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环保知识范文

绿色环保知识精选(九篇)

绿色环保知识

第1篇:绿色环保知识范文

关键词:绿色化学;初中化学;教育渗透

我国在推进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应该注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在环境压力日趋严重的当下社会,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已成为校园教育建设的重要目标,只有将环保意识渗透到学习过程中,才可发挥最大的效益,所以在初中化学教育中提出绿色化学理念,一方面促成校园环保的氛围,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环保的积极性。

一、绿色化学理念简介

化学是自然学科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其在自然界的探索过程中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但是在化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也随之而来,例如污水排放、废气排放等等,所以环保意识成为化学生产中的重点。

绿色化学理念是以环境的保护为基础的,在化学生产的过程中利用科学技术将化学危害降到最低,一方面是降低对污染物质的使用,另一方面是降低产物的污染程度,我国将绿色化学理念运用到初中化学教材中,虽然应用的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但是其取得的效果是非常可观的,绿色化学理念的应用是初中化学教材发展的现代趋势,提高学生对绿色化学理念的认知,将绿色化学的理念充分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促进将环境保护作为自身的责任,因此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的应用是化学教育发展的目标。

二、绿色化学理念的课堂渗透

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的应用最主要的是在化学课堂上进行知识的渗透,通过对初中化学课堂进行分析,得出促进绿色化学理念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绿色化学理念的构建。为促进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的应用,最基础的保障是构建合理的绿色化学理念,即是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课堂中。化学老师应积极的做好绿色化学知识的备课,结合现代初中化学课堂知识、社会环境问题以及环保经济效益等因素,充分发展绿色化学理念的指导作用,实现绿色化学理念与初中化学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形成绿色化学理念的意识,例如化学教师在进行知识点备课时,针对可进行绿色化学理念渗透的知识点着重讲解,一方面保障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正确理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对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视度。

2.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知识中的体现。初中化学知识的教育是层面性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有一个思想上的了解和意识上的接受,其并没有涉及到深化的内容,所以化学老师在进行化学知识讲解时,可将绿色化学知识充分的体现出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例如化学老师在进行二氧化碳知识讲解时,可为学生讲解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形成严重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为学生讲解全球变暖的后果,同时分析二氧化碳过量排放的原因,促使学生思想上将化学、环境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有效发挥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知识中的应用;例如化学老师在进行铁腐蚀知识讲解时,分析铁腐蚀的成因、危害以及资源浪费的严重性,通过对我国铁资源因腐蚀造成浪费的数据进行分析,告知学生如何利用绿色化学理念有效的保护矿产资源。

3.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实验中的体现。初中化学教育中,理论知识与化学实验是两大主要组成部分,所以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实验中的体现也是极其重要的,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学生可以亲自观察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变化,感受化学反应的实质结构,以学生的实际体会为基础,培养其对绿色化学实验的理解,例如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高锰酸钾本身是具有极强的腐蚀性的,而且此物质有毒,一方面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另一方面高锰酸钾以及产物处理不慎会增加环境的负担,化学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此试验时,一定要讲解化学反应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反应物和产物的正确处理方面,充分发挥绿色化学传递的理念思想;例如化学老师在进行产物酸碱性检测试验时,传统的检测方法是利用酚酞溶液,为促进绿色化学理念的应用,可采用“紫色石蕊试纸”进行溶液检测,减少酚酞对化境的污染。

4.绿色化学理念在课外化学中的体现。绿色化学理念在课外化学中的体现是对初中化学课堂的延伸,化学老师将生活中的化学应用导入课堂,深化绿色化学理念对实际生活中化学的重要性,例如为培养学生对绿色化学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理解,化学老师可组织学生对周边的化工厂等产业进行实际参观和考察,为学生展示工厂绿色化学理念的应用成果,培养初中学生化学课堂学习的素质;或者初中学校可聘请工厂中研究绿色化学的老师,利用课外时间为学生讲解绿色化学知识的运用以及绿色化学对环境保护的结果,积极提升初中学生对绿色化学理念的理解。

综上所述,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的应用点是非常广泛的,可以多方面、多层次的促进绿色化学的发展,同时也为初中化学未来的发展规划了方向,所以随着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的不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体系会越来越完善,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也会越来越明显。

三、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课中的意义

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课中的应用是具有实质性意义的,第一其在加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珍惜,现代环境的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所以通过对生活的理解以身作则,提高环保意识;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绿色化学理念的应用是新型的化学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基础空间,在绿色化学意识的作用下,激发学生对化学课堂的创新思考和创新能力,提升绿色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初中化学不仅关系到学生科目上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其与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将绿色化学理念运用到初中化学课堂中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只有通过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渗透绿色化学知识,才可促使学生头脑中形成环保的理念,以学生的学习和创新为基础,提高学生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力,同时也促进了社会效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竹凤.在化学教学中注重环保意识的培养[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2]刘凌.绿色意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视野[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2(02).

