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绩效考核与实施细则范文

绩效考核与实施细则精选(九篇)

绩效考核与实施细则

第1篇:绩效考核与实施细则范文

(1)一致性:所建考核体系要符合农场的发展规划,适应油田和当地用工现状。

(2)精确性:建立考核体系时,要便于准确计量、计算,可操作。

(3)全员性:建立考核体系要公平、公正、公开,让所有员工都能参与其中,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4)可行性:所建体系要可监督,可考核,逐步完善,分步实施。

二、建立蔬菜种植全员绩效考核体系的准备

1.明确对象,细分组织。纳入全员绩效考核对象的包括从事农场蔬菜种植的队长兼技术员,队长助理和全体员工。首先按照管理层级理论的要求,将40名员工划分5个7-8人小组。由蔬菜生产队长提出7名候选人,由全体员工差额选举确定5个小组组长。

2.划分工序,制定标准。根据工作特点的不同,将蔬菜种植工作任务划分为生产准备、播种育苗、定植移栽、日常管理、采摘、运输分装和拉藤清理七个阶段共26道工序。按照“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在日常安排工作中连续测试并记录各工序工时定额和最佳组合人数。3.明确内容,宣传发动。在年初与种植队长签订《内部绩效考核责任书》,明确考核的内容,如年度产量指标、用工指标、产品合格率、生产计划落实率等共13项指标;队长助理主要负责员工考勤、生产统计、菜品分配和协助生产指挥,明确工作要求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扣分细则;对普通员工,制定《员工绩效考核细则》,从工作进度、工作质量、遵章守纪等八个方面作出具体要求,明确奖扣分尺度。这些基础工作完成后,召开员工大会,通过举例测算,让每位员工了解绩效考核的流程和个人绩效收益的上下限。

三、联产计酬,实施全员绩效考核

1.科学安排。由种植队长依据当天工作任务和定额表,分解确定各小组每天的工作内容、质量标准和进度要求。在此基础上,填写《蔬菜种植工作情况日报及小组评分表》。日报表由种植队长负责填写,每天下午通过邮件报送给主管领导。种植队长和队长助理日常依据工作日报表和考核细则,加强对员工工作的检查督促,主管领导重点监督种植成功率、计划落实率、安全生产、设备设施完好率、员工队伍稳定、遵章守纪等方面内容。

2.绩效考核。每天召开由主管领导、种植队长、队长助理参加的日报会议,总结当天工作,安排今后3-5天的工作,并依照《全员绩效考核细则》对各小组和每个员工进行百分制评分,每月月底汇总小组和员工得分情况。同时,每个月底,主管领导依据《内部经营责任书》,对队长进行逐项考核,计算出单项考核奖罚额。队长助理也由主管领导对照考核细则打分。组长及员工由种植队长与助理考核打分。所有奖罚事项及员工得分在月度场务会上通过。

3.联产计奖。根据季度蔬菜产量完成情况,每季度按750元/万斤确定季度应发绩效奖金总额。应发绩效奖金总额在种植队长、助理、组长、员工间按29:7:12:52比例进行分配。最终实得奖金计算公式为:队长实得奖=应发绩效奖×奖金分配比例×出勤率-综合奖罚额。队长助理及员工实得奖=应发绩效奖×奖金分配比例×出勤率×绩效考核季度平均得分。

第2篇:绩效考核与实施细则范文

一、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演变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色彩的评价指标(建国后——1992年)

建国后,我国长期实施计划经济,国有企业基本没有经营自,考核方法注重实务量的考核。政府评价方法是将企业产量等实物指标的计划与实际完成对比,产值和利润指标作为参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直至1992年由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改进工业经济评价考核指标实施方案》中仍体现出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第二阶段: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993年——1997年)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1993年中央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构建现代企业制度,颁布了《公司法》,探索构建以投资报酬率为核心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体系。考核上淡化产值指标,强化经济效益指标。1993年财政部公布《企业财务通则》。1995年《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设计了销售利润率等10项评价指标,对每项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以行业评分值为标准计分。注重综合经济效益的考核,提出资本保全概念。

1997年调整的工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把原来的六项评价指标调整为总资产贡献率等七项指标;重新调整了各指标权数;评价标准按照前四年的全国平均值确定。

第三阶段:综合业绩评价指标体系(1998至——至今)

1999年6月《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不仅包括定量指标(财务指标),也引入了定性指标(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对企业国有资本金分别从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等四方面内容三个层面共计28个指标进行考评,非财务指标方面仅仅稍作提及。

2002年对评价规则进行了修订。《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采用的评价计分方法是功效系数法和综合分析判断法,分别用于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评价计分。

二、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指标演进

1.《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2003)。

自2003年始,国资委出台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实行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考核结果与奖惩相挂钩的考核制度。经营业绩考核最终结果分为a、b、c、d、e五个级别。对企业负责人的奖励分为年度薪酬奖励和任期中长期激励。年度薪酬分为基薪和绩效年薪两个部分。

2006年国资委修订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遵循“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企业提高战略管理、自主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做到业绩上、薪酬上;业绩下、薪酬下,并把业绩考核结果作为职务任免的重要依据。

2.《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2006年)。

2006年出台了与国际接轨的业绩评价方法,国资委每年将按照优、良、中、低、差五个等级对中央所属166户企业的财务绩效和管理绩效两方面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将成为央企负责人年度和任期考核的重要参考。

评价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效益型原则、发展性原则。评价分为企业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两部分。根据评价时期的不同,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又分为任期绩效评价和年度绩效评价。评价指标包括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与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包括财务绩效和管理绩效两个评价标准。财务绩效标准包括国内行业标准和国际行业标准。评价方按照“统一方法、统一标准、分类实施”的原则组织实施。无论是财务绩效还是管理绩效,最终形成优、良、中、低、差五个等级。该法规不足之处体现在:一是考核中未考虑权益资本成本;二是财务数据之间的可比性问题;三是行业评价标准及国际标准适用性问题。

3.《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补充规定》(2008)。

2008年2月13日,国资委制订了《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补充规定》,明确了四个考核目标核定原则:稳步发展原则、行业对标原则、精准考核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同时对基本指标计分规则、分类指标基本要求和未能完成考核目标的计分方法等内容进行了补充规定。

国资委的业绩考核局和统计评价局分别了不同的业绩评价规则。国资委业绩考核局的是《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2003年、2006年修订、2008年补充规定);而国资委统计评价局的是《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2006年),被考评企业经常无所适从。企业比较重视的是按照《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完成工作,因为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甚至任用和考核业绩直接挂钩。对《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却较少顾忌,因为企业负责人没有个人效用风险,它是一套比较完善的综合评价体系,而《考核暂行办法》的业绩评价指标相对较少,较为强调年度利润总额和净资产收益率两个基本指标,这样就容易造成企业“短视”行为。如果能够将业绩考核局和统计评价局的规则统一起来并与企业负责人的薪酬任用挂钩,效果较好,引入平衡计分卡理论进入重新设计是一种可行的选择方案。

另外,国资委、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中央企业工委、劳动保障部、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等多个部门都曾参与过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制订,这么多部门站在不同角度,需要企业达到所有的要求,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已制订的这些指标权重、系数及标准值、指标结构等缺乏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支持。

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演变

1.《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公司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中办发[1999]20号)。

