的要求有差距;高校自主办学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与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有差距”(杜玉波,2012)。因此,外事工作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需求,更深层次的发挥职能作用,服务高校发展。

目前,高校的外事归口部门,工作人员以外语专业和国际关系专业人才为主,一般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但是,“高等学校的结构重在基层,它特别依赖于下层释放能量”(夏托克,1987),高校外事归口部门不是外事活动唯一的主体,国际交流活动需要依托学院实现。而高校院级的涉外工作者多是直接从学校的行政岗位选派,没有经过专业的外事培训就直接上岗,人员数量和素质参差不齐(周柯,2012)。总的来说,高校外事管理工作的职业化和规范化程度还不高(蔡公煜,2009),而外事指导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是制约高校外事指导工作的重要因素(蒋建华,2009)。因此,涉外工作者素质专业化已成为高校外事管理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将从基本素养和专业素养两个方面着手,阐述高校涉外工作者的主要素质,旨在促进高校涉外工作者的素质专业化。

一、高校涉外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结合外事工作的一般特点和高校的特殊环境,高校涉外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强化自身的知识和技能。

(一)政治素养。“外事无小事”。含义有三:其一,外事都是大事,不能对涉外事务和事项掉以轻心;其二,涉外事务和事项当中小事也要当成大事慎重处置;其三,涉外事务和事项都要严格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不得违和国家的规定。因此,坚定的政治立场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抗压能力。与普通涉外工作者相比,高校涉外工作者具有多重身份,不仅代表学校,甚至代表国家与涉外机构交流。主要身份有三:其一,作为译员,翻译书面材料或者现场翻译;其二,作为学校教师,安排并陪同外宾在华访问事宜;其三,作为学校工作人员,陪同院校领导外出访问,安排并执行出访日程。高校涉外工作者身兼数职,工作强度大,责任重。因此,良好的抗压能力是高校涉外工作者基本素养。

(三)严谨的作风。处理高校涉外事项,必须十分严谨。如安排行程时,应该反复核对,做到事无遗漏,组织严密;翻译合作协议书等相关文件时,应该参照国际做法,使用国际通用认可的语言;与外国专家签订的合同时,双方应就细节达成完全一致,如双方互派教师是否减免住宿费用、互派交换生是否对等。因此,严谨的作风也是高校涉外工作者基本素养。

(四)保密素质。由于工作内容的特殊性,涉外工作者必须严格保守工作秘密,时刻警惕敌对分子或不良用心的人,时刻不忘维护国家和服务对象的利益。因此,保密素质也是高校涉外工作者基本素养。

二、高校涉外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结合高校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涉外工作者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强化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促进高校外事工作的发展。

(一)语言基本功。口笔译翻译是外事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任务之一。笔译工作一般包括翻译外籍专家的聘请合同、外籍教师的管理条文、外国留学生的管理条例、学校对外宣传资料以及学校与国(境)外合作机构、合作院校等签订的合作协议书、草案或者备忘录等。口译工作一般包括学校接待外宾的接待口译、陪同来访外宾参观访问的陪同口译、陪同校领导外出访问的跟团口译、学校召开国际会议的会议口译,以及与外籍教师在签署合同时对相关条款的谈判口译等。因此,优秀的口笔译能力是外事工作者必备的专业素养。

(二)高等教育学知识。高校的各项外事工作,包括合作办学、科研、引智或对外交流等,都属于高等教育领域。因而,高校的外事工作必然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发展规律,体现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快速发展,高校外事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涉外工作者应能够从高等教育的本质和一般规律出发,善于运用高等教育学基本原理,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并妥善解决新问题。此外,掌握高等教育学知识,了解其发展规律和最新动态,还有助于预测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从而加强外事工作的前瞻性。因此,良好的高等教育学知识储备是外事工作者重要的专业素养。

(三)涉外礼仪。涉外礼仪是国际交往中共同采用并遵守的一些通用的礼仪做法。国际交流合作的双方必然要了解并运用好国际礼仪。遵守国际礼仪,能够有效的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促进双方的信任和交流。此外,涉外工作者在对外交往中言行举止优雅得体,既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能够塑造所在学校的良好形象。因此,熟练的涉外礼仪是外事工作者重要的专业素养。

三、结语

教育国际化将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高校的国际交流工作对涉外工作者所提出的严格要求,既符合时代变革的迫切需要,也顺应我国高校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涉外工作者应认识到国际交流工作的发展形势,不断提高自身基本素养和专业素养,从而更好的为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服务,并为个人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蔡公煜.浅谈高校外事管理人员的基本素养[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2] 陈伟佳.论高校涉外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及其基本素养[J].职业时空,2011.

第3篇: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要素范文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专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014-01

高职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在高教教育大改革的新形势下,高职语文教学需遵循“文化课为专业服务”的原则,走“基础课与专业融合”的道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学习需要,突出高职语文教学的应用性、针对性、职业性,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学习的深度交融,为实现高职学生精神成人和专业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高职院校涉外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岗位职业技能,拥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符合现代涉外旅游企业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作为专业课程体系的一部分,高职语文教学改革需达到两个满足:其一是满足学生文化基础素质的提高;其二是满足于涉外旅游专业学习的需要。笔者在专业融合思想的指导下,以涉外旅游工作任务为引领,寻找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切入点,将语文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中,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学生职业能力提。

一、基于工作任务重构涉外旅游专业语文课程体系

涉外旅游专业的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由基础模块、进阶模块和专业模块组成,其中进阶模块分别由口语交际和文学欣赏两部分组成。口语交际进阶模块包括求助自我介绍、有效倾听技巧和得体赞美技巧等内容;文学欣赏进阶模块包括旅游文学认知、汉字碑铭与楹联赏析与民俗随笔赏析。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强调结合当地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教学。专业模块也分为导游语言训练与运用和旅游应用文写作两个模块。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涉外旅游专业语文课程体系既强调基础性,又突出专业应用性。将语文课程中语言训练、文学欣赏及应用文写作内容与涉外旅游专业课程的导游语言训练、旅游文化及旅游应用文写作进行有机融合,在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同时提高了旅游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与涉外旅游专业学生的岗位工作任务、专业素质与职业能力要求相结合,建立语言训练、文学欣赏和应用文写作由浅入深的课程标准,从根本上保证语文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深度融合。以导游语言训练为例,将口语交际训练目标与导游语言训练目标、要求相整合,体现了课程语言训练的基础性、渐进性、职业性和专业针对性。如口语交际训练目标,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游客的心理意图,根据不同的导游交际场景,使用恰当的表达技巧,解决旅游接待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形成一定的导游语言艺术风格。

二、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创新高职涉外旅游语文教学模式

高职语文教学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二是学生学习成效低;问题的造成固然与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基础相关,但陈旧落后职教理念的教学模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要实现着重培养职业能力的高职语文课程目标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理念。行为导向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活动的要求为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和行为表现引导能力训练的一系列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参与是关键,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

