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范文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第1篇: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台湾地区 职业教育 发展 改革

[作者简介]曾繁相(1962- ),男,福建尤溪人,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福建 福州 35030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169-03

台湾地区自然资源匮乏,人口稠密,20世纪后半叶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中,职业教育的高度发达是促进其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每个阶段,职业教育所提供的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其奠定了转型和升级的基础。职业教育在配合经济的发展中,也形成了自身的发展特色,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建立了榜样。进入21世纪后,由于台湾地区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变化,职业教育面临着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

一、21世纪初台湾地区职业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台湾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大批传统产业逐渐被新兴的科技产业所取代,产业进一步升级,制造业大量外移,生产智能化程度提高,三次产业比例变化,台湾地区职业教育的传统优势渐失,改革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1.产业升级,制造业外移,工作岗位减少,层次要求提高。随着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台湾地区的三次产业比例发生了较大变化。2000年,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比例为7.79︰37.24︰54.98,到2009年为5.3︰35.9︰58.9。又由于台湾地区土地、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成本不断上升,使得许多产业不得不外移至劳动力价格低廉、生产成本较低的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据统计,台湾地区制造业移至海外生产的比重已由“2005年的36.9%成长至2010年的50.4%”①,造成产业空洞化,减少了就业岗位。同时,由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生产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一个技术能力合格的工作人员,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务,同一规模的企业需求的生产人员大大减少。“知识工作者”和“知识技术工作者”需求增加,操作型人才和中低层次的技术工作者需求减少。概言之,产业升级,制造业外移,导致了就业岗位减少,人力资源需求层次提高,职业教育传统优势严重削弱,社会吸引力下降。

2.人口出生率下降,生源萎缩,职业院校改制升格。近年来,由于人口城市化比例增加,受教育程度提高,子女教育培养费用上涨以及生活压力增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台湾地区年轻人的生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晚婚、不婚、晚育、不育、少育现象越来越严重。加之没有及时出台补救措施,以致台湾地区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1990年出生人口为335,618人,出生率为16.55;2011年仅198,348人,出生率降到9.0,为全球最低。2010年底,台湾地区户籍登记人口为2361万人,总增加率仅1.8,创历年来新低。据《环球时报》2008年8月7日报道,2008年台湾地区生育率已正式排在全球倒数第一位,出生率排倒数第二位,仅次于韩国。由于出生率下降,使初中毕业生人数逐年减少(见表1)。据台湾地区教育部门统计处推估,2011学年至2018学年初中新生将大幅减少近70,000人,平均每年减少9,000人。至2020学年累计减少825,000人,平均每年减少29,000人。因此,中职生源萎缩,招生难度加大,影响中职教育的发展在所难免。

3.职业教育定位模糊,追求高学历之风日盛。职业教育在其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均离不开职业教育所提供的人力资源保障,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已为世人所认可。台湾地区是我国的一个省份,同样具有悠久的儒家文化传统。儒家文化的教育价值取向对台湾地区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虽然儒家文化具有许多值得提倡的积极因素,比如“尊师爱生,注重集体利益,团结友爱,注重民族气节”等。但其糟粕一面也不可忽视,如“在认知上具有重传统与权威的取向,在人事上具有重功名的取向”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逐渐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不断增加。由于台湾地区近年来少子化的家庭越来越多,家长有能力提供子女更多的学习机会;“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儒家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根深蒂固等因素的影响,让子女上大学仍是家长的首选。因此职业院校学生升学比例不断攀升(见表2)。升学比例的上升,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学选择机会,进一步满足产业提升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但为了满足学生升学的需要,台湾地区职业院校不得不改革课程设置,缩短专业实习时间,淡化技能要求,增加学术含量,向普通教育靠拢,职业教育呈现普通化的发展趋势,使职业教育渐失其办学特色,定位模糊。“现阶段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政策过分注重学术,例如,现在技职体系的教授都要写SCI的论文,将导致学生技术不够专精,且做学问、写研究论文,成果又比不上一般大学……,高等技职教育大幅扩充,中等技职教育渐失去职业养成教育的特色,整体太向一般普通教育靠拢,因而渐失特色。”③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培养目标和办学要求,如果偏离办学规律,必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造成“不郎不秀”、学术不强、技能不硬的中庸之才。台湾地区职普在校生的比例上世纪80年代曾达到7︰3,由于升学观念的重新抬头,进入新世纪后台湾地区在校生的职普比又重新回到了上世纪60年代3︰7的水平。

二、21世纪初台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对策

面对新世纪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台湾地区出台了诸多职教改革政策,力图通过改革课程设置,改进办学模式,完善职教体系建设,达到既能满足个体升学的意愿,又能适应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1.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层次。进入新世纪以后,台湾地区各类职业院校的设置比例在不断变化着。总的发展趋势是:中职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减少,独立学院减幅最大,大学增长最快。10年时间,中职减少了15所,高等专科学校基本稳定,但与最高峰时的1992年74所相比,20年间减少了59所。10时间大学增加近一倍(见表3)。出现这一调整的一个原因是为了满足社会民众对子女升学的需求,另一个调整原因是为适应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但由于步伐太快,职业院校的师资、设施相对滞后,生源质量降低,影响培养质量。

2.打通职业院校的升学通道。第一,创办综合高中。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为满足经济发展对建设人才的需求,升学原本不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具有“终结性教育”的性质。台湾地区进入“亚洲四小龙”行列后,社会财富增加,民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受教育的需求也逐步提高,对具有“终结性教育”性质的职业教育逐渐失去了兴趣。另一重要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后,台湾地区经济发展进入了高科技的工业化时代,高科技产业、资讯产业、服务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对人力资源的层次需求也逐步提高。基于以上两种原因,在民众呼声居高不下的情况下,1996年台湾地区开始创办综合高中。通过“高一统整,高二试探,高三分流”,延迟学生分流的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升入大学的机会。至2011学年,综合高中已达114所,在校生数达83,674人,而同期的中职为155所,在校生366,499人。第二,建立升学立交桥。上世纪末台湾地区已建立了由“中职专科技术学院科技大学”构成比较完整的职教体系,分别培养初级、中级和高级技术人才,被称为“第二条教育高速公路”。进入新世纪后,这一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多元入学方式得到更深入的推广,使中职生具有与普高生同样的升学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广大民众对子女升学的普遍要求,也为巩固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起到了一定作用(如图所示)。