这里用到的指标主要是企业领导人员在任职期间与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目标责任制有关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目标责任制主要在合同中约定,因而每一份合同中规定的指标不同而不同,没有统一的规范。

2.《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2004]第7号)》。

从六个方面进行审计,这六个方面分别是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经营成果的真实性;财务收支核算的合规性;资产质量变动状况;有关经营活动和重大经营决策负有的经济责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情况;经营绩效变动情况。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围绕着这六个方面来设计,但是未具体提到具体指标。这里也提及领导人所应负担的主管责任与直接责任。

3.《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国资发评价[2006]7号)。

一是企业绩效评价,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全面分析和客观评价;二是经济责任评价,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的主要经营业绩和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进行评估,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履行工作职责情况得出较为全面、客观和公正的评价结论。

4.《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国资发评[2008]53号)。

要求“结合《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14号),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将绩效评价运用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科学评判经营者业绩,建立相应的约束激励机制”。这里说明各企业应当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外部审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如何确定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完全参照企业自定的指标体系,还是双方共同确定指标体系,文件中并没有明确提出。

四、问题及分析

1.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的真实经济价值应是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即现值,因而真正的经济绩效存在于将来,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审计需要根据将来推断国企领导人的经济责任,为了这种推断,不得不依赖于过去的经验,因而对未来的经济绩效的推断始终是不确定的。

(2)过多过滥而又相互矛盾的计量指标。财政部、国资委等部委分别从自身部门的需要与利益出发,制定了众多的指标体系,动辄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指标。已有的经验证明,超过二十几个指标后,指标体系的作用将因相互矛盾或摩擦,指标作用递减。

(3)很难自下而上累加大量的非财务标准,也无法自上而下分解通用的财务指标。计量经济责任必然会有大量的非财务指标,但是央企都是大规模企业,拥有诸多下属单位,集团内部之间,受制于行业、规模及性质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上下之间的非财务指标迥异,导致上下级之间的非财务指标无法相加。

(4)权数的确认比较主观。多采用专家方法,简单明了,只需专家拥有丰富的学识与经验,缺点是不同专家分析问题的视角不同,即使同一专家在不同时点,其感觉也是不一样的。

2.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中问题分析。

(1)指标体系都是次优的。

简单地测量比较利润等指标相对比较简单,但是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都经济绩效指标,意即未来的发展。要找出适当的指标,以便从中推断出未来的现金流量或企业的长期效率和生存能力是非常困难的。

(2)国企规模大层次多,太复杂,影响了评价指标的运用。

大型国企通常会有四个层级,作为整体的企业、实质上独立的经营单位、内部职能部门、职能单位内部的工作组。市场价值适用于企业整体,财务指标适用于企业整体和经营单位,非财务指标适用于职能单位和工作组。如果要把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联系起来,就需要从工作组和职能单位累加到经营单位和企业整体的非财务测量指标(即这些指标能够求和或平均),以及可以从企业及经营单位下推到职能单位和工作组中的财务测量指标(即这些指标应当能够被分解)。但是,由于各层级所用的指标体系不一,无法或难以相加,或武断地加减,这都会影响最终结果。

第3篇:绩效考核与实施细则范文

理化院是一个有着近50年历史的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为保证院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理化院现有职工1100余人,党员人数占到了近45%。现有党(总)支部22个(其中离退休职工党支部1个),党小组63个,做到了基层组织的全覆盖。各级优秀党组织、党员骨干力量为院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07年集团公司下发了《党支部工作达标考核办法(试行)》,首次提出对基层党支部实施达标考核的要求。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理化院党委及时对党支部建设工作进行了综合分析,决定将多年来实施的党支部评选表彰机制固化下来并充实完善,形成体系,制定了《理化院党支部工作达标考核办法(试行)》。该办法主要从组织领导、考核的内容和等级、考核程序、组织实施、评比表彰等方面进行了规范。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支部自身建设、思想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党员的教育管理、党员发展工作、党风廉政建设等六个方面,其中每项考核内容又分解为若干项具体指标,并规定了具体的分值和扣分标准,这是首次对党支部工作提出了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支部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方向指引。考核结果分为达标(80分及以上)和不达标(80分以下)两个等级。同时,为鼓励支部工作有创新举措,特色工作在支部工作达标考核外单独考评,对努力探索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新途径、新方法并取得明显效果的党支部予以加分。办法实施了近4年时间,对提高基层党支部执行力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考核办法在试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评分标准不好把握。比如“未及时传达上级会议和文件精神扣2分”、“两个作用发挥不好扣2分”、“党员经常性教育开展不好扣2分”、“主题活动效果不明显扣1分”等等,这些评分标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量化,加之支部自评分肯定会向有利于本支部的趋向打分和辩解,院党委评分也就只能做个大概的定性权衡,“人情因素”太大,而这样的评分标准在整个考核的实施细则中占据将近70%。虽然党务工作不比业务工作能够完全按照量化指标考核,但30%的量化比重确实过小,以至于考核结果很难做到客观公正。

二、探索新法

分析总结上述达标考核中出现的问题后,理化院党委便开始着力研究如何使考核办法更具科学性、更具合理性、更接近实际、更便于操作。就在此时,集团公司下达了指示精神,为开展支部绩效考核工作指明了方向,而前期所做的达标考核工作也为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

1.上级精神,指明方向。2010年集团公司制定并下发了《基层党支部绩效考核实施办法》,首次提出对基层党支部实施绩效考核的要求。该办法将基层党支部的工作内容进行指标分解,明晰责任、量化管理,通过绩效考核,夯实基层党支部基础工作,促进支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进一步提高党支部履行职责的能力。该办法主要从总体要求、考核范围、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分值与等级、考核步骤、组织领导等七方面进行了规范。考核办法重点对考核内容经行了细化和分解,主要包括基础工作、履行职责、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宣传思想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群众工作等六个方面,同样对每项考核内容又分解为若干项具体指标,并规定了具体的分值和扣分标准。考核结果分为三个等级:A级(考核总分≥85分)、B级(60分≤考核总分<85分)、C级(考核总分<60分)。

2.照搬照抄,问题百出。2010年底,理化院党委使用该办法对全院20多个党支部进行了年度考核。不可否认,绩效考核较达标考核,考核标准更加细化,评分标准更加量化,从“达标考核”到“绩效考核”,名称的简单变化蕴含着党建制度建设的重大进步,后者更突出了党建工作的成效,对支部工作更具指导意义。而首次开展支部绩效考核工作,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党支部自查和院党委考核对扣分标准的把握不同,比如,支部学习、活动等有记录,但是记录不完整;党员思想教育培训与业务培训混淆;对党课、制度的定义不明确;对获奖等级及类别不明确等等。2)集体和个人获得的各类奖项和荣誉占的总分值较高,共17分,以至于个别支部考核得分较高,皆因获奖项目较多,而实际的党建工作状况并不乐观,即考核分数并未真实反映出党建工作实际。3)在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考核项目仍无法做到量化,如学习效果、活动效果等。4)在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的设计上,如何体现党建工作与部门中心工作的相互融合和促进,还需要在考核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3.结合实际,重新修订。理化院党委通过此次考核深刻认识到采取“拿来主义”、照搬照抄集团公司的考核办法,在实际操作中很不顺畅,皆因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为此,2011年理化院党委对全院20多个基层党支部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通过座谈会、访谈会、支部工作抽查等形式对基层支部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结合理化院的发展及当前党建工作形势任务,结合2010年底绩效考核中发现的问题,重新修订下发了符合理化院党建工作实际的实施细则和考核量表,细则在充分借鉴集团公司制度的基础上,对各项考核指标和评分、扣分标准作出明确要求;对上年度考核中支部反映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释说明,比如明确了党课的定义、制度的定义以及党建创新举措的认定标准和获奖级别类别等;对考核等级的分值设置采取了更高的标准[A级(考核总分≥85分)、B级(70分≤考核总分<85分)、C级(考核总分<70分)],切实增强了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比性,增强了考核方法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增强了考核结果的公正性与合理性。此外,该细则较之修订前,更加注重了考核结果的运用。考核结果为A级的支部,才可参加院党委及上级党组织的各类评选表彰活动;将支部绩效考核结果作为部门年终考核和评比表彰的重要依据,做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对支部工作开展不力的单位,不能参加院级先进单位的评选;对考核排名靠后的党支部,院党委将进行重点帮助,指出不足,限期整改。

