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义务教育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义务教育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精选(九篇)

义务教育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第1篇:义务教育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三维目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1C0003C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党的十提出了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要求: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继“三维目标”后又一个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产生的。

1 再释“三维目标”

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中,有两处提及“三维目标”。一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描述中有所提及:“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对课程标准的说明中有所强调:“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人们将此概括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新课程“三维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15年之多,学术界对“三维目标”的争论和基础教育实践领域对“三维目标”实施尴尬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绝大多数学者和广大基础教育教师认为:相对于仅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三维目标”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是与时俱进的超越和进步。这是因为“三维目标”是从学生学习意义形成的过程建构的,它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从“什么是值得学和学什么”视角制定知识与技能目标,从“怎样学习特定的知识与技能”视角制定过程与方法目标,从“通过此过程学习特定的知识与技能对学生发展有何意义”视角制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因此,“三维目标”的准确表述是“在正确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维目标”的真正落实,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认同并践行这样的理念:“知识与技能”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经历正确的“过程与方法”的载体,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也是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需要“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和融合的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使素质教育在课堂的落实有抓手。因此,有学者认为“三维目标”是荡涤应试教育的一帖“解毒剂”,“三维目标”落实之时,就是应试教育崩溃之日。

在学术界[2~5]对“三维目标”进行争论的同时,基于“三维目标”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三维目标”瞬间在全国成为教学层面上影响最为广泛的概念,广大中小学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实践着基于“三维目标”的学科教学。但是,诸如“知识与技能”的僵化与虚化、“过程与方法”的简单应对与形式主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标签化等等问题在教学实践中随处可见;关于如何将笼统的课程“三维目标”转化为章节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如何将基于“三维目标”学科教学与“能力立意”的学科考试有效对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融合、落实“三维目标”,并用“三维目标”评价课堂教学等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成为难点。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建构与实践,始于21世纪来临之际。进入21世纪后,未来社会的公民如何才能应对当今世界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多样化与区域化以及全球化的复杂挑战?如何才能实现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重要目标?我国基础教育如何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在课程和教学中得以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2 认识“核心素养”

21世纪是一个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又是经济全球化、国际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和经合组织、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纷纷讨论这样的问题:21世纪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使他们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世界经合组织(OECD)于1997年开始启动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的研制工作。经多方研讨和论证,于2003年形成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 Functioning Society),其中,“Key Competencies”意思椤肮丶的”、“必不可少的”的“素养”,简称“核心素养”。诸多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相继公布了核心素养清单(见表1)。

为落实《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的课题组,于2016年9月13日在北京《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年9月26日中国教育学会召集几百位教育领域专家重点围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评价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深入研讨。至此,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框架(见图1)基本建构完成。

综合分析比较国际组织、国家(地区)所公布的“核心素养”可以发现,虽然它们存在侧重点、视角、内涵的表述差异,但有几个方面是共同的。

首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称21世纪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6],是学生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和综合品格。核心素养并不只是针对中小学生的,更是面向人人的,是一个人在21世纪获得个人成功并贡献社会最为重要的“共同素养”,是21世纪人人都需要具备的“共同素养”中的高级、关键素养。

其次,核心素养是跨领域、跨学科和多功能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不同学科、不同领域(数学、人文、科学、体艺等)教育的共性贡献与个性贡献;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可以在不同社会领域,如政治领域、科技生产、社会网络、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得到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满足未来个人成功生活、社会健全发展和职业世界不同需要,帮助学生解决不同情境中的复杂问题[7]。

再次,我国建构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汲取了国际核心素养研究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了时展对人的需求,体现了21世纪对人的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我国学生的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立足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历史文化特点,基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我国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实际而建构,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8]。

3 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

3.1 “核心素养”是时展的必然产物

人类走过了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21世纪的世界正在步入知识时代,与之相应的经济形态为知识经济,与之相应的社会是知识社会。进入21世纪后,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技术成为了商品,工业时代的常规工作类型将会逐渐减少,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作类型和岗位数量将会持续的大幅度提升。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体如何才能够在新型的社会化中受益,并为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如何才能够有效地应对数字科技对人们认知发展、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的冲击?

科技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将人类社会推入一个新的信息时代,每一个人都是“数字公民”。在信息社会时代,个体怎样合法地、有道德地、负责任地使用信息通讯技术?怎样才能与他人联合,全面地搜集、分析、综合信息?

21世纪的“全球化、知识经济、科技与信息迅猛发展”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入21世纪,世界各地的人工作、生活、交往在一起,人类生活越来越成为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整体,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社会和文化变得空前复杂和多元化。在全球化时代,个体如何有效管控和适应不同价值观、、情感、观点、利益、人际关系等的冲突?如何适应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需要、以适应变化莫测的未来挑战?如何通过合作共处使全球化有助于丰富人类的生活?

在21世纪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和全球化社会中,地球村的公民惟有具有“文化基础”素养,包括使用言语、文本、符号的基础,使用数字、科技、信息的基础,互动并理性地使用“工具”的方法基础,才能创造性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地球村的公民惟有具有“社会参与”素养,包括具有全球化公民意识,能有效进行群体互动、合作和交流等,才能在全球化社会过上成功的生活,并对全球化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地球村的公民惟有具有“自主发展”素养,包括身心健康,乐学会学,具有主动和创新意识,具有批判和反思能力等,才能适应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21世纪[9~11]。

3.2 “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传承和提升

“核心素养”与过去提出的“三维目标”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有学者形象地将“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描述为: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

“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传承。欧盟将“素养”界定成“公民适用于特定情境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将“核心素养”界定为“所有个体达成自我实现和发展、成为主动的公民、融入社和成功就业所需要的那些素养”。因而“核心素养”是个体获得成功、融入社会和胜任工作所必备的、集“知识、能力和态度”为一体的关键能力和品格,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融为一体的整体表现[12]。

知识与技能是形成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前提和载体。没有知识与技能就不可能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但知识与技能并不等同于素养。建立知识与素养的关系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二是“如何获取知识与技能”。

任何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是由事实性知识、理论原理性知识和学科观念性知识构成的。学科观念凝聚着所在学科思想的精华,是学科知识体系中更本质的东西,处于核心的地位。在信息时代,学科知识的衰减和更新速度空前加快,但学科观念或思想却相对稳定,学科观念也是学生应对复杂的、不可预测的问题时所必需的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核心所在。因此,舍弃无法穷尽细小的“知识与技能”的点,将学科知识提升为学科观念,就能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学科知识与技能是否有利于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还要看知识与技能是如何获取的。机械灌输、被动接受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不可能形成核心素养,自主探究、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才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前提。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是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学科特征科学思维方法的过程,同样也是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过程。