第2篇:绿色环保知识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绿色化学;由来;意义;建议

从一开始就科学地对整个化学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污染情况进行预防,使整个化学过程直至最后都实现零污染和零排放是绿色化学最大的特点,因此,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依赖绿色化学。在初中生课程教材改革中融入了绿色化学,对中学生实行绿色化学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激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让学生做到关爱环境、关心社会的发展。

一、“绿色化学”的由来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为人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也为人类提供了物质上的需求。进入21世纪,人们的社会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化学生产工程中产生的弊端被毫无保留地揭露,环境不断恶化,人类的身体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危害,这让人类不得不对化学的应用进行反思。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在经济和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人们提出了化学工业的新理念――绿色化学。绿色化学不同于以往的化学工业,它不但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没有危害,还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为整个社会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堆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绿色”已经成为了人们最关注最重视的词语,绿色化学、绿色食品等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让人们对“绿色”知识的重要性有了正确认识。绿色化学对人类社会生活的作用显而易见,如保护臭氧层、保护水土资源、防止温室效应及大气污染等等。初中生课程的不断改革,使绿色化学融入到了新的教学课程中,但中学生的环境道德观念较差,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践踏花草树木、乱扔乱抛等现象随处可见。因此,绿色化学教育应从中小学生开展,教师有必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述绿色化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污染对社会生活的危害。为了使化学课堂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对绿色化学的兴趣,教师应培养学生用绿色化学设计实验的能力,让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学习绿色化学知识。

三、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

1.在社会生活中宣传绿色化学

教师应从学生的思想观念抓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让学生正确认识绿色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师应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绿色化学,让绿色化学与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内容环环相扣,紧紧相连,起到在社会生活中宣传绿色化学的作用。教师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做化学实验,但是必须进行无污染的绿色实验。比如,可以在化学实验课上教授学生“绿色替代溶剂技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绿色化学为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的贡献,让学生认识到绿色化学的研究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此外,教师应教导学生保护环境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节约用电用水、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等等,让学生在日常行为习惯中培养绿色化学意识。

2.利用化学实验,传授绿色化学知识

化学实验让绿色化学教学具体化,不像理论课那样枯燥无味,它达到了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的效果,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当中亲自感受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绿色化学为人类社会和环境作出的贡献,让学生对绿色化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让学生认识到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个性思维,用创新的方式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进行污染性实验时,教师应带领学生对实验进行改进,尽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比如在进行“硫的燃烧”的实验时,可以尽量减少“硫”的量,降低二氧化硫的产生量,并对集气瓶进行密封的同时加微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尽可能地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通过这样的实验,提高学生对绿色化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行动起来。

3.通过课外活动学习绿色化学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绿色化学的教学,还可以为学生组织课外活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绿色化学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组织课外活动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1)与附近的化工企业进行沟通,带领学生观察化工企业对废气、废液、废渣等的处理方式,或者让学生亲自进行指标测试试验,通过对水质、雨水的pH值、空气污染等指标的检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社会的危害;(2)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题,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资料、调查问卷等方式对绿色化学进行调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让学生就自己的调查结果互相交流、互相评价;(3)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宣传绿色化学知识,或者教师可以开展绿色化学的讲座,为学生讲解绿色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近年来利用绿色化学技术在降低环境污染中取得的成就,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进一步加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要,绿色化学是环境战略的重点,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在绿色化学实验中探索降低环境污染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真正做到在实际生活中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袁东.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绿色化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10):116.

第3篇:绿色环保知识范文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科学,从字面意思上理解,绿色化学就是指清洁环保无害的化学.而实际上绿色化学也就是指设计在经济、技术等方面科学合理,且对环境无负作用或者负作用很少可以忽略的化学过程.化学为人们提供物质上的需求,也为探索自然提供了信息依据.而随着当今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在人们的开发和建设下遭到了严重破坏,化学生产工程中产生的污染和破坏使得环境不断的恶化,已经危害到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所以,为了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在以保护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情况下,一个新的化学工业理念逐渐产生———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的宗旨是实现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没有危害,还能起到保护作用的新型化学.绿色化学在起始阶段就开始对在化学过程中出现的污染进行预防和处理,绿色化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整个化学过程中实现零污染和零排放.所以,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化学是当前所应做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在初中的课程教材中引入绿色化学理念,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绿色化学的实际意义,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并启迪学生的思想,不再仅仅局限与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去更充分地感受所学知识的实在价值.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的意义

当前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程度急剧增长.但是在这样的增长下却是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而换来的,虽然在短时间我们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竭泽而渔”的方式带来的是惨痛的代价和教训.这样的发展是虚浮的,根基不稳自然会使建筑坍塌,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会制约人类的发展甚至是危及子孙后代.因此,人们对生态环境也慢慢的重视起来,倡导绿色成了当今时代的主体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们最关注的字眼.绿色化学、绿色食品、绿色出行等陆续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让人们对绿色有了新的认识,也加深了绿色理念.绿色化学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如臭氧层保护,水土资源保护,大气污染的防治等等.在初中教学课程中融入绿色化学概念,可以增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由于中学生的环保意识较差,环境道德观念落后,践踏花草、乱扔垃圾等现象随处可见.所以,绿色化学的开展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了解绿色化学的基本理念和过程,更可以让学生树立起绿色化学从我做起的思想.教师在绿色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起来,阐明绿色化学的重要性,让学生端正心态,真正地认识到绿色化学对我们的价值.化学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为了能让学生们能更好地学习好绿色化学,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来进行绿色化学的教学,这样不仅增强了绿色化学的趣味性,更充分地让学生们投入学习之中.

