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数学问题范文

小学数学问题精选(九篇)

小学数学问题

第1篇:小学数学问题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教学方法

一、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与计算

数学的表现形式具有抽象性,但数学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学习数学的过程不只是让学生记住数学事实,还应当让学生形成数学意识,数感。为学生提供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数字。

在运算“125―86”,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妈妈有二张五十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86元的衣服,妈妈如何付钱呢?那么营业员又怎样找钱?最后妈妈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妈妈拿出二张五十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妈妈14元,妈妈最后的钱是25+14=39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来理解131―104、269+97、289+105等习题。学完“用字母表示数”后,随意翻开一本书,问这页有多少个字?学生们起先一愣,有的摇头,有的茫然,过了一会儿恍然大悟:“这本书有A页。”“有B页”“有X页。”我们的教学要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正体验数学的魅力。

二、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这是新课程提出的又一重要目标。数感可以理解为人们方动地、自学地或自动性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数感的建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学生头脑中必须有了数感,才会运用数学,才会数学地思考问题,才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因此,建立数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

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我采用切萝卜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认识长方体。第一步,我在一个萝卜上横切一刀,得到一个横截面,让学生观察并摸一摸,直观感知面,获得“面”的表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第二步,在切得的半块萝卜上垂直于横截面纵切一刀,得到两个面,并指出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紧接着让学生摸一摸棱,获得“棱”的表象。然后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思考哪些棱的长度相等。第三步,在切得的萝卜上垂直于横截面和纵截面再切一刀,得到三个面、三条棱,指出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并让学生数一数,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最后系统归纳出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认识,其教学过程与长方体的教学过程类似,但要注意加强与长方体的联系。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但遇到长方体、正方体面积相等时长方体长4厘米,宽9厘米,正方体的棱长多少厘米这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通过这样的预习与实践,学生将课本上单调的知识丰富化,将之引出课堂,让学生既找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又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会这节课的内容。

三、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这也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具体落实到数学课堂中就应体现这样的基本理念: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向全体学生。

例如,在教学除法“平均分”时,为了激发学生对分东西的兴趣,同时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质疑。给学生讲述了“小白兔、小象、小蜜蜂三只小动物到老马家作客,老马给他们分桃子,要分得公平,想请我们班同学帮忙”的故事,在讲述故事的同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小蜜蜂、小白兔、小象三只小动物和老马拿出的三个盘子、六个桃子,给学生直观地呈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并且明确做客地给出了任务是要求他们把六个桃子分成三份,每份要相等。学生兴趣盎然,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也为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又如,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

四、在教学中不断开展创新

(1)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引入很多生活中的实例,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苏霍姆斯基说:“如果孩子们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的所有想法。方案和设想将化为灰烬。”可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何等重要。教师要努力去创造轻松活泼的情感氛围,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对学生能做到了如指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套教材,它一改往日的死板,改变了以往老师费劲教,学生费劲学的局面,每一章的内容都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让同学们都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例如我在教学《东南西北》一课时,我将学生带到室外,让他们亲身感受方向就在我们的周围,让他们自己指出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这样将现实和课本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孩子们学起来很开心,也很认真,这样既达到了我们教学的目的,同时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使学生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情感体验,又增强学习的“内动力”。

第2篇:小学数学问题范文

关键词:师生交流;小学生;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148-02

一、师生交流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处于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所以这个阶段他们的情绪有时候会出现不稳定现象,而且他们这个阶段的自尊心也是非常重的。如果一个教师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很有可能会恨这位教师,同时对这个教师的课程失去兴趣。举例说明,一个学生如果对一个教师很反感,那么他必然不会去好好学习这门学科。尤其是对于数学而言,这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不如语文课堂丰富多彩,所以有些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兴趣。一个学生对数学教师如果很讨厌,那么他就会不听数学课,不完成数学作业,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存在的,如何去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是需要我们老师的帮助的。例如,我们班一个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在进入我们班之后,不喜欢数学课,数学成绩很一般。后来我主动找他聊天,才发现他觉得我讲课风格不太好。但是通过和其他学生沟通之后,他们都比较喜欢我的讲课风格。所以,我找到这位学生,跟他好好沟通了一下。他觉得我的课堂气氛太热闹,让他心烦,他更受不了身边的喜欢热闹的学生。我跟他说这是一个集体,我们应该去照顾更多的人,所以你要学会适应新环境,我们要努力改变可以改变的,适应不能改变的。而且我还跟他说如果有问题,我们课下多交流。后来通过多次沟通之后,他接受了我的讲课风格,并且还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性格也开朗了很多。这就说明,一个人的成绩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性格,而一个人的性格却也可以影响一个的成绩。学生只有对教师产生了兴趣,才能够对课堂感兴趣,才能够提高自己的成绩。学生的成绩提高了,增加了他们的自信,这也就更加坚定了他们学习的信念。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学生爱面子,有问题的时候问教师后,无论会与不会他们都会回答会了。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而且这种坏习惯在授课过程中也表现得比较明显。例如,讲一道题之后,我们往往会问学生们会了没有,大家的回答是肯定的。从表面看,他们给了我们一个假象,认为他们都会了。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只要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就很容易出现问题。这些问题都阻碍着学生的进步,也为教师工作的展开造成了很多困难。

