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信息化应用方案范文

教育信息化应用方案精选(九篇)

教育信息化应用方案

第1篇:教育信息化应用方案范文

【关键词】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3―0046―04

在基础教育信息化推广应用阶段,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已经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所谓信息化教学能力,通常指在信息化条件下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的综合能力。高师院校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适应信息社会下未来教师角色的必经之路。[1]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改革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探索信息化条件下新型的教学模式,如建立“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网络教学平台[2],采用混合学习模式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3]等。(2)探索有效的信息化教学策略,如从教学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资源的利用方式和课堂互动质量方面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策略的研究[4],以及从教学效果的角度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建议[5]等。(3)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的整体改革,如从新课程改革的角度,结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用)》,对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探索[6]。这些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改革,但是在教学实习中职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依然不能满足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因此,为了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必须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

一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存在的误区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高师院校面向师范生开设的教师教育必修课程。由于不同高校所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课时设置、师资配备、教学条件等方面都相差很大,因此教学质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主要存在三种认识误区,严重地影响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质量,使教学逐渐偏离了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目标。

1 教育技术理论知识没有用

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育技术理论知识没有用”的认识。一方面,他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如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与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存在重复,因此没有必要再学习。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即使师范生学习了教育技术理论知识,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将它应用于教学实践。

2 现代教育技术等同于多媒体课件制作

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现代教育技术等同于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认识,他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就是教会师范生如何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和Flash等软件开发多媒体课件。

3 盲目选用自编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

虽然教学改革鼓励教材多元化,但是所选教材必须通过有关教育主管部门的审定,以确保所选教材是高质量的。由于一些高师院校对选择教材没有明确的规定,就导致了部分高校各自为阵,自编了一些质量不高的教材,并在本校长期使用。

二 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基本内涵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在信息化条件下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综合能力,具体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这四种能力贯穿于信息化教学的整个过程,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1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对信息化条件下开展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实践知识的具体应用。教学是一门艺术,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师所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设计方案。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结果,它是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信息化条件下教师开展教学所必备的专业能力。

2 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能力

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能力是指根据教学设计方案选择或开发教学资源,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以支持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实施的能力。在信息化教学条件下,教师所利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主要来源于两种方式:一种是选择现成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另一种是开发新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含对原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只要能够满足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的需求,具有合理的成本效益,就是一种合理的现实选择。

3 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是教师在具体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实施教学设计方案,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从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来看,信息化教学设计和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都是开展教学前的幕后工作。虽然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设计和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已经做到运筹帷幄,但是学生是具有丰富思想的主体,他们给教学实施过程带来了许多变数,教师必须运用教学机智随机应变,适当调整教学活动,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是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外在表现,集中体现了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和教学风格。

4 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

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是教师综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评价的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应该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采取测试、量规、档案袋等多种信息化评价方式检测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以便于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信息化教学评价强调“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通常参与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而且评价内容既可以是总结性的成果,又可以是过程性表现。

三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阶段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有学者认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模仿性教学,二是独立性教学,三是创造性教学,四是形成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7]有学者认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具体可以分为关注应用期、学习模仿期、迁移融合期和知识创造期,其中关注应用期更加侧重于信息化教学情意的萌发;学习模仿期更加侧重于信息化教学知识、技能的获得;迁移融合期更加侧重于信息化教学实践的应用;智慧创造期更加侧重于信息化教学智慧的生成。[8]综上所述,可以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阶段分为四个,即模仿性开展信息化教学阶段、独立地开展信息化教学阶段、创造性开展信息化教学阶段和形成独特的信息化教学艺术风格阶段,如图2所示。总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涉及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

然而在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阶段,通常只能通过课程培养和教学实习等途径达到初级阶段,即从模仿性信息化教学发展到独立开展信息化教学。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普通话》、《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学论》等课程主要培养职前教师掌握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基础技能、学科教学知识和技能、信息化教学知识和技能等。高等师范院校对职前教师的培养主要处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即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达到模仿性开展信息化教学水平,然后通过教学实习,逐步达到独立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水平。而创造性开展信息化教学和形成独特的信息化教学艺术主要是教师入职后通过教学实践、教研、在职培训和终身学习等方式不断学习和提高,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总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贯穿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个过程。

四 面向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策略

为了达到培养和提高职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目标,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应该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系统地开展教学改革,以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

1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目标的改革

面向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目标包括:(1)根据自己所学的学科选择教学内容,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形成一份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2)根据自己所设计的教学设计方案,收集和加工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形成与教学设计方案配套的信息化教学资源;(3)能够在多媒体教室里尝试利用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实施教学;(4)采用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法对自己或其它同学的教学开展教学评价。

2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

根据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划分,参考国家精品课程教材《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9],我们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使《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紧密围绕着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四大核心要素展开,形成一个整体的课程体系。调整后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维度与课程知识体系对照表如表1所示。

3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要改变传统的向学生灌输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讲授法,而要采用案例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案例式教学法

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因此案例式教学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是非常适用的。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法的途径包括:一是邀请有经验的中学教师讲示范课;二是通过视频录像播放教学案例;三是由主讲教师讲解和分析具体教学案例。例如在讲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应用”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游泳教学”案例来开展案例式教学。首先通过一段“世界游泳名将蛙泳比赛”的录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接着由教师阐明学习目标,再通过视频播放详细讲解蛙泳的基本动作,然后让学生在游泳池模仿练习,通过不断地强化练习,逐渐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蛙泳的基本技能。通过这种案例式教学,既有利于让学生理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技能训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多媒体在教学中是如何应用的。案例式教学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的内涵。