4.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该细则实施一年多,在指导和考核支部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支部工作的深入开展。各党支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细则的部分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加之经过几年的支部考核工作实践,院党委对支部绩效考核工作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进一步增强考核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认真听取各支部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院党委对“支部绩效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先后又进行了三次修订,重新编制考核量表,并进一步完善了评分标准中有关分值计算的说明,使之更加符合支部工作实际情况。

4.1将内容板块进行了逐项拆解。首先,考核内容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工作业绩”,共计七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分成若干项目类别,每个项目类别再按照考核标准,逐个列出评分标准。另外,在评分标准的设置中,对原评分标准进行了逐项拆解,尽量将弹性标准量化,实在不能量化的尽量拆分得更细,缩小每一项的弹性分值。新的考核量表中,共有评分标准51项,其中涉及弹性标准11项,分值最多的为2分,共计13分,占总分的13%。这样的考核量表较前述量表更清晰、更直观、更便于操作。

4.2对相关工作进行备注说明。为使新修订的考核量表中相关要求更为明确和具体,特别在量表外另附了关于备注项的说明,共计备注18项内容。备注主要对评分依据和项目类别中不好把握的关键词,如民主评议党员、创新举措、公益活动、党员学习的形式和内容等进行逐一说明。备注的内容主要来源于历年考核工作中遇到的或各党支部存在疑问的工作事项,在此列明后既对支部工作具有指引作用,同时也简化了考核的工作量,增强了考核效果,提高了考核效率。

4.3将基础工作内容补充完整。新修订的量表较以前的量表增加了六个项目类别,包括新党员继续教育工作、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创先争优、党务公开和参加培训、会议情况。这六项内容既有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有对已有工作的量化考核,可以说补充后的考核内容基本涵盖了支部的全部工作内容,具有很强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4.4获奖情况选择性地列入部分项目。新量表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将支部中集体和个人获奖加分项明确列出来,分值固定,累计相加,以该项考核内容最高分值为限。总分值设置为7分,较之以前的11分,进一步缩小了分值比例。这样修订后,获奖情况的加分对各支部来说,更为明确,也更为公平。

三、实践思考

新修订的考核量表在2014年底已启用,从各支部反馈的情况看,考核项目的可操作性得到了普遍认可。党支部绩效考核是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院党委应高度重视,把党支部绩效考核纳入党建工作的总体规划,结合实际,创造性的组织落实。

1.绩效考核本质上是一种过程管理,而不是仅仅对结果的考核,它是一个不断制定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PDCA循环过程,体现在整个绩效管理环节,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的过程。在开展支部绩效考核过程中,院党委应主动加强宏观指导和检查,及时了解各基层党支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解决考核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进行经常检查和总结,探索新规律,推广新经验,促进党支部绩效考核工作的不断完善。

2.支部绩效考核必须坚持以下几项原则:(1)公平原则。公平是确立和推行绩效考核制度的前提,不公平,就不可能发挥考核应有的作用。(2)严格原则。考核不严格,就会流于形式,形同虚设,也就不能全面反映基层支部工作的真实情况,而且还会产生消极的后果,考核的严格性包括:要有明确的考核标准、严肃的考核态度、严格的考核制度和科学的程序方法等。(3)反馈原则。考核结果一定要反馈给考核对象,否则就起不到考核的监督促进作用,在反馈考核结果的同时,应当向被考核支部进行说明解释,肯定成绩和进步,说明不足之处,提供今后努力的参考意见等。(4)奖惩原则。依据考核结果,有赏有罚,必须与工资、奖金等物质利益挂钩,且不能只与支部整体利益挂钩,还必须与支部负责人的个人利益挂钩,只有这样,考核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第4篇:绩效考核与实施细则范文

关键词: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分配体系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086-02

1 开展管理创新,制定管理科室绩效考核办法和分配方案

“活力源自创新,效益来自管理”。为进一步开展管理创新活动,规范企业内部管理行为,完善考核机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我们对全厂管理科室的职责进行了梳理。2007年初,我们根据××省×××公司下达的企业年度生产经营目标,进行分解、下达到各部门,由厂领导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了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状,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一步修订完善了《襄樊卷烟厂工作目标责任制》,制定了《襄樊卷烟厂管理科室绩效考核办法》和《襄樊卷烟厂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襄樊卷烟厂管理科室绩效考核办法》中的考核对象涵盖了全厂17个管理科室及二级部门,考核内容分为两大块,采用百分制考核。一是全厂共性指标考核(40分),二是部门工作职责考核(60分)。全厂共性指标考核内容包括:安全生产、产量、质量、成本控制四个方面。部门工作职责考核内容包括:部门基本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完成情况。各部门职能分为重要职能和次要职能,重要职能是部门的关健绩效,分数设置的权重相对较高,采取以部门为平台,百分制、痒痒体交叉的考核方式。为确保部门年度工作目标完成,增加部门内部团队协作及沟通,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改进工作业绩,部门内某个岗位人员业绩突出或工作失误,奖、扣分由部门全体人员共同分享或承担。考核期若部门业绩突出,则采取追加分的形式进行激励。实行追加分的原则有四个。一是在安全生产、产量、质量、成本控制方面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且业绩突出;二是在内部挖潜降耗、降低成本费用方面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三是部门某项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大,通过加强管理,充分协调配合,取得良好效果且受到上级机关或上级领导的认可;四是在管理创新上实现了突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或在技术改进上取得成绩并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襄樊卷烟厂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按照工作岗位不同,工作业绩贡献大小,确定绩效工资差异的分配制度。绩效工资是通过对员工绩效的有效考核为基础,实现企业效益工资与考核结果挂钩的工资制度,是浮动薪酬,不是永久增加的固定薪酬。通过考核车间、科室的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表现、工作成绩等,确定绩效工资所得。

《襄樊卷烟厂管理科室绩效考核办法》在基本框架定下来后,为保证该方案能够切实可行,针对方案中的考核细则多次与各管理科室进行沟通、交流,将考核方案做到“全、细、严”。所谓“全”,就是各部门考核的标准包含了部门所有工作职责,即:分管的指标必须完成;分管的基础工作必须健全;专业分析必须及时、准确;业务工作必须取得成绩。所谓“细”,就是根据部门所承担的业务,每项制订出程序、协作关系、时限和完成程度。所谓“严”,就是制定标准和细则,按照创水平、攀高峰的要求来制订。不仅要有“定性”的要求,而且要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和时间进度要求,能够据以考核,方便实施。2007年4月16日,经厂第十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襄樊卷烟厂管理科室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和《襄樊卷烟厂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2 强化实施管理,狠抓绩效考核

