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环保产业范文

生态环保产业精选(九篇)

生态环保产业

第1篇:生态环保产业范文

在美国开发中西部进程中,有两个大规模集中开发的时期:一是1860-1890年,这一时期开发西部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皮货贸易、土地投机以及奴隶主庄园的扩张。二是1930-1970年,在大规模开发时期内,美国联邦政府陆续出台了有关中、西部开发的法律和政策,极大地加快了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开发的速度。

19世纪中叶,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西部农业开发者,除制定了灵活多样的土地开发政策外,还陆续颁发了《沙漠土地法》、《鼓励西部植树法》等法律。以法律和政策的形式明确了只要在西部地区植树、种草或修筑灌溉沟渠达到一定面积和一定时间,就可以免费或低价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这些法律和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土地开垦和农业的发展。从1836年到1985年,美国中西部新开垦的耕地面积为2.45亿英亩,相当于原有耕地面积(1.6亿英亩)的1.53倍。随着耕地的增加,粮食产量倍增;玉米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1061.3万t,增加到1989年的1亿9120万t,增加了约17倍;小麦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389.5万t,增加到1989年的5540.7万t,增加了14.2倍;大豆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23.3万t,增加到1989年的5244万t,增加了224倍。使美国成为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美国主要畜产品的平均年产量:1961~1965年期间,肉类335.28万t,牛奶1139.9万t,鸡蛋78.4万t。到了1989年,肉类(不含鸡肉)、牛奶、鸡蛋的平均年产量,分别增加到1818.9万t、6543.2万t、397.4万t,分别比1961~1965年期间增加4.43倍、4.74倍、4.07倍。

但是,大规模的垦荒活动,在中、西部开发初期,一些农场主为了获得更加丰厚的农牧业利润,对那里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使该地区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失去平衡。

2农业生产与资源、生态环境问题

在美国,由于农业的开发而引起的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等等。

下面讨论在美国由于农业开发引起的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4个方面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

2.1土壤侵蚀

美国联邦农业部的最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农业生产力低下的土壤侵蚀面积达6900万英亩,约占耕地总面积3亿4500万英亩的20%。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长期不断地种植较单一的农作物的耕地,即不实行轮作、不实行休耕的农地,机械化大农场。此外,美国政府以往的农产品价格扶持政策、增加农户收入的各项优惠政策,导致农户以垦荒的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农产品产量,维持较高水平的收入。

由于对土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由于受风和水的侵蚀,美国全国的农地每年土壤流失量高达27亿-31亿t;造成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面积达1亿1800万英亩。

2.2一些主要农业生产地区水资源枯竭

根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统计资料:1949年美国可灌溉耕地面积为2500万英亩,到了1978年则增加到了5000万英亩,稍后减少到了现在的4500万英亩,其中包括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1200万英亩可灌溉耕地和1340万英亩地下水位下降的耕地,分布在北部平原、南部平原、丘陵地区、太平洋沿岸的17个州;例如,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中央的溪谷地区,地下水位的降低,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另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1980-1984年,有1400万英亩的可灌溉耕地的地下水位每年下降0.5~5.0英尺。

2.3盐害

美国西部的干旱地区,是“灌溉农业区”,引起盐害的危险性极高。在这里不但有钠盐,还有钙盐、镁盐等各种盐类。加利福尼亚州受盐害最严重,加州的中部及南部帝国峡谷等主要农业区,降水极少,在那里若不进行灌溉,进行农业生产是不可能的。那里灌溉用水的水源是:地下水、圣礼河水、科罗拉多河水。因为科罗拉多河水含盐,加州中部、南部地区的土壤也含盐,所以,用含盐的水灌溉农田导致了耕地表面盐分过度积累,农作物因受盐害而枯死,耕地也逐渐变成了荒漠。现在,对此采取的对策是:用自动撒水器撒大量的水来希释盐分,使盐分流入地下。但是,这样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时间一长,地下水盐分含量增高,当盐分含量高的地下水位上升到农作物的根系部位时,就会导致农作物枯死;或用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灌溉农田使农作物枯死。为解决这些问题,也曾采用抽水机抽取地下水的方法,来降低地下水位。但是,盐分较高的水,向何处排放?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例如,为降低地下水位,曾将盐分较高的地下水排放到Gustafson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发生了水鸟和水生植物受害事件,如水生动、植物生长畸形,以水生动物为食的水鸟因吃了这里的畸形动物也生长畸形,水鸟不下蛋,或生了蛋也孵不出小鸟。由于发生了这类事件,排水处于被禁止状态。如果在今后的10年中,这里仍禁止排放地下水,随着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位的上升,将有100万英亩的耕作,因盐害而充耕,变为荒漠。到目前为止,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的排放问题仍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

2.4水质污染

由于农业开发、生产活动而引起的水质污染,是众多损害大而且涉及范围广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之一。水质污染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地表土流失,这些流失的地表土沉积在湖底或河底,恶化有关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此外,美国的农民为扩大耕作面积,将湿地转化为农田,也使那里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就农业生产而言,大量使用氮和磷随地表水流失到河流及湖泊中,使河水及湖水产生富营养化问题,给动植物的生存带来负面影响;杀虫剂会使水生动、植物产生畸形,乃至死亡。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资料显示:在美国,流入河流湖泊地表水的水质污染物约有50%来自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由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造成的。其中有50%-70%为氮和磷,主要来源于耕地上的化肥与围栏育肥方式所聚集的家畜粪便。水质污染不仅使地表水质恶化,而且对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也有重大影响。如果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化学物质一旦污染了地下水,就会污染整个地下水水脉。地下水质污染,危及着农业生产地区人口总数的97%,占美国总人口50%的居民健康。因为,这些居民要饮用地下水,所以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

3美国的农业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面对农业生产、开发资源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注重与农业生产、开发相关的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耕地、水等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法规和长期计划,特别是联邦政府1985年制定的“农地保护计划”,大规模地实施退耕还草、退耕植树、或休耕;到1990年共将1亿1800万英亩的农地纳入,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1农业立法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

美国联邦政府于1985年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主要内容是:①为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出口,政府对农民支付农产品出口补助金;②为减少农产品库存积压,扩大农户对农产品市场的选择权(交易条件、方式等);③通过实施农地保护计划(CRP),贯彻对农地进行保护的方针。此外,该法还包含了有关资源、环境保护的条款、草地保护、沼泽地保护等条款,制定这些条款的目标是:持续地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保护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为实现该目标,政府制定了长期性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即与该法相辅相成。

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再次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农地、水等资源的保护及水质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护、食品安全性保障对策,以保证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保证向消费者供给“绿色”的农产品。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农业法中还增添了关于“持续农业”和推行新的耕作方法的条款。

修订后的《农业法》,沿袭了食品安全保障法的方针,增加了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该法的主要政策目标是:市场理论的应用;提高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农地、水资源)。该法由9项条款组成,有关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条款是第2项和第7项。

3.2农地保护计划

就其内容来看,可以说是荒漠化防治计划。其主要内容是:针对农业生产给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在容易发生荒漠化的地区,实行有计划的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及休耕(如种植以改良土壤为目的的豆科植物等),即在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监督下,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行为期10年的休耕或永久性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同时,作为补偿,由联邦农业部每年向该计划的参加者(农户),支付一定数量的补助金(按每英亩一定的单价乘以退耕、休耕地面积的方法计算,并被称为地租,下同):联邦农业部退耕还草或退耕还林的农民支付树木和草的种植费用总额一半的补助金(一次性的补助)。

农地保护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农地土壤侵蚀量,防止荒漠化蔓延。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五个较具体的目的:①通过农地保护计划的实施,长期保持美国农业的食品及天然纤维的生产能力;②减少由农业生产而产生的环境污染物质的数量;③改善水资源质量;④保护野生动、植物;⑤通过减少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方法,抑制农产品生产过剩,通过总量控制来保证农户增加收入(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

根据联邦政府统计,1989年联邦农业部对大约6300万英亩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达8亿t;到1990年,联邦农业部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1亿1800万英亩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

在美国,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遇到阻力。例如,是参加会减少收入的农地保护计划(CRP)、还是维持以前那种较大耕作面积的农业生产活动之间进行选择时,农民更偏好后者。