三、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融入绿色化学

1.在实际生活中倡导绿色化学教师首要做的是端正学生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树立起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观念,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绿色化学的价值,明确绿色化学对人类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教师在将绿色化学融入初中化学教程中时,要注意与初中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环环相扣.为了能起到在实际生活中倡导绿色化学的作用,教师在化学实验课堂上与学生们一起做化学实验时,必须进行无污染的绿色实验.例如,在化学实验课上开展“绿色替代溶剂技术”实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绿色化学为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的贡献,让学生认识到绿色化学的研究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此外,教师应教导学生保护环境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节约用电用水、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等等,让学生在日常行为习惯中培养绿色化学意识.

2.从化学实验中传授绿色化学知识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从教条式的教育制度中解脱出来,学生在这样新奇的体验中不仅收获了知识,也起到了将理论知识用到实际中的效果.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亲手操作就实现了绿色化学的见证,更加坚定了学生通过营造绿色生活为社会和环境做贡献的决心.另外,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并发挥个性思维,不固步自封局限思维.这样去引导学生可以加深学生对绿色化学的认识,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也能使绿色理念延误下去,扩大绿色理念的价值和作用.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进行污染性实验时,教师应带领学生对实验进行改进,尽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比如在进行“硫的燃烧”的实验时,可以尽量减少“硫”的量,降低二氧化硫的产生量,并对集气瓶进行密封的同时加微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尽可能地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通过这样的实验,提高学生对绿色化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行动起来.

3.通过课外活动学习绿色化学化学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绿色化学,不仅局限于课堂上知识传授和讲解,还可以在课外做许多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这些课外活动不但能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更好的吸收所学到的绿色化学相关知识.教师组织课外活动形式多样,比如:

(1)到附近的化工厂进行参观考察,带领学生观察化工企业对废气、废液、废渣等的处理方式,或者让学生亲自进行指标测试,通过对水质、雨水的pH、空气污染等指标的检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社会的危害;

(2)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题,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资料、调查问卷等方式对绿色化学进行调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让学生就自己的调查结果互相交流、互相评价;

(3)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宣传绿色化学知识,或者教师可以开展绿色化学的讲座,为学生讲解绿色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近年来利用绿色化学技术在降低环境污染中取得的成就,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进一步加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小结

第4篇:绿色环保知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绿色教育,可持续发展,现状,途径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自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由多国首脑参加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21世纪议程》以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未来文明社会的象征和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人们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社会行为方式的变革。科技和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只有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才能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而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环境教育则不但涉及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资源等学科的新综合和新发展,而且涉及到对科技发展和应用方向的理解和把握。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宣传、普及、贯彻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战略中是一块重要的园地。因此,“大学绿色教育”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应运而生,是未来教育适应时展的一种新理念。

一、绿色教育的内涵

“绿色教育”的“绿色”二字取自于西方国家60年代末兴起的“绿色运动”,其原意为“生态’或“环境保护”。按照我国现代环境伦理学研究著名学者余谋昌先生所说,绿色教育与当今倡导的绿色文明相一致,充分体现了人类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黄色文明、黑色文明与绿色文明.我国的绿色教育目前以创建“绿色学校”为具体体现,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在校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与环境意识培养,从而树造一代具有良好环境道德修养的“绿色”新人。

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指出:“绿色教育是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即将这种教育思想渗透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教学和实践环节,”总体上看,绿色教育内涵大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教学和科研中,充分休现“绿色”思想现状,用绿色观念教育人;二是建设绿色校园,形成绿色校园文化,用绿色环境培养人。

二、开展大学绿色教育的必要性

1、绿色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21世纪的大学生将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其绿色教育水平将直接影响国家战略规划,当代大学生能否接受绿色教育,是否具备绿色意识,将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与否的关键性因素。开展大学“绿色教育”同时也与我国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也只有所培养的人才被社会所接纳,大学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今,国际国内环保技术蓬勃发展,环保产业欣欣向荣,社会所需要的正是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由此便确定了大学教育的目标和方向。

2、绿色教育是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要求大学的素质教育必须将经济效益观、社会效益观与环境效益观统一起来,这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一种基本素质,只有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进行绿色教育是大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3、绿色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教育是以先进的文明和崇高的审美理想来建设人类客观世界的全新教育,它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绿色教育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我国大学绿色教育现状

我国大学绿色教育发端于清华大学。1998年6月,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提出要在21世纪把清华大学办成一所“绿色大学”,首次提出了“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校园”的重大构想。近年来, 虽然部分高校提出创建“绿色大学”的设想,,组建了环境教育中心,开始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但由于起步较晚、受重视程度的高低、经济实力的差异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各高校间的绿色教育水平仍参差不齐,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1、对实施绿色教育的重视性认识不够

我国高校绿色教育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大多数高校还未能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普及教育提到战略的高度来重视,没有把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作为培养目标,也未将环境教育列入议事日程,更没有将环境教育课程列入必修范围,以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为主的绿色教育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地位,把其设为所有专业的必修公共课程。对实施绿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够。