二、加强交流和沟通

只有通过和教师之间进行多交流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如果闭塞那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成绩的下降。前面说到了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喧哗,认为都会了。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不能给学生们侥幸的机会。[1-3]每当我们问到大家会了没有的时候,如果大部分人喊会了。这时候我们就要对他们进行提问了,大概提问四五个学生,我们就知道了学生们的实际掌握情况。而且每次问学生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们都要进行提问。这就会让那些存在侥幸心理的学生不敢去滥竽充数了,学习本就应该是一件实事求是的事,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们形成这种习惯,让他们诚实对待问题。所以这样就会给我们老师的讲课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我们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对一个问题的掌握程度,从而在教学工作中更有重心。对于那些对教师存在不满心理的学生,我们一定要给与他们足够的重视。他们可能不知道为什么原因就对数学课程产生了厌恶心理,教师不能排除自身的原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主动去找学生进行沟通。当学生和老师成为朋友的时候,学生们就会积极主动去学习这门课程,他们的成绩也就自然提高了。如果学生见到老师很害怕,那么他们如何才能够去塌下心来去好好学习呢?例如,在一些数学问题上,学生有时候会提出自己的见解,可能会提醒教师的教学内容可能出现错误。例如,我们隔壁班的一个学生特别聪明,他的成绩虽然算不了最好的,但他却是最积极的。他有问题就一定要找老师沟通,但是开始的时候他不喜欢跟老师交流,他会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如果问题解决不了了,他才会去找老师。例如,有一次讲到了平行四边形部分。[4-5]教师说平行四边形的四边长度不变,无论发生什么运动它的面积也是不变的。当时很多学生都惯性的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记忆,只有他当时愣了愣。他在课下找几个同学商量了一下,只有两个人对他的想法有响应。他们自己用四根木棍做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他们把平行四边形压扁之后,很明显发现它的面积减小了。于是他们找到了老师,当时老师也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老师认为四边形压扁的时候,虽然高度变化了,但是长度也变化了。学生们就拿出了他们的模型,这个时候老师被学生的聪明彻底打败了,并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我们的思维惯性导致了我们错误的出现。在讲出一个问题的时候,学生们都很赞同,我们也就没有去追究问题的正确与否。这就说明师生之间的沟通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还有可能会成为敦促教师改革教学模式的动力。学生们的年龄虽然小,但是他们却用事实说明了问题,这就说明学生们确实思考了。但是有多少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这是值得我们去考虑的。如果大部分学生都只知道跟随教师学习,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那就会成为教育的悲哀。一个教师如果只有一种声音,那就是教学的失败。

参考文献:

[1]黄文扬.小学数学探究学习尝试[J].福建论坛,2005,(01).

[2]雷新河.创设生活意境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J].教育教学论坛,2013,(28).

第3篇:小学数学问题范文

【关键词】数学课堂 大问题 小问题

前不久,学校某年轻教师参加市赛课,学校组织老教师帮其磨课,笔者也参与其中。教案设计得滴水不漏,每一个课堂提问都预先设计好学生会作何回答,并且想出了n种应对策略。然而每一次试教时,该教师总是在课堂提问时乱了阵脚,“磨”课者“焦”:“问题都给你设计好了,怎么……”该教师“急”:“这么多问题,我哪记得清啊!”一句话道出了症结所在,更惊醒了“磨”课者。即便有着丰富课堂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把预设的问题一个不漏地问完了,估计“课堂”也就成了“问堂”,学生只能“疲于应答”。而像这样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也就罢了,至少学生还能在“被问”的过程中经历思考、发展思维;若课堂中“问”得无重点,“问”得铺天盖地,则“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课堂教学必将失去它应有的张力和丰富的活力。试想,学生在这样的“问堂”上,40分钟后能“带走”什么呢?如何才能让教师和学生“不为问题所累”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大问题”和“小问题”

每一节课都会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既定的教学内容和特定的学生群体,这三方面构成了问题所需的磁场。所谓“大问题”,是指或涵盖教学重难点、或直指教学本质、或起画龙点睛之笔的重要问题,这些重要的问题可以以“问题云”“问题链”“问题串”的方式在不同的课堂、课型中交织呈现。所谓“小问题”,主要是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新知生长点或疑惑所在,于课堂推进中动态生成的生本问题。正所谓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一连串的“小问题”如果能在教师的启发之下由学生自发地生成,不仅能搅动学生的思维,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二、教师如何抛出“大问题”