“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提升和发展。“三维目标”强调在正确的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知识与技能、掌握方法、发展能力、培养态度和价值观,“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适应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和全球化社会所必备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关键能力和品格。“三维目标”聚焦课程对学生的培养,“核心素养”聚焦教育对学生未来融入社会并获得成功所需要关键能力和品格的培养,“核心素养”更能体现时展对人的需求,更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三维目标”体现现代学科的内在价值,“核心素养”指向多学科、跨学科对学生“关键能力和品格”的贡献,“核心素养”更强调不同学科融合对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

3.3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任重道远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如何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到学校教育、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科教育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效果?教师、课程、资源如何才能保障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顺利进行?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清晰认识学科教育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贡献”。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学科本质特征,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既有共同的作用,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的贡献。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如科学领域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自然)课程,他们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共同和特殊贡献是什么?这就有必要分析研究服务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其内涵、要素、表现和素养水平评价体系。

其次,必须解决的问题是“科学地将服务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落实到课程、单元(专题)、课堂教学目标中”。当前,课堂教学仍然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服务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提升,需要制定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课堂教学目标,需要设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学习任务(活动),需要建构和实践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评价。

第三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建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上承着宏观目标,把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立德树人等有关内容要求具体化;下启着课程实施实践,通过课程改革、教学实践、考试评价等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考试评价既是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手段,也是引导学校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举措。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不仅会涉及中高考制度改革,也会涉及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和不同课程模块的学习结果性评价的改革。研究分析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并将其校本化,分解和细化到课程模块、单元、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这既能发挥学业质量评价对学科教学的导向作用,也是深化学科教育课堂改革的关键环节[13]。

参考文献:

[1]赵婀娜.今天,为何要提“核心素养”[T].人民日报,2016,(10):20.

[2]钟启泉.“三维目标”论[J].教育研究,2011,(9):62~67.

[3]蔡铁权.三维目标的课程观释[J].全球教育展望, 2006,(3):57~61.

[4]王策三.“三维目标”的教学论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1):1~11.

[5]崔允t.追“学生学会了什么”――兼论三维目标[J].教育研究,2013,(7):98~104.

[6]林崇德.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应该培养怎样的人[J].中国教育学刊,2016,(6):1~2.

[7]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0~24.

[8]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17~23.

[9]蔡清田.核心素养在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角色[J].全球教育展望,2015,(9):13~23.

[10]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1~13.

[11]周平艳等.提出21世纪核心素养的驱动力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22~28.

第2篇:义务教育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一党员教师的角色内涵解读

党员教师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社会责任,对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党员教师的政治角色要求党员教师要自觉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不断增强自身的党性修养,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校教书育人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践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教书育人的正确方向,在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传道授业解惑之中,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四有”新人。所谓“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即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它的实质是教师如何使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益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党员教师的职业角色要求党员教师积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本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恪尽职守、敬业爱生,为人师表,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和师德素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内在统一的。

二党员教师的政治角色与职业角色相背离的现状辨析

1党员教师的政治身份与职业行为相背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它是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集中体现。加强党性修养,关键就在于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奉献意识渐渐弱化,一些党员教师也或多或少受到一定的影响,宗旨意识有所弱化,甚至有的同志还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他们有的在思想上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出现了“给多少钱,干多少活”的功利主义心态,过分地追求利润最大化,把教书育人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缺乏为人师表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出现了应付本职工作,积极开拓第二职业的现象,把第二职业视为主业,教育教学工作视为副业,主次不分;还有些党员教师似乎忘却了自己的党员身份,他们虽然对教师的职业角色有较高的认同感,有高尚的师德,但是他们自身的党员政治角色意识较淡薄,党性锻炼不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多地是以教师的职业角色来约束自己,从而使得他们的政治身份与职业角色相背离。这些现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员教师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而且削弱了党员教师在学校的影响力,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相脱节

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种专门的合格人才,学校能否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教师。党员教师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重要责任,仅以教师的职业角色来要求自己,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党员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做学生成才路上的引路人,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践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教书育人的正确方向,在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传道授业解惑之中,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党员教师都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双重身份。然而,一些党员教师却淡忘了自己的政治角色,在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时,只注重技能的训练,不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素质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有的党员教师认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政教师的职责,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使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相脱节。

3教师考核评价与党员考核评价相分离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教师为本。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近年来,学校普遍对教师实行一年一度的年度考核、绩效考核,以及职称晋升考核,这些考核机制的建立,对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科研水平与学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的过程中,往往存在“重业务,轻党性;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这一现象在职称晋升考核评价时尤为突出,学校在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时,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可以量化的科研课题、检索论文等硬指标上,而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党性修养等软指标却被淡化,教师的考核评价变成单纯的业务考核,那些党性修养好、育人水平高,科研水平一般的教师就常常被忽视、被遗忘,而鲜有教师因为政治素质不高、党性锻炼不足、育人能力不强影响职称晋升,教师们不用担心自己的育人水平、党性修养是否合格。长此以往,在这样的氛围影响下,教师们向科研看齐、向业务看齐,也就渐渐地忽视了政治理论学习与党性锻炼。因此,学校若不改变教师考核“一手硬,一手软”的现状,势必导致党员教师的政治角色和职业角色相分离。

三新时期党员教师党性修养与师德素质双融合的途径研究

1把加强党性修养与师德素质结合起来

党性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师德是人民教师的灵魂。要加强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和师德素质,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如建立党员教师定期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以提高党员教师的政治素养,强化党员教师的宗旨意识,坚定党员教师的理想信念,使其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建立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制度,促使党员教师能常以自省、自警、自律、自励之心来历练其党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践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教书育人的正确方向,更好地服务于党组织的建设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大局;建立党员教师师德建设经验交流制度,使其注重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严格遵守师德规范,注重自身的师德素质,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教育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优秀党员和师德标兵评选制度,以激励党员教师在自觉加强党性锻炼的同时提高其师德素质,努力使双重身份高度融合,相互促进,高度统一。

2把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

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理想信念坚定程度如何,直接关系着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成败。因此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对推进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党员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知识的传授者、人生的导师、学习的榜样,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应该把对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永远不变的主题,充分利用自身的角色和身份优势,因势利导,在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在注重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精神,以培养出一批批技能过硬,又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远大理想的优秀人才。

3把教师考核评价与党员考核评价结合起来

学校要改变“重业务,轻党性;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就必须进一步地改革和完善教师的综合评价机制,真正把党性修养考核评价落到实处,在教师的考核评价过程中,坚持师德和党性的统一,彻底改变以师德评价代替党性修养考评的陈旧做法。建立学校党政部门共同参与党员教师考核的评价机制,制定可行的党员教师党性修养考核评价的实施方法,将党员教师的业务考核和政治考核、师德考核和党性考核有机的结合起来,其考核结果作为党员教师的职称晋升、绩效考核、干部选拔、名师评选的一项重要依据,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以促使党员教师把党性修养和师德素质有机统一于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扮演好党员教师的双重角色,以增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作者:高娟 蔡维灿 单位: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青.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加强党性修养和师德师风建设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37-38.

