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工艺发展史范文

化学工艺发展史精选(九篇)

化学工艺发展史

第1篇:化学工艺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设计;新价值;

一、引言

传统工艺美术作为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工艺美术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基于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了解,传统工艺美术不但具有发展历程长的特点,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应用价值,并且在新时代表现出了一定的新价值,对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应立足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实际,认真分析传统工艺美术的新价值,为当代工艺美术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保证当代工艺美术能够吸取传统工艺美术优点,提高工艺美术的发展质量,推动工艺美术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历程较长,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应用价值

在传统工艺美术发展过程中,无论是陶瓷艺术还是青铜器以及漆树和漆器,都是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成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引领了所处时代的发展。基于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了解,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及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传统工艺美术的陶瓷艺术价值最高。在传统工艺美术发展中,陶瓷作为重要的工艺品,无论是观赏性还是实用性,都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从目前掌握的工艺美术文化中,陶瓷艺术的价值和艺术成就最高。第二,传统工艺美术的青铜器引领了当时时代的发展。青铜器的出现,代表了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到了重要阶段。以当时的工艺成就而言,精美的青铜器成为了当时时展的重要代表,推动了工艺美术的发展。第三,传统工艺美术的漆树和漆器成为了当时工艺美术的代表作。中国是最早发现漆树、种植漆树、使用天然漆髹涂器物、制造漆器的国家。目前发现最早的漆碗是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漆碗,使用朱红色漆。三代时期,漆器是贵族用品,战国以后漆工艺进入了一个长达五百年的鼎盛时期,

三、传统工艺美术的新价值内容分析

传统工艺美术是一个综合体,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在手工业时代的历史中,它是生活的创造者;在当代,它又以历史文化保持者的角色成为历史文化的一种记忆和象征,以手工艺艺术和文化的独特形态自立于以现代设计为主体的科技文明之中,成为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发挥着从经济到艺术的多种职能。所以,传统工艺美术的新价值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传统工艺美术是生活的创造者。基于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地位,以及传统工艺美术对生活的重要影响,传统工艺美术可以认为是生活的创造者,也可以认为是推动生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第二,传统工艺美术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当代,传统文化的概念比较广泛,而通过传统工艺美术,可以迅速的认识到传统文化这一概念,使得传统工艺美术成为了重要的文化载体。第三,传统工艺美术肩负着经济职能。传统工艺美术奉献了有价值的工艺品之后,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成为了繁荣经济的重要手段,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推动了艺术创新。

四、传统工艺美术对现代工艺美术的重要影响

从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来看,传统工艺美术对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传统工艺美术为现代工艺美术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由于传统工艺美术优点突出,其艺术成就和发展经验为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和基础,使现代工艺美术能够有效满足艺术发展需要,提高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质量。第二,传统工艺美术为现代工艺美术发展指明了方向。传统工艺美术集成了多年的发展了几代人的智慧,无论是对工艺美术内容的认识还是对工艺美术发展方向的认识都比较到位。因此,传统工艺美术为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也指明了方向。第三,传统工艺美术解决了现代工艺美术发展的瓶颈问题。受到发展理念和艺术设计方法的制约,现代工艺美术在发展中遇到了瓶颈。通过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了解以及吸取传统工艺美术的优点,现代工艺美术发展的瓶颈问题迎刃而解。

五、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传统工艺美术在工艺美术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基于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了解,传统工艺美术不但具有发展历程长的特点,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应用价值,并且在新时代表现出了一定的新价值,对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应立足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实际,认真分析传统工艺美术的新价值,为当代工艺美术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保证当代工艺美术能够吸取传统工艺美术优点,提高工艺美术的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聂爱文.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特点[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

[2]王茜,白京兰,夏晨茹.西部少数民族口传与非物质文化传承及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

[3]朱霞,李晓岑.白族的手工造纸[J].云南社会科学,2014(06).

[4]李昶罕,秦莹,李娜.当代民主传统工艺的新价值[J].民族论坛,2014(18).

[5]聂爱文.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特点[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

第2篇:化学工艺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解放战争;文化工作;综述

中图分类号:E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181-02

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组织开展的文化工作,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在提高我军战斗力、保证解放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这一时期我军文化工作的组织开展情况,对我军在新世纪现阶段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对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开展文化工作的历史背景分析

据笔者了解,目前学界尚未有学者对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开展文化工作的历史背景进行过系统研究,但许多学术成果还是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有学者分析了1942年我党在延安召开的文艺座谈会,引起了我党我军革命文艺思想的伟大转变,对我军解放战争时期文化工作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1]51-53;有学者认为,解放战争初期我军文化工作做出的调整受我军当时做出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和由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两大战略决策的影响[2]69-71;也有学者认为发动内战前后,我军为战胜敌人,取得自卫战争的胜利,掀起了群众性的大练兵高潮,直接促进了我军各项体育运动的开展[3]。

二、对我军文化工作组织领导和文艺团体建设的研究

一些学者对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情况进行了考察。有学者考察了党对文化领域的绝对领导,认为我军的文化工作始终坚持“领导带头,官兵同乐”的方针,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相一致[4]61;有学者研究了抗战胜利后,为了适应我军战略任务的转变我军文化工作组织上的调整情况。如《军队文化工作概论》考察了我军各战略区部队文工团或宣传队的建立,并对已有的文化工作团体进行调整充实的情况[2]。有学者解读了新华社军队分社这一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特有的新闻宣传组织机构的创建与发展的历程[5]53-55;也有学者总结了创立的战斗剧社在解放战争时期“用鲜活的文艺形式鼓舞士气”、“创演与时事结合”等创作演出经验[6]62-63。

三、对我军文化活动开展情况的研究

1.群众性文体活动方面

群众性文化活动是我军文化工作中最普遍、最贴近官兵的一项活动。除了留下极其丰富的史料外,对这一时期我军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几部著作中。如《中国人民文艺史初编》论述了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文艺运动和文艺创作的情况,认为当时我军群众性文艺运动具有表现形式和内容的丰富多彩、活动范围波及我军的各个方面、及时反映战斗生活、群众普及性文化刊物大量出现;业余文艺创作情况方面,随着我军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军的文艺创作也日趋成熟,集中地体现出了翻身的劳动人民的惊人智慧。《中国共产党军队政治工作七十年史》着眼于巩固提高部队战斗意志力,充分阐释了我军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化工作服务于军事任务的特征[7]。

而体育工作方面,彭玉康编著的《军队体育史话》概述了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以大练兵为契机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的过程[3];李军华《我军早期体育工作的若干特点研究》则指出,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军事体育具有服务军事主线、领导身体力行、高度组织化、重视体育知识宣传等特点[8]66-69。

另有学者着眼于我军的战时群众文化工作。如颜旭等主编的《先进军事文化论――人民军队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突出了我军丰富多彩的战地文艺活动,认为这些“优秀的战斗文艺”减轻了部队物质生活艰苦、精神生活单调、思想沉闷等问题,提高了官兵的战斗热情[9]。

2.各种形式的文化创作方面

报纸杂志:有学者对我军报刊史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将研究成果大致分为报刊史专著、新闻史专题研究专著、单份人民军队报刊专著等几大类;人民大学主编的《中国人民军队报刊史》概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华北、东北、华东、西北我军报刊的发展情况,对主要报刊进行评介,并单独分析了这一时期我军画报的情况,认为这一时期“全党办报”、“全军办报”的方针得到了贯彻和完善,报刊工作得到改革,新闻队伍不断扩大[10];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从新闻史的角度编写我军报刊出版的历史,其中的第二卷涉及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和各解放区报刊出版的情况。

