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早期教育范文

儿童早期教育精选(九篇)

儿童早期教育

第1篇:儿童早期教育范文

一、儿童人格与品德的发展比知识灌输、智力发展更为重要

如今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与人先天素质各异、不同职业间的收入差距悬殊等因素,给如今的中国社会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而在儿童教育方面,对这种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就是教育的“功利性(或功利主义)”。家长和教师特别注重对儿童进行早期知识的传授和才艺的培训,如:读写汉字、背读外语、做加减运算、学画、练琴、习武等,而严重地轻视了对儿童在道德行为、人际交往、合作共事、社会公德等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的培养和教育,从而影响到儿童心智和心性的和谐发展。

自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人本主义思潮在西方形成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从而使世人对儿童有了更为全面和完整的认知。儿童从其降生时(甚至于在母体内),他们的生命就被赋予平等的人类个体之地位和权利,年幼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权利也被视为社会成员应得的自由和尊严。尽管婴儿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不上动物,但儿童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在其社会性培育中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是如今的教育现实却是:教养者把对正处于成长期中的幼儿的教育,等同于应试式“知识培养”和掠夺型“智力开发”,对于儿童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中应该包含的“人格”和“品德”的培养则考虑甚少。对此,日本早期教育家井深大指出:“我强烈地感到迄今的教育仅把教育的焦点集中在智力方面,只追求了人的一半的教育,而忘却了人的精神的培养或树人的另一半教育。”他认为,如果教育者仅从增强智力的目的出发去实施幼儿教育是极为错误的,因为这种早期教育也许能让儿童成为某一专业方面的所谓“英才”,但他们却不可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他说:“教育的最重要之处并非是培养以知识为中心的能力,而应从培养精神、培养品德开始。”他强烈呼吁儿童早期教养者“要把忘记的另一半教育置于首位,而可以把智力教育放在第二位。”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在迅猛发展,产业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人类社会的这种变化,一方面对年轻一代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提出了很高的标准,另一方面也对年轻一代的社会性养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杂多变的社会生存环境既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漂泊无依、无所适从的迷惑。如今那些社会性发育缺失的年轻人,他们难以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把握自我、难以在社会交往中扮演适当的角色,他们时时产生一种社会适应能力的危机。在对儿童的教育中,要避免这种社会适应性危机将来降临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就应该把忘却的“人的另一半教育”重视起来,加强儿童早期的社会性培养,使儿童的身心自幼年起就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教育和发展。

二、了解儿童生活、应对学习的变化,才能发挥幼儿园教育的主导作用

以往,知识、技能、文化、道德、观念等的传递都是以学校(包括幼儿园)为中心来进行的。学校(包括幼儿园)不仅垄断文化传递的专门权力,而且也垄断着文化传递的专门能力。如今,在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识型社会逐步到来之际,这种以学校为中心的文化传递的特权地位受到了挑战,其中心地位正在逐步削弱。

首先,以学校为中心的传递能力受到了家庭教育的挑战。如今儿童的家长都普遍地受过良好的义务教育,其中相当数量的家长还受到过高等教育。他们从社会现实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感受到了受教育早迟、多少、好坏与人生幸福与成功的关系,他们已经比自己的父辈有了更新的教育子女的意识、条件和能力。他们强烈地期望自己的儿女将来能享有超过自己在社会上的成功与幸福。他们在儿女出生后、入园前,就开始有意识对子女进行力所能及的教育了。不过,家庭对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传递能力的挑战还不是主要的,其原因在于:虽然家长已经拥有家庭教育的强烈欲望和具备家庭教育所需的一些能力,但却很少有人有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来实施对子女的教育。家长一旦将子女的社会文化教养托付给教育机构(幼儿园、学校),他们往往会在子女面前尽量维护学校的教育权威,尽量避免子女在教育机构中过多地产生对抗和抵触行为。因此,可以认为,虽然以往幼儿园、小学坚如磐石的教育中心地位正在受到削弱,但是家长的文化传递的意识与能力的提高尚未从根本上威胁这一中心的地位。

第2篇:儿童早期教育范文

关键词: 早期儿童 音乐教育 独特性

什么是早期儿童音乐教育?通过梳理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研究文献,我们发现:人们普遍把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仅仅作为一个日常生活用词在使用,并没有对其进行科学的界定。人们把早期儿童的音乐教育,与学校音乐教育混为一谈了,在实践中也没有加以区别。

笔者综合分析后认为,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应该把握好早期儿童和音乐教育这两个词的内涵。早期儿童音乐教育虽然属于音乐教育的一个分支,但是其并非普遍意义上的音乐教育,早期儿童音乐教育有其独特性。

一、早期儿童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其音乐教育的独特价值取向

理论上分析,0~6岁学龄前儿童的音乐教育应该是广义的,本文认为应该包括幼儿园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以及家庭音乐等,但具体的学习目的、内容与普遍意义上的音乐教育略有差别,关键是由早期儿童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建立在年龄基础上的早期儿童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身体活动能力、音乐学习能力、音乐理解能力的局限性。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阐述了早期儿童的身心特点。皮亚杰认为人类是通过认知来有效适应环境的,人类的思维以表征行为和动作的图式进行组织,通过同化和顺应的交互作用,使个体得到发展。因此,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早期儿童主要包含在前两个阶段。

感觉运动阶段儿童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各种感官和肢体动作感知外部世界。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音乐的学习首先从聆听音乐入手。因此我们必须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音响环境,这包括他们的歌声、器乐声及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以便儿童积累初步的音乐听觉经验。

前运算阶段儿童主要特点是伴随语言发展,储存了各种表象,可以用符号进行思维,促进了想象的发展;以直觉思维为主,没有建立守恒,儿童跟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仍以感官为主。因此,同样要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音乐,引导儿童辨别各种音乐要素的差别,同时辅以可操作的玩教具(打击乐器、节奏图谱等),便于儿童多感官通道参与学习音乐。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早期儿童仍然处于感官学习的阶段,因此其音乐教育也要以刺激感官为主,丰富他们的音乐感性经验;并且充分利用身体动作与音乐之间的密切关系,将身体动作和音乐有效结合进行音乐教育。

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说:“如果一个人想胜任自己的专业,如果一个人的专业要在整体上卓有成效,那么某种哲学――即有关该专业的本质和价值的整套基本信念――则是需要的。”①因为“一种音乐教育的哲学为我们的专业生活提供了基础,既解释了其作为一个领域的价值,也指导着我们的行动”②。音乐教育哲学可以说是对音乐教育的看法或者说是音乐教育的观念,一般包括对于音乐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和方法的看法。当前主流的音乐教育哲学是雷默的音乐教育审美哲学和埃里奥特的关注音乐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两种。雷默强调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而埃里奥特则反对雷默的观点,认为其割裂了感知与创作的联系,提出音乐是一个多样化的人类实践,强调音乐教育的实践,主要探讨聆听、表演和音乐表演本质间的关系。

作为音乐教育分支的早期儿童音乐教育,我们无法完全抛开这两种哲学的争论,但正如埃里奥特本人所说的“没有绝对正确的音乐教育哲学”。那么,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应该何去何从?早期儿童的特点可以指引我们选择合适的哲学观。美是必然存在于音乐教育中的,我们不可否认审美是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但面对倾向于用感官和肢体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的儿童我们也不排斥实践。2012年教育部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就是最好的证明,其中关于艺术领域是这样说明的:“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③

二、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独特性

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独特价值取向,决定了早起儿童音乐教育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目的的独特性

美国音乐教育家EdwinE.Gordon在其著作《AMusicLearning Theory for New bornand Young Children》中强调,音乐启蒙教育要早,最好从0岁开始,他通过对18个月前儿童的音乐教育研究,他坚信音乐学习是有关键期的,除非在5岁前在家庭或者幼儿园建立音乐学习的基础,否则后续将无法弥补。