(2)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对于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至少要完成四项基本任务:一是设计一份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二是设计和开发与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配套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三是尝试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里实施信息化教学;四是尝试开展信息化教学评价。通过这四项任务的完成,学生能够通过参与式学习,亲身经历信息化教学的基本过程,掌握信息化教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实现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

4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评价的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评价改革立足于对学生的生成性教学成果开展综合评价,从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和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四个方面,分别赋予0.4、0.3、0.1、0.2的权重,通过“ ”进行计算综合成绩,形成学生的课程综合成绩。《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综合成绩评价模型如表2所示。从不同指标的权重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重点强调学生会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够整合信息化教学资源、能够开展信息化教学评价这三个方面。对于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的培养,还有待于通过“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和教学实习逐步提高。

五 小结

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推广应用阶段,信息化教学能力已经成为一线教师的核心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作为高师院校培养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必修课程,应该适应基础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需求,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面向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是以培养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为核心,从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四个维度出发,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目标,调整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演示法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方法,对职前教师的生成性教学成果开展综合评价,从而促进职前教师主动地参与学习,达到培养和提高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4] 田健,王妍莉,王卫军,杨改学. 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9,(5):83-89.

[2] 林万新.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9):80-83.

[3] 黄纯国.利用混合学习模式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7): 62-65.

[5] 王纬,王妍莉,田健.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1): 116-120.

[6] 姚巧红,李玉斌,刘德山,胡卫星. 面向新课程的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12):76-81.

[7] 骨干教师成长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聆听上海师大谢利民教授报告[EB/OL].

[8] 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9] 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Improving the E-teaching Ability of Pre-service Teacher: Instructional Reform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urse

HE Ji-lingJIANG Ling CHEN Shi-pin

(School of Educatio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China)

第2篇:教育信息化应用方案范文

论文关键词:档案信息化 信息人文管理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与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高校教育中,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档案工作必须更新观念,重新定位,把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及现代化先进设备引人其中,深人进行信息开发,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努力使档案管理工作适应信息化时代下的高校教育要求。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学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学校工作的关键程序和环节。档案管理学是一门社会管理科学,社会功能和社会使命是档案存在与发展的依据,高校教育环境中的档案是机关工作者查考的依据,是生产建设的丰富资料,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条件,是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多种积极的甚至不可缺少的作用。

档案信息化,在档案工作的历史上,我们以前强调较多的是档案内容与载体的统一,似乎二者是不可分离的,重在强调档案的原始凭证性。档案信息管理的提出大大深化了人们对档案作用的认识,档案载体与档案信息在一定时空下是可以分离的。所谓档案信息化狭义理解是使有现实开发价值的档案内容数字化、传递网络化,不仅要发挥档案的凭证作用,更要注重发挥档案信息的功能。如今,信息技术给档案工作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在高校信息化改革中,依据《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的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本着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推动档案管理的数字和数据库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广泛的内容,它包括了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序整理、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档案信息网络的建设、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各类档案的数字化、档案信息网络的建设等同于档案信息化建设,而应从多方面入手促进信息化建设。由于缺乏资金以及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人力资源的缺乏,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也存在许多问题。要加快高校教育中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档案信息化,必须涅意以下几点:

1档案管理者的现代化

否则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就是一句空话。同时,为适应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在高校教育环境下更需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素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处干数字化信息社会的环境中,作为社会信息系统的档案部门也必然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迈进,数字档案馆建设、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都迫切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含量高的档案专业人才,档案部门的在职人员普遍都需要接受现代信良技术教育。只有努力把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高校教育中行政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才能提高档案管理者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2投入财力,配置与档案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软、硬件,从而使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展,档案管理专门软件的开发、利用和升级,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档案管理现代化可以拓展高校档案工作的服务领域。现代化管理手段储存的各种信息,更便于利用和开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缩微技术、扫描技术、光盘技术的广泛利用,可以大大增加档案信息的存储量,存储密度比纸质档案高出许多倍。纸质载体的文件一般只能记录文字、图形、图表等信息,但电子文件却可以在一份文档里同时记录文图形、图表、声音、动画等各种媒体信息。这样利用很小的空间就可以保存大量的信息,而且开发利用的速度快。具有直观性、选择性、易操作性。档案信息存储和处理的数字化、收集与传递的网络化已势在必行,档案中蕴藏的丰富信息将在新世纪发展的高校教育工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必须加快档案的现代化管理进程,逐步实现高校教育中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3高校档案部门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积极主动、自觉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主动适应、不断从创新中求发展

档案信息化,就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和研究的校园档案平台。它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技术支撑,以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充分共享为手段,以培养与发展善干获取、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与知识的教师、学生为主要目标,以校园成为整个社会知识、信息的创新与传播中枢为主要社会效应。信息化档案的预期效果表现为:校园各群体之间可以方便、快捷地相互交流。学校的各面信息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大大促进学校的科学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学校领导可以全面及时地了解全校的各方面的信息;各部门可以便捷交流,更协调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利用互联网发掘社会智能潜力,形成社会资源与学校资源互补与整合。能更好地利用学校的多种教学设备,实现软硬件共享。可以减少学校在硬件上的开支,更好地发挥各种教学设备的效益;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和图书资料信息可以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例如开放相关文件、各种电子图书可以直接在网上浏览,随意下载,不用归还等。

