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范文

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精选(九篇)

绿色生态发展理念

第1篇: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范文

一、绿色发展理念及其重大意义

绿色发展理念就是要解决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坚持绿色发展,就是在中国发起一次生态革命,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无论是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不足,还是人们环保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都要求国家调适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同志在2005年8月,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这就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利用生态环境的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优势,经济优势,那么绿水青山就变成了金山银山。生态环境的美好一方面解决了人民群众对美丽生活的要求,另外由生态美好带来经济效益又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条件。可以借助美好的生态环境带来旅游收入,带动当地的经济上一个台阶,居民收入可观了,又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

绿色发展理念是我们国家的生态创新理念,对于资源型城市的延安来说,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这样的理念正是我们的及时雨。由于种种原因,延安在发展绿色上会遇到一些问题。

二、延安生态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水环境的污染

延安地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加之近几十年来,一直以能源型城市自居,地下蕴藏有数量巨大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炭。过度粗放的地下开采很大程度上带来地下水的污染,河水断流,地表塌陷等,所以能源驱动的经济塑造了许多一夜暴富的神话,也给当地留下了许多的“后遗症”。石油开发在有力促进了延安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延安的生态环境带来十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据统计,全市90%以上的主要污染物是由石油产业排放的。

在几个大型水库因为周围都分布着油井,在采油和运输过程中,会遗留下部分原油,遇到降雨,顺着水流,流入库区,污染到居民的饮用水。经检测延安的居民饮用水ph值大于7,水质呈碱性。水源的污染、雨量不足,一方面影响到居民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导致当地的植物不能很好的生长。

2.水土流失带来的环境问题

延安曾经是一块贫瘠的土地。在历史上是兵家相争的要塞,长期的战争对生态是毁灭性的破坏。加上后来人口急剧的增长,加上传统的 “散牧”放羊等,延安境内的植被每况愈下,满目疮痍、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百姓生活十分贫困。有数据显示到上世纪末,全市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8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7.8%。土壤侵蚀模数达每平方公里1.53万吨,年入黄河泥沙2.58亿吨,约占入黄泥沙总量的六分之一。特别是春季沙尘暴频发,黄沙遮天蔽日,尘土漫天飞扬,数日不止。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考察延安后曾经断言到: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3.大气污染问题严重

1997年以前,一到冬天采暖季节,千家万户黑烟滚滚,城区能见度不足50米。1998年,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在城区禁烧有烟煤,改烧烟、灰、硫含量低的宁夏灵武清洁煤。当年冬天,城区烟尘排放总量就比前一年减少了近60%。后来,延安又在更换煤种的基础上,实施了锅炉改造工程、天然气工程和集中供热工程。经过持续15年的大气污染治理,延安才又逐渐恢复了蓝天白云。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也由2007年的283天提高到2012年的314天,增加了31天。延安的大气污染治理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随着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大以及大气污染,环境污染的变化,延安人民又面临一些新的环境压力,比如汽车尾气的排放,山体居民的生活废气、餐饮油烟的排放,建筑工地扬尘的治理等,所以急需用绿色理念来指导我们延安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三、用绿色发展离理念来带动延安生态文明的发展。

1.让绿色成为对经济社会贡献的内生因子。

延安是历史悠久和文化的古城,它是我们中国革命的圣地,应该做大做强红色革命教育和红色旅游这块蛋糕,深度挖掘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和以黄帝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使延安的红色旅游成为一张名片。而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只能满足游客对于历史的了解,如果加上绿色的装点的话,又可满足游客对自然环境美的享受,这样一来,历史加上人文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对于一部分延安人来说,已经深深的感受到了绿色产业带来的实惠,因为绿色产业已经成为很多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了。如今,延安的洛川、黄陵、富县等县果农年人均收入已过万元。黄龙县的生态也让当地人尝到了绿色带来的经济效益,黄龙县的绿色覆盖率已经达到95%以上,被很多外地人作为天然氧吧,经常作为夏季避暑纳凉的好去处。游客的增长,带动了餐饮业、宾馆的发展。据说在黄龙每年有90%以上的收入都来自于旅游业。黄龙人真正感受到了要想富,先种树的实惠。

2.退耕还林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绿色发展除了给延安带来经济的发展以外,对于生态环境更是功不可没。延安有了陕西省乃至全中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封山禁牧,封山育林,当时在1999年,党中央发出西部大开发伟大号召,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F基在延安市宝塔区燕沟流域的聚财山上视察,提出“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十六字治理措施,要求延安人民“变兄妹开荒为兄妹植树”,实施退耕还林,建设美好家园。1999年秋冬的退耕还林面积达到236万亩,后经国家阶段确认164.84万亩,被国家列为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市。延安市吴起县除人均留足3亩口粮田外,一次性将155.5万亩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占全县耕地的84%,在全国2279个退耕还林县(市、区)中封得最早、退得最快、面积最大,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

退耕还林带来的不仅是生态和人居环境的显著改善,也是对千百年来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有力触动和深刻反思。

3.让生态文明建设更加具体,实现绿色GDP

追求“绿色”GDP,已成为延安经济科学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亮点,经济总量正从追求速度、规模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延安的“绿色”GDP就是经济与生态,人与自然,城市与农村和谐发展。建设石油能源化工基地,是延安经济跨越发展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延安人始终不忘环境生态的保护。近年来,延安先后投资几十亿元实施环境生态保护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今,在延安看到的是绿化、管理一流的油区,林立的井架和绿树鲜花相辉映,呈现的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图画。 在石油工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延安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战略,努力开创城市、农村、工业、农业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推动陕甘宁革命老区发展,必须结合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科学谋划、合理规划,在发展中要坚决守住生态红线,让天高云淡、草木成荫、牛羊成群始终成为黄土高原的特色风景。” 2015年2月13日在延安干部学院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

第2篇: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中国乡镇;生态文明;实践路径;淀山湖镇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12)03009805