蒙台梭利强调幼儿的音乐教育是启蒙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及早对早期儿童进行音乐教育。我们一直强调的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也并非为了把早期儿童塑造成为专业的音乐家,而是希望播下“音乐的种子”,为早期儿童奠定初步的音乐学习的基础,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不断提升他们音乐欣赏和创造力。

(二)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内容与形式的独特性

音乐作为一门听觉的、情感的艺术,我们相信音乐学习必然是由音乐感受与体验开始的,这是早期儿童进入音乐的必经之路。因此,基于早期儿童的身心特点,为其提供丰富他们的音乐感受和体验,科学合理地引导他们正确理解音乐。从而提高早期儿童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据此,我们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音乐教育。

1.营造音乐感受与体验的环境

早期儿童的发展不是自然而然地、不是自发地、不是通过天生素质的逐渐成熟来实现的,而主要是决定于后天环境的学习。EdwinE.Gordon强调18个月以前的儿童就应该拥有丰富而多样化的音乐环境,广泛地接触音乐。

2.音乐律动

通过皮亚杰的理论我们已经知道早期儿童的发展是动作在先,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早期儿童用肢体动作对音乐的反应更早一些。这也是什么我们不排斥实践的原因。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中最重要的要素且和生活密切关联的是节奏性的动作”④,据此我们认为音乐律动是适合早期儿童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贯穿早期儿童发展的始终。

3.歌唱

歌唱是人的天性,柯达伊说过,歌唱属于每一个人。当然最关键在于早期儿童动作发展的同时语言也在逐渐发展,音乐和语言都是一种符号,我们应该像对待语言学习一样对待音乐。随着早期儿童语言从辅音、元音、单音节词、双音节词……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营造音乐的环境,鼓励他们随着音乐哼哼或者喃喃发音,EdwinE.Gordon认为早期儿童越早开始音乐的喃喃发音,将来就越有可能获得音乐感。因此说唱活动是更适合早期儿童的一种歌唱方式。

4.探索音响和乐器演奏

早期儿童主要用感官来认识世界,其中听觉作为一种重要的获取信息的通道,在早期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2岁前,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各种声音感兴趣,并喜欢通过探索敲击玩具、用品等发出各种声音。乐器演奏是早期儿童音乐表现的重要方式,符合他们的兴趣,是他们很好的音乐体验,有助于培养早期儿童的音乐节奏感。

综上所述,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并非普遍意义上的音乐教育,早期儿童的音乐教育有其独特性。这主要是由早期儿童身心特点决定的。而通过对音乐教育哲学价值取向分析,我们发现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音乐家,而是接触、感受、聆听、表现音乐的独特个体。因此,对于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并没有明确的概念,这可能跟我们对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目的的期望值不高有关。

三、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实践中如何遵循其独特性

在早期儿童的空间尽可能地提供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音乐教育内容。

(一)丰富早期儿童的音乐感受经验

如何为早期儿童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可以借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儿童发展理论模型,他强调“环境中的发展”,并将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划分为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系统组成的嵌套模型。微系统主要指家庭和学校,中间系统是两个以上的微系统相互联系和彼此作用,外系统是个体没有参与,但却对个体有影响的环境,比如社区,宏系统:基于上述三个系统的社会文化环境。

因此我们要构建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环境,需要从家庭和幼儿园(早教机构)、家园沟通、社区音乐(区域音乐)以及整个社会音乐文化环境入手,整体联合为早期儿童音乐创设丰富多样的音乐接触的环境,使音乐生活化,以此唤醒早期儿童对音乐的敏感性,提升他们的音乐感受力。

以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为例⑤:

首先,引导幼儿感受、发现和欣赏周围环境中的各种音响,培养幼儿对各种声音的倾听兴趣和倾听能力。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倾听自然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风声、雨声,汽笛声、火车的隆隆声等)及各种打击乐器的声音。

其次,创设丰富多样的日常音乐活动。可以是无意识地听,将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进行音乐律动和即兴创作表演;也可以是有意识地专注于音乐的活动,例如音乐歌唱、音乐欣赏等。

最后,创设幼儿音乐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设置丰富的音乐区角活动,引导幼儿能够较长时间专注于某一音乐活动。

(二)提供早期儿童音乐表现的机会

首先,处于动作发展敏感期的早期儿童,可以充分利用音乐律动的乐器――身体,探索、尝试、发现各种各样的身体动作,以音乐节奏为媒介将身体动作和音乐联系在一起,产生丰富多样的音乐律动活动。在节奏活动中创编动作,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并注明是哪种动物,让幼儿用走路、跳跃等动作表现这种动物。其他的一个或多个同伴可以根据动作的节奏敲打乐器或拍手,并让大家猜一下你装的是哪种动物。

其次,为早期儿童多提供歌唱表演的机会。幼儿在歌唱时,创编动作并表演,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幼儿创编动作的能力有限,我们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周围的环境,通过让幼儿观察周围生活,认识更多的事物,丰富其感性经验,了解生活,有利于动作更加形象逼真。

最后,乐器演奏。乐器演奏主要是打击乐器,例如大鼓、铃鼓、沙槌、三角铁等没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在奥尔夫教学法中还有固定音高的琴,例如木琴、钟琴、定音鼓。

在音乐律动和乐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对早期儿童而言大肌肉动作先于小肌肉动作,精细动作相对弱一些,因此在乐器演奏时注意选择适合他们身体活动特点的动作进行。

(三)激发早期儿童音乐创造的兴趣

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需求,具有创造的潜能,他们也喜欢创造性的活动。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认为: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他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在实践中利用节奏进行创编活动更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给幼儿提供一些节奏乐器,或者是教师与幼儿一起制作的简易节奏乐器,并教给他们正确的用法,让幼儿用这些乐器为歌曲、诗歌、歌谣配伴奏;让幼儿熟悉基本的节奏型,如2/4拍等,并用不同的节奏型朗诵诗歌、古诗;还可以用不同的节奏型来做一些节奏游戏⑥。

创造性的提高有赖于不断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创造性的音乐教育就是通过生活的点滴为早期儿童丰富和积累知识经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并从中获得愉快的音乐体验,为幼儿音乐的创造性奠定基础。

本文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发现早期儿童本身的独特性,逐层分析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目的、内容,期望带给早期儿童更好的音乐教育。旨在通过提供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从最简单的音乐要素学习,丰富早期儿童的音乐经验,采用适合的内容,运用恰当的方式,启蒙早期儿童的“音乐种子”,激发他们音乐学习的兴趣,提升早期儿童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注释:

①[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9.

②[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第3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5.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7.

④Rae.Pica,著.王惠姿,译.0-8岁婴幼儿肢体动作经验与教学[M].台北:华腾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6:2-6.

⑤孙文云.聆听.感受表现:来自蒙台梭利音乐启蒙教育思想的启示[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4(2):89.

⑥孙文云.浅谈婴幼儿音乐创造性的培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4):131.

参考文献:

[1][美]戴维.埃里奥特.齐雪,等译.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第3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3][美]格雷珍.希尔尼穆斯.比尔,著.杨力,译.体验音乐――美国音乐教育理念与教学案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4][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Rae.Pica,著.王惠姿,译.0-8岁婴幼儿肢体动作经验与教学[M].台北:华腾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6.

[7]孙文云.聆听.感受表现:来自蒙台梭利音乐启蒙教育思想的启示[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4(2).

[8]孙文云.浅谈婴幼儿音乐创造性的培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4).