第3篇:教育信息化应用方案范文

关键词:成人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

现如今,随着就业门槛的提高,成人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大众化时代,学校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而且生源也具有多样化特点,加上办学层次的多样化,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必须要进行改革和创新。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档案的管理提供新的契机。实践证明,加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能够在减轻管理人员负担的基础上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在本文中,笔者就成人教育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管理措施分享几点思考。

一、成人教育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方便档案信息查询检索

成人高校的招生规模近些年来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学生的数量庞大,这也意味着,档案管理工作愈加繁琐、复杂。若是采取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对学生信息的查询十分复杂,管理人员需要翻阅大量的资料,甚至要根据相应的记录去库房中逐一筛选,耗时耗力[1]。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让这些工作得到了简化。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人员要想获取某些方面的信息,只需要在计算机上输入关键词、检索词等,就可以将信息调出来,不仅查找速度非常快,而且查询的信息准确、全面。因为信息技术的介入,档案信息的查询和检索更加方便、快捷。

(二)减轻工作人员工作强度

档案管理是一件工作量较大的管理工作,管理人员需要采集信息、整理信息、录入信息、修改信息。若是采取传统的管理方式,资料非常多,人工操作不方便,而且资料的查询和修改也极其不方便。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档案信息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变化的,具有时效性[2]。管理人员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档案信息进行更新,工作量庞大,費时费力。若是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就可以快速收集管理数据,在更新信息的时候,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调取档案然后进行修改、补充、完善。除此之外,在录入信息的时候,录入的数据能够重复利用,如课程名称、教师名称等,在录入这些数据的时候可以直接使用一键复制等功能,操作轻松,也不容易出错,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大大减轻[3]。

(三)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下,不仅工作人员任务重,而且档案占据的空间比较大。由于档案保存的时间较长,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受潮、变质等各种问题。情况严重的会造成档案损坏、无法使用。此外,档案在被利用的过程中,比如被有关人员查找、翻阅,很容易出现丢失、磨损等情况[4]。这样的档案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成人教育档案管理要求。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管理人员不需要再进行大量的手工操作,通过先进的网络手段就能完成档案的收集和编撰工作,而且档案信息的利用率也非常高,并且不会因为受潮、变质而出现损坏情况,档案管理效率高。

(四)提升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在成人教育中,档案信息的价值较高,这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信息,其真实性、合法性等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就业,也间接地影响社会发展。一旦档案出现泄露或丢失等情况,会损害学生的利益、学校的利益,甚至会影响社会效益。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增强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管理人员能够随时随地、快速地检查信息状态,以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5]。与传统纸质档案相比,建立在信息技术之上的电子档案更具有保密性、快捷性,为档案信息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当前成人教育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信息化管理没有得到重视

受传统管理工作理念和模式影响,加上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现如今,成人教育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部分工作人员在进行档案管理时,仍然采取传统的管理方式。此外,一些成人院校为了节省成本资源,没有针对档案信息化管理专门设立部门,所以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也就停滞不前。有些成人院校虽然进行了档案信息化管理,但是流于形式。在日常工作中,管理人员只是简单地收集档案并分类,对于怎样运用信息化技术管理档案、优化档案管理质量等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讨,导致信息化程度不高[6]。

(二)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管理方式,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有着本质区别。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针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建立完善的制度,如安全管理制度、档案查阅制度、档案应用制度等[7]。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在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中,普遍缺少完善制度的支撑。在很多成人院校中,管理人员对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完全凭借自己的经验,或者从网上查询、借鉴的有关管理经验。由于缺少完善的制度作支撑,所以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很强的随意性,每一个环节缺少制度把关,导致整体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三)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偏低

在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是主导者。所以,档案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信息素养。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成人院校中的档案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知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老化现象严重,对于档案管理的有关技能不能有效掌握,难以适应时展需求。而且很多管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学习意识不强,很少主动去学习信息化管理技能,所以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影响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三、成人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策略

(一)增强档案信息化管理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要想让行动取得实效性,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在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中,只有学校以及管理人员等重视档案信息化管理,才能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所以,要想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首先要增强档案信息化管理意识,让档案管理人员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并从内心接受信息化管理。当管理人员具有这样的意识,才会付诸行动。因此,成人院校应当针对信息化管理进行宣传并开设相应的培训活动,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不断增强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打造良好的信息化管理氛围。除了要及时革新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增强其信息化管理意识,学校还要加强信息管理设备基础的建设。在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先进的信息管理设备是基础和前提。为了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学校应当针对信息化管理设备的建设加大投入力度,不仅要针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还要为管理部门购买先进的的信息化管理设备,以此优化、改善网络环境,建立一个完善的、能够满足档案信息化管理需求、设备齐全的管理设备系统。有了优越的技术支持和环境基础,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效率会大幅度提升,这对加快成人教育档案信息化管理进程步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

任何管理活动的开展,都要有完善的、健全的管理制度作支撑。成人教育档案信息化管理也是如此。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学校以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要根据档案信息化管理特点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与传统的档案管理不同,信息化管理更加复杂、繁琐,信息化管理并不仅仅是档案管理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简单结合,而是两者的有机融合,是方方面面的深度融合。所以,档案管理部门及有关人员要立足实际,根据档案信息化管理特点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机房管理制度、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制度、档案信息的管理规范、档案工作制度等,通过这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有序和高效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以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既要做好建设工作,还要重视制度的执行,保证每一项制度都能执行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价值。譬如,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给予相应的处罚,同时,对于表现优异的,如责任意识强、管理出色的工作人员,应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以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价值。除此之外,要树立安全保密意识。安全问题是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信息化管理背景下,档案的存储主要通过数据的形式。所以,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很容易造成大量数据丢失、损坏。故此,在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不仅要正确操作计算机,还要注重档案信息的保存、备份,并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预防病毒、黑客的入侵。