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了从书斋的理论探索到行动,将顶层设计与乡镇基层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的新的历史时期。乡镇是中国农村的基本单位,在中国整个行政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乡镇政权组织承担着在辖区内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各项社会管理事务的职能。鉴于中国是由众多乡镇编织而成的农业大国,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乡镇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独特的功能。生态治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乡镇治,则天下安。推动中国乡镇以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的一个重大战略。本文以“中国21世纪示范镇”——昆山淀山湖镇为案例,突出说明,以生态理性引领经济理性是中国乡镇生态文明实践的新理念,将科技强镇、文化亮镇、生态立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推进生态文明是中国乡镇生态文明的新路径,站在全球前沿高起点地推进生态文明是中国乡镇生态文明的新境界。

一、以生态理性引领经济理性是中国乡镇生态文明的新理念

如果说美国海洋学家蕾切尔·卡逊1962年问世的《寂静的春天》表明了西方发达国家生态理性的觉醒,并以生态理性逐渐终止了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出的经济理性的话,那么这个过程经过了差不多200年的历史,而中国积极主动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乡镇,如昆山淀山湖镇在发展中自觉地意识到经济理性的弊端,主动地用生态理性匡正和引领经济理性,选择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道路,并在1994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为中国21世纪示范镇,则不过用了20多年的时间。说明生态理性开始在中国觉醒,生态文明实践在中国大有可为。淀山湖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证明,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的关系。用生态理性引领经济理性是中国乡镇生态文明实践的新理念。

改革开放初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替代了以阶级斗争为中心,长期以来缺吃少穿的农民为了很快致富,走上了快速发展经济的道路,在经济快速增长成为各级领导和群众的首要价值追求的态势下,经济理性成为甚嚣尘上的社会意识,严重地贬抑了生态理性。苏南各个乡镇形成了你追我赶发展工业的态势,形成了乡村工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格局。乡镇工业异军突起,一度占据了经济的大半壁江山,犹如魔术师一样呼唤出了巨大的物质生产力。

当人们在赞叹乡镇工业所创造的巨大财富时,同时也惊讶地看到,乡镇工业走的是非绿色的发展道路,是资源环境遭到削弱和破坏,经济无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是以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为代价的发展道路。这种只是注重经济理性,忽视生态理性的发展模式导致了以资源来换取经济效益,以环境污染来替代成本的弊端,由于片面追求乡镇工业发展的数量和规模以及乡镇工业经济的总量,忽视了资源、环境的承受力。乡镇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造成的噪声、光污染等,都对当地水质、大气、土壤以及居民的生存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和影响。

危机也蕴涵着转机。乡镇工业经济总量的增长与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下降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发展中人本价值的凸显与经济价值优先的观念冲突,生态理性与经济理性之间的矛盾与张力,引起了一些优秀的乡镇领导者对于发展价值的思考。正如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主任杜德利·西尔斯所说:“在讨论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时,我们必须驱散笼罩在‘发展’一词周围的迷雾,并更准确地界定它的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设计出富有意义的目标或指标,从而有助于改进国内或国际政策。”[1]促使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发展并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发展的价值还体现在人文性、生态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如果过度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诸如影响发展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就会出现非人道和非伦理的发展。这一深刻反思,促使他们逐渐告别长期起支配地位的经济理性领先的发展模式,选择生态理性引领经济理性的发展模式,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道路。

昆山淀山湖镇是一个因湖而名、因湖而兴的生态环境优美的乡镇,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聘请了全国著名的生态文明专家来把脉指导,确定了全面地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将生态理性引领经济理性的发展战略。因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斐然而进入国务院的视野。该镇作为中国小城镇规划和建设示范工程中的唯一代表被列入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

第3篇: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绿色发展 以人为本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理念是指引我国未来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精髓。绿色发展,是我国发展的“底色”,为其他发展理念指明根本的主题、价值导向与改革方向。绿色发展理念,是我国在反思传统发展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突破,以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生态良好三者统一为目标而提出的重要理念。绿色发展本质上也即“绿色”和“发展”共生的一种新型发展理念,它有自身独特和深刻的价值内涵,而要践行这一发展理念,也要在深刻认识其价值内涵的基础上,对其发展渠道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内涵

绿色发展理念是“黑色发展”向“绿色发展”的思路转变。我国传统的发展方式就是以追求经济发展为主导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盲目追求经济规模,必然会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而对人类的生存空间造成不利影响,是一种“黑色发展”。从“黑色发展”转为“绿色发展”,是一种价值观念的转变,体现了人类在摸索客观规律的过程中对生态文明认识的一种飞跃。党的十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是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上升到绿色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绿色发展理念也是我国未来坚定不移践行的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所遵循的重要发展理念和重要引擎。

绿色发展理念是物与人统一的价值取向。我国的绿色发展理念充分遵循了物与人的统一。绿色发展理念包含了“物”的尺度,这体现了客体的外在性,体现了价值选择的客观性。同时,绿色发展理念也包含了“人”的尺度,这体现了主体的内在性,体现了价值选择的价值性。坚持物与人的统一,体现了主体需求和客体供给之间的统一,体现了客观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体现了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统一。

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内涵。绿色发展,是社会人的生产方式,最终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将满足人类发展的实际需要、推动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根本落脚点。绿色发展强调的“以人为本”,是承认人与自然是相互共生不可分割的,这种发展理念既强调了人类自身的发展,又体现了人类的发展要建立在充分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必须调动我国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选择科学、合理的渠道落实绿色发展下的各种举措。在渠道选择上,应突出发展主体和发展客体两个层面。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发展主体的工具性渠道选择

绿色发展理念体现的发展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公民个体。要科学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必须发挥三者联动作用,通过一系列工具性渠道来确保绿色发展的实现。

不断发挥政府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中的引导作用,构建绿色新政格局。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中,因为资源环境存在公共性与外部性,所以必须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我国政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主体,拥有行政、经济和法律三大政策性工具,因此在绿色发展理念践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引导者作用。一要强化政策指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我国各级政府的任何政策都必须坚持生态节约和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二要提高法律法规的约束性,实现绿色法治化。推进绿色法治化建设,就要在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各个环节贯穿绿色发展。三要科学运用财政转移、税收等工具对经济进行调控。通过这些调控工具,引导绿色投资,加快绿色产业发展,同时对“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进行严格限制。