高职语文教学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重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在服务专业教学的基础上,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在改革高职涉外旅游语文课程中,我们运用了情景模拟、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等多种方法,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必须重视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注重与专业知识融合,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如在求职自我介绍项目学习时,情景模拟教学法取得了不错效果。要实现高职语文与专业技能培养的深度融合,除了重视教学内容外还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精心组织和设计教学环节。

三、以职业素养教育改革高职涉外旅游语文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对教学模式改革起着导向作用,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认为:“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其考试考核既要具备社会学的功能,即学习结果要满足就业的功利性要求,又要具备教育学的功能,即学习结果要实现教育的人本性目标。[1]”因此,职业教育的“考试考核应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借鉴传统考试方法的基础上,紧密地结合职业素养的培养,从职业教育的目标指向、时空维度和组织形式三方面进行评价”。基于此认识,高职涉外旅游专业语文考核方式改革应突出以下三点:

1、加强实践考核。专业融合视角下的语文应用能力的考核即对学生实际工作生活中运用口头及书面语言水平及其体现的人文素养评定。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淡化笔试考核,加大实践考核比重,让学生不仅学得会而且用得上。例如开展语文研究型教学活动,针对不同项目设计单项及综合实践活动等。

2、加大过程评价。专业融合视角下的高职语文课程考核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将课内与课外、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全部纳入评价系统,而且要设计出具体可行的评价标准。改革后的考核标准中,过程考核占70%,期末考核占30%。其中过程考核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出勤、作业和课堂表现等组成的平时成绩(占30%),二是由小组任务和个人认为组成的项目实践。实践项目考核中涉及小组任务时要根据学生具体承担任务量及其难易程度进行评价。

3、实现评价多元化。考核评价过程中邀请专业课老师、专业导游人员和旅游公司管理人员参与到实践项目评价中对于加强高职语文与专业的融合,促进课程模式改革起到积极作用。

与涉外旅游专业相融合的高职语文教学要实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目标,必须探索一条与该专业相融合的教学思路。这不仅要求我们在专业融合理念下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重新审视与改革,而且语文教师要达到“一专多能”的能力:“一专”就是对自己的专业领域有厚实的功底;“多能”就是要对涉外旅游专业的知识、行业信息有充分的了解,对高职教育理念有深刻的理解,对先进的教育方法、手段有及时的掌握。

参考文献:

第4篇: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要素范文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职业素质教育 融入方法

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得如火如荼,社会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工作被提上日程。

一、什么是职业素质

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划分为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基本素质是普遍性的,是全体“社会人”所共有的,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是职业素质的基础;职业素质是“职业人”所具有的,适应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素质。职业素质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特征。共性是指所有“职业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也叫基本职业素质,如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个性是指某种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特有素质,如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懂得商务礼仪,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具备相当高的审美能力及很好的美学素质等。职业素质教育一般包括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职业技能素质教育、职业身心素质教育、职业审美素质教育、职业劳动素质教育。

二、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

高职人才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一个人能否进入职业、能否胜任职业的必要条件。目前很多企业之所以愿意录用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是因为很多职业学校毕业生到企业后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胜任工作,大大缩短了适应周期。当很多企业在被问及现有的技术人才离集团的期望还差什么时,他们经常回答:差距在责任心方面。他们认为,在智慧方面,中国学生并不比发达国家人才差,而在社会责任感、职业操守方面和发达国家人才有差距,还需要学习。有些企业招收人才时,将职业道德排在职业技能的前面,由此可知职业道德在学生就业及职业生涯中的巨大作用。

三、如何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

素质靠培养,能力靠锻炼。培养职业素质需要营造职业氛围和职业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不仅要把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身体素质纳入职业素质教育体系之中,还要把校园文化、企业实践、社会实践等纳入该体系之中。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形成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为核心的“全员育人”职业素质教育的新体系。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教学工作中的方法如下。

(一)任课教师要在职业素质上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1.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要求教师爱岗敬业、努力钻研、不断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提高个人业务,扩展知识面。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只有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高知识水平,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对学生有说服力。

2.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

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品德的神圣使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并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教师的重要职责。高职学生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相比,心理成熟得较晚,如:自制力差、主动性差、对学习存在逆反心理、对社会事物辨别能力弱等。教师的人格在学生的人格形成中具有参照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够影响学生。教师的人格影响力是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对教育质量的影响也是很深远的。这就要求教师言行一致、富有爱心、乐观向上、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二)利用课堂,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教学工作。

1.培养学生做事先做人。

在课堂上有很多小细节可以体现学生的基本素质,这些基本素质是职业素质的载体,加强学生的基本素质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如强调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出勤,独立按时完成作业等便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2.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授之以渔。

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将来工作的需要,因此学习能力构成了学生职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什么知识的学习,都具有共通性。以大学公共英语为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采取趣味式,实用式教学法,努力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让他们学以致用。平时就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人脑的记忆规律,预习、复习、循环记忆、认真做笔记等。为学生创设困难情境,培养他们主动查资料,主动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

高职学生比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的心理成熟度要差。许多高职学生学习成绩差,心理上有很强的自卑感,在课堂下表现活跃,但在课堂上都不敢抬起头来。对于这些同学,要着力提高他们的成绩,给他们机会展示出闪亮的一面。如有一次课上讲到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由一位英语基础很差但是阅读面很广的同学为大家讲述《百万英镑》的故事,不仅丰富了课堂,还增强了该同学的自信心。

利用英语交际课的机会,让同学依照课文内容用英语进行角色表演,这在锻炼学生敢于发言,提高交际能力方面也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授课方式上,可以采用团队合作解题的方式解答较难的翻译题等,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

公共英语中的精读课文涉及多种话题。当话题涉及体育时,就可以趁此机会宣传强身健体的方法,鼓励学生多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当话题涉及旅游景点时,如香港等,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当话题涉及唐山大地震等灾难时,就可以提及唐山人民建设新唐山的决心和意志,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当话题涉及商务活动时,就可以讲述并让学生演示商务礼仪等,为学生进入职场提前作准备。

职业素质对高职学生至关重要,其培养可来自于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英语课程的任课教师,有责任,也有可能在完成教学任务、教给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唐宏.就业效应对高职教育发展导向作用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23).