(三)重视信息化管理人才建设

第4篇:教育信息化应用方案范文

一、中学档案管理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江泽民同志指出:“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是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必不可少的环节。”传统档案管理主要包括档案库房设置、档类排架、检索工作编制、档案保护、档案调查和档案利用等方面。但是,随着档案范围的扩大,文件大幅增加,档案管理技术急需改革以适应信息管理的需求。学校档案管理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因此,中学作为向高校培育新生、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基地,急需在教学过程、学生教师管理等方面更多地引用信息技术成果,将信息技术与档案管理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与效果。具体如下三方面所示:

1.中学档案管理应用信息技术是中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中学教育管理大量运用了计算机技术,建立了数字化档案以保存大量的数字化文件。越来越多的中学开通了校园网,与国际互联网和国内教育网站相连接,从而为教学和管理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网络环境。另外,由于相对于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对象,计算机管理档案以光盘或移动硬盘等形式更易保存与查询,从而具有长期保管、方便利用的优势。

2.中学档案管理应用信息技术是提升中学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

有别于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对象共享性低等劣势,实行中学档案管理信息化一方面能更好的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与质量,另一方面能够充分挖掘中学教学资料档案信息的价值,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

3.中学档案管理应用信息技术是提高教学档案价值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中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开发并利用现有的教学档案信息资源,为学校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料,从而为中学教学、管理等工作提供依据。因此,加强对中学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能够提升中学的教学及服务水平,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二、中学档案管理运用信息技术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观念,全员参与

根据2011年广州市教育委员会负责人介绍,虽然广州市属省一级学校的综合档案室已经达到标准,但是不少市一级的学校还处于标准以下。很多校领导及大多数的教职工都缺乏档案管理意识,将档案管理等同于传统的人事档案工作。很多人都认为档案管理与教学工作没有关系,从而在心里不重视学校的档案管理。由于缺少对档案管理必要的认知,很多学校平时并不收集整理应归档的资料,造成资料流失、损坏等问题。因此,需要从根本上提高中学教职工对档案管理的重视,树立正确的档案意识,转变固有的思想,从而实现档案管理的创新。中学领导更应该带头提倡档案管理信息化,树立档案管理意识,将教学资料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中学改革的重点。另外,由于学校每一位教职工都会产生档案资料,是集体智慧的产物,比如上级颁发的文件、各类会议资料等。因此,需要全员参与,共同携手进行档案管理,主动积极进行资料归档。

2.统一标准,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奖罚分明

首先,基于中学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教学资料档案管理标准,从而保证资料的完整性与规范性,这也有利于对档案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实现资源的共享。其次,要严格执行中学的档案管理制度,奖罚分明。对按规按时按量上交档案资料的老师进行奖励,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对违反规定的老师则给予一定的处罚,从而保证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最后,在注重档案标准化的同时,也要关注资料的安全性,加强中学档案资料的保密意识,积极实行安全保密制度。

3.对纸质和电子档案严格把关,拒收不符要求的档案

档案都有统一的标准,比如案卷必须正确反映教学内容,手续完整并有利于长期保存;书面整洁,用统一钢笔或签字笔填写等。因此,在实进行纸质文件与电子档案的归档工作时,需要对纸质和电子档案的质量严格把关,对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文件要求相应的人员修改至符合要求后才可归档。

4.提升档案管理的服务功能

由于中学的工作氛围两大类:教育和管理。其中教育工作时学校的一线工作,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管理工作则是对教育工作的组织、调控、服务以及支持。管理工作面向教育过程,以教学为中心,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因此,为档案管理的工作更多地是服务于教师,从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为了便于收集、保存和利用档案资料,提升档案管理的服务功能,可以形成新的科组、教师和班主任工作手册,以替代分散的科组、教师业务和班主任档案项目。即改变原来的教师业务档案不同时不同段分开发放的方式,取而代之的变为合并的手册,从而使得教师了解自己的业务档案,知晓业务的流程,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中学档案管理运用信息技术应注意的事项

1.注意对数字化档案的收集,改变旧思维

由于过去的纸质化档案只需要工作人员把握好归档接收的环节即可,而很少参与到纸质文件的生成管理。但是,由于数字化文件的特殊性,如果照搬纸质化档案的管理方式,则极有可能造成文件丢失、损坏等难以弥补的后果,所以要注意对数字化文件及档案的收集。如今中学都建立了校园网,学校内部各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将文件以邮件形式发送给档案管理人员,大大提高了文件搜集的效率。另外,档案管理人员在搜集档案资料的同时,要注意严格把关资料的质量,拒收不符合要求的资料。比如案卷必须能够准确、真实地反映学校的教学活动,文件材料必须注明题目、责任者、时间等要求。

2.注意对数字化档案的保管,兼顾安全性和保密性

有别于传统的以纸质为媒介的档案管理,数字档案的存放媒介通常是光盘、移动硬盘等空间小、存储量大的物品。所以,在考虑数字化档案的保管时需要注重数字化档案设备的安全以及信息安全两方面。一方面,需要保证光盘或移动硬盘的安全,避免损坏、潮湿等外界影响。另一方面,则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保证信息的安全。比如更改可读性、设置口令、加密等。

3.注意对档案人员队伍的管理,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质量

第5篇:教育信息化应用方案范文

为进一步推动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全面总结“教育e时代”工程的成功经验,提高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显示度和示范性,促进广州作为“首善之区”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建设,现向各单位征集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材料。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对象

