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点范文

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点精选(九篇)

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点

第1篇: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点范文

1.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注重学历而不讲究真才实学。虽然学生在中专或者大专阶段都接受过相关医学知识教育,但部分学生对医学基础教育阶段学习不够重视,或学习抓不住重点,死记硬背,忽略理解性记忆等,造成基础理论薄弱。成人继续医学教育为医护人员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但是相当一部分同学以取得学历或晋升职称为目的,而不注重真才实学,特别是对基础学科不重视。

1.2采用半脱产学习模式,学生不能保证充分的学习时间。医学高等院校成人继续教育多采取半脱产形式,即学生每学期在2星期内集中学习2~3门课程。学习时间短,内容多。由于这些学生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经常因工作、家庭等因素影响学习,短期的集中学习时间难以全部保证,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理想。

1.3课程教学、评估体系陈旧,教师和学生积极性不高。由于课程教学安排时间紧凑,基本采用传统被动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互动,老师上课很难了解学生的不足,教学内容可能并非是学生渴望获得的知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虽然成人医学生已有一定医学基础,这样被动式教学效果很差。同时缺乏相应的教学监管制度,经常有学生迟到、早退,甚至缺课等现象发生,导致教师教学热情和积极性随之降低,进一步影响成人教育教学效果。

2.强化成人生理学教学效果的措施

为了提高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成效,真正达到增长学生基础医学知识,培养临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我们在成人继续教育生理学教学中实施了以下措施。

2.1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整合课程内容。成人教育不同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大多数同学期望基础课程学习对自己从事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但学习过程中却感觉基础课程与临床实践相脱离,很难将基础知识指导临床工作,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不能与基础课程知识紧密联系。这样导致学生感到学无所用,以致学生出勤情况不理想、听课注意力不集中。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将基础与临床知识相结合,使学生感到学以致用。因此,在生理学教学实践中,应以生理学教材为根本,同时将临床病例整合到生理学教学内容中,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临床思维和锻炼科研创新能力。如讲解生理学内容前,先简短描述一个与本章内容相关的临床病例,提出问题,再讲解本章学习重点与该病例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生理学理论知识时密切联系相关临床案例,讲解相关内容时由学生解释病例中出现症状的可能原因,以生理学基础知识解释临床症状,进而推(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安徽合肥230032)许奇丁睿解敏王烈成案例教学法在成人医学教育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生理学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点课程。成人继续医学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教断可能产生的疾病原因。以生理学基础知识解释临床病例的可能发生原因,探讨其可能发病机制,为诊疗提供理论基础。

2.2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授课质量。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多数已参加工作,曾系统学习过医学课程,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对部分疾病的表现、处理都有一定的认识,但相关基础学科理论薄弱。教学前,可先收集这批学生有哪些理论内容缺乏和在临床工作过程中遇到一些棘手的难题,实施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让他们自己分析讨论,避免“填鸭式”被动教学。教学实施时讲解内容要精简,注重知识点的连接,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抓住重点。讲解主要以临床病例为背景,把复杂的基础理论知识用层次清晰、深入浅出的方式表达出来,加深学生对生理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不过,在讲授过程中应注重生理学知识对疾病发病机理的解释,不必太注重疾病治疗,避免把生理课讲解成内科学。

2.3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实现多渠道学习。多媒体教学是现在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利用投影仪、计算机等将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有机结合。成人高等教育学生集中学习时间短,学习任务重。因此,除了新型多媒体教学外,还需要拓宽他们的学习渠道,提高教学效率。网络通讯等快速发展,即时通讯工具已是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QQ、飞信、易信或微信账号等。借助免费的即时通讯工具,教师可以学习要点、相关临床病例等供同学提前预习、相互讨论,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课后学生可以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入地讨论,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相关知识要点。

2.4建全继续教育评估、考核体系,提高管理水平。传统成人教育生理学教学评估以闭卷考试形式进行考核,注重学生对纯理论的掌握。但是,由于学生课时集中、课程任务重、部分学生出勤率低等原因,考试前教师只能对考试内容划定范围以提高考试通过率,造成学生考前突击复习,应付考试的负面情况,并没有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针对成人医学教育特点,可以将考核方式改为开卷考试,以理论与病例分析相结合,给予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生理现象或临床典型病例,让学生用生理学理论知识展开分析,这样考试内容更注重实用性,能全面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教学效率,为临床工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通过健全考核体系,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管理水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新教学方案强化成人生理学教学效果

第2篇: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点范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法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基础”课教育者正确把握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使“基础”课中的法治理念内修于心,外显于行,切实实现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教学效果。

一、“基础”课法治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又称个案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的方法。案例教学法最早在 20 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管理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我国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引入并运用于经济、管理等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在法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法历来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所谓案例,就是现实生活中某个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的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 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只有当案例所蕴含的理论问题与教学目标相关联或相一致时, 才能称之为教学案例[1]。

“基础”课注重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基础”课法治教育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第一,“基础”课法治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对法治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法治精神。

案例把“基础”课程中法治知识点的抽象内容具体化,把真实、典型问题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通过案例教学,能增进学生对法治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去思考和分析案例背后的法律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法治理念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法治精神。

第二,“基础”课法治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容易使学生将法治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社会的法治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培养法治理念的教学效果。

“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一方面强调学生在法治方面理论知识的提升和知识结构的完善,另一方面更强调学生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培养,让法治思维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而案例教学法,正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与现实实际紧密结合的有效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运用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中的现实问题密切联系的过程。在“基础”课案例教学中,学生能设身处地地感受一种教学实践情景。这种实践情景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法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了现实实际问题,也培养了自身的法治理念。

二、“基础”课法治教育案例的递进式教学组织

以典型的案例为导入,展开“基础”课法治教育案例的递进式教学组织,能实现案例教学法在“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有效运用。具体来说,就是用典型的案例中基本案情反映的法律事件,为学生提供一种虚拟的教学情境,将案例情境带入课堂,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案件的欣赏、解读和分析,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展开论证和思辨,在模拟法庭中扮演特定的法律角色,通过训练学生的法治思维,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递进式教学组织中,展开“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应合理设计案例教学的具体环节。

第一,学生查询资料环节。

学生查询资料环节是案例教学是否成功展开的前提。教师通过以多媒体或网络平台等形式给出案例的基本案情后,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案情的积极性,并结合法治的基本知识点,给出几个大方向的问题启发引导,如案例背后的法治思维问题,要求每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询案例中的法律知识点,探知案例中的法律问题,找出相关法律知识点,如人权保障和正当程序等,记录疑惑之处,为下一个环节的讨论和庭审做好应对的准备。这种做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