充分发挥企业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中的主体作用,实施绿色生产。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从客观上要求企业发挥主体作用,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要真正实现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企业就要坚持走创新道路,从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到废弃物处理整个过程都要利用绿色资源、绿色设备、绿色技术。在原材料采购上,要充分采纳绿色可再生原材料,尽量少用甚至不用污染性、不可再生的原材料。在产品生产、加工和废弃物处理上,要积极利用绿色设备和开发绿色技术,既要注重以低投入换取高产出,又要通过绿色生产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积极依靠个人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中的推动作用,构筑绿色新生活。要实现绿色发展,除了生产方式要实现绿色生产,还要推动生活方式走向绿色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生活的需要,就是绿色经济的归宿,而广大人民对绿色生活的倡导则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在全社会广泛倡导以节俭消费、文明消费等为主的绿色消费,实现生活方式向绿色转型。要积极在道路、学校、商业区等地建设绿色建筑、绿色廊道,扩大绿色环境影响力。加大绿色生活理念的宣传,提高全民绿色生活的意识。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发展客体的差异化渠道选择

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客体的约束。因此,为了确保绿色发展理念价值内涵得以显现,就应该深刻认识发展客体的基本性质和客观规律,从客体差异化的角度做出渠道选择。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要注重城乡选择的差异性。我国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城市、农村在绿色发展上面临的问题不同,因此绿色发展的内容与任务也是不同的。所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就要充分注重城乡选择的差异性。城市的绿色发展,首先要推进绿色高效的产业发展,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等。其次是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坚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坚持减少污染排放,倡导绿色生产和消费。最后是城市生态的修缮,要积极扩大绿色空间,丰富城市的生态元素。农村的绿色发展,一方面要加强生态治理,尽可能复原农村生态面貌。另一方面要发挥农村特色产业优势,培育壮大农村绿色经济。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也要注重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我国幅员辽阔,区域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因此,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宜搞一刀切,应根据区域发展特点对症下药。东部地区的绿色发展,应严格遵循节能环保先行原则,优先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积极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走循环经济之路。中部地区应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并发挥本地资源和产业优势,集聚发展特色产业,同时也要发挥城市牵头作用,加快新型绿色城镇化建设。东北地区资源枯竭较为严重,需要修复生态资源,振兴绿色经济。西部地区要加快推进以绿色为主题的开放战略,坚持开发和保护相统一,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依托西部特色资源,适度培育经济增长点;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作者单位分别为黑河学院;黑河市气象局)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晚清以来黑龙江流域人口发展与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项目编号:12542164)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规划课题“‘美丽龙江’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课题编号:16G34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第4篇: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范文

一、生态文化与室内绿色设计的关系 1.生态文化对室内的绿色设计起着规范、指导的作用 在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化的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是以生态和谐为表现的文化形态,它规范和指导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及行为活动。在室内设计方面,绿色设计要求在对室内环境的建造、使用以及销毁等全方位过程中考虑与环境及资源的关系,将环境性能作为室内绿色设计的目标与出发点,力求对室内环境产生最低的负面效应,主要包括:材料资源使用的最少化、能源消耗的最少化、废弃物产生的最少化、对生态环境危害的最少化、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最少化等。 2.室内绿色设计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产物 在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化提倡的是一种和谐的思想观念,反对浪费资源,破坏资源,是与自然生态平衡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方式,与人类生态安全以及社会责任和精神价值相适应的行为模式。随着人类生态观念的日益深入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人类需要一种健康、舒适及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生活环境。室内的绿色设计既迎合了现代人的这种需求,同时又体现了生态文明时代的室内绿色设计的发展要求。绿色设计是以节省资源和保护环境为指导思想,从设计的每一个环节,绿色设计理念始终贯穿于室内环境设计。对装修材料的可拆卸性、可回收性、低污染性和重复利用性的考虑等都与生态理念相呼应,因此,室内绿色设计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产物。 二、生态文明时代呼唤室内绿色设计 在生态文明时代,绿色设计作为工业设计延伸和发展的结果,将成为新世纪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室内绿色设计内涵和理念也将成为所有设计人员进行家具设计时应思考、遵循的重要因素。 1.绿色设计的定义 绿色设计又称为生态设计、生命周期设计等,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是指在产品及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中,在着重考虑产品的可拆卸性、可回收性等环境属性基础上,再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成本等因素,力争对环境产生的负荷最小化、资源利用的程度最大化及功能价值最佳化。它是提倡以节省资源和保护环境为指导思想的一种新的工业设计方法。绿色设计是一种整体设计观,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绿色设计的内容在可持续发展中直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发展,即要不断提高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水平,包括人类的生活水平;二是强调持续,要做到对可再生资源的不断增值、永续利用以及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使用。绿色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创造一个无污染、有益人体健康的生态环境。 2.室内绿色设计的概念 室内绿色设计,也称室内生态设计,是将生态学的原则应用于室内设计系统,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安全的室内生活空间。室内绿色设计的“5R”原则:即Revalue,Renew,Reuse,Reduce,Recycle,它体现于设计师在设计前着重考虑能源的利用、环境负荷的前提下,展开对室内空间的布局、室内物理环境的调配、装饰材料的运用及室内色彩的协调搭配设计,全面满足居住群体心理、生理等方面的需求。可见,室内的绿色设计不仅仅是技术的更新,更是一种观念的更新。这就要求室内设计师在把握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的同时,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设计目标。 传统的室内设计与绿色的室内设计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系。传统的室内设计是绿色的室内设计的基础,绿色室内设计是传统室内设计的延续,也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在两者的比较中,我们可以从设计依据、设计人员、设计技术和工艺、设计目的、最终成果等方面看出两者存在的差异性。 三、生态文化指导下的室内绿色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我们这里谈的“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主要是从环境对人影响的角度出发,考虑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知道“顾客是上帝”,在顾客对室内环境负荷考虑缺失的情况下,如果设计师对其设计要求一贯地依从,不加适当地引导,必然导致设计在追求“潮流”、“时尚”、“豪华”效果的同时,大量运用一些不可再生材料,如玻璃、金属、木材、石材等。这不仅不利于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为停留在单纯的装饰材料的效果上而忽略了设计的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因此,在室内绿色设计中,在注重环境的同时,要研究与人的心理及行为相适应的室内环境特点及设计方法,以满足人生理、心理及审美的多重需求,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追求简朴的生活理念 简朴的生活理念是在生态文化指导下的一种反对铺张浪费、反对自我为中心的消费观念。它是以一种满足基本需要为标准,以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情趣为中心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简朴的生活理念体现在室内绿色设计中,其表现形式就是简略化设计和少量化设计,提倡“简而美”的设计原则,体现简洁的形式、清晰的功能和人与环境的情感交互。简洁的形式表现在:造型的简洁流畅优雅,质感、肌理、色彩的美观大方,符合潮流、体现时代感。清晰的功能表现在:遵循“少而精”的设计原则,如:采用轻材质,减少多余功能,避免过度装修等。人与环境的情感交互主要表现在:突出室内空间功能的兼容性,突出浓厚的人文关怀等。 3.将设计思维由商业化向生态化转变的理念 商业化理念习惯于将利益作为设计的本源。在这种设计观念的指导下,环境保护和人类发展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室内的设计理念不得不向另一个方向转变—生态化理念。生态化理念指导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发展的生态观。室内的绿色设计只有把生态化理念融入到室内设计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结合成为一个互为因果的有机整体,强调以系统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的思维方式指导室内的绿色设计,建立一种与人类生态安全以及社会责任和精神价值相适应的健康的生活方式。#p#分页标题#e# 绿色、环保的宗旨是自然的生态平衡、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健康卫生,它是建立在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之上,取决于人对环境的认识、理解和所持的态度。强调绿色设计,把生态文化融入到室内绿色设计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室内的绿色设计理念日益深入,绿色设计必将成为室内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之,人类和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和系统。就人类的自身生活而言,要想取得一种高质量的生活,我们就要学会尊重自然和利用自然,合理地运用自然规律并结合现代化技术来创造生活。这就要求我们现代的设计师们要树立绿色的设计理念,深入研究和探讨绿色的设计方法,同时也需要动员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一起来关注生态环境,共同关注我们的现在及未来,给人类创造一个“绿色”的世界。