第5篇: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要素范文

关键词:班主任;英语;涉外护理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071-02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迅猛增长。目前医疗服务国际化发展迅速,但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却严重缺乏医护人才,虽然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医护人力资源丰富,但由于历史和教育体制的原因,我国的医护英语教育在学制、护理理念、临床实践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教育存在较大差异,而且护理院校的大中专和本科毕业生不能直接与国际接轨,在国内外呈现出就业难的局面。同时,国外缺乏医护人才的地区也已经将医护人力资源的开发目光投入到我国人才市场。目前具有良好的外语技能和护理国际化水平的医护人员在深造上占用绝对优势。于是,医学院校纷纷开设涉外护理专业,在探索中不断积累经验,培养国际型护理人才。

笔者所在的学校自2004年开办涉外护理专业以来,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广大学生家长的欢迎,涉外护理专业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要打造涉外护理这一品牌专业,师资力量尤为重要。笔者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通过对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之间的比较,有一些心得体会,现将笔者做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班主任的思考介绍如下。

一、涉外护理专业现状

(一)学生特点

首先,学生素质特点。就笔者所在学校而言,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生源筛选相对比较严格,不仅对入学时的英语成绩和总分要求比较高,并且要进行口语面试。所以比较而言,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入学成绩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要高,素质也相对较高。

其次,学生性格特点。涉外护理专业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自主意识较强。创新能力强,相比较其他专业学生,自我优越感表现明显。

第三,专业性质特点。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课时多、要求高。此外,为了突出涉外护理专业的特色,在医学基础课、护理专业课教学中采用汉、英双语讲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二)教师配备

1. 班主任。要打造涉外护理这一品牌专业, 师资力量尤为重要。笔者所在的学校,涉外护理专业的班主任要求较高,英语教师和护理双语教师是该专业班主任的最佳人选。班主任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同时在英语和护理专业课的学习方面可以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指导和帮助。

2. 任课教师。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不仅专业素质要过硬,还要有较高的人文修养, 才能成为国际型护士, 这就需要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 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 以打造该品牌专业为己任。在我校,涉外护理专业的教师要做到业务精通,品德端正,为人师表。

二、思考

(一) 加强班主任自身队伍的建设

在我校,涉外护理专业的班主任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和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 该专业班主任要求不仅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做的有声有色,还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加强自身的英语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水平,了解并学习学生所学英语教材,适时的在英语学习上帮助她们。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也对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以及学生英语学习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此外,涉外护理专业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合格护理人才。护理工作是与人密切相关的工作,其人际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及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心理素质是从事护理职业的基本要素。因此,涉外护理专业的班主任,在平时管理学生时要重视素质教育,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借助英语知识的学习创建良好班风

班主任要明白: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学习的价值在于以英语为工具,完成工作任务;与服务对象有较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了解病人需要、服务于病人;促进、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充分利用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特色,结合英语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思想、高尚精神等德育教育资源,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各种英语课外读物,增长有关英美国家文化、历史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知识。

1.英语知识的学习。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处理班级的一切事务。我校采取的是封闭式管理,学生只有周末时间才可以出校门。那么,在学校里,老师就是她们的家长,尤其是班主任。学生每天在学校生活、学习,与她们接触最多的就是班主任,所以从某种程度上,班主任是她们在学校最亲的人,在学生心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学生心理这一优势,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和强化英语知识。比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学生早晚自习的时间:早自习领学生读书,纠正学生的英语发音;晚自习可以抽出半小时的时间,对所学的课文和单词进行默写,并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赏罚。

2.班级英语活动的开展 。我校学生每天下午有二个小时的课余活动时间。这段时间,正是班主任可以开展班级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时间。针对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班主任可以从网上发掘蕴含积极的文化内涵英文材料或文学作品中,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比较东西方文化异同;或者请学校的外籍教师做比较文化的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下转73页)(上接71页)日益受到越来越多西方人的推崇,了解到英国人的礼节和严谨,了解到美国人勇于创新勇于尝试的民族精神等。出了学习文学作品以外,班主任可以教学生唱英文歌。许多学生喜欢唱英文歌曲,而不少英文歌曲本身就包含着丰富而生动的思想教育题材,通过有选择性地教唱英文歌曲,以学生喜闻乐见,轻松愉悦的方式,让学生在接受美的熏陶的同时,培养良好品质和精神,并且提高英语的听力水平,学习一些地道的表达方式。另外,班主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设计模拟病房,培训服务意识临床实习注重英语强化训练,用英语交接班和书写护理病历,开展护理服务素质训练,强调服务意识,进行良好性格、气质、与人格特征的引导。

班主任除了组织多样化的英语活动以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英语的学习:班级内部举行英语演讲比赛,多排练和表演英语话剧,自主的设计英文板报,创办属于本班级的英文报纸,多去学校的英语角练习口语等等。通过一系列的英语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充分发挥她们的特点和优势,还可以培养和谐友爱、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班集体。

(三)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交流

学生的学习情况、上课效率,任课老师是最有发言权的。所以要掌握学生课堂的真实情况,要求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多沟通交流。班主任通过任课老师可以了解到班级学生整体的学习状态以及个别差异生的学习情况,从班级管理入手,开有关学风建设的主题班会,树立学习榜样,交流学习经验,并督促学生课后的预习与复习,配合任课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此外,笔者建议,涉外护理专业的班主任可以担任本班的任课教师,以情感因素激励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他们的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激发。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帮助者,班主任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情感因素,在制定教学方案、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设置教学情境等方面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善于从情感的维度、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其实际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组织,将知识讲解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努力为学生提供能发挥他们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

为了能够为国家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涉外护理专业的建设必须继续受到高度的重视。作为班级管理中的引导者,班主任需要更加努力工作,完善自我。在涉外护理专业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将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成功地培养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个人修养、职业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对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是十分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柏靖. 关于涉外护理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第6篇: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要素范文

高职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在高教教育大改革的新形势下,高职语文教学需遵循“文化课为专业服务”的原则,走“基础课与专业融合”的道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学习需要,突出高职语文教学的应用性、针对性、职业性,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学习的深度交融,为实现高职学生精神成人和专业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高职院校涉外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岗位职业技能,拥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符合现代涉外旅游企业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作为专业课程体系的一部分,高职语文教学改革需达到两个满足:其一是满足学生文化基础素质的提高;其二是满足于涉外旅游专业学习的需要。笔者在专业融合思想的指导下,以涉外旅游工作任务为引领,寻找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切入点,将语文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中,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学生职业能力提。

一、基于工作任务重构涉外旅游专业语文课程体系

涉外旅游专业的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由基础模块、进阶模块和专业模块组成,其中进阶模块分别由口语交际和文学欣赏两部分组成。口语交际进阶模块包括求助自我介绍、有效倾听技巧和得体赞美技巧等内容;文学欣赏进阶模块包括旅游文学认知、汉字碑铭与楹联赏析与民俗随笔赏析。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强调结合当地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教学。专业模块也分为导游语言训练与运用和旅游应用文写作两个模块。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涉外旅游专业语文课程体系既强调基础性,又突出专业应用性。将语文课程中语言训练、文学欣赏及应用文写作内容与涉外旅游专业课程的导游语言训练、旅游文化及旅游应用文写作进行有机融合,在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同时提高了旅游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与涉外旅游专业学生的岗位工作任务、专业素质与职业能力要求相结合,建立语言训练、文学欣赏和应用文写作由浅入深的课程标准,从根本上保证语文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深度融合。以导游语言训练为例,将口语交际训练目标与导游语言训练目标、要求相整合,体现了课程语言训练的基础性、渐进性、职业性和专业针对性。如口语交际训练目标,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游客的心理意图,根据不同的导游交际场景,使用恰当的表达技巧,解决旅游接待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形成一定的导游语言艺术风格。