市属各高校、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市教育局局属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及教育支持机构在教育信息化应用中产生的能代表本单位特色与水平的典型材料。

二、征集主题

(一)以教育信息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二)以教育信息化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以教育信息化变革教育管理模式,提升教育管理效能;

(四)以教育信息化开展“数字教育”,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

(五)以教育信息化为手段,促进农村教育的新发展;

(六)以教育信息化为教师、学生、家长及社区教育提供服务;

(七)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特色、创新点或建议。

三、材料形式

(一)典型案例

案例的编写要求:一是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既体现成效,又有理论剖析。二是案例编写应以事实为基础,适当加工整合。每个案例字数3000—5000字为宜,内容包括:案例背景(做什么和为什么做);主要做法(如何做);成效分析(在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素质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管理、教育效益等方面的成效);经验总结(应具备的政策、方法、条件等);示范作用(在哪些领域、范围可作示范及其意义与作用)。

(二)应用研究成果

成果包括:已经公开发表(或拟录用)或获奖的论文;正式出版的专著;已经取得著作版权的软件;获省级以上奖励的教育软件等。

(三)总结材料

四、报送要求

(一)请市属各高校,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局属各单位报送一份关于本单位或本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总结材料(字数以6000-10000字为宜)。

(二)请各单位积极发动下属单位,报送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典型案例和应用研究成果。

第6篇:教育信息化应用方案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 观念

早在20多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曾尖锐指出:“像今天这样零星地进行一些教育改革,而没有一个关于教育过程的目标与方式的整体观念,这已不再是可取的了?”①美国学者C,W,莫里斯曾形象地比喻:“观念是人类文化的原子弹,而观念是来自有思想、能说善写的人。”②我国著名教育家刘道玉先生也说:“观念的力量是卜分巨大的,它既可以阻止社会的变革,又可以把社会推向前进。”③这些论断都说明“观念”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我国关于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观念的认识直接影响到今后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关于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观念的回顾与分析

回顾与分析我国历来关于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的观念及其对企业档案教学人才培养的影响,是研究当今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观念的基础和前提,我国企业档案教学学高等教育产生于20世纪三、四卜年代,在重政治和强调阶级斗争的年代,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主要是树立如何为政治斗争服务的观念,人才培养目标界定在政治觉悟高、保密性强、阶级斗争观念强等方面,课程也大多围绕这些目标开设;在刚刚进入市场经济的时代,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主要强调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观念,不少学校开设了与经济学有关的课程,如市场营销学、信息市场管理、经济学理论、涉外经济、企业经济等;在计算机技术刚开始普及的时代,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观念又倾向于培养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企业档案教学人才,增加了计算机原理、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语言、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程序设计等等,有的多达十几门甚至几十门计算机专业课程。在上述这些观念的指导下,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显示了不断改革发展的轨迹,相对适应了社会各阶段的企业档案教学工作需要。但是,在有些时期内,也存在片面甚至错误的观念,如有的认为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应紧跟社会潮流,社会上什么最热门,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中就应开设什么课程,追赶时髦的现象非常严重,而不是真正的“与时俱进”、联系企业档案教学工作实际发展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有的甚至失去“自我”,认为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可以没有专业内核,没有专业特色,企业档案教学学专业似乎是“万金油专业”,企业档案教学学人才应该是“百事通人才”;有些还认为只要多学几门计算机技术,企业档案教学专业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因此,有些学校在这种观点支配下进行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改革时只注重一味地增加计算机类课程,而不管其是否交叉重复、脱节、适用等。不过总的来说,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几十年来是在基本正确的观念指导下进行改革,是处于一种发展状态。

二、应树立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必然发展的观念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界应有忧患意识,但不能有悲观情绪。21世纪中国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要向前发展,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取得共识:

1.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及机遇

首先,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处于数字化信息社会的环境中,作为社会信息系统的企业档案教学部门也必然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迈进,数字企业档案教学馆建设、企业档案教学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都迫切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含量高的企业档案教学专业人才。这一方面需要现代信息技术渗透到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的方方面面,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综合素质好、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同时,企业档案教学部门的在职人员也普遍需要接受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界必须为开展岗位培训、在职教育作出贡献。

第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档案教学载体呈现多样化,光盘企业档案教学、磁介质企业档案教学等广泛使用,过去传统的纸质企业档案教学将向电子、数字、虚拟企业档案教学方向发展,迫切需要企业档案教学学高等教育针对新型企业档案教学管理的高新技术问题进行研究与开展教育,如围绕企业档案教学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的办公自动化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以及设备维护技术等发展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

第三,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步伐也会加快。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企业档案教学门类将更加繁杂多样,数量也大大增加,企业档案教学工作渗透到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迫切需要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部门传授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各类企业档案教学信息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积极开发企业档案教学信息资源,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2.深化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将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过程中的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相对于某些热门的专业来讲,的确面临被削减、压缩的严峻局势及压力,面临着竞争。但是,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竞争本身就是一种克服惰性的牵动力,紧迫感可以焕发精神、调动潜能,我们要考虑的不仅是防守,不仅仅是维护我们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的生存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变压力为动力,满怀信心地发展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

