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孩子抑郁心理自我调节范文

孩子抑郁心理自我调节精选(九篇)

孩子抑郁心理自我调节

第1篇:孩子抑郁心理自我调节范文

如今,大批80后已经成为妈妈或准妈妈。据了解,对自身是独生子女的80后而言,产前、产后抑郁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孕产期心理疾病,特别是现在80后的职场女性,更是面临着高比例的产前、产后抑郁,产前、产后抑郁已成为社会问题。怀孕了,本来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为什么准妈妈们却抑郁了呢?

9月10日是第9个“世界预防自杀日”,自杀已经成为15岁到35岁人群死亡的首因。调查表明,自杀的女性是男性的3倍,中国女性的自杀率为全球第二,而因产前、产后抑郁自杀时有发生,自杀成为女性生命的一道坎。

在“世界预防自杀日”到来之际,本期特别邀请女性嘉宾凌雁、章晓丹、茵菲和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彭超英女士、太钢总医院妇幼所所长康平女士共同作客《会客厅》,共同关注产前、产后抑郁症,和准妈妈们一起迈过生命中的这道坎,让她们拥有一片蓝天。

凌雁,32岁,曾患“产前抑郁症”

婚后我有过几次流产史,7个多月前,32岁的我,得知怀孕的消息时,我和先生兴奋得好几天都睡不着,然而快乐的情绪并没有延续太久,在短暂的兴奋后,一直被恐惧和担心笼罩着,因意外妊娠,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孕前因流感,曾服用过可致胎儿畸形的药物,再因家族曾有血友病史,总担心宝宝会不会因药物导致出生缺陷,会不会遗传血友病。为了怕腹中的宝宝受到电脑辐射,我辞去了工作,总担心万一孩子有问题,所有的辛苦就都白费了。尽管产前做过筛查,可还是不放心,晚上经常被恶梦惊醒。孕期反应很严重,血压有点高,因为接近高龄产妇,是否能顺利分娩是个未知数;再就是因老公是独子,又是三代单传,婆家想要个男孩。随着产期的来临,对生产过程很恐惧,情绪越来越差,精神和肉体上都很脆弱,经常失眠、头脑昏沉、胃口不好、浑身无力,担心这种坏情绪会影响未来的宝宝,我真想终止妊娠。在这里我要感谢太钢妇幼所的康平所长,是她及时发现我患上产前抑郁症,并给予我及时的治疗,这里也要感谢我的老公和双方父母,在他们的共同帮助下,我及时调整心态,最近做B超,宝宝很健康,产前指标都正常。我要以良好的心态迎接宝宝的到来。

产前抑郁症

康平:刚才凌雁所说的症状在临床上很常见,可喜的是,她能及时发现治疗,未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我们先说说“产前抑郁症”,很多人都知道“产后抑郁症”,生了孩子心情不好,产后抑郁了。几年前,香港女星陈宝莲剖腹产后,跳楼自杀身亡,结束了年仅29岁的短暂生命,她就是受到产后抑郁症的困扰,陈宝莲产前就有抑郁症,曾多次求助于精神科医生;那英在她生下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曾患上严重的“产前抑郁症”,她说:“那些日子每天她不想说话、不想睡觉、不爱搭理任何人,唯一的念头就是想死”;刘嘉玲终于在44岁时怀孕,担心高龄产妇给宝宝和自身带来的风险而患上“产前抑郁”,她说产前一次在买鞋中,竟连试15双鞋。

大部分人对“产前抑郁症”和其严重性知之甚少。在整个怀孕、生产、育婴过程中,抑郁症状随时都可能来袭,“产前抑郁症”的危害性远远大于“产后抑郁症”,严重的话,甚至还会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如自残、自杀等,累及胎儿的性命。近几年产科抑郁症的高发病率及危害性,提示临床医务人员要充分重视这种疾病。女性从怀孕起,在心理上应及时调节,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宝宝的到来。

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产前抑郁。产妇在孕产期生理变化是引发产前抑郁一个重要原因。除了交感神经系统的变化以外,孕产妇体内的雌激素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而雌激素对人的情绪有很大影响,雌激素低时,人的情绪就容易波动、不安、低落。一般在怀孕的前3个月及后3个月比较明显。在前3个月可表现为恶心、反胃等早孕反应的加重,并有厌食、睡眠习惯改变、注意力下降、烦恼易怒、哭泣等;后3个月可表现为持续加重的乏力,睡眠障碍及食欲下降,对胎儿健康的担忧,担忧分娩过程等。

彭超英:产前抑郁心理容易出现波动,情绪容易低落。如果调节能力差的女性此时没有得到适当照顾,心理压力过大,就可能在临床上表现出躁狂、抑郁、精神分裂,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和幻觉,以致发生难以预料的意外事件。

在此,我想提醒准妈妈们,抑郁症的症状包括易疲劳、食欲不振、缺乏活力等,这与怀孕的正常反应非常相似,所以很多孕妇便忽略了这一问题。对于有这些危险因素的孕产妇,应该在产前及产后早期接受抑郁症的常规筛查,警惕产前、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康平:预防产前抑郁自我调节很重要。

做好怀孕计划,妥善安排生活与工作的关系。主动规划职场生涯,避免因突然怀孕而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产前应该对分娩和产后的卫生常识有所了解,积极面对妊娠,分娩时不要过分紧张。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调整好情绪,学会自我调节,做好心理、角色的转变,做好迎接新生命到来的准备。

适当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如短途旅游、做孕妇操等,参与一些社交活动,听音乐、散步等方式调节心情,使之放松。

保持充足的孕期营养,保证充足睡眠。

妈妈们可以多和同龄、同期怀孕的孕妇多交流,请教怀孕、育儿经验。不妨通过网络等渠道,参加一些主题俱乐部、沙龙之类的活动,也可以缓解焦虑抑郁。

借此机会,还想和准爸爸们说几句,你的行为对妻子整个孕期非常重要,丈夫应该更关爱妻子,关注妻子的心理变化,减少不良刺激。尤其是分娩阶段,一定要多陪陪妻子,最好能在生产前联系好分娩时的医院,提前准备好妻子住院分娩需要的资料,提前做好住院及出院物品的准备,布置好出院后的家庭环境,安排好交通工具,这些都让准妈妈们有安全感。减轻对分娩的恐惧。一旦发现妻子患有产前抑郁症,应该马上找心理医生或者妇产科医生,及时治疗。

章晓丹,29岁,曾患“产后抑郁症”

研究生毕业后,通过激烈竞争,我如愿以偿地在一家外企当上公关部部长,今年6月宝宝也降生了,宝宝很健康也很可爱,可以说“双喜临门”。

我是剖腹产,产后身体很虚弱,伤口很痛,奶水也不多,婆婆照顾我的月子,婆婆是闽南人,在饮食有很大差异,胃口和食欲都不好。为了宝宝,尽管奶水不足,我还是坚持母乳喂养,一晚上还要起来喂奶粉、喂水,影响睡眠,又患上便秘,这个月子做得很狼狈。这时,听说公司要重组后上市,我很焦虑和担心,我辛苦奋斗来的工作岗位会不会就此被取代?从孕期到哺乳期,前后可能要有2年左右,这么长时间脱离竞争激烈的职业环境,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跟得上社会的节奏?对未来的担忧,想到抚养孩子的艰辛和自己身体的不适,心里很委屈,这一切都是孩子引起的,这一切都应归咎于老公。我和老公是大学同学,感情很好,月子里总是没来由的和老公吵架,一次在争吵中,居然动手打了老公,还想过要自杀。

内心的焦虑使我的精神过于紧张,从而出现了许多不良的幻觉,感觉整个人都快崩溃了。

前几天媒体报道,北京一位年轻妈妈,女儿才4个月大,因严重的“产后抑郁症”跳楼身亡。

回想起来,其实我产前心情就很抑郁,不过没那么严重,也就没引起注意。要说我还是幸运的,就在我处于崩溃之际,《人人健康》杂志举办了这次座谈,彭大夫和康大夫给了我及时的治疗,想想“产后抑郁症”的危害真有些后怕,幸好也只是擦肩而过。

