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音乐特色校本课程范文

小学音乐特色校本课程精选(九篇)

小学音乐特色校本课程

第1篇:小学音乐特色校本课程范文

一、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意义国家音乐课程与校本音乐课程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国家音乐课程是从统揽全国音乐教育的角度,由专家进行的自上而下的课程设置。由于其统揽全局的特殊使命,使其必须从共性的角度,统揽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和理念,设置对全国音乐教育具有普适性的音乐课程体系。

同时,我国是一个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多民族国家,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各民族人民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了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所以,我们的音乐教育应重视到特殊地域和民族的音乐文化背景和音乐学习环境,根据学校的实际音乐教育状况,开发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校本音乐课程,采取有针对性的音乐教学策略和指导措施,为独特音乐文化土壤中成长的孩子留下难以割舍的音乐文化烙印。

二、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策略校本音乐课程开发,归根结底是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音乐教师应该具有资源利用意识,在校本音乐课程开发过程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有效开发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凸显地方音乐教育特色。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文化传承”,并将“弘扬民族音乐’作为重要的音乐课程理念。地方乡土音乐与地方民族大众的生活、劳动息息相关,引导学生品味、欣赏和再现地方乡土音乐艺术,就是引导孩子们向民族家园深处凝望,使他们在精神层面上实现与本民族内在律动对接。从这个角度看,热爱民族音乐必然要以热爱地方乡土音乐为出发点,有效开发地方音乐课程资源,以凸显地方音乐教育特色,为学生建立独特、丰厚的精神文化家园,实现音乐课程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优质高效。

如在深入学习和研究东北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可开发《东北风》校本课程,通过二人转、大秧歌、东北民歌小调等多种音乐艺术形式引起学生兴趣,帮助他们从多角度感知东北音乐特有的风格。课堂上,孩子们可感受到东北音乐喜庆、热烈的情绪特征;了解东北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扭一扭东北大秧歌、唱一唱东北民歌小调的实践活动中,体验东北音乐带来的愉快精神享受,增加了孩子们对家乡东北音乐的了解,为东北的孩子在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乡土文化烙痕,培养了孩子们对东北家乡的深厚情感。

充分利用校园音乐课程资源,放大校本音乐教育优势。

学校是音乐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环境中分享课程。教师应该将学校独有的教育资源视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彰显校本教育的独特性,放大校本音乐教育的优势。例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谱写的校园歌曲《毕业歌》和 干学子八于朵花》都生动地反映了校园生活,是学 校特有的音乐文化资源。让即将毕业的孩子们在音乐课堂上学会这两首歌曲,将孩子们六年的生活和情感用音乐的方式留存在记忆深处,将是他们一生中难以磨灭的印记。

此外,音乐教师还应该紧紧抓住社会发展时代脉搏,紧扣社会音乐教育潮流,弘扬国家发展主旋律,引导音乐审美方向。上面列举的《鼓动奥运》一课,就紧紧抓住了人们对奥运的期待和祝福,使情感得到抒发,情绪得到振奋,效果非同寻常。再例如,在国庆六十周年之际,让学生学唱成龙演唱的歌曲《国家》,有助于抒发对祖国六十华诞的拳拳爱国之心,顺应了时代的主旋律,必定获得教学上的优质高效。

发挥教师自身音乐教育优势,形成校本音乐开发特色。

音乐教师大都多才多艺,有的能歌,有的菩舞,有的钢琴演奏能力强,有的掌握一种或几种特色乐器??而这正是音乐教师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充分利用和发挥音乐教师的优势,努力在校本音乐课程开发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校本音乐课程特色,一定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实现理想的音乐教育目标。例如,我校的一位老师就充分利用自己舞蹈编导专业的优势,开发了《跳起来》校本音乐课程内容,用优美动人的蒙古族舞蹈带领学生深入音乐体验,学习和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文化艺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总之,音乐教师要具有资源意识,在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努力挖掘和合理利用音乐课程资源,必定能够以对音乐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基点,构建优质高效的校本音乐课程。

三、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规模作为国家音乐课程必要的补充,笔者认为校本音乐课程的内容占用的课程比例以不超过国家音乐课程四分之一的规模为宜。这样既能保证完成国家音乐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又能够给校本课程的实施留有足够的空间。

校本音乐课程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因此,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规模和形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灵活处理和把握,应以主题单元开发为主要形式,如果同一个主题下的内容较多,可以考虑采用主题单元式校本音乐课程开发。即以一个统一的主题统揽校本音乐课程开发,在这个主题下,又划分为若干个更为具体的开发主题,从这些具体的主题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实现统一的主题开发目标。例如,我校青年基金科研项目 乡音乡情”东北乡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中,又细分为若干个具体的研究主题,“东北二人转板块研究”、“东北大秧歌板块研究”、“东北民歌板块研究”“东北方言歌板块研究”、“东北少数民族民歌板块研究”等,从这些具体的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让学生深入了解东北乡土音乐文化,体味东北音乐中的“乡音乡情”。再例如,我校校本课程《鼓的文化艺术》中,既包含鼓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又包含音乐中的鼓、鼓的演奏、鼓的形制、鼓的绘画等等诸多内容,共同构成了一个单元式的校本课程,从多角度、全方位了解鼓的文化艺术。在校本音乐课程开发时,针对有些主题单一并且可以在一个课时内完成的内容,可根据需要开发单课时校本音乐课程。而对于有些涉及内容较广泛、无法在一个有效的单元框架内完成的,且对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内容,则可以考虑扩大其校本课程的规模。

四、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途径在校本课程开发时,可根据情况确定学科开发的基本途径,即学科课程开发或活动课程开发。我校的竖笛单元就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种途径同时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学科课程方面,学生从二年级开始,每学期用音乐课总课时的/4学时来学习竖笛,通过循序渐进的常规教学,使学生掌握竖笛的基本吹奏技巧,到小学毕业时,绝大部分学生基本能够演奏包含一个升号调和一个降号调的简单乐曲,进行集体齐奏和合奏,有效提高学生的竖笛演奏实践能力。从活动课程方面,利用每周三下午(两课时)学校兴趣活动小组的时间,对各年级音乐基础较好,对竖笛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进行“套笛合奏”的学习和训练。从演奏技能技巧、不同竖笛的演奏方法、表演曲目的选择、多声部合奏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迁移与提升。

五、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关键、需要音乐教师积极参与音乐教师是校本音乐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实际操作者,他们了解学生,了解校本音乐课程内容,了解校本音乐课程促进学生成长方面的作用,对校本音乐课程开发和实施具有实际发言权,因此,音乐教师的积极参与,对于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教师应该将校本音乐课程开发视为音乐课程建设、自身音乐专业成长和学生音乐成长的重要载体,积极参与开发和建设校本音乐课程。

第2篇:小学音乐特色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校本音乐课程;开发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地方高校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研究---以湘西南某高校为例;邵阳学院校级课题,课题编号:2015JG29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 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在音乐工作者的探索和研究下,高校校本音乐课程开发正如火如荼的展开,不仅丰富了教育资源,传承了地方文化,而且对教育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一、地方高校校本音乐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音乐校本课程是由学校组织成员自主研发的课程,与国家课程相比较,更有特色,更有针对性。在研发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调查、分析、帅选编制而成,不仅体现了学校学生对音乐的需求、爱好,同时也体现了老师的意愿,更是一所高校个性化特征的重要体现。因此,一所高校要想办出特色,更富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就要在校本音乐课程的开发上下功夫。

高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为区域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服务。从学校的培养目标来说,不同层次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不一样的,对地方高校来说,培养的学生就业大都固定在特定的区域之内,是为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服务。而校本音乐课程的开发就决定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区域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无论从理论层而言,还是从实践层而言,校本音乐课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地方高校校本音乐课程内容的构建

