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超市经营方案范文

社区超市经营方案精选(九篇)

社区超市经营方案

第1篇:社区超市经营方案范文

为加强市场监管和价格应急管理工作,健全价格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效果,维护价格秩序,稳定市场价格,特制定如下预案。

一、工作目标

有效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保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保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定。

二、组织领导及机构设置

区物价局成立全区市场价格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区局李峰局长为领导小组组长,党组书记池庆箐、分管局长王亦农为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办公室设在物价检查所。

区各街道办事处物价服务站、社区物价监督站应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各工作小组根据区物价局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工作预案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进行工作,有关工作应及时向区物价局领导小组报告。

三、实施原则

(一)常备不懈、快速反应。高度重视市场价格监管工作,做好应对价格异常波动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和工作准备,未雨绸缪,常备不懈,有效应对市场价格波动。

(二)依法规范、综合监管。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要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办事,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做到疏导与查堵相结合、事前防范与事后惩戒相结合。

(三)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区各街道办事处物价服务站要注重内部分工协作,加强与社区价格监督站的联合,注重联合各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四、工作措施

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要注重加强日常监管和价格异常波动时期的市场监管。

(一)规范明码标价。加强市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价格秩序,要以规范明码标价为切入点,努力规范市场价格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价格秩序和消费环境。

(二)注重市场调研。对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商品要加强监测和调研,掌握商品的购销、库存和价格变化动态,加强对市场价格走势的分析和判断,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准确性。

(三)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经营者价格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努力强化经营者价格自律;积极有利于稳定市场价格水平有利于稳定居民消费预期的新闻消息,把握好舆论方向。

(四)有重点的强化监管。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波动和上涨,给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生活影响极大,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对居民生活必需品要列出品种重点加强监管,找准工作着力点。

(五)政策提醒经常化。区物价局、基层物价站通过召开政策提醒会、下发政策提醒函等方式对相关生产、经营行业进行政策提醒,提高企业价格法制观念,加强价格自律、诚信经营,尤其应加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的政策提醒工作。

(六)定点定员责任制。各街道办事处物价服务站、社区物价监督站对责任区域内大型商场、超市、农贸市场要划分责任区域实行定点定人监管,明确监管人责任。

(七)严查价格违法行为。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工作,对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价格违法行为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社会影响大的案件要依法从严查处从重打击。

五、工作安排

区物价局各有关部门及基层物价站要加大市场监管巡查力度,分工负责、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1、区物价检查所:辖区农贸市场;

2、区价格认证中心:辖区各大超市。

3、环城街道办事处物价服务站、社区物价监督站:堤北农贸市场、王场农贸市场、二三农贸市场、农工商超市、百大超市祥和店、祥和苏果超市;

4、丰财街道办事处物价服务站、社区物价监督站:杨庄农贸市场、二七农贸市场、下淀农贸市场、煤机超市、糖烟酒公司超市;

5、琵琶街道办事处物价服务站、社区物价监督站:孟家沟农贸市场;

6、牌楼街道办事处物价服务站、社区物价监督站:马场湖农贸市场;

7、铜沛街道办事处物价服务站、社区物价监督站:合群桥农贸市场;

8、黄楼街道办事处物价服务站、社区物价监督站:坝子街苏果、家乐福超市、金鹰、金地及彭城一号

区各街道办事处物价服务站、社区物价监督站每周三上午将巡查情况以传真或电子邮件的方式报送区物价局。

六、工作要求

(一)区各街道办事处物价服务站、社区物价监督站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市场价格监管工作,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抓好政策落实。

(二)区各街道办事处物价服务站应与社区物价监督站紧密结合,合理交叉配置人员,发挥各自的长处。要充分发挥物价监督站人员多、分布广、经验多的优势,多巡查、多宣传,以便更快、更多的掌握市场信息。

第2篇:社区超市经营方案范文

一、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不断加大科学投入,现代流通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稳步推进。近年来,我社根据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部署要求,通过科学论证、统筹规划、多方筹集资金,先后建成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的东冢、邢家、仓街、渔尔堡、于家郜等5处高标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今年,在搞好社区服务中心经营服务配套建设的基础上,展开了流河、下营等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总投资360万元,总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的流河社区服务中心已于3月份建成并开业运营;总投资960万元,占地面积9860平方米,建筑面积8610平方米的下营社区服务中心的一期工程沿街经营服务综合楼项目,已于5月份落成试营业;二期工程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日用品超市和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的500吨海产品冷藏库等配套建设项目正在筹建中。该项目被省供销社确定为“2013年新型农村社区经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单位”。并获得省供销社、财政厅“2013年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专项资金30万元。社区服务中心建成运营后,给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方便,已成为供销社为农服务的新切入点,在我市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带动、推进作用。

(二)日用品流通网络逐步形成。以兴合供销超市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日用品流通网络,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壮大,已拥有东冢、邢家、仓街、于家郜、渔尔堡、流河等直营超市6处,大型连锁超市8处,加盟超市逐年增加,服务辐射范围遍布全市城乡,全系统日用品超市年实现销售收入达3亿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今年,在逐步规范完善兴合供销超市公司管理运营的基础上,实施了流河、下营社区服务中心直营超市建设。流河社区服务中心超市已于3月份建成并开业试运营,自开业以来,日均营业额达到了1.6万元;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下营社区服务中心超市现正在筹建中。另有所属市供销商场有限公司,为扩大经营规模,增强竞争优势,与香港爱客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其原有营业设施进行新建改造爱客商务大厦。一期工程由原供销商场改造建设的爱客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于6月份停业开工改造,整个改造建设工程正在施工中,计划元旦前试运营。整个改造建设项目完成后将为市民提供集时尚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一站式消费中心。大型日用品超市的建成将进一步促进全系统日用品供应网络的完善和强化,逐步形成上下贯通、覆盖城乡的日用品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

(三)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近年来,我们立足传统种植优势,注重加强了棉花产业体系建设。在棉花生产过程中,积极探索和推行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大力实施了棉花经营服务网络建设,棉花产业服务体系得到了长足发展。今年,为积极探索和推进棉花产业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棉花产业的机械化服务水平,做强做大棉花产业,我们根据省及市供销社的部署要求,在借鉴新疆机采棉经验的基础上,与植棉大户联合在我市镇社区落实棉田面积1400亩,建立了省供销社、市政府“棉花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园区”。并按照市社制定的《机采棉管理技术方案》要求,从良种供应、机械播种、配方施肥、农药喷洒、机械采摘等环节逐步开展了机采棉试验示范园区建设。10月27日,市政府在召开了全市机采棉机收现场观摩会,总结推广了该项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为搞好机采棉试验示范,开展系列化服务,我社与省及市供销社合作,投资50多万元,利用原棉花科技园及良种棉加工厂设施,改造建设了机采棉良种繁育推广技术中心,整个改造建设项目已于6月底建成完工,现已投入使用。该中心主要设有新品种研发、良种繁育供应、种棉加工、样品展示、技术培训、科技推广、信息服务等服务项目,今年落实的6000亩棉花良种繁育基地现已进入良种棉的加工、收储、包装、销售阶段,预计可繁育销售棉花良种70万斤。产品不仅覆盖周边县市沿海棉花主产区,还远销新疆、陕西、江西、江苏、四川等十三个省市,深受客户和棉农朋友普遍好评。其次,我们还利用其资金和网络优势,向农民供应玉米良种达90万斤,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增效。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的日趋完善,将为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组织支持。