音乐创作:音乐的创作是我军文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李双江主编《中国人民音乐史》全面回顾了我军各个历史时期军队音乐的发展历程。在论述解放战争时期我军音乐创作时,该书介绍了我军各部队的文艺创作团体,回顾了这一时期我军创作的歌曲、歌剧、舞蹈、器乐和电影音乐,展示了我军文艺队伍的发展壮大和文艺工作带来的丰富的音乐创作成果;也有学者总结了东北解放战争中我军音乐活动具有“保存火种”、“积累经验”、“奠定基础”等历史意义[11]31。

第3篇:化学工艺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

Abstract: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technology "from the Angle of the design to observe and study of China's long the development of handicraft industry activities, so a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dustrial design professional study the problem in; For both design major area of study lay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t the same time also can enrich students' professional study of idea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Keywords: process art history,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the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国人民为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各种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所创造的人工造物的总称。它是中华民族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工艺美术的一般本质特征,在内涵和形式上保持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又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鲜明个性。中国工艺美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别具一格的风范、高超精湛的技艺和丰富多样的形态,为整个人类的文化创造史谱写了充满智慧和灵性之光的一章。

1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课程介绍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是美术设计专业以及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课程学习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工艺美术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点,了解不同时期工艺的造型、色彩、装饰以及审美思想特征;笔者在担任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以来,针对课程特点和学生(艺术生)的特性,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尝试,在此谈些体会和见解。

从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的主要教学结构看,除了田本的主要优点得到发扬之外,还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这一局限突出表现在过于关注上层社会的用品和艺术品,忽视一般的日用器皿、工具和用具,这显然与工艺美术这一概念的历史渊源息息相关。正如上文所说,我们理解的工艺美术是“应实际生活之需要,于各种器物上施以美术之技巧或装饰者”,那么,在古代只有上层社会才有财力物力把“美术技巧或装饰”做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而下层社会所需要的日用器皿、工具和用具大都朴素实用,它们的设计生产状况必然受到冷遇。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却遭遇矛盾和困惑。因为随着设计教育的“开放”,西方新的教育理念强烈地冲击着工艺美术教育的领地,使“工艺美术学”这一原本就是外来的概念变得与时代难以合拍,结果是学科名称被替换。

2《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现状

对这门课程,普遍的教学方法是先在课堂上介绍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大体发展脉络,再重点讲授各历史时期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强调辨认各个时期不同艺术风格的纹样与器物造型,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各种艺术风格,分析历史文化内涵。通过教学,可以实现以下课程教学目标:第一,让学生了解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整体风貌及各种工艺美术的类型、造型、装饰和艺术特点。第二,认识古人的生活方式、社会历史背景及其与工艺美术的关系,把握各时期工艺美术的审美格调、美学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第三,理解各历史阶段工艺美术的时代风貌及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带给我们的启发。第四,要求同学们能根据自身兴趣特点,对我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及现象深入研究,做出自己的评价,并与现代设计实践相结合。

但是这种教学方法通常是以老师为主体讲授,模式相对固定,这种类似填鸭式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这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方面的原因,老师上课满堂灌,学生仅是被动听,不需要动脑筋思考,也不会去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听过之后很难留下深刻印象;二是“学”方面的原因,学生普遍不重视理论课,认为学习理论课没有实际用途,只要掌握了专业技能就能成为好的设计师,没有认识到优秀设计作品的产生不仅要依靠表面形式,更是源于它的内涵—设计师理论素养和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更重要的是学生可能认为,中国古代只有手工艺,没有设计。其实,站在设计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在我国漫长的手工业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优秀设计作品。在课程教学中,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优秀作品中所蕴含的先进设计思想。

3《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3.1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激发兴趣、激活思维的课堂气氛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需要营造一种有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的课堂气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就能够很好地营造这样的课堂气氛,把声音、图像、文字与《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的内容有机地结合时,全面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观,诱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且由于多媒体不受时空限制,直接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由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一跃成为新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可以播放与《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课程内容有关的影视剧,以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解唐代的艺术特征时,我们可以播放电视剧《大唐盛世》片段。让学生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包容和自信,从而理解那时的艺术特征是丰满圆润,是那样的华丽高贵。再给学生播放图片。比如书法、器物、石刻、壁域、服装等,对这些艺术形式进行分析进而加以说明,让学生积极思考,热烈地讨论,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实践证明,在多媒体创设的逼真的情境中,学生兴趣盎然,精神振奋,思维活跃,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2加强与相应设计专业知识的理论联系

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课程中要讲授各个时期我国工艺美术品的造型、装饰、色彩等特征。无论是对工艺美术作品的造型、装饰结构的处理,还是对材质、工艺的运用,其实质都可以归纳为是对作品形式的改变。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在我国的工艺美术品上有普突出的表现。虽然受我国古代“重道轻器”的思想影响,古代设计理论的构建没能像西方国家那样形成专门的理论体系,但这些理论思想在我们的器物上是有着完美表现的。

例如,当讲到秦汉时期画像石画像砖的时候,介绍其中一幅弋射收获画像砖,画面上水中游鱼与空中飞鸟的构图很自然地跟同学们就提到了现代荷兰著名版画家埃舍尔的木刻Sky And Water(天与水I),从而展开了关于从契合到渐变的讨论,学生反应也很热烈,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结论

总之,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是关系学生知识积累和文化素养提高的课程,在设计观念和教育观念变化较大的时期,这门课教改的重要性就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刘伟生.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探析[M].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04):102-104.

[2]程娥.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J]. 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9).

[3]尚刚. 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第4篇:化学工艺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艺术观;真理;本源;形式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85-01

一、艺术本质理论的来源

(一)视觉艺术理论的文化渊源

艺术与文化的发展是统一的,艺术是文化的重要内涵与组成部分,而文化是艺术的渊源与内容。现代通过文化来批评艺术和通过艺术来批评文化成为艺术与文化共同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艺术是民族文化底蕴的反映物,民族的文化又总是为它的艺术所反映出来。

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表现在艺术参与和推动,并体现和反映着人类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而艺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文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

(二)视觉艺术理论的历史渊源

由于研究者的阶级立场、知识背景、操作手段乃至心情的不同,同样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可以在不同的研究者那里获得不同的结果。我们经常会看到或听到某些自以为是的历史学家对另一些历史学家说: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在艺术家和历史学家那里可能塑造出不同乃至相反的形象,这一事实不仅证明了历史学的艺术性,而且强化了研究者的阶级立场、知识背景、审美情趣乃至心情对历史学研究的深刻影响。

二、海德格尔的艺术观

海德格尔关于艺术本源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他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海德格尔认为所谓艺术本源是指使艺术成其为艺术以及如何成其为艺术的东西,即通常所表述的艺的本质。在海德格尔看来,艺术只能在艺术作品中成其本质,也就是说只能通过艺术作品去追问艺术的本质。西方美学和哲学追寻艺术本质的方法有两类,一类从艺术作品特性入手;一类从概念中演绎,但是两类方法都不能真实的反映出艺术本质。他的艺术本质论打开了我们通向艺术本体论的大门。