1.围绕教学内容,抛出“问题云”。

一节课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统领之下,会派生一些覆盖教学全局的大问题,这些大问题能够统领一节课的内容,组成课堂教学的“问题云”。例如,针对“折扣问题”,笔者设计了《促销活动中的数学问题》一课,课中设计了如下的“问题云”:(1)商家为什么要促销?(2)你见过哪些不同形式的促销活动?(3)你能举例说明这些不同的促销活动吗?(4)如何做到合理消费?在这由4个“大问题”构成的“问题云”中,问题(1)紧密联系生活,将学生的思绪从数学拉回生活;问题(2)和(3)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促销活动,并通过举例来加以说明,自然巧妙地将书本中相关的折扣知识加以巩固。在问题(3)中,教者再锁定“直接打折”和“买几送几”,让学生自然生成一连串的“小问题”,就着“小问题”再做足文章,让学生通过比较辨别,加深对不同促销方式的理解,从而为解决问题(4)作好铺垫。这样的“问题云”,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发挥。

2.循着教学思路,设计“问题链”。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在某些知识点的教学中,可以循着教学思路,设计直指教学本质的“问题链”,这些具有递进关系的系列问题,能帮助学生建立教学支架,让学生在“链”的摸索中,思维不断深入。例如,在《圆柱的体积》一课中,笔者设计了如下的“问题链”:(1)你认为圆柱可以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哪种立体图形?怎么转化?(2)转化后的立体图形和圆柱有何关系?(3)你能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吗?(4)从圆柱的体积你又联想到了哪种立体图形的体积?“问题链”的有序推进,使课堂少了教师喋喋不休的发问,学生能静下心来慢慢体悟与思考,在环环相扣的“问题链”之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交流自主探究出了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而如此有张力的课堂才能有助于学生思维力的培养。

3.结合重难点,推出“问题串”。

在数学课堂中为了使学生思维不断深化,可以结合某个教学重点或难点,推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问题串”,为学生思维提升搭建一个个必要的阶梯,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习惯。这些“问题串”既可为并列关系上的横向支撑,也可为递进关系上的纵向推进。如《认识比》一课的教学中,“比的后项不能为0”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如果教师通过反复强调让学生机械记忆,则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加以突破。鉴于此,笔者设计了如下的“问题串”:(1)比和分数、除法是否有联系?有怎样的联系?(2)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由此你想到了什么?(3)某次足球比赛中,红队和蓝队的比分为2∶0,是否意味着比的后项可以是0?这样的“问题串”,基于教学难点,层层推进,不断地把球传给学生,让学生在思索争辩的同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他们在对比辨析中,深刻理解了体育比赛中的比与数学中的比的本质区别,更加明晰了“比的后项不为0”这一教学难点。由此可见,涵盖重难点的“问题串”,能有效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本质。

三、如何让学生带出“小问题”

1.“问题云”整体布局,“小问题”自然链接。

有些课堂,适宜在课首一下子抛出“大问题”,让学生全面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在“问题云”的整体布局之下,一些原本由教师提出的“小问题”则可由学生在探讨“大问题”的过程中自然链接。如在《促销活动中的数学问题》一课中,“问题云”中的问题(3)是整片云的中心,若干个“小问题”将会在此模块中自然链接,螺旋展开。学生首先会举例“直接打折”的现象:“打八折”,相当于现价占原价的80%,如果原价400元,打八折后现价就是320元;如果打八折后现价是400元,原价就是500元……还会举例“间接打折”的现象:满200送100,是指满了200就送100,如果正好是200,就相当于五折,如果不是正好200,折扣就不是五折……诸如此类,一系列的“小问题”在学生自由列举的过程中轻松地呈现,并无痕地解决,省却了教师繁琐细碎的发问,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实践证明,在“大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自然链接的“小问题”不仅不会偏离大方向,反而更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改善课堂教学的生态。

2.“问题链”制造冲突,“小问题”卷入其中。

平静如水的课堂激不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在教学中,可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人为地设置一些包含思维冲突的“问题链”,让学生不由自主地置身于矛盾中,而“小问题”也往往容易在平息“冲突”的过程中应运而生。还以《促销活动中的数学问题》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对比“买四送一”和“打八折”两种促销方式的异同,笔者巧妙设置了“问题链”,学生应时应景地带出了众多“小问题”。

甲、乙两个商店,出售同样的茶杯,每个茶杯10元,甲店“买四送一”,乙店“打八折”,买10个茶杯,去哪家购买划算?

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结论:买10个茶杯,两家都一样。

师:我买13个,随便去哪一家可以吗?

