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恢复的原则范文

生态恢复的原则精选(九篇)

生态恢复的原则

第1篇:生态恢复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 城市滨水区、生态恢复、景观规划

城市滨水区一直是城市开发建设的重点和热点,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滨水区的环境容量和生态载力不堪重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另一方面,城市滨水区建设正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发展,只是单纯的追求景观效果,没有考虑到河流自身的美学价值,缺乏景观规划和生态恢复理念的有机结合。因此,如何恢复城市滨水区景观风貌,成为城市滨水区开发和建设的关键。

一.城市滨水区生态恢复的缘起

1.生态恢复理念的引入

生态恢复,指利用生态工程学或生态平衡、物质循环的原理和技术方法或手段,对受污染或破坏、受胁迫环境下的生物(包含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状态的改善、改良或恢复、重建,最关键的是对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合理结构的构建。

2.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恢复的目标和意义

滨水景观的生态恢复目标,可分为5类: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对现有环境质量的部分改善;创造一个全新的河流生态系统,并形成新的河流地貌和生物聚落;承认水资源利用的必要性,并强调对自然环境质量的保护,追求河流自然化的特征。

通过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恢复,建设一个具有河流地貌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动态稳定的、可自我调节的河流系统,达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使滨水区成长为城市历史文脉和生活风情的传承地。

二.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恢复的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作为滨水区生态恢复的首要原则,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加强对然生态环境资源,其目的再与对城市发展中所造成的和即将做成的环境进行恢复和保护,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一种全新的滨水区景观生态恢复途径。

2.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是指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强调生态恢复的目标与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的一致性,以达到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环境和人之间的协调,维护好其系统间的有序和平衡。

3.生物多样性原则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了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通过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和提高,来维护滨水空间的稳定性。遵循多样化的生态恢复原则,对于增进城市生态平衡、维持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创造丰富多彩的城市绿地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4.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滨水区生态恢复是一种综合性工程,特别是在河流综合整治中既要满足于人的需求,包括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以及旅游等需求,又要兼顾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需求,必须确保工程的安全,同时应遵循风险最小、效益最大的原则,必须做出系统的经济分析。

三.国外“生态恢复”理念下的滨水区景观规划实践与经验

随着世界发达国家水环境建设和城市滨水区开发的历程, 以污染治理为主的水质恢复逐步向以水质再生为核心的河流生态恢复转变。开展以恢复河流自然属性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恢复工程,并与景观规划相结合成为国际趋势。

韩国光州川生态恢复项目。光州川是一条穿过光州城区的河流,后因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流入河流, 使得河流水量逐渐减少,许多泥沙沉积下来, 河床变浅, 失去了河流原有的功能。为了改善光州川水质、恢复生态环境,推荐其文化及滨水区的综合作用,自2004年开始对光州川进行整治建设。

光州川生态恢复系统将设计重点放在河流功能的恢复上, 并且根据地形特点设定三个主题 , 从 ( 图1:光州川恢复主题示意图)

而展现光州川的自然特性及其与人类之间的协调。上、中、下游区间分别以“自然”、“文化”、“生态”为主题,以治水为基础,综合自然生态、景观、历史、人文等各种要素进行滨水区景观规划, 使光州川成为有生命的河,滨水区成为延续承载的地方,成为城市风貌的展示区。

四、我国滨水区的景观生态恢复现状及改造建议

我国滨水空间的规划建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过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和表面政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并且造成了景观效果单一、人工痕迹过重等负面影响。进入20世纪 90年代后,城市滨水区建设日益受到关注,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多个城市开始了滨水区景观综合治理和河流的生态恢复工程, 但我国仍处于起步和技术的探索阶段。过多的停留在水质的改善方面,而滨水区景观建设也只是注重河流岸边的景观效果和历史人文景观价值的挖掘,缺乏对河流的生态恢复考虑和河流自然美学价值的发掘,整体缺乏传统水利、生态系统栖息地和景观的有机结合。

所以我们完全有必要借鉴国外滨水区景观规划的实践经验,对城市滨水区进行综合治理,达到河流生态恢复与城市滨水区开发的双赢结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图2)

1.确立滨水区景观生态恢复目标

应建立多种景观生态恢复目标,而不是单纯的考虑景观效果、违反生态原则。应建立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意识,将城市的整个生态系统、人的心理、景观需求等作为目标,发挥河流自身价值,凸显河流的自然生态、景观、历史、文化的多重特征。

2. 制定分区域建设和规划

滨水区的生态恢复既然是多目标的设计工程, 其规划设计的主题也必然是多样化的。生态恢复根据河流地形特点划分不同区域,并以滨水区周边不同的用地性质,赋予其不同的景观规划主题,体现河流特点,突出滨水空间特性及公共性,使河流与城市融为一体。

3.营造滨水景观环境

3.1 恢复生物栖息空间,为形成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创造良好条件。通过生物环境的形成,提高景观环境,丰富景观层次,并建立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图3)

3.2 通过滨水湿地的建设和保护,发挥城市湿地调节径流、改善城市气候、防洪减灾等多种功能。在城市滨水 区生态恢复的过程中,使城市水体和岸线恢复其原有的结构 图3

与功能,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3 构建城市滨水区绿色廊道重点强调的是水系空间所形成的绿色廊道。通过其形成立体绿色网络,建设滨水区绿色带状开敞空间,将对滨水区景观规划和城市景观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历史人文景观恢复

注重区域周边特有的建筑文化、“场所精神”与风土习俗,以及自然因素和历史因素、社会因素的所带来的对文化生态系统的影响。

五、结语

城市滨水空间的景观规划与生态恢复的结合已经是一种全新的趋势,在我国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关于生态恢复的各种技术手段也正逐渐被运用到实际的项目分析当中,这种生态思想将作为引导滨水区景观规划的重要理念,使景观规划成为生态恢复的一种途径,成为解决各种景观问题的手段,也将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永恒课题。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吕志鹏.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J].城市规划,2001(7):41-46.

2.王薇,李传奇.城市河流景观设计之探析[J].水利学报,2003(8):88-92.

3.赵忠凯,浅谈城市滨水空间的生态与景观恢复,《RHS仁浩机构网》2008.11.10.

4.董哲仁,河流治理生态工程学的发展沿革与趋势,水利水电技术,2004年第1期,P39-41.

第2篇:生态恢复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城市水系;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891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水系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城市发展和赖以生存的不可缺乏的要素,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城市快速的膨胀,人类的活动阻碍了城市水系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造成水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威胁到了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对城市水系进行生态修复已经刻不容缓。

1 城市水系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1)城市自然水系的整体性遭到破坏,自然形态遭到人为活动的侵蚀,水系水网遭到人为的切割,水系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导致其生态系统变得脆弱易被破坏。

2)自然水系被人为的裁弯取直,人工开凿的水系直线化,减少了水系的流域面积和蓄水量,减少了生物的生存空间,同时也加快了水流的速度,易形成水患。

3)人为的对河道断面的规则式、单一式的改造,减少了生物生存空间的多样性。

4)河床和驳岸的硬质化改造,切断了生物交流的通道,破坏了生物生存的空间,导致水系的自净能力下降、物种多样性下降。

5)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严重污染了水资源,造成水生生物的死亡和逃离,威胁人类的健康安全。

6)城市快速发展中缺乏对水系生态系统重要性的认识,导致大量河道荒废萎缩,历史河道被填埋,河道蓝线被侵占,导致城市水系应具有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景观价值无法体现。

2 城市水系生态修复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2.1 城市水系生态修复的目标

城市水系生态修复的目标是使水系生态系统恢复到未被破坏前的平衡状态,形成各种生物群落配比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强大、系统稳定的水系生态系统,在满足水系生态性要求的同时,要充分挖掘水系的历史人文价值,发挥水系具有的经济社会价值,创造丰富的滨水景观,满足周边居民的功能需求。

2.2 城市水系生态修复的原则

水系生态修复的原则包括:水系修复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原则;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增强空间异质性的景观格局原则;流域尺度规划原则;分河段细化原则;生态系统自设计、自我恢复原则;提高水系连通性原则;主功能优先原则;多功能协调原则;分时段考虑原则;负反馈调节设计原则;生态工程与资源环境管理相结合原则;景观美化原则等[1,2 ]