在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区域内,如果农户不参加农地保护计划,则取消该农户享受政府扶持及参加联邦农业部“农产品计划”的资格。

到了1996年,最初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耕地(休耕、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已经过了10年的保护期,也就是说已经失去了向农业部领取地租的资格,一部分休耕的农地可以从新进行农作物种植了。但是,拥有这些耕地的主人,必须严格遵守1985年及1990年修改后的农业法中有关农地保护的条款来耕作。否则,他们将不得不同农业部的“农产品计划”说“再见”了。那些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农地,则永久地退出农作物的生产。

3.3防止水质污染对策

1987年美国颁布并实施的《水质法》、《水质净化法》,根据该法的规定,各地方(州)政府有义务每年向联邦政府报告关于缓解农业水源水质污染问题的对策及成果。1988年美国联邦农业部公布了“土壤、水资源保护全国计划”及“区域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并通过该计划的落实,管理着全国22个区域性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的实施。现在看来,全国各地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证明,上述各项法律和计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耕作方法的资源、环境保护对策

3.4.1可持续农业

所谓“可持续农业”,一般是指“能够持续地利用资源进行农业再生产或能够进行资源的再利用,把农药、化学废料的投入量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在实现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安全农产品(食品)的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力和收益性的耕作方式及其农业管理体系。”

实现可持续农业的手段是:①改革现行的农业种植、养殖体系中不利于农地、水等资源保护的部分;②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方式;③促进家畜粪尿等农家有机肥料及豆科植物等绿肥的利用;④实施保护农地、水资源的保护性耕作方式;⑤采用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模式。

通过上述手段来防止土壤侵蚀、荒漠化蔓延、水资源水质污染的目的,并且在保护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生产,提供安全的(卫生的)农产品。

3.4.2关于“保护性耕作方法”

集约型持续单作经营方式农业,容易发生土壤侵蚀,导致农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水质污染。

第2篇:生态环保产业范文

清晨,我们的车由市区直奔郊外,沿着蜿蜒的山道盘旋而上。薄薄的晨雾在初升的阳光下渐渐散去,公路两旁的青草散发出迷人的芳香。车子在林密处停下后我就被眼前的景观惊呆了,这里哪像养猪场,简直就像“世外桃源”。听吴董介绍,这里原本是群山环抱中的天然峡谷,公司于1990年代中期以愚公精神移山填谷,修路铺桥,才有了今天占地近200亩,集品种培育、饲料生产、养殖研发等为一体的环保型生态养猪场。

在细节上下功夫

在我们对这里优美的养殖环境感到震撼的同时,也被悬挂在养猪场门口醒目位置的“进场须知”标识所吸引,尤其是第一条“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重于治”的提示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吴董强调,“以防为主”最为重要,如果能切实做到在灾害没有来临之前从各个环节上加以预先防治,就能将大的祸患止息于未然之时。当踏进厂区大门时,我们根据提示进行进场消毒:第一道程序是脚踩消毒水,进行从头发到脚的喷雾式全身消毒;第二道程序是将鞋子放在特定消毒盆里进行再次消毒:第三道程序是在特制通道上用消毒水进行第三次消毒;最后一道程序是进更衣室换上专业的全身消毒服。令我们感到奇怪的是沿途非但没听到猪的叫嚷声,更没有闻到猪粪的味道。“这里是养猪场吗?怎么这么安静,而且没有任何臭味呢?”我们轮番发问。吴董笑着说:“因为猪粪便经过“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处理,已没有任何臭味:猪排泄物经生物活菌发酵后就是天然、优质的有机肥料,可以做为场内各种植物的天然养料。”我们这才恍然大悟。举目望去,场内各条通道甚至角落都撒满了石灰,吴董介绍说石灰有预防、消毒、净化空气的作用,可以有效阻隔瘟疫传播。再往里走,绿意盎然,通道两旁则整齐有序地栽种了一千多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竹柏”,它们恣意地在微风中舒展着腰肢。这种高贵树种能以其特有的功能吸收猪场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气,再转换出新鲜的空气使猪健康成长。树感恩着猪的“有机滋养”,猪呼吸着树创造的清新空气,这种自然生态的和谐氛围令人称叹。

从种源着手回归自然

从吴董那里得知,“猪”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七千年的历史,古时称猪为“豕”(Shi),在《易经、大畜卦》六五爻辞曰:“殖豕之牙,吉。”殖豕是指一种小公猪,在没有之前它的牙齿非常锋利,凶狠无比,还会咬人,也不长肉,只有后它的牙齿才会慢慢退化,才被驯服,才会长膘。在古人眼里,家里不养猪就不像个家,所以“家”字是由“一”头和“豕”组成,而宝盖头在古文里代表房子,意思是家里养了牲口才像个家。在猪、牛、马、羊、鸡、狗六畜中,猪排在首位。古有六畜兴旺之说,猪又是家里的攒钱罐、聚宝盆。另外,在《易经、大畜卦》六五爻属阴卦,阴为黑,所以是黑猪为上。因此吴董推崇从“猪”的种源着手,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倾力打造一条纯生态的黑猪产业链,以自己独到见解,引领消费者重新认识猪、青睐猪。

据吴董介绍,猪的种类很多,大体上有从国外进口的洋猪品种,有土洋结合的杂交品种,还有本土的土猪品种。一般来说洋猪饲养5个多月即可出栏,杂交品种猪出栏时间不到6个半月,而土猪饲养时间则长达一年。由于受饲养周期较长、猪肉价格较高等因素影响,我国特有的土猪品种面临着被逐渐淘汰的窘境。这些话题令吴董神情忧虑,但他旋即颇为欣慰地指着一群活泼健壮的黑猪说道:“还好,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有幸得到了本土的黑猪品种。这些品种是纯黑猪,由野猪演变而来,特点是头大、毛长、毛发粗硬、性格凶狠,饲养的时间需要一年,这也就是所谓的‘年猪’。黑土猪具有优良的抗病能力,品种精良卓越,肉质鲜嫩无比,它的遗传基因里就有着别的猪种无法比拟的基能。比如,它的氨基酸、肌苷酸含量是外来品种的1.5倍以上,不饱和脂肪酸是外来品种的两倍,胆固醇含量却只有外来品种的40%左右……这与它们千百年来对气候、环境和水土的适应不无关系。相比之下,洋猪在抗病力方面就要脆弱些,因为它的遗传基因来自国外,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它需要时间来适应。加之又被要求缩短成长周期,品质就会大打折扣,患病几率相对较高。其实,猪没有罪,它们很可爱,饿了就叫,吃饱就睡,憨态可掬,全身是宝。错的是人,例如为了加快洋猪的生长过程,除了采用大量高能量、高蛋白的人工复合饲料外,饲养时间也很短暂,使得很多营养成份在猪身上还没有完全转化和代谢出来,就被人类屠宰加工,有些不良因素就转换到人体身上,并对人体产生了害处。仔细想想,以前人们吃土猪肉后并未出现像现在这么多的心脑血管疾病和‘三高’等症状!”