第二,课堂案例讨论环节。

课堂案例讨论环节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提高学生法律表达能力、论证能力和法律推理能力。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中总结的法律问题的相似性,将学生进行分组,一般以8-10人为一个小组,采用小组研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在充分讨论交流中发现和解决法律问题。如针对案例中的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和正当程序等知识点进行思考的同学,分别组合成小组。学生要利用自己查询搜集到的有关案情和法律知识材料来进行论证问题,说服其他同学,并提出自己的法律观点。这个环节教师主要起到组织者的作用,在分组后教师要巡视各个小组,鼓励学生结合案情进行推理与提问,引导学生在合理的课堂时间内给出一定的交流讨论结果,并最终听取各个分组代表的案例讨论汇报。

第三,模拟法庭审理环节。

在小组案例讨论的基础上,由各组选出代表,扮演模拟法庭中的各个法律角色,如法官、公诉人、被告、证人等,展开模拟法庭的调查、辩论和裁决等审理实践环节。这个环节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法庭审理中的程序规则,准备法庭审理中的诉讼文书、辩护词等法律文书,并展开课余的模拟法庭审理演练,在课堂模拟法庭中充分展示其法律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法律论证能力。尤其在法庭辩论阶段,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灵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案例的播放过程,教师可以情景假设某一庭审过程,引导学生代表围绕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展开模拟法庭审理的设计和演练,运用“公平正义” “正当程序”等法治理念进行法律推理,最终实现在课堂上展现一场精彩的模拟法庭。

第四,教师总结点评环节。

通过课堂案例讨论环节和模拟法庭审理环节,同学们基本上对案例中的主要法律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总结和点评,这也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指出学生在资料搜集、案例讨论和模拟法庭审理等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值得表扬的地方,做好对学生培养法治思维的讲解,引导学生积极掌握“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同时,针对社会舆情的各种正负面的信息,教师应从正能量的效果加以正确积极的引导。

三、“基础”课法治教育案例教学组织中的注意要点

选用典型的案例,展开“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在教学培养目标方面,“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应实现培养学生知识、情感和行为“三位一体”的法治理念。

一切教学法包括案例教学法在内,都是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和途径。方法服务于内容,案例是为了揭示理论,它是提升课堂效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舍本逐末,以手段代目的,为了方法而方法[2]。因此,在“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中,不能为了案例而讲案例,而要实现培养学生法治理念的知识、情感和行为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从知识层面上看,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进行对法治知识点的法理解析。如2015年修订版“基础”教材从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和正当程序五个方面来概括法治思维的基本特征,其学理基础是将法律、权力、价值、权利和程序视为治国理政的五个基本要素。因此,“基础”课教师要在案例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案例中有关法律、权力、价值、权利和程序等五个要素上的法治知识点问题。

从情感层面上看,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在案例交流、辩论和分析法律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情感,坚定学生深层次的“认同法治、尊重法治”的法治态度,最终实现以法治信仰作为培养学生法治理念的高境界要求。

从行为层面上看,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发现法律问题能力、进行法律辩论和推理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解决案例中法律问题的能力等,并在法治实践能力的培养中,真正使“基础”课法治教育中的法治理念知识内修于心,外显于行。

第二,在教学原则方面,“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组织中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教师在 “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组织、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的开展案例分析、讨论活动。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自主学习,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搜集并整理有关材料,针对案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充分论证其合理合法性和操作可行性。这将加深学生对相关法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有助于学生法治理念的培养。

第三,在教学导向方面,“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中老师应正确解读案例,实现正能量价值观的教学导向。

第3篇: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点范文

论文摘要: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基础课程的掌握和理解是培养学生账务处理能力的重要前提。中职会计教育基础课程作为中职会计的重要教学内容,已引起教师的重视。针对中职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展开论述。

中职学校侧重于培养技能型的人才,使学生在掌握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需要有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尤其是当前中职技术学校中会计专业的学生,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他们更应该充分发挥其动手能力,加强对自己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在提高技能方面,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师更应该重视学生基础课程方面的教学,使他们能够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

一、中职会计学生学习现状

1.学生基础较薄弱

中职学校的学生与普通的全日制学校学生相比,在专业知识方面有一点欠缺。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基础较差,难以深入理解所学的知识,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厌学的情绪。由于学生主观上存在的问题,也给会计专业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缺乏实际的应用

中职会计教育基础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将会涉及到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很多概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通过枯燥的理论知识切入到实际教学之中,导致学生在学习时要么因没兴趣而心不在焉,要不因听不懂而放弃。因此,在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

3.会计术语较多,学生难以深入理解

在会计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将会涉及到很多的会计专业术语。比如,在《基础会计》这一科目中所涉及到的会计主体、权责发生制、复式记账以及会计要素等专业术语,对于初次接触专业课的学生而言,感到十分抽象,因而难以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会出现畏惧、退缩的情绪,而且由于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也会给今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

4.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较单一

长期以来,中职会计教育受传统教育方法以及教学条件方面的限制,课堂教学模式依然需要依靠教师被动灌输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在教学中缺乏实践性的模拟教学,对学生也难以进行启发式的教学。学生长期在这种模式下学习,难以激发其创造性的思维,使学生永远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难以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积极性。此外,中职学生对一般基础知识的学习决定了单纯采用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也不利于他们的理解和吸收,我国大部分的中职院校在会计教育中没有将案例教学方式提高到一个有效的阶段,有些学校只是流于形式,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了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

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很多院校广泛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中职院校在这一方面却没有广泛地应用,除对会计电算化培训采用较多的计算机教学外,其他课程教学依然停留在教材、粉笔与黑板这一层面上,落后的教学手段也是影响其基础课程的重要因素。

二、中职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1.加强基础性知识的技能练习与培养

中职会计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这一技能的培养并不是瞬间就能学成的,需要一定时间的过程练习和实践。但是在此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无论是珠算的看法、计数、指法和算法,还是传票算的翻页、找页等,都应该让学生重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在培养相关的技能时,也能够脚踏实地的去学习和练习,只有基本功扎实了,才能有效地掌握其中的理论知识,才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有效地运用。

2.明确界定重点与一般的教学方式

基础课程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基础知识都掌握不好,更不用谈今后的学习情况了。在基础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应该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与难点,明确必须掌握与一般掌握的相关知识,有些理论虽然重要,但是也并非是教学重点,对于这些理论知识可以暂不作过高的要求,在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中自然会得到补充。与会计核算直接相关的内容,比如,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账户和复式记账等基础知识应必须重点掌握好,而对于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等内容则需要作出一般性的要求。通过分清楚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使同学们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更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

中职会计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且应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能够顺利的适应相关的需求。在会计基础课程教学阶段,概念性的知识相对而言比较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感觉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训课的讲授,既能够巩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能够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对基础课程的教育中,应改变传统的偏重知识的传授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积极的引导工作,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4.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中职会计教育基础课程教学所涉及的概念性、记忆性的知识较多,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也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注意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我认为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教学方法:

(1)实施模拟教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此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根据学科内容与教学的进度,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的模拟活动,既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通过案例教学,提高课堂的活跃性。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在学习基础课程时,也应该通过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定义,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容量,提高其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在中职会计教育基础课程教学阶段,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首先,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演示各种的业务流程,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相关会计知识的理解。其次,充分利用相关的财务软件进行教学,在讲授完相关的理论知识后,通过软件进行模拟实践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中职会计教育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同时又有助于对后续知识的学习,进而为其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中职院校真正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马飞.浅谈如何上好中职会计基础实训课程[j].科教导刊,2009,(14).