二、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创新高职涉外旅游语文教学模式

高职语文教学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二是学生学习成效低;问题的造成固然与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基础相关,但陈旧落后职教理念的教学模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要实现着重培养职业能力的高职语文课程目标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理念。行为导向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活动的要求为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和行为表现引导能力训练的一系列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参与是关键,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

高职语文教学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重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在服务专业教学的基础上,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在改革高职涉外旅游语文课程中,我们运用了情景模拟、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等多种方法,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必须重视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注重与专业知识融合,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如在求职自我介绍项目学习时,情景模拟教学法取得了不错效果。要实现高职语文与专业技能培养的深度融合,除了重视教学内容外还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精心组织和设计教学环节。

三、以职业素养教育改革高职涉外旅游语文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对教学模式改革起着导向作用,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认为:“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其考试考核既要具备社会学的功能,即学习结果要满足就业的功利性要求,又要具备教育学的功能,即学习结果要实现教育的人本性目标。[1]”因此,职业教育的“考试考核应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借鉴传统考试方法的基础上,紧密地结合职业素养的培养,从职业教育的目标指向、时空维度和组织形式三方面进行评价”。基于此认识,高职涉外旅游专业语文考核方式改革应突出以下三点:

1、加强实践考核。专业融合视角下的语文应用能力的考核即对学生实际工作生活中运用口头及书面语言水平及其体现的人文素养评定。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淡化笔试考核,加大实践考核比重,让学生不仅学得会而且用得上。例如开展语文研究型教学活动,针对不同项目设计单项及综合实践活动等。

2、加大过程评价。专业融合视角下的高职语文课程考核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将课内与课外、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全部纳入评价系统,而且要设计出具体可行的评价标准。改革后的考核标准中,过程考核占70%,期末考核占30%。其中过程考核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出勤、作业和课堂表现等组成的平时成绩(占30%),二是由小组任务和个人认为组成的项目实践。实践项目考核中涉及小组任务时要根据学生具体承担任务量及其难易程度进行评价。

第7篇: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要素范文

关键词: 涉外旅游专业 培养模式 学生就业

世界旅游组织1997年10月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中国将接待1.37亿游客,但只有0.4亿游客能享受专业的服务。因为涉外旅游专业人才非常缺少,具有国际管理水平和文化底蕴的人才更少。高职涉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显得格外重要。我们要加强高职涉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让学生拥有精湛的记忆和专业的技能,做好就职准备。

一、高职涉外旅游专业学生的现状

涉外旅游专业学生大多性格热情、活泼开朗、好动、善攀谈,对理论知识缺少兴趣。但是,教师要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加强英语及小语种训练,才能培养成为需要的优秀人才。教师要发挥他们的综合能力、活动能力、协调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实现全科学习成绩提高和专业素养提升。

二、当前高职涉外旅游专业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够深刻。

我国社会文化一直轻视技能型人才和职业教育,很多家长对旅游专业的认识存在偏颇,觉得旅游行业如昙花一现,吃的是青春饭。就读这个专业的学生觉得从事基层服务工作,身份不高,地位低。

2.师资力量薄弱。

旅游专业的发展在我国时间不长,又是边缘学科,学科深度发展不够,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教师缺乏经验,侧重书本知识讲解,还有的教师半路转行过来,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旅游专业教育和旅游工作经验。从教学模式来说,受到旧的教育思维束缚,没有操作性强的专业能力学习,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3.重视理论轻视实践。

涉外旅游专业课程设置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教师重视讲解理论知识,职业工作要求学生做。很多高职学校都设置了模拟实训室,给学生操练一个学期或者一年,但是因为设施投入等问题,设备落后于生产实际,所以学生有重视理论学习轻视实践的嫌疑。

4.重视考证轻视质量。

国家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来,很多高职学生喜欢考助理酒店管理师、导游资格证、酒店服务员资格证等,成为潮流。一些地方鉴定部门标准低,让学生重视考证,轻视质量,学生缺少真的才学,这样就业率就低。

三、高职涉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必须重视全身心投入职教市场,重视培养涉外旅游专业人才,不断探索涉外旅游专业模式,寻找发展路径。

1.重视师资建设,改进教学方法。

学校可以实行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结合的办法,专职和兼职的办法,面向社会招聘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在学历教育中,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本专业硕士以上学位,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拓展知识面,提升理论水平。同时,教师为提高实践能力,定期到涉外旅游企业实习,并积极从企业选调、选聘优秀的技能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渗透和指导。结合高职涉外旅游专业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积极使用案例教学法、情境创设法、课堂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引导学生对旅游现象和案例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让学生接受实践的考量。

高职涉外旅游专业实践性很强,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具备好的中西文化素养,熟练运用英语及小语种能力,掌握涉外旅游企业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大量能调动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训课。学生在轮岗中定位服务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体会角色的内涵。教师带领学生在理论――实践――理论的多次反复中,逐渐强化学生操作能力。

3.在实际工作中提升学生的审美创新才能。

旅游活动是审美的享受,也是文化含量高的审美消费。教师要重视旅游线路设计、旅游景点参观、宾馆房间布置等,重视文化特征显示,重视服务员的言行举止、服务态度和服务能力给人的审美享受,让旅游者难以忘怀。涉外旅游服务是心理学知识具体运用的专业,要满足顾客心理需求,重视管理员和服务员的审美修养,重视管理学和心理学知识的运用,提高服务档次和水准,给顾客留下美好的审美体验和感受。

4.在能力培养中提升综合素质。

人的素质有知识和能力。涉外旅游专业人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高,要求学生有管理、组织、应变、创新、交际、语言等灵活运用能力。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可以开展社团活动,发挥社团作用,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重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教师可以开展技能活动月活动,重视将专业知识学习融入文化活动中,展示学生的专业能力,在快乐学习中提升教师能力和水平,发挥创造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5.拓展思路,安排好就业工作。

我国涉外旅游管理人才中高级管理人才缺乏。教师根据当前就业形势,找准高职教育和市场的切合点,多渠道为学生做好就业安置工作。学校和企业可以联合办学,对学生实行订单培养,签订培养协议,制订培养计划,选拔学校学生,开展实习实训,进行考核上岗等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校企共同参与、协调协作、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教师在安置过程中可以主动收集就业信息,了解就业形式,开展就业讲座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招聘活动。此外,教师可以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签订就业合同。通过实习等单位对学生进行长时间考量后,不管从职业道德、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择业,利用家长亲戚的关系,多渠道获取就业机会,对工作能力强、有经济条件的学生,学校可以鼓励其当老板,开办旅行社、旅游公司或者到国外工作等。

总之,我们要根据行业需求培养专业的涉外旅游人才,优化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第8篇: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要素范文