2、绿色教育体系不完善

环境教育应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家庭绿色教育、学校绿色教育到社会绿色教育。但纵观我国现行学校教育体制,中小学着重应试教育现状,无暇顾及绿色教育,成人教育在绿色教育方面更是一片空白,大学绿色教育自然成了众望所归。专业分布不尽合理,学科分类局限,使大学生很难受到系统、深入而又科学的绿色教育训练, 这就极大地制约着环境知识的普及,更谈不上较高层次的环境思维、环境意识、环境观念和环境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政府投入不足、绿色教育师资严重匮乏, 教材建设相对落后等等现实矛盾使大学绿色教育有负重望。

3、大学生环境意识淡薄

所谓环境意识, 是指“在一定哲学理念指导下的环境素质,包括理论认识和实践要素。”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的环境和生态意识淡薄,对环境科技知识了解掌握不够,对环境科技常识仅停留在“听说”层面,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认识,可持续发展理论知识严重缺乏,在行为上表现出环保参与意识较为淡薄,对自己的作用及所应承担的责任认识不清,在“知”与“行”上有着较大的差距。

4、对绿色教育的投入不够

我国高校绿色教育总体上投入不足,除表现在师资队伍严重匮乏,教材建设相对落后外,在校园环境建设上也不甚令人满意,缺乏长期投入和长远规划,建筑拥挤,参差不齐,布局紊乱,绿色少,垃圾多,破坏环境,浪费人力、物力现象普遍。目前大学的管理和服务大都遵循传统的模式,学校的管理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管理和服务过程中绿色服务体现得不多。

5、忽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绿色教育是一个包含环境意识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环境意识教育被广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普遍认知,并付诸实践,人际关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被人忽视,久而久之,便成了绿色教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和就业压力的增大, 也带来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方面的诸多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良好, 是对其实施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同时, 大学生心理状况与其人际关系密切相关,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四、实施高校绿色教育的途径

加强绿色教育要求在教育思想认识和教育实践上实现突破。只有改革教育思想现状,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才能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只有全面理解绿色教育的深刻内涵,才能使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共同关心学生成长中的三大关系的和谐问题,才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构建学生良好的心理基础和人际关系网络,从而通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社会实践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改革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形成绿色教育的共识

一定的实践总是来自于一定思想观念的指导。改革陈旧的教育思想,更新不合时宜的教育观念,以达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绿色教育的共识,树立可持续发展教育观,才能使高校的决策者、师生形成共同愿望,齐心协力地促进高校绿色教育的开展。组建专门的绿色教育机构,制定绿色教育计划,并立项研究;让周围更多的师生参与进来,培养他们的绿色意识,指导学生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并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周围的人,形成辐射效应。

2、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让绿色教育计划走进课堂,将绿色教育覆盖所有教学过程和一切领域。为此就要建立灵活的综合化课程体系、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有目的地建构一系列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具有宽泛性、交叉性和时代性特征的课程,形成高质量的课程群,以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重视学生主体性地位,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开动脑筋,独立地思考和探索,养成对问题和新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增加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课程和讲座培养学生对于生命与自然的宽容、博爱精神。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强化教师的绿色思维

高校绿色教育开展得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为此,教师自身先要有绿色意识和绿色思维。要在教师中积极开展各种绿色教育培训与研讨会,以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思想情操和敬业精神。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具有环保意识的师资队伍现状,使教师的科研和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的指导转向绿色科技选题、研发与创新,积极开展环境理论和生态伦理学的研究。

4、建设绿色教育培训基地,实行绿色管理,造绿色校园氛围

建议高校成立绿色教育培训机构,承担全校学生的环境教育、省内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政府公务员的环境意识培训、大中小学环境教育师资培训,充分发挥高校的辐射作用,传播绿色意识、知识、技术和生活方式,为提高民族素质发挥应有的作用。对高校校园进行绿色规划设计,相关部门统一实行绿色管理,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绿色文化和学生绿色活动,营造绿色校园氛围,使学生所学知识直接运用于实践,将绿色观念落实到行动中,促进高校的绿色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5、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力度

人类追求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类及人个体更好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及人个体可持续发展是以自身健康为条件的,学生既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又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融洽相处、学会生存;既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又具有实施这一理念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既为当今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又为后人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高校应培养大学生获得心理方面的保健知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来适应社会与生活的快节奏。

绿色教育代表了一种教育革新的力量, 我国应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用“绿色教育”来培养“绿色学生”和“绿色人才”,开展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把这种观念深入人心,使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之中自觉运用“绿色”观念,以达到教育促进人类生存环境改变和美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海坡.绿色教育:21世纪大学教育发展的方向[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徐俊,黄金华.新时期高校绿色教育探讨[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3]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J].教育研究, 2002(11

[4]孙萍等.大学绿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2001( 11) : 65- 66.

[5]高伟云.浅论高等院校的绿色教育[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1) : 113- 115.