产后抑郁症

康平:结婚、怀孕、生子都属于应激事件,同时也是压力的来源之一。怀孕之后,生活方式就开始发生变化,一些小事往往会让孕妇产生困扰,难以适应。产后妇女情感处于脆弱阶段,特别是产后1周情绪变化更为明显,这种严重抑郁症状的出现与产后荷尔蒙水平迅速降低有关。怀孕期间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逐渐增高到峰值,较孕前增长了10倍。分娩后的3~5天内其水平逐渐降至基础水平。研究显示,孕激素下降幅度越大,产后抑郁的可能性越大。通常有烦躁、情绪低落、不明原因的哭泣、易怒、对生活失去信心,自我评价下降,与家人、丈夫关系不协调等心理社会功能下降的表现。

产妇的过度焦虑和抑郁可导致一系列生理、病理反应,如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以及其他内分泌激素的改变,可致子宫收缩减弱、疼痛敏感、产程延长、出血增多,进一步加重产妇的焦虑、不安情绪,成为产后抑郁症的促发因素。还可伴有恶心、头晕头痛、胃部烧灼、呼吸心率加快、心悸、出汗、耳鸣、头晕等。还常有早醒或入睡困难、泌乳减少等躯体症状,严重者甚至伤害婴儿及产生自杀倾向。

1994年,美国精神学会制订了产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具体为,产后4周内发病,病情持续两周,且具备下列症状中的5条或以上:

1.出现抑郁情绪;

2.几乎对所有食物都失去兴趣;

3.食欲大增或大减;

4.睡眠不足或严重失眠;

5.精神焦虑不安或呆滞;

6.疲劳或虚弱;

7.不恰当的自责或自卑,缺乏自信;

8.思想不集中,综合能力差;

9.有反复自杀倾向。

产后抑郁症常发生于以下人群:

1.未满20周岁的产妇;

2.未婚的单亲妈妈;

3.收入少、经济状况差、居住条件差的产妇;

4.产妇本人出身于单亲家庭;

5.产妇本人在童年时期,因父母照顾不周而一直缺乏安全感;

6.产妇在怀孕期间,同丈夫关系不好或缺乏家人的关心;

7.产妇受教育程度不高;

8.孕前或怀孕期间,常出现情绪失控的现象;

9.可以深谈或依赖的家人或朋友很少;

10.怀孕或产后期间生活压力太大。

彭超英: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首先要积极面对妊娠,了解妇女妊娠中身体各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分娩后要补充足够的营养,保证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产妇应早睡,尽量和孩子的起居时间保持统一。要调整好情绪,多和丈夫、家人朋友交流,正确面对孩子降临后的一系列问题,家人应多关注产妇心理变化。做适量的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可以转移注意力。家属应对产妇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一旦发现产妇的抑郁症状超过一个月不能消除,最好及时就医。

对于女人来说,怀孕是个挑战。据初步统计,产后抑郁的母亲达到20%以上,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抑郁的新妈妈,主要是几方面的压力造成的。

对于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的80后来说,心理上还未完全断奶,初为人母,没有经验,没有调整好角色,独立面对风险、抗风险能力不足,从小没吃过苦的她们对分娩时的疼痛感到恐惧和紧张,使得孕妇变得情感脆弱。

女性从成长到结婚、怀孕和生育之前,几乎一直都是家庭的中心,尤其是怀孕期间,父母、丈夫、公婆的宠爱集于一身,孩子出生后,全家人的关注重心忽然由产妇转向新生儿,也会使产妇情绪失落。这是独生子女群体独有的心理特点。

育儿技能不足,产生无助感。母乳喂养遇到挫折,比如说母乳喂养的不成功、乳汁少、发育异常等情况,休息不好,担心产后宝宝出现问题或者患上其他疾病。

随着职业女性队伍的不断壮大,女性承受着来自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工作和生育的冲突,对于生育前景的担忧,抚养压力的增大等等,会让她们在怀孕初期就开始担心小孩的教育、医疗、食品安全问题等。

再就是来自家庭关系的压力。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开始组建家庭,还有一些准妈妈在怀孕之后,总是担心老公会因自己怀孕发胖、变丑而冷落自己,这种担忧让她们情绪更加低落。

随着新一轮生育高峰带来的抑郁潮,呼吁产房要重视专业心理陪护。我院接诊的大多数抑郁症产妇都是重症患者,她们是在病情严重得失去自知力的情况下,才被家人送来的。家有产妇的人应该充分了解产妇产前产后将会产生的情绪变化及其后果,不要只顾孩子而忽略了产妇的心理变化。多给予产妇关爱,及时沟通和开导,减少不良刺激,使之保持愉快心情和稳定情绪。

遗憾的是,在我国,产妇分娩后,往往其对发生的心理变化不够重视,也羞于寻求一些心理咨询帮助。

产后发现产妇有抑郁表现,应及早进行积极干预,首选心理治疗。该疗法对胎儿影响极小。重度抑郁者考虑接受辅助药物治疗。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产前抑郁对宫内宝宝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在我们接诊的患儿中有些抑郁症患儿,往往母亲就有抑郁症病史。有研究提示,母亲持续抑郁会增加其孩子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使智力不能得到充分开发,从而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据临床研究发现,孕妇在怀孕4~10周情绪过度不安,可能导致胎儿口唇畸变、出现颚裂性兔唇,还可导致胎盘早期剥离,甚至造成胎儿死亡。此外,当情绪不安时,胎动次数会较平常多三倍,甚至高达正常的十倍,如胎儿长期不安、体力消耗过多,出生时易低体重,在怀孕期的情绪长期受到压抑,婴儿出生后往往出现身体功能失调,特别是消化系统功能特别容易出现紊乱。

茵菲,28岁,好好珍惜这段时光

第2篇:孩子抑郁心理自我调节范文

思珊的丈夫说,自己只是陪同,心病都在妻子身上,让我好好和他妻子谈谈。思珊告诉我,自己生下孩子后,丝毫没有体验到当妈妈的快乐,每天总是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有时还会莫名其妙地伤心落泪。晚上更是难熬,一关灯她就精神紧绷,总觉得屋里的某个角落有双眼睛在盯着她跟宝宝。丈夫担心她,劝她不要想太多。可越是这样,她越是觉得老公不高兴,甚至担心老公不再爱她,不要她们娘俩。

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生了一个女儿,让她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没脸见人。很明显,这又是一例因为“生育性别偏好”而导致的产后抑郁状态。

一些产妇在生产后确实会出现抑郁状态,有的消沉、悲伤、郁闷、压抑、紧张、疑虑、内疚、恐惧;有的呆坐无语,无故哭泣,严重自责,并伴有失眠、易倦、食欲差、不能集中精神、性情暴躁等;有的对家人的态度很敏感;有的担心小宝贝会出意外;有的对小宝贝失去兴趣,产生伤害小宝贝的念头;有的还会出现自杀的想法和行动,等等。严重者会构成产后抑郁症。

那么,导致产后抑郁状态的原因有哪些呢?一是生理原因。妊娠、分娩引起内分泌急剧变化,以及分娩带来的不安和体力消耗,都会导致抑郁状态出现。二是心理原因。一方面是心理素质较差,另一方面是心理压力过大。心理压力是导致产后抑郁状态的重要原因,在造成产妇心理压力的诸多因素中,生育性别偏好是一个重要因素,它反映的是某种有关生育的心理倾向。如今在一些地方,产妇生女孩依然会受到歧视,从而导致产妇出现抑郁状态。这时,家人做好心理疏导是十分必要的。沟通了上面的意思,我准备与思珊的丈夫谈话,以争取她家人的配合。

思珊马上拦住我说:“不用和他谈,都怪我自己,怪我自己瞧不起自己。我是个重男轻女的人,一直想要个男孩。生产那天,产房喜讯不断,其他产妇都生了男孩。婆婆和丈夫闻听此言,不禁喜形于色。我知道他们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期盼着我也能生个男孩。哎,我怀孕的时候,婆婆有事没事就问我,晚上做什么梦,想吃什么东西。她还总是说,生男生女都一样,生女孩更好。我觉得婆婆是怕我生不了男孩才这么说的。临产前,婆婆准备给我1000元表示心意。等我生完孩子后,婆婆却给了我2000元。接过婆婆的钱,我一点都高兴不起来,感觉压力更大了,心想,生男生女还是不一样,要不她干嘛多给我1000元!老公也是一个劲儿地哄我,可我总觉得他心口不一。每逢亲友邻里夸孩子惹人爱,夸我是个好媳妇时,我总是觉得人家话里有话,在嘲笑我生了个女孩。”

思珊生了女儿后,家人明明对她热情有加,可她为什么还会出现产后抑郁状态呢?