(一)从各地的具体情况出发,发挥地方特色。 每个人在儿童时期唱过的歌谣,是每个人在一生中最难以忘记的回忆之一,无时无刻地在耳边回响,每天若有各个地方的特色音乐能让学生耳濡目染,那是提高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的最佳切合点。因此开发学校音乐校本课程,可以根据各个地方音乐和戏曲的特色,适当吸取各地的民歌精华,结合学生对音乐的实际需求进行这些教材的编写,从各地的民歌、戏曲、曲艺音乐中,选取一些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具有代表性选段作为校本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这是编写这教材的必然需求。

(二)把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曲艺文化融入高校课堂。曲艺文化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包括全部的各种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要想让民族戏曲进入高校课堂,那首先要编写出切实可行的课本,因此这需要编写的教材要符合高校学生的认知性和自身发展性。高校音乐教师进行编写教材时,应该设计成具有艺术性、欣赏性、表演性、趣味性、知识性融合于一体的教材。当地方曲艺引进高校校本教材后,不仅能丰富音乐内容,也可以提高课堂气氛,更可以增强学生浓厚兴趣。音乐教师在给高校学生上音乐课程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学生性,上课前通知学生查找相关的各地民族音乐资料,以充分发挥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主观创造性,利用有关的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三)把地方民歌引入高校课堂,充分地增加课堂的活力。由于中国地大物博、有55个少数民族,因此民歌资源非常丰富,而作为民间音乐组成部分的民歌,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古朴优美,使居住在祖国四面八方的各族人民用他们自己独特的音乐形式在歌唱着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充分地体现了人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这些民间歌曲均是来自于日常生活,是人民对生活的真实写照,其旋律、音调及表现手法等均与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艺术的现实性很强,让高师学生在学习增加了更大的兴趣。从高校特色出发,国内部分学者认为,高师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应与地方特色教育理论紧密结合。高校要想真正办出自己教育特色,则必须在课程开发上进行深入的研究。高校为了突出自身的特点、特色,因此就必须重视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反过来,音乐校本课程的编制也应根据学校自身的性质、需要、特色和条件逐步地进行,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应该根据高校的办学宗旨、精神面貌、自身条件来编写音乐校本教材,让学生唱出的歌声中,可以充分地展现出学校的具有特色,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树立学校的光辉形象。

由于高校音乐教师不仅是音乐校本课程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其开发主导者,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应根据高校自身的特长进行音乐校本课程的编写,并体现出音乐校本教材的个性特征。这样促使高校相继涌现出一大批的新型音乐教师,那些有舞蹈特长的高校音乐教师也可以考虑把舞蹈引入课堂,搭配地方民歌特色,载歌载舞,以实现舞蹈与歌声同步的效果,包括学习基本舞蹈动作和成人舞蹈、定期进行各类舞蹈艺术鉴赏座谈、不定期举行各类班级集体舞比赛等各类课余专业活动;同时高校音乐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声乐、器乐的特长,可以分别开设音乐、器乐班,定期举行各类“音乐会”,相互切磋技艺,搜集古今中外著名音乐家的相关资料,进行各类专题欣赏等。

(四)参与社会联合开发,使音乐的发展与社会同步。要想开发好高校音乐校本课程必须要与当地的社会环境相结合,并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来进行开发,汇聚社会音乐专业队伍力量的现实精华,结合高校音乐专业理论队伍的,打造成一支既有社会经验又有专业理论水平的音乐校本课程队伍,这样对高校音乐校本课程进行大力开发,充分挖掘地方、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这充分地体现了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和发展趋势,也是中国民族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只要这批高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队伍在思想上重视、措施上具有可行性,一定能促进高校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弘扬学生的个性,从而形成一支具有特色音乐的高校音乐师资队伍。

(五)充分激发高校音乐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如何激励高校教师参与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这是任何高校开发校本课程必须要严肃面对的问题。由于有些高校音乐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脱不开身,这样导致高校音乐教师参与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需要提前解决目前这一问题。这些参与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高校音乐教师的动机主要有:首先,能体现自我荣誉,即高校音乐教师可以从参与高校音乐课程开发中获得的一种工作成就感;其次,可以获得外部的认可,即为参与音乐课程开发的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帮助他们提升音乐专业水平,并提高他们在高校音乐教师队伍中的专业地位。从高校音乐教师自身的角度来讲,参与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的真正的学习需求,更好的提升高校音乐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促进高校音乐教师的自身专业发展。因此,开发高校校本音乐课程,我们要全方位的了解教师动机、需求,了解教师的具体处境和心里动态,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进程。

总之,高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可以筛选、改编已有的有关课程,并构建一些具有高校特色的音乐校本课程。将本地区、校内外的音乐资源融入到音乐其它的学科课程之中,通过改编、补充、拓展和新编等方式开发音乐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张文昊.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设想[J].青海教育, 2006,(03):37-37

[2]夏小玲.论高师音乐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整合[J].北方音乐,2012,(05)

[3]罗爱玲.大学生音乐选修课的素质浅探[J].成才之路,2010,(03)

[4]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

[5]刘然.民族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障碍与解决策略分析[J].东北师范大学,2013

[6]刘滢.校本音乐课程资源研究[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25(2):71-74

第3篇:小学音乐特色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音乐;校本课堂;地方特色

开发音乐校本课程,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拓宽学生所学音乐知识的范围,培养且提高学生音乐能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音乐、学习音乐的机会,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修养。在使用过我校音乐校本课程后,收获了以下三点:

一、开发音乐校本课程,注重地方特色,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校的音乐校本课程,选取的材料大多是开平的民间曲艺。在课程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开平的民歌形式之一——“卖鸡调”。

“卖鸡调”在江门五邑各地都存在,其中又以开平为盛。“‘卖鸡调’原是开平地方剧中的一种曲牌,起源于明、清时期,始于道士在祭神活动上的吟唱。”我觉得如果一种地方曲艺品种总是停留在它最原始的状态,是没有生命力的。诸如“卖鸡调”这类民歌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还能够从普通的曲艺上升到戏剧的地位,应该是开平人在艺术方面保持着兼容并蓄开放心态的结果。“开平市文化局局长梁少锋同志如是说。正因为“保持着兼容并蓄开放心态”,“卖鸡调”才有了很大的发展。平常的音乐课,欣赏演唱的都是普通话的歌曲,但是介绍“卖鸡调”时,学生们对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艺术形式突然很感兴趣。一打开《潭江小唱》这个视频,课堂里就议论纷纷,熟悉的同学就会跟着“卖鸡调”的旋律哼上几句,不太熟悉的同学就会自觉地相互讨论,去认识、学唱“卖鸡调”这种开平本地的曲艺。一节课下来,几乎人人都会唱《潭江小唱》,教学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了真理。

二、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地方特色,使学生更热爱自己的家乡

就拿我校所在的开平来说,它靠近广州,毗邻港澳,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文化、艺术之乡,一百多年来的中西文化的融汇,创造了侨乡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和民俗风情。开平旅游资源丰富,有湖光山色的大沙河旅游区,有秀夺峨眉的梁金山,有中国华侨园林一绝、立一代中西合璧园林之典范——立园等。