[6]王宁等.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第5篇:绿色环保知识范文

    1 绿色化学的教育现状

    绿色化学的概念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他们最先开始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且将这个概念融入到学生的教育当中,以此来实现真正的绿色化学。首先是美国,美国不但在中学生课堂中提出了绿色化学,还将其写进教材中,积极开发绿色化学实验设备和绿色污染化学材料,从而提高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不仅如此,美国的相关协会还举办了一系列的关于绿色环保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和公众都充分参与了进来。

    现在,美国还在不断修整中学化学教材,在其中大量介绍了绿色化学的知识,并告诉学生哪些化学物质是有毒的,从而避免污染。美国还在一些大学中设立了关于绿色化学的专业,并且举办绿色化学挑战奖,对获得奖项的优秀大学生进行奖励。一些大学生已经开始使用安全无毒的化学原料,或者是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资源的消耗。这也说明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后来,另外一些国家也纷纷开始实施绿色化学的教育,比如日本,日本编写了一些关于绿色化学的教学培训资料。而我国的绿色化学观念相对来说较落后,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国一所大学开始编写《绿色化学》的教材,其他一些高校也纷纷进行效仿。但是比起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在这方面的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目前,我国已经开设了一些关于绿色化学的教育培训课程,为绿色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到21世纪初,多个国家已经设立了绿色化学的奖项,用于奖励在这个领域有一定的贡献,或者有一些成就的人,美国还专门设立了培训机构,用于培训绿色化学领域的人才,并且鼓励他们参加绿色化学的奖项。

    2 绿色化学教育将面临的挑战

    2.1 要让学生弄清楚复杂的化学成分

    化学物质里的有毒成分以及其他成分很复杂,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认识到有害物质对环境和水质的破坏,并且还要让学生明白化学物质的有毒性是可以进行控制的。不但要让学生弄懂复杂的化学成分,还要让学生在实验中明确这些有毒分子处于环境中发生的变化,这一个比较难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2.2 如何将绿色化学的教学延伸到现实的环保措施中

    虽然中学生绿色化学传授的知识是有关于环保的,但是这些知识仅仅只是停留在原理和理论上,如何将绿色化学的教学延伸到现实的环保措施当中,这将是一个难题,也是个很大的挑战。比如,对助剂或者溶剂的毒性进行测试,并且开发出无毒原料来代替助剂,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一个挑战。

    2.3 教师的能力和技能

    绿色化学除了要求教师要有基本的化学知识以外,还要求教师要对环保知识及其他领域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也对教师的能力和技能有了较高的要求。另外,绿色化学教学还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教会学生如何分解材料、如何用环保化学成分来代替有毒材料,等等。如果学校不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的知识结构就会无法满足知识的需要,因此,教师的能力和技能对于绿色化学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2.4 教学方法的挑战性

    绿色化学的教学方法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并且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的“粗放型”教学方法,从而转变为“集约型”教学方法,同时,这也是绿色化学对教学的一个要求。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还要使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在整个化学课程中,要将环保无污染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化学领域,又要把绿色化学的内容和知识融入到化学教学当中去,从原理到实验过程,各个环节都要采取环保的标准。

    3 绿色化学教育的措施

    3.1 改进不环保的实验方法

    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时候,应该尽量采用环保的实验方法,并且选用一些无毒无危害的材料。比如绿色自燃实验,在之前的课堂上,教师都采用的是白磷来给大家做实验,但是白磷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物质,而且白磷在燃烧的过程中发挥的有毒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因此,可以用其他一些无毒的物质或者材料来代替白磷,比如碳粉等。

    3.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可以鼓励学生对“减量、减废”进行实验或者改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除此之外,也要给学生灌输节省资源的观念,带领或者指导学生对化学教材中的化工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或者重新设计一条生产工艺流程,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借助计算机来进行辅助设计,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创造性。

    3.3 更新教学手段

    原来的化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再适应绿色化学的要求了,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手段。通过有效的教学工具、教学材料以及训练手段来向学生传授知识,让他们形成绿色化学的意识和环保意识。新的教学手段有多媒体(投影、录像、光盘等)以及计算机技术,便于学生和教师获取知识和技术,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思考问题。

第6篇:绿色环保知识范文

一、绿色化学的概念

按照美国《绿色化学》杂志的定义,绿色化学是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最好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和危险的试剂和溶剂.而今天的绿色化学是指,能够保护环境的化学技术.通过使用自然能源,避免给环境造成负担、避免排放有害物质.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意义

1.全球存在环境问题,绿色化学理念需要深入人心.根据调查统计,初中学生有近六成的人没有接触过绿色化学,有些教师也缺乏对绿色化学的认识和学习.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绿色化学和绿色生产需要加大重视.这就需要受教育对象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有深刻理解.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绿色化学,了解绿色化学的意义.

2.绿色化学促进化学工业的发展,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绿色化学理念的倡导,对于实现绿色化学工业生产有重要作用,帮助人们改变对化学产业高污染的传统观念,形成对化学产业正确的认识.同时,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初中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一个基础阶段,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肩负着培养学生的环保理念使它扎根于化学价值体系中的责任.

3.绿色化学理念符合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要求.绿色化学旨在阻止污染的产生,消除由工业产生的废物,保护人民的健康、社会的安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初中化学教师来说,要注重培育学生向正确的价值方向发展,素质教育是重中之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策略

1.在知识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教材已经包含了很多关于环保相关的内容,所以是环保教育的一个可行工具.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隐形因素,将绿色化学理念与化学教学相结合,将课本知识点的教学内容迁移至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感受绿色化学理念,形成绿色化学意识.

2.在习题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化学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习题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不仅能使学生了解绿色化学,而且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通过结合课本知识,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题目,引导学生用绿色化学的观念进行解答,使学生深入了解绿色化学的意义.过程与方法层面的习题,要求学生能够利用绿色化学知识解释相关问题,并掌握问题大致解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的习题,要求学生可以获得相关信息和结论,逐步树立绿色化学意识.