(四)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延伸。以久源农资公司为龙头的农资经营服务网络,经营业务不断扩大,经营网点逐年增加,已初步形成了市、乡、村三级农资供应网络体系。今年,在规范已有经营网点的基础上,按照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的2013年供销合作社新建、提升农村经营服务网点50处的任务目标,通过发动基层社参入,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大力加强了网络建设。目前,全系统农资经营网点已达180处,供应农资5万余吨,扩大了市场覆盖率和入户直供率。同时,我们还积极与农业部门合作,借助市农业局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站的设施、技术,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五)合作经济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我们借助自身优势,通过产业发展、政策引导、舆论宣传等多种方式,积极新建和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组建成立了棉花、玉米、食用菌、大姜等专业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为纽带,带动农民扩大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经营,为创建农业品牌、扩大农超对接、增加农民收入开拓了新路子。以市供销联社控股公司(市东方种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组建成立的市农丰棉花专业合作社,现已发展入社社员213户,今年棉花种植面积达到了60000多亩,带动棉农实现增产增收1600万元。同时,为推进棉花产业体系建设,通过广泛整合社会力量,在培育壮大农丰棉花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棉花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探索开展了大田作物托管服务,取得了初步成效。该专业社现拥有气吸式覆膜播种机等专业机械32台(套),入社社员已达20户,托管面积3000亩。至目前,已组建和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11个,合作经济服务体系建设正在逐步地不断发展壮大。

二、抓稳定,保障了企业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在维护稳定工作中,我社注重从抓源头、抓苗头入手,认真落实了维护稳定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全系统杜绝了群体性、重大事件。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按照班子成员及科室分工包靠企业,把维护稳定作为包靠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对所包企业排查的不稳定因素,包靠领导直接督办,一抓到底。二是重点加强了涉军人员稳控工作。进一步完善涉军人员档案。对重点人物按照要求严格落实“五包”责任制,发现苗头,及时做好思想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了涉军人员串联、上访事件。三是认真落实了《条例》,加强了查处力度,确保了稳定局面。全系统共查办案件29件(起),所有案件事事有结果,件件有着落。群众上访、案件比去年有了较大幅度下降,为企业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大力加强了安全生产和安全统筹工作

今年以来,我们始终把安全生产和安全统筹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和领导同志重要批示,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全面落实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组织开展了以“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配合公安、安监等部门连续多次对系统内烟花爆竹经营、超市、宾馆、棉花加工等重点单位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全面摸清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通过完善制度、落实责任、认真整改,有效杜绝了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大力加强了安全统筹工作,全系统完成统筹统保任务55.2万元,其中:车辆统筹费49万元、财产统筹费6.2万元,圆满完成了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指标任务。

第3篇:社区超市经营方案范文

一、总体情况

(一)坚持深化改革不动摇,改革试点工作开局良好。深化供销社改革,既是中央及各级政府对供销社的要求,更是供销社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在这轮深化改革中,我们超前准备,精心筹划,为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争取了主动。2013年11月全国总社深化改革工作座谈会召开后,我们即在认真总结近年来改革发展工作基础上,与各相关区委、区政府和供销社反复沟通研究,确定了各区供销社改革重点。全国总社召开综合改革试点动员部署会后,我们立即召开了全市供销社系统加快改革发展工作推进会,确定了市社系统改革总体目标。我们按照中央“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要求和全国总社“积极稳妥开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的精神,以“改造自我、服务城乡”为统领,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具体要求,确定了大力推进“镇村发展与服务一体化、系统联合合作多元化、为农(民)服务规模化、城乡流通现代化”建设的改革总目标,制定了《供销社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科学发展实施方案》,并分解为2014年--2015年完成的13项具体任务。各区供销社根据市供销社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任务项目化、责任部门化、进度节点化、推进网格化”的要求,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试点工作具体方案,进一步细化目标,分解任务。市供销社派出推进改革工作组,与各区供销社共同研究工作思路和落实措施,全系统上下紧盯目标任务,抓住关键节点,明确路线图、进度表、责任人,并采取有力措施,逐项工作、逐个节点抓好落实,高标准地落实改革举措,完成改革任务,深化改革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坚持加快发展不松劲,全系统经济保持健康稳定运行。改革既是今年的重点任务,也是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矛盾与问题、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举措,我们坚定不移推进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添活力、增效益。开年以来,全系统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坚持加快改革和加快发展并举,制定了2014年全系统主要经济目标,以工作大纲的形式分解落实到各有关区社和企业,签到目标责任状,强化考核。1-11月份,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775.69亿元,同比增长29.77 %,完成年度目标的103.43%;其中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61.68亿元,同比增长29.32%,完成年度目标的  102.62%;实现农副产品收购额210.89亿元,同比增长25.17 %,完成年度目标的105.44 %;实现连锁企业销售额155.05亿元,同比增长24.6%,完成了年度目标的100.03%;实现农副产品市场交易额252.33亿元,同比增长25.17%,完成年度目标的100.93%。

(三)坚持狠抓自身建设不懈怠,积极营造良好的改革发展环境。一是认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市供销社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对“青奥”安全管理要求,开展迎“青奥”安全生产200天专项整治行动,狠抓安全生产,实行市社机关、企业、具体区域三级安全生产网络化监管体系,通过“四定”,即定人员、定区域、定责任、定指标、逐一落实到三级体系中,形成全覆盖、无缝隙的安全生产责任网络化管理体系。供销社领导班子成员带头,组成9个督查小组入驻企业,深入一线跟踪督促,做到了靠前指挥、事前预防。通过“青奥”期间的安全生产整治专项行动,供销社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即安全生产工作标准化,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取得不少成效;二是开展“大干一百天,环境大扫除”专项整治行动。从机关到各直属企业、参股企业直至企业基层门店,三级联动,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一处空白。向市社直属企业、参股企业和改制企业,发放门前三包宣传单500多份,清理垃圾722.5吨,拆除破旧广告牌、破旧雨棚、违建1530平方米,粉刷墙面6000平方米,平整地面11550平方米,种植草坪6720平方米,合计投资203万元。三是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制定了《市供销社机关参加2014年全市机关作风建设评议工作实施方案》,开展 “四解四促”、“三个服务”、“万名党员帮万家”等活动,制定和实施好《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2014年为人民办实事项目》、《南京市供销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批联动工作方案》、《南京市供销社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实施细则》等。

二、主要举措及工作成效

(一)以典型示范为引领,在建立健全基层组织体系上取得新成效。

服务“三农”是供销社的立社之本,基础组织体系是供销社的活力源泉。我们始终坚持以“三社”建设为抓手,坚持扩大覆盖与提升质量并重,恢复重建与创新发展并举,不断完善基础组织体系。今年以来,着眼密切与农民利益上的联结,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理念,激发为农服务活力,不断创新组织体系、服务模式、经营机制。按照“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充实功能、规范管理”的总体要求,突出抓好基层社重组改造工作,在激发活力上狠下功夫。在全系统继续开展为农服务“四·十示范工程”典型培育活动,即:“为农服务社十大标兵社”、“专业合作社十大典型社”、“基层中心社十强社”和“供销社系统十大骨干企业”。目前,已创建3家为农服务社标兵社,4家专业合作社典型社;已培育2家基层社十强社,1家骨干企业。这些示范社企的带动引领作用逐步显现。1-11月全系统新建和提档升级为农服务社71个,超额完成全年目标;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6个,超额完成全年目标;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20个,完成年度目标的100%。截至目前,全系统领办、参办、协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达346家,入社成员37012人,带动农户113479户,培育出了南京桥州蔬菜、高淳区青松水产、六合区大圣水芹等一批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专业合作社,这些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在组织农民规范化生产,增产增收,保障城乡居民需求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以服务城乡为宗旨,在探索为农(民)服务模式上取得新突破

积极发展新型为农服务载体。以系统化、信息化、公司化为抓手,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主导作用,依托镇、村两级组织力量,按照“供销社搭台、镇村共建”的思路,全面融入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建设现代化的农村商贸流通网络。选择溧水区进行试点,在陈卞村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了占地5.2亩、建筑面积1300平米的集生产、生活、文化、社区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为民服务中心,年底前再开工建设两个中心村为民服务中心、一个中心镇综合商贸体。在此基础上用信息链、物流链贯穿区、镇、村三级并形成网络,逐步实现区有信息集成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每个中心镇有一个5000平米的综合商贸体和信息呼叫中心、每个中心村有一个1000平米以上的新型为农服务中心和信息采集点,构建起信息化程度高、综合配套完善、便捷优质高效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