3.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新世纪,台湾地区职业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追随高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以适应台湾地区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以构建全民参与享有的技职教育体系;建立终身学习的技职体系以实现通识教育的全人发展。”⑥同时,还得最大限度地满足民众的升学愿望。为了确保职业教育技能性培养的本质特征,又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升学机会,台湾地区在职业教育的改革上采取了必要的措施。

第一,实施“最后一哩学程”(见表4)。20世纪末,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伴随着升学教育机会的增加,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更多的学生把接受学术性教育作为首选,挤压了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综合高中异化为升学考试的训练场,职业院校的生源萎缩。为了迎合社会的需要,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不得不进行修正,增加学术性课程,压缩实习时间,导致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弱化,出现了“很多人找不到事做,很多事找不到人做”的尴尬局面。2004年7月,台湾地区正式实施“最后一哩学程”方案,前后五年,共投入新台币1,156万元。“最后一哩学程”其实质就是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前,配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知识+态度+技能+创业”4种能力。通过实施“最后一哩学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加学校与业界沟通、学生与企业接触的机会,提升了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素质,缩短了企业培训人员的周期,降低人力成本,并可从中获得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一举多得,普遍受到欢迎。

第二,技职院校教学卓越计划。为了改变职业院校重理论研究轻技能教学的职业教育品质异化倾向,创造更为良好的教学环境,台湾地区于2005年开始实施“技职院校教学卓越计划”,2009年开始实施第二轮。通过竞争性的奖励机制,向30%~40%的职业院校提供经费奖励,鼓励职业院校重视技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有:引导职业院校调整和改善教学制度,强化“教学核心价值”;推行9项教学基本核心指标;建立竞争性经费奖励制度;完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引导职业院校多元发展,提高竞争能力。实施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对于促进职业院校教学风气的转变,教学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学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

第三,产学携手合作计划。2006年,职业教育界开始实施“产学携手合作计划”,由中职校、技专院校和产业界共同合作,根据业界用工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实行弹性学制,学校的课堂学习与企业实际上岗操作轮换进行。合作方式有3+2(高职+二专)、3+2+2(高职+二专+二技)、3+4(高职+四技)、5+2(五专+二技)等,学制五年至七年不等。学生毕业后实行“双向选择”,既可在原企业就业,也可选择其他单位。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尽早且有更多机会体验企业工作生活,强化了“做中学,学中做”的职教特色,有利于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技能;使学生毕业既能上岗,缩短适应期,减少企业员工培训成本,也有利于企业根据自身需要量身定制培养员工;对学生、学校、业界三方均有利可图,对人才市场的供需平衡也是最好的选择方式。

第四,技职教育再造方案。为了进一步改善职业教育的办学环境,提高办学质量,2009年5月,台湾地区推出了《技职教育再造方案》,并决定2010年至2012年三年内投入200亿新台币,推动该方案的实施。“再造方案”提出了“改善师生教学环境、强化产学实务连接、培育优质专业人才”三大目标,涵盖“制度、师资、课程与教学、资源、品管”五个方面内容,出台了“推动五专一贯人才培育;强化实务能力选才机制;强化教师实务教学能力;引进产业资源协同教学;扩展产学紧密结合培育模式;落实学生校外实习课程;改善高职设备提升质量;建立技专特色发展领域;建立符合技专特色评鉴机制;落实专业证照制度”十项具体措施。“再造方案”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措施有力,经费充裕,特色鲜明,是在台湾地区经济持续低迷,职业院校纷纷升格,职业教育优势渐失,升学浪潮高涨的情况下出台的。“被看做是重塑技职形象、强化专才培育特色,推动六大新兴产业发展,重振台湾地区经济的重要手段。”⑧对于改善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品质,实现职业教育健康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职业教育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所起的作用已为世人所肯定。它保障了经济发展的人力需求,为经济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的重要基础。“台湾地区著名经济学家李国鼎先生曾说过:‘人力资源的有效培育与运用,是台湾地区发展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这一方面,技职教育扮演甚为重要角色。’”⑨进入新世纪后,面对职业教育发展遇到的新问题,台湾当局虽已采取有力措施,但最后的成效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注释]

①④张国保,杨淑涵,张馨萍.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再造及其发展愿景[EB/OL].,2011-06-22.

②③⑤台湾地区“教育部”统计处教育统计(101年版)[EB/OL].http:// 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 sn=31234,2012-12-06.

⑥王川.台湾地区经济转型的职业教育述评[J].职教通讯,2010(12):36.

⑦查正和.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最后一哩学程”解读[J].职业技术教育,2005(19):60.

第2篇: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范文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使“健康第一”、“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成为了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主旋律。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培养与新课改相适应的中学体育教学师资的重要环节。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目前就业的实际情况是:大部分的学生去往了县镇级的中学任教。由于独立学院缺乏适合教育对象实际特点的专门体育教材,绝大多数都是沿用举办高校普通本科体育教学大纲,因此,在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中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模式等与举办高校没有较大区别,教学内容未有针对性,教学过程无差异性,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难以达到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大大影响了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和学生就业。如何根据地区特点,构建彰显独立学院特色,针对三本学生的优势和劣势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并遵循基础体育课程改革建设规律的课程体系是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面临的又一困惑。

2独立学院应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对策

2.1强化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师范技能,提高学生从师任教的综合素质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基本能力主要有:口语表达技能、专业运动技能、书面表达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竞赛训练能力及裁判工作能力、体育科学研究能力、教材分析能力和个体教育技能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将专业技能和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第一、教育实习应采取集中实习、顶岗实习、分散自主实习等多种方式,并适应延长教育实习时间,独立学院体育系和教学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实习工作的辅导和督查力度,把握好实习工作方向,确保教育实践取得实效和健康发展。第二、要在学生入校后,不断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逐步增强学生对中学体育教学的认识,及时了解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独立学院可以定期分批组织学生到当地中学观摩优秀体育教师公开课,也可以将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邀请来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请他们将公开课的舞台搬到校内来,让学生在理论教学和教学实践之间初步建立起一种功能性联系,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转化能力。