2.3 城市水系生态修复的方法

2.3.1制定城市规划与法律规范保护和恢复城市水系

城市规划划分蓝线保护范围,制定法律规范保护蓝线,对于已经被填埋的对城市水系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河道,有条件进行恢复改造。规划中要注重城市水系的整体性保护,连通性的恢复,增加水系的自净能力,蓄水能力。

2.3.2对污染源的控制治理

对城市进行雨污分流处理,确保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合格排放,严惩违法排污行为。为城市河流建设污染缓冲带[ 3] 。由于城市水系与乡村的水系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所以对污染源的控制要延伸到乡村,严惩乡村违法污染企业,对村民生活垃圾集中回收处理。

2.3.3城市水系自然地貌学特征的恢复

对自然水系形态与地貌进行保护与恢复,除特殊情况,禁止对水系裁弯取直,改变其自然形态。同时要保护水系蓝线范围内的自然地形地貌,保护恢复水系河岸多样性空间,增加水系河道断面的多样性,使水系内形成一系列自然的边滩、浅滩与深潭,增强空间的异质性,为不同物种的生存提供多样性的栖息场所。

2.3.4城市水系驳岸河床生态化改造

对水系现有硬质化不透水的驳岸与河床进行生态化改造,采用最新的生态设计理念与方法,禁止再建硬质化不透水驳岸。遵循水系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规律,

使水体、土壤与生物环境相互交流, 恢复河流自净功能。

2.3.5对城市水系水文循环的恢复

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水系原来的水文循环过程,导致水系不能按照自然规律运动,破坏了城市水系的生态循环,因此要把握城市水系水文循环的规律,调节恢复其自然运行的过程。

2.3.6城市水系水质污染的治理

综合利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对水体污染进行治理,恢复天然健康的水质。

2.3.7城市水系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生物物种多样性的恢复主要包括保护濒危、珍稀、特有生物物种,恢复河湖水库水陆交错带植被以及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具有本土特色的生物资源,以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的功能,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结构。

2.3.8城市水系生态修复的综合价值的体现。

城市水系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复合功能的综合体。其不仅要体现自然属性所具有的生态价值,还要挖掘所具有的历史人文价值,结合开发保护发挥其具有的直接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合理的规划设计体现其自然的景观价值,创造更多满足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空间,体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4 研究展望

(1) 城市水系生态修复并不意味着使城市水系恢复到完全自然的状态,而是要结合城市水系的功能和特点,考虑多方面的需求,达到一个适宜的状态。同时需要对这种适宜状态下的各项指标进行研究,并且针对不同的水系类型,形成一个相应的评价体系,以此指导水系的生态修复工作。

(2)城市水系生态修复与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结合,运用新技术对水系水位、水质量、生物生存状态等进行信息收集,并且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及时反馈处理,维护水系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3)城市水系生态修复要以人为本,创造更多人与自然接触的空间,不仅要考虑到自然的因素,也要考虑到人的需求,但是要尽量减少人的活动对水系生态系统的干扰。

(4)城市水系生态修复要体现其复合价值,不能仅仅着眼于生态价值,可以结合城市水系的个性特征进行保护开发。

(5)城市水系生态修复与城市规划政策法规的协同,保护恢复水系的整体性、连接性,保护恢复水系的自然形态与地形地貌特征。

(6)不断研究运用新的技术手段进行生态保护与修复。

(7)城市水系生态修复与城市雨洪管理相结合,研究当洪水来临时,通过城市水系对洪水形成缓冲,如何控制水系缓冲区的宽度和其容量;研究雨水下渗,雨水的组织与收集和城市水系如何联系等。

5小结

目前我国城市水系存在着大量的生态问题,这也是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现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在发展中开始反思这些出现的问题,并且认识到城市水系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城市水系将会重现昔日的美丽。

参考文献

[1] 倪晋仁,刘元元.论河流生态修复[J].水力学报,2006,37(9):1029-1043.

第3篇:生态恢复的原则范文

本文简要说明了矿区的景观特征以及可持续设计理念在矿区设计中的运用,并论述了各种恢复工程和相关的恢复措施,总结了可持续利用的各种途径。

【关键词】

矿区景观;可持续设计;理念运用

我国矿藏种类丰富,相应的矿区形态各异。在进行矿区恢复和景观设计时,需要从矿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景观设计的原理与可持续设计理念,可以实现废弃矿区的再利用目的。在矿区功能恢复的过程中,需要将工程学、经济学、美学、社会学等等集合起来形成特殊的恢复系统方案,指导和监督矿区的各项功能的恢复。虽然矿区的废弃地面积大,种类多,在进行恢复工程大,难度高。但可以有效地缓解矿区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再创区域和谐发展的环境条件,因此,这种恢复型的景观设计必会受到废弃矿区的欢迎。本文主要分析可持续设计理念在矿区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中的运用。

1矿区可持续设计理念概述

矿区生态系统设计必须遵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矿区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重新设计,可持续设计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持续利用与资源循环发展。矿区的景观设计过程实际上也是矿区各项功能的恢复过程,在恢复的过程中,利用景观设计的理论和技术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和再配置。因此,在设计时,往往需要将实际资源进行改造和再利用,使得资源持续利用、优化利用和循环利用得以体现。带动矿区的经济、人文、生态、社会等一并向前推进。突出矿区景观设计过程中的综合利用原则,这样能够促进矿区资源循环利用,促进矿区可持续发展。第二,自然性。矿区改造利用过程中,主要是依靠自然界的更新演替为主,以人为改造恢复为辅。因此,众多功能的恢复结合景观设计都围绕矿区现在的自然资源进行,无论是动植物还是地质特征、地形地貌等都以自然现状为出发点,通过人类的改造提高其恢复速度和更新速度,保证其恢复的稳定性。在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原则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改造和设计,把自然原则与景观设计进行有机的统一,体现出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第三,生态安全性。矿区原本的生态已经受到严重破坏,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就要重点从生态安全角度出发,将矿区植被、特有地形、污染治理、岩层活动等等方面都要切实考虑进去,一切以安全为主来高效维护矿区的生态稳定格局。尤其是起到战略影响的关键区域,更应该以生态安全为首要原则。所以,矿区生态环境设计要遵循安全原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设计利用。第四,场所性。矿区恢复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人类的后续活动提供场所条件,从而将人文、美学、生态、经济、社会等众多因素集于一身,促进矿区的整体发展。此时,人的主观性较为重要,是众多因素的主导。因此,在景观设计时要注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巧妙结合,从心理上产生共鸣,促进各项功能的全面恢复。要对矿区场所进行综合分析,对其生态景观进行综合的设计,把场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

2可持续设计理念在矿区中的应用

2.1在生态环境中的应用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生态环境、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从这三个主要方面来分析可持续设计理念在矿区生态设计中的应用。在对矿区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时要符合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需求,重新建立完善的生态服务系统,我国平朔矿区在进行生态恢复和设计时就是充分遵守了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原则,该矿区由于大量的矿产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所以,在对其生态修复和保护方面采取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具体方面,平朔矿区通过土地复垦和重建生态系统来完成生态恢复和持续发展,坚持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加强环境污染的整治。为退化的生态系统向进化生态系统发展提供基础和环境。发展产业链条和创新技术来减少环境污染,对废弃物进行循环生态综合利用,提高平朔矿区的生态自我修复功能和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平朔矿区生态环境系统建设中的应用为我国其它矿区的生态环境修复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价值。

2.2在经济效益中应用矿区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对矿区矿产的开发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但是,矿产开发过程中也要遵守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使矿产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持久的效益。矿区景观设计不仅要体现生态和谐的发展目标,而且要以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为前提。比如法国加莱矿区,加莱海峡在矿区发展时代,对矿开采比较过度,影响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加莱海峡大区废弃矿区在法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不仅因为该区是法国工业时代的记录,而且在自然和设计师的互相结合下,成为法国重要的旅游景点,很多人都前往参观,因此也被成为“环境的绿洲”。当年发达的工业矿区,也被称为“破坏的符号”的矿区已经成为绿色的生态系统,对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取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设计师和自然作用的双重影响下,加莱海峡大区废弃矿区不仅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且成为吸引游客的景点。只有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矿区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复垦,就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发展,使矿区经过设计师的设计成为绿色的生态系统,变成对人们有益的自然景观,也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效益。

2.3在社会效益中的应用可持续设计理念在矿区社会效益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我国平朔矿区生态设计就是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进行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第一,加强社会公众参与平朔矿区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力度,通过对社会公众的教育与宣传,让社会公众形成良好的生活理念和消费理念。第二,通过对平朔矿区的重新设计与产业调整,增加社会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发展。同时,完善社会公众就业政策,建立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3结语

矿区景观改造的设计不仅要遵循可持续设计的基本理念,还要注重矿区的生态建设发展,满足社会科学持续的发展。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自然发展规律,而且要考虑重新建设和设计的成本,这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所以,可持续设计理念在矿区景观的设计研究中的应用,就是要使废弃矿区和复垦的土地符合生态建设的要求,符合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不能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只有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矿区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复垦,就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发展,使矿区经过设计师的设计成为绿色的生态系统,变成对人们有益的自然景观,发挥矿区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卞正富.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J].资源产业,2013(2).