积极推进为农服务规模化建设。按照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要求,由六合区供销社牵头,联合社会力量,组建农机具、农业植保等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对大田作物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的托管服务,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按照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要求,发挥供销社牵头组建的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资源优势,在江宁区试点,积极推动基层供销社、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三社合一”的深度融合,确保管理科学、运营规范、监管有力、风险可控;按照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要求,整合系统专业合作社、农合联、农合会等资源,大力组建由基层供销社牵头领办的、跨区域、跨行业的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实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并突出基层供销社在联合合作中的主导作用。目前,已在六合区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一个,购置各类农业机械设备60台套,入社社员106人,全面托管大田1350亩,半托管式服务面积10000亩;成立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一个,吸纳9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395人,购置农机植保设备126台套,全托管大田7813亩,服务大田面积28000亩;今年截止8月底,全市新建各类专业合作联合社11家,另有9家正在筹备之中,确保年底前完成;江宁区资金互助合作社“三社合一”工作已完成实施方案的拟制,目前正报市有关部门审核。

积极开展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着力培养一批农民增收致富带头人。全年组织2期共计200名农产品经纪人参加农产品经纪人中级培训并取得了执业证书,近年来,先后有2名农民经纪人荣获“全国百强农产品经纪人”称号,7人荣获“江苏省百佳农产品经纪人”称号。通过举办农产品经纪人培训,进一步加快了我市农产品生产营销队伍健康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经纪人素质,为规范农产品经营行为,搞活农产品流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市供销社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授予为“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工作先进单位”。

(三)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在发展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上呈现新亮点

拓展销售渠道,搭建淘宝网“特色中国·南京馆”。通过市社入股的形式,将高淳区社建成的淘宝网“特色中国·高淳馆”升级为“南京馆”,联合全市供销社系统共同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目前淘宝网“高淳馆”升级为“南京馆”的各项前期工作已完成。电商平台已链接72个专业合作社和企业,8个农产品生产基地,参与农户321户,社员1420人,运营10个月以来集聚网销商户337家,累计完成网上交易额1.6亿。

对接“智慧社区”,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终端。以市社宁供农业产业发展集团为主体,依托已建成的40余家实体门店和冷链物流中心,充分发挥公司物联网技术优势和系统产销对接优势,对接政府“智慧社区”项目,2014年在建邺区200余个社区工作站开始布设具有社区服务、农产品销售等功能的电子商务终端,实现鲜活农产品由生产基地直销居民,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现代农产品营销体系。

第4篇:社区超市经营方案范文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部署、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通知》规定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和组织下,采取有力的打击措施、严格的监管手段和有效的执法监督,及时发现、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坚决整顿治理、关闭取缔非法违法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建设单位,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加快形成严格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坚决遏制和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

二、重点范围、时间要求和重点内容

重点范围:突出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压力管道等行业和领域,以及各区县、各有关部门明确的有关重点行业和领域。

时间要求:从8月1日至10月31日,集中3个月的时间深入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重点内容:各区县和各有关部门要重点打击共性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以及具有行业和领域特点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一)共性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1.无证、证照不全或过期从事生产经营建设的;

2.关闭取缔后又擅自生产经营建设的;

3.停产整顿、整合技改未经验收擅自组织生产的和违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的;

4.瞒报事故的,以及重大隐患隐瞒不报或不按规定期限予以整治的;

5.未依法进行安全培训、没有取得相应资格证或无证上岗的;

6.拒不执行安全监管监察指令、抗拒安全执法的;

7.未依法严格追究事故责任,以及责任追究不落实的;

8.其他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二)具有行业和领域特点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1.危险化学品

(1)无证生产、经营或超许可范围生产经营的;

(2)非法违法运输危险化学品的;

(3)未试生产备案就投入试生产运行的,未经正规设计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

2.非煤矿山

(1)非法盗采、超层越界开采矿产资源的;

(2)露天矿山实行“伞檐”开采、“一面坡”开采的,地下矿山未实现机械通风的,违规排放尾矿的;

(3)未依法履行有关审批程序,擅自勘探、建设和生产的,以及假借整合技改之名逃避关闭、擅自开采矿产资源的。

3.交通运输

(1)驾驶人酒后驾车、超载、超速行驶、不按规定让行、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的,以及无驾驶证、驾驶证与所驾车型不符、无从业资格证驾驶运输车辆的;

(2)客运车辆夜间途经达不到夜间安全通行条件的三级及以下山区公路或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的;

(3)非营运车辆(船舶)违法载人的。

4.建筑施工

(1)建设工程项目未经主管部门审批,不履行建设管理程序,非法从事建筑活动的;

(2)建设单位任意肢解工程,随意压缩合理工期,干涉施工单位项目管理的;

(3)施工单位超越资质范围承包、违法分包、转包工程,违规托管、代管、挂靠的,以及施工企业无相关资质证书和安全生产许可证,非法从事建筑活动的。

5.烟花爆竹

(1)无证生产、经营或超许可范围生产经营的;

(2)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存在“三超一改”(超定员、超药量、超范围、擅自改变工房用途)的;

(3)非法使用氯酸钾的,违法生产、经营礼花弹的。

6.民用爆炸物品

(1)非法生产、销售、运输、储存、使用民用爆炸物品的;

(2)存在“四超”(超时、超产、超员、超量)和“三违法”(违法建设、违法生产、违法经营)行为的。

7.冶金

(1)违反冶金行业煤气安全管理法规标准进行交叉作业和检修作业的;

(2)未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自救互救教育培训的,以及未为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和气体检测监控仪器的;

(3)有限空间作业严重威胁人身安全的。

8.压力管道

(1)未申办备案手续的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设计压力管道的;

(2)未申办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的安装单位安装压力管道的;

(3)新建、改建、扩建压力管道未经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合格而擅自投入运行的;

(4)使用单位未办理压力管道登记,并未按照有关规定对压力管道进行定期检验的;

(5)超出资格证书允许范围从事压力管道焊接等工作的。

三、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此次专项行动市政府成立市集中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由市安委会主任、副市长王治平同志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志铭任副组长,市安全监管局、公安、工商、国资委、经信委、建交委、市容园林委、市农委、海事局、交港局、质监局、国土资源管理局、市政公路管理局、地矿局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安委会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区县、各部门都要成立本地区、本部门的集中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领导机构,做到条块结合、分兵把口,各负其责,认真组织开展行动。

危险化学品方面:由市安监局、市国资委、市质监局、市公安局负责,市安监局为牵头单位;

非煤矿山方面:由市安监局、市国土和房管局、市地矿局、市公安局负责,市安监局为牵头单位;

道路交通运输方面:由市交通和港口局、市公安局、市政公路局按照各自职责分别负责;

水上交通方面:由海事局、市农委、市公安局按照各自职责分别负责;

建筑施工方面:由市建交委、市市容委按照各自职责分别负责;

烟花爆竹方面:由市安监局、市公安局、市供销社负责,市安监局为牵头单位;

民爆器材方面:由市国防科工委、市公安局负责,市国防科工委为牵头单位;

冶金有色方面:由市国资委、市安监局、市经信委负责,市国资委为牵头单位;

压力管道方面:由市质监局、市公安局负责,市质监局为牵头单位。

对没有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生产经营单位由工商局牵头,会同相关职责部门开展打击行动。