3.加强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界与实际企业档案教学部门以及整个社会的密切联系,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从近几年有些学校企业档案教学学专业毕业生情况来看,直接到企业档案教学局(馆)工作的人很少。一方面,企业档案教学局(馆)很难进,人员饱和、关系网、需要其他专业人才充实等都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企业档案教学专业学生大多不想进独立实体性的企业档案教学局(馆)工作,而愿意到附属于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企业档案教学部门或其他部门做企业档案教学、文秘、行政、人事、培训等工作。因此,首先还是应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加强企业档案教学教育界与企业档案教学实际工作部门及社会的联系,从根本上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才能使企业档案教学学教育得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教育信息化应用方案范文

关键词:成人教育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途径;档案素养;档案编研

一、优化信息化资源建设

根据国家档案局《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有关精神,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资源建设,主要包括现有教学档案目录数据库和部分全文数据库建设,用于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等方面,从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要实现成人教育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必不可缺的条件,同时已经成为教学档案管理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在成人教育教学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通过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处理和保存档案信息,进一步挖掘教学档案的利用价值,提高其服务水平,使成人教育教学档案以更快捷、更生动、更形象的方式为成人教育整体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为成人教育的教学改革服务。优化信息化资源建设必须把成人教学管理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建设放在同等地位加以研究和开发,加强对成人教育教学档案管理现代化设备、设施的投入,保证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譬如,开发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计算机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建立档案信息网站;利用成熟的数据库技术分类建立教学档案目录数据库,把各类教学档案的目录信息数字化,等等。为利用计算机技术更好地管理维护和开发利用教学档案奠定基础。

二、界定教学档案内容的范围

1.招生方面的信息,主要包括招生工作文件、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专业、招生简章、招生宣传、招生工作总结、录取名册、入学考试成绩等录取材料、入学安排表、入学登记表及有关招生活动的记录等。

2.日常教学方面的信息,主要包括教学工作计划、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学期教学进度表、课程表、授课教师个人信息、教学检查、教学考勤、各专业课程考试安排、试题库、试卷、试场记录表、试卷分析表、记分册、汉语普通话水平测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组织情况等及其各项教学活动记录。

3.学籍方面的信息,要求新生入校后认真填写有关学籍卡片和学生卡片上的个人信息,注明某届、某专业,为今后查找利用、验证学历真伪提供最真实准确的凭证。另外,还包括在校学生学籍材料、学生的学籍卡、成绩册、学籍变更材料(即留级、转学、退学等)、学生奖惩材料。

4.学位方面的信息,主要包括上级有关成人教育学位工作的文件、学位申报名单、学位考试安排、学位论文及评审意见、学位授予通知等、学位证书的办理等。

5.毕业方面的信息,包括毕业生名单、成果性的毕业论文设计、毕业生成绩总册、毕业照、毕业学员通讯录、毕业证领取签收册、优秀毕业生评选材料、毕业生去向资料、供需计划及合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资料、信息反馈材料等。

6.教学文书方面的信息,主要包括上级下达的有关成人教育工作的文件,教学改革、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学制等方面的文件,成人教育规划、实施计划、规章制度、会议记录、调研报告、简报、总结,成人教学检查、评估及反馈材料,各级优秀教学质量评奖材料,对成人教育工作的请示和批复、各类统计报表等。

三、严格遵循建档原则

第一,规范性原则。建立健全收集整理、检查核对、鉴别归档、保管保密、转递送交和管理职责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照章办事。建立各级档案网络组织,落实各级管理工作者的岗位职责,在收集、整理、移交、归档到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严格遵循归档制度和规范的归档程序,对所有应归档的材料,按照严格的归档程序及分类方法进行归档。

第二,科学性原则。严格按国家标准准确提示档案文件的外形特征和内容特征,并在案卷目录、卷内目录、全引目录、文件字号目录、专题目录等方面实行计算机编制,案卷封面、备考表及脊背均按国家标准填写。要根据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的特点进行科学归类,设置的类目要尽量准确,以便对来“料”及时接纳,对号入座。教学档案类目排列、档号结构的确定要符合档案学基础理论和逻辑原则。

第三,真实性原则。教学档案的内容一定要真实地反映教学活动的情况,以其特有的原始性,真实性记录所发生的事实、人员的情况及教学的过程,要维护档案的历史原貌,避免私自删改、涂写,绝不可以各种需要为由对记录掺杂某些不真实的内容。

第四,实用性原则。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管理手段,对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实物进行归档整理时,要求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可将电子文件加工、整理,转化为电子档案,为利用者提供远程服务,使其可以在不同的区间享受到优质、便捷的信息服务。

第五,保密性原则。由于档案信息的特殊性,在教学档案管理中,无论是纸质档案还是电子档案,都应该对档案信息进行严格的保密。凡涉及个人秘密的档案信息,或不能公开的档案信息,因其合法的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均属于限制利用的范围。尤其是在档案信息直接进入网络系统的条件下,应按保密法,严格对用户界定使用权限。另外,每学年要定期归档,减少移交档案材料在时间上的随意性,杜绝档案材料长时间积压甚至于散落流失,确保材料能够及时接收、立卷、归档、录入。

四、提升档案管理者的档案素养

档案管理工作既是一项基础性、服务性的工作,又是一项业务性强、程序复杂、质量要求高的工作。这就要求档案管理者要提升档案素养,包括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规范意识、收集意识、整理意识、保密意识和价值意识等。首先要注重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使之能够热爱档案管理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其次,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学历再教育、学术讲座和会议交流、岗位培训和专业培训等方式,不断为其提供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来更新、扩充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档案专业知识,提高其信息技术能力,使之在专业的深度与广度上都有较大的提高。第三,档案管理者自身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运用先进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借助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加大对信息资源的开发,为成人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提供高效能的档案信息支持。第四,要建立切实可行的人才管理制度和奖惩规章制度。选派那些有过硬的信息化业务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协作精神好、吃苦精神强、具备扎实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知识、档案管理的政策理论要求、基本专业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人充实到教学档案管理岗位,以保证教学档案管理和利用工作的正常进行。把年度考评与工作实绩结合起来,对认真、负责、有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应实施奖励,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成人教育教学档案管理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