《襄樊卷烟厂管理科室绩效考核办法》从07年5月份开始实施后,我们坚持按照标准,从严考核。每月底依据部门基本职责,结合各部门填报的工作计划,编制下发了《襄樊卷烟厂管理科室绩效考核表》,要求各负有考核职能的部门如实填写,评价其当月该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及服务质量。在管理科室考核上,我们承担了各科室管理职能主要的考核职责。每月我们组织相关人员到各部门对每项考核职能进行严格检查,并收集各部门的考核情况,每月中旬汇总考核结果。

在考核中抓住关键环节,加强绩效考核,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或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安全生产、理顺生产管理流程等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工作进行重点考核,根据所有部门与厂部签订的责任状和部门工作职责,检查落实具体工作指标完成情况。2007年实际生产卷烟60.07万箱,月度生产计划执行率为100%。省中烟公司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为100%。完成了行业安全生产目标,因工伤亡事故频率控制在1‰。各项物耗指标均低于控制目标。其中:单箱耗烟叶:37.35公斤/箱,比控制指标38公斤/箱低0.65公斤/箱。单箱耗盘纸:3220米/箱,比控制指标3245米/箱低25米/箱。单箱耗嘴棒:醋纤8365支/箱,比控制指标8450支/箱低85支/箱,丙纤8375支/箱,比控制指标8458支/箱低83支/箱。单箱耗盒片2508张/箱,比控制指标2523张/箱低15张/箱。

通过强化管理行为的过程控制,将月度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加强监督,严格把关,确保考核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客观,同时还建立了相关的投诉机制,被考核部门转变以往被动接受考核的观念,积极参与到考核过程中,从多个角度对被考核部门的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检查。

3 严格奖惩兑现,加强绩效管理

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通过绩效反馈,加强绩效管理。我们把考核结果同部门经济奖惩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赏罚分明,严格奖惩兑现,促使各部门不断积极改进工作业绩。

在效益工资分配上,我们改变了原来绩效工资在发放时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发放标准,各车间、部门在绩效工资发放时执行的标准宽严不一致的局面。管理科室在收入分配上不再实行平均主义,而是通过考核管理科室当月工作职责完成情况,确定管理科室的绩效工资总额,管理科室按照厂部的要求制定二次分配方案,考核部门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表现、工作业绩等,结合《襄樊卷烟厂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对月度绩效工资进行分配,力求达到收入分配向核心部门、关键岗位倾斜的目标。

我们还对效益工资的分配进行检查,针对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及时与部门负责人和相关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对日常管理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绩效反馈,使员工关注部门绩效,摆脱了改革之前存在的惰性情绪,改变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认识误区,不断改善工作业绩。

在全厂的考核奖惩中,我们做到了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公正,不徇私情.凡部门和个人工作目标没有按照规定完成的,该扣则口,凡部门或者个人工作目标顺利完成的,该奖则奖.评议和奖罚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二是坚持标准,严格把关.对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通过听取工作汇报,检查指标数字完成情况并与会计统计等有关部门核实,查阅资料记载等进行考核评分,做到严格细致,公平公正.三是坚持民主,广泛评议.

实践证明,月度绩效工资与考核结果挂钩的上下浮动机制,使科室管理人员工作有了压力和动力,提高了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管理科室人员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不断改进工作质量,提高工作绩效。

4 适时修改,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方案

企业就像一个球体,管理是杠杆,绩效考核是撬动球体的支点。建立实施管理科室绩效考核分配体系,全厂各部门之间采取月度互评,促进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增强管理科室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密切协作的意识,促进企业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科学化、程序化和制度化,从“服务人、提高人、塑造人、完善人”的目标出发,对管理科室采取每月一次由部门服务对象考核其完成情况或效果的办法,公开署名评价各管理科室的某项职能完成情况,从工作任务完成、团队协作、管理制度落实、服务保障等方面评议、打分,并对所扣分数说明原因,做到有理有据。考核结果与部门每月绩效工资挂钩,根据分数高低兑现发放效益工资,这种机制不仅拉开了各管理科室的收入差距,从根本上解决了管理科室人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问题,而且促进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相互交流,增强了部门之间、个人之间的协作意识,改进了大家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从而促进了企业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实施《襄樊卷烟厂管理科室绩效考核办法》既监督相关管理部门是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按程序办事,又做到了好坏分明,功过有别,为实行奖惩和评判提供了可靠依据。

开展管理创新,建立实施管理科室绩效考核办法,完善了我厂管理考核机制。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规范绩效工资的发放程序,制定了统一的标准。采取每月检查考核、奖惩兑现,根据工作岗位不同,确立绩效工资的差异系数,建立了相对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打破了长期以来管理科室在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通过考核与相互监督,充分调动了科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主动性,增强了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使科室管理人员工作行为更加规范,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襄樊卷烟厂管理科室绩效考核办法》运行半年多来,结合平时检查、考核情况,收集多方面意见后,按照“严、细、实、新”的管理思路,切实将绩效考核作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对绩效考核内容作了进一步细化,针对考核办法中需要完善的地方提出了修改意见,使考核方案不断完善,以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5 结语

襄樊卷烟厂经过管理科室绩效考核分配体系的改革,对全厂管理科室实施绩效考核与管理,使管理行为由考核结果变成控制过程。对管理科室实施绩效考核,及时评价管理科室月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并将考核结果与收入分配挂钩,打破长期以来管理科室在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促使企业形成了“战略-目标-绩效-薪酬”的联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室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全厂的各项工作目标落到实处,提升了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确保企业年度生产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付亚和,玉林.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系统[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第5篇:绩效考核与实施细则范文

关键词:绩效考核资源整合持续改进

2007年,滨湖区二家二级医院在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进行资源整合,整合以后的新医院以手外科、骨科、内科为专科特色,按二级综合性医院管理,以争创三级医院规范化管理为目标,整合后的新医院呈现了1+1>2的发展势态。医院以不断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提升医院优势专科发展空间,带动弱势专科通过科室自身努力逐步壮大。

一、推进医院绩效考核的必要性

两院的资源整合,是行政区域规划的需求,更是两家医院管理理念、医院文化的融合与贯通.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资源整合的目的是使医院特色专科发展更精,医院综合实力发展更强。医院以推进绩效考核制度的落实为立足点,强调以工作效率促医疗质量,以工作效益促医院发展,坚持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发展创新,以绩效考核与评价机制来不断发现医院发展与改革中的额问题,不断促进医院的整合与发展。

二、加强医院绩效考核的具体措施与办法

绩效考核评价工作的推进分几个步骤完成:推进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绩效考评机制的制定工作,绩效考核制度的具体落实,对绩效考核评价分析与整改。

(一)推进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医院实行资源整合以来,在财务管理方面积极推进财务预算管理机制,每年年初根据年度医院发展规划,编制合理医院财务预算,对财务实行预算管理时十分注重与一线工作零距离,采取“上下结合,分级汇总”管理模式,使医院财务预算编制科学合理、与医院整体规划保持一致性,有效的预算化管理促进了医院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更好地落实。