他接着说:“黑土猪的肉质香醇细嫩,氨基酸、肌苷酸含量很高,精瘦适中,肥而不腻,口味适宜。特别是在它的肉皮中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质,对人体的皮肤、筋腱、骨骼、毛发都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既能增强细胞的生理代谢,改善机体生理和皮肤组织细胞的储水功能,使细胞得到滋润,并保持湿润状态,更能有效防止皮肤过早褶皱、延缓皮肤的衰老,是老少皆宜的最佳食品。猪骨头汤更是补品中的上品,能在人体中起到抗衰老的作用,这是由于人体骨胳中最重要的是骨髓,随着年龄增长和机体的老化,骨髓打造红、白细胞的功能也逐渐衰退,骨髓能量降低,直接影响到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而骨头汤中含有的胶原蛋白恰恰能增强人体打造血细胞的能力。因此对中老年人来说,喝骨头汤加以调理,可以减缓骨髓老化:同样,骨头汤也有助于青少年的骨髓增长。如此宝贝中的宝贝,我们怎能将它丢失呢?就算代价再高,成本再昂贵也要把黑土猪品种保留下来。”

从饲料源头做起防患于未然

在吴董的生猪产业链中有一块占地约600亩的生态园基地,因其拥有一条流水潺潺、悦耳动听的山溪,故取名为“鸣溪”,专门种养各种绿色有机农产品。养猪场主要以生态园内种植的天然牧草加上自己生产的优质饲料喂养生猪,防患于未然,从饲料源头杜绝不健康因素的渗入。据吴董介绍,他的生态养猪方法和传统养猪方法相比,既有相同之处但也有所区别。相同之处是养猪场以优质牧草和五谷杂粮,添加有益微生物,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出不含抗生素和激素等化学药品的有机饲料,生猪的饮用水也是从一百多米深的地下抽取的甘泉:不同之处则在于过去大多是用剩饭、剩菜,馊水等喂养生猪,这样

很不卫生,甚至可能使猪患上传染病。因为有部分人群的疾病是先天遗传的,例如肝炎,肺结核等,这些顽固性疾病的潜伏期特别长,有的一代,甚至几代人都可能遗传。无论是先天或后天,有遗传疾病的人用完后的剩菜、剩饭、剩汤都归总到一起喂养生猪,即使经过高温蒸煮?消毒,这些剩饭剩菜也会产生众所周知的致癌物质一一亚硝酸盐,这样从人身上残留下来的疾病就转换到猪的身上,再从猪身上还给了人。这是个该引起我们人类深思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发生就如同,“进门盗窃之人固然不可道,但开门防盗之人也要有所觉醒”。人类健康的维护是个很宽,很广的课题,必须从每一个人做起,从每一个小细节着手。一个有责任感的养殖企业,一定要凭良心赚钱,每一分钱都要赚得心安理得,才能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己。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一步传承、发扬和改进传统的饲养方法,就是苦一点,累一点,少赚一点也是值得的。

目光长远打造极品猪肉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吴董从事养猪行业已有十八个年头,对养猪有独到的见解和深远的考量。他把自己的人生定位在最高处,他常对周围的人说:如果将自己的位置摆放在人群中,只能看到别人的后脑勺:只有站得高,才能做到了然于心,也才能看得更远。这就是兵书里常说的“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事,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吧。吴董还对一代贤相管仲的名言很有感触:“老百姓的肚子吃饱了,才讲究廉耻;仓库装满了,才讲究礼仪。”当今社会已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级的阶段,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追求越来越高,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风向标已愈发凸显,打造自然生态的健康极品猪肉势在必行。2005年,吴董就果断将养猪场从普通养殖模式转变成为新型的“生态养殖模式”,即采用“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殖技术”,严格执行生猪养殖零排放的环保标准,猪粪经生物活菌发酵后制成有机肥并进行循环利用,取得突破性进展。环视大旺种猪场,四面环山,环境优美,场区的空地上种满了瓜果蔬菜及花草树木。猪舍干净整洁,通风条件极好,猪舍两面的墙壁上分别悬挂着大量的水帘和喷头进行负压降温,据说这是在大热天为猪准备的专用降温设备。大旺种猪场原本存栏母猪有2300多头,又于2009年引进了200多头黑土猪,作为基础母猪进行育种改造,预计2011年年底可以出栏。吴董还规划将传统养殖模式和生态养殖模式相结合,实行半开放式饲养,扩大生猪活动空间,恢复猪的自然特性,进一步提高生猪福利。抓好品种、育种、环境、饲料等各个环节,延长饲养周期,在产品检测无药物、无激素残留的基础上,积极打造极品生态猪肉,专售生态猪。按他的原话就是:“让不喜欢吃猪肉的人闻到肉香,也会喜欢吃猪肉!”

第3篇:生态环保产业范文

问:为什么要修改《条例》?

答:农药是重要的农业投入品,农药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因此,加强农药管理十分必要。现行《条例》是1997年公布施行的,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农药管理工作的需要,亟须修改完善:一是临时登记门槛低,导致低水平、同质化农药供给多,安全、经济、高效农药供给少,需要依法促进农药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药质量水平。二是农药生产管理存在重复审批、管理分散等问题,需要调整管理职责,优化监管方式。三是农药经营主体规模小、布局散、秩序乱,有的制假售假甚至销售禁用农药,需要依法推动转变经营管理方式,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四是农药使用中存在擅自加大剂量、超范围使用以及不按照安全间隔期采收农产品的现象,需要依法加强农药使用监管,促进科学使用农药。五是现行《条例》的法律责任处罚力度不够,需要综合运用民事、行政等多种措施,对违法生产经营者实行严厉处罚,提高违法成本。

为了切实解决上述问题,加强农药管理,保证农药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畜安全,保护农业、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有必要修订《条例》。

问:《条例》在农药登记方面做了哪些修改?

答:《条例》对农药登记制度主要做了以下修改:一是取消临时登记,明确在我国生产和向我国出口的农药需申请登记,经登记试验、登记评审,符合条件的,由农业部核发农药登记证并公告。二是规定农业部组织成立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负责农药登记评审,并明确了登记评审委员会的人员组成。三是规定申请农药登记,首先要进行登记试验,登记试验报所在地省级农业部门备案,新农药的登记试验须经农业部批准。四是规定登记试验由农业部认定的登记试验单位按照规定进行,登记试验单位对登记试验报告的真实性负责。五是规定了登记试验结束后,申请人应当提交的资料以及农药登记机关的审批时限等。六是规定了农药登记证应当载明的内容和有效期,以及农药登记证的延续、变更程序。

问:《条例》在农药生产管理制度方面做了哪些修改完善?

答:针对农药生产管理存在的重复审批、管理分散等问题,按照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精神,《条例》做了以下修改:一是实行农药生产许可制度,明确农药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的条件,并规定由省级农业部门核发农药生产许可证。二是规定委托加工、分装农药的,委托人应当取得相应的农药登记证,受托人应当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并明确委托人应当对委托加工、分装的农药质量负责。三是要求生产企业建立原材料进货记录制度,采购原材料要查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和有关许可证明文件并如记录。四是规定农药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农药出厂销售应当经质量检验合格、附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并建立出厂销售记录制度。五是规定农药包装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印制或者贴有标签,并明确了标签应当标注的具体内容,特别要求用于食用农产品的农药的标签标注安全间隔期。

问:《条例》在农药经营方面做了哪些规定?

答:针对农药经营主体规模小、布局散、秩序乱,有的制假售假甚至销售禁用农药等问题,《条例》做了以下规定:一是取消农药经营主体仅限于供销社、农技推广站等主体的规定,实行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对高毒等限制使用农药实行定点经营制度,明确了农药经营者应当具备农药和病虫害防治专业知识、能够指导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经营场所应当与饮用水水源和生活区域有效隔离等条件,以及申请农药经营许可的程序。二是要求农药经营者建立采购台账,采购农药时查验产品包装、标签、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以及有关许可证明文件,并如实记录,不得向未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的农药生产企业或者未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的其他农药经营者采购农药。三是要求农药经营者建立销售台账,如实记录销售农药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企业、购买人、销售日期等内容,并正确说明农药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四是规定农药经营者不得加工、分装农药,不得在农药中添加物质,不得采购、销售包装和标签不符合规定,以及未附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未取得有关许可证明文件的农药。

问:农药的使用直接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在农药使用管理方面做了哪些规定?