因而,在我校音乐校本教材里,我们选取了我校退休音乐教师张澄汉老先生创作的乐曲《花似锦》。“第一支春歌,唱给春天;第二支春歌,唱给侨乡大地。放眼百里侨乡,纵观侨乡百里,趁春风趁春潮赶春势,宏图鹏程正崛起。不再抚古炮台的苔痕;不再恋旧碉楼的斑迹。将往日的屈辱抛到九霄云外,把历来的荣耀埋藏心底……”激昂欢快的曲调描绘了侨乡大地的美丽风景,歌颂了侨乡人民的幸福生活。欣赏过《花似锦》之后,学生对本地原创音乐肃然起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三、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地方特色,能让学生更清晰知道本地区的地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开平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共75万人,分布在世界上67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广大旅居海外乡亲热心支持家乡建设,兴办教育、卫生、慈善公益、文化和福利等公益事业,为家乡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于是,有很多人都梦想有朝一日能够出国,希望在海外谋得一份好差事,能够荣归故里,做一个体面的“金山客”。但是,不是每一个从开平走出去的华侨华人,都能在海外获得成功。“独在异乡为异客”,海外的气候、生活习俗、语言、文化氛围跟国内有着巨大的差距,适应起来需要一个过程。我校的音乐校本课程就有专门针对“留洋”的描述:“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这是一首开平民歌,是开平流行最广,最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曲调形式——“木鱼”。这种调子悠扬纯朴,长于叙事,也能抒情。唱腔原分龙舟腔与金兰腔两种。后来经过艺人及广大群众的加工创造,发展成潭江水腔、龙头凤尾腔、葫芦腔、三级浪、回门腔、红花腔、清新腔、轻快腔、乙反腔等,这样一来它的表现力就更加丰富。还有一首“阿爸离家乡,赚钱把家养,去到金山捱凄凉,阿妈日盼夜夜想,挂心肠,金山入梦乡,梦里不识金山样,梦见阿爸泪沾裳……”。也描述了对海外亲人的思念,揭示了风光的“金山客”背后,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和无奈,带给人们无限的惆怅。

第4篇:小学音乐特色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地方音乐 歌曲写作 教学

歌曲写作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开设的一门音乐理论课程。该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各种体裁、题材歌曲作品的能力,同时要求培养学生的歌曲创作能力。

在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音乐专业歌曲写作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歌曲创作能力如何进一步培养,怎样针对地域性展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如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这一系列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课程教学实践经验,以适应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为出发点,将地方音乐融入歌曲写作课程的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音乐专业歌曲写作课程教学的现状

(—)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和实践脱节

20世纪以来,我国高校音乐技术理论受欧美、苏俄体系的影响严重,课程内容基本以此为蓝本构建,给中国本土音乐创作理论带来较大冲击,这在歌曲写作课程中表现得较为突出。教学上,侧重于单一的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作曲和编曲的实践环节兼顾不全,造成了理论课堂变“瞌堂”,学生兴趣不浓,创作的理论作品出来后就被束之高阁,没有较好地利用实践活动形式表现出来。

(二)课程教学没有体现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区域特色,针对性不强

长期以来,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音乐专业的歌曲写作课程教学沿袭了专业音乐院校所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不同的仅是教学程度的深浅与分配课时的多少,没有突显本区域特点,缺少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利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音乐专业通常以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及文化机关单位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音乐人才,以及专业文艺团体从事演唱或辅导工作的专业艺术人才为己任,而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大多从事专业的音乐工作。前者的接触面更多地表现在大众音乐、流行音乐,甚至是地方的民族民间音乐,后者则主要研究古典音乐、严肃音乐。如果始终以音乐专业院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承袭下去,必定会出现专业教学与所需人才的脱节。

二、将地方音乐融入当地普通本科院校歌曲写作课程教学的构想

将地方音乐融入歌曲写作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是对传统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结合地方资源、突出区域特色的一次教学尝试。通过对当地音乐的采风、调研,挖掘地方音乐的音乐特点,将其融入歌曲写作课程教学,将地方特色的音调融入现代歌曲的创作中,体现传统风格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对传统音乐文化起到传承和传播的作用。同时在歌曲写作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把握住了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层体验,优化歌曲写作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地方民间音乐进行采风、学唱、记谱,让学生能够接触到鲜活的民间音乐文本,为歌曲创编奠定基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与音乐学院作曲专业的学生相比,音乐理论基础较差,音乐语汇相对贫乏,如果很快就进入实质性的音乐创作,对他们来说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在写作歌曲之前,教师配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一些训练。例如,熟悉并背诵地方的民间歌曲和器乐作品以丰富学生的音乐语汇,通过对当地民间音乐进行采风、学唱、记谱,熟悉并掌握本土的音乐素材,为歌曲创作积累了丰富的音乐语汇。

2.分析地方音乐的音乐特点,把当地典型、特色的音调融入歌曲的创编中,创作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歌曲作品,传承并创新地方传统音乐文化。音乐的艺术感染力来自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地方音乐文化是当地历史文明的见证和精神文化的象征,为生活在本土的音乐创作者提供其独享和坚实的个性依据。分析其音乐特点,提炼其特色音调,对当地民歌进行不同形态的改编,对一些典型的音调进行模仿写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多唱、多听、多分析、多写的训练,学生一方面提高了写作歌曲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较好地传承和发展了当地的音乐文化。

3.将歌曲写作课程与

兴伴奏课程结合,构架以地方音乐为专题的音乐会,建立创编与演出相互结合的音乐实践课程。歌曲写作与即兴伴奏两门课程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二者本身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歌曲写作课程教学强调的是单声部旋律线条的创作,而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任务则是多个声部的旋律创编。两门课程完整结合,让学生进行分工创作,创造一系列地方特色鲜明、形式完整的歌曲作品,结合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风格,以音乐会的形式呈现作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编能力与舞台表演能力,而且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地方音乐的创作与演出实践,培养了其学习兴趣,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其学习主动性。

三、将地方音乐融入当地普通本科院校歌曲写作课程教学的意义

1.将本土音乐融入地方高校的课程教学,让学生把握住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层体验,对地方传统音乐文化起到传承和传播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的今天,地域性音乐文化的价值得以凸现,认识、了解、研究和保护地域性音乐文化对于保护各类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地域性音乐作为音乐艺术发展的基础,其源于社会底层,广泛流传于民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风格特色和生动的艺术语言,并经过长期的交流、整合,从而形成当地音乐文化的特质和地域风格,充分反映了当地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和文化观,将地方音乐融入歌曲写作课程教学,创作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的歌曲,充分发挥了地方本科院校传承和发展当地民族民间音乐的责任和职能,逐步形成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中心,影响周围区域的音乐文化体系,使之更好地为当地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服务。

2.把地域音乐文化与地方本科院校音乐课程设置接轨,突显了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办学特色,为建立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本土特色课程体系奠定基础。地方本科院校要办成有区域特色的院校,就要立足于本土,加强增设结合地方人才需求的实用性强、应用面广的课程。在地方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可增设本土特色理论课程,并将地方课程内容融入其他主干课程之中,不仅优化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而且突显了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办学特色。如开设地方音乐文化概论、地方民歌曲艺鉴赏等理论课程,并将课程内容适当融入歌曲写作课程教学。不仅加强了各理论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而且为“包容性”较强的歌曲写作课程提供了大量珍贵的、不可或缺的音乐素材,为歌曲创作奠定了基础。

3.进一步加强了歌曲写作课程与其他实践课程相结合,完成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统一。相对实践课程,理论课程较为枯燥、单调,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较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效地进行整合,借助实践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对民间音乐的采风、学唱、记谱、编创的实践过程,加强了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创编与演出相互整合的音乐实践课程的建立,改变了地方本科院校理论课程倾向单一理论的传统模式,让学生体会到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地学以致用。

结语

歌曲写作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音乐专业一门重要的学习训练课程,不仅应该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而且要通过训练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完成整首歌曲作品的创作。地方音乐为歌曲创作提供了素材,是创作的种子。我们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发展并让其保留在当代歌曲作品当中,是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有义务、有能力承担这一使命,地方音乐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从本地区的民间文化入手,尽己所能,为高校的办学特色献计献策,为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添砖加瓦。

(注:基金项目:湖南城市学院2013年校级教改资助项目(44号))

参考文献:

[1]杨瑞庆.歌曲创作90题[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

[2]陈国权.歌曲写作教程[m].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第5篇:小学音乐特色校本课程范文

根据《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沈阳市沈河区教育局提出了兴办“适合的教育”这一理念,关心每个学生,满足学生个别需要,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沈河区各所学校遵循适合教育理念,积极探索不同的教育策略。沈阳市沈河区文萃小学(以下简称文萃小学)作为差异教育研究实验校,积极进行差异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文萃小学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以提升核心素养为目标,从构建“学府六艺”课程体系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建立系统、科学、全面的差异教育课程体系。