一是心理内化机制让她形成了强烈的生育性别偏好。内化就是把外部社会影响转化为内部自我心理的过程,把社会重男轻女的性别歧视观念转化为个人的内部心理倾向,从而形成了要生男孩这一生育性别偏好。

二是心理投射机制让她对他人的言行形成主观猜疑。所谓心理投射就是凭主观想法推及外界事实。人常常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别人身上,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这样想,别人也是这样想的。思珊自己希望生个男孩,生女孩后深感自卑,进而使这种自我否定的心态投射到别人身上,于是,对别人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都认为是一种否定的表现,以至于她总是感觉有一双否定的眼光在盯着自己和孩子。

在上述心理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思珊给自己制造了过大的心理压力,因而导致了产后抑郁状态。难怪思珊说,怪自己。

怎样避免因为生育性别偏好而导致的产后抑郁状态?

首先是加大社会的工作力度,营造健康的生育心理环境。事实上,有关方面关于生育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在社会上已产生积极的效果。人们的生育性别偏好也逐渐淡化,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但是,一定要生男孩的生育性别偏好依然存在。因此,社会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更好地贯彻落实生育政策。

其次是家庭成员间应增进心理互动,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家人要破除性别歧视的陈旧观念,淡化生育性别偏好,正确对待生女孩这个事实,尤其是丈夫,要关心体贴妻子。另外,家人不要矫枉过正,要避免反向作用。反向作用是指以和内心意向相反的态度或行为,来处理不能被接受的欲望或冲动的心理机制。比如思珊的婆婆和丈夫,心里多少会有些遗憾,于是在不知不觉间出现了反向作用的心理,表现为过度的甚至反常的热情。这反而加重了思珊的心理压力。如果心有遗憾,不妨实话实说,把心中的遗憾用恰当、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而后面对现实,该照顾孩子的照顾孩子,该照顾产妇的照顾产妇,这样才会减少产妇的压力。

第3篇:孩子抑郁心理自我调节范文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妇科;护理经验

产后抑郁症也叫产后忧郁症,主要病因由孕妇分娩后生理及心理上的变化而产生[1]。研究表明,超过半数的妇女在婴儿出生后会出现一段抑郁期,即“Babyblues”,多数健康女生为期较短或症状不明显,出现轻微的情绪不稳定等:少数产后妇女(约10%)情绪波动较为异常,归因即为 “产后抑郁症”,患者情绪上表现为疑虑、内疚、恐惧、紧张等,极少数严重的出现离家出走、抛弃孩子、轻生等极端行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近年来收治了3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年龄24~35岁,平均29.5岁,其中,接受高等教育25例,高中以下文化5例;25例为初次生育;顺产18例,剖宫产12例。

1.2病因和症状.

1.2.1发病原因心理因素:首先是妊娠期因素,负面事件对孕妇影响较正常人更大,孕期内负面事件越多,孕妇抑郁症发病率越高。其次是逃避母亲角色,很多产妇都是初产,由于对母亲认识的不足和片面,导致生活压力过大。生理因素:怀孕期间,女性荷尔蒙等类固醇分泌是正常情况的10倍,产后.. 72h内,内分泌急速下降,也是造成抑郁的原因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家族遗传基因和身体疾病也可能给产妇带来负面情绪。家庭因素:分娩时,不同的分娩方式对孕妇影响也不同,通常剖宫产的影响较大。产后调养期内,由于活动受限,缺乏沟通,也是产生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2]。

1.2.2发病症状产后抑郁症的病状与一般抑郁症相类似,特征为情绪低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下降,且持续时间较长。主要表现为:少言寡语,易忧伤发怒,不爱进食,不愿活动,长时间失眠,对婴儿厌烦、冷漠,身体康复缓慢。严重的患者,心情常感到压抑,自我评价低,自暴自弃,对周围产生敌意,失去信心,甚至出现绝望,出现精神紊乱或自杀倾向。

1.3护理方法当产妇出现抑郁症的情况后,医院应该高度重视,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更需要从患者的身心等多方面去了解和护理患者。

1.3.1心理辅导 关心体贴产妇,对负面情绪做缓慢纠正,鼓励产妇多交友、多交流,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倾听其内心的烦恼和忧虑,根据不同情况,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知识,给予恰当的心理辅导。同时需要家减轻心理压力,增加自信心[3]。同时需要加3庭成员的充分关注.了解其重要性,避免对产妇的精神刺激,多做感情沟通。营造温馨、愉悦的家庭气氛[4]。

1.3.2饮食起居创造舒适的环境,给予良好心情。产妇的饮食需合理,避免刺激性食物.并且保证优质的睡眠。

1.3.3减少压力帮助产妇照顾婴儿,教育相关知识,加快角色融入,增加生活乐趣[5]。

1.3.4加强关注对症状较轻或症状有所减轻的患者,不能放松护理,及时发现产妇的异常活动,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出院后保持定量随访工作,保证治疗效果[6]。

2结果

经过医生和护士的精心治疗和护理,30例抑郁症患者都顺利康复,3~5d内走出心理阴影区,7d左右融入母亲角色,找到当母亲的乐趣,并于20d内健康出院。

3讨论

产后抑郁症是妇产科较为常见的心理异常,不仅影响自己的健康,严重的还危及家庭和孩子。对待产后抑郁症只有足够重视,采取主动治疗.才能帮助患者顺利度过这一特殊的生理期。怀孕期间产妇自身心理和生理的调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会掌握一些心理调节的知识,及时改善自己的情绪;在无助或寂寞时,主动求助,获得他人的关注;合理利用时间,调节作息,不能因为孩子而忽略了自己;适当做一些运动,帮助身体的恢复;时刻找一些亲人和朋友,进行温馨的谈话和倾诉,道出自己的烦恼;自己也要学会欣赏自己,获得自信;饮食上除了补养品外,适量摄取清淡的食物,由内而外调节心情。

本文主要通过对产妇心理、生理和家庭几个方面的疏导,使产妇学会自我调节,适应作为母亲的角色替换,树立自信,负担起自己的责任,加强自己的生活能力,适应新生活,同时通过家庭的配合,降低抑郁症的发病概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会莉.48例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当代医学,2009,15 (19):144―145...

[2]周桂云.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及护理措施[J].医学信息下旬刊.2009.4:134―134.

[3]陈晓莉,刘俊梅.初产妇的心理特征[J].中国临床康复,2003,21(7):3000.

[4]王宏伟.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和护理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2010,7 (9):148.