第3篇: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范文

1 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战略

基于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五年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特点,再结合我国长期教育改革发展战略,可明确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主要方向为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及全局性理论与现实问题,同时还需注重研究高等中医药教育新兴学科、传统学科及交叉学科,创新高等中医药教育研究方法、学科体系及学术观点,将时代特征准确把握住,提升预见性,研究出科学教学成果,使其能够代表国家水平。该教学中基础研究要注重开拓性与原创性,将高等中医药教育规律及本质揭示; 注重研究学理问题,建设学科,将精品课程优势充分发挥,同时注重现有基础研究; 在开展应用研究时需注重实效性与针对性,将教学实践及政策问题有效解决; 对于开发研究则需注重其使用价值与社会效益。由上述发展战略可确定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

2 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

2. 1 补充教育资源,解决短缺问题高等

中医药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解决生源问题特别是优势学生资源问题,此为医学院主要面临问题。当前医学院校吸引学生资源的方法主要为补贴、奖学金及学费免除,而多数医学院校在教育优势学生时采取的教学方式大致与普通学生相同,此时又出现一个问题: 如何确保优势学生资源后期的充分、高效利用。为此,需改革优势学生资源教育,吸引其入学后采取与普通学生不一样的教学方式,要求相对更高,可实施一生多师或一师三生制,不仅学生间可相互促进,学生亦可跟随不同老师,获取全面发展。目前,中医药教学也面临中药资源短缺问题,在日常教学中应与教师临床经验及实际用药效果相结合,同时与经典理论描述相结合讲解,比如药品质量降低导致用药效果差如何补拟,是联用药物还是增加剂量,这对教师临床实践水平要求较高。为此,基于实践与经典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同时提升教学师资水平,将教学思路拓展,给教师优良待遇,争取更多国家政策; 尽量小班授课,改善教学质量。

2. 2 改革学分制体制,与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

课程体系主要由专业课程间配合与分工构成,要实现教学目标单靠几门课程是不行的,需依靠所有开设课程的补充与协调。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对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直接影响,目前医学院多实行学分制,计算学生学习进程,学生可跨系或跨专业选修感兴趣课程,可多样化学生知识结构,促进边缘学科发展,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学生一门学科学完后便可获得学分,毕业与否需考虑学分是否足够。当前国内高等教育竞争较激烈,高等中医药教育应开展创造与革新,需快速反应以满足社会所需,包括政府、社会及学生自身,由此与市场竞争所需相适应。科技逐渐发展,各个学科领域尤其是技术与科学领域新东西层出不穷,高等中医药教育与时展步伐相适应,需开设大量新型课程,向学生传授最新科研成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具有灵活性,除需保持专业基础课程与部分基础课程稳定外,教师可结合人才市场需求及科研成果设置选修课程,使学生学习最紧缺知识解决工作难题,还可掌握新型科研成果; 同时,实行学分制是新学科进入高校的最佳方式。

2. 3 理清思路,注重创新发展办学理念

基于实践产生,出路由思路决定,为此中医药院校需对教学过程中经验予以总结,并充分结合社会发展形势与国家政策,将时代精神体现,思考办学理念。需基于优良传统并继承,再求发展; 与兄弟院校沟通交流,汲取经验教学,将办学者思路开阔,强化执行力; 将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坚持科研与教学、创新与继承并重; 注重基地建设,包括国家临床研究基地、对外交流与合作基地、科技创学与产学研合作基地及农村中医药技术培训与人才培养基地,提升学生研究与实践能力。同时,高等医学院还需适当扩张,不仅要表现为量的扩张,还需注重内涵发展,用实力说话,实现质的飞跃。由于高等中医药教育自身较为滞后,短时间内有必要大量扩张,但需实施调整发展方针,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注重内在品质,做大的同时还需做强,由此才能提升教学质量。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全面开展教学改革工程。此外,中医药院校还需彰显特色,科学定位,将优势充分发挥,多样化教学模式,基于自身实际与市场多元化需求,找准自身生存空间及发展定位,并积极探求与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及办学模式,彰显基于文化底蕴、历史传统深厚及学术氛围浓厚的办学特色。

第4篇: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范文

王仁祥副厅长《办出有恒产有恒心有温度有品牌的湖南民办中职教育》的讲话,让我受益匪浅。中职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中职教育的问题有哪些?中职教育的未来在哪里?这三个问题其实也是我一直困惑的。

王副厅长从中职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入题,引领我去认识中职教育的本质。中职教育作为支持弱势家庭、弱势群体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要决策,这是中职教育的兜底责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办好中职教育,就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天然与经济、产业、企业、市场联系紧密。中职学校以县域办学为主,有责任、有能力为本地政府、本土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职教育是扶贫扶弱的主战场,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认可和坚持中职教育本质的基本判断,中职学校尤其是民办中职学校才不会迷失自己,不会偏航走形,才有可能办出学生满意、家长满意、企业满意、政府满意的中职教育。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中等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以来,始终坚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保持大致相当的方针。在2019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继续强调要“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然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始终在阶段性“波动”中前行。目前中职教育有问题,而且问题不少,我们不可以回避、避讳问题,要保持足够的清醒,准确看清问题,坦然面对问题,再一个个去解决问题,推动中职教育爬坡过坎,得到较快的发展。作为民办中职学校的举办者,既要埋头苦干,做一名中职教育的实干家,又要仰望星空,做一名学校未来发展的规划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好时代、好机遇。如何踏准时代节奏,抢抓发展机遇,王副厅长建议我们要走好升格之路、升级之路、融合之路和特色之路四条路径。珍惜当下,以有恒产、有恒心、有温度、有品牌“四有”标准重塑民办中职形象。

听了王副厅长的报告,再来聆听陈拥贤副院长《新时代民办中职教育发展需求与路径》、周韶峰副处长《新时代 新方案 新动能 新中职——推动湖南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感悟与思考》、李建国总经理《双手改变命运 智慧成就人生》的讲座,犹如在黑暗中点亮明灯,心中很多的困惑突然明朗起来。