一、明晰“学府六艺”课程理念

“学府”是我国最早的教学场所之一,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是文化荟萃之所、英才辈出之地。

“学府文化”是一种书院式“礼乐”、 教化式“修德”、养心式“习艺”、学院式“文理”的文化,目的在于博及古今、兼课中西,以育“德性中和”“学养纯粹”之学子。文萃小学挖掘学府文化精髓,以“创建学府式学校”为办学目标,努力打造均衡和谐且独具特色的学府式校园。

“六艺”也可称“古代六艺”“孔子六艺”,源于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六艺”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它是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即礼制规范、音乐、射箭技术、驾驶马车的技术、书法、数术。作为我国最早的学科课程,这种教育思想及课程体系虽已有三千余年历史,但已初见注重培养人才综合素养教育理念的端倪。经过长期深入的探索与实践,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即要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此,学校的育人目标、课程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

在此背景下,文萃小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不局限单一校本课程的开发,而是在学校办学实际基础上,围绕差异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学府文化特色,调整课程结构,构建独具学府特色的育人课程体系。该体系致力于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文承圣哲,萃取精华,构建现代与传统相融合的“学府六艺”课程体系。

二、确定多样化的课程模式

“学府六艺”课程是以“创建学府式学校”为目标,依据差异教育理念和学校学府文化特色,以中国古代君子“六艺”和学校育人目标的六大核心素养相融合及创新的特色课程体系。其课程体系是一种以差异教育为出发点,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与中国古代君子“六艺”课程相融合,并努力创新的特色课程体系。它是古代“六艺”君子课程与学校办学理念融合的产物,在将六项核心素养重新组合与延伸后,组合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化。它打破传统课程对学生的桎梏,从多个角度为学生建立起一个适合自我发展的立体课程系统。“学府六艺”课程分为礼、艺、体、技、书、数。如“礼”分为明礼、守礼,明礼分为校园礼仪和社会礼仪两部分,守礼分为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两部分,共同达到“以礼修人”的目的。

“学府六艺”课程模式可以概括为“一中心三课程”,该课程模型源于学校教学模式的演变与发展。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落实“适合的教育”理念,邀部级专家组研讨学校发展路径,引入差异教育理念,以促进学生的差异发展为原则,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主体性和个性充分发展的人。至此,差异教育理念完全纳入到了学校新的发展战略中。

差异教学是一种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在教育测查和诊断基础上利用和照顾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最大发展,进行多元化弹性组织管理的教学。根据差异教学中灵活安置的策略,课程模式强调有弹性,教学安排遵循开放化的原则,文萃小学将课程模式设置为“一中心 三课程”。“一中心”即课程资源中心,“三课程”即基础性课程、选择性课程与模块课程。该课程模式致力于面向全体、面向部分、面向个体,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多元化的策略实施“学府六艺”课程。

三、实施多层次的课程内容

根据“一中心三课程”的课程模式,我们将“学府六艺”课程进行详细的划分与安置,按照不同的课程维度、课程模块、课程内容进行设置。

(一)基础性课程

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推进学科融合。以学生的素养不断提升为目标,打破学科界限、融通各学科知识,开设书法、阅读、篮球等学生必修校本课程,贯通价值观、思维力和创造力,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并借此激发学生志趣,引导学生制定生涯规划,形成自我修持、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终身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跨学科、跨领域人才成长的核心素养。

(二)选择性课程

选择性课程分为六个维度,即礼、艺、体、技、书、数。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至少拥有八种智能,分别是:音乐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国古代的“六艺”有非常相似之处:礼――人际关系及内省智能;乐――音乐智能;射――身体运动智能;御――空间及自然观察智能;书――语言智能;数――数学逻辑智能。“学府六艺”课程是以学生的多元智能为依据,与之相对应的有六项核心素养,将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专项提升课程按照功能性的六个维度,重新组织为多层次、多维度、立体型的选择性课程体系。

(三)模块课程

打击乐是文萃小学的特色课程。在模块课程中,学校全面推进“乐器进课堂”课程,普及打击乐学习,提出“一体两翼三为主”的课程实施思路。

1.一体:器乐进课堂

以“小乐器进课堂”为主,在铝板琴的基础上,结合文萃小学自身特点将训练打击乐基础的哑鼓板一并带入课堂。

2.两翼:民族打击乐、西洋打击乐

学校组建民族鼓、小军鼓、非洲鼓、康巴鼓、行进鼓、爵士鼓、马林巴等社团,在完整的学习训练过程中由哑鼓板过渡到小军鼓,由铝板琴过渡到马林巴,形成由民族打击乐到西洋打击乐的完整体系。

3.三为主:课堂敲重音、实践叩节拍、环境伴和弦

课堂敲重音:将打击乐贯穿到各个学科,将语文、英语、阅读、体育等学科的相关内容融入节奏变换训练模式中,让学生在阅读、锻炼中找到音乐带来的乐趣。

实践叩节拍:通过开展“文萃大讲堂”“校园广播站”“器乐进课堂”“打击乐专场音乐会”等培训,普及打击乐基础知识,渲染音乐艺术氛围。

环境伴和弦:学校四楼、五楼全部设为艺术教育专业教室,结合艺术教育特色的文化设施随处可见,运动的节奏、艺术的韵律、文明的传承等诠释着打击乐文化所彰显的艺术氛围。五个楼层缓冲区设置了专门的艺术展示舞台,包括实物陈列、音乐长廊等开放式空间。

第6篇:小学音乐特色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民族地区;特色音乐;音乐教学

提起民族地方音乐,大家脑海里大多数会浮现出身穿少数民族服装的男男女女手拉手载歌载舞的画面。而如何将民族音乐和大学里的特色音乐教学很好的联系起来,并且进行一定的融合,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1],这能够使学生更有兴致参与教学课堂,让他们体会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以此让民族音乐能够获得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一、把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民族地区音乐上

(一)民族地方音乐教学现状分析。纵观大学当前的音乐课程设置,西方音乐体系在当中占据了“半壁江山”,虽然课程设置呈现多元化趋势,当中包含管弦乐器、基础乐理等教学,但是却没有将民族音乐正式搬上讲台,学生也没有真正了解到民族音乐的精髓,民族音乐教师也没有把民族音乐放在重点位置让学生们去了解和探究[2],使得民族音乐的发展陷入了一种瓶颈。正是这样的发展现状,使得民族音乐的教学一直得不到创新和发展,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民族音乐自然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学生的音乐水平也不会因此得到提高,进而导致民族音乐的教学发展进入一个“死循环”。

(二)从课程设置着手改变创新。为了让民族音乐这份有着“中华文化发展瑰宝”之称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对课程进行创新,比如可以增设民族音乐发展、地方风土等课程,并结合民族文化发展的特点,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课程。例如广西师范大学通过对本土民族文化进行调查,并以此开设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广西彩调、壮族音乐、婚俗文化等课程,让学生们有了更多接触民族文化的机会。而这一创新也被众多大学纷纷模仿,让学子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学习传承民族文化[3]。而教师们也要集思广益,不断完善自己,编写出更多更好更加权威同时又具有音乐文化底蕴的论文,以供学生们学习阅读和借鉴参考。

二、合理得将地方文化与课堂联系起来

邓小平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民族音乐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而是应该让教师带领学生去具有当地特色的地区进行考察,探访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这种方法对于民族地方音乐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认知和熟悉的过程。而且这样的学习方法能让师生一起成长,而不是只局限于以教师教学为主导的学习环境,从而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激情和动力展开学习。

(一)深入民间,收集民歌民调。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还能让学生们真正的接触到民间艺术,把课堂从教室搬到民间,能够更加真实具体地了解民间艺术和民间音乐。比如广西贺州,当地的一些学校可以让学生们去当地收集一些有特色的歌曲、调子等,然后在学校网站上分享,让更多人了解。