3.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主要途径是引起学生对化学实验进行思考.绿色化学为主题的实验与过去的化学实验不同,它强调实验过程中使用制剂、反应过程的绿色化,利用药品减少污染物排放,使用对环境友好的制剂,从而改进化学实验,使化学实验符合绿色化学理念.因此,教师应在每个化学实验中贯彻绿色化学思想,引导学生以绿色化学理念开展化学实验设计.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正确处理、回收实验废弃物或循环利用.

第7篇:绿色环保知识范文

关键词:化学教学 渗透 绿色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a)-0166-0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比如:有些地方出现的酸雨以及温室效应等等。在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化学会(ACS)提出“绿色化学”的理念,目前得到世界广泛的响应。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为了适应化学工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人类健康的发展,帮助学生树立绿色环保的意识,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在初中阶段,对学生来说,正是他们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1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绿色化学教学的必要性

在当代教学中,绿色化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初中实施绿色化学教学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有些化学老师对绿色化学这一新的概念不是很理解,这就要求化学老师在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的教育和引导。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的意识,不仅让他们正确的认识到化学在社会中的地位,还要将化学负面的影响降到最少,所以说,绿色化学教育是当代化学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

2.1 根据教材开展有关绿色化学的教育

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绿色化学和化学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的理念,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绿色化学在社会中的作用。

结合教学的内容是进行绿色化学理念教育有效的切入点,如: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氧气,实验2-3硫磺在氧气中燃烧,S+O2SO2该项实验分为两部分:(1)硫磺在空气中燃烧;(2)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学生要掌握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所产生的现象。针对教材的内容,在集气瓶中要加入少量的水,目的是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但在空气中进行硫的燃烧,(教材要求在通风橱中进行,但学生观察较困难)会使教室中充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老师可提示学生,这是一种能形成酸雨的气体,我们在哪些地方会闻到有类似气味的气体,学生立即会回答“煤燃烧时会产生气味相同的气体”。进行相应的绿色教学,多烧煤易形成酸雨。

又如: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爱护水资源,结合教材要让学生了解人类拥有的淡水资源并不多,只有总水量的2.53%,可用的淡水还不到1%,所以,要爱护水资源,爱护水资源的主要措施有:(1)节约用水;(2)防治水体污染,水体污染主要是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在提出节约用水的方法时,可让学生开展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作小结。

老师在进行绿色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把学生放在重要的位置,老师由原来的传输者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并要不断的鼓励学生,督促学生,提高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而不是死记知识,要灵活的运用知识,不断的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和绿色环保的认识。

2.2 通过实验的改进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学生从实验中获得第一感观认知,通过分析,归纳,小结,很容易就能从直观认知上升为理性认识。例如:我们利用下面仪器可完成第三单元第一课分子运动的实验(如图1所示)。

在吸管A中吸入浓氨水,在吸管B中吸入酚酞溶液,同时把A,B的液体挤进烧杯①和②中,一会儿就看到烧杯②中溶液逐渐变红。这是氨气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利用上述实验装置,还可完成第六单元第三课的实验6-5,在吸管A中吸入水,烧杯①中放入用紫色石蕊试液湿润后的干燥纸花,在吸管B中吸入稀硫酸,烧杯②中放入碳酸钠固体,实验开始时,先把吸管B中的稀硫酸滴入烧杯②中,此时看到烧杯②中有气体产生,但纸花不变色;我们再把吸管A中液体滴到纸花上,可看到纸花逐渐变红。这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使石蕊变红的是碳酸。

2.3 分析现实生活中绿色化学的现状,提高绿色环保的认识

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有关绿色化学的知识,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也会学到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对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绿色化学的理念去分析,现实生活中那些是不绿色的行为:如一些人还在使用一次性的餐具;对使用过后的电池随手丢弃;报废的汽车还在路上行驶;使用漂白剂来漂白食品;使用工业盐来淹制食物;偷排污水和粉尘等等,这些都是一种不绿色的行为。会严重地影响到我们周围的环境,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分析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容易出现哪些不绿色的行为呢?如:(1)学生在做实验时会随意的把废弃液倒入下水道;(2)实验时没有按规定用量取用药品;(3)酒精灯在加热完后没有及时熄灭等等。他们没有认识到这是不绿色的行为,有关的绿色化学知识也缺乏,由此可以看出,进行绿色化学教育是必须执行的一项任务。

初中阶段正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阶段,在初中化学这门学科中,渗透着绿色化学这一教育,不仅让他们对化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自身的素质,使学生形成绿色环保这种意识,就会对学生在以后的社会中产生重要的作用。

2.4 开展有关绿色化学的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

绿色化学理念的教学,必须把学生放在重要的位置,积极寻找合适有效的绿色化学教育的途径,提高学生学习绿色化学的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可开展一些有关绿色化学的活动。

例如:(1)举办绿色化学知识讲座;(2)到社区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3)在初三年级中开展绿色化学知识竞赛;(4)在年级或者班级中开辟“绿色化学”宣传栏。通过这些有关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同时,认识到自然和环境之间存在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增加学生对化学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化学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了绿色化学的教育,不仅让学生了解绿色化学的意义和背景,帮助学生树立绿色化学的正确思想,还促进自己的环保意识。通过对绿色化学的学习,也能让学生知道一些关于防治污染的方法和措施。教师通过不断地更新教学的理念,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也是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第8篇:绿色环保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 绿色化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100