第5篇: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 生态旅游 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171-03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是人文景观的主体,也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绿色建筑的兴起,建筑更以其崭新的姿态吸引着众多旅游者的目光,如国家体育场“鸟巢”、上海世博园等。但是,如何开发绿色建筑旅游资源才能更好的展现其特色及内涵,才能与其建筑理念相吻合,目前尚无定论。本文拟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对开发绿色建筑旅游资源进行探讨,以期探索适合于绿色建筑的旅游形式。

一、生态旅游概念剖析

生态旅游是个外来语,英文为“ecotourism”,是ecological tourism的缩写。该名词于1986年在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性环保会议上正式提出,之后,许多国家的专家和学者都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对其定义进行了探讨。但是,由于着眼的角度和层次不同,再加上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其他概念含糊交错,目前为止,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仍处于百家争鸣阶段。其中,比较公认的定义有以下几种:其一,1993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域会议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倡导爱护环境的旅游,或者提供相应设施及环境教育,以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享受自然及文化地域。”其二,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出台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暂行办法》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这是第一次以国家政策法规的形式将生态旅游的概念确定下来。其三,2006年,国家旅游局、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三部门联合召开的“全国生态旅游现场会”给出的定义:“生态旅游不仅是旅游产品,也不仅仅是一种旅游活动方式,更是一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旅游重要业态和发展方式。发展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是相互促进的,生态旅游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综合以上定义和国内外各专家学者给出的定义,本文认为,生态旅游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内容:(1)旅游目标:应具有生态特征,蕴涵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性。(2)旅游结果:应对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并使旅游者和当地社区居民在旅游与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环境教育,在对资源有限的认知基础上建立资源意识。同时,生态旅游应能促进各方面的环境道德责任感,应能提供对资源、当地社区和行业的长期益处。(3)旅游理念:应充分体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积极的环境道德观。(4)旅游性质: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可持续的旅游活动,旅游者、当地居民、旅游经营管理者等应具备很强的环境意识。

二、绿色建筑的定义及特点

1.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将其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绿色建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的概念,它贯穿于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使用以及维护的全过程,覆盖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绿色建筑符合并体现了国际公认的三大主题: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与融合。

2.绿色建筑的特点。关于绿色建筑的特点,由于侧重点和角度不同,不同文章的总结也各不相同,但其主旨基本一致。三、绿色建筑开发生态旅游的可行性

1.符合生态旅游内涵。绿色建筑的开发符合生态旅游内涵。具体表现为:(1)作为旅游的目的地,绿色建筑具备生态性。绿色建筑概念的产生是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价值观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之后,绿色建筑的理念渐渐完善,并发展起完整的评价体系,如美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英国建筑研究院环境评价系统》(BREEAM)、加拿大的《绿色建筑挑战》(GBC)、中国的《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等。这些评估体系为绿色建筑的生态性提供了定性、定量评价方法,保证了绿色建筑的生态内涵。(2)从旅游的结果和理念上来看,生态建筑开发生态旅游,必须保证与生态建筑本身所遵循的原则的匹配性。同时,生态建筑作为人文景观,其所展示的人文风貌本身就融入了环境教育,如建筑如何与自然共生,如何实现资源能源的节约,如何实现循环再生等等。(3)绿色建筑开发生态旅游,必然是一种新型的、高素质的旅游活动。无论是旅游的参与者,还是旅游的管理者,都至少应理解绿色建筑的内涵及特点,而这些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

2.扩大旅游环境容量。绿色建筑通常设在城市。开发绿色建筑的生态旅游,可以将参与生态旅游的游客由原始风光的乡村吸引入城市,从而分散旅游点,缓解乡村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扩大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