[2]李及,莫小春.以人为本视域下高校党员教师党性修养与师德建设的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11):86-88.

[3]陈章奇.高职院校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138-139.

[4]张建华.试论党员教师党性修养与师德素质的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46-48.

第3篇:义务教育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含义;意义;途径

2012年党的十报告中,同志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用3个倡导、12个主题词系统而完整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经提出便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反响,掀起了学术界的研究热潮。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主要包含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从国家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从社会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从个人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每一个中国公民要坚持做到爱岗、敬业、诚信、友善。通过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可以发现,其包含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主流价值体系当中居于领导地位。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是中国的发展目标,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基础。富强就是指中国要追求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向往和期待,是人民幸福的物质保障。民主是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因之一,是中国始终追求的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锲而不舍的追求人民民主,实现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灵魂,是中国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政治基础。文明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出表现,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基础,是提高中国人民文化素养的成果,更为重要的是,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之基。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是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结晶,它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中国建设美好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指导中国建设美好社会的过程中提出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它反映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的坚持。自由是指人的精神和身体上的自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自由便是使人的意志不受约束,身体的行动由自己支配。平等是指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无论其贫富差距或地位高低都应当实现实质性的平等,人们的合法权益和人权尊严得到尊重和保护,人人都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公正即公平正义,它是建立在人民解放和人民自由平等权利的基础上,是建设美好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价值观念。法治便是依法治国,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法律武器,通过法律制度保障公民的自由、平等、公正的权利。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人民个体的角度进行指导,它涵盖了百姓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民群众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评价公民道德素质的价值标准。爱国促使人民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培育他们的爱国情怀,同时又是规范个人与祖国关系准则。敬业是对人民职业行为的规范,它要求人民爱岗敬业,克己奉公,为人民和社会服务,弘扬社会主义职业操守。诚信要求人民做到诚实守信,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诚信强调人民大众要在以诚为本,信守诺言。友善则强调人民大众应该尊重对方,互相照顾,努力形成友善的人际关系。

二、学科教育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第一,培育学生爱国情怀。爱国情怀可以简单地解释为以满腔的情感去热爱祖国,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之一,也是学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爱国是每一个老百姓的基本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高校学科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科教育作为中华文化重要载体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齐心协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使他们自觉把加强爱国情怀作为一项光荣的任务来完成。通过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不同的视角,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树立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明白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将爱国情怀作为核心价值观,指导自身的爱国实践。第二,推进学生诚信教育。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之一,诚信教育则是学科教育的重点内容。诚信即诚实守信,它要求人民群众在交往过程中以诚待人,说到做到,不欺瞒,守诺言。学科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推进诚信教育,通过着重讲解中华传统诚信美德,发挥学科老师的指引作用,始终将诚信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管理,担起诚信教育的重任,把诚信教育渗透于学科教育当中,提高学生的诚信理念,形成人人讲诚信的教学氛围,从而大力推进学生的诚信教育。第三,培养学生友善意识。友善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是学科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友善简言之就是与人为善,它是促进人际和谐的重要力量,是社会风气良好的重要表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学科教育不仅是设想,当前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等,这些文件对友善做出了解释,提出了相关要求,而在学科教育开展的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会使得课堂秩序有所好转,同时会培养出学生的友善意识,因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随着以“友善”为主题的课程的开展,学生将会精诚合作,团结友爱,形成友善意识,以助人为快乐之本,以奉献为人性之基。

三、学科教育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将学科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应当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培养,使学科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学科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爱国敬业,奉献社会,以满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众说纷纭,但是最为基础的方法便是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在高校的四年本科教学中始终将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意识为目标,把学校的各学科教育看成是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在学科教育中加重社会主义素养的因素,如此一来便能够提高学科教育的实效性。在学科教育上,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和实践课程都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途径。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但仅仅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上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谈理论还不够,应该将各学科特色渗透到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当中。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行培养,鼓励学生发扬个性特征,用科学的态度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当具备的,但是这些精神观念并非短时间内就能形成,它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入本科四年的学科教学中,经过长时间的培养,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学科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经历了较长的时间,但目前在高校的渗透性仍然较低,观察其成长历程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为了促使当前社会环境和谐发展,满足人民对稳定秩序的诉求。实际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助于学科教育重新开发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学科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是才是推动学科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方法,进而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促进中国社会进步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在学科教育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仅可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同时还有利于学科教育的深化,因此,一方面要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将这种思维能力与学科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对精神文化与学科知识双吸收。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学科教育强化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使学生拥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学会如何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毕业后爱岗敬业,始终保持爱国情怀。要想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扩散,使其在全中国范围内得到弘扬,应当从高校抓起,使每一个学生都具备爱国、爱岗、爱人的价值理念,当他们进入社会之后才能够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靳玉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要求[J].教育研究,2014(11).

[2]王中丽.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3]刘蕴莲.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5).

[4]邱国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3.

[5]张丁杰,曾贤贵.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构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第4篇:义务教育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一、提高认识,明确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文化建设提高到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时代高度,特别是今年五四期间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国教育事业深化改革、科学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为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文化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社会迅速进步的历程,也是中国高等教育迅速改革的历程,更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不断明确化、细致化的历程。作为高等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文化素质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具有深刻意义和重要影响,并身逢其事作出奉献,获得新的定位。

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可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核心内涵,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统一的。

与会者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党和人民赋予教育系统的崇高使命,是教育工作者的崇高职责。从根本上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推进素质教育是高度统一的,素质教育回答“培育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也回答这一问题。正如同志指出的,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有学者指出,文化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需要明确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和重要目标,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者应当以此为契机,来研究高等教育如何立德树人和文化育人。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立德树人,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这是今后我们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新要求。

二、立足根本,把握文化素质教育深入

发展的好时机

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两个重要文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指南。与会者指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者应依循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文化素质教育的优势,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出新贡献。