【关键词】衢州旅游 衢州涉外导游 涉外导游人才

一、衢州旅游景区概况

在祖国的东南沿海,有一块美丽而富饶的土地,面海的一个巨大喇叭口是它的标志,这就是浙江。那个巨大的喇叭口,就是钱塘江的出海口。沿着喇叭口溯江而上,在浙江西部金衢盆地的西段,包括更西的丘陵、山区蜿蜒着一条河流,这就是三衢大地的母亲河――衢江,古称激水。衢州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是闽浙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中国宜居休闲之都,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浙西生态市。衢州境内有传说中的中国围棋发源地――烂柯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江郎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古田山;誉为“南孔圣地”的孔氏南宗家庙;誉称为“千古之谜、文化瑰宝”的龙游石窟;还有我国屈指可数的古建筑集萃之地――龙游民居苑;历史文化名镇江山廿八都;国家4A级景点,同时又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开化根博园等著名旅游景点。衢江两岸及其山间盆地不仅孕育了绵延不绝的钱塘江水,也孕育了三衢大地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明。1994年衢城被国务院命名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水奇秀,民风古朴,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是“浙、闽、赣、皖”旅游“金三角”,华东旅游网络的重要结点,区位交通、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优势明显。衢江区民风淳朴,人文环境优越,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气候宜人,是投资兴业、旅游休闲的胜地。

二、衢州涉外导游人才现状探究

旅行社涉外导游是指从事国际入境旅游服务和中国人出境旅游服务的导游人员,旅行社涉外导游主体是各类外语语种导游,但也包括部分以接待海外华侨、港澳台胞为主的中文普通话和方言(如粤语、客家话、潮州话)导游。旅行社涉外导游人员通常有:接待国外旅华团队的中方“全程陪同导游”和“地方陪同导游”,中国人出境旅游团队由中方派出的“领队”(不包括旅游景点从事涉外旅游讲解工作的“景点讲解员”)在衢州旅行社中,虽然涉外导游人数相对少,但这些导游确实是队伍的中坚力量,是衢州涉外旅游接待任务主要力量。随着我国沿海城市中,国际旅游在市场上的快速发展,旅游企业中,对于涉外导游人员的条件和要求是越来越高的,所以该方面的培养的选拔也变得很有难度。当前对于旅行社涉外导游人才的教育培养扔处在一个自发的状态中,外语和旅游管理专业都是互不相干的,不能良好的结合起来;加上现在各地区在导游人才的选拔和培训上面,是急于求成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导游人才质量受到影响,进而促使涉外旅游市场发展的水平和规模受到了制约。下面我们就以衢州涉外导游为例,对衢州涉外导游人才现状做出简单的介绍:

1.衢州涉外导游人才数量需求的增加。由于国际旅游市场不断发展,使国际入境和中国人出境旅游业务很大范围的增高,造成涉外导游人才短缺,造成旅游业发展上的瓶颈。该短缺主要有这两种表现形式:据统计,现阶段全国导游人员约53万人,北京市涉外导游占总量的25%,其他的大多数省市的涉外导游是不足15%的,加上有一半很少带团的涉外导游(基本上是在校生,或改换其他工作,或担任旅行社管理人员),因此涉外导游的人数是更少的。如果我们在对一些不平衡的淡旺季进行考虑的话,就会更容易出现存量不足的矛盾,所以在旅游旺季时,各地涉外导游就变得十分抢手。由于现英语教学普及,英语导游占涉外导游的大部分,其他语种导游,像韩语、泰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语种导游出现严重缺乏,在各地这种情况都是常见的,尤其是在衢州市。另外涉外导游出现短缺,也大大加重了旅游企业管理的成本。在现阶段中文普通话导游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大部分国际旅行社,对中文普通话导游分流到了导游管理公司,通过这样来减轻“养”导游负担;同时也对一些小语种的外语导游进行了储备,使这部分导游的收入水平和带团补贴比同级别中文普通话导游要远远的高出很多,费用也是非常的稳定的,所以。这种费用是不少旅行社一笔很大的开支。

2.衢州涉外导游人才的基础知识能力和素质品德需要更高的要求。涉外旅游是一种跨文化性工作。在国际旅游市场开放以来,各国和各地区的游客接踵而至,促进旅游资源大量的开发;同时中国出境团队也造访不同国家,在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引发了很多不同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对涉外导游人才做出了更高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要求。以衢江市为例,衢江区青山秀水,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有世界地质奇观,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水电建设摇篮,国家生态示范区,是中国竹炭之乡和中国崭讨乡。全区旅游资源主要由“三大区”组成,其中以衢南为最。衢南为山水文化旅游区,有神奇秀丽的紫微山(龙门峡谷、药王山、关公山)及九潭沟,有绿水青山的九龙湖(卧龙山庄、梦龙山庄、湘思岛、环形岛)、仙霞湖等,衢北为溶洞奇观探险区,有“天下第一洞天”太真洞,鬼斧神工白塔洞、金鸡洞等;衢东为名胜古迹揽胜区,有金仙岩摩崖石刻、恐龙蛋化石遗址、江心洲、浙西大草原、九仙岩、白鹭洲、桂花岩等。通过旅游资源的全面普查,全区有开发潜力的资源单体186个,其中优良级达30个。在这些旅游资源单体中,地文景观54个,水域风光15个,生物景观20个,建筑类景观69个,遗址遗迹类景观9个。衢江区内有茶灯戏、板龙、喝山节等多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基础知识都需要涉外导游人才熟知。因此,对涉外导游人才知识和能力素养会有更高的要求。

3.衢州涉外导游人才服务质量需要全面提高。旅行社竞争包括价格竞争、线路竞争、品牌竞争等诸多领域,但关键还是服务质量的竞争。从事旅行社业务的人常说,导游工作从宏观上讲,是衢州地区形象的代表,反映这个衢州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风貌和旅游服务水准;从微观上讲,是旅游企业的窗口,不仅体现旅游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也直接影响着旅游消费者的口碑和旅行社客人的回头率。

三、衢州涉外导游人才的培养方案

科学人才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就要求我们正确把握涉外导游人才培养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建立完善的涉外导游人才培养机制,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德、智、能、效并重,全面提升我国涉外导游队伍水平,通过旅游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并促进涉外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是:

1.进一步规范衢州市涉外导游人才教育培训机构,设立跨学科的导游学专业,使导游培养走上专业化道路。规范涉外导游人才教育培训机构,设立跨学科的导游学专业能强化人才强旅意识。目前,衢州市涉外导游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是进一步完善教育培养工作机构,创建科学、系统完善的涉外导游人才工作体系,并且能充分了解涉外导游人才在该市旅游市场竞争中的功能和地位,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将专业学科教育、素质品德教育以及美育相结合、在职前教育和在职中教育相结合、英语类通用性语言和汉语普通话导游人才的培养与小语种导游人才培养相结合,并努力建立高素质专业型涉外导游团队。此外,旅游企业也应大力创新改革,全面建设有利于涉外导游人才发展的企业文化和制度。目前,衢州市有的高等院校开设了“旅游英语管理”专业,或由“旅游专业管理”专业创办,或由“英语”专业创办,包括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导游学多个就业方向,竟将外语教学与旅游教学统一起来,这将是培养涉外导游人才重要的一种尝试。