第3篇:儿童早期教育范文

总书记指出,孤残儿童是社会上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他们最需要呵护,最需要关爱。对孤残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是如何把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与保护孤残儿童的合法权益,使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 福利机构儿童早期教育模式

作为社会福利院孤残儿童的监护人,有义务对孤残儿童的一些行为进行教育和帮助。在孩子玩的方面,福利院的主要责任不是限制和管教,而应该是服务和帮助。“玩是儿童的权利”,在玩中不要训斥孩子,不能用功与利的眼光看待孩子的玩。

早期教育是特指人类教育活动的初始阶段,是指为0岁~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一定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早期教育对儿童性格特征的形成及智力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成效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对福利院内儿童广泛开展早期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孩子成年后对未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尤其是0~2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瑞吉欧”学前教育模式和针对脑瘫儿童开展的“康教结合”教育模式更适合于福利院内儿童的早期教育。

1. 传统“幼儿园”教育模式

狭义的幼儿早期教育就是指幼儿园教育。目前的幼儿园教育主要以3~6岁儿童对象,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教师鼓励孩子学习艺术、科学、语言、社会发展及健康教育五大领域的内容。很多福利院参照社会幼儿教育机构的做法,结合自身福利院和儿童的特点,开展各个年龄段的特教班和学前班教育活动。

2. 0~2周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从出生到两周岁,孩子的大脑迅猛发展,这种发展不仅体现在脑体积的大小上,更体现在脑的构成和功能上。在这一时期主要里程碑是发展孩子与一个或多个人之间的依恋关系,一种孩子与看护人之间的情感链。很多福利院根据自身条件对两周岁以内的婴幼儿开展了如“泳疗”、“亲子园”、“早教园”等早期教育活动,使孩子与看护人员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从而使孩子单位身体、认知、情感等获得良好的发育。特别是爱德基金会为0~2周岁婴幼儿设计的“爱德祖母育婴项目”,非常适合福利机构两周岁内婴幼儿的早期教育。该项目通过培训并聘请当地的退休或下岗职工充当特殊的“祖母”。她们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在儿童福利院负责照料3~5名孩子,通过抱、亲、逗、抚、游戏等方式,与婴幼儿亲密接触,开启孩子幼小心灵的智慧之窗,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的家庭式氛围,使孩子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人生起点。3. “瑞吉欧”早期教育模式

“瑞吉欧”(瑞吉欧•爱米拉)起名于一个意大利北部城市。在意大利,瑞吉欧项目以家庭为中心,为幼童和学龄前儿童提供服务,并将重点放在残疾儿童和有社会需求的儿童身上。这种方式不是正式意义上的教育模式,因为它没有确定的方法,没有教师资格标准,也没有鉴定程序。教育者是用深思反省的方式将他们的经验传授给他人。这种教育模式的部分原理非常适合福利机构的的早期教育工作,如“尊重孩子”、“注重表达”、“注重情感发展”、“孩子和教师应为伙伴”、“跟随孩子的兴趣上课”、“注重良好的环境刺激”、“追踪孩子进步的创新方法”等。爱德基金会开展的“小姐妹学前教育项目”就是引进“瑞吉欧”教育理念,针对2~6岁福利机构孩子设计的学前教育项目。通过聘请培训当地的年轻教师,根据孩子的需要来调整教学内容,其课程融合了西方“瑞吉欧”教学法和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精华,给予教师充分的自由。每个孩子的智能、情感及社会潜力都会得到精心培育,并通过长期启发、个体关注、积极学习及体育游戏等加以引导,并把整个过程详细记录,参加项目的孩子都拥有一份个人记录和《纪念册》。

二、 “引导式教育”模式

引导式教育是将幼儿教育与康复结合的一种教育方式,主要针对脑瘫儿童设计。引导式教育是一个综合系统,使神经系统受损的儿童能过正常生活是它的最终目标。这一过程使孩子获得能力和方法来面对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挑战。引导员最首要的角色就是一个教育者,她义不容辞地利用教育的原理帮助儿童达到他们的目标。“活动的意思是孩子想去运动”,引导式教育的广泛性可以包括孩子(运动上、功能上、社会性的、情感的、认知的)所需的全部内容。

三、 “寓教于乐、康教结合”更适合于残疾儿童

随着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数量及比例逐年增加,特别是脑瘫儿童的比例越来越大,给儿童福利机构的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思考。脑瘫康复专家们认为:对脑瘫儿童早期干预尤为重要。为了让有运动障碍的儿童在肢体康复的同时得到智力开发,应该将早教工作融入到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徐州市社会福利院在早教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将0至2周岁的脑瘫婴幼儿的康复工作与爱德基金会“爱德祖母育婴项目”相结合。康复专家给祖母们讲授康复理论并指导她们在与孩子的玩耍中开展工作。在祖母活动室内,经常可以听到祖母们唱着自编的康复儿歌,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康复训练。同时,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又运用了早期教育的有关理念和方法,孩子们的智力、情感等得到很好的发展。实践证明,参加项目的脑瘫孩子在进入项目后很短的时间内,他们的变化让祖母们倍感欣慰。一些祖母在她们为儿童书写的成长报告中写到“我刚接他的时候目光是那样的呆滞,才几天的时间,他就开始用眼睛寻找我的身影”、“才一周多时间,我的孩子从一点不能坐,到现在可以坐几秒钟了,太令我惊讶了!”从祖母们的话语中,可以看到将康复融入到早期教育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效。又比如:将2周岁至学龄前脑瘫儿童的康复与早期教育结合开展的引导式教育活动。孩子们在引导员的带领下,在保育员的帮助下,在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中完成康复任务,使肢体得到训练,使智力得到开发。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可以学到正常学龄前儿童应该学到的知识,同时又进行了康复训练。 随着福利机构的残疾儿童比例不断增加,早期教育与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模式将成为儿童福利机构早期教育的发展方向。

四、 在儿童福利机构普及推广早期教育的意义

儿童是明天的太阳、祖国的未来,随着社会对早教工作的重视、很多地方兴起了早教的热潮。婴儿操、婴儿游泳活动、婴幼儿游戏、亲子活动等在各个“亲子园”或“幼儿园”广泛开展。福利机构的孩子和所有家庭中的孩子一样,他(她)们有接受良好的照顾和早期教育的权利。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福利机构对儿童早期教育工作的重视以及福利机构条件的改善,福利机构儿童早期教育工作正在得到普及和推广。

一方面,福利机构儿童早期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推广,必定会提升福利机构的服务功能和水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不断完善儿童福利机构功能,是当前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一个重要任务。福利机构不仅要把孤残儿童养育好,而且要为孤残儿童提供全面的照顾。在给予孩子们良好的生活照料的同时,应该让他们有规律地参加早期教育活动(包括康复活动),福利机构应尽量让所有适龄的孩子都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这是我国儿童福利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为之奋斗的目标。

另一方面,福利机构儿童早期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推广,是国家民政部“蓝天计划”完善福利机构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孤残儿童最大福利的必要措施。儿童福利机构应抓住民政部实施“蓝天计划”的发展契机,不断完善福利机构硬件设施建设,为儿童早期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4篇:儿童早期教育范文

【关键词】 钢琴教育;育人功能;学前儿童;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180-01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教育功能的研究从初始至今仍有不同争议。在教育诸多功能中,根据不同划分标准有不同分类。有研究者认为教育的育人功能是最基本功能,也有人认为教育的社会功能才是基础,更有人提出在现代社会文化功能是教育的最基本功能。教育的育人功能,也称之为本体功能或发展功能,是本文讨论重点。豍而关于教育能为性质,有研究者提出了关于教育的三个主要类型功能,即教育的正功能、教育的负功能和教育的零功能。目前儿童培训活动火热的市场上,存在不少幼儿钢琴培训班、钢琴音乐训练等机构,儿童钢琴教育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本文试图从教育的育人功能角度出发,探讨钢琴教育在儿童早期阶段的影响以及其是否具有育人功能所拥有的三个具体正、负甚至是零功能等问题。