第4篇:孩子抑郁心理自我调节范文

抑郁症,是以情绪异常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患。抑郁时人的心境与悲伤相似,但较持久,病人轻者情绪低落,忧心忡忡,整日愁眉不展,唉声叹气;重则忧郁沮丧,悲观绝望,自我评价甚低,自责自罪,生趣漠然,世界不美好,到处是灰色。抑郁症症状与正常的情绪低落的区别在于:①程度和性质上超越了正常界限,病人常有强烈的自杀、自残意向;②可具有自主神经或躯体性伴随症状,如早醒、便秘、厌食、消瘦、精神萎靡等,此外,还有精神病症状或神经官能症的表现。因此,抑郁症是一组疾病的总称。那么莉莉是怎样与“抑郁”结缘的呢?她从家乡来到北京,在来不及调整心态以适应新环境的情况下,在低起点上,便开始加倍努力学习,然事违人愿,此时,莉莉满面悲苦,自卑感已产生。挤进重点中学择校生的行列后,小莉莉早出晚归,以更顽强的毅力,加倍拼搏,但与高水平的同学竞争,她依旧力不从心,成绩仍是后几名。这种恶性刺激,使她形成了“特别累,别逼我了”的忧郁沮丧的心理定势。而省吃俭用请家教、超负荷的学习。其结果仍是成绩很低!面对残酷的现实,小莉莉悲观绝望、“自责自罪”,患上了心因性抑郁症,终于以断指自残来摆脱令她恐怖的竞争环境!在升学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像莉莉这样的情形应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

患有心因性抑郁症的孩子,其心理或性格往往有缺陷,生活适应能力不强,因此平时应注意“防患于未然”。据此,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消除隐患,防范未然 在不良环境中,孩子出现较持久的情绪低落、忧心忡忡、整天愁眉不展、唉声叹气时,特别是孩子发出:“别逼我了”等求救声时,家长应提高警惕,检查自己的行为,并多与孩子沟通。

(2)正确评估,因材施教“知子者,莫过其父”,要正确评估自己的孩子,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和条件,因材施教,不断调整目标和期望值。在充分发挥孩子特长的同时,要本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平常心态。而拔苗助长,只能将孩子困在失败一绝望的恶性循环之中。从而损害孩子的自信心和潜力的发挥。

(3)建立自信。告别自卑成功的体验越多,自信心也越强,西方盛行的“作业法”对增加成功的体验很有效,其核心是从小从少的任务做起,确保经孩子的努力能获得成功,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不断加强自信,形成良性循环。日本“深层冥想法”能充分运用潜能抑制自卑,方法是配合腹式呼吸,集中想想自己的长处、优势、他人赞美,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拥有更多的自信。

第5篇:孩子抑郁心理自我调节范文

妇科专家林莉随卫生部医疗队到新疆的阿克苏做巡回医疗,在当地一家妇产科医院遇到这样一个病例,一位产后三周的妇女阿依古力总想掐死自己的孩子,使得家人不得不限制她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并将她视为神经病送到医院治疗。

林莉见到阿依古力的时候,她正在和姐姐抢夺自己的孩子,姐姐一脸的惊恐痛苦,而阿依古力却毫无表情,就像想讨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一件东西,见人家不给,便无所谓地站在一旁,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阿依古力的情况十分严重,她不吃饭,也睡不好觉。常和姐姐说孩子是自己的惟一希望,她非常害怕因为自己而伤害了孩子。

林莉向病人做了自我介绍后,询问她什么地方不舒服。病人头也没有抬,只是耸耸肩,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林莉蹲下,仔细看她帽子下的那张脸,问道:“你能和我说几句话吗?”

她终于开口说道:“我满脑子都是些可怕的念头。”

“什么样的怪念头?”

“想的全是我的孩子。”

“这样有多长时间了?”

“就是这一个月左右的事。”

停顿了片刻,她接着说:“我总是听到一个声音悄悄地对我说要弄死我的孩子,说他是一个邪恶的婴儿,当然,我不是每次都相信。”说着她将面颊贴近墙壁,好像又在接听那个怪声音。

确切地说这不是产后抑郁症,而是产后精神错乱。这位妇女需要住院治疗。

林莉知道,妇女生完孩子后最有可能出现心情不愉快。产后忧郁通常出现在产后的头几周,因为婴儿的到来给女人世界带来了混乱。不过这些忧郁和情绪不稳定造成的那种坏心情不同。产妇可能一会儿觉得“一切全乱套了”,“我是不称职的母亲”,转眼之间,又觉得自己站在世界之巅,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少数妇女在分娩4个月后出现精神忧郁状态,开始有时语言迟缓、情绪低落、饮食减少、流泪、悲伤、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以后可有明显的焦虑和激动。天黑后感到室内憋闷、压抑恐惧,有严重的自卑感甚至罪恶妄想。厌恶新生儿,无端惧怕婴儿会遭受损害,偶尔发生伤害新生儿行为萌发离婚和轻生念头。产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绪波动呢?原因还不清楚。有人怀疑可能是性激素和调解压力的激素紊乱所致,但是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关系,也没有得到证实。

详细了解后得知,阿依古力的性格极为内向,就是和家人和丈夫也很少交流。婚后因习惯性流产直到三年前怀孕第三胎时生下一女孩。因为丈夫是婆家唯一的男孩,所以这次生产全家都盼是个男孩,听说怀孕三个月后就能分辨性别,公公婆婆挖空心思地让儿媳去做B超,明明说是男孩的,没曾想生下的却是女孩……阿依古力的丈夫老实麻木,凡事没有主见,全听家里人做主。阿依古力在生产前出现过焦虑、忧郁等症状,可丝毫没有引起家人关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和其他疾病一样,产后抑郁症也不是一朝一夕就罹患的,它也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各种致病因子在患者怀孕之初或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预料到谁会在产后发病。许多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生化结构在怀孕之前实际上就已经非常脆弱了,分娩后各种因素的影响只是触发了它的调节失衡。

大约每5个产妇中就有一个会出现严重的产后抑郁症。值得庆幸的是产后精神错乱的病例非常少见,只占产妇人数的千分之一二的样子。这种疾病大多出现在产后几天或几周之内,通常与其他精神疾病有关系。林莉还接触过一个类似的病例,那位产妇在产后第五天出现精神错乱。林莉去找她谈话时,她的情况比阿依古力还糟,脾气极坏,狂躁不安,已经失去了理智。奇怪的是,她不仅没有精神病史,婚姻生活也幸福,还是旅游业的女强人。毫无疑问,想做母亲的妇女,如果有诸如抑郁症、狂躁症或精神分裂症的病史,家人在她产后就应格外注意,不要施加些许的精神负担,情绪一旦出现异常,如经常感到“悲伤难过”、“生活布满阴云”、“筋疲力尽”、“过度敏感”、“锐减”,都应及早就医,避免病情一味发展。

患产后抑郁症的妇女非常需要家人和社会的理解和重视,尤其是丈夫的体贴、关心十分重要,要及时开导并排解产妇忧虑的问题,经常有户外活动,多与亲朋好友沟通交流,将心中郁闷块垒,一吐为快。如经心理治疗无效和症状日趋加重,需服药治疗,帮助大脑对其生化结构进行重新调整。

让人欣慰的是,在药物和心理两方面的调治下,产后抑郁症患者大都重新对生活充满希望并使自己的生活走向正轨,当然,一旦导致精神分裂,治疗起来就有些棘手。

治疗这种精神疾病的第一步措施是让病人接受住院治疗,把她的孩子放在安全的环境。下一步针对症状进行治疗,可能要使用安定药和镇静剂。

第6篇:孩子抑郁心理自我调节范文

围产期是指女性妊娠期和产后恢复期(产后28天)。

生育虽然是育龄妇女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对孕产妇来说,毕竟是一次巨大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应激过程。她们在经历怀孕、分娩、产后恢复及哺乳婴儿等一系列生理过程时,一方面要经受体内激素水平的不断改变,如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孕激素和泌乳激素的增高等,内环境要为此作出极大的调整;另一方面在心理上又面临着新的社会角色的考验,如妊娠后对母亲角色的认识,对承担家庭责任的认识,对担当母亲角色与职业冲突的认识和如何对待孕期夫妻之间性方式等,都是孕妇面临的问题。尤其是第一个孩子将要来临的时候,角色问题更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围产期女性面临自身角色的转换,丈夫的角色认知和家庭面对即将出生的孩子的态度,加上经济状况以及产前的物质准备等诸多压力,往往容易出现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失调,导致情绪障碍,这就是围产期抑郁症。围产期抑郁症分为妊娠抑郁症和产后抑郁症。

妊娠抑郁症

多发生在怀孕3个月内的女性。常见的发病原因有:①心理社会因素:应对角色转换、家庭期望、经济准备、家庭关系等因素的态度消极;②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与神经介质分泌水平改变有关;③与孕妇过于关注胎儿正常与否的焦虑有关;④曾患有抑郁症病史的女性在妊娠中容易复发。

对于轻度的妊娠抑郁症,可以给予心理支持和情绪的调整。中重度的抑郁是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的:在3个月内应避免药物的应用,3个月后的治疗也必须在医生的指导和对胎儿的检测下进行。同时,鼓励孕妇积极参加由医院或妇幼保健院举办的孕期培训班,及时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并增加与其他准妈妈之间的交流。