答:针对农药使用中存在的擅自加大剂量、超范围使用以及不按照安全间隔期采收农产品等问题,《条例》主要做了以下规定:一是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加强农药使用指导、服务工作,组织推广农药科学使用技术,提供免费技术培训,提高农药安全、合理使用水平。二是通过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先进施药器械等措施,逐步减少农药使用量,要求县级政府制定并组织实施农药减量计划,对实施农药减量计划、自愿减少农药使用量的给予鼓励和扶持。三是要求农药使用者遵守农药使用规定,妥善保管农药,并在配药、用药过程中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发生农药使用事故。四是要求农药使用者严格按照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等注意事项使用农药,不得扩大使用范围、加大用药剂量或者改变使用方法,不得使用禁用的农药;标签标注安全间隔期的农药,在农产品收获前应当按照安全间隔期的要求停止使用;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菌类、中草药材的生产。五是要求农产品生产企业、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仓储企业、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和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建立农药使用记录,如实记录使用农药的时间、地点、对象以及农药名称、用量、生产企业等。

第4篇:生态环保产业范文

【关键词】 贵州省 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协调发展 产业路径

一、引言

人类进入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得到提升,举措得到改善,生态环境优良,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对于可持续发展而言,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是其实现的支撑力和助推力,而中间层面的产业是经济和生态环境两者之间联系的重要桥梁和载体,恰当的产业路径选择也应成为两者协调发展的重要的抓手。为了研究区域经济中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及对策,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两者相关方面的研究。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社会环境会议的召开,引起了人们对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相协调的思考。国外大多数学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根源治理入手,使经济发展生态化。如Herman E.Daly(1971)等经济学家提出的稳态经济理论,是一种把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相互结合的模式,认为一般情况下不应该通过对生态资源的大量消耗来求得短期的经济增长。国内学者盖凯程(2008)运用生态足迹模型、生态承载力模型以及EKC模型对中国西部地区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内在数量比例及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就西部地区生态与经济未协调运行的机理形成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污染无、污染小的产业;华娟(2013)以重庆市涪陵区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协调度模型,从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两大方面建立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度模型检验其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提出了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作用于社会经济的方式有很大关系,人类为了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自然形态的物质进行加工,将其转化为另外一种形态或另外一种用途。随着人类作用于自然不合理方式选择的叠加,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正不断恶化。任勇(2007)认为,我国当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能再满足当前人类的需要,生态环境应该主动地去优化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增长也应该对生态环境的优良状态进行保持,也就是经济的增长一定要与资源环境互相协调。

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及策略研究不断深化,产业路径的选择成为一个人类社会必然要面对的选择和话题,而国内外学者大多只简单论述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等方面较为笼统的政策建议,且对经济欠开发而生态环境优良的贵州省没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建立贵州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在信息论中,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越大,熵也越大。根据熵的性质,我们通过计算熵值来判断某个事件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并且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对各项指标权重赋权,研究贵州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状况,在这个视角下试图更深入地探讨贵州省促进其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的产业路径。

二、实证研究

本文根据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选取了《贵州省统计年鉴》中关于经济和生态环境进行统计和度量的指标,包括:选取森林覆盖率、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值、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值、城市燃气普及率、环保资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这八项指标作为生态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选取GDP增长率、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百分比、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最终消费率、资本形成率这八个指标作为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根据2005―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贵州省统计年鉴》,以熵值法为计算方法得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首先计算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度:

C(t)=f(■,t)f(■,t)f(■,t)f(■,t)2■■

上式中,C(t)为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度,f(■,t)代表t年度的生态环境系统评价值,f(■,t)代表t年度的经济系统评价值;k是调节系数,取k?叟2;0?燮C?燮1(本研究取k为2)。C值越大,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间就越协调。通过计算,得到贵州省生态环境与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及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度,如表1和表2。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4年―2010年,贵州省的生态环境发展综合水平总体上高于同期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2011年―2013年间,贵州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经济成果显著,经济总量较快增长,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治理相对滞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超过环境发展综合水平。

表2所反映的生态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度,与表1相比,表2所反映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趋势并不一致,而是上下波动。因此贵州省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度仍待进一步调整模型,以期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计算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度D(t)。由于协调度C(t)是相对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来说的,很多时候反映不出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协调的整体大小。因此,加入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指数,改进了协调度,变为协调发展度来度量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其公式如下。

D(t)=■,其中T(t)=?琢f(x,t)?茁f(y,t)

上式中T(t)是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指数, ?琢、?茁为待定权数,我们在这里把经济发展和环生态境保护看成同等重要,?琢、?茁都取值为1/2。

表3显示,2004年协调发展度为0.45,2013年协调发展度为0.82,呈稳定上升态势。(本文参照郭任的协调发展类型评价判别标准,即按照协调发展度的大小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为三个大类,具体评价标准见表4。)将其与表4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判别标准表相对照,贵州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阶段处于优质协调发展类的环境滞后型。究其原因,是贵州省产业发展的粗放型方式没有得到彻底转变,尤其是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失衡发展,重工业的污染、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及过度开发等原因。从全国来看,贵州省的经济发展还处于落后水平,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在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今后致力于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要积极寻找和创新产业发展路径,大力培育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提高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增强贵州省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互相促进作用,以向更高层次的协调发展水平转变。

三、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基于上文对贵州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分析,笔者认为贵州省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此,今后要继续努力保持经济的稳速增长,增强区域经济实力,以经济实力支撑环境状况的改善;同时更要加注重生态经济的发展及本研究视角下的区域产业路径选择。结合省情,笔者提出了以下产业发展可供参考的路径选择。

第一,促进产业生态化。产业生态也就是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两者的良性互动。产业发展如果能够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其发展带来的资金、技术等要素的增加和提高则能够改善、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生态环境反过来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空间和支撑。贵州省可以从生态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效率着手,构建生态环境与产业经济发展两个维度的产业生态化模式,实施从保护客观的生态环境转到选择主观的产业发展路径,使其达到战略高度。

第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遵循市场规律,进行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将潜在的环境保护市场变为现实的环保市场,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可以应用经济手段,制定优惠政策,对环境治理项目给予免税和补贴;规范环保市场,按国际通行的惯例标准对环保企业和环保产品进行第三方认证等;开展生态环境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提高环保企业的竞争力;环保产业的管理向行业管理的转变,既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化,又实现了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知识经济是指将智力资源作为依托,信息经济作为核心产业,高技术产业作为支柱而使经济活动转向知识化的经济(张栋、程晓舫,2013)。大力利用知识型产业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如大数据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对于贵州省某些仍有潜力的传统产业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应该加以改造提升,跟紧世界产业创新的步伐,加快研究和发展工业3.5和4.0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最大限度对环境污染物的循环利用,发展新兴产业,注重产业融合模式的优化和运用,提高发展效率,缓解生态压力。对于微观生产主体的厂商,应大力支持其进行绿色生产、清洁生产产业园区生态化,鼓励不同企业之间资源耦合、资源共享,促使再生资源产业化。

第四,确立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生态经济。我省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生物、矿产、水能、地热等资源。应立足贵州省的资源禀赋,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立主导产业,基于现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快建设优势能源基地,提高我省能源利用效率和推进资源整合力度。尤其是要大力发展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工业和特色农产品对接,做强做大新兴接续产业,拓长拓宽产业链。二是政府应鼓励优势环保型主导产业的发展及优先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型产业。三是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生态建设和生态环保产业实行政策倾斜,加快发展生态平衡与经济良性循环主导产业,逐步形成环保产业新经济增长点。四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产品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成果,全面开拓生态经济市场,发展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的种植等。

第五,实施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一种环境经济政策,主要是根据生态系统服务所体现的价值、生态保护所产生的成本、发展的机会成本,运用市场和行政两种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利益关系。根据贵州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立环境与经济的生态补偿机制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明确和扩大生态补偿机制的范围区域,细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补偿措施;第二,设立及完善贵州省生态补偿的专项基金,扩展筹资渠道,提高生态补偿资金的比重。

【参考文献】

[1] 王维国: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0.