第5篇: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全科型;小学师资培训;必要性;可行性

所谓全科型小学教师,从通常意义上理解,应该是指由教育机构专门培养的、学科知识结构适应于小学阶段各门课程教学的小学教师。全科型小学教师,具有“知识博、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适应广”的特征。

广东省是全国经济强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向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广东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建设“广东教育高地”。小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小学教育的质量。因而,培养一大批掌握丰富、扎实的基础知识,具备较高教育教学水平,能胜任小学所有学科教育教学,有能力开展小学教育教学的研究与管理,而且具备良好的社会素质与较高的师德修养的全科型小学教师,是适应新世纪广东省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因而,应当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行全科型小学教师培训。

一、开展全科型小学师资培训的必要性

(一)全科型教学是小学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与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较,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小学教育,教学大多数采取全科教学,全科型教师所占比例普遍较高。在英国,一个班级由全科教师进行“包班上课”已是多年的传统。一般情况下,一名全科教师承担一个班级多门课程讲授任务,兼教数学、逻辑、艺术、地理、文学等课程。又如在日本,在某些小学,全科型小学教师占全体教师的比例高达50%。再反观我们国家,当下比较普遍采用的小学教学模式还是分科教学。从教育成效来看,这种教学模式不但不符合小学生身心特征,也不利于培养综合型人才,违背现代教育发展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在教育上,我国坚持扩大开放的方针,需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并合理借鉴其他国家在教育方面的先进教育经验与管理理念,不断推进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综合提升我国教育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这表明我国基础教育与国际接轨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教育方针。国家的支持是开展全科型小学教学的重要保证。广东作为我国的教育大省,更要响应国家号召,着手教育改革,学习和借鉴国际上教育发达国家在全科教学上的先进做法,逐步实施小学全科型教学,不断提高我省的小学教育水平。

(二)全科型小学师资培训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学科知识体系由分科走向综合。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培养一大批全科型小学教师是现代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

(三)全科型小学师资培训是广东省小学教育质量提高的需求

从广东省来看,农村小学教师占教师人数的一定比例。从整体来说,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学科分部不够科学,师资力量仍然短缺,综合素质不够高,年龄呈老龄化等众多问题。在广大农村小学,一名教师担任多门学科教学的现象极为普遍,有些偏远地区甚至存在一校一师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农村人口按自然村居住,人数比较分散。加之多年实行计划生育,出生率普遍下降,造成小学生源的急剧减少。

(四)全科型小学师资培训是解决全科型小学教师匮乏的有效途径

我省小学教师,主要是由传统的师范院校(包括师范专科学校或其他高等院校中的教师教育学院、系)培养,沿用的是传统分科教学的培养模式。分科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教师优点在于能够扎实完整掌握某一专业的学科知识,从事专业课程的教学与研究的能力较强。综上所述,小学阶段采用全科型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及改善我省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亟需一大批全科型小学教师。但我们当下的学历教育对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远远不够。因而,在全省范围内对广大小学教师开展全科培训,以满足教育发展实际需要是非常必要的。

二、开展全科型小学师资培训的可行性

(一)培训全科型小学教师符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规定

为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部在2011年10月份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该标准是我国将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认定教师资格的重要依据。对广大小学教师进行全科培训,让他们具备多门学科教学知识和能力,能够胜任综合课程教学,完全符合新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

(二)开展全科型小学教师培训得到国家政策支持

国家教育部师范司管培俊司长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在2010年8月13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讲话中提出了“探索文化基础教育与教师养成教育相融合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并在2010年9月2日教育部新闻会上再次提出了“加强幼儿园、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的发展要求。

(三)开展全科型小学教师培训已有一定的实践基础

2010~2011年,受广东省教育厅委托,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举办了我省第一期小学全科型骨干教师培训班,成效显著,为我省培养具有全科型理念的小学专业教师,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不均衡等问题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这是我省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突破,也对今后开展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此外,省外乃至国外在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培训方面的许多宝贵经验也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

(四)开展全科型小学教师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都有应对解决之策

广东省全科型小学教师培训才刚刚起步,目前尚无统一的教材,正在使用的教材多样且混杂,而且国外可借鉴的材料也十分有限。这一现实制约着培训的质量与进程。因而,在教材统一设置上,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全科型小学教师培训教材问题的重要性,积极鼓励各类教师及科研人员加大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训教材的研究、建设力度。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尽早、尽快把这一问题解决。

在培训师资方面,目前我省专门从事这项培训的师资队伍仍有欠缺,这极大地制约着培训的质量。

根据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对我省第一期小学全科型骨干教师培训班参训学员的参训前摸底调查和参训后跟踪调查发现,各地参训教师在培训后一年内没有增加综合课程或多学科任教机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全科教师培训及后续的校本研修与实践没得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视,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由教育管理部门下达全员培训通知,展开省内大范围的全员培训,将有助于提高从地市教育局到学校、教师对全科教学理念和培训的认识,进而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开展全科型小学师资培训,是当今时代对小学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是小学教育质量、师资力量提高的现实要求。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在广东省开展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训具有迫切的必要性与充分的可行性,将有力提升广东省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从而有力促进广东省基础教育的发展进步。国内对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还不具有成熟经验,需要在大量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出适应于我国小学教师现状、有利于我国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全科型小学教师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周德义,李纪武.关于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9):55-59

[2]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7月

第6篇: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范文

一、高中语文教育改革的大背景

1.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种新的挑战,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改革和发展教育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首要战略对策,把建立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看成是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保证。

2.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要求。

我国确定了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这对于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就必须建设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就要顺承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3.改变高中语文教育现状的客观要求

语文教学近年来出现了一个令人堪忧的状况――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热情。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但长期以来注重“填鸭式”的灌输,学生成为注入知识的“容器”,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单调枯燥。加之教师的教案设计存在误区,教学模式的老化,另外,长期以来语文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者”,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泰山北斗”可望而不可即。一方面老师怕失去自己的威严,另一方面学生也怕老师的呵斥,师生之间存在隔膜。因此,我们有必要改变这些种种状况。