四、方法步骤

(一)明确打击重点,制定实施方案。各区县、各有关部门要结合今年以来开展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四类设备、四类伤害”专项整治工作中查出的突出问题,在对今年以来发生事故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找准主攻方向,明确打击的重点内容,针对可能导致事故的严重非法违法行为、影响恶劣的典型非法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的顽固非法违法行为,制定本地区、本行业(领域)的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8月30日以前,各区县、各有关部门制定的专项行动方案报市安委会办公室。

(二)实施联合执法,依法严厉打击。市安委会办公室将组织安全监管、公安、工商、国资委、经信委、建交委、质监局、交港局等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执法行动;对涉及重大或典型非法违法行为,要与司法机关共同严厉打击。专项行动要注重做到“四个一律”: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经济处罚;对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三)严格规定标准,加强督导检查。各区县、各有关部门要把加强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作为深入推进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的关键环节,严格掌握标准,防止流于形式,要及时发现和解决有关地区工作不深入、打击不严厉、治理不彻底的突出问题。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和各区县政府要层层组织检查,通过采取突击检查、重点抽查、跟踪检查等多种方式,增强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专项行动结束后,市安委会将对重点地区组织开展综合督查;11月10日以前,各区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的情况报送市安委会办公室,市安委会办公室将其情况汇总后报告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区县、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专项行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把开展专项行动作为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的有力措施,结合本区县、本部门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工作重点、步骤、要求和保障措施。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及时研究解决专项行动中的焦点和难点问题,坚持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为重点,强化打击治理措施。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严格责任分工,周密部署、措施果断,强力推进、打击到位。

(二)抓住重点,严厉打击。各区县、各部门要深入分析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对事故频发、隐患突出、非法违法行为突出的地区、行业和单位,要抓住关键环节,实施精确打击、重点打击、有效打击,该停产整顿的要坚决停产整顿,该关闭的要坚决关闭,该取缔的要坚决取缔,以强有力的措施查处取缔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单位。对拒不执行安全监管指令的企业,要依法从重处罚,真正打在痛处,治住要害。要坚决打击和铲除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保护伞”,以及安全生产领域的黑恶势力,坚决查处领导和参与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组织者及骨干,坚决查处包庇、纵容、支持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政府工作人员,坚决查处因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导致事故的责任人。构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5篇:社区超市经营方案范文

1商业地产项目分类

商业地产(Commercialrealestate)是指作为商业用途或者具备商业功能的地产,常被简单的理解为商场、商铺、MALL、步行街之类的购物中心,以区别于以居住功能为主的住宅房地产、以工业生产功能为主的工业地产等。广义商业地产依托的是一个泛商业的概念,包含:商业街、商场、MALL、写字楼、酒店、公园、零售业等;狭义商业地产是专用于商业服务也即经营用途的物业形式,主要经营内容有零售、餐饮、娱乐、健身、休闲等,他们在开发模式、融资模式、经营模式以及功能用途等方面都有别于住宅、公寓、写字楼等物业类型。以办公为主要用途的地产,属商业地产范畴,也可以单列。商业地产项目的分类。①按使用功能类,分为商业、服务业的物业项目,国内常见有:步行街、MALL、购物中心、底商、专业性市场。②按地域性分类,城市中存在单个或多个商业中心、商圈的情况,如:北京有燕莎、朝外、CBD、建国门、王府井、亚奥、北三环、西单、阜成门等多个分散的商业中心,商业分布呈现多极化现象;武汉、南京等国内诸多大中城市中虽有不同的商业中心,但均有商业密集度极大的首屈一指的核心商业区,如南京新街口。③按服务对象和辐射范围分类。有区域商业中心、城市核心商业中心、次中心、邻里中心、小区配套商业等。实际上有很多地产形式,是融合了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工业地产、旅游地产等的复合地产,界限不一定划分的那么明确,比如酒店,可以划为商业地产,也可以划为旅游地产。

2商业用地的价值研判与发展定位

价值链构造包括产品纵向价值链和企业内部价值链。针对一个商业地产项目,首要的是构造产品纵向价值链,把参与商业物业开发和运营的各方利益有机地联结起来。着眼于长期发展的企业为适应商业地产的开发和经营,也采取组织措施构建企业内部价值链。价值判别结论决定项目的客户定位、建筑定位、形象定位和价格定位。⑴定地址。选址非常重要,能在成熟的商业区域为首选,也可以选址在有升值潜力的新区或郊区。如:万达在宁波的项目,综合面积45万平方米,商业面积25万平方米,这个项目在新区。万达选址的理由是旁边有行政中心,工商、税务、保险、银行都搬过去;附近规划有大的居住区,大约10平方公里,现在这个地块正在大规模开始建设,而且地价、房价比较贵,平均房价6000元左右,将来消费层次高。在这做购物中心开始可能人流量不大,但将来升值潜力大。商场上有两句名言"一步差三成"、"隔街死"。所以商业选址绝非拍脑袋心血来潮,一定要反复研讨,一定要看政府长期规划多方面综合评估。⑵定客户。目标客户要选好。如社区商铺主要用作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用品销售和生活服务设施等。零售型社区商铺的商业形态为:便利店、中小型超市、药店、小卖部、书报厅,及少量服装店等;服务型社区商铺的商业形态主要为:餐厅、健身设施、美容美发店、银行、干洗店、彩扩店、花店、咖啡店、酒吧、房屋中介公司、装饰公司、幼儿园等。可以看出,社区商铺大多数投资小,容易出租、转让,属于商铺投资中的"小盘活跃股"。其中,服务型社区商铺的客户已经逐渐在改变租用商铺的方式,原因一方面,过去的财力不足,只能租用商铺,但现在具备了投资购买商铺的实力;另一方面,这些经营商不得不面对商铺房东一再涨租金的现实,所以会转而选择购买商铺。所以,服务型社区商铺会逐渐成为商铺销售市场的重要品种。⑶定规模。商业地产有两个最核心的指标,一是业主的平方米租金收入,二是经营者的平方米销售收入。根据经验来看,在中国做购物中心,无论多大的城市,一个购物中心面积最好是10万平方米左右,最大面积也不要超过20万平方米,否则增加的都是无效益或低效益面积。但对零售型社区商铺来说,规模有大有小,其中便利店、中小型超市的社区商铺规模较大,面积大的约1000平方米,小的约100平方米,药店一般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小卖部面积甚至仅7-8平方米,书报厅面积可能更小,一般的社区很少有服装店,即使有面积也通常20-30平方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型社区商铺规模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如餐厅的规模越来越大,大型专业美容美发院成为大型社区的重要配套,健身设施从无到有,并不断有知名品牌健身机构进入市场,包括幼儿园在内的其他服务设施都对商铺的规模有较高要求,1000平方米左右的商铺也具有良好的市场空间。