财务预算工作制定,院部除了重视与各临床医技部门沟通,还结合各临床科室发展目标完善医院整体发展计划,对照医院的整体发展计划微调临床科室发展目标,重点加大对医疗整体发展方向、科研项目、技术人才培养、重点设备添置等方面的预算管理,使得医院重点发展项目的资金得到有力的保障,也促进医院成本的有效控制,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推进工作,对医院发展总规划的落实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制定科学的科室绩效考核细则

医院每年按照上级部门考核要求,制定当年度科室绩效考核细则,以医院财务核算系统及HIS系统等基础数据汇总成为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系统内容,对全院实行全成本核算办法。绩效考核细则按精神文明建设、医护质量(包括科教科研)、科室经济业务、科室管理四个方面实行考核,将医院重点管理的药占比,耗材比,平均住院费用,床位周转率,平均门诊处方费用,床位周转率比率等营运数据纳入绩效考核范围,使医院的发展在合理降低病员就诊费用、药占比、材料比的基础上,以安全的医疗质量,优质的医疗服务保障好广大病员的利益。

绩效考核细则的制订实行“二上二下”的方式,院部的绩效考核分科室层面与员工层面,在注重科室绩效的同时,更注重员工的个人绩效, 在科室层面的绩效考核按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医技、护理分类制定考核标准,在员工层面的绩效考核按专家、科室中层、科室技术骨干等分类制定考核标准。

两院合并之际原两家医院绩效考核的内容差异较大,整合后医院根据总体的发展战略,统一全院职工思想,以两院文化整合为基础,强化科室管理一体性,重视制度的落实工作,在实行绩效考核的工作基础上,针对医院文化、制度管理、人事管理、经济业务发展管理等方面全面整合,使得整合后的新医院继续以注重科研发展,重视人才建设,重视技术创新为医院发展主线。

(三)绩效考核工作的具体落实

根据年初定的考核细则,实行院、科二级考核制度,医院对绩效考核内容内部系统培训,职工统一对绩效考核的认识,注重医疗质量,鼓励创新,激励科研,把医院的发展战略与具体开展业务相结合,将医院重视绩效考核的管理理念深入到每一位职工。

院部依照职能科室的功能,分行政管理组、医疗组、护理组、后勤组进行考评,按医疗、护理、财务相关考评数据医院内部公开,各科室对医疗业务的发展体现主人翁意识,实现以绩效考核促进医院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设立年终绩效考评综合管理奖,根据考评结果与职工绩效分配挂钩。

每季度科室考核系数=思想道德考评*20%+业务能力考评*50%+科室经济业务考评*15%+科室内部管理考评*15%

年终科室考核奖系数=每季度科室考核系数总和/4

年终科室绩效考核奖总额=当期科室可分配总额*该科室年终科室考核奖系数

针对各临床开展的业务,医院对职工个人绩效设立医师组、护理组、医技组、行政后勤组进行分类进行工作量考核:医生组以工作量、工作质量、风险程度为主,分设手术类科室与非手术类科室分表考核;护理组以护理工作量、服务质量、病员满意度为基础进行考核;医技组以其技术含量、工作量、设备管理质量等进行考核,行政后勤组以职能科室能力建设、执行力、医院整体效益为考核内容。

(四)对绩效考核工作的分析评价与整改

院部定期组织对医院整体情况及各科室考核结果进行分析与探讨,对发展过程中涉及医院的共性问题、科室的共性问题、个案问题,以如何更好促进医院发展的管理角度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管理中绩效与质量管理发生矛盾时,以确保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为前提,平衡好绩效与质量的关系。

医院的发展形成“医院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氛围,对医院的内控建设如大型设备购置、成本费用控制、质量安全控制等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制度,注重细节管理,注重效能管理,如对用电、用汽、高值设备的管理制定相应管理细则,责任到人;对物品耗材的领用定额定标,对金额较贵重的卫生耗材实行专项专人管理等措施的落实使得医院的绩效管理初见成效。

临床科室根据院部考核内容定期组织科员对本科发展情况进行科内分析,针对绩效考核分析评价中的问题、缺陷,及时落实整改措施,不断完善科室内部管理,对科室业务发展潜力,医疗、护理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科室成员积极献言献策,不断拓展科室发展业务,完善科室管理,使得科室的发展与医院的发展保持一致性。

为了更好地开展医疗业务,院部积极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以外,还积极向三级医院中绩效管理工作做得成功的医院虚心请教,请医院管理专家对本院发展中的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不断完善本院绩效考核体系,少走弯路,促进了医院自身的协调发展。

三、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实施对医院的发展成果

(一)医院整体业务呈现良好发展局面

自两院资源整合工作推进以来,医院一体化发展对医院快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变化,医院从2007年两院合并时医疗业务总收入1.09亿发展翻了两番,门诊就诊人次五年增长170%、出院人次增长360%、手术台次增长210%,医院的药占比始终控制在38%以内,住院病员患者满意度93%。手外科作为重点专科为无锡市周围城市区域的手外急诊创伤病员诊治提供技术高质量的医疗保障,内外妇儿为滨湖区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提供及时、高效的医疗保障。

(二)整合后职工思想稳定,大家对医院长足发展充满信心

院部十分重视医院文化的建设,对整合过程十分注重细节管理,院部始终与职工保持思想统一,只有职工的思想与医院的整体发展思想统一了,才能更好地发挥职工积极性,体现医院发展统一性。医院始终重视弘扬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医院创业精神,以专科带动综合的医院发展战略为合并后的新医院带来勃勃生机,医院职工对新医院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医院好才是真的好”的理念深入每一位职工心理。

(三)医院的医疗质量、科研发展快速

医院整合后十分重视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工作的提高,针对质量管理中的问题,职能科室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每年根据医院发展规划不断修订绩效考核细则,通过规范医院的制度建设以及提高职能科室的执行力,严把医院医疗质量关,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医院鼓励临床科室加强业务学习,鼓励对技术科研论文的发表,全院上下形成强化业务学习的氛围,以良好的医疗质量,安全的医疗技术,细致的医疗服务来面向广大群众,切实提高医院的病员满意度。

(四)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的方面

1、对具体绩效考核的内容有待完善

由于两院整合,科室与科室之间发展速度还不平衡,医院在绩效考核的内涵还需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如针对医德医风的考核内容,医疗服务内容的考核,还需要不断完善,院部积极倡导实施绩效考核机制的优势,反对平均主义,坚持医院的发展理念体现效益,体现风险,体现工作量、体现工作质量的考核主题不变。

2、以专科效应带动综合科室发展有待完善

由于整合前综合医院这一块的医疗内涵欠缺,内、外、妇、儿等科室人才梯队建设不足,因此两院实现整合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的人才梯队建设发展较缓慢,医院综合医疗的新技术新项目的发展可持续性有待加强,加强人才储备管理、扩展就诊的面才能更好发展医院,进一步实现资源整合的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第6篇:绩效考核与实施细则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岗取酬、绩效挂钩、多劳多得的考核分配机制,使绩效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一线岗位倾斜,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按劳取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二)坚持工资总量不变的原则,工资总量由市财政局根据上一年度12月末档案工资核定;

(二)坚持向“技术含量高、风险程度大、工作负荷强、管理责任重”的一线岗位倾斜的原则;

(三)坚持“绩效考核挂钩”的原则;

(四)坚持公开、公正、公平考核的原则。

三、绩效工资实施对象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通过竞聘上岗、签订聘用合同的在编工作人员。