[2]高铁军.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分析及进展[J].企业家天地,2011(5).

第4篇:生态恢复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植被;恢复与保护;对策;途径

原始森林被毁后,如果合理经营,天然次生林的发展完全可以恢复森林植被,但当时并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而是对残林和天然次生林继续破坏。这一地区的茂密森林被破坏殆尽,其生态平衡日趋失调,境内山泉基本枯竭,河流水量大为减少,甚至呈季节性干涸,水土流失严重。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以来,我省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种草,植被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但是,植物群落不稳定,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森林生态效益低下,森林火灾隐患严重。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研究如何恢复被破坏的天然植被,使人工植被与生态环境重新融合为一体,并获得与天然植被相当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产出效益。

1.植被恢复状况评价

所谓生态恢复理论包括三个方面,即恢复、重建和改建等三个方面。生态恢复就是使受损害的生态系统从远离其初始状态的方向回到干扰、开发或破坏前的初始状态所做的努力。而重建是将生态系统现有状态进行改善,增加了人类所期望的某些特点,通过一定的生物、生态以及工程的技术与方法,人为地改变和切断生态系统退化的主导因子或过程,调整、配置和优化系统内部及其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过程及其时空秩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尽快成功地恢复到一定的或原有的乃至更高的水平。改建则是将恢复和重建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突出表现是植被破坏后的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恢复与重建的重要目标是恢复地力,使其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能力。为了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开展了大规模的植被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的生态建设工程,取得了世人瞩目效果,20世纪林工程开始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恢复工程。但有些恢复与重建实践缺乏对恢复植被及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生态过程、健康状况等的研究和充分认识,缺乏对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具体表现为:重乔木,轻灌、草,层次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善;树种单一,抗虫、抗病能力差,稳定性差;纯林太多,缺乏树种的合理配置,土壤肥力自我维持、调节能力差,地力衰退严重;生物多样性差。

2.植被恢复对策

在自然状态下,植被恢复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自然演替过程。因此,为加速植被恢复进程,应坚持以人工造林更新为主,人工促进更新和天然更新为辅的方针,对所有未更新的造林地,有计划地实施人工造林。植被恢复和重建必须以建立持续稳定的生态屏障为前提,充分考虑人类经济发展的愿望和环境治理的现实,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多种效益需求,以实现退化山地环境的治理与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相结合的同步发展。必须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加速森林植被恢复,建立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必由之路。

2.1封育途径

封山育林包括封山育林和封育改造。一是对宜林地、无立木林地、疏林地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使其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的一项技术措施。二是对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实施封禁,并采取定向培育的育林措施,即通过保留目的树种幼苗、幼树,适当补植改造,并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提高林分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在现有荒山面积中,对于有天然下种母树和天然幼树分布的地块实施封山育林。采取划定区域、工程围栏、设立标牌、工程封禁等技术措施,确保植被恢复,形成天然复层异龄林良好的植被结构类型。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资源数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然而作为重点林区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后续改革必行。目标就是在于确保生态优先的基础上,按照分类经营的原则,调整森林资源和林业产业结构,逐步实现资源和产业的多功能化及综合效益的最优化。

2.2人工造林途径

在造林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各造林地的地理位置和立地条件以及功能分区规划,按照适地适树、适林种、适功能、适经营目标的要求,进行造林地适宜性分析,确定各造林地的经营目标,选择适宜树种及相应的配置模式。造林树种选择在恢复植被过程中,由于受恶劣自然条件的限制,造林树种选择比较单一,水土保持林主要以油松为主,其次有少量的侧柏、沙棘、刺槐、山杏等;防风固沙林主要是樟子松、杨树等;农田防护林主要是杨树、榆树。同时,多年来为了迫切改善生态环境,植被恢复未考虑适地适树的原则,形成了大面积的“小老树”。通过对地区立地类型分类,确定适宜的造林树种、草种, 地区恢复植被主要造林适宜树种及草种立地类型 适宜造林树种、草种低山山地立地类型华北落叶松、蒙古栎、糠椴、樟子松、侧柏、山杏、油松、紫穗槐、花曲柳、胡枝子、小叶锦鸡儿沙棘、柠条、黄柳等。

第5篇:生态恢复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破罡湖湿地;生态恢复试点;生态恢复思路和原则;植物群落类型;植物种类选择

中图分类号 X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3-79-02

人类对湿地的不合理利用以及环境污染已使许多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1],尤其是地处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区域的湖泊,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不仅表现为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降低,还造成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严重退化。安庆沿江湖泊湿地众多,总面积达10.83万hm2,不仅是水鸟(尤其是迁徙冬候鸟)的重要栖息地[2-3]、水生植物的重要种质库,而且对维护长江中下游流域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破罡湖是安庆沿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致破罡湖等安庆沿江湖泊湿地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围湖造田、渔业养殖、污染物排放等[4-6]。

湖滨带是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湖泊流域中陆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域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过渡带[7]。该区域有很高的生产力及生物多样性,具有显著的生态边缘效应,在湖泊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特殊功能,如拦截污染物、净化水体、消浪防蚀、维持生物多样性等[7-8]。本文通过安庆沿江湿地保护补助项目破罡湖湿地局部区域生态恢复试点,对破罡湖湿地湖滨带生态恢复进行了研究,进而为安庆沿江湖泊湿地生态恢复提供借鉴。

1 破罡湖湿地生态恢复试点区概况

破罡湖位于安庆市境内,面积3 239hm2。湖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多年平均气温16.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8.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3.5℃。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年平均风速3.1m/s。降水受季风气候影响较明显,夏季明显多于冬季。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 389.1mm,多年平均蒸发量1 611.4mm,多年平均降雨天数139.1d,多年平均降雪天数12.8d,日照百分率46%。

安庆沿江湿地保护补助项目破罡湖湿地生态恢复试点区域位于破罡湖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7°07′54.04"~117°07′55.82"、北纬30°41′07.04"~

30°41′08.04",东西长1 408m、南北宽770m,湿地总面积66.5hm2。试点区域湖底高程为9.8m,东、北部为农田,南面临山,西、北部局部区域为围湖而形成的池塘和农田,池塘主要进行水产养殖。试点区域土壤主要为淤泥土,水源主要来自地表径流,水位变化受自然和人为调控双面影响。枯水期水位10.9m,平水期水位12.11m,丰水期水位13.95m,大部分区域水深一般在0.8~2.0m。因围湖造田、水产养殖等不合理利用,试点区域的湖滨带及大湖湖体均已出现较为严重的退化,多数湖滨带区域呈现出坡岸陡直或硬质化、水文过程改变、植被稀疏或消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而大湖湖体中的沉水植物、漂浮植物群落严重退化,整个试点区域的植物群落多呈小斑块状星散分布。湖滨带的退化,不仅降低了湖滨带拦截污染物、净化水体、消浪防蚀的能力,而且严重影响了水鸟等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

2 破罡湖湿地生态恢复思路与原则

2.1 生态恢复思路 破罡湖湿地目前仍然被个人承包进行水产养殖,所养殖的食草性草鱼密度较大,且水产养殖使得破罡湖水位调节难以开展。由于大量草食性鱼类的放养直接影响到沉水植被的生存,因此,在目前状态下恢复破罡湖湿地沉水植被较难实现。考虑到以上情况,破罡湖湿地生态恢复宜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生态恢复路线,即:首先增加植被盖度,丰富破罡湖湿地植物多样性,并在破罡湖湿地的局部区域通过围网保护措施建立植物群落斑块;在条件具备时再逐步调整破罡湖湿地水产养殖模式,减少草食性鱼类的数量,降低整体养殖密度,开展沉水植被恢复,最后建立破罡湖湿地与其他湖区的水文联系,利用前两个阶段建立起的草本植物自然繁殖过程,全面实现破罡湖湿地植被恢复。