3.普及生态理念。绿色建筑从外观到材料,到电力系统、水力系统等内部结构,都渗透着生态主义思想。开发绿色建筑的生态旅游,可以使游客从置身于绿色建筑所在的场所开始,即可由外至内的学习并感受生态理念。同时,在开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会辐射带动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而行业内的相关人员必将加深对绿色建筑生态理念的理解。

4.促进建筑的“绿色”发展。开发绿色建筑的生态旅游,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并使小区居民受益。在利益的驱动下,绿色建筑将不仅仅是开发商打出的广告,而会切切实实的以符合绿色建筑相关标准的形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同时,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普及及深入,消费者环境意识增强,对自身的关注更加密切,于是,消费理念会发生变化。随着消费者消费理念的改变,会促使开发商向着消费者的要求对建筑进行开发,从而促进绿色建筑的真正发展。

5.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无疑,开发绿色建筑的生态旅游会辐射带动相关产品的消耗,带动有关旅游服务业的兴起,从而带动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

6.提升城市品位。绿色建筑的开发将重塑城市形象,为城市贴上生态标签,从而提升城市品位。一个以绿色建筑为导向的城市,将以其和谐、舒适、健康的城市环境吸引众多游客。

四、绿色建筑的生态旅游内容

1.建筑之旅。由于设计要求上的独特性,绿色建筑往往具有独特的建筑形态。目前,大部分绿色建筑都在以其建筑艺术吸引着游客。例如,中国的国家体育场,以形似鸟巢而著称。卡里多尼亚的吉巴欧文化中心,以“编织”的构筑模式,巧妙地将竹篓式的造型与自然通风结合,体现了当地土著文化的魅力。松下电子公司采用梯形建筑立面以减小建筑物的体积,同时,为了减少底层的阴影区域以及地面风速,南北两部分的地坪彼此错开,中间形成一个同样的梯形中庭空间。事实上,所有的设计者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追求绿色生态的理念之外,都会在建筑造型上大费周章,建筑的美感始终是设计者追求的目标。例如,杨经文的“未来系统”设计思想,充满了仿生意味。福斯特则注重建筑形象与周围环境的充分融合。总之,绿色建筑独特的建筑造型,在旅游中往往成为最引人注目的看点。

2.文化之旅。绿色建筑包含着浓厚的生态文化,这些文化在旅游中会成为另一个亮点。绿色建筑的生态文化主要体现在其生态思想上,具体包括:(1)生态共生性思想。即各层次生态系统的整体共生性原则。也就是说,建筑应与自然共生。首先,绿色建筑必须以“环境为本”,充分考虑地方气候和地形地貌两大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其相适应,同时,在满足人类自身需求的同时,满足其他生物和环境的需求。其次,绿色建筑应采用“无害化”设计,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2)生态平衡思想。绿色建筑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各类生态因子是其网络上不同位置的节点,它们的互动实现了能量的流动和系统的平衡。因此,对任何一类因子的伤害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构成威胁,所以应关注各类生态因子自身新陈代谢的规律。绿色建筑在设计及建设的过程中应重视当地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因子间的关系,谨慎动土、保持水土、保护植被,促成各因子间的良性转换。(3)可持续性思想。绿色建筑的永续、循环利用及动态平衡反映了生态平衡的观点。在绿色建筑的发展中,应尽可能多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地热来满足人们对能量的需要,在利用过程中防止再生循环的中断及污染的产生。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则应创造出更多的机制,使其尽可能多地被循环利用,延长使用环节,使其中蕴涵的价值、能量尽可能多地释放,减少人们对资源的利用速度,防止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并且促进不可再生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尽快加入到其他物质的循环中去。

3.自然景观之旅。绿色建筑的自然景观充分体现了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性,是生态旅游的另一个看点。绿色建筑的自然景观基于植物配置设计,包括:(1)屋顶绿化。屋顶绿化是节约土地,开拓城市空间,改善人居环境的有效办法。屋顶绿化可以为市民开创一个新意的活动空间,陶冶人们的情操;可以减弱城市风暴和城市噪音,净化空气;可以隔热,防止因温差过大造成对屋顶的破坏,保护屋顶结构;能提高城市品位,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等。目前,屋顶绿化的营造技术和艺术水平已日趋成熟。如美国折加特维大楼为六层台阶式建筑,分别在各层建造屋顶花园,高低错落,连成一片,使各层都能观赏到窗外的屋顶花园。(2)墙面绿化。墙面绿化是垂直绿化的主要形式,常利用具有吸附、缠绕、卷须、钩刺等攀缘性的植物绿化建筑墙面,或在墙内外侧种植花灌木,是一种占地面积小而覆盖面积大的绿化形式。绿色建筑的墙面绿化有利于生态环境,植物的生长过程可明显改善小气候。(3)室内绿化。植物可以净化空气,调节室内空间的小气候,可以清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另外,室内绿化植物的配置有分隔空间、引导空间、柔化空间的作用。植物的形色可以美化室内环境。例如,美国建筑师约翰・波特曼,在塑造中庭空间时,植物是其中最具生命力的要素,它能形成空间,分割空间,在纷杂的氛围中塑造静谧的小环境。同时通过绿化在光线下的投型,将斑驳的阴影投向建筑,使其在建筑空间中弥散,塑造出诗意的自然特色,并通过与建筑构件几何形态的对比,以其自由活泼的姿态使人感到空间品质人性化的一面。(4)室外环境绿化。绿色建筑注重室外环境绿化,使建筑充分融入自然。室外环境绿化的位置在建筑物的室外包括广场、道路两旁、露天土地等。种植的植物种类广泛,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藤蔓类植物都可以。室外环境绿化更能体现绿化配置的适宜性和多样性,增加绿色建筑的美感。总之,绿色建筑以其“绿色”的外衣,和谐的融入其周围绿色的大自然。立体的绿化配置,为其增添独特的自然之美。