对于数感好的学生来说,一眼便能看出其中的奥秘,但对于中等后进生来说,还得通过计算来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去乙店买划算。

师故意:买10个两家都一样,买13个就去乙店,看来买得越多还是去乙店划算!

此时,看出门道的学生再也按捺不住:不是买得越多就去乙店划算,当买的个数是5的倍数时,两家都一样。

师:我不明白,谁来举个例子,让大伙儿都听明白?

生1:买15个,甲店买四送一,只要花12个的钱再送3个,正好得到15个;而乙店打八折,买15个也只要花12个的钱。所以买15个,两家都一样。

生2:从折扣的角度看,“买四送一”只有满了5的倍数,才相当于花4个的钱得到5个,此时每个茶杯都是八折;而当个数不是5的倍数时,比如13个,其中的10个杯子每个都是八折,而另外3个,因为不满4个所以只能按原价购买,所以总体上折扣就高于八折……

师:由此可见——

生3:打八折不受个数限制,无论买几个都是八折;而买四送一却受个数限制,当个数不是5的倍数时,就高于八折。

在“问题链”所创设的矛盾冲突中,教师俨然成了一个煽风者,只需适时牵动“问题链”就能将“小问题”卷入其中,原本由教师费力提出的问题在学生主动跟进、积极“澄清”的过程中自然涉及并加以解决,课堂真正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场所。

3.“问题串”推波助澜,“小问题”画龙点睛。

为了增强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与把握,课堂中可以创设强劲有力的“问题串”,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地螺旋上升,在对比中辨析,在辨析中领悟,从而使带出的“小问题”起到画龙点睛之效。如在“买几送几”“直接打折”对比的“问题串”中,当学生基本厘清了“买四送一”“打八折”的区别后,笔者又推出了一个特例——买14个,看似无意却有意,这个问题的抛出,让刚刚恢复平静的湖面再次泛起涟漪……

算折扣:在甲店,先花8个的钱得到10个,再接着买4个合起来就是14个,而这再买的4个又可以送一个,这一个应该送,买四送一嘛,所以实际上还是花12个的钱得到15个,算折扣,每个杯子也相当于八折,和乙店一样!

算总价:在甲店花12个的钱得到15个杯子,12×10=120(元);在乙店,每个都是八折,14×10×80%=112(元),从总价上看,还是乙店花的钱少。

看来买14个,选甲店还是乙店,就得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了。如果想多拿一个备用,那甲店可以;如果只要14个,不想多花钱,那就去乙店。真是小问题,大学问!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促销问题,他们背后隐藏着有趣的数学奥秘,如果教师生硬地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其对比异同,学生只会消极被动地应对,而以“问题串”的方式呈现,效果就大不一样!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高潮中,教师只需适时介入,借学生之口将精彩呈现。

“大问题”和“小问题”,并无形式上的大小之分,更无内容上的从属关系,二者之间可能因着不同的课堂、教学主客体、教学内容而发生角色上的转换。教师“抛”与学生“带”也并不意味着课堂中的主动权完全属于教师,而是在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中实现自然承接。无论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只要教师“抛”得到位,“抛”得适切,学生定会“带”得顺手,“带”得给力!此时也就无所谓谁“抛”谁“带”了。唯有这样,课堂中师生双方才能充分交融,课堂教学才会充满真实感;唯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中的主线才会越发明晰。

第4篇:小学数学问题范文

关键词:兴趣激励指导衔接

一、开学之初,做好思想方面的动员与疏导工作

小学数学以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初中以理想、目标的确立形成学习的动机。必竟初中数学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许多问题与日常生活脱节,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更有部分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没有学好数学,早已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抵触、厌倦情绪,失去了信心。老师应适时的进行理想、信念指导,在生活上给以关心和帮助,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人般的关怀,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在知识的学习方面,以数学知识的作用为例,鼓励学生产生可持续的学习动力,保证小学的优等生继续努力,学困生有新转变。比如,开学之初要先给学生说明初中数学是小学数学的一个补充阶段,小学没有学好数学的同学不要沮丧,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会对小学基础知识进行再学习,你还有机会!还可以召开班级辩论会,就数学的作用进行举例说明,对“数学无用论”进行反驳,让同学们就自己的将来进行远景规划,确立理想和信念,对将来充满希望,为学习做好准备!