同志五四讲话“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给我们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一个重要指引,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抓住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处理好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与会者指出,文化素质教育对整个中国的高等教育起了很大作用,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是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的基础就是文化,文化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文化育人,文化育人要以文化为根本。从2011年同志在清华大学的讲话到最近同志在北京大学的讲话,突显出同一个主题,即中华文化的时代性新建设。在讲到“实现中国梦,必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时,同志明确指出“这三个自信根本就是文化自信”,他鼓励大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同时也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掀起新的高潮拉开了序幕。

有学者指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已进入深化发展的好时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需要进一步被植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中,使大学生能够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充分构建这一根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立德树人,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紧密结合,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有学者指出,在当今中国文化建设中,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西方先进的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等三种主要资源。当代中国最大的问题或者说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要把这三种资源内在地整合起来,把握文化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大好时机。

三、直面挑战,探索文化素质教育拓展与深化的新路径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全球高等教育正进行着新的变革,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使得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拓展与深化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主要表现在:(1)宏观而言,价值多元化对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与冲击是最大挑战。(2)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深刻的转型,在现代大学制度中,我们的文化、文化育人、立德树人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3)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思想认识不均衡、不统一、不到位。(4)进一步健全与加强组织机构建设。(5)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路、方法和形式老套。(6)文化素质教育如何走进八零末九零后的大学生。(7)教师文化素养的提升。

与会者指出,面对“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确保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素质教育的地位日益重要。在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新方向之后,应认真检视文化素质教育拓展与深化面临的现实困难与挑战,充分发挥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优势,在创新教育方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上狠下功夫。同时加强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和基地建设,构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更加有效的指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进而从根本上保证文化素质教育思想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有学者指出,文化素质教育不能停留在传播知识局面上,要通过传承融合,升华、跃迁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前重要的是,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按照同志近一、两年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的一系列讲话的精神,遵照同志关于教育方面的指示,确保提高教育质量,反思与总结这些年来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问题。还要进一步针对割裂文化内涵整体(知识、思维、方法、原则、精神)的教育,即割裂文化形而下层面(知识、思维、方法、原则)的知识教育与文化形而上层面(精神)的价值教育,把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这两者相融合,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到非文化素质教育的专业课程,从具体课程到课程体系,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课堂教学到校园氛围与活动,从校内活动到社会实践,从干部队伍建设到师资队伍建设,从组织机构到制度措施,从每个单位的实际出发,既较全面又有重点地做好几件工作,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之一来抓。进而把文化素质教育推向全面深入发展的新阶段。

四、创新实践,开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事业新的辉煌

全面推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与会者指出,除继续推进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多年来已开展的各项工作外,今后未来将以迎接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二十周年全面展开工作,持续加强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基地建设,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创新实践,破解难题,努力开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有学者指出,各基地高校要把推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创新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投入、创新方式方法、创造新鲜经验、形成教育特色,充分发挥好基地应有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当前,各基地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尤其要把握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和本校特点,积极借鉴、大胆创新,进一步探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衔接机制。并在创新实践中完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评价反馈机制,及时总结经验成果,促进相互学习交流借鉴。

有学者指出,教指委应积极地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积极推广,建立共享机制。进一步加强与规范基地年报制度,积极对各基地年报进行总结,并将年报结果在基地学校内部进行通报,对基地建设成效突出的学校提出表彰,同时对工作不到位的基地学校提出改进意见。

第5篇:义务教育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财经类高校;特色文化;文化建设

大学是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承、创新和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应充分发挥自身文化优势,不断推进文化建设,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持和文化驱动。财经类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积极融入这一历史进程之中,为国家教育创新和文化发展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财经类高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大学作为典型的社会文化机构,文化传承和创新是其核心功能。一方面,大学文化功能的发挥,对国家文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另一方面,大学也有着自己的文化,它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思想理念、制度规范、行为方式、环境氛围等的总体。大学文化是大学立身之本、发展之魂,是学校与师生、社会之间的精神桥梁和情感纽带。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国大学文化建设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展,在引领社会文化、促进人才培养、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大学文化建设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存在简单化、工具化、趋同化倾向,特色不明、动力不足、创新不够、成果不显著,总体上发展较为缓慢,难以形成综合竞争力。这些问题在财经类高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尤其表现为财经类高校尚未真正建立起财经学科以及财经人才培养、广受师生认同的特色文化体系。财经类高校从诞生之日起,便与社会经济建设紧密相关,行业属性十分鲜明。在学科专业设置上,以经济管理类为主;在人才培养上,以培养财经应用人才为主要目标。由于财经学科的应用性质,导致学校文化发展呈现一定的功利化倾向,主要表现为过分注重专业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缺乏针对性和体系,对财经文化的挖掘和培育不够,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和水平还比较低,文化氛围单调,务实有余而人文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另外,我国财经类高校办学历史普遍较短,文化建设底子薄、发展慢,十分不利于财经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高等财经教育的长远发展。

当前,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建设高水平大学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这为财经类高校加强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机遇和条件。但同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快,以西方经济学等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对我国财经类高校文化建设产生了一定的挑战和冲击。在机遇与挑战面前,财经类高校要实现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就要将加强文化建设作为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从广义上说,学校的每项工作都属于文化范畴,但在实际的文化建设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财经类高校文化建设要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在特色建设上下功夫,立足财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真正形成有别于综合性大学和其他类型高校的独特内涵,不断增强文化影响力。

财经类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路径

财经类高校担负着培养优秀经济管理类人才的使命,其文化建设也理应立足“财经”展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财经学科优势和特色为基础,着力培育财经类高校的文化价值观,提炼能够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大学精神,加强财经人才的人文素质教育,塑造富有财经特色的良好人文环境,全面打造独具财经特色的文化体系,培养出既具有深厚专业素养、又具有崇高道德文化品质的杰出财经人才。

1.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在当今时代,大学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部分,必须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文化建设的始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办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转化为师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财经类高校教育教学以及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2.培育和建立具有财经特色的文化价值观

财经类高校既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同时也要明确自身的价值追求,形成价值体系教育的重点。《决定》指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诚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诚信固然是全社会的追求,但对于财经行业和财经类高校来说,却无疑是其立足之本、生存之道,商务诚信也理应成为财经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在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做到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这正是对优秀财经管理人才的根本要求,也正是商务诚信的基本内涵。

文化建设不可能割裂传统,否则便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儒商传统可谓中国传统商道的智慧结晶,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商业精神。儒商传统的核心要义是用儒家思想指导和约束商业经营活动,主要包括经世济民、以义制利、诚信为本等思想内容。通过对国内财经类高校的校训等研究发现,其对“经世致用”理念有着强烈的认同,强调对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担当。一方面,它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经世之道,很容易产生文化、道德上的认同和共鸣,同时也保持着超越性;另一方面,财经类高校与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突出其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有现实根基和实际需要。在现代条件下,儒商传统显然很难契合时展的要求,因而,要在合理继承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同时,也应符合现代企业的价值追求、管理制度和运营形式,体现现代经济伦理和商业精神,如法制、契约精神、共赢[1]等价值观念。