3.商业地产项目的营销策划

⑴商业地产项目运营模式与融资策划。商业地产项目运营模式受规模影响,规模不同则运营模式也不同。商业房地产项目一般选择只租不售。做商业地产是长期投资,不是做住宅销售。这种性质决定需要较长的市场培育期,来获得长期稳定的现金流,不能搞短平快,不能简单以实现短期现金流平衡为目的。①大商业地产项目运营模式。对于规模庞大的商业房地产,其经营多采用开发商整体开发,主要以收取租金为投资回报形式的模式。商业地产项目可以打包上市,形成商业房地产金融。②较小商业地产项目运营模式。大多数项目依然采取租金回收的方式,但国内目前很多商业房地产中住宅、公寓、写字楼等项目的底层和各类商业街、商品市场则采用商铺出售,零散经营的模式,这个模式存在后期经营管理的很大问题,需要谨慎。③商业地产融资。商业地产开发和运营的突出特征是需要巨资投入(初始投资和总投资),筹措足够的资金是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赢得投资人(银行、基金、信托机构、独立投资人、投资公司、开发商等)的青睐和认可,必须制定系统、科学、完善、可实施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描绘完整可信的投资收益"路线图"。根据融资方案,企业应通过招商寻找潜在投资人、建立融资渠道,并评价融资方案的成本与收益,选择最合适的方案。例如:从银行贷款和投资人出资入股两种方案中,银行虽不分配利润、不干涉经营管理,但要贷款利息;后者不要利息但要参与分配利润,介入公司经营管理,究竟如何选择,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⑵产品策划。商业建筑一般由主要营业空间、附属营业空间、配套空间和共享空间构成。商业项目的产品形式一般有写字楼、酒店、商铺和大型综合体,面积大的在1万平方米以上整层或整栋,中等约在1000平方米以上,小的约100平方米,甚至仅7-8平方米或更小。商业项目的产品策划需要根据商业用地的价值研判与发展定位,以及商业地产项目运营模式与融资情况决定。社区商铺的主要形式为铺面形式,投资回收方式包括出租和出售两种,从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出售方式越来越吸引市场的关注,而且社区商铺的买家将逐渐从散户时代向商业投资机构转化。住宅底商的主要类型多数是铺面形式,少数是铺位形式。有些开发商在进行住宅底商设计时,为了使其标新立异,在住宅底商有限的空间里进行了超越通常意义的底商产品开发,开发成为规模较大的步行街,或别的形式,这些市场意义的产品创新,使住宅底商的概念复杂化了。这要求开发商从更加专业的角度进行规划设计、定位等,否则,用普通底商的思维,去开发步行街、百货商场或其他商业房地产产品形式,会加大项目的风险。

⑶招商策划。招商是商业地产永恒的主题,也是难点。在商业地产开发的不同阶段,招商内容不同。项目前期招商重点是寻找合作伙伴、出资人,与大商家签订合作合同;建设过程中的重点是物业销售;建设后期招商内容转变为寻找中小经营者进场经营;投入使用若干年后根据形势发展,招商的目的是不断优化客户组合。一定要招商在前,开工建设在后。招商主要解决三个问题:①确定主力店。主力店不是多多益善,一个MALL里面,3-5个主力店足矣。不会因为增加一两个主力店,人流就会增加,而且主力店一定要跟MALL的地点结合起来选定。在城里商业区做,最好就是百货、电影城、数码城,如果地点差一点,可以做超市,再远一点到了郊区,才可以做家居、建材等。最好是不同业态的主力店配合,百货、超市、数码城、电影城每样一个,搭配在一起,吸引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增加主力店的比较效益。②选择次主力店。中国目前最缺的不是主力店,也不是小店铺,而是有特色经营的500-1000平方米的次主力店。③补偿小店铺。主力店、次主力店招商成功后,小店铺招商就顺理成章了。

⑷规划策划。意在优化建筑空间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优化建筑空间的功能组合,以降低成本,提高使用率,实现效益最大化。主力店招商解决以后,商业项目规划设计注意三点:①交通体系。第一是平面交通体系,人车要分流,人流出入的大门口不要紧挨着车出入口;第二考虑垂直交通体系要合理,方便人流上下;第三卸货区要合理安排。一般做法是放在地下室,保证地面整洁,消费者看不到货车,尤其是建材、超市等,这样比较方便顾客。②高度、荷载。不同的业态对高度、荷载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超市每平方米最少要1吨、图书要2吨、建材要4吨;做餐饮楼板要降板,要排油,排水。所以招商在前面,设计就更合理一些。零售型社区商铺一般3.5米的层高,如果是做中型超市,规划设计时应考虑合理的柱距,避免柱网太密,影响使用效率。③留有余地。如高度5米多,就不能做数字影院,影院层高的下限要求是9米。所以做购物中心设计的时候,最好留有余地。④从设计上控制成本。成本控制的关键是设计成本控制,要采用带造价控制的图纸设计,真正把好成本关。⑤技术策划。建筑和管理技术发展迅速,例如节能技术、智能化技术、无线通信技术、钢结构技术、自动化车库管理系统等不断推陈出新,应在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准确评价技术的经济技术合理性和营销价值,坚持经济与技术联系原则,提出价值最大化技术方案。

第6篇:社区超市经营方案范文

近年来,xx工商分局在市局党组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从执法为民,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高度出发,始终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履行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职能的重中之重,通过大力开展专项整治以及建立健全市场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广度和效能,大力营造健康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有效净化了食品市场,切实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一、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增强社会防范意识。

一是利用媒体宣传优势,增强全社会的监督意识。我们对日常执法过程中查处的较为典型、社会危害较为严重、与人民生产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一些食品违法大要案件,及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广播等媒体向社会曝光,使消费者和企业经营者通过具体的案例认识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引起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为食品安全市场监管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基础。我们向社会公布了近10起大要典型案件,其中包括性质恶劣、涉及全市的“xx油”案等,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起到了震慑不法分子和强化舆论宣传的积极作用。

二是广泛开展各种活动,增强消费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利用每年的3·15活动,采取法律咨询、案例讲评、举办假冒伪劣商品和名优商品展示、识假辨假讲座等方式对法律法规和各项食品安全知识进行大规模、大范围宣传教育,受到了群众和企业的普遍欢迎,进一步提高了消费者的辩假识假能力和依法维权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维护食品安全、共同抵制食品违法行为的良好氛围。今年9月,分局开通“移动办公服务车”,开展移动办公进社区、进市场、进校园、进农村的“四进”活动,通过介绍鉴别合格食品的基本方法,从商品商标标识、包装装潢、价格、质量、有效期等多角度讲解识假技能和方法,并结合食品案例,现场为学生、居民、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和消费维权宣传,提高了辖区群众的食品安全消费意识和识假辨假能力,受到了社会好评。

三是坚持宣传教育,增强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在日常的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过程中,将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贯穿始终,做到边执法、边宣传、边教育、边规范。利用市场巡查、预警警示等有效手段,及时发现违法苗头和监管漏洞,并采取疏导结合的方式,要求经营者树立诚信意识,在经营过程中做到警钟常鸣,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同时要求市场开办单位和食品经营业主加强内部管理,认真落实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准入监管“六项制度”,时刻绷紧食品安全这根弦,通过分局上下加强日常检查和督促,促进食品放心工程的有效实施。

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明确基层监管责任。

一是落实食品市场监管责任。分局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市场监管工作,成立了食品安全市场监管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分局长办公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规范》的要求,将食品安全监管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工商所职能作用,落实任务和责任,明确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责、手段、措施、方法、程序以及责任追究。规定了包括主体准入、经济户口管理和信用分类监管,引导自律规范,查处违法行为,受理申诉举报和咨询、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法律法规宣传等工商所必须履行的食品监管七大职责,并对监督检查以及监管制度和食品监管责任制都作出了具体规定。同时将各工商所所长作为辖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工商所执法人员逐个签定责任书,明确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敦促各基层工商所落实“两图一书”工作,确保分局与基层各所、基层各所与巡查专管员、巡查专管员与辖区食品营户签定责任状达到三个100%。在落实《规范》的过程中,分局根据辖区特点,成立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应急指挥部,制定了《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加强了对辖区食品安全的动态监控,进一步提高监管的预见性、灵敏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健全和规范了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了监管效能。

二是落实“日常巡查+非工作时段巡查+重点检查”的食品市场监管思路。分局在进一步加强日常巡查工作的同时,对辖区的重点地段、重点行业和重点对象,实施非工作时段巡查。通过非工作时段巡查和重点检查查办案件、规范主体经营行为、取缔无照经营,认真开展“六查六看”,确保食品市场监督管理不留死角、行政执法不留空白。200x年元月,我们通过重点检查,在辖区共查获、没收、销毁了二氧化硫超标30倍的有毒竹笋30000袋,受到政府和市民的好评。今年9月,针对农村违法食品加工窝点正常工作时间监管难的问题,采取非工作时段巡查的办法开展集中整治,加强对农村小作坊食品加工点的监管力度,查获假劣食品加工窝点10余户,切实清除食品安全的隐患。2005年以来,分局查获食品类案件近百件,涉案金额120余万元。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广告监测网作用,发现和查处违法食品广告,杜绝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虚假、违法食品广告等商业欺诈行为。2005年以来,共查处违法保健食品广告案件17起,监测保健食品广告13066条,责令改正和规范保健食品广告2658条。