产后抑郁症

发病通常在产后6周内。发生率较高,约10%~16%,并有50%的产后抑郁症没能被发现。

常见病因是:因分娩体内性激素及内分泌的改变,泌乳激素的增高,活性维生素B6缺乏等;分娩后生活压力增加,如婴儿喂哺有困难;因照顾婴儿而睡眠不足或失调,导致产妇时常感到疲劳和无力关照婴儿,从而产生自责及负面的想法;产妇有社会隔离感,感觉缺乏家庭关怀和体谅,特别是感觉缺乏来自丈夫的实际帮助。尤其有不良的分娩结局,如死胎、死产、畸形儿,及产妇和家庭对婴儿性别的期望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时,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更高。

社会科学专家还认为,产妇所居住的环境低劣,家庭经济条件差,产后亲属冷漠等,可引起产妇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进而诱发心理疾患。早年父母关系问题、婚姻问题、不良的生活事件、个人抑郁症病史和对生育的矛盾心理,都是常见的诱发因素。

产后抑郁症的常见症状有:①情绪低落、情绪沮丧,经常无故哭泣:②严重焦虑、自责,精力不能集中、紧张、性情暴躁;③失眠,怠倦、疲劳、食欲不振和性冷淡,对所有事物失去热诚和兴趣;④对婴儿无兴趣,漠不关心,不想照顾婴儿;⑤严重者有妄想及自杀念头。

产后抑郁症对产妇及她的家庭和孩子有潜在的严重不利影响。特别是抑郁症造成的母婴连接障碍会损坏孩子的认知功能和情绪管理功能。

母婴连接是指母亲和婴儿间的情绪纽带,包括母婴间躯体接触、婴儿的行为和母亲的情绪反应性。母婴连接不良时,母亲可能拒绝照管婴儿,使婴儿因照顾不周发生伤害,并妨碍婴儿的正常发育生长。

母婴连接障碍的不良影响表现为:出生3个月后婴儿就有情绪的紧张,动作的发展不良;对后期婴儿(12~19个月)的不良影响与母亲产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呈一致性:儿童早期(4~5岁)即可表现出认知功能发展的缺陷,尤其是没有得到良好照顾的男孩。

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及婴儿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到婚姻、家庭。因此,对于女性产后抑郁症,社会、家庭都应充分的重视。

第7篇:孩子抑郁心理自我调节范文

关键词:产妇;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基础和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4-0-02

1 产后抑郁症的概念及临床特征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褥期发生的抑郁症。它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等。它的病史特点是它的发生与许多危险因素有关,涉及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特别是妊娠期的抑郁焦虑情绪与产后抑郁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它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产后2星期内发病,产后4~6周逐渐加重,有25~50%患者可以持续产后六个月甚至更长通常有失眠,焦虑,烦躁,情绪低落,不明原因的哭泣,易怒,对生活失去信心,自我评价下降,与家人、丈夫关系不协调等心理社会功能下降的表现。还可伴有恶心,头晕头痛,胃部烧灼,呼吸心率加快,泌乳减少等躯体症状,严重者甚至伤害婴儿及有自杀倾向。

2 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

内分泌的变化在妊娠和分娩的过程中,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剧烈变化。分娩后雌孕激素含量迅速下降或比例失调,或因胎盘类固醇分泌量突然减少是抑郁发生的生理基础。

缺乏产前指导和孕期保健导致对待身体变化的不适应行为以及相应的心理情绪矛盾的激化,最后导致胎儿的不正常发育。由于妊娠,孕妇的生理发生变化,出现恶心、呕吐等妊娠反应,她们情绪开始紧张害怕,不节制的性生活,造成早期阴道流血,孕囊剥脱等不良后果,加上孕妇对周围环境事物感知敏锐,反应强烈,情绪不稳定,对妊娠又惊又喜,既有做母亲的喜悦,又有对体态的变化、胎儿是否发育正常、是否健康聪明的忧虑,少数孕妇还有重男轻女的偏见,甚至还有难产的恐惧感,如此复杂的心理相互夹杂,通过彼此相关的神经生理,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中介机制来制约全身系统,各器官的功能,直接影响孕妇的身心健康,甚至表现为胎儿内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而严重干扰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新生儿的畸形。

缺乏对分娩过程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医护人员太过激动的行为或不文明的言语会刺激到产妇,会延长产程或导致难产。进入分娩期的妇女,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有时甚至有行为的变态。与平时的意识不大一致。比如(1)期待性心理:在分娩前心情紧张,难以平静,失眠,烦躁,注意力减退,直到分娩结束才消失。(2)恐惧性心理:有些初产妇提心吊胆,一方面来到人地两生的待产室,对环境不熟悉,医护人员都是陌生的面孔,往往产生恐惧紧张心理,看到其它产妇宫缩阵痛,担心自己过不了这关,对疼痛不能忍受,担心难产。(3)忧虑性心理:面对重男轻女的观念,害怕生下女婴受到歧视,家庭不和睦,或因孕期患病用药,担心生下畸形对能否顺利分娩新生儿,是否健康考虑甚多。这些情绪夹杂在一起,严重影响了产妇的认知功能,加速了产妇的身心负担,能量消耗,当医务人员指导其动作时,亦不能很好完成其要求,医护矛盾产生。医务人员的大声指令又会加重产妇的紧张,由此恶性循环产生,延长了产程或最后导致难产。

身心的疲惫,角色转换不良,婴儿的身体状况等都会增加产妇的心理负担。经历过阵痛分娩,体力消耗大,不能胜任母亲的角色,比如喂奶,不能正确看待新生儿的正常生理变化等都是消极信号不断刺激孕妇,加重其情绪的不稳定。

性格特征:性格外向者易于心理平衡,抑郁程度轻,或时间短暂,性格内向者遇到不良刺激容易发生精神抑郁。

经济状况的不稳定:经济状况良好不会为新生儿出生后的一系列费用担心,而经济状况相对较弱的就会担忧婴儿出生后一系列的开销,担心因为经济的原因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教育问题等。

家庭支持系统的不完善,婚姻生活的不如意是产后抑郁的重要影响因素。产妇在孕期和产后均会有暂时的心理退化,即她们的行为变得更原始或更孩子气,情感脆弱,依赖性强。如果父母对产妇态度冷淡,对小孩不冷不热,丈夫对产妇不能体贴对待,不能分忧小孩带来的生活节奏变化,不能从心灵上给予产妇支持,相反有些时候还责骂产妇的依赖心理,这些会极大刺激产妇,把她推向抑郁的深渊。

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不能及时识别产妇的抑郁情绪,没能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导致产妇走向抑郁症。对于产妇所表现的与郁郁寡欢,对任何事情没有兴趣,失眠,焦虑,烦躁易怒等不重视就会影响到抑郁症的识别,导致抑郁的发生。

其它因素的影响:高龄产妇,学历低下,单亲家庭,遗传因素,身体形象改变、职业因素等都会影响产妇情绪,从而导致抑郁的发生。

3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措施

3.1 产前健康教育和孕期的定时检查

妊娠期阶段,产科的护理重点是在于提供教育和咨询服务,为孕妇讲解临床分娩知识、胎儿自我监护方法、营养卫生、母乳喂养等知识,并针对病情进行个体化教育。如对妊高征的患者讲解左侧卧位、间歇吸氧,降低血压、自数胎动的意义和方法。让孕妇了解宫缩规律阵痛的性质及规律,增加自然分娩的积极主动性,为迎接宝宝的出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家庭成员要为孕妇创造一个舒适清静的休息环境和和谐愉悦的家庭氛围,满足孕妇的合理要求,讲解身边亲戚朋友的成功例子,不断鼓舞孕妇,让孕妇对自己充满信心。

3.2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孕妇入院后,由护士安排好床位,稳定孕妇的情绪,介绍医院环境,、陪伴制度、作息制度、床位的医生和主管护士,消除产妇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