综上,财经类高校的文化价值观,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财经教育中的本质体现,是商务诚信对财经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儒商传统和现代商业文明精神的有机融合,它包含着守法、廉洁、诚信、经世致用、契约精神等价值范畴。

3.总结凝练财经类高校的文化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财经类高校由于办学历史普遍不长,学校对大学精神的总结凝练还做得很不够,但文化自觉意识在不断增强,对大学精神的讨论和总结也在不断推进。例如:上海财经大学在建校90周年之际总结出“经济匡时、厚德博学、以质取胜、放眼世界、海纳百川、勤俭办学”的“上财精神”;中央财经大学提出“求真求实、追求卓越、担当责任,勇往直前”的“中财精神”;西南财经大学提出了“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总的来看,财经类高校对“经世济民”理念的强调显得较为成功,获得了师生、校友以及社会的广泛认同,这对于进一步的工作颇具启示意义。

每所学校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财经类高校要凝练大学精神,既要体现财经特色文化价值观,同时也要以校史为依托,加强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思考和总结,并最终体现在对校训、办学理念等的表述上。一项针对国内256所高校的调查显示,高校校训标语化、同质化现象严重。在256所高校中,有192所学校的校训为“四词八字”的口号式,比例高达75%。校训中带有“勤奋”字样的有68所,“求实”的为65所,“创新”的为59所,“团结”的为49所,“严谨”的为25所。[2]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发展的迷茫,不知道自己的终极追求到底是什么。对此,应结合学校历史、办学定位、发展愿景等来凝练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文化精神。同时,还要在广大师生员工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精神的普及度和认同度,使之真正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引领。

4.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具有优秀文化素养的财经人才

人文素养是衡量社会文明水平的基本尺度,开展人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的核心使命。优秀财经人才必须是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并重的、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王强在《谈财经人才培养的人文介入》一文中说:“现在大学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急功近利的观念导致对人文修养的轻视,有的人没有把大学当大学念,只求谋职之技。”[3]因此,应当特别注重财经人才培养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出既精通财经业务、又兼具思想文化涵养的优秀人才。

第一,深化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构建人文学科与优势财经学科交融共生的多科性体系。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财经类高校目前基本形成了以经、管、文、法为主的多科性学科体系,要在继续办好办优经济、管理等主干学科的同时,不断丰富学科层次,加大对哲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扶持力度,使之成为财经类大学精干的、有特色的必要学科。

第二,发挥文化素质教育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文化素质教育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财经类高校都建立了一定规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例如:中央财经大学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依托,打造了包括文史哲类、艺术类、社会法律类、自然科学类、体育类、职业发展类等六大模块“百门”课程。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不断增强实效性。

第三,把文化教育与一二课堂有效结合起来。要把优秀文化融入专业教育之中,挖掘经济、管理学科中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加强诚信、法制、廉洁等方面的教育。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第二课堂”的作用,通过举办财税金融等与财经相关主题的校园文化节等,使大学生在鲜活的实践体验中得到文化的浸润和涵育,进而养成良好的人文品质。

第四,构建富有财经内涵的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楼堂馆所、草木砖石、雕塑园林等自然和人文景观,校名、校训、校徽、校歌等文化标识,传递着大学特有的精神文化气质。财经类高校的文化环境建设,重点是塑造财经特色文化,通过建设财经博物馆、主题雕塑、文化标识体系等,让人置身校园之中,便能清晰感受到财经文化的濡染。

5.不断增强服务国家经济、文化建设的能力

与综合性大学相比,财经类高校在财经学科领域更有优势,相关的社会服务也就可能会做得更专业、更深入。财经类高校应充分借助和财经行业的天然联系,多方创造条件,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增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度,努力为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第一,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我国从事的市场经济实践有着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体现在居民、企业和政府的行为等方面,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和提升。这是财经类高校责无旁贷的使命。同时,也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积极开展前瞻性研究,为国家经济战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还要进一步发挥和提升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优势,打造文化财经、文化管理、文化金融等跨学科学术平台,推进文化经济协同创新研究,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持。

第二,深度参与经济社会建设。财经类高校要在财税金融政策、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为中央及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智力支撑。例如:中央财经大学积极参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同时积极发挥大学科技园和科技金融产业园的企业孵化、承载功能,吸引高中端投融资机构和配套服务机构入驻,形成集聚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财经类高校具有这样的优势和潜在能量,要善于利用和推进。

第三,培养优秀文化财经人才。财经类高校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机遇,加强文化、艺术等相关学科专业建设,不断提升办学层次,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既懂经济和管理、又懂文化和艺术的高端人才。同时,还应该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投身文化产业领域,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贡献才智和力量。

总之,财经类高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要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更要善于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教育范式,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科学把握文化建设的方向,以特色文化建设为纽带,切实推动大学文化建设实现质的提升,为高等财经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条件,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独到的贡献。

本文系北京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专项课题“财经类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研究” (课题编号:JGWXJCZX201230)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2011年第十届创业中国高峰论坛:感知新商业文明的基本价值观[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20).

[2]刘阳.大学校训,为何似曾相识?[N].人民日报,2007-07-25.

第6篇:义务教育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

一、问题提出

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中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并在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测评学生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语言文字表达和合作协调能力”。同时,教育部与其他部委的相关文件中也一再强调学生以及职业人士的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而这些部分,也正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涉及较少而需要加强的,与此同时,这些文件的精神也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革新,教育模式的大胆创新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途径。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使得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跳出单一知识层面,逐渐向综合性人才迈进。因此,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实施应用型教育已经成为适应人才需求的迫切需要。“职业核心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国际上,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先进国家、地区的政府、行业组织、职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我国高等教育对“职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感性认识,并且深度也还不够,仅仅是进行了一些初级的研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相应的培育机制和长效机制。因此,需确立“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宗旨;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构建“两体三层一主线”课程体系;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采用“能力本位,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来讲,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无论是从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及办学宗旨来讲,还是从学校的专业人才方案及目标来讲,都是势在必行的。