三是认真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分局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为契机,将食品纳入重点商品实行准入监管,指导督促食品经销单位全面建立商品质量查验登记、索证索票、进销台账等制度,把好食品安全的市场准入关。一旦发现不合格食品,及时进行曝光和通报,对可能危及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彻底清查进货渠道和销售场所,坚决清除出市场。我们先后查处了如xx“地沟油”案、“成品油”案、“x国凉菜”案、xx“豆芽”案等一批有影响的制假售假食品案件,取缔无证、无照食品生产加工点138个。我们还针对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开展了“火锅底料”、“问题奶粉”、“龙口粉丝”、“黄花菜”等一系列专项执法检查,有力地配合了“问题”食品的清查工作,同时也有效防止了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流向市场。今年,我们将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各大超市、小加工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馆作为食品安全整治的重点,突出“五一”、“十一”、中秋、春节前后等重要时段,先后开展食品经营主体清理规范、经营主体自律制度检查、重点区域食品安全执法检查、节日市场专项执法检查等四项专项整治活动。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共检查食品经营户1259户,下发预警通知书86份,取缔42家无照食品经营点,查获8家不合格食品的生产窝点,没收酒类、干货类、水发类等不合格食品273件。

三、加强监管制度创新,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是全面实施商品准入制度。为推进商品质量监管工作关口前移,加大从源头上治理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力度,实现“以打为主,打防结合”向“以防为主,防打结合”的转变,从2005年开始,按照“试点引路,重点突破,总结经验,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建立《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制度》、《食品市场巡查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食品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属地管理责任制度》、《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制度》等七项制度为重点,在商业企业根据七项制度制定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食品购销台帐制度》、《销售食品质量承诺制度》、《食品市场协议准入制度》和《流通环节食品退市制度》,目前,全市推行商品准入制的商场、超市、市场开办单位达?家,涉及包括食品在内的七大类万余种商品。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和落实,促进了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诚实守信意识的提高,消费者投诉明显下降。

二是大力推进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通过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点活动,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食品经营者中营造诚信经营、优化管理、确保安全的良好氛围。我们以创建食品安全示范点活动为契机,深入辖区内商场、超市、批发市场,敦促经营规模较大、辐射力较强的食品经营者落实“七项制度”,使辖区60%以上食品经营者建立自律制度,在全市逐步建立起食品经营者自律体系。同时,按照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分类监管的总体要求,制定并实施了《食品企业(经营户)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加强食品经营者分类监管,监管到所。目前,全市共有A类食品企业(经营户)?户,B类?户、C类?户、D类?户。

三是在商业企业等行业积极推行先行赔偿制度,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约束,促使企业严把商品质量关和强化自律,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购物风险,特别是食品消费风险,同时也使企业树立了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提高了信誉度和经济效益。到目前为止,实行先行赔偿制的企业已达xxx家,占全市大中型商场、超市总数的33%,赔付基金数额达20余万元。

第7篇:社区超市经营方案范文

一、总体目标

根据现代流通的要求,依据农村实际情况,发挥区联社的核心作用,利用三年的时间,整合全区资源,建设成区有龙头公司及配送中心、三个镇街有直营超市、88个村居有加盟店的网络,使全区形成品牌统一、上下贯通、横向联合、遍布乡村的综合格局,真正把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延伸到农民身边。同时加强公司经营管理,提升公司运营水平,壮大公司经济实力,提高龙头公司市场竞争力。

二、具体任务

(一)完善区供销合作社为主导的宫宵配送责任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不低于200万。完成时限:今年8月底。

(二)在城区建设一处超市和日用品中心,面积分别达到3000和4000平米,计划投资2000万元。完成时限:今年底。

(三)在六合、义和、新户乡镇街道驻地建成三家直营店。面积各1000平方米。完成时限:今年底。

(四)发展加盟店88家,各加盟店面积不低于40平方米。全区覆盖率50%,配送率40%。完成时限:今年完成27个,明年完成22个,后年完成28个。

(五)三个直营超市及城区超市全部实行信息化自动化管理。完成时限:今年底。

(六)统一标识,发展一个规范一个,提高联合社的形象。

三、落实措施

(一)整合资源优势。一是利用供销社大院77.4亩地的土地优势,开发建设日用品超市,组建供销社主导的龙头企业,带动直营店和加盟店的发展,并承担系统内日用品连锁配送任务。二是发挥三个基层社的资源优势,建设乡镇直营店。各基层社虽然已经改制,但是还有一部分资产和土地,要利用原有的网点设施,建设3个乡镇直营店,使其成为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的有效载体。三是完善现有的日用品流通网络中的加盟店,注重与村委会、农村“夫妻店”、农产品经纪人及广大农民开展广泛合作,走多元化投资、联合发展加盟店。

(二)争取各级支持。区社的发展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我们要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工作,让各级领导知道供销社、了解供销社、支持供销社。并积极争取各级资金扶持,推进日用品网络建设工作。

第8篇:社区超市经营方案范文

我所认真按照上级的要求,加大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认真及时处理好每件旅游投诉案件,上半年,共出动行政执法人员290多人次,检查旅游团队480多个,检查导游人员486人次,对6名导未年检还在带团的游员进行暂扣导游证处理,并要求进行检讨;检查旅游业务经营单位25多家;检查旅游景区(点)12家,检查3家旅游购物商店,对其存在不规范行业进行纠正,责令其要明码标价,设立警示牌,进一步净化了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经营的行为,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上半年,我所共接到投诉件数10件,受理10件,结案10件,赔偿及退还金额10600元。办案主要以协调、调解为主,投诉呈现常态,没有恶性投诉和重大安全事故投诉,处理投诉及时、认真、公平、高效,为游客及时排忧解难,赢得广泛游客的赞誉。具体工作如下:

1、做好旅游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细化工作。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经过反复细化及论证,最终形成一整套的办案制度及办案流程及细化条款。

2、抓好旅游安全工作,积极参与构建旅游防控体系。

首先做好节假日的安全检查及市场检查,尤其是春节、五一黄金周的节前检查,认真按照旅游局的周密安排、部署,参加由局领导带队,分赴各县(市、区)对旅游设施设备安全、食品卫生等进行检查;节日期间,我所质监人员天天转流到主要景区(点)进行市场检查,坚持24小时值班,认真、及时处理旅游投诉案件;并开展旅游安全专项整治,包括旅行社、星级饭店、景点、旅游交通等,要求旅行社在操作旅游团队要进行仔细分析,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要尽到防控和提醒责任,把各个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逐条整理在出团通知书上,让各位游客了解安全情况等。

3、继续抓好导游员计分制检查。

我所根据省下发的《关于加强全省导游计分制检查工作通知》精神,继续加大检查力度及检查频率,每周至少2-3次下到主要景区(点)对导游规范上岗进行检查,并及时向省所上报检查情况。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对导游人员的动态监管,加大了市场整治力度,削弱了“野导”的生存空间,提高导游队伍的整体水平。

4、根据整顿旅游市场秩序方案,开展各种专项整治工作。

我所在搞好导游员计分制检查和出境游市场整顿的基础上,开展了各种专项治理整顿工作。如开展了对旅行社的旅游团队档案管理;继续开展对旅行社的超范围的宣传广告活动;联合公安、工商对我市的非法旅游经营点进行整治;

5、组织学习贯彻《旅行社条例》。

组织相关办案人员及各旅行社总经理进行学习贯彻《旅行社条例》,并下发对贯彻条例的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通知。