4.社区参与。社区参与始终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绿色建筑开发生态旅游,将带动广泛的社区参与。这是由于:(1)绿色建筑本身是人类活动的场所,许多绿色建筑是建在生态住区,旅游者必须与当地居民相接触。(2)绿色建筑开发生态旅游必须获得当地居民的支持。旅游理念的普及、旅游的管理、旅游的可持续性、旅游地的保护等,都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参与。

五、绿色建筑开发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

1.旅游容量的划定。旅游容量又称旅游承载力,它是指在既能保护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又能满足游客需求的条件下,一个旅游区在一定时限内能容纳的最大游客数量。生态旅游应能保持绿色建筑的绿色特征,同时又能维持一定的游客量,因此,必须结合建筑区域的特点,科学制定生态旅游规划,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2.相关人员的教育。即营造生态旅游的社会环境,保持生态旅游的生态特色。相关人员的教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对从业人员的教育。生态旅游的从业人员直接面对游客,又经常居住在旅游区点内,他们的言行对旅游环境有很大影响。因此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使其了解和掌握生态旅游方面的内容和相关准则以及生态旅游服务的技巧,是生态旅游地开发和管理成功的重要因素。应通过培训、发送宣传资料等形式向他们灌输环境保护知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和生态文明素质。(2)对游客的教育。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旅游,生态旅游应该对环境保护给予更多的关注,对旅游者环境教育给予更多的彰显。因此,应该对游客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包括基本的环境知识、生态知识、生态文化理论和审美知识等,通过这些知识的普及,使游客了解其必须履行的生态义务,知道其必须奉行生态道德,从而使生态旅游达到预期的目的。

六、结语

绿色建筑作为新型的、可持续的建筑形式,其独特的建筑艺术、深厚的生态文化、和谐的自然景观、广泛的社区参与,正越来越多的吸引着游客的目光。如何开发绿色建筑的旅游形式,是一个关系到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发绿色建筑的生态旅游,既符合绿色建筑的原则及内涵,又可缓解现有生态旅游的压力,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深化生态理念,因此,必将成为绿色建筑旅游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承包公司.中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

Reasons of Developing Ecotourism of Green Building

HU Wei-xuan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Safety Engineering,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384,China)

第6篇: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生态时代;绿色服装;设计

引 言:服装在社会中体现出物质及精神方面的文化,展现出大众素质的水准,以生态时代为前提,本着绿色服装设计的理念,把环保意识融入到服装设计当中,成为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标志。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绿色理念融入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当中。绿色服装设计不论在设计方面还是研发方面均以自然环保为根本,积极响应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号召。所以,绿色服装设计也一定会变成生态时代的一个标杆。

一、绿色服装的设计理念

绿色服装的设计被称为生态设计,是贯穿服装整个生命周期的设计理念。这一设计理念尤为重视服装的环境属性,这也成为了设计的基本目标,以满足绿色环保为前提,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念。

绿色服装设计作为生态时代的一个设计方法,它的出现源于逐渐恶化的生态环境,其构成及发展则因为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影响。服装有别于其他工业产品,因为其不仅具备物质含义,还具备精神含义。所以对于设计绿色服装而言,不仅要加强环境因素,还需加强健康因素。绿色服装设计需要在设计当中注重环境因素,最大程度降低并免除对环境的破坏[1]。

绿色服装设计要符合环保、健康、自然、舒适的原则,令其可以在不影响生态环境下,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对于绿色服装设计而言,需要在艺术与环境、生态与社会相互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实现较为完美的绿色程度,经由服装的绿色展现,令人们对生态环保美学具有相应的认知。

二、绿色服装设计的策略

通过本质方面而言,绿色设计则是透过合理设计服装的颜色、用料、造型而展现服装的环保功能。其主要是为了设计出无污染、对身体有益的服装。这样的设计理念包含的内容较多,使用不同的方法设计的服装,其绿色程度也具有显著差异。

1、颜色

颜色是人们最普遍的美感,可以让人具有从表面深入到心理内部的影响力。在创造服装的颜色氛围时,设计者不仅要注重颜色搭配的美感,还要透过合理化的想象提高效果,以保证人们内心需求获得满足,提高服装的情感功效。这一设计目的是为了打造出十分良好的生态色泽环境。当前,绿色成为了设计的主流颜色,这是由于其作为生态原色,体现出自然的淳朴。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其尤为迷人,是一个永恒的色彩,体现出活力、健康、和谐、生命、激情、美好、自由、幸福、自然、温馨等等[2]。所以,绿色时代的颜色、纹理、图案都会体现出大自然,有效展现出人们生存的环境,展现出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关联。

2、用料

绿色环保是绿色服装设计的重要原则。对于绿色用料的选择方面,主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所使用的材料必须为环保无污染,在市场中最普遍的则是纤维。纤维作为环保材料,使用其制造出的产品不会破坏环境,使用过后能够自然分解,还可以二次利用。并且制造纤维主要运用的材料为可再生资源,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也不会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通过科学研究可以看出,纤维对人体尤为有利,成为绿色服装设计面料中最优之选。其次,服装设计师在选择服装用料的过程中,需以不损害人体为前提,尽量将原生态天然材质当做服装的面料,如此不但能够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还能够在使用过程中鼓舞更多的人置身于环保当中。

3、造型

对于绿色服装造型方面的设计而言,服装造型空间身为人体的首要环境,需要注重服装和人体之间的空间处理。对于处理服装造型结构而言,东西方具有显著的差别,不论是西方推崇的三维立体造型结构,还是东方崇尚的二维平面造型结构,对于结构设计而言,均需以人体舒适感为前提,依照人体工程学为标准,不可过分注重造型上标新立异,应追寻人体自然形态的体现。服装的局部造型需简单、使用、质朴,并追寻创新与变化,注重服装在结构方面的技能型以及装饰性的统一,注重服装单品相互间的自由配合。绿色服装设计还能够透过部件化设计而展现出全新的构成,例如口袋可以设计出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材料,这时人们能够综合自身情况以及时尚元素进行单品的更换,如此才可以进行自我形象的设计,这在较大层面上展现出人们的自主意识。透过这一方式,人们不仅可以成为自己的设计师,将穿衣与设计相结合,将本身作为作品,还可以提高物品的使用时间,提升其利用率。这也会变成未来设计的重要方向,并且通过这一方式可以令我们返璞归真[3]。

