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绩效文化绩效管理论文

绩效文化绩效管理论文

一、绩效管理反作用于企业文化

平衡计分卡:BSC的框架体系包括四部分,通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达到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并重,兼顾短期和长期目标的目的,保持了两者之间的平衡。所以,绩效管理不只是提高组织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更大的作用在于开发团队、个体的潜能,是一种使企业文化不断强化和优化的管理方法。

二、绩效管理向绩效文化的转化

绩效管理是一种绩效导向的管理思想,其最终目标是建立企业的绩效文化。但是,绩效管理并不完全等同于绩效文化,要将“绩效”由一种行政管理手段转变为一种精神文化,并不是简单地改个名词,需要实现以下几方面的有机结合:第一,实现由“以制度为本”向“制度和人同重”的转变。以人为本体现为尊重人性和个性,将人视为最宝贵的资源,是属于柔性管理;而以制度为本,主要体现为,尊重规则,尊重制度,是属于刚性管理。"以人为本"和"以制度为本"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同等重要。绩效本身是一种制度,但在制度的执行中,要“以人为本”,积极让员工参与讨论,一方面让员工对于制定的这些制度更好的接受,为制度的推行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完善的制度,使“好人做不了坏事,坏人做不成坏事”。第二、实现以“企业绩效”为中心向“企业绩效与个体需要”相结合的转变。企业绩效目标是企业战略落地的载体,企业的战略目标必须通过绩效分解传递下去。要保证企业绩效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尊重员工的个性发展,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个体需要,根据个人需要不同,给予不同的奖励,如有些员工重视物资奖励,有些员工重视学习和晋升,有些员工重视稳定的人生保障等等,企业要区别对待,才能对症下药,充分提高每位员工的积极性,为了共同的绩效目标而奋斗。第三、绩效指标由局部指标向企业共同愿景的转变。在一个组织中,每个人的个人愿望或意愿都不尽相同,管理者的愿景与员工的愿景常存在着质的差别。共同的愿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愿景使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建立了共同的语言,彼此可以理解对方在说什么、在想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想,可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思想和认识的距离就会越来越小。培养共同愿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小到大,将组织中某些小团体的共同语言引申为整个组织的共同语言;另一种是由大到小,将组织的语言灌输给全体员工,假以时日,来影响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第四,实现由个体学习向团队学习的转变。团队学习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群体沟通的过程。事实上,只有员工坐在一起学习时,才更容易形成共同语言,使他们所得到的知识化为一致的行为,增进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所以以团队为单位开展学习,对于构建明确一致的愿景(绩效目标)非常重要。第五,实现化解矛盾向深度交流的转变。我们现有绩效管理存在着只重制度、只重企业目标等弊病。所以,员工对绩效的认识就是约束,员工对绩效管理有抵触情绪,管理者经常充当化解矛盾的角色。其实,管理者要建立与员工的深度交流,探讨绩效的真正意义和作用,绩效的过程也许约束了某些人的行为、损失某些个人的利益,但绩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一种高的文明、高的目标、高的秩序的建议,是为了大众谋福祉。第六,实现企业超越与企业和员工共同超越的转变。如果绩效只是促成了企业愿景的实现,完成了企业的一次超越,那么绩效还只是一种制度和管理,只有在促进企业的成长的同时,造就了一支队伍,提升了员工的整体素质,绩效才能成为一种文化。只有当员工具有自我超越欲望的时候,组织的愿景才能对他产生激励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优秀的绩效管理以企业文化为沃土,与企业文化相匹配而产生;高的绩效管理,提高了团队素质、发掘了员工潜力、提升了管理水平等,绩效管理又反作用于企业文化,维持和优化了企业文化;成功的绩效管理,注入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了员工的个体需求、延伸了目标管理、提升了学习力和执行力、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平台、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在其物质奖罚、制度约束、指标实现的过程中形成了企业追求优秀绩效的核心价值观,自然而然地演变为了一种以管理和激励为导向的企业文化。

作者:王丽红 燕婧 单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