二、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1)查漏补缺,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在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时,除了符号的处理,其它都要用到有理数混合运算的知识,部分学生小学未学好,运算法则都搞不清。比如,在乘除运算中用交换律,加减运算中任意添括号,导致结果错误。有的知道怎么算,由于计算能力差,计算过程也是错误百出。在学习的时候都要适当巩固练习,易出错的地方在备课的时候就要注意,想法给学生强调。再比如,小学学过点、线、角、垂直、平行等几何概念,初一再学的时候应该是小学的基础上的拓展、深入,是更高一级的学习,初中学习时即要给点、线命名,更要通过事例得出:点可以用来表示什么,直线由两点确定,过三点的直线有多少条?通过学生自己做图,交流,会发现有的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而有的不是。教师再引导学生分类,从而总结出三点做直线,应该分为在同一直线和不在两种情况,把分类的思想有机的渗透于做题中。

(2)以小学的知识为基础,适当的进行直观教学,以帮助学生接受抽象教学。如,在学习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时,以画立体图形为主,如果学生实在不能想象,分析时再以实物模型演示,以着重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高中数学学习做好进一步的铺垫工作。

(3)试探性、有意识、有计划的安排自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自学习惯。不要等到老师天天安排做什么,检查了做,不查就不做。比如,开学之初,学生还是象小学生一样的学习,你说做什么,交不交,他就做,不说就不做,也不知道配套练习是天天要做,每天要交,通过反复几次的说理,抽查之后,到中考后学生大多都能提前做配套练习,不会时看书自学,到第二天上课时,学习主动、能力好的同学已经把课练都做的差不多了,只要将问题进行讲析就行,即培养了自己的能力,又为学困生争得了较多的辅导时间。

(4)对课外作业进行分类要求,因人、因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基础作业,巩固加强作业,提高作业,拓展作业。基础作业以课本习题为主,以书面的形式上交老师,逐一批阅。巩固加强作业以课外练习形式为主,小组内检查,老师抽查,订正答案。提高作业以配套练习中的中上习题为主,拓展作业以配套练习中的高难题为主,进行拓广探索,这两类作业只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不要求全做,能做多少算多少,鼓励多做,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但不能抄袭,实在不会就不做。配套练习全收全阅,只进行部分讲解,学有余力的学生个别辅导,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学到不同程度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

(5)改变小学养成的简单判断的学习形式,学会说理。刚开始的时候,七年级学生依然是小学时期的谁声音大、重复次数多来取得老师的认可,不善于说明、推理,教师要耐心的指导学生举例说明。比如,在学习相交线之后,提出一个问题:同角的余角是什么关系?可以图示吗?有的学生说相等,有的说互余,两种争论此起彼伏,当要求说理时都不说话了,停下来等老师逐一讲析。这时老师只要进行恰当的点拨、做图即可,然后让学生试着写出论证,最后老师进行因果关系的推理说明,让学生初步体会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不同要求。

(6)在小学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的对一些综合题进行不同层次的反复作业,让学生先独立做,不会时再合作讨论,然后老师进行层次性点拔,最后讲析。

第5篇:小学数学问题范文

一、设计问题难易搭配不当

教师缺乏对教材的深入研究,缺乏对学生情况的充分了解,把他们估计得过高或者过低,所设计的问题在难度上要么过大,要么过小。再者就是教师为了能够体现课堂教学的流畅,把教学内容分解成很多的小问题,师生进行一问一答,教师问得从容,学生答得流畅,整齐划一,实质上很多问题没有思维价值,严格讲不能叫做问题。也正是这些虚假问题为学生开辟了一条思维通道,限制思维的方向和路线,没有达到预期学习目标。以上两种情况都无法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训练,使其学习停留在徘徊不前的状态下,自然谈不上启发、诱导和拓展了,严重阻碍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解决问题越俎代庖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学生充分考虑和讨论的时间,就让他们回答,学生答不上来。此时教师想的是自己如何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无形中就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更谈不上调整思考的角度,而是急急忙忙讲出答案,把学生应该做的工作取而代之。结果在教学中,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却是自问自答,这样在无形中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造成学生的思维懒惰。

三、课堂的教学语言需要进一步提升

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行不行”“好不好”等这样的一些问题充斥课堂。学生回答“对”,能够看出他们思维比较的清晰、明朗;学生回答“是”能够表明他们是发自内心的认同。这样的问题只能够折射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教学语言十分的匮乏,高明的教师是用心和学生沟通的而无需通过“行不行”“好不好”来寻求在教学中的自我安慰。

怎样解决好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我认为教师应该在授课中做好三个把握。

1.充分把握好教学课堂上提问的“时间分配”