二、针对高中语文教育改革的几个设想

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注重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因此,可以说,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在其目的追求上将不再仅仅局限于高考应试能力的训练,而是把学生智力、创造力开发放在教学改革目标的重要位置,重视学生语文知识传授过程中的审美情趣培养,力图让学生能更好地利用语言文字学会思考,形素养,体会并内化为人文情趣,因而在其教学目标改革动向上必将是一种人文能力式的改革趋势。

(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正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高中语文课程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世界,应以专门性和综合性、边缘性相结合的学习内容,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向度发展的途径,也给语文课程自身增添生长活力。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以满足不同学校和学生的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

(四)教师教案的设计要改变思路

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按照具体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发展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业务特长,根据时代的需要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

(五)建立一种复合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现代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教学模式追求上的丰富多样化,表现为一种复合开放式的发展趋势。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由语文课程发展的综合性特点所决定的,是一种新课程标准下的综合语文教学所需要的。

(六)建立探究互动式的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在笔者看来,这样课程资源的利用过程,就是一个师生间探究互动的过程。这是因为在新课程标准那里,有一个理论前提那就是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法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来获得效能。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坚持的一个重要的改革动向那就是一种教学主体上的探究互动式变革。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原有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高考目标取向、模式单一、封闭式教学以及单向化的教师主导现象必将被一种目标追求上的人文能力式改革、教学模式上的复合开放式改革以及教学主体上的探究互动式改革所取代,教师教案的设计也将作出很大程度上的调整,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新时期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打开了一扇窗,我们可以乘着改革的春风,大胆地走出去,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拥抱历史,去激扬文字,去感悟生活的美,语文的美。愿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来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文新.高中生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陈帼眉.高中语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3]李洪森.语文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4]张建人.语文教育改革.山东教育,2000,9

第7篇: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范文

1课程与大学课程

从广义上来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狭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的总和,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之中。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2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历史回顾

2.1建国初期的大学体育课程

我国建国后到以前,由于各方面制度不完善,自1951年开始学习前苏联的课程模式,大有“全盘照搬”的架势。由于特殊的国情和政治因素的需求,迫切的想摆脱“东亚病夫”的帽子,以及希望通过体育促进外加关系的发展。我国体育课程的设置以竞技体育为主,课程结构很单一,其指导思想基本以教师、课堂、教材三要素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集体教学,教授整体划一的动作,师生间缺乏互动,整个教学体系形成一种教学法。这种单一的控制模式导致了教学效率十分低下。总之,在我国建国初期,主要是引进前苏联的教学模式,我国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教学模式。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体育得到了加强和发展。

2.2时期的曲折发展

十年的,不仅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造成严重的破坏,其中高等教育体制和课程的设置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扭曲。全国大学体育课程基本被取消,少数地方以“军事训练课”代替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由于政治原因,课程目标价值也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脱离了其应有的价值取向和学科轨迹。

2.3改革开放初期,以增强体质为目标的课程模式

我国早期体育课程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都带有政治色彩,受到政治形势的操控和影响。但是进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慢慢恢复了其应有的面貌。突出的标志就是1979年“扬州会议”的召开,使我国的大学体育课程又重新走上了正轨。在这个阶段,大学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增强学生体质,特别是在1979年重新修订的《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对这一目标提出了重点要求,但是在这个时期过分重视体质的增强而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从课程内容的编制,课程教学组织都有所突破,教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2.4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单一的增强体质向多元化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大学体育,除了增强体质,还注重学生心理、社会方面转变。由最初的单一模式逐步转变为“三元”模式,注重学生身、心、社会三方面的和谐发展。这一阶段的课程改革走向了繁荣阶段。

3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为我国新型大学体育课程的实验阶段。不再呈现单一、守旧的传统模式,开始向自由化、多元化发展。在“健康第一”、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特别是在《新纲要》颁布以来,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轮大学体育改革的新。在体育课程模式、课程指导思想、体育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体育课程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科学化、现代化发展。可以看出,我国当代大学体育课程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主要特点如下:(1)在课程理念的设计上不断与时俱进,并逐渐与世界接轨,在新的课程理念中,突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和满足不同教育主体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不同需要。关注个性的发展。(2)课程指导思想在不断转变,任何形式的变革,首先都要从思想观念入手。课程改革也是如此,由当代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可以看出,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正由“学校体育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向“健康第一”进行转变。(3)课程内容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逐步走向多样化。主要变现在运动项目的增加和上课形式的丰富,以适应学生个性和兴趣爱好的多样性需求。同时将野外生存、职业拓展和休闲体育纳入了教学范畴。这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趋势。运动项目的增加和课堂形式的丰富有助于培养有个性的、复合型的人才,以便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适应社会的需求。

4我国当代大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4.1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我国几千年的应试教育给我国的教育事业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把分数当作衡量学生成绩好坏和教学质量优劣的标准。正是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观念的落实,也影响了基础教育的质量,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4.2基础体育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脱节

课程改革理念要与时展同步,并逐渐与世界接轨。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出现很多与社会不一致的现象:(1)体育教学观念传统落后;(2)大部分教学依然采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3)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不科学,片面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不重视教学效果的质量。

4.3大学体育必修课的存

在使教育培养目标脱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当前的大学体育教育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兴趣来设置体育课程的科目和内容,而我国目前的大学体育课程必修科目过多,盲目设置了许多不合实际的教学课程,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4.4大学体育课程只是对中学基础体育课程的简单重复

进入20世纪以后,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问题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目标衔接不连贯,大学体育和基础体育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没有本质的区别。简单地说,大学体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对基础体育教育的重复,没有实质性的发展和突破。

5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分析

5.1国家、政府部门的干预措施不断变化

教育系统是一个庞大的教育机构,他的运行需要国家、政府的干预,只有在正确的政策指引下,教育事业才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但是过多的干预又会让教育事业脱离实际,不能自由发展。而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来看,这种政策性的干预是在不断减弱的,让学校有更多的办学自。这样更有利于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置体育教学课程,另外,政府部门会不断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和人力支持,为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5.2课程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手段不断优化

在旧的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中,主要以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作为课堂评价的标准。而在现在大学体育课程的评价理论中,则不断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以及进步变化的幅度纳入到评价内容的体系中,评价方式也不断多样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这种趋势还将不断得到发展与优化。