《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在解决艺术木质的基础上已经提出了语言问题。他认为一切艺术本质上都是诗,并不等于说要把所有艺术都归为诗歌或者诗歌的变化体,实际上诗歌只不过是诗意创造的某种方式。诗具有捐赠、建基和开端的特性。所谓的艺术创造本质上是建基上的创造。作为真理之澄明的一种筹划方式,诗之所以可能,在于语言。但是诗歌作为语言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艺术领域中占有着重要的突出地位。语言不仅仅是种传达思想的工具,如果说没有语言的话,便没有任何的存在者的敞开性。

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他通过现象学的方法,分三步揭示了艺术的本质:一、艺术作品作为物;二、通过还原,艺术作品不是一般的物,而是工具、器物,找到其与一般器物、工具的区分;三,回到艺术作品本身,艺术品是真理的发生地,是世界与大地的抗争,这不同于康德的理性的发生。通过这种方法的分析,海德格尔总结了艺术的本质是,艺术展现真理。

三、形式之美

在这些思维活动之中,概括、精炼、抽象而又富于理性的形式语言就是人类在表述世界的过程中意义最为深远的创造,它不仅是科学家探索外部形态与内在规则的有力工具,也是艺术家抒发感情与精神的有效表达方式。在希腊美学中,就将形式看成是美的纯粹典型的体现,形式规则的运用表达了人们对于敏锐、精确的直感。形式语言在画面上表现出的分寸和比例最终将转化成美,使丰富多样的思想感情统一在精炼抽象的形式美之中。因此用探究形式的方法来探索视觉艺术的美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四、总结

第5篇:化学工艺发展史范文

经过六十多年的努力,新中国的艺术科学理论研究已逐步走向深入,研究体系日益完善,枝繁叶茂,结出硕果。为繁荣理论建设,中共中央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等项战略任务,强调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包括艺术学科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发展与繁荣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国家加大了对哲学社会科学及艺术科学的投入,各级党委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及艺术科学重要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艺术科学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当前的文化体制改革也明确要求,全国各级文化科研机构务必进一步完善研究机构、整合学术资源、抓住时代机遇、创新思路方法,努力进取,完成任务,争取更大成果。

艺术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建设得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作为全国文化系统的公共信息平台,本着一贯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宗旨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海纳百川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气魄,《艺术百家》受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经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厅党组研究,决定自2010年起,陆续分期分批介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以及国家艺术教育理论研究和艺术学科建设的最新成果。欣逢中华盛世,共襄文化盛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北京 100722)

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研究概况

艺术科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基石,也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体现,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当代中华文化建设,对于塑造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及文化艺术事业高度重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百花齐方,百家争鸣”方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以及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等重要”,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及艺术科学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证。中共中央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等战略任务,强调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要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为包括艺术学科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发展与繁荣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国家也加大了对哲学社会科学及艺术科学的投入,各级党委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及艺术科学重要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提高,都有力地推动了艺术科学的建设和发展。

1983年,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在制定国家“六五”经济发展时期科研规划时关于艺术学科单立门类的决定,经文化部部务会议决议由文化部牵头,成立全国艺术学科规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立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三级管理体制。为适应艺术科学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文化部印发了《文化部关于加强全国艺术研究院所建设的意见》(文教科发[2002]5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高度重视文化艺术科研建设。截至目前,江苏、福建、山东、浙江、安徽、天津、黑龙江、河北、江西、贵州、陕西、新疆等省(区、市)先后建立健全了由文化厅牵头及主要领导为负责人的省级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或协会、办公室),进一步加强了本省文化艺术科研的规划、管理等工作,其中天津、浙江、江苏、山东、黑龙江等省(区、市)还设立了省级文化艺术科研项目并配套了从数万到数十万不等的资助经费,天津市文化局还争取到每两年200万元市级财政专项经费支持,为艺术科研建设和学科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为加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规划管理,提高研究水平,根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了《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并根据新的情况进行了修订;为大力推进我国艺术科学的健康发展与全面繁荣,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依据国家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文化建设与发展五年规划,参照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有关五年规划,结合我国艺术科学研究工作的实际,在对艺术学科现状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相继制定了《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全国艺术科学研究“十五”(2001-2005年)规划要点》、《全国艺术科学研究“十一五”(2006-2010)规划》及历次申报评审年度《课题指南》、《申报、评审办法》、《申报公告》、工作通知等文件;并依据这些基本文件与管理实践的要求,已逐步建立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申报、评审制度、经费管理制度、中期管理制度、鉴定结项制度及成果宣传制度等。

艺术科学研究队伍稳步发展,社会影响日增。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规划研究项目的百余单位遍布全国(除海南、港澳台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科研兴文的浓厚氛围逐渐形成,艺术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普遍高涨,科研队伍得到较大的调整和充实,社会化趋势明显。

艺术学学科建设稳步推进,艺术科学研究成果数量倍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自1983年设立26年来,艺术学项目共立项996个,截至目前已取得包括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中华艺术通史》、《中国戏曲通史》、《中国近代戏曲史》、《中国当代戏曲史》、《中国戏曲通论》、《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中国民间美术史》、《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发展史》、《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中国艺术学》、《艺术辩证法》、《艺术经济原理》、《现代文化产业理论与政策研究》、《新时期文艺新潮评析》、《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对峙与解构:东西方戏剧》、《中国电影学专业发展史研究》、《20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现代西方音乐哲学》等重要成果在内的408项成果。作为艺术学科的两个国家重大项目,由《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民间谚语集成》、《中国曲艺志》构成的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挖掘、收集、整理和保存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散落民间的丰厚文艺资源,由14卷本构成的《中华艺术通史》则以涵盖我国从原始社会到清末的全部传统艺术门类厚重而精粹的综合性史论内容,初步形成了富有我国浓郁民族特色的美学与艺术理论体系。总结中华文化艺术悠久历史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扎实厚重;抢救民族、地域特色鲜明的珍贵文化艺术遗产的综合性研究成果丰富多彩;研究、探讨文化艺术建设中重大现实问题的成果应用价值初步显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性研究三足鼎立,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共同发展,特别是运用高新技术手段的“全国艺术科研数据库类”课题的设立,为悠久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抢救、整理、保护和开发,提供新方法和新手段,激活和开拓了艺术科研的新思路、新领域;《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中国藏戏史》、《中国皮影艺术史》、《中国电影摄影艺术发展史》、《杂技概论》等一批填补学术空白的项目成果拓展与深化了艺术科学的学科领域;以委托形式批准立项了由《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华文化“走出去”》、《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发展观与文化建设指导方针及文化创新战略》等多个子课题构成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已结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研究》及由40余部论著构成的研究中国艺术本质规律、原理及分科知识体系的大型综合论著《中国艺术科学总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艺术科学学科体系建设和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使艺术科研整体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时代活力与生机。(田军亭)

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十五”规划项目审核结项成果

(一)中国满族传统说部艺术集成

《中国满族传统说部艺术集成》于2003年被批准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十五”规划项目(批准号:03DA079;负责人:吉林省文化厅谷长春研究员),2009年通过专家组鉴定并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批准结项。该项目组历经7年多时间深入民间调查采风,以图文音像等多种形式将传承人的说唱讲述忠实地记录下来,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珍贵资料,其中不乏濒临消失的遗文孤稿,并在掌握国内丰富资料及科学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完成了28部1200余万字的长篇叙事作品,并已由吉林省人民出版社分两批出版。