[2]董书俊.提高中职会计课堂教学质量探讨[j].考试周刊,2008,(17).

[3]李建红.优化《会计基础》教学,提高课程教学成效[j].考试周刊,2010,(17).

[4]何洪.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会计”教学研究初探[j].中国经贸,2009,(20).

第4篇: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点范文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早由美国的教育学家在21世纪初提出,具体表现形式是指教师先将原本课堂上要讲授的内容以课件、讲义和视频等形式传到网上,学生通过网络提前学习这些课堂上要讲授的知识点,上课时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多的进行答疑解惑这样的教学活动,注重相互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讨论,交换自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看法。[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早应用于美国中小学课堂,后来经过国际教育技术协会的大力推荐引起了整个教育学界的重视,得到了大力推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国际上被誉为颠覆性的伟大教育技术革命。基于这种教学模式,当前,很多美国著名高校推出了大量优质的在线公开课程。目前,我国教育学界也开始了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应用于中小学阶段,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较少,因此,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重大。以下从掌控学习理论、构建学习理论、自主学习理论和最近成长进步区理论四个方面,介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掌控学习理论

翻转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师“一言堂”形式,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式的学习。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教学内容,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在观看教学视频时,学生可以对不懂的地方反复观看,对懂的知识点快速带过,学生自主“掌控”自己的学习节奏和进度,查漏补缺自己的不足之处。这体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理论依据中的掌控学习理论。掌控学习理论就是指在“所有学生都是好学生”[4]的思想宗旨下,通过对学生提供其所需要的差异化帮助和额外的学习时间,大多数学生都可以达到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掌控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并不能决定该学生是否能学会相关知识点,只是,学生在学习时间上根据自身情况花费不同时长就能“掌控”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掌控学习理论不但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提示教育者应创造条件,使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从而掌控自己的学习。

(二)构建学习理论

掌控学习理论着重介绍了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是如何掌控自己的学习节奏的,属于知识被动接受的初级阶段。掌控学习理论并不足以成为支持翻转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理论依据,这时,需要第二个理论依据,即构建学习理论。

构建学习理论就是指每个人所被要求学的知识内容是一致的,但每个人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不同,主要是指每个人对这些知识点的“构建”不同。[5]我们每个人的头脑、经验以及认知能力不同,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也就有差异。因此,学习并不只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的过程,而是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与认知体系的过程。

从构建学习理论来看翻转课堂教学,会发现其解决了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规避了传统教学模式中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进度过于浪费时间的现象。学生通过看教学视频,以自己的节奏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翻转课堂上和老师同学的互动,使这种“构建”更加主动和全面。

(三)自主学习理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就是学生可以不依靠教师的讲授,而是,通过网络教学视频的支持,自学知识。这个理论就是自主学习理论。自主学习理论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行为,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教会自己和同伴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自主学习理论进一步验证了构建学习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从网络上可以越来越方便地获取各方面的学习资源。人们的学习方式也必然向自主学习方向发展。[6]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质上就是一种借助互联网学习资源的自主学习。学生还可以在翻转课堂上结成学习小组,协作交流和讨论,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四)最近成长进步区理论

最近成长进步区理论是指教育要确定学生成长进步的两种區间,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区间;另一种是学生最可能达到的成长进步区间。把握好这两种区间之间的距离,能加快学生的成长。最近成长进步区理论也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之一,它阐明了个体发展的起源,强调了教学的作用,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也表明了同伴影响与协作学习对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意义。最近成长进步区理论体现着教育应当走在成长进步前面这一重要教育理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应落脚于学生通过视频自我学习后所达到的“最近成长进步区”,翻转课堂上的教学必须在课前自学视频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拓展。通过课堂教学和讨论,让学生达到最近成长进步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发现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主观能动性。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构建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发现问题并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对知识要点的机械性记忆转化为有意记忆,学习效果将会大大增强,经过后期课堂讨论和教师点拨,达到学生发展的最近成长进步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发展潜能。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基础医学教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高等职业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突出技能、突出实用性和应用性的人才,高职基础医学的理论知识教育要求“够用”即可。[7]在人才培养就业目标上,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学生定位于广大农村和社区的基础医疗岗位上。既然如此,高职基础医学教学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要选取最为实用的知识,要着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另外,考虑到高职学生相对较弱的基础知识和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当前高职医学专业学生就业容易,后劲不够,技能优势不够突出的现状,传统的侧重于教师理论讲授的教学方式很难取得良好效果,应考虑采取一些直观形象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其自身的特点符合高职基础医学教学的需求。高职基础医学教学内容中的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和人体解剖学之间知识点逻辑清晰完整,术语表述规范,但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依靠在课堂传授知识,高职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难懂。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基础医学的教学中,有利于提高知识转化率,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进而为高职医学专业学生将来走向医疗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基础医学教学需要考虑的因素

翻转课堂教学可以使教师从传统教学方式中不断的讲解和重复中解放出来,将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更多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但与此同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又从另一个方面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例如,在此模式下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设计。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后,课堂上学生特殊状况增多,这对教师如何更好地加强对课堂的把控和对学生的引导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创新素养提出了挑战。针对有些高职医学专业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现象,如何有效督促他们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下自我学习,这些难点也是相关教育学者必须着重考虑的方面。

相比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并非一无是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更好控制高职基础医学教学的计划性,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在高职基础医学的教学上,如何针对高职院校本身的状况,有效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也值得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思考。

高职基础医学的教学要区别于一般本科院校的基础医学教学,在教学中要更多考虑高职院校教育理念和目的,结合高职医学专业学生现状。翻转课堂教学充分利用了当今时代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地完成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之间更多的互动,提高他们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重点依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结合高职基礎医学教师的实际情况,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完成高职基础医学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潘庆红.基于主题设计的反转教学模式时间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11):41-46.

[2]刘玲华.医学基础课程模块式教学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3-14.

[3]张勇.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7(4):70-72.

[4]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9-10.

[5]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18.

[6]黄晓鹂,李树民.基于翻转课堂的医学信息检索教学模式构建[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22(11):33-36.

[7]陆昉.推进课程共享与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大学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4(1):8-11.