2.2 生态恢复原则

2.2.1 保护优先 充分考虑破罡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实际情况,主要保护破罡湖湿地周边区域池塘中已有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并辅之人工生态修复,恢复破罡湖湿地植被类型的多样性和水生(湿生)植物多样性,为水生动物(尤其是水鸟)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地;同时,充分发挥所恢复植物群落对水质的净化作用,以改善破罡湖湿地水质。

2.2.2 可持续发展 生态恢复要符合破罡湖湿地的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服从该区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湿地水产养殖的客观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的综合效益。根据破罡湖湿地水产养殖的强度和养殖种类的生物学特点,选择受鱼类取食干扰相对较少的植物种类作为湿地生态恢复的工具物种,以使所恢复的人工植被可持续发展。

2.2.3 合理布局与突出重点 充分考虑破罡湖湿地生态系统兼具生态保护、渔业养殖、调蓄洪水等多种功能,尤其是长期水产养殖所导致的破罡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按照湖泊湿地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开展生态恢复,合理布局岸边林地、挺水植被、漂浮植被。根据破罡湖湿地水面承包和鱼类养殖的实际情况,以恢复挺水植物群落和漂浮植被为主;同时,利用湿地草本植物自然繁殖特点,在实施生态恢复后的2~3a内,使破罡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到恢复。

2.2.4 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由于长期的渔业养殖,破罡湖湿地水生植物在多样性和数量上存在严重退化现象,沉水植物群落丧失殆尽,挺水植物群落和漂浮植物群落类型单一,呈小斑块状分布,整个湖区水生植物群路的盖度极低。实施破罡湖湿地生态恢复要以生物措施为主,种植挺水植被和漂浮植被。同时,为控制所养殖的草食性鱼类对草本植物的取食,要通过设置围网以保护所种植的水生草本植物,促进湿生草本植被的恢复,并为水鸟提供生存空间。

3 破罡湖湿地生态恢复植物群落类型及种类选择

3.1 植物群落类型选择 按照破罡湖湿地生态恢复思路与原则,根据破罡湖湿地目前的现实状况,为增加破罡湖湿地植被覆盖度,丰富湿地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并为水鸟等野生动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地,破罡湖湿地生态恢复的植物群落宜选择以下4个类型:(1)近岸浅水区域湿生木本植物群落或木本-草本植物群落;(2)近岸浅水区域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混合的条带状植物群落;(3)浅水区域挺水草本植物群落;(4)湖面水体局部区域浮叶根生植物群落。

3.2 植物种类选择 选择合适的湿生植物工具物种是提高湿地生态恢复效果、保证其长期生态安全与稳定性的关键。研究表明,适合长江中下游生态恢复的植物种类多种多样[9],实施生态修复应根据待恢复区具体的生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在实施破罡湖湿地生态恢复时,植物种类选择还应考虑以下情况:一是要体现整体协同性,以自然湿地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空间分布规律为参照,优先使用具有更大优势的乡土物种[10-11]。二是要体现植物多样性,种植湿生乔灌木、挺水草本、根生浮叶等多种植物。三是要体现可持续性,选用生长快、鱼类取食较少的水生植物,并在局部区域通过设置防护网保护新种植的植物幼苗。据此,破罡湖湿地生态恢复宜选择以下3类11种植物(除池杉外,其他10种植物均为土著物种)。

3.2.1 湿生乔灌木 池杉(Taxodium ascendens)、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旱柳(Salix matsudana)、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簸箕柳(Salix suchowensis)。

3.2.2 挺水草本植物 茭草(Zizania caduciflor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香蒲(Typha orientalis)、菖蒲(Acorus calamus)。

3.2.3 根生浮叶植物 芡(Euryale ferox)、莲(Nelumbo nucifera)。

4 结语

在当前破罡湖湿地仍存在渔业开发养殖的情况下,为增加破罡湖湿地植被覆盖度,丰富该区域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并为水鸟等野生动物提供栖息环境,宜选择合适的植物在破罡湖湿地局部区域实施生态恢复工程,建立湿生木本植物群落、木本-草本植物群落、浮叶根生植物群落、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挺水草本植物群落,以逐步恢复破罡湖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植物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

参考文献

[1]秦伯强.湖泊生态恢复的基本原理与实现.生态学报[J],2007,27(11):4848-4858.

[2]宫蕾,张黎黎,周立志,等.长江中下游安庆沿江湖泊湿地夏季鸟类多样性调查[J].湖泊科学,2013,25(6):872-882.

[3]朱文忠,周立志.安庆沿江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与管理[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52-62.

[4]程用学.宜秀区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安徽林业,2008(5):21.

[5]章宜洁.安庆市地表水污染特征分析及防治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8(1):87-90.

[6]陈书琴,童芳,马德庆,等.破罡湖底泥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J].湿地科学,2011,9(2):151-155.

[7]叶春,李春华,邓婷婷.论湖滨带的结构与生态功能[J].环境科学研究,2015,28(2):171-181.

[8]蒋丽佳,胡小贞,许秋瑾,等.湖滨带生态退化现状、原因分析及对策[J].生物学杂志,2011,28(5):65-69.

[9]张萌,刘足根,李雄清,等.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水生植被生态修复种的筛选与应用研究[J].生态科学,2014,33(2):344-352.

[10]任海,彭少麟.恢复生态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1.

第6篇:生态恢复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河流 生态修复 河道整治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1-122-02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剧,生活生产行为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对河道河流的整治,违背了自然的规律,造成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功能逐渐退化。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数量的增加,所需求的水资源量不断增加,对水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河流生态修复已经变得十分必要。

1 人类活动对城市河流系统产生的干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对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对河道的自然形态结构、河流的水质等的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1)生活生产的污染物向水体排放;(2)由于水利工程(如:筑坝、水库、堤岸)的建设,造成了生态流量不足,河流形态表现出不连续性,部分河流甚至出现断流的情况;(3)许多水景观质量被破坏;(4)地区地表硬化,河床的材料由具有透水性能的材料变为硬质化的不透水性材料。

人类的活动使得河流生态系统的功能日渐简单化,仅仅局限在景观娱乐,排泄纳污通道方面,由于河流污染,堤岸加固,河道底部防、固化处理等,河流生态系统的水源供应,水产品养殖,水流运输,补给地下水等功能日趋衰弱。

2 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现状

河流生态修复是生态工程学的一个分支,利用综合方法,使河流恢复因人类活动的干扰而丧失或退化的自然功能。恢复河流系统健康,实现河流和人类的和谐发展是河流生态修复的总体目标。通过河流生态修复重建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形成各种生物群落配比合理、结构优化的河道生态系统,并且使河流生态系统实现整体协调,自我维持、自我演替的动态平衡过程。

2.1 国外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现状

20世纪40年代,德国学者最先提出了“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的概念,接近自然,植物作为首选的工程材料,重点维护动植物及生态的相互协调作用。20世纪80年代莱茵河的生态恢复计划,投入了数百亿美元,终于在2000达到了目标,为河流生态修复提供了许多经验。20世纪90年代,河流生态修复的技术愈加成熟,英国成立了河流生态修复中心,开始在流域尺度下开展河流生态修复并且制定了河流修复指南。美国出版了《河流廊道修复》,佛罗里达州开始对密西西比河、伊利诺伊河以及凯斯密河流域进行生态修复。

2.2 国内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现状

我国河流生态修复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被重视,起步较晚,所以处于探索阶段。我国在河流生态修复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主要是偏向于水质的改善,而忽视了河流的生态系统结构以及功能的修复改善。位于浙江海宁市的辛江塘及北京市北护城河、转河等河道整治工程,采用了恢复河道自然平面形态、多样性断面,增加水栖多样性、植被护岸等手段,水质得到改善,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工程投资低,治理效果良好,为我国今后的河流生态修复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3 河流水系生态修复的任务及原则

河流水系生态修复的任务:(1)改善水质、水文条件。包括水力学条件、水量等方面的改善,合理配置水资源,维持最小生态需水量。控制污染源头,提倡清洁排放改善水质。(2)改善河流地貌特征。恢复河流的横向连通性和纵向连续性,扩大滩地,防止河床材料硬质化。(3)稀有、濒危物种的恢复。恢复水陆交错带植被,注重河流生物栖息地的建设。