二、儿童早期钢琴教育的育人功能

(一)钢琴教育有利于发展儿童智力

赫伯特·齐佩尔说过:“音乐教育尤其是钢琴教育,是开发人类智力的最好途径。”教育育人功能也称之为本体功能或发展功能。豎有研究者指出儿童学习钢琴的价值包括了开发智能、陶冶情操、提高记忆力和提高创造思维能力等。豏钢琴对于儿童来说是个新奇的事物,对钢琴的接触有利于激发起好奇心、开发其认知能力。弹琴过程是复杂的,即在同一时间里需要眼看、耳听、手弹、脑想,要求高度协调统一,注意力必须是高度集中、思维灵敏活跃,需要全身心地投入。

(二)钢琴教育中有利于发展儿童兴趣

由于钢琴是技术型练习,需要不断的重复和积累。一般来说儿童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支配,行为随意性强,注意力集中一般时限为10-30分钟。因此每次让儿童练琴的时间应以20分钟左右为宜。对于注意力集中能力差的幼儿,长时间的练习会产于厌倦和厌恶心理是难免的。这也就体现教育的负功能。产生负效果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既有教育方法不当,也有学生方面的原因。教育负功能或负效应是指教育对于人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或事与愿违的作用。一旦教学方法不得其所,造成儿童不愿练习,想让他们学好钢琴是不可能的。教师这时候可以改用儿童熟悉的童谣儿歌或玩手指击键游戏,消除学习中的枯燥乏味。

(三)钢琴教育有利于儿童培养倾听能力和手指小肢体动作发展

首先在钢琴教育中,孩子需要听从老师的指导,这对于培养孩子注意倾听的能力非常有益。4岁的幼儿还未能将全部注意力放在安静、耐心地听别人的讲话上,且不易记住讲话内容。但安静的钢琴教育课室里则不同,多数是一对一教学,降低了嘈杂、玩闹等影响问题。儿童在认真倾听下才能明确接下来该怎么做。

其次,在钢琴弹奏中不仅需要集中注意力,同时也需要快节奏的手指动作。这对于肢体协调能力发展还未完善的孩子有很好的锻炼作用。

三、对当今社会儿童钢琴教育的启发

(一)良好的钢琴学习环境需要社区和家庭的力量

不仅限于家庭氛围,更有涉及家庭所在的社区环境。也就联系到了社会的功能。一旦家长和老师有所放松,就不能坚持,以至于半途而废。可见,成人必要的干预与引导对儿童学琴来说是必需的外部支持条件。

(二)市场并非主导幼儿钢琴教育的指南针

教育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文化选择功能,两种明显不同的取向分布是按社会需要选择文化和按教育的需要选择文化。社会跟风现象,笔者认为就是按社会需要选择的表现。甚至是家长价值观喜好选择的结果。个别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的特长教育,“别人家的孩子正在学舞蹈、我们就去学钢琴;”“别人的孩子国画学得可好了,我们也要把钢琴学好。”以至于将钢琴教育当作是孩子的任务,强迫学习,教育负功能也由之展现。不适当教育还可能导致幼儿手指甚至身体骨骼发育受损。不满4岁或刚刚4岁的孩子,其骨骼尚未发育完全,骨质偏软,长时间的弹奏会给孩子的手指骨骼发育带来过重的负担。一般来说,孩子在学前班开始学琴比较合适。

(三)不要低估儿童的能力

其实经过一定的训练和学习,一般孩子可以掌握很多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名字的技能。甚至超常儿童表现出来的能力超乎成人意料。成人更应注意的是采取合适的教育管理方式。孩子天性贪玩,端正坐着的练习有时会激起他们想逃跑的欲望。

第5篇:儿童早期教育范文

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面临的挑战

1.来自科学技术发展的挑战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显示出它的威力。教育历来被看作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但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世纪,整个世界,特别是西方社会,明显受到了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影响,人类文明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人类社会进入了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总量的快速增长,促使社会范型发生变化。21世纪被预言是信息时代,人类正从工业社会迈向知识社会。

1996年至1998年,德国曾作过一项名为“科学社会的潜力和规模——对教育进程及结构的影响”的研究,研究者就今后25—30年社会对科技和教育的期望作了问卷调查。研究者在据此写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在来来,知识将越来越系统地作为用途广泛的工具而被用于解决问题,知识的产生将越来越有赖于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逻辑知识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等等。调查报告进一步指出,在一个信息激增的社会,让人们去吸收社会所需的全部知识已经不可能,与吸收某个专业领域的专门知识相比,人们更重要的是学习在复杂的社会中明辨方向并学会随机应变,提高实现知识复合性的能力。

在这个以知识为中心的社会中,教育机构的角色也要有相应的变化。教育机构应使受教育者获得能胜任未来生活和工作任务的知识,应有益于知识的更新,应激发受教育者获取学习能力的动机,使受教育者善于观察,学习有用的知识,善于质疑,能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进行批评性验证。

2.来自社会关系变化的挑战

近些年来,社会的各种关系,尤其是家庭和儿童的关系发生了迅速变化。全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失业问题、对妇女和儿童权利的认同问题以及儿童受虐待问题等都对教育产生了影响。

自上世纪60年代起,西方社会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增加,儿童出生率的下降,旁系亲属少而垂直多辈人家庭的增多,等等,使家庭的发展出现了非连续性特点,家长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家庭和社会由此产生了新的生活模式,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社会关系的变化,要求教育对此作出反应;要求教育更早地将不连续性引入儿童的生活,使他们尽早获得克服因社会关系变化而带来的适应困难的能力。

3.来自人口流动的挑战

由于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人口的流动性和文化、语言的多样性不断提高,这也导致社会网络的重构和家庭生活的变化。人口的流动性已不只是局限于一个国家的范围,而是发生在更广泛的国际范围之内。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儿童必然会受到难以与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取得一致性的压力,而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儿童则会面临如何宽容外来的儿童,以及如何应付随之而来的文化挑战等问题。

对于成长在这样一个复合、多质社会中的儿童而言,社会传统的规范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也随着价值观的转变而发生了变化。由于社会对儿童自主权的承认和强调,家长与儿童的关系也逐渐变成为伙伴关系,这种从教养关系到伙伴关系的变化,不仅弱化了传统的教养关系,促进了新型伙伴关系的建立,而且必然会带来教育目标的调整和变化,因为新的社会规范更强调个体的竞争意识以及具有批判精神的自主权。

后现代主义对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的观点

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的思想受到了现代主义的极大影响,结构化、系统化、中心化、标准化、一致性、连续性以及通过科学的方法论去发现可证实的真理,这已成为人们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然而,所有这些都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质疑。后现代主义倡导的是复杂性、矛盾性、差异性、多视角以及历史和现实情景的特异性,引导人们抓住由于认识的多元、另类和不可预期而带来的巨大机会。

后现代主义对整个世界的看法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知识观、儿童观和教育观,在世界范围内促使人们对早期儿童教育作重新思考和重新定位。

在当代西方的早期儿童教育课程中,知识常常被看成是客观存在的真理,它们或可被儿童复制,或可由成人诱导而来,或可由儿童自己建构。后现代主义则认为,在快速变化的未来社会,儿童要能够高度适应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们过去所学得的东西并不能保证未来有用。生活越来越趋向于每个人自己的建构。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知识不再是客观、可以积累的,并在实际中可以被普遍运用的东西;相反,知识是多视角的和具有多种含义的,是与背景密切相连的和局部化的,是没有完成的和似是而非的,并可以由多种方式产生。

概览当代西方的早期儿童教育课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似乎占了上风,尽管在学前教育机构中还能看到以教师为中心而展开的、重学业成就的教学活动。但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是被普遍接受的,这可能与当代社会将儿童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可以与其所处的背景相分离的观点有关。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但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出发,儿童要在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社会中生存,意味着必须适应高度的个体化和差异性,并且具有应变能力。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未来对于人的要求是难以预料的,如果“过去”不能为“未来”提供保证,那么人就不得不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去建构和适应。后现代主义是不讲以儿童为中心的。因为以儿童为中心意味着把儿童看成是一个能动的、与背景无关的个体。后现代主义也不再把儿童看作是一个可以测量的并且可以与各个领域(如社会发展、认知发展和动作发展等)相分离的个体;不再把儿童看成是孤立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是把儿童看成是有潜力的、强大的、有能力的,最为关键的是与成人和其他儿童相关联的入。也就是说,将儿童看成是存在于特定的背景之中的,通过与他人或事物建立起关系而存在的个体;将儿童看成是知识、人格和文化的共同建构者,而不是它们的产物。