该项目成果卷帙宏伟,题材广泛,包括满族神话、满族传说、英雄史诗、家族历史叙事、说唱故事等内容,是认识满族及其先民历史、社会、文化乃至民间信仰、民风民俗的百科全书和弥足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说部”是满族所特有的叙事作品,其叙事方式是说唱,以说为主,辅以表演。早期的说部并非纯记事性和娱乐性的作品,而具有神圣性的特点,讲述的环境严肃而庄重,讲述的内容多是祖先和英雄的业绩、部族历史等等,以后才逐渐世俗化、文学化,带有娱乐的色彩。满族民间将说部称为“乌勒本”(ulabun),汉译为传或传记之意。满族各氏族中,都有自己最精彩的“乌勒本”和讲唱名师,一直以氏族传承、血缘传承、萨满传承等方式世代口耳相传,虽代代传诵,却从未形成完整的文本,所以鲜为人知。民国以来,在多数满族群众中已将“乌勒本”改称“满族书”、“说部”、“家传”、“英雄传”等名称。满族说部因其重要传承人或相继去世、或年迈多病而濒临消失。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该项目组通过对28部说部的分析与研究,将其内容归纳概括为四种类型:

一、窝车库乌勒本:俗称“神龛上的故事”,是由氏族的萨满讲述,并世代传承下来的萨满教神话和萨满祖师们的非凡事迹。窝车库乌勒本主要珍藏在萨满的记忆和萨满祭祀神谕及遗稿中,如黑水女真人创世神话《天宫大战》、《西林安班玛发》、《恩切布库》,东海萨满创世史诗《乌布西奔妈妈》,黑龙江省瑷珲地区流传的《音姜萨满》、《尼山萨满》等,展示了满族及其先民虚幻神奇、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

二、包衣乌勒本:即家传、家史。如富察氏家族富希陆、傅英仁分别从瑷珲、宁安传承的姊妹篇《萨大人传》和《萨布素将军传》,黑龙江省双城市马亚川传承的《女真谱评》,吉林乌拉部首领布占泰后裔赵东升承袭祖传的《扈伦传奇》,富察氏家族传承的《东海沉冤录》,傅英仁传承的《东海窝集传》,河北孟阳承袭的《木兰围场传奇》等,讲述了满族及其先民经历千百年风风雨雨的历史沧桑,几度崛起,几度衰落,生生不息,奋力拼搏建立大金国、清王朝的历史。

三、巴图鲁乌勒本:即英雄传。满族说部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很丰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真人真事的传述,如金代的《阿骨打传奇》,清代的《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飞啸三巧传奇》、《碧血龙江传》等;一是历史传说人物的演义,如《元妃佟春秀传奇》、《平民三皇姑》等。在这些说部中,既有歌颂运筹帷幄、开疆拓土的创业之君,也有赞美那些浴血沙场、保家守土的英雄壮士。千百年来,满族及其先民把祖先英雄人物作为仿效的楷模和鼓舞自己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乃至激励子孙后代积极向上的教科书。

四、给孙乌春乌勒本:即说唱故事。这部分说部主要歌颂各氏族流传已久的历史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如渤海时期的《红罗女》、《比剑联姻》、《绿罗秀演义》,金代的《苏木妈妈》、清代的《萨布素外传》等。通过说唱,以凝重的情感、精炼的语言,栩栩如生地表现和颂扬英雄人物的事迹,使人感到故事更富有浪漫色彩和传奇性。

满族传统说部大都是以古代英雄人物为中心,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编织而成的,是述说满族及其先民各个部落、氏族的繁衍兴衰、迁徙征战、拓疆守土、抵御外患等“先人昨天的故事”。在没有文字的时期,许多史实都靠各个氏族的说部代代相传,有的补充了正史的不足,有的匡正了史误,因此具有印证历史的特殊价值。满族传统说部都有独立的情节,自成体系的完整结构,曲折生动、扣人心弦的故事,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朴实无华、简洁明快的语言,充满了对英雄的崇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和文学审美价值,这是满族传统说部千百年来能够世代传诵的重要原因;无论是古老形态的“妈妈本”,还是后期用满文、汉文或汉字标音满文写成的“神本子”,提供了一个民族民间叙事模式,对说部叙事的研究为叙事发生学、叙事结构学、叙事象征学等提供了重要的素材与启迪;黑水女真人创世神话《天宫大战》是我国史前文化的重要遗存,可以同世界诸民族的古代神话相媲美,丰富了世界神话宝库;有着六千余行的东海萨满史诗《乌布西奔妈妈》以北方民族的独特语言、瑰丽神奇的情节、宏伟磅礴的气势歌颂了萨满的丰功伟迹,是我国和世界学术界研究满族及其先民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同时,满族及其先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主要依靠口碑传承生产、生活经验,展现了满族及其先民沿袭久远的生产生活景观、五光十色的民俗事象、生动的萨满祭祀仪式以及医药祛病、动植物繁衍知识等,为北方诸民族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研究提供了具体、真实、形象的资料。

该项目成果注意保存女真语、满语和满语称谓、单词等,特别是用鲜活的满语讲述创世纪神话是该项目成果的一大突破,在满语已废弃的今天,向人们展示久已不闻却仍活在民间的活态满语形态,对世界满学的研究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

作为该项目首批成果的《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于2007年12月出版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全国主要新闻媒体、学术刊物和网站发表40余篇评论文章。满族说部《尼山萨满》已被俄罗斯、意大利、日本、德国、韩国、美国等国家翻译出版,黑水女真人创世神话《天宫大战》片段也被外国学者译成德文、韩文等在国外发表。(田军亭)

(二)宋辽夏金工艺美术研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尚刚教授为负责人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宋辽夏金工艺美术研究》(项目批准号:03BF056)已于近日结项。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一项全面的、高水平的断代工艺美术史研究成果,在学术创新层面和研究方法方面都提供了可为相关研究带来启示的有益经验。

中国历史上,宋辽夏金是一个分裂时期。本研究讨论的是这一纷繁复杂的历史背景之下,四朝工艺美术的时代特征、生产机构、重要产地、著名品种、装饰方法、图案题材的种类和演进、艺术风格的变迁等问题。四朝之中,宋朝的工艺美术最重要,不仅产量最大、成就最高,还引导着另三个王朝的艺术走向,其余三朝虽紧追宋风,但由于不同的民族背景,又各具特色。

一、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对时代艺术特征及生产机构做出了归纳:宋朝推行的抑武修文国策对工艺美术产生重大影响,造就出一个典雅优美的工艺美术楷模,典雅优美常借助绘画性装饰和仿古制作这两股重要潮流来实现。在辽夏金,较昌盛的是丝绸、陶瓷和金银器。官府工艺美术机构颇完备的是金朝。二是对宋辽夏金工艺美术各门类的整体状况做出描述:两宋丝绸品种丰富,陶瓷成就辉煌。辽代金银器品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造型繁多。漆器的成就主要表现为技术的成熟,后世主要品类已基本齐备,素髹是两宋漆器留存最多的品类,在历代素髹器中亦堪为典范。西夏的建立和强大,限制优质玉材的东来,这令两宋玉器仍一般形体颇小,但技艺十分精湛。辽代往往玉、玛瑙、水晶、琥珀并用,杂以金饰;反映捺钵制度的春水、秋山题材是金代玉佩饰中突出的一类。材质的紧缺使得两宋铜镜普遍镜体较薄,熔炼不精,新气象主要体现在镜形的多变和仿古铜礼器的制作上。

总体而言,典雅优美是两宋艺术美术的一代新风,强调材料的质地美是两宋工艺美术和重要特征。各类花卉图案是装饰纹样的主导,反映北京游牧民族狩猎活动的“春水秋山”则是辽金常见的题材。