一节上的比较成功的数学教学课堂不是教师一讲到底,也不是教师一问到底,而是教师需要精讲巧问,处理好提问的节奏,安排好提问的时间分配,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和问题进行零距离接触,学生才能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深更透。比如:在教学《圆面积的计算》这一课内容的时候,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将半圆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扇形,然后剪开,重新拼合,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老师只需设计两个问题即可:①请大家认真观察,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圆形有哪些联系?问题提出之后教师要留给学生比较宽松的思维空间,通过思考学生要说的许多,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抓住两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中等生只是在语言表达上差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能简单的说出一些来。这样便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发现形状变了但是面积却不变,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圆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原来圆的半径。②学生完成以上的发现之后,老师可以再向学生提出第二个问题:“依据上面的发现我们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那么,圆的面积又应该怎样的计算’’因为学生明确了两个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全能够对头脑中发现的信息加工、整理,进而独自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充分把握好课堂提问的“空间支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空间支配,在提问的时候,合理、恰当的近距离能够让学生感到教师期待的目光。所以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或者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更为重要的就是教师一定要处理好学生与问题之间对话,所提的问题范围不能太过于宽泛,但也不能太过于狭窄,既不能让学生觉得老虎吃天无处下爪,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无需思索就可回答,使提问失去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心中了解学生的认识,在他们的知识最近发展区提问,对浅问题、直问题从较隐蔽的角度提问,拉开问题与学生的距离,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对大问题难问题则需要大题小问,难题浅问,通过问题分解来缩短学生与问题的空间距离。

3.充分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心理暗示”

第6篇:小学数学问题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是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要求,如何提高问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分析。

一、把握问题教学主要的要求可提高有效性

1.问题教学主要要求。小学数学开展好问题教学,教师应知晓“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教学环节的主要要求,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了解问题是问题教学的首先环节,研究表明:问题是问题教学的动力,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没有问题也就无从开展好教学。在问题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精心设计教案,突出问题教学的路线图,将一个一个的问题设计得具体、有阶梯性和合情合理。分析问题是问题教学的中间环节,要求教师围绕问题组织学生开展预习活动,让学生了解数学问题,对数学问题粗知,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围绕问题,开展分析,各抒己见,明确问题的实质所在。解决刘邦题是问题教学的最后环节,要求针对学习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解决相关问题,师生共同总结评价问题解决的效果。

2.有效性提高理论。提高问题教学的有效性,数学教师应该学习掌握好三个理论。一是学习掌握好信息论在数学问题教学中的应用。信息论认为,知识是由一个又一个微小的信息概念而构建成的。要开展好数学问题法,应该让学生了解数学中每一个信息概念,即知识小点。二是学习掌握好系统论在数学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数学教师应该了解,数学是一个大的知识系统,而各年级各册各单元,包括每一个练习题都各自行成自己的小系统,但各个大、小系统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三是学习掌握好控制论在数学问题法中的运用。数学教师的每堂课,每10分钟,每1分钟都在教师的控制下开展教学,开展问题教学,都需要在教学控制中才能开展的有效果。

二、注重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可提高有效性

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步骤一般是:(1)提出疑问,启发思考;(2)边读边议,讨论交流;(3)解决疑难;(4)练习巩固。其教学法的实质在于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问题教学的运用,主要有:

1.激活学生思维。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通过质疑问难,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些问题面前自求自得,探索思悟。他们或用提问法,直接将问题摆到学生面前;或用激情法,间接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热情;或用演示法,使学生因惊叹结果的微妙而去推论其原因所在;或用故错法,让学生在笑过之后再反思其中的乖谬等等。

2.讲究“布白”艺术。布白“艺术”,即指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让学生在利用想象填补空白的过程中,追求启发思维的艺术效果。一般说来,教学中过于“实”,往往只能使学生记住条条框框,囫囵吞枣地生搬硬套。惟有化实为虚,使教学中有问题可供学生思考、探索,才能形成无穷的意味、幽远的意境。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在问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当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很清晰时或者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特别是有创新意识的方法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而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方面鼓励他们主动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要让其他学生主动关心他们,为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帮助。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和解题方法的理解,有助于解题策略的形成。

4.指导学生评价反思活动。在问题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恰当地评价学生的想法,注意激励学生外,还要组织小组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积极有效的评价。让学生通过评价他人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自己对问题的明确见解。

三、问题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建议

1.提问具有科学性与针对性。一是问题教学的课堂提问内容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应该紧扣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的、教学的重点难点,所提的问题应该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每一次的提问都应该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对旧知识的回顾,有利于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在设计提问之前,教师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更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使提问切实为教学目的服务。二是课堂提问次数要少而精,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抓住科学知识的关键,运用归纳和综合方法,尽可能设计出容量大的问题,避免问题过于细小繁琐,以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性,以达到“精问”的目的。三是课堂提问要抓好时机,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视角和学生的心理状态。四是提问难易要适度,问题要考虑切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的问题不超出学生知识和智力的“最近发展区”。五是提问要切中要害,要根据具体知识的性质和特点,在适当的环节设计问题,如在课堂铺垫环节,教师要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设计问题,环环相扣,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又促进新旧知识的融合。

2.教学有良好的氛围。重视教学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营造好问题教学的氛围,一是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教师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教师可创设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是要有学情关注,问题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创设情景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第7篇:小学数学问题范文