3.3 分娩过程中的心理辅导和积极暗示

产程进展过程中,为消除产妇紧张情绪,护士可以通过抚摸产妇额头或者握住产妇的双手等肢体语言,以及和产妇谈论即将出生的婴儿,使产妇得到心理支持,增加安全感,分散其对阵痛的注意力。有些产妇待产时间长,体力消耗大,护士应陪伴左右,利用宫缩间歇时间,鼓励产妇进食或休息,以保证足够的精力和体力来迎接即将来临的分娩,顺利渡过人生最重要的时刻。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可以根据产妇要求放一些音乐。现在比较推崇导乐陪伴分娩,可以减轻产痛,以愉快的心情完成分娩,有利于母亲产后康复,减少抑郁症的发生。

3.4 产后患者的整体护理

(1)当胎儿娩出断脐后,应尽快告知产妇胎儿性别,让其抚摸胎儿,享受做母亲的喜悦。

(2)产妇回病房后,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产妇由于分娩的疲劳,会阴且口的疼痛,剖宫产术后伤口的疼痛及子宫收缩痛等,都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过度的疲劳会直接影响到产妇的情绪。家人尽量给产妇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探视。产后是产妇情绪最不稳定的时期,各种精神刺激都易于激怒,尤其是敏感话题,如:产妇的身材恢复,婴儿的性别及经济问题等,都应该被避免。作为护士,我们应加强护理工作效率,治疗和护理时间要尽量集中进行,减少不必要的打扰。

(3)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使产妇不感到孤独,每个家庭成员都在支持鼓励她,使产妇处于一个温暖的家庭中。家庭成员除了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产妇外,还要倾听产妇的倾诉。帮助产妇从心理上树立信心,及时调整好孕妇的一些不良心态,消除心里的烦闷。不能对生男生女有任何的抱怨。让产妇觉得自己和孩子在家人心目中占有同样的地位。尽量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产妇正确认识社会并提高生活处理难处的信心,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

(4)帮助产妇认同母亲角色,做好母乳喂养指导:主动与产妇交流,关心她们,倾听他们的想法与感受,并指导产妇尽快适应母亲角色,介绍有关母乳喂养和育婴的常识,教会她们护理孩子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帮助照料新生儿。宣传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有关新生儿发生理现象知识,如新生儿黄疸等。同时让产妇得到休息的同时对其自我能力的训练指导,内容包括生活调、会阴护理、及产后自我护理。如有哺乳障碍的产妇,要进行心理分析,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根据其症状逐步解决。指导产妇饮食和营养搭配,保证产妇的营养和能量。

(5)鼓励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子:比如参加产后瘦身协会或者是育儿协会。多与人群进行交流,抒发自己内心的不愉快。现在有一种产后抑郁症患者团体人际心理疗法,在某种程度上有帮助患者走出内心的阴影。

3.5 及时识别产妇在濒临抑郁症边缘的抑郁焦虑症状,以便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或药物治疗

可能由于上述各种措施没能尽善尽美,最终孕妇抑郁症的前驱症状产生:失眠,头痛,对孩子不理不睬等,尤以睡眠形态紊乱最为严重。作为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业务水平,了解更多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便及时观察到患者的心理动态。

可以利用中国传统的民风民俗来关心产妇的各种身心变化。中国传统的“做月子”就可以以亲戚聚会的形式把大家的关心聚集在一起来温暖产妇的心灵。

对于担心自己身材的产妇可以鼓励其循序渐进的进行一些锻炼;对于产妇担心自己生完小孩后不能胜任工作的可以在休息期间自我充电,同事也可以适当提供讯息,帮助其在业务上的提高,同时家人要给与百分百的肯定和支持。

4 小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加,特别是对育龄知识女性尤为明显。近年来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生理内分泌的改变、心理的恐惧、孤独、忧虑、挫败感等消极因素的刺激和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不完善不健全等造成的。多数产后抑郁患者通过心理治疗,家庭支持或药物治疗可能完全康复,但少数病人可变成慢性状态或再次分娩时可复发。这要求家庭要做好孕育孩子的准备(包括身体的健康准备、心理状态的准备、经济状况的准备和家庭支持系统的完善)这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必须做好孕产妇产前、产时、产后的健康教育工作,必须熟悉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能及时的识别产后抑郁的情绪,同时还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从生理、心理上多关心和体贴产妇,使产妇顺利的渡过从怀孕、分娩到成为合格母亲的生理、心理的关键时期!

参考文献

[1] 李荣萍,闫琦,鲁扬.产后抑郁与婴儿气质的关系.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

[2] 许世琴,朱邦莉.产褥期抑郁症发心理护理,现代医药卫生.2006.

[3] 颜秀英.产科抑郁症的诊断与护理.中外健康文摘,2006.

[4] 刘文颖.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调查及护理.当代护士,2006.

[5] 王桂兰.心理护理对孕产妇早期及分娩期的影响.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6.

[6] 荆秀英.围产期的心理护理.中国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4.

[7] 杜艳鸿,袁秀珍.产后抑郁的诱发因素及护理措施.现代护理,2006.

[8] 马琳,郭丽.产后抑郁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现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

[9] 罗巧星.女性抑郁症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

第8篇:孩子抑郁心理自我调节范文

随着网络应用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成瘾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综合征的高发人群。在我国,网民以青少年居多,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日益严重[1]。

1 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507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第十六次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的网民(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至少1 h的中国公民)总数已达1.0亿。其中学生占33.2%,学生平均每周上网4.2 d,14.0 h[2]。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3~5]。网络成瘾者在对互联网上瘾之前,常常已经患有其他的心理障碍,特别是抑郁症和焦虑症[6~10]。沉溺于网络给个体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会造成身体依赖症状,还会对学业、人际关系、经济、职业等造成严重的损害[11]。近年来研究显示,网络成瘾发生率为6%~14%,成瘾者以男性居多。网民呈现低龄化趋势,网络成瘾者的主体是受到良好教育的20~30岁的人群,主要是学生。国内研究报道,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率在10%左右,其中大学生为4%~13%,中学生高达15%。一般认为,程度不同、类型不同的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症状是不一样的,其身心所受的影响也是大不相同的,多是6个类型的混合体,具体包括: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交友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上信息收集成瘾、计算机成瘾以及其他强迫行为(如不可抑制地参与网上讨论、BBS发表文章、购物、拍卖等活动)[12]。

2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性

青少年迷恋于网络以后,推理能力、支配性与智商降低,伴内向孤独、焦虑抑郁、自卑害羞、自负、警觉、情绪敏感、冲动、反社会性(non-conformist)等[13]。患上网瘾综合征(以下简称IAD)后表现为: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的满足,下网后有烦躁不安感,以上网虚拟空间来逃避现实生活环境;否认过度上网给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造成损害;情绪低落,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饮食下降和体质量(体重)减轻,精力不足,运动迟缓,免疫机能下降,自我评价降低,思维迟缓,行为孤僻怪诞,丧失正常的人际关系;一旦停止上网,就会出现急性戒断综合征,甚至有可能采取自残或自杀手段,危害个人和社会安全。

3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3.1 网络全新的虚拟环境为青少年,尤其是那些低自尊、害怕被拒绝、高度需要社会支持、人际交往和自我实现能力较差的青少年提供了实现自身需求的平台,即网络上的某些功能满足于青少年的某些生理需求,如社会支持、性满足、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形象等[6]。

3.2 高焦虑、低自尊、抑郁、自我概念不明确者容易网络成瘾。即人格特质因素,往往也是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内在心理根源。综合多项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患IAD的个体在人格特质方面往往具有敏感、抑郁、脆弱、多疑、焦虑、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自制力差、性格孤僻、认知能力差、缺乏自信、悲观、逃避现实、自卑、成就感低等。具有以上人格特质的青少年一旦上网,容易导致网络成瘾[1]。

3.3 认知不良、抑郁和网络成瘾有密切的关系。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在人对刺激的反应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认知是情绪和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如果认知过程发生错误,就可能导致错误观念,继而产生不适应的行为与情绪,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其自我意识发展而出现的认知冲突,不满情绪和回避行为,较易出现孤独感、焦虑、自卑、内疚、抑郁等消极情绪体验[14],此心境促使人们试图通过上网来排遣心中的苦闷、焦虑及自卑,在虚拟的网络空间来寻求自我满足,久而久之导致IAD,形成抑郁与IAD的恶性循环。