5.3大学体育课程的开设逐步与社会需求接轨

需求是物质发展的动力,有需求就会有发展。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同样要依存于学生以及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双向选择,所以为了能更好地找到工作,提高就业率,大学体育的课程设置将不得不更多地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立足社会需求来设置大学体育课程,让学生能更多地学到适合就业的专业技能,这是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5.4减少必修课程的种类,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满足个性化教育是世界范围内体育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生身心特征出发制订大学体育课程,必修课程具有更多的共性,会强制性地压制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教育。所以,减少必修课程的种类势在必行。

5.5大学体育俱乐部将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

第8篇: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9-007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35 [本刊网址]http:∥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想途径之一是建立社区教育,保证社区成员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其目标,因此社区可以获得和谐发展。特别是因为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文化形态存在多元化的特点,社会环境比较复杂,因此必须关注社区教育的实用价值。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即为社区教育,其作用是学校教育不能代替的。社区教育贴合民族的生产生活活动,存在于民族体内。对现阶段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探讨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特点

(一)民族文化性

社区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少数民族社区教育开展的基础,其面对的对象是社区的全体民众。社区民族文化是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中药组成部分,同时它们具有自己的独特的特征,与汉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文化体系和内涵存在很大的区别。通常情况下,这些民族传统文化会传承民间的习俗、礼仪、节日、宗教活动等内容。在相关的民间文化活动中,代代相传了本民族文化的精华,重要的少数民族社区教育形式得以形成。根据现阶段民族地区的生产方式、经济水平以及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已形成的这种社区教育形式和内容还将在长期存在与发展。

(二)非政府性

我国的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集中区域。这些地区受限于历史、地域、交通、经济等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程度、教育发展都比较落后。特别是广大的民族地区,至今传统的农业使其主要的经济来源,浙西区域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国家的贫困县,有的甚至是国家的特困县。有些村寨距离县城比较近,可以借助条件较好的县城条件发展自己的村寨,如村委会或妇女组织开展一些扫盲、计划生育、妇女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活动。但是没有关于政府性的社区教育的开展计划,大部分民族地区的社区教育及民间文化活动是属于自发性的。

(三)集体性

民族性、宗教性、集体性和寓教于乐的民间形式是少数民族社区教育具有的特点。少数民族的社区教育属于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尽管是将礼仪、节日、娱乐、音乐、舞蹈、丧葬等多样化的形式融入到教育过程中,但是其系统性仍然较差,保证社区内每个成员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使其发展的目标。此种教育的潜移默化特点,使社区的共同民族文化心理与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的团结凝聚力。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少数民族的社区文化教育与集体脱离,那么教育工作将无法开展;如果少数民族文化的形式、活动以及表演活动只是局限在私人空间内,那么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就得不到有效的体现,长此以往该价值就会流失。

二、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

社区教育产生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改革过程,它使教育的外部关系被理顺,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更加贴紧,学校教育更加受到社区内干部、家长爱护与支持,学校与经济、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被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内部关系也被理顺,办学的指导思想被端正,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培养许多新型的人才,可以对改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深入了解并推进,教育质量被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可以享受更多良好的服务。但是社区教育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被推行的时间较短,甚至有些地区仅仅是在部分村社中进行初步探索。现如今最大的困难是经济发展水平低,教育条件欠缺,教育自身的辐射功能得不到发挥;改革的一些做法被传统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羁绊,办学的方法是闭门造车,不具有开放性,还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应试教育。此后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是坚持排除各种类型的干扰,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区教育工作进行深入探讨,使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得到很大的促进和推动。

三、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社区支撑体系的完善是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阶段随着我国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可以看出,其存在许多方面的弊端,如发展的单方面性,没有激活社会多方的力量,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协调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所以发展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多元共进”的社区支撑体系的构建。第一,社区教育制度建设的深化。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主要保障是制度建设,在制度上得到了充分的支持,社区教育的发展可以得到正确的指引方向。除此之外,由于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因此社区教育政策的制定需要在大方向上保持对教育发展的指引,同时落实的着力点要确定,制度建设的支点设置为领导管理制度,政策运行制度以及督导评估制度,整个社区教育的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的深化。第二,社区教育法制建设的强化。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有力保证与发展的基石是法制的建设,这也是社区教育的立学之本。所以伴随着社会各界的努力与作用,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法律法规建设得到了加强,或者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社区教育的法律地位得到确定,法律的权威性深刻的展现在社区教育中,是依法办学,依法助学真正体现在社区教育工作中,社会各界必须注意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的问题不能被忽视,社区成员对社区教育的认同感被大大提高,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学习和构建学习型社区的积极性得到提高,社区成员的切身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社区成员的素质与生活质量的目标得以实现。

(二)政府职能体系的构建是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阶段,随着我国不断推进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建设,政府的职能被最大程度的优化,民族地区的社区教育的宏伟长远蓝图被很好地设计出来,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意义是国家、地方政府、所在社区“三位一体”的政府职能得到很大程度的突出。第一,社区教育受到国家的全面关照,政府将制度建设工作转化为自身的职能行为。站在国家的角度,国家统筹规划、设计推行社区的教育制度建设,保证社区教育制度建设极高的权威性,尤其是由中央政府发起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制度体系必须要建立。第二,地方政府被引导使其与中央政府积极主动配合。地方政府的工作是将社区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与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保证该操作与中央政府规定的社区教育的基本法律法规以及强制性制度体系保持一致,出台的配套制度和政策必须要与当地实际保持一致,以保证政府的职能与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保持一致。第三,政府的职能范畴要被调整,相关各部门间的职责分工必须明确。如果职能存在相同或相近性,可以由同一部门承担该职责,保证过去制度建设过程中的角色混淆现象得到根本改变,以保证社区教育制度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规范行为。