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出发,学习不再是孤零零的认知过程,而是一种合作、交往的活动。儿童在活动中与同伴和成人共同建构知识,理解世界。学习不再是儿童获得预先知道的结果,儿童也不是空的容器或知识的复制者。儿童是积极的,儿童拥有的理论和观念不仅应该被认真倾听,而且应该被仔细研究,在合适的时候还应该给予质疑和挑战。儿童是通过与物体、事件、成人和同伴的互动而学习的。当“人处于关系之中”成为教育的基础时,交往则被看作是儿童学习的关键了。因此,教育者必须激发儿童活动的积极性,并为儿童提供与他人交流自己经验的机会,让儿童找到与他人交流的方式,让儿童使用自己的百种语言,让儿童通过交往获得从属感和参与感,并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经验,等等。

我们知道,建构主义理论对当代西方学前教育课程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是主动的,教育起始于儿童每天对其所处环境的理解和建构。但是,建构主义理论似乎将知识看得过分绝对化和不可变化了,知识成了与儿童分离的、存在于文化和历史真空中的一些事实。建构主义理论忽略了知识的让会建构性质,它基于自身的理论,强调让儿童通过解决问题去内化知识。

社会建构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在将儿童看成是主动体等方面是一致的。但是,让会建构理论并不将知识看成是具有普遍性和标准化的,它要求儿童形成自己对世界、对知识、对人格和生活风格的认识,这种个性化的过程意味着儿童需要对自己的行动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既要个别化,又要群体化。社会建构理论认为,概念的同一性是在特殊的背景中建构或重新建构的,而背景总是在变化的。儿童会在动态的过程中共同建构或重新建构同一性。在儿童共间建构知识、人格和文化的过程中,会发生对话、交谈、商量、冲突、对抗等。社会建构理论批评“儿童中心论”将儿童看作是自主的、孤立的和与背景无关的人,它认为,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儿童、家长、教育机构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儿童所作所为的凭借,没有一个人和一样东西能够存在于背景相关系之外。

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对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尚存诸多争议甚至疑义,因此,将其理论运用于当今早期儿童教育中,尚需采取谨慎态度。但是,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也确实为我们思考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对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的新思考

未来人类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人类驾驭自己命运的希望在于当今的教育。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面向未来,学前教育应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真正为人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6篇:儿童早期教育范文

【关键词】儿童 艺术 综合教育

进行早期儿童艺术综合教育,是通过综合性的艺术教育促进幼儿的多种心理功能协调发展,使幼儿的审美感和经验不断地从零碎的、分散的,向整体的方向聚合、转化,使儿童感受不同艺术形式在思想情感上的“相似性”,并产生共鸣、移情和“创造”的冲动,从而使艺术教育活动中的美育功能真正得到实现。

1.早期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的概念。早期儿童艺术教育通常是指对学前儿童进行的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的教育。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受教育者的完美人格起着重要作用。构成一个人的完美人格的文化心理结构,不仅有认知结构、伦理道德结构,还包括审美心理结构。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不能相互替代。

进行早期儿童艺术综合教育,是通过综合性的艺术教育使幼儿的审美心理结构在整体上得到提高,即不但能对各种艺术的审美特征产生兴趣和敏感性,产生“创造”的冲动,还能对各种艺术的共同审美要素进行直觉的抽象、概括和相互迁移。

2.进行早期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的理论依据:格式塔心理“异质同构”理论。现代美学研究中的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脑诸方面的心理机制是一个运动整体。审美知觉不是被动的、机械的反映,而是一种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审美心理活动不是分散的感觉印象的机械组合,而是具有内在整体结构的动力系统。在审美过程中,人们感受到的印象,会在脑海中与原有的心理因素相联系,形成一种整体、一种结构(一种格式塔)。比如:一朵玫瑰不等于色、香、鲜、嫩诸感觉要素的相加;一个曲调并不等于高、低、强、弱几个乐音的拼凑。格式塔心理学派还根据心理学实验和大量的艺术实践事例提出了“异质同构”论,并以这一观点解释了审美心理活动中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奥秘:一块陡峭的岩石、一株垂柳、落日的余晖、墙上的裂缝、飘零的落叶、一汪清泉……都具有表现性。例如:人们为什么会对垂柳产生孤立无助、绵绵哀愁的感觉呢?因为,柳条本身所表现出来的被动、下垂的特性,在人的心灵中产生了心与物的“异质同构”。概而言之,格式塔心理学派主张人类心理活动的整体性,主张知觉表象的创造性,主张心与物的“异质同构”。

根据这一理论,可以认为儿童的审美心理活动具有整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如果把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中的共同审美要素加以沟通,通过艺术综合教育活动作用于幼儿,就能促进幼儿的多种心理功能协调发展,使幼儿的审美感和经验不断地从零碎的、分散的,向整体的方向聚合、转化,以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结构。将这一意图转化为教育实践,就能使艺术教育活动中的美育功能真正得到实现,在塑造完美人格方面,真正发挥艺术教育的独特功能。

3.艺术综合教育活动的结构。

3.1 准备活动。艺术综合教育中的选择与匹配必须在已知和未知的材料中进行,以某一部分领域的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其他领域的审美信息。这就常常使得分领域的艺术活动变成艺术综合活动的准备活动。如在欣赏诗歌《梦》之前,有必要将《梦之船》的歌曲先学会;组织大班幼儿学画连环画《龟兔赛跑》,就必须先在语言活动中进行故事《龟兔赛跑》的教学;学唱歌曲《春姑娘》,则先来欣赏散文诗《春天来了》,这样,在同一主题的贯穿下去选择各艺术领域的活动内容,为幼儿的主动学习和体验提供丰富的材料。

3.2 活动过程。从文学导入的活动一般都具有三个先后联接的活动或一个活动的三个层次(从音乐导入的活动、从美术导入的活动大致也有相似的三个层次)。

①配乐欣赏。音乐既可以作为渲染情绪的背景,也可以作为某一阶段的主要欣赏对象,如在《烟斗竖笛》的教育活动中,故事叙述与竖笛音响交替出现,使幼儿更容易体会文学作品的内涵。

②与音乐和绘画进行匹配。如让幼儿观察、思考哪首歌、哪幅画与哪个故事相似,什么地方相似,听(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觉等。

③表现(创造)活动。将一种艺术形式的情感或结构通过另一种形式表现。如让儿童用欢快的音乐或明亮的色彩来表现故事中所蕴涵的快乐、幸福的情感基调。

4.艺术综合教育活动的实施。教师在设计艺术综合教育活动时,应把重点放在让幼儿感知、体验文学以及音乐和绘画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及形式美要素上。文学、音乐、舞蹈和美术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在表达同一思想内容及情感时,其审美效应具有相似之处。因此,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比,艺术综合教育活动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认知,而是帮助幼儿在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鉴赏接受及创造美的能力。

教师在活动设计中,首先要选择好材料,这是整个活动设计的关键所在。其一,所选的文学、音乐、绘画作品应是形象鲜明、优美生动,可以为幼儿感知和理解的,同时又是具有审美功能的。其二,三者之间还要有相类似的审美特征,这些作品能相互匹配,并具有典型性。例如,中班的一个艺术综合教育活动,教师选取的文学作品是童话《树妈妈和树叶娃娃》;音乐作品是歌曲《小树叶》、乐曲《挪威舞曲》;美术内容是添画“有表情的树叶”以及拓印画“打扮树妈妈”、想象画“秋天的树”等。童话和音乐的结构都是ABA式,情感的发展也是ABA式,这种形式和内容上的一致,能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之中,从而很好地把握住结构的特点。