3.4 单亲家庭、父母关系紧张、家庭不和睦、家长与子女沟通时间少、教育方法不得当等,是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其他因素。

3.5 围绕着中、小学、大学校园附近星罗棋布的网吧也是吸引青少年上网,造成网络成瘾不可忽视的外在原因。笔者曾用4个月的时间观察某高校附近的15所网吧中大学生通宵上网的情况,每日凌晨从网吧里出来的大学生约100人(周五到周日超过200人),若除去寒暑假,每年按9个月计算,将有27 000人次通宵上网。而缺课率达30%是由通宵上网所致。该高校网络成瘾调查问卷结果显示,2700名大学生中具有网络成瘾倾向的1117人,总体比例为41.7%,已发展成为IAD者270人,比例达26.67%。因此可见,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有逐渐增加趋势,矫治和预防刻不容缓。

4 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预防与干预

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预防与干预要从性别、个体的心理特点出发,有重点,层次分明地在家庭、学校及全社会范围内综合考虑,立体干预。单纯地说教式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笔者从帮助1例严重网络成瘾脱瘾的经历来谈一下青少年网络成瘾有效的干预措施。

4.1 预防是减少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环节

4.1.1 家长多与子女沟通和交流至关重要。青少年是一群生理、心理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特殊群体,他们面对诸如性的问题、人际交往、理想自我与实现自我的失衡、各种矛盾、打击、挫折等应激事件,往往容易产生羞于启齿、烦闷、失落、不知所措等心情,如果此时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和环境,本来就很脆弱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迅速地陷入低谷。网络所提供的虚拟空间,顺理成章地补充了现实的不足。随着网络依赖的加重,造成逃避上课、荒废学业、精神恍惚、漠视现实,世界所有的事情都显得浑然无味。反过来,更加迷恋网络,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网络成瘾[15]。因此,家长通过与子女经常的沟通和交流,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的现状,另一方面增进彼此间的信任感,使孩子能够有安全感,愿意向家长倾诉自己的烦恼和郁闷情绪,而不是上网去渲泄自己的不快。

4.1.2 家长要做到自己懂得网络,才能在网络方面和孩子达到某种程度的共识,进而了解孩子对网络中的哪些虚拟的东西更感兴趣,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满足孩子在该方面的兴趣,即及时地转移兴趣。

4.1.3 限制上网时间、监督上网内容,引导孩子浏览健康有益的网上栏目,即最好和孩子一起上网。每周上网时间不超过2次,上网时间少于1~2 h/次。据国外精神病学专家研究发现,平均每天使用电脑4 h以上的人,较多会情绪不稳,忧虑及沮丧;如果长时间使用电脑达半年以上,患精神病的可能性会比正常人高4倍。

4.1.4 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的闲暇时间。双休日、节假日,许多家长给孩子安排多种辅导班等,这种做法不可取,容易造成孩子的焦虑和压力感。应多进行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联络多个孩子一起玩耍,促使孩子们之间进行多方位的交流。

4.2 青少年患上网络成瘾后的干预措施

4.2.1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 ,即:①在相反的时间上网;②布置家庭作业并严格按规定执行;③借助外力的作用,弄清患者上网的认知因素,让患者暴露在他们最敏感的刺激面前,挑战他们的不适应性认知,逐步训练他们上网的正确思考方式和行为;④制定限制网络使用的目标;⑤节制、戒断,使他们在3周内断绝和网络的接触;⑥提醒卡;⑦团体治疗;⑧家庭治疗。整个过程约需11周的时间。另外,当家长得知孩子准确的上网时间时,应在此时间陪孩子进行强度较大的体育锻炼,使孩子在该时间段的体力消耗基本到极致。此做法需2周左右。

4.2.2 认知不良往往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的情绪反应,久而久之造成青少年迷恋网络而患上网络成瘾。西医抗焦虑及抑郁症药物虽然疗效肯定,但多有一定的副作用,治疗依从性普遍较差,易出现脱失治疗。谭斌[16]报道,柴芩温胆汤结合氯丙咪嗪治疗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组。方剂组成为:柴胡10 g,黄芩10 g,陈皮10 g,半夏10 g,枳实10 g,竹茹10 g,合欢皮30 g,夜交藤30 g,胆南星10 g,郁金10 g,栀子10 g,甘草5 g,早晚各服1次,同时加服氯丙咪嗪(50±5.25)mg/d, 60 d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汉密顿抑郁量表分值明显下降。其治疗抑郁症的理论根据是:抑郁症属中医郁证范畴。《内经》云: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提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泻之,水郁拆之”。根据“木郁达之”的理论,以疏肝理气为治疗郁证的最基本的原则[17]。选方柴芩温胆汤加减,其治疗重点是以解郁为主。方中柴胡、枳实、陈皮、合欢理气化痰,疏肝解郁;茯苓健脾,以杜绝生痰之源;半夏、南星燥化痰湿和胃降逆;竹茹清胆和胃除烦;黄芩、栀子燥湿而泄邪热,使肝郁得解,脾运得健。诸药合用,共奏化痰理郁、清胆宁神、和胃除烦之功[18,19]。配合小剂量的三环抗抑郁剂氯丙咪嗪治其标,疗效好,副作用少,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高。不失为治疗抑郁症的良方。

4.2.3 龚绍麟[14]介绍,宋代陈无择提出“情”有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情感;“情志”中的“志”是指情感、情绪体验和表现而言。五脏中的心脏作用最大,在人的情感活动中起主导统帅作用。因心“心藏神”(《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谓“神”是指各种心理活动。明代张景岳认为“神之为义有二,分言之,则阳神曰魂,以及意志思虑这类皆神也。合言之,则神藏于心,而凡情志之属,惟心所绕,是为吾身之全神也”(《类经·会通类》)。“心神”活动过程,也就是心理(精神)活动的过程。即认知、情感、意志活动过程。五志是五脏功能的表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五志除有情感、情绪体验表现的功能外,还有调和气血的功能。“情”与“志”合起来称为“情志”,是指人内心情感的体验和情绪的外部表现。人的情感体验和情绪的表露受人的认知功能影响,而人的认知过程又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人的情感体验和情绪的表露势必影响人的气血流动和盛衰。中医七情中的“思”是思虑,是认知过程,似不属于“情志”活动范畴,但从情感情绪与思维观念的关系来看,则不难理解祖国医学将“思”归于“情”的范畴,因为思维观念支配着人的情感情绪的体验和表露。郁证有脏腑之郁,气血之郁,湿郁,火郁,痰郁,食郁等。中医药对郁证病人的治疗,讲究辨证施治、因人而异。首先要辨别是实证还是虚证。实证形成的病因病机为情感失调,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气郁化火生痰,肝气横逆犯脾,脾失运化,痰气交结,于是出现实证的临床症状。一般选用:①肝郁气滞:治则为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清泻肝火。方剂为柴胡疏肝饮加减。②肝郁气滞血淤:治则为疏肝解郁,行气化血,化淤止痛。方剂为血府逐淤汤加减。③肝郁痰结:治则为疏肝解郁,疏痰开窍,清热泻火。方剂为温胆汤加减。虚证形成的病因病机为病久转虚,气血不足,气血淤滞,气机不畅,肝失调达,气郁化火,火郁伤阴,导致心神失常,心肾阴虚,肾阳虚,出现虚证的临床表现。一般选用:①肝郁伤阴,心脾两虚:治则为疏肝解郁,滋阴养血,健脾宁心。方剂为逍遥散加减。②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治则为滋补肝肾、滋阴降火、重镇安神。方剂为镇肝熄风汤加减。③肝肾阴虚:治则为滋补肝肾。方剂为六味地黄丸加减。④肾阳亏虚:治则为滋补肾阳。方剂为右归丸加减。⑤肝肺两郁:治则为疏肝理气,宣通肺郁。方剂为解郁宣肺汤加减。⑥心脾两虚:治则为行气补血,养心健脾。方剂为萱草忘忧汤。⑦肝肾心脾,气血亏虚:治则为滋阳清热,养血安神益智。方剂为酸枣仁汤、补心丹加减。