2.衢州旅游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衢州旅游院校应进行人事改革力度,确立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对于确实不能很好胜任导游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教师要坚决调整,可以采取正式引进、短期聘用或临时兼职等多种形式,将旅游企业优秀的涉外导游人才,充实到专业学校导游师资力量队伍中,并且鼓励专业导游教师深入一线,亲身体验涉外导游工作的经历,能够亲身感受到涉外旅游市场的困难以及不可捉摸的变换,树立起质量意识和危机意识,不断完善导游课程教学质量;加强与旅行社、旅行全队、旅旅区管理体制的合作,把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义务导游、临时讲解员、随团见习导游等形式,增强实际工作经历。而且,专业的旅游高校还应多方面筹措管理经费,保证学生必要的教学实践与考察安排。此外,有能力的高等院校还可以考虑进行不同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即对部分经济条件许可的学生,通过组团到国外重要旅游目的国(地区)实地考察线路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旅行社外联、领导团队业务的了解,提高专业涉外旅游实践能力;建议办学条件许可的高等院校积极与国外知名旅游院校合作,共同建立涉外导游人才合作培养平台,采用国内国外分段教学方式,提高涉外导游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3.改革导游资格考试方式,恢复等级考试不断提升导游人员业务水平。衢州应结合本市实际,逐步改变单一追求导游人员数量增长的教学模式,提高专业涉外导游资格考试难度,降低考试通过率,以便遏制低学历并且未能经过专业涉外导游培养的人员大量侥幸进人导游团队的现象。针对衢州市小语种导游人才严重匮乏,可以委托衢州市高校开设小语种导游培训机构并单独举办小语种导游资格考试,不拘一格降人才。建议将衢州市现有的导游资格考试笔试改为淘汰制,将不合格者不再参加口试,避免口试人数,实现模拟考试向现场讲解的转换,以便于全面考察学生的考生业务能力。加强衢州市涉外导游人员年审培训与考核,奖优罚劣,对业务素质不好、品德修养低下的害群之马,坚决予以清除;衢州市旅游局应尽快恢复导游人员等级考试,激励在职导游钻研业务,优化导游团队职称结构;针对目前领队培训和考试工作相对薄弱的现状,建议成立跨区的领队人员考试培训中心,为全市旅行社在职团队或希望从事领导涉外导游业务的人员提供高水平进修学习的机会,使涉外领队培训工作走上科学化、正规化道路。

改革现行衢州教育与培训制度的弊端,构建与市场需求契合的涉外导游人才选拔标准,创新涉外导游人才培养机制,是本市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中一项紧迫的任务。因此,随着本市国际旅游市场的深度开发,涉外导游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相信本市的涉外导游人才专业素质水平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高佳.旅游英语教学与涉外导游培养研究[J].管理观察, 2014(11).

[2]衢州市国土规划办公室编.衢州旅游资源通览[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

[3]浙江省旅游局编.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4]严春妹.衢州地区对外旅游经济优势发挥的策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2010(1).

第9篇:教育心理学涉及的要素范文

关键词 涉外合作办学;新加坡;教育政策;区域教育中心

中图分类号 G6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7-0067-08

1965年,新加坡正式脱离马来西亚,形成独立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高等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新加坡的高等教育院校和机构数量偏少,教育规模总体偏小,而真正令其引以为豪的是高等教育领域的涉外合作办学,特别是“区域教育中心”(Education Hubs)的建设。区域教育中心是一个相对新鲜事物。按照简・奈特(Jane Knight)的定义,“区域教育中心的概念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即某国为使自己成为区域内或区域外的高等教育和科研中心而制定的计划和所做的努力……其判断的标准是,该国或地区是否在致力于创建一个有国内外人士参与的集群(Critical mass),该集群包括学生、教育机构、培训公司、知识产业、科学技术中心等,他们相互交流,有时共处一地,从事教育、培训、知识生产和其他创新活动”[1]。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简・奈特将世界范围内所存在的三种不同的教育中心进一步区分为:学生中心、高级技能人才中心、知识与创新中心。作为涉外合作办学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声称正在建立区域教育中心,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卡塔尔、巴林、香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新加坡“区域教育中心”建O所取得的斐然成绩,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关注,其在发展涉外合作办学方面的成功经验也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一、新加坡区域教育中心建设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末,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为新加坡区域教育中心建设提供了全球大背景。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以及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使涉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时,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政府都把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进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成为推动新加坡加快区域教育中心建设的重要因素。金融风暴给新加坡造成的严重经济危机使其深刻意识到低端加工制造经济在欧美发达国家的知识型、创新型经济面前毫无优势。因此,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经济产业成为新加坡政府的新共识。金融危机过后,为了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新加坡政府决定以加快高等教育涉外合作办学为突破口,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1998年,新加坡贸易工业部下属的经济发展局提出旨在提高新加坡教育、科研、创新能力的“双翼发展”构想(The Idea of Twin Wings)。该构想根据新加坡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对高技能人才的长远需求,计划在未来10年内引进至少十所世界顶尖大学到新加坡开办分校或进行合作办学,即著名的“十所顶级大学计划”(Top 10)。在这一计划中,其引进大学的形式包括:开展教学和科研合作,联合培养学生,推进学科改造;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在新加坡建立分校,为本国和本地区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按照一流大学模式建立新型大学,比如“新加坡管理大学”[2]。新加坡希望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集结世界各地的一流专家、学者以及高水平教师与高质量学生,进而迅速提高本国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水平,使其成为东南亚地区在教育、科研、创新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的中心。此外,为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科技水平和就业能力,新加坡政府大力吸引外国教育机构前来合作办学,其外来合作机构包括世界级大学、外来学位课程中心、公司培训中心、寄宿及国际学校4种类型[3]。为了进一步发展教育和培训服务产业,政府鼓励合作办学机构广泛招收外国学生,特别是亚太地区学生,从而使其成为名符其实的“区域教育中心”。“双翼发展”计划的实施开启了新加坡全面建设“区域教育中心”的序幕。

经过5年发展,新加坡的“双翼发展”构想取得较大成就。在引进大学方面,成功引进了8所世界顶尖大学前来合作办学,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与新加坡南洋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建立的以培养研究生层次工科人才为主的分校、霍布金斯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建立的“国际医学中心”、霍布金斯大学在新加坡独立开设的分校、佐治亚理工学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建立的以培养物流与管理专业硕士为主的亚太物流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协助建立的新加坡管理大学、“沃顿商学院――管理大学联合研究中心”、芝加哥大学开设的管理学院、法国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建立的新欧工商管理学院等[4]。在引进外国教育机构以及接收外来留学生方面,新加坡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广大高等院校、中小学的国际学校以及各种职业培训机构中外国留学生的日益增多,新加坡还将教育服务贸易建设成一个新兴产业。据新加坡政府的不完全统计,2002年新加坡已经有50000多名外国学生在1800多所公私立大中小学学习,这些学校雇佣了47000多名教职工,已经获得33亿新元的产值收入,占新加坡GDP的1.9%[5]。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大区域教育中心建设,同时作为“双翼发展”构想的延续,2003年8月,新加坡政府提出“环球校舍”(Global Schoolhouse)计划。该计划源于2003 年2月经济检讨委员会发表的面向未来十五年经济发展的一份报告:《新挑战,新目标――迈向充满活力的国际大都市》(New Challenges, Fresh Goals――Towards a Dynamic Global City)。该报告在发展教育服务贸易方面明确提出把新加坡建设成一个“环球校舍”的总体目标,从而使新加坡在国际教育服务市场中占领更多份额。在具体目标上,该报告指出在2010年之前,争取实现在现有5万外来留学生规模的基础上,再扩招10万自费留学生和10万短期培训学生,并实现教育服务贸易收入占 GDP 5%的目标。