二、本研究在占有大量史实的基础上,形成以下主要学术创新点:

1.个别问题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对已有研究结论的重新考订方面也颇见成果。如:在证明中亚织锦撒答剌欺在辽金时代的存在、重新讨论以玛瑙为釉的入贡汝瓷的停烧年代方面都有重要的建树;指出了部分宋代刻丝作品的定名和断代中的一些弊端和硬伤、收入了新近发现的两宋刺绣中成熟的双面绣作品以及用于书画装裱及官告文碟的刻丝绫锦等;另外,在推进对成都锦院、辽代金银器研究等方面都提出新的视点;

2.从传承角度清晰梳理了宋辽夏金工艺美术与后来艺术的关系,以及四朝工艺美术中宋代工艺美术对其他三朝的深远影响等,为进一步厘清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传承的脉络作出了具体的贡献;

3.首次将有关宋辽夏金工艺美术的多种古籍集中整理为十多万字的《史料简编》附于文后,形成一个可以展开阅读及检索的开放系统,其中且收入不少未曾被人引用过的珍贵史料,具有极高学术价值。(晓礼)

(三)20世纪中国人物画史

中国美术馆裔萼研究员承担的“20世纪中国人物画史”是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文化部青年专项项目,课题批准号为01GF87,该项目于2006年结项,于2008年5月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专著《20世纪中国人物画史》,全书26万字,插图150幅。该专著于2009年12月获得部级美术最高奖――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该奖由批准设立,由文化部、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共同评审实施。

该书从纵向上梳理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脉络,分析重要的人物画家和代表性作品;从横向上分析多个流派的涨落,考察人物画家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基本廓清了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发展概貌。该书紧扣“入世与出世”的主线,通过“红尘悲欢”(1900-1929)、“国难写真”(1930-1948)、“走向工农”(1949-1965)、“‘洪流’”(1966-1976)、“多元共存”(1977-2000)五个单元,深入分析人物画家在入世――出世的距离调整中的创作心态和作品样态。总结了中国人物画在“二为”方针指引下,坚守主流意识形态的人物塑造,体现主旋律价值观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反思了“”时期过分政治干预导致人物画假大空的创作弊端;还梳理了新时期中国人物画走出斗争哲学的偏颇,跳出两级二分的框架而呈现的开放多元的繁荣状态。全书既有纵向的文脉延展,又有横向的要素梳理,体现了人物画发展的起伏节奏,形成经纬交织的多维网络。该书写作风格质朴平实,寓论于史,史料丰富翔实,论述审慎允当。另,14篇当代人物画家的访谈收于附录中,使得此书带有“口述美术史”的意味。该书为中国人物画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郑国祭祀遗址青铜编钟的音乐学研究

1993年至1997年于河南新郑郑国祭祀遗址集中出土的254件编钟,是近年来中国考古学上的一个重大发现。是研究中国音乐史、中国编钟史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

《郑国祭祀遗址青铜编钟的音乐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十五”规划项目成果,洛阳师范学院孙敏教授负责)在追溯郑国祭祀遗址青铜编钟的出土概况并对遗址及编钟的文化性质、年代进行考古学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青铜编钟的器类形制特征、音梁形态与调音手法、编制组合与音列结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郑国祭祀遗址编钟进行了音乐学意义的探讨。

该成果从郑国祭祀遗址青铜编钟的物化形态入手,对新郑三处郑国祭祀遗址所出11坎编钟的出土概况、用钟规制、用钟性质等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考察与分析;对编钟的乐器形制、纹饰、规格、重量等类型学特征进行深入的考察及其音乐学断代的讨论与分析。研究指出,郑国祭祀遗址青铜编钟以其产生时代较为集中、形制纹饰规范、编列组合有序、乐律标准统一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深刻地展示了春秋时期郑国音乐文化的历史面貌。从编钟的乐器形态、编钟的音列形态、编钟的功能、编钟的文化内涵等方面所负载的历史信息,明确显示出自身独具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该成果紧紧围绕影响编钟乐器性能的相关因素,从其编钟器类形态、音梁结构、调音手法、编列组合形态以至音列结构等方面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入手,对郑国祭祀遗址编钟的音乐形态进行研究。并在音梁结构设置与调音手法与技术的全面考察的基础上,进行对编钟音乐音响性能的认识与分析,评估和论证其乐器音乐音响性能的科技发展水平;通过对编钟的编列组合规律及编钟测音结果的综合分析,探讨郑国祭祀遗址编钟的音列、音节结构,及其在古乐律中的继承关系与历史影响。研究证实,郑国祭祀遗址青铜编钟反映出的乐钟铸造工艺、乐器音响性能、古乐律观念等表现出的乐器性能逐渐完善的发展趋势,体现出深厚的科学和技术背景,以及音乐性大大增强的明显特征,代表了中原地区春秋中期编钟乐器性能出现的重大历史进展。

第6篇:化学工艺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文艺创作 作品

文艺创作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文艺家和受众为本,以服务人、满足人、提升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文艺创作的成果是出作品、出人才,文艺创作出成果的保障是好的文风艺风,是对人民、对历史、对艺术的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敬业献身的人格操守。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不断强化实践探索意识、改革创新意识,以观念创新推动文艺创新的新发展,创作出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时代精神、时代风貌、时代气息的文艺精品。

一、坚持以人为本

把满足人、服务人、提升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不断创造出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以建国六十周年为契机,县艺术创作室创作了大型现代豫剧《好哥张大山》。该作品以全国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感动中原十大人物”、“全国十大杰出务工青年”张全收在南国深圳创造的“张全收模式”动人事迹为原型创作的。

二、坚持文艺创新

文艺创作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不断创新文艺的手段和形式,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人民群众的需求,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思想上的启迪、身心上的愉悦、审美上的享受。文艺创作如何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积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增强包容性,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对此县文联与县文化局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在继承传统、民间文艺精髓的同时,对文艺手段和文艺形式进行必要的创新,不断为文学艺术注入新的元素,既保护传承原生态文化,又催生新的文艺品种。

三、坚持凸显特色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文艺创作,要求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自觉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深刻体验社会前进的准确信号,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内心感受,以独特的审美方式,艺术再现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当然也是我国文学艺术包括文艺理论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所集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什么标准评判文艺作品呢?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一文中把“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作为评价文艺作品的“最高标准”,并把“美学观点”置于“历史观点”前面。这就是在恩格斯看来,评判一部文艺作品在美学上的优劣程度,即审美化、艺术化的程度,应该是第一步工作。当一部文艺作品经不住美学分析的时候,也就是这部文艺作品不是靠审美的方式去把握世界、反映世界,而是靠公式化、概念化、说教式地把握世界、反映世界时,就不值得再对这部文艺作品进行历史评析了。文艺作品的题材再重大、主题再深刻,如果审美化、艺术化程度太低下,它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就低下,它征服受众和占领市场的能力也就很低下;这样的文艺作品,服务人、满足人、提升人的目的就难以实现。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文艺创作始自人类的审美活动,但贯穿着人类对世界的历史评价。别林斯基曾经说过:“历史的批评是必要的。特别是在今天,当我们的世界有了肯定的历史倾向的时候,忽略这种批评就意味着扼杀艺术。”文艺批评如此,文艺创作亦然。故笔者认为,恩格斯所强调的“美学观点”,就是对文艺创作、文艺作品的审美形式的美学要求,即艺术性要求;恩格斯所强调的“历史观点”,就是指文艺工作者进行文艺作品创作时意识到的历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即思想性。恩格斯所强调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就是指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相互统一的。

第7篇:化学工艺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 昙华林 文化艺术产业 社会调查 历史街区复兴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

Tanhualin is No Longer "Flash in the Pan"

――Surve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anhualin Arts and Culture Industry

XU Xingzi, MA Sa, YANG Tianyi, GUO Wenbo, OUYANG Yuting

(School of Urban Design a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AbstractWuhan Wuchang Tanhualin historic district is made up of ancient culture, religion, culture, education, culture, street culture, architectural culture five kinds of cultural elements, its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the basic model is a combination of residential and tourism, and develop arts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attract tourists. But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anhualin historic district's cultural arts industry, this investigation has done a detailed study of this situation and proposes relevant solutions.