五、注重教学档案编研

1.要做好编研的选题。要结合成人教育发展趋势,选取成教工作急需的、可以为现实工作服务的有利用价值的题目为编研对象。要有明确的目的,必须围绕成教工作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编研出有利于成人教育发展的、系列性的、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切忌编研工作与实际需求相脱节,只有这样,才能选择出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完成条件的题目作为编研目标,编研成果才能服务于我们的工作。

2.编研内容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要立足于本单位工作实际,一方面认真研究成人教育档案的规律和特点,另一方面全面了解本校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实际现状、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等。在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既要突出成人教育综合管理方面的研究,又要兼顾诸如教学计划等专题性方面的研究;既要重视成人学历教育,又要重视成人非学历教育;既要研究成人面授教学工作,更要加强学生自学管理的研究;既要突出主管部门的领导作用,又要兼顾地方单位的作用;既要研究经济因素制约办学的方面,更要研究教学质量与科学管理在办学中的主导地位。

3.编研应关注学生信息。不仅要把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信息收集、归档,还要拓宽信息来源,多调查走访,搜集与学员有关的材料,力求全面真实反映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品行、能力等。

参考文献:

[1]于立华.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成人教育,2006年第1期总第228期.

[2]何郁群.成人教育学籍档案规范化管理浅谈,档案时空,2006年第6期.

[3]栗惠芳.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探讨,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6月第20卷第3期.

第8篇:教育信息化应用方案范文

档案人员继续教育是指以优化、拓宽、更新知识结构为目标而对在职档案人员进行的相关教育活动,它是全体在职档案管理人员不断调整知识结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新要求的手段。面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紧迫形势,大部分在职人员是不可能有时间和机会到高校进行系统学习的,而继续教育作为提高档案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对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形式下,地方档案局已越来越重视档案教育工作,将档案教育列为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的重点工作之一,为档案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支撑,促进了当地档案事业的发展,但同时县级市的档案继续教育活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档案工作人员的现状

虽然有些单位使用了计算机,部分也实现了网络化,大部分档案工作人员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但现有的档案工作人员尚且多沿用传统档案管理手段和方式,档案工作仍是劳动密集型的状态。他们档案信息化知识匮乏,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尚不能很好地胜任相关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的需要。而档案部门较之其他部门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处在相对边缘化的位置,一些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工作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缺乏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缺少学习的紧迫感和自我提高的意识。

二、档案继续教育活动的现状

各级档案部门在规划、协调继续教育方面尚有欠缺,因而档案继续教育机构管理体制分散,缺乏良好的协作机制,没有形成有效的档案继续教育体系,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上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规范性,尤其是现代化档案管理技术并没有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之中,致使档案人员缺乏对现代科技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知识技能的了解。同时,档案继续教育师资严重缺乏,缺少专门的教学培训知识和授课方法技巧,教育内容平乏,业务针对性较差,造成继续教育成效不高。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已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档案管理的领域,因此,新形势下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档案工作面临着从传统向现代信息化的重大转变,而如何加速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提高档案的利用水平,成为需要档案工作者不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要使档案继续教育跟得上时展的步伐,就要不断变革档案继续教育内容和方式,加速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一、健全档案继续教育保障体系

对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经费作出明确规定,使继续教育规范化。要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完善各种新设备,为档案人员的培训提供必需的物资、器材和场地。积极引入新方法和新手段,努力提高培训水平,保证继续教育的质量。尤其是档案信息化教育的开发建设,需要一定的经费教育作保障,各档案部门应予以积极配合,保证教学质量标准。

二、保证继续教育制度化、全员化

所有在职档案工作人员都要定期参加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并要将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列入考绩、评审的范围。把继续教育与资格证书制度结合起来,对档案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学时、发证、考核等程序作出严格的规定,并将参加教育培训的档案人员情况作为从业资格认定、考核、评聘和晋升的重要依据,调动档案人员的积极性,激励他们的自我提高能力,自主创新地学习相关档案信息知识,保证档案工作人员继续教育的有效开展。 三、加快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尤其是信息素质教育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档案工作的内容和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既给档案职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尤其是档案工作者的信息素质方面面临着空前的挑战。而档案继续教育活动在培养档案工作者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的同时,还需要培养他们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扎实的档案学理论知识,尤其是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以适应档案信息化的需要。要培养他们新的思维模式,变机械化思维为信息化思维,突出信息能力的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四、建立档案工作人员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

要因材施教,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灵活开展各种形式、多个层次的档案管理继续教育活动。根据档案人员各自的特点,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进行有层次的、有针对性的短期在职培训,建立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培训体系,使他们掌握基本的信息知识和一定的信息技能。同时树立起终身学习观念,先训后用、再训再用,对档案人员进行反复培训,监督和促进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终身教育制度。

五、加强与高校档案专业的联系

加强与各大高校档案管理专业的联系和互助,是提高档案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以充分利用各大高校的师资力量,优化档案继续教育的学习环境,促使培训人员积极与高校老师进行交流、沟通,带动其学习氛围,从而强化教育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

各地方档案局要大力宣传、引导广大档案系统的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档案继续教育中来,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工作环境,促进档案教育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傅荣校.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管理中技术革命进程的动态审视.浙江大学出版社