(二)请民间艺人为学生表演与讲课。让民间艺术活起来、动起来,能够加深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印象,让学生在民间艺人的亲身指导及教导下掌握并接受地方民间艺术的特色和魅力。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能更好的让学生们接受民间艺术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们理解民族音乐里蕴藏的深刻含义。在山西、浙江等地区,一些民间艺术家被邀请上讲台给学生们讲解民间艺术,这是为了让民间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也是为了让学生们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

(三)走出学校大门,挖掘民间音乐。学校领导、教师与音乐调研小组不应该故步自封,而是应该走出学校的大门,走向民间。学校领导、教师与音乐调研小组可以利用走访的形式,将民间音乐文化中的真谛及奥妙真正的发掘出来,进而使民间音乐素材能够得到广泛搜集,并在这当中将适合高校音乐课程教学的有效整理出来,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去对民族资料进行检查与翻阅,从而使学生的视角不再局限于狭小的学校中,而是放眼世界,使其得到充分的开阔。

三、注重学前培养和学成后的效果

(一)学前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因此从小就要培养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兴趣,在小时候就应该让孩子们对民族文化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熟悉,这样对于未来的民族音乐学习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二)学成后。学生在了解和学习一些地方民俗文化后,学校可以利用文艺汇演等活动方式让学生将地方民俗文化表现出来,通过表演,学生们可以将所学到的东西实时表现出来,让教师看到学生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再通过指导,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入的探究,这对业界的创新和发展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舞台的展现,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

四、结语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民族地方音乐的学习对民族文化的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在将民族地方音乐融入课堂的同时,更需要将民族文化融入教学当中,让学生们不断接受民族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更加全面透彻的了解和学习民族地方音乐。在各高校开展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实事求是,根据当地的教学条件与社会就业环境来确定学习方案。将本土文化和本土音乐融入到学习生活中,并且将本土的特色文化资源合理利用,充分展现本土文化的魅力,以此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参考文献:

[1]李洁.民族地区高校特色音乐教学研究[J].民族音乐,2014(04):108-109.

[2]龙晓匀.音乐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乐科的教学问题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为例[J].音乐创作,2013(09):192-194.

第7篇:小学音乐特色校本课程范文

(一)公共声乐教育课程的性质和功能定位不清晰

公共声乐教育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而声乐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这样的作用:陶冶情感、启迪智慧、交汇情智。但在实际教学中,公共声乐教育的却有明显的偏向,一些人认为,声乐教育是教育课程中的附属,认为声乐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增加学生活动的方式,因此没有系统地开设课程,使得真正学习到知识的学生人数很少。也有人认为公共声乐教育的课程跟专业的声乐课程一样,而将声乐教育集中在某一件乐器或者某一方面的音乐,没有认识到公共声乐教育的普及性。

(二)公共声乐教育课程建设需要加强

根据目前公共声乐教育的开展状况来看,课程设计有很高的随意性。由于目前国家还没有对公共声乐教育课程开设有统一的规定,导致每个学校的课程开设是根据学校师资情况、基础设施等情况开设的。导致一部分学校的课程设置很不科学,过于重复或者过于简单,缺乏专业性;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校往往避免开设;而一些较为轻松的课程如音乐欣赏等,开设的教师过多,这种情况对于公共声乐教育课程的规范化、有序化开展有着不利影响。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加强高校的公共声乐教育课程的管理,使之规范化、系统化。

(三)公共声乐教育管理体系需完善

目前高校公共声乐教育课程的管理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音乐院系专业管理。随着我国高校艺术类院系开设数量的增加,艺术院系在从事专业的声乐教育的同时,还肩负着开设公共声乐教育的责任,艺术院系专业的管理方式能够给公共声乐教育带来好的影响,但是由于艺术院系教师大多将专业管理的精力和重心放在专业艺术教育上,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声乐教育课程的管理。其次是公共声乐教育中心管理。这样的管理模式立足于高校成立的公共声乐教学中心。这种新兴的管理体制能够活跃校园声乐环境,但是容易使得教师团队分散化,不利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更不利于相关科研的进展。还有一种管理模式是公共声乐教研组的管理。对于那些规模小的学校,他们往往通过将声乐教师组建成一个小组,对学校公共声乐教育进行管理,这样的机构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只会尽其所能地管理公共声乐教育,管理体系不完善,还会给学校公共声乐教育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公共声乐教育课程定位及课程设置建议

(一)以民族音乐为主

民族音乐指的是我国56个民族在千百年发展的过程中创造的音乐,其中涉及到传统音乐以及现代音乐,民族音乐是由当地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风俗习惯等因素影响塑造而成的。音乐就成为了民族之间精神世界的表达,学习民族音乐对于我们加深对各民族的了解,掌握我国的物质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民族音乐也是世界音乐中的主要潮流,音乐作为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环节,在公共声乐教育课程的开展中,具有极大的意义。不仅在我国,当今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成为极具当地文化的精髓。所以,对于高校公共声乐教育课程的开设,应该要以民族音乐为主。

(二)以提高学生音乐素质为目的

高校开设课程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和自身素养,公共声乐教育课程的开展,也应该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教育满足的是人们精神上的需求,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新时期培养全能型人才的角度去看,公共声乐教育课程的开展是促进学生精神世界、情感世界以及感觉系统的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普通高校的公共声乐教育课程的开展,应该立足于学生的音乐能力,确立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目标,而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的音乐技能。

(三)建立公共声乐教育课程的特色

有特色的课程往往是最能吸引学生的课程,公共声乐教育课程的开展可以丰富自身的特色,其中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第一,开设一些极具特色的音乐课程,如戏曲、民谣等,提课程的吸引力;第二,在推广课程的时候,注重突出公共声乐教育课程的丰富的内容,如针对一些音乐史等较为枯燥的课程,能够代入音乐起源地区的介绍、特点的介绍以及代表人物和作品的介绍,使得音乐课程的内容具有特色,能够满足学生对音乐课程的期待,让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在丰富的教育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结语

第8篇:小学音乐特色校本课程范文

我们知道,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最基本的“母本”。课程品质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只有构建理想的课程体系,我们才有可能突破素质教育的发展“瓶颈”。而理想的课程,能为每一个孩子铺设一条属于他个体的独特跑道,让他在个性化的跑道上欢腾跳跃、纵情驰骋,并在这一片个性化的天地里激扬生命、张扬个性、放飞梦想。为此,学校教育必须着眼于课程领域的变革,努力构建理想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

课程开发的思路有三条。首先,要以发展学校特色为基础。“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学校中进行”,这三点应该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宗旨。校本课程既应体现学校的资源特色、地域特色,更应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理念。其次,要以学校教师为开发主体。任何课程要想发挥效能,都必须经过教师的运作和学生经验的建构。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教师的个性特长,让教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参与者,以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再次,要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依归。每个孩子生而拥有不同的禀赋与个性,他们都是在自己的生命与个性背景中来建构知识的,因而,不同的生命个体会有不同的课程诉求。而学校的校本课程应努力满足全体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真正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

杭州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采荷集团)借助自身地处采荷街道荷池幽幽、荷叶连连的地域优势,培育了独特的“荷文化”。2004年,采荷集团提出了“‘荷文化’育人功能的开发和实践”的研究课题,决定以荷花高洁、清雅的特质引领集团内涵发展。“荷”作为一种文化意象,承载着“正直、自信”的品质。采荷集团将“个性张扬、多元发展”作为“荷文化”的核心理念,以此涵养学生的生命傲骨,培养学生乐观、坚强的生命品质,孕育他们“高雅、灵动、大气、自信”的生命个性。基于这一学校特色和学生的发展需求,综合考虑各门学科的特点,采荷集团系统、科学、规范地制定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4D”课程目标,体现了校本课程立体、多元、丰富、包容的特点,富有成效地开发了意蕴深远的校本课程。