三、绿色服装设计的应用状况

绿色理念以服装的不同方面运用与要求进行设计,前提必须以绿色环保为理念,通过丰富的设计风格,展现出服装的时代感与潮流感。

1、环保主义

这一设计理念主要表现在运用材料方面,将废弃物作为材料来源进行创造,透过构思再次进行利用。将保持生态平衡为目标,考量到环境因素,在设计中通过众多仿制服饰代替真正的野生材料,成为设计者对环保最有力的展现。

2、简约主义

提倡保护利用自然资源,降低材料的耗费。进行设计时需提倡以节约为美的原则。设计者在创造的同时,还要展现出精准、简洁、干练的风格。不但要提高服装之美,还要不令其落入俗套,通过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回报。

3、自然主义

自然是绿色服装设计的新理念。这一设计符合了当前消费者追求自然和谐的概念。其简谱的设计风格透过服装栩栩如生的展现出来,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结束语:综上所述,绿色服装设计理念则是为了降低对生态资源形成的影响,缔造出健康无污染的产品。其成为目前人们追寻的一种高品质生活,并且也是时展的必然结果。展现出人们对美的重新定位与理解,展现出人们的综合素质水准。绿色服装身为时展的重要元素,引领着全球服装的潮流,对于生态时代的绿色服装设计而言,需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令绿色服装产品可以真正运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为保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沈雷,洪文进,唐颖.基于绿色时代下的新型安全性服装设计[J].上海纺织科技.2013.(06):48-50.

第7篇: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景观设计 绿色设计 室内景观 理念

21世纪的环境建设更加强调环保意识和绿色观念,而绿色设计理念,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也是景观设计的必然趋势。从绿色设计理念,到绿色材料,再到绿色设计,景观设计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创作思路,将爱护大自然、环保和绿色等理念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去,对促进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现在景观设计发展的一种需求,也是未来景观设计发展的方向。

1 绿色设计的概念

绿色设计的潮流,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其基本思想就是将环保观念、污染预防、能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等观念和措施容纳入景观设计的初始设计阶段,从而减少这些景观对环境的不利影响[1]。它的概念总体来说比较模糊,与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环保意识设计等概念区分起来并不容易。因为他们都强调设计初衷是为了生产消费对环境影响最小。

绿色设计的狭义理解是,以绿色技术为前提的产品设计,而广义上来说,则是指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都以绿色技术为准,对全社会的绿色文化意识都有促进和扩大作用[2]。

2 绿色设计实施原则

2.1 适度消费原则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室内环境创建是一种消费,而景观设计同样也是一种消费。绿色设计理念指导下的景观设计,目标在于将居住环境打造得更加舒适、美好。这种消费活动提倡的是适度消费,体现的是新的文化观、生态观和价值观。

2.2 生态美学的原则

生态美学将生态因素有机地加入到传统文化内容中,形成了一种和谐、有机的美。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改造自然景观时,必须以遵守大自然规律为前提,强调美的前提是生态的平衡。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原本的生态美才能上升到意境美。

2.3 倡导节约及循环利用

绿色设计理念强调的不只是景观的建造、使用过程中避免使用传统能源,而是在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新型清洁能源时,还能保证可再生能源和新型清洁能源的消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最好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只有实现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才能保证景观设计得以长久、健康的发展,这也是绿色设计理念的基本要求。

3 绿色材料的使用

欧美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绿色设计的理念,在景观设计中,使用绿色材料是绿色设计理念指导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

人们将原料采取、成品制造使用和再循环利用以及废物处理等环节中不影响大自然生态环境,并且对人类健康有益处的材料称为“绿色材料”。它不仅具备着净化吸收有害物的功能,还有着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的作用。

绿色环保材料的内容很多,其中就包括绿色墙材、绿色照明工具、绿色板材、绿色整体卫生间等等。绿色景观设计崇尚并且尊重大自然,能够与整个自然环境和谐共处,而且随着环保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绿色材料的广泛使用,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和生态性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美融合。

4 现代室内景观生态设计

景观设计是通过将景观各要素精心组织编排进“设计―实施―管理”这一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是景观设计的必经之路。在考虑景观要素贯穿进这一过程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它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景观设计是一个对生活环境进行设计改造的过程,同样也是对当下审美、生态理念和习惯的展示过程,还需要长期地发展和不断地完善。

在景观设计之初,就要将节约成本、长短期规划和临时使用都列为要设计的问题之中。所以,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作为景观元素这一独立产品的可持续发展,使用寿命的延长和培育成本的节约以及重复利用等方面进行的生态设计,同时,也是对整个景观的设计、培育、组装和管理等方面的生态设计。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绿色设计理念下的景观设计,是实现人与景观,景观与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一次和谐融合。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也是景观设计的必然阶段。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强化,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

在绿色设计理念指导下的景观设计发展的过程中,也还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等待着人们去解决,但人们始终相信,只有绿色环保的景观设计建设,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够保证社会和自然和谐、健康的发展。在此,笔者希望能有更多专业人士投入到这一课题的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促进绿色设计理念的发展以及绿色设计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洁.浅析绿色理念下的室内景观设计[J].现代园艺,2012,(20):132.