[责任编辑蒋云柯]

第5篇: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CDIO 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153-02

新时期,我国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提高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人力资源基础。而长期以来,在传统工程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知识的理论深度和系统性,而忽略了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特别是忽视理论知识的应用。如何把“知识型学生”转化为“创造型学生”,CDIO教育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

CDIO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查尔姆斯技术学院、瑞典林克平大学共同倡导,集多国工程教育精英建立的一整套工程教育理念和实施体系。作为当今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一种创新模式,CDIO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旨在通过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团队设计和创新实践环节的训练,培养既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国际化工程师。

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职业的多样化和学生的就业需要,对高等教育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使学科教育与工业实践脱节,学生在项目及团队工作方面的实际训练较少,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鉴于此,我校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指导,对《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以期在学生基础技能和工程能力培养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CDIO工程教育模式

1.CDIO的基本思想。CDIO代表构思、设计、实施与运行,是“做中学”原则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理念的集中体现,重点培养学生四个层面的能力,如图1所示。

2.CDIO人才培养模式。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先进性。为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CDIO国际组织汇集众多教育专家制定全面的实施计划和教学大纲,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和框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2)可操作性。CDIO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来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系统地提出“能力培养、全面的实施指导、完整的实施过程和严格的结果验证”的12条标准,可操作性很强。(3)系统性。CDIO教学大纲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学生能力总体划分为四个层面,具体划分为17种能力,细化为73条技能,力求以科学的培养模式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适应性。CDIO的具体目标是为工程教育创造合理、完整、通用、可概括性的教学目标,重点将个人、社会和系统的制造技术与基本原理相结合,使之适合工程学的各个领域。

二、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与现状

公共计算机基础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意在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然而,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速度给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更新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且因教育、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这在近三年表现尤为明显。

目前,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尚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学生不重视理论学习,将精力全部放在操作上。这使其对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之甚少,严重影响了后续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另一方面,不正确的引导导致学生忽略理论学习,且主动学习意识与能力欠缺,没有充分认识到大学教育的核心所在。大学教育正是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以及主动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当前,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大多采用多媒体理论教学和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理论教学环节以教师为主,学生充当“听众”角色,按着教师的思路理解、记忆知识。这并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多媒体课件,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思路,学生也只能在教师思路的引导下思考,无法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三、CDIO模式授课体系的建立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理念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首先要明确讲授课程在专业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观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学中适当穿插综合性实验,促使学生自己动手并全身心投入,以增强概念性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师要建立和加强学习反馈机制,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取得的实际效果。该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教学主导。学生在合作完成实际项目过程中学习必备知识、发挥创新潜能、锻炼就业能力,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鉴于此,我校采用一种全新的“讲、练、讨论”相互渗透结合的互动教学模式。课程依然设计为两个部分:课堂教学和上机实验。理论教学侧重于课程的重点、难点讲授,课时约占课堂教学的1/2,另外的1/2课时则组织学生讨论。上机实验按照课程的进度及学生的层次分类进行,逐步深入递进。

(一)课堂教学改革

1.“任务驱动”的理论传授。每节课开始,教师首先提出问题,指出本节课程需要完成的任务,并将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点一一列出。之后,请学生指出未知知识点,教师着重讲解新的知识点、重点及难点。最后要求学生一起运用相关知识点参与案例,并最终给出示范案例。

整个课堂教学力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利用知识点去分析解决问题,并熟练掌握知识点的应用。

2.自学为主的知识面扩展。每2~3名学生为一小组,布置讨论题目或要求实现任务,督促其课下查阅资料,然后在课堂进行形式各异的讨论。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能力选择任务并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集体讨论方案的可行性或优劣性。

通过该方式组建学习型团队,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既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可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方式自学,对交叉学科、前沿学科有所涉猎。

(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

1.基本知识点实验。基本知识点的应用对于大多数同学需要经历三个步骤:首先是“模仿”。完成与案例相似的例子,在模仿中巩固和加深对新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老师可以一对一讲解学生未理解或掌握的内容。之后是“修改”。在“模仿”的基础上加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师仅对关键点提供指导性意见。最后是“提高”。将有一定难度但未曾遇见的问题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则给予启发、引导,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单元性实验。某个章节学习完毕后,安排一次单元性实验,将章节内容甚至前续内容加以综合。该实验题目相对稍大,并具有一定难度。设计过程要注意几个问题。(1)题目要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2)综合运用关键知识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3)工作量要适当。单元性实验要求每个学生能基本独立完成,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多层次的题目供学生选择。

3.综合创新性实验。实践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综合创新性实验。该项目必须使学生完整地得到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等方面的系统训练。要求2~3名学生自由组合,从教师给定题目中选取感兴趣并符合自身能力的题目进行设计。该阶段的实验应具有如下特点。(1)题目是真实项目的简化,由教师给出总体要求。学生确定目标后可以不局限于给定的需求,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2)学生分组后由组长负责分工,并制定工作量衡量标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3)学生独立完成工作。教师的作用仅为答疑和共性问题的总结与归纳。该过程将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4)涉及课堂没有的知识点时,鼓励学生利用各种资源搜集资料,并通过分析资料寻找答案,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评价方式

传统的学业评价一般采取考试形式,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的依据。体现在思想观念上则表现为评价主体不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不符合现代工程教育价值观。引入CDIO模式理念后,学业评价以“过程”为基础,更加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以及实践环节与工程应用能力,力求知识与能力的协调统一。在强调技术基础的同时,注重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团队研究性学习模式和主题研究项目的实践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评价方式上,实践环节由教师制定评价标准,并组织指导学生自评和互评。成绩由“基本知识点实验+单元性实验+综合创新性实验”综合得出,占期末总成绩的60%。实验完成后,结合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一般采用分组讲解方式,由教师组织学生评价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和效果,并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和改进自己的合作学习过程。整个开发小组的分数为学生和教师打分的和,学生的个人分数则是小组分数加上其在项目开发过程的得分,即项目参与程度、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分。

(四)课堂教学的延伸

提高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仅凭课堂教学还远远不够,还需拓展多种渠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1.搭建沟通平台。教师博客开辟专门的版块作为沟通的主要平台,将课件、电子教案、参考资料或心得体会与学生分享,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留言板可使学生间接与教师交流。

2.成立创新小组。组织学习兴趣高、成绩优良的学生成立创新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关注学科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动态,选择感兴趣的领域深入研究。通过备战各类比赛、考取认证等方式,培养学生研究性和创新性学习能力。

3.营造学习氛围。创建专业的QQ讨论群,营造不间断的学习答疑氛围,学生既可通过网络帮助他人,同时也可提升自我。

四、结束语

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重视专业知识而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是目前国内进行工程类本科教育改革的方向。在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经过改革实践,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做中学”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多的同学逐步适应并积极参与到知识能力的应用培养过程中来,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本文为黑龙江科技学院校级重点课题]

参考文献:

1.康全礼,陆小华,熊光晶.CDIO大纲与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4)

2.钟金明,李苑玲.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6)

3.王亚良,张烨,陈勇等.基于CDIO的实验项目开发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

4.杨柳,胡志刚,李玺等.面向CDIO的“操作系统”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教改纵横,2009,(14)

5.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6.康全礼,陆小华,熊光晶.CDIO大纲与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12)

7.庄哲民,沈民奋.基于CDIO理念的1级项目设计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

8.陈春林,朱张青.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工程学科教育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现代化,2010(1)

第6篇: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点范文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一个具体学科,有其自身的教学规律和方法;通识教育作为一个普遍性的教育理念,是当今高校需要努力实现的方向。这两者的结合可以说是共性寓于个性之中,通过个性得以展现;也可以说是个性依附于共性而存在,突出共性的特点。一方面,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赋予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能够更加突出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提高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水平服务;另一方面,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一个具体实施过程,通过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来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彰显通识教育的优越性,为通识教育的发展服务。

2计算机基础课程群建设

课程群是指把具有相同培养目标的相关课程编排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教授和学习的课程体系。课程群不等同于课程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有序的课程安排和完整的技能培训方案来实现统一的教学培养目标。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群要以能力培养和思维养成为核心,通过课程知识点之间的结合来体现通识教育的跨学科特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连贯性、递增性和发展性。

2.1培养目标

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师范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群建设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这要从师范院校的自身特点和通识教育的要求来分析。师范院校在校生是未来教师队伍的骨干,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对于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的要求,师范学生需要有良好的计算思维、过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多媒体网络应用能力,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方法和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群主要侧重以下2种能力的培养:

(1)计算机应用能力。师范学生要掌握扎实的信息技术应用知识,并通过具体操作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从通识教育角度来说,掌握信息技术并在实践中运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帮助他们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方法。信息技术应用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和应用操作两方面。课程群涵盖计算机原理、网络知识、多媒体技术、信息传递与收集、控制原理、软件开发等相关知识的内容,课程群不仅要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操作、制作、设计计算机软硬件的方法和技巧,并通过一定的实战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在掌握信息化技术理论的基础上,计算机基础课程群要培养学生专业领域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要能够明确自己所需的信息类型和形式,能独立制定获取信息的策略和方法。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质,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来提高专业学习和研究的效率,体现了通识教育跨学科培养的优越性。

2.2组织结构

在明确计算机基础课程群的培养目标之后,我们根据通识教育的要求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计算思维培养和师范信息化教学为核心,面向“知识一技能一思维”一体化的课程群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计算机基础课程群包含一系列与师范专业相关的信息化学科课程,根据课程知识的主次和关联关系分为通识教育必修、通识教育核心、通识教育选修3个层次。3个层次的课程相辅相成、逐层递进,紧紧围绕课程群的培养目标展开教学。课程群的知识结构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处理、多媒体应用、网络技术、美工动画和程序设计等多个和师范专业息息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并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达到通识教育培养综合能力和实践创新意识的要求。

2.3课程内容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群中,通识必修课主要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用来普及信息化理论;通识核心课将信息技术和专业教育融合,实现师范专业技能核心知识体系的基本覆盖;通识选修课用于拓展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建构核心知识体系的完整覆盖,并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通识必修课程知识点是课程群建设的理论基础,突出计算机解决问题思维模式的形成和应用软件的使用技巧,如教会学生使用Word制作教案、使用Excel设计成绩汇总表和使用PowerPoint设计课堂演示文稿的技巧、运用网络收集和分析教学资源的方法等。通识必修课的课程内容还要与时俱进,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不断迁移,比如随着操作系统的不断更迭,教学内容也要由Windows2003向Windows7、Windows8转变,各种应用软件的版本也要尽量跟随时代变化,这样才能体现通识教育的先进性。经过通识必修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软硬件的使用技巧,这为通识核心课的教学打好了基础。通识核心课程内容要突出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通过实践教学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术应用的方式方法,构建计算思维的知识体系和核心思路。通识核心课的教学要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在教会学生信息化知识和技术的同时帮助他们掌握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基本方法与思维模式,达到提高综合能力的教学目的。

通识选修课是在课程群和主干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特点来自主选择课程学习,通过若干领域技术延伸教学来体现通识教育的“全人教育”理念。通识选修课的课程内容涵盖了程序设计、网络技术、美工知识与工具和多媒体动画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点。这些技术和知识都涉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践、数据分析的思维方式和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构建计算思维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系统级应用开发技术都能实现相关专业学科的知识拓展,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这也符合通识教育倡导的跨学科教育理念。

3结语

第7篇: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点范文

第一,新课改有无理论基础。第一种观点认为,无论是在新课改的政策文件和行政推进文本,还是在新课改方案主要研制者的权威解读文本中,都没有人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做出明确的回答。[3]的确,教育部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作为“指导本次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和开展工作的行动指南”[4],并未具体说明和阐述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只是明确了本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要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二种观点认为,尽管相关政策文件及其解读文本中没有明确阐释,但从权威学者的一系列文章中还是可以“模糊”看出一些理论依据的,它们涉及建构主义、多元智能和成功智能、后现代课程观、脑科学的新成果,还要加上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在中国的多种变异形式。[5]而且,其之所以“模糊”,是因为新课改实际上反映“培养塑造人”与“引导生成人”两种教育思想观念的激烈碰撞。[6]第三种观点认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是明确而具体的,只要我们回到“顶层设计”的文本并仔细阅读,全面领会,就不难理解,邓小平“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仅是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也可以说是最根本、最重要的理论基础。而且,从新课改的具体操作来看,其理论基础还包含了现代课程论(结构课程论、掌握学习理论等)、现代教育论(素质教育思想、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等)以及一些后现代课程思想等。[7]

第二,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应该是什么。第一种观点认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涉及以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多元智力、实用主义为代表的多种西方教育理论。如,建构主义是世界各国课程文本的历史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是对传统的学习观、知识观、课程观的一种挑战和超越,它在知识论上兼容了“反映”与“建构”两种机制,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8][9]后现代主义者的理想更接近求知者的生活经验;[10]后现代主义通过揭示世界的复杂性、事物的不确定性而强有力地挑战现代占主导地位的“划一思维”,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后现代主义教育学把儿童置于“自我变革”的主体,有助于儿童基于差异的“多元智慧”和“批判意识”的形成。[11]第二种观点认为,在课程改革中,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具体说来,要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全面发展学说作为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虽然不是直接的教育理论,但它是我们所依赖的哲学基础;半个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一直写在我们的教育方针上,它的不变性、一贯性正表明了这种方针的生命力。而且,“三个面向”教育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12]第三种观点则试图合理解决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其一方面认为,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课程理论所要讲的直接的理论基础,从学理上来说似乎背离了课程理论研究的范围,存在着生搬硬套的缺陷,应该在课程哲学上多做些具体和深入的探讨;[13]另一方面又提出,新课改既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又应当广泛消化吸收当今世界先进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进而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14][15]