[2] 郭任:长株潭城市群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3] 李国柱: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第5篇:生态环保产业范文

一、牧区产业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有机结合

牧区产业有序发展,就是要增强产业及其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积累国民财富,增进社会福利,满足广大牧民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的需求。而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改善,就是为了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关系,保持人们良好的生存环境。为了自然资源的恢复扩展、自然再生产永续进行,从而保障经济再生产的自然物质基础丰富、充裕,满足人们对良好的自然景观、舒适的生态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牧区产业发展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及生产、生活条件,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特别是经济需求与生态需求。牧区产业有序发展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最终目的的一致性,为其在实际操作中有机结合、协调推进奠定了基础。

草原牧区产业有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产业优化升级需要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改善也需要产业的优化升级。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之间的依存度愈来愈高,相关性越来越强。区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要充分体现比较优势,否则就缺乏竞争能力与发展前景;而自然资源禀赋与生态环境条件是产业形成、调整最主要的依据之一,也往往是产业及其企业、产品的比较优势之所在。只有适宜地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优势的产业才具有较强生存力、拓展力与竞争力。若生态环境好,自然资源佳,产业经济发展就有雄厚的自然物质基础与优越的生境条件,往往才可能形成合理的不断升级的产业结构,培育出长足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若自然资源破坏耗损日益衰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产业的发展就会越来越缺乏自然基础的支撑,原本有一些特色的产业也会逐步丧失其发展的比较优势条件、甚至出现生存危机。可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从而改善生态环境,是草原牧区产业有序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草原牧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建设、改良,首先,要求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实现自然资源永续利用或合理替代,以生态畜牧业、生态林草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等为主体的生态产业、绿色产业体系的形成;其次,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需要资金的投入、科技的应用,这就要求产业发展、科技进步、经济增长,从而加速改善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的局面,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资金投入、技术输入;再次 ,为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经济激励、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等,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也应视其类型的不同逐步实现产业化或准产业化及市场化或准市场化、民营化等,这样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可作为一系列产业或行业,直接参与产业发展及调整,成为优化的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世界第二草原大国,拥有约4亿公顷天然草原,占国土总面积的41%左右;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原又是主要江河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区,草原具有非常之大的生态功能,是我国主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但是,由于盲目开垦、载超过牧等原因,使得草原严重退化沙化,其生态防护功能和经济产出功能不断下降,本来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却逐渐演变成沙尘暴等生态灾害的源。特别是我国北方草原生态系统已出现恶性循环、逆行演替的态势。我国草原退化面积以每年近2000万亩的速度扩展,草原退化率已上升到57%左右;内蒙古草原退化率由20世纪60年代的18%增加到80年代的39%,21世纪初期已达到74%左右。近年来,国家相继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等,拉开了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大幕,使得少数地域的草原生态环境有所改观,然而草原生态总体恶化的势头还没有得到遏制。草原资源恢复、生态改善是百年大计,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努力。可见,草原资源的恢复、环境的保护、生态的建设,是草原牧区一切工作的中心内容,是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和切入点。只有实现草原生态良性循环,才能为草原畜牧业等牧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才能满足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因此,《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牧区发展必须树立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路子。

第6篇:生态环保产业范文

关键词:水生态;水环境;现代农业;生态补偿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002-2

我国虽然地域辽阔,但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少,解决13亿人口的粮食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面临的首要任务,因而我国长期以来将稳产和增产作为农业发展的优先战略。以现代科学技术、生产资料和管理方法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这种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在这种战略指导下,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七年粮食增产,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4641万吨,是建国初期的4.8倍。但是过分强调产出而忽视保护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严重破环了水生态环境,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通过研究农业发展与水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分析水生态保护的困境,以提出保护水生态有针对性的对策。

1 现代农业发展忽视水生态保护的负面影响

1.1 水环境恶化,水污染严重

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水生态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水环境恶化,水污染严重。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湖泊面积减少近2万平方公里。如长江中下游由于人为因素,湖泊消亡1000余个,面积减少了约1.3万平方公里,超过五大淡水湖面积之和,失去调蓄容积500亿立方米(相当于淮河年径流量的1.1倍、五大淡水湖蓄水总量的1.3倍、三峡水库有效库容的2.2倍)。

在农村过量或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以及随意处置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农村生活垃圾和废水等,造成了日趋严重的面源污染,包括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物质等。由图1可以看出,近年来每公顷化肥和农药使用均呈上升趋势。根据《2009年中国水源统计公报》,我国污染水质(IV类、V类和劣V类)的水河长占41.4%;污染水质的湖泊占41.6%;不达标水库占监测水库总数的18.8%;在对8个省地下水质监测中,不能作为饮用水的监测井占72.1%。可以说,当前水污染形势已经非常严重了。

1.2 农业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生态系统是由水生生物群落与水环境共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良好的水生态系统能够自动地调节气候,为人类社会提供合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江河湖泊及农田水利设施能够蓄纳雨水和上游来水,防止洪涝灾害造成农业损失,而当发生干旱时又可以进行农田灌溉,减轻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水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短期内使用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有助于提高农业产量,但伴随着水环境恶化,会出现土壤板结、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这种现象已经影响到土地的产出量。同时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及过度消耗,将导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依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环境的农业发展模式必定难以为继。因此,保护良好的水生态系统有利于发挥其自身的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农产品质量问题更加突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业的要求正在从传统意义上的“吃饱”向“吃好”转变。所谓“吃好”就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包括确保农产品安全和注重农产品的营养。但是水环境的恶化既危胁农产品的安全,也影响农产品的营养。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的隐患很多,而水环境的恶化使得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据《广州日报》今年的一项调查,有超九成的居民对生鲜农产品质量表示担心。

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确保农产品质量,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绿色食品在我国是对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只有在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下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高品质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1.4 影响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与身体健康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饮水安全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水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的问题体现在水质、水量和季节性缺水等方面。据统计,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使得中国农村1.8亿多人喝不到干净的水,还有近1.2亿的中国农村人口由于各种原因仍在饮用问题水;由于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使得农村人口中与其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从1988年的0.0652%上升到2007年的0.0841%,且显著高于同期城市这一比例0.0572%。

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与身体健康,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

2 农村水生态保护的困境

2.1 政策环境的制约

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使“三农”边缘化现象十分严重,在农村环境投入、城乡规划、公共物品供给等方面,农村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可以说,城市扩张和落后工业产业转移很大程度上就是以牺牲农业环境为代价。农村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的落后,农民自身科学文化水平较低、环保意识薄弱,也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和生态化。

具体而言,农村环保配套设施极不完善。越来越规模化的农村聚居点,使得对环保配套基础设施与环境规划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并没有对土地、环境与产业发展规划建立良好的有机联系,使得农村聚居点中的环保配套基础设施与环境规划严重不到位。据国家环保部2007年对全国83个村的抽样调查,95%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88%的村庄将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坑边路旁甚至水源地、泄洪道路、村内外池塘等。

2.2 经济模式的制约

分散的小农经济模式不利于水生态保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农生产模式得到恢复,农户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农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最弱势的地位,没有提高耕地生产力和防控农业污染的利益驱动力。此外,农田水利建设、河流沟渠清淤疏浚等公共事务,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种情况不利于水生态的保护。

乡镇企业和集约化养殖布局不够合理。80年代以来的农村工业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乡镇企业的布局不但造成占工业污染物50%以上的排放总量,而且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严重破坏了农村水环境。农村的大中型集约化畜禽养殖场主要分布在人口较集中、水系比较发达的河湖周围,直接危胁生态安全。

2.3 农业技术选择的制约

一方面,我国很多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以减少农技推广经费和创收为目标,农技推广人员没有积极性指导农民提高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效率,反而期望从售卖化肥和农药等经营活动中获利。另一方面,我国对农业的农资综合补贴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励农民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再加上农民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局限性,往往没有选择节约、环保的农业技术,过量或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

据估计,我国化肥、农药利用率均不足35%,农村能源利用率仅为25%左右,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而80-90%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在灌水与降水等作用下污染地下水。

3 政策建议

3.1 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

“十二五”规划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良好的水生态系统不仅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还能够提供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推动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当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农业已经不可持续了,需要大力发展以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为代表的环境友好型农业。

循环农业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减少废弃物排放量,以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性”。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可以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提供重要的支撑。

3.2 加强环保技术的推广

政府应该从制度上确保农业技术在农村中的推广与应用,引导农民自觉提高运用农业技术和环保技术的能力。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现代农业生产信息技术的应用,监测动植物的营养平衡规律和过程,根据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及其吸收能力,精确进行肥料、饲料的投入;加强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应用,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促进退田还湖和湖滨湿地的恢复和保护;充分利用畜粪、秸秆等生产废弃物,加强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的研制与应用,减少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需求和污染。

3.3 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是对在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预防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中发生的成本费用的经济补偿的总称。农业生态补偿的核心在于认识到农业的生态环境价值。我国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的补偿政策以及对森林的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但是至今尚未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引入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可以调整农业支持政策的着力点,促进传统农业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转变,有利于解决水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同时也可以增加农业和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稳定和发展。在此,需要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依据,明确政府的主体地位与职责,建立科学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推动农业生态补偿向制度化发展。

3.4 多元协同治理水环境问题

水生态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应该在政府、市场和农户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协同治理的机制。首先,政府应在制度安全上尽力消除由于城乡分治造成的农村生态保护的弱势地位,加大对农村环保的投入,加强对农村环保设施的规划并建立健全水生态保护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其次,需要引入市场机制。探索农村水生态保护市场化运作机制,包括投融资机制、运行管理机制等。第三,要激发农户自主参与水生态保护的意识,建立公众参与的机制,帮助农民成为自觉保护水生态的重要社会力量。

参考文献

[1] 曹海林.农村水环境保护:监管困境及新行动策略建构[J].社会科学研究,2010,(6):113-118.