Key wordsTanhualin; culture and art industry; social survey; revival of historic district

1 研究背景

1.1 昙华林历史文化

昙华林街长仅1200米,聚集了数十处上百年的历史建筑,而它们无疑是武汉的一部活的近代史书:这里诞生了中国的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科,孕育了武昌起义的火种,武汉人第一次在这里听到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演讲,南昌起义前发生在这里的一次有重大意义的会谈,抗战时期这里曾是全国的“文化心脏”,还有伫立的教堂、医院、西洋小楼、江夏民居和武昌老城墙遗址……①

昙华林与武昌城一起经历了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众多历史事件。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是多种文化的交融体现,有古城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教育文化、革命文化②等等,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1.2 昙华林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背景

昙华林片区自身拥有了历史、文化、美学、艺术、环境价值也具有了重大的社会价值。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城市财富。他们是武汉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了重要的殖民地和辛亥革命历史,而且还提供了真实的生活场所,它使得武汉市和其他城市相比更具历史和文化内涵,市民能从中得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昙华林历史街区素有“活的武汉近代史书”之称,近年来武昌区斥资1.3亿元,打造昙华林并依托湖北美术学院的艺术氛围推出“昙华林艺术村”。目前,艺术村内已引进徐世鸣艺术馆、达达画室、汉诗诗刊杂志社等,艺术村正发展为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文化产业的兴起形成了“昙华林艺术村”,引起了多方关注,形成了以文化为导向的历史街区复兴模式。

作为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我们意识到,在这一系列文化产业进入昙华林片区的讨论背后,隐含了历史街区在新时期保护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即现代文化艺术进入历史街区与当地历史文化的融汇、影响和复兴。我们希望通过扎实的调研,理性而清晰地把文化艺术在历史街区中的意义呈现出来,讲述一个古老历史街区在当代复兴与再生的故事。

2 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2.1 文化艺术产业经营的空间范畴

图1

2.1.1 场地使用

总体上,场地使用并不平衡,少数低端人流过于集中,而大多数场地人流并不多,场地使用不佳。

人流较集中的区域:通过调研,人流较为集中的地段是昙华林路(德胜桥到胭脂路段),此处是昙华林比较大型和正规的文化艺术产业集中的地方,也是文化历史风貌保持比较一致的地段。人流的来源一般是德胜桥和胭脂路,德胜桥是昙华林老生活街区的重要街道,上面有很多小型的商贩,保留了大部分老城区的商业风貌。而胭脂路是解放路商业街的延伸,上面分布的是适宜步行的沿街商业,可以吸引大量人流,是很多人眼中的昙华林入口。胭脂路和昙华林路的十字路口是人流最集中的区域。

人流较不足的区域:此类区域集中在胭脂路的西边和昙华林路(胭脂路到中山路段)。经调研有两类原因:(1)胭脂路西段,建筑较为古老,但是由于街区隐藏比较深,同时比较老旧,吸引力不足;(2)昙华林东段由于大部分是大学、中学等公共设施,并不具备吸引和容纳大量人流的实力,而昙华林的老建筑和街区很大一部分是包含的大学中,但是也使这些建筑渐渐不为人知。

2.1.2 经营分布

各类产业(包括文化艺术产业和各类相关产业)的分布和人流有很大的联系,而各种产业的集中和分布状况是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有重大影响。

大型文化艺术产业:雕塑工作室、艺术展览馆、艺术家工作室等一般都是在人流最集中的昙华林西段上,或者在胭脂路西边的山上,这边建筑保存比较完好,且安静,适合当艺术家的工作室。

图2

小型产业:包括了一些文化艺术产业相关的产业,比如小型艺术品店,这类一般需要大量的人流作为基础,所以大部分分布在昙华林西段和胭脂路上。而一些相关的产业,如酒吧,茶艺店等,也分布在这里。这些产业分布的不均匀既是人流的多少造成的,从另一面他也影响了人流,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合理的分布各类产业,如何较好的解决人流和空间分布的关系,使我们调研想得到的结果。

2.2 文化艺术产业经营整体水平

整体经营一般,产业结构组成不够系统,受众人群年龄结构断层化,主要成为青年文艺爱好者观光地,这些都使地块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2.3 经营类型(见表1)

(1)单纯的艺术盈利。(2)艺术产业的衍生盈利。从经营类型上来看,昙华林已经具备初步的以文化艺术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但由于文化艺术产业和街区的结合不紧密,产业系统化不高,产业结构不完整,产业与当地居民结合不够等问题,使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得到突出,而使昙华林地区的发展不足。我们的调研成果需要提出解决方法来实现昙华林地区的振兴。

2.4 经营者和受众

从经营者和游客双方来看产业和街区的联系,我们发现从街区和产业形象上看,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文化艺术产业和昙华林街区的历史风貌是结合比较好的。但是大多数当地人都认为这些产业是“外来人”,与他们无关,当问到他们是否愿意参与这些相关或者辅助产业时,他们大多数是愿意的。对于游客来说,他们注重的是产业给他们带来的街区感受。

2.5 昙华林路经营空间现状介绍

昙华林文化艺术产业经营空间主要零散分布在昙华林主街道两旁,除店面外,街道两侧都为居住设施,文化艺术产业店面穿插在居民自家开设的店面之中,文化艺术产业比率不高。昙华林路西段店面规模不大,多为临街居民住宅改造而成,因此空间利用不太合理,空间利用率不高。另外,昙华林路东段(胭脂路以东)还没有进行统一整治,现在依然为空间十分狭小的小店面,且没有文化艺术产业进驻,均为居民自设零售店、早餐店等店面。

2.6 昙华林文化艺术产业现状介绍和整改措施

2.6.1 现状

昙华林地区现阶段有湖北美院实习基地、艺展中心、雕塑研究所等大型文艺产业,并且有多家知名画室进入,还有字画装裱、印章销售等与之相关产业,但数量不多,且地区内部上下游部门关联不高,各自为战,所以生产销售效益低下,地区产业没有活力。

昙华林地区有着优秀的历史建筑群且自然资源丰富,是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地区,昙华林地区应该抓住自身文化特点,在数量上和种类上丰富文化艺术产业,打造优秀文化艺术产业基地,配合周边优秀历史资源,成为优秀历史文化旅游街区。

2.6.2 整改措施建议

(1)昙华林路东段临街两侧建筑,残破不堪,且多为自建棚屋,空间狭小,已经不符合现代的使用需求,建议对其进行统一整饰,重新规划使用空间,设计立面,使该路段与整个昙华林近代建筑风格相适应。(2)对于昙华林西段,应对个别空间重新进行调整,使之能适合产业经营要求。(3)对于昙华林路两旁的居住小区中个别空置用地进行合理使用,满足周边使用功能。