所谓“4D”,即在“3D(长、宽、高三个维度)”的基础上加入一个时间维度,形成时间与空间的有机融合,有效拓宽学生小学六年的学习内容和空间,通过为学生提供能促进其能力发展的多种平台,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学习需求,点燃学生生命的智慧之火,碰撞出其心灵的幸福火花。“D”还是中文“动”的音节首字母。“4D”课程是在“动”中调动能量,借力发力:4个D,4个动,分别代表着动口、动手、动脑、动心,它意味着整个学习过程应是一个多感官、多层次、多空间、多时段的智慧活动,寄望于学生在动手中形成能力、在动口中促进交流、在动脑中孕育智慧、在动心中丰富情感。

二、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校本课程的基本类型

校本课程的开发,通常采取筛选、改编已有的课程,或者新编校本课程的方法。目前,单一的国家和地方教材都已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依据纲要精神和多元智能理论,采荷集团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提出了“传统文化浸润课堂”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开设了自主体验、艺术修养、欣荷在线、家长自助四类校本课程:用“诗情”促进学生语言智能的发展,用“笛韵”培养学生的音乐智能,用“竹舞”兼顾学生的音乐与身体运动智能,用“海模”“机器人”推进学生数理逻辑与视觉空间智能的发展……

(一)自主体验校本课程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采荷集团从学生一入学就对他们进行经典诵读教育。一、二年级诵读《三字经》,三、四年级诵读《古诗七十首》,五、六年级则以《论语》和《韵语》作为诵读的材料。学校还将儿童文学作家冰波、杨红樱等请进课堂,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运用书法对学生进行书写技能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品味传统、沉静内心,使学生生命的韵味在书写的过程中得到涵养。采荷集团在一、二年级学生中开设校本课程《童趣书法》,规定:每周用一节课对学生进行课堂书法指导,周四中午对学生进行电视书法教学,每月举行一次“翰墨情深”学生主题书法展,每个学期进行一次学生书法比赛。如今,学校自主研发的校本课程《童谣书法》《荷花诗词赏析与书写》等,均为学生习字的良好摹本。

(二)艺术修养校本课程

良好的艺术修养是学生享用一生的财富。采荷集团以杭州市规划课题“琴棋书画 古风今韵——基于传统文化丰润儿童生命底蕴的实践研究”为主脉,深化校本课程的开发,通过多元的艺术形式丰盈学生的心灵世界、丰厚学生的生命底蕴,目前已经开发有“纸趣、笛韵、竹舞”等艺术修养校本课程。

1.纸趣。“纸趣”校本课程坚持连贯性、层次性、整合性、校本性“四性”联动,以涵养“荷”品质、追寻“荷”文化为主线,密切联系本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课程文化。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编写了《剪纸》一书作为校本教材。每个学期,采荷集团会安排某一个月用来开设剪纸课,这个月便被称为“148剪纸月”,具体要求是:在这个月,美术教师要通过8课时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每人完成4幅主题性剪纸作品。为了开好这门课程,采荷集团聘请著名的剪纸大师宋胜林来校指导,并在钱江苑校区开设了宋胜林剪纸艺术工作室,定期为师生作相关教学指导。小小纸片经过一折一剪竟有那么多神奇的变化,“纸趣”召唤着学生在情趣盎然中与艺术同行。

2.笛韵。人们都说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采荷集团从二年级起在学生音乐课上普及小器乐,特别推广我国的民族乐器竹笛,希望增强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并对学生其他学科及传统文化浸润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音乐组自行编写的《笛韵悠悠》校本教材主要包含四部分内容:基本技法、难点练习、歌曲演奏、笛艺赏析。学校的校歌以及学校特色曲目《欣荷笛韵》是每个学生的必练曲目。普及小器乐,使采荷集团的每一个学生都多了一种与生命对话的语言。

3.竹舞。竹竿舞是采荷集团大课间特色活动项目之一,对不同年级有不同的难度系数要求:五、六年级用8根竹竿,三、四年级用6根竹竿,一、二年级用4根竹竿。采荷集团鼓励各个班级在完成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对竹竿舞进行“创意”改编,体现不一样的主题和形式。每逢大课间,变化多端的舞姿配上旋律各异的音乐,整个操场如同一场丰富多彩的竹竿舞宴,令人目不暇接。而孩子们团结、互助的精神也在这场舞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三)欣荷在线校本课程

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采荷集团利用网络技术开发了“欣荷在线”虚拟机器人系统,供学生在该平台上进行机器人搭建、编程、练习、对抗。欣荷在线具体支持以下功能:

1.学习过程跟进。在虚拟机器人学习平台上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每次测试的成绩等,并将学习历程进行保存,可随时调取,以生成学生的学习报表,便于对学生进行学业分析,进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业评价,达到学习调整的目的。

2.在线辅导跟进。在现有平台上增加任务学习辅导,能在线进行每个单项任务的讲解、指导,辅助学生进行在线学习。

3.智能接口跟进。与学校数字校园建设配套,开放在线学习平台与web平台的接口,实现单点登录、学习成绩数据互通,最终将机器人在线学习平台作为数字校园虚拟学习平台中的一个子模块。

欣荷在线充分实现了学生立体化的学习和教师全方位的指导,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在学生的情感诉求、思维品质提升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四)家长自助微型课程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学校教育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系统,学校的课程实施、课程变革必然与社会环境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采荷集团的校本课程已不再局限于校内,讲授者也不再局限于在校教师。拓展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为学生服务,采荷集团吸纳了许多“编外教师”——家长,他们走上讲台,传授着老师们也未必知道的知识,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新奇的窗,同时也打开了精彩纷呈的大千世界。有一位家长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工作,对各种植物的生长特点了如指掌,他在课堂上逐一向学生介绍了荷花、睡莲、广玉兰、水杉等常见植物的知识,同学们一边听一边记,一边还不停地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这次学习,学生明白了荷花与睡莲的不同,了解了银杏具有入药的作用,知道了鹅掌楸名字的由来……

家长自助微型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是学校无法提供但学生又十分需要的,相当于为学生补充了必不可少的“维生素”养分。

三、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策略

要保证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全面提升学科教师的实施能力是关键。只有课堂优质,课程的各项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以师资培训为保障

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只有教师发展了,课程才会发展。采荷集团把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放在首要地位,思考和尝试教师培训与教科研有机结合,建立研、训、教一体化的校本研修模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开展“琴棋书画 古风今韵——基于传统文化丰润儿童生命底蕴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申报校本研训项目“弘扬传统文化,丰润教师底蕴”;邀请硬笔书法家协会秘书长许晓俊作系列书法讲座;邀请清韵乐坊教师对学校音乐教师进行每周两次以上的辅导,在全校教师中推广笛子学习;邀请杭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宋胜林老师对学校美术教师和全校教师分别进行剪纸艺术辅导;邀请杭州市教科室的老师给学生作生命教育讲座;等等。此外,采荷集团还采取了分散讨论、自主学习、博客传递等多种研修方式,充实教师的知识体系,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课堂研讨为根基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根基。脱离了课堂,任何课程都只能是纸上谈兵。为了提升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与研究价值,采荷集团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欣荷杯”、中年教师“盛荷杯”、骨干教师“风荷杯”三类教学技能竞赛,以赛促研,按照“二维目标,二维监控”的模式展开课堂研讨。

“二维目标”的第一个维度是学科知识体系本身的维度,第二个维度是课题研究的维度,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体现自己对课题研究的思考与实践。“二维监控”的第一维监控是教案设计,要求在上交的教案中明确注明自己的研究和思考;第二维监控是听课、评课的评分表,在评分表的设计中有单独的分数,如果展示的课不能围绕自己研究的课题进行,这一栏就不能得分。采荷集团要求各教研组在制订教研工作计划时,必须围绕学校的研究课题或教研组的小课题,有主题、有重点地制订,保证教研的实效性。如钱江苑低段语文教研组根据本校区的研究课题“构建立体阅读地图册的实践研究”,确定了“阅读地图册创建和使用的实践研究”的专题研究活动,针对一至三年级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展示活动。音乐教研组围绕区级立项课题“小器乐进课堂的实践研究”,开展了“音乐课堂教学器乐选择和操作策略”的实践研究。这些围绕课题开展的专题研究,一方面与老师的教学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引领着教师树立专业自主的意识,不断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实践。