城市河道系统生态修复应遵循的原则:(1)遵循自然原则。根据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合理利用,适当的进行人为改造,保证河流系统自然、健康发展,构建河流与人类的和谐关系。(2)功能协调原则。在河流的不同时期和不同河段有着不同的功能需求,因此主要功能要优先考虑,各项功能相互协调。(3)生态循环与平衡原则。生物多样性是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平衡和健康的基础,增加河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使河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处于良性循环。(4)景观美化原则。经过河流生态修复后,可以给人们带来美好的享受。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增加景观异质性,保留原河道的自然属性,运用植物以及其他自然材料塑造亲水的河流景观,突显城市地方特色与文化。

4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

4.1 河道自然形态的恢复

我国河道整治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河道景观植被群落缺乏,植被种类单一化;(2)河道大部分都为为混凝土或浆砌块石梯形明渠的构筑形式,此种形式导致河道硬质化现象突出,还显的十分生硬、单调。

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合理拆除阻水结构,将人造化的矩形、梯形断面修整为自然形态,根据河流生态学理念,宜宽则宽、需弯则弯,保持河道的自然平面形态的同时,满足河道的排涝泄洪以及抗旱引水需求,处理好生态保护及土地规划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

4.2 城市河流硬质护岸生态修复

我国城市河流护岸的硬质化已经高达70%,硬质护岸由坚硬石块或者混凝土材料构成,河流被渠道化、人工化极大影响了城市的河流水质和生态景观,破坏了河流系统原有的生态平衡。

河流护岸的生态修复可采用石块、木材、植物或者其他的透水性材料代替硬质材料对河岸进行加固处理,保证河床的稳定同时防止河道的淤积,不阻碍河流中的物质与岸边物质能量交换,改善地下水补给与地表水质量,生态护岸为植物提供了生长的良好条件,能成为动植物的栖息地。

4.3 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生物多样性是保证河流生态系统平衡及健康的基础。恢复生物多样性,首先要恢复生物的栖息地。生态学与工程学相结合,恢复河流水陆交错区的功能,建造能够适合水生动植物、两栖动物生存繁殖的河岸工程生态结构。根据所要修复目标生物的生活习性,可设置鱼道、浅滩-深塘等,还可设置丁坝、乱石堆或者河岸的覆盖物模拟水生生物喜爱的活动环境,来修复河道内的栖息地。另外,还需恢复流域内的栖息地,即恢复涉水鸟类及生活在河滨半水生动物的栖息地。所采用的方式有:(1)食物供给,通过种植鸟类等所要摄取的植物,保证了鸟类所需食物的充足供应,为鸟类生存的提供了基本保障。(2)建造巢形建筑物,通过建造人工巢箱来解决自然巢穴的缺乏问题。(3)建造林间水库,水库放水所产生的洪水效应,可以防止阔叶树木被破坏。

除恢复生物栖息地以外,还需培育物种,来达到物种多样性的目的。人工和生物调节相互结合,在防止外来物种对本地物种造成侵害的前提下,通过选育、培养、引种以及种群动态调控等生物技术,再加以保护,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4.4 改善水质,防治污染

可以采用外流引水稀释冲刷、生态浮床技术、河道曝气、底泥疏浚等方法对污染水体进行处理。外流引水稀释冲刷,可在短时间减小污染负荷,影响污染物沉积率,外流的引入对原水质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该方法有利有弊。生态浮床技术,利用物种的共生关系,以水生植物为主体,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降低河流污染负荷。河道曝气,加速了河流的复氧过程,使溶解氧浓度提高,增强好氧生物的活性,从而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底泥疏浚,可以彻底清除地步的有毒有害物质。在治理的同时,要控制生活工业废水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排入河流,完善管理制度,以达到修复效果。位于江苏省北部的新沂河,水质污染严重,为净化水质利用不同级配的卵石构成廊道系统,通过重力流将水引入廊道,水流通过卵石层,水质得以净化;建立人工湿地,利用湿地的沉淀、吸附、降解等作用,对水质进行处理;利用生物滤池的原理建立的人工快速渗滤池可加快水质的净化,也都达到了不错的处理效果。

5 结语

河流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在城市防洪泄洪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但人类城市化建设对河流的改造,使河岸硬质化,水质及景观遭到破坏,河流生态功能退化,河流的生态修复能够,提高河流自净能力,改善水环境,因此河流的生态修复是十分有必要的。河流生态修复,应从实际功能需求出发,在修复河道的过程中不断实践、积累经验,实现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利顶,齐鑫,李芬,等.城市化过程对河道系统的干扰与生态修复原则和方法[J].生态学杂志,2010,29(4):805-811.

[2]吴智洋,韩冰,朱悦.河流生态修复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6):69-7l.

[3]王社宁.河流型饮用水水源生态修复技术[J].甘肃科技,2009,25(13):55-56.

[4]倪晋仁,刘元元.论河流生态修复[J].水力学报,2006,37(9):1029-1036.

[5]杨平荣.河流生态修复[J].科技信息,2009,(1):754-755.

第7篇:生态恢复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荷兰 围垦区 生态重建 启示

荷兰的围海造田工程举世闻名。这项工程对荷兰的农业发展、市镇建设和自然保护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周围的地貌及环境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近20年来,围垦区完全依靠生态系统自然演替规律,采取少量的人工措施或完全没有人为干预,使曾经荒芜的围垦土地出现了面积达数万公顷的自然保护区,在那里植物茂密、珍禽鸟类品种繁多,形成了健康的生态系统。这一现象引起了国际生态学界的高度关注,经常被引用为生态重建的成功案例。

一、荷兰围垦区生态工程概况

围海造田工程以须德海 (Zuiderzee) 工程为标志。工程内容是建造30km的堤坝将须德海“脖颈”合龙,形成内海,再从艾塞尔河(Ijssel)向内海引入淡水,使其淡水化。随后形成了5片总计20.6万hm2的圩地用于农业,其余部分为湖泊、河流水面。这项计划始于1918年,1932年堤坝工程实现合龙。其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堤防和排水系统的建设。按照规划,5片垦区的规模从2.4万到4万hm2不等。经过肋多年的不懈努力,围海造田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垦区的建设是陆续展开的,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大约每10年启动一个新垦区建设,每一个垦区的完成大体需要20年。到1996年陆续完成了4个垦区主体及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土地总面积达16.5万hm2。

始于20世纪30年代开发的威尔英梅尔垦区 (Wieringermeer) 和东北圩地是农业垦区,垦区发展目标是增加粮食生产和提供就业机会,主要内容是堤防工程和排水工程建设。沿海岸线不适于耕作的土地,则发展为果园、花卉园和混合农场。到了20世纪50年代开发的东芙莱沃兰德垦区 (Eastem flevoland) 以发展城镇为主。同时,由于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开始注重自然环境建设,创建了自然保护区。

而1968~1996年开发的南芙莱沃兰德垦区,则已经把生态建设摆在了重要位置上。从土地规划方面看,1/2土地用于农业,1/4用于城镇开发,余下的1/4是自然区域,包括森林和河湖水面。规划中为自然生态的成长留下足够的空间,其面积达1万多hm2。

为有利于生态重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富有远见的措施,执行“与环境友好的农业开发计划”。早在1972年,政府就法令,在南芙莱沃兰德垦区,新围垦的处女地和一部分熟地都不得使用除草剂和农药,农田的杂草用机械或者手工方式去除。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作物对于病虫害的抵抗力,也防止这些化学药品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私人部门对于这项开发计划表现了极大的兴趣。政府相应采取措施,鼓励私营小型生态农业公司经营垦区土地,发展以生态重建为基础的新型农业。在当地共建立了68个小型生态农业公司,占用土地363lhm2。

东芙莱沃兰德和南芙莱沃兰德垦区,专门进行了生态系统设计。所谓生态系统设计是依据生态系统自身的自然演替规律,建立自然保护区,运用技术手段创造一种环境,使各类特定的动植物能够在一起生长,从而组成特定的生物群落,以培育特定的湿地生态系统。主要是为珍禽鸟类和其他动物提供栖息地、避难所和繁殖产卵条件。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点是海拔低的地区,这里主要是开垦后遗留的湖泊和沼泽,水面面积达5600hm2。地形包括湖泊、沼泽、芦苇荡和柳树群。这些沼泽为动物提供丰富的食品,很快这里就成了留鸟及候鸟的栖息地。特别是豪思特沃尔德 (Horsterwold) 自然保护区,其开发计划就是完全排除人为干扰,不采取人工种植方式,完全靠生态系统自然演替,在该区的核心地带形成一片野生区,面积为4000hm2,成为荷兰最大的阔叶森林。