6、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利用3·15消费者日,我所针对目前存在的投诉热点,拟出十条旅游消费警示,交市消委会并在报刊和电台、电视台广泛宣传报道;在**电台、**晚报开展行风热线电话活动,现场解答广大市民提出的旅游投诉和咨询;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威慑力量,在全市大力宣传整顿成果,并现场跟踪及追踪报道,刊登典型旅游投诉案件,引导旅游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理性、成熟消费,同时教育广大旅游经营要合法经营。

7、存在不足

上半年的质监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整体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旅游执法力量比较薄弱,执法人员少,经费不足;执法人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锻炼、培训、提高。旅游市场还存在诸多问题,旅游市场存在低价销售,低于成本价竞争,超范围经营及宣传广告;在导游队伍中存在不规范上岗;有的旅行社没有与游客签订合同,有的旅行社没有保留完整团队档案,以上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治理。旅游企业竞争力不强,队伍素质偏低我市旅游企业普遍存在“弱、小、散、差”问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低、缺乏敬业精神,随之产生很多不规范行为和旅游纠纷,给执法增加压力和难度。

下半年工作安排

1、做好旅游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的组织实施工作。

2、做好《旅行社条例》的宣贯工作。

3、继续做好旅游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4、继续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力度,重点针对导游计分制管理,旅行社超范围宣传广告、经营行为,旅行社门市部。

5、继续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如在重点时段做好抽样调查分析,走访旅游企业,座谈等,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并及时分析反馈。

6、完善投诉处理工作,做好投诉趋向和案例分析工作。

第9篇:社区超市经营方案范文

一个时期以来,优质教育资源在农村和城市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广大农村学生家长为了让孩子得到高素质的教育,纷纷将孩子送往远离家庭的城镇学校就读,中小学住校就读或就近租房就读的学生日益增多,中小学校园食品消费与日俱增,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也日显重要。多年来,肩负着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工商部门。着力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取得了较好成效。然而,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家长有反映,群众有看法,一直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从市场准入情况看。通州全区共有120所中小学校,分布在各个镇区。每所学校都设有规模不等的食品经营部。均实行对外租赁经营,并以租金的大小决定经营权归属。租金收益用于学校建设和教职工福利待遇。由于经营部的租金收益关系到学校切身利益,从而形成了学校对租金收益格外重视,而对经营部管理则流于形式,经营人员的素质、食品安全责任的落实、经营主体的证照等情况学校很少过问。从调查情况看,经营部从业人员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仅为30%,其余均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同时。由于学校经营部租赁期限大都定为一年,致使经营主体变化较为频繁,无照经营或租借证、照经营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为校园食品安全留下了隐患。

从进货渠道情况看。为化解高额租金,实现利润最大化,校园食品经营者往往从不正规的渠道进货。销售的食品以杂牌、小品牌居多。同时,为了在色、香、味上增加对学生的诱惑力,经营者进货时一味追求食品的外观,导致校园食品中添加剂超标使用情况比较严重。另外。由于校园食品经营者素质有高有低。食品安全意识有强有弱,因此,对监管部门提出的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及时清理库存食品等自律制度不能完全执行到位,给工商部门的日常监管特别是破解溯源管理这一瓶颈带来很大压力。

从卫生环境情况看。校园食品经营部营业用房一般为附属用房,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的占15%。20-50平方米的占30%,20平方米以下的占55%,大部分内部设施简陋。仅有一至两张简易柜台,摆放包括食品在内的200多种商品,与现时期的食品安全要求不相适应。位于通州北部的一农村初级中学,其经营部面积仅为15平方米左右。使用的是普通家用方桌摆放食品,从业人员年龄也偏大,由于多年来养成的不良卫生习惯,经营部内环境十分糟糕。食品的外包装上也积满了灰尘,食品安全令人担忧。据调查。校方和经营主体对改善经营部环境都不够积极,从学校方面来讲,经营部租金收益如果用于硬件实施的改善,势必对学校建设和教职工的福利造成影响:从经营者方面来讲,由于租金较高,经营成本较大,再加上短期经营行为,投资改善经营部环境不可能也不现实。导致了校园食品经营部卫生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对食品安全直接造成了影响。

从经营状况情况看。校园内设经营部的经营范围一般只核定预包装食品经营,然而,经营者为增加利润空间,超范围经营现象较为普遍。在销售质次价高食品的同时,大部分校园经营部还从事自制食品销售,而且加工的都是散装、裸装食品、防蝇、防尘设施很难达到《食品安全法》和《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在此基础上,为增加校园经营部的销售额,同时也为了保证下一年度校园经营部租金有新的提高,学校以保护学生消费安全名义,规定在校学生必须在校园经营部消费。在某种程度上校方与经营者形成了利益的共同体,增加了校园食品有效监管的难度。

从校园食品安全风险看。根据每年媒体披露的学校食物中毒事件以及食品卫生监测报告。我国校园食物安全风险依然存在。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的学校突发事件为传染病流行事件。说明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重重。在调查中了解到,通州当地校园食品安全不仅存在着现行风险。其潜在风险也令人担忧,表现在不少学校对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总感到这么多年来没有出什么大事,就是发生了食品安全问题,根据学校与经营者签订的租赁协议,也应由经营者承担,学校不承担任何责任。经营者则认为,我在学校从事食品经营,租金要远高于其他地方。如果经营的都是品牌食品的话。则利润很小甚至亏本。由此形成了校园食品不安全的因素。种种现象表明,校园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食品流通领域的重灾区,实现校园食品安全有效监管。思路要变,方法要变,模式要变,探索创新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刻不容缓。

社会治理理论发源于西方,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提出了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管理理念,倡导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不仅对西方国家政治管理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制度改革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通州工商局实施的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就是在总结过去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经验,实现了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由工商部门一家主打向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社会治理转变,形成了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雏形。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究其原因,在于将社会治理的四个主要特征:民主、协商、开放、合作贯穿于工作过程的始终。

民主――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通州区校园食品放心工程领导组多次召开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集思广益,反复论证,民主确立了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的工作思路。通州工商局依据相关会议精神和区政府领导要求,从优化学校经营布局、加强校园周边食品经营秩序管理、推行校园食品连锁配送机制、完善学校经营部竞标招租标准、推行食品安全保险机制等方面人手,草拟了《通州区校园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经相关职能部门会商修改后,上报区政府。区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以通政办发[2009]68号文下发了《关于印发全区校园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正式拉开南通市通州区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工作序幕。

协商――通州工商局牵头实施的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从酝酿到方案到实施,更多地体现在各职能部门之间、职能部门与学校之间、职能部门与学生及学生家长之间的平等协商和对话合作,各职能单位从讲政治、促和谐、保稳定高度出发。抛弃畏难情绪,主动作为,根据《校园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要求,切实发挥职

能作用。从而形成了目标一致、整体联动、合作共赢的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新格局,确保了各项工作按时序稳步推进。

开放――为了实现“有保护”目标,确保源头上食品消费安全,确定合适的经营模式至关重要。在前期分析论证的基础上,通州工商局创新思维,勇于探索,在校园食品经营部引入连锁经营模式,既可以有效落实食品溯源机制,又可以更好地规范食品经营行为,并将先行试点的17所学校经营部的经营权“打包”后由招投标中心实行公开招标,由资质优、条件好、信誉高的企业实施连锁经营。在招标过程中,以“公开、公正、公平”为原则,区招标投标管理中心全权负责17所学校超市经营权招投标工作,使整个招标工作合法、合规、合理。“能放心”是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为此:招标文件中明确了能放心的“双保险”制度。一是约定高额履约保证金:招标文件规定中标企业必须缴纳100万元的高额履约保证金,在签订合同前全额缴入财政专户,有效约束了中标企业履约行为和经营行为。二是引入食品安全意外保险。根据招标文件、投标承诺和合作协议的约定,中标企业在经营期内为在校学生免费办理食品安全意外保险,并且在保险合同中约定了先行赔付条款。目前,江苏超越超市连锁发展有限公司已免费为17所学校的4万多名学生办理了食品安全意外保险,解除了在校学生食品消费的后顾之忧。