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进行素质教育,同时环境问题也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问题,将绿色化学教学理念引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已经得到广大教育者的普遍认可。所谓绿色化学教学理念是指将环境保护理念有效渗透到化学教学之中,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环保意识,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世界很多国家的化学课堂教学中,都已经开始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理念渗透。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是学生打好化学基础的关键时期,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理念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理念渗透的重要性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不仅要对学生有效的进行知识的传授,同事也要注重通过化学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老师既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化学定理、实验教学,还要引导学生将化学学习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进行的化学学习不应该仅仅是对知识本身的学习,还应该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让绿色化学理念成为学生的一种意识,植根于学生心中,不仅对学生的化学学习产生重要影响,而且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走好人生道路,将绿色化学理念落实到工作与生活中。

将绿色化学理念引入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使传统的化学教学格局发生一定的变化,化学教学由原来的应试教学变为应试和环境保护两个部分,通过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使学生能够对环境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的能力,对生态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提供不竭的动力。

二、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1.通过实验进行“绿色化学”理念渗透。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化学学习的灵魂,不管是哪一化学结论,都是经过无数实验得出来的,只有实验数据才最有说服力,如果能够将绿色化学理念有效渗透到化学实验之中,那么将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化学教学中老师进行化学实验,目的一般有两个:一种是为了对某一化学结论进行验证,另一种就是通过实验进行化学探索。众所周知很多环境问题都与化学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例如化学工业排放的有害气体等,都会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而学生在认识环境问题的时候,一般都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很少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去考虑环境问题,因此,老师将绿色化学理念有效容融入化学实验教学之中,将有助于学生从根本上去认识环境问题。老师将绿色化学理念有效融入实验教学中,能够将有害气体产生的全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亲身体验有害气体对环境将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更有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树立。

随着实验的重要性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污染环境的物质,因此,老师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实验教学之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还能够有效解决化学实验过程中的“三废”现象,减小了化学实验给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2.将化学理论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起来。

高中学生虽然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能力还不强,因此,老师应该把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起来。尤其是通过化学课堂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理念渗透,更需要将学生绿色化学意识的培养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

生活中的很多实际例子都对提高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有很好的教育作用。例如: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空气质量的下降,很多人出行时都会带防毒口罩。老师可以将这一现象与化学知识有效结合起来,同时再渗透绿色化学理念,让学生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老师不仅要将生活中的例子与化学知识有效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还要注重从化学的角度对这些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3.将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与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结合起来。

要想使绿色化学理念真正扎根于学生心中,成为学生的一种意识,就要将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与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有效结合起来。高中化学是一门相对比较枯燥的学科,大量的理论知识往往使学生应接不暇。绿色化学理念的根本目的就是将化学教学与环境保护有效结合起来,环境问题的介入改变了化学课堂枯燥无味的现状,使学生的化学学习更加丰富多彩。老师可以有效利用绿色化学理念的这一重要特征对学生进行施教,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更容易接受绿色化学理念的一些指导思想。

例如: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化学课堂,让学生深入大自然、深入实际生活,对一些环境问题进行实际考察。在考察过程中老师要将造成污染的原因对学生进行详细解释,让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同时,老师还要能够为学生设下悬念,让学生从已经掌握的化学知识出发,找出能够有效解决污染问题的方法,实现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接轨。这些都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态度,同时也起到了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作用。

第9篇:绿色环保知识范文

[关键词]环境教育;绿色大学;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4-0016-02

大学在高速发展黄金期,许多大学抓住机遇改扩建校园。然而,校园环境优美的背后也有令人担忧问题,如校园建设不能将环境哲学、生态伦理学等因素融入其中。这都影响了大学可持续发展。诸多有志之士提出建设绿色大学理念。

一、绿色大学综述

(一)绿色大学内涵

“绿色大学”是指,大学在实现基本功能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为指导思想,以培养有生态道德人才为核心,在学校教学、科研、日常管理等工作中纳入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内涵,全面提高环境素养新型大学。

(二)创建绿色大学必要性

1.创建绿色大学是全球高校共同选择

21世纪是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世纪。面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发挥积极作用。学校有大量建筑存量,是耗能大户。大学扩招使学生数量激增,年轻人对电脑空调等设备依赖,导致校园能源与资源消耗需求增加。鉴于自身能源资源压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许多高校采取措施,开展绿色校园创建。如,哈佛大学“绿色校园行动计划”。

2.创建绿色大学,是建设美丽中国必然要求

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战略任务。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迫切需要相关专业人才与科技支撑,需要推进我国绿色大学发展。

(三)我国创建绿色大学实践与反思

1.我国绿色大学创建的实践

(1)绿色大学创建成果

1998年,清华大学首先提出创建绿色大学,很多高校也结合实际探索取得一些成效:一方面,开设绿色课程,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到课程中。另一方面,重视校内外绿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绿色行动。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组织学生野外实地考察。

(2)绿色大学建设中的问题

一方面,未认识到建设绿色大学意义。参与学校总体数量少;环境教育一般仅以选修课、讲座形式出现,不是课程体系必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绿色大学建设缺乏长效机制。虽然有的高校设置了组织机构,但大多是临时的;人员配置缺乏结构合理性,不能有效组织与协调绿色大学系统性创建工作。