其次应考虑以何种形式导入活动。活动的目的不同,导入的形式也要有所变化。一般地说,重在让幼儿感知形式结构,从音乐和美术活动导入较为适宜。例如,为了让幼儿感知故事《风筝燕子》的回旋结构,教师先让幼儿感受、体验音乐《儿童回旋曲》的结构,从而使幼儿更好地把握故事结构和情感发展的脉络。

再次,设计中应注意感受在先,理性点拨在后。如感知节奏,对小班的要求是感知诗歌和音乐的节奏,到了大班后期,则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探索具有节奏感的绘画、诗歌、音乐作品以及生活中具有的节奏美。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创设艺术气氛浓郁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审美欣赏和审美表现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审美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由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帮助幼儿对出现频率高的审美特征进行粗略的比较、选择、概括和判断。经过教师的点拨,可以使幼儿在日常的自发积累中,增加自觉体验的成分,从而更敏锐地去发现周围环境中的审美因素。所以在设计中,一般应注意理性点拨不应过多、过早的原则,因为幼儿审美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熏陶和积累。此外,还应考虑到如何将教师的引导转化为幼儿的主动学习,使孩子们能在愉快的活动中发展艺术感知和表现的能力。

在实施艺术综合教育的过程中,使儿童在审美感知和审美表现中能将不同艺术形式所蕴涵的情感相互沟通。比如儿童为艺术的形式美所吸引,产生舒适和愉悦感,这是带有直觉性的;同时能根据一种艺术形式所蕴涵的情感与另一种艺术形式所蕴涵的情感相互匹配,这具有理性感知成分,如汉民族常常用红色象征热闹欢乐,并可与快节奏的乐曲产生情感沟通。同时,能使儿童感受不同艺术形式在思想情感上的“相似性”,并产生共鸣、移情和“创造”的冲动。比如可以利用音乐、美术去渲染文学作品的氛围;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激发幼儿在绘画、唱歌、表演活动中的情感以及表现欲。这样画画时孩子们可以赋予花朵以极强的生命力,在唱歌时能按情感的需要自动调节速度和音量,朗诵儿歌时也能自然地带入感情。这样的活动效果是单纯画一幅画、学一首儿歌和唱一首歌所不能达到的。

总之,早期儿童艺术综合教育,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吸取经验,不断地发展完善来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初步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幼儿教育》1995.06.161期

第7篇:儿童早期教育范文

关键词:学龄前 早期阅读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214-02

学龄前儿童早期阅读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一般都认为读者与书面语言之间相互作用,并能接收书面语言所传播的信息就是阅读。所以,必须要先识字,才能进行阅读,才有阅读行为。而语言心理学研究认为:阅读主要是一个推理与猜测的过程,读者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思考推测,从而理解读物的意义。我们认为学龄前儿童的图书阅读属于早期阅读范畴,是指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

首先,学龄前儿童的图书阅读是一种积极的视觉活动,通过有规律的眼球运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地观察各种形象、色彩、背景,才能了解图书的内容,有利于儿童视觉能力的发展。其二,由于图书只供给幼儿一定的形象,幼儿必须运用已有的经验、调动大脑中各种表象,对图书的画面进行由一事物推移另一事物的联想和补充,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力都能得到发展。其三,图书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书中人物的行为表现,通常是幼儿学习的榜样,能让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其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其四,在多种多样的图书里,幼儿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可接触更多的事物,开阔眼界,及早掌握间接学习的方法。其五,在图书阅读中培养幼儿对书籍的兴趣、对图象和文字的兴趣,使其能从非文字的阅读向文字阅读平稳过度,有利于将来的学习。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如果不良的阅读习惯已经形成,且较难纠正,需花很多的时间去辅导,而在理解、探讨问题、语言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机会则少了,大大地阻碍了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我们河北区少年儿童图书馆在第十幼儿园第六幼儿园等建立了幼儿图书分馆,对幼儿图书阅读发展过程的特点、指导方法、培养幼儿阅读能力应尊循的基本原则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

一、学龄前儿童阅读发展过程的特点

1.学龄前儿童观察图书画面的特点

学龄前儿童对图书中角色形象、动作、表情的观察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强。

在观察图书画面时,首先选择较为突出的形象。不管哪一年龄的儿童在对主角的的观察上,都比对其它角色的观察要清晰和准确,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特别是在动作方面,儿童善于注意事物外在的明显特征和动态,这是幼儿阶段具体形象思维这一特点所决定的,图书画面上活泼的形象,能使幼儿凭借着这些形象去了解书中的人物。

学龄前儿童要能看懂图书内容,就必须观察那些与内容有关、对一个故事的发展变化起承上启下作用,但又不直接相连的画面,这是图书阅读最大的难点之一。幼儿对这些转折部分的观察,仍是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加强。年龄越小的幼儿,对前后画面的联系能力越差,各年龄班均有差异,中班与大班的差异非常显著,说明了大班是这一方面的重要发展阶段。

2.学龄前儿童看图书时的行为和言语特点

学龄前儿童看图书与成人不同,带有很强的情绪性、活动性和言语性。看图书时的心情是愉快的,表情是丰富的,小班幼儿常见五指抓页、倒着看或跳着翻页、边看边卷书角、玩衣物等动作;中班幼儿会做出与图书内容相一致的动作,有着一种类似假象的行为,像做游戏似地娱乐自己;大班幼儿已能正确地翻书,多余的动作及假象行为没有了。这与幼儿观察的顺序性和有意注意的不断发展有密切关系,只要经过系统的图书阅读辅导,能使他们逐步地、有顺序地、有规律地、从左到右学习观察画面,对图书的内容和情节感兴趣,较有意识地对一页一页的画面进行联想,形成看书的规范。

言语方面有两种表现:一是自言自语,二是交往性言语;各年龄班都有这两种表现。小班幼儿的自言自语多为单词或语气词,以表达自己看到的事物,找老师询问,以寻求肯定性的帮助;中班幼儿能用短语或词组去表达图书内容,主动询问别人,有让别人了解自己想法的意识和愿望;大班幼儿则已能根据图书内容、情节,讲各种有描述性的或有意义的短句,主动与同伴交换意见,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并向老发问寻求支持,力争坚持自己的意见。

二、对学龄前儿童图书阅读指导方法

1.亲子阅读――这是孩子与家长一起看图书,边看边听父母的描述、解说,从而了解图书内容的阅读方法。其优点是在一对一的、亲密无间的气氛下进行阅读,家长与孩子能有较大的自由度,更好地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因材施教。

2.看书讲故事――这是教师与幼儿共看一本大图书,或每人一本内容相同的小图书,边听教师讲述故事边翻看,理解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其作用是帮助幼儿学习按顺序观察画面,学习从头到尾一页一页翻书的技能,培养留心听讲的能力。

3.看书听朗读――这是幼儿边翻看熟悉的图书,边听成人朗读书上的说明语,进一步完整理解内容的阅读方法。它能使幼儿在熟悉、理解图书内容的基础上,在画面、文字、口语之间产生一种有机的联系,初步了解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和意义,培养对文字的兴趣。

4.听词语找图――这是让幼儿根据成人的语言提示,(如:请你把小白兔找出来。戴红花的小白兔在哪里?请你找一找。)从许多画片中找出相应图片或从图书中找出相吻合画面的阅读方法。其目的是提高孩子视觉的敏锐性,培育观察、辨认能力。