最令国际生态学界关注的是玛克旺德 (Markerwaard) 垦区。早在1975年,这个垦区的堤防工程就已完成,排水系统建立起来而且持续不断地抽水,新土地已经显现20多年。虽然由于荷兰政府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原因,垦区的开发工作迟迟没有开展起来,可是,经过20多年的生态系统自然演替,这一片曾是荒芜的土地,已经成为植物繁茂、动物门类众多的自然野生区,面积达4.1万hm2。笔者在这里考察时,看到的是各类乔木发育、灌木丛生高可没人,时有鹭鸶在沼泽中起落捕鱼,成群的鸟类盘旋飞翔。荷兰政府准备把这片垦区作为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再用于农业开发。

综上所述,荷兰围垦区的生态建设经历了几个阶段,反映了荷兰人对于生态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第一阶段是50年代开发的围垦区,已经考虑到居民休闲的多种需要,进行了景观设计。到第二阶段60年代以后开发的围垦区,专门进行了生态设计,任务是为特定的生物群落形成创造条件,主要是人工种植树木和其他植物,为珍禽鸟类栖息创造条件。其目标是提高生物群落多样性,形成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第三阶段则已经认识到,依靠生态系统自然演替规律,靠生态系统自身的发育,不需要种植植物,经过若干年时间,同样可以建设一个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和自然演替规律

荷兰围垦区的生态系统类型属于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工程分为两类:一类是湿地恢复生态工程,目标是恢复原有的湿地;另一类是湿地重建生态工程,是建设一个新的湿地系统。荷兰围垦区的生态工程是在新形成的土地上湿地生态系统的重建,

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

所谓“生态系统演替”是指在相对短的时间尺度内,靠生态系统本身的功能,使得生物群落多样性增加,物种均匀性增加,没有某一物种占优势的情况出现,生态系统的功能不断完善。这反映在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上就是,食物链从二维结构发展为三维的网状结构,各类生物互为依存,互为制衡。这种网状结构对于外界的干扰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使湿地生态系统逐步完善、健康起来。

所谓“生态系统自我设计理论”,是指湿地可以根据环境条件合理地组织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湿地生态系统会最终趋于完善。德国学者密茨 (Mitsch) 认为,在一块重建的湿地上是否种植植物无关紧要,最终环境将决定植物的存活和分布。他比较了外界环境基本相同的两块湿地,一块人工种植植物,一块没有种植植物,用对比的方法来观察两块湿地的重建过程。在开始几年这两块湿地差别不大,随后出现差异,但是最终两块湿地发育得几乎一样。这说明湿地具有自我设计功能和自我恢复功能,至于是否种植植物仅仅在发育过程中产生影响,但是对于最终结果不起主要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湿地的重建或修复,大约要15~20年的时间。

另外一种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理论称为“相对设计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通过适当的工程措施和植物重建,可以加快湿地的恢复或重建过程。这种理论认为植物的生活史(种子的传播、生长、定居过程)是重要因子。通过强化物种的生活史来加快湿地的恢复。强化的措施主要指采用人工播种、种植幼苗、种植成树等。

笔者认为,湿地是水域与陆地间过渡带,正处于两者边缘区,生境异质性强,适于多种生物生长,优于陆地或水域。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扮演生物源、生物库和运转者三重角色,所以生物生产力高。自我设计理论较为合理地概括了湿地生态系统的这种功能,荷兰围垦区的湿地生态系统重建也证实了这个规律。当然,对于其他类型的湿地系统应具体分析,有些类型的生态系统在利用自我恢复功能的基础上,辅之以人工措施也是需要的。

有一种学术观点认为,要区分两类扰的生态系统:一类是未超过本身生态承载力的生态系统,是可逆的。在去除外界干扰即卸荷后,可以靠自然力实现自我恢复。另一类是被严重干扰的生态系统,它是不可逆的。在卸荷后,还需要人工措施创造生境条件,加上发挥自然修复功能,才能达到生态恢复的目的。而如何判断是否可逆,就存在一个判据问题,这也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

当然,自我设计理论的适用性还取决于具体条件,包括水量、水质、土壤、地貌、水文特征等生态因子,也取决于生物的种类、密度、生物生产力、群落稳定性等多种因素。荷兰围垦区处于河流下游,淡水资源丰富,荷兰多年平均降雨725mm,这使得围垦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自然保护区完全可以在排除人为干扰的条件下重建湿地生态系统。

三、对我国生态建设的启示

尽管我国的自然、经济等条件与荷兰有很大差别,但是荷兰的经验反映了生态恢复的某些一般规律,值得我们借鉴。

1. 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和自然演替规律

近年来我国的生态建设开始起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建设更令人瞩目。西部大开发的生态建设的任务,主要是消除或降低那些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的干扰因素,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和自我修复功能,辅助以人工措施,实现生态建设的目标。近年来推行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是西部地区生态恢复的重大举措,为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创造了条件。据报道,一些退耕和休牧的退化土地,在封育后经过3~5年,灌草植被已经恢复到60%。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的认识,还存在着某种误区,认为生态建设就是要搞工程,由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脱离当地自然条件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其实,生态工程和其他各类工程一样,不但要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也要进行经济合理性论证,力争以较小的经济投入换取较大的生态效益。实践证明,较为经济有效的技术路线,就是排除对现有生态系统的干扰破坏,充分利用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功能,必要时适当辅之以人工措施,达到恢复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相对健康的生态系统的目的。

2. 生态自我修复需要较长时间

还有的观点认为,经过几年努力,生态恢复就能奏效,反映了对于生态系统恢复的长期性认识不足。上述荷兰围垦区湿地生态重建工程需要15—20年时间才能达到目标。对于退化的严重退化的需要50~100年时间。所以生态恢复工程要有长远规划,长期坚持。急于求成的想法是脱离实际的。

3. 生态恢复工程要因地制宜

由于自然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不但国外的经验不能照搬,国内的经验同样要有分析地借鉴。目前,有一种误解,认为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就是植树造林。实际上,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需要因地制宜制定生态恢复规划。植被建设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自然条件严酷的地区则宜荒则荒。有专家认为,在多年平均降雨量在400mm以下地区,应以灌木和草为主,不宜盲目发展乔木。

荷兰的经验还表明,恢复乡土种植物对当地生态恢复十分重要。什么是“乡土种”?学者阿伦比 (Allaby 1994) 给出的定义是:“物种自然出现于一个地区,这种物种既非随意也非靠引入。”学者韦布 (Webb 1985) 列出了包括化石证据等若干判别标准。但是一般讲,乡土种的概念是相对于外来种而言的,乡土种在当地的食物链中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与生境建立了和谐的关系。而某些外来种借助气流、风暴、海流等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将植物种子、昆虫、微小生物等带人当地的生态系统。在气候条件、营养条件和缺乏天敌的条件下,外来种得以迅速繁殖,形成对本地种生存的威胁,成为一种对健康生态系统的胁迫,即出现所谓“生物入侵”。由此可见,恢复乡土种是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防止生物入侵的重要措施。

4. 生态恢复工程不仅要重视植被恢复,也要重视动物生存、栖息和繁衍

众所周知,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动物、植物、微生物)与其环境组成的系统,其中各成员借助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功能复合体。生态系统的核心部分是生命部分,即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所以,生态恢复的任务,不仅是植被的恢复,还应该包括鸟类、鱼类、禽类、昆虫、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等各类动物的栖息繁衍问题,使得生物群落在特定的生境条件下,形成一个完善的食物链。只有健康的生态系统才能具备其多种服务功能,使人们得以从中受益。目前,常见的观点认为生态建设就是改善植被状况,忽视了生态系统中动物生存栖息等问题。所以要重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问题。