2.对于我国建设绿色大学的反思

(1)理解建设绿色大学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是治国战略,关系民族未来。高校应承担使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者、引领者和示范者。

(2)明确绿色大学色内涵

第一,培养绿色人才。它是建设绿色大学根本目标。开设生态文明课程,进行环境教育课外实践。通过课内、外教学,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锻炼环保技能,增强对人类可持续发展责任心和使命感。第二,建设绿色校园。学校要在水、电等系统建设和环境绿化方面,节能、节水、节电,做好再回收与利用,使校园起到教育与示范双重作用。绿色校园是推广清洁技术示范区,精心规划生态园林景观园区,在其中能感受到学校事业与环境协调发展氛围。

(3)建立健全绿色大学建设长效机制

第一,国家应制定法律政策,为绿色大学创建指明方向、提供政策支持,将绿色大学发展纳入有序轨道。第二,社会应成立学术团体召开研讨会,研究问题解决方案。召开全国绿色大学论坛,交流经验。第三,学校应把创建绿色大学纳入长期发展规划,科学设置组织领导机构、配备专业人员。

二、环境教育的综述

(一)环境教育的内涵

“环境教育”是指,在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时代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培养具有环境保护知识、环境保护技能、高度环境保护热情的新型人才新型高等教育。

(二)国际经验

1972年召开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推动了世界环境教育发展。美、日、澳等国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

1.科学环境教育层次体系

(1)中小学生环境教育

中小学阶段是培养人认识、热爱并保护环境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很多国家不设专门课程,是综合有关课程(生物、地理等)和校内外活动(参观、旅行等)进行环境教育。美国中小学环境教育课采用“自然学习”、“户外教育”方法,让孩子置身自然中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壮丽,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与情感。

(2)高等环境教育

根据培养对象和目标不同,高等环境教育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教育,培养为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另一类是非环境专业教育,对非环保专业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其在环境知识、意识与技能方面有所进步。加拿大41%的大学开设环境专业课程。许多高校建立了环境院系或密切相关的地理学、生物学等院系。

(3)推进全民环境教育

通过普及型、通识型环境教育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是贯彻环境保护最有力措施。瑞典人环保意识较强,垃圾分类工作很完善,家庭生活中的节水、节电行为随处可见。

2.重视环境教育立法及机构建设

1970年美国制定《环境教育法》。联邦政府教育署设置了环境教育司,由政府支出大量资金,来支援环境教育课程开发研究、实施与评价,等。

3.管理环境教育项目,经费投入稳定、多元

国外环境教育法详细规定环境教育资金投入,建立由国家投入和民间支持资金来源。美国国家环境教育法规范教育经费来源、申请者资格等,强调美国环保局要建立程序监督评估项目实施,确认项目质量和是否继续支持有关项该目。法律调节下的稳定、多元经费投入机制,为美国环境教育提供了坚实经济基础,这是美国环境教育发展关键因素。

4.强化环境教育师资培训

开展环境教育需高素质师资队伍,这需要高质量教师培训,它要培养教师两种能力:专业教育能力和环境教育能力。1992年,芬兰教育部选择加瓦斯卡拉大学作为实施基地,开展“两步走”远距离教学模式:从全国大学和培训学校抽出1至3人参加培训,建立培训教师课程体系;然后建立上述受训人员地方学习小组,对其他受培训教师进行培训。参加培训教师,不仅可以学习运用新教学方法和新教学课程,而且还可获得个人环境知识与环境价值观和责任感。

三、开展环境教育促进绿色大学建设

绿色大学是渗透生态环保理念新型大学。环境教育是顺应时代潮流、反映时代要求新型教育,通过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向学生普及环保知识,提升学生环保实践能力。开展环境教育对建设绿色大学有重要作用。

(一)环境教育是培养绿色人才基本途径

建设绿色大学,根本目标是培养绿色人才。要靠环境教育来培养具有丰富环保知识、实用环保技能、高度环保热情的新型人才。环境教育是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人才教育形式。目前在校大学生,尤其环保专业学生,他们中很多人未来将成为直接或间接环境资源决策者,而决策取决于他们决策意识。科学决策意识养成要靠教育。当这些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用言行感染带动周围人,影响周围人价值观,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二)他国绿色大学成功要素之一是环境教育

美国高校在建设绿色大学方面走在世界前列。重要经验是重视环境教育,设置科学环境教育课程。美国环境教育课有两种。一是环境研究主修课,环境专业学生研究环境,约96.5%的“绿色大学”提供环境研究类学位。二是更广泛意义上环境教育,是针对非环境专业学生通识教育,16.7%的绿色大学将环境教育课作为必修课程。这种面向非专业学生环境教育,不仅讲授环境知识,还通过教师与学生调查或资料搜集等环境行动,把周边环境问题纳入环境教育课程体系中。它不是单纯知识理论体系,而是环境教育课程的日常化和生活化,把环境教育置于现实生活中。如此设置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学生思考环境问题,采取绿色行动。因此,它是高校全面推进“绿色大学”建设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崔志宽,李建龙,李卉,李天.建设绿色大学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分析.[J]绿色科技,2013(7):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