第三,西方教育理论在新课改中的效力。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多元智力、实用主义等西方教育理论能不能成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关键在于其能否为解决新课改的一系列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因此,围绕新课改理论基础的争议自然延伸至对西方教育理论在新课改中的效力问题的研讨。其主要观念形态是,在肯定西方教育理论对新课改的某些积极作用的同时,着力揭示其种种缺欠与痼疾。例如,关于后现代课程观,有学者指出,后现代课程观是在对传统理性主义课程开发范式的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从历史角度看,有其必然性,其全新的观念对我国新课程改革具有丰富的启迪与建设性意义,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纲要》和新的课标的制定。但是,后现代课程观具有内在的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如,由于其对知识的“本体论”认识和“方法论”认识迥别于现代主义,其“真理性”和“适切性”值得怀疑。其“反真理”、“反规律”的价值取向也应是我们坚决反对的。后现代课程观一味强调“建构”、“动态生成”,客观上忽视了“标准”、“预成”和“共识”,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和压力,尤其是后现代的教学缺乏对知识的系统性的考虑,如果再遭遇以系统知识为主的严格的考试,那么矛盾就更加突出……这就是西方国家近年来纷纷“抛弃”后现代课程观、抛弃建构主义而回归到“抓基础”、“抓质量”上来的主要原因,也是广大教师(特别是我国教师)不用后现代课程观及建构主义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原因。[16]再如,关于建构主义,有学者认为,建构主义理论中那些反常规科学观念的哲学观点(如科学知识是相对真理,不是绝对真理;科学理论是科学家头脑建构的东西,不反映客观存在)很容易导致忽视知识基础的倾向并引起教学中的偏激与放任。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关于“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的课程改革目标,就反映了建构主义理论忽视知识基础的倾向……建构主义不是课程理论,也不是教学理论,它只是一种具有导向性的理论框架。从这个理论框架简单地引申出任何的教学理念、教学理论以及教学模式都是危险的,如果再以此指导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则贻害无穷,对此,我们必须具有清醒的头脑。[17]

第四,如何移植、借鉴、改造、创新西方教育理论。这虽然是一个有关“本土化”的老问题,但是鉴于我国的教育研究总是存在挥之不去的“引进情结”和相应的“移植偏好”,特别是鉴于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带有明显的引进和移植痕迹,学者对之的研讨自然有了新的变化。其一,如何在立足自身改革实践、博采众长的基础上, 建构适合我国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成了这场争议的最终话题。在这方面,有学者提出四点建议:①要科学认识我国基础教育的国情(目前我国教育的最大国情就是面临巨大就业压力下的独生子女的教育),否则永远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②要客观认识我国教育本身的特点,不能只看我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忽视我国教育中存在的优势,更不能对存在的问题作过分的夸大;③要充分认识国情对教育实践所造成的异化,特别要认识到由于条件的异化而导致理论在实践中的异化现象;④要深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把我们的研究立场和资源意识从完全面向国外,而转向“立足本土,放眼世界”。[18]其二,在众人的注意力集中在改造西方教育理论之时,有学者独辟蹊径,呼吁必须注重同时改造我国的现实土壤:任何西方教育理论进入我国,都必然会受到我国现实土壤显性或隐性的选择、过滤和改造,特别是既得利益者会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对之进行阐释和改造,使之背离初衷,而成为维护其既得利益的工具。因此,理论固然要改,但土壤不改,理论改造将会失去其本身的意义。[19]

争议的持续且无“正解”,自然促使人们对这场争议本身进行反思。有学者认为,这场争议之所以持续且无“正解”,与下列问题有关:①混淆了“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的区别,以致所论观点有的偏重于宏观层面的理论原则,有的偏重于微观层面的理论依据;②对若干核心概念的界定存在分歧,如教育价值观、课程观、知识观、教学观、学生观等,彼此的理解与阐述不尽相同;③一些学者的讨论态度带有简单化、情绪化色彩,要么强烈质疑,要么充分肯定,甚至各持己见、言辞激烈;④忽视多元理论基础之间的整合,即只将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多元智能等理论简单并列,而忽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对新课改的不同价值;⑤对相关学科理论和西方教育理论的考察和论证不够具体、深入、全面,特别是对这些理论发生、发展的社会和历史环境缺乏辩证分析。[20]还有学者指出,人们对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有误解或曲解,其中最大的误解是将后现代课程观、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看作是新课改的主要理论基础。其重要的原因是:新课程改革启动培训中,少数学者在文章、著作或演讲中“矫枉过正式”地不负责任地对传统教育简单否定,并对基于后现代思想(包括课程观、建构主义等)的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改革顶礼膜拜,“言必称欧美与日本”,造成了不应有的负面影响。这些言行本来只是个人行为,并不能代表整个新课程改革的政策及整体的新课程改革队伍的声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学者以及一线教师将一些“强势学者”的言论与国家的课程改革政策相混淆,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至于一些攻击新课程改革以“后现代思想”为理论基础的学者,尤其是一些未参与新课程改革而被“边缘化”的学者根本不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全貌,“立论”时伴有很多“想象”,他们大多从自己已有的经验或倾向出发,得出“情绪化”的结论(多半是非议、指责甚至诋毁)。[21]

回顾这场远未结束的争议,有几个问题不时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其一,这场争议持续了近十年,为什么至今未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此加以澄清和说明,至少是对此加以必要的引导?此方面的“不作为”,与新课改实施中的一系列政府行为形成了巨大反差。抑或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看来,新课改的理论基础问题其实无关紧要?抑或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什么是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也不甚明了,正期望这场争议能得出个明确结果?其二,这场争议持续了近十年,我们对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是比较清楚了还是更加模糊了?我们能清楚地知晓新课改在哪些问题上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指导,又在哪些问题上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支撑,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吗?如果答案都不是充分肯定的,那我们是不是有必要想想应该如何改良这场争议的状况?其三,这场争议持续了近十年,会对广大正在实践新课改的一线教师产生什么影响?他们面对这场持续且无“正解”的争议,会怎样看待新课改,又会怎样看待我们这群自称从事新课改理论研究的学者?他们对坚持新课改的信心会因而更加坚定吗?这不能不是每一个参与这场争议或研讨的学者必须负责任地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培瑞.新课改的先天不足与后天根治[J].当代教育科学,2003(2).

[2]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

[3][12]靳玉乐,艾兴.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05-28(3).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63.

[5]朱成科.基于基础教育改革的课程哲学反思――关于“新课程改革”三个理论问题的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07(10).

[6]崔国富.课程改革中,两种教育观应有正确的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5-10-22(3).