3 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

3.1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以文化艺术产业为载体,可以对历史建筑加以修缮和利用

图3

地块的改造主要分为两大部分:(1)文化区和住区结合的区域。该部分的建筑要大部分保留老建筑的风貌,体现昙华林的历史街区氛围。为文化艺术产业提供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同时也保留和改造部分住区,提高当地居民的居住水平。(2)街区。为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比较密集的地段,为丰富当地产业结构、结合当地居民生活和发展人流聚集做出贡献。此区域内的老建筑需要突出老文化的风貌,但是要体现其开放性和实用性。

3.2 文化艺术产业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共生

昙华林位于花园山之上,自然条件优越,既有天然林地,又有大片人工绿化苗圃和旧时洋房院落,周边区域多为居住区和各大院校,分为清静,这些为发展文化艺术产业增添了几分内敛和恬静的氛围。

图4

昙华林地区还集中了几十处近百年的教堂、医院、学校、名居、花园、领事馆等老建筑,这些历史建筑相对保存完好,处处反映着武汉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几乎记录着一部近代武汉市,这些都为昙华林地区发展文化艺术产业提供了非常强的人文气息。

而文化艺术产业能为地区创造经济增长点,提高区域经济实力,增强吸纳劳动力和培养人才的能力,且文化艺术产业特有的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成本等特点,很符合昙华林地区的特点,既发展了经济,又保护和更新了地区。因此,昙华林地区和文化艺术产业是可以和谐共生的。

4 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不足及改造机制

4.1 产业经营与地域空间的矛盾和问题

现状文化艺术产业的存在与昙华林地块的空间矛盾:

(1)不良的交通条件和产业需求的矛盾,此类情况有两种:

①昙华林路东段。由于大学、中学、医院等公共设施的存在,使昙华林的东边入口基本上没有什么人流吸引力,大量的历史建筑不能展现风采,而文化艺术产业也无法涉足这一区域。从调研的成果来看,这一现状在基本上是无法改变的,因此我们认为昙华林的入口和主要的发展方向不应该在东边。

②昙华林路西段(包括德胜桥路)。虽然这部分路的人流较大,但是都是老城区的窄小路段,且两边有大量的小商铺,平时产生的人流基本上不会到昙华林来,甚至会阻碍人流进入昙华林。其氛围也和昙华林的形象格格不入。从调研的成果来看,我们认为这部分是需要一定规模改造的,来配合昙华林的发展,达到地块的共同振兴。

(2)产业与当地情况结合的矛盾。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当地产业和当地居民,还有当地原本具备的产业分布均不适合,需要一定规模的改造。

4.2 改造机制

以文化艺术产业为代表的文化历史街区,集中了教育、科研、商业等多种功能空间,以政府和大学为领头机构,创造昙华林产业和文化系统。

功能构成:湖北美术学院,政府倡导配备数字化设备的教学空间,为地块提业的创意。

文化艺术中心:创意产业研究与应用中心/互动设计中心。

创意产业:各种辅助产业,要求体现昙华林的历史文化氛围,同时结合当地情况和居民。

(1)政府支持推动发展与为政府增加税收收入和就业人口,良性互动,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是文化产业区成功的前提。

(2)高品质的产业人群、居住人群、消费人群是成功的基础,这也是为什么成功的文化产业区都在大都市中心区或者能吸引来高品质人群的区域,而且它通常能够引领城市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3)集群带来规模效应和产业链延长,在创作和科研的基础上,商业转化环节的加入至关重要,实现了文化创意本身的商业价值,使其真正成为产业,也建立了文化产业与居住、教育、旅游之间更紧密的联系。

(4)商业转化环节从精神和物质上推动文化创意,为园区注入活力。

5 昙华林历史街区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综合建议

历史街区的保护利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进程紧密联系,细致分析,科学规划,才能使历史街区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得到最大的提升。

(1)政府牵头做好历史街区的功能定位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政府应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划分商务办公、餐饮住宿、旅游购物以及文化创意等功能区域,制定详细指标,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开发。

可注意避免采取迁出所有原住居民的措施,可针对不同区域适当降低居民密度。目前部分影响街区整体建筑风格的建筑,已予以拆除和选择性保留和修饰。通过规划引导相关资本和人才集中于各自的功能区域,形成聚集效应,带动辅助产业和周边经济发展,提高土地和资本利用率,增加就业,形成有特色的历史街区。

(2)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全民参与”保证资金充足。完全靠政府投资完成历史街区的保护利用是不切实际的。政府作为昙华林历史街区的改造主要推动因素,做好规划设计和土地利用,制定各种有利于历史街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调节社会各方利益需求,引导参与历史街区的保护利用,并有目的地投入专项财政资金,增加社会各方的信心,为这项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各类文艺企业集团作为市场投资的重要主体,争取政府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将资金投入到这一独特资源上,在保护历史街区,传承城市历史脉络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既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也为城市历史的延续做出贡献。

在此氛围中,个人投资者投资意愿得以增强,将资金汇集投入到旧建筑的保护利用和文化艺术街区的改造中,既能获得经济回馈,又对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的提供必要的资金补充。

(3)对于已经保护利用好的历史街区加强管理。政府可以成立历史街区监管服务机构,向街区内提供公共服务,以保证街区内的正常秩序并管理和监督在街区内从事经济活动的商家积极配合街区各项工作,以维护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引导留在街区的原住居民,在享受街区提供的公共服务同时,自觉维护街区环境,为延续城市历史脉络做出贡献。

(4)当地保留居住的居民和迁入入住居民适当加强自身文艺素养。

城市人的消费需求和审美观念的增长,造就了文化艺术产业的吸引力。昙华林片区范围内的居民亦应适当有意识学习接触与之有关的文化传统脉络,并加以延伸发展,为昙华林街区增加独特的人文风貌展示。

注释

第8篇:化学工艺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中华文化;工艺美术;装饰艺术

滚滚长江东逝水,流走的是岁月的痕迹,留下的却是历史的见证。许许多多的元素“嵌在”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之中,工艺美术就是其中一个。工艺美术的发展,凝聚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汇聚着时代的气息。可以说,历史悠久的工艺美术孕育着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因此,在我们现在大力发展现代艺术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工艺美术的传承和保护。

每每张口,我们都很自豪地说:“中国拥有历史悠久,浩瀚如星空般灿烂的文化!”五千多年的沉淀,在传统工艺美术的表现上更是淋漓尽致,大到房屋建筑,小到人们的吃、穿、用、行,这其中的每一样都有其各自脉络清晰的发展史。可以说工艺美术汲取的是生活的精华,凝缩的是艺术的品质。

追溯历史,品评当下,其实中国人的现代艺术设计意识的形成时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相当曲折的过程。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工艺美术伴随着人类制造工具的产生而出现,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工艺美术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人们对于审美的认知,工艺品的造型和装饰纹样的选择和制作是不同的。工艺美术不仅能反映出当下人民的生活状态、生活水平、更能反映出不同形态的社会认知水平。无论在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还是丝绸帝国、瓷器帝国,这些耳熟能详的名称,都是离不开工艺美术的,工艺美术也因此走向一座又一座高峰。

工艺美术的门类可谓是包罗万象,其中不得不说的就是不可或缺的装饰艺术。诚然工艺美术的发展最初形成于人类对生活的原始追求,这时工艺的门类很少,工艺美术的装饰功能没有较多的体现,重点在于实用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类在注重适用性的同时更加考虑审美性,装饰艺术也就油然而生了。也可以这样说,装饰艺术的发展见证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历史发展中,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推进可以很清晰的从装饰上看到当时的人文生活和社会状态。因此,我们要分析工艺美术就不得不从装饰艺术谈起。