二、研究目标

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讲,在培育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过程中,应结合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综合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的现实情况,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核心能力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社会适应性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学生的核心能力,增强从业竞争力。通过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育,探索并解决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与教学的途径以及方式方法,通过核心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如何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推广核心能力理念,增强核心能力意识,培养学生今后在职业生涯中求职竞争、入职发展和晋职成功时所必备的职业核心能力。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方式,建立核心能力培养特有的方式,科学合理地设置核心能力培养课程,如何改革学科性教学惯用的注入式、启发式等方法,将行动导向法应用到核心能力培养的培训中,创新适应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新模式。

三、研究意义

(一)是高等院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体现

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完善的重要方面,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各类人才的培养规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对处在第三产业生产链基础环节中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和新的标准要求,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职业核心能力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培养的旅游管理人才具有较强的复合型和实务型,既要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理论,又要具有服务、管理、营销、策划、沟通、合作、应变等的实务技能。因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是高等院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体现。

(二)有利于培养真正适用于行业的应用型人才

目前,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多采用以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的“三段式”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虽然比较符合教育规律及师生习惯,可以使学生学到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比较突出。但这种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对象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近些年来,有些学校探索着进行了MES教学和一体化教学,进行各种教学改革尝试,但三段式课程模式整体框架仍未能被打破,生产实践的针对性不强。因此,要做好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课程设置,按照培养岗位能力的需求,突出实践性教学特色,有针对性地选学相关学科知识,侧重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根据职业核心能力和社会岗位需求构建具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的教学改革之路,培养真正适用于行业的应用型人才。

(三)有利于更好的体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及价值取向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八个方面的核心能力。当前,职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就业、再就业和职场升迁所必备的能力,也是在校、已就业和即将就业人群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它也必将成为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其中基础核心能力是高等院校教育的核心任务和立足之本。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态势过渡到大众教育态势,而在大众化教育态势下,出现了就业难的严峻就业形势,不利于当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是众多高等院校的合并与升格,许多专科和高等职业院校,则在完成“专升本”目标后,纷纷朝着学术研究型的方向发展,其发展重点自然就放到了硕士点,甚至是博士点的建设上。然而,根据对社会发展需要的分析,社会对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是有一定比例的,大致是1:4,也就是说,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比学术型人才多得多的应用型人才。这意味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如果地方应用性本科院校都只顾朝“高层次”发展,不注重面对我国经济建设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准确定位,必然使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对高级专门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脱节。本科教育除了继承了传统意义上的培养少数精英的职能之外,还需要培养社会需要的、能够适应岗位不断变换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在于要求培养对象掌握核心能力的知识和理论系统,而在于培养能力。通过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对象能够提高不断适应新的岗位而应对高就业压力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作为职业人士就业的软能力,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核心理念,有利于人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体现了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即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实践过程为主,从学科体系教学转向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模式借鉴

面对当前的高就业压力,就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讲,其本科层次教育的职业导向是指以追求实用性,并以其职业适应能力为体现特征。其最核心的问题是能够根据各旅游企业对不同工作岗位的人才素质和技能的需求,采取“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模式,培养出“适销对路”的高等应用型人才。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就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法”,指导学习者在专业学习和技术训练的过程中全面提高综合能力,即核心能力的素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以“能力本位,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为载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现代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必备的管理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通过“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实践模式教学,对人才进行创新培养,就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而言是一种创新。我们有必要以职业导向的眼光对“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重新认识,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模式借鉴。

(五)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应该大胆改革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培养、培训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创新教学计划,从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课程体系的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训基地及内涵建设等方面全面改革创新,让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去实习实践并且顺利就业,营造就业环境体验就业岗位,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能发展的,心里有思考技能、眼睛有观察技能和手上有做事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培养、培训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条适合企事业用人要求和高校培养技能人才的正确之路。培育职业核心能力,可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适应更高层次职业和岗位的要求。学生通过现场情景模拟,既接受了专业知识与技能实操的训练,同时又接受了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准职业人岗位素质要求、技能质量标准的学习,实现了学生由会考试型向学做人做事型的方向转变。因此,“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培育职业核心能力的教育模式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要求。积极探索培育学生核心能力的教学改革体系,对于构建复合人才市场需求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总结

地方本科院校由于所处的地域环境、经济特点、教学资源各不相同,各地方有着不同的经济特征及人才需求。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解析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在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理论支持下,推行“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核心能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经验,为地方性应用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需求的教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健.本科旅游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接轨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5(01).

[2]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与必然趋势[OL].http://.cn.

[3]杜江.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调整与课程体系的变革[J].桂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111-114.

[4]张培茵,孙琦,石长波.旅游高等教育创新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旅游学刊,2006(S1):61-64.

第7篇:义务教育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教育思想;传承;创新;党的领导集体

一、在教育方向上的传承与创新

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在早期的革命实践中就非常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深刻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建国后,他仍然强调要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遗憾的是,在十年“”中,这些正确的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坚持了关于教育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性质的思想,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学校要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明确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还指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集中体现。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中,同样注重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调培养“千千万万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在肯定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同时,又新增了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内涵,赋予了新时期教育以新的使命,拓展了教育的社会功能,保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在教育原则上的传承与创新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早在1934年就把“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定为中华苏维埃教育总方针的一部分。建国后,他仍然十分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认为“学生整天看书,并不好,可以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和必要的社会活动”,这样有利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红与专相结合,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要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他说:“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调研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在谈到改进和完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时,邓小平特别强调:“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制定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邓小平还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途径,“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生产劳动、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在学校教育中怎样组织更有计划,使之更符合于经济计划和教育计划的需要,应该加以深入的研究。他还提出,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要加强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都十分重视产、学、研的结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也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志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们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1999年6月13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又重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教育方针中进一步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通过适当的形式,增强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从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体现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教育原则认识的深化,促使我们进一步研究教育与生产劳动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新型模式。

三、在教育目的上的传承与创新

的教育思想中十分重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1957年他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教材要减轻,课程要减少,古典文学要减少……减少门数,减少份量,为的是全面发展。”

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论,他提出,德智体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者缺一不可,是不可偏废的。他明确指出对于每一方面出现偏差,都要及时纠正。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的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目标,涵盖了社会主义新人素质的主要要求,是现代化对人才标准的客观要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对关于造就全面发展新人思想的发展。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地分析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转型期国情,指出国力的强弱越来越依赖于劳动者的素质,而“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人”。《决定》还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对、邓小平关于全面发展等教育思想的深化和活化,是在新时期落实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标志,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四、在教育战略地位认识问题上的传承与创新