四、绩效工资构成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实施后,工资称岗位绩效工资,包括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我市将档案工资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确定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其余各种津贴补贴等确定为奖励性绩效工资。

五、基础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

基础性绩效工资根据每月考勤等情况按月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中病事假、旷工、迟到、早退等扣除标准按照本单位管理规定执行。扣除的基础性绩效工资和个人基本工资充入单位考核周期内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再分配。

六、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

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完成任务的实绩和贡献。根据各单位人员的岗位类别、职务、工作量、贡献大小等情况,进行细化分析,制定本单位合理的考核办法,根据办法按月发放。

七、其他情况人员工资

(一)法定产假、婚嫁等按国家规定执行工资待遇。

(二)病、事假期间停发奖励性绩效工资。

(三)进修人员进修期间停发奖励性绩效工资。单位根据情况可以适当给予补助。工资总额不超过档案工资。

(四)聘用人员工资(包括退休回聘人员),财政不拨款,所以原则上不聘用,确因工作需要的特殊人才,工资不得高于全市同类临时聘用人员工资水平,并要报请卫生局批示。

第7篇:绩效考核与实施细则范文

关键词:绩效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近年来,国内企业逐步重视企业的绩效文化,并将绩效管理看作是增强企业战略执行力的重要方法,利用绩效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绩效水平,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那么,系统研究绩效管理的作用以及如何科学构建绩效考核体系,对于新常态新形式下的企业发展,提别是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非常必要。

一、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内涵

绩效管理主要指的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基于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共同参与的制定绩效计划、开展绩效沟通、实施绩效考核、运用绩效结果、提升绩效目标等一整套循环流程,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在于提升组织以及个人的绩效。其中:制定绩效计划属于绩效管理的基础性环节,如果不能够确保制定一个科学的绩效计划,就不可能实现一个较好的绩效管理。开展绩效沟通属于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一旦这个工作做得不理想或者是缺失,就很难切实保障绩效管理的实施。实施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所有的环节当中最为核心的一环,一旦相关考核以及评价环节出现不科学、不规范的地方出现,绩效管理就有可能遭遇到非常致命的影响,导致绩效管理失去方向和支撑依据。运用绩效结果属于绩效管理各个环节当中至为关键的一步,属于“最后一公里”的咽喉部位,同时也是确保一整套绩效管理体系能够取得理想成果的关键所在,将前面一系列的绩效管理过程与成果充分运用在组织内部各个机体部分的完善提升上,最终促进组织及个人整体绩效目标的提升。总之,绩效管理还是一个组织绩效目标不断提升的循环体。

很明显,绩效考核仅是绩效管理当中的一个环节。主要的任务就是针对相关个人和部门的绩效实施考核评价,该环节的主要任务就是实施科学客观的评价,具体工作任务包括确定绩效考核对象、制定绩效考核实施计划、构建相关考核指标体系及评价规则、收集考核所需的相关数据信息、实施绩效的考核评价、接受来自于考核评价对象的信息反馈、完善考核评价结果。总之,在这个过程当中,重之又重的就是要保证考核评价过程的科学、客观、公正,确保能够为绩效管理运用,乃至最终提升组织绩效提供科学依据。

二、绩效管理的作用

总体而言,绩效管理处于有关组织或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核心地位,绩效计划的制定以及绩效目标的明确,能够突出体现企业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绩效考核与评价的实施对于企业战略目说氖迪志哂邢嗟毕灾的激励效应;绩效考核的相关结果运用又将会极力促进组织的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开发、福利薪酬管理。相当一部分的企业都已经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当中,投入较多精力实施绩效管理,充分利用绩效管理,客观公正地评估识别部门以及员工的贡献,为有针对性地做出激励约束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也确保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核心目的。具体而言,绩效管理具有如下作用体现:

1.促进提升个人及组织绩效水平

管理者基于绩效沟通环节,能够及时发现一些影响正常管理运营的问题存在,同时通过综合性地、有针对性地问题分析,能够针对全局性的、个性化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将影响全局绩效的问题矛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于个人的成长也是大有帮助的,能够促进修正工作态度和方法。基于绩效考核与评价的环节,针对个人以及部门实施科学的绩效考核与评价,明确部分部门与个人对于组织整体绩效的提升具有的贡献度,同时也会基于多种方式对具有较高绩效的个人与部门的进一步激励,还会对具有较低绩效的个人与部门给予一定的督促。另外,在绩效的结果运用阶段,管理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存在绩效问题者给于相关指导和帮助,并针对下一个阶段的绩效目标进行明确,帮助前一阶段的绩效较低者输入提升绩效的共识与方向。无论企业的发展处于哪一个阶段,绩效管理在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特别重要和必要。尤其是针对成熟期的企业而言,如果不能够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组织以及个人的绩效水平就不能够实现稳定持续地提升,这也就导致组织以及个人不能够充分满足市场竞争以及多元化需求的需要,很有可能直接引导企业进入衰落期。

2.推动优化组织管理以及业务上的流程

组织管理主要针对的无非就是人与事两个对象,其中与人有关的管理具体而言指的就是相关激励约束层面的问题,通过使得部门与员工的福利薪酬应该与工作绩效相挂钩,借助于公平公开的福利报酬,能够从物质上以及精神上对有关部门形成激励约束,促进相关部门推动优化组织管理。与事有关的管理指的是相关的业务流程问题。在实际的绩效管理过程中,管理者都必须要基于组织的整体利益出发,尽可能地加快办理相关业务流程的速度和效率,而且是针对为何要办理、谁来办理、如何办理等一系列的情况开展相应的优化和调整,从而不断提升组织的运行效率,与此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组织管理以及业务流程上的优化。

3.保证实现既定的组织战略性长远目标

绩效管理处于有关组织或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核心地位,绩效计划的制定以及绩效目标的明确,能够突出体现企业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绩效管理的开展必然离不开对于绩效目标的设定,而绩效管理的组织、部门以及个人正是可以在明确绩效目标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总之,通过实施科学的绩效管理,可以进一步帮助明确组织的战略目标,特别是进一步明确战略性的长远目标,而且各个部门与个人能够实施细化的绩效目标,对战略性的长远目标形成支撑。

三、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

构建绩效考核体系通常具备较强的系统性,具体而言要考虑设计哪些绩效指标、建立哪些考核规则、怎么样实施绩效考核以及怎样针对绩效考核体系做出完善等一系列问题。结合绩效管理的实践看来,构建绩效考核体系通常涉及四个方面:一是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二是制定绩效考核的规则,三是合理实施绩效考核,四是针对绩效考核体系做出完善。

1.设计绩效考核指标

设计一个全面、科学、可操作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顺利实施绩效考核评价最为重要和基本的环节,同时也是绩效考核与评价能够取得预想成功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也将其看作是构建绩效考核体系的核心所在。这里我们主要明确如何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通常而言,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环节:工作以及岗位性质分析、工作或者业务流程分析、绩效特征分析、理论验证、调查要素后明确指标选择、征求意见后对指标进行适当修订。

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处于绩效考核体系乃至整个绩效管理体系的核心地位,但是在绩效考核体系指标的设计过程当中就存在一个误区:过分重视量化评价指标所起到的作用,而轻视主观因素所能够起到的考核作用。针对这个误区,首先我们需要首先明确定量指标对于构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而言十分重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绩效考核结果的客观与公正。但是无数的企业绩效管理实践看来,定量考核指标并不一定意味着考核结果的公正公平,带有这种意识的管理者一定程度上不称职。通过量化考核指标计算出来的结果也是不一定能够符合实际变化,所做出的考核评价对被考核对象而言未必公正客观,对企业而言也未必有益。总之,还必须要充分发挥考核者的主观能动作用。