[2] 龚琦,王雅鹏.现代农业发展与湖泊资源环境保护[J].农业技术经济,2011,(8):39-44.

[3] 雷玉桃.水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13).

第7篇:生态环保产业范文

关键词:农业补贴政策;生态环境保护;比较

为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水平,客观上要求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调整,突出其环境保护功能,引导人们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自觉地保护环境,在为社会提供优质农产品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

一、欧盟农业生态补贴政策

wto规则把农业补贴政策划分为三种类型:绿色补贴政策、蓝色补贴政策和黄色补贴政策。绿色补贴政策是指农业补贴对农产品贸易价格不产生扭曲作用,包括对农业科技、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补贴。蓝色补贴政策是指对农业生产经营者给予的不与其生产经营相挂钩的直接补贴,这种补贴对农产品贸易价格产生的扭曲作用不大。黄色补贴政策是指农业补贴对农产品贸易价格产生较大的扭曲作用,它包括价格支持和农产品出口补贴。由于绿色补贴政策对农产品贸易价格不产生扭曲作用可享受豁免权,蓝色补贴和黄色补贴政策对农产品贸易价格产生扭曲作用需逐步削减甚至取消。欧盟原农产品价格支持补贴政策属黄色补贴,需要削减和禁止,为了既适应wto规则的要求又不削弱对农业的支持,欧盟对原农产品价格支持补贴政策进行制度创新,抛弃过去价格支持体系,而把环境保护作为农业补贴政策的核心内容,从而实现了从价格补贴转向环保补贴。2003年6月,欧盟确定农业补贴与环境保护完全相挂钩,形成了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农业补贴的环境保护功能改造最终完成。欧盟的农业生态补贴政策包括:

(一)制订农业生态环境标准指标体系

2003年,欧盟出台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最低标准指标体系,并以此作为指导欧盟成员国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纲领性文件。欧盟各成员国依据农业生态环境的最低标准指标体系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符合本国国情的农业生态环境的最低标准指标体系。

(二)构建确保农业生态环境标准指标体系实施的激励机制

首先,设置奖励机制。补贴标准是以农民为农业生态建设的投入额度为参照系,农民为农业生态建设投入越多,其获得的补贴也就越多。其次,设立惩罚措施。农业生产经营者申请农业生态补贴项目时必须承诺预期成果和保证措施,若不能达到最低标准要求则不能获得全额的农业补贴甚至不能获得农业补贴。最后,设置评估监督机制。成员国每年对本国农业生态建设进行绩效评价并向欧盟监测委员会提交评估报告,欧盟监测委员会综合各成员国的评估报告形成欧盟农业生态建设绩效评估报告,通过农业生态建设绩效评估报告对欧盟农业生态建设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

欧盟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第一,培育了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农产品质量意识。由于农民获得农业生态补贴的量与其对环境保护投入呈正相关,在利益驱动下农民自觉地把环保理念牢记在心,并贯穿于农业生产中,力图做到环保生产和清洁经营,力争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第二,保护了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在环保生产和清洁经营理念的指导下,农民减少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量,转而更多地使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和机械除草,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对环境污染和在农产品的残留;在畜牧养殖业上,养殖户只有对禽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达到规定标准后才能获得足额补贴,从而消除禽畜粪便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第三,增强了农业发展潜力。农民进行环保生产和清洁经营使过去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起来,增加生态系统对气候的调节能力,食物链得到延伸,食物网密集化,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得到优化。另外,以有机肥料替代无机化肥、用生物农药和机械除草替代化学农药和化学除草,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成分,土地肥力增加,农业生产能力提高。

二、我国农业生态补贴政策剖析

(一)我国农业生态补贴政策演变

1998年以前,农产品供给不足是当时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增加农产品供给是农业补贴的主要目标,农业补贴主要是刺激农产品生产,而农业补贴政策的环境保护功能却长期被忽视。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农业补贴政策的环境保护功能初步显现。一方面,受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影响,1998年我国经济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增长放缓,农产品供给大于需求,出现农产品卖难现象,这使农业补贴政策增产功能的迫切程度有所下降,为农业补贴政策增加环境保护提供可能性;另一方面,1998年我国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充分暴露出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程度,它显示出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增加环境保护功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随后,政府出台政策加大对大江大河的治理投入力度,并启动了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和退耕还草工程,农业补贴政策的生态功能开始显现。农业补贴政策环境保护功能逐步突出。首先,在植树造林项目补贴上,中央补贴资金主要放在东北、华北和西北植树造林、沿海防护林、长江中上游、平原绿化四大防护林体系建设;地方补贴资金主要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引导本地农民植树造林。其次,在水土保持补贴方面,针对黄河中游地区的无定河、三川河、皇甫川、甘肃省定西县、永定河上游、柳河上游、葛洲坝库区、江西兴国等八大地区的水土流失严重情况,中央补贴加大对上述地区的补贴力度,力图扭转这些地区水土流失恶化局面。另外,对坡度较大的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

(二)我国农业生态补贴政策存在的不足

第一,农资补贴与农业补贴政策环境保护功能相背离。一方面,国家对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重要农资实行价格(低价)管制,降低农民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重要农资的使用成本,增加农民购买欲望,然后再对生产农资的厂商进行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减少厂商生产成本,增加其收益,从而提高厂商供给意愿;另一方面,政府对种田农民给予农资补贴,提高农民购买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重要农资的能力。这大大提高农民对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重要农资的可获得性,为农民在耕作过程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给农业生产造成生态破坏埋下祸根。第二,开荒补贴对环境造成破坏。人多地少、人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轰轰烈烈地大搞群众性造田运动,为鼓励开荒种田,政府对农民开荒田免收三年农业税,这在征收农业税时代相当于给予农民开荒补贴,不适当的过度开荒,造成生态系统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给我国经济社会造成严重损失。我国水土流失不仅广泛发生在农村地区,而且也发生在城镇和工矿区,几乎每个流域、每个省份都有。我国年均土壤侵蚀总量45.2亿吨,主要江河的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每年3 400多吨/平方公里,部分区域侵蚀模数甚至超过每年3万吨/平方公里,侵蚀强度远高于土壤容许流失量。专家按2000年的数据分析认为,水土流失给国家带来的经济损失至少在2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当年全国gdp的2.25%。

三、优化我国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的建议

(一)加快中国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的法制化进程

建立健全农业生态补贴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加快中国农业生态补贴政策法制化进程,为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的制订执行实施提供法律依据,为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目标实现提供强有力法律保障机制,确保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的持续性。

(二)制订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的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与我国国情相吻合的农业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最低标准指标体系,使农业生态补贴政策有据可依,并做到标准化和精确化,提高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三)优化我国农业补贴结构,加强环境保护功能

首先,借助目前石油价格大幅度下降,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成本下降的大好时机,停止对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厂商补贴并提高税率,增加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生产成本,提高其价格,提高农民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成本。其次,取消对农民购买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农资补贴,增加农民购买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货币幻觉成本。最后,对少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而多用农家肥料、生物农药和机械(或人工)除草的环保生产进行奖励。

(四)优化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的配套措施

首先,继续实施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减轻人口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压力,为农业生态补贴政策提供宽松的人口环境。其次,继续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为农业生态补贴政策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再次,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加强节能降耗和减少排污,节约用地,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为农业生态补贴政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8篇:生态环保产业范文