5. 水是重要的生境因素,但不是生境的全部内容

在各个生境因素中,淡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水是生物生命的载体,又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介质。近年来我国塔里木河和黑河生态恢复调水工程取得了经验。但是从生境的多种因素角度,除了水量以外,还应该对于被恢复生态区的气候、水质、土壤、地貌等进行全面分析。从生物恢复角度,还应该对于生物种类、密度、食物链(网)、生物生产力、群落稳定性等进行论证,在对这些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水文条件和供水方案,有可能获得生态恢复的优化方案。目前,在进行生态恢复规划设计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只要设法将河流流域的生态用水恢复到过去某一时段的水量,河流流域生态系统就会恢复到当时的状况。显然,这种观点忽视了生境其他因素如水质、气候、土地、地貌以及生物群落等多种因素的变化,有失偏颇。

6.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恢复的评估标准

生态恢复的程度以及是否成功,需要有一个评估标准。但是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使得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问题成为一项复杂课题,不少学者提出了一些方法,但是国际上还没有公认的准则。

原则上说,建立生态恢复的评估标准,主要是对恢复后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整体特征进行评估。所谓生态系统的结构问题,主要指生物与生境的一致性,以及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问题。生态系统的功能指物种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流动,价值流,生物生产力等。对恢复后的生态系统的整体评估主要是指生态系统在外界干扰下的恢复能力,生态系统可持续自然演替的能力。

7. 重视生态恢复工程的生物调查、设计和监测工作

对被恢复生态区生物群落的历史及现状的详细调查,是进行生态恢复设计的基础工作。生态恢复工程设计的任务是充分利用生态系统自我设计、自我修复功能,通过改善生境为提高该地区的生物群落多样性创造条件。设计的重点是建立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的相关关系。

在设计中如何确定恢复目标是一个关键问题。由于人们对于自然演替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所以一个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方向会有多种可能性,有可能恢复到原来某时段的一种状况,有可能发展为一种新的替代状况,也可能事与愿违,生态系统继续退化。正因为如此,对于被恢复的生态系统的监测就十分重要了。

参考文献:

1 董哲仁.保护和恢复河流形态的多样性.中国水利.2003. 6.

第8篇:生态恢复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铁路工程 临时用地 复垦 环境效应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106-02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得以全面发展。从蒸汽机车到现在的电气化高速铁路,中国的铁路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铁路临时工程对生态、土地等造成的影响和破坏等问题,恢复土地原有生态功能的重要性也就突显出来。据估算,目前我国因建设工程等各种人为因素破坏的土地约1333万hm2左右,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其中仅铁路临时工程破坏的土地面积就达约8.5万hm2。随国家明确提出要“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和铁路首份土地复垦方案通过评审,中国铁路建设工程土地复垦掀开了序幕。然而,由于铁路工程土地复垦刚刚起步,尚无经验可循,这使得复垦方案常常不能因地制宜地与区域地理条件相结合,复垦措施往往达不到土地复垦预期效果。

1 临时用地土地复垦综述

1.1 铁路建设工程产生的环境效应

铁路建设工程对沿线环境将产生较大影响,其主体工程和临时工程的施工扰动都将引起沿线土壤结构、地形地貌、水文、局部气候及生物多样性等区域性生态发生变化。铁路建设工程产生的具体环境效应如图1所示。

1.2 土地复垦的概念和复垦用途的确定原则

土地复垦,是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原因而被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原有生态功能及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土地复垦既属国土综合整治利用范畴,又是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而随着社会越进步,经济越发达在确定土地复垦目标时越强调其恢复生态环境的内容。根据中国的国情,在确定复垦后的土地用途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因地制宜,经济合理;(2)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和可持续性发展;(3)体现生态效益,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4)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1.3 铁路临时工程用地土地复垦的特殊性及复垦潜力分析

铁路建设属大型临时工程,永久占地及临时工程都将使沿线土地原有性质及生态功能受到严重破坏。以某新建铁路线为例,全线建设工程总占地为1460.92 hm2,其中永久用地606.73 hm2,临时用地854.19 hm2,临时用地占总占地的58.4%。铁路建设中临时工程包括弃渣场、取土场、材料厂、运输便道、施工营地等,从以上数据可看出,铁路建设临时工程占地常常较永久占地更多,这也是铁路建设工程的特殊性。对于不同地形地理条件,铁路建设工程土地复垦所具备的复垦潜力不尽相同,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及地形地质分析。

2 铁路工程临时用地复垦技术方法措施及其环境效应

2.1 预防控制技术方法措施及其环境效应

铁路建设工程临时占地较大,如该铁路桥梁、隧道、路基、站场等主体工程工点较多,且受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的限制,临时性工程占地面积较大,因此,应严格执行源头控制、预防与复垦相结合的土地复垦原则。

对于占用土地的选择、土石方的优化调配及取弃土场的优化等控制措施应与沿线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密切合作,结合地方环境特点优化占地地类及减少土石方弃量,将弃渣尽量用作地方城市城镇、交通等设施的建设用渣,减少弃渣场破坏土地的面积。取土场尽量选择植被稀疏的丘陵、山包等裸地且不得在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取土,减少工程建设对区域土壤生态环境的破坏。

2.2 工程技术方法措施及生态环境效应

铁路建设过程中对土壤原有生态功能破坏前所应采取的工程技术保护措施及各个工艺流程体现出铁路建设过程应结合建设后期的土地生态功能保护和恢复。由图2可以看出,表土剥离是工程建设初期非常关键的一环,这将为后续的土地原有生态功能恢复提供良好的熟土基础保障,同时也为区域环境的可持续性奠定了土质基础。

2.2.1 表土剥离及临时挡护措施

工程施工时,应先剥离表层熟土,清除树根及杂草根系后再进行主体工程建设。表土剥离厚度应根据当地土质实际情况,一般为0.3~0.5 m左右,对于耕地等土质较好的可达到0.5 m。剥离的表土集中堆放,采取土袋挡护坡脚的临时防护措施。其余面应撒草籽覆盖,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效应。弃渣场应根据原来土地类型进行复垦,如受堆高等地形限制宜多复垦为林业用地,弃渣场坡面采用撒草籽或植灌木复垦成林业用地。

施工结束后及时把剥离的表层熟土回填至周围的临时用地复垦区内,或用作路基边坡和护坡网格内以及线路两侧绿化带的覆造。这样将有效提高区域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最大限度减少铁路建设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2.2.2 土地复垦区的排灌系统

根据铁路现场调查,既有农田排灌工程多采用“长藤结瓜”式的灌溉系统,复垦区的排灌工程可结合弃渣场的截、排水沟系统布设复垦区内支渠及农渠,并衔接周边农渠或斗渠等农灌系统,保证弃渣场土地复垦区的排水和灌溉,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的维系和改善。

2.2.3 土地复垦区的道路系统

可结合进场道路及周边既有农村道路,布设田间道,宽度一般为3.0~4.0 m,并与周边原有村组道路相连或相交,形成交通网络,尽量减少便道对农田的占用,从而减少铁路建设工程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

2.3 生态工程方法措施及其环境效应

铁路施工建设与土地复垦应联系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从而达到土地复垦前后的土地开发利用及生产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形成土地复垦的规模效益和良性循环机制。同时采取相应的农业、水利、生物等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的过程称为土壤物理改良。对于复垦后的土地,要采取一定量的生态工程措施,生态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水土保持、恢复植被和环境优化等工程,这对区域环境也将产生积极的生态效应(如图1)。

2.3.1 水土保持措施及环境效应

通过布设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使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剥离土壤得到有效防护,工程建设中破坏的地貌、植被得到有效治理和恢复,减少项目区因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实现铁路建设、生态环境和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

2.3.2 环境优化工程设计

铁路项目环境优化应与项目区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相协调,在环境优化中以绿化美化为主。工程设计应能为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3.3 土地复垦时机

根据铁路沿线不同降水量区域选择较好的复垦时机。如该铁路沿线区域5~10月为雨季,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较为适宜耕种种植草木。而影响苗木成活的主要不利因素为11月~次年4月干旱少雨,该期间应加强浇水灌溉等管理工作,保证苗木成活率。保证沿线环境绿化的顺利开展。

2.3.4 抚育管理及环境持续性效应

土地复垦后通过加强苗木管理,采取松土、灌溉、施肥、除蘖、修枝等措施进行管护;对于自然灾害和人为损坏应采取一定的补植措施,确保植苗当年成活率,提高土地复垦的实际成效,为铁路沿线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性提供良好的正态效应。

植被恢复后能迅速固定疏松土层,大大减少降水对土壤的溅蚀和径流的冲刷作用,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基地的水土流失,是最根本的治理方法。水土保持林草的建设要做到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根据当地自然状况选择合适的乡土植物种类。