[7][16][21]吴永军.正确认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及其价值取向[J].教育科学研究,2010(8).

[8][11]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5(12).

[9]钟启泉.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和非线性模式[J].教育研究,2004(11).

[10]周勇.现代课程改革的知识重建思路与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2004(11).

[13]高天明.应从哲学层面探讨[N].中国教育报,2005-08-13(3).

[14]马福迎.对《靳文》有些观点,不敢苟同[N].中国教育报,2005-08-13(3).

[15]和学新.科学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的两个方法论问题[J].当代教育论坛,2006(18).

[17]邢红军.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J].教育科学研究,2011(4).

[18]钟志华.“盲人掌灯”还要走多远?――试论我国教育的本土化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5(24).

[19]宁婷婷,吴永军.对新课改理论基础研究中几个问题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9(11).

第8篇: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法律基础教育 有效性 定位 优化

[作者简介]黄馨(1981- ),女,四川达州人,四川外语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工作。(重庆 40003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130-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面向广大非法学专业的大学新生,群体相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相当庞大。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推进,既需要法学专业人才的引领,也需要发挥各类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青年人才的作用。法律基础教育在整个高校教育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准确定位教育性质和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增强法律基础教育的教学效果,提高大学生的法律基本素养,促进青年人才法律水平的普遍提升。

一、领会课程基本精神,准确定位法律基础教育的性质、目标

法律基础教育是高校“基础”课的基本内容。对法律基础教育的定位即是对法律基础教育的性质、目标以及教育主体进行准确的界定,科学设置“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有效实现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对法律基础教育进行科学的定位,首先必须全面领会“基础”课的基本精神和宗旨。关于“基础”课的性质,由全国统一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绪论”部分作了如下表述:“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课程。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法律观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即“基础”课隶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范畴。这一属性决定了这是一门培养人、使人健康成长、成为人的课程。所谓“使人成为人”,就是讲授做人的基本理论、价值和知识,使学生具备现代社会做人的基本知识和素养,成为合格的现代人。高等学校的课程基本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使人成为人”的课程,二是“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课程。所谓“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课程,就是讲授某一类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胜任某一类工作,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某一种人。这类课程可称为“专业课程”。“基础”课属于高等学校“使人成为人”的课程,不属于“专业课程”,肩负着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

深刻领会“基础”课的基本精神,把握“基础”课的属性和任务可以帮助我们对法律基础教育的教学性质、教学目标作出以下基本界定:高校法律基础教育不是传授法律专业知识的专业课教育,而是隶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法律基础教育的价值目标不是“培养法律专门人才”,而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发大学生法律方面的潜能,激发学习法律的兴趣,调动学习、运用法律基础知识的积极性,帮助养成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提高法律素质。

二、围绕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

从“基础”课教材来看,“法律基础”部分内容丰富,包括第七章和第八章,基本可概括为社会主义法律基本精神、基础理论和具体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两部分。在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多”与“教学时间少”的矛盾,若试图通过法律基础教育将丰富的社会主义法律知识体系统统触及无疑是空谈,势必造成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难以把握重点,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要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法律基础教育,教育主体必须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根据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法律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增强大学生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法律基础教育应重点围绕大学生法律素养和法律能力的提升两个方面展开教学。

(一)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1.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法律心理。法律心理是指社会主体在一定的法律思维方式的制约下,基于一定的社会条件、法律文化传统以及社会主体法律生活的实践而对法和法律现象的感知、情绪和习性。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具有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其生理发育日臻成熟,心理尚处于断奶期,发展不成熟,法律心理不健全,法律认知模糊,往往违法甚至犯罪以后全然不知、后悔不已。因此,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法律心理教育与引导,不仅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内在价值诉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对大学新生进行正确的法律心理教育需要抓好两个关键点:一是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法律认知。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运行的思想、观念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但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认为自己不是学法律专业,只要不违法,就不必学法;有的学生甚至公然挑战法律权威,走上了犯罪之路。药家鑫这样的“好孩子”撞人后为了掩盖罪行再杀人,这一悲剧虽只是极端个案,但给我们以警醒:当前部分青年法律意识缺失,教育必须肩负起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重任。对青少年进行法律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引导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提高他们学习法律、学习这门课程的自觉性。二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诉讼心理。我国公民的权利受到我国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但生活中个体难免与他人发生纠纷,权利随时可能被侵犯。当权利受到侵犯时,应该依照法律程序,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权。而据调查显示,大学新生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选择法律途径维权的微乎其微。所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诉讼心理,帮助学生形成诉讼权利意识,使他们懂得国家建立诉讼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公民的权益纠纷,制裁惩罚犯罪,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帮助大学生形成坚定的法律信仰。信仰属于信念的范畴,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而信念就其内在产生过程来讲,是人们对基本需要与愿望强烈的坚定不移的思想情感意识。可见,信仰是坚定的信念,是一种高级的意识形态;法律信仰乃是法律意识的最高形态。法律信仰的培植体现了法律意识教育的终极目的,培养大学生坚定法律信仰是法律基础教育的核心,树立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必须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另外,法律基础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教育的生命就在于教师传授给大学生新颖的、符合其自身思想的知识,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这种所谓的思想是原理性思维与追根究源的“本体论”思维习性,植根于对客观事实的终极性信仰。大学教育的精神决定了法律基础教育的目标应当重在培养大学生对法的终极性信仰。因此,在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为根本目标,改变“压缩饼干”式的法律基础教育教学内容体系框架,创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主线,以“思想观念”为核心,以“行为规范”为基础,以“相关权利与义务”为重点的法律基础教育教学内容体系,使法律基础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真正融为一体。

(二)增强大学生的法律能力

法律能力是法律素质的最高级形态,大学生法律能力的提高是检验其法律素质的核心依据,因此,法律基础教育的目标归宿应是提升大学生运用法律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问题的能力。

1.提高大学生的法律基本表达能力。刚从中学跨入大学的新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和考核的影响,运用法律的能力比较弱。以四川外语学院“基础”课为例,从考核结果来看,学生的法律基本表达能力欠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首先,提高大学生法言法语的口头表达能力,重点把握三个环节:一是引导学生在记忆法律概念的基础上,理解书本上的法律词语;二是让学生比较法律词语的表述与一般词语的表达方式的区别;三是设计实践环节,让学生操练法律口头表达,其关键在于组织者要对学生的表现做出针对性较强的评析,并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记录在案、予以反馈,以此激励学生持续训练的积极性。其次,提高大学生的法律书面表达能力。“基础”课的课程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因此学习完“基础”课后,学生至少应掌握最基本的法律文书的书写格式,如书、简单的合同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诉讼法时,适当扩大教材的知识范围,重点补充法律文书的写作。通过对基本的法律文书的讲解,使学生对法律相关知识的认知不囿于理论阶段,遇到法律问题时,能够“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大学生的案情分析能力。案例教学法是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教学方法,其关键在于列举的案例必须是具有很强代表性的经典案例,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对所举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这既能增强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对提高学生法律素质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期末考试中,应避免对书本知识教条式的考查,必须设置一定的案例分析题目,全面考查学生的案情分析能力,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在案例分析考查中,可将口试和笔试结合起来,对学生的法律口头表达与文字表达能力进行综合考查。大学生法律能力的提升必须在实践中实现,经受实践的检验,因此如果有条件的话,要尽可能带学生走出课堂,到法庭旁听、法律院校观摩或观看相关的录像片,还可以请司法人员走进法律基础教学课堂作报告。