很早就对教育与经济工作之间的关系作过解释。他说:“离开经济工作而谈教育或学习,不过是多余的空话。”他又说:“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用之者疾,为之者舒,是要的。”正是这样,老解放区一向重视勤工俭学,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建国以后,仍坚持这一思思,在他亲自领导下,制定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纲要》中除农林牧副渔等各业外,也就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工作提出了发展目标和重要的原则规定。力图要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态,迅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由于党的“”确定的路线很快做了改变,的这些思想,在后来并未完全付诸实施。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重视经济工作的思想,强调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要发展经济,首先就要发展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的发展要靠人才,人才的培养则靠教育。邓小平指出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他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1980年代初期,在邓小平的亲自指导下,党中央了关于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三个重要决定,确立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进一步提高了全党对教育与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我国教育和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第8篇:义务教育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创新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1]人文素质教育是理工高校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和平台。新时期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各方面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遭逢严峻挑战。这需要认清社会形势,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开展创新,培育全面发展的人,适应社会需求。

一、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宗旨

高素质创新人才是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然而要成才,须先成人。据此,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宗旨是培养“人”,培养青年学生具备基本的生命意识、良好的现代人格素养和理性精神,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1.具有生命意识的现代人。

生命意识或理念,即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关注每一个生命在这个世界平等生存、获得发展的权利,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及一切成就的基本前提和基础,也是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根基和首要内容。

2.具有人格素养的现代人。

具有人格素养的现代人,即现代人格和气质的养成,是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它内含三个层面:一是掌握知识,即致知;二是学习能力,即技能;三是养成人格,即成人。具有人格素养的现代人需在致知、技能、成人三个层次完满、均衡发展,实现知识、能力和人格气质的完美组合。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要从社会发展宏观角度,从现代化建设高层领域出发,培养青年学生的现代人格素养,实现“人的现代化”。

3.具有政治理性的现代公民。

青年学生要成为现代公民,必须具备政治理性和公民精神,即通晓公民各项基本权利和义务,掌握公民参与政治和国家治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明白公民在民族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应承担的基本责任,并身体力行,参与其中。

4.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这是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宗旨。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是具有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在批判性选择中确立政治信仰和价值取向,对社会主义怀有真诚的理解、热爱和信仰,坚定不移地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述四点,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发展模式,体现了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共同服务于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宗旨和目标———培养青年学生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在环境倒逼的情况下,拓展新渠道,增加新内容,形成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新模式,成果可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1.生命意识教育不足。

教育青年学生珍爱生命,具有理性的生命意识是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但是从2002年初用硫酸证明狗熊笨不笨到为宣泄情绪而虐猫;从因对室友不满而投毒到自杀或他杀……这些被人们称作“极端个例”的青年学生,大都来自理工高校或学习理工专业。其背后透露出理工高校生命意识教育的严重不足,导致“高学历的野蛮人”(学者鲍鹏山语)横空出世。

2.现代人格培育短缺。

现代人格培育需长期人文知识的学习积累,人文环境的陶冶涵化,人文教育的引导扶植,不能一蹴而就。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承担着诸多本应在中学时期就应完成的人文素质教育任务,尤其是基本人格素养培育,不仅任务繁重,而且明显带有“补课”性质,短促突击不成,却漏洞百出,形成了积重难返的局面。

3.人文精神教育失衡。

人文精神是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它和科技精神一起,共同服务于培育青年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人文和科技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现代人的两种基本精神素养。但目前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因所处环境和条件决定,偏重于科技知识、工具理性,缺乏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致使科技和人文教育权重不一,人文精神教育失衡。

4.家国情怀培育薄弱。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功利主义、实用主义风靡,一些青年学生对国家政治缺乏基本的理性认识和积极态度,对涉及到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往往带有一种近乎本能的排斥,声称拒绝“洗脑”,更谈不上信仰。结果理工高校青年学生可能学到了某些知识技能,但缺少人格骨气和家国情怀,只关注一己生活的舒适安逸,至于理想精神、浩然之气都太过于虚无缥缈。总之,目前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粗疏性和跳跃性,疏忽了生命意识教育,舍弃了人格养成和精神培育,更没有政治理性教育,仅传送了大量知识,却要求青年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种缘木求鱼的教育模式,不仅很难实现理想目标,还会使教育被“异化”。因此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就是针对问题,找准根源,开展创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根源

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根源,概括讲,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

(一)外部环境

1.重科技,轻人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理工科技类学科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人文学科却愈加摇摇欲坠。其根源是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的肆意扩张。受此影响,理工高校人文学科变成了陪衬和点缀,缺乏相应条件和适宜发展空间,以此为基础的人文素质教育自然缺乏强有力的根基,导致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甚至陷入一种弱势发展的恶性循环。

2.重育才,轻育人。

随着社会发展,在实用主义影响下,目前的核心教育观念就是培养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却忽视了人才产生的必要条件。杰出人才的出现,需要适宜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人才必须首先是一个完整和谐的人。但实际上,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不是为成人,反而成了育才的工具和手段。这种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巨大张力,导致其成效不佳。上述因素是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社会困境,也是其出现问题的外部环境根源。

(二)内部因素

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出现问题,也有内部根源。

1.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养成。

一些理工高校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人文知识教育,把核心放在知识传授上,却忽视了青年学生的人格养成和精神培育。这导致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成了“贩卖知识的杂货店”,老师成了“知识的搬运工”,学生成了“知识的选购者”。最终青年学生可能不缺乏知识,但缺少基本人格素养,出现了一种比知识残缺或书呆子更可怕的“精神饥荒”。这是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格养成、精神启蒙方面放弃责任,偏重知识传授的结果和例证。

2.重外在形式,轻实质内涵。

一些理工高校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就是组织各种文体活动,把重心放在大规模开展校园活动上,力求形式多样、场面热闹,却忽视了活动实质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规律。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人文素质教育得以开展的载体平台。但空有形式、缺乏内涵、频繁大量的文体活动不仅占用时间、精力,而且易造成一种喧嚣浮躁的校园氛围,使学生无法静心学习。真正有力量和厚度的人文素质教育讲求的是春风化雨,积淀涵养,需要清静的校园环境。总之,各种内外部因素导致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缺乏实效性,迫切需要改革创新。

四、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创新的关键

举措针对问题及其根源,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开展创新。

1.重视人文学科发展,夯实人文基础。

人文学科的发展壮大是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创新的强大基础、实力支撑。这需要理工高校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使人文学科和理工学科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起码要避免人文学科继续滑坡或萎缩,处于被轻视和冷落的地位,为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力量源泉。

2.教育理念返璞归真,育人重于育才。

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创新必须在教育理念上返璞归真,树立育“人”的理念,开展培养“人”的教育,而不是其他。青年学生只有先成“人”,才能成“才”。这要求摒弃功利主义、短视思维,从基本人格素养出发,培养“勤学、修德、明辨、笃实”[2]的新青年。