1环珠峰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

1.1自然资源条件

文章研究对象为环珠峰地区,其地理位置以珠穆朗玛峰为核心,通过G318、G219交通线路为贯穿,覆盖江孜、亚东、桑珠孜等数十余个县区,覆盖面积约为2500公里。该区域地理位置包含数量众多的顶级旅游资源,市场吸引力极强,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区域内生态环境逐渐变得脆弱,亟须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区域地理地势环境南北走高、地理环境多元化,自然景观丰富,诞生了珠穆朗玛峰等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同时,在地壳板块的不断运动下,该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当地约有三个地热资源带上述资源共同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地热景观资源。同时,该区域河流资源丰富,河流资源的源头一般为冰川融水与地下水补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水系,是中国高原湖泊资源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此外,该地区植被资源分布广泛,诸多植被分布以高原草原与荒漠植被分布为主,珍稀植物众多,丰富多元的生态环境资源是环珠峰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保障。

1.2生态政策保障

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政策成为国家战略,环珠峰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现已逐步迈向现代化。第七次发展研究会议要求高原地区要立足长远发展成为国际生态文明旅游高地。诸如此类政策的实施,使环珠峰生态旅游逐渐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2生态旅游发展的一般模式

中国首个生态旅游产业博览会于1995年在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举办,会议中首次对中国旅游市场发展过程中有关生态旅游方向进行阐述。1999年,中国旅游局提出“99生态环境游”的生态旅游发展目标。2009年,中国迎来了生态旅游年,生态旅游产业逐步成熟。与此同时,国内学界从不同视角展开对生态旅游发展理念的研究。如郑群明等对生态文明的特征、模式与路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杨桂华、王跃华等人立足旅游开发思路、资源开发成本、资源开发流程等不同视角阐述了生态旅游产业的综合开发模式。牛亚菲提出生态旅游产业战略定位的差异性会产生不同的资源保护性开发思路,一般而言资源保护性开发可通过社区参与、环境教育、生态补偿等途径进行,如表1所示。模式;农户间协作模式;农庄自主参与模式。而立足生态旅游产业不同发展节点分析,生态旅游可分为独立式发展、引导式发展及开发式发展等不同模式。

3环珠峰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选择

依托上文中对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特点,参考环珠峰地区实际自然资源概况进行分析,文章总结出满足环珠峰地区实际需求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思路。

3.1环珠峰地区生态旅游综合开发模式

现阶段旅游产业市场竞争形势严峻,环珠峰地区旅游产业知名程度高,对游客市场吸引力强,但该地区旅游发展经验欠缺,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同时,该地区社会经济结构还不完善,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保工作难度大。为了加快生态旅游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环珠峰地区生态旅游开发要严格按照生态发展战略,加大对旅游资源保护力度;对于该地区生态旅游产业的设计实施、运作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应主动开展环境动态监测工作,进一步提升环珠峰地区生态旅游产业监管水平,设计适宜的生态旅游综合开发方案。其次,发挥新媒体平台对信息传播的便利性,积极向民众宣传高原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立足“合理旅游资源开发,优化旅游项目建设,加强资源存量优化”发展思路,利用现代化生态管理工具,对产业规划进行现代化科学管理,使生态环保举措精准落实。

3.2环珠峰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多目标模式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最大特征在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性和社区经济的受益性。但环珠峰地区存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环保经费支出紧张等问题。在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当地生态旅游产业可以积极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生态环境教育体系,设立环境脆弱专项保护资金等举措应对环保经费短缺的问题。生态环境教育举措不仅能够树立生态旅游相关利益者的环保意识,促进环保举措的积极落实,还能有助于深入开发生态旅游市场,促进环珠峰地区生态旅游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生态旅游客源的稳定提高。环珠峰地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社区参与、生态补偿或环境教育等单一目标模式,要树立多种举措并存的系统化目标发展模式。

3.3环珠峰地区生态旅游经营主体模式

立足环珠峰地区自然资源结构与生态旅游目标分析,该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思路适宜遵循“政府主导、企业、社区投入、旅游协会参与”的综合性运作模式,政府部门积极发挥产业引导作用,企业作为产业主体与当地农牧民等社区群体一道参与到产业的运作管理中去,当地旅游协会等组织起到指导参与的作用。此举不仅能够发挥出不同参与主体在旅游产业之间的影响优势,规避了该地区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管理经验匮乏等困境,实现产业利益最大化,还带动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与藏区文化价值,强化当地居民的荣誉感与幸福感,提高环保意识,使生态旅游产业得以可持续发展。

3.4环珠峰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阶段模式

自发和自主式生态旅游发展思路所强调的生态主体不鲜明,供需关系不明确,在短周期内旅游产业或许会带来一定的发展,但终究难以满足旅游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引发资源过度开发,甚至是破坏生态环境的局面。所以环珠峰地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应立足长远利益,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在战略规划设计预先挑选发展潜力较强的景区资源,立足长远进行开发。发挥政府对产业引导作用,积极抓住产业发展机遇,科学规划、打造主题、规模设计、发掘特色,实现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防止旅游发展进入产业模式落后、环保资金不足等矛盾,规避环珠峰地区生态资源低水平开发乱象,提高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环保成效。

4环珠峰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

4.1科学规划,建设和谐高效的环珠峰生态旅游地系统

环珠峰地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要设计科学的生态旅游战略规划,遵循生态学、旅游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规律,对环珠峰地区旅游资源、环境总量、旅游市场结构进行科学调研和综合评价。首先是设计规划富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旅游景观、构建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和相关活动。构建环珠峰地区生态旅游产业项目应充分考虑社区行为与旅游活动的融合,构建各方因素和谐发展的生态旅游体系。其次是合理调配生态旅游产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需求,促使环珠峰地区旅游消费者、社区居民、投资企业及协会组织均能凭借生态旅游产业实现价值累积,形成产业良性循环,以期实现各方主体和谐共处、产业发展高效的现代化生态旅游产业体系。

4.2因地制宜,发展有地方特色的环珠峰生态旅游

中国地域幅员辽阔,自然生态环境层次结构多元化,环珠峰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文化特色,其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受此影响生态旅游发展因素差异性较强,产业发展模式也独具特色。环珠峰地区生态旅游产业战略规划应当顺应当地市场需求,当地区域旅游规划要遵循不同环境特点,选择适合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模式。如将生态文化融入环珠峰地区旅游产业链,吃、住、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产业环节体现独特的环珠峰生态文化。

4.3突出特色,打造环珠峰生态旅游精品

环珠峰地区受到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管理经验匮乏的约束,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逐渐进入瓶颈期,急需外部力量的推进。但是在短期经济利益的趋势下,外部投资行为可能会引发生态环境破坏、景区资源严重商业化、同质化等问题,缺乏特色的旅游产业资源将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所以环珠峰地区生态旅游发展应合理调整好“内部资源”与“外部力量”之间的关系,发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因素价值最大化。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的出发点应立足产业资源特色与产业发展机遇,积极迎合市场需求,科学设定旅游产品开发方向与产品市场定位。旅游开发过程要确保生态资源的生态性与真实性,对于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应与自然资源环境互补协调,凸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打造独特的藏民族民俗品牌,提升旅游产品竞争优势。对于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应坚持以生态环境为总基调,首先确保生态环境资源不被破坏;其次打造地方特色,规避外来文化、商业文化、庸俗文化及城镇建设文化对藏族民俗自然文化的冲击,合理建设生态化配套设施,打造环珠峰生态旅游精品品牌。

4.4注重社区参与,保持环珠峰生态旅游发展的持续动力

环珠峰地区社区居民、民族团体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一员,也是藏族文化的开拓者与传承者,更是生态旅游产业积极发展的推动者,所以社区参与将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社区主体的参与推动是实现生态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环珠峰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要构建政府部门主导,企业及社区合作参与的发展模式,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的积极性,确保每一位社区居民都能为产业发展献计献策、推动产业项目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强化自然资源保护。提高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维护生态环境和谐的积极性,为当地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活力。

4.5加强监测管理,保护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

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因素,也是环珠峰地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优势因素。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要立足生态资源保护的目的,积极顺应旅游市场环境需求,不断降低产业发展为当地生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产业发展以前,要立足生态旅游环境资源对景区生态进行分析评价,掌握各生态组成单位的敏感问题及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在产业运作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对生态旅游项目的环境监管工作,努力构建生态环境动态监控体系,在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设立监测点,采取跟踪监测反馈的方式对旅游开发行为进行规范,以期实现生态环境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凤琳,王诗理.环境可持续与旅游竞争力的升———新西兰的旅游发展经验与启示[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5).