(三)现代化文化教育的开展是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内在推动器

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因此需要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文化发展过程中有一部分人存在这种观点,社区教育的抓手可以选择文化,社区教育本土资源的挖掘工作必须要重视,将本地的特色发挥到最大程度,将特色品牌打造出来形成自己的品牌文化。发展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社区教育,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必须将社区文化关怀,文化主题,文化内涵之路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现阶段,各级政府从农业、文化、教育、科技、经济、乡镇企业等不同的行政系统投入大量资金,以支持民族地区各种形式教育的开展,以基础教育体系为基础,在民族地区开展成人、老人以及妇女的扫盲教育、法制教育和卫生教育;科技扶贫教育、农村技能培训要得到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农村文化站为基础,使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农村文化教育等活动得以开展。开展上述多样化的教育工作是建立在基础教育基础之上的,开展的核心地区是村、镇、乡,政府各级机构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被投入其中。随着民族社区教育发展到自觉发展规划阶段,自发的、非自觉的行为已经不存在。所以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主要由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多样化教育组成,中国社区教育的完整体系主要由其与大中城市的社区教育组成。

第9篇: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学讲计划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25-02

“学讲计划”是江苏省徐州市推进教学改革的区域性本土实践,自2013年底实施开始,迄今已走过三年的历程。在中国的传统语境下,“三年”往往被看作一个特别的时段,具有总结规律和预测的隐意[1]。笔者作为徐州市“学讲计划”的参与人之一,选取这个历史节点撰写本文,一是希望通过回顾、梳理徐州过去三年的教育改革经历,尝试对徐州乃至区域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做出一点展望,二是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本意,为后来人提供一个区域性教育改革的记忆细节。

一、“课程建设”与“学讲计划”的逻辑关系

1.“学讲计划”是什么?

“学讲计划”,全称为“学进去 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它的提出,反映了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区域教育主体的强烈自我构建意识。“学讲计划”的施行初衷,是徐州市教育局针对该市部分学校课堂教学“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现状,在借鉴国内外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基础上,而提出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2016年3月13日,徐州市教育局李运生副局长在其《“学讲计划”――区域推进教学改革的徐州实践》一文中对“学讲计划”概念的进一步系统阐释为:“‘学讲计划’,宏观层面,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中观层面,是指一类教育方式;微观层面,是围绕自己的核心主张,对教学的预期目标、实施策略、流程结构和评价标准进行相应的指导。”[2]

“学讲计划”并不是只指“学进去 讲出来”的课堂教学方式,而是一个复合的“教育理念表达系统”。从对概念的理解来看,笔者非常赞同《徐州教育科研》杂志主编郑少华老师对“学讲计划”的阐释。她认为,“学讲计划”应该是一种具有特定区域内涵的“教育文化”,蕴含了“学讲行为”、“学讲制度”、“学讲理念”三个层次的意义:(1)“学讲行为”:它是体现教育规律的具体存在,如“学讲”教学所提出的基本范式、路径和要求等,是可观察、可操作、可测量的表层存在;(2)“学讲制度”:在“学讲理念”影响下,在徐州教育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制度;(3)“学讲理念”:是教育参与者在“学讲认知”基础上所形成的教育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2.“课程建设”在“学讲计划”中的定位

“学讲计划”实施两年多来,徐州教育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最显著的是师生行为的改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有效点拨”已成为全市课堂的“新风景”,“深度学习、质疑讨论、主动反思”已成为课堂生成的新成果。调研监测发现,80%的徐州学生经常使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原来那种“授―受”关系的课堂生态在徐州已被“边缘化”。由此带来的是师生关系的变化。“校长关注课堂,教师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成为徐州教育人的共识,学生对学校生活满意率达到87.2%,师生学校生活的幸福感明显增强。诚然,“学讲行为”作为“学讲文化”的表层,最容易改变,但不可否认,“学讲计划”为了解决全市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率低下”的课堂教学问题的初衷,基本实现了。

事实上,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发现很多深层次的教学问题开始在“‘学讲’先进学校”浮现,进而成为“学讲计划”向下扎根的阻碍,即遇到了“岩层现象”。根据调研,来自基层一线的很多教师反映“教学内容难、多,教学任务完不成”,“许多师生不堪重负”,“为什么课堂上总有那么几个学生,要么不讲话,要么无精打采?”很多学校则疑惑,“‘学讲计划’推行一段时间了,为什么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没有大的提升?”“为什么我们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可持续?”

这时候,如果我们依旧站在教学的立场来看待这些问题,往往不容易看出问题的真正症结在哪里,也因此难以对症下药。但我们如果用课程的视角审视,就会发现,许多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实际上并不是教学本身的问题,而是深层次的课程结构问题。例如,很多教师常把“教学内容多,教学任务完不成”归结为“学讲计划”导致的,却没有考虑过教材体系本身存在的缺陷,没有反思过教师中普遍存在的把教材当“圣经”的潜意识。再比如,学生不喜欢学习,大家往往归结为教师不会“教”或学生不会“学”,却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成绩好”的学生也不喜欢“学”?

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徐洁老师曾对此形象地写道:“仅改变课堂教学手段和形式,就好比吃营养餐,配方没有变,无论花卷、蛋糕或面条,怎么吃下去效果都一样。只有改变了营养成分,也就是说,只有解决了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他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如果教学解决不了“教什么,学什么”以及“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那么要在课堂教学层面上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实现“主体性教学”是很困难的。即使有可能实现 ,至少对大多数教师而言也是过于苛刻的要求。这也是“学讲计划”遇到“岩层现象”的深层原因。

因此,在“学讲方式”逐渐成为老师的自觉实践之后,区域范畴下的教学改革从“教学”层面转移到“课程”层面已经是势在必行。事实上,我们看到,徐州的一些推行“学讲计划”较好的学校、教师已经开始思考“教什么,学什么”以及“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了,这就说明他们已经接触到许多教学实践问题的核心――课程问题层面了。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意味着“学讲计划”在走向深入,也意味着“学讲计划”以“教学方式”转变倒逼课程改革的做法已初见成效。

那应如何准确把握 “学讲计划”中的课程建设环节?