一、装饰的含义

谈起装饰艺术,我们就不得不先去了解下什么是装饰。如果只从字面上去理解,我们很容易想到装扮和修饰。之所以有人这样说,是只从字面上来理解装饰的缘故。所以我们有必要从美学的层面来重新解释、审视装饰。装饰不仅是人的精神生产,更是人的意识形态的产物,是人的一种强烈的美感,是一种表达自己的美的感受和审美情趣的活动,并使这种审美活动外的能力和技巧等等。装饰,尊重自然的法则和生活的逻辑,更尊重美的心理学的尺度。它是一种富于想象力和意境风格化的美,如果,我们把装饰的这些概念融入到我们的艺术实践、欣赏活动以及对于装饰美德体验之中,还可以做些形象化的表述,它是一个充满想象和神奇的世界,在装饰艺术的世界里有许多形形的事物。

二、装饰艺术的历史文化性

装饰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因为它往往依附于他类事物而存在,缺乏独立的存在空间,而且它所承载的信息也往往更多的作用于人们的视觉系统,或者充当着装饰补充它类事物的角色。因而它的深层的文化价值常常被它类事物所遮掩。但当我们把装饰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风格,或者作为它类事物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来分析和欣赏时,无论从宏观的层面还是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装饰艺术都带有强烈的文化色彩。

三、装饰艺术的复合文化性

装饰艺术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装饰艺术是一种复合性艺术。装饰是装扮与装扮它者的一门艺术,这本身就使其具有了浅层次的复合性,但更重要的是,人们的审美判断、审美习惯与审美趣味,深深受着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等多重文化的支持与影响,从而使装饰艺术也带有强烈的复合型文化含义。

四、装饰艺术的文化差异性

装饰艺术具有相对的空间局域性,与地域文化相对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本质内涵是指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现代交通工具与信息手段似乎消除了地域的局限和差别,现代文化区域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呈弱化趋势。然而在遥远的古代,人们都被地域、民族等客观因素限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特定的地理环境滋生并孕育着特定的文化,这不仅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也包括人们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情趣。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是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的差异。由于装饰艺术的表达性和直接性,使得装饰艺术成为文化差异的一个最为突出和耀眼的表现特征。科技可以没有国界,没有民族的差别,因为它是人们对世界的再创造,但是文化艺术却很难做到,装饰艺术也如此。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应该是对装饰艺术最好的形容。

五、装饰艺术的主观选择性

既然是一种创造就应该表现出其特有的认知与评判,选择与建构,这是一种文化也是文化存在与发展的需要与动力。构成装饰文化的某些符号因素被赋予了文化含义,而这些因素全是来自于人们的主观选择,所以装饰艺术具有主观选择性。人类不仅在创造灿烂的文化,与此同时也选择各种因素为其更好服务。例如颜色,颜色本身并不具备文化意义。从物理学意义来说,它只是对不同波段的光线的反映不同而已。但是颜色通过人性思维的表达起到了阐述自我观点,表现自我意识并抒发人类情感,这些都可以在装饰艺术中很好的体现出来。不同阶层、不同背景、不同场所出现的装饰艺术都是离不开人们的主观选择的。

装饰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装饰,人类所可以做的努力就是为了更好的装饰艺术,仔细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细心呵护文化的传统根基!铭记历史,不忘创新!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第9篇:化学工艺发展史范文

传统手工制瓷艺术因其融入了创作者的情感、精神和个性,以及在各种艺术形式中最贴近生活,而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充满希望的艺术,并且独具价值。人们创造的纯手工制瓷艺术品,不仅可供参加展览、收藏、出售等,还可以成为具有功能性的实用品,如:瓷碗、瓷杯等,亦可以用作单纯的装饰品,如陶艺、陶瓷雕塑、陶瓷首饰等。对于观众、商家和艺术爱好者,纯手工制瓷艺术品的制作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乐趣和艺术上的享受,同时可以带来实际的经济价值。对于创作者,既可以制作贴近生活的、功能性的生活艺术品,也可以完全不考虑实用性,而只是表达某种哲理和意境以及个人情感和体验,或者兼而有之;它既可以是一项深奥、具有创造性、富有哲理和表达某种思想的严肃艺术活动,也可以是一项很轻松愉快、有趣的、调节和丰富业余生活的普及性艺术活动。因此,传统制瓷技艺的存在必须得到维护,而其未来的发展道路将会越走越宽。

一、发展的瓶颈

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下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积累了宝贵的财富。陶瓷科技和设备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完善。然而,也正因为这种前所未有的技术经济大发展和世界性的技术规格、设备水平使得陶瓷产品较为单一和标准化,而日渐忽视甚至丢失了潜藏在手工制瓷工艺中的人情味和亲和力,原本代表不同产地的传统工艺、传统特色已经所剩无几。19世纪末以后,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发展受到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加上工业化、机械化的应用让手工制瓷技艺及相关设备器具濒临消亡。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伴随政治、经济变革和机械化生产的发展,传统手工制瓷技艺遭受不断地破环,虽然部分保留和发展,但其中大部分仍不断流失和消亡。

市场经济对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传承无疑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效率优先的工业化生产模式,逐渐剥夺了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用武之地,很多年轻人也不会在传统制瓷工艺上多费心思。因为生存环境的本质变化,年轻人对传统手工制瓷艺术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存在明显不足,他们认为学习这些不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手工制瓷技艺的发展带来阻力,亟需寻求保护方法和发展之道。

二、保护方法探讨

1、市场的开拓。在手工制瓷技艺的发展振兴和市场开拓的问题上,目前还没有谁能表现具有足够的自信和底气。从历史的发展历程来看,手工制瓷技艺的产生和发展从未和社会需求、市场脱离过直接联系。即使在手工制瓷技艺产生的最开始,先辈们制陶用来蓄水、存贮和烹饪食物,主要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接着,出现了劳动分工和分工的扩大化,制陶慢慢走向了专业化和商品开发,直至发展成一门艺术。当然,即使在今天,仍有纯属个人喜好的手工制瓷制作,然而,更多的客观事实是,传统制瓷技艺的生存、传承和发展、振兴都依赖于市场的开拓。没有了市场,手工制瓷艺人将无法生存,技艺甚至都无从传承,更不用说发展和振兴。手工艺人和他们所在的区域是手艺的主体,技艺的保护主要依仗艺人和区域的自觉努力,政府在经济和政策上的扶持是必要的但却是有限的。另外,还可以加大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特点、魅力和传承等方面的宣传报道力度,引起社会关注,吸引爱好者投身其中,要为爱好者的参与搭建好平台、创造条件以及院校的配合教学等。

2、手工制瓷创作者以及热爱陶瓷的年轻人要主动学习。民间手工制瓷技艺的发展要求的不仅是技艺的学习,更是陶瓷知识、历史感受、艺术态度、情感体验、价值体系以及伦理的参与和渗入。由于手工制瓷的方式比较辛苦,工作量大,年轻一代的手工陶瓷制作者,都不愿意坚持搞这种创作。年轻一代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得不到发展,留给世人的就不仅仅是遗憾,更严重的是历史文化的断层和丧失。手工陶瓷制作者以及热爱陶瓷的年轻人的主动学习,重视陶瓷历史和文化,提高思想觉悟,对于手工制瓷技艺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