2.制定绩效考核的规则

设计一个全面、科学、可操作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之后,我们要面对的就是要制定出来一个绩效考核的规则,来针对绩效考核评价作出指导。一是要充分结合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以及企业管理领域方面的制度以及规范,以此来制定符合企业实际而又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或者是方案体系。二是要针对绩效考核与评价的组织、参与者、职责分工等作出具体的明确,并且要对参加考核的相关人员的权利、责任以及义务进行明确。三是对绩效考核与评价的目标、程序、分类考核评价方法等进行明确诠释;同时也要详细的阐明绩效考核的类别、层次等相关信息,以及相关表格资料的填写要求和相关的考核流程。四是要进一步突出员工的充分参与以及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要积极地做好涉及到与考评结果运用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等情况作出进一步的细化规定;也要针对各个部门以及员工做出申诉反馈等做出明确;而且是在整个制定绩效考核规则的过程中做出了具体规定,确保让每一个相关的员工能够充分地参与到规则的制定过程中来。五是在具体的规则操作过程当中,突出要在考核评价结果向被考核评价对象进行反馈时,必须要强调透明度、客观性以及清晰性;而且在相关的规则当中,都要明确考核评价结果运用上,针对部门和个人的过去行为作出考核评价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改善以及把握未来的目标实现。

3.合理实施绩效考核

在设计一个全面、科学、可操作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以及制定出来相关的考核评价规则之后,我们要面对的就是如何实施客观公正的绩效考核与评价了。一是要设计出来比较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案,做到全过程的绩效考核,提示科学选择绩效考核方法;要针对绩效考核的前中后进行充分的体系分解,也要针对绩效管理的闭环保持相一致;具体的方法包括KPI法(关键指标法)、BSC法(平衡计分卡法)以及目标管理法等,各个企业要针对绩效考核的需求做出有针对性地选择。二是要不断强化组织和各相关部门以及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大宣传力度,在绩效标准、绩效考核结果等方面获得理解和支持。这也就是要求企业在实施绩效考核评价的时候,和相关的被考核部门与员工之间构建互相之间充分信任的关系,要不断加大针对绩效考核评价目的方面的宣传,从而确保全体部门和员工的支持;要在绩效考核评价的内容以及过程当中和被考核评价对象之间做好充分的沟通,最终能够在绩效考核评价方面能够达成一致;要在绩效考核评价的过程中,开展相关问题持续的反馈;要针对分阶段实施相关的总结后,并且开展相关的绩效面谈工作,并且要进一步做好绩效改进以及相关的反馈工作。三是要细致谨慎对待和应对绩效考核评价所产生的误差,注重选择定性和定量两种评价方式相结合,避免出现个人主观因素代替客观评价的过程。四是绩效考核和相应的激励约束制度相匹配,确保组织的薪资结构以及晋升晋级制度能够灵活响应出现的动态绩效变化,并且还要突出绩效考核评价典型,为绩效考核树立导向。五是适度扩大绩效考核评价结果的应用领域,考虑将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创新性地运用在人力资源规划、开发以及调整设计福利报酬方案等方面。

4.针对绩效考核体系做出完善

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与绩效管理的循环相似,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针对绩效考核体系不断做出创新和完善,对于保证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而言,非常必要和重要。一是针对考核目的所做出的完善,既要基于绩效考核发现能够影响阻止绩效的各种因素,以此指导人力资源培训计划的制定;又要基于绩效考核评价员工所具备的知识及业务水平,针对员工作出合理的职业规划。二是针对考核过程所做出的完善,考核的过程应该实现从重视中间向重视两头转变,很多时候更多的管理者更加重视考核评价的过程,而是忽略了对于绩效考核评价前段规则和指标的制定以及考核评价之后的沟通方面,这样就极有可能影响到考核评价的效果,因此在制定绩效考核标准方面以及反馈相关考核结果两个方面不断做出完善。三是针对考核指标所做出的完善要针对财务类以及非财务类的相关指标做出不断完善,而且要在体现业绩以及素质两者之间的评价上进行妥善评价;在评价的方法上,既要有定性的也要有定量的评价,避免在考核评价上出现较多的模糊性和主观性。四是针对考核方法所做出的完善,不断明确绩效考核的主体、周期、方法以及工具,作出方法上的创新;坚决避免因为绩效考核目的、企业所处行业特征以及岗位特征的不同,而在绩效考核评价方法选择上一般化。

参考文献:

[1]余飞.现代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1).

[2]程逸楠.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构建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22).

[3]李彩霞.绩效考核体系及绩效管理的作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2(04).

[4]高小平,盛明科,刘杰.中国绩效管理的实践与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11(06).

[5]安娜.企业绩效考核体系设计及其实施[J].人力资源管理,2016(07).

第8篇:绩效考核与实施细则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稳定为大局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实施绩效工资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教育系统收入分配机制,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促进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扎实工作,推进全县教育事业继续健康发展。

二、实施范围和时间

从2010年9月1日起实行绩效工资。全县教育系统在编在岗的教职工。

三、实施原则

(一)坚持“不劳不得。优绩优酬”原则。绩效工资以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分配主要依据。没有绩效考核结果不得参与绩效工资分配发放。

(二)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绩效工资考核分配的全过程公开。分配方法由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后报学校主管部门批准,并在学校公布,确保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保证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切实做到公平、公正。

(三)坚持“统筹兼顾。差别不宜过大。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同时统筹兼顾学校内部各岗位人员之间绩效工资分配关系。

四、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制度的激励导向作用,为平稳有序的开展全县教育系统绩效工资实施工作。县政府决定成立县教育系统绩效工资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

(一)各学校要成立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考核小组成员中教职工代表比例不少于50%

(二)各学校要加强教师考核工作。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

(三)各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工资方案及考核分配细则。

(四)教育系统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政策性强。实施过程中各学校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主动化解各种矛盾,妥善处置各方面关系。要严格执行实施绩效工资有关政策,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五)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健全高效的监督检查机制,严格掌握政策和程序,确保此项工作平稳顺利实施。

五、绩效工资总量的核定

(一)教育系统实施绩效工资同清理规范教育系统津贴补贴结合进行。依照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原则确定。

(二)2010年全县教育系统工作人员绩效工资月人均按800+240=1040元核定。

并随基本工资和全县公务员规范后津贴补贴的调整相应调整。三)绩效工资总量原则上每年核定一次。

六、绩效工资的分配

(一)绩效工资分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30%

(二)基础性绩效工资列入工资日常管理。

(三)奖励性绩效工资在考核的基础上。合理拉开差异。奖励性绩效工资可设立班主任津贴、岗位津贴、课时或超课时津贴、教育教学管理和效果奖励等津贴。根据教师、管理、工勤等岗位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考核。也可在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内预留一定比例,学期末或年末对工作效果突出的人员进行奖励。考核汇总时间为每学期期末(每年1月和7月)

最低不低于20元,1.班主任津贴。根据学校班级数在绩效工资总量内预先扣除。最高不高于40元,各学校也可根据本校实际自己制定规范。学校要实行班主任绩效考核,本校班主任津贴总量内合理确定分配等次,适当拉开分配差异,每学期发放一次。原国家规定的班主任津贴与绩效工资中的班主任津贴项目归并,不再分设。