第三,新加坡政府为留学生教育发展提供的相关政策与服务支持是促进区域教育中心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新加坡在科学与技术方面的投入,正如其在“科学与技术计划”(2000-2005;2005-2010)中所言,充分彰显了其想成为知识与创新中心的雄心壮志[15]。为了更好地推进留学教育服务的发展,新加坡教育和经济管理部门联合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提供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一是针对发展国际教育产业所面临的高水平师资、尖端科研人才、国际化专门管理人才等的大量缺乏,新加坡政府一方面以优厚条件努力引进国外人才;同时,从长远出发,加强本土人才的培养,积极邀请国外的优秀师资培训机构来新加坡开设分校或开展合作,协助新加坡培养符合国际教育需求的各类人才。二是建立专门负责为国际学生提供招生、就业等宣传和咨询服务的促进机构。目前,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留学教育大国都设置有相关的国际教育促进机构来促进其涉外教育的发展,比如美国设置的“国家教育信息中心”(National Education Information Center)。在这方面,新加坡也不甘示弱,通过教育促进机构的海外分支机构来加强对新加坡教育的宣传、推销,积极吸引外国学生来新加坡留学,并为学生提供后续的相关咨询、就业协助等服务。三是实施更为灵活、高效和透明的签证申请和审批制度。从2002年开始,新加坡就简化了部分国家学生签证的办理手续。同时,在借鉴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做法的基础上,新加坡也推出了学生打工计划、签证延长计划等灵活措施,并实施了允许未成年留学生的母亲到新加坡陪读的政策,冀望以此来提高留学本国的魅力。四是进一步为学生提供优越的住宿条件、便利的房屋出租和安全的居住h境等保障服务。

第四,坚持引进高质量教育资源的原则,并实施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新加坡通过政策的构建来加强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合作,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新加坡政府从一开始就具有了非常明确的教育品牌意识,其引进的高等院校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世界名校,也有像北京中医药大学这样的具有某一学科研究特长和优势的普通高校。为了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新加坡实施了灵活多样的教育合作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一是吸引世界顶尖大学到新加坡建立国际分校(international branch campus)。根据国际高等教育网站(Global Higher Education)的统计,截至2013年3月,全球共建立188所国际分校,其中新加坡有16所(包括2007年关闭的新南威尔士大学新加坡分校),约占全球国际分校总数的8.5%[16]。二是特许经营(Franchising),即国外某一院校或教育机构授权新加坡本土的院校或机构开设其所具有的课程或项目,学生在新加坡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并达到国外大学的考核要求后,国外大学给其颁发与其母校具有同等效力的学位证书。三是课程衔接(Program articulations),即新加坡本土的高等院校与国外一所或多所院校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共同为学生提供教学和学习资源的一种合作办学模式。就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条件的选择去合作大学的国外分校选修学分。四是联合学位(Joint degree)制度,即新加坡的本土大学与国外的一所或多所院校联合开展课程教育,学生一部分时间在新加坡本土大学就读,一部分时间在国外大学就读,所获学分多所院校之间相互认可的制度。学生毕业时由国内外的合作院校联合签发学位证书。

最后,大力推进私立教育参与涉外合作办学,以弥补新加坡公立教育规模偏小的不足,并努力提高私立教育质量及其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由于新加坡私立教育起步比较晚,在质量上参差不齐,许多学校在设备、师资等方面比较欠缺,并存在一些有损新加坡教育声誉的行为。然而,新加坡私立学校数量发展迅猛,新加坡政府意识到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必须充分挖掘私立教育的潜力。为此,新加坡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有力举措来推进私立教育的发展,希望私立教育能够成为其拓展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市场的重要力量和组成部分。为避免学位大幅度缩水,新加坡政府明确规定,所有的私立商科学校和技术学院都无权授予毕业生学位,只能颁发结业证书或毕业文凭。但是,如果私立院校与国外大学合作,并按照国外大学要求开设课程,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可以授予国外大学的学位。为了加强对私立院校的监督以及促进私立院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新加坡政府推出了三项针对性计划,包括“新加坡素质级私立教育机构认证”(Singapore Quality Class for Private Education Organizations)计划、“消协保证标志教育认证”(Case Trust for Education)计划和“学生利益保护计划”(Student Protection Scheme)。2003年4月,新加坡标新局推出的“素质级私立教育机构认证”计划规定,凡是要获此认证的私立教育机构必须以新加坡的素质体系标准进行运作,其课程设置须得到有关部门的审批,其机构须具有健全的管理体系,并能为留学生提供完善的服务[17]。当然,通过“素质级私立教育机构认证”的机构将在国际学生的招生和管理方面得到政府的更多支持和优惠。2004年9月,新加坡出台了“消协保证标志教育认证”计划,其目的主要是为表彰和鼓励那些具有较高水准工作机制和较为完善的学生利益保护机制的私立教育机构,是否取得这一认证关系到一所私立教育机构是否有权招收国际学生。“学生利益保护计划”则主要是关乎学生学费保护的计划。该计划规定,由银行代表私立教育机构管理学生支付给私立教育机构的学杂费,如果私立教育机构倒闭或被迫停止办学,学生可以从托管银行领回其余下的应得学杂费。通过这些计划,新加坡政府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私立教育机构健全其管理体系和程序,为优质的私立教育机构提供“品质优良”的标签,从而增强外来留学生对新加坡私立教育机构的信任和提高新加坡留学教育的整体声誉。

三、新加坡区域教育中心建设的潜在问题

新加坡在区域教育中心建设中所采取的积极战略和务实策略使其涉外合作办学取得骄人成绩。然而,新加坡的区域教育中心发展也潜在一些不可忽视的深层次问题。

一是如何保障政府需求与一流大学需求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塞维尔与艾尔萨科夫(Xavier & Alsagoff)研究发现,随着“自由市场”的升级以及来自教育市场化竞争的盛行,不少大学把实现“全球化”看作是对自身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并认为“全球化”的标签等同于市场中高质量产品和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他们进一步探讨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如何通过三大策略成功地把自己提升为一个全球性机构的过程。然而,其研究也指出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成功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而是因为其顺应了新加坡政府意欲把新加坡建设成为一个“教育和知识中心”的宏伟计划[18]。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策略正是对政府发起‘环球校舍’项目的积极回应”[19][20]。现在的问题是新加坡国立大学能否继续保持其应有的竞争力和世界一流大学的身份,正如布拉斯(Blass)所言,这些做法与一流大学的应有理念是不相容的:如果想通过教学法、课程和教育哲理等来建构一个富有自由与意义目标追求的全球化典范,那么必须远离受市场驱动的方式,并重新审视“大学是道德发展之根本”的理念[21]。如果大学过于考虑发展经济和政府的需求,就必然要在教育质量等方面做出一定牺牲。