在课程论的话语体系中,课程是一个大概念,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只有解决了课程问题,学校才会发生真正的改变――这,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共识。而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一个环节。在此,我们需要厘清两对教育关系。

1. 课程建设与“学讲计划”之间的关系。上文已经提及,“学讲计划”是一个复合的“教育理念表达”系统,是一种致力于区域教育生态改变的整体课改方案。所以,“学讲计划”的推行目的,不能也不会仅仅停留在改变师生的课堂行为层面,而是致力于徐州教育文化的重建。它作为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区域整体变革,其中诸如学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建设等一系列实践,都是“学讲计划”重建徐州教育生态的必经具体路径。因此,对于教育改革的参与者而言,除了要明白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过程外,更应明晰课堂行为变革与课程建设变革等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内在关涉。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将“学讲计划”有条不紊地深入下去。

2.“学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课程建设之间的关系。从教育逻辑上讲,学讲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和课程建设都是“学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既具有本源统一性,又有层次差异性,始终在互动、平衡中发展。“学讲计划”启动以后,首先发生变化的是课堂教学行为改革,随后才自发地对课程改革提出要求。课程则是实现教学改革目标的途径。而一旦课程改革的势能形成并开始进入实际操作层面时,又会反过来要求新的教学行为作支撑。教学总是特定内容的教学,课程总是以一定形式的教学为依托的课程,二者就是在互相支撑、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中,螺旋式上升,进而对整个教育产生影响。按照上文中对“学讲计划”概念的界定,可以认为,徐州市“学讲计划”初期推行的“学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属于“学讲文化”的表层部分,“课程建设”则涵盖了“学讲行为”“学讲制度”两个层面。所以,当前徐州基础教育的课程问题是一个涵盖在“学讲课堂”范围下更大的教育命题。绝大部分的教学问题,实质上都是课程问题。

因此,作为区域性课改品牌的“学讲计划”要想进一步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就必须进入到它的第二个阶段,即从课程教学的整体上进行综合考虑。 教学改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这也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全球性课程改革给了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二、“学讲课程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课程问题是教育上的一个永恒课题。美、英、日、韩、芬兰等发达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起加快了课改节奏,我国在2000年形成了具有全球视野的新课改指导思想,直到 2012年以后关于课程建设的研究才渐渐成为国内教育学界研究的热点。

即使如此,我们从区域实践的视角下审视全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则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如北京(以北京市十一学校、清华附小为代表)、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市,早于21世纪初期即在借鉴他国课程改革思路的基础上,率先重构具有区域(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及实施策略,而中西部地区如河南、河北、山西、山东中西部、贵州等省,其重心仍在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层面。这是区域经济不平衡在教育领域的最直接体现,也是区域教育策略选择的最有力证据。

就徐州而言,在教学方式发生了大面积转变之后,启动具有区域特色的“学讲课程体系”建设迫在眉睫。调查发现,这样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部分学校总体的课程规划能力比较薄弱,课程开发呈现碎片化、低水平状态,二是学科课程校本化水平不高,进而成为“学讲计划”深入推行的重要阻力,三是学校层面对课程理解“异化”,课程领导力不足,严重制约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可以说,课程建设已经成为打通“学讲计划”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

同时,我们也看到,此时构建具有徐州特色的“学讲课程体系”,是大势所趋,也正当其时:兼具“天时、地利、人和”的“三才”优势。(1)“天时”:如上文所述,课程结构改革既符合全球性教育趋势,也是当前国家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尤其是当下“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更对课程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2)“地利”:徐州,作为淮海区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沟通南北,五省通衢,风尚多元。这种兼收并蓄的城市品格、较好的经济基础无疑是徐州教育能够自我革新的底气所在。(3)“人和”:“学讲计划”在徐州全面推进已经三年。通过徐州教育人的不懈努力,“学讲行动”还在持续进行,“学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学变革已经成为共识,学讲课堂教学改革已经触及到课程改革层面,对课程改革提出了强烈的要求并做出了必要的准备,在客观上促进了“学讲课程”建设的启动。

三、“学讲课程建设”的方向

《北京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是学校最为重要的产品,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着眼未来,立足实际,通过对国家课程的开发和学校课程的建设,系统开发满足学生需求、充分落实学校培养目标的校本课程。”笔者以为,这种理念对徐州“学讲课程”的建设同样具有指导性意义。我们必须明白:课程的本性是面向未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重构课程体系不仅要适应未来,还应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未来。

然而,由于受到课程权力高度集中统一、基层课程意识淡薄等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许多学校、教师都一直在刚性课程体系框架下开展教学,在课程理解上和实践层面仍存在诸多认识上的偏颇,如“不明白为什么要重构课程体系”“课程和教材的区别在哪里”等问题还不绝于耳。

哲学家康德说:“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一种存在。”意即“教育的使命在于人的完成”。那怎样的教育才能使“人”本身达到完成的状态?这恰恰是教育的魅力所在:教育的历史性特征决定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必然赋予教育不同的形态。而作为江苏省教育大市和淮海区域文化圈中心的徐州,又当在这场变局下如何准确定位自己的教育坐标?这也意味着徐州的课程建设之路需要更多的耐心与智慧。

笔者以为,当前,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努力:

1.开阔视野,汲取众长,提高课程意识。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全市教育实情,在大市范围内对各学校的课程建设(课程形态、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情况进行充分调研,“摸清家底”;另一方面要自觉地发现并借鉴一切对课程改革有启发和帮助的理论、实践。课程的形态就是教育的形态,只有将课程改革置于大教育的高度、多元化的视野之下予以审视,教育改革的基础才会坚实。

2.在借鉴课程建设先进地区、学校经验基础上,在先期“学讲计划”已有准备的前提下,集众智搭建“徐州市课程建设框架”,顶层设计课程体系,科学推动课程实施(学科课程的校本化、学校校本课程的总体规划、某一门校本课程的实施),正确进行课程评价。

3.采取多种策略,增强学校课程开发能力(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教师的课程开发与执行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课程建设的发展。目前,与教育部课程中心、江苏师范大学等单位合作的若干项目及实验学校建设工作等都为徐州课程建设提供了智力资源。

4.关注实践,整体设计。真正的认识要通过实践形成,课改的价值需要成果证明。“学讲课程”与“学讲课堂”是“学讲计划”的一体两翼,具有目标一致性、过程互动性,二者要相互配合,共同支撑“学讲计划”向前发展。

(文中诸多观点承蒙徐州市教育局李运生副局长、徐州市教研室何振国主任、《徐州教育科研》主编郑少华主任等诸位领导专家的点拨,在此深表谢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