[2]李庆雷,廖春花,王凌黎.旅游循环经济:西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

[3]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等.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7,22(1).

[4]郑群明,王留成,游小艳.生态文明旅游:特征、模式与路径[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7,(02).

[5]杨桂华,王跃华.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新思路[J].经济地理,2000,20(1).

[6]牛亚菲.生态旅游与生态旅游规划[R].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研讨会会议材料,1999.

[7]张波.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的三种典型模式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06,21(7).

[8]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旅游学刊,2004,(19).

第9篇:生态环保产业范文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生态环境系统是人类社会高效的物质生产和各种生活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规模开发自然资源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由此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扰动。一方面,资源供给约束明显。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因而构成了资源和环境对工业化的强约束条件。中国能源的短缺,是能源利用方式同结构与资源禀赋矛盾的集中体现。如果中国试图继续实行西方工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将不具有现实的可行性,还将严重延缓中国工业化发展的进程[1]。另一方面,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不可忽视的约束条件。环境也是一种资源,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自然环境,环境资源与其他资源有很大的差异,具有特殊性。资源滥用的经济学意义是使用资源的成本高度外部化,环境资源对于经济个体是可以免费或者低价格获得的,价格机制的失效导致环境资源过度使用[2]。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状况,带来了经济发展环境成本的上升,降低了社会福利,加剧了工业化的负面影响,对工业化进程的约束作用愈加明显。

二、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统一

有人认为生态文明和工业化是不相容的一对概念,工业化会破坏生态环境。然而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生态文明建设不但不相矛盾,而且还是内在统一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相互促进。一方面,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建成一个真正的生态文明社会;另一方面,也只有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才能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型工业化就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导向的工业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工业化[3]。两者的内在统一性具体表现在:①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的一致性。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最大程度地满足公民的社会发展需要。生态文明的新理念,提出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新任务,构筑了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最大地给公民创造福祉。两者并驾齐驱,共同推进和谐社会发展。②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相似性。生态文明建设走的是文明发展之路,即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模式,强调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走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的工业化发展路径,这要求在实现工业化目标的进程中,摒弃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重视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和资源接续[4]。由此可见,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是在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发展人类文明,两者的前进方向有着相似的轨迹。

三、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机制

新型工业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的“指明灯”,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动力。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新型工业化是各类创新的基本途径,生态文明引领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是绿色环保的永续发展之路。

1.加强环境保护是区域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手段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时期,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凸现。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区域发展的重大抓手,贯穿经济发展过程。因而加强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手段。以环境保护推进新型工业化,确保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同步发展。新型工业化致力于摆脱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综合效益低的传统工业化道路,推动工业经济由规模型、速度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集约型转变。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与环境容量、生态承载能力相适应,促使新型工业化走上绿色发展和智慧发展之路。

2.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强调3R原则,即减量化原则(reduce)、再使用原则(reuse)和再循环原则(recycle)。把资源开发、生产、运输、经营、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经济和社会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资源再用”的闭环型物质流动过程,使物质和能源得到最合理和充分的利用。循环经济是要解决有限资源和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低碳经济是要解决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问题,是集中缓解CO2排放大幅度增长对地球和人类社会造成的灾难和严重影响[5]。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促进了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化转向。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小,资源和环境容量十分有限,而快速的城镇化又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压力,这一切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构成了我国今后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发展难题。而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倡导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发展模式和实践模式,它们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一些发达国家及我国实践来看,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符合我国国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3.技术创新是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手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技术创新是工业化的源动力,而环保技术的发展应用可以有效促进国家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反过来,生态文明建设又有效推动新型工业化。一方面,环保技术的进步使得环境保护工作更为顺利地展开,降低环境保护的成本,从而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技术密集型经济,大大推动集约型和智能型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要把环保技术的创新应用到日常生产当中去,将科学技术转换为生产力。因而环保技术创新和应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积极意义,其对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促进作用,体现了环保技术创新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它为两者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为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4.制度建设是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用来规范和约束行为的,其基本功能是降低交易费用、减少外部性。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依靠强有力的的制度设计来支撑,使其在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有序运行。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要建立起完善的区域环境规划、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维护等制度,旨在通过正向激励手段激发生态环境保护行为,抑制生态环境破坏行为。生态文明制度的规范作用能够保障新型工业进程沿着“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路径,是新型工业化的这一种制度保障。从区域国土优化的视角,通盘考虑开发的强度和密度。从区域整体格局优化、产业结构协调等多方面进行高新区的系统设计,形成集国土资源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和森林环境保护制度于一体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其中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个合理、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可以强有力地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工业化。

四、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路径选择

1.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高新区是以产业的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目标,促进区域产业升级为手段,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结合的区域产业创新载体。高新区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空间和社会经济现象,是20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6]。二十世纪50年代,高新区以美国创办世界第一个专门化的科学研究公园即斯坦福研究园为起点,相继得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大力效仿,世界各国把建立各类高新区作为加快自身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自1985年以来,我国参照国外模式,通过成立高新区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截至2012年,已批准建立了105个部级高新区以及数百个地、市、县级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10多年前的1%左右提高到目前的10%以上[7]。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不仅体现出创新能力强、投资回报率高,发展潜能巨大的特点,而且成为一些地方区域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载体,借助于这个载体,各类产业集群在此出现。但是近些年来,我国高新区的建立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资源利用效率低、土地浪费、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反映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缺失,是不彻底的新型工业化。在世界其他国家,甚至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密集程度高和高新区特色产业不断集聚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时有出现。如美国硅谷的地下储罐泄露导致地下水污染、日本有机溶剂废气排放导致大气污染、高技术工作人员亚健康比例较高等问题[8]。然而,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在我国相对比较严重,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的普遍担忧。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我国高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制度约束软化;重视经济效益而轻视生态效益;高新区土地资源浪费严重;高新区开发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等现象。一些地方政府,以片面提升地方经济水平为目的,盲目引进产业,在承接产业转移上把关不严,降低门槛,使高新区输进了污染或产生了污染产业。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成了各级政府必须面对区域发展难题。

2.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我国高新区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基本完成了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已经进入成长的关键时期。园区的各项经济指标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但高新区依靠资金投入和政策优惠的外延式增长已接近极限,很难突破经济增长的规模收益递减。因此应该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高新区的发展问题。真正秉持“绿色开发、循环低碳”的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坚持不损害环境这个底线,贯彻发展与保护并行、发展与绿色共进的理念与原则。高新区应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真正把依靠以产业规模为导向的发展思路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和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的思路上来。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优化生态产业体系、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控和预警系统、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立法是构筑区域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

3.树立生态文明意识高新区建设,要贯穿“文明新区,绿色新区,科学发展”的理念,首先是政府要转变发展意识,建设高新区,引进产业转移,做好高新区的发展定位。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宣传,在园区规划、招商引资、项目推介等方面,要实行高标准严要求,着力引进、建设形成一批绿色产业、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等主体,培育公众理性自觉的生态危机、忧患意识、生态责任、生态道德等,提高公众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价值取向,使生态文明理念逐步融入到广大民众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并产生感召力及认同感。要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创建和谐生态新区的行动,建立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高新区。

4.优化生态产业体系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逐步培育和建立有利于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产业体系。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高新区生态文明,其发展模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新区。高新区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发展循环、低碳和绿色产业,以环保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技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高新区环保孵化器作用,推广清洁生产,建立严格的排污许可证制度。综合发展现代农业、高技术第二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做到多产业协调发展,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加快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重点推进区域产业的生态转型和结构升级,培育新兴产业集群,通过区域体制和机制创新推动技术创新和工艺革新,推动产品生态设计改造。高新区应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应严格制定入园标准,完善企业清洁生产审核、IS09000、SO14000等认证环节,强化节能减排,促进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改造,提升高新区竞争力。

5.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控和预警系统针对我国各地环境监测相对滞后,制约和影响着环境保护水平的提高从而高新区环保监控缺乏力度的实际情况,要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就完善环境管理体制,各地环保监测部门要集中力量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检查,加快和完善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高新区建设要抓住龙头,强化环保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并进行硬性约束。明确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本系统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要把高新区环境保护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及时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新区环保应急预案机制,切实提高对突发性环境事件的预警能力,形成科学的环保网络运行机制和信息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