二是如何摆脱过于依赖国外人才支持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对国外高端人才的过度依赖一直困扰新加坡政府且没有找到有效解决办法。西都(Sidhu)等学者对与新加坡区域教育中心建设密切相关的三个涉外合作项目,即与杜克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在医学教育与研究领域的联盟,以及SMART(Singapore-MIT Alliance for Research and Technology)(新加坡与麻省理工学院的科技研究联盟)项目,研究发现,新加坡与国外大学的一些合作具有典型的深层次不平等关系[22]。相对于对那些谄媚迎合国外研究机构和人才的项目而言,新加坡本土能力构建的动力或积极性则是相对逊色的。从长远来看,这些安排是有问题的,首先其合作是基于扭曲的联盟基础之上,这在财政上造成的风险主要由新加坡来承担,这种状况不可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其次,对外来人才实施不同的、更为优越的待遇可能会在更大层面上挑战社会的和谐[23]。因此,从长远来看,新加坡如何在区域教育中心建设中加大本土人才的培养,逐步摆脱对外国人才的过度依赖,这是新加坡不得不考虑的一个深层次问题。

三是如何使涉外合作办学更好的为本土人才培养和留住本土人才服务。虽然对于区域教育中心建设,人们的关注点往往在于国际学生的招生上,但是发展本土人才始终是其根本目标。新加坡区域教育中心建设加大了国外高端人才的引入,但在本土人才培养或吸引本土人才回流方面,其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一个常见的现象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往往强调收益的产生而忽视了其它由政府或其它机构所倡导的多样化理性。Lee通过比较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香港教育中心的发展,发现其具有三个显著共同目标,即发展本土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和促进人才“回流”。然而,作者研究发现这三者的区域教育中心建设并没有发挥吸引外国学生和促进人才“回流”的应有作用。相反,外在的一些因素,比如独特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伦理道德则成为了吸引外来学生的重要因素。此外,作者还发现这三者的人才培养计划及其在实施中的效果往往存在着严重的不协调[24]。西都等学者指出,展望未来,考虑到新加坡作为以英语为通用语言的国际化城市的身份及其良好的社会构成,包括良好的高等教育国际生资助制度、良好的福利和生活质量,新加坡将会持续享受到这一计划在吸引国际学生和熟练劳动力方面所带来的成功。而新加坡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成功实现向知识与教育中心发展所要求的第三种模式转变方面,即加强本土能力建设以及在科研进程中采取的政府不干预方式[25]。

四是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因素在吸引外来留学生中的份量,弱化其它非教育因素的作用。教育因素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占主体地位才是决定教育服务贸易稳定持久发展的重要原因,如果留学教育的发展过多依赖其它因素来吸引学生,必然潜在诸多风险。凯尔与福格尔(Kell & Vogl)对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区域教育中心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亚洲教育中心的建设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并不是没有问题的[26]。比如在香港和马来西亚,存在着有关移民的问题以及与政治和文化环境相关的担忧。这三者在建设区域教育中心方面的优势之一是在安全保障和政治稳定方面具有良好的声誉。不只是教育本身,而是其它因素的综合影响决定了其吸引国际学生的潜力。将来,亚洲教育中心的扩张将更多依赖于中国教育市场,而这将取决于中国政府的态度。因为持续的学生数量增长将主要通过“奖学金”方式得以维持,比如,2007年中国政府2/5的奖学金都分配给了去往亚洲国家留学的学生。同时,亚洲教育中心在国际市场中的定位同样也面临着挑战,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把全球学生流向迅速转变的动力归结于全球性的外在改变以及与特别的地区和国家相关联的国内事务上。

四、对我国涉外合作办学的启发与思考

在大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新加坡区域教育中心建设的成功经验及潜在的问题与挑战给我国的涉外合作办学带来诸多启发与思考。

首先,如何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来促进国际化优质人才的培养,使中外合作办学真正的成为我国高端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明确规定: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同时“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招收学生,纳入国家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目前我国已有的10所中外合作大学以及2000个左右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是以招收中国学生为主。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中外合作办学具有非常明确的本土人才培养定位。从新加坡的经验来看,这也是一个明智之举。然而要真正促进国际化优质人才的培养,使中外合作办学成为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需要始终坚持引进世界优质教育资源的原则,更要秉承“回归教育之根本”的理念,即猿忠园煊胖式逃为根本目标和准则。归根结底,这两个坚持的本质在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规模与速度问题,即在短时期内中外合作办学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规模水平。如果在短时间内大规模的提升办学数量,势必会影响教育资源引进的质量。同时,大规模的创办合作院校或项目,在政府财政投入缺乏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其远离市场利益驱动而不偏离教育质量发展之根本轨道?而从长远生存与发展来看,收益也是中外合作办学必须正视和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12]Daquila, T.C. Internationalizing Higher Education in Singapore: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the NUS Experience[J].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13(5): 629-647.

[13]Lee, M.H. Internationalizing Universities: Comparing China’s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1996-2006)[J].Crossing Borders in East Asian Higher Education in CERC Studies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2011(27):283-315.

[14]Mok, K.H. The Rise of Trans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 Student Mobility and Studying Experiences in Singapore and Malaysia[J].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2012(25):225-241.

[16]向雯. 经验与启示:新加坡国际合作办学的发展[J].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3(2):67-72.

[17]Singapore Standard, Productivity and Innovation Board. Singapore’s Quality Class for Private Education Institutions[EB/OL].[2016-03-06]. http://spring.gov.sg.

[18]Xavier, C.A. & Alsagoff,L. Constructing “World-class” as “Global”: A Case Study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J]. Educational Research for Policy and Practice,2013(12):225-238.

[19]Sidhu, R. The Brand Name Research University Goes Global[J]. Higher Education,2009(2),125-140.

[20]Ng, P. T. Singapore’s Response to the Global War for Talent: Politics and Educ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001(3):262-268.

[21]Blass, E. From Globalisation to Internationalisation: Stepping Back to Move Forwards in Progressing Higher Education in Overseas Markets[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rning,2009(4):175-183.

[23]Ong, A. Ecologies of Expertise: Assembling Flows, Managing Citizenship[C]. In Ong,A .& Collier,S. (Ed.), Global Assemblages: Technology, Politics & Ethics as Anthropological Problems. Oxford: Blackwell,2005:337-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