(三)以教学展示促发展

只有行动着的人才是离上帝最近的人。采荷集团通过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利用杭州市第十八届教研会议的机会,采荷集团向全市各区、县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展示了本集团的市级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丰润儿童生命底蕴”的课题研究过程及成果,其中,音乐组的汇报主题是《多彩音乐,有效课堂——采荷一小器乐进课堂》,美术组的汇报主题是《学科研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会教师还参观了采荷集团的剪纸小博物馆和宋胜林老师的剪纸传承艺术工作室,一致认为集团对剪纸、竹笛的研究定位高、做得实,立足课堂、植根教学,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以多元评价来激励

采荷集团一直坚持过程性评价,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过程,重视每个生命个体的学习体验和收获。并在学科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中,注重多元,渗透特色,使每门学科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评价体系与操作方式。

1.“旋律记载卡”,奏响快乐音乐学习的乐章。“旋律记载卡”是一张音乐学习过程记录表,以谱写歌曲《七色光》为载体。每当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表现出色,就能获得一小段《七色光》的五线谱,直到集齐所有五线谱,连成一首完整的乐曲。独具特色的评价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

2.“笑脸”评价,让微笑和鼓励陪伴学生的美术学习。美术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为模特,设计一张可爱的“笑脸”奖励卡。在学生的殷殷期待中,伴随着他们的进步与收获,极富教师个人特色的“笑脸”奖励卡就会来到学生的身边,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天天向上。这一张张独特的“笑脸”将陪伴学生整个小学美术学习的过程。

3.采荷集团还推出了别具一格的“荷香莲趣”系列校本评价章,分别是墨香章、纸趣章、笛韵章、棋语章和竹舞章,在设计时以宽大的荷叶为基本造型,配以艺术气息浓厚的竹笛、毛笔、竹竿等,寓意兴趣多多,快乐无穷。每个年段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临剪或创作自己的剪纸作品,考取“纸趣章”。二年级起统一开设童趣书法课,别具匠心的书法作品可以让学生赢得“墨香章”。“小小棋王”中国象棋大赛每年都在采荷集团的两个校区同时举行,经过各班层层选拔和现场积分赛,最终产生校级小小棋王,每一个积极参与初赛的孩子都能获得“棋语章”。自竹笛进课堂以来,采荷集团的学子人人都能拿到笛韵章。争章评价显特色,“横看成岭侧成峰”,“荷花莲趣”系列校本评价章为更多的学生体验自信“推波助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激扬了学生美丽的生命情怀。

……

第9篇:小学音乐特色校本课程范文

摘 要:当代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体系都必须树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思想,确立中国民族音乐为主干,欧洲音乐及其世界其他音乐文化为枝叶的视唱练耳教学新体系。红色音乐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当前“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在高校视唱练耳课程中得到重视。本文试图探究红色音乐文化资源的丰厚地方院校如何以红色资源为载体,转化为音乐教育教学资源,构建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体系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红色音乐资源;视唱练耳;教学体系

如果说音乐课程是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那么价值取向是课程的关键。长期以来,高校音乐教育由于受到历史、社会的多种原因,使中国传统的优秀音乐文化较少地纳入课堂,至今也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教学一直以来是以“欧洲音乐中心论”为价值取向,教授西方大小调体系中的音乐基础理论与作品,中国民族音乐则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只是点缀。当学堂乐歌开启了学校音乐教育学习西乐的先河之时,学校音乐教育在教学实践上就完全打破了清政府当初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框框,音乐教育已经不属于“中学”的范畴,而成为“西学”的领地。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上世纪末,视唱练耳这一重要的音乐教育基础课长期以来并没有被中国的音乐教育体系消化和吸收,最终引发了学界的一场争论。[1]面对不同文化环境中音乐体系,众多学者立足国情,提出应加重民族音乐在高校视唱练耳中的比重,其结局往往收效甚微,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中国音乐的教学体系。樊祖荫教授说:“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使音乐教育符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音乐文化的需要,就有必要明确和强调传统音乐建设和发展现代民族音乐文化中所起的根基作用,就有必要明确和强调民族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所应占据的主体地位。”[2]今天,历史已经跨入二十一世纪,多元文化意识取代某一种文化中心已经为全球文化发展潮流,视唱练耳教学体系中的以西洋大小调式为主体的状况亟需改变。无论是专业音乐教育,还是普通音乐教育,都必须树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思想,确立以中华文化56个民族的音乐精品为主干,欧洲音乐及其世界其他音乐文化为枝叶的视唱练耳教学新体系。[3]

一、地域音乐资源引入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体系的现状

1795年,视唱练耳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正式引入法国巴黎音乐学院,至今已有216年的历史。我国20世纪20年代开始正规的音乐教育教学以来,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的设置就一直延续下来,至今也有九十余年的历史。视唱练耳作为音乐学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教学目标绝不是单一的,对视唱教学的特征与目的,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理解。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和大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今天,它具有技能训练和文化传承的双重性。

长期以来,高校视唱练耳教材中民族音乐文化缺失现象比较严重。从目前正在使用各高校使用的视唱练耳教材看,仍然无一例外地以西洋大小调为主体,民族音乐只是点缀。[4]据张柏铭老师分析:陈洪主编的《视唱教程》收录曲目有207条,中国五声性作品只有15条,占7.25%,显然不符合具有深厚音乐文化底蕴的中国国情;上海音乐学院视唱练耳编写组《单声部视唱练耳教程》中收录的曲目有1109条,地方优秀民歌433首,占42.29%。……为此,我们应尽快将许多民族音乐学、音乐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引入视唱练耳学科体系中,并有选择地编入教材。视唱练耳教材的教学内容,可以设定为中国的民歌、戏曲、器乐、歌舞、曲艺等传统音乐以及近现代中国音乐家的艺术佳作,占教材80%,外国优秀作品占20%。[5]面对这种状况,高校教师应充分挖掘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并积极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以增加本民族、本地域的音乐资源作为教学内容。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的“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文件中也同样强调了区域音乐引入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文中指出:“在所有国家的正规音乐教育课程中,尽可能多地使用本土的各种音乐、西方艺术音乐和外国音乐成为课程内容。同时,要特别注意加强本国各民族和各社会群体的音乐”[6]

其实,早在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出版的视唱练耳教材还是很能体现区域特色。它们基本都是参照苏联模式进行编写的。其代表性教材有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出版的《视唱教程》和《多声部视唱教程》,就本国民族音乐选用的情况看,前者达3/4,后者达100%。为建立中国特色的视唱练耳教材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7]但是,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教学教材体系的不断引入与借鉴,我国的视唱练耳教材出现了历史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视唱练耳教材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出版教材总计达三十余部之多。这一时期的教材体现着构建音感训练体系的严谨性、逻辑性、系统性及科学性,但是却忽略了民族性。

笔者一直在高校从事视唱练耳教学,关于视唱练耳的教学内容,比较赞同张柏铭老师提出的中外音乐比例为8:2的分法。因此,尊重文化多样性,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时代,高校在构建视唱练耳教学内容与体系时应重新审视,转变观念,注重地域特色教学,将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课程体系中,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同时,通过视唱练耳教学,使当代大学生对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有更多的体验与了解,尽可能掌握更多的地方音乐文化。正如著名音乐学家乔建中研究员感言:“我们的专业音乐教育离传统究竟有多远?传统在哪里?公正地说,这不是‘无病’,而是面对专业音乐教育的现实所产生的一种焦虑和担忧。特别是地方院校,偶然问到学生有关本地区的民间音乐品种以及是否看过地方戏、听当地民歌与说唱音乐及有无参与民俗仪式音乐活动的经历时,多半以‘摇头’作答。可见,学校所在地的传统音乐基本上在他读书的几年中,无论课堂还是艺术实践,都无缘‘谋面’,这样的现象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吗?回答是肯定的。一个学音乐的中国学生,对自己的传统音乐如此生疏、如此隔膜。一个设立在有悠久历史传统城市的大学,对当地民间音乐长期陌如路人,不闻不问,我觉得是不正常的。”[8]因此,视唱练耳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应以务实的态度,将地域音乐资源引入课堂。