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教学模式

法律基础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属性决定其主要功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中,应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线,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和目标实现的角度,探索、优化法律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准确定位法律基础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功能是解决“基础”课教材内容“多”与“实”矛盾的有效途径。“基础”课教材是众多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时代性较强的好教材,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教材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如教材法律部分为了保持教材体系的完整性,内容层面过多过细、知识点繁多,而“基础”课教学时数非常有限,教师如果力求面面俱到,只能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轻描淡写的阐述,难免有不透彻、不实在之嫌。这就需要牢牢把握法律基础课的课程属性,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价值目标,合理取舍教材内容、设置教学重点。如第八章实体法律部门涉及的法律法规内容广,教师若想花大量时间详细介绍每一种法律、法规,讲授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在较少的教学时数内是无法完成的,而且其背后所蕴涵的基本精神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挖掘。以宪法权利义务的讲解为例,作为一名中国公民应该清楚自己有哪些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因此这部分内容应该是宪法部分教学的重点,教师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着重从宪法的基本精神和重要价值两个角度去灌输引导学生,使其认识到法定权利和法定义务是一对紧密相连的法律概念,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有赖于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是为了神圣的权利得到实现,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宪法的自由精神、平等精神和法治精神,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法律内在的自由价值、平等价值、正义价值、秩序和安全价值、效益价值,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权利义务观念,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就会正确对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成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统一体。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大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基础”课程的内在要求。再如,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教材的过渡章节,既有道德又有法律知识,对于这部分的讲解,教师可以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灌输梳理相关知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的内在依存关系,认识到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法的价值基础、评判标准和推动力量,充分展现法律价值观念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导向性,从而顺理成章地从道德部分过渡到法律部分的讲解。只有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达到“基础”课对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进行有机整合的根本目的。

法律基础教育教学首先应科学定位法律基础教育的性质和目标,以及教育的主体。在准确把握法律基础教育的根本性质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对法律基础的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根本着力点,有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功能,找准教学重点,拓展法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只有如此,才能不断优化法律基础教育,有效提升法律基础教育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邱伟光.人生导航的行动指南——一门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新课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

第9篇: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点范文

摘要:教育学知识作为一种扎根于实践土壤的知识,具有重要的本真属性--实践理性。结合实践理性的特点,教育学的实践理性具体表现为教育学知识的现实性、理想性、创造性等方面。教育学知识的实践理性从逻辑和本真意义上为教育学知识的实践转向提供佐证,这意味着教育学知识应回应日常教育实践,意味着教育研究应走进实践、批判实践、引导实践,教育理论研究者应具有基本的实践意识和实践态度。

关键词:实践理性 教育学知识 教育研究

教育学知识作为一种扎根于实践土壤的知识,具有重要的本真属性——实践理性。本文的教育学知识是指作为知识存在的教育学,也就是所有通过教育研究所获得的知识或者说是所有构成教育之学的知识。

一、实践理性的特点

1.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

理性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征。人类关于认识世界的观点就是理论理性,人类关于改造世界的观点就是实践理性。列宁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理性之所以高于理论理性,在于理论理性是求真,而实践理性不仅求真,还在此基础上求善,在理论理性提供的“是什么”和“怎么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应如何”、“怎么做”的问题,实践理性以合目的为根本标准,期望创造应当存在的东西。

2.实践理性的特点

第一,现实性。实践理性直面人的生活实践,是立足社会现实的实践智慧。实践理性源于人的生活实践,是人的生活实践的理性形式。真正的实践理性应是直面现实的。

第二,价值性。价值性是实践理性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对人与世界关系“应当如何”的反应,是“求善”的智慧。

第三,目的性。实践理性是人们为满足自身需要和实现自己目的的理性。目的性是实践的本质特点,也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属性之一,是建立在主体需要的基础上的。

第四,情境性。实践理性是特定情境中的选择。由于实践情境带有多种难以预料的可能性,需要主体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理性基础上的灵活的实践之知,情境性也决定了实践无限多样的可能性存在,从无限可能性中予以选择就需要实践智慧。

第五,创造性。实践理性包含着对现实的批判、否定和超越意识,且在这种批判否定和超越中实现对现实可能性的不断建构,实现有目的有计划地改变现实客体和创造新客体的过程。

第六,理想性。实践理性意味着对当下人与世界关系现状的不满足,是一种含有超越现有人与世界关系状态,改造人与世界关系的理想欲求。

二、教育学知识的实践理性

教育学是植根于人类的生活实践和教育实践而且指向实践的实践之知。赫尔巴特最早强调实践对于教育学的基础性和优先性,杜威也曾主张“教育实践不能忽略,教育科学的最终的现实性,不在书本上,也不在实验室中,也不在讲授教育科学的教室中,而是在那些从事指导教育活动的人们的心中,在实际的教育生活中”。 结合实践理性的特点,教育学知识的实践理性具体表现在:

1.教育学知识的现实性

教育学知识是直面教育现实的知识,它不是一种建立在理论哲学基础上的思辨性知识,而是建立在实践哲学基础上的直面教育现实的实践之知。

2.教育学知识的理想性

教育学知识既具有丰富的现实性,又具有鲜明的理想性,教育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学者的理想。

3.教育学知识的价值性

价值性是实践理性的重要特点,而充满实践理性的教育学知识也蕴涵着彻底的价值色彩。教育学作为成人之学,一直贯穿着“成如何之人”及“如何成人”的主题,这显然是一个价值选择的过程。

4.教育学知识的创造性

任何一种知识都隐含着或多或少的创造性,可教育学知识作为建基于实践的知识,其创造性具有独特的表现。主要表现为,作为体现实践智慧的教育学知识是对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实践情境的反思和认知,充满着不确定性,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5.教育学知识的目的性

实践理性作为“实践”的理性,有着鲜明的目的性。实践作为人特有的类本质活动在于其鲜明的目的性。“自身即是目的”是实践的本体特点。

6.教育学知识的情境性

教育活动是在特定情境中展开的活动,教育学知识具有情境性的特点。任何教育实践本身都与特定的时空场景关系密切,教育学知识是教育活动主体在特定教育时空中的知识。

三、教育学知识的实践理性对教育研究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