4.2.4 中医对抑郁症的心理治疗

情态相胜法:是《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急火论篇第五》中提出的心理治疗方法,就是说,人的情绪情感体验和表露过分,可以伤及人的五脏,对某一种过分的异常的情感体验或情绪表露,即“情态”疾病,可以采用让病人产生另一种情感体验或情绪反应的方法加以治疗,使所表现的病态情感情绪得以纠正消除,达到治愈的目的。如让病人悲伤可以消除愤怒;思虑可以消除恐惧;高兴可以消除忧虑;愤怒可以消除思虑;恐惧可以消除过喜。

精变气法:是《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中提出的中医心理疗法。即:改变人的精神面貌思想观念,转移其对疾病的注意力。

开导疗法:是《黄帝内经·灵枢·师传篇》中所提出的心理疗法。即要告诉病人有了病他应该怎么做才好,才能使病好得快;要告诉病人,他能做到的治好病的具体方法,以便病人能按照这个方法去做;医生还要针对病人的苦恼、忧、愁、恐惧、焦虑等等思想观念及不良情绪加以开导化解,这就是中医的“开导疗法”。

顺情遂愿疗法:就是对那些情志不遂,欲望不伸之的病人,想法满足其合理的可以达到的愿望要求的心理治疗方法。

暗示疗法:出于《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在给病人针刺治疗时,应“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也就是说医生在治疗病人时,利用语言、事物对病人进行暗示,可以起到治疗的效果或提高治疗的效果。

讲课疗法:西汉著名辞赋家枚乘所作的七发辞斌中,描写了一种心理疗法,笔者姑且称它为“讲课疗法”。第1种方法:唱天下最悲伤的歌,以排遣其不良情绪。第2种方法:以美味佳肴滋补身体。第3种方法:运动散心。第4种方法:游历名山大川,使其心旷神怡,消除紧张。第5种方法:牧猎活动以陶冶心情。第6种方法:观看气势澎湃的潮汐,以开阔心胸。第7种方法:请著名学者讲授所需知识,以提高其精神境界,振奋其精神,励精图治等。

5 结论

青少年不良性认知—抑郁—网络成瘾是一个连续的环节,我们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网络成瘾,同时我们应呼吁全社会来关注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政府部门也应加大网吧管理的力度。笔者建议,应禁止在学校周边设立网吧经营场所;对于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经营者应重罚,甚至让其到破产的地步;家长一定要有效地负起监督的职责。孩子一旦患上了IAD则后果很难预料,所以防微杜渐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吴汉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5):369.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报告[Z].cnnic.Net.cn/index/OE/11/index.Htm,2005-7-21/2005-12-20.

[3]林绚晖,闫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81.

[4]KANDELL JJ. Internet addiction on campus: the vulner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cyberpsychol[J]. Behav,1998,1(1):11.

[5]HAU AS,HALL AS. College student case study using best practices i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J]. J Ment Heal Counsel,2001,23:312.

[6]Young KS, What Makes the Internet Addictive: Potential Explanations for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5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IL :Chicago.1997,30(20):95.

[7]EGGER O,RAUTERBERY M. Institute for hygiene and applied physiology[J]. Iurich Switgerland,1996,28(358):177.

[8]朱京京, 吴汉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1):796.

[9]Young KS. Psychology of computer use: XL. Addictive use of the Internet: a case that breaks the sterectype[J].Cyberpsychol Behav,1996,79(3):899.

[10]金佰利.网虫综合征—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190.

[11]Young KS. Internet addictive: symptoms,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Vandecreek L, Jackson T. Innova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 A source book[M]. Sarasota. Florida: Professional Resource Press,1998:19.

[12]颜世富.信息时代与心理调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18.

[13]刘炳伦,郝 伟,杨德森.IAD研究现状与问题[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4:199.

[14]龚绍麟.抑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9.

[15]邱 杰.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3:57.

[16]谭 斌.柴胡温胆汤结合氯丙咪嗪治疗大学生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中成药,2006,28(6):830.

[17]邱 侠,祁爱蓉,薛 红.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3):34.

[18]南焕成,南 浩.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性神经症30例[J].吉林中医药,2004,24(6):31.

第9篇:孩子抑郁心理自我调节范文

青少年正值青春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心理上的动荡发展、学业上的紧张繁重,让他们面临的各种压力相当大。于是,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不少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却走上一种不健康的轨道。

在第十四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的名单中,有一位获奖者的研究领域是心境障碍,她就是南京脑科医院心境障碍科副主任医师王纯。今天,她将和我们聊聊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话题。

社会对精神疾病的误解和偏见正慢慢减轻

根据2013年卫生部门调查,我国现有1亿多精神障碍患者,其中重度精神病人大约有1600万人,而超过72%的患者并不知晓自己处于抑郁、焦虑等各类精神障碍中。仅在江苏,大约有400万人有不同程度的抑郁。

那么,精神障碍到底是怎样一种情况?抑郁是一种病吗?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情况又如何呢?

采访王纯之前,记者看过她的简历:医学博士、医学心理学博士后、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在记者的感觉中,她应该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人,见面的时候才发现真人比照片上的更加亲切,她带着温暖的笑容,很有感染力,一如邻居家的大姐姐。

记者跟随王纯主任走进她的办公室。她的办公室和普通医生的办公室有点不同,要进去的话,需要进入两扇独立的大门,她解释说,这是因为有些病人有时候情绪不稳定,这两扇门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措施。

一说到患精神疾病的人,人们往往会想到精神病院里的病人,其实,广义上的精神疾病(也称精神障碍)还有很多,比如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等,而当前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

包括患者在内的多数人,对精神疾病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偏见和误区,认为这是见不得人的事。其实,精神疾病和我们日常所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一样,属于慢性病,坚持治疗也能得到康复。有些轻性精神疾病可以进行自我调节,但是重性精神疾病无法自我调节。

王纯主任说,对于大部分精神性疾病,药物治疗起效要快一些,如果配合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效果会更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在我国还属于一个新兴学科,实际上,在国外因精神疾病接受心理治疗及精神科治疗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近几年,在我国的许多城市陆续出现了很多心理咨询工作室,人们也开始坦然接受心理帮助。

在谈话中我们也了解到,王纯主任所在的心境障碍科就提供心理治疗的医疗服务,而她的心理治疗的专家号,更是预约到几个月之后了。

青少年是抑郁的多发人群

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特别是抑郁症,它不仅给患者自身带来痛苦,更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多不稳定性,因此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

抑郁症是由什么引起的呢?王纯主任说,抑郁症的发病原因有很多。一般来说,抑郁患者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和性格基础。比如说有的人比较内向、情绪不太稳定、对自己要求又比较高,在某些事件的刺激下,即可诱发抑郁的产生。从年龄结构来说,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患上抑郁症,很多抑郁症从青少年开始起病。青少年群体,一方面承受着来自家长和社会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由于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育、逆反心理、性别意识、同伴交往等往往导致情绪波动。成年人面临的社会压力大,也会导致抑郁。老年人退休后,生活发生巨大改变,加上缺乏业余爱好、生活单调、子女不在身边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抑郁症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得了抑郁症呢?

对王纯主任来说,这自然是一件相对简单的事情,通过医生的经验以及病人的临床表现,再加上一些物理检查、心理测验的评估等,可以综合判定一个人是否抑郁。

而作为一个普通人,判定自己或他人是否抑郁却有些困难。有些人感到头痛、胸闷、失眠,很容易想到应该是得了别的病,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很难第一时间想到自己得了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缺乏、自我评价低、自责自罪、失眠等,都是抑郁症的表现。当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心情会有起伏,这是正常的。但如果情绪一直低落,并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就需要考虑接受专业医生的帮助。

如果一个人突然变得很反常,也应该引起家人和朋友的注意。比如一个人的性格本来是非常外向的,但是突然不怎么说话了,也不愿意见人;又或者一个人平时大大咧咧的,现在对一点小事都患得患失,想不开,这些都可能是抑郁出现的征兆。

活出自己本身的样子

那么,青少年朋友该如何做到健康心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