5.听故事找图――这是成人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让幼儿根据故事的情节,找出相应画面,以检查其对图书内容是否理解的方法。这对幼儿的观察、注意、倾听、理解等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6.看图书做游戏――这方法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教师带领下,先按图书主要情节进行游戏,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再去看书;另一种是幼儿已理解了图书的内容,在教师创设的游戏环境中重现各种情节。这类方法能使孩子们较快地、进一步地理解图书内容,使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阅读的快乐情感。

7.指读书名与文字――在每次阅读时,让幼儿用食指指着图书封面的文字,跟随成人读图书的名称,经过反复的指读以达到辨认汉字的目的。这种方法能强化幼儿对文字的感受性,培养对书面语言的兴趣。

在指导过程中,我们发觉有许多的图书并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必须进行一定的修改才能供幼儿阅读。因此,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与喜欢活动的特点,按图书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加工改造。如:拆分图书以减少篇幅页数,去掉繁杂画面来简化情节,修改内容难易程度;把原来平面的图书做成立体的、可操作的学具,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改变图书故事名称,使孩子们容易理解;在图书画面的左上角贴上标志,以提示阅读的顺序等。

三、培养学龄前儿童阅读的能力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综合运用手、眼、口、脑。在阅读时尽可能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使其同时运转,并在每个字上聚焦。可用四句话来概括:手指着这个字,眼看着这个字,嘴里念着这个字,脑子记着这个字。但是,开始的时候,幼儿往往完不成手、眼、耳的协调运做,经常乱指一起,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帮助幼儿完成有节奏的指字训练。

2.满足孩子的内在需求。在对孩子实施早期阅读训练时,一定要顺应孩子的天性。大部分孩子的天性都爱玩,所以阅读活动一定要新鲜活泼,不时添加各种小游戏;活动过程中多用鼓励原则,尽量多赞扬每个孩子。强化家园联系,让幼儿在家愿意表现阅读学到的内容,家长多赞许,激发学习的热情。

3.孩子是阅读活动的主体,在阅读活动中必须自始至终让孩子参与。在整个教学的活动中,要引导孩子把学习变成自我实践的过程,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做、自己读、自己想。

四、培养学龄前儿童的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

1.先背后认法。先把所要学习的内容背下来,而且一定要背熟,这有利于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然后再通过以手指字的形式,使字音和字形达到重合,完成辨字音、认字形的过程。

2.故事提放法。在给幼儿讲故事的过程中,跟随故事情节的发展,着重提出贯穿故事情节的关键字词。如在故事《狼和小羊》中,一只羊到溪边喝水,一只狼看到了,此时就可反复用疑问语气问:“谁看见了?”同时拿出“狼”的字卡,幼儿在反复的回答过程中,口说“狼”,眼看“狼”,手指“狼”。通过对关键字的提放,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其中汉字的认识。

3.文中识字法。幼儿在识字量上有一定基础时,就可以把阅读的内容独立交给幼儿阅读,当遇到生字时,再由教师帮助解决。

五、结语

学龄前儿童早期阅读提供必备的条件,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图书阅读特点去进行辅导,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是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的原则。当前幼儿读物的开发不容忽视,现今市场上的低幼图书虽然很多,但仍未如人意,确实需要广大的对教育有心的人士、特别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努力地研究、创作、开发适合低龄儿童的各类读物。

当代科学的发展飞速,信息时代为我们创造了各种读物,如有声读物、音像读物,电脑及资料储存产品的普及,要求人们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幼儿早期阅读经验,本身就是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学龄儿童经过一些阅读训练,大多能比其他同龄儿童先进6-8个月。有人认为当今的“世界大战”是人才之战,那么,阅读能力越强,独立学习的潜能就越大,所获得的新知识、新信息也越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第8篇:儿童早期教育范文

【关键词】健康教育;农村;儿童

儿童生长发育精力多个时期,这一段时间是人一生中发育最显著的阶段,其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极大变化,且不同阶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比如零到三岁是儿童早期发育的关键时期,是意识形成阶段。所以目前社会各界都比较关注儿童的早期综合发展,且比较注重母亲的教育。本课题过临沂市沂南县3个乡镇的3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儿童健康教育的家长问卷调查,来探讨农村儿童早期发展在健康教育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与完善的策略,促进农村儿童早期的健康发展。

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在临沂市沂南县的2个乡镇,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岁以下儿童养护人作为调查对象。

1.2方法亲自设计《农村乡镇3岁以下儿童养育知识和行为家长调查问卷》,并派专业人员去调查家庭发放,由养护人现场填写,然后收回。

1.3统计学分析SPSS10.0分析软件。

2结果

2.1一般情况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2份,有效率为86%。儿童养护人中母亲占了84.6%,祖父母占了12.8%,其余的占了2.6%。

2.2营养及喂养知识统计数据得知,农村家长比较清楚知道儿童早期发展中合理营养是非常重要的。

2.3疾病识别与护理知识对儿童一些常见的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等的临床表现,对于多发病如扁桃体炎、肺炎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养护人多表示“部分知道”,如营养不良表现,91.8%部分知道,全部知道仅为4.6%;贫血表现,87.5%表示部分知道,全部知道仅为7%;肺炎的识别知识,80%标示部分知道,全部知道为13%。

2.4儿童早期教育知识怀孕期间实施过胎教的占75%,认为早期教育“不重要,可有可无”的占19.1%,每天与孩子一起玩耍超过2小时的占36.5%,2小时以下占63.5%;给孩子买书和买玩具超过10件的占6%和19.5%。

3讨论

3.1农村儿童早期发展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3.1.1缺乏儿童营养保健知识当前我国儿童的营养状况报告显示,导致0-6个月婴幼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的原因主要是母乳喂养率低,添加辅食不正确。尽管很多家长知道添加辅食很重要,但是并不知道该如何正确添加。辅食添加多少,添加什么食物能保证孩子的营养,这些直接关系到婴幼儿的营养和发育,如果缺乏相应的诸如此类的保健知识,就会导致农村4个月后的婴幼儿营养状况不佳,长期会导致很不健康的生活行为与方式,比如儿童挑食、偏食、长期食用高能量或精制食品。

3.1.2缺乏有关疾病识别与护理的知识我国农村儿童养护人在相关疾病的识别与护理方面还是有待进一步提升和丰富的。儿童是比较脆弱的群体,如果家长不能具有强的防病意识和疾病护理能力,是很难保障儿童健康生长和生存。现下我国农村儿童普遍存在着营养不良、腹泻、贫血、肺炎等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原因一个是家长对这些常见病的早期临床表现不知情,未能及时发现并就医,另一个是由于喂养、护理方式不科学造成。

3.1.3早期发展的健康教育投入不足家长每天与孩子玩耍时间较短,给孩子提供的玩具、图书数量较少。我国农村儿童健康教育资源不足,妇幼卫生三级保健网尚不完善,人才缺乏,政策法规有待健全,新的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如农村“留守儿童”及“艾滋孤儿”心理健康)的问题相继出现等。

3.2农村儿童早期发展的健康教育策略开展健康教育,增强农村家庭人员的健康意识,从孩子儿童时期就紧抓健康,全面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为此,国家应该加大对儿童早期发展教育的关注与投资,制定一项适应农村的儿童早期健康方案,不断增强农村家长的育儿知识与育儿技能,创造最为适宜儿童早期健康发展的环境。

3.2.1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并结合实际儿童早期健康发展依赖于农村家长的健康教育知识面,知识面越广,健康教育进行越顺利。因此要向广大的农村家长宣传讲解关于母乳喂养、幼儿添加辅食、儿童常见疾病与护理,儿童早期教知识育、计划免疫、意外伤害预防等方面的基础保健知识。对于农村家庭健康教育,要促使家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与饮食习惯,培养儿童在语言、运动、品德与人际关系方面的良好素质。特别要强调母亲对于儿童早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丰富母亲的健康教育知识面,结合农村实际,帮助农村儿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早期发展。

3.2.2力开展技能培训农村儿童早期发展需要农村家长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这些知识与技能依赖于宣传和培训。因此乡镇妇幼保健人员应该首先提高自身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积极服务广大农村家庭;其次要像农村儿童的养护人进行知识宣传与教育培训,更新他们的知识面,拓展专业技能,让他们自身具备能力做好儿童早期发展的健康教育。具体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办法:构建县(区)、乡镇、村三级的妇幼保健网络,政府出资对其妇幼保健服务人员进行与儿童早期健康教育内容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培训,每年开设2-3次培训班,进行短期的专题培训,并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比赛,提高各级妇幼保健人员对健康教育的认知与学习积极性,提高为农村儿童服务的质量与能力。

4结论

我国农村儿童早期发展的健康教育离实际的需求还有相当长的距离,但是,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我们国家和政府以及全民的共同努力下,只要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健康教育资源,为农村儿童养护人主要是母亲普及传播早期发展需要的营养保健知识、疾病识别和护理知识等,农村儿童早期一定会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戴耀华,关宏岩.儿童早期综合发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4).