[关键字]数量关系;审题习惯;分析能力;生活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1-0066-02[作者简介]段丽君(1981―),女,甘肃酒泉人,本科,酒泉市肃州区泉湖学区春光小学教师,二级教师。

一、重视基本数量关系的训练

基本数量关系的掌握是学生形成解决问题模型的基础。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的相差关系,二年级学习的分总关系、倍数关系等基本数量关系都要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语言描述感悟理解三个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基本的分析综合的方法,积累基本数量关系的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快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对低年级学生一开始就要训练他们从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的能力,从而学习分析数量。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文字描述、画面或其他形式所提供的信息感知问题,了解问题给定了哪些已知条件,在此基础上明确问题中有哪些可供利用的有用信息,进而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如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的解决问题:淘气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5页,看了一星期后,还剩下18页,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从问题分析,这本故事书可分为两部分,“看完的”和“还剩的”,“还剩的”已知,那么“看完的”就是每天看5页,一个星期一共看了多少页?这样让学生从问题开始理清思路,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白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解决中逐步养成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

二、重视审题习惯的培养

新教材对于解决问题这类知识,多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情景素材和充足的自主交流、探索的空间,但同时也对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就有一道图文结合题,图中画了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6层,旁边用文字注明“每层放20本书”,问题是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许多学生直接6×20=120(本),而忽视了这是2个书架。

(一)读题,读懂题意

读题时要求学生反复读、仔细读,并正确地找出条件和问题,对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有总体的了解。如小红有15支彩笔,是小刚的彩笔数量的3倍,问小刚有多少支彩笔?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只是用眼睛扫一遍题目,就急于动笔了,15×3=45(支)。而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平时“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已经发生了改变。为了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笔者要求学生画重点字句,如题目中的“是”,明白“谁是谁的3倍”“谁多谁少”,并动笔写下来,帮助学生审题分析,这样就不会出错了。

(二)画图,帮助审题

线段图,直观性强,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效审题,分清数量关系,理清思路,把知识化难为易,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画图,看图分析,并讲图意,还可根据线段图编应用题。坚持让学生画线段图来分析,为学生自主学习打好基础。例如:李明每分钟走50米,王刚每分钟走40米,他们同时从家里出发走向学校,经过5分钟后两人在学校门口相遇,已知李明家和王刚家在一条直线上,问他两家相距多少米?先确定两点表示李明和王刚家,再连接两点画一条线段,中间画学校,学校离王刚家稍近一些,这条线就表示问题,两家间的距离;把李明家到学校的线段及王刚家到学校的线段分别平均分成5段,每段表示1分行走的路程,5段表示行走的时间。通过画图,学生的审题、分析、解题能力都会有大的提高。

三、重视分析能力的养成

小学数学分析能力的养成会为学生学好数学打好坚实的基础,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语言表述对分析能力的重要作用。“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学生对问题解决理解如何,都要通过自己语言的表述才能及时地反馈情况。在审题中,不管学生审题正确与否,都要培养学生说题的习惯,要养成想说、会说、敢说的精神。通过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可以争论探讨、去伪存真,在思辨中加深理解,提高解题技巧。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还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分析了题目,比起单纯的教师分析要好得多。

四、重视与生活经验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让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例如:在四年级周长的教学中,奶奶给小鸡“围篱笆墙”这一生活问题,就要引导学生感知生活中鸡圈有几堵墙,还需要再围几条边,就不能完全靠周长公式来解决,这时学生的生活经验就显得很重要。又如:三年级一班42名同学去春游,怎样租车合算?租大客车每辆60元,限乘25人,租小汽车每辆40元,限乘4人。租车、租船问题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中一直是教学难点,要考虑到人数、限载的问题,多种条件同时约束问题的解决,学生凭空分析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创设租车情境,引导学生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理解、分析。教学一年级“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时,笔者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妇女节快到了,红红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2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红红就找爷爷来帮忙想办法。爷爷收了红红的20个硬币,又给了红红2张1元钱纸币。红红有点纳闷,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红红拿20个1角硬币换2张1元钱纸币亏不亏?为什么?笔者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2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20个1角就是2元,所以20个1角和2元是相等的。最后根据学生的分析,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10角。这样开展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有的知识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实践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体现了数学源于现实、用于现实的工具性特点。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具有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分析,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工具化、生活化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吴正宪.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第8篇:小学数学问题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0―0078―01

近些年来,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而小学作为学生全面接受各学科知识的首发地,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教学是主要的学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为了搞好数学教学,在课堂上采用了提问的策略,此方法的应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致使与预期的教学效果相背离。下面,笔者就此谈些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提出的问题比较单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入教学内容,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可见,教师提出的问题质量如何,对于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就目前课堂提问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教师的提问较为单一,无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