[2]许正兴.档案自学考试与岗位培训相互认证的探索与实践.上海市档案局

第9篇:教育信息化应用方案范文

【关键词】信息时代;档案学;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3-0011-1.5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档案一直被人们认为一种记录历史的资料,似乎跟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关系不大。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档案的载体、管理方式、开发利用等方面都翻开了新的一面。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尤其是伴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人心,各个学科之间竞争日益严峻,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组织和服务方面人才的培养,都提出了全新要求。在这种形势下,档案学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必须正视挑战、充分利用机遇以探索今后档案学高等教育发展策略,使之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在学科丛林中绽放希望之花。

一、我国档案学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

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各行各业都处于数字化信息社会的环境中,他们对既有档案专业基础知识,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人才求贤若渴。

首先,作为社会信息系统的档案部门,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迈进是必然的,在其数字档案馆建设、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都迫切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含量高的档案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将现代信息技术和档案学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强,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各级档案部门的在职人员也需要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再教育,开展各种各样的岗位培训和在职教育。其次,档案载体越来越呈现多样化。光盘档案、磁介质档案等形式的广泛使用,过去传统的纸质档案必然朝向电子、数字、虚拟档案的方向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新型档案管理的高新技术问题研究与教育成为必然,如围绕档案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的办公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设备维护技术等发展档案学教育。第三,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档案门类将更加纷繁复杂,数量也急速增加,档案工作将渗透到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迫切需要档案管理的先进技术手段,以提高各类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我国档案学教育面临的尴尬处境

社会各行各业对档案人才的大量需求,是我国档案学教育的重大发展机遇,但是,受众多现实问题的困扰,我国档案学教育还面临着诸多困境。

第一,档案学本科教育的招生规模不容乐观。从全国范围来看,“十一五”期间开办档案学本科专业的院校总数并无明显增长,学科点建设处于稳定发展时期,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档案学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在于档案学专业一直都不是人们所认为的“热门”专业,相应的许多家长和学生对档案学专业了解较少,在报考时一般都不会选择本专业,造成档案学专业的学生多数是被调剂的。第二,课程设置及结构体系不完善。档案学最初是从历史学、图书馆学等学科发展而来,受这些传统学科的影响,学科思维比较单一,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小我”观念和“管家”观念比较严重。在课程结构的设计上比较重视传统的收集、整理、鉴定、利用等档案基础知识的学习。如前述,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需要具有信息处理技能的人才,而我们的课程设置中对信息管理和信息处理技能方面的课程设置占总课程的比例很小。像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均可以纳入档案学课程体系。第三,实践教学环节在所有教学环节中占有比例不高。档案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现代社会,许多单位招聘均要求实践能力强的毕业生。我国档案学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不受重视,导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紧密,使得大多数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在进入单位后,不能顺利的适应岗位需求。长此以往,单位对档案学专业的学生不免产生偏见,认为其基础不过关,档案学教育并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

三、信息时代档案学专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依据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设置。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档案学专业要适应社会需求,在保持学科特色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不同阶段设置相应的培养目标。本科生阶段,注重学生对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的把握,解决学生就业时的基本需求问题。在课程设置上,应加强实践课程,将专业实习等实践项目作为必修项目,并且有相应的实习时间规定,不能让学生形成实践无关紧要的思想意识。同时,重视信息技能的培训,将相关信息技术列入必修课程,同时将一些更精深的信息技能课程列入选修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发展需要。研究生阶段,注重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提升,强调掌握档案专业基础知识,更须具备与档案专业相关的信息学科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素质,将学生培养成信息领域的领导者。在课程设置上,应将信息学一级学科基础性的、通用性的课程规定为核心课程,更重要的是将研究方法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让学生掌握如何科学的运用研究方法开展独立研究。

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当前,许多专业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是一个重要课题,档案学专业作为应用文科和管理学科,其实践教学改革任务就显得尤为紧迫。针对信息化社会对档案学专业学生的能力需求,应该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

首先,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科认同感。在档案学专业学生入校后,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档案意识教育,如带领学生参观档案馆、档案室等,使其初步了解和接触自己所学的专业,培养学习兴趣。同时经常邀请档案专业名师来学校进行档案职业相关系列讲座,不断强化学生的学科认同感,从而在就业时学生才会有强烈的职业归属感。其次,加强业务技能训练,开展社会实践锻炼。档案学专业需要通过实行课程实习、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档案管理业务技能水平。业务技能训练主要还是围绕专业领域,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展开的,然而,学生还必须拥有更为广阔的锻炼空间,这就需要启动社会实践锻炼体系。

把握社会发展方向,构建信息化课程模块。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对档案学专业的更高要求,档案学科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也必须对现代信息理论与信息技术进行吸收与融合。教育部在1998年就对档案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具体要求,档案高等教育要“培养具备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知识与文化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机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信息管理工作及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档案学高级专门人才”。这也说明,构建档案学专业信息化课程模块既是信息社会发展方向的必然趋势,也是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步骤,更是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必经之路,是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理性选择。

综上所述,我国档案学教育,既要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档案学专业人才素质需求的变化,又要适应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内在发展规律的要求,应该以学习型为前提,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以管理型为基础,有序协调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以创新型为导向,推动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综合型为目标,有整体意识,将学习能力、管理理论、信息技能与创新精神相结合,使得档案学专业学生成为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余珊珊.关于我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2011(10).

[2]陈素军.从就业角度谈档案学专业教育改革[J].兰台世,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