3.教育模式以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

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创新要尊重教育规律,理顺层次发展目标,以人为本,从基础做起,逐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即从生命意识教育出发,培养青年学生的现代人格、理性精神、家国情怀,最终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而不能只顾一端,粗疏跳跃。

4.构建良好育人生态,优化校园环境。

优化校园环境,构建淡泊宽和的育人生态是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创新的环境保障和平台。这让青年学生独立思考、明辨真理的同时,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实现生态育人、人育生态的良性互动、循环发展,使校园成为一个清净的育人场所。上述四点,密切相联,彼此互动,共同致力于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创新,提升其实效性,服务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其中,重视人文学科发展,是基础;教育理念返璞归真,以人为本,是核心;构建良好育人生态,是保障。

五、结束语

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其创新的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从人文基础、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育人生态等方面开展创新,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和其他专业教育一道,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年学生,为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优秀建设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础,提供力量。

【参考文献】

[1].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N].人民日报,2013-10-02.

第9篇:义务教育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一、研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201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召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会,会上,课题组负责人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二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三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

三个背景里都有“迫切需要”。令人深思!

首先,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如此。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改革。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素质教育”目标。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全面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了我国教育的种种弊病。直至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针对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要求建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并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其次,教育领域从未停止过改革的步伐,尤其是高考招生的不断变革。改革开放以来,高考科目由“老文理分科”“四科目组”“大文理分科”“侧文侧理”,现即将进入“3+(6选3)”新高考模式。高考命题由“标准化考试”“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全国统一命题”。高校招生体制由“单轨”“双轨”“并轨”。招生形式由“凭高考分数录取”高考生+保送生高考生+自主招生。招生依据由高考成绩高考成绩+中学推荐保送生高考成绩+高校自主招生,并即将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第4种模式。

第三,基础教育领域积极变化。20世纪90年代,随着教改纲要的出台,全国的中小学校迈上素质教育的改革之旅。回顾改革历程,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教育理论界热闹的概念纷争和教育实践者积极的模式探索,其结束应以前教育部部长何东昌上书中央为标志,何老在写给同志的信中就基础教育的种种弊端深表忧虑,呼吁国家尽快采取应对措施。第二阶段可界定为理性反思和体系构建阶段,随着两次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家提出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并颁布了相关文件,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在此背景下,为什么还会出现“迫切需要”呢?从当前教育实际看,改革效果不尽人意。问题出在哪里?我以为,就学校层面而言,有两个因素。其一,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承担着太多太重的外部压力。人才标准被定格在高校品牌上,子女幸福被寄托在高考分数上,学校质量被建立在成绩数据上。在多重压力下,迫于生存,学校转变为生产高分考生的工厂,教师异化为培养高分考生的工具。其二,教育内部纵向割裂。国家宏观培养目标未能细化到各学段,对学生的培养缺乏系统性、连贯性、渐进性。两个因素制约着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其共同点是忽略了对“人”的滋养和蕴育。因此,教育“立德树人”的核心职能被削弱,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缺失,素质教育更是难以内化和深化。

朱永新教授说“教育改革方向必须以人性化、多样化、个性化为导向,形成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研究学生核心素养也要着眼“人”的全面发展,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体现从知识本位到社会本位再到个人核心素养本位的渐进规律,旨在解决“迫切需要”的问题。

二、推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保障是什么

改革贵在行动,重在行动,难也在行动。教育作为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困难和阻力可想而知。为避免一哄而上的迎合行为、换汤不换药的形式主义,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作为配套措施。对普通高中,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要修订课程。课程是学校教育内容及进程的总和,起着核心统领作用。其总方向是实现培养目标,核心指向是“人”。新课程应把核心素养作为依据和出发点,明确各学段、各学科的具体育人目标,增强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体现学科素养;合理设置必、选修内容,增加学生自修。

二要修订教材。据悉,高中教材正全面修改,新教材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基础性和选择性,提供发展空间;增加学业质量标准,提供详实科学的考评依据。

三要改革高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据此,高考命题力求更准确地反映人才培养标准和要求,更重视学科素养的检验和评价,更重视“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要改革招生。扩大办学自可能是使高校焕发生机的重要抓手。落实自主办学,高校先应拥有自主招生权。只有放开,才能打破高考招生旧格局,利于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此外,普高招生问题亦不容忽视。目前普高招生带有选拔性,如何立足学生素养,制订科学合理的选拔标准,有待研究。

五要改革评价。一是社会评价问题。社会对教育的评价,我们应加以引导。教育主管部门应主动发声,积极引导社会关注学生精神成长、教师职业精神和学校文化品质,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和声。二是学生素质评价问题。继国务院行文,湖南省政府2016年3月出台的《湖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五个方面考察学生综合素质。2002年湖南省澧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即开始类似尝试,现仍进行,给学生印发的《素质发展手册》得到了普遍认同。学生填写规划、家长过程评价、教师阶段评定已成常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积极意义。但我担心,一旦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高校录取参考范畴,其是否仍能像以往那样自然呈现。

三、践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是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肩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责任。结合我校的实际,我觉得一是综合实施,二是文化育人。

综合实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把核心素养作为整体概念来看待,不对各类素养分开来解读,更不做进一步细化,它就是“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共同要素。二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不针对培养学生某种素养而进行功能分割,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综合实施即以传统文化的“和”字思维,整体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文化育人,即运用学校文化力量涵育学生素养。我校前任校长赵绪清在《优质高中应该有自己的文化特质》一文中提出文化特质是学校的灵魂,其核心是校园精神,其本质是价值判断,基础是人本管理。多年来在此思想的引领下,我校致力于建设有灵魂的学校。

一是弘扬校园精神。长期办学实践中,我校形成了独特的校园精神:“崇尚忧国忧民,培养有高尚品德的人;崇尚经世致用,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崇尚勤奋刻苦,培养有进取精神的人”,为充分发挥校园精神的作用,学校积极进行文化建设,举办文化活动,增进学生的文化认同和自豪感、使命感。

二是内化价值观念。学校整体价值观的基本定位是立足“和”,追求“德”。“和”字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种融合力,在办学实践中主要体现为校园和谐、教师和畅、师生和睦。学校以德行立人,使其内化为师生共同追求,为教师设立“贴心育人奖”,鼓励学生以健康的思想感情、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发展目标。

三是坚持人本管理。学校坚持“以身作则,以情感人”的管理思想。将干部定位为“不是官,是优秀老师的代表”,工作在前,待遇在后;真诚关心每位教师,帮助教师解决生活相关问题,提供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