合作――这次“校园食品放心工程”充分体现了合作意识。区教育局、卫生局、工商局、物价局、服务业发展局、供销合作总社、监察局为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主要职能部门,依据职责分工,在校园食品放心工程领导组统一组织协调下,积极开展工作,力求取得实效。教育局主要负责统一学校思想。在教育系统形成推进氛围,并检查督促学校经营部履行食品质量安全自律制度:卫生局主要负责审查学校经营部经营条件。加强学校经营部卫生管理:工商局主要负责审查学校经营部主体资格,帮助建立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等制度,加强食品经营管理;物价局主要负责规范经营者的价格行为,监督经营者依法明码标价;服务业发展局主要负责参与学校食品经营部规划和布局,配合审查参与招投标企业的资格条件:供销总社主要负责中标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规范食品配送行为;监察局主要负责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监督。

社会治理是一系列来自政府和企业、非政府组织、社会公众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行为。必须通过多个主体的彼此合作、相互支持和交流协商来提高治理能力。从而实现治理的目标。在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工作中,政府、工商、部门、学校、家长等主体相互配合。形成了“政府主导、工商主动、部门协作、学校主体、家长参与”五位一体的多元化治理格局,使社会治理发挥了最大的功效。在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推进过程中,通州工商局注重把握了以下五个方面问题:

注重发挥自身参谋作用。在推进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工作中,通州工商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工程缘起于通州工商局牵头相关部门对全区校园食品安全状况开展的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掌握了较为翔实的校园食品经营第一手资料,并及时将调查情况和工作设想向区政府汇报。赢得了区政府对校园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迅即成立了由区委常委、分管区长任组长。工商、教育、监察、卫生、物价、服务业发展、供销7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为确保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实现预期目标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注重协调各方工作职能。通州工商局主动协调各方利益。有效整合监管资源。明确校园食品进货环节、价格环节、销售环节、卫生环节、自律制度执行环节的监管部门,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要求,提升监管效能。建立工作交办机制、信息沟通机制、问题会商机制,做到任务明确、职责分明、整体联动、强势推进。促成了“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监管工作格局的形成,避免无序管理造成推卸责任的局面。

注重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学校是育人的场所,营造安心上学、放心消费的校园环境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推行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工作中。注重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在17所试点学校中,均建立了组织机构,落实了责任部门,明确了具体责任人,形成了校长负责制下的分级管理、各司其职的管理机制。

注重新闻媒体引导作用。随着现代媒体种类的丰富和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媒体在营造食品安全监管氛围、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执行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的实施,充分借助和发挥了媒体作用,一方面使社会各界群众充分知晓校园食品放心工程的实施情况,从而加大了对职能部门工作的监督力度,促使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做好。另一方面也使政府职能部门及时掌握群众对校园食品放心工程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充实完善相关工作做法。

注重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利用多种途径吸纳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群众参与,广泛征求意见,主动接受监督。通过新闻会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调研情况,让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召开有学校、经营者、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认真征求他们对校园食品安全有效监管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梳理和归纳、分析和采集。充分体现群众的参与权;通过网络留言、媒体专栏、热线等形式,与群众进行互动,让群众充分行使监督权,形成群众参与有序、监督有力、评价客观的良好体系,切实体现了服务群众和让群众满意的要求。

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治理,其成效与仅靠工商部门实施监管显然不同,主要体现在:

校园食品消费环境有效改善。过去。学校只关心校园超市的租金收益,而对超市经营的商品、超市的卫生环境很少过问。现在,从17所试点学校来看,均落实专人负责,对校园超市的装潢、食品的购进及价格实行全程监督,工作的主动性大为增强,使校园超市的面貌发生了质的改观。硬件设施更齐备。经营场所进行了合理规划,并统一装潢,既保证安全,又给学生舒心的感受。加大硬件投入力度,配置了统一的电子收银系统、监控系统和货架。部分校园超市安装了电子开水炉。免费为学生提供开水。超市与学校实行校园消费“一卡通”,实现无缝对接,让学生方便消费。经营项目更齐全,学生超市经营的食品、日用品、学生用品达千余种,是原来的2―3倍,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满足学习消费和生活消费。服务态度更贴心,学生超市的所有从业人员,都是公开招聘的文化程度较高,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上岗前统一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培训,服务水平更高、服务质量更好、服务态度更贴心。

社会治理效能有效提升。一是实现监管多个经营主体向单个经营主体的转变。全区学校经营部原来分别

由不同经营者承租经营,监管部门面对的监管对象众多,监管难度很大。校园食品放心工程实施后,由1家有实力、有能力的规模企业开办连锁超市,监管部门得以将监管资源集中于一家企业,通过企业总部落实有关监管政策、监管措施。更好地实现了监管效果。二是实现行政监管为主向企业自律为主转变。江苏超越超市连锁发展有限公司是集零售、批发、配送、物流、加工包装于一体的大型连锁企业。有多年的经营实践,在商业道德、食品安全意识等方面都高于一般经营者。目前,江苏超越超市校园连锁店率先使用的食品电子溯源管理系统和食品在线查询,在履行食品进货查验、进货查验记录、清理库存食品、执行食品退市等方面更为快捷规范,企业自律制度的完善和新技术的推广运用,有效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

受益领域有效拓展。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惠及面广,美誉度高。学生更加放心,学校超市销售的食品将杂牌、小品牌拒之门外,使学生消费的食品质量上有保证,同时学校连锁超市与校外超市的商品同质同价,销售时主动向学生出具包括品名、价格、数量等信息的购货小票。食品消费价廉物美,真正使学生明明白白消费;学校更加省心。以前校园经营部多为个体经营,一旦发生问题经营者想方设法推卸责任,必然要分散学校部分精力,也会给学校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校园食品放心工程的实施,保障了校园食品质量安全,学校的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家长更加安心,中国家庭历来以孩子为中心,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目前中国越来越多的家庭组成为“421”结构,一个孩子承载着两代人六位家长的关爱和冀望。通州全区有12万名在校学生,保障了他们的校园食品安全,不仅有助于12万名在校学生更认真地学习、更努力地进步、更健康地成长,而且也惠及72万名学生家庭成员。

通州工商局实行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有效克服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理资源不足、管理方法不多、管理成本过高、管理模式固定等诸多弊端,在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也带给我们诸多启不:

社会治理符合工商行政管理改革的方向。2008年5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对公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保障,能唤起公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和政治热情。它的实行进一步深化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体现了我国政府不断向民主、开放、服务性政府转型,是推进社会主义、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举措。契合了社会治理民主、开放的理念。随着工商两费停征、新三定方案等相继出台,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全面转型。面临的任务更加繁重。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社会治理理念的借鉴为工商部门更好的履职尽责指明了方向,它有助于在现有的行政资源条件下实现高效能的监管,达到高质量的服务,有助于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社会治理破解了工商行政管理监管难题。从目前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履行情况看,有些方面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直接反映在管理层面上的是: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监管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校园食品安全有效监管,涉及多个部门。触及多方利益,相对于其他方面监管来讲难度要更大一些,然而,探索推行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以后,校园食品经营面貌发生了实质性改观。实现了由治标向治本的转变,破解了食品安全监管难题,坚定了工商部门做好监管工作的信心,同时,将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这一成功案例引入工商其他方面监管。必将推动工商监管工作跃入一个新层面。

社会治理缓解工商行政管理资源不足矛盾。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市场主体逐渐增多,工商行政管理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如果沿用过去的监管方法,势必造成监管效能低下、监管质量下降,在社会上形成不良影响。借鉴社会治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一方面缓和了工商行政管理资源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形成了监管整体合力,有效提升了监管成效,从而实现工商行政管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