根据工作任务目标完成情况核定工作量,2.岗位津贴。主要依据教职工不同岗位。依照课时津贴平均规范的一定比例确定(学校党政正职的系数为教师平均绩效工资的1.25以内、副职为1.2以内、中层为1.1以内、职员为0.9以内、工人为0.8以内)

由县教育局对校长考核结果统筹考虑确定。校长的基础性绩效工资纳入本学校绩效工资中按月发放,3.校长绩效工资。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县教育局依照考核结果确定,不参与本校内部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

各学校根据工作情况自己制定分配方法。4.教学辅助人员和工勤人员可参照教师方法。

5.由县教育局批准的借调人员绩效工资不低于全员绩效工资的平均额。

6.对义务教育学校离退休教师依照市政府相关政策执行。

(四)要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学校要根据教师、管理、工勤技能等岗位的不同特点。完善内部考核制度,提高考核工作质量,增强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

七、绩效工资的发放形式

奖励性绩效工资每学年分两次发放(每年2月和8月)具体由各学校根据本校实施细则测算,基础性绩效工资由县财政局直接划拨个人工资账户。提出分配意见,报县教育局批准,再报县人社局审批后,由县财政局通过个人工资账户划拨给教师本人。绩效工资不作为计发退休费的基数。

八、经费保证与财务管理

(一)教育系统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

第9篇:绩效考核与实施细则范文

【关键词】公路 养护部门 绩效考核 思考

公路养护部门属于事业单位,伴随着国企业改革、人事管理机制改革等各方面举措的实施,目前已经形成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化;另一方面,随着这种革新之力的推动,也出现了与之匹配的绩效考核制度,实质上在国企改革之后,能够清晰的认识到在各项制度上的创新旨在“按劳取酬”,这种靠才能与劳动获得相应报酬的基本思路有力的体现了公平性、公正性与科学性;因此,应该对公路养护部门实行绩效考核的实际情况加以讨论与评估,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法,以此来完善绩效考核。

一、概述

《华亭公路管理段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实施细则》的制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责任明确、目标量化、分级负责、分层考核、奖优罚劣的绩效考核分配激励机制和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调控管理,搞活内部分配,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步提升工作业绩,促进公路养护事业科学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实施原则坚持多劳多得、效率优先、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得原则;坚持公平公正、民主公开的原则;坚持分级负责,分类考核的原则。并在绩效考核时间、绩效工资兑现方式方面都做了具体的规定,比如,对机关管理人员通过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绩效考核,在公路段对养管站的考核,也设有相应的分值与专项,具体包括养护生产、上路标准、基层管理、精神文明风貌等,还有养管站对养路工方面的考核。通过对以上细则的认真学习与分析,本文结合实际管理经验,对实际的绩效考核现状及相关问题加以讨论。

二、绩效考核及其现状

绩效考核能够使公路养护部门的工作得到量化处理,能够起到实际的管理与考核目标,改善原有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它是推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或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相应的激励作用、管理控制功能。

从目前来看,公路养护部门在绩效考核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实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概念方面的混淆,将绩效考核、绩效管理理解为同一的东西;再如,在实践考核时,却总是流于形式,不顾及真正的考核成果与效果,反而起到了为考核而考核的错误倾向;还有就是在考核标准方面,由于公路养护过程中,牵涉到铲草、路容路貌整理等项目,实施量化比较困难,虽然设定了诸多考核标准,然而实际的执行中,很难做到合理化,使有的职工将其理解为“难为人”、“变相扣工资”、“其中有猫腻”,甚至还有人拿此开玩笑。

三、加强绩效考核的建议

(一)科学树立绩效管理理念

首先,需要认识到绩效管理的价值,并理解考核方法的正确应用;因为在长期的无绩效管理状况下,已经形成了某种复杂的关系及认知态度,因此,为了扭转思想上的观念,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理念宣传,并将绩效管理的目标、途径、效果、职工所获利益等进行清晰的讲解;另一方面,需要防备填表游戏的出现,真正做好表格的科学设计与分职评估,并通过增加复核责任制来加以约束;另外,这种数量化的管理方式,往往会造成职工、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所以,需要合理安排,不至于使其影响到工作热情,并在整个管理理念的传播中,提升所有人员的综合素质,形成一种新型的管理制度与实践方法,使工作真正成为有效,使劳动成果真正得到报偿。

(二)创新公路养护绩效管理文化

首先,绩效标准已经设定,也有了相应的程序设置与制度规定;所以,易于执行;但是根据现实的情况而言,在这方面,还需要通过一种具有导向性的文化来实现引导,渐渐使所有人员形成自觉、自愿的去实践绩效考核,完成管理与工作任务;其次,这就要求在绩效管理方面,按照系统论的思维,从文化、核心理念、运作模式、工作氛围等全面考虑,构建起一种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路文化”;第三,应该把岗位与个人发展相结合,让荣誉与实际奖励相结合,让公路文化与所有工作人员的情感相结合,创造让人骄傲的“中国公路文化”下的和谐氛围等。

(三)完善纯净考核机制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需要从公平性、客观性的角度,严格按照所设定的标准,使绩效考核与日常管理融合为一体,真正做到日常中有考核,考核很平常;另一方面,在考核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指标有一个客观的设定,防止个人的主观性意见影响到评估与考核的公平性,从而导致各种矛盾发生;需要注意的是,考核过程中应该增加人文关怀,从而通过这种人性化的考核过程,化解严格的标准所带来的诸多不快。

(四)建立合理的反馈机制

为了解决考核结果与薪酬待遇间的公正关系,减少各种矛盾的发生与升级,就需要在管理层、职工层之间建立一种上下互通的反馈机制;一方面可以减少误会,弄清楚其中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也需要明白职工的意向与不满意的地方,从而互相理解,在沟通与了解中实现和谐化的发展路线;并根据时时动态的协商而修改相关制度条例或调整标准等。

(五)有效发挥激励因素

首先,奖励要及时有效,说到做到,并且将荣誉与实物奖励结合起来,使职工感受到努力劳动的成果的丰厚;另一方面,需要通过考核机制将个人的发展与其贯穿起来,让个体的价值得到体现,使其能够在单位发展的同时,得到成长;从而构建出绩效文化,使其以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核心,形成单位――职工――绩效考核间的和谐。

三、结束语

总之,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绩效考核对于公路养护部门至关重要,起到了提速增效的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由于这种绩效考核所列举的项目太多,真正的严格执行起来往往又会与单位发展中的“以人为本”的原则有所冲突,所以,为了更好的将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化、有效化的利用,就需要做到对人性化的考虑,营造适当的宽松环境,而且在奖励制度方面,需要有人文关怀,并将个人的发展与单位的发展联系起来,使其共同得到成长与壮大。

参考文献

[1]朱洁,陈长,孙立军等.公路养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

[2]陆键,赵吉广,项乔君等.高等级公路养护质量综合评价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

[3]杨永红,晋敏,白钰等.公路养护资金分配方法优化研究[J].中外公路,2015(4).

[4]田晋跃,程振东,江瑞龄等.高速公路养护作业交通冲突模型[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

[5]张争奇,郭寒萍,王佳蓉等.高速公路养护工区布局方案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