二、红色音乐资源转化为高校教学资源的必要性

红色资源是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能够为我们今天所开发并具有重要价值意义的各种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9]红色资源是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红色音乐既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音乐资源应当包括两层含义,狭义上就是指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和传唱的歌谣、器乐、戏剧与舞蹈等艺术作品。广义上的红色音乐资源就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创作和传唱,并积极反映各个历史时期(尤其是革命战争与民族解放战争等时期)现实内容的歌谣、器乐、戏剧与舞蹈等艺术作品。因此,它的教学价值应该得到高校教学的重视,将其引入课程,对构建当代大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和价值观有着独到的作用。

笔者以为,在课程教学体系总体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对于红色资源丰富的地域性高校,为彰显区域性高校的办学特色,应着力加重将红色音乐融入各专业课程教学中。

多年来,地处革命圣地的井冈山大学,在“以井冈山精神办学育人”的指导思想下,积极开展红色资源转化教育教学资源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应。在艺术教育方面,创编了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是红色音乐资源引入专业教育中案例式教学的典范,至今已演出105场,观看人员达七万人次。学生通过参演与观演史诗《井冈山》,不但能熟知井冈山斗争时期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也能熟练演唱流传于井冈山及其周边的红色歌谣,培养了学生的“双重音乐能力”。学校以该剧目为抓手,以渗透式、融入式、嵌入式等不同层度的教学手段,将井冈山及其周边的红色经典艺术资源引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以笔者执教的《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为例,分别遴选蕴含于民歌、民族器乐、舞蹈音乐、综合性类史诗、舞剧与歌剧作品中的红色经典旋律,按视唱课程教学规律编入《中国红色经典音乐旋律视唱与分析》补充教材,以教育部规划教材和补充教材相结合,适当引入了红色音乐文化的教学内容。

其实,红色(音乐)资源引入高校教育教学,近年来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李长春同志在“中国红歌会”、“2011年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等场合强调: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把国民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过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

2010年12月和2011年4月,教育部确定井冈山大学、延安大学、沈阳音乐学院、西南大学、鲁艺美术学院等十所高校为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优势推进红色经典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0] 所有这些说明:红色音乐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必要性。

三、高校视唱练耳课程引入红色音乐资源的思考

(一)树立多元音乐文化教育观。多元文化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我国,一直以来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作为音乐基础学科的视唱练耳应该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和民族文化思维,课程设置也应该体现民族文化内涵。因此,视唱练耳学科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以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为指导,逐步建立中国自己的视唱练耳教学体系。[11]

如前文所述,我们的视唱练耳教学过于注重欧洲音乐文化体系的使用,而忽视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音乐素材。如何在目前的教学中,将优秀的民族音乐资源(红色音乐资源)纳入教学中,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多元化。深挖学校所处地域的红色音乐资源,编写红色音乐视唱教材,形成国家规划类教材和校本教材相结合。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音乐院校,如贵州、广西、云南、新疆和内蒙等地,他们较早地改变了教学观念,在创办民族器乐班、声乐班所开设的课程和为民族班编写的教材,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尤其是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招收的“民特班”,他们为学生开设的视唱练耳课,其主要教学内容就是围绕苗族、侗族的音乐素材编写而成。(2)教学模式多元化。以音乐感知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和以音乐活动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相结合。(3)教学评价多元化。

(二)树立红色音乐文化传承观。传承民族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于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传承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是责无旁贷的。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积淀而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既有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也有文化价值。红色音乐是红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红色音乐是当代高校职责所在。高校以课程为平台,将红色音乐引入视唱练耳课堂,则是传承红色音乐的有效方式。因为,视唱练耳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它所给予学生的也不仅仅是单纯的视唱乐谱和听记音乐能力,而是有一个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12]事实上,千百年来,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已积累了丰富的艺术奇葩,如福建南音、古琴、昆曲、京剧等,它们已成为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今人们对传统音乐的认识、传承与发展,似乎做得很不够。产生上述认识的偏差与不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学习音乐艺术的基础课程――视唱练耳时,没能以中华文化为母语贯穿该学科的全过程,是个重要原因。[13]

高校视唱练耳教学如何将“无声的乐谱”转化为“有声的文化记忆”,达到在音乐感知与体验中既提高学生的基础技术技能又能传承历史文化的双重教学目标。笔者以为,我们应当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树立红色音乐文化传承观,对红色音乐进行规范性的梳理与研究,将红色音乐资源和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不仅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也是对红色音乐体系化传承的尝试。高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遴选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红色歌谣、器乐等作品,通过引导学生对红色音乐语言的感知、理解、记忆、分析、表现和创造,实现对学生红色音乐情感的理性塑造和控制;通过对红色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的理性渗透和升华,扩大高校音乐教育的审美内涵;通过红色音乐语言及其审美经验的积累,激发学生相应的音乐行为力量;最终为学生塑造良好、健康的人文品格。

(三)树立学科综合观。视唱练耳隶属于基本乐科,在文化多元与学科发展迅速的当前,视唱练耳教学必须结合民族音乐学、音乐心理学、音乐分析学等学科,吸收和借鉴学科前沿和理论研究成果,以开拓视唱练耳学教学的新思路。中国的视唱练耳学科是在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碰撞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随着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与渗透程度的日益扩大,各学科的研究与对于视唱练耳学科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受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与信仰已淡然退尽了色彩。红色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资源,如能贯穿于高校课程教学体系中,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价值观、音乐素养等方面有着积极明显的效果,望能得到某些地方院校的重视。(作者单位: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7]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5月

[2] 樊祖荫:《传统音乐与音乐教育》载《音乐研究》[J]1996年第4期

[3] [4]张柏铭《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现状与未来》载《中国音乐》[J]2006年第4期

[5] [13]张柏铭:《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传承――视唱练耳改革刍议》,引自陈雅先主编《当代中国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文化与教学思想》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5月

[6] 刘沛:译《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信仰宣言”与“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8] 乔建中:《学至于行之而止――为“荆山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丛书”而写》载《人民音乐》[J]2012年第1期

[9] 肖发生:《定位与提升:“红色资源”的再认识》井冈山学院学报[J]2009年第11期

[10] 教育部高教司函件《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0(253号)

[11] 闫震,牟雪莲《以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观为指导,促进我国视唱练耳教学的发展》载《中国音乐》[J]2011年第4期。

[12] 孟凡玉:《除了技术还有什么――视唱练耳文化属性谈》载《人民音乐》[J]2007年第11期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红色音乐文化在高校的传承研究》课题编号:11YB072;江西省2011年教学改革立项课题《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高校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课题编号:JXJG-11-15-21)

参考文献:

[1] [7]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5月

[2] 樊祖荫:《传统音乐与音乐教育》载《音乐研究》[J]1996年第4期

[3] [4]张柏铭《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现状与未来》载《中国音乐》[J]2006年第4期

[5] [13]张柏铭:《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传承――视唱练耳改革刍议》,引自陈雅先主编《当代中国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文化与教学思想》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5月

[6] 刘沛:译《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信仰宣言”与“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8] 乔建中:《学至于行之而止――为“荆山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丛书”而写》载《人民音乐》[J]2012年第1期

[9] 肖发生:《定位与提升:“红色资源”的再认识》井冈山学院学报[J]2009年第11期

[10] 教育部高教司函件《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0(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