第9篇:儿童早期教育范文

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与社会参与。1988年,我国将听力障碍早期干预作为一项抢救性工作纳入国家计划,并提出了“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三项原则。其中听力障碍儿童的早期康复教育是早期干预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同幼儿园教育一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听力障碍儿童早期康复教育主要由各地区的聋儿康复中心承担,其次为公立聋校附设的聋儿学前班,或是在普通幼儿园附设的聋儿语言训练班级。[1]

康复机构环境在听力障碍儿童康复教育中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而教师该如何创设环境以达到促进听障儿童发展的目标呢?这些问题困扰着大部分的康复教师。本文将在借鉴学者们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听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听障儿童康复机构中的环境设置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康复机构及教师如何更好地利用环境要素对听力障碍儿童进行康复教育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二、环境在听力障碍儿童早期康复教育中的定位

在康复机构中,听障儿童的身心发展不仅有赖于系统的教学和康复训练,更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教师需明确环境在听障儿童早期康复教育中的定位和作用,积极为听障儿童创设良好的康复和学习环境。

(一)注重环境创设是全面康复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

当代儿童心理学研究指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根本途径,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以发展的。学前阶段的听力障碍儿童正处于各项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在康复教育过程中,除了关注儿童听觉和语言康复外,还需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元的环境,让儿童可以自由探索、学习和游戏,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二)环境是康复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要素

学前阶段听障儿童的思维是感性和直观的,对他们来说最为有效的学习内容是具体形象的,而这种学习内容主要源自儿童周围的现实环境。因此,环境是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的背景,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将环境考虑在内,将教育目标融入环境之中,实现环境创设与课程的巧妙融合。

(三)良好的环境能促进听障儿童多方面发展

首先,良好的环境设置有助于听障儿童的语言发展。语言主要是一种沟通工具,它在社交互动的环境下产生。儿童通过与同伴共同活动、在成人指向型言语和错误提示中学习,并通过自身参与交谈从而真正地掌握语言。[2]

其次,良好的环境能促进听障儿童认知发展。一些研究者在分析大量的听力障碍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后,认为多样化的与物接触和与人交往的经验对于儿童的正常发展很关键,但是听障儿童缺乏的恰是多样化的经验,从而影响聋童如何看世界和与世界交往。[3]因此,在环境创设过程中除了为听力障碍儿童提供语言和声音刺激外,还应注意为儿童创设多元丰富的环境。

第三,良好的环境能促进听障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在康复教育机构中,听力障碍儿童能获得与同伴及教师交往的经验。机构中环境的诸多方面,如环境布置的内容及其营造的氛围、活动空间的安排及活动材料的投放等,均能对儿童与其他人的社会互动产生影响。

三、创设良好康复教育环境的建议

儿童在学前阶段与环境相关联的发展特征是:儿童不断发展的独立性、动手能力和社交性。[4]教育机构应当为儿童提供机会,让他们能够利用日益成熟的技能去独立或者与他人一起解决问题及形成有意义的同伴关系。在听障儿童早期康复教育中的环境设置还应考虑儿童听力语言康复和语言学习的特殊需要。康复教育环境创设应兼顾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一)选择合适的内容,创设支持性的氛围

环境创设应与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及需要相适宜。第一,环境创设要考虑听力障碍儿童的发展特点和教育目标。对于听障儿童而言,教室内的声学环境是儿童有效接收信号的基本条件,因此需按照声学标准为听障儿童设立良好的室内听觉环境。由于听力障碍儿童较多习惯依赖视觉获取信息,因此在环境布置上,可选择色彩鲜明的材料以吸引儿童的注意,激起儿童探索和学习的兴趣。在环境创设上还可注重引导儿童主动学说话和认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设施上贴上名称和简短语句(如门、镜子、洗洗手等)。教师可随时提醒,将书面语与口语结合起来,引发儿童识字和说话的兴趣。[5]第二,环境创设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并考虑不同年龄儿童在兴趣、能力、学习方式方面的差异。如对小班儿童来说,直观、简洁、鲜艳的图像更适合他们,内容不宜过多过杂,更换主题的时间可短些,儿童参与布置的比例可小些;对中大班儿童来说,教师在选定主题后可根据儿童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要不断增加内容,扩展画面,设计和布置可以幼儿为主,教师进行引导、补充。第三,不同功能的室内环境,选择的内容要有所区别,以突出各部分的功能特征,如午睡室墙面宜选择简洁、温馨、安静的题材;幼儿园走廊、楼梯以及外墙面的装饰内容应重点考虑幼儿园整体环境设计的要求;各种区角的设置内容要适合幼儿进行操作、模仿、探索。

除了物质环境布置上适应性的考量外,支持性的学习氛围也十分重要。教师应当在观察和了解每个听力障碍儿童的个性特征、能力和需要的基础上尊重儿童的选择,尊重他们快乐生活的需要。教师根据儿童的能力为儿童制定合理的目标,让儿童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体验成就感和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尊重。

(二)运用丰富的材料,交还儿童主动权

环境布置时,可充分利用各种材料的形状、软硬、凹凸、粗细等特征的对比处理,使材料的特征更鲜明,并在统一中体现变化,充分刺激幼儿的审美知觉。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上,投放多元化和低结构的材料。多元化的材料可唤起儿童不同的遐想,为儿童探索环境和自由创造提供条件。有平面的,如各种质地和颜色的纸;有立体的,如各种形状的盒子、瓶子、罐子;有不同质感的,如丝、绒、毛等。低结构的材料能鼓励幼儿动脑动手,培养和激发幼儿的创造和操作能力。

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老师要放手,将主动权还给儿童。鼓励儿童积极参与班级环境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使儿童体验设计与制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良好的学语环境

借鉴语言发展的交互作用理论,良好的学语环境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环境应支持儿童之间的同伴交往。在教育机构中,儿童面对着大量的同龄儿童,与同伴一起游戏和交流的过程,正是儿童发展语言的契机和需要运用语言沟通的机会。其次,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应注重丰富和纠正儿童的语言。儿童可在成人的错误提示中慢慢学习语法规则等。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应在适当的时候,对儿童的语言进行扩充或修正,帮助儿童习得正确的表达方式。第三,丰富语言环境,为儿童创设交谈的机会。儿童会从成人慢慢复杂的指向型语言中学习到语义关系和语法规则等。因此,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应多用语言描述所处的情境和对儿童的要求,让儿童处于丰富的语言环境中。

四、总结

环境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听力障碍儿童的早期康复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到儿童的各方面发展,理解环境的潜在作用和可塑性,挖掘环境的多种作用。在尊重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提供适宜的材料和开放的时间、空间,支持和引发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建构有利于听障儿童自由探索和学习语言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贺荟中.听觉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46

[2]谢弗(Shaffer,D.R),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八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356-360

[3]刘胜林.从儿童中心到家庭中心.聋童早期干预的生态转变.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0(3):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