第8篇: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范文

曾要求我们,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善于运用辨证思维谋划发展。如今,“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体现了既立足生态抓生态、又跳出生态抓生态的辩证思维,也强调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与时俱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方法论,为贵州“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提供了新的路径。

“绿色+”是战略理念,是指引前路之灯。“+”不仅是资源的简单叠加,而是资源的深度整合。例如“互联网+”,加出了新经济的蓬勃兴起,加出了大数据产业的广阔前景;“党建+”加出党建科学化水平新提升,加出了脱贫攻坚跨越发展新活力。同样,“绿色+”,加的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就是要让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五位一体”协调推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绿色+”是路径选择,是掌控航行之舵。在坚定不移实施主基调主战略的前提下,推动大生态与大扶贫、大数据、大旅游、大健康、大开放有机结合,贵州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径:既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走“守着绿水青山苦熬”的穷路,更不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邪路,要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

“绿色+”是发展智慧,是创新探索之基。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再次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体现了非同一般的决策智慧,蕴含积累多年的探索经验。实践证明,唯有把生态放在优先地位,唯有以绿色作为主色调,大扶贫、大数据、大旅游、大开放才能获得永续发展的动力;唯有把“绿色+”理念贯穿始终,唯有以发展和生态为底线,贵州才能真正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同步小康。

如何践行“绿色+”理念?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指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弘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努力走出一条速度快、质量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新路。”

因此,践行“绿色+”,首先要在思想上“知”。各级党员干部应充分认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内涵和外延,既要立足生态抓生态,也要跳出生态抓生态,明白什么是“绿色+”、如何实现“绿色+”,真正在思想认识上达成共识,在观念转变中赢得机遇,实现发展和生态的双赢。

第9篇: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生态时代 绿色产品 服装设计

一、绿色服装设计的理念和主要内容

1、绿色服装设计的内容

绿色服装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以节约资源的目的选择绿色环保的材料,并且要考虑服装材料的回收性,从而提高产品的循环利用率,也要考虑服装材料价值的高低,在回收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处理,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这也是在生态环保时代做绿色服装设计最基础的工作。二是在服装行业普遍推广绿色设计理念,并且要从生态环保的角度全面落实绿色服装设计理念。逐渐树立生态环保的生产制作理念。从而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和对环境的保护力度。三是对服装设计的成本进行分析和评估。尽量节省成本,做到符合我国建设经济节约型的社会的要求。四是在产品的包装上,推行绿色包装理念,不仅能够为服装产品营造一个好的形象,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实施绿色营销的策略。为了促进生态环保事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向全民普及绿色消费理念,提高大众的绿色消费意识,并且创建一个促进绿色产品消费的平台,进一步实施绿色营销策略,推动我国绿色服装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2、绿色服装设计的理念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绿色服装设计理念逐渐产生,这种理念把服装环境的属性作为设计的主要目标,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同时注重环境的保护,符合我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它是一种贯穿与整个服装生命周期的设计理念。也是在当前生态环保的时代重要的设计方式。绿色服装设计不仅注重对环境的保护,还把健康因素添加到设计的环节中。能够同时满足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最主要的是以保护环境为核心目标,满足人们对产品的需求的同时更好的保护环境。从而达到艺术与环境的平衡。而且通过绿色服装设计的理念,让人们更好的了解生态环保的知识。

二、绿色服装设计的变现形式和设计策略

1、绿色服装设计的变现形式

(1)简约主义

绿色服装设计主要是坚持环境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观念,提倡保护利用自然资源,节约材料,在设计中坚持简约主义,形成一种简洁、准确、凝练的风格,既实现了产品的应用价值又为产品树立了新的特色,赋予产品独具一格的魅力,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实际价值。

(2)环保主义

这种设计风格主要体现在对材料的利用上,坚持材料的回收循环利用,既凸显一种怀旧风格,又展示了产品的节约理念,是对自然环境保护的一种有力的维护,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贯彻设计者对自然环境美好的愿望,是一种美的展示。

(3)自然主义

自然、健康、简约是现如今人们追求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同时也体现在服装产品的设计上,设计者将产品设计与自然环境融入一起,表达了设计者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是时代背景下对自然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2、绿色服装的设计策略

绿色服装设计主要以环保为目标,在满足环保目标的同时也能满足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以下从绿色服装设计的面料、外形和色彩三个方面来分析设计的策略。

(1)面料

首先,绿色服装设计的面料选择主要是具有环保无污染的特性。最好的选择是含有纤维的面料,因为在生产的过程中,纤维不会污染环境,而且可以回收再利用,提高循环利用率,如果没有被回收利用,也具有降解性,可以直接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分解。再者,纤维具有保健功能,是作为环保服装面料的最佳选择。还有就是一些可再生的废弃资源可以作为纤维的原材料。通过以上对纤维优势的了解,纤维作为绿色服装设计理念的面料是十分环保的选择。其次,在选择符合绿色服装设计标准的面料时要注重原料的天然机理。因为面料的天然肌理能够更好的表现出服装材质的健康性,减少对人身体的伤害,也可以选择一些原生态的自然材质,能够让消费者体会到自然美,增强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

(2)外形

在服装外形的设计中,首先要注重的就是服装与人体的空间处理,无论是西方流行的三维立体结构,还是东方流行的二维平面结构,其首要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体感到更加的舒适。绿色服装设计不应过分的追求外形上的创新,应注重表现人体的自然形态。在绿色服装设计时,可以通过设计不同风格的部件来实现服装外形的多样性。例如可以为一件服装设计多种不同颜色、不同款式的衣领、袖口、口袋等配件,让人们在进行服装搭配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的进行更换,参与到服装设计当中。这种设计方式可以让人们回归自然与本性,提高服装的使用率,并增加其生命周期,从而达到节省原料,物尽其用,自然环保的目的。绿色服装设计在注重外形设计的同时,更加注重的是其生态性和环保型,将服装设计与环境保护融为一体,既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对美的追求,又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能耗,无害于生态环境。

(3)色彩

在所有的色彩当中,绿色是最能代表大自然的颜色。它具有象征生命力、清新和活力以及舒适等特色。绿色更能够对人们内心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服装设计师在选择颜色搭配时,通常会选择能够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绿色作为服装设计的主要色调。以达到与其他颜色的一致性,进一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三、绿色服装设计的发展前景

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是当前各国研究的焦点,虽然绿色服装设计的理念在我国尚未普及,但是国际市场上已经生产处各种具有绿色服装标识的服装,如防晒、防辐射、防紫外线的服装等。相信随着人们绿色消费意识的增强,我国绿色服装产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未来服装产业的发展趋势将是以绿色服装设计为主导。总之,在我国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绿色服装设计的方式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希望其他学者能有更深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