2.3.5 生态植被恢复

科学合理的植被工艺可有效提高植物对铁路沿线区域脆弱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

(1)植被密度

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植被恢复目的、不同植被品种的种植密度是不同的。即速生喜光植物宜稀一些,耐阴且初期生长慢的植物宜密一些;树冠宽阔、根系庞大的宜稀一些,树冠狭窄、根系紧凑的宜密一些;高海拔、高纬度、低温、土壤瘠薄地区的植被密度应大一些,在栽植技术精细、水分供应良好、管理好的地区,密度宜稀一些;水土保持林可密一些,农田防护林、用材林则宜稀一些。

(2)植被格局

在废弃地上普遍种植植物,无疑是一种快速恢复植被的良好方法。但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不足的情况下,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最优的植被格局应由几个大型的自然植被板块组成本底,并由周围分散的小板块及其中的小廊道所补充、连接。这样既节约了人工和经费,又为植被的自然恢复提供了空间。

2.4 土地复垦的生态补偿措施

临时占地土地复垦的生态补偿措施是在经济措施与社会措施相结合的基础上以技术补偿为指导,为生态补偿提供技术和资金保障,使得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土地复垦生态补偿得以实施。

通过经济、社会及技术等生态补偿措施的实施将使工程临时用地土地复垦在政策、资金和技术上得到全面保障,使铁路沿线区域恢复原有临时占用土地的生态功能,在经济技术可行性上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为区域环境的可持续性创造了条件。

2.5 土地复垦措施成效

通过对铁路土地复垦技术及措施的研究并结合铁路实际案例可看出,通过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征采取相应的土地复垦技术方案可以基本达到土地复垦的预期目标,能较好地达到保护耕地、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

3 结语

本着“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的原则,通过土地复垦设计和相关生态效应研究并结合对铁路实际案例应用分析,铁路建设临时工程用地土复垦通过结合不同地区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技术、经济可行的复垦技术措施,既满足土地复垦的具体要求,又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对恢复和改善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为以后的铁路建设临时工程土地复垦提供可借鉴的技术方案思路,推动我国土地复垦及生态重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建造中国的绿色铁路交通。

参考文献

[1] 潘海啸.轨道交通与大都市地区空间结构的优化[J].城市发展研究,2008(S1).

第9篇:生态恢复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生态恢复;水土保持;关系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正以迅猛的速度在世界大国中飞速发展着。但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平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为此政府有关部门也颁发了不少以此有关的法律法规,希望我国的生态可以得到更好的恢复。但是生态问题与水土流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1 关于“生态恢复、生态修复”等术语的理解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环境相关关系的科学。自从1866年德国名人正式提出这一概念,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随着人口剧增、人类大规模干预自然能力的增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高强度开发引起的人为干扰胁迫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并威胁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实的需求促进了生态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成果也逐渐得到国际社会和公众的接受和关注。生态系统状态的变化始终是生态学专家所关注的问题,早期对植被的演替的研究就涉及生态退化的问题。所谓生态退化,是指在长时间干扰下生态系统整体性的缓慢衰退的现象,主要的标志有生态系统初级和次级生产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或丧失、土地养分维护能力和物质循环效率降低等。20世纪70年代,生态专家开展了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研究,1987年约旦主编出版了第一本生态恢复研究专著恢复生态学,1992年恢复生态学杂志在美国创刊发行,1993年英国学者Bradshaw发表了“恢复生态学”一文,确立了恢复生态学的学科地位以及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论意义。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恢复已成为学术界最受重视的生态学概念之一,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已成为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生态学过程与机理的科学。生态恢复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到接近于它受干扰前的自然状态,重建该系统受干扰前的结构与功能有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受损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和重建一般可采用两种模式途径:当生态系统受损但压力未超负荷时,生态的演替是可逆的,此时解除干扰和压力,恢复可在自然过程中发生;当生态系统受损压力超负荷时,发生了不可逆过程,仅靠自然过程不能使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必需加以人为促进才能得以恢复。

2对“水土保持”术语的理解

水土保持是生态恢复的重要内容之一,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从生态学角度看,水土流失是以土地侵蚀为特征的陆地生态系统的受损和退化。它有别于污染或盐渍化等原因引起的陆地生态系统的受损和退化。解放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的路子,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总结出一套因地制宜,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以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宝贵经验。但是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从实际工作的考量,我们感觉到它主要还是针对水土资源的机械流失来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对从生态学的整体角度考虑则较为不足。如传统的治理措施主要考虑造林种草,增加地表覆盖以减轻雨滴的溅蚀;坡改梯、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以减缓径流冲刷等。对处于系统中心地位的土壤肥力的提高、结构的改善、土地可持续利用;如何创造条件促进群落进展演替;采取措施加快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等,就考虑得不多甚至没有考虑。传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基本上以中短期效果为目标,如植被的快速覆盖、坡地改造、沟道工程等,从保土保水效果看,确实短期内也十分明显。但如果从生态恢复的角度看,则大都仅是开始而已。系统退化到了人们可以直观察觉到的水土流失的层面,其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就已经相当严重了,要恢复到健康状态决不是短期可以见效的。水土流失治理的对象是水土流失区,也就是生态系统的退化区。依据恢复生态学原理,应该从满足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恢复和改善并使之能自我维持这三方面要求上来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3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途径

1.1 减轻或解除系统的干扰和压力

当前开展生态修复试点工作采取的措施大部分属于这类。如封山禁牧、舍饲养畜、退耕还林还草、调整用地结构,以小促大、以电代燃料、发展沼气、生态移民等,这是生态系统恢复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措施。

1.2 建立或改善种群结构,建设作为恢复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

这些物种通常选择植物群落演替中的先锋物种,它有较强的抗逆性、较强的生命力和再生能力,如东北的棉槐、油松、侧等,以此迅速形成利于植被进展演替的小气候和生物环境。此方法适用于退化较为严重的系统。

1.3 最大多样性方法

引进或培育该生态系统退化之前的组成物种,即种植演替成熟阶段的物种,促进尽快形成良好的结构、功能和自我维持的系统。此法较适用于有较高要求、人工管护维护能力强的地区,如城市等人口聚集区

1.4 人工强化促进法

最典型的牧、草、沼及生态庭院等模式。此方法是通过加强食物链联系,加大物质能量循环促进土壤的熟化,提高土地生产力,形成良好的生态平衡。此方法对技术有较高要求,适用于人力、资金和技术有较大优势的地区。

4二者的关系

水土保持是生态恢复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恢复的原则普遍适用于水土保持。目前,在水土保持工作中要防止2种偏向:一是不深入了解原来自然生态系统的本底情况及演变规律,又不懂得当地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不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而盲目强调用人为措施去重建一个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新系统,违背了生态恢复原则和生态经济规律,尝尽自然界报复的苦头。二是不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国情出发,不深入研究如何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制定使当地居民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力措施,而是过分强调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来防治水土流失,有的甚至误认为封山禁牧和造林绿化就等于水土保持,结果严重挫伤了广大干部群众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使水土保持工作停滞不前。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应以生态经济系统理论作指导,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方针,坚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统一,保证人口、自然、经济3个再生产高效、协调、有序地发展。要限制和消除一切对生态环境起破坏作用的干扰因素,从当地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施治,在充分发挥大自然自我恢复能力的同时,积极采取科学的人为措施,恢复和重建受损、退化的生态系统,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当地经济,致富山区人民。实践证明这是一条科学的成功之路。如果我们真正能够把水土流失区人民群众的社会需求和当地的水土保持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一定会得到恢复,那里的生态经济一定会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一定会实现。

结语:生态型水土保持工程是在水土保持工作不断发展下提出的新命题,其概念、外延和内涵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已被政府和人民群众所认识,意识到控制开发建设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和加强生态恢复的重要性。随着开发建设项目区水土保持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新的形势下对水土保持工作和项目区的生态恢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如何去做,如何实现生态型水土保持工程更好地服务于开发建设项目区的生态恢复,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命

4 参考文献

1吴长文,赖涛,孙发政.关于“水土生态保持”的探讨.2007 - 08 - 06.

2张光辉,梁一民.植被覆盖对水土保持功效影响的研究综述.水土保持研究, 1996, 3(2)

3向雪梅,刘国东,吴媛,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生态恢复.四川水利, 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