(二)提出的问题缺乏针对性。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不应是随意的,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但就当前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教师提出的问题针对性不强,使得学生思考教师提出问题的时候,其思维无法得到有效引导,没有达到提问的目的。

(三)忽对学生问题的反馈。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对其进行思考之后会给出自己的答案。在这之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并给出适当的评价。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却并没有这样做。若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教师就会将自己的思考方法直接灌输给学生。这样教学,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学生答案反馈的重视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对策

(一)设置的问题应该有启发性。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的时候,应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明确教学目标,并且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思维才能得到启发,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

(二)设置的问题应具有针对性。小学数学知识点比较多,而且较为零散,有些知识理解起来是比较难的。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针对性。教师在实际设置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则需要考虑问题是否有针对性,两者缺一不可。比如说,在讲解“除数和被除数”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若是这样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在‘32÷8’这个除法算式中‘8’被称为什么数吗?”这样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除数,什么是被除数。

第9篇:小学数学问题范文

关键词:提问解答;问题意识;小学数学

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大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维体系,他们处于人生中黄金的成长阶段,这个时期的学习是塑造思维的重要阶段,抓住小学时期的学习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终生受益的事情。其中,数学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其个性的逻辑性强、思考性强的学科特点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数学学习就是在问题的提出与问题的解决中进行的,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不断获取新知,巩固基础,然后又进行下一轮提问与解答。这一过程中,问题意识被摆到了突出的位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不断激发新的思考,提出新的问题之后才有可能解决问题,如何让学生提出疑问并且能不断提出疑问成为一个可供教育工作者思考的课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一直都存在,但不是凭空被发现的,教师就要充当引路人的角色,用自己的教学经验来为学生保驾护航,创设出合理的情境,让这个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去发现隐藏的问题。直接将数学知识的引入会带来突兀,学生不一定能深入理解这个知识的内容,所以采取“曲线救国”的方案,将知识隐藏在教师创造的情境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去主动寻找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知识的奥妙。在成功激发出学习兴趣后,学生才会更加自觉自主地去寻求解决的方法,过程中的更多参与带来了更多认同,从而对知识产生更深刻的印象。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是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心理生理发展阶段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出最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话题,在此基础上情境的创设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四则运算中,可以运用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作为突破点,吸引学生的目光,不知不觉中渗透加减乘除的基本原则,进行知识的传递。除此之外,生活化的话题也是激发学生思考的源泉。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题材,因为这些生活内容是学生每天都离不开的事情,所以以此为基础进行数学知识的导入和深化自然可以赢得学生的亲切感,吃饭的碗是圆的,坐的车的轮胎是圆的,买东西的硬币是圆的……这样极具生活化场景的重现让学生明白,“圆”是什么,它不仅仅是课本的图形,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而且早已接触过,从而获得亲切感,增加对知识的认同。

二、重视学生观点

学生观点或许不都是正确的,但都应该是值得被重视的。只有自己的问题得到重视之后,学生才能在数学学习中迸发出更多灵感。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观点,正确的给予肯定和赞赏,不正确的要指出不合理之处,注意指正的方式要合适,不能简单粗暴,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鼓励学生在错误中获得新启发,分析总结之后进行正确的探索学习。教师要在与学生观点的碰撞中听取学生的意见,合理采纳建议,和学生拉近关系,共同成为学习的促进者。千万要避免以自己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虽然学生的想法可能还不成熟,但是一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做好指导和引领的工作,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认清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作为过来人,要对学生保持宽容和耐心,教师的指引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正面的影响可能会造福学生一生,而过分的惩罚和批评则可能让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从小学开始就埋下厌学或者偏科的种子,这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为人师表,一定要谨言慎行,学会换位思考,不要意气用事图一时之快,后果可能是不堪设想的。

三、传授提问方法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和学生要通力合作,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长此以往,形成一种自然的思维方式,但是培养问题意识也不是毫无规律,有一些方法和技巧的使用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甚至让人恍然大悟,发现原来有迹可循。首先,学习中充满问题,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这就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只有善于观察,拥有敏锐的嗅觉,才能在看似平常的现象上思考出背后存在的问题。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一个问题经过与其他已知问题的联系可以产生新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往往是更加值得思考的综合性问题,在解决综合性问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大大提升。同时,联系能力与想象力、创造力也是紧密相关的部分,发现了一个问题,在这一个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创造和想象开发出更多的问题,不同角度的思考,不同方向的切入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例如,数学中经常运用的变式训练方法就是如此,问题、条件和结果互为表里,三者之中任意两者都可以形成新的组合。这样多种能力的培养,有益于学生综合思维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而这都是教师在传授提问方法诀窍时的结果。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任务,在制造了适合的问题情境后,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及时指导实践,将有规律性的方法教给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理论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标一定可以达成。